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04 05:07:55 关键词: 计算机 教学 教学论文

摘要: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要根据社会需要,定位专业内容;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战能力;强化思想品质的培养,增进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多角度的合力,力求让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事业起步点,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计算机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学生创新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当前,我国部分学校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抽象化的知识灌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无法使他们充分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进而致使计算机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计算机教学理念和内容未实现与时俱进。

作为一门前沿的科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但是目前,基于各种原因,要确保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与完善相对比较困难。很多学校不设置专门的计算机教师,计算机教师在承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担负其他课程的教学或者辅导工作,因而他们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也就无法保证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同步,授课的内容与理念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与时俱进。

(三)计算机课堂教学环境简陋。

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计算机硬件设备落后,教师缺乏授课经验,知识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性的开发产生严重的阻碍和制约作用。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路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营造良好授课氛围,创造好的创新思维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在初中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情景教学模式,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加强上机操作,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当前,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倾向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缺乏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然而,计算机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是,其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技术,对计算机的教学终归要落脚于实践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取代传统的大量的理论讲解,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动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善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小游戏编程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结构完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计算机是一门前沿学科,其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计算机教师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知识完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前沿知识与技术,提高计算机运用中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作为时代前进与发展的动力,创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此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要时刻把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利用计算机学科创新教育的因素,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作者:战慧 单位: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

计算机教学论文:实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实战化”要求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

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应结合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举个例子,学生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能方面,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企业需求标准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一是参加全国、省级市级的中职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目前,技能大赛的测试及评价体系有效地结合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及企业的岗位培训标准,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可。所以,学校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技能大赛,并通过这个平台向企业展示自身的技能水平。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相关专业等级合格证书。不少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除了学历要求,还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所以,学校也要引进这一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三是校企合作,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计算机各专业《技能通用标准》,每年都做适度的微调。以此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逐步达到企业的技能标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实战化”需要和教学内容精炼化

“实战化”的教学不是按照课本原封不动的系统讲解,而是,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学习和训练。而且,要不断吸取课本上没有的、在实际工作中用得到的内容,也要灵活增加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对接式的、实战化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增加了实习实训的经验积累。从“实战化”角度来说,《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内容更新发展较快,所以,校企之间的交流沟通应更为及时舒畅,对《技能通用标准》做及时调整,使其能代表企业的技术改革升级和社会的主流技能评价标准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专业课教师也要跟上社会及专业发展的脚步,通过自学和培训的方法,都进入企业生产和工作实践一线,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战化”的重点

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以一个“实战化”的工作任务的中心,在实战化的情景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其中,提出明确而适度的“工作任务”是前提条件,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是基本保证。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设定的任务是“为家电销售企业制作宣传彩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合理分解任务是教学法的关键,分解任务是通过分析任务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经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再如,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实战化”很强的教学手段。在实战化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梳理概括后的教学大纲,拿出真实的工作案例作为教学道具。比如以教学内容“Excel电子表格公式和函数”为例,传统的教学设计以“制作全班期中考试成绩总表”为“任务”,练习内容包含:班级成员各科成绩、班级成员平均成绩、各科的平均分、班级总分和平均分、总分最高/最低的个人、平均分90以上的人数、不及格的人数等。这种任务设计过于老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战化”程度不高。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公司财务主管的身份,上报年终员工奖励报表,具体任务中涵盖了上述各种函数的使用,比如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if(条件函数)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在学生的技能评价考核上也要注重“实战化”

比如,由用人企业(广告公司)来安排测试项目,形成试题库,学生通过抽题,上机实际完成要求的任务操作。测试项目一般应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环节或流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减少了对书面理论的考核,更加侧重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同时,测试学生的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师在自身专业学习上、在对企业技术规范了解上不断下工夫。

五、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同样也是”实战化“教学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因为企业需要技能过硬的员工,更需要忠于企业、爱岗奉献、认真负责的员工。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在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化上的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也是“实战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保障。

六、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要根据社会需要,定位专业内容;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战能力;强化思想品质的培养,增进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多角度的合力,力求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事业起步点,达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孔祥超 单位: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

