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6 04:10:10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1

二、业务水平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用在医生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临床医生的压力大,风险高,必须医术精湛,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看,医技科室才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系数才是最高的,生怕漏看,错看,而让自己的错误报告误导医生诊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的工作心态丝毫不为过,对待每个患者的X光片,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因为压力大所以我不断要求完美,力求在技术上更精湛,不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给医院抹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让理论辅助、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理论与实践终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区别,很多时候面对新的病情我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一筹莫展,科室会诊大家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所以我就到Xx中心医院求教,终于解开心中疑团,回到医院后很多同事对我的这种行为不理解,或许觉得讨教的行为不光彩吧,但我认为在学术领域里,只有无知才是可耻的,求知无罪。

在不断的走、看、求教的过程中,让我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医技科室仍存在大量问题,急待解决:

一、客观上:设备落后、老化,致使成像清晰度低影响诊断,片子拿出去也影响医院声誉。有时候拿着别的医院的CR片子,我的脸上满是羡慕的表情,因为片子上,病人的病情清晰可见,漏诊的几率当然会大大降低。我希望我们医院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我们Xx医院既然是乡镇中的一流医院,就应该有高于其他医院的设备,先进的设备在日后一定会带给我们更高的回报,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二、主观上:科室成员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又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工作。

首先团队意识不浓厚,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有待于提高。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攻克道道难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各种活动,听讲座学习,增强我们科室的团队意识。

其次,报告书写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医生不信任医技科室,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医技科室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而是形同虚设。所以在下一年里希望医院在搞业务学习时,能把一些时间放给各科室,各科室针对相应的业务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而我们科室,则可以开设

一、两节如何书写规范报告的学习。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2

即使不是医疗行业的同道,即使不是教育行业的同仁,无论年长还是年幼,提到他,总会有很多人颔首。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他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这些奖励和头衔,代表了他曾经付出的无数的精力和心血,也代表着他需要时时肩负的责任。

而在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为中国的放射肿瘤学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不论是筚路蓝缕的时代,还是危机重重的时刻,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他所魂牵梦萦的,始终是作为一名医生和学者的职责和追求。

文化与情感的趋同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放疗科)建立于1958年,是肿瘤医院的标志性临床科室之一,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临床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为我国放射治疗事业的普及、成长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受国内外同道、社会各界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在老前辈吴桓兴院长和谷铣之教授的领导和倡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放射治疗科学科齐全、学术分工明确,人才梯队完善,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学术地位崇高。

自建科起,放射治疗科就形成了一种含蓄不张扬的文化理念,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李晔雄提出的科训“和谐、严谨、创新、进取”已经成了科室的“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脚踏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这与李晔雄的性格相得益彰。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单位的根本。放射治疗科属于国家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大批全国各地的高端医学人才,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资深专家。现任学科带头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是放射治疗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单位,各专业组的负责人在全国均具有较高知名度。科室注重中青年医师培养,中青年医师成长较快,并最早在放射治疗专科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科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81项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5年和综述3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97。现有正式员工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在职博士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到4版,是全国放射治疗届最重要的参考书。

“我们将会争取每年发表SCI论文5~10篇,论文40~50篇。加强放射生物室的建设力度,引进学术带头人,为转化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加强与国际一流的肿瘤治疗中心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如M.D. Anderson 癌症中心、MSKCC、美国NIH、RTOG/ EORTC、ESTRO、IAEA、UICC等单位的合作,成为RTOG/EORTC成员。陆续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继续教育以及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李晔雄说。

建立精确放射治疗体系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好多人对此不解。李晔雄很坦然地说:“在国外,条件虽然好,但是总感觉不是自己家里的事。”就这样,李晔雄回家了,这个家是中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这块沃土,李晔雄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在了肿瘤医院和中国的放射治疗医学事业上。

近十余年来,李晔雄教授积极倡导科室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与国际放射治疗的发展接轨,推动了放射治疗从二维技术迈入以三维/四维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确治疗时代。率先在国内开展各项放射治疗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某些技术的应用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995年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96年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01开展调强放射治疗,2006年开展简化调强放射治疗,2007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2008年开展术中放射治疗,2010年推行图像引导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目前科室约80%患者接受调强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治疗。同时还联合开发和建立基于MOSAIQ网络终端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放射治疗科的工作效率。目前拥有8台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以及16套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即将拥有1台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并新增加2台直线加速器。每年收治新病人超过5000例。规模居全国首位,达亚洲领先地位。工作基础扎实,高级人才实力雄厚,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了先进技术研究,临床验证和全国推广应用的工作模式。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李晔雄教授领衔团队,积极推动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既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也极大提高了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通过创建精确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体系系列研究和工作,他制定了系列国家放射治疗规范;组织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促进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放射治疗新方法全国推广;联合国际顶级肿瘤放射治疗机构,构建高端放射治疗关键技术推广平台。

确立淋巴瘤放射治疗原则

作为放射治疗科淋巴瘤学组的负责人,他努力探索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实施规范化治疗。系统地研究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欧美极少见。既往对其病理和临床特征认识不足。李晔雄项目组对之进行了系列研究,应用MRI及CT图像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特征,首次提出鼻腔、韦氏环和上呼吸道外原发三个亚型,为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原发部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理论依据;独创性提出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亚分期原则,将Ann Arbor分期中IE期进一步划分为局限IE期和广泛IE期,研究结果发表在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杂志上。

既往国际上早期NK/T细胞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临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最早应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5年总生存率达到70%,生存率提高了20~30%,首次确立了放射治疗作为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改变了国际上对该病的治疗原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核心肿瘤学杂志上, JCO论著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部分研究中心对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原则是以基于原发肿瘤(GTV)的“小低剂量照射”,局部控制率仅为50%~7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通过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侵犯特征,明确了肿瘤容易受侵的高危区域,确定了扩大受累野和足量照射”放射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0%,从而把生存率提高至70%。

通过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系列研究,改变了该疾病的分期和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系列文章结论被纳入NCCN指南制定:2013年NCCN指南首次推荐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手段。李晔雄教授参加国内外数部专著如Radiation Oncology-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和Management of Rare Adult Tumours中有关淋巴瘤章节的编写,并应邀成为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学会常务委员和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成员,参与恶性淋巴瘤治疗策略的制定。

李晔雄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制定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条件下,头颈部淋巴瘤、纵隔原发B细胞及霍奇金淋巴瘤正常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运用调强技术提高了临床靶区的涵盖度,消除了3级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发表在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杂志。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李晔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专注”和“执著”,在科研创新的世界中收获累累硕果。

培养放射治疗后续力量

李晔雄不仅是一名医生,而且也担负着教学的任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对研究生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多年来,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鼓励和帮助年轻医师到国际著名的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目前科室80%以上的中高年资医师已经完成国外进修项目,并发表多篇英文论文。

他每年都会组织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鼓励年轻医师担任会议组织工作和翻译工作,资助国内多家单位的低年资医师完成国际的继续教育。同时,每年招收国内医院进修医师50名以上,连续进行一年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临床实践指导和课程讲座,已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继续教育项目,报名人数每年达150名以上。

推动国内放射治疗发展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会主任委员,李晔雄始终认为国内放射治疗事业的整体进步才是放射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推广放射治疗先进技术,李晔雄还参与编写了国内放射治疗界最权威的参考书籍《肿瘤放射治疗学》,完成了多种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规范和指南。通过举办全国放射治疗年会、放射治疗新技术培训班、学术研讨、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全国推广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新策略。推广到全国50家以省级医院为主的应用单位,培训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术人员3000余名,受益患者50余万名。

梦想和方向,是生命的支点。为医者,他妙手仁心;为师者,他谆谆慈心;做学问,他谦虚谨慎。这十年的时间,李晔雄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换来的是在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可,患者对于放射治疗的安全感。卸下昨天的荣耀,李晔雄脚踏实地,把目光投向肿瘤放射治疗更远的未来。

专家简介: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3

随着现代核医学发展,核医学诊疗人次不断增加,患者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等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也增加[1-2]。有研究认为,核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公众的潜在辐射照射及环境污染风险[3],规范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的使用和排污管理是今后医用辐射管理的关注重点,了解核医学卫生服务情况对提升核医学卫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于2018年对广州市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院进行调查,为提升核医学诊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核医学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广州市所有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院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5]、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6]和《广东省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调查,收集医院基本情况、核医学科场所设置情况、核医学诊疗设备及核素使用状况、核医学诊疗年人次和放射防护管理落实情况等资料。核医学诊断年频率(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年诊断总人次/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1000;核医学治疗频率(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年治疗总人次/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1000。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资料来源于广州市统计局(1490.44万)[7]。参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8]标准:核医学诊断年频率≥22.1人次/千人口为Ⅰ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1.0人次/千人口为Ⅱ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2人次/千人口为Ⅲ类医疗保健水平;核医学治疗年频率≥0.47人次/千人口为Ⅰ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43人次/千人口为Ⅱ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043人次/千人口为Ⅲ类医疗保健水平。

