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25 10:47:27 关键词: 心理学 毕业论文 心理学论文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选任,设置相应的心理教育评估制度,将心理学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教学中,心理学教师要注意只是理论的积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心理学教学水平。

心理学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分析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主要参考薪酬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稳定等因素,就业预期值偏高。文章从心理学视野分析了就业预期的含义,探讨了自我认知、归因、情绪智力、从众和刻板印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并利用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学方法,探讨实现毕业生理性就业预期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学毕业生就业预期

[作者简介]吴正龙(1972-),男,山东郓城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李淑娜(1982-),女,山东郓城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山东济南266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资助项目“青岛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AZZ043)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偏离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的就业预期主要参考薪酬收入、个人发展、社会地位、专业知识应用和职业的稳定程度等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作为对自己职业状况的预期,普遍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域偏向沿海发达地区。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有调查显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部分学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但自己不会选择去西部。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求地位、保稳定。大部分学生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首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是就业收入期望值较高。某高校的研究显示,2010届毕业生(本科生)就业月薪期待平均水平为2994.58元,5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黄敬宝2008年在北京的调查显示,63.1%的北京高校毕业生期望在北京就业,最终就业48.4%;51.8%的毕业生期望在金融保险、文化传媒和党政机关等就业,最终就业37.6%;薪酬方面,尽管毕业生对起薪的期望值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北京市人均收入水平,75.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值过高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一般都期望进入生产环境较好的地区、产业和用人单位就业。大学生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他们想获得比他人更好的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不符,更多的是一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宏观性问题。同时,我们需要从微观、个体层面研究,探讨大学生进行符合实际的就业预期的方法,减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阻力,实现顺利就业。这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预期问题。

二、就业预期的心理学含义

一般认为,预期,即预先期待、事先期望,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就业预期是个体在对自身条件与社会条件综合判断以后,对今后的工作地域、就业单位以及薪水标准等方面的期望。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预期是一个受情绪影响的较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在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做出选择而做出的初步决策。预期包含了认知和决策两个大的过程。就业预期是有关于职业的心理预期,受到个体的需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概念、情绪、认知方式、职业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预期不是一个心理结果,而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以自我认知(兴趣、价值观等)和社会认知(国家政策、就业形式等)为基础,经过个体的认知加工,最终形成就业预期。任何一个心理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就业预期的偏离。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可能存在四种情况:恰当的预期、过高的预期、过低的预期、没有预期。就业预期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大学生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预期往往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经过不断调整而完成的。

三、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就业预期与毕业生确定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就业预期的基础。认知是有机体加工与自我和周围世界有关信息的方式。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即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客观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反映。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多重交互影响,使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就业环境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是形成就业心理预期的基础。

毕业生自我认知不到位是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最常出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负心理,就业预期过高。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出实际水平,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择业时,只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二是自卑心理,就业预期偏低。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一味地选择退缩性的自我防御,丧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三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定位不准,机会丧失。部分毕业生看不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当就业机会来临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

(二)社会认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个体在认知他人或环境的过程中,由于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认知会发生偏差。从众和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偏差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就业预期的主要社会认知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conformity)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和态度。在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下,大学生一是寻找热门职业,例如“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等;二是选择一线大城市,认为小城市局限了自己能力的发展。从众心理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并且遏制了学生的择业积极性。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较少进行自我探索,在就业过程中,“月亮走,我也走”,便出现了从众现象。例如,大学生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只按照家庭的要求而选择到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或大企业、外资企业工作;或者在看到同学纷纷签约时,按捺不住躁动,仓促签约,最终不能做到“人职匹配”。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由人们对于某种社会群体的知识、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②以往的研究表明,地域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地域刻板印象因素上,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也就是所谓的“孔雀东南飞”的现象。③在性别刻板印象因素上,社会上对性别赋予一定的角色期望,将职业“性别化”。研究表明,男生性别角色定位上更容易选择自然科学工作,或需要一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的工作;女生倾向于艺术型。④

(三)情绪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1995年,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情绪智力(Emotion? al Intelligence)即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指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激励的能力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调控情绪的能力。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包括自我意识智能、自我调节智能、激励智能、共情智能和社交技能智能。⑤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社会实例表明,情商(EQ)已成为一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兴趣和就业预期的重要依据。高情商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理性地面对就业形势,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就业机会更多。而情绪智力低的毕业生受挫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心态容易失衡,应聘时难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容易出现就业预期过低的问题。

(四)归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人们关于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构成了归因推断的基础。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事件做出因果解释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因果点(即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即稳定和非稳定的归因)、可控性(即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归因)。韦纳认为,把成功归因于努力还是机遇,这会使我们的感觉和行为产生极大不同。把成功结果归因于我们自己,比将之归因于任务简单或好运气这样的外部原因,会带来更强的自尊。同时,把不成功的负面结果归因于自己则会带来更多的自我谴责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⑥

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受到就业归因和人际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际能力越高,就业归因越倾向于内部归因,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就越高。⑦高校毕业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和不可控性,就会自我评价过低,并且认为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预期偏低或者预期失业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这种稳定因素,认为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就会增加工作概率,则会提高对将来成功就业的期望。

四、建立合理就业预期的心理学方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又称理性情绪疗法。其基本原理可以称为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xperience),B指信念(belief),C指结果性反应(consequential response)。埃利斯认为,一些不良情绪是由诱发性事件发生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即是A-B-C的过程。例如,你在一次应聘面试中失败,这就是A诱发性事件;然后你认为很笨,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这就是B不合理信念;这样的信念导致自身就业预期偏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就是C结果反映。我们在解决高校毕业生不合理预期的问题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并向求助者介绍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以让其配合整个过程。第二步是了解毕业生的不合理思维。在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我是社会中的精英,除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工作,其他我都不会选择”“我应该受到高薪的待遇”“我应该有一份好工作”。这些绝对化、僵硬的要求都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合理就业预期的观念。第三步是建立合理信念。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尔说过:“人类最奇妙的特质之一就是,能把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就业环境,了解自身能力和专长,从而进行正确的就业定位,形成合理的就业预期。

(二)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团体发展训练。针对就业预期偏低或偏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己的就业预期以及就业预期偏低或偏高的原因,通过教师引导和团体游戏的体验,最终作出积极、正确的归因。二是行为矫正训练。运用学习和强化的原理,当大学生作出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时,及时给予纠正;当大学生作出合理的就业预期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作出积极的归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就业预期。三是观察学习法。利用榜样示范的作用,选择一些优秀毕业生作为成功案例在选择典型时,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优秀毕业生的教育意义,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鼓励大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三)开展情绪智力(EI)教育

