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04 09:44:33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文化 文化论文

摘要: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兼容并包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破,又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既要有校内因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又要有对他校优秀成果的借鉴既要摄取国内同类院校的优秀做法,也要放眼世界大学文化建设现状,高瞻远瞩,与世界接轨。

大学文化论文

大学文化论文:建设发展的大学文化论文

1大学文化的建设

大学因其肩负的使命,注定了它作为高端人才的汇聚地,社会发展由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构成,而大学则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个国家文化先进与否的主要代表,发展经济生产力是目前我国最紧要的任务。大学则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大学要积极建设学校的文化,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先进的,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国家人民基本达到了温饱状态,人们对新的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新事物应运而生,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大学的文化建设却是国家建设中最先进文化的源头,他应该最先进行文化建设,进行各种先进文化的多方交流、辩论、融合,最后将这种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2)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个大学是一个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目的就是精神上育人,行动上育人,管理上育人、教育上育人,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育人,大学集中了最好的科研、最好传统文明基础、最佳的文化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摇篮。大学将本着这样的理念将一批批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当中。

(3)大学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优秀的大学文化必然是开放的文化。如今,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求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认识,并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发展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4)大学要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是大学的工作目标。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的基础,没有了文化特色一个大学就没有发展,是一个大学的命脉,每一个大学的校训就是这个学校的名片,是这个学校的根基,精神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的,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2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当前,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1)加强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将大学的学生培养成追求科学、严谨务实、用于创造、与时代同步,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学术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整个学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好好学习;教师积极科研、育人。

(2)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研究。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要将学生教育成为社会化、文明化、知识化的人才。

大学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塑造理想与道德情操、培育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怀的文化,成为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磨练精雕细刻治学精神的文化,成为一种倡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文化,成为一种孕育着自立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文化。

作者:孙自力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艺术教育下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教育生态的文化困境及其症结

(一)大学教育生态的文化困境具象在中国大学西化包括苏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尽管在规模乃至管理体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种种弊端,无论是与古代的大学之道割裂,还是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压制,抑或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甚至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产业化的教育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冷漠的图景,在挑战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的怪相日渐彰显的同时,大学承担的国家创新力提升功能却没有得到根本的彰显,由此构成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困境,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上的具象可归结为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三个方面。一是人格缺失。“人格是高尚还是卑微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也是人文精神的本质。”[3]同时,人格作为人的精神的尺度与标志,是对人的教育的关键。在中国大学场域中,在追求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却忽视甚至忘却了崇高的人格,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人格缺失,道德滑坡、法律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不强,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的爱。二是创造力匮乏。科学教育是产生创造力的关键,其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使每个人能够参与有依据的决策和采取适当的行动,这对保证他们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健康和协调发展是重要的。”[4]但一方面,当前“学习科学的年轻人在减少,而且还表现出对科学缺乏兴趣,至少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情况是这样。”[4]中国的大学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创造力生成的土壤,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当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等原因,不过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则是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失衡,特别是人文教育被遮蔽,难以培养出真正富有创新性、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三是心理失衡。在现代化转型时期,中国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因为文化失衡、价值冲突的影响下人们产生迷茫、失落、压抑、痛苦、甚至无所信仰、无所寄托的心理失衡、精神境界低下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传递到大学中,使得大学生也呈现出精神生活空虚、消极颓废、缺乏信仰的心理危机。

(二)大学教育生态文化困境症结面对以上困境甚至是危机的具象,如何诊断其中的症结?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发展困境症结无论是文化断裂、工具理性、应试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其根本要义都在于忽视人文价值、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缺位。首先,大学教育偏离传统文化本位,被功利主义左右,教育领域受到非教育领域因素的主宰、教育商品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当前中国大学生产生了“传统”与“现代”的严重断裂。而在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思潮文化正在深刻影响、侵蚀着大学的文化传统。其次,大学理念受到工具理性的宰制,把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视为客观的、“技术”性的,而非道德或政治性的,大学教育的主流变成技术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在于为经济发展、工业化、科技化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忽视了责任、道德等人文价值的培育。再次,教育模式上,应试教育造成了教育的标准化,压制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被遮蔽,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创造力的提升。最后,在学科设置上,专业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压制了人文教育,科研压制教学。专业教育让人成了分工的奴隶,现代大学的弊端正在于无限扩大“专业教育”的功能,“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因此,“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便成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由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5]。

二、艺术教育: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

如上文所述,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中国大学发展困境与危机的症结,而恰恰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中应占据核心地位,正如以礼乐教育、德性教育、价值教育、人格教育为内容的人文教育构成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并且“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6]。为规避当前专业教育过度膨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弊端,防止造成学生因人格分裂、道德缺失、知行相悖而变成“单向度”的人、甚至沦为“经济动物”的异化,大学理应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那么,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在于艺术教育。人类文化的要义是人化,其人化的主要路径在于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基于人这种根本的存在方式,教育、文化与艺术本身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教育是一切科学艺术的基础,艺术教育尤为一切教育的基础”[7],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形式,也是完整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一般而言,“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8],这一系统性的教育既是一种语言教育,又是情感教育与经典教育,而在其本质上因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类本性而是一种人文教育。其一,艺术教育关切人性,能够培育智慧心理和健全人格。艺术教育的过程会让人从艺术的开放性与可持续性中沉淀一种“异质同构”、贴近“智慧”的心理结构,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创新意识,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在艺术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状态,与艺术创造主体对话、共鸣,实现情感的解放与升华,制衡物质世界与现实功利的羁绊,从而超越自我、养成健全人格。其二,艺术教育能够引导人获得对“道”的体悟和关照。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从感知艺术语言的有限存在形式出发,通过审美、想象去领会艺术作品的本体“意味”,去感受和领悟人生和命运,发现意蕴无穷的新世界,以在有限之中追寻、把握超越之“道”与无限可能,而这正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在。其三,艺术教育能够通过审美,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类、对待社会、自然、人生与自我。在现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中,艺术教育既是独立的、普及的、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教育,同时,对于各种素质教育而言也发挥了中介作用,它是贯穿于素质教育始终的,潜移默化地灌输人文价值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学的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不为培养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不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尤其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艺术教育的定位更应体现出“人文性”,这里的人文性主要是指“关于人的‘修养’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做人’的教育”[9],并发挥着人文教育的核心作用。当然,不同于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系统的专业化技术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艺术专业性教育,大学的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而且艺术教育不只存在于艺术课程之中,也可以而且应当存在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三、“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机理

