焚烧秸秆的弊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8 14:43:48

焚烧秸秆的弊

焚烧秸秆的弊篇1

但是对于许多农民来说,焚烧秸秆省时省力,有些农民还误以为焚烧秸秆可以肥田。在一些农村秸秆焚烧成为顽疾,推广秸秆科学还田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为秸秆“灭火”,一味在禁止上下功夫可能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有些农村的墙上、路边书写着禁止焚烧秸秆的醒目标语,动用大量人力死盯严守这些做法不仅可能激化基层干群矛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白天不让烧,晚上偷偷烧;大人烧了要受罚,就指使小孩烧。禁止焚烧秸秆的成效并不大。

在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秸秆科学还田的道路上应该变禁止为引导,变堵为疏。

首先,对农民宣传的内容、方式、渠道等都需要改变。让农民明白秸秆焚烧的弊端比强硬的禁止口号更易见效。可以通过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对农民进行宣传,甚至可以对农民开办讲座,以讲解案例的形式,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弊端。

其次,应对秸秆科学还田加大补贴。据了解,农民对每亩地秸秆还田需投入40元机械粉碎费用,夏秋两季就是80元。如果还田后缺乏沤制发酵导致病虫害,每亩地又要增加直接投入40元左右。仅此两项就是120元。有些地方有配套资金补助秸秆还田,但是数额较小,惠农投入容易被成本抵消。因此,许多农民仍然愿意将秸秆直接焚烧。

焚烧秸秆的弊篇2

由于农村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不少村民图方便省事,为了减少运输,方便下茬作物的种植,习惯性地将收割后留下的秸秆进行就地焚烧,对电力线路和设备带来严重威胁,由于焚烧秸秆引起电力线路跳闸事件屡屡发生。地方政府虽然不断强化秸秆焚烧管理,但是每到收割季节,仍有部分群众焚烧秸秆,对电力设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供电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优化企业内控机制和依托政府公权力资源打造秸秆焚烧管控平台,严防秸秆堆放焚烧,构筑电力设施安全“防火墙”。

1 秸秆焚烧对电网的危害

(1)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和悬浮物,在影响空气质量的同时,造成电力绝缘支柱的污染,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容易造成线路“污闪”跳闸。

(2)秸秆焚烧产生的高温炙烤电力导线,特别是一些绝缘导线,容易导致绝缘层融化甚至脱落,造成绝缘下降或损坏,给电网运行带来隐患。

(3)大面积、长时间焚烧形成的高温和气流导致电力设备损坏,特别是导线和电缆断线和短路,中断电力供应,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造成电力企业损失。

(4)容易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由于秸秆焚烧致使相邻农作物、树木等连片燃烧引起火灾发生。2)焚烧产生的颗粒和悬浮物使能见度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3)焚烧导致电力设施倒塔、断线事故发生,特别是对二次设备及光纤电缆影响巨大造成电网保护和自动化系统失灵,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故。

(5)线路保护区堆积秸秆,还容易导致线路搭挂,引起异常跳闸事故。

2 管控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采取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走村串户送电影和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等方式,宣传政府有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法规政策,宣讲秸秆禁烧的意义和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解剖秸秆焚烧案例,以案说法,让农民认识到焚烧秸秆对电力设施造成的危害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他们自觉保护电力设施安全,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成自觉行动。其次,电力企业在麦收期间,应组织力量对处于田间地头的电力设施增添悬挂防止秸秆焚烧的警示标志牌,广泛发动群众监督举报秸秆焚烧的行为,及时清理堆放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地 秸秆。

(2)分级分类界定秸秆焚烧防治重点区域,根据相邻两档线无任何障碍物的连片麦田、弧垂低于8米的线路、打麦场位于线路保护区附近等原则确定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线路,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差别化防控措施。重点防控线路和区域责任到人,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建立公司职能部室、工区、班组、线路巡线责任人和属地护线员共同参与的立体防护网络。做到领导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抓,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使责任落实到户(人)、到地块。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证秸秆焚烧防控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3)市经信委电力行政执法监察支队、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与供电公司联合召开秸秆焚烧防控执法工作会议。共同“关于禁止在输电线路下堆放和焚烧秸秆联合执法的通告”,由电力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与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和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组成监察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确定的秸秆焚烧重点防控区域进行重点巡查,严查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焚烧和堆放秸秆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擅自焚烧秸秆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故意焚烧或焚烧行为严重的当事人,依据治安管理条例从重处罚。对发生大面积焚烧,引发电力、交通、群众生命财产和大气污染事故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积极联系农机管理部门的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在收割机上张贴麦收期间保护电力设施注意事项并对收割机操作人员发放宣传品进行电力设施保护专题安全教育。提醒收割机操作人员上要注意防护电力设施,下要注意麦茬高度,实现电力设施和麦茬高度的“双保”。

