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04 09:40:3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 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认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需要和外界保持一个平衡,所以人是在合理的发展着。传统文化在今天社会中价值和意义或许正是在于此,它追求的是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伦理关系,追求的是个体怎么去承担责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和谐的生活。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论文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向国际市场打开大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领域都开始融入国际元素。在环境设计领域,很多境外的设计师在国内环境设计工程中中标,并参与到国内的环境设计活动中来。这让国内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惊呼“话语权丧失”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国内环境设计领域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进而在我国环境设计领域掀起了一股融合传统文化的浪潮,也因此,传统文化得以在中国的环境设计活动中重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的科教文化行业进步迅速,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也逐渐苏醒,对外来文化开始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对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国际和异域文化产生了异议,认为这些建筑、景观不能反映出自己民族的特色,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在这种社会和民众需求的推动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优势、局限性及发展思路

(一)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环境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要素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以建筑设计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很容易区分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更加趋向于建筑原本的形态,也就是说更加倾向于建筑的实用性。基本上当前建筑物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作用。那么在建筑中除去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剩下的就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因素往往是非理性的,是为了提升更深层的建筑品格和审美形象才加入进去的,这就意味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融合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是这只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种看法,单纯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对环境的塑造理念,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让环境塑造更加具有历史的沿承性,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和审美追求,这是其他任何文化理念都不能起到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要有儒、释、道三种学说,这三家在对文化的阐释上,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三种思想达到了空前的一致,都认为人和环境应该是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这就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应该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沃土,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融合的应用

(一)树立自信心,破除对西方中心论的迷信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国门的初开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国内的环境设计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对西方思想和西方设计理念的模仿,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稳,这种思想的盲目和急躁退却以后,环境设计人员开始认识到环境设计必须根植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并以此为起点。我国的环境设计事业开始对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环境设计理念进行探索,走上了一条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证的新道路。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主体,应该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相信在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呈现出更加无可比拟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同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环境设计理念必将破除西方中心论的迷信,能够让中国的环境设计回归到传统文化延续、传承和融合创新的道路上。

(二)对世界各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切发展和创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理念、思想的总结与提炼,在环境设计领域,我国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国理念的一隅,也不能逡巡于传统文化的桎梏。而应该博采众长,既要研究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研究一切外来文化,在了解自身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世界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我们有什么优势,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环境设计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了我国和世界环境设计的最新发展,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环境设计的全面认识,才能清楚当前环境设计发展的方向。进而在根植于传统文化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环境设计理念。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合

我国文化不仅具备无所不包的广域性,同时也具备纵向千年的时域性。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上,文化的发展进步总是先驱,是历史向前的引路者。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也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点上,我们的环境设计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兼顾现代元素,并结合中国环境设计的实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传统文化是基于传统社会实际创造的,在现代环境设计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结合应用一定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设计领域中,设计主体一定要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结合在现代社会的血脉中,与环境设计的现代元素一起促进我国环境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总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加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符合现如今的审美潮流,不能盲目的融入设计,而是适当的、合理的,使环境与传统文化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提高环境的艺术性,为环境设计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的设计与创造,促进环境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积极、有效地推进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作者:李江永 陈利伟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文化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论文

1.追溯历史、立足当今、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居者优有其屋”而不是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户型上要求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住宅的外延周边环境、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衡。这就要求了我们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既要知晓历史、了解政治,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打造属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成都人好休闲、爱坐茶馆、爱吃火锅、摆龙门阵,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能看到茶楼、农家乐、景区里打牌、烧烤、喝茶的人们络绎不绝。而易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闲文化空间增强了人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开了城市规划进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参与性。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其下属的易园餐饮公司在成都开创了园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创造出具有易园特色的易园食谱,易园茶艺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2.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设计理念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传统文化与群众互动、参与性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5.总结

成都易园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是成功的,它的建立带我们感受到了西南巴蜀文化的特色,领略到传统的地域文化魅力。那种休闲、静逸感,那种时代性、包容性。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如果在易园园内设置一些传统历史的真实载体就好了,比如,保留一些历史痕迹,残损的墙面、废旧的景观小品以及经过风吹日晒的岁月痕迹等诸如此类的。当然针对我们中国传统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要做的还有很多,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俞孔坚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认识到,你是中国这么多人口中少数能够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获得这么高学术造诣的,如果连你也陶醉在小小的空间里,那么中国谁去弄?”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作者:任艳敏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论文

1传统文化自觉的现状

1.1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

伴随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不断输入,市场经济全球化、经济方面的功利性等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消费观、择业观、恋爱观等方面呈现低俗化、功利化、娱乐化倾向。消费观。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和方式等总的态度与看法。其作为一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产生影响。正确的消费观应当是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受不良消费观念影响,大学生日益个性张扬,爱慕虚荣,同学间相互攀比,关注品牌,寻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优越感,形成赶、超、比怪风。大学生还会出现办生日PARTY的攀比,PARTY档次不断提高,据调查90%的大学生都会在生日时邀请朋友HAPPY,而且会竭尽所有来办PARTY,觉得倘若不够大气,会很丢面子,也就是把个人面子看得很重要。这种消费观对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之朴实、勤俭产生一定挑战,对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树立产生一定的影响。择业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明显凸显出竞争意识,他们能够把握机会,表现自我,在毕业季能够精心准备,不遗余力地奔赴于各人才市场,投简历,毛遂自荐。但也有不少毕业生急于求成,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高瞻远瞩,进而造成毕业失业率逐年攀升。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相互攀比,大城市、国企、高收入等是大学生热衷职业,而下基层、工厂、西部偏远地区、苏北地区,相对比较冷门。眼高手低,脱离社会实际;普遍想法不是先尽本职后索报酬,而是先索报酬。高校就业课上老师会不断引导大学生,现在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部分毕业生宁愿不就业,也不会去小单位、小公司。恋爱观。现代大学生的恋爱观逐渐产生变化,社会上流行着种种拜金主义、拜权主义,这些观念对大学生恋爱观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宁愿坐宝马里哭”虽只是娱乐节目的一句流行话,却道出了金钱对现代人的诱惑;择偶时,财富、权利越来越作为重要的条件。教育部已明文规定允许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结婚,因此各高校大学生恋爱已很普遍,辅导员、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面对班级同学谈恋爱问题,是不提倡、不反对、不干预态度,平时教育中在这方面引导也较少。加上社会在恋爱方面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在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表现出比较极端的行为,这些均严重扭曲了正确的恋爱观。

