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论文

时间:2022-04-16 10:17:58 关键词: 科学 人文 科学论文

摘要:人类社会是由科学与人文共同推动发展的,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精神的“两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乃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人文论文

科学与人文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中国的思想政治水平,这就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不仅注重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更加注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诉求,以满足其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契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

1、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坚持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又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已经存在的客观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2、人文精神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注重意识形态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其思想政治水平不落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对社会主义高度认可,并最终在思想指导下付诸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关爱人生,伦理至善,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重视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

人类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之后,物质文明已经日趋完善,科技飞速进步,客观物质世界正以人类需要的样子在被改变。

当下,当科技已经极大的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发展似乎是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是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经济而发展,为了强大而发展,却很少为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而发展,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当我们的经济、国防、政治步入正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精神文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也就客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并驾齐驱,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怀。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互相对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科学精神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渴求,尊重客观规律及事实;人文精神侧重于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精神需要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使科学精神中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即尊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终极目的又是人文关怀的学科,科学精神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能性更高。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

单单只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培养教育,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会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产生障碍。这样大学生往往存在理想信念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社会责任感不强烈,缺乏奉献精神。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培养会动手、有思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如果高校教育中还不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有可能是个有极强动手能力,缺乏责任感的不定时炸弹,这无疑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切实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融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应仅仅只重视培养有知识、会动手的大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会工作的“机器”,以往大学教育过分注重科学教育,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能比翼齐飞。应当树立起追求自由、科学与创新的理念,以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等大事。

2、及时更新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当今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换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学科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因为它必须要进行的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及政治方针的宣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时刻紧随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教材的及时更新换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有效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借助这种形式能够发生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会议、活动、课堂教学都能成为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熏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一个优秀的高校少不了优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主要导向,涵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虽然大多数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但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能够通过自学等方式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弥补课堂的不足之处。

5、应用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

一种教育体制,教学体系,教材结构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检验,高校应当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检验方式,而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评价检验,教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丝毫不能忽视包括教育体制,教学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作用。只有综合全面因素的考评制度才是合理有效的,符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当然,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何,而不是大学生的试卷做的怎么样,分数高不高,应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6、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教育者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学习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影响,满足受教育者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又要注重熏陶与灌输相结合,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及发展需求,以满足大学的全面发展要求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科学与人文论文: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实施

摘 要:本文对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现状进行了简述,探讨了影视文学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通过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看待,提出了对于戏剧影视文学教育改革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如何在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下,使戏剧影视文学保持着正确的方向,是现代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实施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戏剧影视文学通俗而不流于低俗。

一、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传媒业的应用,使得戏剧的表现方式与传播方式丰富多样。传媒业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由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媒业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影响渗透在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传媒业的蓬勃发展,对应的是戏剧剧作的写作数量和质量的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提升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二、探讨影视文学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下,文艺的发展方向很容易被市场一些不正确的导向给带偏。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仍然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保持文艺的持久生命力,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利益的欲望,而生产一些低俗的作品。好的文艺作品不仅仅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娱乐,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精神快乐,带来进一步的思考。对市场的迎合往往会带来低俗的作品,会削弱文艺的生命力。

为了使得戏剧影视文学在市场的浪潮下仍然能有正确的走向,总结起来应对两方面的精神进行重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同时,对科学精神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避免作品流于低俗,可以提高剧作质量的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实施意在培养学生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使作品通俗却不流于低俗,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赞美与歌颂,可以促进正能量的传递。注重人文精神的实施,可以创作出更加时代精神的作品,使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身并不会对戏剧影视文学教育造成特别的影响,对戏剧影视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取决于如何对其进行运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方式,这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在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这二者必须并进发展,缺一不可。

科学对于技术的价值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大家形成的广泛的共识,科学精神为戏剧影视文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但是如果在应用科学产生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将会产生大量的精神上的迷茫与彷徨。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才能使得戏剧影视文学的教育有一个协调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作型人才。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涵义

科学精神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使得学生在进行戏剧创作的时候要尊重事实,促使学生在戏剧创作中追求真理,敢于怀疑,能够使得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地进步。科学精神是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是是一种批判创新的精神。在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实施,可以使得学生对于戏剧作品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于自己创作出的剧作抱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科学精神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始终怀着追寻真理的执着,拥有追去献身真理的勇气,同时保持着创新的热情。科学精神在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的实施能够培养出对作品负责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抵制愚昧无知作品,推进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文明化。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精神更重视人的理念、理想、道德等。在市场经济的巨大浪潮下,对于追求财富的欲望的膨胀很容易使文艺作品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为了避免市场经济谋求物质利润最大化的指导原则下产生畸形的文艺作品,在进行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时候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实施。

五、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目前高校中的戏剧影视文学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授讲授,而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是通过课上讲授和课下练习进行。但是为了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够真正渗透到高校的教育中,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出高水平的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地改革。

1.课程设计改革

在进行高校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根据各高校的定位以及人才市场的变化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目前影视产业的在网络平台地推动下,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电视剧和电影诞生。影视传媒和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市场需要大量的影视文学专业的人才。因此在教育的时候,原先地小众精英教育模式便不再适合,要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注重网络剧人才的培养,同时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实践,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对阅读和写作的培养,表演与拍摄的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

2.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

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探索与实践。案头教学的效果远不如舞台实践的效果,在舞台实践中,场景设计、灯光效果、演员服装等与舞台表现的契合度,以及对学生的排练知道都会使得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加完善。针对舞台表现的实际不足,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的照本宣科。而学生也可以从舞台实践中的迅速成长,不仅仅只是参与剧本创作,而是有机会参与到招募演员和演出中去,真正实现了实践,促进对课堂学习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纸上谈兵。

六、结语

戏剧影视文学对于社会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戏剧影视文学的教育必须要进行重视。结合时代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的创作型人才。

科学与人文论文:浅谈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当今社会的大学教育,学生常对未来感到迷惑。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提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经济和物质利益氛围的诱惑下,当代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市场精神,大学校园缺少纯粹的文化气息。部分师生放弃了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欲蔽灵台,心为物役,使科研学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些都使正确价值观越来越远离校园。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

一、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数学生能简略回答一些表面含义,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孜孜追求的热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扬人的个性,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和多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部分学生文化视野狭隘,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就其基本的含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思想观念,重视人文文化素养,强调依靠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深入观察与不断认识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实质就是指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依赖科学,着重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的探索;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人的思想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求真需要以人文为导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锻造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舒扬.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光明日报[N].2002-07-26.

