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合集12篇

时间:2022-12-29 21:50:38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篇1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因素

(一)认识的局限性在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了解上,人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因为无法将这个世界非常透彻地了解清楚。所以,模糊语言学在认识当中的有限性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二)客观世界中的模糊性质在人们的交流中,语言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交流工具,现阶段也是非常独特的的一种社会现象,以此将人们的想法以及思想很好地表达出来。因为语言是思维外在的表现,所以在对思想进行表达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三)语言中的差异性人们应用语言能实现交流的目的,不过因为在对世界的了解中,人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中存在一些偏差,而接受语言信息的人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即使是相同的概念,在表达的内容以及形式当中也会呈现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感官功能都不一样,所以在语言的传递中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异性。不仅如此,如果两个交流的人在社会交际、文化背景中有一定的差别,那么双方对语言的理解也会有极大的区别,所以语言出现模糊现象。

(四)语言的缺陷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化形式,浩瀚的世界仅应用语言符号是无法表达清楚的。一般来说,客观的世界中是无穷无尽的,不过人类在语言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应用有效的语言是无法将无限制的信息表达完的。而在思维外化的表达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能被清楚地表达出来,而无法做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表达清楚。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中是有一定的模糊特点存在的。

三、模糊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作用

(一)使学生表达想法能足够婉转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的应用中最大的语用价值就是能有技巧地回避信息,应用相对模糊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很好地将表达中所存在的刺激言语避免,有一定的掩饰效果。比如,像有些政治术语存在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在其交流过程当中要应用模糊语言学进行有效的回避,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委婉。

(二)确保学生思想表达上的逼真性英语当中的模糊语言与汉语当中的谚语极为相似,虽然在内容的表达中缺乏清晰度,但是其中还是蕴含非常多的道理与思想,使表达的清晰度能显著提升,而且语言在传达中也能越发的真实,有极强的形象美。不仅如此,应用模糊语言的思想,能将交流者当中的距离不断的拉近,尤其是想要表达的真实信息也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以此使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得以完美的实现,而一些不需要沟通的情况也能相对减少,让彼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对方要表达的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帮助学生提升表达效率在学生平时的生活当中,很多时候会碰到一些突况。要想确保能在较短时间内将信息进行传播,尤其是较为复杂的语言能做到言简意赅,就必须应用模糊语言学当中的简洁能力,即使是非常长的一个句子,也可以用最为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将交流当中会出现的复杂过程尽量简化,这样就能应用较为简单的语言来表达长的对话,使语言中的表达效率得以提高。

(四)使学生语言灵活度不断增强在所有的交流方式中,语言作为变化性最大的一种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学生需要积极的应用这个语用价值,将模糊语言学当中所蕴含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充分发挥,以此使沟通目的得以实现。比如,在有些交流当中,如果遇到需要说清楚却无法进行直接表达等情况的时候,就必须应用模糊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以此实现沟通的目标。比如在一个句子中Iagreewithmostofwhatyousaid,but....,在这句话中有分歧以及同义的表达意义,使语言中模糊的应用得以实现,也能因此使交流的目的得以很好达成。

(五)使学生表达的准确度得以提升虽然精准与模糊的语言学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不过两者却没有矛盾存在,因为两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因为很多清晰的表达可将模糊概念表达出来,而模糊也同样能在清晰的基础上所存在的。所以在实际交流当中,一定要充分应用模糊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言表达中的精准性有效增强。

(六)将语言表达中的幽默感有效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如果能提升语言的幽默感,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中的幽默感能不断提升,会使语言魅力越来越大。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以及语言的驾驭能力,以此使学生体会到模糊语言学当中所蕴含的乐趣,使其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模糊语言学篇2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将一般模糊理论和方法具体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并以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为指导来分析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并以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语言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关系、模糊语言学应用等诸多问题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模糊语言学旨在正视语义模糊性的事实,在模糊中找出规律,使语义学理论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解释自然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语言模糊性进行重新诠释,其侧重点由对模糊语言现象阐释等理论问题的研究逐步转移到模糊语言学的应用问题上。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即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译语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语义模糊性理解进行重新诠释,以探讨如何运用语言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来加强译者对原文模糊语言的积极把握,以达到充分而恰当地表达原文丰富的内涵的目的。

二、语义模糊性定义、产生根源及其特征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模糊性。而就其模糊性(Fuzziness)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谓众说纷纭。模糊性既指客体即认识对象本身客观存在的类属与状态的不确定性,又指主体对客体即认识对象的不确定的认知即对客体认知的不确定性,也指主―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关于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意义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义的模糊性在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属性。模糊语言的特征是“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之所以模糊就在于缺乏明确的边界。

三、语义模糊性的理解

模糊语言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成为翻译中语义的模糊理解与模糊表达的理论基础。所谓模糊理解,是指利用思维的模糊性对纷繁复杂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旨在准确把握原文;所谓模糊表达,是指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来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语言文化差异,以便尽量减少原文损失,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

四、语言模糊性及其相应翻译策略研究

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精确表达是必要的,译者应当尽量把原文的各种内涵表达清楚。但是,并非处处要求表达精确。翻译中之所以需要模糊表达,首先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内涵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翻译重在理解。理解是在与对文本的宏观参照。当把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过程,我们就会自然地把语言含义所形成的语义集合与篇章所蕴涵的逻辑关系相结合,从而得到该语言的语义模糊集合。从以上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运用是很普遍的也是必要的。

总之,模糊语言学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尤其是对翻译中语义模糊集合的理解与确定的实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模糊集合理论与翻译学的关系研究与探讨,试图形成模糊集合理论指导下的语词理解新理论,并初步形成语词理解由模糊――清晰 ――模糊的理解过程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等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3.李运航,琚文英.中国龙文化.中州统战.1997(6)

模糊语言学篇3

网络在如今的人们生活中,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人们在网络中交流娱乐,观看视频、听音乐,同时许多工作也需要依赖网络得以实现。另外,在学校的教学中,也需要运用到网络。在网络的使用中,逐渐出现了诸多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网络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保障人们更好地使用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语义的模糊性

(一)分类

关于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先了解其语义的模糊性。通常来说,有三种分类,意识连续性模糊,二是范畴性模糊,三是评价性模糊。虽然在内涵上三种模糊性各有差异,但是其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界限不明。大多数的网络语言的语义模糊性都为这个特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模糊两次,称为数量模糊,即量的模糊。比如“几个”、“一些”这样的词。数量模糊其声音形象和概念没有进行精准地对应,存在语义模糊。而连续性模糊主要是指两个连续性事物之间,缺乏清晰性的界限,以此造成两者模糊性,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词,比如颜色方面和季节方面的词等等;范畴性的模糊,出现模糊性的原因主要是事物语言的规定没有明确的范围性质,这样使得原语义存在范围概念上的模糊,比如说“车辆”这个词,既定范围内没有明确指出是何种车辆,继而造成模糊;评价性模糊,主要是对事物进行评价的一些词,这些词一般比较抽象,容易形成语义上的模糊,比如“聪明”一词。

(二)特点

网络语言语义的模糊性,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即变异性。网络中的词语词义更新速度十分快,由于网络的交际中,在交际对象、背景、话题等方面的变更,使得网络语言很容易产生变形性,出现新的语义模糊机制。这种变异形式在网络语言最开始出现之时,网名的使用并不多,可以说具有相对超前性,没有被大众所认可。这部分网民在网络交际中经常性、长期性使用这种变异形式,使得大众网民逐渐接受了这种变异形式,继而渐渐接受。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排斥,也说明网络语言的变异形式是语言的稳定古城部分。比如在网络语言中,有一个词:LOL,这个词在英语网络中,主要表示心情愉悦,高兴。这完全是一种变异的新形式,刚开始出现在网络中是,许多人根本不认可,但是随着部分网民不断坚持使用这个词,慢慢地,也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了。类似的语言有很多,比如“hold住”、和“PK”等带有英文的变形性词语,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这些变异形式的网络语言不断宽容看待,继而转变为接受。