1.2.2场所表面污染监测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9],采用LB123污染监测仪及其β/γ探测器在非工作状态下现场监测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情况,采用厚度为0.3cm的铝板作为遮挡板,排除场所表面污染测量中γ射线的干扰[10]。监测场所包括99mTc注射室、18F合成室、分装室、注射室、休息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设备(SPECT)机房、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设备(PET)机房、131I分装室、131I治疗病房、洗手池、卫生间和放射性废物桶等。β放射性物质(如18F、131I)在控制区(如回旋加速器机房、放射性药物注射室)<40Bq/cm2,监督区(如回旋加速器控制室、PET/CT操作室)<4Bq/cm2即为合格。

1.2.3个人剂量监测依据GBZ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1],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发放、监督佩戴和回收个人剂量计,采用FJ427A型个人剂量检测仪测量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为3个月,全年分4个周期,以4个周期个人剂量当量之和为年个人剂量当量。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20mSv/年判定为超标。

2结果

2.1开展核医学诊治疗医院基本情况

广州市共23家医院开展临床核医学诊治工作,均为三甲公办机构。省直管医院5家,市直管医院2家,区直管医院1家,高校直属附属医院15家。开展医学诊断20家,占86.96%;开展核医学治疗17家,占73.91%;同时开展核医学诊断和治疗14家,占60.87%。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313人。拥有核医学设备70台,其中SPECT设备(包含SPECT/CT)26台,占37.14%;PET设备(包含PET/CT)12台,占17.14%;回旋加速器5台,占7.14%;其他核医学设备(如甲状腺功能仪、骨密度仪等)27台,占38.57%。

2.2核医学诊疗项目开展情况

核医学诊疗项目以SPECT影像诊断为主,20家占86.96%;PET影像诊断10家,占43.48%;放射性药物治疗8家,占34.78%;敷贴治疗5家,占21.74%;粒籽植入治疗2家,占8.70%。使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20家,占86.96%;使用18F11家,占47.83%;使用131I8家,占34.78%;使用32P3家,占13.04%;使用89Sr和125I各2家,各占8.70%。

2.3核医学诊断和治疗频率

2018年广州市医院核医学诊断165498人次,年频率为11.10人次/千人口,达到Ⅱ类医疗保健水平;核医学治疗18326人次,年频率为1.23人次/千人口,达到Ⅰ类医疗保健水平。

2.4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和管理情况

23家医院均配备至少1台活度计和(或)表面污染监测仪。12家医院5种个人防护用品(铅围裙、铅帽、铅颈套、铅手套和铅眼镜)配备不齐全,占52.17%,其中未配备铅手套10家。23家医院均成立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和明确人员职责;20家制订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占86.96%;11家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占47.83%;21家制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占91.30%。

2.5场所表面污染情况

共监测医院核医学场所816点次,不合格16点次,占1.96%;其中131I治疗病房8点次,放射性废物桶6点次,PET机房地面2点次,均为控制区。

2.6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313名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个人剂量当量为(0.83±0.12)mSv,其中年个人剂量当量<1mSv259人,占82.75%;1~<5mSv53人,占16.93%;5~<10mSv仅1人。无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超标。

3讨论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4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120__放射科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的各项决策,及时传达会议精神,与医院保持一致,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作风建设:

按照医院安排积极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医疗安全、法律法规教育、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行业作风建设等活动,认真执行医院有关规定,按要求制定计划,及时组织实施。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宗旨,为病人就诊提供各种方便,做到随到随诊,急诊病人立等可取片拿结果,门诊病人一小时内取片拿结果,住院病人当天取结果等方便措施,尽量满足病人要求,缩短就诊时间,工作中耐心、细致,服务周到,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纠纷和投诉发生,确保了医疗工作的安全,取得病人好评。

二、科室管理工作:

科室能及时传达科主任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医院下发的各类文件精神,执行医院决定,完成医院交办的各项任务。

1)加强管理,落实核心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一切工作都能按制度办,按操作规程办,加强考核,每天坚持晨会制度,7:30准时交接班,按时上下班。

2)按工作特点制定质量考核方案,效益工资分配实施细

则,加强质量管理,定期质量评估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效益工资分配与各工作岗位特点与个人工作实绩挂钩,严格考核打分,依照考核分值核算发放。

3)结合医院“二甲”复审工作要求,坚持等级医院标准,对各种资料全面整理,为“二甲”医院复审工作奠定基础。

4)全年共召开科务会11次,质量评估会12次,科室会议48次,业务学习、三基培训12次,三基考试考核12次,参与率、合格率100%,诊断符合率>90%,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符合率78%,设备完好使用率100%,报告下送率100%。

5)全年与内二科配合完成心脏起搏器置入11例。

三、接诊人次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接诊人次238724人项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918人项次;经济收入2425252.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0064.00,增长率7.5%。

四、质量管理: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科室重点对投照技术和诊断报告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定期召开质量评估会议,结合每日晨会读片讨论会,对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定期组织学习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始终坚持诊断报告审核双签字,对不合格的报告、照片不允许出科,经集体讨论审核合格后发放,使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五、存在问题:

1、科室人员梯队建设不合理。

2、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重视不够。

3、科室透视、造影机老化,故障多,功能单一,影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工作质量,增加了维修费用。

4、放射科收费相对比较单一,价格标准低,同时又给临床科室及医生开单双向提成,导致科室工作人员效益工资相对其他医技科室工资偏低,因有害工种的伤害,同时待遇又低,所以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

六、下半年建议和工作打算:

1、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工作及服务质量,为两个效益不断提升而努力。

2、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3、建议招聘两名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科室梯队建设。

4、近年来病人数量不断增加,而我科现在只有一台DR,在病人高峰期及机器故障时不能满足诊疗需要。

于20__年购置的一台630MA高频_线机闲置,因医学影像数字化建设,根据科室需要,建议医院对这台机器进行DR升级,以满足我科诊疗工作需要。

5、现代化医院建设以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影像科作为医院内医学图像主要来源部门,如何使医学图像实现数字化采集、储存、管理、处理、传输及有效利用,是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焦点。

我科现使用的一台透视机为1997年购置的匈牙利1987产_线机改装的透视机,此机使用年限过久,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临床诊疗工作及检查需要。而遥控式数字胃肠机,目前仍是临床诊疗和放射科在胃肠检查以及一些特殊造影和部分介入手术的主要设备。

综上所述,回顾放射科多年来的发展,结合现状及数字化放射科的建设要求,建议医院:购置数字胃肠机一套。以便更好的开展放射科诊疗工作,同时可以更好地拓展业务。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220__年是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一年,也是卫生系统继“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后创建平安医院和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提升医院质量关键的一年。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规范医德医风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本人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首先,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工作中能够讲大局、讲原则。其次,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参加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工作中遵循医师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不以医谋私。最后,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爱岗敬业,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有水平,那他的医疗技术就会止步不前,更谈不上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代医学进入到了技术领域和人文的深层次境界,优质的服务必然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水平,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技术过硬。本人爱岗敬业,事业心强,熟悉科内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使用。在科内能胜任主治医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报告审核任务,晨会读片中勤于思考、积极发言,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科室年轻同志成长,及时做好放射质控疑难病例的定期随访及手术追踪记录,参与课题研究和。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了解放射影像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网上影像学习、交流和疑难病例的讨论。定期参加继教充电,从而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用于本职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诊断水平走在科室前列。今年在没有磁共振设备和未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型医疗设备诊断上岗证考试。我对畸形性骨炎、腹茧症和家族性骨干发育异常等疑难病例的确诊解除了病人多年的思想顾虑和无谓的奔波求医,给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沟通交流,和谐医患关系

本人工作尽心尽责,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准则,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接待病人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不“生、冷、硬、顶、推”,不与病人争吵。站在病人角度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配合医院绿色通道合理优化检查流程,尽量缩短检查及取片时间。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安全意识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规范操作每一次检查,仔细阅读每一张片子,认真书写每一份报告。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耐心解释,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取得病人信任,多次协调和化解了几起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投诉,给科室和医院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遵守医德规范要求,坚决响应反商业贿赂,廉洁行医、严以律已,自觉做到“八不准”和“十个严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找差距、找不足,从点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独丝难以成线,独木难以成林。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正是有了“我们”这个大集体,让我对工作充满激情,更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服务无止境的.道理,仍将一如既往地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明年当以进修为契机,争取在德、能、勤、绩等多方面收获更多,做一名出色的白衣战士,为医院和广大患者多作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3放射科20__年度全年在院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两委的'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20__年的中心工作,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不断简化检查流程,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全面提高了全科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院部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工作总结:

一、业务发展方面:

一年来,放射科着重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诊断质量。制定了科室的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一次的读片评讲制度,疑难病例讨论会及影像质量讲评分析讨论会,每个人完成了两次业务串讲。

20__年5月飞利浦dr安装到位,使全科的影像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影像质量提高,患者辐射损害小,成像迅速快捷,网上传送功能更是实现了全院各科室之间的图像资料共享。借助pass系统的全面应用,不断的简化检查流程,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图像资料数字化储存率也达到了100%。

按照五年发展规划要求,本年度我科引进人才两名,不断的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今后的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于20__年5月选派科室一同志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要求其学习结束后,把省人民医院先进的检查技术设备以及检查流程全面反馈到科室每一个人。

