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艺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8-31 13:46:21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1

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或为艺术歌曲编配伴奏时一般会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速度等要素写作前奏,前奏是整个声乐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声乐歌唱者演唱前的必要准备。钢琴伴奏的引导性角色在前奏中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引导性是多方位的,既可以是音高的预备、调性的明确、速度的提示、节奏形态的导入,也可以是歌曲情绪的酝酿。例如意大利作曲家阿•斯卡拉蒂的作品《在我的心里》四小节前奏中,前两小节钢琴伴奏低声部柔美地(dolce)先现了声乐主题旋律,使声乐表演者内心有了主题旋律音高,后两小节的和声语汇是f小调II65-K64-V7–I的完满终止,从而为歌唱者明确了作品的调式调性,如谱例1所示。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佩里的作品《奥菲欧的祈祷》八小节的前奏尽管没有明确的主题旋律,但钢琴伴奏连续的和弦琶音织体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特征,以鲜明的力度对比、竖琴般的伴奏风格将声乐表演者自然引入“奥菲欧的歌声在四周隐蔽的山谷里面回荡”的作品意境,这种引导性主导角色的体现更加突出,如谱例2所示。

(二)连接性主导角色

艺术歌曲一般根据作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曲式结构进行陈述、展开与对比,这些曲式结构常见的有一部曲式(A)、二部曲式(AB)以及带再现的部曲式(ABA)等。作曲家通常在二部曲式或部曲式内部形成对比的A、B两个结构之间设计间奏,间奏既是前段音乐的某种补充,又是对后面音乐主题形象的酝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间奏中,钢琴伴奏主要通过速度的变化、调性的过渡与伴奏织体的转换等手段扮演其连接性的主导角色。如作曲家加斯帕里尼创作的世俗康塔塔《不可能放弃爱情》采用了(ABA)的部曲式结构,作品的中部(B)通过速度和调式的对比,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钢琴伴奏在中部(B)与再现部(A)之间巧妙的运用了四小节的间奏,形成了对比之后的连接与回归,从而使演唱者从调式与速度上再现作品的首段,如谱例3所示。

()补充性主导角色

在声乐表演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即声乐演唱者的歌声结束之后,钢琴伴奏者还在十分投入地继续演奏着,这在作品结构上一般称为尾奏或尾声。尾奏是对整个作品的一种补充、概括和总结,也是艺术歌曲表演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如弗雷斯科巴迪的抒情歌曲《当温柔的微风》在声乐表演者渐弱的歌声结束之后,钢琴伴奏高声部分解八度音型以更弱(pp)的力度对歌声进行了完美补充,恰似歌词所描绘的意境:“当温柔的微风把大地吹遍,鲜艳的玫瑰就露笑脸;清凉的树荫连成一片,再也不害怕烈日炎炎;仙女的微笑,把严酷的热浪通通赶跑……”如谱例4所示。

(四)独立性主导角色

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作曲家们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写作也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大胆创新,使钢琴伴奏与声乐表演合作的同时也具备了独立表现音乐的功能和作用。焦•巴•波龙奇尼的作品《爱慕你,我多么荣幸》中,内容相同的前奏、间奏、尾声除了对歌声的引入,段落的连接,结束的补充之外,本身也具有独立的音乐表现作用。其音乐材料来自声乐作品的首段,高音部呈现声乐演唱的首段主题旋律,和声功能具有典型的S-D-T的完满终止,等等这些充分显示了钢琴伴奏在这部作品中的独立结构意义,如谱例5所示。无独有偶,作曲家洛蒂《请告诉我》设计了大规模的前奏,以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主和弦的和声序进形成了完满终止。毋庸置疑,钢琴伴奏在这里不仅仅是引导性的角色,其长达17小节的规模,相对独立的曲式结构,较为完整的音乐语言已经足够向听众展现作品的主题形象。

二、钢琴伴奏的陪衬角色

钢琴伴奏的陪衬角色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作为人声的配合者,通过各种音乐语言形式衬托人声,描绘意境,对比形象等,这在17、18世纪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尤为多见。

(一)烘托性陪衬角色

钢琴伴奏的烘托性表现有多种方式与手段。如意大利作曲家巴萨尼创作的《安睡吧,安睡吧》,在四四拍的首段中,主题旋律平稳舒缓,钢琴伴奏采用了安静的柱式和弦持续进行,整个八小节的乐段和声节奏平静松弛,唯恐“沉睡的人儿从梦境中惊醒”。在表演时,钢琴伴奏应随着恬静的歌声,以轻柔的触键、较弱的力度营造出安详与宁静的和声背景,如谱例6所示。这种烘托性陪衬角色在意大利作曲家蒙泰韦尔迪创作的《让我去死亡》中也有充分体现,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柱式和弦织体贯穿始终,和声的高音部一直附和着声乐歌唱者的主题旋律,在沉重的慢板中吟唱着“阿里亚娜”被忒修斯抛弃后的悲歌,戏剧性地刻画出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情。

(二)对比性陪衬角色

除了使用与声乐主题旋律统一和谐的和声背景进行烘托之外,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秉承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创作风格,在钢琴伴奏写作中常常使用丰富的复调技法。复调技法的运用不但为这些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更使得作品的音响效果呈现出丰满的立体感,加强了声乐与伴奏的对比度,在听觉上具有丰富而华丽的美学价值[2]。阿•斯卡拉蒂的作品《紫罗兰》就是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复调手法的典范,作品运用娴熟的复调手法形成了钢琴伴奏与歌声的动静结合,互为补充,宛如紫罗兰花若隐若现于绿叶间的婀娜姿态,也使人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紫罗兰般“含露带珠”娴静、羞涩的少女形象,如谱例7所示。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2

钢琴伴奏是从钢琴演奏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合作性的表演艺术。它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艺术体操、朗诵等艺术门类的伴奏,同时也应用于指挥的训练中(由两架钢琴代替管弦乐队)。艺术指导,在国外通常称之为“Coach"或者“VocalCoach",一般是指“声乐艺术指导”,其内容职能有别于单纯的钢琴伴奏。我国经常把器乐伴奏和声乐伴奏统称为“钢琴艺术指导”,或者直接简称为“艺术指导”。“Coach"有别于钢琴伴奏“PianoAccompaniment"。钢琴伴奏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术语,而钢琴艺术指导则更偏重于“指导的功能”。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或称音乐指导),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职业。钢琴伴奏是纯演奏职业,艺术指导则主要是教学职业。钢琴伴奏与钢琴艺术指导是两个内涵与外延都有所区别的称谓,一个优秀的钢琴艺术指导一定是一位好的钢琴伴奏,而一位钢琴伴奏却不一定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钢琴艺术指导。从事钢琴艺术指导工作的人,不仅需要有全面的演奏能力、包括弹奏能力、视奏能力、移调弹奏能力,还需要有相当强的合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优秀的艺术指导不仅琴艺高超,而且还通晓伴奏对象的艺术特性,在艺术上(作品风格、音乐处理、表演心理等)可以给学生以指导,补充和完善主科教学。艺术指导有时也兼任音乐会伴奏,就像足球队的教练兼队员,有时也上场踢,但他的工作内容首先是教练。由此可见“艺术指导”是“钢琴伴奏”专业内涵的外延,艺术指导职业不仅需要高超的钢琴伴奏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理论与文化修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国内外“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任务大都放在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最先开设此专业的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本科阶段也设立了此专业。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2009年起,教育部批准了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高技能型钢琴伴奏专业人才,为更高层次的“艺术指导”专业打下基础,储备人才,逐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目标及可行性

钢琴伴奏专业旨在培养热爱钢琴伴奏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基本素质,具有较系统的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知识,掌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音乐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符合钢琴伴奏专业职业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可行性:

(一)生源充足,师资齐备。

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钢琴一直是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的,普及性最广、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乐器,因此具有非常充足的生源,我国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在所有器乐专业中一直是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钢琴伴奏不仅是钢琴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辅修课程。在教学师资与教学条件方面,钢琴伴奏专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钢琴师资与声乐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因此在一般高职院校在教学条件上都完全具备。

(二)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面。

钢琴是我国最普及,也是各社会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乐器,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最广的就应该是钢琴伴奏。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各种文化音乐活动、合唱活动常用到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能力强的应聘者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对于具备即兴弹奏能力的钢琴演奏求职者非常欢迎,供不应求;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呈不断增长态势。因此,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钢琴伴奏人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他们不仅可以担任钢琴伴奏工作,同时也能胜任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的工作,拓宽了钢琴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三)促进顶岗实习,缓解高职院校钢琴伴奏师资稀缺。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艺术指导教师,然而要却承担数以百计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伴奏任务,所谓的艺术指导也只是尽量“满足”学生考试前批量的合伴奏。有的院系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完全由钢琴教师临考前临时充当。这种状况下大量超负荷的伴奏工作集中堆积在一起,能应付过去已实属不易,更谈何艺术指导?因此,开设钢琴伴奏专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伴奏技能,积累更多伴奏实践的经验,钢琴伴奏专业学生负责声乐、器乐学生的钢琴伴奏,不仅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也能缓解师资的稀缺,使“教、学、做”融为一体,钢琴伴奏专业学生毕业也可接续本科阶段的艺术指导专业。