1.2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自觉与自信

文化认同是指个人受其所属的文化影响进而对所属文化产生的认同感,文化自觉,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即对本国文化的坚定信仰。当今不少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不愿花时间去阅读有关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不愿意主动了解国家传统文化,甚至于网络、电视中有关历史与文化的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观看的兴趣。没有认真去了解,当然就不能理解,不仔细阅读就感受不到其高深内涵,不能做到有所感,当然认同就更谈不上了,没了认同何来自信以至于自觉?外加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市场化、商业包装进行西方文化的宣传,极大的冲击着大学生价值观,最终导致对本国文化自信的缺失。

2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2.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主席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并且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核心价值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将截断自身精神命脉。传统文化自觉能够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营养。不具有文化自觉,大学生就无法坚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需要对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也将增强文化自信。

2.2培育大学生传统文化情感的根本要求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身认同之根本,只有培育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感,文化自觉才具有一定的基础,才有了可能。如果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情感,那就更谈不上传统文化的信仰、崇拜了,最终将导致传统文化的破碎,大学生无法找到认同感,没有认同感就更不会有文化自觉了,更无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了。因此,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世界各国无不在加强本国文化情感的培育,并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比如日本,对“菊与刀”的认同;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每一步都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种种现象表明世界各国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迫切认同,对自身传统文化情感的不断培养。因为只有产生了情感才会产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使得本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承载文化的国度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在历史上有过辉煌也有受欺凌的悲惨经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的入侵,特俗的文化经历……因此,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促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尊重尤其重要且紧迫。

2.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置身于多元文化背景,受多种价值观碰撞的影响,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培养中华传统文化自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摆正自身位置,正确认识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以及人生价值。通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提升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发展才会有很好的前提和基础。更何况,文化自觉的程度越高,其对文化自主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客观理性地分析所处的环境,应对外来文化,使得大学生能发现自身优点,找到自身存在的优越感,不断修正观念与行为偏差,应对学业以及社会的各种挑战,最终实现个体健康成长。因此,文化自觉是大学生实现个体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3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的途径

3.1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解决好此问题,要求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必然要求大学生对中国所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具备信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中国已经具备的综合实力、充足的文化资源以及发展能力,为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前提条件。学校要保质保量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党团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功能,发挥党员在同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身边优秀党员、团员、感动校园十佳等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同学,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学生,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教育效果。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需多样,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软件,抵御网络中错误思潮,及时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开展引导、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3.2发挥课堂教育主要渠道

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认识主要在于思想政治课程,它肩负着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任。课堂教育要深入浅出,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拥有正确的判断力。“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因此,课堂教育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课堂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

3.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中培养文化自觉

社会实践是大学联系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得以锻炼综合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积极采用中国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全面渗透、有效贯穿于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社会实践活动根本指导思想,体现活动的社会主义特性。社会是最好的大学,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实践中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发展,坚定传统文化的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冯云平 单位:淮阴工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论文

一、解说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兴趣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处不在,就当前的教科书而言,其中的选文就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教师必须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知识,以随时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自身文化素养与魅力,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的课堂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荆轲刺秦王》对于荆轲临行前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看到这里,或许会有学生感到好奇,“为什么是白衣冠?”单看这个问题,确实简单,却也很有意思,对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面回答,即,因为太子与众宾客均知道,此番肯定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故皆着白衣以示永别。然后,教师还可由此将白色同凶丧联系在一起,若学生有兴趣,教师还可继续引出“白”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在古代汉语中,“白士”与“白丁”有表示“社会地位低贱或是没有文化之人”,而现代汉语中,却对其有了新的解释,即表示“落后或反动的白色恐怖、白匪等”,且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还有“纯洁之意”。这样一来,不仅将“白”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了,而且还对词语与文化进行了探寻,信息量极大。对于学生一知半解的知识,教师若进行深化、点拨,必然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与兴趣。

二、整合传统文化,传授背诵方法

背诵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增长,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不管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均需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与古诗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背诵普遍有着畏惧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通过传统文化同内容的结合来解决。如对于《陈情表》这篇文本,教学目标是要求全文背诵,全文共有476字,一看到这么大的篇幅,学生就在心里打退堂鼓了。且文章多是四字句,理解起来也比较难,特别是背诵到第二段的时候,极容易出错。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两个问题:①“秀才”、“孝廉”与“郎中”、“洗马”有何区别?②“拜”与“除”又有何区别?进而引导学生翻阅相关资料,结果得出:①“秀才”与“孝廉”均是汉代时期的考试科目,只有通过考试者方可被授予“秀才”、“孝廉”的称号,而“郎中”与“洗马”则是官职名称;②“拜”表“授予官职”,而“除”则有所不同,表“除去旧职而授予新职”。在掌握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后,学生就可很明确的知道,因“秀才”与“孝廉”非官职,故为“辞不赴命”,而“郎中”与“洗马”皆为官职,故只能是“辞不就职”,加之李密最初是没有官职的,故需用“拜”,后来则在免去“郎中”一职之后被授予“洗马”一职,故用“除”。借此机会,让学生对古代官职名称及变动做一个梳理与整合,通过这样传统文化常识的解读和分析,学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传承传统文化,铸造美丽人格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选文、每一个单元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编排的,可以说,每一篇文本都具备了文学作品的美质,每一个单元都有其核心文化价值。为此,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出每篇文本、每个单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进而将教学的重点适当转向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解读中来,从文本所涵盖的思想内涵、民族心理与价值观念中探究出我国文化传统的精髓,进而实现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形成积极向上的入世态度,促进美丽人格的形成。如通过解读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贾谊的《过秦论》、屈原的《离骚》等文本,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其各自的社会角色与义务,必须养成自觉承担的精神;而通过解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曹操的《短歌行》中的“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古人文人贤士以个人社会价值实现作为人生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舍弃一己之私而成全民族大义的崇高精神,进而培养抛却小我,群体至上的处世态度;通过解读庄子的“无为”境界(《逍遥游》),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恬淡心态(《归园田居》),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定风坡》)到“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然旷达精神,引导学生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守住自我,淡泊名利!

