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文章合集12篇

时间:2022-11-04 00:03:38

生活感悟文章

生活感悟文章篇1

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文的第一步不是写,而是想,即认识: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在认识中感悟。为了使学生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我经常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走进生活。为了写好人物形象,我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观察彼此的表现并组织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因为只有抓住了人物的具体特征,才能猜出“他是谁”,这样学生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以课本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情

教师可以课本中感情充沛的文章为载体,开启学生的思维。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让学生观察了一下自己父亲的“背影”。有的学生感言:如果不是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也许我一辈子都不会注意到父母的背影。朴素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对父母的感恩。学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班一个学生写了《母亲,请让我给您安宁》,当我在班上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不少同学都哭了。情有了,即使语言朴实,依然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三、加强阅读训练,以读促写

生活感悟文章篇2

有许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只停留在字词上,他们觉得除了认识字词外,就不知该干什么。他们也生活在“生活”中,但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知道作文要写生活,但不知如何去写。因此,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苍白。实际上,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特别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既有所感触和领悟,它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当这种能力有所成就时,情就会随感而发,此时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悟”的引导,通过“悟”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生活,感悟人生。当学生完全学会领悟时,相信他们不会再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的文章必将融入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去做呢?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的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都是概况生活的典范之作。作者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悟,都融入行文之中,作者的见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教读课文时不能忽视作者的主张――对生活内涵的揭示与对人生的领悟。课文所写内容,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于学生自己就亲生经历过,但由于学生对生活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又没有用心去思索,因而感受就很浅,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混沌。自己将远行,与父母分别的场面,学生大都经历过,但像朱自清那样能写出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道出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又有几人?为什么学生写不出这种感人肺腑的文章呢?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领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揭示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生活,通过比较对照,把课文与生活、作者与自己联系起来,诱导学生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悟”,并通过别人的“悟”,领悟生活的真谛,领悟人生的价值。

目前大多数语文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讲堂、练堂:练词、练语法、练修辞、练层次划分、练写作方法等。原本一片文情并茂的文章,却被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搞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完全成为“接受器”,被作者的人生领悟毫无感受。一些教师甚至热衷于模拟题型,将阅读内容题目化,把个别句子或语段变成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跋涉,把作者的感情和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学生越学越枯燥腻味,对语文自然失去了兴趣。

生活感悟文章篇3

所谓感悟,简而言之就是学生主动体味、吸收和消化语言文字的过程,感悟能力的高低对学生阅读素养的优劣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通过多方面的积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广阔资源。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相应的课外资料作补充。比如,在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事前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鲁迅先生生平、故事及格言的资料,这样,在讲述文章的过程中,会更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会和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岸形象。此外,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自然会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自读、自悟的时间,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及阅读素养,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涉猎大量优秀书籍,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并建议多写一写读书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但会提高自身运用文字的能力,还会更敏锐地把握住文章的意境和内涵。

二、拉近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加深

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更多生活的元素,会让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积累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比如,在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时,教师可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关于春天的成语,并联想一下自身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孩子们可能会积极说出“春风明媚”“花红柳绿”等词语,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到文章所展现的情境之中,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可谓一举多得。在学习课文《丰碑》时,教师可事前搜集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真实图片或者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告知学生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境,相信学生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更容易体会和感悟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精神。

三、尊重学生的第一感悟和直觉

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不可对学生限定太多的条件和目标。比如,要求学生第一次阅读就要归纳出作者所表达出的中心思想,或是人物主人公有什么个性特征等,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不带有任何目标和任务地放松阅读,这样才会有自己最真实的第一感觉。众所周知,文章只有被感觉然后才能被思维,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会有初步的、整体的印象,这种状况为他们进一步地感悟和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慢慢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体味阅读的乐趣、语言的魅力及作者与自身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第一感觉,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

四、注意把握重点语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可尝试改变以往逐段串讲的教学模式,而是把重点段落和重点内容挑选出来,请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把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用心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袖手旁观、不再发挥作用,相反,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答疑、解惑、点拨的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浏览等的不同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挑选出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这既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又是学生思维的兴奋之点,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体验中加深自身对文章的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素养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加深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学生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出积极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切实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燕宏.借鉴PISA实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01).