二、网络语言语用的模糊性

(一)功能

网络语言的模糊限制语一般不尽相同,类别不同,其具体的语用功能也不同。比如“再说吧”,“再看吧”等这些推延迟疑类的网络语言,在语用功能上附带有比较明显的生硬感和冷漠感。再者,如一些比较官方的用语,如“众所周知”、“据称”等语言,属于客观依据类,在语用功能上对可信度的增加、自我责任感的降低以及权威性的增加效果较好;网络语言语用的模糊性在功能上还有主观见解类以及假设推测类等。主观见解类的愚公功能如“我担心”、“我认为”等用于比较谦虚的前提下不给他人强加意见,体现对他人的充分尊重,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假设推测类用于委婉提出建议,以避免交谈双方在意见上直接产生冲突,将自己发表意见的语气减弱,这类的词如“可以”、“应该”、“好像”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频率变动类和降低模糊程度类的语用功能。前者能够对动作发生所持续的实践以及频率做一个归纳或者强调,这类词语有“经常”、“一直”、“不时”等等;后者能够将模糊程度降低,或者对模糊用语进行修饰作用,能够使语境更为具体、清晰,比如“十分”、“极其”等等。关于网络语言语用的模糊体现,还需要根据语言运用的具体语境来看,比如一些网络语言的推出纯粹是为了出新,由此导致模糊性强,比如“火星文”。

(二)形式

在行驶上,网络语言模糊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网络语言的前置构型、网络语言的表达以及网络语言最后的理解生效。第一个阶段包括模糊限制语以及隐喻。前者将说话者的语言进行信息的模糊限制,将语言的详略程度提供出来,表达可信度;而后者是将事物的界限模糊化,一般而言,隐喻的前提是语用没有更好的词语进行表达,新概念的表达只能利用模糊的隐喻来进行,用来表述抽象的新概念。在第二个阶段,存在一个三方面的关系,对礼貌、合作以及基本语用之间形成原则关系。最后一个阶段,即理解生效,能够将语言幽默化,具有幽默功能,同时表达含蓄的意思,包括网络白字的运用。

三、网络语言模糊性与语境的联系

(一)网络模糊语高度依赖语境

关于语用模糊的意义,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要根据语境来进行推导,交际中语用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实质上是由于语境的动态性与可变性决定的。因此来说,语境对于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网络中的交际,通常会首先有一个比较临时的交际语境,在这个交际语境当中,发话者起到语境构建的主导租用,同时,语境的构建与最大程度的语境效果紧密联系,而话语的接收者会将限制性影响降到最低。网络交际中,说话人会不断构建相对平横的语境,实现语用效度。与此同时,语用效度是一个不断弱化的过程,受到说话人自我表达需要以及网络虚拟性的影响。语用效度的提升,通常会以增加信息时效性为突破口,将语言尽量简化,实现良好的语言社交功能。

(二)语境对网络模糊语具有推导作用

前面提到,语境在网络模糊语言中具有重要作用,模糊语的运用极度依赖语境,同时,语境对网络语言模糊语具有重要的推导作用。在网络模糊语的发展进程中,要借助这个推导作用实现自身的发展。明示作用以及按时作用都能够通过某些步骤实现语用模糊含义的推导。实际中,网络交际的语境在逻辑上可能会出现前后毫无关联的现象或者形式,这些都属于模糊语用范畴。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也强化了模糊语用的动机性,如间接性地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委婉使用话语的言外之意等等。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对社会学语言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当中,可以了解到语境对于网络语言的重要性,语境在网络语言的语用和语义中都存在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网络交际十分广泛和普遍,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理解网络语言,对未来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都有重要影响。对网络语言的社会学语言研究,有利于网络语言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模糊语言学篇4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语言分析,而语言分析就是要找到描述世界的基本依据和形式——语义的分析。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勒认为,日常言语的词不能用科学的概念所体现的那些尺度去衡量。同科学的概念相比,日常言语中的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因此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我们日常言语用词与生俱来的缺陷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是从这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原初的理论认识的。(鲁苓,2004:155)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美是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不可言传的东西模糊性语言,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用精确的概念描述和把握它,因为它是模糊的。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使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必须借用模糊或非精确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这是语言模糊性的功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美学的最大范畴接触点就是人们言语中的隐喻——人们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外一些本来无法表达的事物。——这些言语中的隐喻,不但勾起人们通常的联想,还同时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语言异常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中国。这种想象就是一种动态的模糊。同时涉及两个不同领域的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隐喻话语的形象,生动和意犹未尽的联想之美就在于此。(束定芳,2008:175)

“The only clues to her intractable nature lay in the twodeep fissures which ran one on either side of her Roman nose, to end pullingdown the corners of her mouth, and in the stony look of the pale-blueeyes.”(Colleen McCullough, 1977:69)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著名家世小说《荆棘鸟》通过恰如其分的外貌勾勒、出神入化的动作描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精彩真实的人物对话等艺术形式为读者塑造了四位形象各异,生动真实的女性人物形象: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冷漠高贵的菲奥娜克利里、善良无助的梅吉克利里和叛逆活跃的朱丝婷奥尼尔。节选的文字是对这四位女性中的一位初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通过生动的隐喻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年事高龄却依旧个性固执逼人的老妇形象:“the stony look”这一模糊性隐喻扩大了其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模糊性的特征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位普通的上了年纪的老妇为何有着一张坚毅如石化的脸庞?石头这一喻体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顽固的语义,作者此处带着情感喻义的外貌描绘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语言暗示:这个人物在小说此后的发展中必然有着异乎常理的行为表现。果不其然,外貌刻板顽固的老妇人正是小说中最为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就是她的嫉妒直接导致了善良女主人公一生的不幸。

“‘Inside that envelope lies the fate of your life and yoursoul. I must lose you to Meggie, but I’ve made sure she doesn’t get you,either.’” (Colleen McCullough, 1977:164) “在那个信封里放着你的命运和灵魂。我肯定把你输给梅吉了,但是我坚信她也得不到你。”(曾胡,1998:174)

生命与灵魂的命运安静地躺于这个信封中,震撼的隐喻喻体赋予了玛丽卡森的遗书——这个毫无生命的东西以恶魔的能量模糊性语言,诅咒操控着无助善良的女主人公的命运,隐喻的语义写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和模糊性想象延伸,一封平常无奇的遗书又如何能掌控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语言上的隐喻带来的强烈语义上的对比冲突势必让读者心理充满了继续探知小说下文的欲求,这是读者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是小说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

法国作家蒙太因有过一段评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优美的短语和隐喻。它们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萎了,其色彩也由于过分一般的使用而失去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它也无法阻止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对这些优美词语的欣赏,也不会贬损那些第一次赋予这些词语如此美妙用法的古代作者的光辉。”隐喻无疑是人类模糊性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爱》,一部毫无疑问的文学巨著,一幅展现十九世纪英国民众普通生活的自然画卷。在这幅瑰丽的画卷中,简爱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就是那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这位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在其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已经结过婚的男人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怎样的?一样的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吗?不!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用一段出色的模糊隐喻式景物描写充分表现出简爱内心作为一名女性的渴望与梦想破灭后自然的痛苦情感反应,她是一个女性啊,又怎会不痛?在面对转瞬即逝的幸福时!