四、拓展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立足课堂,依托教材,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拓展,积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文学作品中无不显现着传统文化的影子,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中慢慢解读,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想要描绘的美景。对于《荷塘月色》这篇文本,因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月光”与“荷花”都有着较多的笔墨,为此,在学习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以往描绘“月光”、“月色”与“荷花”的文学作品同现代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秀。同时,教师还可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叙述拓展阅读,品味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譬如学习《赤壁赋》时,可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并借助于《苏东坡突围》等,充分了解苏轼,感受苏轼等古代文人身上的文化秉性,有了这样的拓展学习,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熏陶,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独立坚挺的性格。

作者:刘立忠 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传统文化论文:青少年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的门类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很多,具体可以在“仁爱”“和谐”“德性”等方面能对个人产生良好的影响。首先是“仁爱”。“仁”字在儒家文化中出现了多次,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道德使命便是要“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教育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仁”者,要学会“爱人”,关怀别人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通过自身道德丢杨能够至于“三德”的境界,“若行五道,必须达德,无知不能识其理,无仁不能安其事,无勇不能果其行,故必须三德也。”其次是“和谐”。传统文化的思想便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思想,古人还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种思想强调,做事要恰当,合乎原则和规律,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有着自身的运转规律,人要按照规律从事自己的活动;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处理长辈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要凭借自身的道德,靠自身的修养去帮助别人,影响别人。现代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博大、包容精神。再次是“德性”。这主张的是每个人从自身的道德出发来完善自我,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传统文化要求个人从自身思想和行为出发,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讲究秩序,也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代际之间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重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勤劳朴实,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准则,它通过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引导人们明礼知耻,强化个人正确的道德意识。同时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助于锤炼青少年的个人品德,学善戒恶,涵养良好的德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逐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这是儒家提倡的君子操守。其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对如今的应试教育模式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很多青少年在人格上容易即兴,出现了袁源杀父弑母,马加爵杀人等极端事件,青少年缺乏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意识,这些悲剧说明了部分青少年人格的不健全。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让青少年学会尊敬、关心和体贴自己的周边人和事,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责任心、爱心、感恩的心,做一个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最后,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对建设现代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弘扬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使整个民族形成民族软实力,能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以此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把握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更多是训斥、批评,学生的接受度比较差。笔者认为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能继续这样,青少年的不良思想道德更多的要靠他们自己去认识,去思考。比如可以小悦悦无人救的悲惨遭遇,以及古代的司马光砸缸等为例进行对比论辩,让班级小组组成不同的阵营进行论证,在课堂探讨“见死不救”的对不对中形成了热烈的气氛,有力的揭示当今社会道德的缺失,并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完成德育教学的目标。这样就摆脱了那些声嘶力竭的训斥,摆脱了无聊的灌输,形成了另外一种平实的风格,充分的让大家意识到了不良价值观带来的辛酸。另外很多青少年年龄小,思维活跃,学校教学还可以展开一些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课程,能够充分的调动青少年的参与感和教育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以董永“卖身救父”等为话题自己编个话剧,把要扮演的情景及其特征加以说明,鼓励组员自愿扮演各个角色,自己自主的决定内容和台词,最好包含矛盾和克服矛盾的剧情冲突。在宽容、安全的气氛下,学生通过投入演出来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了解对与不对到底在何处。这种模式能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奥妙,这样都可以更好的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掌握社会教育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相互组织课外活动,增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和倡议,如组织“为家长洗一次脚”、“一日打工者”、“一日小老师”“一日交警”等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到各行各业的不易以及自己曾经的不良行为,活动之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慨,这样会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带动下行动起来。还要加大一些实践文化的宣传力度,注意挖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然后采取适当的段加以宣传,宣传社会里的好人好事,用典型的力量去影响、感化被教育者人的思想,引导他们从多种多样的思想行为中分辨出哪些是需要弘扬的,是学习的榜样,而哪些是应该抑制、是应该坚决给予取缔的。还可以建设一些书法社、围棋社、象棋社等组织机构,帮助青少年闲暇时间多贴近传统文化,少接触不良信息。只有在实践中,青少年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和问题都能够得到纠正,自我修养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显著提升,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三)注重家庭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念的萌发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和家庭有关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离不开父母的辅助。作为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父母也要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礼貌待人,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坚守诚信。现代社会流行起了传统价值观,很多传统家训对指导孩子教育非常有用,如司马光一生侍亲至孝,当他的父母相继病病殁后,他“毁瘠如礼,哀不自胜”,既伤痛父母双亡,更深感孝道重要,於是闭门钻研孝经,曾说“:孝经文字虽不多,然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矣。”司马光的孝行,深深影响儿子司马康,他生性至孝,遗留给后代子孙就是孝以侍亲、忠以事君、诚以待人、俭以养德的家风,这对调节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家庭和睦、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吸收这种特色,对日常生活进行统筹安排,家庭成员以身作则,为社会办实事,尊敬长辈,善待老人,邻里互助,团结无纠纷。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认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需要和外界保持一个平衡,所以人是在合理的发展着。传统文化在今天社会中价值和意义或许正是在于此,它追求的是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伦理关系,追求的是个体怎么去承担责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和谐的生活。所以这对于我们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单位:四川省团校公共课教研室科研课题一组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