生活感悟文章篇4

一、以读为主,感悟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一)初读课题,感悟要点。

叶圣陶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而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感悟文章的要点,要从课题入手。如《飞夺泸定桥》,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用“飞夺”,而不用“走过”“越过”?你从“飞夺”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悟到了红军行军的急速、作战的神奇和通过这座桥的难度。

(二)精读句子,感悟重点。

文章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有的句子往往起桥梁作用,精读句子,感悟重点,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我是这么设计的:

1.读句子,指出朗读的重点。

2.让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有被火烧到或烧伤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他心里会想到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齐读句子,突出重点,朗读体会。

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分层次朗读,感悟邱少云坚强、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也就抓住了教学重点。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悟。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学生在读中感悟到文章结构上的相似,从清新优美的语言中,感受到了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这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又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

生活感悟文章篇5

毋庸置疑,语文课须围绕“读”字开展。学生是否能读好,是否能真正有所感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文章的精妙处进行简约处理,在重点处点拨到位。

如,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安培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黑板?难道他就看不到马车的后车轮么?”教师引导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相信读完了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后,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快去读读看!”当读了一段时间后,一双双小手便在教室里举起来。此时,简约的设置,给予他们一段感悟的时间,让他们放手去读、思、议、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教育家高林生老师说:“最为高明的雕塑家,总是善于恰到好处地将石块的多余部分凿掉。最高明的教师自然也能做到就简删繁,为学生的成长点明捷径。”是的,精简掉琐碎的细致串讲,将课堂的话语权和感悟权交还给孩子,是让他们加深对文本体验的应由之路。

二、揣摩――给予感悟的维度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只读一遍,未必能够透彻理解,因此,我们必须多加以揣摩。”如何引导学生揣摩呢?

1.多“疑”处设一池投石之潭

思源于问,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感悟,体验“无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如,在教学《晚上的太阳》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他们纷纷提出问题:“晚上哪来的太阳?”“是谁让晚上有太阳的?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个鲜活的问题顺理成章地成为指明他们自主感悟文章主旨的方向。他们自发地到书中寻找答案。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质疑,从看似矛盾的内容质疑,从文章的留白处进行质疑等。

2.多“戏”处设一方表演之台

好的语言文字总是会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留白就为学生加深感悟提供了空间。如,在《欢乐的泼水节》中这样写道:“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着,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可给学生搭建舞台,请他们加上动作演一演。通过读中体验,演中感悟,学生轻松自然地体会到了泼水节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喜庆。

3.多“美”处设一处欣赏之境

写景类文章的作者常常用很多优美词语来描绘笔下的景物。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感悟的平台。例如,在教学《草原的早晨》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草原的优美意境;接着,对“黎明,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与“黎明,草原亮起来了”这两句话进行对比。在具体的意境中,学生很快体会到“铺满新绿”一词让草原的绿更明丽,感悟到草原的灵气。

三、争议――给予感悟的平台

许多知名教育者都认同一个观点: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吵吵嚷嚷”的,大家各抒己见,在争议中逐渐走向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意。这样不受约束的争议,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提升感悟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达到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的目的。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文章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猪、小猴、小羊的做法,你最喜欢谁的做法?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展开了激烈争论。

生1:我看,小猪的做法特别好。它把麦子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吃得多happy呀!我好像都感受到享受美食时的那份痛快了。

生2:我很欣赏小猴的做法。瞧,他能把一袋麦子,通过辛勤的耕耘变成满囤的麦子,真是又聪明,又能够忍受不能及时吃到的诱惑。

生3:要我说,还是数小牛的做法好。你看小牛多会过日子呀,把其他的杂粮吃完了,才开始吃麦子。并且,它特细心,还经常地晒麦子。

我想,学生们飞扬的思绪、独到的见解、激烈的争论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敏捷,想法多样,语言灵动,体现了孩子们自主感悟的收获。

四、生活――给予感悟的后院

生活感悟文章篇6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生怕学生悟不出课文的深意,事实上这是越俎代庖。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用讲代读的方法教语文,犹如把梨子放在学生面前,只是喋喋不休地讲梨子的味道,而不让他们吃一吃,如此即使讲得再生动形象,学生也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与其他水果有何不同。语文教师应该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二、激感培养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有效的感悟,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在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之所以读罢能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爱子之情。在阅读中学生就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真谛,更加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通过开启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感悟。

三、启发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直接可感,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利用自己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通过对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学会感悟的翅膀。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文章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的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和把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因此,语文新课堂应走进生活,应有意识地引进生活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文化遗产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处理文化遗产时应占有、挑选,然后加以创新。如何对待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这一话题对于时下热衷网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与启导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见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处理好网络的利弊,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学会分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讨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五、丰富的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六、适时点拨引导感悟