科学与人文论文:浅谈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融合

摘要:自创立了价值学说以来,学术界围绕真理与价值关系进行着广泛讨论。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带有很强的真理性,这种真理性主要是个体实践中广泛用以指导的科学教育的真理性。人文修养带有很强的价值性。同理,这种价值性主要是人文修养中用以广泛指导的人文教育的价值性。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关系问题,实质就是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所以,探究真理与价值关系,对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科学;真理;价值

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和人文修养的融合问题被提出来,是因为在当今个体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体实践的作用之大,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几乎囊括了人类生活实践的个个领域。这并不是说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发展过了头,而是,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实践着。这些独特的实践方式,就形成了个体的实践模式,对于个体的实践而言,整个社会的实践模式我们不能选择,但自然科学下的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改善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个体实践活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发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使人们忽视了人文修养的重要性。人文修养以人文教育为主,人们往往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改革要与时俱进,以此顺应现代化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这样的时代特性,而往往忽略人文教育对于人文修养,甚至是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弱化,人文修养修养的忽视,在自然科学下个体实践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人文修养的弱化必然会对个体实践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一、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

这里所说的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就是在追求真理的自然科学指导下的个体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发展关系的密切性显而易见的。在历史上,自然科学指导下的个体实践对革命,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突破,才能够使得社会快速发展。在今天,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的成果在社会中的运用,不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部门,深刻影响着社会和人的活动。可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在矛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唯有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结合,才是比较正确的选择。人文教育促使人们用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来认识世界的教育。人文教育下的人文修养就是以人为本,教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告诉人们怎样做人做事,告诉人们怎样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正确处理好种种关系,它着眼于思想道德的培养,立足于个人整体修养的提高,从人的内心最深处改造人,并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人的普遍行为规范,进而以和谐的人与人关系这种形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文追求的高级境界就是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这样一来,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就更要融合了。

二、真理与价值

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实质真理和价值关系。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就是真理原则以及价值原则。认识论中一个标明认识深度的层面就是真理,揭示了事物存在本质和规律。真理原则,在意识及行为中探究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并且执行真理就是真理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世界的固有规律。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的有用性。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价值原则。主体的需要必然寓于人的意识以及行为之中。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必然以人的尺度和需要去执行。价值原则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价值标准以及价值原则是与主体性相一致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都要最大程度的保证人的社会需求以及利益,使客体最大程度的服务与主体。

人们的主观世界要和客观世界相是真理原则的一个必然要求,而客观世界要与人的主观世界相符合是价值原则的必然要求,但是不统一性又是真理与价值关系的一种必然,真理揭示了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价值却是与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并且随主体利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真理与价值又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互相包含,互相渗透,并不是可以完全的区分开。真理和价值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其中间环节就是主体的需要,人的行为目的是作为动力,主体把真理性认识和与自身相关的利益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并用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具体行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主体的需要被满足以后,新的主体需要以及行动的目的会再次出现,为了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价值目的就会作为能动的力量促进主体再去认识并了解客体,探究真理,并去改造客体,最终证实真理。与此同时确定价值,并且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转化为真理,就是说,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以价值作为目的和动力,促使主客体不断的进行对象化以及非对象化的变化运动。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绝对分离或者完全等同,真理以及价值是不同性质的认识,不能混为一谈,不然会造成思维的混乱。但是二者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又是相互统一的,真理为实践提供可行的依据,价值为实践提供能动的动力。真理和价值的结合形成了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动力。

真理和价值都具有局限性,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价值的主体性特点,使得价值包含着主体本身的特点。正是这样,真理和价值必然是互补的,这种特点也为我们融合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提供可能。

三、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有机融合

目前,在国内,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相对于人文修养更会被社会重视。特别是,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要改变落后的局面,讲科学,注重个体实践会成为第一性的选择。这里所说的人文修养,不仅仅是对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个体实践的补充。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个体实践的推动下,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结构,而这种改变也要求人文修养和人文观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如果教条化的照搬传统诚信,反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规则有序进行。

因此,融合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必须重视大学的作用。发挥大学的人文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人得到长足的进步,社会也能更加和谐。(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科学与人文论文:浅谈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

[摘 要] 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采取的措施有: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制度建设与规范、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修身设计与引导、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管理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新方向,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得以体现?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按照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和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出发,让有形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无形的人文教育(潜在教育)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基点,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用人文教学生求善,用科学教学生求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共同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青年大学生。

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含义的界定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英文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翻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和使用“科学”二字。1896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多次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人文,中国古代有“教化”与“生成”之意;在中国古代“人文”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今天的人文主要指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人生态度。

三、高校辅导员实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要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保证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德育人性化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

(二)新时期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象是人,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因素和工作成果的都体现为人,我们的“产品”就是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培养的“人”是优秀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人。我们的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所以说,教育的事业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的事业,是育人的事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三)国家未来发展与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的大学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服务和育人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

四、辅导员运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教育管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具体体现在工作中,

(二)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教育管理。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管理,辅导员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班级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实施和实现提供机制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关键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制定相关制度”?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总之,没有制度的教育管理是无源之水,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制度同时辅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而制度的规范性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为辅导员应研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好务。

(三)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的教育管理。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相反,没有和谐氛围的环境,没有人文的环境,没有科学气息的环境是不能成为大学的,也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的,可见环境的建设与布置对一所大学的育人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环境与人的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应从学生的寝室,学生的课堂,学生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地方,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意义上设计教育管理学生的环境建设主题,使学生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接受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这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法制教育,以此形成交叉式的育人环境。

(四)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建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应求精不求多,保证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多举办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反应新时期大学生风采的、有品味的、能达到育人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真正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

