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验论文

时间:2022-04-10 04:34:48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经验 教育论文

摘要: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体现社会公平、关乎公民生计的一项伟大事业,需要给予极大地帮助和支持,我国在发展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设立成人教育基金,进而去调动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论文:我国农村教育经验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这些国家农村教育还存在数量、质量、均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实,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做法有: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等等。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关键词]亚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农村教育

一、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数量问题

在世界银行宿务研讨会上,亚太发展中国家同行就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问题请教了中国代表团。中国专家对其他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情况也给予了关注。有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世界上发展中国家30%的学龄儿童在校外闲散或做童工;82%的失学儿童在农村;世界上80%以上的文盲在亚太国家。亚太农村教育成败与世界全民教育进展息息相关。这些国家虽然小学、初中的入学率逐年上升,但普遍的辍学现象让各国头痛。越南、泰国、印度均已实施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但由于农村小学生中途辍学者多,至今未能真正普及。东帝汶义务教育的辍学率甚至达16%。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80%,辍学主要发生在农村。导致辍学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家庭贫困、教师水平低、课程内容偏难或脱离农村实际、女生人群不稳定是共同的原因。学校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没有学校,学生离校太远,则是哥伦比亚教育部指出的首因。在印尼、菲律宾等多岛国家,交通不便、旧的习俗、缺乏教师也会成为制约因素。墨西哥教育部还认为,就学与健康也有关系,疟疾、霍乱会导致部分群体性辍学。

(二)质量问题

亚太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让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已开始得到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师资薄弱、缺乏教研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老挝教育部同行介绍:本国寄宿制学校不足,学生上学远,到校不整齐,组织教学不容易。老挝虽小,却有49种在用语言,教师难以熟悉学生母语,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越南、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情况亦然。墨西哥研究表明,贫困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很多人看来,三年级不会写书信,五年级不能解应用题,七年级不能讲日常外语就表明学生没学好。而这种情况,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司空见惯。

(三)管理问题

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村地区,教育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过于强调地方负责,中央政府作用发挥较小,各地自行其是,不易整合力量。二是农村学校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校长的专业化水平低,未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对学校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尚未普遍做到科学全面,不能对多数学校以有力的引导,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农村学校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道路交通状况不良,周边环境脏乱情况比较常见。

(四)均衡问题

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国际社会的理想。但在教育普及和基本质量尚未做到的情况下,亚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最突出的是,城乡办学条件差别大。笔者曾在不同年度到泰国、印度、柬埔寨、菲律宾、墨西哥、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考察过农村教育,亲眼看到这些国家的农村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均与其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亚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实际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管理都比较差。当然,农村教育差,最主要的是差在农村教师队伍上。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同行称:本国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工作条件差,农村教师要在简陋的环境中付出辛勤劳动;二是因为生活条件差,工资、津贴低,住房没保障;三是因为发展机会少,接受培训、经验交流等每年不到一次,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多少年原地踏步。在教育落后的状态下,一些亚太发展中国家往往把有限的资源向一部分学校集中投入,因而建窗口学校、重点学校是普遍的做法。在菲律宾,当地安排参观的也是其重点学校,而且校内还有按学业成绩组成的重点班。近年来,墨西哥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分配教育资源,但由于整个社会形态落后,因而出现教育效率低下、缺乏生机活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比较薄弱,有其共同的原因。首先,自然条件制约。这些国家或山区较多,或岛屿较多,群众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学生走路远,家长不放心。其次,经费保障不足。虽然近年亚洲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世界上三分之二每天生活水平在两美元的人口在亚洲;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在农村,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赤贫人口在农村,亚洲居住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在一些亚太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更是如此,失业者众多。再次,亚太发展中国家社会变动较大,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口流动加速。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等国都面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城市学校容量不断受到挑战,贫民窟中的教育谈不上什么质量。

二、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

农村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必须保障的事业。各国中央政府注意发挥政策引领、项目推动、资金支持、督导评估的重要功能,对全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进展予以投入、统筹和监测。

为了资助农村贫困学生,一些国家的中央财政出资启动了有关项目。至2009年初,亚太地区有20个国家启动了“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CCT,即ConditionedCashTransfer)。中央政府出资,通过银行进行拨付,资金直接发到受益者,减少中间环节,运行费不超过5%。贫困程度越深,得到资助越多。孟加拉国1997年开始实施对小学40%的贫困学生和初中所有的女生实施资助。2008年底,在哥伦比亚,CCT项目每年出资3.5亿美元,约占GDP的0.04%,让150万家庭受益。墨西哥政府协调财政、教育、健康、社会发展部门一起行动,筹集31亿美元,于1997年启动了CCT项目,取名“机会”(Opportunidades)。其旨在为农村学生和其他处境不利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机会,进行教育与健康干预,采取补贴贫困学生、提供干净用水、保证学生营养等措施。资金额度从每人每月22美元至100多美元不等。资金使用效益可观,从1997年到2006年,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3%提高到65%。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实施学校用餐计划,由政府出资,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午餐,作为吸引儿童少年留在学校的一种手段,效果也比较好。(二)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家庭参与

公立学校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主体,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公立学校在不断改进。印尼、菲律宾的公立学校开始重视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印度长期以来公办教育薄弱,私立学校条件较好,但收费昂贵。现在,这种一般平民百姓难以问津的状况也出现改善迹象。但从总体上看,政府举办的农村学校还只是具有了初步教育条件,尚不能满足全社会各类人群的需要。所以,各国政府并不包揽农村教育,而是鼓励社会部门积极参与。哥伦比亚全国咖啡种植者联盟负责人杰拉米罗(PalboJaramillo)介绍,该联盟与政府、大学、筹款机构、非政府组织保持合作,组成理事会参与举办农村教育。杰拉米罗坦言:私营部门投入教育不是为了慈善。在他们举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里,课程包括学校与咖啡、信息技术和学校与食品安全,这些课程贯穿初中、高中及成人补偿教育。他断言,在21世纪,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竞争力,而受过较好教育的咖啡种植者必将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在咖啡生产和经营方面更具竞争力。

为调动基层办学积极性,鼓励社区筹集资金,孟加拉国地方政府乐于提供配套资金。如果基层社区筹集到一定的办学经费,地方政府则支持其同样额度的资金。“孟加拉国农村提升中心”(BRAC)动员社区筹集资金,实施非正规教育。社区负责维护学校设施,保证学生按时就学,确保学生安全,举办家校会议,协助学生6年级后向正规学校转学。据该项目主任伊斯拉姆(safiqulIslam)2009年2月10日在宿务对笔者说,在孟加拉国有714个非政府组织创办了8250所这样的农村学校,覆盖了24.8万名小学生。

柬埔寨教育部指出,要扩大社区参与,以保证所有学生入学,调动社会支教资源,监督教师出勤情况。其他国家代表认为:有必要强化跨部门协作,比如教育与农业部门要加强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合作。还有必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参与农村教育,在培训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作用。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政府为主举办教育,决不排斥公民个人对教育的贡献。私人对公立教育可以发挥明显作用。…支持学校发展,家庭亦不应免责,家庭对学校的赠与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同时,家长有权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甚至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学校举办家长学校,教训家长。学校允许家长观察教师成长,观察孩子在校是否专注。在哥伦比亚,家长至少每两个月要到学校一次,确保学生按时就学,讨论学生学习情况。

(三)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

农村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须符合农村实际,课程和教学体现相关性。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农村学校应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扫盲教育提供必要支撑。除此之外,各国还提倡多种形式办学。拉美19个国家启动了“信心与快乐”(FevAlegria)项目。这是在全纳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多种形式办学,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广播教育、教师培训等。这个项目自1955年创办以来,非常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贫民窟中的学生,帮助他们接受教育,完成学业。

复式教学是亚太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并津津乐道的教学形式。越南、老挝、泰国、蒙古、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专家认为,针对偏远地区学生分散、缺乏教师的情况,复式教学不失为提高就学率的重要措施。越南教育部制订了复式教学指南,给担当复式教学的教师提供津贴和进修机会。2008年,越南接受复式教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泰国教育部代表说,本国43.5%的学校不足120人,对为每个班都配备一名教师感到困难,表示复式教学要作为全国性政策在全国推进。当复式教学的作用受到质疑时,与会倡导者辩驳道:复式教学有用有效,它并不是随便一个乡村教师敷衍了事的,真正从事好复式教学,对教师要求其实很高。复式教学中,教师充当协调员,而不是高高在上、单向传递。教师还需结合当地实际对教材内容做适当调整,以增加儿童兴趣,或提升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的相关性。

印度尼西亚从2005年实施“单顶学校”(OneRoofSchool)评建项目,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帮助偏远农村少年完成学业。选点要求是:地处偏远、孤立、困难地区;学生数量30人为宜;离其他公立或私立学校不少于6公里;原学校校舍基本可用;当地社区提出申请并表示要积极支持。如属新建项目,则另外还有两个标准:一是至少有2500平方米的用地;二是地方政府要承诺聘任校长和合格教师,提供运行经费,配备教学设施。至2008年“单顶学校”已新建和修缮学校2791所,其中2191所为教育部拨款,另600所系地方政府贷款兴办。

(四)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

基于学校的管理,在过去的十年里,成了很多国家的流行做法。这与基础教育地方分权的现实以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呼吁是一致的。倡导者认为,好的教育不光是资源上的投入,还包括改善学校和教学的鼓励措施。基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就是要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积极性。选择、竞争、诉求可以影响实践,绩效机制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改善效果。各国与会者认为:基于学校的管理,首先要划分好校长与各种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其次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教师支持;再次要得到社区和家长的拥护,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五)制订基本办学标准,构建儿童友好型学校

亚太发展中国家重视制订农村学校基本的办学标准,要求利益相关者为达到此标准而共同努力。在国际机构的倡导下,儿童友好型学校(childFriendlySchool)的标准成了一些国家农村学校的基本目标要求。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提法如同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经济、用户友好型界面一样,在很多国家已经比较流行。会议期间。笔者参观了马波咯(Mabolo)小学的儿童友好型学校。校长泰佳娜(J.B.Tejano)介绍,儿童友好型学校有7个目标:鼓励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的参与;注重儿童健康和福祉;确保学生安全;鼓励全勤,遵守纪律;保证儿童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提升师德水平和育人动机;动员社区支持教育。每个目标下又细分了4~11项具体指标。依据这些标准和指标,马波咯小学提出“5H教育”,即:善于用脑(Head),富于爱心(Hearl),能够动手(Hands),保持健康(Health)和家庭参与(Home)。菲律宾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提倡年长学生对年幼学生的照顾。为此,在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资料开发、设施设备配置、考试评价安排过程中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六)分析问题症结,促进教育性别平等

推进女童教育、实现性别平等是全民教育六大目标中最为薄弱的方面。促进性别平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还要走很长的路。除了个别国家更需关照男童外,促进性别平等就要加强女童教育。女童就学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涉及入学率和完成率等指标。制约女童进入学校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因素。有的因家境贫寒不能交纳由于就学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开销;有的家长认为送男孩上学日后更可得到回报;有的认为学校教育对女孩未来的生活帮助不大,或担心女孩离家到学校后可能会受到性骚扰,莫不如尽早让她们在家里料理家务,照看弟妹;有的父母甚至较早地安排了女儿的婚姻。二是学校因素。学校离家较远,路途中可能会招致安全问题;校内缺少女生专用设施,特别是卫生设施跟不上;教育工作者对女生不公正,认为女生理所当然地要帮学校干些后勤事务;一些教师断定女生学业不如男生,因而在教学中缺乏对女生鼓励,给予提问、辅导的机会较少。三是个体因素。不少女生既要做家务,又要上学,身心疲惫。有的感到学校所学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和未来就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有的看不到周围有多少成功的女性,学校中女教师也少,缺乏学习动力;有的较早地操持家务、务农或外出打工从而放弃了继续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亚太地区各国女童教育协调员联合体,定期组织讨论,每年一个议题,深入交流看法,共享发展经验。近年来,亚太各发展中国家对性别平等问题开始重视,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一是专门对女童提供经济支持,如助学金、奖学金等。二是为女生提供够用、适用的学校卫生设施。三是在农村地区多聘女教师,以便对女生一些咨询,并让女生看到学习的希望。四是多做家长工作,使之转变落后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意识。五是提倡在边远民族地区用母语授课,减少女童学习压力。(七)加强教师培训,实施课程革新

