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0:38: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大突破,都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革命,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革命,即信息革命。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便捷,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将有极大的改变。这一切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引起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人类的认识从物质转到能量,曾经引起整个时代观念的变革。当认识再度扩展到能够透彻阐明信息的本质和利用信息产生资源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当人类的交往、工作、生活、学习等各领域出现了崭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时候,必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我们以往的学习,教学关系是固定的。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一旦为师,终身为师。而现在为师的基础变了。一来社会变化太快,二来科学知识体系变化也太快,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材料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及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卫星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有了这些教学材料,学习者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内容,打破了师生必须在同一教室空间里面对面才能进行教学的状况。教学形式正从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按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发展;教育模式正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开放式的网络教育发展。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人们听取世界高水平教授课程的要求已经或正在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教练”或指导者。在校园里、在教室里进行的,由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表和上下课钟声决定的不再是教育的惟一形式。教育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学习者的成长中。“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人们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础阶段而已,个人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系统,它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并使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为个性化学习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也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在信息社会开放式教育的条件下,由于教育环境的充分敞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教师仅仅充当知识输出者的角色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限制学生的眼界,会妨碍学生运用符合时代特点的先进方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知识。由此,教师角色必须作出适应开放式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信息社会个性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首先,教师应该是能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的表演艺术家。
艺术大师卓别林幽默的表演能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记忆中,深刻的表象能吸引人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生动的情景再现、过程经历,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演示教学内容。它在提供情景、创设过程、克服某些条件限制、突出事物本质特征方面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性。注重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加强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难点、重点进行突破。
其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者、信息的编码者和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支配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所以建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加强教师的指导,避免导致无效学习。一般的教师先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相应的网站(如学校或教师的网站)或服务器上,使学生在特定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既达到学习目的,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实施探究教学,开放学习环境,即答应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信息、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所采用的基本学习方式包括:探究学习、设计与制作、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基本组织形式是合作学习。对于基础学科,进行一些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尽可能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及时正确指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少走弯路,发现问题,促进知识的合成及能力的提高。
再者,学科教师应该是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者和学科教学创新的带头人。
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教师素养已经过时,新课标教育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从中获得科学的方法与精神。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去教给学生“一碗水”,还要去打造一个知识的“大海”,让学生能在其中遨游。教师平时要注重积件开发,加大学科资源库的建设。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探究知识的大舞台,还要根据自己学科特点、课程要求,去创新教学方法方式,使学生真正能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例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及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某些实验(如光的衍射、静电实验等)难于成功;某些实验(如布朗运动)可见度小;某些实验时间短难于观察或无法测量;某些实验的数据处理相当繁杂,难以找到简明的物理规律。而运用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是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的科学实验有机整合,形成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它可以提供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无法体验的场景,让学生面对问题,自己做实验,发现、总结规律。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探究不同状态参数下实验数据的变化,推导物理规律。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44
卡维地洛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血压患者;尼可地尔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但青光眼肝、肾病患者禁止服用[1]。两种药物联合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缺血[2]。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晕厥等。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收治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抛硬币方式,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59.23±2.18)岁, 经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并伴有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等不良症状。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28±2.19)岁, 经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并伴有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等不良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次, 1次/d;辛伐他汀20 mg/次, 每晚口服;消心痛5 mg/次, 3次/d, 冠心病基础治疗方案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卡维地洛(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021)1次/d, 1片/次;尼可地尔(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国药准字H20060401)3次/d, 1片/次, 连续治疗12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峰、A峰、E/A的指标。E/A是用于评价心脏舒张功能, 比值越大说明心脏舒张功能恢复的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68.29±10.29)、E/A(1.28±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峰(58.28±10.83)、E/A(0.82±0.3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峰(60.27±11.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峰(70.19±12.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缺血, 使得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晕厥等症状[3, 4], 猝死风险较高。
有研究发现,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根据结果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E峰、E/A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E峰、E/A;观察组患者A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着显著的疗效, 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迟小青, 钟家蓉, 谢盛慧, 等.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13):1026-1029.
[2] 金英淑, 李一龙.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30):5-7.
[3] 陈宗宁, 卢竞前, 李易, 等.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9(8):870-871.
[4] 李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2):43-44.