(5)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联合行动,走进行政村和村民组、走上田头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形成合力。组织各供电所与村委签订《防范秸秆焚烧保电网安全责任书》,明确农户是秸秆禁烧的第一责任人,要管好自己的田,监督好邻居的田,谁的田起火谁承担责任,造成重大火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强化现场管控,做到严防死守,2013年麦收期间供电公司成立6个防秸秆焚烧工作小组共分成12个小分队,由相关部室和工区管理人员带队开展巡查,制定详细计划加强预警防范,做到对重点区域安排专人进行管控,死看硬守,及时进行疏导。为全面及时掌握秸秆焚烧防控工作情况,确保秸秆焚烧防控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坚持实行秸秆焚烧防控工作每日报告制度,及时反映当日工作动态,对促进秸秆焚烧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焚烧秸秆的弊篇3

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在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方面,就如何提高秸秆还田效率,避免简单还田在秸秆腐解过程中可能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即秸秆还田的负面效应等问题上,我们的研究还较少。此外,秸秆还田中秸秆的快速腐解等问题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秸秆中C/N比值较高,一般在60~8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使秸秆在土壤中分解缓慢,且容易造成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导致作物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甚至死亡[13]。另外,多种作物具自毒作用,如小麦、水稻等,它们的残体对自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秸秆还田中应尽量避免自毒作用带来的负面效应[7]。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辽宁省广大农村,特别是辽西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收人有限,燃料还大多采用农作物秸秆,这使得秸秆还田数量减少。加之农民图简便省事,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不但破坏地表土壤结构,还使地表水分大量蒸发,破坏了土壤的抗旱保湿能力,而且给环境、交通、生活和生产及社会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危害[10]。机械化程度不高秸秆还田需要大量能量投入,无论是秸秆粉碎还田,还是旋耕翻埋都需要一定的机械动力。目前辽宁省秸秆还田的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对于经济基础较差、地处山区、丘陵区的农村受机械价格,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再加上秸秆还田技术成熟度也不高,粉碎后的秸秆过长,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减慢腐解速率,影响了作物出苗与生长。相关法规及补贴政策较少,农民认识不足缺乏鼓励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补贴政策少,资金投入不足,还没有形成秸秆资源利用长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多数农民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只图省事,不能有效利用秸秆资源。

焚烧秸秆的弊篇4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去年的雾霾天气已经证实对身体有不同程度的伤害。秸秆焚烧就是雾霾的一个推手,谈及秸秆焚烧时对于农民的片面指责是有失公允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矛盾的普遍存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不能一味地针对表象,把表象当作问题的根源,而要深入发掘问题表象深处的根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主次分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从而为解决矛盾提供方向和方法。

一、农村秸秆焚烧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秸秆焚烧是影响空气污染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但是秸秆焚烧问题却是一个社会顽疾,屡禁不止。解决这个顽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农村秸秆焚烧问题的影响

(1)空气污染。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可吸入悬浮物等污染物质被呼吸进人体后,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轻者,引起呼吸和眼部不适,重则导致肺部和其他疾病。

(2)影响交通安全。秸秆焚烧所产生的大量烟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尤为明显,在高速上行驶的汽车因此造成的事故屡有发生。

(3)土壤的污染。农民将秸秆直接焚烧,但是却烧焦了3cm~5cm的土壤,使得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损害了土壤的墒情。[1]

2.农村秸秆焚烧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十年前小岗村18位村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逐步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是三十年过去了,农民的主要生活资本还是土地。

(1)经济成本的考量

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减免农业税,作出一系列对于保障农民利益的举措,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种植成本却越来越高,估计不说人力成本,种植所需的化肥,种子的价格投入并不少,所以农作物作为初级产品的价格即使有政府的保护价格,仍旧收益很少。因此,对于农民来说,主观上不愿意在土地上投入很多,尤其是收获之后,为了方便,农民便很容易将在他们看来没有经济价值的秸秆直接一把火烧掉。虽然秸秆可以在地里堆肥,但是化肥使用对产量的作用远远大于秸秆堆肥的效果。

(2)劳动力的缺失和转移

如上所述,当农民发现在土地上无法获得对等的收益时,加之,中国的农业并非美国似的农场,属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也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进行投入。大量青壮年也逐渐走出农村,开始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虽然我国农民的人均土地量并不高,但是庄稼的收获却不是十分辛苦,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无疑是对秋收的雪上加霜。与其将秸秆进行堆肥还不如一把火烧掉来的省事。

(3)管理的不规范和滞后性

农村秸秆焚烧问题往往是在焚烧之后产生大量雾霾才会引起关注。假设农民并未集中焚烧秸秆,那么雾霾天气也就不会那么严重。按照这样的逻辑,农村秸秆焚烧问题看似就不是问题了。其实不然,对于秸秆焚烧这个顽疾,不可能通过村委会行政命令式的管教解决。管理的不规范只能是使得农民在有人管的时候不焚烧秸秆,无人管时焚烧秸秆。同样,也不能在村民开始焚烧时才去进行说教,这简直是现代版的亡羊补牢。秸秆焚烧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建立一套长效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二、秸秆焚烧问题的解决对策