三、钢琴伴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钢琴伴奏专业就业岗位

钢琴伴奏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钢琴伴奏岗位;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的钢琴师或键盘手岗位;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钢琴即兴伴奏兼钢琴教师岗位;各企、事业单位文艺专干等岗位。

(二)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综合应用与分析钢琴伴奏作品的能力。

2.掌握钢琴演奏方法与演奏技巧,具有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

3.具有较强的钢琴视奏能力。

4.具有较好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五线谱)。

5.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简谱)。

6.具有钢琴即兴伴奏所需的音乐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7.具备较好的声乐艺术修养,具有钢琴艺术指导能力。

8.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与合作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三)基于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课程设置

钢琴伴奏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课程群与实践教学课程群。

1.理论教学课程群可分为3个模块,

模块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与音乐术语;具备较强的音乐听觉能力、视唱与读谱能力;掌握较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乐理、视唱练耳、键盘和声。

模块2:具备较全面的音乐艺术文化修养,熟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掌握创作歌曲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能力。课程设置: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曲作法。

模块3:了解钢琴艺术发展史及名家名作;熟悉中外经典声乐、器乐钢琴伴奏,能对其音乐背景、风格、技术特征进行解析。课程设置:钢琴艺术发展史及作品赏析、钢琴伴奏精品赏析

2.实践教学课程群可分为4个模块。

模块1:具备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技巧,能演奏中高级程度的中外钢琴曲。并具备钢琴合奏能力。课程设置:钢琴演奏课、钢琴合奏课(四手联弹或双钢琴)。

模块2:具有较强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具有钢琴伴奏作品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正谱视奏与自弹自唱能力。与声乐或器乐进行合作的伴奏能力。课程设置:正谱伴奏课。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3

钢琴伴奏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艺术表达方式,多元化的伴奏需求为钢琴艺术表现力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不同于独奏形式,钢琴伴奏拥有多角度的艺术表现力,在交响乐、管弦乐、声乐中,钢琴伴奏犹如艺术的源泉,灌溉曲目,为艺术的生命力积蓄能量。

一、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

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之间具有紧密结合的关系。作为一种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钢琴伴奏与音乐和歌唱的融合直接造就了艺术魅力的升华。所谓伴奏,最根本的是区别于独奏的演奏方式。狭义的钢琴伴奏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配合式的演奏,处于附属地位,但从广义上说它是艺术表达的重要合作方式,合作则不分是从是属,与交响乐、管弦乐器、歌唱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在明确钢琴伴奏广义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存在方式中揭示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效果。

第一,钢琴伴奏以协奏曲的方式传递艺术表现力。交响乐一般气势较为宏大,分为多个篇章,并以小提琴和钢琴作为协奏曲的主要乐器。在交响乐当中,钢琴伴奏力量的发挥可引导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以国际知名的作曲家为例,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气势恢弘,好似统领军队一般;而肖邦的协奏曲创作虽然极为有限,但其以钢琴作为协奏曲主导、多元化变革与演绎的曲峰又给交响乐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所以钢琴协奏曲的艺术表达是不拘一格的,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赋予艺术表现力更多的展现途径。

第二,钢琴伴奏以管弦乐器合作的方式传递艺术表现力。多种管弦乐器的共同演奏展现出艺术重合的魅力,本身钢琴独奏就已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而钢琴走入伴奏领域后,它最重要的艺术使命在于和其他管弦乐器的巧妙融合,烘托曲目主线的艺术诉求。此时,钢琴演奏要在音量、声色等方面的艺术表达需要与独奏相区别,按照曲目的主导风格调节艺术表现形式,将其他管弦乐器的表达进行更深入的音乐诠释,为主奏推波助澜。

第三,钢琴伴奏以声乐演唱合作的方式传递艺术表现力。在声乐表达中,钢琴伴奏使歌唱更加有血有肉,歌唱性的语言和钢琴两者之间的交错配合能够彰显曲目本身的层次和力度。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是丰富多彩的。

二、钢琴伴奏对艺术表现力提升的作用

钢琴伴奏与艺术表现力的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艺术表达效果。交响乐、管弦乐、声乐的艺术表现力离不开钢琴伴奏的支撑,曲目若要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的意境,需要钢琴伴奏的画龙点睛之笔。

1、钢琴伴奏对交响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用

交响乐本身已通过多个篇章、多种乐器的演奏传达出恢弘的意境,如果以钢琴协奏进行烘托,必须有其独到之处方能提升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以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为例,众所周知,肖邦很少创作协奏曲,但f小调的大胆尝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的佳作。肖邦在《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比较典型的艺术表达是波兰的玛祖卡节奏和意大利的歌唱式旋律。

波兰玛祖卡节奏传递给人们节日的欢乐气氛,从协奏曲的演奏声中仿佛就能看到节日的场景,人们载歌载舞,衣着光鲜。倘若不知道《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我们最多将钢琴协奏曲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用定义为增加交响乐的欢快色彩。但将作品放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从深层次讲,钢琴协奏曲在这一交响乐中已经不仅仅是美化旋律的作用,人们在缤纷雀跃的旋律声中能够清晰体会到民族的气息。在波兰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时候,肖邦希望用独特的音乐表达激发波兰人民的爱国情怀,用坚定的信念与外国的侵略相抗衡,相信民族的力量可以生生不息。因此,钢琴协奏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根本性的、质的飞跃。

2、钢琴伴奏对管弦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用

钢琴伴奏在管弦乐演奏中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精准的,独奏形式下的艺术表现力与伴奏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钢琴与其他管弦乐器的统一性。所谓统一,不只是钢琴伴奏严格按照乐谱演奏,更重要的是从听觉上使人觉得各种乐器的配合是统一的,而不是各行其道。这就对钢琴伴奏的微观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演奏的力度,还是声部间的关系处理,以及演奏者之间的默契都需要谨慎细微。首先,钢琴的音量较大,容易和其他管弦乐器产生音量冲突,而合适的音量则可产生优美动听的效果。其次,钢琴与各声部的和谐统一是微妙的,钢琴伴奏既要具有伴奏的显著效果,又不能和其他乐器混合不清,伴奏的准确切入和对各声部的相互协调需要达到水融。最后,演奏者之间的用心交流不仅能达到曲目演奏的要求,甚至在心灵交汇的基础上能够以更加和谐的音乐声音绽放艺术魅力。所以钢琴伴奏对管弦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通过乐器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实现了曲目生动性的跨越。

3、钢琴伴奏对声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用

相对于前两者,钢琴伴奏对声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更容易理解。在歌唱曲目当中,演唱者首先是将歌词用优美的音调传递给听众,但是单纯依靠歌唱式的语言表达未免过于单薄,很多情感的迸发必须借助伴奏的烘托。以钢琴独特的声色和力度,它可以使歌唱的声音更有感染力,钢琴伴奏的同时相当于为听众传递了更多艺术信息,语言和音乐的共同配合缔造出完美的音乐艺术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伴奏对声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二度创作的意义所在。这是因为,在一度创作中,创作者先是谱写出歌词和曲调,实现两者的结合。歌词直接地表达出声乐曲目所要歌唱的对象,曲调则奠定了演奏的基调。但是要更加细腻地表达曲目的内涵,就要配合伴奏,将细节的表达赋予艺术表现载体。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4

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在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跳舞没有节奏。”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在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者除了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为舞蹈教学提供优美的伴奏音乐。因此,能否充分发挥钢琴伴奏作用、编排钢琴伴奏曲、即兴钢琴伴奏,成为衡量钢琴伴奏者实际能力的标尺。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舞蹈教学的钢琴伴奏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单独的钢琴演奏专业相比是鲜为人知的。但随着艺术的发展,它却越来越受到艺术院校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让钢琴音乐与舞蹈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舞蹈富有活力,充满青春的气息,展现新的艺术表演水平。

在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不但可以使枯燥的基训课充满生机,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和修养,同时,钢琴伴奏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舞蹈教学和钢琴伴奏如何更好地互相配合,曲目能否与舞蹈匹配,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程及教学效果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就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与音乐的配合关系、舞蹈伴奏曲目选择的即兴性、乐感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钢琴伴奏者要掌握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关系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相互依存。舞蹈通过展示形体的柔美抒情达意,通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丰富的表情,以时空为媒介展现其内涵;舞蹈的节奏通过优美的音乐来伴随,只有当舞蹈和音乐互相交融,才能使得各自的艺术特点更加生动鲜明。

钢琴伴奏者除了要掌握套曲中钢琴伴奏的写作功能,还应与舞蹈演员默契合作演绎作品,即对作品的理解形成默契。这不仅要求在音乐表现中的处理要配合恰当,而且要在音量上寻求平衡。伴奏者要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丰富钢琴色彩,通过舞蹈演员和钢琴伴奏者密切配合、精确演绎,舞蹈与音乐的内涵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任何一个动人、优美的舞蹈作品,必须有一段优秀的音乐来加以烘托,才能构成审美对象的完整性,产生美感。这种观点在舞蹈课堂中应向学生反复阐明,这有利学生对钢琴伴奏乐曲的理解。

例如,在芭蕾基训课上,把杆训练中的“蹲”与“踢腿”两项均为腿部训练。“蹲”所要求的是腿的屈身能力,动作是长线条的,且感觉较为柔和,应选用3/4拍子的音乐;而“踢腿”所表现的则是腿的速度和力度,动作感受敏捷而铿锵有力,用的是2/4拍子的音乐。音乐确定以后,在钢琴伴奏当中,除了很好地表现音乐外,还要注意钢琴伴奏的完整性,使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达到一致。