亚太发展中国家教育部普遍关心如何培养教师、招聘教师、留住教师、提高教师质量的问题。其基本手段包括提高工资、提供住房、组织培训、号召校本进修。马来西亚针对受过培训的优秀农村教师流失现象,采取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予以防止。柬埔寨修订了教师资格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开展教师培训,招聘合格教师,淘汰混事人员。

进入21世纪后,各国为适应新的科技形势,开展了渐进性的课程改革。没有轰轰烈烈,却也不断推进。新课程增加了现代科学知识,删减了庞杂的学科内容,强调发展学生能力,加强教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国家统一规定核心课程,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空间,实行课程分级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的分量加大。泰国自2003年来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触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世界银行专家建议:各国的课程革新要制订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强调结果导向,采用合适教法;要加强学生生活技能及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要跟上,体现激励,并照顾男女生的学习特点。

(八)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信息技术有用有效。世界银行专家阿树涛希(chandraAshutosh)在对40多个国家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在迅速变革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应对信息技术不理不睬,不能让农村孩子远离现代文明。信息技术对城市学校并不成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其实是对农村教育的支援。信息技术可用来改善管理,可用作教师培训,可用作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与外部联系及愉快生活的手段。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常常也需要借助电脑。信息技术让过去只有城市和发达地区学生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到达山乡,让那里的孩子受益,并使他们了解外部世界。

其次,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对信息技术在学校运用的效果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评估表明,若一堂课超过一半的时间用电脑,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课堂上,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而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比较好,机器不应取代人成为主导,也不必任何课都用信息技术。传统的方法不能轻易丢弃,教师作用不能降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还指出:将计算机放到教室比建计算机室好;多大年龄引入计算机学习还不确定,但决不是越早越好;如果指望靠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及早停止吧,这在拉美国家已证明了是不行的。

再次,信息技术需要条件。政府资金投入、企业参与、社区捐助、电力到达缺一不可。教师是否适应、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与世界银行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蒙古教育部官员称,在学校设立电脑室是他们国家的做法,由于资金所限,不能让人人拥有笔记本电脑,集中使用比较合算。哥伦比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而今却不敢妄称成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推介下,柬埔寨、印度等国近年试行“100美元电脑”计划。推介者称100美元就可配一台笔记本电脑。事实上,100美元的电脑功能太差,扩充功能后则超过了200美元。目前,这个计划风声大,雨点小,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三、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

缺乏充足经费是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共同问题。这些国家的理想是,政府大幅度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提高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向农村教育倾斜。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是否重视教育,不在于口号多么好听,关键看这个国家的政府是否一如既往地投入教育。事实上,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长远来看则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借鉴“有条件现金转移”的办法,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要从暗补变为明补,让贫困学生直接感到受益,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农村教育政府投入为主,不应排斥社会各界和家庭对学校的自愿资助。学校依法接受捐助,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不必视而不见。人民群众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教育,而未见得是省钱的教育。当然,学校必须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各种来源的经费。

(二)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借鉴亚太国家经验,除保持和发挥农村学校固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外,还应逐步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当地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中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精神文明的辐射中心。在农村,分散地建这设施、那场所不一定好,而整合建设和使用学校设施则可一举多得。学校的设施要尽量为农村开放,学生课余可返回活动,家长周末可进去打球,农民农闲可前往接受培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学校应在返乡农民丁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动辄课后清校,为人进出的门紧锁,已经不受欢迎。

(三)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

亚太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在搞树下上课、非正规教育、社区简易办学。这些国家在交流经验时,对此津津乐道,说既节能又环保,国际机构也较为推崇。然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发达国家,则不去效仿。这说明,因陋就简,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多数亚太国家的与会者都表示继续扩大复式教学,属无奈之举。毕竟,有比无好,让学生接受复式教育比不受任何教育要强。各国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谋划本国的农村教育。生搬硬套,势必南辕北撤。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当然更多的是应实施正规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以控制辍学,减少复式教学,并避免让学生每天走得太远。虽然寄宿制也有弊端,但利大于弊。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中一些有益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加强学校管理,实施儿童友好型学校建设,构建和谐校园,项目推动工作,重视典型带动,逐步全面普及。这些措施在我国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信息共享,增强了教育工作紧迫感,推动各国如期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教育目标。因而,国家间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继续进行。国际组织启动的“快车道计划”就是一个全面教育合作项目。只是,中国学者参加亚太地区教育会议,特别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行在一起时,少了新鲜,多了自豪。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国家讨论的问题是我们曾经遇到、现已解决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浮躁或自大的理由。中国仍然可以从其他国家农村教育中得到启迪。即使不能马上学到新经验,我们也可开阔眼界,丰富思维,坚定信心,少走弯路。亚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经验,特别是教师培养和培训计划、绩效工资制度很感兴趣。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也应该与世界共享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艰苦努力、光辉历程和经验教训,为亚太农村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经验论文: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利用 网络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 教育 ,取得了许多重要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必须坚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必须坚持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当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更新,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全球性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对于知识密集的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2000年,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 发展 ,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 现代 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就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加强校网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第一,建设专门的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1994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之后,我国国内相继有“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

四、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 网络 技术强的思想 政治 教育 队伍

第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和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网络政工知识、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课件展示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各个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制定高效的培训计划和 科学 的学习制度,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使他们既注重专业素质,又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集知识、能力、技术于一体,不断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适当引进专业精干的网络技术人才加入到政工队伍中,真正造就一支政治上过硬、技术上精湛、心理素质好的高水平政工队伍,学会并利用网络资源与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的价值观更符合时代特点;运用qq或者 电子 邮件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师长的呵护与关爱;为大学生释疑答惑,引导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网上行为和道德,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增强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第二,要鼓励政治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大学生最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而个人建立的网页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更容易使大学生感到平等而被他们所接受。高校应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为辅导员开设个人网页或博客创造条件或提供便利,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他们从事网上思政教育提供便利。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个人主页这个网络创造的机会,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使网络成为师生倾诉苦乐、宣泄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了解他们真实的情感,掌握他们关注的焦点,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经验都值得 总结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既要发挥传统优势,更要运用网络载体的特有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开拓创新,从而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和完善。

教育经验论文:幼儿教育理念及教学经验和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制定特色教研课题,以“关爱、教育、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科学启蒙,寓教于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礼仪、礼貌方面的引导,在互动、游戏、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健康的人格形成,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个性与需要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个性,尊重幼儿的独特兴趣,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儿童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看待儿童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理解、耐心引导孩子的日常性错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班级特色教学计划

幼儿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持和服务教师的个性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幼教工作能力水平。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定期开展教学业务调研,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邀请公安、消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更新知识和观念,帮助教师们转换观念、提高技能是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针对幼儿喜欢简单重复的特点,尽量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具体真实的生活情景,改编、创编一些简单、重复而有趣味的儿歌,并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使语言同时成为幼儿的学习工具,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卫生、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例如:(1)品德培养。为了激发幼儿的爱心,利用《好娃娃》这首儿歌让幼儿学会关心长辈。“爷爷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搬凳坐,我给奶奶倒杯茶,爷爷奶奶齐声把我夸!”孩子们根据儿歌的内容创编动作,很快就记住了儿歌内容,灌输了良好的品德教育。(2)生活习惯培养,利用儿歌《摇呀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放好;闭眼睛,轻轻拍,娃娃不吵也不闹。”儿歌以拟人化的口吻,明确了幼儿自己睡觉时该做什么。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卫生习惯培养。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利用儿歌《洗手歌》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卷袖子,洗小手,自来水,细细流。左手搓,右手搓,细菌无处躲。手心搓,手背搓,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为幼儿每次洗手的时候,哼着《洗手歌》,按照儿歌的内容步骤洗手,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应该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学好样》这首儿歌就引导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幼儿在重复念儿歌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走、如何坐、如何唱,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教育中积极开展爱心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友爱、互助的情感

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情感入手,启动“爱心”的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主题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准备、承担角色,激发学生间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爱、互助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幼儿的自制力、自信心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整体环境观

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除了为学生创建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外,还应为学生创建安全、和谐、开放的整体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它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更为立体、全面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因素。通过每日电话追踪,每周板报,不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幼儿教育科学方式,强化安全、疾病预防等科普知识,不断培养、巩固、发展家园共育机制。

作者:邹丽丽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幼儿园

教育经验论文:公民社会成人教育基金经验借鉴

【摘要】

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是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它极大地调动了公民参与成人教育学习和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新加坡政府所建立的成人教育基金不仅包括促进技能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金,而且包括教育训练和社会关怀等方面的基金,这些都为推动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提升成人教育质量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公民社会;新加坡;成人教育基金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追求教育公平理想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实行,成人教育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于不同国家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对成人教育发展拥有不同的见解,同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去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新加坡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加坡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策略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和借鉴,尤其是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策略为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新加坡成人教育经费的来源

在新加坡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是其成人教育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故而使得新加坡成人教育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投资教育模式。例如,新加坡中央政府每年会拨出一大笔的资金给生产力局和工业职业培训局用作成人教育和职工培训。新加坡政府部门则将该部分资金用于成人教育资金设立,同时政府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资金进行管理,由其负责成人教育各项经费的支出。比如,新加坡生产力管理局负责成人教育技能发展基金的使用,并且其自身要为成人教育提供30%左右的训练补助资金;新加坡职工培训机构技能发展中心,需要从经济发展管理局和生产力与标准管理局获取充足的成人教育发展基金,从而帮助就业较困难的工人获取培训和再教育机会;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人力资源部和生产力与标准管理局联合起来,负责成人教育部分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为新加坡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提供设备支持,从而确保成人教育培训顺利开展,提升成人教育培训质量。[1]

二、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类别

新加坡对于公民的在职培训非常重视,并将职工在职培训纳入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企业在职员工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成人教育培训,在制定这些强制措施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各种基金,在教育经费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新加坡设立的成人教育基金种类繁多,各具特点,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发展需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成人教育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设立了成人教育技能发展中心,针对一般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比如,新加坡红山技能发展中心就是政府开设的首个职工技能培训机构,不仅投入了1550万新加坡元维持机构的发展,而且设立了成人教育技能发展基金。此外,1979年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企业要设立成人教育技能发展基金,用于技能水平和工资收入较低企业员工的在职教育培训。从1979年10月,新加坡企业逐渐为工资收入低于750元的职工缴纳1%—4%的技能发展基金,并且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来调整基金缴纳的比例。[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加大了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制定了多种多样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成人教育的相关培训,其中训练资助计划的实施是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目的,参加培训的员工不但可以不必缴纳培训学习的费用,而且工资照发,参与培训的费用由雇主和技能发展基金各自承担一半,新加坡政府也会根据培训情况的不同,为某个特定技能培训或职工提供30%—70%不等的教育资助,用于职工的工资补助,其不足的部分由雇主承担。为了鼓励企业在职员工和企业雇主积极参与成人教育培训,实现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新加坡政府还在不断调整技能发展基金的培训补助,为其提供各种经济援助。

2.终身学习基金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各个国家也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和策略来推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发展,成人大学生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新加坡政府不仅注重强调终身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专门抽出大量资金设立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发展基金,这项基金除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之外,还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公益资金。[3]新加坡政府在1990年颁布的新工资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将在职员工工资收入的5%作为终身教育基金,用于在职员工参与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专用资金,而且,新加坡政府表示从今以后将不断加大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资金的投入,从而确保社会大众有充分的资金来接受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为一些成人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经费去完善他们的教育设施设备。

