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1 09:02:12 关键词: 生物 教育 生物教育论文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的结合,是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展现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生物教育论文

生物教育论文:高中生物健康教育论文

一、对高中生物教学渗透性健康教育的探讨

受到西方“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潮的影响,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多元化,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性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举步维艰———媒体宣传上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尽如人意,使得性健康教育如野草一样自生自长。高中生物对中国当今的性教育尤其是学校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材的创新,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高中生物教材的创新,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提高学生对其兴趣,避免学生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途径来获取性知识。据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书报约占10%,教师约占5%,母亲约占3%,父亲约1%,其余大部分来自网上,大约占80%。而现在社会上各种性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黄毒泛滥,色情读物屡经不止。生物教材中应多一些帮助学生解读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对性健康教育进行良好的解读,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高中生物教育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胚胎工程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高中生物渗透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觉醒而苦恼,让学生明白:“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性对于高中生涯的青少年来说,是青春期送的礼物,现在还不是索取的时候,如果过分追求,就不是一个礼物,而是一颗定时炸弹。”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生理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性生理的发展规律,通过教育网站,宣传报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对性知识、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高中生物把人类的生理、生殖等与自然界的万物联系起来,扩展开来。自然界中的我们认为美丽怡人的事物,都离不开“性”,要不是有性,就不会有花开鸟鸣,开满花朵的草地,回荡在黎明时分的鸟儿合唱,这是激烈的性竞争场景。案例一:在进行高二生物学《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谈到精子的采集方法的时候,学生都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不说,还唯恐躲避不及,羞于启齿。这时,教师可以说:“人类文明要是没有了这些生殖器官缺少了有性生殖,大概会是什么样子?根据我们的所学,缺少了有性生殖也就缺少了基因重组的变异方式,那么也就不存在‘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的现象了,也就不会有如此多的变异类型以应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变化了。”学生听了会觉得我们学习性知识就是与自然联系起来,扩展开来,不再是尴尬的场景。案例二:课堂上教师教授《体内受精和早起胚胎发育时》,往往都会补充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结构,此时如果适时适度地介绍月经、痛经及遗精等生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的话,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是青春生理期正常的现象,对自己的身体发育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心理教育性生理反应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高中生物教育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高中生物渗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觉醒而苦恼。案例三:高一生物学习遗传因子(即基因)和染色体,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对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Y染色体含有SRY基因,能够触发睾丸的发生,因此决定了雄性性状。除此之外,Y染色体上还含有大约十几个其他基因,相比X染色体少得多。比如,人类的耳道多毛症,就是一种典型的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在遗传上,父传子,子传孙,全男性遗传;女性不会出现相应的遗传性状。学生学起来也会联想身边的实际,从而激发了学习乐趣。

(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道德教育高中生物是道德、知识和人性有机结合,突出了社会责任感。高中学生对性健康教育充满着迷茫,懵懂。许多学生对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都特别敏感,又充满好奇。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近些年来,性病及艾滋病泛滥,少女怀孕几率增加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使得对学生进行现代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为中国性教育注入活力。案例四: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生长”,需要利用植物的胚芽鞘。而此时可以通过四人一组,两男两女的分组,通过不同同学的实验现象可以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种子萌发与深度的关系、浸种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等,从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搭配,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与异性的广泛交往,走出学生恋爱的误区,为自己的人生和学习负责。

二、解读学生心理———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是青春期的一个礼物

高中生物是道德、知识和人性的有机结合,突出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觉醒而苦恼,他们会偷偷地学,甚至会从不健康的渠道学。高中生物对中国当今的性教育尤其是学校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高中生物教育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高中生物渗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里反应觉醒而苦恼,让学生明白“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性对于高中生涯的青少年来说,是青春期送的礼物,现在还不是索取的时候,如果过分追求,就不是一个礼物,而是一个定时炸弹。

作者:还胜元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学现代教育论文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而且也让教师接受了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需要,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有经验优秀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教案,在探讨交流后,由于保存不便,造成流失,浪费了宝贵的经验、知识、心血。而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积累优秀教师一生的教学成果。当前人的课件被后继人使用时,后继人可以发现前人的良苦用心,可以体会和深切感受到前人的思想的深邃,经验的丰富。后继人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更新,从而再次应用、留传。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方面应用的现状

(一)生物教师中很多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也缺少实际应用从调查来看,大概43.2%的教师曾参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而大概4%的教师是自己去的相关培训班,还有18.7%的教师表示有想法。有些进行了相关培训,但未进行实践,未在课堂中使用,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生物教学中,未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造成许多教学上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扩大知识面,扩大课堂容量,许多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把一些重要的结论,推导都事先写在PPT上,在课堂中直接呈现出来,这样节约了时间,但是效果不佳。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记录,这种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爆炸式的或呆板式的混完45分钟。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十分必要