秸秆焚烧问题的解决需要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根本,治标也治本,标本兼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1.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途径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更消耗着农民的种地积极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走“TFP增进型’、“集约型”的增氏道路[2]。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秸秆问题只是一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小问题,真正解决农村秸秆问题在于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将秸秆资源重新综合利用起来,一方面可以解决秸秆问题,另一方面还会给农民带来增收。发展混合农业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势在必行。政府不仅要着眼于农产品本身,更要为农民想增收、创收的方法。农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和循环模式,将秸秆资源,加工成为牲畜的口粮;将牲畜的粪便成为庄稼的肥料。政府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推广适合当地情况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变单一的种植业为综合农业。加大对这种混合农业的扶持力度,解决像秸秆运输成本高于秸秆利用效益的问题。坚持就近兴办混合农业。

2.加强引导、避免焚烧是目前所需

发展农业循环和混合经济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当前加强对秸秆焚烧问题的引导,避免秸秆的焚烧仍是需要的。首先应该主动加大对广大村民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率。[3]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其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和焚烧秸秆的危害。帮助村民在利弊分析之后自觉地、自发地秸秆还田,或者秸秆再利用,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管控。其次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防患于未然,将问题的产生扼杀在摇篮里,减少秸秆焚烧问题的出现。对于出现问题,产生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曹国良,张小曳,等.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J].资源科学,2006,28(1):9-12.

焚烧秸秆的弊篇5

中图分类号:S21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秸秆的利用由原来的堆沤肥转变为秸秆直接还田。中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秸秆还田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多种方式。

1关于对农村秋收农民的问卷调查

在经过对泰州市罡杨镇阳庄附近稻田里忙着秋收的农民的问卷四十份调查,我们发现大家对于秋收期间天气情况较为不满,可能因为调查前些时候的大雨,使得一些稻子被损坏,但是雨过之后的空气质量相较于去年就有比较好的改观。经过询问,我们得知去年秋收时期空气质量不是特别的好,原因是因为附近有一个工厂经常排放废气到空气中,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呼吸也不是十分舒畅。接着我们又向他们咨询了关于他们如何处理秸秆的方式,百分之八十七点五的人都是选择还田的方式,他们觉得秸秆还田还能当作肥料,政府也不允许焚烧,所以这是它们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另外有百分之十的人会将秸秆带到政府指定的秸秆回收场所进行秸秆的回收,因为政府在阳庄附近设立了一个秸秆回收点,所以他们觉得这样还有些许经济收入,比较适合他们。剩下还有百分之二点五的人选择焚烧,当我们询问他是否知道政府明令禁止焚烧秸秆时,他回答说不太清楚,可能还得继续政府对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工作。然后我们询问了他们关于是否支持政府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百分之百的人回答都是肯定的,说明大家对于政府的工作还是十分配合的。于是我们向他们普及了一些关于焚烧秸秆的弊端,他们表示今后一定不会焚烧秸秆了。最后我们请教了他们关于秸秆回收利用还有什么好方法,但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给我们的答案都是还田吧,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还有百分之五的人告诉了我们秸秆还可以回收加工成建材等东西加以利用,但是知道其他用处的人还是太少了,科学知识还需要普及。

2关于秸秆的简介

在我们对秸秆的回收利用的研究之前,我们得先对秸秆进行一些知识的普及,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①

3秸秆的现状

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 ?0 8t, 占全 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而被青贮、碱化、氨化等处理的仅占2.8%, 被用于饲料部分不足10%。在国外, 尤其西欧国家对农作物秸秆的利 用情况较好,约有20%的秸秆被用作饲料,据联合 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 美国约有73%的肉类是由 草转化而来的 , 澳大利亚约90%, 新西兰100%, 而我国仅有6% ~ 8%。②对于秸秆的不充分利用,让我们损失了大量的肥料,并且过去农民大肆焚烧秸秆,破坏了生态环境,在政府的再三督促下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处罚,才让农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减少了焚烧秸秆事件的发生,让生态获得了保护。

4关于秸秆还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泰州农村农民处理秸秆的方式基本上都是还田,但是他们对于秸秆为什么可以还田却不太清楚,于是我们需要知道作物每季都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以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方法速补,只能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才能得以补充,通过秸秆还田可维持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矿化的动态平衡,而焚烧还田除磷、钾等元素得以保留外,秸秆中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气体散失,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秸秆还田的好处是:

①提供作物及微生物所需营养。据测定,每 667 平方米地所产秸秆一半还田后,相当于给每 667 平方米田增加有机质400千克,碳酸氢铵23千克,过磷酸钙19千克,氯化钾10千克,还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②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③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④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⑤具有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作用。⑥秸秆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提高农产品质量。③

5关于焚烧秸秆

对于焚烧秸秆这件事我们需要意识到他的危害性,需要知道为什么政府明令禁止,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浪费大量资源 秸秆焚烧后其灰份 中虽然含有少量钾肥 ,但却烧掉了大量氮、磷 肥; 据测算 ,烧一公顷玉米秸秆 ,等于损失 195kg碳铵和 219kg磷肥。 我国玉米常年种植0.2亿公顷 ,每年被烧掉的秸秆肥力相当 于 14. 7亿公斤碳铵和 16. 5亿公斤磷肥 ,这 是一笔极大的资源损失。(2)污染环境 秸秆焚烧的烟雾中含有 较多的二恶英 ,而二恶英是目前世界首推的 一种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焚烧秸秆产 生的烟雾使空气变得浑浊不堪 ,造成流泪、咳 嗽 ,导致呼吸道感染、引起人畜生病。 同时由 于浓烟弥漫、能见度降低 ,致使飞机、汽车交 通事故增多。 甚至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降。(3)引发火灾 焚烧秸秆时 ,由于火势不 易控制 ,极易引发火灾 ,造成大量农田林网和 地头路边树木被毁 ,破坏了生态环境。(4)破坏土壤结构 焚烧秸秆之后 ,土壤 表层 5~7cm 土质遭到破坏,损失了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造成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 焚烧秸秆害处多 ,因此 ,搞好秸秆还田的 综合利用,才是真正的出路。