在民间舞的教学训练中,钢琴伴奏者更要熟悉并掌握各个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认清各民族音乐是由哪些特色乐器编配的,然后将其直接转化于舞蹈的钢琴伴奏之中。如朝鲜族舞蹈,“阳山道”的特点是韵律颠簸、感觉悠荡、情绪激昂、动作流畅,在钢琴伴奏当中,选用3/4拍子的音乐,则恰好能体现出这种舞蹈的民族风格。

二、钢琴伴奏者要有过硬的即兴伴奏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所谓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谱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为乐曲或音乐片断所配的伴奏。因此,即兴伴奏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际表演效果。由于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就在于即兴性,这就要求钢琴伴奏者反应要敏捷,看到乐谱的瞬间,立即弹出旋律清晰、和声规范的曲调,既要符合主旋律的意境,又要反映所演奏的乐谱的内涵,瞬间产生的创意需要有条有理。尽管即兴伴奏不像伴奏谱那样精心设计、严格规范, 但也绝对不是毫无准备或杂乱无章。如伴奏者可以事先熟悉一下乐谱, 分析一下调式、曲子基本情绪及内容,设计一下各段的伴奏音型等。当然,这些也并非一成不变,伴奏时还可根据情况随机变化,因而钢琴即兴伴奏更具有实用性、即兴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钢琴即兴伴奏无论是在作品的前奏、演奏过程,还是间隙、结束时,都要起到强化主题、渲染气氛、升华情感、转折补充等重要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完善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因此,钢琴伴奏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过硬的钢琴即兴伴奏技术。

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高低,是衡量钢琴伴奏者感悟力和反应能力的标尺,也是钢琴伴奏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研究、总结,才会使演奏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因此,掌握和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它要求钢琴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等知识结合起来,在主旋律范围内,在演奏的瞬间进行艺术再创作,是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三、钢琴伴奏者要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艺术修养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种艺术,音乐传达着某种感觉和情感,而乐感是人们了解这种感觉的感官能力。乐感丰富的作品,表现出的音乐是震撼人心的;乐感平淡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音乐平淡无奇。因此,乐感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是感染人的艺术。钢琴伴奏者应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一名合格的钢琴伴奏者,除在演技、创作方面达到专业的标准外,还要提高音乐文学修养,使音乐思维更加活跃。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完美地、准确地表现作品内涵。这需要钢琴伴奏者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分析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门十分高深的表演艺术,要完整、全面、深刻地探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然而艺术修养需要在艺术欣赏和才艺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参加丰富的艺术活动是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艺术修养是人们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周小玲.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琼州学院学报,2008.15(4).

[2]侯丽娟.论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

[3]林涛.浅谈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即兴伴奏教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P126-127.

[4]周正忠.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9(3).P29-31.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5

一、引言

钢琴伴奏作为声乐伴奏中的一种,尤其是在艺术歌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目前,艺长步曲是f乐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书后起艺长步曲,对艺长步曲的钢琴伴奏也更为关注。现阶段专业学习艺长步曲钢琴伴奏的人才少之之少,随着艺长步曲的不断发夔,钢琴伴奏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教学需要得到重视和完善。

二、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1、艺长步曲的概述

诗歌与音乐是艺长步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使得艺长步曲得以完整的表达和演绎,形成一种整体的音乐体裁。艺长步曲最早是由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为歌曲曲目,后来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单独的歌曲类别。艺长步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这是因为在艺术歌曲中包含这两个特别重要的音乐元素:旋律与仪f。动听说耳的旋律与完美无瑕的人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类型,故而受到了普罗大众的广泛喜爱和尊崇。因为艺长步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诗歌,因此在艺术歌曲中的歌词部分兰它然都是来源于著名文豪笔下的著名诗歌,比如说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就是根据海涅的诗歌作品创编而成的,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所写的同名诗歌创编而成。不同作者所写的诗歌内容不同,这也就导致了艺术歌曲的内容没有局限,涉猎范围非常广。譬如说表现爱清的有外国的勃拉姆斯的《爱情的忠实一一iLebestreu》•贝多芬的《我爱你》中国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等;有表现思念故土的陆华柏的《故乡》、贝多芬的《思故乡》等等;有表现刊山河风光热爱之清的舒曼的《当暖风吹过大海之滨》、中国的《沁园春•雪》等等。此外,艺术歌曲的音乐兰它须育旨够具象化的表现出诗歌的真清实感和原诗歌作者的内在感受,因此艺长步曲的音乐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和仪帐却昌上面,根据不同的诗歌惑情运用不同的音色或和音来进行具体表现。在艺长步曲中需要依靠钢琴伴奏与仪f合唱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音乐曲调织体,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技法和演唱和声的音色差别来表达艺长步曲中诗歌的内在情感和真实感清,将艺长步曲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形象。

2、艺长步曲中的钢琴伴奏

前文提到艺长步曲的具体表现和完美演绎离不开钢琴伴奏。完美的艺长步曲需要钢琴伴奏者和演唱者的默契酉暗,尤其是钢琴伴奏者要把艺长步曲中的意境与清感通过伴奏传达出来,艺长步曲的真实特质就是突出作品整体结构特征的时候不忘表现艺长步曲中的各个小细节。艺长步曲中的诗歌所塑造的形象需要钢琴伴奏将其转化为音乐形象,仪f合唱在钢琴伴奏在演绎得更加抒清、更力硫满清感,不断增强艺长步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艺术歌曲中诗歌形象和音乐意境都需要作曲家在钢琴伴奏中加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通过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充实艺长步曲中的音乐情感和真实意境,使得听众在欣赏时可以产生无尽的音乐想象和情感共鸣。艺长步曲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能够将歌曲作品表达完整,还能彗重体现出作曲家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一首完美的艺长步曲离不开曲调、歌词和钢琴伴奏,特别是钢琴伴奏能够将艺长步曲中的诗歌歌词和曲调内部蕴含的意境及真清实感以一种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手法表现出来,弋戈力口强艺长步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比如说在抒清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赵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她》中,整体的歌曲曲调舒缓悠扬,音乐线条流畅圆润,表现出“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的优美意境,尤其是在:钢琴伴奏中采用音色明亮轻决的中高音,来模拟海洋和流水的音色,是个整首歌曲的表现力更力阵富,歌曲的前三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者堤相同的,这与前三段歌词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者堤“教我如何不想她”和感叹词“啊”遥相呼应,通过月劲一段的重复来点明“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主题,在第四段的最后,赵元任做了一个音色的递进和增强来进行歌曲J清感上的加强与升华,将整首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蒯导以酣畅淋漓的展现出来,在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长步曲当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始终是将歌曲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愚立旋律展现出来,钢琴伴奏将歌曲中的意境和真实情{南挂行烘托和渲染,使得整首艺长步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弋戈力口强z[]。艺长步曲中的钢琴伴奏能够给歌曲中的仪帐邵昌提供准确的音调和节奏,而且通过音色的芝化、音长的变化等等形式来渲染诗歌的感清,烘托诗歌中表现的气氛。在钢琴伴奏的帮助下,艺长步曲能够全面的展示出其真正的内在灵魂与艺术核心,给听众提供一场美轮美灸的听觉盛宴,激发出心理与清感上的双重共鸣。

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教学

1、选择合适的教学曲目

许多钢琴演奏者都是第饮接触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慧叁择合适的教学曲目,面对刚刚接触艺长步曲钢琴伴奏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对钢琴伴奏的兴趣的喜爱。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育旨为了盲目追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选择难度较大的曲目,这洋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间题,从而影响其在钢琴伴奏中的自信心和乐趣。将是选择曲目的时候要按照“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先选择一些简单的曲目降低钢琴伴奏者的学习难度,增强他们学习钢琴伴奏的自信心,然后量馒的开始增力滩度,逐渐加大刘他们的训练力度,循序渐进的强化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

2、艺术歌曲理论知识教学

艺长步曲的钢琴伴轰提`门专业技能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止激师在教学前必须刘钢琴伴奏教学进{认真备课。首先需要在教学前对所选的教学曲目进{理论知识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弹奏的曲目,这洋学生在具体的伴奏过程当中才能明白哪些地方该加重力量,哪些地方该收敛力度。比如在《踏雪寻梅》的教学过程当中,柳币首先要介绍《踏雪寻梅》的创作意图,即表现学生骑着小毛驴在冬季欣赏雪景和赏梅的情景,表达了刘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高贵精神的赞美之清,这也就要求了学生需要在伴奏过程中弹的更加明决轻松来表达步曲中赏梅人兴奋渝决的臼清。其次教师需要对作品的乐沓挂行着重讲解与说明,帮助学生明确钢琴伴奏的过程中的重音和强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视唱练耳、作品分析等方法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为其日后的钢琴伴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强化钢琴伴奏的实践教学