(一)年轻生物教师师资力量薄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点许多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知识点漏讲,上课时间把握不好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使学生的成绩较差。为了弥补这一缺点,这一批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非常必要。年轻生物教师对网络知识、计算机操作、信息化软件、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等各方面的接触较多,学习应用起来很快。把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能胜过许多有经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技术中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枯燥、晦涩难懂,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一味的讲解,收效甚差,良好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学生一味地听,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越迷糊。如果用多媒体教学,老师不说,学生一看就懂,这样老师节省了精力,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教学显得那么的简单。例如,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部分,书上讲的知识非常多,学生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多,由于中学阶段实验室的设备不如高校中先进,还有学生本身的时间精力有限,学生的科目繁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深化生物学科的实验部分,单靠书本知识还是难以掌握,难以活学应用到考试中。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知识点便会直观化,如应用实验相关的视频,那么多的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在相关视频实验中,就显得顺其自然,合乎常理,学生理解了,应用了,顿时觉得如此简单。印象深刻的选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书本第18页,实验步骤有八步,看书本,即使花很长时间,学生也难以把相关的东西整理成一个体系,而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只须一分钟就回明白实验的步骤及重点,又如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讲,未免显得太枯燥,如果加上相关的视频,再解说,学生便会很感兴趣,顿时把所须记忆的知识点掌握,理解。所以说,将现在教育技术整合到生物教学中来,十分必要。

(三)为使生物教学的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势在必行目前,教学成果的好坏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知识面窄,教学上的构思也大有不同,教学难点的解决各有千秋,无疑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收效不佳,难免导致落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各方面知识可以快速更新,教学得到及时改正和发展,教师可以掌握最新的知识,紧跟前沿科技。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课整合的几点做法

(一)学校应大力推进计算机教室的建设,生物教师应积极的应用网络知识进行备课,进行交流协作,解决疑难手写教案是教师传统备课的一种方式,这种手写教案有优点,但缺点更多。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交流,资源共享,备课的水平,教学技能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所以为了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满足教师的需求,学校应该大力建设计算机教室,辅助教学。

(二)为了避免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弊端,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多种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一些重要的结论,以及推导部分,不能以PPT一步到位,让学生难以接受,要以传统教学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在PPT或黑板上板书出来,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不足,恰到好处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将现代教育技术合理的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应巧妙地结合两种及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如生物中有许多美丽的植物要求学生去认识,这可以用图片的方式,直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和认识。每天以学一种植物,点滴积累,让学生去认识,在生活中自己找特点,和图片去做对比,真真切切的回归生物,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廖兴利单位:四川省安岳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化学教育讨论

本文作者:涂硕黄春洪揭克敏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活跃教学,创设和谐课堂

大学的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中学教学注重结果,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同化知识的学习机制。而大学的教学,注重过程,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是一种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和繁多的课程面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是吃力的,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在医科院校更加明显,学困生比例最高。因此,创设和谐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合于刚开始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介绍具体知识点之前,可以先以专业相关的临床问题导出,提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学习糖代谢的生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在学习脂肪代谢时,可以让学生先想想,为什么减肥时不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寻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同时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想象教学法。生物化学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如果在讲课过程中采用想象法可以使同学们简单、清晰、快速地掌握生涩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蛋白质分子结构时,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与一根绳子形象地联系起来。一整条绳子可看作一个亚基,即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几条绳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则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通过这种形象地讲述,学生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抽象构型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了。[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经过进位、转肽、移位3步后,肽酰-tRNA就从A位点移动到了P位点,在讲解时,可以把教师的身体比作核糖体,两只脚比作两个位点,左脚为A位点,右脚为P位点,左脚下(A位点)踩着一枚硬币(肽酰-tRNA),教师往左移动一步,此时硬币(肽酰-tRNA)就从左脚(A位点)移动到了右脚(P位点),这样不仅快速地解决了这一抽象的过程,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3]

3.互动式教学法。轻松、和谐课堂氛围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必备的前提条件。互动式教学方式有:(1)问题式教学方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以是教师提问,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并让其他同学运用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2)主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在每章内容上课之前,老师精选一些和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同学分好组,每组不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当本章内容结束后,让学生上讲台来讲解所选主题,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3)学生授课方式。选择某些不是很难的章节,让主讲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相关辅助材料,认真准备,当他们上台讲课时,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讲完后及时作正面的积极评价。这种角色转换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网络辅助,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

随着电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经历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级跳发展。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教学材料、参与论坛讨论、进行学习自测;教师则可以教学通知与问卷调查、撰写教学博客、开展网络答疑、布置网络作业、分享学生课堂活动内容。显然,网络辅助教学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师成为了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帮助和服务学生学习为出发点,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此外,网络平台特殊的教学情境,让一些平时羞于开口的学生或学困生有了从容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所以,网络教学不但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情意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需要,情意因素的满足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内驱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因素。我教研室《医学生物化学》网络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进行网络教学后,学生学习情意明显上升,知识面更为广阔,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特别是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网络平台教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第二课堂。该网络课程因教学成效明显,已经成为我校示范性网络课程之一,同时网络教学也成为了我校素质化教育的常规手段之一。作为传统的“难课”,《医学生物化学》一直是医学生基础学科学习中薄弱的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困”因素,一方面要教师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及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处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关系,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网络第二课堂的关系,要多方面入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意因素,促进认知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生物教育论文:高师生物实习变革及实践