(五)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相统一的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是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是检验知识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的更快,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观。大学作为育人的殿堂,只有着重实践才能使学生更早更快成才,这就要求辅导员充分从学生的角度的出发,以学生专业为立足点,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性与创新性较强的比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被提倡的教育大背景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时代对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下,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就是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维护其尊严,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机,引导其行为,发挥其潜能,促进其成才,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开展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温暖(1981-),女,汉族,吉林榆树人,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齐丹(1979-),女,蒙古族,吉林白城人,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与人文论文: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插上科学与人文的双翼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根据培养对象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必须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并重,正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教学的解决方法。通过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以端正的态度和责任感对待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大学语文》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专升本学习成绩,既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也为高职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 ; 《大学语文》 ;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走过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由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语文》进入各高校的课堂,各专业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后来的教学改革使《大学语文》边缘化,令人感到十分地惋惜。2006年9月,中办、国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应该是重新振兴《大学语文》的一个转折点,国家的重视文化的传承又给《大学语文》一个新的希望,可是作为高职院校重工具实用主义出发,还是不能还原给《大学语文》一个应有的地位。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大学语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传统应试《大学语文》教学基本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手拿一本教材,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串讲,一字不漏;学生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下来,课后背下来。这种灌注式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对《大学语文》的厌学心理,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没有发挥出来,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偏大,偏深偏难,其结果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我们应该正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教学的解决方法。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而《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黄高才先生是一位一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研究的,他曾经说:“汉语的运用能力对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保证足够的课时开好《大学语文》课。”[1]《大学语文》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构成,它所承载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明成果。

目前,高职院校大都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有些只是为了迎接专升本,临时抱佛脚考前开设《大学语文》,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虽然有的加了PPT教学,也只不过照本宣科的蓝本,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循规蹈矩,做做练习题和试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难以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文学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当今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时代、图像化时代,文学的存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文学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因为它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2]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大学语文》,提升人文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要让课堂生动起来是教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采用一些多元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愿学、乐学的学习状态,是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效率和效果的好方法。

基于上述原因,改革高职院校的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必要和及时的,也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教改课题,我们将认真研究。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双重任务

“高职院校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始终要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瞄准培养目标,正确定位,因材施教,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这是研究的重之重任,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这块土地上收获累累硕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高中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教育和熏陶。” [3]

普通高校一直以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比较重视,也可以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使大学生插上了科学与人文的双翼,让学生在事业上飞得更高、更远;而一些高职院校却急功近利,把《大学语文》只当作工具学科,甚至从眼前的需求确定人文的价值,因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上出现偏颇,认为学习点古文一点用处也没有。西安联合大学黄高才教授说:“同样是《老子》,在思想博大的人看来,它是一部人生哲学,细细研读能够从中去获得极其丰富的思想营养;而在思想浅薄的人看来,它只是一部古书、几篇古文而已,读与不读都一样。对于《大学语文》课的认识,道理与此相同。”

《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语文》又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大学语文》还是人格教育,意在用文学和文化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是一种延伸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大学语文》既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也蕴藏了儒释道的美学原理,体现了“中和之美”,呈现了“见素抱朴”返璞归真的自由境界。《大学语文》是国学中的经典选摘,又是现当文学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因此,不能单单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的高尚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应根据培养对象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一是要从培养目标的需要了出发,特别关注高职学生这一批次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要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三是要从语文这个工具学科出发,没有语文的基础,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从这些方面考虑,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必须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并重,《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是应用性和文学性同行,把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并行。

《大学语文》要表现出“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文学形象的激励、感召和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与人和谐相处的品德;二是利用文本所承载的思想,培养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课具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改善学生思维品质的功能。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4]

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把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相结合,在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是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是解决提高高职学生《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高职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提高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是解决提高高职应试《大学语文》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专升本《大学语文》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答题的技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成绩。

三是解决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问题。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不但要教给大学生知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更应当融合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提升人生境界。使他们读懂人生,学会做人。

“健全人格是认知(知)、情感(情)、意志(意)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着重对学生知情意培养的探索。”[5]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研究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不适宜的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其次要研究学生事半功倍的学法,指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达到良好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是以端正的态度和责任感对待课堂教学活动。

1.研究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同时研究相应的教材,覆盖所有考试的知识点,以点带面,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

2.研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自身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被学生所尊敬和接受。

二是培养学生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内动力,激发学习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兴趣,把应试教育,变成有兴趣的学习,改变学生以往的有压力的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以题海战术,精讲神练。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虽然是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材承载着许多知识,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以有效方法。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首先,课前运用信息化平台或教学网站教学。按教学计划,把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学案的形式传到平台上,先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等基本问题,使学生能够阅读经典的课文,并且了解时代背景和文章大意。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既训练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又可以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体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

其次,课中教师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同时又使教学变化了形式和增加了趣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或答疑,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选取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等,同时也可按着考试题型分析试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把问题引向深入。强化了学生记忆的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注重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境和人文意境,使学生把握了经典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古代文人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近代大师们改革的坚强意志,鲁迅“立人”思想的划时代意义,现代作家对人生的把握,给高职学生以很多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哲理内涵,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戏剧的语言对话及角色扮演,诸多的艺术性,都给高职学生以艺术盛宴。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对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及对情感的感悟能力。

总之,在当今信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使高职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大学语文》经典文章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领悟能力,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构筑精神家园,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也为高职学生插上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翼,愿他们能展翅飞翔!