情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种不同的要素复合而成的集合体,情感素质居于其中,它是感性与理性的调节器,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是生命内在力量的源泉,因而是一种关键因素。⑧情商教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情境模拟训练。在课堂上,模拟求职和面试现场,鼓励学生现场演讲和答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通过情绪智力的理论教育,可以使学生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职业定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二是角色扮演训练。让学生模拟体验企业员工、文秘、公务员、导游、教师等各种社会工作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分析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在工作场景中的感受。通过对不同职业的模拟体验,让学生作出更明确的就业预期。

(四)运用心理测评,明确职业选择

职业心理测评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倾向,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提供科学依据。在职业测评中,有许多专业的测评量表,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测评结果,例如《性格与职业类型测试》《职业能力分析自我测试》《职业倾向系列问卷》《职业性格自测问卷》和《兴趣与职业定向自我测试》等。根据测评结果,学生可以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就业预期。

心理学毕业论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模式分析

摘要: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脱节、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师资缺乏与实习评价无效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拓宽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及加强考评制度的反馈功能等系列有效方案,以优化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效果。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模式探讨

毕业实习是培养高校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脱节。实习是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专业培养需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专业培养是学生实习的基础,实习是学生专业培养的进一步提升。如二者没有有机结合,则会导致实习的低效率。学生的专业培养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课程安排。当前大多数学校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相对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利弊也很明显,一方面这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方案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和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就使得毕业实习过程在模式上脱离专业培养体系,与专业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不一致[1]。第二个因素是教师。应用心理学是一门针对应用的学科,因此像心理咨询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由有经验的老师任教。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存在师资紧张的现象,造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度和广度,严重影响积累实践技术的经验,最后造成实习低效率。第三个因素是实验设施。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心理设备不足及心理设备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基地不足主要会在两个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意味着只有一部分同学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实习,还有一部分同学必须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在这方面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些需要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或者是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可能与专业联系不紧密。这使得实习效果不佳。第二,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学生的实习很难被监督和评价,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反馈仅仅依赖实习报告及其他实习材料的填写。第三,对选择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学生来说,由于实习基地学生数量较多,可实习资源又严重不足,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间接导致实习内容单一,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目前应用心理学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和咨询服务方向,如精神病院、心理健康学校和中小学校等,致使实习只能使一部分学科知识得到检验[2]。与此同时,实习内容单一说明学生可能不能选到自己预期的实习方向,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抗情绪,这也是造成实习低效果的一个因素。

3.实习师资缺乏。在毕业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也是影响实习工作质量一个很大因素。在指导教师这方面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目前不少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表明每一位老师需要指导多位学生,使得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大大缩减,影响学生的深入学习。第二,实习指导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并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使得指导老师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第三,青年教师有较重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使得自身在实习工作中投的时间与精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带教老师对学生实际指导,由此也会使得实习的低效率[3]。第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教师只对某一方面精通,这会影响学生的实践应用。当涉及学生实习方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不一致时,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性指导,使得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3]。

4.实习评价无效性。有效的实习评价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它可以让学生综合了解自身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做到取长补短。但目前的实习评价不能真实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实习效果。具体原因有:一方面,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仅由指导教师完成。尽管指导教师在做具体评价时会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但是两个评价结果往往相差无异。这只根据指导教师这一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显得实习评价太片面化。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带有主观性。由于学校实习基地资源不足,导致实习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深,因此实习单位只能依据第一印象和出勤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监督不够,教师也只能片面做出评价。自主选择单位实习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带回来的单位评价意见带有主观性,使得对其评价的真实性很难确定[2]。

二、提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质量的应对方案

1.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养。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让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得到优化,心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包括多层次、开放式及综合性的特点,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以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及研究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组成。该体系需要多多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及自主设计性实验[5]。第二,提倡学校制备更多及更好的心理实验设施,有了实验器材的支持,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类实验,进而能大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三,授课老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心理咨询实操训练、心理测验的应用等课程的教授。第四,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得到较大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校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及朋辈咨询员和校外心理辅导等。[6]

2.拓宽实习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适应应用心理学多种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单位应拓宽渠道、积极联系具备专业实习资质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模式,形成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反响好的学生自选实习单位,学校可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加强与社会事业单位、企业机构的联系,拓宽毕业实习的发展方向。如工业领域、幼儿园、福利院、社区等,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更优质的选择。这也是毕业实习能够达到多口径、多元化、转化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增加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经济补助,由于心理学很多实习单位建设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保障所接纳实习学生的正常生活要求,例如住宿条件、餐厅等的缺乏。学生在所在单位的实习过程中很多都是自己租房,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生活经济压力,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实习的意愿和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这类学生的实习经费补助力度,为学生提供以日计算的交通住宿费、餐费等,这些费用可以由所带队的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专人进行集中管理和发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学校可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切实负起指导学生实习的责任。并要求多分配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实习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质量,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会对学生的实习态度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多实践知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可以通过参加较新的实践技能培训得到提升。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让教师到相应机构进行锻炼,逐步建立一支能满足需要的师资队伍[4]。

4.加强考评制度的反馈功能。建立一个三维实习考评体系,即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及服务对象评价三个维度,实现全方面反馈。考评工作应突出反馈功能,以此促进激励、监督作用的实现。服务对象评价,即如咨询心理学实习,应包括来访者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应各有侧重点,如实习指导教师应的重点是实习生的实习整体思路与实施模式;实习单位人员应主要评价实习生在单位的各项人事表现;实习服务对象应评价实习者具体行为上的效果。实习结束后,学校应鼓励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毕业实习工作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完善自我,又有利于改善实习中存在的问题[1]。总之,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建实习基地、加强师资建设及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达到优化实习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叶飞 段雅玲 张斌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心理学毕业论文:引入积极心理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摘要: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将积极心理学及接受理论引入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对一些落后思想意识甚至偏见进行“干预治疗”,使其自我调节、反省、学习、提高,内化其意识,外化其行为,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积极心理学;质量控制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意义毋庸置疑[1]。对于目前高校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痼疾”,大家有目共睹,下一步工作是如何逐步“治疗”,进而尽快“治愈”。我们的教学工作是“有章可循”的,即使如此,但问题是“有章必循”没有?“尊章必严”没有?“违章必究”没有?大家也都明白,关键还是并未很好地贯彻“有章必循”,这类似于法律方面的“有法必依”,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一、有关毕业设计的教改论文