本文作者:杨晓杰赵艳于天飞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支教实习,互利双赢

开创新的教师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关注的问题,齐齐哈尔大学作为地方院校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常规教育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支教、顶岗实习等办法改革了教育实习模式,丰富了教育实习的内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支教是由学校下达支教学生的名额计划,由系里层层把关,选派优秀学生到周边地区师资比较匮乏或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学顶岗支教实习.对支教学生的选拔要严格,在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两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顶岗支教的学生能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真正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支教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综合训练,在心理、思想和教学几方面做了精心的辅导和准备,使其能胜任中学生物教学,达到起码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询访、教学观摩、座谈、查看教学文件等方式及时了解支教学生的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除到周边地区学校支教实习外,还主动与市内中学联系,向生物师资力量缺乏的学校推荐优秀的学生顶岗教学实习.几年来,先后推荐十几名学生到市内名校顶岗实习,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顶岗的实习生参与了中学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备课、听课、教研组教学研究、讲课、出考试题、评卷等,个别优秀的学生还担当了生物学年组组长,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全方位地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两种实习模式突破了以往教育实习的固有形式,是教育实习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有效改革.在此模式下,学生有更长的时间深入到教学第一线,熟悉中学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高就业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缓解了所到实习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真正做到了互利双赢.

开展竞赛,强化技能

在理论课阶段,虽然学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等课程,但尚且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而灵活运用于实践,实践技能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感染力;板书乱,层次不清;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及教材体系的编排不熟悉,找不到重点和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不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弱等.为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加强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为此,设计了生物教师基本技能课程,着重于板书、绘图、说课、讲课等环节的教学,虽然课时不多,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却很严格.如板书课包括粉笔字和钢笔字两部分,每星期考核一次粉笔字,并上交一篇钢楷.这样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较前次有所进步,收效明显.在绘图课期间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绘出满意的作品为止,学生的态度十分认真.为鼓励学生苦练基本功,定期举办生物教学技能竞赛、板书大赛、绘图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锻炼了实践技能,提升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教学自信心,也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过程管理,及时总结

每次教育实习前,由院、系两级组织召开实习动员会,从实习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实习内容、考核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动员和部署,使学生们统一思想,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选拔具有副高职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为教育实习带队教师.然后按照各实习单位的要求,分组安排落实实习任务,每位带队教师负责5~10名实习生.在学生进入实习学校之前,主要由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在确定了实习所用的教材之后,由带队教师指导学生熟悉教材,从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资料检索、教具准备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特别要强化课堂教学技巧的训练,保证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就能够快速适应中学教学实际,以弥补中学指导教师少,指导力度不够的不足.要求带队教师参与教育实习工作,要从教学法、教学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去指导实习生.实习过程中不定期地深入实习学校检查听课、备课、上课、班主任实习等情况,并针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实效.这样既了解了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精神面貌,同时又检查了带队教师的工作情况.在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实习生、实习队、专业完成实结,及时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以便今后更好地完成教育实习工作.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教育实习的形式,开创了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4],在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技能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生物教育论文:初中生物课堂现代教育论文

一、深入细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最难掌握的是许多实验观察细节。很多生命现象、生化反应、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教师用语言不能清楚完整表达的。多媒体则可以最优化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静为动,把抽象的文字内容化为直观生动的视听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中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是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在介绍该实验时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一遍,通过播放、画面停滞和回放等手段,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实验过程和细节,对实验目的充分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PPT展示课堂小结,形成知识体系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如果学生只是依靠上课时所接收到的零散的知识点,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但是有些学生又不善于归纳知识体系,且随着时间流逝,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也会逐渐被遗忘。如果教师用PPT把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既有助于教师理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帮助记忆。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的结合,是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展现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吴海江 单位:四川都江堰市李冰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1.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两组卷面成绩P<0.05,说明两组卷面成绩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班成绩好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10.6分。实验后两组实验操作能力P<0.05,说明两组实验操作能力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班成绩好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11.5分,说明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依托创新教育设计的“创新教育小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知识的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所采用的创新教育模式优于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这可能是因为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只是注重学生对已由知识点的理论化记忆,没有调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实验班因为进行“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所以实验知识掌握和操作能力掌握得比较好。

2.实验结果分析

2.1“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

首先实验班教学理念教学领先于对照班。实验班依托创新教育设计“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理念上打破传统生物实验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已有实验成果的强化记忆,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理论的知识记忆上。实验班采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基本出发点,课前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分解教学任务,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充分利用多种因素调动学生互帮互学。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到所有组员为实现一定的实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能训练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2“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以创新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验内容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如图1所示,“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要对教学条件有客观的认识,教学条件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实验基本情况(生物教学实验内容、实验条件等),提前做好实验各项准备工作。其次根据教学条件和教学大纲规定确立实验内容,设计生物实验教学方案,力求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取和设计教学实验,预设各种实验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及出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最后制定并完成“创新教学小组”分组和实施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教学小组”模式以教师集中进行课堂教学为开始。在实施“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时,实现分组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应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控制,尽量均衡搭配,避免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伤害。总的来说,如何进行正确分组,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3.结论和建议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和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观念、实验条件的限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已有实验成果的强化记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就只停留在理论的知识记忆上。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在教育中贯彻创新精神,要求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创新教育核心是依托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结合创新教育精神,本研究设计创新教学小组进行生物实验课教学,并通过实验验证创新教育小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实验结果证明,“创新教学小组”模式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卷面成绩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有效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吴艺 单位:广西昭平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实验三生教育论文