3.成人教育与训练基金

新加坡政府不仅设立了成人教育技能发展基金和终身教育基金来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在1998年10月,新加坡政府和全国职工总会还设立了成人教育与训练基金,对雇主成人教育培训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补助。教育与训练基金设立的目的在于协助公民提升自身的技能,提供公民的就业率和再就业率,进而提高公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公民的幸福感,新加坡政府采取1∶3的比例来拨款给教育与训练基金。尽管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政府面临经济发展萎缩和金融危机等问题,但是政府依旧会把资金拨给教育与训练基金,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去鼓励雇主和公民参与不同的培训学习,帮助公民提高再就业的能力,解决公民的后顾之忧。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为企业和公民筹集教育与训练基金所需的费用之外,还明确指出每位在职员工每年要按照工资收入的21.5%用于社会福利和成人教育培训费用的缴纳,相关企业也要将在职员工工资收入的18.5%交给国家基金会,参与成人教育培训的企业和员工可以向政府申请基金补助,补助的比例最低为培训成本的70%,最高达到90%。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对于成人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和重视。[4]

4.社区关怀等基金

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存在贫富差距的问题,这是由于地区经济状况和自身的问题决定的,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同时也存在教育事业中。经济条件差的地区人民教育状况必定不理想,教育跟不上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以及和谐稳定,各个国家也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这上面,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身上。这些员工由于自身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困境,而且这些人群还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需要面临支付孩子学习费用,维持生计等问题,生活压力大,更别提自身的继续教育和发展,这个时候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帮助这些员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5]为此,新加坡政府一方面给予这些家庭一定的补助,另一方面鼓励他们通过继续工作和劳动来帮助自己和家人渡过难关,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问题。社区关怀基金设立的目的就是帮助社区机构或者福利机构针对这些人群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另外还提供各种津贴补助去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解决教育的问题。新加坡在制定社区关怀等援助基金时,各方面工作非常的详细和周到,力图通过这些基金帮助公民实现终身学习和再就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幸福。

三、公民社会视角下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经验借鉴

成人教育的发展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成人教育还是针对全体公民来说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正。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比较快捷的发展途径,新加坡作为成人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其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发展策略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6]

1.政府要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自身没有足够的发展经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摸索,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政府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上。随着近年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在国际上的盛行,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成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我国成人教育大都是自费的教育,也有部分是企业出资鼓励员工参与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由大学承担,没有实行统一的管理,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而新加坡政府则认为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建设的最根本的元素,教育和培训是推进国家经济计划的重要一环,因此,要高度的重视和发展成人教育。在这方面我们要进行学习和借鉴,首先,国家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新加坡设立了众多的成人教育基金来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而且这些基金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就说明在新加坡,国家层面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要积极的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从财政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我国则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关于成人教育方面的基金几乎没有,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其次,要在经济上大力的支持成人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关乎国民生计的一项重大事业,同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成人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场地空间、教育资源、设施设备等,这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的,仅仅依靠学员的学费和企业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才可以实现,所以,国家要在经济上大力支持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最后,要有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成人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但是我国成人教育的管理还不完善,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条例来保障成人教育的顺利开展。[7]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成人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设立各种基金的后盾和支撑。

2.设立多种基金和奖学金制度,激励公民参与成人教育

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较晚,国家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成人教育,导致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较慢,管理混乱,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对于成人教育的认识和宣传力度不够,社会成员对于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够,成人教育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加上,我国成人教育大都是需要成员自费参加的,企业自身对于员工的培训学习也没有充分重视,员工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时几乎很少有工资,员工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就难以对成人教育产生热情。而新加坡政府则是把成人教育和培训当做了一项重要的事业来进行,设立各项基金政策鼓励公民参与成人教育,并且给予参与学习的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企业自身也采取积极的措施,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员工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8]所以,我国也要吸取经验教训,设立多种基金和奖学金制度,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用来支付成人教育所需的费用,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成人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中去;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重视成人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支持和鼓励在职员工参与教育和培训,并且对于参与学习培训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科研实行带薪的教育培训,而国家也要对这些企业做出一定的补偿,参与成人教育越多的企业获得的补偿就越多,这样免除了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创新发展。

3.加强成人教育机构建设,推进成人教育战略规划

新加坡针对成人教育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由相应的部门负责,在设立成人教育基金时也是根据基金的性质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掌管,职责划分明显,机构健全,关于成人教育的各项事业有条不紊的运行着。而我国的成人教育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统筹和管理的,这个部门不仅要管理成人教育还要管理全国的职业教育,而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和教育大国,教育事业的规模庞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工作量较大,对于各项工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我国的成人教育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身发展状况不甚理想,因此,关于成人教育的各项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了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我国要借鉴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发展策略,就必须改变目前的现状,加强成人教育的机构建设,推进成人教育的战略规划,确保在成人教育基金设立的同时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基金的合理利用,确保各项基金能够真正的运用到成人教育事业中。[9]

4.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资金,为成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参与教育的人数众多,导致我国的教育规模庞大,因此,相关的教育费用数量巨大。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成人教育是个人自费的,导致社会成员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现阶段我国要借鉴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的发展策略,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成人教育事业顺利开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济收入直线上升,但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大,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央的财政支持,这就导致我国在成人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有了一定的限制,为了维持成人教育的发展和成人教育基金的设立,必须要采取企业的手段和措施去筹集成人教育经费,例如,国家与企业合作,设立成人教育基金,国家在政策和其他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和补偿,也可以号召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和机构进行捐资助学等。采取不同的措施筹集成人教育经费,不仅分担了国家的经济压力,而且为企业和个人也带来了其他的收益。[10]新加坡设立成人教育基金是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和新策略,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新加坡自身的实践和发展,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该种模式带来的利益和影响,受到了公民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体现社会公平、关乎公民生计的一项伟大事业,需要给予极大地帮助和支持,我国在发展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设立成人教育基金,进而去调动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作者:王广飞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通识教育经验和启示

提要: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早,历经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以“专业和全人并重”为核心理念,并结合“忠诚勤和”的校训和“务实致用”的办学理念,培育学生获得“实务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与职场适应力”等5种能力,呼应青年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要求。

关键词: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醒吾科技大学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人的主体性,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我国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高校开始推行通识教育,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技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也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在通识教育领域,台湾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这对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轨迹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始于1956年台湾东海大学实施的“通才教育”。20世纪70年代,台湾清华大学在沈君山等人推动下,大力推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1981年,虞允中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后,开始推动“通才教育”,影响甚大,后受政治因素的干扰,未能持续推动。198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项目小组”,检讨大学共同教育问题,并于1984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各大院校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学术范畴内开设各种选修科目,规定学生须修习4至6学分的课程。自此,通识教育在台湾各大学全面展开。[1]之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小组研究改进方案,1989年公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由以往按照“学科”范畴开设各种选修课,改以按照“课程领域”来规划,将通识课程纳入共同必修科目中,由原定4至6学分提高至8学分。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成立第一个“通识教育中心”,1993年台湾通识教育学会成立,宣告台湾高教通识教育时代的来临。1997年先后由辅英技术学院、云林科技大学与慈济护理专科院校举办了两次技职通识研讨会,启动了技职通识教育元年。2000年5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技职教育白皮书》,提出16项措施提升技职教育品质,其中一项措施就如何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提出增加通识课程及职业伦理课程、提升共同科目的地位、加强办理技职教师进修、改变过分强调智育的传统观念、加强视导、评鉴及奖励等5项具体策略。[2]201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3],就提升技职教育竞争力,围绕“制度调整”、“课程活化”及“就业促进”三大面向提出9项具体策略,“课程活化”方面,重申“强化技专院校学生基础学科能力与人文素养”,鼓励技职院校强化通识课程,提升办学内涵,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及职业伦理,落实全人教育精神。

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之设计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2007-2010年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4]中提出,大学教育应以“锻造学生核心能力”为要务,大力提倡以“能力导向为基础”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反思能力、知识统合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通识教育。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也秉此原则规划通识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一)理念与目标

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以“专业和全人并重”为核心理念,强调通识课程应兼具历史性、社会性,及未来取向之特质。结合“忠诚勤和”的校训、“务实致用”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5种能力(实际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和职场适应力),希望学生在掌握专业能力之外,能够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毕业后能准确掌握社会历史的动向,成为21世纪的领导人才。为贯彻“全人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教学,醒吾科技大学在学校层面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由校长兼任主任委员。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重点是确认通识教育原则和方向、审议通识教育白皮书、中长程计划与课程结构发展等。2001年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在通识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工作,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教学与研究。通识教育中心设置博雅教育组、生命写作组等二组,负责博雅教育与生命写作相关事宜。此外,通识教育中心设置有教师评审委员会、课程委员会。通识教育委员会与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分层合作,处理通识课程相关事宜。

(二)通识教育课程之架构

醒吾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必须修习通识教育课程28学分,通识学分约占毕业总学分之22%。具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能力课程与核心能力课程两类。基础能力课程涵盖两大类:(1)语文应用类,10学分。包括中文教学和英文教学,侧重训练学生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2)健康管理类,8学分。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运动观念,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学习专项运动技能,以及借由运动的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核心能力课程,属博雅教育类,涵括5个向度的内容,10学分。分别是:(1)人文艺术。学习古典诗词小说,及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2)生命与性别教育。包含3个范畴:人生哲学、宗教与人生课程,心灵与自我成长、人文素养与生命关怀课程,及杰出女性专题、性别话题课程,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性别平等观念。(3)社会法政。社会类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具备通达灵活的生活应变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法政类课程则为形塑学生优良的公民素养。(4)历史思维。历史类课程的设计,主要培育学生类推或脉络化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阅读能力,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5)自然科技。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自然科学素养,培养环保意识,了解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影响。在正式课程之外,醒吾科技大学还积极推动“非正式课程”之开展。主要有通识人文科技讲座、书香计划、生命写作系列、图说醒吾、壮游计划、国语文会考、醒吾柚子节等,形式和内容多元,冀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开拓视野,强化国际接轨力。此外,醒吾科技大学也重视“潜在课程”,即有赖学校每位教师的身教、言教和整体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

三、醒吾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特色

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注重“以人文为核心的全人教育”[5],紧密地与“务实致用”结合,并呼应青年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要求,培育学生获得“实务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与职场适应力”等5种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上具有一定特色。

(一)强化学生基本能力

为提升学生中文和英文运用能力,在教材选用上,紧扣真实职场,教法上力求多元,建构优良语文学习环境、强化补救教学;其次持续开展通识中心书香计划,举办国语文会考;推动英语差异化自主学习计划,以及设立英文毕业门槛。

(二)深化品格品德教育

一是配合各学院“劳作教育与服务学习”课程,提升学生的劳作服务意识;二是精进“职场伦理”相关课程,涵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三则强化通识中心“孔学研究中心”活动与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四则持续生命写作活动,深化写作与反思。

(三)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第一,落实通识博雅课程多面向建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探触不同学门、不同思索路径,并且注意通识选修课程的均衡与多元;第二,强化通识中心“生命∕性别教育坊”功能,创造不同领域之对话;第三,关注并开设当代核心议题或新兴议题课程;第四,关注并开设跨文化或区域研究课程,拓展国际视野。

(四)奠定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发展,推动通识艺文沙龙,推展通识学习护照,以及建设优美校园,锻炼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培养师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良好的师资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醒吾科技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多种策略提升教师执教水平。第一,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全球跨文化议题认识;第二,争取教育主管部门优质通识课程计划或政府部门竞争型计划,以及参与教学卓越计划,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第三,参与教师专业成长营强化教师通识课程、教学策略与班级经营技巧。

四、小结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6]中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首要原则提出,明确表示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育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陆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必须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其次要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再次要科学合理设计好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要首先在观念上发生转变,才能够有效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感谢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林建发副教授惠赠相关资料,在此谨表谢忱)。

作者:吴晶 张胜永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教育经验论文:远程教育学习经验与启示

摘要:

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可汗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四所不同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机构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我们在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方面应以团队的方式开发高质量、高水准的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供各类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网上信息服务,重视对学习者入学阶段的学习支持服务,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全程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的学习支持,重视新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

国内外;远程教育机构;学习支持服务;经验;启示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情况

(一)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

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运用先进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全程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内容丰富且优质的学习资源、完善的三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英国开放大学从总部、地区中心到学习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各级学习支持服务机构职责明确。总部负责远程教材的制作与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设定以及考试、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地区中心负责组织教学辅导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咨询与服务、培训辅导老师、搜集与处理各种教学反馈;学习中心负责组织新生入学见面会、指导学习者选课、通知并发放面授辅导时间安排、安排组织小组学习、收发作业并组织考试。