计算机教学论文:学生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型教育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通过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计算机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增强相关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发展成为于社会有益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建创新型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技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基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与学生构建一种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对所学知识积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这就要求在教师对计算机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对新知识点的导入策略加以重视,在教学之初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对现有问题加以质疑,通过学习探索对权威理论加以挑战,使学生逐步的形成创造意识。这样,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首创性、个性化的展示机会,引导学生树立了创新学习知识的信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潜能。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对创新学习有着明确的论述,它认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对知识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引入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方式,从“授之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设计,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教学探索的机会,在传授学生基本解决问题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独立性,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进行基础学习和创新知识应用习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通过任务驱逐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这一目标的推动下,逐步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通过竞赛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的好胜心加以利用,通过多元化的知识竞技来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展示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创新学习的热情

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加以展示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对创新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每节课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创新型学习成果加以展示,并给予其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创新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这样既是对成果展示之人的鼓励,也对其他同学的创新性学习起到了榜样引导作用,可以对其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启发起到一定的激励、督促作用。

五、结语

总之,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是现阶段我国技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闫晓伟 单位:河北省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计算机教学论文:学生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论文

1、注重更新教学观念,夯实教学基础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缺少对于创新能力的认识,不明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想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出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往在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们更注重的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教学,缺少计算机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在重实用轻理论的教学理念中,很难培养出具备独立思维能力的人,让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创新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与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其次,教师应当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开放式的教学为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教师应当应材施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丰富教学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课程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教学内容上也偏于老旧,教材更新慢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对学生的思想辖制很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保证课程的设置要合理,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除此之外,也要给学生在学习上更多的自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计算机教材,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遵循课程教学特点,激发创新能力

合理的计算机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整个教学的指导。使得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不至于茫然,也使得创新能力的教学变得有可操纵性。首先,吸引学生兴趣。只有当计算机教学能够吸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才会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创新活动。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上要能喜迎学生,教师可以在基础课程完成后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计算机的趣味知识,也可以在讲解中结合一些有趣的现实例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发现计算机的乐趣。另外,要喜迎学生的兴趣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例如,在编程序的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几个趣味程序,比如刷火车票程序,抢小米手机的电脑程序,并讲一些知名的黑客行为。告诉学生们计算机的实际用处有多大,计算机有多么的有趣。其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只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去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网页制作为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教导C7DE的指令,学生可能都不会对网页制作产生兴趣,但是如果以一些现实的网页为例,比如淘宝网,在教学中针对淘宝网的网页制作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类似的思考,学生就不单会对相关指令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有自己制作网页的想法。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还是以网页制作为例,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网页,甚至帮助学生开展自己的网站。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全面的把握不同学生的能力差距,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多进行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对于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上文中提到的启发,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而对于没有良好的认知能力的学生,教师应当利用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在课堂上进行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上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作者:刘献军 单位: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

计算机教学论文:网络化大学计算机教学论文

1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意义

考虑到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经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高校在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投入足够的重视。相应的,与计算机课程挂钩的任课教师则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计算机教学的观念,改进和优化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要以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契机,推动课程实验教学的发展,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从而为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2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2.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部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都与实际相脱离,只是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根据例题来机械地完成实验过程,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2.2教学模式不够合理

现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验课程,还是主要采用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对需要实验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进行讲解,接着安排学生完成上机操作环节,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验证;最后,教师则需要针对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辅导。这种相对落后和不够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上机实验过程,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2.3计算机实验环境的建设不够科学

在我国大幅度扩展的大趋势下,很多高校为了吸引足够的生源,在对计算机课程的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上,没有根据自身条件稳步推荐,缺乏科学依据,很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给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和训练过程不利的影响,难以为计算机课程的前面展开提供硬件条件和支持,使得学生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也限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发挥。

2.4考核方式不科学

当前,我国高校中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采用相对比较单一的方式来完成考核过程,使得所采用的考核方式难以充分反映和表达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实际情况,一般的做法都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上机操作的成绩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定,这种不科学的考核方式,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产生障碍。