一、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完成社会主义宏大梦想的中流砥柱。小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优秀品德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初步形成对道德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判断,但仍需引导的阶段。因此,做好青少年的教育要从孩童时期抓起。一方面,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好坏决定其自身以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也决定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所以必须受到重视。因此,抓紧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有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中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可见,将中国传统纳入小学德育教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更是小学德育培养有素质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学生德育这一载体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备案时,要分配好课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如,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时,老师除了指导学生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意思外,也要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甚至可以延伸至课外,让家长带领学生去了解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一个人学到了,家长也巩固了这些知识,难得的是,你的一道家庭作业,无意间也指导了某些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学会了一种教育方式,真可谓一举三得。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需要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学习课程之外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地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激情,以达到培养爱国意识的目的。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开花

由于传统文化极具时代特色,在现代环境的背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心理,因此学习传统的历史文化要放在一定的环境渲染下进行,教师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以及探访革命前辈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的变迁。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支古筝队,使学生能在学习古典器乐中了解一些古代乐器知识;还常常组织绘画、歌唱、书法等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才艺,一方面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学校每周有一个师生共同期待的时刻,那就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常规庄严的升旗仪式外,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悦读越美”的班级展示环节,其内容都是学生美言美行优良习惯的传播和中华诗词歌赋的展演,每周一个班,每班一个主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班级的特色在这儿也得到大家的关注,每到这时候,连周围楼上的居民也在高高的露台上遥遥相望,侧耳倾听,那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通过些活动,学生了解了传统节假日的来源和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学会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三、结语

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在小学生的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其落实。

作者:罗美莉 胡晓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小学校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文化元素标志设计论文

一、影响与引导

1.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洗礼与沉淀,散发着历史的沉香和民族的古韵,是中国文化、龙脉精神、民族艺术的灵魂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却又自成一派,用最淳朴、原始的形态传递着国与民的精神信仰与审美诉求。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强调“写意”,注重“神似”,追求心灵与意境上的高度合一,用一种虚拟化的审美境界平衡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与西方强调“写实”的艺术表现方式大相径庭。在现代设计中,以标志设计为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偏好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进行杂揉重构,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展现对传统文化的新定义。不但在造型上得以借鉴和传承,在色彩上也将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升华、发扬光大。以造型为例,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将北京的“京”字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篆刻相结合,以中国印的传统造型展现中国汉字行云流水的艺术精髓。作品将现代与传统毫无违和的统一,不但体现了民族历史的艺术取向与审美特征,同时展现了现代设计复古化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以色彩为例,传统色彩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民族的独特审美观,是对中国文化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传达了中国人独有的主观选择性。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主色调就运用了象征喜庆的“中国红”,从中传达出中国文化喜庆和热烈的气氛。而这种主观选择性色彩的运用正是体现了传统色彩观念对现代设计的深刻影响与引导。

2.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引导融合

国际之间的密切交流造成了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自由多元、兼容并蓄的大环境对于现代设计的引导走向了趋同融合的状态,国际主义设计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似乎成为唯一的基本设计方式。今天,我们需要国际范,需要创新,但我们更需要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本源文化,将传统民族文化根植于现代设计是中国设计能够走向国际的唯一出口。用传统引导现代,用现扬传统,设计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标志设计的重要素材,不但可以开拓创新艺术设计形式,提炼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与表现力,赋予标志设计独特个性和冲击力,有利于大众对标志接纳和理解,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运用与传承

1.“形”——传统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纹样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精髓所在,有别于任何装饰元素,它们集成了历史发展的沿革脉络,用独特丰富的构成形式传递中国文化的演变与进步,传承着民族的信仰与精髓。传统纹样重“形”更重“意”,每一个传统纹样背后都蕴藏着美好的寓意,正是中国文化最好的见证。将传统纹样中的“形”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首先就要提取合适的元素,再对原形不断地分解、重构,将其变化衍生出新的东西。现代设计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与意义,在体现现念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灌注于设计当中,使个性与厚重并存。传统纹样元素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感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设计贴切得当,毫不牵强。

2.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中国文字以其独特的构造形式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造型魅力与艺术审美。汉字在数千年历史的锤炼中,从最早的象形文字逐渐发展成现在优美的四方样式,并构成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汉字通过象形、会意等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征,可以说是标志最原始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通过不同字体的艺术表现,如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极大地丰富了标志设计的基本元素与视觉效果,用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进行包装和升华。

三、发展与创新

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我们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我们的设计也越来越远离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如何协调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共存发展问题,平衡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现代艺术设计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在国际化互联的今天,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对中国文化的再挖掘,而绝不是单单形式上的模仿与创造,因为便于传播信息和独树一帜才是硬道理。优秀的标志设计是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共同升华,应处理好设计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给人以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的精神享受。其实,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它能被任何人理解,这也正是标志设计的初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影响与价值。中国设计应该时刻保持自身的民族个性和时代特色,从感动自己开始,最终一定会感动世界!