(二)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

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特色主要体现在:有一支阵容强大的教师队伍,针对远程初学者的支持服务项目,周到的教学辅导和咨询服务系统,实用的课程资源和精确的学习效果评估和质量管理测评系统。除突出的完全在线学习方式外,学习者还可以自由选择面授教学、协作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方式,采用任何学习方式都可以从“地面校园”或“线上校园”得到需要的服务,至今有一半的学习者采用后几种学习模式,凤凰城大学还通过成人学习效果评估系统和学校质量管理系统获得信息,作为持续改进和效果评估的依据,从而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可汗学院的学习支持服务

可汗学院(KhanAcademy)是一家非赢利的在线教育机构,网站借由微视频进行免费授课辅导。其学习支持服务主要体现在学业支持、情感支持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在学业支持方面包括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十分前进”和开放式问题混合评估模式。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外远程教育机构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情感支持包括勋章奖励和夏令营活动。在技术支持方面可汗学院使用了画图工具、移动终端的APP软件、知识地图、个性化学习诊断以及推送技术、自适应虚拟动画和虚拟实践技术。

(四)香港公开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

香港公开大学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等学习支持服务。信息服务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各类信息,并对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在资源服务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在人员服务中,实施导师制,为每位学习者学习过程提供指导,此外还设有咨询中心。设施服务中为学习者提供教室、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各类校舍和设备支持。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可汗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四所不同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机构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们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有如下启示。

(一)以团队的方式开发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

英国开放大学组织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课程辅导教师、广播公司编导、网络专家、图书馆员等各方面专家和人员组成课程组,以团队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美国凤凰城大学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由远程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技术专家组成课程组,开发设计包括教材、多媒体在内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包。教材内容体现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每年都会根据需求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

(二)丰富的学习材料的发放

在资源提供方面,各远程教育机构在学习者入学之初都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英国开放大学将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作业、面授辅导安排、实验材料、考试指导等学习材料以多媒体形式建成教学包发放给学习者。香港公开大学在资源服务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印刷和网上教材及其他学习材料。此外,还为学习者提供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资源服务。

(三)提供各类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网上信息服务

英国开放大学除为学习者提供多媒体教学包外,还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往届试题、各类电子资源以及图书馆服务。香港公开大学通过网络平台如近期课程安排的动态信息和学校介绍、注册方法等常用信息。学校网站还有问题咨询页面,页面中会列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办法,学习者还可通过联系页面中公布的咨询中心等学院不同部门,直接寻求帮助。此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上实时课堂和交流讨论区进行自主学习。

(四)重视对入学阶段的学习支持服务

纵观各远程教育机构的学习支持服务,十分重视入学前后的这一阶段。英国开放大学非常注重对新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新生入学初,第一次提交作业时都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美国凤凰城大学也非常重视对学习者入学前和入学初的学习支持服务,学校设有入学前培训、第一年适应课和及时补救项目。入学前培训是免费为高中毕业没有达到24个学分的潜在学习者提供的,通过让其感受真实的学习环境,获取学习体验,为其选择入学提供帮助与准备。第一年适应课是为学习者学会学习、爱上学习而设计的,学习内容既有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也有基础知识、社会问题等扩展性内容。及时补救课程是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补救方式,通过提供循序渐进、贯穿学习者学习全程的在线补救课程,帮助学习者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获取课程帮助,课程可以是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全天候辅导。香港公开大学会在学习者入学前举办入学咨询讲座,还特别制作了《公开大学道》网页,帮助新注册学习者认识学校的学习生活,迅速掌握学习模式。

(五)提供学习全程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英国开放大学共聘请8000名兼职教师为每位学习者提供如入学前指导、基础课程学习指导、学习技能指导、职业生涯等学业外的,贯穿学习全程的个别化学习跟踪指导与服务,其中包括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特别服务、为毕业生提供的跟踪服务等,保证学习者能获得全天24小时的学习支持服务。而且对师生比有严格的要求,每位教师负责15~20名学习者的学习指导,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面对面等各种方式与辅导教师取得联系,获取所需的任何帮助。服务已经从内容的全面向服务提供的“主动性”转变。美国凤凰城大学有一万多名在线兼职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师生比为l:17,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是经过专门的选拔与培训的,既有学术水准、又是本领域现职的高中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还建立了由“地面校园”和“线上校园”组成的支持服务系统。“线上校园”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为教育服务的远程接待中心,采用一套有效的E—learning支持系统,为学习者提供24小时网上在线服务,学习者所有学习环节在网上完成,形成了独特的业务小组远程接待服务模式。还雇佣了350人组成24×7小时服务的电话呼叫中心,为教师、学习者、工作人员、申请入学者提供帮助与服务。香港公开大学为学习者提供导师制的学习支持服务,导师在指定的时间通过电话、电邮或在网上答疑引导督促学习者进行学习,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此外,导师还会在平日晚上或周末安排面授导修课,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导修课外,学校还会安排个别课程的补习指导。同时,设有咨询中心,为学习者和访客提供在线和工作时间外全天自助咨询服务。此外,香港公开大学为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包括在囚、残疾、需要长期留医的学习者)提供设施和服务,协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课程。

(六)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的学习支持

香港公开大学鼓励同学组织学习者团体及举办学习者活动,加强人际交流,彼此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可汗学院通过勋章奖励为那些教同学的学习者颁发在线奖章,旨在促进学习者间相互的学习支持,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实现彼此促进。还通过暑假课程和夏令营等真实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增强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七)重视新技术的使用

英国开放大学在教学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视新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美国凤凰城大学也非常重视为学习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环境。可汗学院借由微视频进行免费授课辅导,在全球推动了碎片化的移动学习。学习中还使用了画图工具、移动终端APP软件和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路径指导的知识地图;使用数据分析技术跟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供个性化学习诊断和推送技术;还提供有利于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乐趣的自适应虚拟动画,以及旨在提高学习者学习真实感的虚拟实践技术。

作者:王慧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经验论文:大学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摘要:

发展创业型经济,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河南省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课程体系欠成熟,师资力量薄弱,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也未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而斯坦福大学作为美国创业教育的典范,其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河南省高校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改变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建设,加强高校、政府、社会间的合作及支持体系的建设,共同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推进河南省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目前,传统的就业型经济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我国短期内劳动人口仍会持续增长,造成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针对此状况,发展创业型经济,催生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可缓解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劳动人口就业难的问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其推动力就是创新创业。因此,中央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这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对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要发展创业型经济,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我国在最近十几年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由政府引导,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大学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1%上升到2.9%。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率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且我国在创业教育领域仍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学府。早在1947年,美国就已开始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今,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形成较为成型的系统,教学体系与教育体系都已相当成熟,并在各高校普遍实施,其创业教育及研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有效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河南作为中西部省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改善,美国的创业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斯坦福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借鉴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反思河南省创业教育现状,探索创办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留住本土优秀人才,吸引省外优秀人才,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学会关心世纪的教育》的会议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及“enterpriseed-ucation”,即创业教育[1](23)。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并把创业教育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2](55)。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是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训练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既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信、开拓等精神品格,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特别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教育[3](7)。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创新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并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新机遇。现阶段,实施创业教育,培养适用于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张,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多,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同步增加,导致了大学生的供需比例失衡,加之高校现有传统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开拓性、创新性不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许多大学生一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势必会打击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拓宽创业思路,培养出一大批事业心强、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够积极主动择业的求职者,以及有创业能力、能开拓新领域、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创业者。高校应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虽然并非每个人最终会成为创业者,但对其以后发展都大有裨益。河南能否在新一轮以创业型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中占据有利位置,提升河南在全国经济社会格局中的地位,发展本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关键因素。

二、河南省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2015年1月2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同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央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河南省充分认识到了创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以下共识:河南要想抓住此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关键是要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河南才能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占据有利位置,推动本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本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教育的政策,为高校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新机遇。2010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通知》,该纲要指出:在2010—2020年期间,河南省推行“创业人才推进工程”,主要目标是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各类大中专院校要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实施创业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生力军,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表彰创业先进,促进全民创业[4](11-12)。同时,制定了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措施有: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放宽创业领域,降低创业门槛,加强创业扶持,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创业;推进创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金融政策,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扶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强创业服务指导,加大对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制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激励保障办法,支持鼓励创业企业、创业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等[4](13)。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河南省教育厅从2008年起,评选全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树榜样、立典型,力求带动全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目前已评选了河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作为示范学校;2013年,教育厅设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引导资金;2015年,要求省内高校要将“创业基础”作为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每年选拔创业导师50名,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力争到2017年,实现创业教育全覆盖;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并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在高校集中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4月,规定对休学从事自主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可保留学籍两年。2015年11月,为鼓励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创业,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会规定,只要大学生申领就业创业证,就可享受自主创业税费优惠。共青团河南省委先后创建“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河南省青云创业就业扶持工程、河南省青年网络创业就业扶持工程(青年网创工程)、“河南青年创业园项目”等,同时搭建“河南青年创业吧”网络平台。河南省科技厅积极组织创业创新大赛,比如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社厅和省科技厅联合举办“云台山杯”中国河南-美国区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建各级企业孵化器。2015年河南省人社厅安排3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以上事实说明,河南省对于创业教育相当重视,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目前还处于政府主导、政策先行的起步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呢?课题组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以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等6所学校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每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就其所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创业教育开展状况参差不齐,其中,公办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好,特别是河南大学作为我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创建有创业基地和孵化器等;而民办本科院校次之,民办专科院校创业教育才刚刚开始。本次问卷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总结如下:第一,在校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对创业持认可态度,曾经有过创业的念头,但真正积极准备参与创业的人数只占15%不到,大部分学生对创业还是持谨慎态度。同时,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主要受网络媒体、大众舆论的影响,而来自学校创业教育的比例只占9.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当前的创业意识教育并未有效深入到学生当中。第二,在校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看法。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创业存在的困难首先是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其次是风险评估及风险承担能力还比较欠缺,最重要的是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缺乏融资渠道。这说明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上还很欠缺。第三,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评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作用给予肯定。但对学校是否有相关创业课程或创业机构,除河南大学外,调查中的其他高校的学生多表示不清楚。这表明高校虽做了一些工作,但课程覆盖面还不够广,宣传力度还不够。第四,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是学校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提供较多的实践活动;提供资金资助;开设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而满足需求的形式,多数大学生希望是通过到企业中实践、参加创业设计竞赛活动、选修相关创业课程或与成功的创业者交流等来获得。第五,在校大学生对其他创业支持力量的需求。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政府优惠政策很重要,希望得到政府部门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说明其他大型金融投资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河南省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调查说明,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刚刚起步,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迄今为止,河南大多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多是在政府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开展的,缺乏主动开展的意识。有些学校虽开展了创业教育,但真正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却屈指可数。多数学校没有成立创业教育专门机构,大都由就业指导中心兼管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作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手段之一,更多注重创业技能的讲授,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而当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大都只是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而不是从根本上认识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与创业精神,当然难认识到创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创业课程体系欠成熟

目前河南省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课程并未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中,大都以选修课形式开展,只有极少数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开展。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只在学生临毕业时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且课时量明显不足。在课程内容上,很少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多是关于企业运作管理的理论讲解,而且过于强调创业所需的素质、资金等。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理论讲授,以讲授式、案例式和讲座式为主。实践教学薄弱,而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关联性不强。有些高校只针对部分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面小,还有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开设创业课程。

(三)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实践性强,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目前河南省高校的创业教育优良师资匮乏,现有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多是临时组建,多由辅导员、管理课程教师或就业指导课教师组成。具有创业经验的兼职教师很少,创业教育专门机构数量少。没有适应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导致创业教育无法有效开展。

(四)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目前,政府、高校及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学校对创业学生的支持力度很小;政府虽然在税收、贷款、资金投入、场地入驻等方面对创业学生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但还未形成长期性和普遍性的制度保障。企业对大学生创业也很少有优惠政策,目前有风险投资公司或者天使投资人也会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但被投资者仍凤毛麟角。