目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教育界领导及教师也发出呼吁,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其中就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笔者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题名”,检索词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发表时间为2005-2014年,可以检索到近3500篇相关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及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检索到文献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论文题目模式表现为:(1)…现状;(2)…原因;(3)…策略;(4)…实践;(5)…分析;(6)…定位;(7)…监控;(8)…质量观;(9)…模式创新;(10)…影响因素;(11)…探索(探析、探讨);(12)…(常见)问题;(13)…(改进)对策;(14)…(改进)措施;(15)…(几点)思考;(16)…(有效)途径;(17)…规范化管理;(18)加强(强化)…质量…;(19)完善…体系…;(20)加大…力度…;(21)提高…质量…;(22)如何(有效)提高…;(23)工(文)科…;(24)…专业…;(25)高职高专…;(26)应用型…;(27)教学型大学…;(28)教(学)研(究)型大学…;(29)研(究)教(学)型大学…;(30)研究型大学…。以上相关论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1)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2)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分析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4)总结主要影响因素;(5)提出补救措施和改善途径。

二、毕业设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1.主要问题。(1)选题不科学,定位偏低或偏高,重复性严重;(2)心存侥幸、抄袭造假严重,学生缺乏责任心、教师监管不力;(3)学生时间投入难以保证,安排时间短是由于学校的原因,在做毕业设计期间荒废大量时间,是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4)教师精力投入偏少,不舍得或很难抽出足够时间;(5)管理不严,如果照章管理,很多学生根本受不了,校方也倍感压力重重,很多事情只能不了了之;(5)内容缺少新意,学生创新能力欠缺,教师指导水平可能也不高;(6)格式不规范,学生思想松散,教师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受到质疑;(7)师资力量不够,有些专业学生太多,教师太少;(8)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这反映了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方面;(9)外文翻译过分依赖电子翻译软件,学生懒惰,教师不太重视;(10)答辩走过场,若从严要求,影响学生就业及学校就业率,教师、学校只能无奈接受。

2.主要原因。(1)学生方面:思想不重视、联系工作占用时间、学车拿驾照占用大量时间、毕业生数量多、良莠不齐;(2)教师方面:思想不重视、其他工作繁忙、水平也可能较差、指而不导、指而难导、责任心不强、放任自流;(3)学校硬件方面:各种教学设施不完备;(4)学校管理者方面:指导方针、策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质量监控体系不太完备、即使很完备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执行、时间安排有待调整优化、系统性、周密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3.主要对策。(1)合理安排时间;(2)加强学生及教师思想动员;(3)科学选题;(4)加强早期科研能力培养;(5)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6)评审机制改革;(7)健全教师及学生的激励机制;(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9)加强监督和检查;(10)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论文质量控制

以前研究及工作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规步骤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很多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一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或是完全治愈。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问题,面对很多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很难积极去面对,接受新思想,接受新理论,接受新挑战。针对目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及接受理论概念,逐步转变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一些落后、错误观念,改善接受效果,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精英人才。

1.积极心理学[2,3]。积极心理学是关心和培养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帮助个人找到内在的力量、善端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借此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发展。对于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弱势群体,尽管在心理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他们身上也不乏坚毅、自尊、自强、努力、善良、爱、热情、感恩等积极优秀的人格品质,也可以取得进步、获得很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及理念存在很大的不同,有些类似于“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意识的对比,一个是将人看成积极的、健康的,一个是将人看成消极的、有问题的,因此态度截然不同,效果自然也就可能大相径庭。将学生视为完全有能力将毕业论文(设计)做得非常完美,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发现并关注他们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将这种积极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外化为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排除障碍,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该环节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问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平等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质量。

2.接受学[4,5]。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却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教育过程既是内化与外化的互动过程,又是施教与受教的互动过程,只重视施教而忽视受教,实质上就是只重视形式上的灌输,而忽视内容上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教育的接受机制。学生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现代接受理论五项要素: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接受理论的涵义与特征、类型与机制、过程与规律、效果及其评价四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接受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施教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受”,而且要“化”。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接受效果,必须使受体通过接受教育信息,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教育信息成为自己内在信念的组成部分,最后将其化为外显的品德行为。

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导向,采用“积极心理学”与“接受理论”,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存在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某些落后思想意识甚至偏见进行“干预治疗”,使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让学生首先从情感上接受,然后将其引入正确、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内化其意识,外化其行为;培养自学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竞争能力,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推动精英教育事业快速前进。

心理学毕业论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的模式探讨

摘 要: 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脱节、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师资缺乏与实习评价无效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拓宽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及加强考评制度的反馈功能等系列有效方案,以优化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效果。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毕业实习 模式探讨

毕业实习是培养高校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脱节。

实习是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专业培养需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专业培养是学生实习的基础,实习是学生专业培养的进一步提升。如二者没有有机结合,则会导致实习的低效率。学生的专业培养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课程安排。当前大多数学校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相对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利弊也很明显,一方面这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方案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和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就使得毕业实习过程在模式上脱离专业培养体系,与专业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不一致[1]。第二个因素是教师。应用心理学是一门针对应用的学科,因此像心理咨询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由有经验的老师任教。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存在师资紧张的现象,造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度和广度,严重影响积累实践技术的经验,最后造成实习低效率。第三个因素是实验设施。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心理设备不足及心理设备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实习基地不足。

实习基地不足主要会在两个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意味着只有一部分同学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实习,还有一部分同学必须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在这方面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些需要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或者是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可能与专业联系不紧密。这使得实习效果不佳。第二,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学生的实习很难被监督和评价,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反馈仅仅依赖实习报告及其他实习材料的填写。第三,对选择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学生来说,由于实习基地学生数量较多,可实习资源又严重不足,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间接导致实习内容单一,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目前应用心理学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和咨询服务方向,如精神病院、心理健康学校和中小学校等,致使实习只能使一部分学科知识得到检验[2]。与此同时,实习内容单一说明学生可能不能选到自己预期的实习方向,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抗情绪,这也是造成实习低效果的一个因素。

3.实习师资缺乏。

在毕业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也是影响实习工作质量一个很大因素。在指导教师这方面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目前不少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表明每一位老师需要指导多位学生,使得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大大缩减,影响学生的深入学习。第二,实习指导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并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使得指导老师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第三,青年教师有较重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使得自身在实习工作中投的时间与精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带教老师对学生实际指导,由此也会使得实习的低效率[3]。第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教师只对某一方面精通,这会影响学生的实践应用。当涉及学生实习方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不一致时,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性指导,使得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3]。

4.实习评价无效性。

有效的实习评价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它可以让学生综合了解自身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做到取长补短。但目前的实习评价不能真实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实习效果。具体原因有:一方面,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仅由指导教师完成。尽管指导教师在做具体评价时会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但是两个评价结果往往相差无异。这只根据指导教师这一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显得实习评价太片面化。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带有主观性。由于学校实习基地资源不足,导致实习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深,因此实习单位只能依据第一印象和出勤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监督不够,教师也只能片面做出评价。自主选择单位实习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带回来的单位评价意见带有主观性,使得对其评价的真实性很难确定[2]。