本年度我科也开展了新的诊断技术,如:全脊柱、四肢自动拼接成像及多部位的造影检查,增加了检查项目,扩宽了检查范畴。

20__年我科共接诊患者:dr检查3万余人次,cr检查1万余人次,fr检查共5000余人次,普通透视检查3000人次。全科总收入较20__年增长约20%。在此基础上,全科的卫生材料消耗与20__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提高,在院部提出的增收节支方面也作出我科室的突出贡献。

全科40岁以下人员全部接受了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及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方面

20__年全科人员先后重点学习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执业医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了良好的医德风尚,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我科室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操作检查中耐心细心,通过每一位患者到我科的一次检查,使其深刻体会到我院是“一家负责任的医院”,是一个有温暖有爱心的医院,让患者体会到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责任心。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帮助患者,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加强患者多部位的防护,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谢绝任何患者的吃请要求,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劳动纪律方面,科室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患者投诉纳入到了全科质量考核指标中,逐步与每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在全科逐步形成了自觉早上班,晚下班,常加班的工作秩序。

三、设备保养及安全管理工作

20__年我科制定了一系列设备保养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养维护,并认真填写保养维护记录。如发生故障和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及院部,确保了全科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行。

20__年全科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主持开展的每年一次的安全管理及防护知识培训,加强了对科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20__年全科人员在院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业务总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基本文化理念也有明显提升。机器设备运行正常,全员尽职尽责,团结上进,人才培养及新技术开展工作也稳步推进。全科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展望未来,各项工作距院部要求和“三级医院”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如下:

(一)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引进人才的层次有待提高

(四)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

(五)合理开发pass系统功能有待加强

(六)科室内会诊制度应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七)业务学习制度应认真落实。

总之,回顾过去,差距和不足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将逐步克服不足,缩短差距,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大局。和院部保持高度一致,为医院的全面建设做出放射科的努力和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4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俗话说有总结才会有提高,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我个人在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看多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所以我时常想起,曾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我端正思想努力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二、业务水平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用在医生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临床医生的压力大,风险高,必须医术精湛,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看,医技科室才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系数才是最高的,生怕漏看,错看,而让自己的错误报告误导医生诊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的工作心态丝毫不为过,对待每个患者的_光片,我不敢有丝毫懈担也正是因为压力大所以我不断要求完美,力求在技术上更精湛,不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给医院抹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让理论辅助、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理论与实践终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区别,很多时候面对新的病情我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一筹莫展,科室会诊大家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所以我就到东港中心医院求教,终于解开心中疑团,回到医院后很多同事对我的这种行为不理解,或许觉得讨教的行为不光彩吧,但我认为在学术领域里,只有无知才是可耻的,求知无罪。

在不断的走、看、求教的过程中,让我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医技科室仍存在大量问题,急待解决:

一、客观上:设备落后、老化,致使成像清晰度低影响诊断,片子拿出去也影响医院声誉。有时候拿着别的医院的cr片子,我的脸上满是羡慕的表情,因为片子上,病人的病情清晰可见,漏诊的几率当然会大大降低。我希望我们医院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我们长山医院既然是乡镇中的一流医院,就应该有高于其他医院的设备,先进的设备在日后一定会带给我们更高的回报,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二、主观上:科室成员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又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工作。

首先团队意识不浓厚,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有待于提高。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攻克道道难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各种活动,听讲座学习,增强我们科室的团队意识。

其次,报告书写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医生不信任医技科室,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医技科室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而是形同虚设。所以在下一年里希望医院在搞业务学习时,能把一些时间放给各科室,各科室针对相应的业务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而我们科室,则可以开设一、两节如何书写规范报告的学习。

再次摄片质量不高,除去设备原因也有个别医生技术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在里面。希望院领导能充分认识到医技科室的重要性,给予我们科室更多的关注,分批分期派出去学习,倾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

最后,个别医生对患者服务态度较差,体现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总之,这一年里有收获也有遗憾,希望在__年里所有的荣耀不会褪色,所有的遗憾都变成完美,我更期待在院长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长山医院不仅仅是一流的乡镇医院,而且可以和盛市一流医院相媲美。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520__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室同志齐心合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围绕本科室的工作性质,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和科室开展情况作一系统回顾:

一、基本情况

放射科分为ct室和普放两个科室,现有医务人员5人,其中1人为聘用人员,ct室2人,普放3人。获资格证书3人,放射上岗证5人具有。

医疗设备方面:ct室、西门子ct机一台、柯机激光相机一台、洗片机1台、空调3台,为了报告单的规范整洁,并配置了电脑及打印报告工作部。

普放方面:现有上海500ma及北京万东300ma_光机各一台,洗片机2台,空调1台,除湿机1台,为了报告的规范性也配置了电脑以及打印机。

二、工作开展情况

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加上我院积极开展“树行业新风,创一流服务活动,就医人员不断增加,截止到12月31日”

1、普放摄片人数达到4520张,其中合医1080张,医保720

张,门诊和住院病人检查2720人次,检查人次比__年增加880人次。甲片率张数3616,其符合率达到80%,乙片张数452,其符合率小于15%。诊断符合率达到70%。

2、透视方面:干部职工健康体检1102人次,学生1328人次,

征兵体检60余人次。特殊造影:48例。其总收入为144390元。

ct室:由(10月7日至12月30日)共接待病人338人次,总收入74360元。月收入突破2万元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1、书写报告不规范,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诊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科报告。

2、提高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技术因素,暗房及胶片因素。

3、部份医生态度差,话语不够温馨,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4、与临床科的协调度不够。

5、发放报告不及时。

四、__年整改措施

1、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1)采取复签报告形式。主班医师书写报告,报告形式分描写和印象,描写部分要详细规范。

(2)当发现报告有误,需要修正报告时,必须经过两签报告医师。

(3)中午及晚上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单独发报告。

(4)复诊拍片对比必须拿到旧片对比,写出对比意见;旧片未归还,报告一律不发出。

2、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3、建立新的借还片制度。

五、__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2、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3、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治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5

刘惠亮教授进一步介绍说,9月2 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李明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刘希华、占有明、霍勇、狄森、李宗浩、郭积勇、吕鹏、郭建平、姚军、丁升、王亨、黄岚、陈绍良、王斌、徐亚伟、刘现亮、张伟华、张福春、李运田、张建军、季福绥、唐熠达、郭军、马东星等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北京医师协会郭积勇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教授、武警总医院占有明政委分别致开幕辞。

会中,霍勇教授带来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演讲。霍勇教授强调: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我国在未来15 年内将额外增加7500 万例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目前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过去10 年间,我国STEMI 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救治效率亟待改进。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就《左主干病变经桡动脉治疗策略》这一课题做了精彩阐述。周玉杰教授认为:左主干病变作为一类较为严重的冠脉疾病,在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价患者病变情况并作出最优的治疗策略。目前尚需更多关于左主干病变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最佳血运重建的方案,且指南中关于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多集中在第一代DES 临床研究中。预计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支架产品的问世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会极大地促进对于复杂严重冠脉病变的治疗效果的提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以《生物可降解支架国内研究进展》为题做了详细的工作报告。徐亚伟教在报告中主要关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并以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究为关键词,简要介绍了囊括512 例患者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临床研究情况。距离、时间、屏蔽,放射防护一个不能少在这次大会上,刘惠亮教授作__了题为《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重要吗? 》的专场总结报告。这场报告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与赞赏。

谈及这方面的话题,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中, 无论是术者还是患者,常常要接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且这种辐射剂量的增加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但是,心血管病介入工作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放射防护方面的培训,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其剂量水平是常规X 线诊断工作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随着我国心血管病介入事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刘惠亮教授首先分析了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的辐射风险。他指出,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接受的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多数是由放射线在患者皮肤入射处散射而来, 小部分来源于X 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或者平板探测器。其产生的辐射效应主要以随机效应为主;随机效应的产生与累积效应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分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减少确定效应, 但不能减少随机效应。在介入操作中,术者的头部和四肢很少受到保护,因此常常接受高剂量的辐射。虽然在介入操作时,术者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有用射线下,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确定性损伤。然而,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发展, 手术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所需的辐射时间也大大延长。关于介入工作人员因严重辐射造成手部皮肤损伤和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生的案例已有报道,因此必须受到广大同行的高度重视。

谈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时,刘惠亮教授认为, 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不需要卧床,患者痛苦小,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广大介入医生所采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绝大多数也都是经桡动脉途径完成的。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时间延长,以及更加靠近射线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该入路具有导致术者放射剂量增加的潜在可能性,这也引起了国内外介入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刘惠亮教授还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术者辐射剂量的因素,例如造影机曝光参数、患者解剖变异、手术复杂程度以及术者经验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其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不同术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这就提示不同术者间采取的辐射防护策略不同对术者间辐射剂量的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采取一些专门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辐射防护的专用防护器材,对术者剂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外报道可减少大约30%的术者剂量;同时,近期报道发现正确使用铅屏进行防护可以减少至少80%的术者剂量。因此, 采用优化的辐射防护措施后,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是否仍然增加术者剂量,已经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惠亮教授表示,采用拟人模体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则可以避免上述对术者剂量的各种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由武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对术者放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发现,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时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专用防护装置可显著减少术者放射剂量, 尽管采用了优化的放射防护措施,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仍然显著增加术者放射剂量。该研究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 术者应当根据具体的投射角度采取不同的放射防护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关于心脏介入治疗术者辐射防护问题, 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出于对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问题的关注,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曾要求所有介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并提出了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 的应用。其中,最优化原则 为放射防护体系的核心。正当性原则,即任何改变照射情况的决定都应当是利大于弊。最优化原则,即遭受照射的可能性、受照人员数量以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剂量限值的应用, 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外,任何个人受到照射的剂量总和不应超过放射防护委员会确定的相应限值。多数患者一生中只经历几次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而心血管介入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辐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术者剂量密切相关,因此把患者辐射剂量减少到最小,是减少术者剂量的根本。