6 关于秸秆的其他利用

关于秸秆的利用其实还有许多许多,例如当建材、做再生生物油等等,其中还有一个名叫秸秆发电的回收利用,秸秆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 按照原料利用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3类: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秸秆与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秸秆气化发电。国内秸秆直接燃烧发电工程的技术基本是从国外引进的, 此类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一般在 25MW左右。秸秆与煤混合燃烧发电的关键技术也是从国外 引进 ,一般在原有燃煤机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秸秆气化发电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进入应用示范阶段,装机容量一般在5MW以下。

7 总结

所以经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现代农民对于秸秆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对秸秆虽然没有焚烧的想法但是更深程度的认识还不到位,比如大家所采用的回收利用方式大多是还田,但是并不知道还有别的方式,所以政府还应该帮助农民了解关于秸秆的相关知识,将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妥善解决,另外,在处理秸秆的问题上,要避免方式的单一化,要将科学化的回收利用方式c基本的回收利用方式相结合,不仅要做到坚决杜绝焚烧秸秆,还要做到带领农民充分利用好秸秆资源,与此同时也要加大督促监察力度,协助好农民将每一年的秋收完美进行。

注释

焚烧秸秆的弊篇6

2.作为饲料:通过加工做成饲料,喂食牲畜。

3.作为基料:可作为菌种培养基。

4.作为工业原料:制造纤维复合材料、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

5.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发酵制成沼气、制造醇基燃料、秸秆发电、制成秸秆颗粒燃料、秸秆捆状成型燃料。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分析

1.作为农用化肥是目前我市秸秆主要利用方式,每到秋季,都会有大量秸秆通过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或是通过焚烧变成草木灰还田。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但是它有一定的弊端:首先深翻还田受时间限制,随着天气转冷,土地容易冻结,允许深翻的时间短,每亩地需要的机械,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秸秆还田不彻底容易造成土地板结影响来年的播种。其次,通过焚烧,把秸秆变成草木灰,虽然是土地的优质肥料,但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却污染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容易引起火灾。所以秸秆作为农用化肥是秸秆利用的有效方式,但不是最佳方式。

2.作为饲料,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属于粗饲料,直接喂食牲畜,营养价值低,数量有限,时间短。通过加工做成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时间允许,但是成本高。秸秆作为饲料只能处理掉一小部分秸秆,大量秸秆还需采取其他解决方式。

3.作为基料,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存在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处理量有限的问题。

4.作为工业原料,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需要较高的技术加工处理方法,成本相对较高。

5.作为农村新型能源种类层出不穷,有利用秸秆制成沼气,供农村生活和蔬菜大棚使用的,有利用秸秆发电的,有利用秸秆制成醇基燃料、秸秆颗粒或是秸秆捆状成型燃料代替燃煤的。

(1)利用秸秆制成沼气需要有一定的温度,适合南方地区,对于铁岭地区冬冷夏热,沼气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2)秸秆发电是目前政府主推的秸秆处理方式,每吨秸秆发电量800度左右,政府每度电补贴0.4元,一吨秸秆补贴320元,虽然国家有这样的补贴政策,发电企业却很少盈利,而且秸秆发电需占用大量土地,水资源浪费大,设备运行时间短,储运成本高,国家投入大。

(3)秸秆制成甲醇时间不允许,处理成本高。

焚烧秸秆的弊篇7

秆还田对于改良土壤有着积极的作用。

2秸秆还田的方法

选用带有切碎装置的机械,在离地面10~15cm处收割,可以将长秸秆切成7~10cm的短秸秆,用70型以上大型机械干旋田,旋耕在10cm以上,既不会缠绕旋耕的刀片,也不会影响机械化插秧、人工插秧。

3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3.1秸秆还田时间要适当

秸秆还田的时间,要视当地耕作制度、农时季节、作物吸收养分的要求和秸秆腐解情况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特别是秋季,时间上应尽量提前将刚割的秸秆翻埋入土,以利其腐烂分解,转化为养分。

3.2秸秆还田时要增施氮肥

秸秆翻埋分解初期往往会发生微生物与农作物争氮,使农作物黄苗不发。因此,秸秆还田的同时,应施入一定量的氮素化肥,保持秸秆合理的碳氮比,促进秸秆腐烂分解。

3.3秸秆还田后要保持相对湿度

秸秆还田翻埋入土后,适度湿润且有良好的通气条件才能腐解。秸秆腐解的最适宜湿度是饱和持水量的60%~80%,若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溉补水,以促进秸秆腐解,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