一、渗透珍爱生命、仁善博爱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初中生物探究活动有很多需要从自然环境中捕捉小动物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些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渗透珍爱生命的理念。如在“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观察鼠妇生活的环境,给捉回的鼠妇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体验人与其它生物在生物圈中是平等的,从而内化为生命是平等的宝贵理念。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教学中,和学生们一起观察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对不同浓度酒精中水蚤的心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各种生物的影响,促进学生保护自然的理念的形成。在“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先了解凯巴森林的变迁,然后分组讨论并分析凯巴森林中不同时期各种生物数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学生们知道了在1906年以前,凯巴森林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相互控制,相互影响,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1906年以后,由于人们为了保护黑尾鹿而大量捕杀狼,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整个凯巴森林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这个探究活动引导思考——人类不合自然规律的做法势必导致整个生存空间遭受严重的威胁。如:目前人们为求经济效益而肆意破坏环境,不合理的引种,乱砍滥伐等都将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威胁人类本身。在分析、讨论拓展后学生真正体会到仁善博爱的理念,理解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懂得了每一种生物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员,只有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身边的每一生命个体,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二、渗透智慧生存、智待生存挫折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在“模拟自然选择”实验探究活动中,我们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使用不同的道具进行取食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过程体验和结果对比,学生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的。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的意义”实验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们将手进行不同程度的绑缚,进行系鞋带、梳头、攀爬等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体会手的进化对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中被赶到地上生活的一支战败者,为何能成为生物圈中的主宰者?生物会向着什么方向进化?”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分析人类的祖先在进化成人类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导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促进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理性的对待,学会从挫折中汲取正能量,内化智慧生存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三、渗透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理念,实现生命的价值

很多生物实验探究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探究活动中,让大家先测出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根据体质指数计算公式算出自己的体质指数并对照,评价出自己的营养状况。开展生活习惯调查,“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问卷调查的案例分析,学生们针对营养均衡和营养失衡两类学生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生活习惯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展示权威机构统计的因吸烟和过量饮酒及不良生活习惯而失去生命健康的数据,介绍肺癌、肝癌等癌症患者患病时生活场景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当前一些初中生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加深对健康的生活的理解,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结语

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要做到如丝细雨育人无声。通过“三生教育”理念的渗透,丰富学生对生命体验、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和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供正确的指引,使之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赵建 单位: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高中生物教学远程教育论文

1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作为备课素材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的内容十分广阔,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凡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它都无所不在。根据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可以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新教材涉及知识面更广,需要开发的知识也就更多,在备课过程中可借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我利用网络查询出一篇文章《湖北一对夫妻近亲结婚生出三个“猴人”》,内容为:陈志学的母亲和陈秀英的母亲本是亲姐妹。姐妹俩商量,要接起陈家的香火,就让陈志学入赘陈秀英家。当陈秀英15岁时,这宗姻缘就缔结了。1945年,陈志学夫妇喜得贵子,长子取名陈士明。长子身体正常,后来还当过火庙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可是,当次子出生时,陈氏夫妇一眼就看出了这孩子表现出的异常:脑袋比常人的拳头还小,不会吃奶,没有精神。因孩子骨瘦如柴,长得像只小狗,陈氏夫妇给孩子取名为小狗。小狗长到两岁后才学走路,不会说话,现在57岁了,依然不会说话,智力状况仅相当于两岁孩子。他是陈家的第一个“猴人”。此后,陈氏夫妻一连生下了6个女儿,第三胎出生50天就夭折了,除第4胎(陈秀芬)和第7胎(陈士芳)正常外,第5胎(名叫羊奶,现年50岁)和第8胎(名叫陈换,现年40岁)均是“猴人”。同学们对这篇报道非常感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到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教学方式,深入挖掘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资源,大胆创设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正如荀子所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比如,在讲“神经调节”一节内容时,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过程十分抽象,学生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以及兴奋如何传导有些困惑,于是,我就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生物教学素材库中进行寻找,发现了兴奋传导过程的Flash,然后给学生进行播放。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课后,学生都高兴地说:“我终于明白兴奋如何传导了。”在讲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相关动画内容,同样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的一些视频和图片也能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时,我播放了冰川融化的视频,看到大块大块的冰川消融的景象,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惊,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只是空口无凭的表述,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在讲“基因突变”时,给同学们首先展示了一组太空蔬菜图片:500g的青椒、重达98公斤的太空南瓜、1.4米长的菜葫芦、篮球大的茄子、一株能开300朵花的万寿菊,重达2公斤的“太空黄瓜”,这些蔬菜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3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现代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的学习,是自主性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多渠道,大容量的获取信息,摒弃单一接受式学习,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自由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以主体的身份多维地发展,使学生增强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重要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免疫调节”一节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图片:大卫·菲利普·威特,他的体内免疫系统缺陷,缺乏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人们称他为“泡泡男孩”。他成活了12年,被称为医学史上的奇迹。他患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学生们被这一情景深深吸引了,都在小声议论着,于是我就借机提问:为什么他不能生活在常人的世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他的体内免疫系统缺陷”。我继续发问:“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它有什么作用?”学生们的热情彻底被点燃了,就这样,在我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解决了众多问题,而且他们对大卫·菲利普·威特的遭遇深表同情,这一节不仅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我们传统教育中很难达到的效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还能创设模拟实验情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其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教材在正文内容之前精心编排了一些实验,这部分实验可以通过播放实验录像或视频、动画,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迅速实现从“依赖”到“自主”的实验认知。比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有一个渗透过程的模拟实验,通过动画演示动态变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是大势所趋,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应以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三维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选择所需要的内容,避免出现为了使用而使用、表面华丽但无实质内容,课上很热闹,课下学生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