刘惠亮教授认为,减少术者剂量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量减少X 线曝光时间, 辐射剂量与个人和射线接触时间成正比。接触辐射源的时间越短,接受的总剂量就越少。在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下,把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和电影时间减到最少,这对于时间较长的介入操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加患者和术者与射线源的距离。距离防护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防护措施。距放射源的距离和剂量率的关系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把到放射源的距离增加2 倍能使剂量率减少4倍。一般要求患者皮肤与放射源之间的最小距离是38 cm,不直接参加手术的人员应站在距射线管至少2 m 以外。三是合理应用屏蔽措施。根据射线的类型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屏蔽具有重要意义。屏蔽措施主要包括铅屏、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帽以及移动式铅屏等。导管室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同时还应熟悉这些防护器具的使用,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介入人员的辐射剂量主要是由未防护器官如甲状腺,部分活跃的骨髓等的剂量决定的。因此,防护服的屏蔽系数和有效剂量之间无线性关系,而增加甲状腺保护围脖则可使有效剂量减少3 倍。

总之,随着介入治疗医学的发展和介入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介入工作人员应增强辐射风险及防护意识,时刻牢记辐射防护。切记,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患者。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刘惠亮教授归结说。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胸痛中心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武警总医院作为近年来新崛起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刘惠亮教授的带领下, 于2013 年正式成立并于2014 年通过了中华医学会认证的胸痛中心。谈及该中心的学科建设情况,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建设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的胸痛中心。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说,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首先完善和落实了各项胸痛中心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急救体系(120 和999)、急诊科、医院管理机关以及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席会议。在原有基础上,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模式更加成熟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进一步缩短, 目前可以达到70 分钟左右,FMC-B 时间130 分钟左右,极大改进急救效率和效果。其次加强和EMS 以及区域内非PCI医院协作,争取更多病例可以采取绕行急诊方式。目前绕行急诊的比例为40% 左右, 显著改进了治疗效果;同时也采取一定措施,保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培训急救医生和家属谈话、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全员培训、术者到位后再次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等方式。最后全面改进胸痛中心建设,尤其是开发倍肯远程医疗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了完善的胸痛数据库。胸痛数据库不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也包括一般的胸痛病例。加强所涉及区域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理解胸痛治疗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开展多次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贯彻和落实最新的指南和治疗策略实。同时,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也和其他医院胸痛中心协作, 争取构成多个胸痛中心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改进治疗效率。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6

患者以生命相托 医者以心血相报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2011年,302医院耗资6000多万元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全亚洲首台立体定位肿瘤放射治疗平台——第四代射波刀,并以此为契机成立了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筑巢不易,引凤更难。在学科带头人的选拔问题上,302医院党委“一班人”提出:有了高精尖的“武器”并不等于有了“战斗力”,只有把高科技设备与对工作有高度事业心、对患者有高度责任心的科室带头人完美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高疗效。于是,302医院在军队和地方医院招贤纳士,经过遴选、打擂,当时为总医院主任医师李玉最终脱颖而出,由此成为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首位主任,同时也成为了全亚洲首台“第四代射波刀”的首位“掌刀人”。

被誉为“摧毁肿瘤无形利刃”的“第四代射波刀”,是世界上唯一整合了机器人、加速器、影像引导、自动修正照射方向的放射外科系统。它能跟随肿瘤的移动进行实时精准定位,从超过1900个角度中选择100~250个最佳入射方向,对肿瘤进行全方位照射治疗,并可治疗多个肿瘤,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及重要器官少受辐射损伤,有效减少了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效仿,如何尽快达到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人的完美结合,解除广大肿瘤患者的病痛,成为李玉上任后遇到的首要问题。他说:“高技术装备固然是造福患者的物质基础,但能驾驭新技术的医生更重要,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没有医生的大爱仁心和高超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是废铜烂铁。患者以生命相托,医生要以心血相报。”长期的经验积淀、高超的医疗技术、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等软实力,与第四代射波刀硬件设备的完美结合,让李玉如虎添翼,在临床上很快取得一系列突破,肝癌、胰腺癌、颅内肿瘤、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治疗,肿瘤控制率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早期肝癌、肺癌的治愈率达到100%。

62岁的李女士是接受第四代射波刀治疗的亚洲第一人,由于身患宫颈癌并且盆腔转移,她被多家医院告知已没有救治的希望,李女士和全家人沉浸在无助和悲伤之中。当时绝望的李女士,听说302医院新引进了一台治疗癌症的“神奇设备”, 便和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医院。李玉为她精心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第四代射波刀的3次治疗后,李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近两年复查,并无恶性发展。她紧紧握着李玉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我在鬼门关转悠了好久,感谢您把我拉了回来!”

花最少的钱 取得最好的疗效

随着第四代射波刀临床应用频率的不断增多、疗效的逐步显现,全国各地的癌症患者纷纷慕名而来,都希望这台“神奇设备”能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然而,李玉发现来302医院诊疗的许多患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癌细胞扩散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他们当中多数拥有辗转过多家医院后,“家底”快被掏空的类似遭遇。第四代射波刀放射治疗同手术一样,是一种针对局部肿瘤的治疗手段,对于局部病灶和早期癌症的控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要想像“导弹”一样将扩散的癌细胞全部摧毁,单靠第四代射波刀治疗其经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让大多数患者无法承受。

“尽量能让患者以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疗效。”经过论证,李玉决定在第四代射波刀治疗肿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肿瘤疾病的特点开展综合治疗,换句话说,就是将应用成熟的常规疗法与高精尖技术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一般治疗与特殊治疗相结合,这样既为患者节省了经费,又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针对肝脏癌细胞容易转移和扩散的特点,李玉决定先对肝癌患者采取射波刀放射、微创介入结合现代化疗的协同治疗,创新了肝脏肿瘤治疗模式。

62岁的山西患者纪荣花就是这种创新治疗模式的受益者。2011年初,她的肝癌占据了整个肝脏的1/10,手术切除风险比较大。经人介绍,来到302医院,经检查后,李玉按照肝脏肿瘤治疗模式,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先介入治疗,从肿瘤内部对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注药,起到“断粮断水”作用,为开展第四代射波刀治疗做准备;经过精密测算后,在病灶附近植入四枚金标,进行射波刀照射治疗,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直接摧毁病灶。最后,李主任又对患者进行了全身化疗,彻底杀死了潜在隐患。2011年10月,纪荣花的检查报告显示,体内的癌细胞彻底消失,治疗费用比单纯使用射波刀治疗节省了60%。

在前不久举行的“亚太区肝脏肿瘤射波刀治疗示范中心成立”暨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研讨会上,国内外肿瘤放射界的专家对302医院这种“高科技”与“小米加步枪”相结合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302医院肿 瘤放射治疗中心还先后开展了“第四代射波刀”结合化疗粒子植入、化学消融、溶瘤药物注入等多种综合技术治疗肿瘤的创新方法,应用临床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尊重生命 播撒温暖

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门前,矗立着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的肖像,上面镌刻着他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李玉非常欣赏和赞同爱德华·特鲁多的这句话,并把它作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的座右铭。

李玉常常告诫医护人员医本仁术。医学的本质是“仁”与“术”的统一。在“仁”与“术”的关系上,“仁”是宗旨,“术”是前提,“术”是实现“仁”的手段,二者共生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44-02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在就诊时对医院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在医疗技术、环境设备、医疗质量等方面提出了高标准,而且对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也非常关注。以往,社会和患者主要关注的是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患者对放射科等医技科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放射科等医技科室的医患沟通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医患和谐。笔者通过对放射科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以期分析放射科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1 目前医疗机构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的医患关系目趋紧张, 医患矛盾日渐突出, 患者或患者家属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1]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的“杀医”事件更是把医患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概括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医疗冲突不断,且呈多发趋势,恶性、极端事件不断出现; ②医疗纠纷的赔偿款数额不断刷新, 医院运营风险逐年增大;③医疗纠纷中由医疗过失纠纷为主变为非医疗过失纠纷,“ 医闹” 现象不断出现; ④舆论监督为医患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⑤医务人员的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经常受到威胁;⑥医患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医患信任亟待重建,增加了沟通的障碍和难度 [2] 。

2 放射科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沟通简单化,患者对就诊环境陌生,不安全感较为明显。

放射科的就诊环境相对医生诊室、输液室、检验科等科室环境相对封闭、独立,科室里大型仪器设备占据的空间大,患者处在这样的陌生、幽闭环境中容易产生不安情绪。同时,由于目前放射科检查一般都比较忙,加上习惯使然,放射科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语言及肢体等沟通也很少,一般仅询问姓名,交代注意事项等简单的沟通,缺少对患者病情及感受等的详细询问,缺少检查前情绪安抚。放射科的环境因素和沟通的欠缺,往往使患者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产生不安全感。