伴随着后现代式的反思,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异化作用日趋明显,而基于艺术的“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教育生态场域中也应该发挥“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可以说,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能够让全体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思想与审美欣赏、评价能力的艺术教育既传承与创新了中国古代的乐教文化,能够体现“道、学、术”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的特点。这种“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情感、涵养思想,化育形成高尚人格除了艺术语言和技术的传递价值,通过将艺术的审美与陶冶性情联系起来培育人性、化育人格是大学艺术教育的首要作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认为知、情、意作为教育的三个层面不可或缺,其中,情感是人格的重要构成,不仅是人区别于物的重要特征,而且构成了“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的层次之分。一般而言,能够赋予情感最优美和最深刻细致表现的,首先是文学和艺术。大学生尽管已经成人并具备相当的理性高度,但其情感的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尚待成熟与完善。通过艺术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移情作用拓宽胸襟、陶冶性情,艺术的审美关照正是通过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的移情作用生成意象,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的。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涵养上主要体现为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其一,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去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冯友兰曾说,“儒家以艺术教育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现代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来获得德育效应。人格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有个人特性更有群体意识。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时体现了对个性以及群体意识的尊重这两个侧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艺术修养这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进而化育完整的社会人格。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受教育者尊重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尊重个人的创造,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因为审美活动和艺术有一种社会化沟通的功能,使个人和社会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二)启迪科研智慧,激发创新潜能创造性是艺术的本性,创新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大学教育通过实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现理性与感性思维相对的平衡和相互促进、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平衡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从脑生理科学视角看,艺术教育对智育发挥平衡作用。人脑的左半球负责抽象思维,俗称“数字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俗称“艺术脑”,人的思维只有在左右脑同时充分开发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更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加强对右脑开发发挥特别作用。左脑储存个人毕生的经验,是“个人脑”;右脑储存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来所创造与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是“祖先脑”。自古以来,人类都是依赖右脑作为主导来生活的,它给予人类灵感、智慧、创意,右脑的信息量是左半脑的十万倍、百万倍乃至千万倍以上。因此,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人的左脑具有行动、文字、抽象思维、数字意识四个特性,侧重于发展工艺、战略、语言、逻辑和算术等,相比较而言是开发较多的部分。右脑则具有纯粹的“生存”、对图像的理解力、隐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四个特性,可以说,这正是思维原创性的科学基础与动力源泉。隐喻是感情与图像的独特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创新,内心世界的情绪或感情往往要依赖于隐喻才得以沟通和交流,而隐喻和图像的结合就是艺术。由此,作为“右脑革命”者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学生缓释心理方面受到来自智育的压力,使由于片面接受智育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其次,从科学研究客观规律而言,其过程是先有艺术或者哲学,再到科学的创新,科学与艺术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从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科研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很多科学家总是被一种美引导着。比如音乐和数学并不偶然地构成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的灵魂,它们正是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相互击撞而谐和的奏鸣曲。可以说,激情与理性一道孕育了科学,艺术由此构成了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最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不仅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培养科研创新所需要的直觉,可以拓展想象力空间,可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提升原始创新力,改善学生思维结构,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对培育创新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形成和谐心理结构,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在现当代社会,面临种种异化现象,心理与精神的难题向人类包括大学生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使技术的、物质的奇迹和人性的、精神的需要实现平衡?艺术的完美离不开和谐,和谐精神是艺术的根本目标。以情感性为重要特征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困惑、心理失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的平衡与和谐,来维护、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一,艺术教育能够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增加审美体验和生活情趣,使人的感情活泼灵动,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借由艺术的净化功能、暗示功能实现大学生精神的救赎。其二,艺术教育可以激发集体无意识,塑造和谐的文化心理结构本体。凡是真正的艺术,均能以一种最典型、最集中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类集体无意识深层的那种最恒常、最基本的生态模式,艺术教育能进入人的感性层面,甚至让人有意无意地与自己无意识深层中生态原型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其三,艺术教育能够变化气质,提升精神境界。如果把艺术教育归结到一个最高的层面,就是要提高人生的境界,这也是艺术教育核心作用的最终落脚点。儒家崇尚“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上升到圣贤的境界,而艺术教育同样可以给人以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使人具有一种宽阔、平和的胸襟而成为生机勃勃的、明事理、有作为的人。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由有限向无限扩展的过程,“人的超越有限的意识,最根本在于审美意识或诗意,诗意是美的艺术的总精神。”[10]这里同样提出诗与艺术的内在关系,“审美教育对于人的精神的最高的影响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11]。按照人生境界的逻辑脉络,诗意的人生境界作为一种超越有限的境界、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恰是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升诗意的人生境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被称为“完全的认知”的高峰体验中更完全地具有人性、更加超越自我、更加整合、更具有创造力,更接近他的存在完美性,可以说这种高峰体验是自我超越,又是自我确证,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普遍会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这种感恩之情常常促使人产生一种“世间何等美好”的感悟,表现为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激发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因此通过艺术的高峰体验,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完全认知人的价值和意义基础上,在感恩中完善人格,完成精神世界的救赎,心理的调试、学会爱与责任。另一方面则可以培养学生超越的生活态度。超越有限追求无限和永恒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通过高远的审美境界为主导原则、凝练一种超越的精神可以实现诗意的艺术化生存。而大学的艺术教育作为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培养提升人的情感力和文化品位,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创造成“艺术品”,实现人生美化和个人生活的艺术化,使自己的生态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与提升,逐步进入审美的诗意生存。

(四)承担文化使命,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文化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2]大学是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圣地。保存、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本来就是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中国大学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体现在大学生身上的“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艺术教育是大学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形式。大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特别是鉴赏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经典而获得艺术文化的修养和文化生命的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部记载中国人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的活的图画,反映出中国人‘用美的方式生活着’的优雅心态”[13],其最终本体是“道”,体现了最为深刻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积累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的精华,它们是培育美好、善良、高尚的灵魂的最好的养料。”[14]通过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可以感受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那些隐藏在中国心灵深处最深层的东西,让学生体悟中国艺术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生命情调和意境之美。

作者:陆挺单位:东南大学团委

大学文化论文: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教师与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与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从人数力量上来说,学生是大学建设的主力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教师教育改革而进入新的发展时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变革大学文化的新鲜血液,对建设大学文化起着主要作用,提升整个大学文化的软实力是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考虑到精英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优秀大学生,精英理论认为,培养出卓越的教师与大学生,众多国外名校因培养出卓越人才而提升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的存在,文化基础及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平均素质的提高,只有学生主体的平衡发展方能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提高执行力,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又有规范性、激励性、教化性、导向性[3]。要想真正提高大学制度文化,就必须将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与具体制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强制约束力,起到激励导向效用。要致力于建设教师学生自觉执行的制度。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培育和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又要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提高各部门制度执行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此外大学要不断审视各类人事制度、评价评估制度、奖励政策、组织管理制度等隐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制度的创新给予大学应有学术殿堂的神圣与高贵品位。

(四)建立教师与学生学术道德规范,注重学术文化建设目前我国提出的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等建设目标,对大学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呼唤学术本位回归,追求大学文化资本,不断提高大学学术能力与素养[4]。大学学术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引以为傲的学术精神、学术传统薪火相传,代表着大学生命与形象。目前高校学术文化上各有偏重,但学术上仍存在不良风气,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态度抵制学术风气不正与学术道德失准现象。大力倡导扎实求真做学问的学术风气,健全教师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及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应以学术文化与学术道德文化为主线,构建大学特有的学术传统与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通过教师与学生,发展与创新学术、培养其学术道德、同时健全教师学生学术监督机制,挖掘大学学术传统,提炼总结传播教学、科研成果的方法,提高高校学术文化宣传,促进大学学术文化建设。

作者:芦雪晨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

一、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水乳交融

1.大学图书馆能够为大学文化服务育人提供广阔的课堂条件。大学图书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是大学文化服务育人的课堂。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善于利于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特点来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以人为本作为当代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更多的人。设备齐全的图书馆能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又能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这对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2.大学图书馆是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独一无二的载体。图书馆内典藏着大量的文献资源,能为大学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基础,它是学校进行科学教研项目的基地,直接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图书馆固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影响并改变着一代代学子,它是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是一所大学独一无二最神圣的象征。

3.大学图书馆是大力发展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地。当你身处于大学的图书馆内,你会被它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包围感染,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是学习的天堂。每一所大学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传承发展其独一无二的大学文化,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大学图书馆具备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不断传承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其二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答疑解惑,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思想。

4.图书馆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大学教育平等的理念。人们常说,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这表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图书馆内平等自由地学习,不分身份高低,不论贫富贵贱。图书馆会为每个热爱学习的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并以此来不断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和精神。图书馆内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学习的环境中,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简述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图书馆是建设校园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文化的大力支持。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校园物质文化应当包括校园内的文化设施、环境建设、绿化程度等,图书馆属于文化设施,也属于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2.图书馆文化集中体现了校园精神文明与文化。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从物质方面来说,还是从精神方面来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来分析,图书馆主要是利用其本身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文化的氛围的优势,并且以此来达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目的。如果只说它在精神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颇,其实纵观图书馆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作用来看,它是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产物。它是校园精神文明和文化的一种神圣的象征。

三、关于加强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几项措施

1.优化图书馆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众所周知,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图书馆内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宽敞的阅读空间、明亮的阅读环境再增添一些人性化的配置会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激发读者的探索欲望。人性化的配置有助于读者放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能培养学生们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热爱学校的情感。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们开展一些类似书画展览会等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能陶冶情操,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图书馆的配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读者的变化要求来调整馆舍的布局、配置等。图书馆可以创新一种信息共享的阅读模式来将信息资源与更多的人实时共享,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局限性,而且更有利于读者快速进行阅读,这也将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注重馆内文献资源的全面建设工作,为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的物质保障。丰富的书籍资源是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影响整个校园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种类齐全的书籍是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源基础,因此高校校园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种类的图书来满足每个师生的阅读需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从培养素质人才的目的出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引进积极向上的书籍资源来满足当今学生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注重图书馆馆员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服务育人,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熟练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的文化素养。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不仅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前来借阅的读者。我们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借书还书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尝试提供一些可供咨询的服务来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

4.善于利用学生社团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现在的大学中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学生团体,他们在大学文化的发展建设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学生团体的影响力来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如今的学生社团摆脱了单一的聚会活动,开始举办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大学生在学校的课时任务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多,而这些学生社团活动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能将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学生团体的优势来组织学生们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又能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图书馆是为学生们服务的机构,因此学校图书馆可以从学生社团处了解到学生们的要求,根据要求及时变换管理策略,这样就能吸引大批的学生自动自发地前来阅读。图书馆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图书馆文化,这更是每个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这种文化无声无息却深入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骨髓中。我国图书馆文化建设工作还不够健全,这项工作必然会跟随社会环境、大学环境的不断改变而进行深入的改革,不断充实完善,最终能更好地服务育人,为我国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只有不断发展图书馆文化才能推动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全面进行,才能大力发展大学文化的建设工作。

作者:黎莉田家东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高校大学文化论文

1目前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对大学文化这一概念的最终确定观点不一,但对于大学文化概念的理解却是较为一致的,即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基本方面构成,本文也将依循这一被广泛认可的主线对目前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梳理与归纳。