在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缓慢,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揭开了工业经济的序幕。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实现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以核能、激光、计算机、电子与信息等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制造工具为主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化生产的主体,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以原生性资源(土地)为基础,经济发展取决于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是以再生性资源(制造品)为基础,劳动力、商品和资本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知识经济则是以智力资源(知识、人才)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和投入为主体,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创新性知识的广泛应用。
二、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即以智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系统。因此,科学技术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科学技术导致了高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中叶,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导致了以信息生产和服务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产业开始出现。它们的兴起,使产业结构的链条得以向前延伸,拓宽了经济发展的领域与空间。
2.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以科技密集度大、创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这使新兴产业和应用新技术的产品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科学技术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为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4.科学技术导致了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成本降低、性能改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涌现。
三、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系统的全面改造。
知识经济之所以有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就是因为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并且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因此,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占有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等更为重要。今天经常为人们所提到的则是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他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无形的资源和财富――知识。
2.现代科学技术对知识信息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发达国家高科技的产值、出口额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其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作为首要依托的经济,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四、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业经济时代,机器、设备和原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
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即有实物资源,也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资源、甚至是主体资源。
可见,面对知识经济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一方面要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同时,绝对不能“唯利是图”,必须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求人们不能纯功利地、非批判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坚持社会协调发展优先的原则,实现人类的全面进步。
当今的反科学思潮在西方世界很流行,其中很多是学者、人文学家。其中,一部分认为科学压倒了人文;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环境破坏了。和平主义者认为科学搞出了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整个人类可能就要毁在这里面。后现代思潮对于把科学技术引领到人性化的立场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新时期人类科技技术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标志,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交通、建筑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也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前进形式。文章主要是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信息科学是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科学,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出的理念,其主要是指依据信息为基础分析目标,且结合信息运动特点和方案为基础分析内容的一项学科。信息运动特点通常情况下包含了信息监察、传播以及解决的特点,信息的分析目标包含了应用信息达到方案、管理的全面,最后达到系统组织的改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在构成和发展过程中,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工业社会的约束,逐渐来到信息时代,促使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重点内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特点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这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产品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更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网络化。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两者结合的特点就是网络化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自身就具备高效率、便捷式和数字化的特点,同时科学应用网络技术,可以让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以此全面展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可知,因为网络化特点的影响,有助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降低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且依据网络信息资源,促使信息及时传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中心技术
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出现,为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现阶段,我国已经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时期,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有效推广和应用的阶段。光子自身可以成为能源和信息的载体,且逐渐构成信息光子学和电子学,同时依据时代的不断变迁,促使其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
2.2智能化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包含了PC机、服务器以及其他外界设备的开发技术、移动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能等。直到现阶段,计算机的实际性能正在依据每两年增强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有效前进,且并行处理器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六十四位CPU已经逐渐转变为三十二位,在构成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设施也在逐渐渠道计算机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储备期占据的区域逐渐增加,储备技术也在向着大量储存前进、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使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手写判断技能和语言判断技能开始投入到市场当中,数字图像交换技术也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和推广。因此,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全面优化,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向着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如笔记本会因为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手拿电脑也会成为大规模推广的形式。
2.3多元化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样化工作、高性能和大容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IP工作的爆炸式提升、超高速互联网和宽带综合工作数字网的推广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二代互联网开始整理信息、语音、资源,且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现阶段在实际发展中已经替代了第一代互联网。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实际发展中,于光网通信技术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网络传递成本支出,在不断发展中也可以为大量应用者带来无线宽带,促使多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在某一网络中达到整体媒体信息的有效传递,以此有效优化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与以往信息通信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包含了多样化信息影响因素。由于多媒体信息在通讯过程中会形成更多流量,并且连接媒体具备实际效益的规定,这样及时传递信息在多媒体通讯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
2.4ID自主研究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国家之间合作的电子信息科技活动存在约束,不是一切电子信息科技活动都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一般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沟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包含的信息大都是这一国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边缘技术,国家自身是不会将聚集大量社会资源的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与其它国家共享的。由此,为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能力,为我国成为世界地位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强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时展需求,提升我国电子产品的自主研究水平,只有自主研究,才能促使我国自主参与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沟通和交流中,从而促使我国在国际技术和经济沟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对的是一个科技技术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需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此明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正确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97-198.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13-02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
由于科学技术影响艺术的举例较多,因此阐述科学技术影响艺术的分类意义更大,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科学技术新理论――随着发掘的恣意影响
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或者新发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艺术家的感性和理性。当然,这影响通过艺术家的作品直接显现,成为艺术的新门类以及新思想的原动力。
第二:根据科学技术的别意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艺术家的变化。例如:随着工业革命的手工工艺退化;几个世纪以来,绘画一直追求从二维画布到三维立体,但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减弱了事实主义绘画技法的地位。
第三:根据科学技术的新工具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提供新衍生、工具和材料,艺术家可以扩展艺术表现领域,进一步出现新技法和新模式,例如录像艺术、电脑艺术、图形艺术等科技艺术。
二、机械艺术的诞生
新追求不断刺激形式和内容变化的20世纪,前卫派艺术――阐述艺术、现代文化和文明发达时,常常出现的词汇。如今在技术性的与思维性的,精神性的与艺术性的,技术审美与艺术审美,机械技术与造型艺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艺术和技术在交互关系。所谓《机械艺术》,出于机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主张造型美的艺术,20世纪初,通过意大利的未来派包豪斯,还有俄罗斯艺术前卫派革命,正式启动。1934年,以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机械艺术》展为契机,被认可为美术的一个门类。所谓《机械》原本与审美表现完全无关地设计和生产,但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关注独自的审美性,机械审美掀起了近代造型艺术世界的新风暴。尤其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赞美机械,非常关注其活力、秩序、合理、功能、形态。并且未来派安里科・普兰波利尼发表了《机械与美学对于艺术的机械性反思》。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当时造型艺术家的多种视觉和机械的象征性质,并在产业圈里的机械美学的必要性。这篇文章中最后主张了如下内容:
1.机械是象征守护宇宙的活力,表现人类的创造性的、本质性的特征,提示了现代美学的新发展;