“A Christmasfrost had come at midsummer; a white December storm had whirled over June; iceglazed ripe apples, drifts crushed blowing roses; on hayfield and cornfield afrozen shroud; lane which last night blushed full flowers, today were pathless with untrodden snow; and woods,which twelve hours since waved leafy and fragrant as groves between tropics,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My hopes wereall dead---struck with a subtle doom, such as, one night, fell on all firstborn land of Egypt. I looked on my cherished wishes, yesterday so blooming andglowing; they stark, chill, livid corpses that could never revive.” “圣诞节的严寒在仲夏来临;十二月的白色暴风雪在六月里飞旋;冰给成熟的苹果上了光,积雪压坏了怒放的玫瑰,干草地和小麦田上蒙上了一张冰冻的尸布,昨夜还开满红花的小径,今天已盖上未经踩踏的白雪,看不出哪儿是路了;十二个小时以前,树林还像热带丛林般绿叶婆娑,芳香扑鼻,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一夜之间降落在埃及地所有头生子身上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命运袭击了我.我看看自己所抱的希望,昨天它们还在那样地开着花,发着光,现在却躺在那儿,成了直挺挺,冷冰冰,铅灰色的尸体,再也不会复活过来.”(贾卫国,2000:32)

如此出色的笔绘模糊性语言,读完全段,相信没有读者觉得这只是景物描写,因为描摹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并不是在描述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另有所指中国。说话者描述的是与这种情况相似的另一种事态。(束定芳,2008:160) “afrozen shroud”一张冰冻的尸布;“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一个接连一个的隐喻迎面排呈而来,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不管是形象生动的形状相似,还是心理感受上的冲突对比,在最恰当地保持了本喻体之间的联系即模糊性的同时,给了读者探究和共同感受﹑体味女主人公悲哀心境的最好的文字背景,产生共鸣便不可避免。

德国的洪堡特在关于语义模糊性分析的语义场理论中表明: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持下组成一个语义场……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鲁苓,2004:167)“未经踩踏的白雪”可被看作是冬日万物保暖的被子,也可在作者的笔下,主人公的心中成为“冰冻的尸布;白茫茫的荒芜”,本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感受者心境的不同而出现了感觉上的冲突对比,但形式上的相似性又保证了本喻体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模糊性语言,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动成趣,是一个绝妙的隐喻。本段中的另一个隐喻“埃及头生子的命运”,这一喻体所表征的背景文化知识需要读者对西方的圣经文学有所了解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奥妙。总之,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模糊性特征需要读者心灵的领会和想象,同时也需要读者对所涉及的事物的最基本了解,因为语言的美学功能就在于寻找至今尚未发现的联系。

语义学概念中的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文学作品则是人类对周围一切事物感知后通过书面表达出来的最完整的反应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因为人类感知能力,文化环境,理解方式的不同出现了模糊性的语言特征,而这种模糊性的语言特征正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意境美。只有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语义学原理才能真切感受体验这种语言上的美。

参考文献

[1]鲁苓.2004.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束定芳.2008.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科林·麦卡洛著.1977.The Thorn Birds [M]. 侯勇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模糊语言学篇5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语言分析,而语言分析就是要找到描述世界的基本依据和形式——语义的分析。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勒认为,日常言语的词不能用科学的概念所体现的那些尺度去衡量。同科学的概念相比,日常言语中的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因此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我们日常言语用词与生俱来的缺陷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是从这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原初的理论认识的。(鲁苓,2004:155)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美是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不可言传的东西模糊性语言,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用精确的概念描述和把握它,因为它是模糊的。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使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必须借用模糊或非精确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这是语言模糊性的功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美学的最大范畴接触点就是人们言语中的隐喻——人们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外一些本来无法表达的事物。——这些言语中的隐喻,不但勾起人们通常的联想,还同时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语言异常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中国。这种想象就是一种动态的模糊。同时涉及两个不同领域的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隐喻话语的形象,生动和意犹未尽的联想之美就在于此。(束定芳,2008:175)

“The only clues to her intractable nature lay in the twodeep fissures which ran one on either side of her Roman nose, to end pullingdown the corners of her mouth, and in the stony look of the pale-blueeyes.”(Colleen McCullough, 1977:69)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著名家世小说《荆棘鸟》通过恰如其分的外貌勾勒、出神入化的动作描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精彩真实的人物对话等艺术形式为读者塑造了四位形象各异,生动真实的女性人物形象: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冷漠高贵的菲奥娜克利里、善良无助的梅吉克利里和叛逆活跃的朱丝婷奥尼尔。节选的文字是对这四位女性中的一位初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通过生动的隐喻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年事高龄却依旧个性固执逼人的老妇形象:“the stony look”这一模糊性隐喻扩大了其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模糊性的特征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位普通的上了年纪的老妇为何有着一张坚毅如石化的脸庞?石头这一喻体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顽固的语义,作者此处带着情感喻义的外貌描绘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语言暗示:这个人物在小说此后的发展中必然有着异乎常理的行为表现。果不其然,外貌刻板顽固的老妇人正是小说中最为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就是她的嫉妒直接导致了善良女主人公一生的不幸。

“‘Inside that envelope lies the fate of your life and yoursoul. I must lose you to Meggie, but I’ve made sure she doesn’t get you,either.’” (Colleen McCullough, 1977:164) “在那个信封里放着你的命运和灵魂。我肯定把你输给梅吉了,但是我坚信她也得不到你。”(曾胡,1998:174)

生命与灵魂的命运安静地躺于这个信封中,震撼的隐喻喻体赋予了玛丽卡森的遗书——这个毫无生命的东西以恶魔的能量模糊性语言,诅咒操控着无助善良的女主人公的命运,隐喻的语义写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和模糊性想象延伸,一封平常无奇的遗书又如何能掌控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语言上的隐喻带来的强烈语义上的对比冲突势必让读者心理充满了继续探知小说下文的欲求,这是读者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是小说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

法国作家蒙太因有过一段评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优美的短语和隐喻。它们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萎了,其色彩也由于过分一般的使用而失去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它也无法阻止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对这些优美词语的欣赏,也不会贬损那些第一次赋予这些词语如此美妙用法的古代作者的光辉。”隐喻无疑是人类模糊性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爱》,一部毫无疑问的文学巨著,一幅展现十九世纪英国民众普通生活的自然画卷。在这幅瑰丽的画卷中,简爱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就是那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这位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在其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已经结过婚的男人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怎样的?一样的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吗?不!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用一段出色的模糊隐喻式景物描写充分表现出简爱内心作为一名女性的渴望与梦想破灭后自然的痛苦情感反应,她是一个女性啊,又怎会不痛?在面对转瞬即逝的幸福时!