作者简介:刘桂萍(1963- ),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

[摘 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表现在:是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实现协调培育的路径有: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采用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心理学 教学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科学与人文论文: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现状分析,阐明培育科学与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就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大学生素质 培养路径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让高校成为精英的源泉,大师的摇篮?让大学中盛开思想之花,常绿创新之树?笔者以为,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融一炉”十分关键。

1.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及联系

“科学”(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iia,意思就是知识学问。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从内涵上分析,科学精神以理性著称,以严谨自律,以批判作手段,以创新为目标,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求真”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原指礼教文化。吴国盛先生将“人文”拆分成“人”和“文”两部分,前者指理想的人(人性)最好的存在方式,后者指达到这种理想人性的方式,即文而化之的培养方案[1](P47)。从内涵上分析,人文精神关注意义和信仰,重视道德信念与人格的塑造,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循人道、合理想的“求善”精神。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尽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在研究对象、思维模式、精神气质等方面存在反差,但在本质上却有诸多相通互补之处。科学求真,真中涵美,文艺唯美,美不离真,人文尚善,真善合一,皆以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为追求。科学对真理孜孜以求的求真精神,以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求善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统一的求美精神本身与人文精神可谓同源共生、殊途同归。所以有学者认为,科学是“天道”,人文是“人道”,统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天人合一”方为至道。

2.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总体而言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存在胸无远志,理想缺失的倾向,人生追求庸俗化;亲金钱,远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重私利,轻道德,社会责任虚拟化;淡漠中国优秀传统,追逐外来粗俗文化。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失衡从另一方面昭示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2.1应试教育带来的“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主导了我国中小学教育进程,对高考的重视使得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偏离了常轨,产生了诸如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文精神培育,强调个人竞争、忽视团队合作等种种问题,加之大学生绝大多数为自小倍受宠溺的独生子女,弱势的叠加造成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先天不足状况。

2.2市场与就业引发的“后天失调”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特权观念,破除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在企扬自信、尊严和独立的同时,又催生、助长了人们的经济趋利取向, 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盛行一时,人们在对华屋、香车、美食等物质资源的追逐中,放松了对道义、信念、抱负等精神财富的守护,“单向度”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客观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大学为了避免就业不足给招生带来影响,在决定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上唯市场需求的马首是瞻,甚至一度出现了以市场需要来“经营”大学的理念。这样一来,人文学科因其缺乏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功能受到冷落,更因其内蕴的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唯利、人际关系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的批判性思考而倍受排挤,导致大学教育弱化文化陶冶,注重专业教育和功利导向,结果是大学生专业基础不牢,文化素质缺乏,同时也在为人之道和社会担当上有所缺失,从大学校园内盛行不衰的培训热、考证热、公务员热、毕业论文抄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

3.加强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3.1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现代人格

早在1948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讲演时就论述了“半个人”的缺憾。一种是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能够对客观物质世界作出比较准确的事实判断,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不能领悟人生价值的灵魂残缺的“空心人”;一种是拥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却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为自己为社会服务,这是被科技浪潮推到社会边缘的多余人即“边缘人”。“空心人”和“边缘人”都不是“完整的人”,都没有完整地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都不可能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灵,也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科技日益增长、知识密集,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从而既有科学职业技能和理性思维,又有人文价值操守与和谐发展理念,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3.2有助于大学生构建价值坐标

坚定的价值、信念等内心力量的支撑有助于一个社会人在生存发展之路上走向深远。大学生肩负使命,但在一个斑斓多元的的社会框架中不可能游离于多元价值的现实社会之外,必须要构建自己的价值元轴,培育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思维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思考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关系,从历史的、世界的角度从看待社会主流价值的变迁规律,从中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实现从融入现实社会的适应性生存,到引领和开拓社会生活发展性生存转变。

3.3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方法意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知识的灌输仅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却能使他们获得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培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方法意识, 让他们既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又有人文的悟性思维方式;既有横向的逻辑思考,又有纵向的发展谋略。“博学之”以广泛培养兴趣,不明则问,以学有所疑的批判态度来“审问”所学,从价值等多种角度“慎思”所学,以“求真”的科学态度来“明辨”所学,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以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来“笃行之”,从而构建知识自我选择、自我获取、自我辨别、自我吸收的良性循环系统。

3.4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引擎。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弘扬必然带来创新意识的光大。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需要人文熏陶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如杨振宁教授倡导科学要与艺术结合,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讲得尤为透彻。他表示:物理给了他知识,艺术给他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无限的。爱因斯坦从想象人类以与光速相等的速度飞行开始,通过七载的数学推论创建了黎曼几何,最终创立了相对论。可见,创新无法离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人文教育其中的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大胆想象、积极探索,严谨求证中逐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1重塑教育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发展理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爱因斯坦也说过:“学校的目的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P28)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尊崇,是对人类命运的真挚关切,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我们要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观念相互渗透、知识相互交汇、方法相互补充、精神相互融合,把实现传授专业知识与完善学生人格两大目标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作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想,这也是当代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

4.2熔炼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甚至比一般的课程学习更重要,刘献君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重视环境建设,原因就在于‘泡菜理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泡菜水中浸泡,其味道是不一样的。”[3]事实确实如此,校园文化在较高层次上调整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一是思想传播。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形势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等来拓宽视野,启迪思想;二是活动组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如举办主题教育、科技创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高质量的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活动,让大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三是氛围营造。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强过空洞的意义说教百倍,整洁的地面、幽静的阅览室远比“禁止吐痰”、“严禁喧哗”的规则有效,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宣扬整洁、安静、优雅的文化主题和严谨、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促文明,扬正气;四要精神物化。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以雕塑、建筑、遗迹、典籍等物质载体形式,物化人文精神于校园景观之中,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

4.3改进教学体系

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就提出了要重视基础,所有学生,不管你是哪个系的,必须在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这五大领域各选一门课。如今,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但教育的落实最终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体系的完善,教育目标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里之花。培育科学与人文精神,首先要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精心设计必修课,充分增加选修课,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理工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兼容并蓄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胸襟和全面思维;其次可以开设辅修专业,让学生文理相辅进行学习;此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如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科学教育中,发挥美育功能等等。要特别注意防止随意设置人文学科课程的倾向,坚决唾弃那种诸如商业洽谈技巧、实用公关方略等“快餐式”教育,以及在人文教育中重“经管法”、轻“文史哲”的短视做法。

4.4提升教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能否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人、治学及做事的准则、态度、方法和风范极其关键。然而,长期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大学一度在畸形中发展。现在大学的许多教师也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在大学教师中产生了如学术功利化、学术不端等新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在学生中的感染、启迪作用,使教师真正的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身教与言传并重,担当起育人重任。