3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3.1分层教学方法

在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别是计算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基于分层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课程教师可以将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入基础组,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教师着重为其讲解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与技能,使得此部分学生能够充分立即基础计算机知识,并熟练掌握上机操作技能;而对于那些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入提高组,考虑到这些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账务计算机基础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相对比较难的实验内容,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增加计算机实验课程比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听取和参考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对已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实验教学在学分分配中的比例,注重对课外实验环境的构建,安排层次递进的课程设计。当然,也可以单独开始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选修课在学分构成中的比例,对选修课程组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将面向应用的多个企业所急需的课程都列为选修课程。

3.3互动式教学

通过互动式教学,教师在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所能采用具体教学形式多样,可以实现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其教学水平。

3.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从更广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所能够开展的科技活动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开展程序设计大赛、软件开发比赛等,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

4.1实验教学精讲多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发挥启发、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对相关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讲解时要以精讲为主,重点讲解难懂、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供帮助。所以,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师在授课中,更应该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大幅增加学生在上机操作环节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兴趣。

4.2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计算机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材和知识点,科学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安排,精心设计和分配各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从而大幅增加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钻研计算机技术的主动性。所以,通过计算机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活跃课堂的范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操作综合素质。

4.3开展网络化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以网络化环境为依托,构建相应的网络平台,开展更高层次的网络化教学。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追求,更可以快速达成计算机教学的目的。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方式,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来收集相关计算机资料,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选择知识点进行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视野。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最根本的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目的。

5结语

在当前网络环境的发展下,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师通过构建必要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学的开展,能够因材施教,更好地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此外,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求知能力提供基础平台。

作者:杨杰 万李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

计算机教学论文: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信息时代对知识的影响

1.知识的实时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输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利用信息获得知识往往是实时的。只要互联网上了相关的知识,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并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这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获取的时效性。

2.知识的局限性

在受到技术限制的情况下,有的技术并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难以转成信息交流的模式,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而此种技术上的缺陷就很有可能会使该信息缺少专业论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交流。

二、信息时代下的计算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在进入大学以前,有的学生来自落后山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中心,他们当中大都提前学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教师要采用弹性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要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工作。

2.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

虽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计算机课程,但是他们当中在上大学之前,有很多都是自学,而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如果教师采用积极向上的引导方式,则可以减少处于积极的热情中的学生,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迷失方向。

3.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

计算机知识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是现行教材所阐述的内容都与现实运用相脱节。例如,学生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知识在教材中只是简单阐述(如收发电子邮件、实时通行、网上购物、网站维护等活动)。这种教学与实践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自学成才”。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探索

1.课程体系的转变

学生首先必须学会必要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以及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然后才能全面开发其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个目标,我们要采用弹性课程体系,也就是在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后,再根据专业特点增加弹性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2.教学方法的调整

对于其中的一些基础偏弱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是重点,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继续学习。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较早地通过国家计算机考试,也可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奋斗、共同提高的目的。

3.考试方式的更新

计算机考试必须采用笔试与机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要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笔试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而机试往往是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信息环境下,实践内容、实际环境都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便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达到全面测查学生实际水平的目的。

作者:兰璇 黄连生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教学论文:幼儿园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计算机进入幼儿园的利弊

1.幼儿园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益处。

(1)激发兴趣,引起关注。

计算机是一种平面的表征工具,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幼儿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掌握一定知识。同时,接触视觉、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有助于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促使他们能够较多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更高涨的学习情绪,对学习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学习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计算机教学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幼儿掌握知识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计算机教学能记录各种实物图像,或对实物进行动态模写,或模仿实物声音,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客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细微直观地再现在屏幕上。此外,教师还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设置虚拟的生活情境,反映真实的生活,引起幼儿对生活的联想,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简便操作,发展思维。