四、河南省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经验的借鉴

斯坦福大学作为创业型大学,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典范,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成效显著。河南省高校可以探究其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借鉴其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与具体的实施办法,针对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使斯坦福创业教育经验本土化,探索适合河南省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这有助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创业型经济提供创新型人才。

(一)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应当认识到,虽然学生并不都会成为创业者,但熟悉基本规则很重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很有必要。目前,河南省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覆盖面不广,开设学时短,课程少,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操作。这方面河南省高校可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磁铁模式”,完善的课程体系。第一,要让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要开设多类型、多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5](38-40)。比如,给大一的学生开设基础性的入门课程,以了解学科、培养兴趣为主,可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开展;给大二、大三的学生开设较为深入的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修;给大四学生开设高级课程,以创业模拟等实务操作课程为主。第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更扎实,实践活动也更有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要尽可能多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如与创业者座谈、到企业实习、参与创业项目比赛等,让其在学习中体验,促进能力与个性发展。第三,课程内容可借鉴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创业教育与文、理、工科专业课程相结合,互相渗透;管理学科与自然学科结合,通过加强学习跨学科知识,实现优势互补。不论活动课程还是学科课程,都要注重学科间的结合与渗透,同时,还应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在学校整体的教学课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拓展创业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创业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上,斯坦福大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业课程体系以及鼓励教师在硅谷创业,培养有专业化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工业界、投资界等精英来校任教,一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且理论水平高的企业高管、商界精英等成为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二是聘请成功的创业者做兼职教师[6](91-92)。借鉴斯坦福大学创业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河南高校可将师资培养与引进师资同时进行。一方面,要为本院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校外资源,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比如,引进商界的精英、成功的创业企业家做创业导师等。要引进校外创业导师,第一要制定创业导师引进的标准。成功的小微企业的创始人就更容易成为大学生创业学习的榜样。第二要根据引进标准确定目标。比如可以引进目标确定为创业五年左右的小微企业的创始人,他们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与产品营销等经验。第三要重点筛选适合做创业导师的人选。并非每个创业者都适合做导师,创业导师既要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创业理论水平。第四要创新合作机制。很多学校都存在资金有限而无法高薪聘请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做法:知名企业家来做创业导师,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并推选优秀的毕业生去该企业实习并工作,而企业也能够借此机会进行企业及产品的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实现校企双赢。引进兼职教师后,可采取主讲创业课程或者担任创业大赛评委等多种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创业导师可以就创业课程、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丰富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主体;同时,创业导师有可能因此发现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还能够丰富自身的经营管理理论,更好指导、引领企业发展。

(三)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良好的创业教育平台对营造创业氛围有很大影响力。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创业咨询,鼓励学生创业,一时间校内成立了很多小公司,主要由学生负责管理,后来,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斯坦福科技园,这也是硅谷的雏形。在创业教育发展阶段,斯坦福大学经常为学生举办各种创业活动。比如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在校生参与,同时还会邀请商业、企业以及风投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大赛评比,鼓励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在校内或者学校周围来创办企业,硅谷就是在这样创业环境当中产生的。河南省高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在校内开发创业实践项目,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鼓励有强烈创业意识的学生参与到此项创业实践当中。比如在校内划出固定的区域做创业实践区,也可以把校内文印、商店、餐饮、通信等服务承包给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同时,要打造覆盖面更广、形式更多样的实践平台。当前河南省创业实践平台主要是孵化基地和科技产业园,部分学校也积极与一些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创业实习机会,但实践平台还比较有限,不能惠及更多的学生,还不能给学生提供系统的实践机会。这就要求高校创新思维,既要关注实体平台的建设,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建平台,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各方持续投入;也要注重虚拟平台建设,构建创业项目研发、推介、孵化与产业化紧密链接的大学生创业信息市场体系。

(四)加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及社会等共同支持,开发整合各方的资源,共同营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创业氛围。斯坦福大学能够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分调动各方创业资源,为师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激发了师生的创业激情与创业精神。河南也应该借鉴这种经验和方法,动员各方力量,建立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从高校方面来说,要构建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培训与创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首先,高校要认清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教学生创办公司。斯坦福大学营造了鼓励创业的校园环境,借鉴此经验,河南高校要确实把教育部关于高校要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弹性学制的政策落在实处,鼓励学生兼职,更多地体验社会,支持创业并宽容失败;充分利用校内网络平台,为学生与创业政策、资金及项目等相关的信息,建立网络创业交流平台。其次,要完善管理模式。斯坦福大学的做法是由商学院和管理学院主导,成立创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有限的资源,调配管理师资,统一管理经费,组织学校的所有创业教育与活动,进而打造更好的创业教育项目,吸引师生的积极参与[7](37)。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在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教务处、学生处或者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通过整合校内外有限资源,开设各种创业教育基地,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统一管理师资和经费,组织所有创业教育活动等,可以达到统一管理的系统化及规范化效果,推动创业教育发展。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主力,要发挥其职能优势,调动各项社会资源,推进创业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助力创业教育发展。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河南省已经有教育厅、人力资源厅及共青团河南省委等部门提供创业基金,但是,覆盖面还不够广,扶助力度还不够大,程序还不够优化。政府可组建不同的创业基金项目,增加资金投入,并且融资方式可以多样化、分散化,便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其次,要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目前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场地、建设高校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提供创业培训等。以后要尽可能扩大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融资和信用平台,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法律保证。再次,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政府部门可设立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机构参与高校创业教育。政府要进一步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法治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中美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美国高校经验丰富的创业教师来河南高校工作,提升师资力量,同时吸引外国优秀青年来中国创业。从社会方面来说,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阶段,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是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要尽可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如社会的公益机构、慈善基金、校友联盟甚至家长联盟等,让其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撑,推动创业教育不断深入。政府的投入与引导力量毕竟有限,高校要尽可能拓展融资渠道,发掘社会资源,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问题。美国在创业教育领域中遥遥领先,特别是斯坦福大学作为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被誉为“硅谷”的摇篮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我们和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不同,不能照搬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模式,应在借鉴基础上探索斯坦福创业教育模式在河南的本土化。

作者:王海红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高职学生社会经验缺失下安全教育论文

一、高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导致的安全问题

1.对人的认识和防范方面

(1)购物安全问题:

有的学生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不能辨别事物真假好坏,对商家的吹嘘偏听偏信。

(2)人身安全问题:

大学生失联遇害案在网络上时有出现,分析产生失联的原因,除大学生防范意识不够外,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主因。

(3)情感安全问题:

有的学生不会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与恋爱的关系,掉进情感的陷阱。

(4)食品安全问题:

许多学生喜欢到校园周边消费,而很多不良的商家只把目光盯住大学生的口袋,给大学生提供“问题食品”。常言道“病从口入”,吃多了不安全的食品,常引起大学生的身体出现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危及大学生的安全。

2.对事情的应对处理方面

(1)财产安全问题:

因对财物的保管不谨慎,让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的现象在大学校园较普遍。学生之所以容易丢失财物,主要是个人保管不力,没有牢记“客不离货,财不露白”的古训。

(2)交通安全问题:

当前在高职学生中,拥有汽车、摩托、自行车的有不少,但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没有常思“在外出门小心好,凡事低调平安行”的古人出行经验。

(3)网络安全问题:

有些学生痴迷网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时,网络犯罪、网络欺诈让学生难以分辨。需要青年学生克服网瘾,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4)防火安全问题:

高职学校里经常发生学生因为违规使用电器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寝室火灾之事。人们常说:“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加强防范,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5)生产安全问题:

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时常发生伤残、失踪甚至死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小心使得万年船”,其实只要在实习中多点小心,很多安全问题就不会发生。

(6)防灾安全问题:

人们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出许多安全防范知识,如“燕子高飞晴天到,燕子低飞带雨来”的气象判断;“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的地震前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的防灾避灾知识比较缺乏,当遇到自然灾害时不知道应对,可能会错过逃生的良机。

二、安全教育的举措

(1)加强安全教育。

把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放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首位。定期研究学生安全的防范措施,消除学生安全方面的隐患,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开设人身安全教育课程和现行的基本法律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制订安全的规章制度。

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出台安全知识手册,发给每位学生,使学生做到安全有规程,行为有规矩。

(3)加强学习指导。

通过大会宣讲、经验介绍、媒体宣传、知识讲座、主题班会、防灾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

(4)加强心理辅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应对安全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

(5)加强社会实践。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亚军 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发达国家实践经验成人教育论文

一、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

1.完善的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美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立法非常重视,据统计,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有关法案已经颁布了十余种。英国1919年在《史密斯报告》中就对成人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之后不断地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补充。在法国,成人教育由青年体育部、教育部、劳动及职业培训部门管理,并在立法中对如何分配权利、如何调节相互关系做了规定。这些发达国家均通过颁布各种相关法律来确保成人教育的顺利实施,足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成人教育立法的重视程度。

2.政府重视,中央、地方分权管理的体制

在美国,其成人教育的管理中心在地方政府,而不在联邦政府,实行管理权限下放。其文化教育直接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各州不直接管理地方的文化教育,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文化教育没有直接的管理权,只负责关注成人教育。英国也实行了地方分权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近年来,中央加强了与地方成人教育的合作,更显现出其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国家实行地方分权管理,避免中央对地方成人教育管理过多过死,有效地刺激了地方兴办成人教育的积极性。

3.充足的经费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当地税收和学费而来,企业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出资人。澳大利亚成人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社会捐赠、企事业单位投入、州政府拨款也是主要来源之一。在芬兰,国家的补贴是70%,由地方政府负担的经费是30%左右。法国早在1971年《继续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将工人工资总额0.8%以上的经费投入到职工的职业深造中,且职工享有带薪培训的假期。

4.办学形式多样化

英国的成人教育多样化,教育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有:社区学院、寄宿学院、普通大学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大学和成人教育中心等。美国的社区学院是美国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社区学院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成人学员可以在社区学院通过短期学习,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某项技能。

5.优良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悉尼TAFE学院采用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对任职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相关专业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情况和职业训练等均做了相关要求。美国的教师招聘程序十分规范,其聘用制度中规定,新教师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者已聘教师聘期结束时没有提升,则被辞退。美国建立了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成人教育教师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外的教师评价机制也颇具特色,多采用同行评价的方法。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加快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推进成人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考察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发达国家很重视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成人教育的发展,每个重要成人教育法律的颁布实施都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制定出独立的成人教育法律,明确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教育部门及时制定出符合我国成人教育现状的成人教育基本法,对成人教育的实际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或指导性建议,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健全公民继续教育权的支持制度,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在国家法令的指导下顺利快速发展。

2.领导政府给予充分重视,中央与地方协调管理

成人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政府的重视,从而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督导与管理。一般情况下,我国先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宏观层面作出统一制定,例如培养目标、政策方针等,随后再传达给各个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然而各个地方发展不均衡,文化普及程度、经济水平都有较大差距,成人教育在实际执行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中央政府可先确定出成人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地方政府在其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和教育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成人教育实施计划,这样也更能激发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3.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不难看出,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经费主要是国家支出,只有充足的财政拨款和资金来源,才能改善各种软硬件设施,提高成人参加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成人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直接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成人教育的财政支持,同时还应不断拓宽成人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对成人教育的支持。

4.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完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促进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教育应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加强各地成人高校间的横向联合,构建跨学校、跨部门、跨专业,全方位的学习网络。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与企业外部的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对内部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总之,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5.注重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质量,要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我国成人教育师资结构单一,专业技能欠缺,教师缺少在职和职前培训。造成这些教师对成人教育特点不够了解,备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均难以满足成人学员的学习要求。所以要注重教师培训、教师选聘、教师评价工作,提升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以满足各类成人学员的需求。

作者:王楠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石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验