1.1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由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内容组成,就沈阳高校来看,目前,有些高校仍停留在校歌、校训就是精神文化的层次上,大学精神或未明确提出或流于形式、办学理念趋同、价值追求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更是沈阳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很多大学都会提到自己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但从其内容和实质上看,空洞、过于简单、制式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自身特点、独特性和发展战略的体现和诠释。而就价值追求而言,一些大学没有自身价值目标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学生价值培养的缺失、滞后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同感的下降。

1.2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度是大学的规范,目前沈阳高校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制度的全面、规范制定刚刚起步,制度的制定繁琐、实效性低、不系统;制度的落实及依制管理执行力不强。细化讲,大学制度的制定缺乏较为系统、严密的程序、流程,内容繁杂且重复率较高,重点、符合自身特点的部分不突出,理论性大于可操作性。此外,大学制度因所涉层面不同包括学校颁布和各系、部门自行颁布,多方管理的局面致使制度体系和内容的建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现有制度的执行主体是教职员工和学生,但其在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参与相对较少,其对制度的理解度、认同感、接受度等都受到影响,使其缺乏对制度执行的权威认可性和安全感。

1.3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沈阳高校的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普遍过于偏重校园、环境、设施等实体的建设,校区校舍的扩建、教学设施的换代更新、相关配套设施的日新月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人文内涵和个性特色却没有同步跟上,致使很多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内容繁杂,忽略了历史的沉淀,缺少对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外在体现,盲目追求现代感,规划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实现并不突出,因同一性过强而缺乏新意,不注重人文和个性文化氛围的营造。

1.4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文化建设是以学生和师资队伍为主体,从教学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就沈阳高校而言,从学生角度来讲,行为言谈失宜失态、精神心理空乏贫瘠、道德操守淡漠失范、价值文化模糊低下等问题已逐渐成为沈阳高校文化建设中行为文化建设的主流问题。从师资队伍角度来讲,存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终极作用没有得以显现和发挥的欠缺,教师队伍仍停留在只是教的层面,在如何传承大学精神理念和追求、创新治学、关注学生心理、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素质和品味等方面都是短板。

2对沈阳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2.1正确、客观的看待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进步和繁荣的促进力量,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所以大学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为主,围绕大学自身发展需求,有继承、有发扬、有吸收、有创新。其次,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恒心、包容心、进取心和系统规划,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大学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地方特点的文化建设有效路径。最后,大学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与时俱进的不断修正,要贯穿大学发展建设的始终并引领大学的内涵建设。

2.2摆正大学文化建设各要素间的关系首先,就各要素来看,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内容,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和约束,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行为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外在体现和检验。其次,大学文化建设各要素虽各自独立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相辅相承的操作执行系统。

2.3确保大学文化建设各要素齐头并进(1)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区分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精神要深远、符合时代要求,理念要实际、与发展战略相适应并有一定预见性,以特色、个性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将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精神等融入如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定位、战略、等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内容中去,形成系统的大学精神体系。(2)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制度建设一要不断改革完善,二要坚决提高执行力。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也是激励和导向,根据大学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需要,要对管理、人事、服务、激励、考评等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同时,对定了却不遵照执行或执行效果不显著的制度及时予以清理订正,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并最终达到制度被自动、自觉执行的制度文化建设目标。(3)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考。物质文化建设要突出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要为育人服务、要按需要建设、要有个性和特色;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的名片,要体现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的同时注重人文景观和人本校园的构建;物质文化建设要能将实用性、功能性、教育性合谐统一在其总体建设中,创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校园。(4)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行为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明确大学行为文化的创领者是学校领导、大学文化的示范者是教职员工、大学文化的践行者重点在学生但领导和教职员工也应包括在内。行为文化的建设要人文与知识并重,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外国先进文化、世界文化成果等融会贯通在教与学的全过程里,使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素质和修养。

2.4大学文化建设从教者开始“学上得中,学中得下,学下得下下”,反之亦然,教上得中,教中得下,教下得下下。自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在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教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者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领悟,关系着学生人生格局的构架、专业水准的高低、优秀学习思维的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塑造;教者对学校制度的建议、认可、贯彻执行和推崇,关系着一所学校的秩序和良性发展,更关系着学生对于原则、规范、秩序的认知形成;教者对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正确看待引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尤其对人文与自然的正向诠释,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温情关怀的情怀;教者对自身外在行为如言语、肢体动作等的准确把控、得体的表现、适度的表达,对内在行为如心理、经历、见识等的适时分享、巧妙分析、适当时机的借鉴,引导着学生观察自身成长、培育内心世界、培养自我负责意识和态度,从而完成自我选择和自我奋斗。

2.5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兼容并包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破,又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既要有校内因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又要有对他校优秀成果的借鉴;既要学习所属领域及行业的先进思想与技能,又要对其他领域和行业有所掌握和分析;既要摄取国内同类院校的优秀做法,也要放眼世界大学文化建设现状,高瞻远瞩,与世界接轨。

作者:徐维东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文化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大学文化论文

一、发挥大学生骨干培养成果的“领袖带动”,形成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构建动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发展,创新和改进教育方法,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培养过程中,学生中的骨干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在大学中加强学生骨干培养,发挥领袖的带动和影响,对于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骨干的培养涉及到的层面多、知识广,任务艰巨。首先要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全面培养,打牢基础。其次要依托骨干培训班,重点培养,对各学院的优秀团学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习。再次是坚持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学校不仅要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理论学习等有效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训练,传授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同时还组织培养对象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最后是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同时又坚持贯穿始终,通过学生会工作及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悄悄发生变化[4]。通过骨干培养,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政治理论基础,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精英成果,带动学校文化提升和精神凝练,彰显大学文化和大学生精神的永恒存在。

二、利用学生自组织学习实践的“自觉构建”,形成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构建载体

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引领新思潮[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时期,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还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从而为树立健康人格的提供理论基础,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能够从容应付各种社会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容易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6]。探寻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途径、新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提升大学文化和凝练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组织作用,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养成为一种习惯。处于观念形态的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可以通过大学的人、事、物来承载和践行[7]。大学生是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群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传承者,同时,他们也有着独特的学习特征,反感灌输式的强迫理论讲授,对于课堂上的政治理论说教有天生的抵触,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作为学生自组织,在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和补充作用。在学生自组织中,丰富理论知识、拓展学习载体、改变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一是建立导师制度,加强理论指导。积极探索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基于当前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现实,完全依靠学生自身,显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发挥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双主体”地位。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要聘请有着多年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关工委的老同志、社会学者以及社会杰出人才对大学生会员进行理论学习指导,规范理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研究兴趣,通过定期、不定期为会员开展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学习了解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结构。尤其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理论的形象性,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身正确的时代思想意识。二是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为广大会员放映《重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复兴之路》、《百年潮中国梦》等文献纪录片,向会员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的豪迈和伟大。引导大学生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塑造大学生独有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更新,国际互联网的运用,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信息交流渠道的拓宽,对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及全方位冲击,也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带来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认真总结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促进会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认同和接受,重新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在大学生中得到实践和展现。三是丰富学习载体,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开展优秀团课观摩评比活、征文活动、演讲等活动,让广大会员在快乐中寻求知识的拓展,在欢笑中探索理性的思考。提高理论学习效果,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提升。在理论学习中,要着重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它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内容,又包含共同理想的实践目标,既有民族与时代精神的引领,又有实践道德层面的理论标准,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统一的理论、是历史性与共时性统一的理论、是逻辑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理论、是蕴含深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论。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研究实际问题,创新发展理论的新成果,也是指导我们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凝聚社会力量,取得新成就的精神引领。四是以重要节庆日为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自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目的是在大学生中培养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坚持突出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庆、改革开放周年、一二•九、五四青年节、党的生日等重要节点,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理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同学的思想要求和思想动态,从而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政治理论水平高、思想觉悟好、综合素质强的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们中国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是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研究实际问题,创新发展理论的新成果,也是指导我们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凝聚社会力量,取得新成就的精神引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为学生培养和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全面培养和领袖带动促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有效构建,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内涵。

作者:陈驰单位:北华大学就业工作处

大学文化论文:中西方大学文化论文

一、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是源于化学学科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指分子式相同但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的一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间一丝微小的原子排列异位或功能团连接位置的变化,都会导致巨大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大学文化起源、功能和发展历程的分析比对,我们可以认定中西方大学文化属于一对同分异构体。首先,中西方大学文化拥有相同的基本构成,即中西方大学文化都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主要元素构成,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其次,中西方大学文化普遍具有理想性、包容性、浸润性、批判性、历史性、民族性、独特性、传承性等社会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中西方大学文化表现出了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故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属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范畴。再次,造成中西方大学文化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的原因,在于承担大学文化表达功能的“功能团”存在着“功能团位置异构”或“功能团类别异构”情况,这就造成了中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同分异构现象。[3]