“A Christmasfrost had come at midsummer; a white December storm had whirled over June; iceglazed ripe apples, drifts crushed blowing roses; on hayfield and cornfield afrozen shroud; lane which last night blushed full flowers, today were pathless with untrodden snow; and woods,which twelve hours since waved leafy and fragrant as groves between tropics,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My hopes wereall dead---struck with a subtle doom, such as, one night, fell on all firstborn land of Egypt. I looked on my cherished wishes, yesterday so blooming andglowing; they stark, chill, livid corpses that could never revive.” “圣诞节的严寒在仲夏来临;十二月的白色暴风雪在六月里飞旋;冰给成熟的苹果上了光,积雪压坏了怒放的玫瑰,干草地和小麦田上蒙上了一张冰冻的尸布,昨夜还开满红花的小径,今天已盖上未经踩踏的白雪,看不出哪儿是路了;十二个小时以前,树林还像热带丛林般绿叶婆娑,芳香扑鼻,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一夜之间降落在埃及地所有头生子身上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命运袭击了我.我看看自己所抱的希望,昨天它们还在那样地开着花,发着光,现在却躺在那儿,成了直挺挺,冷冰冰,铅灰色的尸体,再也不会复活过来.”(贾卫国,2000:32)

如此出色的笔绘模糊性语言,读完全段,相信没有读者觉得这只是景物描写,因为描摹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并不是在描述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另有所指中国。说话者描述的是与这种情况相似的另一种事态。(束定芳,2008:160) “afrozen shroud”一张冰冻的尸布;“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一个接连一个的隐喻迎面排呈而来,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不管是形象生动的形状相似,还是心理感受上的冲突对比,在最恰当地保持了本喻体之间的联系即模糊性的同时,给了读者探究和共同感受﹑体味女主人公悲哀心境的最好的文字背景,产生共鸣便不可避免。

德国的洪堡特在关于语义模糊性分析的语义场理论中表明: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持下组成一个语义场……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鲁苓,2004:167)“未经踩踏的白雪”可被看作是冬日万物保暖的被子,也可在作者的笔下,主人公的心中成为“冰冻的尸布;白茫茫的荒芜”,本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感受者心境的不同而出现了感觉上的冲突对比,但形式上的相似性又保证了本喻体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模糊性语言,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动成趣,是一个绝妙的隐喻。本段中的另一个隐喻“埃及头生子的命运”,这一喻体所表征的背景文化知识需要读者对西方的圣经文学有所了解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奥妙。总之,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模糊性特征需要读者心灵的领会和想象,同时也需要读者对所涉及的事物的最基本了解,因为语言的美学功能就在于寻找至今尚未发现的联系。

语义学概念中的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文学作品则是人类对周围一切事物感知后通过书面表达出来的最完整的反应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因为人类感知能力,文化环境,理解方式的不同出现了模糊性的语言特征,而这种模糊性的语言特征正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意境美。只有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语义学原理才能真切感受体验这种语言上的美。

参考文献

[1]鲁苓.2004.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束定芳.2008.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科林·麦卡洛著.1977.The Thorn Birds [M]. 侯勇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科林·麦卡洛著.1998.荆棘鸟[M]. 曾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模糊语言学篇6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外语教学 

一、引言 

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存在的。“语言的古老性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成正比的”(伍铁平,1988)。模糊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在外语教学中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既然语言的模糊性属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所从事的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人才这一高级而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种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几乎囊括语言的所有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的所有场合(陈治安,l998)。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模糊理论知识,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属性和本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模糊授课课型,灵活运用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法课等(李庭萝,1983)。在外语教学中,它们各有所侧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可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模糊授课课型,视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融讲练、复习、巩固于一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模糊课内外界限 

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以适应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规律。在课堂上,可把游戏、舞蹈、唱歌引入课堂。把许多在课外做的事,拿到课堂来完成,使学生学中玩,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也可将英语课堂向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教学,局限在课本语言材料范围内,难以保证大量的语料输人和语言实践。教师应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 

3.模糊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纷呈,有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 Direct Method )、循序直接法(Graded Direct Method )、对比法(Contrastive Analysis)、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等十几种教学方法(李庭萝,1983)。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博采众长,整合优化,模糊它们之间的原则和界限,视具体状况加以灵活运用。这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4.模糊师生角色,民主平等 

(1)变换师生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角色意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发言权。在国外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就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借鉴和推广。该方法是这样操作的:事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在指定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当teacher,在课堂上代替老师讲课。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准备相当充分,理解相当透彻,他们准备的教学方法、教具等出乎意料的好,教学效果相当突出,令老师击掌叫好。这种模糊师生角色的方法确有其相当的借鉴价值。 

(2)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传授知识,高高挂起,对学生的事不闻不问,师生关系冷漠,导致教学受阻。其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模糊优差生分类,一视同仁 

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层次上都存在外

[1] [2] 

语较差的学生,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差生就更多了,在教学中怎样对待差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差生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对差生要做到亲切而不疏远,热情而不冷淡,帮助而不嫌弃。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选编习题时都要照顾差生,模糊优差生分类,有时一些优生的“错误”也让“差生”来加以纠正,使他们既有需要感 (sense of need ),又有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已被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模糊语言学篇7

自从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控制论专家查德(L.A. Za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模糊集”(Fuzzy Sets)开始,就标志着模糊学或模糊理论的诞生,随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发展,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也应运而生。虽然,模糊语言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并且是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然而,由于它是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其模糊语言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因此,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引起了语言教学领域,尤其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师

尽管模糊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学科系列中正在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但由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中模糊事物和人类思维中模糊概念、模糊逻辑的普遍性,更由于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作为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英语教师具备了一些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就能较好地把握语言的模糊性,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打交道时,处理和解决语言问题就能更加灵活得体。例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理论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由于自然语言中绝大多数词都是模糊词,因此,在翻译时处处都会遇到模糊言语现象,也迫使译者在处理这些现象时使用模糊翻译方法。下面引用一段欧亨利小说(While the Auto Waits)中的描写来说明这个问题:

To repeat:Her dress was gray,and plain enough to mask its impeccancy of style and fit. A large meshed veil imprisoned her turban hat and a face that shone through it with a calm and unconscious beauty. She had come there at the same hour on the day previous, and on the day before that;and there was one who knew it.

再叙述一下那位姑娘吧:她身着灰色衣服,十分朴素,但很时髦,又非常合身,一条大网面纱遮住了她的头巾式无檐帽和面孔,但透过面纱,仍能瞥见她那文静而又美丽的脸庞。她昨天、前天在同样的时候来过这儿,坐上片刻。几天来,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种情形。

对比以上译文,可以发现在对英文的翻译中使用了许多语义模糊的词语,就连动词Shone的原意也不得已而忽略了,代替以模糊表达意思“瞥见”。而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尤其是在文艺作品的翻译中),如果不采用模糊表达的翻译方法,既无法将原文的基本意思展现出来,更谈不上翻译文学作品要达到的“信、达、雅”的标准,自然也谈不上文学翻译的再创造了。由此我们也体会到,作为英语教师掌握一定模糊语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运用模糊语言学理论正确认识教学大纲的模糊性

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然而,由于教学大纲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不精确性,也就是在此谈到的模糊性,当在看待英语教学大纲时也不能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性准则。例如,在针对全国普通高专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的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以上短短的一段话就包含了几个模糊限制语,譬如“必要的、初步的、一定的”。这些不精确的用语本身就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而这些模糊性的限制语又恰恰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适时得体,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这对于评价教师的业绩以及学生的成绩都大有好处。比如,在评价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时,我们能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而另一些学生较弱就判定这位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行,或教学态度不好呢?如果这样认为,恐怕这种评价就有失公允,也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高专英语的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教学目的本身具有模糊性,不精确性。并且,事实上,一些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而部分学生弱都是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学大纲允许的,也正是由于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的模糊性而必然造成的结果。

除了以上谈到的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外,其中“应用能力”这个术语也具有模糊性。虽然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这里虽然明确提出了“应用能力”,然而且不说模糊性极强的“一定的基础”的表述,仅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在大纲中并没有做任何说明,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事实上,根据现今外语教学领域里大多数专家的共识,英语“应用能力”主要指的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的概念还包含了由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新基(N.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含了:(1)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使用功能变体和言语功能的能力;(3)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学会怎样用语言来做事、交流;(4)对应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交际是一种彼此之间的协调,在协调中有各种对应手段,如怎样能开始一段谈话,怎样转换话题,怎样结束谈话等。因此,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时,英语教师究竟该怎样认识和理解,究竟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怎样理解“交际能力”中包含的四种能力,或许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仍旧是模糊的。然而,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应用能力”的模糊性之后的这样一个大前提,才可能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才不会简单地、绝对地看待“应用能力”的问题,也才能符合实际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模糊语言学正确认识英语教学法的模糊性