2.机械的美学美德,其动态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和原理成了现代造型艺术改革的灵感起源;
3.对于机械和机械因素的表现欲望,并不是其外观的唯实之构成机械因素的形态再现,而是机械在唯实方面表现的机械性造型与连贯性;
4.引进机械的艺术方式的变化是从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来构成的机械开始;
5.机械陪伴人类的心里节律以及内心的精神和呼吸。这与造型艺术创新密切相连的。
中图分类号:F0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18-0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于生产力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全部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又更进一步地拉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拥有科学技术或者将其应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自身等生产力要素,谁就将拥有巨大的财富,反之,谁就将陷于贫困。科学技术在扩大贫富差距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次科技革命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发达国家财富的急剧增长,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以蒸气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毫无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大规模的企业合并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进一步扩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也扩大了垄断资产阶级和非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垄断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治主导地位,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保障;以生物、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呈现出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的趋势,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垄断则不仅为其母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更进一步地控制着其子国的各种资源甚至经济命脉。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进程的加快,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也使我国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而且在一国范围内造就了一批凭借科技进步而拥有巨大财富积累的群体和地区,以致国内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国策指引下,必然出现地方政府一切工作以生产力为指挥棒的现象,过度地追求效率至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得以快速增长的核心,因此拥有科学技术就必将拥有快速增长的生产力,进而朝着快速积累财富的方向发展;相反,则朝着贫困积累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据世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分析发现,在当今,中国明显比以前富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资料显示,在2001―2003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而同期最富有的10%人群收入增加了16%以上。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53左右;东、西部的城镇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1.6倍扩大到2006年的2.4倍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37∶1扩大到2006年的3.28∶1;我国职工收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由1978年的1.38∶1扩大到2005年的5∶1,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收入差距更大;据统计,研究生文化程度就业者的工薪是小学文化程度就业者的15.1倍。
二、科学技术与贫富差距扩大的传导机制
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让先进技术,保持其在技术上的控制和垄断地位,掠夺落后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以积累更多的财富,造成了贫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则给发达地区带来更高的收入,而落后地区囿于自身条件只能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擦肩而过。科学技术发展为什么会扩大贫富差距?为什么贫穷的地区(个人)不能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来,从而达到跨越式的发展,赶超富裕地区?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贫富差距扩大之间的传导机制问题。
(一)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了地区贫富差距
1.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科技水平的差异通过市场机制的放大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后者则大多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较低。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的科技能力远远超过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全国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基本为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所控制和垄断,控制着全国专利的80%以上。它们一方面通过技术转让或输出对落后地区实行经济扩张,索取直接费用和种种间接费用;另一方面通过附加各种条件,掠夺或者控制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转让,获取高额利润、占领市场和原料来源,而落后地区往往必须支付远高于其经济实力的各种购买费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力获得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发达地区的科技优势和对先进技术成果的垄断是国内贸易和投资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科技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从动态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直接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科技的进步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作用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旧产业的分化、组合和退化、消失,新的社会分工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必将带动社会组织结构的重新分化和整合,创造出新的职业和职位,淘汰旧的职业和职位,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根据配弟――克拉克规律,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比重将随着经济大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现增长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由此也加快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各种职业角色的更迭带来了财富占有数量的变化。由“低级职业”向“高级职业”转变则带来了收入的迅速增加,相反则出现了财富的快速萎缩,贫富差距由此形成。
第二,科技的进步通过对劳动者的作用,引发生产要素价值的变化和内涵的延伸,使知识成为资本,给那些具有稀缺性知识和技能的人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成为了资本拥有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但是,落后地区最主要的资源禀赋在于拥有大量的低级劳动力,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只能带来更高的失业率,导致这些地区收入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第三,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增加了落后地区推广和利用科技成果的成本,而且其时滞效应又加大了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战略的难度。因此,发达地区持久地处于科技进步的前沿,而落后地区一直扮演着追赶的角色,差距越拉越大。
(二)收入水平决定了科技发展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拥有者处于交易的主导地位,科技市场往往是卖方市场。买方往往要通过相对于自己收入较高的成本获得其使用权,穷人相对于富人而言更难获得科学技术的使用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和消费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及产业,从而进一步稳固其垄断地位,为富人带来了更多的财富;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由于收入水平低而导致的教育落后和环境不利等因素,难以形成科技发展的动力,更难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劣势,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时,大多数学者认为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施行跨越式的科技发展战略,最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落后地区欲通过发展科技来缩小贫富差距至少存在以下壁垒。
1.市场壁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落后地区的科技产业在市场组织规模、范围经济、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等方面都不如发达地区,缺乏竞争力。因此,科学技术难以在落后地区取得发展。
2.资本壁垒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几乎不可能从日常的实践中通过“试错”而得来,只有在大量学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中心进行大量地消耗性实验中产生。因此,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难以显现;同时,由于其收入水平低,资本积累少,一来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发展科学技术所需的各种必备资料,二来没有足够的资本购买先进的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最终难以突破发展科学技术的资本壁垒,也就不可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改变其收入水平低的状况。
3.人力资本壁垒
落后地区往往教育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素质差以及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穷人欲通过劳动来改善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愈显困难。同时,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使得落后地区或者穷人的赶超战略难以奏效。科学技术最终还是属于那些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和个人。虽然部分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贫困制约着他们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以及他们享有教育机会公平性。收入水平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均等;二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的不均等。如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会因为负担不起读书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
4.环境壁垒
贫富差距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在落后地区,一是由于其他要素的匮乏,人们收入大多来源劳动要素,贫富差距不大,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发展和购买科技需要较高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导致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科技进步的对外依存度普遍偏高;三是各项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四是一些发达地区或企业利用其在高科技产业的垄断地位影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政策导向,使落后地区成为发达地区的市场和原料的来源地以获取最大的利润,阻碍了落后地区的科技发展。
三、政策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届年会上发表讲话说“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使人类面临道义问题和潜在的爆炸性问题。”他指出?押“如果听任贫富差距继续扩大,那么,贫困问题会引起社会动荡和冲突,最终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不能再对悬殊的贫富差距坐视不管。”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
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推动力。调整国家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网络和体系,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缩小地区人力资本差异,从而降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最终实现地区收入水平的合理均衡。
(二)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鼓励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落后地区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落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要在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与贫富差距的控制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
1.税收调节
通过新增和调整相应税制,调节地区间收入过分悬殊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如,试行遗产税、征收高额累进税制等。
2.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推进落后地区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科技研发的投融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引入科技发展资金和政策引导,突破科技研发的资本壁垒。