2.2 检查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患者隐私保护欠缺,患者的自尊心易受到伤害。

放射科接待批量健康体检时,经常会出现集中排队等候、健康体检与门诊患者混杂的情况,而候检区与检查区经常是互通开放的,放射科检查一般都需要患者暴露检查部位,同时某些应检者的衣饰上有亮片、金属等物品时还需要更换衣物;因此,患者或接受检查人员部分身体会暴露在陌生人面前,会使其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自尊心易受到隐性伤害,从而会对医生或医疗机构产生不满。

2.3 放射科医技人员业务水平或工作经验不足引起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放射科医技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有的操作不够规范,选择投照条件不当,从而造成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3];有的医生诊断报告书写不详细,不规范,诊断结论不准确;有的医生该提出进一步复查或随访检查的未提出;以上因素都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3 放射科如何注重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化服务态度。

放射科医务人员换位思考顾及患者的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对待患者;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 ;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技巧沟通交流,主动赢得患者的信任。

3.2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诊疗水平。

放射科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升,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了解并掌握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诊疗活动中要敬畏患者的生命权、 健康权、 康复权、 知情权,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尽量减少或不发生漏诊、误治。同时,也要对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要加强学习。

3.3 以人为本 ,恰当运用沟通技巧 。

医患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大方面,在诊疗中,放射科医务人员应学习恰当运用这两种沟通技巧。第一医患双方都要注意沟通的态度和语言[ 4 ] 。有学者总结我国医患沟通中的主要不良表现为三个“ 太少”[ 5 ] ,即医师不愿意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或者不主动解说与疾病相关的问题,表现出“说的太少”;医师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时的“ 问得太少”以及医师不认真、不仔细倾听患者的陈述时的“ 听得太少 。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医患之间要注意沟通态度,医患双方尤其是医务人员要表现出沟通的愿望和态度,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真诚; 在沟通时, 医患双方尽量选择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医务人员要学会“ 医学专业性术语的通俗化说法”,尽量慎用“ 肯定、 绝对、 绝不、 一定” 等词语。二是放射科医务人员在目光、表情、身体姿势等方面要善于运用一些技巧,如微笑面对患者,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就诊位置,做完检查后帮助患者整理好衣服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3.4 加强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

放射科医务人员应该主动加强技与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检查申请单不明确有疑问的,要及时、主动联系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明确诊断需求。对诊断结果有疑问或者结果不合适直接告知患者的情况,要主动联系临床医生商量告知方案及进一步治疗建议。同时,医疗机构要制订定期召开放射科等临床医技科室座谈会等措施,在申请单开单、医疗技术、等待时限、检查范围、报告制度、服务流程、沟通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尽最大可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从而解决患者在检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秀蓉,张素珍.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J ]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9):397-398.

[2] 张品南,郑炎焱,谢臻.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J ] .医院管理论坛,2012,29 (4):13-15.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8

六合区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包括门急诊医技楼、感染楼(一期)、病房后勤楼(二期)等多建筑群。工程建设规模:二甲标准,设计400张床位,总占地面积37095.6m2,总建筑面积51249.7m2,工程总投资约2.98亿元。其中门急诊医技楼、病房后勤楼的地下室为一整体,用地面积29337m2、地上建筑面积38995.2m2、地下建筑面积12254.5m2、远期预留用地面积7724m2。门急诊医技楼3层,后勤病房楼14层;本次建设的放射科设备主要集中在医技楼一层放射科设置MRI室、CT室、DR室、钼靶室、数字胃肠室,二层口腔科X光室,三层体检中心DR室。项目总平图如下:

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前期的策划,如通过项目的环评等工作;明确设计任务书,和设计院沟通协调,提前预控,提供全面可靠信息,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后期实施阶段的修改等不利情况。医院的放射科室建设主要考虑土建工程、放射科防护施工、装修及机电安装、放射科设备采购及就位等多方面。下面结合六合中医院的放射科室建设与管理的一些感受来阐述。

1.对放射科的认识:

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在医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放射科设备产生的辐射、射线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X光射线是一种对人体危害严重的电离辐射,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产生损害,特别对各种腺体、骨髓、眼晶状体、皮肤损害严重,长期接触可以导致各类癌症、白内障,甚至对下一代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减少X光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医院内的X光室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底层一端,或在外单独设置,而且放置放射科设备的机房墙壁要求有一定的厚度,表面要涂防辐射的涂料,机房门窗都要有防辐射的铅板贴附;机房外还要设置工作信号灯和电离辐射的警示标识;医生则要穿着防辐射的铅围裙在机房外的控制室操作和观察。

2.放射科防护施工要求: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健康权益,保护环境,使放射工作人员能在一个合理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对存在放射源辐射影响的工作场所进行最优化的防护,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必须对放射科进行防护。

在放射科图纸基本确定之后,就要联系防辐射厂家,请他们依据院方需求、放射科图纸和相关的国家规范等做出一套防辐射方案。然后对多家的防辐射方案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讨论后,选择最优方案。放射科防护的内容及参数是关键,放射科防护的每个房间主要有电动防护移门、手动防护平开门、电动装置、铅玻璃、隔墙防辐射涂层等组成。

要与防辐射厂家多次沟通,要注意以下事项。

2.1电动防护移门、手动防护平开门、铅玻璃:

2.1.1这三项的规格型号,有通用的和定做的,定做的一般要比通用的贵,考虑经济成本,一般在符合防辐射要求的情况下,选择通用的;

2.1.2电动防护移门考虑防护需要,其规格型号一定要比其洞口净尺寸多出10-25cm,如4mmpb电动防护移门的规格型号:宽1.75M×高2.2M时,洞口净尺寸:宽1.5 M×高2.1M,内用4MM厚铅板,备注:防护门立体钢结构,上悬吊轨+下轨道辅助设计,门体是1.2MM厚不锈钢;

2.1.3手动防护平开门的规格型号可以与洞口净尺寸一致,如4mmpb手动防护平开门:宽1 M×高2.1 M时,洞口净尺寸:宽1M×高2.1 M,内用4MM厚铅板,备注:防护门立体钢结构,无铰链防下坠式轴承,门体是1.2MM厚不锈钢;

2.2电动装置:考虑防辐射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电动装置一定要选用合格且质量上乘的,可以选用国内优等或者进口的,如进口电机:(A)、功率R100W (B)、直流无刷电机,36V (C)、红外防撞功能遇阻自动反弹,(D)、拓展功能:可外接各种门禁系统。

2.3防辐射涂层:考虑防辐射的需要,每个防辐射科室的内部,墙面、屋顶,地面共6个面都需要刷防辐射涂层,其中,屋顶的防辐射涂层因自重不好刷时,可以刷在其顶上的地面上;房间内的开关面板,要先放相应的铅板,再放接线盒,防止X光线通过开关面板泄漏出去。防辐射涂层的X射线防护材料,主要是钡水泥,其施工方法一定要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3.放射科设备采购与及专业配合要求

放射科设备是放射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主要是依赖放射科机器完成,所以放射科设备是放射科的根本所在。因放射科设备标的金额大,是永久设备,一般也应都过招标进行,选择符合要求的有资质的放射科设备生产厂家。中医院的放射科设备主要有MRI、CT、钼靶、DR、口腔科的CT和拍片机等组成。由于放射科设备的专用型,一般由院方根据医院的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设备。由项目管理方组织放射科设备厂家、中医院方、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防辐射设备的安装交底。

放射科设备的安装要与设备厂家多次沟通,施工前要注意以下事项。

3.1土建配合:

3.1.1因考虑放射科设备安装的特殊性,设计院一般在设计放射科区域时,是整体降板的,需要根据放射科设备的具体要求,再深化设计。

3.1.2依据放射科设备厂家的安装说明及图纸,并要与放射科设备厂家沟通,确定放射科设备的屋顶悬吊天轨的安装固定要求、设备机座地面处理要求和电缆沟的走向布设等,这些参数一定要得到设计院土建及结构专业的复核确认,满足相应要求后由设计院出变更图纸。

3.2电气配合:

3.2.1因放射科设备的专用型和重要性且电是所有放射科设备的动力,每台放射科设备都要单独设置动力箱。在放射科设备确定之后,依据设备的电气参数和说明,要认真核对设计院原先配置的动力箱参数是否满足采购的放射科设备的需求,如不满足,为了保证放射科设备运行的可靠,要请设计院复核并做相应修改。

3.2.2放射科设备因运行需要,要依据放射科设备的要求,合理设置满足其需求的电源插座。

3.2.3保护接地,因要保证放射科设备的安全运行,每台放射科设备都要求设置设备专用保护接地线,线路阻抗和接地电阻值必须满足设备要求。

3.3弱电智能化配合:因考虑设备的信息传输,远程会诊等需要,要依据放射科设备的说明、参数等合理设置网线,电话线,数据传输线等,且相应参数必须满足要求。

3.4装修配合:

3.4.1地面,因放射科设备的自身特点、摆放位置及运行状态的不同,所以各放射科设备对地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设备基座、电缆沟的走向等,要与放射科设备厂家沟通确认后再施工。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PACS;放射科;工作流程