4秸秆还田的宣传和引导

实施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深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从而增加后熟作物产量;还能改善环境,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建立环保农业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此,应在完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宣传示范力度,稳步推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秸秆还田技术,关心和支持秸秆还田。通过对比试验,用科学的数据,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对比核算,让农民看到秸秆还田的好处。通过现场演示、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加大新型机具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购买新机具、更新老设备。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化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使秸秆还田成为广大农民的自发行为。

5加大秸秆还田的扶持力度

实施机械秸秆还田时,要求收割机械启动二次切碎装置,旋田时往往要耕作2遍才能达到埋茬和耕地的农艺要求,而且作业旋耕犁刀需反转,负荷加大,机具损耗大,这就需要多耗功率、多耗油,从而增加了农田作业成本;还因为作业效率低,所以机手不愿作业。为提高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建议政府从鼓励出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加大秸秆还田机具的补贴幅度,切实加强新型机具和设备的引进,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的要求,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适用性强的机具和设备,加快适销对路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应用。二是按秸秆还田的面积将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补助到农户。三是对从事秸秆还田作业的机手给予适当补助,机手秸秆还田作业后,经农机部门考核认定,按作业面积发放补贴。

总之,机械化秸秆还田是解决秸秆禁烧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既解决了大量剩余秸秆的出路,又避免了因秸秆废弃霉烂和焚烧造成的大气、河流等环境污染,减少了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影响民航、铁路等交通障碍的弊端。因而秸秆还田是一项需要长期应用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各级政府应把秸秆还田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焚烧秸秆的弊篇8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林专业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将来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为农村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热爱本专业的农村科技带头人。我在教学中不仅圆满完成了教学内容,还有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户大多都是小户型,电饭锅、电磁炉、天然气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过去普遍使用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做饭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近日下乡送教活动中看到农村大街小巷都堆放了很多作物秸秆,更有因作物秸秆引起的火灾造成的损失已是屡见不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利用,既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目前农村处理秸秆中存在的问题

1.乱堆乱放。麦收秋收以后,在田边地头、电杆下、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堆放的作物秸秆,首先是影响了交通,影响了农村环境,与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其次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造成火灾直接危害了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焚烧。焚烧作物秸秆一般在地里进行,存在很多弊端。(1)烟火冲天,造成烟尘污染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甚至影响道路畅通。(2)造成养分的浪费,秸秆中有机物全部变成无机物,灰飞烟灭。(3)燃烧造成熟土层的破坏,使有机质变性,有益生物死亡,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直接影响土壤的生产力。据报道,吉林一77岁的老人在焚烧秸秆时,因风向变化,烧死在火中,这是血的教训啊!

3.草木灰垫圈垫厕。农户还有一些以秸秆为燃料做饭的,柴灰常用来垫厕垫圈,粪尿中的氨态氮与草木灰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挥发掉,造成粪尿中速效性氮肥的损失,厕所中还会存在一股呛人的氨昧,危害人体健康。

二、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建议,以便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的收入

1.直接还田。在收完作物后,把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好处:有利于营养物质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增加,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了土壤的生产力,有利于土壤的长期开发利用。目前有部分地块已经做到,但仍有一部分没有做到。

2.高温堆肥。把秸秆铡短,混合人粪尿或家畜禽粪尿,进行堆肥,由于粪肥腐熟要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叫做高温堆肥。待充分腐熟后施到田间。优点:养分齐全,由于通过充分腐熟,秸秆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当季作物就能见到效益,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节省投入,提高作物品质,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也可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3.气化处理。建沼气池,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的作用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即可做饭也可照明取暖,干净卫生环保,同时可以节约煤电资源。沼气液可以作为速效肥料追施到菜地、农田和果园,提高蔬菜、粮食和水果的品质。沼气渣可做缓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田间。

4,畜禽饲料。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推一青贮、氨化、微贮、压块等技术混合其他营养成分,制作畜禽饲料,可以加速养殖业拘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解决了秸秆问题,实现秸秆间接还田,促进生态良性发展。

5.食用菌生产。用作物秸秆作为基质,生产食用菌。食用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丰富人们的餐桌,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变废为宝。

6.干馏。在限氧情况下,利用自热式热解工艺和热解气体回收工艺,将作物秸秆跨化为生物质的碳、燃气、焦油和木醋酸等产品,生物质的碳、燃气可做生产生活燃料,焦油和木醋酸可用来加工化工产品。缺点是要求工厂化生产,技术含量高。

7.热解化处理。以秸秆为主要原料混以稻壳木屑及农村可燃废弃物在气化炉中腔制燃烧情况下,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甲皖等可燃性气体,用来做燃料,可以提高利用率。

焚烧秸秆的弊篇9

中图分类号:S6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54-1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松花江上游,全县辖9个乡镇,2个经济开发区,全县耕地总面积112255.67公顷,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水稻,是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永吉县共有9个土类,11个亚类,45个土种,土类中以浆土分布最为广泛,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3.3%,是吉林省典型白浆土分布区域。