二、提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质量的应对方案

1.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养。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让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得到优化,心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包括多层次、开放式及综合性的特点,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以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及研究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组成。该体系需要多多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及自主设计性实验[5]。第二,提倡学校制备更多及更好的心理实验设施,有了实验器材的支持,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类实验,进而能大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三,授课老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心理咨询实操训练、心理测验的应用等课程的教授。第四,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得到较大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校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及朋辈咨询员和校外心理辅导等。[6]

2.拓宽实习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为适应应用心理学多种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单位应拓宽渠道、积极联系具备专业实习资质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模式,形成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反响好的学生自选实习单位,学校可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加强与社会事业单位、企业机构的联系,拓宽毕业实习的发展方向。如工业领域、幼儿园、福利院、社区等,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更优质的选择。这也是毕业实习能够达到多口径、多元化、转化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增加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经济补助,由于心理学很多实习单位建设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保障所接纳实习学生的正常生活要求,例如住宿条件、餐厅等的缺乏。学生在所在单位的实习过程中很多都是自己租房,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生活经济压力,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实习的意愿和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这类学生的实习经费补助力度,为学生提供以日计算的交通住宿费、餐费等,这些费用可以由所带队的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专人进行集中管理和发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学校可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切实负起指导学生实习的责任。并要求多分配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实习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质量,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会对学生的实习态度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多实践知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可以通过参加较新的实践技能培训得到提升。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让教师到相应机构进行锻炼,逐步建立一支能满足需要的师资队伍[4]。

4.加强考评制度的反馈功能。

建立一个三维实习考评体系,即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及服务对象评价三个维度,实现全方面反馈。考评工作应突出反馈功能,以此促进激励、监督作用的实现。服务对象评价,即如咨询心理学实习,应包括来访者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应各有侧重点,如实习指导教师应的重点是实习生的实习整体思路与实施模式;实习单位人员应主要评价实习生在单位的各项人事表现;实习服务对象应评价实习者具体行为上的效果。实习结束后,学校应鼓励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毕业实习工作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完善自我,又有利于改善实习中存在的问题[1]。

总之,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建实习基地、加强师资建设及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达到优化实习效果的目的。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3041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4BGD055)。

通讯作者:张斌

心理学毕业论文:浅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主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质和实际需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同时,重视受教者个人潜质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价值观、教育观等内容,使其突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总结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给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知识作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心灵的工作,如果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克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弊端,同时也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理论,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效性的状况,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在柏拉图性善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起来,罗杰斯所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个人的动机受当前意识的支配并随其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着。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之间的不完善保有的张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能够对所存在的方式负责,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关注自由、尊严。只要有适于人性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它就会在自我实现的先天动机驱动下健康的发展。每个个体必须认识到自身最终的责任,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去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价值观主张建立“主观内在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主观内在价值观”,指价值观前存于人的本性当中,是人性整合的有机构成,也是理解人性的基础,它是自主的、有意向的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它还是主动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基于人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的一种假设,另一种假设则是人类的追求具有普遍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则都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必须通过内部的循环才能够得到满足。他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来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要想处理好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五类需要的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既反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反对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主张开展教育改革运动。首先反对教育无目的论,主张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简单机械的灌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校课程理论脱离价值、价值中立,主张实行有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督促作用。反对传统教学中的外部评价,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分析

在大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训练模式。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大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转到进行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积极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然而,许多学生忽视了自身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到自己的学习。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这还是大学生自身其自觉的主体意识都不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状分析

若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得到发挥,就要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价值趋向出现多元化。在我国,高校管理实行“导员负责制”,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以个体行为为主,造成大学生行为方式个性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问题增多的同时解决方式也增多了,就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弥补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它的观念正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因此,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存在一定的可能。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的接受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契合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呈现多元化。依旧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不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而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实效性,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关心人…帮助人”的作用。若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际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把大学生看做有潜力的成长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判断每位学生,制定一个富有弹性的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作为教育对象孤立存在的,他们所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自身素质水平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意识、主观能动性、接受和反应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自我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大学生看做独立的个体,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个体,对社会可能产生片面认知。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予大学生整体性帮助,满足大学生在思想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管理大学生时要本着“民主”观念,力求满足大学生的强烈民主意识的需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大学生对自我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践行所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协同

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各个要素协同发展,有很重要启示。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使高校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双主体”的原则,同时应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同时发挥。此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也应进行一定的创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推进广大的大学生实际,在了解大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以剖析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实现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启示,最主要的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和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讲传统的“灌输”与启发、师范等方法结合使用,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平等的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形成。

心理学毕业论文: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激发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个性品质、心理过程以及天才的培养,因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举措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良好校风;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开展学生管理;发挥家庭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提供积极心理大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心理学;引入;意义;举措

一、积极心理学的实质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90年代后期,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E.Pesilgmnan提出。它是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1]在此之前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中蕴含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趋向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体来说,“人的基本特征不是敌意、破坏、反社会或邪恶的,而是积极向善的,恶是由后天环境压抑导致的。”[2]

积极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学称为消极心理学,因为传统心理学侧重“治疗”,是以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病理学模式,研究的对象心理学中的“病人”,主要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可以分为病人、普通人和有天赋的人,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治疗病人,还要着重研究普通人和有天赋的人,它将科学心理学拉回现实生活中,采取人文方法研究如何丰富普通、健康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培养有天赋的人,侧重“培养”。

积极心理学的实质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对个人而言,一方面,它研究的是积极品质如乐观、宽容、善良、勇气等,另一方面研究的是积极情绪,如满足感、幸福感等,以此来缓冲心理问题;对社会而言,它研究如何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积极层面,实现社会和谐,如社会制度、职业伦理等。

二、大学生管理对积极心理教育的需求

积极心理教育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许多父母因为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因而非常关注大学生的物质需要,但常常忽视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缺少幸福、希望、信心、兴趣、快乐、宽容和满意等积极品质,焦虑、抑郁、嫉妒、自卑、猜疑、心灵闭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传统心理学注重问题解决的研究容易使学生形成思想误区,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去做的事情,因而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拒而远之。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性的积极面,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解决问题,并从自身经历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另外,心理与身体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患者康复,因而更利于学生生理健康。“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自我报告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3]

积极心理学利于构建和谐集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每个人都是班级、学校或社会的一个细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脱离社会系统。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大学生集体信念、集体目标的教育“使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需求不同的个体能按一定的组织规则结合在一起,并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需要和价值目标。”[4]以此来确保大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降低班级、校园管理的内部损耗。同时,利于形成大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同时在和谐班级、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必然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入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良好校风

积极心理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这种途径。高校做好学校的硬件及软件的建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打造良好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阅读、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科技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以微博、微信、网络为媒介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自我及朋辈教育的能力,强化其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提高教师素质,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应再以重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理念,应把积极心理学的新理念注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注重搭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联络员三级心理教育队伍,使其了解自身职责,形成积极向上、心情愉悦的心理品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向其他同学传递积极情绪、引导其他大学生探索积极的心理能量,营建友爱互助的氛围。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重培养智慧、仁爱、勇气、正义、节制、宽恕、真诚、热情、民主、乐观等积极人格品质,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以向上的姿态感染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3、发挥家庭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对子女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教养方式上,专制的父母塑造的孩子易胆小、顺从、被动、冷漠,民主的父母塑造的孩子宽容、阳光;在家庭氛围上,父母离异、家庭不和会造成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自卑、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在温暖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能量去温暖别人。另外,父母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期望过高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总而言之,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采用正确的教育艺术、丰富的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4、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提供积极心理大环境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一个人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的社会。“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培养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5]因此,社会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大环境。

【作者简介】

苗 娜(1985-)女,汉族,山东人,硕士,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梁海芳(1984-)女,汉族,河南人,本科,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管理.