在钢琴伴奏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将刘学生的理论教学落实到实践教学上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光停留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上,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真实的钢琴技巧和演奏能力进行指导教学,钢琴伴奏对伴奏者自身的钢琴弹奏能力要求较高,柳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在具体的钢琴弹奏上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柳币可以将乐曲分为几个小部分,学生每次都只演奏其中的某个部分,这洋既阎氏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有针对险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钢琴伴奏宁可漫不育旨断的原则,注重强调钢琴伴奏刘艺长步曲连续险的表达,通过对学生指法、力度和技巧上的指导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此外,柳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耐臼,尤其是对于初次学习艺长步曲伴奏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多多进{鼓励,不断激励学生对钢琴伴奏的信心。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艺术歌曲需要的是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默契配合,通力协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刘学生与演唱者之间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钢琴伴奏不是钢琴独奏,需要的是伴奏者和演唱者的配合而非伴奏者一人的才华展示,引导学生在伴奏的过程当中注重刘演唱者呼吸强弱、应夏变化、音色转换等方面的听辩,并且根据演唱者的具体演唱适当调整自身的伴奏,将钢琴伴奏与仪f演唱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钢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边听演唱者的演唱边进行伴奏练习,在弹奏的时候心里默默的跟着演唱者一起演唱,从而不断加强与演唱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在课下,学生最好可以能够与演唱者一起练习,如若条件有限,柳币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弹自唱,学生通过自己弹奏自己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作品,体会出作品中蕴含的气口、音强等内容#[]。

5•增加学生舞台实践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组织学生参加艺长步曲的比赛或者评比,鼓励学生多多上台表演,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他优秀钢琴伴奏者的伴奏技能,从而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综合伴奏能力。柳币在比赛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具体伴奏能力和教学情i脸行真实的系统隆评估与检验,根据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便显出的各种间题挂行有针对险的指导的教学,使得整体的钢琴伴奏教学更具有目的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艺术歌曲的表现中钢琴伴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尤其是针刘现阶段专业钢琴伴奏者仪牧稀少的现状,更应该加强对钢琴伴奏专业的教学,努力为我国音乐领域培养更多的钢琴伴奏人才。

作者:王文佳 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隐

参考文献:

【l]高慧.试论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核心期刊;师范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综述

引言

即兴伴奏是表达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丰富的和声和节奏为演唱者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容提供了极大帮助,是能烘托艺术气氛的一种将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在如今人才需求由专业复合型向研究型转变的社会现实看,近年来国内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因为它是高等院校音乐系一门结合综合性学科;要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钢琴演奏技术,有一定的和声及相关的理论基础,音乐高度修养,有别音响的敏锐听力,还要有一定的复调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是音乐课堂和艺术实践的重要工具。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即兴伴奏理论与钢琴演奏技能融会贯通,为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音乐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弹好即兴伴奏就成了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广大钢琴教师一直在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增强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是我国音乐教育界才开始真正深入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方向,本文针对2005―2010这5年间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的有效文献进行客观分析、论述和总结,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综述。这些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音乐教育》、《艺术百家》、《北方音乐》、《教学研究》、《黄河之声》、《人民音乐》、《钢琴艺术》、《教学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根据文章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历史发展

丁运东在《怎样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里介绍即兴,是在即时瞬间产生的兴致、灵感。伴奏,是为单旋律歌唱、某些合唱及独唱配合以多声部钢琴织体与其相伴。故即兴伴奏。

从即兴伴奏的历史来说,从十九世纪初,音乐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即兴曲”这一钢琴作品形式兴起,舒伯特,肖邦等许多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曾在即兴的情况下演奏出了许多的名曲。甚至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瞬间”更是后人为之倾倒的作品,而这“瞬间”二字正充分说明千思万绪在瞬间转化为潺潺流动的音符。

在无伴奏乐谱的情况下演奏出的钢琴音乐。许多伟大作曲家、演奏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都对即兴伴奏有过杰出的贡献,他们在伴奏时临时根据某些声乐、器乐曲的内容,风格特点等,短时间内即兴有逻辑地配以恰当的钢琴音乐,与其他演唱(奏)者默契地配合,使音乐的表现力达到很高的境界。

二、何为钢琴即兴伴奏

何为即兴伴奏的文章数目较多,在此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篇。谢哲邦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中指出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课程。其特点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挖掘歌词的思想灵魂,在键盘上做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因此,钢琴即兴伴奏欢迎体验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在谈及即兴伴奏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从师范生角度出发,学有所用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李丽斯在《观摩首届钢琴即兴伴奏考级后》,这样说到: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校后,一般都有各自的主修专业,分别是以钢琴、声乐。其他器乐、或者音乐理论为主科,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或者在基层文艺团体工作。而在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担任音乐教师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钢琴伴奏能力,而不仅是会弹奏很艰深的练习曲。

裴娜的《论钢琴伴奏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着重介绍了即兴伴奏在声乐里的艺术作用,她认为琴伴奏广泛应用于声乐日常教学、演出等活动当中。只有认识到钢琴伴奏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钢琴伴奏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才能更快、更全面的提高伴奏的水平。无论是专业文艺演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学校专业音乐教育等。一般都离不开钢琴伴奏(无伴奏作品除外)。并且裴娜在文章中还将钢琴即兴伴奏从严格的意义上进行了区分:包括声乐中的独唱、重唱、合唱伴奏。器乐中的协奏与重奏、舞蹈中的芭蕾基本功训练、古典身韵与民族舞组合以及体操中基本训练与芭蕾基本功训练的伴奏等,可以看出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所有范畴。

即兴伴奏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重点的培养,但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们高校音乐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普遍令人担忧

三、钢琴即兴伴奏现状及其教学滞后成因

自1999年由教育部主办,华南师大承办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基本功比赛”至2008年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的近十年连续五届比赛中,主办者都把钢琴即兴伴奏纳入了比赛的内容。而从这十年比赛的综合情况来看,钢琴的即兴伴奏则一直都有着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这些经过各地层层选并经过专门培训的优秀学生尚属如此,那么各院校的音乐专业的普通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就更不言而喻。

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中歌曲伴奏现象不容乐观:一些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在进入实际工作多年都不能弹奏一首像样的钢琴伴奏。事实上,他们也学习过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甚至期中有很多不乏是钢琴演奏水平较高的学生,有的还是“童子功”的钢琴生,却都对即兴伴奏手足无措。经常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在一个音乐教学课堂或者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老师因为无法对孩子们提出的歌曲进行现场即兴伴奏而急的不知如何是好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陈世军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滞后的原因探究》一文中提到“相关学科间缺乏必要的支撑,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整合”。我们音乐教育的主专业课有钢琴演奏课、声乐课、和声学、曲式分析学、视唱练耳学、歌曲写作、复调学,这些学科都是自成体系、分科教学的。在教学中,教师多照顾自身学科的专业性,对即兴伴奏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训练不够。比如,钢琴即兴伴奏中是需要首调视谱能力,但是我们平常的视唱练耳课多用的是固定调唱法,首调唱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而且在平日的钢琴演奏中,也多是强调固定的五线谱音名位置、固定的键盘位置的弹奏方法,这种固定唱名的感觉运用到了即兴伴奏中就使很多人必然就不能适从,因为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二十四个大小调就有二十四种不同的键盘位置、和声配置,这需要伴奏者随时根据作品调性马上反应出它的键盘位置和和声体系,显然固定唱名已经不能满足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要求,但是,钢琴即兴伴奏课要是再花另一块时间去解决这个首调视谱和首调键盘、和声感觉就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由违背了教学初衷。

四、提高高校师范生的即兴伴奏综合能力对策

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众多的论文里归纳起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一个是学生们自身的观念训练目标。

(一)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翟坤在《关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提到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改思考之一在于:现行的教学体制是将声乐,钢琴,和声,乐理,复调等分科教学的,各科教师就本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学生不理解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会通过即兴伴奏加以灵活运用。笔者的观点是:在教学改革大的趋势下,整合学科知识,积极思考,有效展开学科之间的延伸。例如,在现行的钢琴课教学中,加强视奏及乐曲和声,结构分析的内容,增加声乐伴奏曲目的练习;声乐课加强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强调并引导学生注意伴奏的声响,达到琴声、歌声的融合。

(二)熟悉和声与织体

郝伟智先生在《钢琴即兴伴奏指要》中指出,和声的熟悉就需要平时的大量的积累。大量的钢琴名曲就是心中的“数据库”,以供即兴伴奏是随时“点击”。这就是厚积薄发的常见现象。同时进行在教学中引进“模拟练习”。“模拟”指根据某种现成的样子做,即按照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的特点,设计与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其特点是,根据教学需要仿照真实场景,创设人为情景,让学习者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通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再课堂上由演奏者面对扮演成歌唱者或其他器乐演奏者、听众等,进行模拟即兴伴奏练习。长此以往,能力与水平会大大提高,到实地的即兴弹奏时,也就熟能生巧了。

(四)实际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知识经验积累

李弦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之管见》中认为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中,音乐专业的教师,对即兴伴奏课要有一个整体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伴奏和即兴伴奏与声乐结合的练习。和声课应在书面作业外,加强键盘和声、实用和声的运用与实践。乐理视唱课应加入简谱视唱和多声部视唱的内容等。可以说,各专业课都要为最后上好即兴伴奏提供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即兴伴奏,摆在高师音乐教育各个学科之间的重要位置。

1加强移调弹奏的基本功,充分利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即兴的弹奏出伴奏织体。

2.重视视唱学习,学生的视唱水平要达到对一首新歌也能在弹伴奏的同时唱出歌词自弹自唱。

3.简易的歌曲伴奏中,运用调内正副三和弦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果。但在较复杂的歌曲中,除了运用调内正副三和弦以外,还可以在歌曲的高潮段落运用转调,运用变和弦或重属和弦等更复杂的和声技巧体现特定的效果。