3.完善人才流动制度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为落后地区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以让其改变自身发展路径,实现财富的更快积累。改革现行人才流动管理模式,降低人口迁移的成本,使迁移人口在迁入地得到应有的保障,是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科技水平低和收入少的局面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赵黎明.论现代科技革命在转型时期社会分层及流动中的特殊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3-165.
[2]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押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一般认识
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马克思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手稿,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概括,也是马克思对经济学问题的第一次探索,其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用哲学的语言和辩证的思维来阐述经济问题的著作。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对科学技术最初的理解和判断,为他后来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始终是同对人的类本质问题探究联系在一起的。从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出发,马克思在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的同时,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创造性地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的劳动。马克思批判了那些将宗教、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类的活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只有工业的历史和它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才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现实的历史关系”[1]85。作为人本质力量公开展示的工业,随着自然科学在其中的不断运用,自然科学不断技术化,科学技术将成为改造人的生活,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力量。从这一角度而言,科学技术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展现。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财产所决定的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以异化的形式存在着,但它仍然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或活动成果,并没有外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它不断改善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为人的全面解放创造条件。不难看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人的类本质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的。在他看来,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应局限在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有用性”上,而应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深入科学对于人的类本质的认识和人的类本质力量的展现具有的本体性意义。这与他之前的康德和之后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是根本不同的。正是基于对人的类本质的分析,马克思形成了他早期的科学技术思想。2.《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被固定资本客体化了的科学技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并对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应用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其秘密在于资本家迫使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作日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受工人的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制约,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逐渐被淘汰,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成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然而,提高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探索整个自然界,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因此,以提高生产力为生产剩余价值主要方法的资本主义必然“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伟大文明作用,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成为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2]390这就是说,正是资本创造出的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成员对自然界以及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但同时马克思也十分清楚地指出,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研究的目的在于使自然界服从人的需要,因而也成为这个“普遍有用体系的体现者”。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种劳动的结合体。它的精神的统一处于自身之外,而它的物质的统一“则从属于机器的,固定资本的物的统一。这种固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把科学思想客体化了”[2]464。在这里,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已经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的哲学思辨,深入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固定资本的变化角度去揭示资本对于科学及其应用的支配性和决定性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衡量的,而固定资本中包括科学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力,资本的力量不仅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也影响和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中详细论述了资本、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他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94科学是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属于潜在的、间接的一般生产力。当被应用于物质生产过程,物化在机器以及其他物质生产资料中,科学就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资本主义机器体系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再取决于工人掌握的直接技巧,而是取决于科学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唤起了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一切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从而使资本主义财富的创造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在这种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着眼点”[3]99。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通过对科学在生产上的直接应用获得了充分发展,而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机并不是来自人们对自然的好奇或现实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而是来自资本增值,增加剩余价值的内在需要。科学一旦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被引入生产过程,就会成为具有资本特性的科学。3.《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力量的科学技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的“历史路标”。[4]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经济学考察主要集中在《相对剩余价值》一章中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部分。马克思立足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情况,从机器的技术史演进出发,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因素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革命性作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目的、前提和后果。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直接后果是机器的产生和应用。“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5]279-280在自然力并入生产过程,变为生产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的同时,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科学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应用机器的目的不在于缩短工人生产商品所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在于缩短工作日,而在于缩短工人为再生产其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表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机器扭曲为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不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因此,资本家不断改变劳动手段的真正动因在于获取巨大限度的利润。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两个一般性前提和一个基本原则。由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可能性都是由先行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创造产生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也是在简单协作和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使用机器遵循的一个一般原则就是“进入商品的机器的价值,要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的价值”[5]281。马克思结合当时一些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的具体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结果是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其后果包括刺激技术的不断改进、造成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提高、机器代替劳动甚至成为资本家对付工人的手段等多个方面。此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影响和控制下的科学技术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必然趋势。当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二、《资本论》中对科学技术的系统考察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分析主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力的运动方式展开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53在这里,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了人之后,充分说明人和科学发展在社会生产力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和科学的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中,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是三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协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还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是一种集体力。在工场手工业初期,协作以简单的形态存在,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协作才达到了它更高的发展形式———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不同种的劳动工具和复杂的机械装置的生产,从而为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工具被连接起来,逐渐产生了机器。随着劳动资料从工具向机器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由此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多次论证“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698。在考察机器价值向产品转移规律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6]444在大工业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生产力中的所有要素都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推动劳动资料从工具转化为机器和机器体系,并使之得到不断改良和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者的范围,妇女和儿童加入雇佣工人队伍,并在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现有物质的数量和新用途,开拓新的投资领域。此外,科学技术还教人们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创造新的资本材料。“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6]699第三,马克思从生产力运动方式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分析,马克思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是具有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又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必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瓦解。
三、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