作者:李建兵 单位:河北沧州南皮县第一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化学医学教育论文

1采取日常考试累积法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1)开卷考试:考试中允许学生带教科书和笔记本进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考虑到采用开卷考试,出题的原则作了适当的调整,绝大部分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所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如已理解和掌握,不用翻书,稍事思考就能找出正确答案,否则即使翻书、看笔记也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在“氨基酸代谢”一章,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与S-腺苷甲硫氨酸无关的反应有:A.肌酸的生成;B.胆碱的生成;C.多胺的生成;D.尿素的生成;E.肾上腺素的生成,选项中所列反应,除去尿素的生成,其他都与S-腺苷甲硫氨酸有关。而上述相关反应,分别在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章节中学到过,但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更多地通过理解去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2)计算机模拟考试:学习若干章节后,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到计算机上抽题测试。测试是在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实行的免监法,在充分的诚信品质教育培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觉作答,使学生的发挥达到最佳,也对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免监考的目的在于建设良好的学风[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要求平等和受到尊重与信任,渴望拥有自主权[6]。最有力量的学校管理者不是那些只会行使行政权力人,而是那些善于尊重人、相信人的人[7]。免监考,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更大的责任、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也更有力地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3采用论文综述撰写与答辩方法考核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很多知识来源于科研实践[11]。因此,在生物化学第二课堂中尝试评定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方法。具体来说本门课成绩分为综述和答辩两部分,由老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评定。其中学生们根据老师讲课内容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的论文综述占成绩的60%,根据综述的学术水平、新颖性、综述形式等方面内容进行评定。对综述的讲解与答辩占成绩的40%。按照对综述内容的熟悉程度、答辩的表达方式、课件制作水平、对老师、同学提问的答辩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多数学生论文报告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回答问题也较为准确。综上所述,以培养诚信素质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形式多样的生物化学全程素质考核系统,能够更公平的评价学生,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这种生物化学全程素质考核方法符合“临床专业认证”的考核要求,做到了“学业成绩评定必须针对教育目标;主张平时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提倡使用跨学科整合的试题;强调采用现代技术、先进客观的方法”[12],为今后提高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文朝阳 王雅梅 杨晓梅 侯燕芝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生物教育论文: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论文

1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1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基础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直接的研究对象虽然不是人,但是研究的病原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研究目的也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的对象是医学生,其走上岗位后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人,研究的是人的疾病,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医生除了研究疾病外还要了解患者,研究人,懂得有效沟通,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社会。真正意识到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崇尚“医乃仁术”,这是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5]。基础医学作为医学生学医过程中最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的学习,整个过程中,除了教育好学生基本的医学原理外,重要的就是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的培养和教育,让医学生学会了解患者,有效和患者沟通,学会关心患者,爱护患者,进一步有利于医德的教育。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学科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由此可见,基础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矛盾的不断激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医生的医德医风要求不断提高。对承担着教育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医学院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考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在教学改革中就是要不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把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各个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科,更有效地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3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总体需要

现代的医学教育除了教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外,还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突出个性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生的需求正发生着转变,原来只是简单的需要掌握一定的医术,到未来需求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复合型人才,除了会看病,还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和服务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用医学人文知识武装自己,帮助其树立新的疾病诊疗观、疾病预防观,提高其的服务和协调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为病人服务。

1.4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医患关系

目前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医院存在“以药养医”的问题,药品的收入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6];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不良,导致医患沟通不足[7];疾病确诊率达不到患者的期望,目前疾病确诊率约为70%,抢救成功率为70%~80%[8]。2.5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基本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思想偏差[9],医学微生物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把这少部分人转变,同时可以避免新媒体技术对教育内容的极大冲击作用[10]。

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2.1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看其知识水平的高低,还要考虑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对医学人文素质越来越重视,而事实上,有些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是人文素质较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2.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

传统的“填鸭式”理论大课堂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展PBL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学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2.3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医学人文教育

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错误地认为上课就是简单地把课本知识讲完就可以了。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不能把自己限制于教师的角色,不要错误地认为教师就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要做到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医学人文关怀和精神的传递,所以,教师本身要学习领悟医学人文知识和理念,在授课中不单教给学生知识,要把医学人文的精神文化教给学生和感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心、关怀别人之心、理解别人之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他们当医生后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医学人文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医学人文教育。