生活感悟文章篇7

一、悟中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感悟、自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感悟、自悟,学生可对阅读文章中语境的形象感、情趣感及作家作品的风格感有一种初步的理性认识,这对于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实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阅读环节。在这个阅读的环节中,教师引导也是促使学生阅读情感飞跃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置于知情知义结合的语境之中,让学生品味文章内容之美,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譬如,我让学生阅读《童年》名著(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时,引导学生分析外祖母形象,从其外貌引入品读,采用的就是“悟中启”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感悟名著第一章中外貌描写,最主要的特征是外祖母的头发特点:“多”、“密”、“长”、“黑”、“厚”。以及“歪扭的嘴唇、黑眼珠儿、大堆头发、黑的又小又可笑的脸……”从这一串外貌的细节描写中,让学生自悟出人物(外祖母)的形象——一个生活不如意而又温情的老人。

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另一段描写高尔基外祖母外貌的语段。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感悟、自悟文章细致的情节,用自己的感受、自我的情感去品赏文中描写外祖母的细节:外祖母的“笑——眼珠——牙齿——鼻子”的一连串外貌与神态描写。特别是鼻子:松软的鼻子,胀大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显得特不好看。学生通过感悟外祖母外貌,再自悟文中这句话:“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从中可以获得文章主题情感的启示,真正悟出文中的另一句话:“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的内在含义——外貌虽“丑”但其心灵是美的。这样的“悟中启”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感悟、自悟中去发现,进而获得阅读启发。

二、悟中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作用最大的智力因素。思维活动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在创造性智力中,创造性思维占主导地位。[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了学生在感悟、自悟文章中,特别注重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方式,即悟中思。学生整体感悟、自悟课文内容,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点,而且要注意让学生在感悟、自悟的阅读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见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阅读教学教出语文的“真味”,就是指以文本为中心,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反映的内容,更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炼字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掌握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4]

例如,我教巴金的《繁星》(新课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感悟、自悟作者“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这种感受作者在文中如何表达呢?为什么说:“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说明范围之大,与上句“微小”形成了一“大”一“小”的对比,学生可以在感悟、自悟中悟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与感受可以是多样的、并非统一的标准答案。在深入理解体味作者描写繁星所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体味自己看繁星时的情感。这样,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有的同学读了《繁星》一文后,进行自我反思——要是自己写,有怎样感受呢?

现录一段学生自我观察感悟繁星时独到感受的短文:一个夏日夜晚,我和同伴们围着老大爷在桥上纳凉,看点点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布满天空。我想,什么时候星星能长大成月亮,把光永远撒在桥上……

多美的文字啊!这样的思考与想象出人意料,可见悟中思在阅读中的重要。

三、悟中疑,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感悟、自悟课文内容时,要善于点拨诱导,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需创设启疑性的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亦云:“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在阅读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新课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都能找出文中描写老师的外貌只有一句:“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有位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不写老师眼睛呢?“黑痣”与“温柔”的性格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我被学生这一连串疑问问住了,平静下来发现,这些疑问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的突破点。学生可以由疑而思,通过合作方式,一定会自悟出作者写“黑痣”的真正用意:一方面这是蔡老师的显著特征,给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内心是美丽的,那么内心世界的高尚反映在仪态上也应是慈善的、美丽的。

文本蕴含着作者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受到作者的制约而又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的存在。不同文体的文本都蕴含着或外露或隐匿,或强烈或平淡的情绪。诗词作品,以抒情、言志为职,感情多鲜明强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情绪色彩平淡的作品则需要细细品读,方可体悟有所得。[5]初中语文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生疑、自悟体验这种感情,同时强化阅读教学中学生自悟感受性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探索的愿望,还是深入阅读、促进阅读的阶梯。

诚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并非朝夕之事,但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悟中启、悟中思、悟中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相信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生活感悟文章篇8