1.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的基本主线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科学技术问题贯穿于马克思经济思想发轫、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总体上看,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遵循着两条基本主线: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主线;二是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线。前者重点研究了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所具有的革命性及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后者主要论述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意义。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生产劳动出发研究科学技术问题,将科学技术与人的类本质、生产劳动、现代工业、资本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的关系纳入对科学技术研究视域中,在批判唯心主义,研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过程上,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思想,并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通过大工业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的展示,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一旦与资本相结合,就成为具有资本形态规定性的科学技术,受资本本质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科学和直接劳动相分离,使科学技术成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加剧了资本对人本身具有的生产力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剥削和掠夺,不可避免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革命力量。正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和新生产关系产生。因此,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不能深刻认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联系。没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就不能科学揭示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更不能深入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资本主义命运变化的关系。从科学技术本身来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更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自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自然界,也变革着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使人类逐渐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并不断为人类的最终解放创造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在积累、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是必需的,但也是暂时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灭亡,人成为自然界和自身社会生存的主人,科学技术将再次回归其本质,成为人类谋求幸福和发展的重要工具。2.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对科学技术的多重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始终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在不同时期,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写作的思路和角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从固定资本变化的角度展开的,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也包括生产力”的思想也是基于分析科学技术对固定资本的控制和影响作用而形成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重要线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功能。《资本论》第一卷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马克思在不同经济学手稿从对科学技术不同角度的考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三种理解,这三种不同的理解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它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马克思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加深资本对工人剥削、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也始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科学技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要素。正是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和批判的基本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多角度分析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概括起来,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作为人的类本质力量体现出来的科学技术;二是作为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成果,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三是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四是作为社会变革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的科学技术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产物,是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深入考察和分析,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人们研究和考察当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未来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相继进入了国家垄断阶段甚至国际垄断阶段。在这一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关系全球化问题交织融合,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形式、内容、深度和范围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并从中揭示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坚持从批判的角度,将科学技术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马克思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论断,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
作者:李天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36-0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经历了从起步――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其中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其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从实践意义看,将中国传统的理论思想精髓灌输于科技发展中,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趋于繁荣。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作出肯定,传统科学思想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得以世代传承。
一、儒家思想
根据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的分析来看,汉代的董仲舒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黄帝内经》中包含了儒学的“天人合一”观念......直至目前,我国医学也保持着传统的理论思想,即阴阳、五行、气、灸等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理论思想体现了儒学,我们从以下角度分析。
1.促进作用
(1)儒家思想讲求“仁”、“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去做有益于群体的事情,这就激发人们通过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来创造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此目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医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儒学的发展使非常多的仁人志士走上了医学的道路,比如李时珍,因为科举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开始学习医学,并专攻医学。[6]受儒学的影响,大批的人们开始钻研医学,广泛吸收天文学、地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说精髓来丰富拓展医学。
(2)注重实用性是儒学的另一个特点,孔子曾经多次提出,要学以致用,用之于实际,观察其实效。比如,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学科的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无一不体现了对实用性的重视。天文学与群众的日常生产活动有些密切的联系,数学则追求实用的计算技术,农学离不开农业的生产实践,医学要通过医生与病患的沟通中得到发展。
(3)孔子所提倡的对教育的重视在推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开创的私学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从城市中心到乡村都能体会到教育事业的繁荣。儒家学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开化,给予了人们进行科学技术创造的理论条件,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出了大批科技精英,使一系列的科技研究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2.阻碍作用
作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的儒家学说在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其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儒家学说中的“重理性”思想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得以体现。儒家学说中的“理性”指一切遵循本源,不能违反原则,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这便使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轻逻辑,便理性。纵观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大部分都是理性的产物。比如,讲究“阴阳”的医学便只能意会,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巨著的内容大多都是经验多得,体系非常杂乱,缺少逻辑分析。[6]在后期科学技术堕落的探究原因中,“重理性”便成为了导致其结果的原因之一。
(2)缺少批判精神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虽然尊经崇古的思想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消极作用也不容小觑,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进步,而一昧地讲究尊重古书会局限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缺少对理论的批判,从而阻碍了其持续地发展。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的科技思想是道家科技思想的重要M成部分,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深远,道家学说对天地运行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医药学的贡献等等在古代科学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这里对其进行简析。
(1)道家学说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比如,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道家学说对风雨雷电等自然天气的变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表达了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在《庄子天运》中,道家学说对宏观的万物运行进行了哲学思考等等。这些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的出现无一不在向我们阐述着,到家学说在改变人们固有的对天命论的认识,从天地的运行中主动找寻规律,这对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道家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向人们的生老病死提出挑战。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代君王对炼丹术如痴如醉,而炼丹术则体现了道家学说对化学的研究。比如在《周易叁同契》一书中,记录了详细的制炼丹药的理论和方法,道士葛洪说明了“铅”的可逆等等[3]。这些理论在现代都可以被证实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当时道家学说对于化学反应的分解和化合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3]这无疑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3)道家学说将人看做由形气神三部分构成的系统,由此基础上发展了医药学,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此学说十分推崇,他在道家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写出了许多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比如《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等。可以说,道家学说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3]
结语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体现的理论思想与当时我国奉行推崇的各家学派密切相关,通过本文的分析,汲取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理论思想对其进行解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理论思想的影响,而该理论思想对古代科技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冷静地分析。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根据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继续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J].历史教学问题,2002,06:22-28.