二、AHP的原理及研究步骤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多准则研究方法。AHP方法具有简便、灵活的特点,可以将复杂的系统问题逐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多因素有序层次,从而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精确分析。运用AHP方法对复杂系统进行构成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在对目标系统进行深入观察、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和基本构成元素。第二,按照一定的原则,构造出可用于进行层次分析的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在该结构模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将被分解为目标层、中间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多个不同层次,每层次结构由子结构元素予以支撑。第三,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对两两元素间的比较判断矩阵进行运算,得到彼此间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以此确定同一层次中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第四,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完全一致性;IR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时,可认定该层次单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之则需要调整矩阵的元素值。如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则可得到本层次中的各个要素对上一层次子系统(要素)的相对权重。第五,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序,依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三、大学文化结构AHP层次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AHP层次模型构建大学文化结构AHP层次模型将大学文化结构划分为主结构层(目标层)、亚结构层(中间层)和子结构层(功能团层)等三个结构层次。其中,大学文化亚结构层(中间层)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4个要素,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即大学文化“功能团”)包括了17个子要素(见图1)。

2.专家意见征询《大学文化基本结构与构成因素调查问卷》采用了1-9的标度法(见表1)。问卷调查涉及国内26所高校,涵盖了“985”高校、“211”高校、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行业特色高校和地方高校等不同类型的大学,受访的专家既有专门从事大学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也有一线从事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校管理者,从而确保了调查结果的专业性、权威性。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96.4%。

3.构造判断矩阵首先,通过构建大学文化主结构层(目标层)判断矩阵,对大学文化主结构层包含的各亚结构层(中间层)要素进行两两比对和权重分析,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获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其次,分别构建大学文化四个亚结构层(中间层)的判断矩阵,依次对大学文化亚结构层中包含的各子结构层(“功能团”层)要素进行两两比对和权重分析,并逐一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获得的数据如表3至表6所示。最后,对全部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排序,得到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层)各要素的最终权重,如表7所示。

4.统计与分析对表2进行分析,在大学文化主结构层(目标层)中,依据权重进行排序的结果为:精神文化(0.4968)>制度文化(0.3260)>行为文化(0.1229)>物质文化(0.0543)。对表7进行分析,可见在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中,依据各要素权重进行排序,其结果是办学理念、大学章程、大学传统和大学治理堪称大学文化子结构层中的“四驾马车”;治学治教的风气与传统、大学精神则紧随其后,与“四驾马车”共同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一集团。礼仪典制、发展规划、高素质的师生与优秀校友、学校的历史与人文、形象识别系统、学校的学风、校风校训、特色学科、专业及课程等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二集团。校园文化活动、教学与科研的保障设施、景观与器物、代表性人和事等可见性较高的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三集团。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回应了“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诘问。在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大学将精力和热情聚焦于一流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中的“四驾马车”,无一不是远高于物质存在的精神财富,因而难以短期复制和速成。仅有不到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现代大学,无法拥有某些国外名校那样久远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所以,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谨防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在追求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大学文化建设更要讲求质量和效益。

四、推进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1.树立科学的中西方大学文化“异同”观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是中西方大学文化内核一致性的辩证统一。构建同分异构理论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将大学文化的研究重点从争论中西方大学文化“孰高孰低”,转移至“洗尽铅华”的新阶段,这就突破了以往过于纠缠于中西方大学文化“优劣之分”的思维局限。同分异构理论关注产生文化外在表现与导致文化差异性的内在原因,并主张通过分析和调整大学文化内在结构(大学文化“功能团”)进而达到改造大学文化外在表现的目的,从而解释、调和了中西方大学文化百余年来的分歧、冲突与“道器之争”,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观在大学文化建设领域的新成果。因此,树立以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理论为基础的中西方大学文化“异同”观,既是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是科学鉴别和吸纳中西方大学文化发展进程中一切精华的理性选择。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在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导向、约束、激励、规范、浸润、塑造、辐射作用,以及于“润物细无声”中形成思想和价值共识的过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的引领,是确保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正确方向,顺应大学文化追求崇高性、先进性、理想性的根本保障。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要牢牢占据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掌握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整合到大学文化“功能团”之中,使中国特色大学文化遍地绽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

3.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虽然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内核是相同的,但是,中西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受本地区文明、文化、历史、地理、民族和基本国情等因素的制约,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以至于在中西方大学文化的交互、交融和交锋的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正反映了中西方大学文化间存在典型的“同分”而“异构”现象。因此,以全新的视野对中西方大学文化“异构”现象和中国特色进行科学分析,不仅有利于在创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汲取西方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实现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洋为中用”、“取长补短”,而且也有益于提升我国高校对于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内涵的把握。各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本土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带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双向联动格局。

4.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重在“抓两头、促中间”所谓“抓两头”,是指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第一集团包含的要素,有指向性、针对性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如制定和出台各具特色、符合校情的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同时,由于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第三集团包含的要素具有操作性强、机动灵活、周期较短、直观感受明显等特点,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根基和氛围,故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中间”是由于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第二集团最为庞大,在“抓两头”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大学应结合本校历史、传统与办学特色,有选择地对大学文化“功能团”进行科学遴选、调整和运用。广泛发掘和筛选中西方大学文化中的一切优秀特质,深入研究这些特质背后“功能团”的结构和类型,以及“功能团”能够发挥作用的内外部条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下对“功能团”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李成恩侯铁珊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

一、引领高校师生走出文化建设认识的误区

(一)破除“大学文化建设是软实力建设、不必刻意重视的”认识误区在很多人心目中,大学文化是软实力,更多时候是隐性的;大学文化的育人效果一般不会立竿见影,而且用来衡量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指标和体系一般都很难量化,因此大学文化建设不被人们所重视,有时被忽略,甚至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在高校内部,大学文化建设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如在资金投入等方面,文化建设的投入总是要给其他方面的建设让路。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视文化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单独召开研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会议。大学文化是一国文化的晴雨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破除“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必着力建设”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大学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需要进行规划和建设。这明显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学文化建设其实与经济建设一样,都需要规划,都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都需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都有发展的规律可循。因此我们要按照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进行建设,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确定不同时期的建设目标。

(三)破除“大学文化建设是校领导或某一部门的事,与大多数人无关”的认识误区文化是没有边界的,是属于每个人的。大学里的每个人,甚至一草一木都是文化的存在符号。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所有师生员工、部门的共同责任,绝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或只是某一部门的事。文化建设关乎每一位师生员工,关乎学校的未来。要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使大学中真正形成人人关心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以党建工作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一)完善组织机构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伴随大学发展始终的工程,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高校应成立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等专门负责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机构负责人应由校党委的领导担任,委员可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任。完善的组织机构既能对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宏观指导,又能有效解决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保证文化建设的持续性。

(二)凝练精神文化大学文化是深层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大学文化建设要以践行校训为目标,以提升人的思想文化素养为重点,传承弘扬学校精神,将学校建设成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弘扬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核,是经过长期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积淀下来的大学精神特质,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具有高度的认同感。高校党建工作要始终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明确办学理念。

(三)打造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表层文化,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品位高、特色鲜明的物质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形象,更能为师生员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高校中,打造物质文化的重点是进行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学校人文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学校的文化特征,要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内涵,以其熏陶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广大师生的行为方式。高校应充分依据自身的自然环境特点、区位优势、办学特色等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二是要加强文化载体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报刊、杂志、广播、新闻中心等校内媒体的宣传作用,倡导大学精神,宣扬大学理念;要充分发挥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的育人功能,搭建新的文化载体,让广大师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如某高校在校园建立“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以“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红色育人模式开展活动,实现了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时时可见、可感、可学,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引导。这是高校党建创新文化载体的好做法。

(四)规范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中的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一所高校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依法治校的本质要求。大学要着力建设科学民主、公平公正、与时俱进的新型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要彰显现代大学的办学思维、治学理念和办学规范。一所大学要做到依法治校、依规治学、依章办事,形成规范有序、公平正义、运行高效、生动和谐的良好制度文化氛围,为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一所大学应该有大学章程,有自己的文化建设规划等相关制度。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文化要依靠制度进行外化,制度反过来又能营造和培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机制保障。文化蕴藏于管理之中,而制度是有形的管理。制度文化既具有规范约束功能,又具有教化引导功能。高校党建工作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提升和行为规范中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形成依法办事、按规章处理问题的制度意识,使制度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保障和动力。

(五)引领行为文化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3]。行为文化是学校管理、学校风气的动态表现,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的折射。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要着力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之不断提升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高校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信念淡化、行为自由倾向严重,教职工学术不端、急功近利的行为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很多管理者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大局观念,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存在会导致大学精神的没落。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要立足长远,调整策略,承担起社会转型期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学术使命,关注师生行为文化,不断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积淀和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

作者:戴立生于运国夏跃军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整合性研究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