英语教学法流派多种多样,理论各异,新观点、新方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种教学法流派存在。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听说法(Audio lingual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暗示法(Suggest Method)、视听法(Audio Visual Method),以及近几年产生的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ided Language Instruction)等等。从这些英语教学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它们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继承发展的共性关系。而恰好就是这种共性关系使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比如,听说法和视听法,这两种教学法既在基本特点上存在差异,又存在着共性,表现出二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听说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以句型结构操练为主;(2)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3)不用母语;(4)反复模仿,强化操练。而视听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幻灯图像和录音视听相结合;(2)感知整体结构的对话;(3)充分利用幻灯、录音视听教具;(4)在口语基础上进行书面语教学;(5)集中强化教育。概括地讲,二者界限的模糊性表现在:(1)它们都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能力和用外语讲解外语以培养外语语感;(2)它们所产生的心理学基础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和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而这就不可避免会使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共性。

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法的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间的模糊性,从而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探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同模糊理论以及模糊语言学的关系,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英语教学,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

[2]苗东升.模糊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陈治安.模糊语言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Chomsky,N.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1972.

模糊语言学篇8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外语教学 

一、引言 

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存在的。“语言的古老性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成正比的”(伍铁平,1988)。模糊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在外语教学中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既然语言的模糊性属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所从事的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人才这一高级而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种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几乎囊括语言的所有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的所有场合(陈治安,l998)。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模糊理论知识,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属性和本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模糊授课课型,灵活运用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法课等(李庭萝,1983)。在外语教学中,它们各有所侧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可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模糊授课课型,视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融讲练、复习、巩固于一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模糊课内外界限 

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以适应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规律。在课堂上,可把游戏、舞蹈、唱歌引入课堂。把许多在课外做的事,拿到课堂来完成,使学生学中玩,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也可将英语课堂向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教学,局限在课本语言材料范围内,难以保证大量的语料输人和语言实践。教师应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 

3.模糊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纷呈,有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 direct method )、循序直接法(graded direct method )、对比法(contrastive analysis)、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等十几种教学方法(李庭萝,1983)。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博采众长,整合优化,模糊它们之间的原则和界限,视具体状况加以灵活运用。这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4.模糊师生角色,民主平等 

(1)变换师生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角色意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发言权。在国外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就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借鉴和推广。该方法是这样操作的:事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在指定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当teacher,在课堂上代替老师讲课。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准备相当充分,理解相当透彻,他们准备的教学方法、教具等出乎意料的好,教学效果相当突出,令老师击掌叫好。这种模糊师生角色的方法确有其相当的借鉴价值。 

(2)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传授知识,高高挂起,对学生的事不闻不问,师生关系冷漠,导致教学受阻。其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模糊优差生分类,一视同仁 

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层次上都存在

外语较差的学生,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差生就更多了,在教学中怎样对待差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差生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对差生要做到亲切而不疏远,热情而不冷淡,帮助而不嫌弃。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选编习题时都要照顾差生,模糊优差生分类,有时一些优生的“错误”也让“差生”来加以纠正,使他们既有需要感 (sense of need ),又有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已被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结束语 

既然语言存在模糊性,那么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就完全可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具备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并注意分析和适当讲解教学中所出现的模糊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治安, 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 西南出版社,1999 

模糊语言学篇9

一、引言

模糊语言(vague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种模糊语言艺术用得很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故设模糊性语言,通过双关、委婉、暗示等手法,以创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和情节表达美。

二、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第二,模糊语言是建立在“清晰”和模糊的相对基础上的,是一种有“亦此亦彼性”语言,有不精确性。形式逻辑排中律认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而模糊语言则恰好是恰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它表达的概念是亦甲亦乙。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糊语言的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它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性,即模糊性。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也得到巧妙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是用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体系,一种信息的载体。文学自身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出文学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所以,文学注定要用人们通用语言来表达那种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语言既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又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文学语言,它完全不同于普通语言,内涵远比普通语言丰富,有暗示性、心理蕴包性、妥帖性、独创性、音乐性等。而且,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靠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则是模糊思维。作家的构思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模糊思维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又是一种对作家模糊思维的接受和延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同时,文学作品的另一面是含蓄,含蓄本身就有模糊的饿性质。因此,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艺术性的模糊语言。换言之,艺术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带有模糊特征的艺术语言,而模糊语言运用更好的实现了语言文学的表现功能。

三、文学语言普通语言和文学的模糊性表达

首先,文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形象。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真不同于自然的真。在作品中,作家并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只是把现实中、真实的事件、人物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化的规律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和人物饱含了作家的主观感情和体验,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很多时候不合生活逻辑。关于这一点苏珊・朗格曾说过:“这种创造物指艺术品)从科学的立场和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不同于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文学作品只求艺术世界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有时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离奇怪诞的。因此,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就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语言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的住客观生活的检验,不能有半点模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符号世界,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合乎作家的情感逻辑就可以了。因此,在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作家为了使情感更储蓄、深刻,常常使用模糊性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散文,它不同与科技文章,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科学说明,而是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使诗超越的存在,以取得意在意外,情在辞外之效。这种意象,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修饰语的作用来表达,模糊修饰语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一种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

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

But when loud Surges lash the sounding shore.

The hoarse, rough verse should like the torrent roar.

Pope :Essay on criticism

这首四行诗前两句用了模糊修饰词soft形容strain,gently修饰blows, smooth 修饰stream,smoother修饰Numbers, 描绘出一副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色。后两句话锋一转,用了另两个修饰词loud对Surges, sounding对shore,hoarse和rough对 verse,torrent 对 roar,展现出了一个惊涛拍岸,激流咆哮的激烈画面。如果去掉这些模糊修饰语,诗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诗的美感。

从语言功能看,普通语言也区别与文学语言。语言都具有指称和表现两大功能。实际运用中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总是重合在一起,“指称”使语言同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使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内涵和感彩。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论述过:“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的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的东西 ,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 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强调的正是语言的指称和表象。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侧重点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当文学语言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感时文学语言就不那么明确了。因为,情、情感体验是不可言传的,但又要把它传达出来,所以,作家就用一些看似不确定的模糊语言进行描写,在模糊中求得诗意的妥贴,这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就显得重要了。意识流小说语句模糊段落在作品中往往既有既能生动灵活又能相对准确的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作用。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就不时的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模糊段落,表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这喧哗和驿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主思考。(Lee,1993,59-63) 我们看乔依斯《死者》中运用模糊的妙笔之处。

…other forms were near. His soul had approached that region where dwell the vest hosts of the dead. He was conscious of, but couldn't apprehend, their wayward and flickering existence. His own identity was fading out into a gray impalpable world: the solid word itself. While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wing dwindling (Pickering, 1974:564)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妒忌他人之余,感到他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肤浅的、苍白的、模糊的。他联想到“他的灵魂已接近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领域,他的自身正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去”。这种对模糊联想的描写段落,既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故事情节。如若把模糊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说破,作家的风格不仅表失殆尽,作品也骤然变得毫无韵味。

其次,从作家的创作看。在作为创作语言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无不充满着模糊的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与模糊思维密切相关。生活的模糊和创作思维的模糊使作家创造的形象并非绝对的清晰,结果导致语言运用上的模糊性。创作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和艺术形象定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感知阶段到孕育阶段始终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性。