心理学毕业论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心理学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心理化。探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要结合自身所任教学科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深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这一点,对青少年而言尤为显著。

2012年10月15日上午,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会,以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公布河南省省5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审理情况。白皮书显示,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段中,初中阶段未成年学生犯罪率最高。初中生30%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2013年2月20日,李天一等五人因涉嫌强奸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事发已有四个多月,网友质疑声不断,另外四个涉案人到底是谁?是不是也有家庭背景?近日,北京警方首次作出回应,称“个别网上关于另几名犯罪嫌疑人家庭有"背景"的传言,这不是事实”。同时还披露:该案5名犯罪嫌疑人中,4人为未成年人。2013年 8月12日, 因为赊账买冰毒受气,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一名瘾君子召集16名街头小“混混”,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头砍死了一名年轻男子。让人震惊的是,多名疑犯为鄱阳县在校中学生。

事实证明,青少年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笔者认为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内容特点等决定了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素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在备课中细心挖掘,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导入新课中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曲词激昂、感人,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深思当中,我借机问:这首歌向我们表达了什么意思?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思考之后,积极发言,情感得到触发,并在小组交流中得到共鸣。我趁机适时加以引导: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它,勇敢地面对它,不妥协,不放弃,一定会成功。这里既导入了新课,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细品初中思想品德的每一课,我们都会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二、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鼓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教学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创设了情景小品“盲目攀比要不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品的最终结局是攀比者损了钞票,丢了学业。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在讨论中感悟,素质得到了提升。

三、在教学方法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合理运用。如高效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1)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品德课教学伴随的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有真挚的情感、要具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能把握学生的情感特征,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沟通。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情感,就会产生心理呼应,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2)恰当地运用暗示教学法。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教师,肯定会对学生在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情绪感染法,就是教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教师良好的教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情绪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

(3)加强直观教学。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这些情感又能起到烘托情境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具有浓厚的时事性、社会性,所以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图片、幻灯、影视等教学手段,将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通过这种特定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

一个人由少年到成年,其生理心理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人的青春期大致在14岁到18岁之间,近年又出现早熟的趋势。但目前存在着中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发育明显滞后的现象。随着身体外形的迅速变化和生活能力的增强,活动领域的扩大,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但在生活上和认识水平上还需要家长、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呈现独立愿望与依赖习惯并存的现象;性机能的成熟又使其在心理上与家长、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既希望被理解,又不愿让人干预,这就形成了青年前期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心理。在这个时期里,还会因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缺乏艰苦劳动意志而形成的欲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等。多种矛盾的交织使其心理状态很不平静,加之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使得他们的心理明显地带有不稳定、多变化、动荡的特点,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在这个期间,他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时如果遭遇挫折却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心理的郁闷得不到排解,往往会发生意外。

许多“问题学生”的形成是一个“问题”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学生违法犯罪的背后,有着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性因素。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而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好思品这块心理教育的重要基地,润物细无声似的将心理学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心理学毕业论文: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摘 要】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要想设计出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的建筑,建筑师掌握必要的建筑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充分了解人们对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空间的需求,以便设计出容易被人们接受且对整体环境发挥积极作用的建筑。本文就立足于建筑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建筑设计于心理学的关系,探讨了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建筑设计;影响

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所涉及领域不单纯地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与环境学、建筑学也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就要求建筑师掌握必要的建筑心理学,这样才能够充分了解人们对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空间的需求,以便设计出容易被人们接受且对整体环境发挥积极作用的建筑。笔者就对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建筑心理学的内涵

简而言之,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所涉及领域不单纯地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与环境学、建筑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建筑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映进行分析,从而创造出适合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建筑环境。在这个整个环节中人们将现实的环境来作为刺激条件进行认知,从而对此作出反应,继而对它确定行为,最后来评价经过行为之后的建筑环境。评价的结果也就成为了心理的资料,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重要且可靠的参与依据。

2.建筑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

2.1建筑的强迫症

建筑属于一种具备强迫性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建筑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及固定的场所让人视觉可达。建筑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范畴内,也就是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建筑物,从而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要接触到的。由于建筑具备的这一特征,也就使得建筑师不同与艺术家,所建成的任何一项建筑都涵盖一定的强迫性,即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项建筑。所以,建筑物呈现给人们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也就成为在建筑设计活动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而就要求建筑师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建筑设计活动中更准确的预计人们心理的反应。

2.2建筑空间对心理知觉的影响

从而就要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人的心理做出真实的判断,即从整体思路进行考虑。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往往是凭借刺激产生的,属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建筑空间对人产生的刺激往往是通过视觉刺激,这样就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应该从建筑的空间特性以及形态特征得到认识,立足于感觉的前提之上,对建筑空间形成个人的知觉。这正是因为人们对客观的认知属于一个整体的感受,这样就要求建筑师要在整体空间背景条件下对空间尺度定量问题进行考虑,以便创造出满足人们生理和生理需求的空间环境。

3.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3.1建筑的形态、形式

纵观建筑心理学,建筑环境心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视觉通过新颖、变化等刺激易对此引起关注,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以便达成视觉心理。建筑形式涵盖建筑物的体量、形状、图形、工艺质量等,这些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刺激。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些是具备一定的规律,单纯地从形状来分析,这些规律有形状的构成要素、立体感、对比等。倘若对视觉环境心理理论了解后,立足于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形式的设计,以便充分表现出其美观功能,借助周围环境的衬托,从而吸引人们注意,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与此同时,建筑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还是建筑群落,在人们的心中都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原则,比如说一排柱廊所产生的光影效益就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美。

3.2建筑空间的尺度、布局、定位以及人际距离的设置

就拿建筑空间尺度来讲,由于人们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从事着不同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不同的空间中占据着满足自己心里需求的空间位置。即人们立足于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满足自己行为心理的需求,从而为自己营造出较为满意的空间位置。同时人们在对自我空间位置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单纯地与周围环境具有密切关系,与其他人的活动行为也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让自己属于一个视野开阔,同时又不是特别引人关注的空间位置,这样就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此外,人们在选择空间位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心理上的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