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从源头上改善素质。在大学新补充教师的履职培训阶段,通过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二是以各种方法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通过提高认识、制度建设和机制促进“扬强补弱”,让广大教师实现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向综合的智能型教师转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翼双飞”,并在考核工作中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精神等与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并重进行。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研以促教,教以辅研,尤其是支持教师参与跨学科、有实践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这是推动教师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4.5增强社会实践

古语有云,“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设课程、举办讲座、阅读书籍固然可以增加知识,仅此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精神素质。事实上,缺乏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灵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教育空间,深化教学效果,通过“科技小发明”、“假期三下乡”、素质拓展训练、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向大街小巷、行至田间地头,认知自然和社会,联系社情民意。从源于生活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中学习技能、积累经验、酝酿情感、激发思考,达到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最终内化升华为自身精神财富。

科学与人文论文: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摘要:人类社会是由科学与人文共同推动发展的,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精神的“两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乃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关系;和谐社会

一、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一)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对于科学精神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①。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不是指那些具体的科学原理定律,而是指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②而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但是,要指出的是,不管怎么定义科学精神,其共同的内涵都要求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

(二)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③。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己文化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引导自己趋向所达到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具体的说,就是人类应具有的以人为本、仁民爱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④笔者个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系与融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向人文的渗透,又表现为人文精神向科学的融入。⑤二者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切不可分割开来,否则人类将会面临各种问题。

(一)科学精神应该具备人文意蕴

科学精神是使科学探索永远进行下去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幸福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源泉力量⑥。正是有着这样的探索动力,才有爱迪生、贝尔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家日复一日的执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声音。而科学精神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都体现着人文的意义。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显示了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实证精神,能够让人们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理性的思想情操。一种暂新的科学思想有时能够颠覆一切,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奉为经典的牛顿运动学三大定律,使得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而其中恰恰体现了爱因斯坦的自信,体现了人对于自我的肯定;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思想始终禁锢在经典理论之中,对自己做出来的正确的实验结果却加以否认,致使其无法再进一步。

(二)人文精神应该具备科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冷暖无常的人间百态,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去审慎的面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感情;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得出概括性的规律,再推广到整个社会。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浪漫”,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应当要具备一定基础的科学观念、现实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人文学科的探索之中,否则,只会成为“空想主义”,终究只能“纸上谈兵”,而不切实际。

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联系的当代意义

(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富裕了,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了。为了金钱利益,“地沟油”、“苏丹红”、“三鹿奶粉”不断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而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南京彭宇案”,“广州小悦悦”事件,反应出来的便是人们的道德滑坡。其实,“扶还是不扶”这本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人们的心倒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文精神中能够指引我们朝着真善美发展,完善我们的人格,让倒下的心再次扶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不再为物质利益牺牲人的善良,真正让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挺起来,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科学精神,较高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用科学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人文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⑦,这样更能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灵魂,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看作为一门学科或者是科学,而将对其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领域,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与生产。

科学与人文论文:高校体育训练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探析

摘 要:在当今社会,高校体育训练中既需要科学精神又需要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又是相辅相成的,高中体育训练只有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发挥出体育训练的价值,将体育的价值完美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只有在高中体育训练中将二者完美体现,才能体育的真正价值,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何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所谓精神,就是指一种观念和思想,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科学劲射是指一种科学的观念,我们不仅有这一种观念,更有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所以它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性格和气质,拥有科学精神的人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科学精神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它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保证。而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对命运的维护和追求,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人文精神的高度关怀和重视。从某个方面来说,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自己的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二者具有相对统一性。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科学家的本质也是人,他们也有理想、境界和信念等等在内的人文动力,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并不是单独开的一种精神,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深刻的理解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人文性,才能够深刻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公众体育提炼过程中,要注重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交流与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而高中体育训练一般在室外,受外界干扰较大,活动范围也较广,因此不可抗因素也较多,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约束,体育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集体主义劲射,就应当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唯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目标。而人文精神的另一方面是敬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敬业精神尤为重要。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教练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学生的训练以及精神面貌产生影响,而教练只有通过以身作则,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才能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敬业精神的意识。同样的,在体育训练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合理的竞争,锻炼学生坚强的意识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科学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要注重科学精神,就要在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基础体温上身,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应激性也能提高,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体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在锻炼后也要做好充分的放松活动,范松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后通过放松的方法使体温、心率及呼吸等回复到正常水平,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放松,能够有效缓解激烈运动后产生的副作用。在高中体育训练中还要注意自我保护,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作出调整。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易损部位的训练,如预防踝关节损伤,平时就要加强对裸关节的肌肉训练,增强裸关节的力量和肌肉对关节的支持力。在运动中容易大量出汗,这时要补充大量的电解质以弥补在出汗时造成的电解质的损失,这样能避免肌肉抽筋的情况的发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只有均衡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在高中体育中需呀将科学劲射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体育的作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不同特色的爱念,但是他们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基,科学精神是人类创造的源泉。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可能真正发展,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不能存在。因此,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才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同步并进,一方面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调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将科学精神内涵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够更加的清晰与准确,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科学给予人力量,人文给予人方向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融合,才能使体育更好的发展。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是要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真善美精神,强调内在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构件体育训练的和谐大局,更好体现体育精神。因此在当代教育背景下,我们要重视体育训练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将二者完美融合,真正发挥出体育的重要作用。

结语: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其根源和目的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是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体育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一目的的前提。在现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方面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调过硬的技术和实力,要强调依靠实力的公平竞争,强调通过对自身体能的提升,去创造体育世界的佳话。另一方面要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调动人文精神的可用资源,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良好的的人文氛围,这样能够给学生以人文动力,使得训练效果更佳,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够给运动员以人文动力,给运动员以人文关怀,激励运动员去实现人文价值,从而使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运动员个人的价值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成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之魂。

科学与人文论文:当代大学校园应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摘要:本文通过当下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教育市场化、学术政治化和学校行政化等现象,在哲学的视野下反思大学校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着力用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大学校园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基础。

关键词:大学校园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方便,大学校园既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又是高科技的实验室。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大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现象所隐含的矛盾不断涌现,对这些矛盾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以求得促进大学校园和谐发展。