艺术形象的模糊性和生活的模糊、创作思维的模糊性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本身也是复杂的,有时连作家自己也不能主宰,不能确定自己的情感导向,所以,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创造客体的模糊性和创造主体情感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创作思维的精确性。这样,艺术传达阶段的语言运用必然带有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这段文章中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并没有分别,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听的人都觉得,好像近在眼前。”(《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章,第185页)这种通感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语言表面的模糊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去意会那美丽的“典型的夏季黄昏”。

最后,从文学欣赏的性质看,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在形象之外有所发现和补充。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往往是在读者利用想象进行再创造时潜移默化的实现的。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面对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外壳,读者通过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而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的实现又是离不开文学语言中、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江龙、胡 鹏:《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2]廖立方:《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模糊语言学篇10

1、引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模糊语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语用模糊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俞东明认为: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1997:30)何自然却认为:“语用含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谈语言的不确定性。”其“语用含糊”统指“约略”(approximation)、“模糊”(fuzziness)、“笼统” (generality)、“两可”(ambiguity)、“含混”(ambivalence)、“比喻”(metaphor)、“弱陈”(meiosis)、“反讽”(irony)、“夸张”(hyperbole)等现象。(1990:32)李秋梅认为:语用模糊(pragmatic ambivalence)现象指的是在话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同一话语向听话人传递两种以上的截然不同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s),从而使得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2003:70)

比较以上三位的定义不难发现在定义中都突出强调了语言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因而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普遍现象,因而是语言学不能回避的研究对象。

2、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

使用模糊语言的时候,会遇到模糊词语和模糊表达,同时就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但在很多情形下,都需要用到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对于词语和表达,我们有很多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与语用效果。因此,词汇的选择反映了人们的想法和目的。简单来说,模糊语言应用在以下四个层面: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会话层面。

2.1 模糊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应用

在语音层面,模糊语言的应用是通过同音异义词来实现的。例如:some and sum 相同的语音,不同的含义,最终对听话人造成了模糊感。

例1 Waitress: 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 Anything wrong with it?

Customer: Long time no sea.

这个对话发生在餐馆里,顾客不愿吃鱼是因为鱼看起来不新鲜。同时,服务员看到顾客的举动就上去问原因。顾客故意使用Long time no sea,既成功地表达了对鱼的不满,又避免去伤害到服务员的感情。可是Long time no see是对于长久不见的朋友之间的惯用表达。因为see和sea有相同的发音,这样在这个对话里,模糊就产生了。服务员很难去判断顾客是因为长久没看到鱼而讨厌吃鱼,还是暗示鱼离开海水太长时间而不新鲜了。

2.2模糊语言在词汇层面的应用

在词汇层面,模糊语言的应用是通过词汇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来实现的。根据Oxford Concise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Mcarthur,1998),多义词意味着有相同的读音和拼写,却有着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含义。例如:can means ‘be able’ and can means ‘put something in a container’.由于词的具体含义无法确定,就导致了模糊。

例2 A: When do lawyers do when they die?

B: Lie still.

这个对话发生在两个朋友之间。B认为律师是不公正不公平的。然而他却不知道A 对于律师的态度。在这样的情景之下B故意用lie这个词来伪装他对于律师的态度。在A没察觉的情况下,B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Lie是个多义词,B使用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说律师躺在床上或其他平的地方什么也不做;另一个就是说律师就算是死了也不说真话。由于lie不只一个意思,这样模糊就产生了。因此,A并不能确定B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2.3模糊语言在句子层面的应用

许多句子本身就存在着模糊,因此模糊语言在句子层面是很普遍的。就拿平行结构either…or…来说,在两种情况中进行选择,无论选择那一个都由听话者决定。这样的话,说话者不用承担太大的责任,因为所表达的话里含有了模糊信息。

例3 A: How can I get into contact with Dr.Smith now?

B: Well, if you mail a letter to him, you can use either his old address in Canada or his new address in London. If he is not out for a conference, he should be in Brussels, for he seems to have been staying mainly there in the past few years.

在这个对话里,A不清楚Dr.Smith在哪里,他向B求助。不幸的是,B也不确定Dr.Smith在哪里。但为了隐藏自己的不确定,B就使用了either…or…的形式,在提供确切信息的情况下也减少了预期的责任。然而,A对于Dr.Smith的所在地就产生了疑惑,他要联系Dr.Smith就不得不在新地址和旧地址中做出选择。

2.4模糊语言在会话层面的应用

在会话层面,模糊语言的应用是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来实现的。有时,当目的和意愿发生冲突时,直接性的表达会伤害到听话者的情感,因此人们都不太喜欢采用直接性的表达方式。大多运用含有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有利于交际。问题就在于听话者能否理解间接言语行为。事实上,表达的含义和理解的含义之间的误差,就产生了模糊。

例4 This notice was displayed in a four-star London hotel:

Dear Guests;

We have found it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n anti-theft alarm system on our color television. We would therefore ask you not to disconnect this set.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这个通知是在一台电视被偷后贴出来的,宾馆方打算表达的意思是:Don’t steal the television.使用的是We would therefore ask you not to disconnect this set.这样的间接言语来表达,目的是不对遵守法律的顾客进行冒犯。not to disconnect this set这个话语的表达带有模糊性,因为它执行了两个行为。按照字面的意思,是为了给遵守法律的顾客提个建议,但所想表达的是警告偷电视的贼,一旦你们再偷电视,将会被反贼警报系统监视起来。如果顾客不知道宾馆里有贼,就会产生误解,那么模糊就产生了。

在语音,词汇,句子及会话层面上举例分析旨在说明,模糊语言在各个层面上都能够被有意地使用。从语言使用的特性着手,对有意使用模糊语言的行为进行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人们在交际中有意地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更确切来说,这个目的就是为了顺应说话者或听话者的三个世界即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

3、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模糊语言的运用在日常的交际中,也承担了许多语用功能。比如有意地隐藏信息,对他人表示尊重,保护他人免于陷入尴尬境地,说服某人去做某事等。事实上,课堂教学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交流。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占了主要地位,老师被当成权威,所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然而,现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老师使用模糊语言是必要的。恰当的使用模糊语言,能够使老师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回报。

3.1老师责备学生的时候

作业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证据,某些时候学生的作业做得很糟糕,老师该如何应对此种情况呢?老师为了释放心中的怒气,对学生一阵严厉的批评那是不明智的做法。如果老师这样做了,学生不会情愿去接受的责备,特别是比较叛逆的学生。因此,老师可以运用模糊语言来责备学生。

例5 Recently, I found 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ell in this composition assignment, only that some of you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what I told you in class, and their compositions leave a lot to be desired.

如果老师语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做出批评,同样可以达到批评的效果。因为话语中用到了限制性模糊语some , much, a lot使批评变得很迂回。比起直接性的批评,这种情况更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学生作业做得不好,害怕被老师批评,这是可以理解的,而限制性模糊语的运用减缓了学生的压力和反感情绪。因此,有目的性的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顺应学生的心理世界。

3.2老师给学生提建议的时候

作为指导者,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必要提出建议。但是,怎样提建议,学生才能接受呢?学生讨厌被强迫着去做某事,所以要学生按照老师所规定的去做是不可行和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用到模糊语。I’m afraid, I think etc.

例6 I think you ma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luency than to the accuracy if you aim at practicing your oral English at first. 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例7 If I were you, I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luency than to the accuracy if you aim at practicing your oral English at first. 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以上两个例子,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模糊表达。I think, if I were you 都是通过老师的主观方面给学生提出建议而不是逼迫学生去接受建议。用这种方式,学生觉得不是命令式的,更乐意去采纳老师的建议。

4、结语

模糊语言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广泛存在。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模糊并不妨碍语言的交际,无论语境怎么变化,模糊语言所表达的语义是相对稳定的。在课堂上,教师注意自己的语言使用,既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又用实际行动使用了模糊限制语。我们只有从各个角度去综合考虑语言的模糊性,才能更好得进行交流,全面地理解说话人的主题,意图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3):29-35.