1.加强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行为的培训。石油企业,绝大部分都处在条件恶劣的戈壁沙漠、沼泽地带、山丘地区,远离城市,还有的在海外。在生产第一线的许多岗位员工,其工作环境还是很恶劣的,工作时间长,易导致员工身心疲劳。通常的培训中只注重职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往往忽略职工的安全心理教育。隐患的存在,事故的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职工安全意识淡漠,没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位置,不用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按安全规程作业,冒险蛮干等行为,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培养训练健康的安全心理行为培训,因此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

(1)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员工安全观念意识薄,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意识。员工安全培训考核上有较大空白。

(2)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够科学完善。

(3)监管深化细化不够。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健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二个层次:一是决策层:安全生产委员会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对企业的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环境保护以及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项目,制定近远期规划,并指导各职能部门及下属生产单位实施,其安委会主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以便于决策。二是设置企业的安全职能部门,主要是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负责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工作。三是管理层:企业生产车间的安全员和班组的安全员,既是企业安全生产直接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这是能否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3.合理的运行模式

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总结以往的好经验,改进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教育培训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通过培训切实使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提升

3.1生产同安全培训相结合,构建适应企业员工生产和安全技能培训需求,体现时代特色的生产和安全教育培训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整合形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

3.2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跨国企业集团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3培训资源丰富。对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在培训对象和专业范围上进行整合定位,统筹优化培训资源。

4.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在现有的企业安全培训中,基本上采取了统一集中做法,不论什么培训学员,授课内容大致相同。安全培训教材针对性不足,只有培训讲义,安全培训大纲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目前仍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很多时候都是采取的大讲堂式的培训课程,灌输式的说教方式,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缺少台上台下的互动,课堂氛围比较枯燥死板。而企业员工对于这样一种单一化的安全培训课程普遍提不起兴趣,很多人不想听、不愿听,即使到课堂听讲也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所以常常会出现讲台上讲师很辛苦,台下学员很疲倦的情况。这一问题也直接造成了安全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培训质量不过关,也无法真正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有高素质高学历的员工补充进员工队伍,企业在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上,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方式和内容。首先是方式上进行改变。新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于上一代员工,他们更热衷于接受新形式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思路,不拘一格的培训氛围,越来越成为公司新一代员工愿意接受的方式。相对于有固定形式的说教教育,新一代员工更愿意自由的利用各种先进实践操作方式。新入场的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与单位以前的职工都有所不同。所以,企业要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及培训工作。在进行现场操作培训时,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视频培训方式都可提高培训效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兴趣,培训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经过培训,员工的业务技能得到强化的同时,也明白了哪些地方存在风险,如何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更好的提高劳动效率,更符合公司的基本要求。企业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是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秀琼 单位:新疆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教育经验论文:国外社区教育经验及启发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1.1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这一理念主要体现,这种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丰富,主要有个人爱好、生活中涉及到的知识和实际技能等,以此来进行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

1.2社区教育是正规教育的延伸

《世界教育事典》中提出,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应涵盖和社区相关的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与本土归属感。其中还提到作为施教机构之一,必须要接受全体社会人员,并允许社区在此组织活动。胡森主编《国际教育大百科辞典》认为:“社区教育普遍地认为是一种将学校和大学当作向所有年龄层开放的教育娱乐中心的过程,是义务教育与其他福利事业的结合体,是许多其他活动的协作,是具有社区教育特性的地方管理的逐渐进化。”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背景之下,所以社区教育形式自然会有着地方特色,但是总体上说,社区教育在各国中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内容等都十分广泛,旨在提高国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二、国外社区教育现状

2.1北欧社区教育体系

2.1.1北欧社区教育概况

北欧地区的社区教育始于丹麦教育学家柯隆威于1844年在罗亭地区开办的第一所民众中学。学校以用知识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用教育促使民族自强为宗旨,力求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用民众教育的方法不仅丰富了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也改善了因为缺少教育而产生的民众知识水平低下的问题。民众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着北欧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壮大的整个过程。

2.1.2北欧社区教育体系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以提升人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实行人文教育与知识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这也是民众教育即社区教育区别于之前的社会教育组织的根本之处。民众教育不仅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以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也会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民众更好地进行生活,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2)享有最大限度的办学自主权。每个民众学校都可以自由安排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强制性指令,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多样,常常是由老师和学生商量后确定。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可以灵活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各种各样的教育课程。课程包罗万象,从基础的音乐或艺术培训到专业的职业培训都可以在民众学校的课程中找到。除此之外,民众学校还会开设一些旨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而能更好地保证本民族的先进文化被顺利的传承和发展下去。(3)师资水平较高。民众学校大部分的在校老师都具有学士学位,并且绝大多数都拥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足以满足来自社会的广泛需要。因为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演讲授课、现场小组讨论与辩论,更开设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学习班,甚至有的培训班会以外出旅游的形式来对学员进行实践培训。

2.2美国社区教育。

2.2.1美国社区教育的概况

在美国,“社区教育”的概念最先由德威于二十世纪初提出。美国的社区教育体系历史悠久、发展完善,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社会经济输送各种人才。美国社区学院与传统的大学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形式,更多地受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美国社区学院主要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非学历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和大学转学教育等五大职能。职业技术教育最受学员的青睐,参与人数甚至达到学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非学历教育不以成绩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希望学生更多地接触多样的培训课程,提高学员的个人素质。补偿教育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平,使社区居民可以跟上时展的脚步。普通教育旨在使学员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并且通过科学的课程使学院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大学转学教育可以为想要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学员提供相关培训课程,为有志进入大学深造的人提供帮助。

2.2.2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

(1)社区教育管理责任明确,资金来源广泛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教育由地方政府负责管辖,因此发展社区教育主要责任由州政府承担,联邦政府和国会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监督和影响。社区教育事业经费来源广泛,约有39%来自州政府的税收,18%来自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30%来自联邦财政拨款,剩余部分来自学费、企业资助、校友捐赠,或者是在社区内开征社区税,发行债券等。

(2)管理机构对社区学校的管理严格

每个州基本都设有社区学院管理机构,负责审批、管理和指导辖区内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一般都设有社区学院董事会,董事会在社区学校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职责包括负责聘任与考核学院院长、审议学院经费预算、发展计划和重要人事安排等。

(3)入学无限制,教学管理细致

社区学院虽然对学员几乎没有要求,但是社区学院管理十分严谨。学员会被按照自身的课程基础被分入不同层次的班型,进行分层次教学以达到最优效果。课程的选择以菜单式为主,简明扼要地将课程的情况直观地展示给学员,供学员自由选择。没有完成课程的学员可以一直学习直到最终完成课程,没有学习次数的限制,在通过社区学院的考试后学员可以根据情况向学员申请获取结业证书、学历文凭,或准学士学位证书。

(4)教师队伍专业

与北欧社区教育体系相似,美国社区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不仅如此,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被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兼职教师占大多数,负责专业性强但是数量不多的课程,专业教师负责需求量更大、课时较长的课程。兼职教师的流动保证了教师队伍始终有新鲜血液补充,从而保证了社区学院教育的高效和专业。

三、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优化管理结构

国外社区教育管理责任明确,政府主要通过立法来确保社区教育有序发展,而主要管理职责交由州及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在我国可以进行和管理社区教育活动的部门纷杂,由于其部门职能和负责任务不同,使得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沟通不畅,造成活动内容重复浪费的现象,致使受教育对象学习抵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各项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深层效果。因此,政府应发挥其导向功能,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并建立一个专项教育管理部门,整体统筹规划,从宏观角度确立各地区的教育方向,使社区教育合理有序发展。

3.2扩大社区教育资金注入范围

北欧、美国的社区教育资金来源渠道较广,除各级政府承担主要资源注入外,企业、个人捐赠及学费等也占社区教育经费的一部分。社区教育可以看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共事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应作为社区教育经费注入的主要来源,以此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社区教育正处在不断深入阶段,在教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上,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资金多方筹措方法。国家作为资金投入主力,各级地方政府从教育经费或地方税收中分出部分经费进行发展社区教育,其它部分可以从企业支助或部分课程收取少量学费等多种途径筹措。

3.3立足全民自觉有效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社区教育较发达的国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广大民众的各种教育需求,要使社区教育不断发展,必须丰富教育内容,扩大人员参与广度和深度。社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所以社区教育的发展除了受经费的影响和制约以外,参与者的积极程度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社区教育的发展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课程设计力求与各地区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注意课程的多样性,以满足本地区居民的需求,以此提高参与者意愿和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参与者的主动与自觉性,这样可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4合理整合资源

第一,整合学校资源。社区教育是正规教育的对外补充和延伸,应和社区范围内各大中专院校充分整合。社区教育可利用校内已有的丰富教育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来完善自身的教育资源短缺现象,合理使用校内各种有利于发展社区教育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让正规学校(院)发挥其自身有优势,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为国家节约教育成本。第二,整合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和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种教育基地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各地社区对全民进行文化教育,开展文化活动。而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在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方面对接情况不理想,未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作用。在社区教育不断发展阶段,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促使社区教育和公共文化事业在管理、服务等方面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全民共建共享的局面。

作者:曾雅 孟麟 王秀敏 张大鹏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教育经验论文: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一、台湾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对于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公立机构,社区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社会各界的资助和各种民间团体的投入;

2.乡镇政府的财政拨款;

3.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对于各种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民间机构,要想获得官方资助,他们必须在年末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经费资助申请,待教育部门审核后,会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符合行政当局社区教育发展目标的教育项目,并在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检查。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投入资金等手段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健全的管理体制台湾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台湾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社会教育司,又在其下设立了五个科室,用来分管不同的社会教育工作。第一科室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法规、政策等,并积极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此科室还对各种类型的业余学习、短期教育进行行政管理,还负责开展远程教育等;第二科室主要负责制定有关家庭教育的法规、政策和计划,并对家庭教育进行督导,此外,该科室还负责指导开展民族教育、妇女教育和老龄教育等;第三科室主要负责制定有关社会教育活动计划、督导和考核,此外,该科室还负责社会教育机构的设立和社会教育经费的分配等;第四科室主要负责教育财团法人的设立、变更及撤消等;第五科室主要负责社会文化艺术教育等。此外,台湾各县、市,乡、镇也相应设立了社会教育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能够协助五个科室促进社区教育快速有效地发展。

(三)从事社区教育机构的多元化

1.社区大学。1998年9月,台北成立了第一所社区大学,之后又先后成立了26所社区大学。这些社区大学多由民间机构或组织创办,政府只提供少量的经费补助,此类社区大学的根本宗旨是培育现代社区居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居民的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居民的知识面等,并且可以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才。此类学校不具备颁发学历证书资格,只是作为居民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

2.文化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馆。台湾在各县、市设立了文化教育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区教育馆等,这类教育机构属于公立的社区教育机构,经费由政府及教育当局负责。

3.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其他公立社会教育机构。历史博物馆、台湾图书馆、科学教育馆、教育广播电台、文化教育中心和部分国立学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社区教育活动。

4.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民间机构。读书会、社会服务团、真善美联谊会、民权扶轮社、各类文化教育基金会等,这些团体组织了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经常深入到社区中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离不开这些从事社区教育的主要机构,对这些机构的有效利用是台湾社区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重视研究社区教育理论,培养社区教育人才

台湾非常重视社区教育人才的培养,台湾师范大学和其他一些高等院校都设有社会教育系,并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此外,台湾还设有专门研究社区教育的台湾社区教育研究会,专门研究社区教育理论等。台湾教育科学研究界的专家和学者也都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例如,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的社区教育专家和学者就经常深入社区,积极从事社区教育活动,他们不仅参与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还积极培训社区教育骨干,并指导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在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活动,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又能够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成果。

二、对大陆社区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社区教育立法工作大陆社区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成果丰硕,但至今没有一部社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规,只有国务院部委级的政府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很显然,其权威性不够,还具有较多的局限性。福建省人大制定了终身教育法规,其他诸省至今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章程制度水准上,还都没有上升到法规。由于没有法律的保障,大陆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加强社区教育的立法工作势在必行。对于大陆地区社区教育的立法,应该根据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吸取台湾地区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建设的经验,尽快制定符合大陆地区实际情况的社区教育法,使社区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就可以确保大陆地区社区教育在法律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在大陆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目前还没有设立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社区教育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社区教育,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还应对社区教育经费预算单独列项,用以保证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资助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了充足的社区教育经费做保障,社区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起来。