PACS(RIS)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缩写,是数字成像技术、数字设备、网络及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1]。目的是解决放射科登记、生成RIS Worklist,实现诊断书等书写计算机化,报告递交及审核E流程化,实现影像的集中储存,经计算机的以太网络,联成一体,实现医院资料的共享和集中管理,是医院的影响诊断步入无胶片化和全数字化管理阶段,为医院远程影像会诊提供技术支持。

一放射科传统管理模式

当前放射科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⑴ 由放射科进行统一管理,按解剖系统进行分组。该模式将放射科的医师按解剖系统来进行分组,比如呼吸循环组,神经组,骨骼软组织组,消化泌尿组[2]。每个小组都由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医师负责,负责医师专业固定,其他医师进行定期轮岗。操作技师要全面掌握科内所有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根据设备来固定岗位,选一名资质高经验丰富的技师为技师长,全面负责技术组的工作。⑵ 按照设备划分科室。该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影像设备把放射科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科室:CT科、介入科、磁共振科等。

上述两种管理模式有以下优点:医生可以按照系统或者疾病种类来对不同影像进行研究探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些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让放射科的诊断水平得到较快提高。但是,也正是因为专业过于细化,导致医生只能研究自己的专业,对其他专业无法了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知识单一、与实际脱节等问题,不利于提高总体的技术水平,也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

上述两种模式的共同缺点是,将放射科分割开来,把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影响诊断系统进行了肢解,人为的造成了信息孤立,因此得出的结论也难免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10

国家卫计委组织编制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

按照“以问题为导向确定规划思路,以床位为核心提出规划指标”的路径,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思路是:在宏观调控下,适度有序发展,重在调整结构、系统整合、促进均衡。着力解决“办什么、办在哪、办多少、办多大”4个问题。

《规划纲要》提出了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置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千人口床位数为6.00张(为指导性指标)。根据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各级公立医院应开设的设床临床科室数以及每个科室的适宜床位数,结合目前的平均规模,提出县办综合性医院(单个执业点,下同)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原则上不超过1000张;地市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500万人口以上的地市可适当增加,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要根据实际需要从严控制。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已经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关于国家标准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5号)批准,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规范》是指导和规范我国传染病医院建设的重要依据。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规范》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活动,确保辖区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从事建设管理和设计人员全面掌握、准确理解并认真执行《规范》,进一步做好传染病医院建设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各地在贯彻执行《规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修改、完善《规范》的意见建议,要及时反馈给主编单位。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是GBZ/T 20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涉及的重要指标包括治疗机房的剂量控制要求、γ射线源远距治疗机房和后装治疗机房的屏蔽计算以及γ刀治疗机房的屏蔽计算原则。

该规范适用于γ射线源远距治疗、后装近距离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机房。其中γ射线源远距治疗特指临床上的60Coγ射线宽束远距治疗,因其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实际上都是远距治疗,故应注意这两者的区别。60Co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即俗称的γ刀治疗,是一种将多个放射源通过各自准直器将γ射线束聚集在小的体积元(称为靶点)进行大剂量三维立体定向照射的技术,属于非宽束γ射线远距治疗。后装治疗系统使用的192Ir等放射源按4π发射的点源考虑机房屏蔽。

规范中简要提出了γ刀治疗机房的屏蔽计算原则与注意事项,头部γ刀治疗机房不需考虑有用线束的屏蔽,体部γ刀治疗机房应据放射源的排列以及源和准直器的几何尺寸等参数,确定可同时投射到相应关注点的射线束部分所对应的放射源活度,以其计算关注点未屏蔽前的入射辐射剂量率。

该规范自2015年3月1日实施。

焦点|FOCUS

国家卫计委要求做好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准备工作

国家卫计委办公厅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做好国内可能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医疗救治准备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卫计委印发的有关通知和技术方案要求,加强医疗救治医疗资源准备工作。一是加强定点医院的设置、指导和管理。为定点医院配备必要的药品、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二是做好患者转运车辆等准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要求,为承担患者转运任务的急救中心配备负压救护车、移动式负压隔离舱、消毒及防护用品等设备设施和物资。三是做好定点医院设施准备。定点医院要有符合传染病防护要求的隔离区域和负压病房,开展病例临床检验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检测设备、试剂盒耗材。

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定点医院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文件要求。

我国分级诊疗工作推进情况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国家把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积极推进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抓手,各地积极探索,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各地采取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二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完善分级诊疗模式。

从各地实施情况看,分级诊疗制度收到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的成效。

但是,目前全国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地方仍然不多,很多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近期,发改委对全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正在研究起草相关文件。总体考虑是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发挥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有序流动,从制度建设入手,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业界|INDUSTRY

北京规划基层医疗缓解看病难

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对外了《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北京医改提出了未来5-8年的总体设计。

《意见》提出按功能建立“金字塔”型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金字塔”的顶层由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组成,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中层由区域医疗中心构成,承担区域内急难重症治疗任务;基层则是网络化、广泛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私人诊所),主要承担常见病、慢性病、重症康复和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功能,它们将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今后,该市的大型医院将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主要救治的是急难重症病人,大量的医生要向基层转移,让基层拥有好的全科医生。同时,该市将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尽快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商业保险、企业保险、医疗互助为补充,医疗救助、应急救治兜底的医疗保障安全网。

美国麻省总医院拟在珠海建院

广东省中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据悉,目前三方只是签订了合作协议,具体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商洽,麻省总医院的想法是把世界一流的医疗技术、办医理念和研究教育引入中国。

根据三方签订的框架协议,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将从美国麻省总医院引进知名品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优秀的人力资源,创立一家新型的按国际标准管理的健全的医院,同时还将建立科研中心,设立培养中国医学人才的教育培训项目。该医院的管理工作由麻省总医院负责领衔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负责配合落地。

合作三方对医院建设充满信心,何时建院、何时落成、如何运作等很多细节还需要慢慢规划。

京港共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郑裕彤基金会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计划用四年时间将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融合香港和北京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示范中心,为北京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撑。根据此次协议,四方将合作支持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诊疗、预约就诊服务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规范率,拓展社区护理人员服务内涵,提升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化程度等。

福建以三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

近日,福建省民政厅、卫生计生委、人社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将通过3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3种模式是:在养老机构内配套设置医务室、卫生所(室)、护理站、门诊部等;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结为定点对口服务单位。

《意见》要求,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应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和技术准入范围开展服务,原则上以满足所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为主。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通过定期巡诊义诊、转诊接诊优先等方式,建立健全具有可持续性的医院支持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长期卧床、70周岁以上、独居等情况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开设家庭病床,定期上门访视。

黑龙江省医联体建设2015年底前全面推开

2015年底前,黑龙江全省将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实现省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日前,该省卫计委下发黑龙江省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和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和格局,从而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黑龙江省医联体的建设内容主要有:医联体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加挂由大医院名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构成的标牌,以充分发挥大医院的品牌效应,强化大医院的责任意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用度;由医联体内大医院选派人员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主任,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作为行政主任与大医院选派的业务主任为平行关系,分别管理行政事务与诊疗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化、操作标准化。

全国15省已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国已有27个省建立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15个省已经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09年,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根据指导意见,人社部对异地就医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一是提高统筹层次;二是推进省内的异地就医;三是推进跨省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

经过几年发展,在提高统筹层次方面,全国城镇医疗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市级统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省级统筹,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和;在完善省内异地报销方面,全国已经有27个省建立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有15个省已经直接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跨省的异地就医方面,人社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医疗保险区域协作、“点对点”的医疗服务,但是总体来说,跨省就医探索的覆盖面还比较小,需要国家在这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南京将试点“诊间结算”

南京将试点诊间结算,患者看完病在医生诊室里就可以完成缴费。第一家试点医院是南医大二附院,该做法最快明年可以在南京地区的医院全面推广。届时,市民提前存到市民卡里的费用,到全市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无障碍支付。

现场|SCENE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二期工程开工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二期工程开工,工程位于金山区山阳镇旧港河以东、蒙山北路以西、龙航路以北、龙堰路以南,占地面积约78.6亩,规划总面积35566,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机房及核医学用房、肿瘤治疗中心、行政科研综合大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大楼、医学实验动物房等。此次开工实施的是二期工程第一阶段的建设项目。

目前,金山医院由金山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三方共建。2008年12月24日,金山医院整体迁建工程正式奠基。2012年2月,金山医院完成了新院一期建设,整体搬迁至新址。一期建设包括门诊大楼、急诊和核化救治中心大楼、700张床位的病房大楼和核化指挥中心,建筑面积84000,是上海市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建设规划“5+3+1”项目中最先建设、最早竣工、最先启用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设2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部门,另设有职业病防治所、区眼病防治所。

广州拟投资5.9亿元改造惠爱医院

广州市惠爱医院是中国第一家精神病医院,在广东省、华南乃至全国起着龙头作用。为推进广州卫生事业发展,广州市政府预计投资5.9亿元对惠爱医院芳村院区进行改造提升,将原来的文物楼惠爱楼和历史建筑医院创始人居所变成博物馆,原来的老年精神病科将改成精神卫生文化展馆。提升改造后,院区地块内总占地面积不变,规划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