一、当代大学校园出现的现象

(一)经济上由教育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近年来,大学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令很多想上大学的学生兴奋的事,也是好事。但是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校园的规模和现代化,造成教育投资成本过大,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盲目而忽视了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尤其是由老校区搬迁到新校区后,新校区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积淀固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老校区所形成的浓厚的文化积淀日趋荒芜着实令人心痛,对硬件的过度重视和对软件的漠视是科技在高等教育中价值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所大学占地动则百亩甚至千亩,盲目追求占地面积扩张,甚至加入到房地产开发的行列,这与我们大学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二)政治上由“学术圣殿”向行政机关靠拢。大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我们的大学应具有一定政治属性,但是不能政治化。近年来,在大学中出现了“副部级”大学,产生了“副部级”大学领导,学术依赖于政治,科学附属于权力,我们如何才能守住这片文化的净土?“如果说,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国农民守望的黄土被城市化、工业化残食乃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守望的学术净土被权力和金钱腐蚀乃是历史的悲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知识分子较之中国的农民更为可怜可悲。” [1]我们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以追求科学真理,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决不能为了政治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和学术性。

(三)文化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弱化。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凸显了对科学的无知。由于功利性的心理作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考试,来源于奖学金,一切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学什么”。在教育主体(教师)与教育客体(学生)的这对矛盾中,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因为大学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人生态度,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的深入分析和科学引导。对科学的功利主义比对科学的无知更可怕。鲁迅先生曾不无悲哀地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国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器而已。” [2]

二、对当下大学教育的思考

大学应该是科学知识的海洋,高尚文化的殿堂。“人类具有文化意义的创造与积累,从一开始就与他们具有科学意义的发现、总结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3]科技成果在校园随处可见,从计算机到MP3,从多媒体到智能手机都见证了科学技术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轨迹。当他们拿着MP3欣赏流行音乐时,他们不会再去追问其工作原理;当手机铃声在大学的课堂此起彼伏时,又有谁再思考芯片技术的发展?除了惊讶于铃声的美妙,更没有人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礼貌的含义。他们把科技产品充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却对科学本身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感性的东西,却没有兴趣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和内心欲望的膨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脆弱的条件。他们矛盾,他们痛苦,他们后悔对科学的无知,对文化的狂妄。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说:“对于科学的无知需要科普,对于人文的傲慢需要抗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回炉”念技校,“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等现象,虽然个别,但是很典型。他不仅给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也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办学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在增加,高等教育在发展,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样达到科学发展?

三、当代大学校园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技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我们在关注物质财富时,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4]科学精神放在文化的大视野中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不迷失方向的航标。

科学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积累,而且高科技产品是科学的直接表现形式,容易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但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为教学而教学,学生为学习而学习,都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知识相对于科学精神更容易获得,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科学精神的科学研究是肤浅的,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对科学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理解。我们需要的人是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崇高科学精神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而且当一个人的科学水平越高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会显得愈加重要。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精神,才能为整个人类文明造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是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因此,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之所在,灵魂之所在。必须改变“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

在科学发展的大时代,让科学彰显人文魅力,使人文具有科学色彩。现代化的大学应具有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学精神,提倡和鼓励老师埋头治学、学生一心求学,让课堂内外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科学与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和作用上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人文对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使科学更加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和道德情感。

科学与人文论文:论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必然性

【摘 要】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人全面发展,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数学教育;科学价值;人文价值;整合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由分野到整合,并呈现出以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

1.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整合是时展的趋势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存在不定期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因此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多一些“科学人”而且是一个“文化人”。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将让学生受益终身。应当指出的是。上述问题已在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具体可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国关于“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技能领域”的区分。

2.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整合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功能是工具性功能、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的精神提升人有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生活目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素质教育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数学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道德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单纯地强调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产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深究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

3. 数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把数学教育的价值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其功效只能是有限的,数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的一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揭示其中的人文意义,则往往易于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数学观对数学人文价值的遮蔽;第二,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第三,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倾向对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第四,是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能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相适应等等。这种教育观从本质上讲是属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我认为,忽视人文价值的数学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必须引起注意,并引以为诫。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甚至创造数学一切美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对奇心,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兴趣。学校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数学教育渗透人文教育。数学不能离开社会大众与实际生活,过于强调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数学教育的目的性应该跳出数学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必须溶入到整个教育这一宽广的大视野中。

近年来兴起的“情境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模式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观点。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智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而且也要关注培养完整的人,培养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反对片面强调智育成绩。随着数学教育观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数学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数学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问题,我们亦可以从乔治.萨顿与贝尔纳的科学观与教育观中得到启示与借鉴,萨顿是给科学教育赋予人文意义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本世纪30年代,萨顿批判了科学教育只注重功利意识的灌输与只教“技术业务”而缺少真正教育的偏向,呼吁要使科学及教育“人性化”要“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会文价值的整合,决不是指数学与人文的简单相加,其内涵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促使它们相互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具体说来,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在价值取向上,数学教育在定向于人;二是在课程上,开设沟通数学与人文的有关课程。沟通“数学”与“人文”,关注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其中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载体,如何设计与安排沟通“数学”与“人文”同时又便于操作的课程及课程体系呢?我们认为:提高数学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这种做法,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拓宽教学内容,以说明它对社会的关系;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同所学的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人文性和大众性;开设数学史课程和数学哲学课程等等,除了开设这些融通数学与人文的“显性课程”之外,教学策略的转变,增加数学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研究层次更是必不可少的,令人欣慰的是,在近几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文化传播的要求:(1)“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各模块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2)学生通过数学文化学习,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数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数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数学对于其他各种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作用;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的和态度;体会数学体系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3)数学文化的具体内容可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同时在“数学史选讲”、“数学与社会”、“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等专题中,应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充分认识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确立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新的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

科学与人文论文:追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数学教育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透过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隐匿于数学知识背后的观念、态度以及数学精神等逐渐显现和外化出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成为滋养学生数学成长的重要文化力量。

关键词:健康心理;数学生成;享受乐趣;创新意识

一、追求“人人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相统一

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且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思想和精神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