(三)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大陆地区的街道社区教育目前由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在社区教育体系中,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体制中最终端的政府派出部门和管理机构,各级各类上级主管部门都向街道办事处部署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教育种类繁多,同时管理各种教育的科室也很多,从而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整合与协调。这种纵向管理体制存在如下弊端:1.由于区级有关部门直接向街道办事处各个相关部门下达任务,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联系,这种管理体制表现出缺乏统筹、整合和集中;2.这种管理体制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启动和推进,强调下级要对上级负责,这就导致下级缺少对于教育发展的主动性;3.由于街道办事处各个部门分别开展教育活动,各类教育活动的管理方式、范围、目标和力度不能统一,各类教育活动之间缺乏相互联系;4.在街道办事处开展教育活动时,还表现出各个子系统的封闭性,从而导致街道社区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台湾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社会教育司,之后下设科室分管社会教育工作,并引导各科室之间协调有序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共同发展社区教育。

(四)拓宽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机构设施大陆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建设了一批社区学院,但是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并不需要各个社区都去新建一批机构设施。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的公立社会教育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和社区内的学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已有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有效利用,既充分利用了社区内的资源又扩展了居民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政府还要广泛发动各种民间团体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政府应该鼓励读书会、各类文化教育基金会等对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了人人向学的环境氛围,就会带动社区居民学习的热情,社区教育就会蓬勃发展。

(五)培养社区教育的专门人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发展社区教育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各个高校还没有开设社区教育专业。因此应在大学中设置社区教育专业,培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层次的社区教育理论工作者及专业人员,在大学中设立这些专业将会推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校内培训、校外讲座等方式对现有社区工作者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转型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适应社区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一批社区教育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将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带动社区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李艳云 刘翠翠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国外经验对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医学院教学方法比较

在我国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近些年来医学生数量的增长,医学授课一般是以大班授课为主,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锻炼。医院见习和实习阶段一般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医学生数量较多以及涉及到医学临床工作合法化的问题,所以医学生的动手机会并不是很多。并且我国的医学生招生为理科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较低、知识面窄的问题,在进入医学院的学习后,医学院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课程繁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也存在着的忽视的现象。

二、医生职业准入比较

美国的医师资格考试分3个阶段进行,医学生在大学2年级完成医学课程之后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部分考试,这部分考试主要是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后才允许进入临床阶段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二部分测试,这部分考试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STEPⅡCK(ClinicalKnowledge),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预防医学、精神科等临床学科;第二部分称为STEPⅡCS(ClinicalSkill),主要测试参试者病史采集和体检技能及与病人沟通交流能力。这两次测试都合格后才能有资格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医师资格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考试在医学生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完成,医学生完成了医学院阶段的学习后开始申请住院医生,和报考医学院一样,美国医学教育联合教育委员会汇编住院医师计划指南(Di-rectoryofResidencyTrainingPrograms),提供给医学生各医院的培训信息,医学生通过电子申报系统(ElectronicResi-dencyApplicationService,ERAS)申报志愿,申请者一般可以填报至少十几个志愿,获得大概15~20个面试机会,医院通过对申请者考察择优录取。在住院医师阶段根据所申请专业的不同需要经过3~7年不等的住院医师培训,普通外科医生需要5年左右,家庭医师、儿科医生至少需要三年培训。只有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都合格,才能获得医师执照成为一名真正医生。我国的医师资格证的考取是一次性完成的,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后一年参加医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和技能两部分考试,如果以研究生资格报考则要在研究生毕业当年参加考试,其形式和内容与本科生相同。为了严格地考察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情况,2012年,受原卫生部医考办委托,医考中心正式立题研究分段式考试。而对于医师培训我国目前并没有与医师资格证考取挂钩。

三、医学学制学位颁布条件比较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采用“4+4”的教学方式,医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接受过四年制的本科阶段的教育,在本科阶段医学生学习了文理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取得了学士学位证书。真正的医学院阶段教育为4年制,前两年学生在学校接受医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基础课学习结束后要参加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USMLEstepI)。考试合格后进入临床阶段学习,这阶段主要是轮转见习和实习,在大学的第四年通常安排为专科轮转,学生们同时准备USMLEstepII的考试。我国的学制由于历史原因类型比较复杂,大体上分为3年制的专科阶段教育、5年制本科教育、7年制的本硕连读和8年制的本硕博连读。1978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将我国学位制度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别。目前,我国医学阶段的教育三年制的专业毕业不颁发学位证书,五年制本科毕业后颁发临床医学学士学位、7年制本硕连读毕业后颁发医学硕士学位,8年制本硕博连读在5年本科毕业后颁发医学学士学位,在8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毕业后颁发医学博士学位。

四、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改革招生方式,精简办学层次。目前,我国每千人口中医生数已经达到1.65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充足的,但是,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对医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根据我国国情需要,建议仍旧保留三年制专科阶段教育,以五年制为主体,积极推进我国七、八年制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发展。在本科以上阶段的医学教育,增加对医学生的面试,通过对英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与高考成绩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招生水平。

2.做好医学教育各阶段的衔接,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这也同时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目前医学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医学院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三个阶段,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着毕业后教育阶段比较混乱、研究生阶段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对独立、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发展缓慢等问题。统一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是由相应的完整的制度或法规体系来支撑的,因此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每个阶段的医学教育所要承担的任务和使命,可以借鉴美国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方式,通过对各个阶段培养形式的考核,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

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改善以往过于死板的教育方式,整合教育内容,减少重复教学。注重PBL教育方法的采用,鼓励并开展小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创新性、团队精神。另外,也要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所采用的三段式教育模式,使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分离。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临床技能的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临床实习和见习阶段。

4.扩大交流合作,加快医学教育国际化步伐。通过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可以发现我国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医学教育无论是从教学方法还是在机制设置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就必须扩大对外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改革的经验,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作者:于韵美 张新平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教育经验论文:学前教育设计经验分析

本文作者:于冬青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教师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按从高结构到低结构的顺序布置环境和投放材料,这会使得学前教育活动能够真正地关注儿童的关键经验[2]。关键经验通过儿童主动学习方式来获得。对儿童来说,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是他们最自然和最擅长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儿童眼里没有僵死的条条框框,儿童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直接决定了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游戏和活动。正基于此,学前教育活动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和启蒙性等特有的品质,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儿童主动的学习方式。游戏产生于儿童的内在动机,其本体价值是愉悦和享乐,儿童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的生活历程、成长过程,游戏使儿童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各种关键经验。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目标方面缺乏对关键经验的灵活把握。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往往主动权掌控在专家、教师手中。在目标设计方面,虽然注意到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表达,但儿童在探索、疑问、发现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被忽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活动过程中随时生成的关键经验,也就是说一些关键经验还没有提升为有价值的活动内容。部分教师以教育活动的“中心”自居,所有的儿童都必须关注这个“中心”,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教师一定要求儿童根据自己的思路来开展活动。这种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追求的是“成人主义”的教育,儿童提早学习成人的知识,做成人做的事,说成人说的话。其设计的实质就是对儿童的关键经验的特征关注还不够全面。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还存在服务于儿童的未来生活的现象,忽视儿童现有的关键经验。一部分活动设计遵从未来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活动设计使得完整的生活世界被分割为无数个碎片。研究发现,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理性化、活动内容超载[3]。

比如,同样一个主题“交通规则”,教师A设计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掌握一些交通规则图片,一张张图片描绘得非常逼真,但研究者发现儿童对这些符号不感兴趣,这究竟对儿童有多大的意义与吸引力呢?教师B却设计让孩子们到交警执勤的路口观察体验规则的运用。在来园和离园时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这些交通规则。可见,教师B的动设计真正关注了儿童关键经验的获得方式,其实质是内化知识或者儿童自身的已有经验,建构和创生儿童的关键经验的过程。学前教育活动中忽视儿童主动学习获得关键经验。一些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还是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言语讲授教学活动,对于第一信号系统仍占优势、第二信号系统的概括性机能还很差的儿童来说,这种以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往往导致的就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儿童只能“倾听”教师讲授的知识,儿童缺少主动去观察、主动去探究的机会。儿童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失去了学习主体的地位,压制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另外,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也忽略了儿童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的特点,也与儿童个体生活相脱离。

预设目标作为一个宏观的总体架构,教师应整体性的内化各个阶段儿童关键经验的基本内容,其最终的目标是使儿童成为一个能够主动学习的人。教师不能把学前教育活动仅仅抽象成“文本”、“计划”、“大纲”或者“学科”、“教材”等,但设计者心目中一定要把握住每个发展阶段儿童关键经验的总体架构,这样,教师和儿童共同“经历”(experience)教育活动情境时,各自获得独特经验的情况下,教师能随时捕捉儿童的发展信息,成为活动新的生长点,这也体现了教师教育智慧。儿童在活动中的意愿、想象等,对自己或自然、社会的理解和追求,在活动中不断被教师观察和记录。教育活动不是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能直接用于儿童的活动和方案,而是一份供教师用的课程指南[4]。基于儿童关键经验的学前教育活动目标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体。活动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儿童的关键经验的变化随时生成新的活动目标,能够让儿童自己主动地探索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儿童自己选择材料、活动,教师随时关注儿童的活动状况,在活动中生成新的目标。其设计的目的从儿童的关键经验视阈出发,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或采取一些行为反映,强调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强调儿童通过动作、情感、言语和声音的融合整体表达出来。学前教育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是游戏,活动目标是以儿童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游戏,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儿童整体发展,必须寓于儿童的关键经验中,活动也是整体地呈现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进行设计实施的。陈鹤琴也曾说过,一切活动是儿童自己的。

儿童在园亲身经历的关键经验成为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只有儿童亲身经历之后才会产生关键经验。学前教育活动是儿童的生活经历的一部分,已不再是过去那种专门组织的“课”,正如杜威所言,“为了儿童”的活动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5]128。教育活动表明活动中教师的存在,教师为儿童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游戏材料,这些是不可重复的,这些情境充满着教师的预设的目标和生成性的目标,充满着教师对每个儿童关键经验的关注,从关键经验的角度把握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其意义拓展了教育活动的空间,使整个教育活动更加富有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关键经验是儿童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眼睛看东西,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获得理解性、体验性的知识。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由儿童自己体验、自己承担的,儿童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思想、感悟都源于儿童的经历。蒙台梭利认为:“是儿童自己从周围世界中吸取材料,是儿童用这些材料造就未来的人。”[6]这也是教育活动设计目标从儿童关键经验出发的价值追求。

儿童的兴趣、动机是教育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儿童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之中,儿童的关键经验往往折射出深刻的社会背景,真实地反映着儿童生活的普遍规律。为了提升儿童的经验和价值,教师把儿童感兴趣的当代社会生活问题以及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的关键经验作为活动的内容。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儿童关键经验的选择过程既是尊重并完善儿童个性差异的过程,也是每个儿童展现个性的过程,教育者的使命是为儿童的活动选择情境、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儿童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导。这样,儿童的关键经验在教育活动中得以提升,教师在整合儿童关键经验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或儿童的兴趣需要,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包括家庭和社会资源,通过不断的反思批判,主动地、创造性地建构适合儿童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师在活动设计上体现出每个儿童的独特知识背景、学习兴趣、认知和个性特点等,选择不同的内容、提供不同的环境和学习材料、采取不同的儿童发展评价方式。更主要的表现在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随时生成活动,进一步使幼儿教育活动内容适合每个儿童,创生和建构适合每个儿童的适宜的活动。这些活动资源的获取、活动情境的创设,拓展了儿童的关键经验,儿童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增长着智慧,体验着快乐。#p#分页标题#e#