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是研究大学文化趋向于一种共同的教育语言、规则、方式,从教育层面探讨大学文化问题。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主要回答大学文化的教育本质、育人目的、教育的价值及其育人功能等问题。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能够洞察与大学教育有关联的一切大学文化现象,其目的在于发挥大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是从教育学层面对大学文化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规律的探讨,对发展大学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西方关于教育的本质经历历史演变,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柏拉图和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以英国的彼得斯和以美国的谢夫勒为代表的一些实证主义哲学家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于分析;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于指导;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实用主义者主张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于研究。大学文化本质最早体现在英国大教主纽曼的“大学普遍传授知识的场所”[5]论述之中,大学应传授普遍完整的知识,大学教育应是自由教育。里丁斯在《濒临毁灭的大学》一书中则指出:曾几何时,大学教育的统一目标是解读、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这一传统目标的消逝,当代大学已“濒临毁灭”,一切所谓“卓越”因而丧失了实际意义[6]。许多学者对大学文化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W•B•卡诺奇曾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7]威尔谢尔认为大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分化的知识领域间暗藏的内在关系,以便学生回答“人们是谁”“我们应如何处事”之类的深层次问题[8]。而对大学文化教育方面,还需要深入洞察大学教授与学生在对待大学的角色、大学的功能、知识的态度等认识问题,以创建有利于促进大学人才培养提升的大学文化教育机制。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是研究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种研究范式。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关注大学文化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在大学文化教育活动中,通过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以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

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是以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大学文化,以探讨一种共同文化话语体系。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探讨大学文化现象或一切与大学文化直接相关的问题,在于洞察大学文化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价值、功能、运行机理等。大学文化是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载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构成大学校园的灵魂,大学文化显然需要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研究。关于大学文化的界定不少于九种:亚文化论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导文化的亚文化,或经过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亚文化,或针对大学特殊群体而言的区域亚文化[9];大学文化基本职能观主张大学文化是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人”在知识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过程中形式一种与其他社会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分类学观点认为大学文化包括“类”的概念和“个体”的概念,类的概念指大学文化产生于大学,与大学相互依存,只能生存于大学这个活动的区间,个体概念指大学文化是文化的个性化;大文化观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师生传承与创造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大学文化特色论、愿景论、存在论、组织论、行为论等关于大学文化界定都出自不同的视角。关于大学文化内容的论述亦有多种观点:由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构成的“二分”说,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构成的“三分”说,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或人文、科学、创新、服务四种精神所形成的“四分”说,由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大学环境组成的“五分”说,由校园文化、批判精神的文化、人本文化、学术文化、多元文化、开放文化、智慧文化、超前文化构成的“多分”说。大学文化特征的论述亦然繁杂,如与其他文化相区别而言,大学文化具有深沉性和包容性,从大学地域而言,大学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从人类学视角而言,大学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未完成性、保守性、开放性、国际性与本土性,从发展性而论,大学文化具有主体的多元性与超前功能性、科学性与理性、先进性与持久性、高度的觉悟性与服务大众化、开放性与创造性,从大学本质而论,大学文化具有神圣性、理想性、学术性、批判性、传统性。大学文化功能的论述亦然不一:大学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和凝聚功能;大学文化具有识别功能,即大学文化是大学相互识别的主要标志,是大学不可替代的品牌[10];大学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即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交流和冲突中发挥着调节、融合、吸收的作用,尤其具有整合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作用[11];大学文化具有开发功能和辐射功能。从文化学探讨大学文化所显示众说纷纭的观点,既显示出目前研究的开放程度,也暴露出目前研究中共同话语的缺失。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更需要关注大学文化内涵、特征、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洞察大学文化本质和大学文化运行机理。大学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尚要借助大学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分析大学文化与文化的共性与大学文化又不同于文化共性而具有的个性以揭示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内在机理所在。

三、大学文化组织学整合性研究范式

大学文化的存在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大学文化的考察离不开组织学视角。从组织学视角考察大学文化或深究大学文化组织特性构成大学文化组织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组织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深究大学文化组织的起源与演化,种类与关系,功能与性质,以探究大学文化组织的运作机理。作为文化组织存在的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以及自身文化个性与品格在于其文化组织所体现的传统大学精神与理念、组织结构、以及制度化特征。自从大学诞生伊始,无论是以学生行业组建的博洛尼亚大学,还是以教师行会建立的巴黎大学,其大学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组织形态,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理念,行会构成大学组织雏形,大学自治具有大学文化组织的制度化特征。大学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追求,而是以理性为追求,并不受意识形态干预,以传播知识与真理为唯一职责,构成了大学文化组织特性的逻辑基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12],知识构成大学文化组织合法性的依据。虽然经历了自中世纪大学文化组织到现代大学文化组织的变迁,其文化组织规模日趋庞大,组织结构趋向复杂,组织功能日益多元,“但不管是享利•纽曼的大学理念,还是洪堡在柏林大学中强调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乃至现代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都是以知识为基础而提出的,大学组织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研究和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13]。因此,无论是随着大学诞生而出现的学术组织,还是由于大学变得日趋复杂而出现的行政组织,都需要从大学文化组织的独特性来认识大学内部组织的关系,分配和运作大学内部权力。大学自诞辰之日起打上了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烙印决定了大学文化组织具有独特的松散结合体特征:大学文化组织只有保持松散的无政府状态才能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大学才能最终实现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目的。大学文化组织具有独特的松散联合体特征关键在于大学学术组织以传承与创新知识为已任,行政组织以服务师生为目的和归属。因此,大学学术组织具有大学文化组织主导性的性质,大学行政组织具有大学文化组织服务性的特征。从组织学视角研究大学文化既能丰富大学文化理论,又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现实中管理文化存在的冲突问题。从组织学视角分析目前行政化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质是大学行政管理文化对大学学术文化的过分挤压和冲撞。由于大学组织文化独有的特征,需要研究建构一种抵制目前行政管理文化挤压学术文化冲突现象的大学文化组织管理模式新格局,以更能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

四、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

大学文化实践是大学生命力鲜活的表现形式,大学文化研究显然离不开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就是针对大学文化实践进行研究,在实践层面探讨大学文化的研究范式。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在大学文化哲学、大学文化教育学、大学文化学和大学文化组织学的基础上对大学现实文化进行反思与批判,建构并完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实践整合性研究范式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重在实践应用,以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反思大学文化哲学的精神实质:现实的大学文化是否具有学术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是否是代表最先进、最进步的人类文化,是否能够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然,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尤其需要注入大学文化哲学因子。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反思大学文化教育学的主旨思想——现实的大学文化是否彰显大学文化育人这一本质特征,是否符合大学文化育人的逻辑规律,大学文化内涵建设需要按照大学文化教育学的思想进行提炼和打造。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按照大学文化学的核心内涵进行建设,要善于处理大学文化与本国民族优秀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现实优秀文化、自身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吸收一切优秀文化的营养、丰富大学文化内容、打造大学自身的特色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按照大学文化组织学的观点审视现实的大学文化组织:现实的大学学术组织是否以传承和创新知识为目的;现实的大学行政组织是否是作为服务性能的文化组织而存在,其出发点并不是以扩大权力为目的,而是以服务师生创造性为旨归。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基于大学文化哲学、大学文化教育学、大学文化学、大学文化组织学反思并改造大学文化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升了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既是研究又是实践:研究即大学文化运用,属于应用研究;实践即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需要对大学文化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研究背景,从多角度关注大学文化的内涵、本质、功能及其运行机制,以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

五、结论

大学文化是研究领域的话,它应属于复杂的多种研究领域,大学文化是学科的话,它应属于多种学科。大学文化愈来愈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不取决于研究者本身的趋热,而在于大学文化本身的地位与价值。无论是把大学文化视为研究领域,还是视为学科,大学文化研究范式的整合是大学文化研究中的首要问题:相同体系大学文化研究具有基本的研究准则、研究进路和研究指向的聚焦构成大学文化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整合性研究范式在相同体系大学文化研究中享有共同的学术话语逻辑体系。研究大学文化既需要聚焦大学文化相同的体系,也要聚焦于整个大学文体体系,大学文化整合性研究范式显然存在大学文化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教育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组织学整合性研究范式、大学文化实践学整合性研究范式,而大学文化整合性研究范式有利于大学文化研究领域或研究学科走向成熟。

作者:田联进冒荣单位:宜宾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大学文化论文: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依据

大学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出此结论有两个依据:其一,大学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对文化概念演变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是具有文化属性的,随着教育与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的功能和特征越来越相似,甚至有时人们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类重要组织,必然具有文化属性。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要建立在这个本质特征之上。[6]更有学者直言:“大学即文化,高等学府即文化机构。”[7]由此看来,大学文化对于育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置否。其二,大学的职能使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在学界达成共识,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文化、实践文化及传承文化的场所,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以人为载体来进行,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大学人的人化过程,即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由大学人内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向外在现实的物化过程,即大学人创造了大学文化;同时被大学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反过来又会对大学人产生一定的约束与熏陶,从“外在的文化”回溯到大学人的内在精神和人格的养成,即文化亦创造了人,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大学文化育人这一行为。正如有学者所言:“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8]因此,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与育人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大学文化育人并不在于通过硬性的制度规定或者强行的教学灌输进而给人以影响,相反,文化育人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大爱无声的学习型生态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对知识、真理、理想的强烈渴求进而自觉地修身向学。我们知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仅只是指专业成绩的提升,还应包括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而素质、修养、信念、理想等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和改善。大学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人的理性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使得身在其中的学生不自觉远离“功利主义、犬儒主义、大佬主义”等庸俗文化现象从而形成并守持真的信念、善的内心、美的行为以及社会担当之大道。