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感悟能力呢?这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呢?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一总结,与同行们商榷。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你养过猫吗?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3.你是如何对待委屈的?4.本文的作者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感悟到了什么?作者感悟到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养猫和其他动物的感悟是什么。学生说道:通过养猫,我认为人应该有爱心,我曾经养过金鱼,由于太爱它们,一会喂食,一会儿加水,结果没几天鱼就死了。我想这是爱的悲剧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咖啡·茶》中写道:充满了时代气息的深圳都市兴起了咖啡屋,挺适合洽谈商务或是谈情说爱等等,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满足新鲜感、好奇心,我就是这一类。我看咖啡与茶的结合也是必然的了。结尾又写道:“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人们又会不以为然,忘却了曾经的渴望,曾经的憧憬,曾经的洒脱,又着眼于下一个未知的事物,就像是生物链,一直这么循环……”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初一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学生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每次出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每次出书,都有一份无尽的期待;每次出书,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出书的心情。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还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学生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这只是第一步。初二时我又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

讲评。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生活感悟文章篇9

龚自珍因为悟出了人生之道,才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妙思哲喻;李商隐因为深感离别之痛,才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情咏叹。宗璞从一株紫藤萝遭受不幸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故事里领悟到人生之“道”:生命不因不幸而停止流动;有了不幸,生命才更显辉煌。从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紫藤萝瀑布》。学生习作《依赖》,写放学回家做作业,因为没有带橡皮,结果作业本上几乎被“毁容”了,但小作者进而反思:

原来平时我的小错小误都被橡皮掩盖了……平时总是这样依赖它(橡皮),人为什么不能一下子就将事情做对呢?……假如生活中可依赖的东西都像今天的橡皮一样失去了,人们一定会多出一份细心,多出一份独立。

读到这儿,人们的心沉甸甸的。是的,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细节,只要我们深入品味个中意义,用心感悟,同样也可以出彩。再请看下面的例子:一次平常的调座位,有些人就是仅仅为坐到或没坐到满意的位置而喜忧,会感悟、有思想的同学则或想到要与窗外那株给自己启发的树告别,或想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或想到了人生的座位,或想到了观察的新角度。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这些都只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其实生活亦是如此,一个角度的决定,就是你对生活、对人生的决定。“古今明月同一轮,万般文章皆由心。”同样的生活却写出不同的文章,全在于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再说悟情。情,乃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是文章的命脉。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情人眼里也出美景。如《乐趣》一文是写中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郊外春游,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啾啾’,从树林里传来小麻雀的呢喃,打破了这片宁静,这群小家伙也那么早就起来了,不知是赶着串门呢,还是商量今天的活动。

生活感悟文章篇10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是一道提示性的材料作文题目。第一段里材料提示的三种现象当然可以作为写作立意的切入点,但更多的立意切入口是在无限丰富的省略号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你没有上面的三种经历,也就自然没有文中的三种“感悟”了,但你总会有另外的“经历及感悟”。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材料里列举的都是从自然景观里获得的人生感悟,实际上,如果是生活的有心人又何止是从大自然中获得人生感悟呢?比如某天在阅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时,作者一句话引发了你的无限感慨;比如某天你行走路上,看到了一只可怜的流浪猫或狗,引发了你深深的思索;比如某天你看到某人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你无比激动或异常愤怒,使你产生了对社会或人生的思考……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只要我们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只要我们有良好的思考生活的习惯,那些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东西,就会成为你的“经历”,会让一个心灵敏感的人获得某种“感悟”。

这篇文章最好写成随感。可由两部分组成,先简要写出引发感悟的某个小小的由头,一人、一事、一景或一物等,然后浓墨重彩地书写由此获得的感悟。文体上说,因为要谈“感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有人写成类似“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章,主要篇幅用来叙述曾经的一件事,文末几十个字的议论感悟,这样的文章虽然看起来也谈了感悟,但此“感悟”从何而来?它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把“经历”写成了主体,把“感悟”变成了附属,本末倒置,所以说此“感悟”非彼“感悟”,是不符合该题目要求的。

生活感悟文章篇11

一、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通过感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所说的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程度。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语言对象的意义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敏锐的感受与领悟。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语言的感受。

2.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

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创作目的,作者在创作时必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情感追求融入到了其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增加其感悟体验,在实践中分析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图。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现代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样更有益于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从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

二、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的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文字认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重点培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培养:

(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主要是指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工具书等在阅读的同时自动的进行生字的认知,从而将读书、识字联合起来。