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培养,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特别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始,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涂长方形。规则:教师用粉笔将大黑板涂满,请一名学生将小长方形涂满,看看谁先涂满,谁先涂满谁就获胜。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老师输给了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名学生代表涂得速度并没有教师快,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学生代表的取胜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了新知。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中感觉到数学有趣,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追求“生活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感受数学知识生成的力量相统一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引领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教学“12+10×3”时,我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出示1个标价12元的小足球和1只10元的小篮球,提问:各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跟着再出示2只同样的小篮球,提问:现在这些球一共要付多少钱?交流时:有12+10+10+10和12+10×3两种算法。针对12+10×3,发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明确先算乘再算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模拟中领悟到数学不仅是“文本数学”,同时也是“生活数学”和“体验数学”。

数学教育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感受、认识、描述、理解生活世界,才能全面接受人类文化的精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追求“活动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享受数学乐趣相统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文化建设活动中走进数学,亲近数学,才能让学生从广义层面见证数学深沉的文化力量和更为丰富、动人的内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在数学中得到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易操作的小学数学文化活动,例如,游艺类:学故事会,“巧算24点”挑战赛,“巧移火柴棒”,七巧板拼图比赛等,数学手抄报比赛,奇妙的图案设计比赛,参加一次数学演讲比赛,写一篇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感受数学不仅是有趣的,而且也是有意义的。

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追求“创造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相统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带着学习目的去操作、猜测、质疑、验证、交流,学生的认知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通过观察、剪拼、测量、猜测,后集体汇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乘它邻边的长”的一结论。我没有及时做出评价,而是将问题再次抛给一学生,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猜测、探索、矫正、验证,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识、技能、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协调的人才。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必须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要注重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健康价格的养成教育,把传授知识和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科学与人文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摘 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rning to 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 to 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偏重政治理论课程,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又会做事,更会做人,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既是工具,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合乎主体目的,尊重主体价值,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培养人的个性特长,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而在此基础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因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重视实践教学,改善评估方式,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使学生夯实基础,提升文化素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科学与人文论文:科学与人文的典型报道观念

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理念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报道既依托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也是彰显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基本表征。一方面,主流媒体的可信度保证了典型报道的信度与效度,引导了受众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大量真实、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的成功推出及其影响力的持续发挥,也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报道遭遇到巨大危机,步入相对的低谷。①为了改进与完善典型报道,自2004年起,按照的部署,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联合推出了《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等重点栏目,集中最强的采编力量,着力打造新闻精品。其中,《永远的丰碑》通过全新的视角,深度挖掘中国革命史中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时代先锋》则立足当下,通过各媒体的联合采访,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丁晓兵、陈刚毅、方永刚等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不同时代赋予典型报道观念不同的内涵,不同时期的典型报道实践又构建了不同的典型报道观念。主流媒体近年来在先进典型报道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突破传统、卓有成效的改进举措,传递了新闻实践发展的一个内在诉求:必须构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理念的典型报道观念与之相适应,进而指导新一轮典型报道实践。这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典型报道观念,它囊括了立体化与人性化两个特质。

立体化

传统新闻观念将典型划为“两极”,即“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这样的认知容易导致简单化、极端化典型观的出现,同时,亦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鉴于此,必须倡导立体化的典型观。

一方面,就宏观而言,典型是分层次的。社会是由不同的阶层或利益集团所组成,任何人都可以归属到不同性质的行业、团体之中。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客观上决定了“典型”的多层次性。事实上,在党的早期新闻工作中,对“典型”的层次性问题已有初步的认识,只是当时把这种层次性简单地理解为局部与整体、地方与全国的关系,而且强调的重点是“典型”对于全国的指导意义。1949年2月下发的《新华总社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指示》中就明确阐释了这个问题――“有些部队或民间的英勇和模范事迹,如果不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没有向全国宣传的价值者,只要在当地或部队报纸表扬报道,则不必发给总社。”1994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典型”的层次性问题,他指出:“要注意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的培养结合起来。”唯有如此,典型报道的指导意义和存在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彰显。因此,立体化典型观的一个具体所指就是在多样化的社会中,适合所有行业、团体的“万能典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传媒必须区分不同阶层、职业的根本特征,有针对性地寻找、选择、报道适合不同群体的不同“典型”。

另一方面,具体报道中的“典型”也是有层次的。以往两极式的典型观常常导致绝对好、绝对坏的报道模式。事实上,真实世界中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立体化的,如果报道只涉及“典型”的一个面,甚而极言其利,讳言其弊,“典型”就会显得单薄,报道就不能使受众信服,只有充分挖掘“典型”的不同层面的内涵,全面地展现其完整的形象,才能为受众作出判断进而模仿、学习典型提供有力的依据。这一点,正是近年来一系列先进典型报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譬如,在报道“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陈刚毅时,正因为记者没有刻意回避陈刚毅在获知身患结肠癌时的消沉、绝望等人之常情,反而使人物形象饱满、立体起来,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先进典型身上的人性之真与人性之美。

人性化

典型报道观念人性化是建立在对人的权利、需求、情感等普遍理解基础之上的报道观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切实理解人、关注人、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利益需求与接受心理。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

对受众主体性的尊重。人类传播的历史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也将随之凸现。从传统的“魔弹论”、“选择性理论”到“使用―满足”理论,受众研究的历史也表明“传者本位”必将为“受者本位”所取代,因此,人性化典型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尊重受众的主体意识。