[2]何自然,再论语用模糊[J].外国语,2000(1):7-13.

[3]何自然,浅论语用模糊[J].外国语,1990(3):28-41.

[4]李秋梅,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3(1):65-75.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Arnoff, M. &Rees-Miller, J.2001.The Hand book of Linguistics. Oxford: Blackwell.

[7]Ballmer, T. & Pinkal, M. 1991.Approaching Vagueness. New York: Elser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模糊语言学篇11

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这是因为文学形象具有可言传性又不可全言传的微妙复杂的意蕴,它是一种带有模糊性的意蕴。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其意蕴,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潜能加以补充、想象、体验。要想切实做到这些,教师就要避免使用过于精确的语言描述,而应当巧妙地运用暗示性的模糊语言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使学生深切体验到那种不即不离、不黏不脱、亦此亦彼的朦胧的审美意象。

比如《诗经・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写的是怀人之情,但诗中的意象是模糊的。所谓“伊人”是谁?是贤人还是恶人?男人,还是女人?诗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再就是诗人对“伊人”是现实的找寻,还是精神上的追求……这些也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在教学中,一些不必要明确交待的语句,不必苛求学生理解或者翻译成句法连贯、意义单一的句子。教师只要含而不露地运用模糊语言,略加轻轻地点拨、淡淡地暗示,就能以模糊语言独有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特性带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和余地。