2.4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除了第一课堂的教育外,还应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在第二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医学生在浓厚医学人文知识的熏陶中,逐渐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修养。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在第一课堂教学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实践、竞赛和科研等,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医学人文知识氛围,对医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对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1]。

3结语

医学与其他的科学不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医生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学具有其特殊性,医生除了有较高的医术外,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这样的医生才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加强人文医学教育,对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促进医学生的的医德教育,使其更能胜任医生的工作岗位,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同时可以增加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作者:陈锦龙 吕刚 宋婧 张净 杨晓君 单位: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学教学下素养教育论文

1.相关概念的解读

1.1生物学的释义

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命的现象以及生活的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如:生物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进行医学与农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生物学可广泛应用与医疗方面、药剂的制作方面、以及畜牧产业与种植产业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较之以前看来,生物学可广泛应用于更多的生活领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前,生物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上述所提到的领域范畴,已经广泛应用到环境的保护方面、能源的利用方面、化学工业方面与食品的安全方面等等。

1.2人文素养的释义

人文素养,也常常被人们称为人文精神。从字面的理解来看,“人文”一词在这里所体现的是人文科学(比如,哲学、文学、政治学等);“素养”主要指人的素质与涵养。所以说,对于人文素养一词,可以理解为: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即: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人为研究对象来表现出来的人文科学。人文素养的主要思想在于将人作为对象,以人为核心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单个人的个体的人文素养水平是衡量该个体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准,也可以说,人文素养水平是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育,对传统的精神文明成果所进行的积累,因此,人文素养水平能够反映社会的文明水平。

2.在生物学教学中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2.1教师自身应提高人文素养

在教师进行讲授课程的过程中,除了应该具体较好的专业素养与广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外,更应该具有公正、坚强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会通过细致入微的言行举止中所表现出来,学生也会在不经意间对其进行模仿。因此,教师的个人性格特点、精神面貌、个人修养以及人生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主动地、不间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广泛狩猎各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广阔胸襟,使自己的人文素养方面得以不断地提高,只有在教师具有较为高尚的人文素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能够对社会具有一个积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将对学生的教育涵盖在每个环节之中,在日常的师生沟通环节,教师应增强对学生人文方面的关怀,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关心与尊重,从而将学生塑造成为具有综合型素质的人才。

2.2在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2.2.1在教学内容上增添人文知识

生物学不在人文素养教育的范畴之内,不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但生物学体系主要是以往的专家、学者对生物的基本构成、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对生物的变化的规律进行探究与分析所逐渐的形成累积与总结。因此,深入研究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生物学的教材中包含着渊博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如人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是由上千名的各国生物学家、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所绘制;DNA的二级结构模型是由两位科学家在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理,通过二人的合作,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创新而得出的。由此可以发现,在科学的范畴之内,科学家欲寻求事情的真理往往需要大家的合作,需要科学家自身坚韧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快速地推动生物学体系的发展进程,使其成为科学领域内的前沿学科。所以,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养知识落实于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与开发,使学生成为具有尊重生命与科学、敢于挑战、敢于追求与创新、具有团队意识的人格品质。

2.2.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是:应具有较强的文化专业素养以及较为高尚的人格品质的双重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利用引导式教育法、情景模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鼓励学生自发性地学习,勤于探究、整理与分析。如进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将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问题与理论相结合,并组织同学进行分组研究,课下查阅资料与交流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在进行阶段性考核时,尽量减少纯理论性的题目,相应地增加综合分析的复合题型,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系统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增强专业知识的同时,人文素养方面也可以得到提升。

2.2.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人文关怀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指教师组织同学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与模式以及具体如何分配授课时间的相关形式。举例来说,通常,以往学生的座位顺位的排列一直采用按身高顺序依次排列的方式,也就是俗称的“秧田式”,这样的方式大大减少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可以依据会议室圆形的方式来进行排列或是分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座位的排列。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圆形设计与小组排列的方式可有效激励学生踊跃发言,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彼此之间的沟通问题,从而较大程度的促进社会交往的活动的进行。在消除座位的主要与次要的区别后,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趋于公平。在进行具体的授课时,教师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2.3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物学的学习需要较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大量进行实验的实践。因此,应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有效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提升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团队意识。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分为小组进行,强调小组成员的彼此合作,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对待实验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操作的具体规范。面对所观察到的实验变化如实记录,如果出现与预先结果发生偏差的情况时,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与步骤,探究其原因,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努力,寻求最后的结果,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与总结,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认真的态度,以及团队的合作意识,从而认真落实人文素养的教育。

3.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存在偏失的情况。当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之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缺失是十分危险的,也可以说,未进行完善的人文素养教学课程的学校存在较大的过失,为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我们绝对不能够缺少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举措。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努力探究具有可行性意义的解决对策,加快教学改革的节奏,以培养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发展作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将其培养成为适应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