[2] 刘旭.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4.
[3] 周银华.中国古代道家科学技术思想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一、科技行为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双重影响
(一)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正面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会对伦理道德及其发展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过程。随着人们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有关知识会不断丰富,而那些过时、束缚人们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就会被其所更替。其次,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会对伦理道德及其发展产生间接的正面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有了这些物质基础的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会不断升级人们的道德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精神生活,可以参与更多的健康向上的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就有利于整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些间接体现了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正面影响。
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首先,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拜金享乐主义等现代腐朽思想也相伴而来,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这些腐朽思想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温床上,水平不断提升,花样不断更新,危害也越来越大。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整个世界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等引起并增加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纷争。再次,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都会加深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任其发展下去会动摇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到伦理道德作用的发挥。
(二)伦理道德对科技的双重影响
伦理道德对科技的正面影响:首先,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正因此才有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伦理道德是通过规范、引导人的行为起作用的。其次,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这种和谐关系的产生就是伦理道德作用的结果,因此,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再次,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创新的实现已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更多人的共同合作,它已成为一个由许许多多的人的共同投入、参与的系统工程。对于这样有众多人参与的复杂活动,没有一定的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是不可想象的。不管参与其中的人意识还是没意识到,但他们在共同的工作中其实都受着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制约,并将各个的分力聚合为统一的合力,最终实现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伦理道德对科技的负面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伦理道德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腐朽、不合时宜的伦理道德思想,或者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些道德规范已显得过时,这些伦理道德思想的存在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影响到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像在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思想所宣扬的精神严重禁锢了当时科学的发展。此外,有些对于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能起很好调节作用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科技活动中来,却未见其效,或者是过于依赖它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二、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
科技和道德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是等同的
这种观点认为,科技和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个地位相当、互相等同的概念。拥有知识越多的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道德水平就越高尚。哪个国家科技越发达,哪个国家的公民道德水准就越高。实际上,上述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技与道德的一致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所理解的“知识”或“科学”学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知识,而且他们把知识与道德完全等同亦具有片面性。
2、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互相对立的两个命题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有害的只会给人带来坏处与灾难,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的道德就越堕落,二者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水火不容的关系。例如,18世纪的卢梭就把社会的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问题归罪于科技的发展。他曾说:“科学的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却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完善,我们的灵魂腐化了,美德消灭了。科学技术确实对道德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认为科学技术只会使人的道德沦丧与堕落是偏激的观点。
3、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毫不相干的
它们有各自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各自的作用,属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卡尔纳就认为,科学技术研究的是关于真伪的判断与人的感情无关。而道德是关于人的善恶的判断,没有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有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只管去追求知识与学术的进步而认为不必受“人道”与“良心”的限制,结果使本来目的是为人类带采幸福的科学技术变成了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工具,这显然违背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是科学家及人类社会的悲哀。
4、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
这种观点认为,科技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如科学的目标是求真,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认知的功能而道德的目标是求善,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则具有约束的功能。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处于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也就是说,科技与道德只有共同的价值内涵。从科学的本质上来说,真与善是统一的。
三、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双向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引发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而伦理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以及成果的一部分,必然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互相联系。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规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伦理道德的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实践活动,本身需要道德规范,所以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孕育和促进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产生,即科技伦理道德。科技伦理道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个成份,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二)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规范作用
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规范作用。首先,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起着正确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科学技术究竟向何处发展,如何造福于人类,这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必须借助于伦理道德的力量。根据伦理道德中的求善,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指导科技人员对其科学技术行为作出道德选择,从而使科学技术朝着造福人类和不毁坏人类的道德评价系统的方向发展。其次,伦理道德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因或动力,但是在一定时代的适宜的伦理道德氛围下指导和规范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定时代的先进的伦理道德的氛围是一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舆论环境,这个舆论环境正是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规范力,无时不刻的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在社会和科技共同体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并因现代科技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而成为社会精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条件参与影响政治、经济、工业、社会的决策,在科技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同时,科技研发和应用的资金赞助者和投资者,在科技研发和运用中也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伦理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使得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意识到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才能将科学技术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