作者:崔蒙 杨光 高莲萍 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传统文化论文:中医药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论文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和自然做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的阐释,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中包含的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以及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

二、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立德树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立德这样描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由此可以看出立德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医院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自觉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工作实践当中,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中医药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工作在中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形,传统中医药文化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运用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对医德的论述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经典医籍对于培养中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坚定学习中医信念、巩固其专业思想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甘肃中医学院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中医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甘肃中医学院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之中,发挥文化陶冶人、感染人、培育人的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1.以系列中医药文化课程为核心,构建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

通过梳理学校开设课程,笔者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构建中医药文化课程群为核心,构筑了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主要从学习中医必备的3个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中医专业背景,以中医文化课程群为核心,培养深厚的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建设,形成了以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药文化3门课程为核心,由20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它们分设中国医学史系列课程、专业能力拓展系列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等,见表1~表3。中医药文化系列课程突出了中医特色,加强了对于经典医籍的学习,不断加深学生的中医文化积淀,丰富学养和人文精神,筑牢文化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夯基础、着长远的作用,成为中医药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人文基础。

2.以中医药文化研究为重点,打造立德树人的新领地。

学校建有敦煌医学馆,馆中陈列有敦煌遗书中的医药文献、敦煌壁画中的医学内容以及敦煌医学的近现代研究成果,突出了古丝绸之路地域特色,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究机构,学校将敦煌医学研究的学术优势和特色转化为教学优势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对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板块”分方案项目成立甘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已经开展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相关性研究、中医文化传播研究、中医药行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相关法律研究等。学校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科研成果进课堂,把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研究融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中来,这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立德树人的视野,有效提升了立德树人的层次,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新的文化高地。

3.以学校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治学思想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甘肃中医学院历来重视中医文化传承,将老一辈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作为学校极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在学校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名老中医,如西北针王郑魁山、真气运行学创始人李少波,以及于己百、黄正良、席与民、王文春、杨廉德、王德林、周信有、张士卿、王道坤等医学名家,他们有高尚的医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20世纪80年代学校制作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学录像片,2013年对这批教学录像片进行了重新数字化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为学生学习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提供了宝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传承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诊疗经验,学校设立了14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1个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通过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总结继承、发扬创新、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这些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学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指引,进一步丰富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4.以各类文化展馆为立德树人营造浓厚中医文化氛围。

学校建有中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国医学史馆、中药标本馆等一系列文化展馆和古籍文献室,这些展馆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感知中医药文化的平台。

四、总结

甘肃中医学院通过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的探索,秉承“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传统办学风格,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传统文化教育,探索与众不同的办学模式和途径,逐步形成了特色中医育人模式。实践证明,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坚持中医文化育人特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作者:武生荣 李明琼 单位:甘肃中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论文

一、文化的功能及其育人的表现

(一)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2.传递能量。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眼中的“正能量”常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故而,“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这样社会才会充满希望。大凡文化,都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即是文化所具有的潜在正能量。因此,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

3.提升修养。

文化是客观的,可以习得,其生命力在于修养。修养是主观的,是自我驾驭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外在的,而修养是内在的,文化与修养密不可分。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涵。所谓“修”,是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修养”就是把知识变成自我生命的过程。知识内存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的内容是知识,经过修养的知识是属于生命的。借助知识修养,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在的知识———修养就是内在的知识。以文化人,即谓以“文”来“感化”“、教化”人,使人不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外化于形。将所学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修养及其提高的过程。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文化这个载体。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这就要求切实把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得到弘扬,使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当前,尤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发挥。其发挥的路径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整个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教案,展于课堂”、“独辟课程,专门讲授”、“建立基地,课外体验”、“文化之旅,寓教于游”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舆论引导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社会成员按照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得以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具体到各地,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人们思想也十分活跃。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用源自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同时,有必要通过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广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的引导工作。

(三)环境熏陶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来表现;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可以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文艺创作

文学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艺创作重在以文化人、以艺育人,是一种“看不见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为人们所接受,并外化为人们自觉的、长久的、普遍的行为,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文艺创作植根生活,作品接地气,人们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要深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多创作接地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多创作传得开、留得下的时代精品。“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壮族经典古歌《嘹歌》、长诗《欢岸》和《布洛陀经诗》以及反映古代壮族人民善与恶、美与丑斗争的歌舞剧和电视剧《蛇郎》、桂剧《大儒还乡》、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作者:刘华政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思政部

传统文化论文:服装教学中传统文化论文

一、传统在服装教学中渗透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元素较多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包括了服装款式(如旗袍、汉服)、颜色(如中国红)、构图(如写意、书法)等艺术方法,这些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近期的国际服装设计领域,中国风的设计理念一直是存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反过来一定会造成服装教育工作的反向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理念出现在服装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元素在服装教育中的出现使传统文化对服装教育的渗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是在职业设计实操中的问题文化因素的应用越来越多。作为一门职业教学课程,服装教育中的设计实操课程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服装设计实操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设计理念、颜色、构图等方面对于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传统文化在服装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保障。

(二)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影响

服装教学作为一项职业教学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社会工作能力的职业人才。所以其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定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相关联。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我国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复兴趋势正在形成。主要的表现如我国对于传统艺术的支持的力度正在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的加强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服装职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一定会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利用,提升服装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加强了对服装教学的渗透,进而加大了其对服装教育的整体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服装教学渗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对服装教学的渗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渗透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影响渗透完成的问题。完成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保证渗透的完成,为我国服装教学本土化过程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持。

(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化研究

在实际的服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属于一种新生的事务,其依然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我国的服装教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服装教学职业教育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与国外的已经形成规模的教学工作相比较相差较远,所以这一教学的理论研究开展起步较晚。同时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初,我们所采用的大部分是外国成形的教学理论,缺乏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开展的意识。第二是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起步较晚。在我国的文化研究领域,对于传统文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的积极开展是近二十年才全面开展的。而传统文化的复兴是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正因如此,对于服装教学工作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的研究起步就更晚了。针对我国服装教学中,缺乏理论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以下的工作方法进行解决。首先是提高服装教学职业教育的水平。我国以往的服装职业教育是在中级职业教育中开展的,现在一些高级的职业教育学校也已经开展了这一职业教育课程。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高级的职业教学的开展为教学理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支持。所以我们应在更多的高等职业教学中开展这一课程,利用高水平的教学实践过程为理论研究工作服务。其次是在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一切理论研究的基础都是从实践研究开始的。所以只有在实际的服装教学工作中,引导教育工作者借鉴教学实践的过程,开展研究分析工作才能做好教学的理论研究。最后是在研究领域加快专项研究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的服装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其传统文化渗透问题的专项研究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这就使这一研究还没有形成专项研究。所以尽快地开展这一课题的专项研究工作,使之理论研究工可以更好地全面开展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在现阶段的服装教学工作中,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理念和灵活性。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传统文化艺术因素与时尚因素的冲突问题缺乏解决思路。作为一种紧随时尚变化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服装教学中对于时尚变化的跟随程度是很高的。这就会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元素产生冲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第二是缺乏多种艺术元素的结合思路。服装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实现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如在设计实操中如何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因素的结合一直难以解决。这就使得在服装教学中,传统文化因素经常被单独使用,难以全面地融进教学整体工作中。