结语

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时期,钢琴即兴伴奏对于我们音乐教育专业而言,具有更为广泛的使用价值的骨干科目。

笔者认为作为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提高对即兴伴奏重要性的认识,继而更好的学习、练习与实践,重视即兴伴奏的训练,扎好音乐教师技能的基本功,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为师范生毕业后能更好的胜任音乐教育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华中师范大学08级;湖北;武汉;430079)

参考文献:

[1] 丁运东:《怎样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J].《大舞台》.2010(5)

[2] 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J].《艺术百家》.2009(3)

[3] 李丽斯:《观摩首届钢琴即兴伴奏考级后的思索》[J].《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9(7)

[4] 裴娜:《论钢琴伴奏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2008(6)

[5] 陈世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滞后的原因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0(5)

[6] 翟坤:《关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0(8)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7

声乐艺术指导(Vocal Coach)主要是指为声乐演唱者进行钢琴伴奏并进行音乐指导的表演方式。这种表演方式与所谓的“钢琴伴奏(Piano Accompaniment)”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表现在,两者的演奏乐器均为钢琴,并且都以和声乐演唱者合奏的形式进行表演。而这种表演艺术则必须建立在钢琴弹奏与声乐演唱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因此表演者要在表演前进行大量的排练、磨合。而声乐艺术指导则与所谓的钢琴伴奏有这本质的区别。“钢琴伴奏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术语,它暗示出器乐独奏与钢琴伴奏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既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又要求钢琴伴奏者不可‘锋芒太露’,‘喧宾夺主’”。(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分析与比较[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简而言之,钢琴伴奏是一个陪衬性角色的存在,它并不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而是为了提高声乐表演效果的手段。而声乐艺术指导则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它和声乐表演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并且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取决于声乐表演者的需要,而声乐艺术指导更要体现“艺术指导”的效果,它是整个声乐作品的指挥者与策划者。因此,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声乐艺术指导既是声乐表演的一部分,那么艺术指导就不能仅仅以伴奏的水准来要求,应当打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在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教学方向上,也应当有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众所周知,专业名称的统一,不仅代表着一个专业的概念、一个专业的性质,还说明了学术界对其专业内容已经达成了共识,对未来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就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专业名称之所以要强调科学准确,甚至要求要与世界接轨,就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教育也必然走上国际化。为了同世界各国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就必须规范专业名称,统一专业标准。”(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调查与设想[J].乐器,2010,(11).)而要完成与国际接轨,我们就应当借鉴国外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设置方式,寻找国外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规律。

二、国外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特点

国外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教学体系,这不仅体现在国外声乐艺术指导的课程设置方面,还体现在声乐艺术指导的专业教学方面。

国外音乐学院普遍将声乐艺术指导与钢琴表演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专业。“在钢琴系中,钢琴艺术指导不仅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即使是主修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必须进行钢琴艺术指导的学习,一直到五年级毕业。如果要进研究生院继续深造,钢琴艺术指导也是入学考试重要的内容之一和将来必修的课程。由此看来,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表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沈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J].音乐研究,2001,(3).)在国外,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表演既然视为同一地位,那么艺术指导就不再背负“伴奏”或者“衬托”的身份,而是成为表演声乐作品的一部分。并且声乐艺术指导更是应当为声乐演唱者担当“艺术教练”,规划作品处理和完成方式,对整个表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教学中,国外的音乐学院也颇为重视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者配合层面上的教学。“当开始学习一首新曲目时,钢琴艺术指导的教师在课上不但要教你如何弹奏,如何处理音乐,还要充当演员的角色,当你把伴奏弹奏得已游刃有余时,也就是大约一、二节课后,声乐老师或器乐老师开始进入课堂,与钢琴艺术指导教师一起帮助你处理歌曲(乐曲),这时在课上,实际是负责表演的教师在带动着你的弹奏,以此更好地培养你与演员的合作能力及其为此所必需的技巧。”(沈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J].音乐研究,2001,(3).)声乐艺术指导不仅要指导声乐演唱者的艺术表现,更要参与其中,与演唱者形成某种形式上的默契,这样在实际表演当中才能使钢琴与声乐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会在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国外的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特点极其鲜明,即教导声乐艺术指导的学生如何以指挥者的形象指导声乐演唱者,在表演时如何再从指挥者的形象变为参与者,配合声乐演唱者完成声乐艺术作品。

三、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现状

在国内,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于近些年在部分音乐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他们对于此专业的名称理解也各不相同。如下仅列举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的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情况。

中央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伴奏艺术,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三人,授课方式为单独小课。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钢琴发展史、钢琴艺术史、声乐发展史、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总谱读法、重唱、歌剧排练、传统唱法沿袭等。

中国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钢琴伴奏,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两个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两人(美声方向、民族方向各一人),授课方式为分配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声乐、总谱读法、即兴伴奏、歌剧排练、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歌剧赏析、西方声乐史、音乐剧赏析、键盘艺术史等。

沈阳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钢琴伴奏艺术,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两年半(两年的课程学习及半年论文答辩),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两个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五人,授课方式为自主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法语基础及声乐作品导读、声乐发展史、欧洲歌剧发展概论、爵士音乐史、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史论研究、歌剧排练、合唱、歌唱重唱、表演课、计算机制谱等。

武汉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艺术指导,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综合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两人,授课方式为选拔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视唱练耳(高级)室内乐(三重奏/双钢琴)、总谱读法、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钢琴文献、声乐文献、歌剧排练、声乐表演、合唱、即兴伴奏、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分析与比较[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国内各音乐艺术院校对于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见解。相同方面体现在,各院校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归在钢琴系,在必修课程方面也主要以钢琴演奏水平和伴奏水平为主要出发点。不同方面体现在,各院校对于专业名称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专业研究方向有不同的设置、师资力量的大小决定着对此专业的重视程度等。

四、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改革方向

从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现状分析,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只有国内各音乐艺术院校对于声乐指导专业达成共识,此专业才有可能立足于长久发展。

首先在专业名称方面,各院校有不同的看法。声乐伴奏艺术、声乐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艺术等诸如此类的专业名称,将伴奏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应当明白的是,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在专业名称上应当进行适当地统一。从英文翻译角度来看,“Vocal Coach”一词的最好翻译应当是声乐艺术指导,因为该名称体现了声乐艺术指导的最本质属性和专业侧重点。

其次在专业所属系别方面,国内甚至国外音乐艺术院校均认为应当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归属于钢琴系,因为该专业更侧重于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伴奏水平。但也有人认为,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声乐艺术指导中的声乐修养也应当被重视。该专业也应当与声乐专业创造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避免故步自封,使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添上更多声乐人文色彩。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8

一、“声乐艺术指导”的职责与职业要求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指导”,其职责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其职责至少有三:第一,使歌者演唱的作品最终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即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声乐技巧、语言的把握、对音乐风格和歌词的理解、文化素质和修养等)将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声乐技巧同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第二,指导歌者并同歌者一起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所表演的作品趋于完美;第三,通过长期与歌者的合作,使歌者逐渐走向声乐艺术的巅峰。总之,“艺术指导”作为“教练”,一直陪伴着歌者成长,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这正是一个“艺术指导”的职责。

既然“艺术指导”的职责在于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那么怎样才能履行这样一种职责呢?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艺术指导”,除了具有精湛的钢琴演奏技术外,還具有哪些职业要求呢?简言之,除钢琴演奏外,“艺术指导”的职业要求可概括为“风格”、“语言”、“技巧”。所谓“风格”,就是指“艺术指导”应准确认识和把握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这就给作为“艺术指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个“艺术指导”,必须熟悉大量的声乐作品(包括艺术歌曲、歌剧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尤其要认识和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所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认识和把握其表演风格。比如说,为艺术歌曲弹伴奏与为歌剧选段弹伴奏或用钢琴替代管弦乐队排练歌剧,其表演要求就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奥利德(lied)的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为艺术歌曲弹伴奏时,钢琴家与歌唱家享有同等地位。不仅如此,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艺术歌曲(包括德语歌曲lied,法语歌曲melodie,俄语歌曲romance等)的歌词往往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故其艺术意境深邃。为此,为艺术歌曲弹伴奏,手法還需精致、讲究,采用细腻的音色变化和不同的触键方式阐释诗歌的含义,表现诗歌的意境。在音乐会上为歌剧选段弹伴奏,或者用钢琴进行歌剧排练,钢琴家不仅要熟悉钢琴缩编谱,而且還应熟悉其乐队总谱。这就意味着,钢琴家应将钢琴想象成一个管弦乐队,应知道什么位置是弦乐,什么位置是管乐,什么位置是“全奏”,什么位置是某件乐器的独奏,尽可能地表现出乐队中的各个声部,使钢琴的音响具有管弦乐队的效果。所谓“语言”,就是指“艺术指导”应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作为“艺术指导”的钢琴伴奏者,必须掌握与声乐作品最为相关的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英语等,以便更直接地指导歌者演唱,更默契地与演者配合。较强的语言能力,也有助于帮助歌手理解歌词,进入歌词的艺术境界。所谓“技巧”,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说作为“艺术指导”的钢琴伴奏者,還必须懂得一定的歌唱技巧。只有了解和把握一定声乐技巧,才能对歌者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者纠正,以确保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声乐技巧在歌唱中得以实现和发挥。上述三者——“风格”、“语言”和“技巧”,作为一个“艺术指导”除钢琴演奏之外的三个最重要的职业要求。这也昭示出“艺术指导”与一般“钢琴伴奏”的区别。