计算机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对画面进行调整,定格、放大、缩小、慢播、快进、重放等各种功能随心所欲。教师要让幼儿更具体、细微地观察,从而释疑解惑,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当教学活动中需要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预测、想象事情可能的多种发展方向,再利用计算机将想象变成图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是计算机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绝对优势,不仅增加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与能力,还拓宽了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空间。

(4)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计算机教学对幼儿的个别学习指导十分有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解答和处理方法,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对认知工具、认知内容及认知客体等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功能,将影像、声音等一系列信息传播给一个幼儿或一组幼儿,并进行个别辅导,以找到幼儿思维活动与知识客体的“接口”,真正实现由群体向个体疏导的转变。当然,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益处还有很多,如把计算机引进幼儿园,对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电脑的亲和力;对教师,则可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应该说,计算机进入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

2.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仍有不少幼儿园受到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幼儿园不能很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部分教师目前所具备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快速发展。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等等,都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阻碍。试想,如果教师没有“一桶水”,又如何给幼儿“一杯水”呢?现在的教育趋势是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填充新经验,及时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框架结构下的新要求。

(2)如何准确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那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很可能弊大于利。因此,教师应尽量回避其消极的一面,正确运用各种方法策略,引导幼儿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去转化、发展。譬如,当幼儿因过分迷恋计算机游戏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合理控制其操作时间,还可以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鼓励幼儿共享操作答案,合作解决问题。由于幼儿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教师可以激励他们相互学习,鼓励掌握较好的幼儿帮助不熟练的幼儿完成某些操作,为幼儿增加交往的机会,加强同伴间的交流。这种社会交往与其他领域中的相互交往是相同的,如果能正确引导,计算机带来的交往会比其他活动多很多。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适当调配幼儿操作计算机的“度”,把各种不利变有利,从整体到个别,发展幼儿身心,提高综合素质。

二、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1.不急功近利。

不要把计算机作为提高幼儿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知识,掌握多少操作技能,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发现新事物、解析新现象的能力。

2.不全部依赖。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性媒体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手段,为教学形式增光添彩。但它毕竟不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应将其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单纯的操作训练不利于情感发展,因此,教师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反应,充分照顾每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他们进行情感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3.不只看当下。

使幼儿自愿而非强制性地学习计算机,每个幼儿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能力强、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学习使用计算机,并加以正确引导,逐步培养,但若幼儿不喜欢计算机,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不必强求,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幼儿阶段,计算机毕竟只是一种工具,而非必修内容,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切不可因噎废食,影响到幼儿以后接触、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不顾此失彼。

在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教师须扮演积极的角色,要指引幼儿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及如何正确使用,还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及时地帮助与指导。

5.不固步自封。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将计算机介绍给幼儿,教会他们使用,更应善于发现新的学习内容、选择新的学习方式、创造新的学习软件。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成果,设计园本课程的配套学习软件,将计算机学习与日常学习有机整合,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发现,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三、结语

幼儿园的计算机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为幼儿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能力基础,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还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使他们从中感受探索的趣味、成功的喜悦。

作者:申娟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计算机教学论文:中专德育与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德育的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信息的重要。中专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学习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然而,中专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思想尚未成熟,对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在目前计算机教育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却往往忽视。网络世界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学生长期沉浸其中,很容易与现实世界相混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所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应当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德育在中职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以社会道德规范影响学生,使其思想道德判断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实践活动,它主要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电脑黑客、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这便对计算机操作者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中的计算机使用者只有具备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道德判断,才能更好地抵制不良诱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所以说,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准则的重要途径,也是时展的要求。

三、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德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将德育与计算机教学相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1.通过设计任务驱动模块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中比较好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得当,使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统筹考虑本节课所涉及的道德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信息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以生命为主题的网页,展示交通事故、网吧失火致死致伤、埃博拉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新闻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感恩教育。然后让学生自己设定主题,选择合适的图片和文字在网页中插入。

2.把传统美德渗透到课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学科知识将这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传统美德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去,在文字的设计处理、制作网站的选材及动漫设计中都可有效融入德育。比如,在教学生制作爱国题材的网站时,可以为学生准备“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抗日战争”等史实素材,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史实来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网站的制作,以展现中华民族坚强自信、不屈不挠、勇敢抗争的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文化。