[3]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
[4]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从古人类钻木取火开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核心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科学技术的掌握,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显重要,数据表明,2003年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到达约70%;在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20个国家中,他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R&D占GDP的比重都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小于30%,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因此,世界许多国家把支持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重要战略选择。
宏观上讲,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具体的企业或组织参与经济活动和贸易交易中,科学技术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见图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中,竞争因素已超越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源、资金等显性因素,由于产品更新加快、信息越来越公开、交易手段越来越先进等方面的改变,企业之间竞争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掌握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技术已上升到一个核心竞争力层面,只有技术领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技术已不是比较单一的技术,而是庞大的技术群,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科技能力支持(见图2企业技术同心圆)
科技政策应运而生
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尤其在一些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方面,国家和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对整个社会受益,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企业从利益出发,大都不会积极参与和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同时基础性科学也不能靠市场竞争的方法取得收益和进步。重大科学研究,有些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军事、能源等国家安全;有些收益不明确,反映的是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些需要投入很大,不是一些组织或企业单靠一己或部分力量来单独完成,市场作用有限。
科学技术的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推动,政府除直接参与外,需要制定一些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科技行动、引导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国家围绕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需要制订一些相关科技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科技政策因运而生。科技政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公共财政政策,如经费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金融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政策;政府许可管制政策;国际合作和贸易政策等。
美国科技发展与全球定位
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自二战以来,美国科技水平领先全球,在科学技术领域是世界上第一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很早就将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的战略轨道。20世纪以来,美国对世界科技贡献越来越大,美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对全球的影响有目共睹:美国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加速了日本的覆灭和二战的终结;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主导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拖跨了苏联,改变了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从克林顿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下一代互联网计划(NGI),到布什时代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IT2),带动了全美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而影响了全世界的生活和交流方式。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最发达国家,科技全球领先地位和优势使美国在全球处于“一超”地位。美国称霸全球,在科技上并不是信奉美国人自由主义传统思维――实行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而是在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下,利用了强大的“美国政府之手”。在美国历史上对美国科技政策的贡献,当数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除此二位总统外,美国历任总统都把保持世界科技领先地位作为国际战略目标。克林顿在国会上强调“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科学是发动机的燃料”;小布什总统说:“科学技术对国防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可缺少”;2004年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题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研究报告中强调“在保障国家未来的安全、繁荣,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科学是一项关键因素,而且一直是美国国家工作的重点”。数据表明,2004年美国的R&D投资已达2640亿美元,占世界R&D投资的45%,相当于其他西方六大国R&D投资总和,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投入日益增加有关,科技已转化为美国国家利益。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演变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对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国专家学者都在研究美国的科技政策,黄先智在《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点》一文中,把美国科技政策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美国建国至二战时期为第一阶段,这时期,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仅限于个别领域以及亚当・斯密所限定的方面,对全国科技如何发展,政府并没有形成全面影响的指导政策,基础研究是以民间支持自由发展为主,政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立法上,宪法中规定了保护发明人权益。
二战至冷战中前期的20世纪60年代末为第二个阶段,二战美国依赖科技优势,经济纳入战时经济,科技活动以军事为目的,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和民间企业密切合作的研究生产体系,确立了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体系。一个以军事为目的,略带军事计划色彩的研究生产体系,其政策是临时性、问题性的。二战后的冷战使美国的科技政策在正常状态(相对于二战)下进入一个新时代。政府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急剧扩大,立足于白热化的冷战竞赛,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时代。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的深刻变革为第三阶段,过去强调国防、空间研究的科技政策,把整个国家科技几乎全部纳入了美苏争霸的外层空间轨道,忽视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这一时期,美国抓住新技术革命和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新一轮科技政策,引导了整个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鼓励私人部门的研究开发活动:政府通过营造更有利于私人部门创新的环境来促进民间研究开发的活动,在科技政策方面,开辟了从“总量支持”到“边际支持”的时代;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美国政府加强相关学科研究,减少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障碍,强化联邦技术向私人部门的转移;联邦技术转移把由政府主导或拥有的技术成果,通过适当的途径转移到民间部门,主要是企业、大学与联邦实验室体系的合作。政府在大学有计划地建立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帮助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新型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新形式,体现美国科技政策新特点。政府加强R&D活动支持,鼓励私人部门R&D活动,为私人部门提供良好环境,简化联邦政府的决策机构和机制,鼓励科技方面国际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第四阶段,美国科技领先地位受到日本和西欧等国强有力挑战,逐步丧失工业技术创新带头作用:高科技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动摇,美国作为科技专利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科技教育呈落后趋势。加强科学顾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重视长远考虑,加强基础研究、普及科学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确保美国的科技发展后继有人的同时,加强了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迅速商品化,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克林顿政府第一次通过正式文件,对其科学政策和技术政策进行了系统说明,明确科学的国家目标和技术的国家目标,把科学国家目标和技术国家目标具体化。
不难发现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在市场化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已逐渐把科技发展演变为国家利益,美国1994年《科学与国家利益》和1996年《技术与国家利益》已清楚地表明:美国科技目标是“保护美国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