三、结束语

做好服装教学的本土化研究,使我国的服装设计、制作领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服装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利用传统文化对服装教学领域渗透的过程进行研究工作,利用这一渗透过程完成服装教学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胡晓翠 单位: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文化学校管理论文

一、伦理:学校管理的核心

以人性假设为价值前提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过程是管理者通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目标,在各个方面规导与教化着未成年的人。学校管理应成为一种强调人性中的应然层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具有复杂性、情感性、潜在性等特点,学校管理活动应实施符合人性的、激发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教育工作者对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这要求学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则的同时,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为基础,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尽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背后的伦理价值选择来考察,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行为的背后离不开深层的伦理和价值的选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学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即可能存在双方平衡的支点,也可能会包含着尖锐的价值冲突。学校决策的依据、学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的确定都离不开价值的选择。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择,体现价值冲突中的“合理”与“善”,要彰显学校管理中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目标,以价值观、伦理准则和规范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指导,解决管理过程中不同价值选择之间的冲突,使其符合评价主体的伦理道德取向、伦理追求,从而使学校管理活动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促进学校管理活动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伦理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它与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有关。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民族文化会影响管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使其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学校伦理管理中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念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国民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礼,中华民族文化根扎于人们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学校管理,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管理文化底蕴,实现适合中国文化的学校伦理管理。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在中国的伦理文化形态中,以重伦理、倡道德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追求,贯穿从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教育中,始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质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回答的是人类自身以及人与宇宙万物的相处之道和终极关怀如何解决的问题,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圆融无间整体互动的和谐理念。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根据这种强调和谐与统一的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中国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张立文则开创“和合学”,并认为和合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和”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中”是阴阳和合的结合点,是宇宙万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转化的必经途径和孕育万物的能量来源,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点。人道治理必须知中、守中、体中、执中、用中,从而建中立极,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气能量,才会实现人内在的心身和谐和外在的天人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万物、人间万世的宇宙真理。世间万物包含着差别、矛盾和冲突,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内部之间排斥、对抗等方向,却不能表达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状态,即多样性的统一、有机的联系和秩序。“和”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内涵各种成分升降相荡的能动性和生命力。“中道和合”是“中”与“和”体现在认识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的方法论。“中道和合”即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它强调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冲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中道和合”揭示“中道”之和首先要用在修身做人上。“中道”是仁智双修,是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大道。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无论是修身做人,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管理过程都是修道的过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伦的过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内养与外用不二;其次,世间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状态下完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唯有执中才是成事正道,是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分歧,把握管理过程的适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举、严宽相济中获得和谐。最后,孔子强调“时而中”,“中”不是空间位置,而是一种状态。它是动态的,即能够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遵循“中道”原则。宇宙万物,千变万化。在管理中做到“从容中道”即娴熟地驾驭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道”,体现出“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洒脱与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

三、启示:从“中道和合”看学校管理的伦理准则

《论语•子罕》中有“扣其两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两端”关系非两级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在变化中保持两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管理中体现出一种由“中和”而产生的合力,使两级复归于“中”。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两端”状态,以期达到平衡状态有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寻求学校管理的内在管理哲学为要义,故选取体现学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伦理性的四个方面:“正己正人”、“义与利”、“天与人”以及“乾与坤”进行阐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体现。

(一)正己正人

中国文化强调“性之德”乃“合内外之道”。“正己正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人与己”不可分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过程。这种以“内修”推动“外治”,由“内圣”达到“外王”。通过“修己”达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逻辑起点。《大学》提出“三纲领”把“内圣外王”具体化。“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发扬德性;“亲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众;“止于至善”即达到仁的至高境界。“正己”与“正人”就是强调通过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树立,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并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安稳和谐的状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加强自我心性的修养与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与表率作用带动影响学校成员,把“修身”视作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务和主轴内容。

(二)义利之辩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对无形的人的精神层面有着无限的热情。他们都重视心性之学,其立教弘法的宗旨,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把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定位于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于“道”,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为人道治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境界”同“功利”的区别,在于德性升华与欲望满足这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分野。儒家认为境界与功利、“以政为德”的管理价值观与管理成效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对功利的关注,不在个人利害得失之计较考量,而在万民之忧乐、国家天下之安危的萦怀牵挂,因而管理是在现实中蕴含着理想,在功利中体现着境界。学校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是以取得最大化的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有效活动与动态过程的总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功利与人文的权衡与把握这一伦理原则,存在并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上。管理境界即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体现了管理者对管理本质、发展规律的把握,并反映在管理方法中。“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与亲民实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学之道,即圣人之道。正所谓大道至简,“至善”是学校管理者修己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实行人文管理的极致体现。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功利与人文的关系时,应当从“至善”的层面着手,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体现人文色彩,挖掘师生的内在潜质,实现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使学校管理在取得办学效益中体现着“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三)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先哲对人的认识,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运用“精气”或“元气”理论,去探索人类生命的起源或构成,是从生命宇宙发生学意义上去说明人与万物的关系,揭示人类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因而,中国文化的重人,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重人。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出发,古人认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们的愿望反映了自然法则运行的趋向,是天意所归。但是,人类不能也无权排斥、宰制、征服万物,应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文化强调通过赞化育、参天地,实现“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观念运用于管理实践主要把握:“天地之性人为贵”,确立与保障人的主体性、人的独立价值与尊严,人道治理和天道运行相和谐,与自然相和谐。学校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为了实现教育精神和人文价值,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性中的应然层面,满足人对个性、尊严、潜能的发挥的需求,全方位、深层次地实行合乎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实质是重视人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开发个体的智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建设中得以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也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观念。其次,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管理活动必然与相关的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如自然、社会、政治、法律等,组成“管理—环境”的互相作用与制约的动态系统。学校环境影响学校管理功能或程序,进而影响学校管理功效的发挥。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自觉认识与把握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动及其发展趋势,沟通协调外部社会教育资源、家长等,协同搞好教育。