1 永吉县白浆土土壤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永吉白浆土玉米种植区土壤理化现状

经过近5年的土壤普查,白浆土的容重较高,容重在1.38~1.44g/cm3之间,多呈现块状,土壤粘重,孔隙度在48%~52%之间,通透性差,地表径流量大,土壤保水能力较差。由于连年施用化肥,全县白浆土PH值在5.6~6.0之间,土壤中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永吉县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为24.78g/kg,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1g/kg,(中国土壤肥力1990),变化幅度在21.8 g/kg~34.1 g/kg之间。

1.2 永吉县白浆土区玉米生长情况

由于白浆土区土壤粘重,土壤板结现象很普遍,致使玉米出苗晚,根系发育迟缓,发苗速度慢,遇春旱时,白浆土会比其他土类含水量更低;遇伏雨时,土壤保水能力差,致使玉米不能发挥最大的增产潜力,一般亩产水平停留在750公斤左右。

1.3 永吉县白浆良存在的问题

1.3.1 保护耕地的意识淡薄 永吉县白浆土区多为玉米种植区,由于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以玉米-大豆倒茬养地的模式已不复存在,为求玉米高产,每年大量的投入化肥,致使土壤板结现象日趋严重,农民普遍认同化肥的效果,而忽视了土壤有机质连年普遍降低而造成的耕地地力下降带来的后果。

1.3.2 焚烧秸秆成为一种恶习 我县目前年产秸秆约68万吨,农民在秋收后习惯将玉米秸秆焚烧,这种习惯不但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还把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烧死,造成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全面改善和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工作已势在必行。

1.3.3 秸秆还田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由于北方秋季收获后温度较低,不能满足秸秆腐烂所需要的温湿度;春季秸秆还田,受由于春风大,会使“腾空”的失去土壤水分,又影响玉米出苗;加之永吉县缺少大型秸秆还田的机械设备等原因,一度致使秸秆还田成为一种可想而不可做的工程。

2 永吉县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模式

2.1 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技术

我县技术人员,针对北方诸多影响秸秆腐烂的因素,因地制宜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永吉县秸秆高效还田技术。我们的做法是,大田:3月下旬,用粉碎机将玉米秸秆切碎5~10厘米左右,于4月上、中旬均匀撒铺垄沟中。每亩500公斤秸秆用2公斤的腐熟剂+5公斤尿素,按比例施用。闲置地堆沤:将秸秆适当进行切割成20~30厘米的段,并浇水,使玉米秆充分吸水,然后每500公斤秸秆用2公斤的腐熟剂+5公斤尿素,每层40厘米分层施入,堆垛。经过春夏两季,秸秆则充分腐烂,秋季还田。这样的做法,即不影响春季玉米出苗,又可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的温度水分对秸秆腐烂的有利条件,进行实施本项技术。

2.2 有机质提升推广模式

2.2.1 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种地需养地”的重要意义 在各乡镇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通过发动村民听公开课、技术员入户走访指导、发放“科学养地秸秆还田新技术”的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理解,为这项目技术的实施做好思想准备。

2.2.2 建立示范田,突出“秸秆还田技术”的实地效果 在吉长南线公路沿线的永吉县万昌镇、岔路河镇、一拉溪镇,建立6个示范田,示范田旁边立2×3米的永久性技术展示牌,通过开现场会的方式,将种地大户集中在一起进行现场培训,倡导农导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还田秸秆,让农民亲眼见证这项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技术的实施过程,再次领会实施这项技术对土地保护、提高产量长远意义。

2.2.3 依托项目为实施“千家万户堆沤秸秆工程”提供支撑 自2010年以来,永吉县依托“吉林省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每年免费给农民发放秸秆腐熟剂,农民自备尿素,进行秸秆还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种地养地的积极性,利用农闲时间,将秸秆堆放在田边,地头、空闲地等,分层洒水,洒腐熟剂进行堆沤,将大量的秸秆堆沤成有机肥料,再转运回玉米田。这样的做法,满足了秸秆腐烂对温度和湿度的特殊需求,克服了因没有大型机械直接还田的弊端,同时,也因此项目的依托,幅射带动了周边的农户积极主动自行购买秸秆腐熟剂,进行堆沤,效果良好。

3 取得的成效

3.1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土壤有机质是耕地地力的重要标志,它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大量必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及理化性状,也可以反映出地力水平的高低,据统计,永吉县自2010年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以来,示范区内白浆土0~40厘米土层容重由平均数1.41g/cm3降至1.33g/cm3,土壤田间持水量由37.5%,上升至42%。土质变得相对疏松,保水能力提高,作物长势良好。长期坚持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将会改变白浆土的粘重保水差等诸多不利玉米高产因素。

焚烧秸秆的弊篇10

一、富锦市秸秆还田情况

富锦市近年来重视化肥使用,轻视农肥和有机肥使用。2013年富锦化肥按实物量统计施用量为145245吨,其中氮肥48891吨,磷肥31551吨,钾肥16213吨,复合肥48590吨,生物肥665吨,有机肥11500吨。富锦市耕地面积570万亩,化肥每亩平均施用量25.5公斤,每亩施用量高量可达56.6公斤,每亩施用量低量为13.3公斤。

从施肥情况上看,有机肥施用量不足。虽然每年有部分秸秆直接还田和少量有机肥施用,但总量十分有限。化肥用量过大,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当。当前在施肥中氮肥与磷肥的施用量较多,造成钾肥的施用量明显不足,钾已经成为多数土壤限制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