学前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儿童成长的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为遥远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学前教育活动与儿童的整个现实的真实生活相联系,相沟通,把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纳入活动之中。“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83。“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学,而是以直观的图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5]128,“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7]83。儿童的学习主要是以自己的方式主动选择、加工并建构外界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儿童的学习具有情境性,意义的建构是在真实的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在任何一个时代,孩子都应该是社会上最快乐、最不知忧愁的人,都应该是社会上玩得最多的人。美国课程专家派纳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无论是牙牙学语,还是蹒跚学步,在其成长的每一步中,都透射着他作为一个天生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设计强调在儿童的真实生活中进行探究学习,这也就重视了儿童关键经验的整体性特性。儿童的真实生活,对儿童来说更具新鲜感,是学前教育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8]。儿童认识事物、获取关键经验的过程和由此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过程,具有整体性,儿童通过动作、通过现实地接触具体的、感性的形象获取信息。儿童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不完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部分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发挥着整体功能。因此,为儿童讲一个故事,与儿童学唱一首歌谣,应调动儿童各种感官去认知,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也要加入儿童自身的动作表现、情感投入等等。这种活动体现着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活动的直接经验性和整体性特性,使得儿童在活动中心情舒畅,充满朝气,儿童通过自由的天真烂漫的玩耍,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会得到发展。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关注儿童的家庭背景,儿童的已有生活经历等等,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共同展开活动。儿童关键经验的获得是教育者与儿童在即时性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建构的结果。儿童的真实生活大部分是当下儿童凌乱的无序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是一种珍贵的活动资源。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关注儿童一日生活中儿童原发的真实的琐事,从关键经验的视野来观照、整合这些琐事,可以使得学前教育活动关注到每个儿童个体。

笔者调查发现,教师们每天的工作节奏非常快,一位教师讲到:“从早到晚,很多的琐事,你必须抓住这些教育点。比如,孩子饭前洗手排队,间餐、午餐时孩子的表现,有的孩子裤子尿湿了同伴的态度,儿童来园和离园时家长的接待等等”。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环节,它们确实是非常“琐碎”。但是,如果将它们看成是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要素,它们就不再是琐事了,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将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学前教育实践中恰恰就是这些生活琐事形成着儿童的关键经验。据笔者调查表明,这些包括活动转换的时间、上厕所和洗手的时间等大约占到40%。这些都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应有部分,成为儿童关键经验获得的主要方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学前教育活动强调儿童主动获取关键经验。游戏是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儿童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在这些游戏中儿童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获得各种关键经验,儿童直观感受到了自身生命的成长、变化,在游戏中不断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和困难,以及完成一项任务所必需的耐心和坚持等等。

教育经验论文:幼儿教育经验研究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喜爱这项职业。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抓不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塑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力争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关、人生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合格教师。

2.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对于孩子提的问题要尽量细致解释,同他讨论周围的事物,教他各种事物的名称、作用,尽量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随便敷衍孩子,但也不要急于向孩子灌输太多的他还不能理解的知识。同时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往往难达效果,因而幼儿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幼儿园是孩子生长学习的场所,应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要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孩子的条件不同,在培养时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同时重视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好的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创造游戏环境,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设计,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和伙伴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并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长,积累生活经验。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要使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良好素质。

3.进行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我园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条:(1)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2)教给幼儿基本健康知识,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3)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如何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例如:针对幼儿存在的肥胖、消瘦、爱哭、胆小等现象,可以选择相关的资料,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2)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理解接受能力,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我们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就要先说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但不能直接对幼儿讲“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让幼儿了解每一种食物的主要特点,告诉他们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会身体健康。

4.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础,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爱国、爱集体的情感,提升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

5.引导幼儿参与绘画活动。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应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反映幼儿个性和童趣的作品,才是最美的作品。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用“心”去参与,才会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绘画过程中要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张扬,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管幼儿选择的是亮色还是暗色,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流露,或是对美的一种独特感悟,我们都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我们要做的是每次绘画时给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营造温暖快乐的气氛,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情感和态度倾向,适时地引导鼓励,由此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表现欲望。教师要变绘画的设计者、传递者、指挥者、评价者为孩子绘画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美术创作环境,不给孩子设样板,定规矩,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图式。如在色彩的选择上,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简单朴素的色彩,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就单纯朴素;又如,同是一个孩子,也许他昨天心情悲伤,今天心情舒畅,在这两种情绪下,表现出的色彩也是截然不同的。有次小班幼儿画红萝卜,教师创设了喂小兔子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作热情。佳佳小朋友画好了红萝卜轮廓,拿起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时老师马上引导他观察红萝卜的颜色,并拿了一支橘红色的油画棒给他,可是佳佳拒绝了老师的建议,还是拿起粉红色油画棒认真地涂起来。孩子往往会大胆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尽管作品幼稚可笑,如颜色与真实的物像不符、房子是透明的,火车飞起来了,但它所反映出的个性是鲜明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作品则失去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教育经验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以60年来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背景,提炼总结出60年来上海在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以及创新。其基本经验包括:从政治战略高度的普遍性和专业理性要求的特殊性两个层面解读和抓好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化的合力做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通过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分辨能力与价值澄清,在意义世界打牢思想基础,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注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激发活力,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其发展对策包括:要进一步明确时展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优秀运动员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增强教育的创新性、系统性、有效性;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将教练员和优秀运动队打造成“学习型队伍”;构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策

一、研究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上海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先后涌现出李富荣、朱建华、庄泳、孙雯、姚明、刘翔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运动员。特别是上海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国际舞台树立了新一代中国优秀运动员崭新的精神风貌,搭建了中国与世界对话、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这些成就的取得的,其因素是综合性的、多方位的、立体性的,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上海坚持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上海有针对性的强化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使优秀运动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其道德品格与综合素养,不断抵御拜金主义、名利思想等诱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上海特色的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原则、方法。这些理应加以总结、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论,用于推动我国体育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完备,并进一步提高我国 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60年来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长期以来,上海市认为,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运动员发挥着导向、凝聚、调节、转化、激励等价值功能,是上海体育事业的基础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战略地位,同时,上海从优秀运动员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工作安排,采取各种措施,对运动员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 准确定位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从政治战略高度的普遍性和专业理性要求的特殊性两个层面解读和抓好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60年来,上海始终把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优秀运动员培养的首位,并把它做为优秀运动队建设的灵魂和生命线。从政治战略高度而论,上海市鲜明的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四有”运动员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优秀运动员的事业心、拼搏精神来源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有效途径,”[1]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加强和改进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上海体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上海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成才以及全面发展。从专业理性要求的特殊性而言,上海市认为:竞技体育这一职业目标的内在挑战性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运动员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度,承担精神文明示范者的社会角色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承受持续艰苦的大运动量的专业训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竞技体育的排它性、残酷性以及塑造超越一般人的的思想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运动员长期的单调封闭的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的有限以及未来发展的无限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做保障。因此,多年来,上海市“把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训练工作、制定运动队责任书、制定训练计划一样来抓”,明确“各训练单位党组织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由于准确定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宏观与微观、从硬件到软件、从教练到运动员、从赛前到赛中、赛后等全方位加强了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上海竞技体育不断取得新突破,在不同时代涌现出李富荣、庄泳、孙雯、王励勤、姚明、刘翔等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

2.2 科学把握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持续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化的合力做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某一阶段以及某一位教练员所能决定的,它受到社会大环境以及家庭、运动队、教练乃至宿舍等微观环境的影响,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这样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及有效氛围。为此,多年来,上海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导向性、适应性与超越性、层次性与阶段性、激励性与示范性、真实性与可信性以及双向互动等规律,科学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200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共有八部分,[2]分别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着力加强训练中、竞赛中以及日常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领队干部队伍建设、教练员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切实加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其完整性与可操作性在全国体育系统并不多见。上海还特别重视运动员道德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于2002年下发了《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3]使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章可循,靠制度保障。

2.3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优秀运动员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提高分辨能力与价值澄清,在意义世界打牢思想基础,提升优秀运动员精神境界。#p#分页标题#e#

60年来,尽管我国时代不同,社会不断发展变迁,但上海对优秀运动所进行教育的一条主线始终没有改变,即抓好运动员的“三观”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中华体育精神、体育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运动员正确看待人生价值以及运动员自身价值的实现,正确处理好个人名利与集体荣誉、成功与失败、劳动与收获、拼搏与奉献、眼前与长远等关系。特别是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坚持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发挥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又调动运动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真正使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安排教育内容,强化责任心、荣誉感,调动优秀运动员内在的训练积极性以及为国争光、为上海添彩的自觉性,将外在要求化为内心动力,从而升华了精神世界,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时期,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外事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咨询以及上海城市精神教育、个人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使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协调共进。近几年,特别强调坚决反对训练、比赛中的一切不轨行为,坚决反对通过使用违禁药物、行贿受贿骗取体育荣誉事件的发生,教育运动员遵守赛会纪律,以维护体育的公正性和上海的良好形象。

2.4 制定对优秀运动员进行教育的合理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注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激发活力, 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0年来,上海坚持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一是方向与主体原则,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在多元化思潮冲击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同时,改变过去运动员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充分发挥运动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作用,一方面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人格,让运动员展示其才智,张扬其个性,进一步培植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二是求实与层次原则。如制订了不同分阶段具体的教育方法,包括赛前教育、赛中教育、赛后教育、平时教育等,从细节抓起,坚持三个贴近,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其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也有所区别。如,对于已经有些名气的运动员强化其感恩教育,让其饮水思源,铭记在成才路上为其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们。

三是示范与激励原则。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上海十分注重榜样的力量,积极在运动队开展树立典型活动。特别是针对80后、90后“追星”的思想特点,大张旗鼓宣传刘翔、姚明勇于拼搏,爱国奉献的精神,使运动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近些年来,上海男排、上海男篮、女子足球队、上海游泳队、上海体操队等先进优秀运动队不断涌现。上海对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自信心和自制力的培养,刘翔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能够从人生低谷走出,在亚运会再创佳绩,自信心的重新树立是最关键的一条。亚运会的三连冠,对于现在的刘翔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本赛季刘翔开始改用七步上栏技术,并在尤金站跑出了13秒整的赛季最好成绩。2008年受伤后,我曾经不敢再想能重回13秒,但是现在我又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我能做到!上海市注意挖掘体育战线建国以来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与感人事迹,将整理出的典型材料凝练成体育文化,用其深层内涵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使之成为运动员挖掘自身竞技潜力的动力。上海提出“要坚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和辐射作用。要注重典型引路,着力发掘、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及时做好表彰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工作,在运动员(队)中不断掀起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热潮。要充分发挥“尖子”运动员在优秀运动队中的典型示范作用”。上海注意实事求是地树立好榜样。提出学习榜样重在学其精神,并尽可能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据报道,奥运冠军吴敏霞每次回地方队训练,她所表现出的自觉和刻苦总能掀起队里的一轮训练热潮。在生活中,她却从不搞特殊化,和小队员一桌吃饭一屋睡觉。在上海现代五项队,世界冠军钱震华因伤卧床的两个月里,仍然一副哑铃,一个垫子,天天练力量。这种言传身教,激起了年轻队员学先进、比先进的斗志。

四是预见性与循序渐进原则。上海市注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克服主观随意性,改变被动局面;运动队和教练员努力做到预测动机、引导行为,事先掌握运动员的思想动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运动员理想信念的树立,文明行为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是一个漫长、渐进、艰辛的过程。必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展开,循序渐进。

五是环境营造与齐抓共管原则。上海十分注重充分挖掘并利用上海独特、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努力营造适宜于优秀运动员成长的和谐、优雅、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以环境熏陶人,以环境感化人,有目的选择和利用环境对教育对象进行情感陶冶, 使运动员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如带领队员走出去,到一大会址、二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等参观学习,陶冶情操。同时,积极倡导运动员树立上海城市精神以及上海体育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永不言弃的精神,特别是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传统。另外,充分调动家庭、社会、运动队等各方力量,坚持强化管理,坚持建立机制,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做好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2.5 转变教育载体的简单化,拓宽教育途径,使教育形式丰富多彩。

上海对优秀运动员教育的载体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管理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运动员的具体训练之中,以达到提高运动队员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自己行为、调动训练积极性的目的。二是文化载体:上海注意运用好文化载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提高了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活动载体:上海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运动员活动之中,使运动员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四是传媒载体:让运动员在阅读报纸、杂志、书籍、观看电视、电影、录像以及使用电脑等工具时受到教育。#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