二、学科本身不带有模糊性,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学篇12

一、两点理论性的说明 (一)、关于模糊性和模糊理论的重要性。 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决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逻辑意义上的“含混”、“不明确”、“含混不清”等等,它是新兴学科的科学术语。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催生了模糊集合论,正如美国模糊数学的创始人L•A•札德所说:“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我国著名数学家汪培庄教授指出:“许多卓越的语言学家纷纷把自己的注意力指向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一个学科的范围。电子计算机在计算速度和存储功能方面远远超过人脑,但其智能水平对于人脑而言却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现有的计算机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如人的大脑?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便是:人脑能够理解和执行模糊的语言,而计算机则不能。 深入研究和剖析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及人脑的运用功能,使之移植于电子计算机及其人工语言中去,是提高计算机智能的关键。这是与信息革命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课题。”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早在1993年就指出:“现在大家公认,21世纪将是语言学和生物学的世纪。语言学的研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建设,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当务之急就是要投资开展语言学的研究。对当前国际上一些流行的语言学学派,比如模糊语言学等等,都要认真加以研究。”[1] (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伍铁平教授 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把模糊语言学引进我国,并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卓著,[2]他在专著《模糊语言学》中这样说道:“日本人素以引进外国理论并迅速将其运用于生产著称,从80年代初,日本多家大公司积极地投身于模糊理论的研究。1985年日本首先生产出技术上最著名的样品:仙台市用模糊计算机控制的地铁;接着日本将模糊逻辑运用于100多项新领域,包括模糊自动调档和防滑的煞车系统,模糊自动调焦的照相机,……美国也正在迎头赶上,正在设计一种模糊控制器以帮助宇航员在太空驾驶航天飞机;设计一种模糊计算机芯片,每秒钟能完成28600次模糊逻辑推导。”[3]由此可见,模糊性和模糊理论在推动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词义模糊性及模糊理论对社会交际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语言教学、修辞活动,特别是在文学鉴赏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832005年第1期学术问题研究AcademicResearch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的“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都比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依旧是没有精确的边缘的,其中也包含着人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有可能张三觉得美,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就不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说法了。关于词义模糊性的例子,只要你留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是俯拾即是的。 我国第一位引进模糊语言(含模糊词义)理论的伍铁平教授在他的专著《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指出,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夜间”、“白天”、“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都是具有模糊性的。“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夜晚”之间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就是这样一条模糊界限,在不同语言之间差别还很大。说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人所理解的‘早晨’的下限一般到8—9点钟,欧洲许多语言中从黎明一直到上午11点或12点以前都可以称作morning(英)”[4]难怪乎英美人士到了接近午餐时间还用goodmorning互相打招呼。汉语的“傍晚”,是指“临近晚上的时候”,也是个相当典型的模糊概念,首先要确定“晚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是下午五点、六点,还是七点开始?这个切线是很模糊的;其次,假设这个切线是下午六点钟,那么“临近”也是个模糊概念,是从下午四点钟算起,还是五点钟算起等等,这第二条切线的起点也是相当模糊的。有人认为“中国人所说的‘傍晚’只能到天黑以前”[5]这种说法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傍晚”的释义“临近晚上的时候”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是精确的,具有概括性,正因为有概括性,所以必定具有有模糊性,非模糊不能成其概括,因为“傍晚”这个时间概念本来就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再加上中国疆域辽阔,全国各地“天黑”早晚的时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是同一地方不同季节天黑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p#分页标题#e# 三、词义的模糊性和言语交际 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不。词义的模糊性并不会成为言语交际中的消极因素,它不但不会影响语言的社会功能,相反,在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中会产生积极的协调作用。 因为词义的模糊性就好像学校里给学生评定的学习成绩,有“优”、“良”、“及格”、“不及格”,一般说来,很难确定这几个等级之间的确切界限。一个词的意义所概括的事物或现象大致有个范围,其核心部分是明确的,凭着这一点,人们就可以把甲事物(或现象)同乙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譬如“上午—下午—晚上”,虽然边缘部分缺少明确的界限,但是词义所要概括的核心部分,即大体范围是明晰的、清楚的,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便于给现实现象分类的,从而能够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同时,词义的模糊性使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现象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一点对交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每个词的意义都有确切的界限,丁是丁,卯是卯,那样社会交际必将寸步难行。例如,如果确定一个人身高要达到1.75米才算“高”,岂不是要让说话人带一把卷尺,把人的身高量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之后,才能说某人是“高”,还是“不高”,或是“矮”的?又如“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释义是“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这里年岁大的“大”也是个模糊概念,多少岁才算“年岁大”,词典不作明确规定是有道理的。有人认为六十岁算年老(男性退休年龄),那么差两个月六十岁,乃至差三天六十岁就不算“老”,非得等到满六十岁才算老,那样,交际的进行就相当困难了。我们在报刊杂志上不是常常看到这样的词语———(某某人)“五十开外的老人”吗?有些地方旧俗以男人五十岁、女人四十五岁为“上寿”(达到寿数),意谓人若在这样的岁数死去就不算夭折了。俗语还有“年满半百,半截入土”的说法,也说明在旧风俗、旧观念中五十岁就算“老”了。“老”(衰老)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应该说这种现象本身也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它随着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换言之,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见对“老”不可能人为地定一个绝对精确的界线,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那是国家为了行政法规的实施而制定的。就是这种规定,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也会有所差异。词典对“老”的释义体现了客观现实现象的这种模糊性,所以说它是精确的,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称谓与表达的需要。 词义的模糊性不仅使词———语言符号能产生较强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使之灵巧而便捷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交际,而且便于语言教学、词典释义,以及造成修辞上的表达手段,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表现力。譬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半”字的释义问题,词典释义是“二分之一;一半”,看起来似乎是比较精确的,其实也是个模糊概念,特别是在语用的场合(包括构成成语和作家创作等),例如“下半旗”中的“半”,并非“二分之一”、“一半”所能解释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诗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前者“半为鬼”是说“故旧亲友大半死亡”[6],这和后者“半遮面”的“遮面部分”都不可用“二分之一”,或“一半”这样明确的界限去衡量,去界定,其中都存在着词义的模糊性。同样,“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半”也存在这种模糊性。又如四字语式中的“半信半疑”、“半推半就”等等都是如此。类似这样的语言现象都只能用词义的模糊性和模糊理论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7]四、词义模糊性的修辞功能及文学鉴赏价值词义的模糊性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模糊词语的模糊性质及其在修辞活动中的意义和文学作品鉴赏的价值。“由于日常生活用语中模糊词语很多,以致精确的数字语言一旦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之后,不少都变成了模糊语言。例如‘三寸不烂之舌’中的‘三寸’就是从精确词变为模糊词,因为舌头不能准确到恰好是三寸长。汉语的‘一’、‘三’、‘百’、‘千’、‘万’等数词在诗歌和成语中用得很多,经常用来表示模糊概念。”[8]在古代汉语里“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精确的数字,而是泛指数量之多。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此外,精确词的模糊概念还可以解释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看来似乎不合逻辑的词语运用问题,例如,开会时有人说:“我也来说两句……”,其实他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海阔天空,一说就是近一个小时。 这里“两句”就是从精确词转变为模糊词,其特点是以少代多;也有以多喻少的,例如《千家诗》是旧时“家传户诵”的一种幼童启蒙读物,取名“千家”,琢磨起来有些吓人,因为全书收诗仅二百多首,入选诗人也不过数十人,何来“千家”?这应该说也是数词的模糊性在起作用。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诗),有人认为“事实上玉门关外还是有春天的”[9],何以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呢?通常说法是修辞和逻辑发生矛盾时,后者服从前者。从模糊语言学看,特定语境使动词“度”在肯定和否定之间产生模糊性,由逻辑意义上的“度”向修辞意义上的“不度”过渡,从而造成修辞上的“夸张”辞格,在人们想象中古代玉门关以外,一片荒凉地带,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简直是连“春风”也“不度”“玉门关”了。此外,数词运用中的“权变”现象,例如以约数代实数,以及数词的虚指用法等也都是词语的模糊性质在起作用。脍炙人口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实际上收诗三百十首,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说(《诗经》)“三百篇”,实际上是三百零五篇。[10]曾经有一位中学老师拿《木兰辞》中说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时间前后不一致的句子来问笔者:该如何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的语言现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处说是“十年”,另一处却说的是“十二年”,该如何解释呢?其实,作为文学作品,这里并没有矛盾,传统说法是以定数代不定数,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方式。从模糊语言学看来,是精确词表示模糊概念,从而构成修辞上的借代用法,极言木兰代父从军、效命疆场时间之漫长。#p#分页标题#e# 模糊词语还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婉曲辞格,表达委婉的思想感情,因为委婉往往是建立在词义的模糊性基础上的。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明明说的是唐玄宗的故事,却要托词“汉皇”,明明是唐玄宗纳自己的儿媳妇、寿王之妻为贵妃,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却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把杨贵妃美化成纯洁的少女,这就是修辞上的婉曲手法,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用婉转的语言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对于君父尊长的所作所为不敢直说,只能委婉曲折地来表达,所谓“为尊者讳”。白居易在创作《长恨歌》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早已过去,但他毕竟是唐朝人,所以创作的时候还是委婉一些的好,他的委婉说法也是建立在模糊语言的基础上,“汉皇”、“人未识”等精确词语变为模糊词语。以上所述都说明了词义的模糊性可为文学作品中修辞婉曲手法的运用奠定基础,并开拓广阔的语义领域。总之,模糊语言和词义的模糊性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与鉴赏文学作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除了以上所述,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词义的模糊性和模糊理论可以帮助人们领悟诗人、文学家在创作时锤炼词语的“得体性”。 吕叔湘先生在王希杰著《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序》中,在充分肯定该专著学术价值后指出:“我觉得稍微有点不足的是作者忘了说明有一个原则贯穿于一切风格之中……,这个原则可以叫做‘适度’,又可以叫做‘恰当’。”吕叔湘先生所说的“适度”、“恰当”,主要就是指文学作品中词语运用的“得体性”,“得体性”是当代修辞学的最高原则。[11]词语的运用贵在“得体”、适度”、“恰当”,而不在于堆砌词藻;搜索枯肠,标新立异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古人对词语的锤炼(即“炼字”),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以便生动、贴切、形象而新鲜地创造意境和表达思想感情。所谓“一字未安,绕室终日”,就是这个道理。模糊语言和词义的模糊性为词语锤炼的“得体性”提供了选择与恰当运用的可能性。例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其中“翔”字本指“飞”、“盘翔地飞”(《现代汉语词典》),由于词义的模糊性,在语用的特定场合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词语搭配上的灵活处置,打破空间局限,将天空和水里两相贯通起来,“鱼翔浅底”显得新鲜活脱,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水底游鱼自由自在的令人羡欣的游姿,别有韵味,并配合“鹰击长空”句,使景物描写从上到下,从空中到水里,浑然一体,自然而贴切地融入“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中,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又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诗)这里“横”、“侧”、“远近高低”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词语,这些模糊词语由于运用恰当、“适度”、“得体”,就像“出水芙蓉去雕琢”,别具一格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庐山中的感受,从而在深层次上揭示了一个哲理:只有不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说理诗,[12]给读者以艺术上的享受,又可获得哲理上的启迪。 (二)词义的模糊性使词语在语用中的意义,即语境义(或曰言语义)往往比词语的词典义(即语言义)要丰富得多,因而便于作家利用模糊词语或精确词语的模糊概念来创造意境,表达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例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瓜州夜泊》诗),②“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诗)。这里例①和例②的“绿”字作为颜色词,也是模糊词,[13]然而这两个“绿”字所透露出的色彩和思想感情却是截然不同的,例①的“绿”是暖色的,鲜明地表现了春到江南大地换上新装时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例②的“绿”,则是冷色的,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到沈园旧地重游时,思念前妻,缅怀往事,心中无限凄伤的思想感情。模糊词“绿”,虽然所描写的也是春天的景物(“春波”),然而所透露出的色彩却是暗淡的,落寞伤感的,从而抒发了作者心中无限沉痛和怅惘的思想感情。 (三)词义的模糊性如前所述由于其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的核心部分是明晰的、清楚的,是便于给现实现象分类的,而边缘部分则不是很清晰的,往往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这样,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词语的恰当运用,可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中“前”、“后”两个反义的模糊词对举使用[14],由于语言对称机制的作用[15],“前”、“后”这两个模糊词发挥了更好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在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上产生了很强的灵活性,“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既可以理解为战国时代的燕昭王,也可以是既指燕昭王,同时也前推及“古代的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我们不必十分拘泥”,[16]所谓“我们不必十分拘泥”正是由于词义的模糊性使之然。《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祭拜周瑜时“祭文”中有这样两句“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始”、“终”这两个反义的模糊词对举使用,囊括了周瑜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让读者仿佛看到青年儒将周瑜一生奋斗不息的身影(雄姿英发)。又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这里的“朱颜”,精确词语的模糊概念,增强了表意的灵活性,丰富了语境义,它既指“红润的脸色”(意谓如今变得憔悴了),也指故国宫殿的面貌(意谓不幸江山易主)。#p#分页标题#e# 正如清•王运所指出的“朱颜本是山河,因归宋不敢言耳”[17]。“朱颜改”和末尾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几多愁”,其中“愁”(愁绪)这个抽象无形的模糊概念相互映衬,相互配合,形象而逼真地抒写了词人胸中忧愁的无涯无际,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