二、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在众多的大学文化要素中,重点可借助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类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效地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

(一)器物文化育人大学器物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物理环境上。存在于大学内部的历史文化建筑总会给人以熏陶与涵养,正如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在开学盛典的致辞中所言:“这些长廊连同它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9]我们知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于人的熏陶起着不可忽视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着人对事物的认知,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促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个体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崇真向善的理想以及求美务实的信仰,而作为大学环境中的诸如建筑、雕塑、草坪等大学器物自然扮演着育人的重要角色。在育人层面,器物文化着实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器物文化赋予了大学文化以整全感、历史感与庄严感,赋予大学生以使命与责任。但观近些年存在于我国高校间的合并与更名之风,令人痛心,实属悲矣!为了扩大建设规模,一些地方高校办学者迎合功利的社会需求,追求功利的办学目的,将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校名更名。如此一来,学校的规模更大了,大楼更宏伟了,新校名似乎也更好听了,然而变更后的大学只是徒有其表,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变更很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反而割裂大学的历史,损害大学的精神,损害大学的文化,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不珍视大学器物文化的行为。

(二)制度文化育人《辞海》将制度定义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套用制度的一般定义,便可以得出大学制度的一般概念,即大学制度是要求大学人所共同遵守,按一定规则办事的规程。就学术概念的严谨性而言,制度并不等同于文化,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任何制度都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反映。也就是说,制度的设计往往是以某种文化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制度也有着文化的属性。无疑大学制度是大学理性治校的产物,是一所大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等内容列入其中,强调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相应制度的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行,而且深刻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大学制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坏的大学制度便会对人才的培养起到消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文化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解释了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个中之因,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可见,制度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不重视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便无法规范大学的行为,没有制度、没有规范的大学便会如同一盘散沙,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杰出人才。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以及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等都需要在大学制度的框架下执行。相较于西方大学制度,目前我国的大学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更应该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发挥制度文化育人的作用。众所周知,美国大学拥有着成熟的董事会制度,这一特色大学制度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独立性,为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奠定了美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诚然,一流的大学校长、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名师与优质的生源都是美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然而试想,如果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没有董事会制度的支持,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闻名于世而成为学子心中理想的学府呢?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和盖德(MarianL.Gade)就曾经指出,高校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实权制,加上强调机会均等、自由选择、公开竞争、多元主体办学、大量投入,美国才有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10]由此可见,卓越的制度文化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根本保障。

(三)精神文化育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检验、历史的沉淀,从而凝炼并形成且为大学人所共同认可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它包括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以及价值追求等。透过大学精神往往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既能切实地感受到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以追求真理为真谛,以捍卫理想为目标、以探索知识为根本、以传播文明为使命的内在涵义,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理想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其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使命及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其不仅会给人以使命感和责任感,更会给人们以鞭策和警醒。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我们知道,人类的行为受思想、观念、信仰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尤其关键,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校训和大学使命上。大学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大学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大学的校训还往往会凝聚一些人物和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的办学传统、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催人奋进的精神。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虽时局艰辛,却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抗战及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大人恪守其校训“刚毅坚卓”之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旧守持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操守,他们身上散发着的“刚毅坚卓”之气节令人折服。这种精神便是一所大学的校训文化对其育人所发挥作用与影响的最好诠释。

大学使命体现了一所大学欲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基本决定了大学的定位。如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内涵影响下,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32个诺贝尔奖,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32个诺贝尔奖,还有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的物理学元老周培源(192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赵忠尧(193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谈家桢(1936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3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所有这些大师奠定了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上的地位。[11]有什么样的使命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成员,大学使命文化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基本定位,也决定了大学成员所应有的担当、责任、理想等基本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引领性作用。大学发展至今,已经从被动适应社会的产物,走向了崇尚真理、追求科学、求美向善、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从而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一类重要组织,因此,重视大学使命文化的建设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鹏虎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含义分析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关于大学文化的含义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赵存生和王翼生等人,从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大学文化进行了描述。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5]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第二,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大学文化主要是以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顽强努力积淀和创造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善于治学育人的学术大师和具有远见卓识、独到办学理念、善于科学管理的优秀校长创造的。第三,大学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第四,大学文化是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6]井海明、蔡汉军、张智、宗明华、周玉清、王少安等学者从大学文化的构成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井海明认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血脉,是大学的灵魂。从结构层次看,大学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层次。[7]蔡汉军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学文化就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学校广大师生所共同信奉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学文化是该所高校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由该所大学的全体师生实现和体现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8]云南师范大学张智、昆明理工大学宗明华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判断、选择、奉行、创新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管理风格、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群体意识与学校形象,其核心内容是价值观、道德规范、组织精神。[9]周玉清、王少安认为:“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10]62谢和平、睦依凡、赵晓霞、龚秀勇等学者从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四川大学谢和平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11]睦依凡认为从文化分类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界定大学文化是相对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参与其间的普遍文化而言的一种主要是大学成员参与的特殊文化,即一种针对大学特殊群体而言的区域文化。套用文化的一般定义,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12]赵晓霞、龚秀勇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知识传承和思想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大学特质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13]笔者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届师生对知识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以及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血脉和灵魂,是彰显大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此外,相关学者还对大学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与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先导性。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理论以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等等对整个社会包括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二是创新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就是为了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大学的存在就意味着创新。三是综合性。众多学科都汇聚于大学,真可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如此多的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这种机制是产生新学科、创造新知识的催化剂和助产士。四是独特性。大学文化是由一所所大学的具体文化所构成的,这些具体的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赵晓霞、龚秀勇认为:第一,大学文化不仅具有传承性,而且具有开放性。第二,大学文化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辐射性。[13]刘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阐释大学文化的特征,认为大学文化具有如下特征:(1)历史性与未完成性;(2)保守性与开放性;(3)国际性与本土性。[14]周玉清、王少安认为,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术性与育人性的统一;(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独立性与社会性的统一。[15]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角度,结合以上学者对大学文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应该尊重大学文化的自主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把握大学文化的系统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体现大学文化的渗透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发挥大学文化的潜隐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关注大学文化的实体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创新。

二、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

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这里笔者将主要的文献进行了整理。从对大学文化构成及其地位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关于大学文化构成的研究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三种。持三要素说的主要有赵存生、睦依凡、蔡汉军和刘晖等学者。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所构成。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中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大学文化的象征。[5]睦依凡认为,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它们蕴涵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围绕精神文化的主轴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12]蔡汉军认为,大学文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1)精神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内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主体。(2)制度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中间层,是实用于组织内部的外加的行为规范,通过引导约束师生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3)环境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外层,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8]刘晖在《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中提出:作为亚文化整体的大学文化也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1)物质文化。它是主观精神文化的外化或物化,反过来成为生长新的个体和群体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2)制度文化。大学制度由教师制度、学生制度和管理制度组成。制度文化是联结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以制度保证精神文化的传承和物质文化的持久。(3)精神文化。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价值系统,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知识信仰系统、文化价值取向等。上述三者的集合融会为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文化象征、文化符号和文化力量。[14]持四要素说的主要是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他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6]持五要素说的主要是山东大学田建国教授。他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体文化。这五个方面,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16]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学者们对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普遍持认同态度。在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在大学文化构成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如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说:“大学环境文化既是精神的、物质的也是制度的,既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它既以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基础,又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这五个方面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环境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三、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转化而来,主要指对人施以教化。从本质上看,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袁贵仁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7]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1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9]的战略目标,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面前更是责无旁贷,而建设好大学本身的文化,培育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是大学基本的、核心的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学者们从各自角度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田建国和王翼生两位学者主要从大学文化的激励、凝聚、引导和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功能。田建国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16]王翼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6]一是凝聚力。大学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它必将把大学师生员工凝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为实现大学的崇高理想而顽强地奋斗。二是教育力。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和一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活动的崇高目标是促使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创造力。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策源地,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四是影响力。大学要积极主动地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服务于社会,更应当超越“象牙塔”,发扬探究真理和着眼未来的批判精神,创造出代表“社会的良心”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前进。赵存生和睦依凡两位学者从大学文化发生什么作用和如何发生作用两方面,对大学文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是育人与教化功能。大学通过教育将大学文化,即大学精神以及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内化为人的素质。然后再由这些体现大学文化的人去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第二是支撑和保证功能。大学文化为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断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第三是示范和引导功能。[5]睦依凡认为,大学文化的作用可概括如下:价值导向、情操陶冶、心理建构、行为约束、集体凝聚等。在大学文化如何影响大学教育即文化作用的机理问题上,文化即环境,环境即存在,文化决定意识。学校文化是一种通过环境的创设营建、改造完善以影响教育的教育手段。大学文化正是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形成或改善而对教育发生影响产生作用的。这就是大学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机理。[12]惠泱河和覃海逢两位学者主要从大学文化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阐述大学文化的功能。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惠泱河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指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思想,有助于构筑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动力;有助于优化高尚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力,使大学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21]覃海逢认为大学文化在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大学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载体。(2)大学文化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大学文化引领高校育人的思想方向。(4)大学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规范作用。(5)大学文化对大学生品德熏陶作用。[22]笔者认为,在新时期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大力探索和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育人环境,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大学物质文化的激励功能、大学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大学行为文化的引领功能、大学环境文化的渗透功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尊重大学文化的自主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把握大学文化的系统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体现大学文化的渗透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发挥大学文化的潜隐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关注大学文化的实体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创新。