3.在作品中渗透德育

在计算机学科中,作品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德育的相关理念植入学生的作业中,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例如,让学生观察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并尝试去做类似的动画短片,如制作“妈妈的等待”“公交车让座”等。通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场景,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尊老爱幼的道德情感。在学习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后,让学生制作“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通过收集诸如野生东北虎、长江江豚、四川大熊猫等素材,让学生体会到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珍稀物种。

4.将德育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教育作用的发挥仅靠某一学科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往往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特别是道德教育,需要更多教师的参与。为此,德育需要与其它学科整合,共同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归根到底是人的道德,所以职业道德课成为整合的首选。例如在“尊重他人”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教育学生不仅对他人的人格和信仰进行尊重,还应当对个人隐私和作品进行尊重,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未经许可随意使用他人作品、删改他人作品是不道德的。如,不可在公共电脑上随意设置密码或删改资料,不可在网上谣言或不健康的言论等。一方面我们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加以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讲坛、计算机道德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加以理解。

作者:王虹 单位: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论文:课程调查大学计算机教学论文

1课程调查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且对应用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例如,人文社科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文字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考虑到毕业生从事文字编辑、图形图像和音频视频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高级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力,毕业生未来从事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数据库技术的实验课程;艺术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毕业生将来从事数字媒体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多媒体和硬件技术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一方面要参考行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程度,因此,不定时地设置课程调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回答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进度方面,由于短学期制的限制,每个学期的教学周缩短为10周,这必然需要课程压缩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授课,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围绕基础知识,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同时增加课外实验与上机练习要求,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课程调查和反馈机制通过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采取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最大化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点,方便教师有效掌握教学进度。

2课程调查和反馈系统的可行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过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反过来影响教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讲什么、怎么讲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的教改话题,最直接的反馈形式来自于学生。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调查反馈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偏好,使其及时转换为教师个人的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或加强课程内容的讲解和答疑。尤其是在调控教学内容时,教师能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最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力求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面向美术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应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将一些艺术素材引入到课堂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移动终端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普及,因此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在应用实施方面是可行的,但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教师授课时,大批学生低头玩手机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教师如果能提供一个移动终端可访问的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显著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互动环节,由于性格等原因,不少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移动终端和无线接入点的普及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允许学生点点手指头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当堂设置课程调查问卷,允许学生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师生互动,为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方便。因此,智能移动终端和基于网络的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流方式。

3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设计

3.1总体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课程与班级管理、问卷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四大功能。用户管理部分包括用户信息导入、用户账户维护、用户与班级关系绑定功能。课程与班级管理部分包括课程信息导入、课程与班级关系、课程与任课教师关系绑定功能。问卷管理包括问卷命题、问卷维护和修改、问卷复制与有效时间设置等功能。数据统计与分析部分主要以多维度呈现定量和定性统计结果,并以图形化和表格化输出方式展示统计结果,包括按问卷模式统计、按学生模式统计、打印以及文档输出等功能。系统包括4种角色,即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其中超级管理员拥有初始化数据库权限,管理员拥有系统配置、修改个人信息、导入用户数据、出问卷、修改问卷、统计与分析问卷、修改有效时间等权限;教师则具有修改个人信息、导入用户数据、出问卷、修改问卷、查询与统计问卷、修改有效时间等权限;学生能修改个人信息,并有根据问卷回答问题等权限。为了实现灵活多样的课程调查,系统将课程、班级、教师与学生存在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进行第三范式的设计,从而降低偶然性。教师和课程是一对多的关系,课程与班级是一对多的关系,班级和学生是多对多的关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个班级学生开展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同时通过问卷复制功能可以将问卷快速复制给另外一个班级,提高问卷出题的效率。

3.2系统功能介绍

3.2.1批量导入数据

为了方便数据的维护和管理,系统允许管理员和教师采用电子表格XLS的形式导入用户人员数据。导入用户信息时,可先设置学(工)号作为用户名和默认密码,允许用户登入后自行修改。在管理员角色下,可以对用户重新分配一个角色,但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只允许绑定一种角色。