美国科技管理没像其他国家那样,有专门的科技政府部门负责全国科技活动,例中国的科技部。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政体下,属于“分散”性的科技管理体制,由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工作的管理围绕的核心是企业研发。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美国科技政策在不断地健全国家的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企业创新两个体系。其二,科技发展在分工上明确,政府主要是政策引导,在基础性研究和支持研发经费方面投入巨大,在创新执行机构功能上分工体系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主力,国立科研机构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补充力量;联邦与州政府各自对科技投入职权上分工清楚。其三,明确的产权制度,具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机制:专利制度批准领域广、涵盖领域宽,在美国“凡是太阳底下的新东西都可以申请专利”,让创造发明的个人和企业得到了好处,更愿意以最大的投入从事科技创新。其四,技术转移市场运作成熟,1980年了“贝多法”或“拜杜法案”,是美国很有启发性的法案。其五,投资市场和金融管理成熟,使科技财富能够快速兑现,激发了人对科学的研究热情。其六,科技管理“去行政化”,完全引入市场机制。
美国科技政策经典案例―“拜杜法案”和“风险投资结构”
美国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政府适时的和积极的科技政策转变,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出现“一高两低”(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增长特征,美国进入了“新经济”增长范式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政府推行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拜杜法案和独特的创新投资体制“风险投资结构”。
《拜杜法案》鼓励将政府资助的大学和小企业的研究成果商品化,使研究者更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方向。这是过去50年美国颁布的最具启发性法案,它规定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完成的研究成果和发明属于研究单位所有,联邦政府保留对科技成果优先使用权,研究成果由联邦所有转为单位所有;整个法案实施监督机构美国商务部于1987年3月18日又公布了具体的实施规则。在《拜杜法案》的支持下,美国的经济大大受益,出现了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新产品,最典型是闻名全球的以MIT(麻省理工学院)为依托的128公路波士顿地区和以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中心的硅谷。《拜杜法案》成功实施,导致了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更进一步的许多科技转让法案:1986年《联邦技术转让法》允许专利使用费归研究单位所有,并要求研究单位支付给发明人一定数额的专利使用费,剩余双方按一定比例分享;1998年《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9年《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以及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进一步简化归属联邦政府的科技成果运用程序,增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美国一方面通过综合贸易法案的“特殊301条款”对竞争对手予以打压,另一方面积极推动WTO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达成,强化对国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裁,谋求美国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更有力的保护。
在风险投资方面,美国是风险投资发展最早,也是当前世界上风险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这得益于美国政府完善的风险投资政策。在风险投资上,美国政府没有扮演主要角色,只是提供行业发展环境和政策引导,采用分权型的法律法规以及证券、税收、会计、公司研发治理等规范,重点支持科技型风险企业的开拓与成长,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或《中小企业法案》,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授权中小企业管理局(SBC)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BIC);1978年修订《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允许机构投资者为风险资本家提供资金,资本收益税从49%到28%;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使资本收益税下降到20%……这些政策形成了美国独特的风险投资体制,充分发挥了美国风险投资的作用,风险投资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创造了许多新的市场和企业,尤其给高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科学技术发展中制度与技术的关系
一、和谐科技观的提出
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的、社会的和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其基本内涵是: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在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要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为目标,追求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本质、人性出发,与人性的发展、人的存在相适应,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二、和谐科技观提出的背景
(一)全球背景
1.生态失衡。生态失衡是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表现,是人类所采取的一味索取、盲目征服与急功近利造成的。
2.社会危机。社会危机是人与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经济危机(经济发展失衡的危机、经济增长的危机、经济秩序和结构的危机等);政治危机(民主危机、权力危机、信任危机等);文化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等)。
3.人的危机。人的危机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人性的异化、人自由的丧失。
(二)国内背景
1.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我国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造成了资源短缺,社会发展的资源压力加大的后果。此外,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了生态的恶化和失衡。
2.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由于我们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这种差距尽管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有其必然性,但如不及时解决就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3.人的全面发展缺乏活力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激发人的潜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丰富和提高人的才能。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逐步迈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进程。
三、和谐科技观的规定性
(一)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把自然的生态价值考虑在内,认识到生态价值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绝对性的。它正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充分考虑到科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切科学技术活动都要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
和谐科技观的生态原则要求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把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运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发展以综合性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例如创造生态工艺,开发生态技术,建设生态化的产业,不断开发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绿色科技,在生产领域,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领域,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实现科技发展和科技应用的生态化,最终解决困扰我们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满足人类的需要,提高人类的福利,而且在于增进整个系统的协调和平衡。
(二)和谐科技观是人本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注重人性、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为人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世界只能是人的生活世界,科学技术的终极关怀只能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科学技术背离这一终极目标,其发展就有可能会演变成人类的灾难。
和谐科技观的人本原则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性和人的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服务而不被科技控制。首先,科技的发展必须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其次,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经济上的合理,同时,还必须兼顾到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再次,科技的运用还要顾及到人的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传统。
(三)和谐科技观是社会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的提出在于正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力图理顺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趋于和谐。
和谐科技观要求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通过科学技术活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使科学技术的成果能惠及到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科学技术活动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的进步。
和谐科技观的社会原则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衡量一项科技是否是进步的,不应该根据某种单一的指标,而应根据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依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当代科技发展不应追求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应追求整体的、长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忠学、秦书生、陈凡、徐强,《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03
[3]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分析》,《科学学研究》,1999
[4]魏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