(四)乾坤相合

“乾”与“坤”,入于“八卦”之中,列为《周易》之首,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与概念之一。一般代表天地,阴阳。万物存在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宇宙间生生不已的阳刚之气。这就是“天道”,也是太极阴阳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之道。《周易》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构成,阴阳相合,互动互补,相反相成。因此,自然界万物和谐发展的本质是阴阳和谐。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内外结合、主客兼顾、进退有度、张弛与时、管理与伦理、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都在乾坤之列。《杂卦》开篇道:“乾刚坤柔”。刚柔构成乾坤的基本内容。乾坤相合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刚柔相济”。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为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刚”体现在制度方面。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保持学风刚性严谨以及制度的明确性与可遵守性。此外,还要注重学校环境和整体设施的氛围,扩大并延续学术氛围,在对学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持其审慎严谨的治学态度。“柔”体现在管理层面上,凸显育人的管理内涵和人性化管理的韧力。柔性管理不是软弱的管理方式,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一名学生利益诉求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融进管理体系中,实现他律自律的结合,从而保障优质的管理效果。任何单一的方式都不足以为当代的通识教育提供完整的服务。这就要求学校在实施时充会结合校内的实际情况,在权力与非权力之间,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制定制度规范和文化约束机制,寻找能同时体现柔性管理,又实现本校特色的运作模式。通过张驰有度的管理方式,形成平衡及理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超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宇宙万物系统是和谐稳定的整体,化解各种矛盾,以求互利共存。由于万物的特性,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不断变化,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要与时代条件及人事相匹配。中国管理文化正面临着中西文化冲突和中国现代化的挑战。《易•系辞》曰:“天下同归而疏途,一致而百虑。”其所概括的这一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为我们思考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变异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和合”的和合学,实现管理的古今相合,正是对其挑战的回应和化解之道。中国管理文化的古今相合首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超越。即如何求自我转折与自我充实,通过自我反思和慎重的哲学探索,使传统文化达到现代化意义,确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意识,就是自觉对传统文化特质进行反思,还原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比如在思维方式上,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多半是被动保守的姿态,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在哲学内容上,传统文化语言更多具有艺术成分,高层次方法论分析不足,对其内容的理解多靠体悟与感知等,这些传统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同样存在。因此,无法将其原封不动地引入现代管理实践。中国管理文化要突破传统文化的思想框架,超越传统文化本身存在的内在难题,经由批判进而实现创造的发展。其次,中国管理文化的面临着中西文化冲突与现代化的挑战,对其挑战的回应在于中西文化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既不是“中体西用”,也不是“西体中用”的文化倾向。汤一介先生认为,对历史上及现实存在的哲学问题不应该只是“照着”中国传统哲学讲,而应该是“接着”中国传统哲学,甚至“接着”西方哲学讲。“接着讲”实质就是摒弃“文化复古”、“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实现“中西互为体用”的文化交融创新,立足各自传统管理文化中的现代价值,结合新世纪新经济时代的特点,在肯定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创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体现的是“中西互为体用”的文化的交融创新,即双方都要从表面的机械的认知和评测,转向对彼此文化内在的有机整体的系统体认和把握,从简单的急功近利的模仿,转向对彼此文化精神实质的心领神会,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汇通与交融。西方文化需要一个“转识成智”,由技入道或由术悟道的境界提升,即对中国智慧的吸收,中国文化也要有一个“法无定法”的观念认同,即借鉴利用西方管理制度、技术和方法。将西方管理理论所强调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程序的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数量化等科学管理、工具理性的管物之术,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管人之道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地位,在管理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管理理念的趋同,促进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作者:孙颖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传统文化论文:民族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论文

1.随着时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应贯穿于课堂内外

近年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愿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名牌大学,穿名牌衣着,开豪车,住豪华别墅,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有奢望之心,而民族文化中的优良美德不见了。公交车上的让座反而成了一种奢望,这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所致。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教师要时刻有这种意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漫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创作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漫画。如:在公交车上,站着一个弯背弓腰、摇摇晃晃的老年人,旁边坐着几个青年学生,他们谈笑风生。这样一老一少,一站一坐,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此画的讲评,引导学生尊老爱幼,弘扬传统美德。在《装饰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的光盘、报纸、草帽以及破旧的毛衣,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制作成各样的小装饰品,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在课下,组织课外活动,成立书法和中国画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书画讲座、书画大赛。把这些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不应付,不走过场。

2.践行传统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书法、中国画、中国结和陶瓷艺术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制作能力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非常直观的融入其中,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就拿中国画来讲,首先要懂得欣赏中国画。在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风雨鸡鸣图》,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其次,要有条理地进行笔墨练习。中国画墨色的干、湿、浓、淡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学生开始练习时,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践行传统文化,还要潜移默化去引导学生。如:假期组织学生去游览遍布中华大地的人文古迹;去陶瓷之都体验陶瓷制作的神奇和各式艺术品的精妙等。