作者:郭秀丽单位: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大学文化论文: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

一、表达:大学的物质环境与空间特色

环境优美的校园能培养学生自由奔放的浪漫情怀;充满历史感的校园易于培养学生沉稳自信的精英气质;而清幽独立的校园易形成严谨扎实的治学传统。大学的特色景观赋予校园物质要素和环境以文化内涵,能达到使用、审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台湾大学校园宽广的椰林大道已成为校园的象征,其两侧的龙柏、杜鹃花的植栽世俗化了校园空间的神圣性;同时被市民当作一种补偿性的另类公园与有书卷气的公共空间,展现了一种自己也未察觉的都市空间的开放性。台大校长傅斯年就任期间为学校建立起长远的制度及校风,形成学术独立精神与传统。台大将他葬在校园一角的植物标本园中并改称傅园,这已成为台湾大学历史遗产的一部分[4]。美国俄亥俄州的中央州立大学的保罗•罗伯逊的雕像强调了文化的传承,感受新旧景观的差异是一种审美和受教育的体验[5]。积极培育和塑造校园空间特色也是完善其功能、提升师生员工的生活品质、延续校园文脉与提高校园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关注校园文明的发展与文化传承,正确引导空间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校园空间特色的研究和规划引导,积极推动其保护与规划建设。每座校园都有自己的自然和文化历史,通过校园景观来识别、改造和诠释历史是校园规划的目标之一。哈佛大学的霍尔登教堂最初修建的目的是用于祈祷,后来改建成化学大楼,最近又成了学院唱诗班的总部,在哈佛校园里,这一景观引发了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6]。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校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作为传播知识与教化精神的场所,其蕴涵的文脉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原有物质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对环境特色的不同理解,寻求属于校园空间自身最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来表达自身风格,表达新旧之间的传承,显现自身的特色。因而,创建大学校园环境的自身特色,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才是发展目标。

二、精髓: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它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观念、发展目标、修养、行为取向等的总和,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是孕育和滋生学者气质的土壤,是大学的精神家园。因此,大学的战略规划应以此作为规划的基础。这其实也意味着大学文化不是静态的,仍保留着那些遗传因子即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7]。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往往决定着它的面貌和发展方向,影响其战略思想和规划实施。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大学精神是为树立正确目标和更有效地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缘于这一思想,才能使大学保持常新和不断的进取精神,而大学的成员对这个精神共同负有责任。下表中列举了几所优秀大学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呈现了大学在各自发展中各具特色的理念和目标。大学精神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是“共同”的精神诉求和价值追求,使其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它还可以帮助提升校园形象和文化表述,因为物质要素在不断地更替,但相对稳固的是大学的精神及其独特性。当代大学校园是一个饱含文化性和教育性的校园空间环境。它能传递一定的思想和意境,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支撑[8]。

三、认同:大学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

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物质环境之上的校园历史、文化的精神空间,是物质环境之上的精神依托,包括历史、地域、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其文化历史脉络的传承和其包容性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融合。同时文化传承表现为博大的人文关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自主、平等的权利和自我价值,而高品质大学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理应追求深层意义上人的个性健康发展和智慧的深层挖掘以及情感的充分释放,保证师生在学习、活动、交往、合作中融入亲情,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诺伯舒尔兹强调文化系以抽象性和具体化为基础,既有的社会、文化等条件不可能产生由人为场所具体化的意义,不过意义可能被社会、文化等力量所利用,它是在意义可能性中的一种抉择[9]。所以,大学文脉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和传统的聚落环境空间的结合,不同的是它总试图反映高等教育的学术理念及人文精神。许多大学将地方传统和现代特色很好地结合,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和形象。同时校园公共领域承载着特别的文化信息,涉及在校园等聚集场所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事件和节日,它们与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美国校园之所以被称为文化的、求知的校园,缘于人们对校园的珍爱和历史的尊重。大学历史空间的保护是探求空间在发展过程中的特质,进而寻求深层的解释。历史空间是校园氛围的物质基础和促进氛围形成的精神象征,校园空间中记录了事件、前人的足迹、场景,承载了教学、社会和文化、美学的向度。大学历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反映出其灵魂、文化和意象、风格及其未来性。正如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所言:“那些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10]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大学的历史文脉能使人感受到认同,透过从记忆到历史的传递以及学校有形的校园特征和无形的活动和事件,创造出新校园共同的记忆,才能实现大学的永续发展。

作者:卞素萍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东南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城市文化影响下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文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谈及大学文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先要从结构与功能的本质联系说起。辩证自然观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大规律。此后俄罗斯语言学家、结构符号学家雅各布森也提出过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定律,艺术界、社会学、伦理学,各种学科里面都渗透着结构决定功能这样一个规律范畴,由此可以推出大学文化结构决定大学文化功能这一本质规律。从理论结构维度看大学文化包涵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四个层面。大学环境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大学文化的表象层;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中居于中介层面,在整个大学文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制度支撑,在大学文化中也处于中间层面;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大学文化的结构决定大学文化功能这一基本理论出发,从而能够更加深入探究大学文化结构层面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一)大学文化核心层———引导与凝聚力大学与人一样,都需要有精神才能有所区别,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大学的精神,是不同大学异质的根源。其主要包括大学使命、大学办学理念、大学人体现出的治学风气、校风等,同时还能从校训、校歌中展现出大学的传统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其体现在大学的讲台上,大学人言行举止之中,存在于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是谙熟于每一个大学人的灵魂中。由于大学精神文化在大学文化结构中处于最顶层,这就决定了大学文化具有引导和凝聚功能。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指大学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学文化主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促使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凝聚功能是指大学文化能促使主体形成一种向心力,也同时促使大学和大学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精神主体的共同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引导与凝聚功能的本源,也是其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大学文化骨架层———约束与协调力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组织内的管理者制定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观念等一系列规范,也包括由此产生的制度体系和大学人对制度的理解与的态度。其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地方教育法规、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观念体系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规范和规则,能约束大学的办学和师生的治学、工作行为,而且也能为大学的正常运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制度文化处于大学文化结构的中间层面,因此决定了大学制度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协调功能。大学文化的约束功能体现在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规范作用,指运用精神、制度、舆论等手段来规范大学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这种规范作用是以大学制度文化为主,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自我约束为辅。协调功能也来源于大学的制度文化,大学处于社会系统中,因此不仅要处理好大学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大学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大学制度文化有助于解决大学组织内外的矛盾冲突,使得大学文化在不断协调中得到发展。而冲突孕育着大学的创新精神,衍生出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不仅对于学生和大学未来发展起到主导作用,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三)大学文化外显层———育人功能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显形式,也是一种与社会群体行为文化异质的特殊行为文化,包括大学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学习与科研、社会服务等行为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惯习模式。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中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主体的治学和生活两个方面。治学方面指的是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秉持的严谨风气,以及学生学习中坚持的认真态度。生活方面是大学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大学文化结构中的每个层面都是为育人而服务的,但是大学行为文化是育人功能的核心体现而且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源于大学是人才培养组织,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更能影响或是改变学生思想意识。大学中形成的文化由其主体创造,反过来对大学文化主体行为产生影响,大学文化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大学主体知识,培养出在人格上独立、心灵上健康、头脑上丰富、道德上高尚的大学生,他们会将大学文化的烙印带入社会中,对社会文化发挥着引领、超越和辐射作用。

(四)大学文化物化层———依托性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大学人生活所依赖的物质环境,也是大学和大学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大学环境文化以外显方式影射着大学文化长期积淀下的精神,也是其他层面文化形态存在和作用的基础及前提。环境文化主要指大学以外的环境和大学内部环境。大学以外的环境是大学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说是地域环境对大学文化产生的影响;大学内部环境是指校园内建筑布置、人文景观、科研教学设施和各种办学所需的物质条件,也包括大学设置的课程和学科,教师队伍和校园网等有形无形的物质基础渗透出的文化气息。大学环境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大学文化的功能,但它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基础,也是它们的外在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文化结构层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