作者:文其云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论文

一、懂得珍视生命,产生敬畏感

从认识细胞的结构到细胞构成了生物体,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机地渗透了生命的产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亲属的期待和微笑中,在自己的大声啼哭中,向世界宣誓一个新的生命体诞生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有父母亲百般的珍视,千般的呵护。因为一个小生命既是爱的结晶,父母生命的延续,又寄予着家庭的殷切希望。出生之后,我们的父母、家人不辞劳苦地照顾这个襁褓中弱小的生命,怕他冷,怕他热,怕他饿,怕他出危险……上学了,怕他被人欺负、怕他出现意外、怕他不安全……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所以,我们的父母,无私地无时无刻地为年幼的儿女撑起保护伞。生命的不循环性、不可再生性告诉我们,不仅是我们的父母对年幼、年少的我们倍加爱护,就是我们自己也要爱惜自己的生命,避免危险防止致伤、致残,甚至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没有权力危害或剥夺他人生的权力,包括动物。我们应该有爱心,善待亲人,善待他人,善待周围的环境,调控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责任感、敬畏生命的人。

二、感受生命真爱,产生责任感

我们的生命承载着太多太多或深沉、或温暖、或细腻、或难以割舍的爱,我们在爱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一生中都伴着父母的关爱和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就是殷切母爱的写照。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我们没有权力让自己的人生虚度,而不顾及父母望子成才的期盼,更没有权力轻生,造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彻心扉的遗憾。因此,我们要珍视生命,并体现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快乐,让自己的存在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有所改变,并在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所建树,担负起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责任,担负起社会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相信生命潜能,产生自豪感

在讲到种子结构及萌发时,我与学生一起探究了“种子吸水膨胀的力量有多大?”干大豆吸水膨胀后,能使玻璃瓶爆裂,解剖学家还曾利用种子膨胀产生的力量,解决了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难题,既把人的颅骨一块块骨片完整地分离开来。联系生活实际,有的学生说发现种子在石头、水泥缝中长成了植株,有的学生说看见一棒玉米的种子把大块石头给顶出了缝,有的学生说妈妈生的豆芽把盖帘顶了起来……同学们讨论得很开心。我接着话题说,是啊,种子的力量的确很神奇,能克服阻碍,长成一棵植株。我发现有的植株为了长得更高努力地向上攀爬,如婉豆;发现有的植株根长得特别发达,拼命地往深深的土壤里扎,来吸收养分及水分,如骆驼刺。它们都是在顽强地生存下去,为得到生存的空间在不懈地努力。同学们,你们想没想过,其实人的生命也是很顽强的呢?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兴趣爱好,让自己大脑的最发达的区域苏醒或被激活,释放出生命的能力,创造奇迹。同学们听了,满怀骄傲和自信,因为他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绚丽。

四、追求生命意义,产生使命感人们在创造

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或污染,对动物、植物和人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威胁,造成了危害。我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和破坏的材料和实例,包括乱砍乱伐、破坏植被、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壤等,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同学们为环境的变坏心生了忧虑,对日益变化的气候环境非常担忧。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懂得:作为社会人,要担负起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树立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与生物界和谐相处的意识;积极从事公益性活动;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纸张,讲究环境卫生,倡导低碳生活;树立健康饮食观,保护自己,关注健康,提升综合素质,为创造美好的生活从思想、观念、身心健康、知识、能力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崔冬梅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农村实验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高中生物教学人文教育论文

(一)人文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的原则

1.对于人文教育的研究不能抛弃教材内容,让教材内容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环境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讲解,运用恰当合理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印证,从而让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方式有所了解。2.对自然的尊重以及生存的规律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就行教育时要从道德的角度出发。3.环境是人文主义教育最主要的,只有加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视,学生才会对当地环境有一个明确性的了解,通过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环保意识自然水涨船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2]。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现代教育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所帮助,才能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以下是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个建议。教师要抛弃教学中的陈旧观念,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传统教育方式对于新时代的学生并不适合,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调动,这都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教师要充分认识与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并且了解它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改变学生的观点与认识,在对高中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要让其明白一个全面型人才对于社会及国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只有自身全面性的发展,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社会的市场里来,从而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感到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使生物教育不再枯涩乏味。近年来,不少青少年都误入歧途,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生命的不重视让一幕幕青少年自杀的悲剧出现在人们眼中,这正是我国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反复灌输生命宝贵的理论,还要在教受的同时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一起探索解析生命的本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懂得生命无价。教师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都是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到对每一位同学的尊重,然后再根据每位同学出现的问题依次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引导,做到因材施教。4.生物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人文教育中存在各种方面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让教师将它融入到我国实施的教育改革中,也要将它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去,对人文教育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积极的去实践与探索。此外,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中,教师也要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去,让人文教育充斥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等各个方面,让每一个人的精神动力中都充斥着人文精神。

(三)结语

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使人文主义精神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对于学生发展和人才塑造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科学与技术推动着当前世界的发展,生物学技术在推动当前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来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国家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作者:李贤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论文

一、进行健康教育的初中生物学知识

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饮食卫生与营养卫生,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寄生虫,地方性甲状腺肿,计划性免疫,人类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人类主要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中毒的急救;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糖尿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