那么,作为一个“艺术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职业要求呢?他们不仅要修毕钢琴主课,以便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而且要系统学习语言、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作曲技术理论,還必须了解和把握一些必要的声乐技巧。欧美国家的“艺术指导”正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在欧美,如果想成为一位优秀的coach,除了主修钢琴以外,還要学习声乐、作曲、指挥以及音乐学方面的课程,以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例如,美国指挥家、钢琴家詹姆士·列文(james levine,1943-)就是一名出色的“声乐艺术指导”。列文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个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祖父则是犹太教堂唱诗班的领唱。10岁时,列文就已作为钢琴家与辛辛那堤交响乐团同台献艺。列文曾随瓦尔特·列文学习音乐理论,随鲁道夫·塞尔金学习钢琴。1961年,列文毕业于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其专业是指挥和歌唱。1973年成为美国大都会首席指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背景,列文成为一位出色的“声乐艺术指导”,完全满足作为一个优秀“艺术指导”的职业要求。作为一位“声乐艺术指导”,列文曾是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塞茜莉亚·巴托莉、俄罗斯次女高音歌唱家包罗丁娜、被誉为“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的卡娜娃的钢琴伴奏,他们合作曾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詹姆士·列文正是这样一位“艺术指导”,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

二、中国“声乐艺术指导”的现状与前景

在中国声乐界,“艺术指导”这个概念是近年才逐渐启

转贴于

用的,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仍叫“钢琴伴奏”。故在声乐教学和演出活动中,“钢琴伴奏”尚未能承担“艺术指导”的职责。

应该承认,中国声乐界的确有一些钢琴伴奏者具有作为“艺术指导”的素质,他们的艺术实践也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或歌剧演员。但从总体上看,人们对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指导”对于歌唱艺术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弹伴奏的远不如弹独奏的”、“弹独奏弹不好才弹伴奏的”等错误的观念,在中国音乐界并没有得到根除。大部分钢琴伴奏者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指导”。因为几乎所有的钢琴伴奏者都来自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只有中央音乐学院有声乐钢琴伴奏专业),没有受到钢琴演奏以外其他满足“艺术指导”职业要求的专门训练。但在欧美,著名的“艺术指导”不仅是钢琴家,而且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音乐家。因此,他们的表演无论是从技巧上看還是从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上都很是具有权威性。不仅如此,他们還懂声乐、懂多国语言、懂乐队、懂作曲、懂文学、懂戏剧、懂表演,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与歌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些无疑都是中国钢琴伴奏者所不能及的。再就是,整个中国声乐界长期以来对“艺术指导”的认知不足,缺乏关于“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和理性认识。如何作为一个真正的“钢琴伴奏”,一直缺乏理论的观照和指导。于是,大部分声乐钢琴伴奏都只能是“伴奏”(accompany)和“陪练”了。在声乐教学和演出实践中,歌者永远是主角,钢琴伴奏者则跟着歌者的脚步走。在舞台上,钢琴伴奏者只要跟上了歌者的节奏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根本顾不上其音量是否合适,情绪是否协调,强弱是否统一。更令人忧虑的是,大部分声乐钢琴伴奏音乐修养、文化素养還很欠缺,对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不求甚解或者根本就不熟悉。于是,他们能将作品的大概意思弹出来即可,“风格”上也很不讲究,更谈不上在“语言”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歌唱)“技巧”上对歌者的“调教”。因此,他们对于歌者的“指导”,也仅限于纠正音准和节奏了。这应该说是中国声乐界钢琴伴奏的现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声乐教师实际上承担了“艺术指导”的职责。声乐教员几乎承担了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全部事务,于是钢琴伴奏者除了弹琴之外也就无所事事了。这也是“钢琴伴奏”放逐作为“艺术指导”职责的原因之一。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美声”歌唱的大国,“声乐艺术指导”无论作为一门艺术還是一个职业,都将具有广阔、美好的前景。在声乐舞台上,曾出现一大批光彩夺目的美声歌唱家:如老一辈歌唱家李光曦、李双江、张越男、张映哲、施鸿鄂、程志等,中青年歌唱家王秀芬、张建一、傅海静、杜吉刚、张丽萍、孙秀苇、黄英、魏松、戴玉强、廖昌永、袁晨野、贺磊明、幺红等,年轻一代歌唱家则有张妮、周晓林、陈苏威、柯绿娃等。这些“美声”歌唱家存在,以及“美声”歌唱艺术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无疑都是发展“声乐艺术指导”的重要前提。更重要的是,“艺术指导”的价值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关于“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也开始起步;关于“艺术指导”的人才培养已纳入高等音乐院校的办学计划;以钢琴家赵碧璇、钱致文、黄小曼为代表的“艺术指导”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伴随着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优秀的“艺术指导”已不断涌现,整个音乐界对“艺术指导”的认知也将逐渐有所改观。

三、打造“声乐艺术指导”之我见

作为一个声乐大国,怎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声乐艺术指导”呢?这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首先需要开展与“声乐艺术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其次是与国际接轨,借鉴欧美国家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第一,开展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为“声乐艺术指导”正名、定位,并进一步确定“声乐艺术指导”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首先要分清和厘定“声乐教师”和“艺术指导”的职责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分工。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划分:“声乐教师”主要解决歌唱中的技术问题,“艺术指导”主要解决歌唱中的艺术问题。前者旨在声音,后者旨在作品。只有这样,“艺术指导”作为一门艺术、一个职业,才能从“声乐教师”身上分离出来,并脱颖而出。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還必须肯定“艺术指导”的价值,并给予“艺术指导”公正的评价,其目的就是提升钢琴伴奏者的学术地位。20世纪曾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如一直从事钢琴伴奏的杰拉尔德·穆尔(gerald moore,1899-1987)、作为一位指挥家和钢琴家詹姆士·列文等,他们的知名度才不亚于钢琴家库劳(kuhlau)或歌唱家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这和国际社会对知识和艺术的尊重相关,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指导”的认同。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更重要是探讨成为一个真正“声乐艺术指导”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开展与“声乐艺术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就要为“声乐艺术指导”寻找一个理论的支撑点。

第二,开展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专业音乐教育。这首先就需要建立起一个观念:一个钢琴专业毕业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声乐艺术指导”,但一个成功的“声乐艺术指导”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要建立这一观念,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欧美国家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如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学院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程序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在经附中、大学钢琴专业的学习之后,在研究生阶段主修“声乐艺术指导”。又如,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作为“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一个分支,不仅是一个专业,同时也是钢琴演奏专业的必修课,并从大学二年级一直研习至五年级,同时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生阶段学习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9

19世纪以前,为演唱者配奏的是乐器,后发展成钢琴。这一音乐形式的出现让很多作曲家认为钢琴为声乐演唱伴奏这种配合更具有音乐表现力,钢琴伴奏部分与声乐演唱部分形成的不同声部既丰富了歌唱者对于作品的表达又增强了钢琴伴奏部分的衬托作用。后来的作曲家也越来越注重在伴奏的写作上下功夫,运用旋律线条的改变及不同的节奏型的运用,一方面支撑了声乐演唱,另一方面在加入前奏、间奏、尾奏等部分后,让整声乐作品的演唱更加有表现力和色彩。之后,随着钢琴演奏技法及乐器的改进,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将自己的创作理念融入到声乐作品当中并让钢琴伴奏的地位重新定位,更加突出了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表现力。例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利用连续不断的八度和三连音,模拟马奔跑的声音,左手在低声区营造出恐怖阴暗的气氛,表现出很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钢琴艺术指导的指导性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乐团需要一名优秀的指挥,无论是排练还是到演出,指挥对乐团演奏风格、演奏技巧及乐曲处理多个方面的整体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艺术指导就是这个角色的代表,以歌剧排演为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排练,不可能保证每次都有管弦乐团一起合作,所以艺术指导就及乐团指挥、声乐指导和伴奏为一身,保证排练和演出的顺利进行。

(二)钢琴艺术指导的特殊性

艺术指导不是单纯的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指导不但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能力,还需要同时具备声乐演唱方面知识、总谱读谱能力、音乐语言的掌握和音乐素养的综合能力等等专业技能,是一个复合型指导型专业,同时也是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专业音乐学习者综合音乐素养的辅助良师。在欧洲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很多声乐教师、钢琴教师都由艺术指导教师担任,可见艺术指导的综合能力和重要作用。

(三)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作为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演唱技巧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伴奏作为依托,声乐演唱是门综合艺术,所表达的演唱内容首先就是要保证忠于词曲作者的创作本意,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新的方式去诠释并二度创作,但作曲家不会将创作意图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给演唱者,会用特有的音乐语言记录这一切,除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速度、力度、装饰音和表情记号等可见的音乐术语外更多的信息是“隐藏”在伴奏曲谱里面,这些就需要艺术指导将其提取出来并对演唱者进行相关指导,并通过具体的和声效果来引导演唱者进行完美的诠释。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这些都是能否诠释到位的关键。