3.3建筑色彩

一般而言,建筑色彩属于色彩对人们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通常,红色代表着火焰、献血,从而体现出了热情奔放的特点;蓝色代表着平静的湖水,从而体现出了平静、理智以及严肃的特点。也就是说,人们的视觉习惯于将那些类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进行观看。色彩对人的抽象联想属于人的精神、心理以及情绪等方面的综合反应,而且与自然万物也具备密不可分的关系。

3.4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光线

一般而言,在一个空间场景中,光线对空间知觉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就可以借助光源来作为空间感知的调节器从而对其空间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更加了解开口、空间以及光线之间的关系。由于自然光可以通过建筑物的任意一个位置进入到内部,从而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逐步变化。就拿建筑室内的空间来讲,通常室内空间是由墙面、地面以及顶棚等构成,这样墙面和顶棚间产生的间隙以及墙面和顶棚上的开口,都能够将光线引入到室内,从而开口的方式、构成室内的颜色以及光线照的角度激发出了不同的空间体现。

总而言之,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就要求在今后的建筑设计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中心理学产生的效应,并有机地应用在建筑活动中,以便设计出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建筑,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建筑环境。 

心理学毕业论文: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感研究

摘 要:哲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都非常关心公平的问题,但是他们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哲学家们侧重于研究社会的公平规范和宣扬社会的道德标准,而社会学家们则不然,他们更喜欢关注个体对于公平的主观感受、更倾向于琢磨个体对于公平的主观判断。本文就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了个体公平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公平感;心理机制;理性主义;知觉主义

公平,从古至今都是社会人生活存在的追求目标,是人类推崇的基本准则。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进化形成了正义和公平的观念,以此作为约束自私、保持社会团结和谐的适应策略(Forgas,Haselton,&von Hippel,2007)。罗尔斯曾在《正义论》中明确指出公平的重要性,他认为“公平之于社会制度就如真实之于思想系统。”思想体系需要以真实作为基础,社会制度的维系也需要依托公平这一首要价值。由于社会公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秩序的公正合理性,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1. 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概念由来已久,《管子・形势解》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颠;地公平而无私,帮大小莫不载。”唐朝的吴兢在《贞观政要・公平》中也曾言:“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这些话都指出了公平在万物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处事公平正直的重要原则。

公平,不仅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中受到推崇,西方文化也一样重视对公平的探讨。柏拉图就曾经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说公平正义是维护国家政治的第一品质。在西方有关公平的文献中,公平(fairness)和公正(justice)是可以互相通用的两个概念,公平侧重于社会中人与物正当的秩序,而公正强调生活中人们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综合来说,公平指的是一种既合理又正当的状态,既存在于权利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情合理性中,又存在于社会成员不偏不倚的相处关系里。而社会公平,既是一种存在的社会事实,也是人们对这种社会事实的一种主观判断。

2. 心理学视角下公平的相关研究

长久以来,心理学界对公平研究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弱。国外对于个体公平感形成的心理机制也一直存在着理性主义(rationalist)和直觉主义(intuitionist)的争论。理性主义认为个体主要是通过认知过程来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公平的,这是一种“冷认知”(cold-cognition)过程:个体慎重的考量和评估社会事实是否公平,理性的权衡与公平相关的信息。而与理性主义相比,直觉主义似乎更强调人们在某些时刻冲动的反应,正是因为个体的冲动才使得对是否公平有快速的判断。

2.1 理性主义对公平的解释

国外的一些公平研究支持了理性主义对公平的解释。Adams认为人们是通过比较来判断公平与否的,个体不是盲目的进行公平判断,他们将自己投入和获得的比例与他人的放在一起,经过仔细的比较,得出自己最后的待遇是否公平的结论。如果企业中两个员工付出了相同的劳动,其中一个人获得了满意的回报(如高薪,晋升等)而另一个人获得的相对较少,那么这另外一个人就会以此来断定并认为自己获得的待遇是不公平的,从而产生愤懑的情绪(Adams,1963)。Adams的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的角度来考量个体对公平的感受的,同时更看重的是事实结果而非个体形成公平判断的过程。

在分配事实的基础上,个体进行公平判断的标准存在着主观性,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体在先天或后天等因素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对于公平标准的判断也就各不相同。Folger指出个体判断事实公平与否时依据了更多的参照来源。他认为在觉得另一种途径可能会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时,个体会加深自身的不公平感――这是个体将主观推断的可改进的或未发生的或有所期望的情境作为参考来形成及判断当前事实的公平性(Folger,1986)。

与公平相关的信息对于个体判断来说相当的重要。Lind等人(1998)经过研究发现,个体在与新领导接触或与陌生人冲突时,这种相关的公平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个体以理性主义看待事实是否公平的时候会存在一种比较纠结的心态。Lind认为个体常常会产生“是否能信任当权者”,“自己能否被当权者无偏地对待”之类的疑惑,这是由于人们对自己和上司权威之间的关系不确定造成的,从而个体便把自己置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左右为难的境地里(Lind et al.,2001)。不止在工作的社会关系里,个体在平常生活中的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中也会产生类似的两难心理。个体无法通过外部获得一个全面而精确的信息来评估处于这些关系中的自己是否获得了公平的对待,个体只能通过之前获得的有限的信息并给这些信息赋以主观的权重来进行公平的推断。此时的公平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判断就会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不易被改变。若这一判断是错误的,那么个体很可能被之前的不全面信息害得进入歧途。一系列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该理论的观点(Choi&Jaepi,2008;Dan&Audrey,2008)。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个体公平判断的心理机制,并且每个观点都有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持。目前,心理学界更倾向于试图将这些观点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关于个体公平判断的更全面的解释体系,从而弥补了各个观点适用发生机制不尽相同的不足。

2.2直觉主义对公平的解释

当然,一些公平研究也支持了直觉主义对公平的解释。很多心理学专家们认为人们在进行一些重要决策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们当时的情绪和直觉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人们在做决定时非常的慎重,但是他们还是难以避免地从以纯理性的系统方式进行判断转变成以一种迅速又自动的方式来进行判断,即个体由深思熟虑的思考转变为依靠即得的信息作出判断的一种过程。个体对事实公平与否的判断就属于个体决策,是个体下结论定决策的一种。个体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公平,常常依赖于自身对这个事情的情感体验,即个体往往体验后再判断,甚至是个体体验与公平有关的一种情感并作出反应。

Schwarz和Clore认为在公平判断中,情绪通过情境特征发生着作用(方学梅,2009)。个体将自身对事件的感受当成判断其公平与否的标准,询问自己内心的感觉如何,将这种情绪状态作为对当前事件的反应来进行公平判断。