当今的大学已经不是中世纪所说的“象牙塔”了,其职能逐渐拓宽,从最初的传授知识到学术研究,再到今天的社会服务,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是社会上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群人的聚集地,是社会精神文明也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根源,大学文化反映出的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时代的新气象,因此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效果毋庸置疑。大学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因子,更是每座城市文化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构大学文化,细致剖析其各个层面赋予大学文化的功能,进而明晰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吸收时代特征突显的大学文化,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一)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和凝聚功能是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航标。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当代大学职能逐渐拓展,然而其对真理严谨的态度、对学术的自由及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这就促使大学精神文化成为城市寻找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目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城市形象、城市标识的开发在各大城市竞相展开,以大学精神做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参照并且担当城市精神发展风向标是现实可行的方案。

(二)大学制度文化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大学制度文化层面产生了大学文化的约束、协调功能,而协调功能衍生出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这对城市文化建设影响深远。大学制度文化约束主体行为、协调大学组织中的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其推动了大学创新的诞生。大学文化创新能够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大学文化结构中制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重要影响。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和文化不断碰撞激起创意浪花的场所,因此他们身处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的顶端层次,他们拥有着高深知识,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创意的主体决策者,具有一般人并不具备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性,根据城市文化发展规划,以超凡的文化经营运作的能力,在知识创新领域的各个方向为每座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行为文化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大学行为文化结构决定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这对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知识和高尚情操的人才起主导性作用。今天大学与企业、城市的产学研模式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这种合作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社会一味注重大学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大学与城市合作中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存在着目的不同、效益目标差异大等隔阂,追根溯源在于文化差异,大学人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活动,他们身上有大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产学研这种新型模式,可以将大学人身上的大学文化辐射到城市中,城市文化逐渐受到高尚的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矛盾也能逐步消减,因此大学文化为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四)大学环境文化建设推进城市文化挖掘大学不仅承载着自身文化内涵,还传承了全世界的先进文明,而自然记载了城市文化,大学环境文化是其精神内涵的外显形式,大学环境文化建设通常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和培养目标,以陶冶大学文化主体的身心为出发点,将城市优秀历史、城市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特色及地域特征的城市风貌作为大学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来对大学校园的物质资源进行规划。因此,丰富城市文化底蕴便有章可循了,大学物质资源建设成为城市文化挖掘的先导,通过开放大学资源,城市市民更多的接触大学文化。大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挖掘和丰富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建设反过来能够完善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作者:李蕴慧何晓芳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文化建设边缘化。地方本科同层次高校竞争异常激烈,人才、招生、就业工作压力空前。学校工作的兴奋点、关注点高度集中在重点学科、高层次项目、成果获奖上,大学文化建设成为软任务,成为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的弹性工作。制定的文化建设规划也成为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立足长远、放眼未来重要的一项事业。学校领导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相关部门积极性不高,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中呈现边缘化的特征。

2.大学文化建设形式化。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缺乏深入思考,对大学文化的内涵理解上存在较大偏差。有的认为大学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事,发一些宣传材料,搞一些学生文化活动,看起来轰轰烈烈,并无实际效果;学校缺乏整体规划,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相互配合,自觉担负起大学文化建设的共同责任;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人被动应付,走走过场,工作流于形式;有的本末倒置,在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精心打造,忽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提炼。

3.大学文化建设趋同化。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缺乏科学严谨的分析与认证,贪大求全,盲目设置新学科新专业,铺摊子,扩规模;有的升本时间并不长,本科教育的办学基础还没有筑牢,办学实力还没有足够的积累,离开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争报硕士点,升了本科办大学,争相提高办学层次;有的盲目跟风,亦步亦趋,不加消化、吸收、选择和创新,照搬其他高校的发展模式。由此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缺乏个性与特色。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1.以顶层设计的引领,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方向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需要全校上下的合力推进。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党委“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重大责任。学校党委应发挥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以学校办学目标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建设成效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党政一把手要有前瞻性思维,战略家、教育家的视野,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事业,常抓不懈,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本科院校对大学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的状况。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校综合改革、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全局性工作,在学校层面上,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2.以特色发展的追求,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地方本科院校具有两个重要属性,即地方性、应用型。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地方服务的思想,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发展方向上不跑偏、不游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深化与校地、校企合作育人,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学院、专业,人员互聘等形式,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提高岗位的适应性,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鼓励应用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地方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技术需求,行业的关键技术,切实解决地方发展难题,使科学研究接地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3.以系统建设的原则,建构大学文化体系。对大学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大学文化的认识体系转变为大学文化的建设体系[3]。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文化积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教师为中心,自觉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服务于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从整体上构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精神文化是核心,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晰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办学方向,确立特色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体现时代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体现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是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相配套,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协调性、一致性。对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工作和薄弱环节,要打破常规,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导向、激励作用。物质文化是基础。要将校园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人文景观与校园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地方本科院校自强不息的风貌,展现师生积极进取的状态,追求卓越的境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超越自我的创新意识,树立大学人的良好形象。地方文化是补充。地方本科院校生长、发展于地方土壤之中,地方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融共生,要汲取地方文化营养,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

作者:孙苏奎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大学文化论文:文化建设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原则。将其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贴近教育目标、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广大师生,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担文化责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校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坚持正确处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则。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引领与批判功能。四是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遵循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又从学校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学校本身发展历史、服务行业特点,提炼、培育和弘扬学校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质,注重文化创新,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五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发挥学校、部门、学院(所)等多层面、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文化建设的师生参与度和受益面。突出建设重点,精心打造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凝练精神文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把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增强师生凝聚力;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精神文化品质,总结凝炼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教风、学风、校风。通过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力争使师生员工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进一步繁荣活动文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协调的校园文化生动局面。具有各种专业学科特点的科技节、文化月,各种类型的学科知识竞赛,各种规格的论坛讲座等精彩纷呈;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和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文化传播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文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架构;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激励制度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学业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术规范深入人心,处置学术不端行为机制健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健全文化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

(四)进一步优化设施文化结合多校区及新校区功能定位,建设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系统规划和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园主题雕塑、文化走廊、人工景点等人文景观,充分植入文化元素,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环境育人功能更加完善;推广普及学校视觉识别管理系统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塑造,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逐步构建现实与虚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兴文化设施体系。

(五)进一步打造精品文化推出一批体现时代风貌、高教特征、学校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大校史研究广度和深度,推出以学校正史为主体、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专题研究为补充的系列成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创新,推出适应文化传播方式转变、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保持和巩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门类的优势,加快发展科技发明、艺术展演等门类成果,推出全国高校优秀文化品牌。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为了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学校应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一)精神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包容和谐、开拓进取”工程人精神,积极践行“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校训,持续实施“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深化“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不断彰显“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特色,继续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逐步完善校风校徽校歌等系列形象标识,使精神文化发扬光大。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按照责任权利相结合、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独立研究机构等的职能关系和运行机制,形成管理高效、竞争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作体系;制定《河北工程大学章程》,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推进校务公开,依法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处理的程序和结果,充分发挥广大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授治学”。深入实施《河北工程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规章,强化学术规范。

(三)文化活动创新工程文学艺术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方面建设与发展;把艺术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支持工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弘扬河北工程优秀体育文化传统,以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能力、增强身心健康为目标,大力加强体育工作;坚持以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基础,以专项性体育教育为桥梁,构建体育工作新格局。社团文化活动。引导师生社团健康发展;完善社团管理机制,改进对社团成立、注册、审核等环节的管理,以评选优秀社团为抓手,五年内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示范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术文化活动。开展面向师生的高层次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学科竞赛等,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四)形象文化塑造工程完善文化设施。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保证每幢教学科研大楼拥有一定的文化活动空间,每个学院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发展场所;注重发挥图书馆、校展室、体育馆以及学生活动中心、教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加快建设校史馆、博物馆、文体中心、校友活动中心等。塑造文化景观。依据校园建设规划,系统设计和布局校园人文景观;结合校园规划建设,选择合适场所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雕塑、主题文化石。做精文化标识。完善并推广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制定《河北工程大学形象设计(VI)手册》,规范使用校标、校徽及学校标准色、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专用字体等,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各单位办公场所的名称及标识,建立系统的、符合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要求的设计与制作标准。

(五)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加强文化研究。系统研究学校历史文化和当展,充分挖掘河北工程文化底蕴,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学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举措和经验,指导学校未来发展,力争出一批优秀文化建设成果。实施文化保护。以展示学人风范、保护文化遗产、挖掘精神内涵、弘扬办学传统、传播社会形象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库,为校史研究、校史教育提供鲜活的支撑。打造文化品牌。实施大学文化建设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上水平、出成果、创精品;大力加强校园网文化建设,共同营造学校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建立“文化名人进校园”制度,有计划邀请文化名人来校讲学、座谈等;精心组织“文化大讲堂”、“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专家报告会等活动;扎实推进“一院一品”主题创建活动,力争使每个学院有一项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

作者:张子荣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