(四)艺术指导与单纯的钢琴伴奏和钢琴演奏的不同

无论是否学习过艺术指导,钢琴演奏专业学生都或多或少为声乐学习者提供过伴奏,可以肯定的是演奏技巧上声乐伴奏谱难度要低于单纯的钢琴曲,毕竟在声乐演唱中声乐演唱部分占主体,伴奏部分是用特有的效果衬托演唱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非常了解声乐演唱的科学机理并熟悉演唱者的演唱习惯,要非常了解所伴奏的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非常了解作曲家所要用伴奏部分传达给人们的内在信息,要能够及时帮助演唱者调整创作更贴近表达的真实等等,这些都是艺术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的科目。而演奏专业更多的是专注于本专业所要表达的技巧和表现力,在伴奏过程中会从乐曲演奏的专业角度去看待演唱者的处理,尤其在遇到歌唱者需要自由发挥或是遇到高音瓶颈时往往会造成合作上的困难。有些时候会因为情绪的高涨而与演唱者相互炫技从而造成演唱者的演唱疲劳等问题,这些在艺术指导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针对这些细节专门进行训练。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音乐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钢琴艺术指导所涉及的艺术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从声乐、器乐、舞蹈到影视、体育杂技等等,无不凸显起其作用和魅力。钢琴艺术指导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因此优秀的艺术指导对于音乐艺术水准的整体提升起着至关总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表演的艺术形式,一定会在音乐的世界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10

钢琴即兴伴奏,不但在音乐课堂教学及群众音乐艺术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基本功。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高低,对于音乐课堂教学及相关音乐活动的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下面进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的剖析,就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提出笔者自己的认识。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是演奏者对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和钢琴演奏技能等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在于依据既定旋律的内容、风格、调式、调性、结构,以及演唱(奏)的形式和要求,从伴奏的角度,揭示出旋律声部的和声内涵,采用合适的速度、力度、节奏,并通过和声、音型、织体的变化,即刻创作并弹奏出恰如其分的钢琴伴奏,以达到衬托歌曲背景、描绘歌曲意境、渲染音乐气氛的目的。因此,它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手法,还具有浓郁的艺术创作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一般说来,传统的钢琴教学多侧重于技能的训练与传授,有着循序渐进的曲目和教材,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钢琴演奏的能力无疑是必要的,但钢琴教学却替代不了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有严重脱节的倾向。比如,有的学生已具备了演奏高难度乐曲的能力,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即兴地配弹,实际上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培养合格音乐教学人才的需要,既具备较好的钢琴演奏能力,又能够在各种需要的场合进行即兴的钢琴伴奏。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钢琴即兴伴奏依然是少数人手中的独门绝技,弹好钢琴即兴伴奏仍然是大多数学生都难以实现的目标。从全国各大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来看,高校钢琴即兴伴奏存在诸多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钢琴即兴伴奏的正常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谱能力不强,即兴伴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存在问题。视谱是即兴伴奏的基本功,没有很强的视奏和视唱能力是弹不好即兴伴奏的。看谱即唱和移调能力的缺失导致伴奏者与演唱者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而伴奏者的自弹自唱能力更是大打折扣。

(二)和声知识的欠缺,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熟练的运用正副三和弦为歌曲配伴奏。但仅此而已,稍复杂一点的和弦就很少被使用,比如重属和弦及副属和弦。这些实际上都是基本的和声理论,但在伴奏中却很少用到。和声理论知识的欠缺势必造成伴奏效果的单调,影响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伴奏织体简单不丰富,学生在即兴伴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伴奏音型变化太少,很多人只会用琶音或柱式和弦,不会用其他的伴奏型。在多段体歌曲的即兴伴奏中,要求在伴奏手法上有所变化,采用多种伴奏音型。丰富歌曲的色彩,但是在实践中能够即时做出变化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音型的运用比较单一,缺乏规整而有序的进行。这反映出学生们的伴奏音型积累还不足,运用方法不够熟悉。

(四)缺乏伴奏的总体规划,即兴伴奏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短,但要求伴奏者对歌曲一定要有总体的设计与布局。应该充分利用前奏、间奏、尾奏的空间依据歌曲的节拍、情绪、旋律的风格,运用钢琴的各种表现手段塑造丰满的音乐形象,烘托歌曲的情绪气氛。

(五)演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注意方法,音色粗糙,动作僵硬,踏板使用不规范等等。对于即兴伴奏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好的伴奏除了编配的规范和丰富之外在演奏上也应是无可挑剔的,包括音色、力度的控制以及踏板的运用等等。

这些问题在过去就存在,经过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为钢琴即兴伴奏的健康发展和高速成长埋下了隐患。部分教材深浅参差不齐,甚至起到了不良的作用。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的通俗歌曲的即兴伴奏谱例,大部分都不讲究和声的功能序进,反功能进行、平行五八度等传统和声里严格禁止的不良进行比比皆是,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发展到今天这种尴尬的地步,除了学生的原因以外,我们不妨也从教师层面上来找一找原因,笔者认为: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钢琴即兴伴奏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担任即兴伴奏教学的大部分是钢琴教师,毋庸置疑,他们的钢琴演奏能力相当强,但是音乐综合理论修养的不足又成为其即兴伴奏编配能力提升的软肋;音乐理论修养较高的理论教师,钢琴演奏能力又相对较弱,这样同样导致其即兴伴奏弹奏能力难以提升。要想钢琴即兴伴奏水平要有质的提升,除了必须解决弹奏技术和编配水平的瓶颈问题以外,还要从音乐分析、音乐感受等方面对伴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从音与音的纵横关系上关心音乐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又要从演唱者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接近人类生活中审美价值观,方能使伴奏与演唱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才能使伴奏的艺术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从伴奏的编配和弹奏艺术角度研究钢琴即兴伴奏即是对这一思维的很好的诠释,不但能使教、学两方面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同时,通过将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及弹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提升到新的高度,又可促进这门课程迈进良性发展的轨道。基于此,笔者认为:对现行的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各环节进行相应改革,乃是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改革设想

(一)重新定位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研究目标

以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奏艺术为研究对象,从下述两方面入手:

1.全面梳理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所需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寻找相关知识在伴奏中综合应用的内在规律,促进钢琴即兴伴奏的专门化、规范化、系统化。

2.通过研究钢琴即兴伴奏演奏时的艺术处理手法,处理好伴奏与演唱之间的合作关系,解决伴奏者不能与演唱者默契合作的问题,实现两者在艺术上的融合性,达到艺术创作中理想境界,增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不同类型声乐作品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研究,寻找最合适的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模式,以促进钢琴即兴伴奏艺术的应用。

(二)深入探索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研究内容,注重针对性的研究

1.钢琴即兴伴奏的意义阐释。(主要研究即兴伴奏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2.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声应用。(主要研究大小调的正副三和弦;属七、副七和弦;重属、副属系列和弦;色彩性、功能性变和弦;民族调式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3.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曲式结构解析。(主要研究如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歌曲段落进行分析。)

4.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音型及织体应用艺术。(主要研究柱式、分解式、半分解式音型及完整性织体、不完整织体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不同的表现力。)

5.意义与功能――钢琴即兴伴奏中作曲技法应用分析。(从歌曲前奏、间奏、尾奏处理,乐句长音或休止处的伴奏处理、即兴伴奏中的旋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分析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6.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艺术及伴奏与演唱的关系处理。(主要研究伴奏者如何运用钢琴的表现力和音乐表现相结合,帮助演唱者顺利完成演唱,共同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三)解决好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关键问题

1.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教学的科学性,由于种种原因和认识上的差异,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即兴伴奏就是弹奏时不求章法的天马行空,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即兴伴奏应该经过精心设计严格规范。如何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把握好尺度,科学、规范地编配即兴伴奏是其中最难的问题。

2.钢琴即兴伴奏弹奏的艺术性,结合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演奏技巧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各种研究,准确地把握伴奏弹奏的各种艺术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伴奏的艺术魅力。

(四)采取多种方法进行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

1.通过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进行歌曲的再创作。

2.范例研究,通过对一些典型范例进行解剖和研究,深入研究和声的编配方式、伴奏织体的选用、作曲技巧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学习。

3.经验总结法,由于各人技术水平、音乐感觉、音色控制、心理素质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也不尽相同,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到伴奏中的这些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各种情况,并逐一分析全面阐明不同曲目伴奏时应注意的种种问题,充分吸收国内外钢琴即兴伴奏研究的先进观念、教学成果,使钢琴即兴伴奏更科学、更系统。

4.借鉴法:借鉴,如依照歌曲作品的正谱伴奏进行即兴伴奏编配分析,从伴奏与演唱者的角度出发,体验深入感悟别人的成功范例,这样对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与弹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及弹奏与众多音乐理论课程(如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及钢琴演奏课程密不可分,研究它可以了解和熟悉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加强相关音乐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作曲水平和钢琴弹奏技术,增强学生的曲式分析与和声应用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艺术的在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孙维权.再谈钢琴即兴弹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听乐随谈之二[J].钢琴艺术,2003,(02).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11