3.2.2课程管理与维护

系统会自动分页,每页20条记录。管理员可对课程进行维护,其中每个课程编号对应一个课程名称,允许根据查询条件和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课程,同时提供全选、反选等按钮便于删除操作。

3.2.3添加班级与问卷

将课程绑定到某个教师的操作后,每个教师可针对自己的授课班级定制调查问卷。添加新问卷时,需要选择班级、教师,并填写调查问卷名称;同时,设置问卷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问卷形式包括单选、多选和问答3种。在出题过程中,管理员或教师可以随时浏览和修改问卷。

3.2.4问卷与结果导出

在结束调查统计之后,系统允许管理员导出问卷结果并以电子表格XLS形式保存输出,问卷内容则以文档Word形式保存输出。系统提供了汇总模式、题目模式和学生模式查询统计输出,此外,还提供了历年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功能,使教师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届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教学效果。

4结语

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按照教学设计完成对应教学方案的实施和反馈信息收集。下一步,我们将对历史调查数据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学生、教师和教学之间关联性,挖掘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因素。同时,研究信息推送技术,将问卷直接推送到用户移动终端。

作者:高洪皓 陈章进 高珏 单位:上海大学计算中心

计算机教学论文:高中创新计算机教学论文

高中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通过学习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并通过操作来深化理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使学生能更好地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探究,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以灌输为主要目的,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计算机教学方式也要发展改变。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计算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不进行实际上机操作,获得的是死知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教师要从灌输者的位置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出发,使他们乐学、善学,能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运用学生对上机操作的兴趣来引导他们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探究,使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在具备了较高的专业能力以后,教师才能对计算机知识融汇贯通,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计算机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如果教师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得不好,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就受到了影响。所以,高中学校在选拔计算机教师时,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考核制度,同时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能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以教师为学习的榜样,深入探究计算机知识,获得更高的发展。

三、有效利用计算机的操作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学科是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上机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并通过操作来深入理解计算机知识,使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作用。在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四、更新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备

教学中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先进的、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够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校要通过筹备资金来对本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促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五、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知识,使他们能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宽。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使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六、总结

总之,教师要实现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真正目的,就要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把计算机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发展主动性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创新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能主动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把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获得发展。

作者:刘丽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计算机教学论文: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1信息社会的涵义和特征

1.1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为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只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扩张,这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更大的需求,更加刺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1.2信息社会与高校教育相互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社会与高校教育是密切先关,且相互影响的。信息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重大,同时信息技术的变革也影响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信息传递渠道的更新也使得高等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基地,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智力资源,教育的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

2信息社会下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挑战

2.1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指的是热门对于信息的认知程度、创造和利用能力等品质的总称,信息素养是人文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制约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瓶颈问题。在目前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信息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因此很多高校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能力都稍显欠缺,对于复杂的信息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较差,也有个别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运用取法道德规范的约束,对于负面信息的辨识度不够,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种种问题的存在都说明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考验。

2.2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都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为学生是计算机水平相当的群体,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都显得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飞快,有的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变化缺乏敏感度,过于注重对学生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却没有及时将新的信息技术和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也使得计算机教学显得老化和固化,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2.3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欠缺

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高校在计算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都不够完善,设备老化、配置不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3改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3.1树立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理念

高校信息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更有效的途径。

3.2完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和使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社会对高校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计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各地区可以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编写计算机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编写要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注意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内容进行融入,才能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完善的师资力量是保证高校计算机教学得以不断提升的基础,如果师资力量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将会使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并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进行专项培养,为计算机教师创造更多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知识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计算机师资力量的培育,建立专门的培育计划,投入专项培育资金,加速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为计算机教学与信息科技的发展保持同步而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并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高等教育的层面来说,对于计算机社会带来的挑战与冲击要积极的应对,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富有竞争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信息化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信息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鑫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计算机教学论文:新时期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做好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计算机来说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可以设置计算机的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计算机基础知识比拼、计算机运用知识比赛、计算机故障处理等一系列的比赛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的兴趣的激发是有着很好的作用的。对计算机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上机的实践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课程的整体时间来说可以占到一大半。在上机实践中,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让他们及时完成,通过实际的操作增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复习和掌握,同时完成任务的过程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豪感,这样的课堂氛围也会很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够得到很好提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一切措施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堂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