二、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

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一般分为粉碎还田以及整秆还,粉碎还田中包括各类作物的秸秆粉碎和根茬(主要指玉米高粱等大根茬)粉碎机械化技术,整株还田主要指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的整杆还田机械化技术。

一般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是用秸秆粉碎机在田间将已收获后的作物(直立)茎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后,然后用犁耕翻深埋。可采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全采用锺片式、锺瓜式,甩刀式动力与定刀切割结构,北方生产使用较多,现在玉米联合收获机也设计了秸秆粉碎装置,一般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抛撒于地表。

东北地区研制生产的根茬还田机灭茬旋耕深度达10cm,可将根茬粉碎后直接均匀混拌于0~10cm耕层,作业质量可达到播前除茬整地的要求。

山西省农机部门近年来试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项新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适用机械化整杆还田技术,用于一年一茬旱作农业地区,两项技术:

一是秸秆机械化整杆翻埋还田技术,主要将摘穗后的直立玉米秸秆,不经过粉碎,使用高柱犁(高犁柱深耕犁)可直接翻进埋入土中。

二是机械化免耕覆盖秸秆还田技术,该项技术秸秆还田的方式是收获后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当做覆盖物,播种时可使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施肥)播种,是对保护性耕作法的中心内容,旱地春玉米(一般是一年一熟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方式分为整杆压倒、粉碎、整杆直立、留高茬。

三、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1.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1)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于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增加有机质的质量,很好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化肥用量。其原理是:还田的秸秆在土壤中水份、温度等相关条件下,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团粒结构,改善耕地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对水、气、热的调控能力,从而培肥地力。

据有关部门研究,每1000公斤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等于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质40%、腐植酸24.2%、氮素1.93%、磷素0.75%、钾素1.51%、钙0.54%、镁0.22%、硫0.94%、硅2.98%,此外还有铜、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每吨秸秆腐肥相当于30.4公斤尿素、48公斤过磷酸钙和83公斤硫酸钾的肥效,减少化肥投入量。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还可提高地力0.5~1个等级。

(2)增产效果突出。秸秆还田后,平均亩增产可以达10%~15%。

(3)工作效率提高。作业成本降低。利用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转传统的沤制还田节省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很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作业成本公为人工还田成本的1:4,而工效可以提高40~100倍。

2.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焚烧秸秆的弊篇11

一、仙洪试验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模式

(一)秸秆利用模式产生的背景。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粮棉主产区,共有耕地10.27万h㎡,以水稻、油菜、小麦和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年均产量为180万t,秸秆资源丰富 。以前,仙洪试验区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不科学,利用率低,主要被农民当作燃料取暖做饭,或者当作食料喂养牲畜,当作肥料在牲畜圈里或粪堆腐烂后还田。但是,也有许多农民为图方便快捷,甚至将大量秸秆就地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其他诸多弊端;尤其是就地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们生活、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及周边城市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秸秆利用的几种模式。

经过实践探索,仙洪试验区现已形成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模式有五种,分别是秸秆饲料化模式、用秸秆栽培食用菌模式、秸秆编织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利用模式和秸秆能源化模式,其中以后两者为主。

秸秆还田利用模式: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仙洪试验区主要有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秸秆堆沤还田和秸秆机收粉碎直接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即用秸秆腐熟剂强烈本文由收集整理分解腐熟秸秆,将秸秆堆料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试验区的沙口、曹市、戴家场、峰口等4个乡镇40个村推广稻田油菜(或小麦)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应用秸秆腐熟剂253.96t,覆盖面积8466.67h㎡试验区在沙口镇车马垸、戴家场镇柴林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万亩核心示范区,在曹市镇东武片、峰口镇童岭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133.33h㎡核心示范区,4个核心示范区范面积达1600h㎡ 。同时试验区,地势平坦、农田相对集中,政府和农民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秸秆机收粉碎直接入田。仙桃片区,定期对农民进行秸秆还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大对秸秆的还田利用率,2009年底,仙桃市被农业部门定为全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示范市。

秸秆能源化模式:试验区的秸秆能源化模式主要包括秸秆生物发电、秸秆沼气发酵、秸秆碳化。监利片区引进了投资2.4亿元的凯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秸秆进行生物发电,每年可转化农作物秸秆353万t,同时其副产品草木灰还可加工成白炭黑、黑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监利县还大力推广秸秆发酵,切实解决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全面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为广大村民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试验区的仙桃片区也兴建了1座2€?2mw秸秆资源环保电厂,每年可消耗秸秆约16万t,缓解该片区的用电压力。该厂还在试验区的毛嘴、胡场、长埫口等10个镇设立了秸秆收购站,大力推进秸秆沼气建设和使用,使项目区农作物收获后将不再出现就地燃烧或乱堆乱放的现象。

二、仙洪试验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的意义

秸秆利用模式的探索是仙洪试验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和成果。对试验区的人民来说,改变了试验区农民劳动方式,更新劳动观念,对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试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对试验区的整个发展来说,促进了试验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的重要体现和成果,有利于实现试验区经济、社会、生态的一体化。