二、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法

生物学课程中健康教育知识不可能涵盖各个专门的健康教育的各领域,生物学教学活动中也有相当的部分与健康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如何将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地方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多年来,生物教师与生物教育研究工作者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将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结合

生物学是医学、卫生与健康的基础。在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促进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这些健康教育的内容在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在2000年的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更多了,结合的程度也更紧密了,结合的方式也更灵活了,如让学生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二)健康教育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学习

在《健康地生活》的教学案例中,教材对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及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及合理膳食的益处进行了讲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定合理的食谱。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还规定一定的费用标准,学生自己调查市场上食物的价格,使制定的食谱符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增加了活动的难度,但也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而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现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近些年来,笔者加强了实践活动的尝试,以活动课、选修课、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三、在生物学中开展健康教育

对教师的挑战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还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提高自己的健康保健素养。因此,你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收集资料,扩展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一)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

1.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大的、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疾病,如有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预防措施。2.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3.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脊髓灰质炎危害、计划免疫等。4.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5.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6.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7.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等。

(二)从生物学角度

1.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医学、卫生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制药等。2.生物界特别是病源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与对策。3.自然界特别是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与对策。对一名教师来说,你不仅要有上述的知识,懂得应用上述知识指导日常的生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能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传说或报道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对策,并能指导你的学生正确判断与决策,和你一道坚持正确的观点与做法。

作者:孙德清 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市关门山学校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教育论文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业教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中,从植物的细胞开始,讲述了植物的一生:由种子的结构谈起,到开花结果,再形成新的种子,延续植物的生命,同时为人类造服。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渗透了对获嘉农业的了解。如种植业:获嘉县地处中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全国优质粮产业化开发示范县。目前,全县优质粮基地小麦种植面积达22万亩、优质水稻12万亩。花卉业:获嘉县是我国南北花卉的交汇点,是南花北上和东花西引的天然驯化场。花卉业生产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张巨乡“陈庄花园”是河南省四大花园之一而著称全国;目前,全县的花卉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品种千余个,主要是大叶女贞、雪松、蜀桧、奕树、合欢等常规绿化苗木。无公害蔬菜业:太山乡蔬菜种植素有闻名,明清时期是专侍皇宫的贡品。蔬菜远销北京、武汉、山西等地,出口蔬菜主要面向日本等国家。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这些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既锻炼了学生的思想意志,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借此也让学生树立起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2、在第二课堂中渗透农业教育

农业教育不仅在课内有机渗透,而且要发挥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学到课内学不到的一些实践本领与基本知识技能。我们建立了几个专题调查小组,如:选种调查小组、栽培调查小组、杂草控制小组、病虫害防治小组、无公害调查小组等。通过进店调查和访问农艺师,实地考查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如在考查选种方法时,要求学生了解选种要求。学生回馈如下信息:要求种子颗粒饱满,无昆虫叮咬、当年新发种子等。例如,历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形成如下报告:(l)持续几年的秸杆禁烧避免了空气污染,但也使一些病虫害有了滋生之地,致使连年病虫害逞上升趋势。(2)近几年很多地块没有进行深耕细作,只是耙了二至三遍,造成耕作层过浅,小麦的根不能深扎,抗病力明显降低。(3)冬季到来年春季天气过于干旱,使土壤中的厌氧菌大量繁殖,毁坏小麦根系。(4)多数农民重视虫害,轻视病害。每年春季农民都要打2一3次杀虫剂,却没打过一次杀菌剂。而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等病害,一旦发现症状就错过了防治时期。又如,病虫害防治小组通过调查和访问,将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做了简单归纳,以黑板报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l)深耕细作。一定要深耕,增加耕作层的深度,以便小麦根系发达,增强抗病力。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深耕,也可以撒施土壤调理剂,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耕作层增加。(2)适时浇水。由于秸秆还田,土壤蓬松,过f透气,不能保墒,根系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致使根系不旺。适时浇水可以弥补不足。(3)专业拌种。不能只图便宜,要使用专业拌种剂,特别要选用有针对性的拌种剂,才能起到防治目的。(4)一喷三防。春季喷撒农药时,除了杀虫剂,还应加人杀菌剂、营养剂和生长调节剂,综合防治,防患与未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也锻炼了毅力,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同时这也成了课堂最有效的补充,让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生物学,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在教育科研中渗透农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授求知的本领,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了深化农业教育,提高农业教育水平,平时除了多观察、多总结,我还参加了学校《初中生物与农业相联系》的立项研究,并撰写了相关论文。总之,生物农业已成为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人类在生物农业中的地位和对生产过程干预方式也发生了科学的改变。人类只有用更先进、更丰富的生物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研究和把握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娴熟地认识和把握生物技术规律,才能在技术层面更准确地了解、把握农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反应和要求,才有可能采取精确的针对性措施,因势利导,促进农业生物的高产优质,实现我们发展现代生物农业的目的。通过生物课与农业相联系,把课堂上理论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有理论,有实践,又有坚强意志的优良品质,让中国的现代农业有更坚实的后盾。

作者:徐翠霞 单位:河南省获嘉县双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