那么在信息不确定或有限的情境中,人们是怎样进行公平判断的呢?他们借助什么来替代特定的信息和情景呢?毋庸置疑,人类只能掌握有限的相关情境信息。当人们不知晓他人与自己的投入回报状况即只能获得事件的模糊信息时,是无法进行社会比较的。此时,与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相比,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会得出更公平的判断结果,我们或者可以认为在个体获得模糊的信息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情绪来判断事件结果对自己是否公平(Kees,2003)。同时,个体在只能获得模糊不定或有限的信息时作公平判断除了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还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看到他人有愤怒的情绪时,个体会认为现在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但是当看到他人有内疚的情绪表现出来时,个体会认为也许现在的决策并没有那么地不公平,那么此时个体自己的消极情绪程度也就会低一些(De Cremer et al.,2008)。这种受他人情绪影响做判断的现象是个体的一种移情现象,这种心理品质广泛地存在于个体身上,是一种理解及分享其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刘俊升,周颖,2008)。此外,当人们只能获得模糊不定或有限的信息时,除了受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影响,还会通过看自己有无话语权来判断事情是否公平,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倘若在决策时自己有表达观点提出建议的机会,个体就会感到这是公平的,否则他们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相对于之前所说的注重理性主义的“冷认知”公平观点,心理学家们目前突破传统更关注对“热认知”(情绪、动机及其他主观因素)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情绪的研究不断增加,并逐渐意识到了情绪之于人类的认知活动存在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个体对社会性事件是否公平的判断与评价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因此个体对事件的公平判断势必会受到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个体对公平的判断是理性认知与情绪、动机等因素相交互的最终结果,我们应该综合地更全面地来了解和考察个体的公平判断过程。例如,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理智的分配者在游戏中会把分给自己的资源最大化,实际研究表明情况远比这复杂,分配者常留给自己30%,给别人甚至50%。正如Haselhuhn和Mellers (2005)认为,分配过程中自利的要求会与外部的公平规范联合起来,在冲突的相互作用下,共同促成了他们的决定。

此外,Joseph P. Forgas等人(2010)通过一系列独裁游戏得出关于情绪对人际策略中公平与自私表现影响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产生自私行为,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倾向于做出公平的行为。Katie Liljenquist等人(2008)通过信任游戏评估个体公平的互惠行为,发现香味会促进互惠和仁慈的行为表现,即清新的气味促进美德,个体在此情境下会更慷慨大方公平。反之,每个人的行为也都会受到他们对公平感知的深刻影响,当个体接收到公平体验后会显得更积极更友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以此来回报他们自身的公平感。

心理学毕业论文:向保健品推销员学点心理学

孤独,这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状态,于是保健品的推销员上门了。嘘寒问暖,甚至帮忙干干家务,那叫一个嘴甜勤快,老人当然感动坏了,曾听过一百多位老人都认一个推销员做了干儿子的故事,真是干爹干妈多了路好走啊。

编者的话

因为长期在一家医院旁的宾馆办公,小编与同事们已经对保健品宣传讲座习以为常了。几乎每周都有那么几天,各种保健品公司组织的老人活动在宾馆会议室“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什么用“如火如荼”这个词?因为他们太热闹了,保健品宣传的气氛,跟传销很像,封闭的会议室,讲师激情昂扬的演讲(洗脑),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不知道为什么,笔者对这种高亢的讲话总是很抵触,跟我不喜欢那些成功学讲座一样,成功学课程的受众,多半也是销售员,这其中估计有不少保健品行业的销售员,嗯,激情是好事,盲目励志就不好了,跟夸大事实欺骗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一样不好。不过没办法,连执法部门都很难监管,咱老百姓更管不着了。

某天一家保健品公司正在给老人“讲课”时,大厅来了两个警察,我们都以为保健品商家被举报了,心里正暗爽时,没想到警察叔叔很快走了,看来不是为这事来的。过后才反应过来,监管保健品的应该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啊,看来是高兴得太早了。

上课,洗脑,推销。虽然这是旁观者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戏,但一批又一批的老年人仍然趋之若鹜。保健品商家是如何俘获老人心的?这简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但是很明显,保健品销售员对我们父母的心理研究,比我们透彻多了。所以有时候你也许会发现,哇,老爸老妈跟销售员简直比跟我还亲密啊。很多子女对父母迷恋保健品的情况很担忧,但又无法可施,其实你真的很有必要跟保健品推销员学点心理学啊,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找到克敌制胜的法门。老年人为什么会热衷去上那些保健品商家的课?为什么最后被忽悠得买一堆保健品放在家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贪小便宜。是的,这一条几乎可以高居榜首。某些保健品商家的活动往往会强调这是免费的健康讲座,免费的体检……“反正不要钱,何不去听听?”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想法。免费之外,更送礼品。一只牙膏,一把梳子,一把挂面……甭管什么,总得给你点小恩小惠。这跟一些地产公司发小东西吸引大妈到销售部增加人气是一样的道理,众所周知,节俭的大妈大爷们最爱免费的东西了。等他们被忽悠完,买起保健品来,那就一点不“节俭”了。

孤独。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儿女都忙于工作,往往不能经常陪在父母身边,更别提那些儿女都在外面工作的老人了,孤独,这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状态。老年人缺乏关爱,于是保健品的推销员上门了。嘘寒问暖,甚至帮忙干干家务,那叫一个嘴甜勤快,老人当然感动坏了,曾听过一百多位老人都认一个推销员做了干儿子的故事,真是干爹干妈多了路好走啊。另外,人毕竟是群居动物,退休在家的老大爷老太太们,天天闷在家毕竟难受,到了保健品商家的活动场所,济济一堂的都是老年人,他们终于找到了同伴。笔者从办公室去卫生间经过宾馆会议室时,常常能听到里面的老人一片欢声笑语,比家里还温馨,难怪他们愿意去。

怕病。你知道,年龄越大,人总是越害怕生病,害怕生命的终结。所以没病得吃点保健品保健康,有病那更得吃点保健品帮助治疗。没办法,骗子总喜欢夸大产品功效,因为老人吃这一套。再说“干儿子干女儿”说得对啊,人走了钱也带不走,不如用来买健康。再说人家对我这么好,买点又咋了?买。

爱面子。一起来听课的,很多都是老熟人了,隔壁李大爷买了,我能不买?听课的人都买了,我好意思不买?能白听人家的课?所以尽管对产品的功效有所怀疑,但为了面子,心一硬,买,买买买。

以上这些原因很常见,稍加分析就能得出。促使老年人买保健品的还有哪些因素?夸大事实的保健品骗局会给消费者及其家庭带来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应对?本刊编辑联系了执业医师王丹,她本人是一名医生,父母和一些患者都是保健品的受害者,大学同学正好也有卖保健品的,所以对这些问题思索颇多,让我们来看看她怎么说。