新时期,对于计算机的教学同其他的科目的教学一样也是应该讲究方法的,并不是只是让学生看教材就能够学会的。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应该对教学方法的采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对学生的进步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因材施教,层次教学

作为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在什么阶段,怎样能提高他们计算机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水平是有着一定差异的,我们应该合理地设置教学的进度,尽可能地合乎于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这样能够促进班级的整体的水平的前进,不能够让成绩比较好,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一直在原地不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应该注重稍微落后的学生的信心,不能够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使得后面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放弃学习。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些更高层次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能够有计划地展开教学,对于落后的学生及时帮助,查遗补漏,帮助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计算机教学基础很重要的,我们应该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过去很多的情况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我们教师也盲目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好,这样在进行下一步乃至更深层次教学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简单的基础性的东西他们还是会出错。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还不能清楚地认识,这就是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督促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比较复杂而系统的科目来说,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就对于编程来说,一个小小的代码的错误就会造成整个程序不能运行的结果,对于bug的查询的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对于基础知识应该投以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为学好计算机技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好多媒体以及新技术来进行教学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的,真正涉及到代码等板块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幻灯片、投影仪、录音、录像、电脑设备等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这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内容赋予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中。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多是采用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实践性和操作性都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改观这样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以上机中心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视频中的操作初步对学生留下一个简单而直观的印象,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结合上机课程的展开,进一步进行对于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三、合理地设置任务

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对于计算机技术应该更多的进行实践复习,倘若经过很多时间不对知识进行复习,很容易对于计算机知识产生遗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任务,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复习,提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熟悉的感觉。对于任务的设置来说也是有技巧的,在任务的设置上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任务,帮助学生提升某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性,在每节课程之后设置相应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对于课堂的任务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出比较综合性的任务,来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设置不在多,而是在于精,盲目的设置不仅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厌恶的心理,打消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任务的设置时候我们尤为注意。

四、总结

新时期,计算机教学中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合理的课后任务的设置,我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计算机的教学,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寻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作者:崔苗苗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论文:情景教学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1情景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因人而异,创设学习情景

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看,他们的成绩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学习情景的创设。首先,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情景。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引入日常的素材。比如:在学习“制作密码表单”章节,老师可以通过QQ聊天工具的登陆界面为案例,让学生找出如何用VF制作密码表单,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问学生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习内容;其次,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创设学生的美感情景。美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比如在Dreamweaver章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主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会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何做出这样漂亮的页面来呢?”依托学生高涨的情绪,抓住时机导入新课。

1.2积极引导,强化师生互动

计算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在课堂中设置各种情景问题,加强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且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问题,打消学生的消极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在互动中,计算机任课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对问题进行提纲式指导。另一方面,还应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五笔输入法的章节,老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赛,通过这种方法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计算机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最终评比,通过学生的自我演示、方法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快乐的计算机教学。

1.3概括总结,深化情感体验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获取知识往往比单纯的理论学习和记忆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概括中介,进而深化情感体验,这样以来,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更加的有条理,记忆的更加深刻。计算机任课教师应当有目的地为学生准备实践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享受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并最终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概括,成为一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体系。这时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才能够更加深刻。

2结语

总而言之,把情景教学方法引入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心灵,深化学生的情感,点燃思想的火花。通过情景引入,将计算机课程中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过程,让学生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获取真理。因此,把情景教学方法推广和应用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势在必行,能够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马慧卿 单位: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论文:新时期中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对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教育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中专教学也一样,学校和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以及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用积极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学习,从而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二)适应时代的需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校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种种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且需要采用最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只有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对口的人才,一举两得。