改造后,预计年门诊量约40万人次,地面停车位减至103个,增加地下停车位520个,主要医疗用房集中布局在西区,让出东区作公共绿地供市民享用。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中心暨北京优联耳鼻咽喉医院落成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中心暨北京优联耳鼻咽喉医院于10月26日正式落成,建筑面积逾12000,设床位65张,以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临床技术专家为主体,同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及系统化的医疗管理体系,将依照国际JCI标准设计,提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口腔科、整形美容等专项医疗服务。

医院以“学院型医院”定位,创新性结合了社会资本与公共教育,依托海航集团的优质资本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同步结合了首都医科大学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教育经验,该院将实现教育资源与临床资源的有益结合,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医学两栖型人才。同时整合全球医疗资源,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专家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专业及服务质量的交流合作。

江苏省肿瘤医院将启动改扩建工程

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征收工作已经启动,到2018年工程完工投用时,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住院床位将增至近2000张。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000m2,地上17层,地下3层,全部用于门、急诊,还将设置一流的肿瘤研究室等。与此同时,近30000m2的地下车库将提供1200多个停车位,缓解肿瘤患者看病难停车难问题。“西扩”工程位于中央路、洞庭路、百子亭路与正对江苏省肿瘤医院大门的无名巷,用于建设新的门急诊大楼,正在使用的门急诊楼将改建成住院楼,医院的大门也将设在中央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开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东扩区,定位为12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功能包括综合医院所配置的门诊、急诊、医技科室、住院病房区、健康体检、行政办公、后勤保障、院内生活、急救中心、科研教学中心等,总占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1.5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部、后勤保障用房、健康体检、院内生活和地下停车库等,设置床位600张,并配套建设院区道路、广场、管网及绿化等室外工程,计划2016年底竣工。

数字|DIGITAL

16项

日前从工信部官网获悉,10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项行业标准及1项行业标准样品报批公示》。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202项化工、建材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1项化工行业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其中涉及涂料行业的标准制订超过16项。这些涂料标准基本上都是对相关涂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做出明细规定。行业标准的公布将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65亿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工程开工,该康健中心,位于泸州城西新城,沱江以南,紧邻泸州未来城市中心。项目总投资65亿,占地面积约1853亩,其中医疗用地538亩,康健养老区587.5亩,医疗区生活配套用地242亩。一期工程总投资8.8亿,规划建设1000张床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西南医疗康健中心将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医疗产业园区,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80个

根据《北京市2014年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要求,养老照料中心将优先鼓励对民办养老机构、街(乡、镇)敬老院或养老院、光荣院以及符合条件的全托型托老所,实施改建、扩建或整合改造。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曾公开表示,今年北京将建成80个拥有50至100张床位的养老照料中心,北京市政府预计投入约2.4亿元,带动直接社会投资约20亿元。

300亿

在近日举行的广州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政情通报会上了解到,广州市将再投入300亿元,进行新一轮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届时广州的医疗硬件设施将超过北京、上海。

目前,全国主要有4个干细胞科研团队,广州有3个,拥有全国干细胞研究80%的力量。而干细胞研究是再生医学和健康医学医疗的基础,下一步广州还将继续引进一流的团队。

5000张

近日,哈尔滨市政协对重点提案《关于我市应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提案》进行督办。规划至2020年底前,哈尔滨市老年医疗护理床位增至5000张以上,基本实现养老机构全部具备医疗条件的目标。

装备|EQUIPMENT

美国医生用3D打印心脏救活两周大先心病婴儿

据外媒报道,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生活,之前就有许多关于3D打印义肢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报道。纽约长老会医院的埃米尔・巴查博士(Dr.Emile Bacha)医生最近使用3D打印的心脏救活一名两周大婴儿。巴查医生在手术之前制作出心脏的模型,从而使他的团队可以对其进行检查,然后决定在手术当中到底应该做什么。

巴查医生说,他使用了婴儿的MRI数据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这个心脏模型。整个制作过程共花费了数千美元,不过他预计制作价格会在未来降低。

能够感知触觉的智能仿生假肢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式假肢可以恢复肢残者的触觉。科研人员透露已有两名患者佩戴这种直接与其骨骼和神经系统连接的假肢。他们能够辨别皮肤碰触到物体,也能做从劈木头到开车等所有事。

一名在四年前因工业事故失去右手的患者借助仿生手的触觉功能再次感知到物体。7mm大的“电极护腕”环绕在手臂主要神经周围可通过触点刺激传递触觉到大脑的神经。护腕连接到右臂神经后,他就能感知到人工手背和手指上的触觉信息,从粗砂纸到光滑的金属都能分辨清楚。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11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ombined with cyber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divide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ombined with cyber knife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mple cyber knife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recent curative effect,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liver function [total bilirubin (TBI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and alpha fetoprotein (AFP) changes, curative effect of life quality, social function de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rec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444, P

【Key words】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yber knife;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 简称肝癌, 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及健康[1]。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发现并确诊时, 病情已属中晚期, 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非手术治疗包括放疗、介入、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手段运用, 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多种选择途径, 提高了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2]。射波刀作为先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模式[3]。中药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已有成熟经验, 中药除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 并且具有肯定的放疗减毒增敏作用[4, 5]。为此, 本院肿瘤科根据中药和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 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放疗科和肿瘤科住院, 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 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60例。其中, 治疗组男4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56.13±9.45)岁, T分期, T1期3例, T2期47例, T3期10例;对照组男4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55.59±10.03)岁, T1期2例, T2期50例, T3期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18~75岁;②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6];③中医证侯诊断标准采用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癌证候分级标准;④评估生存期>3个月, KPS评分≥70分;⑤肝功能Child~Pugh A、B级;⑥无放疗禁忌证者;⑦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接受本研究方案治疗。

1. 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既往已接受抗癌治疗(包括全身化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有效, ≤1个月者;③哺乳、妊娠期妇女;④合并严重感染或伴有消化道出血、腹水、重度黄疸、出血倾向及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脏器损伤者。

1. 4 治疗方案

1. 4. 1 射波刀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射波刀治疗。参照射波刀治疗规范结合本科治疗经验制定如下:首先于CT定位前1周行B超或CT引导下金标植入术, 以作照射治时引导之用。术后7 d影像定位。由放射诊断科医师和放射治疗科医师共同勾画出影像学可见肿瘤体积(GTV), GTV 外放3~5 mm为计划靶体积(PTV), PTV 体积为75~450 ml(中位160 ml), 重要危及器官包括去除肿瘤外的正常肝组织、胃和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肝区、胰腺、肺、心脏、肾脏、脊髓等。总剂量38~45 Gy/3~5 F/3~5 D, 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2.0%~80.0%, 周边正常器官受量均在正常耐受范围内。所有病例治疗采用具有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的美国G3型射波(cyberknife)实施放疗计划。

1. 4. 2 治疗组 在射波刀治疗基础上, 辅以中药扶正清毒化瘀方治疗。扶正清毒化瘀方基本方为: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8 g、柴胡10 g、白芍15 g、半枝莲20 g、重楼15 g、绞股蓝15 g、土鳖虫10 g 、杜仲10 g、补骨脂15 g、山药15 g、女贞子15 g、三七粉6 g、天龙5 g、蛇六谷20 g、生牡蛎30 g、醋鳖甲15 g。1剂/d。为便于患者服用方便及长期服用, 由本院药物研发中心按照患者日服剂量比例, 调制成膏方服用, 20 ml/次, 早、晚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共3个疗程。

1. 4. 3 对照组 采用射波刀放射治疗, 同时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支持, 如护肝、护胃、适量补液, 必要时激素抗炎止痛等。

1. 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肝功能(TBIL、ALT、AST)和AFP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疗效、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6 评价标准

1. 6. 1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以瘤体大小影像学指标(CT/MRI)[7]评价近期疗效, 参照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中WHO标准制定。治疗结束后3个月, 行CT/MRI复查, 肿瘤完全消失者为完全缓解(CR);肿瘤最大直径乘积缩小≥50%者为部分缓解(PR);缩小

1. 6. 2 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医症状评分, 从患者体重、胁痛、腹胀、腹泻、乏力、纳呆、口干、口苦、黄疸等症状, 根据症状分级评分(1~5分), 累积评出总症状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估疗效:(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症状消失, 或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减轻, 50%≤症状积分减少

1. 6. 3 生活质量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Karnofsky评分标准[9]: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总有效率=(有效+稳定)/总例数×100%。

1. 6. 4 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评价标准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标准[7]: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 将SDSS量表10个条目分级得分相加即为SDSS总分。

1. 6. 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标准 按照WHO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评价[10](0~Ⅳ)度,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复查, 治疗组CR 5例, PR 23例, NC 22例, PD 10例, 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CR 3例, PR 14例, NC 23例, PD 20例, 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

2. 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 显效17例、有效30例、稳定9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稳定16例、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36, P

2. 3 两组患者肝功能和AFP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TBIL、ALT、AST、AF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 两组患者TBIL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LT、AST、AFP均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比较 治疗后3个月, 治疗组患者有效49例、稳定8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有效38例、稳定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8.33%;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7, P

2. 5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有缺陷56例、无缺陷4例, 治疗3个月后有缺陷36例、无缺陷24例;对照组治疗前有缺陷54例、无缺陷6例, 治疗3月后有缺陷46例、无缺陷14例;治疗前,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 P>0.05);治疗3个月后, 治疗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851, P

2. 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病例, 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及血红蛋白下降,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2/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7%(31/60), 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126, P