二、钢琴即兴伴奏当下存在的问题

从笔者对于钢琴即兴伴奏重要性的阐述中不难看出,钢琴即兴伴奏专业性的要求,以及对学习者综合音乐素质的提升,因为虽然钢琴独奏与即兴伴奏有着不同的要求与表现特点,但其基本的要求却是一致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钢琴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水平,更有利于学习者音乐直觉、乐谱视奏能力及音乐表现、反应能力的培养与磨砺,更对学习者未来的教学实践、演出实践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既然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艺术学科如此重要,其为何没有像钢琴专业那样得以重视与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真正将其当作是一门学科研习的学习者人数太少,另一方面就是对其专业性需求程度的认识不够,总是当作是钢琴专业学习者课余艺术实践的一部分。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发展缓慢,在综合类、师范类音乐院校中同样没有为其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而忽视了其对创造性、综合性需求的要求。此外,这也与当下重技术,轻艺术的趋势有关,学校生源的音乐素养下滑,学习者过多的重视技术性训练,一味地将目标对准专业技术,考入院校后也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即兴伴奏学科更强调多门学科的关联与支撑,而学习者的音乐素养不足以完成他们的学习,进而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即兴伴奏的发展。从国外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情况来看,其课程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高等音乐院校的专业学习者,其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基础,且教学具备足够的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材。而在国内生源少、教学成果不理想就代表着未来从事这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绝大多数从事钢琴伴奏教学的教师都是钢琴专业中伴奏能力较强或是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师兼任,而并非是钢琴即兴伴奏专业的教师,缺乏足够系统的教学与训练方式方法。此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与钢琴演奏课程相比较,更抽象化一些,对师资力量要求高的同时,对学习教材的要求同样非常严格,但当下的即兴伴奏教材并不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即使是按照教学标准重新编配的教材也缺乏实际性与实践性。此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与其它相关联学科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也缺乏一定的基础,没有从即兴伴奏的基础上去重视与解决问题。笔者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对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方式、教学针对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综合且高起点的要求。

三、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探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仍要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来看待。首先就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明确教学的目标及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目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要求与内容大多仍是沿用音乐学院的模式与要求,缺乏学习者创造性与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培养水平,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要求与内涵,但要注意中西方音乐文化与音乐思维的差异,从而通过借鉴与反思来改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其次是着重培养足够胜任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师资力量,需要其不断研习提升自身的能力。第三是根据钢琴即兴伴奏特有的要求与需求特点创编教材与教学方法,既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建设高度,也需要接地气,能够为学习者的训练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撑。同时也要从实际性、实用性出发,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练习与学习层面。此外,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强且与其它学科关联紧密的专业,作为教师就需要切实考虑对学习者即已综合性的培养,加强学习者横向与纵向学科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从整体上实现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例如,最基础的钢琴演奏、和声设计、和声选配、乐曲分析等,这些学习的效果与深浅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者钢琴即兴伴奏的成败。而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积累即兴伴奏的状态。也就是说,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并不是真正地临场发挥,而是通过日常学习、联系的积累,加之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创造进而完成即兴伴奏的任务。这就要求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与练习中就需要形成一定的即兴伴奏记忆,结合手、眼、脑、耳等协同参与即兴伴奏,组成自己的思维能够始终对总体的音乐演奏形象有一个清晰直观的把握。而后是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与联系中要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的关联,例如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对和声配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需要伴奏者时刻倾听演奏者所演奏的不同音响色彩,并加以适当伴奏配合完成演奏,这就需要伴奏者对于和声的内心听觉能力与和声色彩想象能力有所需求。此外,学习者还要在日常的练习与学习中注重提升自己的审美听觉与创造意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或是范例,就是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要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积极参与到各项伴奏实践活动之中,不断学习与积累即兴伴奏的经验,同时更要多多聆听音乐会等演出,不断思考、模仿进而形成自己即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篇12

舒曼的艺术歌曲不仅是德国“利德”的代表,还是19世纪欧洲艺术歌曲的典范,同时也可视为舒曼音乐的精华。人们是这样描述舒曼艺术歌曲的:舒曼1840年创作的这些艺术歌曲是他那些风格性钢琴小品的延伸。这些歌曲不仅是一种具有另一维度并附加了人声的钢琴曲,而且比那种有保留的钢琴曲显得直率。这些艺术歌曲自由地抒发感情,并准确地表达某种情感内容。舒曼具有良好的文学品位,因此他在选择诗歌的时候几乎总要考虑这些诗歌本身是否回答了什么。然而,这些诗歌作为舒曼音乐思想的透镜,并使他的音乐思想变得锐利、集中、成型。在把握诗歌与音乐、人声与钢琴的平衡中,舒曼总是处于舒伯特与沃尔夫(HugoWolf,1860—1903)之间。在舒曼大多数代表性歌曲中,旋律为人声与钢琴所共享。如歌曲集《桃金娘》(Nussbaum,op.25.no.3)及晚年创作的《Kommenundcheiden,op.90,no3》等。在另一些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中那种非旋律的因素往往是人声完美的补充,并且对于整体效果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例如,《诗人之恋》的第六首《莱茵河,圣洁的河流》(ImRhein,ImhriliqenStrome)及《DerGartner,opl07,no.3》。舒曼艺术歌曲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在于钢琴的后奏。后奏经常是扩充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一些后奏原本就打算作为歌曲的一部分,如《MeinWagenrollerlangsam,op142,no.4》。①这一段描述虽然只字未提《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但所涉及的现象或特征在这部声乐套曲中仍显而易见。从这些文字中也不难领悟到舒曼艺术歌曲的风格以及其中钢琴伴奏的地位与作用。

钢琴伴奏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尤其是声乐套曲)中的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甚至这样描述舒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他给钢琴伴奏更多的独立性,并巧妙地发挥了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表现力。《诗人之恋》中有一首名为《琴声悠扬》(第九首《DasIsteinFlotenundGeigen》,引者注)的歌,它好比一首钢琴独奏曲,歌声只作为一个观望者的旁白,用旋律性的朗诵在叙述。”②这个描述对于《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一些段落也是适用的。那么,舒曼的艺术歌曲为什么如此重视钢琴伴奏呢?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对德国艺术歌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深受舒伯特艺术歌曲影响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与情感论音乐美学观念及整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不无关系。大家知道,德国艺术歌曲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如前面所说的,在18世纪末德国叙事歌曲这种早期“利德”形态中,钢琴声部就已经从单纯的伴奏上升为人声的伴奏,衬托、说明和加强诗歌的含义,几项任务并重。楚姆斯泰格的叙事歌就是如此。③尽管楚姆斯泰格叙事歌的钢琴伴奏通常是简单的,并来自“数字低音”(contin—uo)实践,但却有独立的前奏和后奏。楚姆斯泰格的叙事歌创作正影响了年轻的舒伯特。“舒伯特的利德中的钢琴伴奏同样丰富多样、匠心独运。钢琴音型法往往从歌词中的如画形象生化而成(如在《哪里去》或《水上吟》中)。

这类音型从来不是单纯模仿,而是用以渲染歌曲的意境。因此,《纺车旁的格雷岑》——最早(1814)和最著名的一首利德的伴奏,不仅令人联想纺车的呼呼声,也刻画格雷岑唱歌思念心上人的不安心情。《魔王》的沉重的三连音八度同时也描绘马蹄嘚嘚声以及父亲紧紧抱着受惊的孩子‘在风雪之夜’赶路时走投无路的焦急心情。”④的确,舒伯特歌曲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的钢琴伴奏。“他将钢琴伴奏提到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伴奏的设计,是为了强调诗词内在的含义,表现诗歌外部的场景,丰富对歌词的想象,为歌词的情绪和气氛起了烘托作用,让声乐和钢琴伴奏共同体现诗词内容、塑造形象。”⑤舒曼作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继承者,正是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获得了写作钢琴伴奏的灵感,进而使钢琴伴奏咸为舒曼艺术歌曲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正如一位论者所描述的,“舒曼歌曲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声乐与钢琴的密切关系上。作为一位钢琴家,他的钢琴伴奏不仅起到了伴奏和陪衬背景的作用,而且如同声乐与钢琴的二重唱(奏)一样,参与和分担了歌唱的旋律部分,并提供了丰富的音响和技巧。他的钢琴在前奏、后奏和插段中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前奏一般较短小,只给开始的提示,插段起统一乐曲的作用;后奏在歌者停下来后,保持和延伸乐曲的情绪。例如《诗人之恋》的最后一首歌结束时,后奏起到了与第一曲情绪呼应的作用。在套曲中,钢琴伴奏还起到由一首歌过渡到另一首歌的作用。”⑥这无疑是对舒曼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风格的一个总的描述。这里仍未提及《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但这种描述对于这部声乐套曲也是贴切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在极大程度上继承了舒伯特,但舒曼并没有像舒伯特那样,将钢琴伴奏作为某种景物或场景的描写,而发扬了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抒情的一面,并将钢琴伴奏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直接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这一点在《妇女的爱情与主活》的钢琴伴奏中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也充分表明,舒曼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之所以获得了几乎与人声同等的地位,并使之具有结构意义、表现意义与美学意义,就在于这样一种钢琴伴奏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德国“利德”钢琴伴奏风格的继承和发扬,而更重要的还是来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及那种将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之所致。在《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钢琴伴奏中,舒曼作为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在钢琴细腻的笔触中,诗的意境、诗的情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大大扩展了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释:

①StanleySadie,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s,MacmillanPublishersLimit-ed,1980,Vol.16,P851。

②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德国艺术歌曲”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第117页。

③④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版(北京),第603-604页、605—606页。

⑤⑥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北京),第206、302-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