(三)促进中专学校的不断发展

中专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它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处于知识型人才饱和的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反而是中专学校的定向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计算机教育课程在中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中专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中专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创新

(一)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及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置,同时也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每个学生的不足和擅长的部分,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要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其成长。

(二)对课程进行科学的分配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的滞后性。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教师应该选取内容较新、实用性较强的内容作为教材。同时,授课时,教师还需要对知识不断创新,改变古老、刻板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有着巨大的意义。尽管如此,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是不能够被忽视,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创新内容与基本知识的比例,科学、合理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对于学生学习的投入也要进行充分的了解,设法调动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积极性。这样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将很有帮助。

(四)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前的教学课堂中,仅仅是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思想进行改进。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它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课外实践课也是中专计算机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巩固、强化和提高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中专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并着眼于未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仅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人才的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高科技的教学产品在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技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操作性,这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结语

计算机设备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计算机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中专计算机教育方面,教师就需要做到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从中专教育的特点出发,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计算机技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是目前我国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作者:刘锦涛 单位: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技工学校

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德育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教师以身垂范,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

习惯养成品格,中专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养成习惯和品格形成的黄金期。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细节做起,具体包括教育学生遵守机房规定,爱护机房设备,维护机房卫生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引申出教材中的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时候,我特别强调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只有在屏幕上出现“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并帮助他们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寿命,保护数据的安全。通过这样的一些训练,学生们慢慢意识到,良好的上机习惯不仅是对自己有益,也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也体现在计算机使用习惯上。比如,不少人课件和资料杂乱地堆积在电脑桌面上,不美观不说,而且也会影响电脑的使用效率。但是如果一位教师,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很注意对文档进行整理和分类,那么这种良好的使用习惯会给学生一种美感和秩序感,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定期整理和归档文件的良好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引导学生参与,创设体验式德育模式

(一)开展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长期以来,德育教学往往限于教师独白,缺乏师生对话。但德育必须激活师生对话,引发学生参与。以网络德育为例,这些年出了不少青少年由于网络交友遭受网络侵害的事例。中专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人交流,网上聊天给他们带来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中专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往往容易受骗上当。有些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意向他人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而客观上使自己处于受伤害的境地。对于这些问题,以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仅仅限于口头的讲授,学生理解和体会也不会深刻。但是如果是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往往效果较好。例如在学习到网络伦理相关章节时,我设置了一个讨论环节:“应不应该向网友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交朋友应该真诚相待、如实相告,有的认为不应该随便告诉陌生人个人信息。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的气氛很热烈。最后,由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形式,学生们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二)以任务为驱动,创设体验式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进行体验式德育。我在担任中职计算机专业班的班主任时,在班会和相关课程上,注意设置任务驱动,通过情境体验,提高课程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黑客”是不少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对黑客的行为充满好奇,甚至向往。对此,在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进行了一次主题教育。首先,我播放了一些青少年黑客犯罪的视频案例,并引出了如何约束网络失范行为、营造网络文明空间的话题。然后布置了一篇调查任务:“我校中职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素材,完成报告的撰写。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一万多字的报告,在报告里列出了本校学生的上网行为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最后,由我班学生发起的“校园网络文明公约”在校园引起了一定的轰动。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网络不良行为的认识,并增强了对黑客行为、网络攻击、窃取他人隐私等行为的自觉抵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获得了体验,增强了认识,有利于道德教育成果的内化。

三、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计算机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德育的素材。计算机发展史的介绍,让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操作系统、芯片基本上都是外国开发的),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当然,也要让学生们看到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例如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深圳华为的异军突起,文字处理软件WPS的独树一帜,联想集团的海外业务拓展;在讲到病毒防护的时候,重点介绍国内著名杀毒软件公司的代表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此外,结合一些当前网络热点和时事动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奥运会,我们学校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活动。恰好我带了中职班的Photoshop课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和奥运有关的主题设计活动,结果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还参加了学校的展览活动。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增进了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期盼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摸索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拓展德育的新渠道、新局面。

作者:陈蕾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计算机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