判断形成自主化,是彰显受众主体性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在面对一个重要新闻事件时,越来越趋向于通过整合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综合各种分析后,自己作出判断。然而,传统的典型报道却总是习惯为受众提供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总是习惯以指令性或权威性话语为受众作出终极判断,更有甚者,一些报道甚至用类似文件的表述直接要求受众应该向典型学什么,应该如何学,仿佛受众就是一群缺乏思考能力的“乌合之众”。其实,受众对传媒的报道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荷兰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将这种认知过程称为“新闻理解”,它包括六个重要步骤:(1)感知和注意;(2)阅读;(3)解码和理解;(4)事件记忆中再现;(5)形成、使用和更新情景认知模式;(6)使用和改变一般性、社会知识和信念(框架、草案、态度和意识形态)。②因此,对传媒而言,不应当把重心放到报道的最后结论方面,而应该聚焦到整个报道过程,要在精心选择典型、挖掘典型的内涵进而组合报道的篇章结构、表现细节等方面下工夫。必须强调的是,对受众主体性的尊重,并不是排斥舆论引导,而是更讲究宣传策略和技巧,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实质上暗含了这个原理:传媒不能决定受众“怎么想”,却可以影响其“想什么”。因此,宣传的最高境界不是强制说服受众相信传媒的最终结论,而是让受众在传媒设置的框架内思考进而作出判断。换言之,受众的判断和结论多是依据传媒精心选择的材料及传播方式得出的,这本身就已经受到了传媒的引导。

渗透于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典型报道观念表现在报道中就是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即要了解、尊重、满足人最基本的权利,进而观照到人类所共同的情感。这里的基本权利主要指“知情权”和“隐私权”。“知情权”是受众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③人性化的典型报道观念要求传媒切实地履行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典型”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真实信息,坚决反对“反面新闻正面做”等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的报道观念。“隐私权”也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指“不被干涉的权利;免予被不正当地公开的权利;个人(或组织)如果愿意,可使他本人和他的财产不受公众监视的权利”。④人性化典型报道观念要求传媒在报道典型人物时必须要有“度”的考量,凡是与报道无甚关联的、且属于典型人物个人、家庭隐私的信息,则不应当披露,更不能毫无节制地干扰报道对象及其家人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知情权”与“隐私权”在实际生活中一定会存在矛盾,既不能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借口,来肆意破坏典型人物的隐私权;也不能以保护隐私权为名,来掩盖事实真相,使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报道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度”,寻求二者的契合点。

除此之外,人性化典型报道观念还要求传媒“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报道对象考虑。以往在报道先进典型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新闻媒体往往把话说得过满,把许多原本属于大家的成绩归功到一个人身上,结果常常给先进人物留下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使之孤立,以致一些先进典型不敢再接受传媒的采访。这样,不仅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传媒的公信力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构建科学与人文的典型报道观念的目的就在于拓展新时期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充实和完善党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最终在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本文为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系列成果之一,项目号:2008sk059)

编校:郑 艳

科学与人文论文:数学课堂科学与人文一体化尝试

五年级学生学习了求圆环的面积后,为了拓展我设计了求圆环的外圆周长的练习课感受颇深。

一、借诗引思,体现科学人文精神

一上课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上“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并把“八万”和“一千”用红色笔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1:是描写打麻将的(学生轰堂大笑)

他说他爸爸昨天摸了一张“八万”赢了一千元。我没有质问他,反而微笑着说:打麻将是一种智力游戏,要用到数学知识,但不能用来啊!

生2:是太阳绕地球转?

我说:是吗?

接着视频播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画面,再用三球仪演示。

师:这句诗是我国已故的伟大领袖写的。

生:“八万里”是什么意思?

师:这里的“里”是我国用过的长度单位。“一里”也就是500米,出示地球仪。

师: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即使人坐着不动也跟着地球运动。按赤道周长来算的话,有八万里就是40000千米,宇宙广阔无限,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相似的星系还有很多,所以叫“一千河”。

生:赤道是什么意思?

师用地球仪讲述。

师:读了这句诗你还有什么感想?

生:的知识真渊博。

师:是啊,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诗人。

【反思】

1.学生不知“赤道”是什么意思,说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以诗引入,激发兴趣,体现了数学中科学与人文的一体化,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3.良好的教学方法要能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尝试练习,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视频:神州五号飞船运行画面

师: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你知道吗飞船成功运行,科学家要付出多少心血吗?计算的数据有多少吗?

出示一组数据:飞行高度340千米,飞行了21小时,绕赤道14圈。

师:我们已学过圆的知识,你能用这些数据提出一些问题吗?

生1:它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生2:它飞行一周是多少千米?

师:先请你们算算看,它飞行一圈是多少千米?

生尝试练习。师巡视。几分钟后发现算对的不多。

师选择一位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补充完整成下图。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有关数据吗?

师根据学生的一些表示方法,并加以补充完整。

d内――地球直径,即内圆直径。

C内――地球赤道长度,即内圆周长。

H――飞行高度,即环宽。

D外――飞行轨道圆直径,即外圆直径。

C外――飞行轨迹圆周长,即外圆周长。

【反思】

1.教师呈现一个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独立地去尝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素养。

2.达到了爱科学的教育目的,先让学生试做,学生觉得计算很烦,使学生感受探究科学的艰辛。

3.渗透了代数思想,为解决计算难问题找方法。

4.形成新的问题。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发现矛盾,不断地“变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及给出错例激发学生探索。

三、研究归纳,自主构建内化新知

师:根据示意图,请你们再求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出示部分学生的想法:

生1:(40000+340+340)×3.14=127735.2(千米)

生2:(40000÷3.14÷2+340)×2×3.14=42135.19(千米)

生3:(40000÷3.14+340)×3.14=41067.58(千米)

生4:3.14×340×2+40000=42135.24(千米)

生5:(40000÷3.14+2×340)×3.14=42135.66(千米)

生6:C外=πD外=π×(d内+2h)=π×(C内÷π+2h)

=C内+2πh=40000+3.14×2×340=42135.2(千米)

让学生分别点评各种解法,重点表扬用4、6方法解答的同学。

再请你们算算杨利伟叔叔这次飞行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师:杨利伟叔叔遨游了太空,你们也想吗?

那就请你们好好学习吧!相信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反思】

1.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①先求内直径40000÷3.14就陷入了计算的困境中,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解答下去。②学生囿于认识上的定势只在简便计算题才去想简便方法,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第4、第6种解法出乎预料,说明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维目标就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平台,创新的支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就会出现奇迹。

3.当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机

体体验,同时又受到积极的评价和尊重时,他的人格和思维容易正常发展,甚至出现飞跃,反之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有少数学生会用某种防御机制,歪曲或回避真实情感,引起人格混乱。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可能的体验,并在这种体验下获得某种“成功”的满足,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