3.寻找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

随着伟大祖国日益强盛,我们以更包容的姿态去容纳各国的文化,以更大的胸怀去迎接世界宾客的到来,而中国的形象和中国的元素更是现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体现在诸多方面,如:长城、故宫、唐装等。如何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传播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走在教育第一线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材,拉进课堂,通过生动立体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如在《民族风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如何将中国元素巧妙运用到服装设计上,如面料选取丝绸、锦缎、麻、蓝印花棉布等;款式选取中山装、旗袍、立领、斜襟、对襟等;图案选取牡丹花、团花、缠枝花、龙凤和汉字等装饰纹样;颜色选取大红、大绿、明黄、蓝等色彩艳丽的民族色彩;工艺选取镶、嵌、滚、盘、绣等中式工艺。将这些中国元素,哪怕一点点元素巧妙地结合在现代的服饰中,形成最炫民族风。

4.结语

综上,通过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引入美术教学之中,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提高艺术素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民族精神,就会虚无、就会被淘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人类美的规律和厚重文化价值,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去传承这种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微薄之力。

作者:吕亚丽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四中学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文化中海报设计论文

一、传统文化——“形”“情”“意”

1.形。

《史记》有云:形者,生之具也,即物体在人们眼中所呈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传统文化中关于“形”的元素不可谓不多,最起码的古体汉字都颇具形态美。在现代海报应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海报所要表达的内容与适合的人群,适当选择“形”元素进行升华与应用。如作品《关爱》是我将原有的“形”进行拆解、分化、切割、变异所创作的公益海报,然后结合海报的预定宣传目的与时代文化特征,进行再次重新组合与适当应用,这样设计出来的海报不仅富有古典意境美,同时还带有强烈的时代节奏感,既可以达到预期宣传目的,同时还能彰显文化内涵。

2.情。

不论对于哪一种文字方式来说,没有情的存在就没有灵魂,海报作为现代的一种重要宣传手段,透过文字与图形所渗透出来的情更是必不可少。而在我们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情已然内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说中国的书法。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截止到目前为止各种风格的书法让人应接不暇,设计师在设计时可利用这种多方式的文化,结合现代西方宣传理念与宣传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古与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与切入点,设计出一种既富有民族感又包含异域特征的海报。

3.意。

指的是海报中所蕴含的思想,一张足够优秀的海报应该可以使人们“顾名思义”或者见“形”思意。传统文化元素在海报中的应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给海报增加一些新花样,更多的是在追求传统文化元素背后所包含的意境。

二、海报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1.中国书法元素

中国传统书法历经千年而不腐,其中蕴涵的文化底蕴与意境美。由此可见,现代海报设计应该对此加以合理利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在有限的海报空间内实现无限的活动主题宣扬,科学适度将传统书法在海报中加以利用,借助书法背后所隐藏的独特韵味与古典美,为海报增加内涵、扩充形式,彰显现代海报的独特美。

2.中国剪纸元素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大概可以追溯至公元六世纪,作为一门镂空艺术,剪纸给予世人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感,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寓意也是相当广泛。发展至现在,剪纸并不仅是高高被束缚于历史舞台上的一门艺术,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的丰富与多彩,比如中国2008年奥运会福娃剪纸等的出现。现代海报设计师应该积极进行效仿与利用,在充分掌握、领会剪纸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活动主旨,赋予海报以新生。

3.中国传统年画元素

相较于书法与剪纸,中国传统的年画其外形美、意境美更趋于明显,不需要过多沉思便可领会其中含义,中国年画追求的是一种民族认同感与共同精神积淀性,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画面标志。在对传统年画元素进行创作时,不能仅仅只流于表面,要注意挖掘年画背后的意境,在追求形式的同时也要把握住年画人物表情的动态特征,只有真正的领会、发掘年画的文化底蕴,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年画元素展现自己的设计追求,让观众领会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我们既要勤于学习现代艺术风格,也要勇于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再度创新与应用,利用自己专业所长,糅合传统与现代两种艺术风格,在方寸海报之间,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交融,体现中国海报艺术的美妙与精髓。

作者:谷博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论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

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

3.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

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人文内涵的具体表现,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校训都体现了其发展的治学理念与文化气息,而这些无一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力。其一,我们提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等学校文化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教育理念、校风、教风、学风、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校园建筑、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的设计、建造中。其三,着重落实校院历史纪念碑、名人雕塑、画廊的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广场、公告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促进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股未被充分发掘的教育能量,它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文气息为我们的校园带来教育正能量,并去启发和塑造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影响着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聚集着华夏子民的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显而易见且极其重要,因此新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审时度势,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朱江鸿 廖启云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

传统文化论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感恩教育论文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所崇尚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感恩教育的文化价值所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点。感恩教育就是最佳的对接点。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由他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但是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来自不良文化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大学生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抛掷于脑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尊师重教、感恩自然等思想,在他们的视野中失去了吸引力。目前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缺失、知恩不报、不讲信用等不良现象,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才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善”的品质,使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品质。

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也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感恩教育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但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称的现象:无视父母的辛劳、老师的付出和社会的关心,不能承担对自然恩惠的保护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和祖国的培养,培养他们具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品质,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时代新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感恩教育,把感恩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怀感恩之心,留感恩之意,存感恩之情,行报恩之举,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蓝天、白云、阳光、江河、山川、森林等,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可是我们不但不知道珍惜和感恩,反而总是无情地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雾霾、水资源短缺、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日益凸显,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要让大学生与大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感恩和报答之情,树立大学生对自然的感恩情怀。否则环境就会恶化,能源也随之枯竭,人类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大学生只有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懂得如何去感恩自然,才能真正地珍惜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自然界建立一种互惠互利、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只有精心呵护自然界,自然界才会慷慨地把青山绿水赠给人类,使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早日实现。

作者:陈雨蒙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