(2)要注重朗读、默读的训练,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发音以及阅读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范读工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描述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此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汲取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的能力,理解文章中词句的能力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对其中较为明显的主题词、主题句甚至主题段的把握,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进入文中语境,体验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朱作仁谈朗读》中曾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在教学中,除了要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发音及语调、节奏进行朗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视线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展开想象,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体验在头脑中形成图像。通过阅读与思考的结合将文章中的词句进行扩展,将文章中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图像。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为全面的感受并体验文章主旨。如《荷花》一课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熟练阅读,从其中对荷花开放时的动态描写进行联想,从而让这一充满生机的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荷花的形象美。并就文章对荷花不同部位的描写分别朗读,在朗读的同时运用想象力,启发学生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的感受、体验到荷花的美丽。而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在由读到背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品味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优美的词汇。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课文中的很多词语平实无华,也无甚特别之处,但是经名家信手拈来,却用的精妙传神,别具一格。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比较这其中的含义,挖掘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对文字的运用,从而有所感悟。比如对文中的“冒”字的理解,作者通过一个“冒”字,生动传神的描写出了白荷花向外透,向外钻的旺盛的生命力,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同时也传神的刻画出了荷花的动态美以及其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2)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创建的情境当中,就必须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其头道中所储存的相关资料,同时利用一些教学手法与道具,在教学中进行模拟实验以及情境表演等方法。但是,教师一定不能舍本逐末,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段落,要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练习实际生活,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3)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领悟读写方法

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止是对其中语言现象的体会,还要对作者的创作过程有一定的审美体验,同时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偶揣摩到作者的协作思想以及协作意图,从而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方式。如在《桂林山水》中,作者通过对山、水的分别描述,运用了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读、对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文中语句的理解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所在,同时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阅读过程,并对整篇课文中教师指导阅读的步骤进行回顾。从而领悟到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能够完成自主阅读。

三、结论

“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赞科夫)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教学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并掌握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意,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然而,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浮躁空虚、华而不实的毛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人为本,在强调学生感悟体验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柴正考.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

[2]罗艳.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

生活感悟文章篇12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教学应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美”的人文思想。阅读教学中,渗透美学的人文意识不仅可以弘扬文化传统,而且可以提高个体人格,使学生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因而在阅读中渗透人文意识是不容忽视的。

1、立足课堂,开启学生灵性,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师生的交流,教师要开启学生的灵性,使其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中发展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2、将语文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从中审美、求知、求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由老师对学生的延伸阅读进行指导,推荐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延伸阅读兴趣。如我们对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寄小读者》、老舍的《骆驼祥子》、朱自清的散文、刘墉的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以及徐志摩、余光中、海子的诗歌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如何读这些书、怎样读进行指导,使学生开阔了视野,避免了学生盲目择书而带来的阅读弊端。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语感能力的训练

语感是言语主体与言语材料之间的一种心得活动过程,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所以必须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三个策略:

1、创设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热情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感知和领悟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2、引导学生主动感受体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对于表达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知、发现、创造,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教《项链》一课时,不是采用小说里告诉我们的办法,而是采用其他的办法:假如凭她的天生丽质,假如……又会怎样?课堂里学生思维活跃,有了许多有新意的看法。有个学生说:“玛蒂尔德踏踏实实,吃了很多苦,花了十年青春来偿还债务,这里就有她性格中诚实、坚毅的一面。”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参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受慕虚荣”单一苍白的评价,看问题也变得客观全面。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悟性培养

大量的经验积累是“悟”的前提,情感是“悟”的动力,想象是悟的关键,而如何掌握悟入方法,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培养需要把握的策略。

1、整体悟入法

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对象,从整体上去捕捉文章的情思意脉。具体操作程序大致为:营造情境——置身情境——情境交融——幡然领悟。

2、文眼悟入法

以文眼为窗口,由对文眼之领悟而达到对文章情思意趣的把握。

3、结构悟入法

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章安排的结构形式中去领悟、把握作者的复杂心绪,领会文章意蕴,把对文章意蕴的领悟提升到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和领悟,才算完成“悟”的任务。可见由文之韵,可以领悟到人生之韵。

4、整体理解法

阅读教学要重视理解,语文阅读教学重要视文体感受和艺术分析,二者相辅相成,但必须避免抠字眼、钻牛角尖及“目无全牛”的肢解。例如朱自清的《春》,多数教师总是喜欢把五幅图来分析得句细字微,而很少通过吟诵去体会那美妙的意境。我们应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整体感知,体会春天那种清新、勃发的美,去想象春天那种朦胧、蕴藉、空灵之美,通过感受、品味、想象,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怀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