(一)经济意义。

首先,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一种循环经济,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秸秆资源进行发电,充分利用廉价的资源,具有项目运行费用低,收入可观的特点,初期投资较高,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秸秆沼气更是节省成本降低了农民的能源开支,再加上国家和省里的补贴,节约农民的建设投资。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编制、秸秆饲料化等,吸引以社会民营企业家和金融资本的投入,以秸秆为原材料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试验区的百姓创收;与此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整个试验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试验区秸秆的综合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投入较大。在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模式建设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了其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为试验区秸秆的开发利用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成立机构组织协调并监督落实各项工作情况,协调各方利益,出台各项政策法规,对农民进行积极引导和技术培训,从科技文化和政策支持方面全面推动试验区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意义。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带领引导下,整合科研资源,推进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并引进先进技术,在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饲料加工、秸秆收集贮运、秸秆栽培食用菌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经济、实用的技术体系。在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过程中对新技术、新工具的利用,要求加大试验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重视技术交流、信息传播和知识普及,政府引导扶持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其技术素养。与此同时,要求农民树立保护环境的生态观,对秸秆进行合理利用,禁止乱堆乱放和就地焚烧的现象,传播普及了生态理念。

秸秆沼气为农村发展了新型替代能源,减少了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浪费、秸秆沼气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活。秸秆沼气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工程,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意义。

秸秆发电将到处堆放的秸秆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及时得到清理,进而使得村容更加整洁,环境更加美好。更重要的是秸秆燃烧后的剩余物即草木灰也可以被回收利用,成为高效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还田后可进一步促进秸秆的生长,实现秸秆资源循环再生 。不再就地焚烧秸秆,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秸秆沼气建设利用方面,仙洪试验区大力推进“一建三改”,建成户用沼气池1.6万口,改厕1.1万座,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前院后院”的生态家园模式 。

焚烧秸秆的弊篇12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对于校本教材的处理,我们备课讲解跟应试内容是有明显的区别,利用校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地理知识来判断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便未来懂得如何拥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关注身边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理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懂得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走入社会也能利用正确的理念服务于社会,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应有的光和热……

通过校本教材的开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从实践中去检验地理观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和消化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由于开设课程的开放性,学生感兴趣、易接受,学习效率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观察实践能力,符合我们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兴趣、实用是学生首先考虑校本教材是否选择的依据。在教材的编制安排中需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以下我们就地理学科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的校本教材分析:

《环境篇》内容跟我们的地理教材联系紧密,从身边的案例寻找突破口,让学生产生追求真相的兴趣,学会用地理学科知识、校本教材的补充和拓展来为人类服务。

案例一:我们家乡如东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黄海之滨,素有黄金海岸之称,又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典型富饶的鱼米之乡。从饮食结构上,我们的物产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又紧靠着长江,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淡水产品也得天独厚。但现在当地市场上海产品如鱼类、贝类、虾类等数量大幅减少,质量下降,价格也越来越贵,渔民出海捕鱼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一些当地居民不敢食用有些海产品。

实施过程指导:在某些规定的放假日让学生针对上述案例展开调查;方法运用:实地考察(因为是身边事,距离不太远,便于实地调查)、走访、查阅新闻报道,利用各人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获得问题所在。

提供探究问题:什么问题导致此现象的发生?面对此现象对当地政府有何建议?作为当地公民现在或未来我们需注意什么?如何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或环境呢?

这种案例的呈现,既符合当今地理教学的新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体会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保护生存环境,符合当今推崇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地理课程的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因而围绕案例展开调查、探究既能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又能锻炼他们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符合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真正目的是形成正确的地理理念、地理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需要。

学生通过身边的真实事例展开调查,逐步找到原因或问题所在:①水体污染;②过度捕捞;③违背鱼类可持续发展的生长规律等。通过学生课外实地的调查分析,学会利用学科知识来解决身边事,获得学以致用的效果。

知道问题和原因所在,而且要让学生能很快找到对策或措施,巩固和验证所学内容,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增强知识识记的能力。如建议和对策:控制污染源,需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才能遏制此类现象的恶化,对于过度捕捞或在鱼类繁殖期捕鱼的渔民,需要向渔民宣传教育。

教师在进行这种乡土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教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是拓展教材资源,提高学科素养的。教师要及时总结和点拨,使地理学科理论得到应用和升华。

案例二:这几年我们当地政府在稻谷收获季节,派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秸秆焚烧的宣传和查处,不断有类似的新闻报道。秸秆焚烧不仅是当地政府重视的问题,国家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监督管理,为何呢?

学生从网上查出秸秆焚烧的危害,主要危害有:⑴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降低空气能见度;⑵危害人体健康;⑶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⑷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等。学生还能从天气预报中了解到秸秆焚烧直接带来空气质量大幅下降,出现各种特殊天气,阴霾天气明显增多等。

让学生利用周末首先调查既然焚烧秸秆害处多,为什么老百姓要焚烧秸秆?国家、政府通过遥感技术监督的目的是什么?从以上新闻资料中了解到国家、政府非常重视,那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呢?除了监督以外,有没有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选择不焚烧秸秆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