3 讨论

近年来放射技术日益发展, 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已成为治疗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中药手段之一, 疗效已被证实。中医药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以及减轻西医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 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医学认为肝癌的病因病机总的来说是本虚标实, 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失调, 导致气滞、血痰、痰凝、毒聚而形成[8]。据此, 本院全国名老中医荣远明教授提出, 治疗以“扶正固本、清毒化瘀、软坚散结”为主的攻补兼施之法, 并创建了扶正清毒化瘀方。基本方为: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8 g、柴胡10 g、白芍15 g、半枝莲20 g、重楼15 g、绞股蓝15 g、土鳖虫10 g 、杜仲10 g、补骨脂15 g、山药15 g、女贞子15 g、三七粉6 g、天龙5 g、蛇六谷20 g、生牡蛎30 g、醋鳖甲15 g。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益气健脾, 以补后天之本;杜仲、补骨脂、女贞子补益肾气, 以扶先天之本;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半枝莲、重楼、绞股蓝、天龙、蛇六谷清热以解毒结;土鳖虫、三七活血以化瘀积;生牡蛎、鳖甲软坚散结;诸药合用, 有扶正固本、清毒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方面,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44, P

综上所述, 扶正清毒化瘀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增效减毒协同疗效, 可以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肿瘤进展, 其联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射波刀, 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的治疗模式。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量追踪观察。

⒖嘉南

[1]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2): 69-90.

[2] 吴发胜, 陆飞国, 梁健.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人文, 2015, 1(10):87-88.

[3] 姚二华, 梁平, 郑银燕.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328 例初步结果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11):1763-1767.

[4] 荣震, 王同彪, 何杰.中药联合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光明中医, 2014, 29(10):2225-2228.

[5] 荣震, 黄瀚斐, 韦海霞.中医药对肿瘤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概况. 山东中医杂志, 2013, 32(8):601-6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121号).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规范.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10):929-946.

[7]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62-164.

[8] 郜飞宇, 李云芳, 张爱琴.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 2011, 20(10):764-767.

[9] 陈鹏. 扶正培元化瘀膏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临床观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4.

[10] 刘红丹. 中医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3.

[11] 白广德, 吴洁. 中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12, 44(5):20-22.

[12] 黄韵. 荣氏系列方剂配合射波刀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4.

[13] 彭巍. 射波刀及其联合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 2013.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12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3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指对颅内某一具有局限性的病灶靶区应用大剂量高能射线聚集后使其损毁, 而病灶靶区外邻近正常组织则不受累及, 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类似, 不仅能减少患者颅脑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及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 而且在颅内肿瘤治疗方面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 良恶性颅脑占位性病变局可使用。目前, 临床上对于立体放疗中应用的γ刀治疗精度、应用剂量及最佳使用范围争议较多, 需医师在掌握患者临床表现, 结合病情需求等相关情况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2, 3]。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4月~

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4例颅内肿瘤患者, 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段进行治疗, 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4例颅内肿瘤患者, 男189例(66.55%), 女95例(33.45%), 年龄35~77岁, 平均年龄(50.51±10.68)岁, 肿瘤病灶大小10~45 mm, 卡氏(KPS)评分55~90分;胶质瘤Ⅰ级26例(9.15%), 胶质瘤Ⅱ级35例(12.32%), 胶质瘤Ⅲ级40例(14.08%), 胶质瘤Ⅳ级32例(11.27%), 垂体瘤40例(14.08%), 脑膜瘤35例(12.32%), 松果体区肿瘤33例(11.62%), 听神经瘤27例(9.51%), 其他肿瘤16例(5.63%)。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γ刀进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以60Co作为放射源, 由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ET-Luna-260月亮神全身伽玛刀, 60Co放射源42个, 呈扇形放射性排列, 选择合适的准直器孔径, 用CRW定位头架, 个体性设计制作的头模及牙模, 保证定位头架与患者头部重复定位次数不变形至少30次, 经三维放射治疗方案设计、制定及验证后方可治疗:胶质瘤Ⅰ~Ⅱ级分次3~6次, 6~10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75%~90%, 胶质瘤Ⅲ~Ⅳ级分次6~12次, 3~6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65%~85%, 垂体瘤分次3~8次, 5~8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65%~90%, 脑膜瘤分次3~8次, 5~8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75%~95%, 松果体区肿瘤分次6~12次, 3~6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70%~85%, 听神经瘤分次3~8次, 5~8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75%~90%, 其他肿瘤分次6~10次, 5~7 Gy/次, 边缘计量曲线为65%~85%[4]。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5, 6]进行判定。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明显变化(NC)、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脑水肿及放射性脑组织坏死、放射性颅神经障碍或器质性损伤。

2 结果

所有受试者随访1~5年, 平均随访(2.55±0.82)年。284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237例(83.45%)。胶质瘤Ⅰ级26例, CR者14例(53.85%), PR者9例(24.62%), NC者3例(11.54%), PD者0例, 1年生存率100.00%(26/26);胶质瘤Ⅱ级35例, CR者20例(57.14%), PR者11例(31.43%), NC者4例(11.43%), PD者0例, 1年生存率100.00%(35/35);胶质瘤Ⅲ级40例, CR者16例(40.00%), PR者15例(37.50%), NC者5例(12.50%), PD者4例(10.00%), 1年生存率77.50%(31/40);胶质瘤Ⅳ 级32例, CR者4例(12.50%), PR者20例(62.50%), NC者5例(15.63%), PD者3例(9.38%), 1年生存率75.00%(24/32);垂体瘤40例, CR者13例(32.50%), PR者23例(57.50%), NC者4例(10.00%), PD者0例, 1年生存率100.00%(40/40);脑膜瘤35例, CR者4例(11.43%), PR者25例(71.43%), NC者4例(11.43%), PD者2例(5.71%), 1年生存率82.86%(29/35);松果体区肿瘤33例, CR者19例(57.58%), PR者9例(27.27%),

NC者5例(15.15%), PD者0例, 1年生存率84.85%(28/33);听神经瘤27例, CR者6例(22.22%), PR者16例(59.26%), NC者5例(18.52%), PD者0例, 1年生存率92.59%(25/27);其他肿瘤16例, CR者4例(25.00%), PR者9例(56.25%), NC者3例(18.75%), PD者0例, 1年生存率81.25%(13/16)。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75例(26.41%), 其中Ⅰ度31例(41.33%)、Ⅱ度25例(33.33%)、Ⅲ度19例(25.33%);放射性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5.63%);放射性脑组织坏死13例(4.58%)。

3 讨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最初由国外神经外科专家提出, 是指针对颅脑占位性病变将大量放射线聚集后一次或分次放出, 可使靶区出现大分子化合物结构与细胞结构被破坏, 从而因此细胞核酸、DNA以及白等被破坏, 从最大程度上杀灭肿瘤细胞, 并且使靶区中心与边缘处存在明显剂量剃度变化, 从而保护靶区边缘紧邻正常组织[5]。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 γ刀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肯定。60Co源(γ刀)应用率越来越高, 通过微创立体定位框架或个体性设计制作的头模及牙模, 保证定位头架与患者头部定位, 将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定位精度良好, 多经单次照射治疗, 中心精度甚至达到0.1 mm, 具有半封闭治疗空间[7-9]。据文献报道[10-13], 头部γ刀最初应用于临床时, 仅用于治疗头部占位性病变, 目前在临床上γ刀治疗头部最适合直径

总之, 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刘力华, 王轩, 夏廷毅. 螺旋断层放疗治疗成人脑干胶质瘤近期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3, 53(43):48-49.

[2] 吴建珩, 李晓辉, 单峤, 等. 放射性脑病的临床与MRI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22):75-77.

[3] 吴高峰, 雷进, 吴娜娜, 等. 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978例临床分析. 四川医学, 2016, 37(5):542-544.

[4] 赵东亮. 伽马刀治疗颅内肿瘤的30例临床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3(2Z):215-216.

[5] 余少雄, 尹勇, 刘泽. 依达拉奉在颅内肿瘤γ-刀术后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36):130-132.

[6] 李春田, 菅青, 马明, 等. 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的疗效分析. 养生保健指南, 2016(23):116.

[7] 黄润生, 钱伟, 房景玉, 等. 伽玛刀分次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8(6):358-359.

[8] 张倩, 胡力宏, 宋旭旭, 等. 全脑放疗联合γ-刀局部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医疗卫生装备, 2016, 37(7):87-89.

[9] 翁卿吉, 吴世勇, 李建一. 颅内肿瘤伽马刀治疗术后放射性脑水肿的磁共振特点.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8):3454.

[10] 刘守勋, 李文涛, 孟喜军, 等. 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陕西医学杂志, 2001, 30(8):451-453.

[11] 赵明媚, 宁, 刘伯晨. 立体定向内放疗并γ-刀治疗颅内囊实性转移瘤的效果. 齐鲁医学杂志, 2014(6):500-501.

[12] 刘才兴, 杨卫忠, 陈建乐. 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疗效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1):65-66.

[13] 高永军, 冯忠堂, 孙亮, 等. 脑肿瘤的γ-刀治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3):100-103.

[14] 邹跃, 张加望, 马敏, 等. 超级伽马刀治疗儿童脑干肿瘤36例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10):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