保健品受害者心理剖析

补充几点老人易被忽悠买保健品的原因:1、从众心理。我妈妈购买了一款净水器,商家的推销过程跟大多数保健品一样:上课、洗脑、推销。我在重庆上班,爸爸妈妈在河北老家,除了打电话劝,没有别的办法。老人都不相信自己被骗了,我妈反复说:“整个村200多号人都买了,你舅妈买了两万多的,难道大家都被骗了,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很多人抱着大家买,我也买,总不能都被骗的典型从众心理。这两年报道的大量案件证实保健品骗局往往受害者众多,金额巨大,持续时间漫长,其中也有监管部门管理的缺失,在这漫长的过程里,一直没有打击,往往给人造成“这都是老字号老品牌了,而且这么多人都试过了,有问题早取缔了”的错觉。

2、逆反心理。中国的父母都有很强烈的家长制权威,只允许他安排子女,不允许子女反对他。如果你直接告诉他,这就是个骗局,他会认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质疑他的正确性。所以儿女劝说,很可能会激发老人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3、杀熟:这年头,骗子都是熟人,跟传销一样一样的。卖保健品的很多也都是杀熟。我那个卖保健品的同学就是被熟人拉进保健品公司的,先被人洗脑,再洗脑别人。过去传销都是从自己人下手,现在不传销了,成了讲座了,其实只是不同的壳子,相同的里子。在医院里,我们是技术科室,但是也见过有病人把隔壁床的病友忽悠一起去买保健品的,当时心里直乐,您都被保健品折腾住院了还不忘祸害别人呢。而且大夫只能劝,不能制止,因为这属于干涉患者选择权。这就是好多大夫也敌不过保健品从业人员的无奈之处啊。

4、权威心理:为老人讲课的都是一些装着白大褂,包装成“某著名医生”的人,加入一些专家也买,普通消费者容易相信权威。有一天在公交车上遇到那个卖保健品的同学,我就逐条批判他那些洗脑课的内容,旁边一车人都听得可带劲了(还有叫好的,看来大家都是被坑过的),但是人家说了一句话,就让我哑口无言,他说你们xx院(我研究生实习医院)的xx教授还买我们的产品呢。这句话我真不知道怎么反驳他,因为我知道有些老教授确实也在买保健品。但这些只是少数,不能成为大家不去医院的理由。因为同样也是这些老教授,有种心理,我买你保健品可以(人家还真不是自己吃的,就像这年头买字画的都不是用来自己挂的一样),我给你宣传也可以,但你在我眼皮子底下卖就是不可以。好任性!所以在医院里,你基本不用担心他们拿保健品祸害你,教授也怕砸了自己招牌,毕竟不靠谱的广告产品过几天就没了,人家还要接着干。年轻大夫就更不屑“保健药”了。

虚假(或夸大)保健品的危害 威胁生命健康。很多人会说,一些保健品再怎么不靠谱,最多是没效果,反正吃不死人。我表示反对,事实上每年都有吃保健品吃死的。2012年,我在医院见习时,在东北某三甲医院就见过一位中年女性,因为浮肿住院。为什么浮肿呢,因为肾坏了,为什么肾坏了呢,因为糖尿病。问她都吃什么药,她说出来的都是什么降压神药。虽然产品都是健字标志,但她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吃了药挺管事。没错,有的人吃了保健品确实觉得有疗效,但那是因为添加了禁止添加的药物成分。另外很多老年人听信保健品商家不负责任的说法,生病了吃保健品,不看医生不吃药,小病拖成大病。 严重的家庭损伤。 除了经济损失外,还会给消费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创伤:拿我妈来说,当时七大姑八大姨都说她上当了,老人不接受,觉得自己还不是为了家人健康,反而好人没好报。后来终于认识到自己错了,过年时跟我哭诉,我现在还记得原话:“大家都说我错了,连孙女都说我错了,我活了六十多了,反而做啥啥不对,你们都指责我,老了老了,反而不招人待见了,谁都不相信我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当时听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那时觉得妈妈太可怜了。一个骗局最可怕的不是经济损失,是骗局过后严重的心理创伤。有人说只要老人高兴,就顺着他们,这样的纵容只会造成老人的执迷不悟,最后给他带来更大的伤害。老人也是一辈子过来的,不傻,总有醒悟的一天,可是他们已经赔不起了!

总之,一些保健品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就在于他们的推销员吃透了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特征,然后对症下套,就能无往而不利。“我们对父母的了解,还不如卖假货的骗子。”这句话让人羞愧,反过来想想,我们还真应该向保健品推销员学点心理学。学好了,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与推销员“争夺爸妈”了。

心理学毕业论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 要 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在教学中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为核心,以专业实践环节强化为重点,以教学评价调控为手段,以教师积极性发挥为依托,全方位积极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策略

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因此,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2、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素养,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更要具有从事心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心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测量技能以及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其他多方面的应用技能。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最为欠缺的是心理学应用技能,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技能。

3、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希望加强心理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然而,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踏入社会求职与就业时,感到重要而缺乏的正是相关的专业技能。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大约有90多所,随着应用心理学大学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多,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当代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竞争中,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意义极其深远。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1、建构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建构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两大模块”与“四个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两大模块”为“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在“学科基础模块”上设置“公共课程”和“学科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模块”上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两个平台,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整合与优化尤为重要,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设置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压缩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时数,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应各占50%比较合适;在课程建设思路上,理论课程宜“精干”,实践课程宜“细实”。

2、建构深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填鸭式授课方法,缺乏实践支撑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过于抽象,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编写课堂心理剧、专业课题辩论、微格教学训练等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观摩、讨论交流、项目教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验演示、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直观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求真务实精神,又能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3、建构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充分考虑心理学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活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见习、实习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其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构成,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要选择专业对口、实习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来源广泛的单位,通过共建确定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再次,要有充裕的见习与实习时间保证。最后,必须制定严格的见习、实习质量考核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有效的科学监控,确保实现重要实践环节的教育与教学功能,完成其特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任务。

4、建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的导向。首先,要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这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其次,在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小组,同时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多样化。考核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教给学生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贯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的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唯有如此,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

心理学毕业论文: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提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西方新兴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和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合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帮助这一群体更好的融入城市,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情绪;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川。1997年Seligman就任APA(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并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APA主席的一大任务。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并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等方面。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个案实践

2013年12月开始,笔者在上海市的一所中职校当中选取了一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用积极心理治疗,包括积极的方法的采用,积极情绪的培育,积极家庭环境的建构,帮助他改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情绪情感。

(一)个案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中职两年级的一位男生,从小出生在上海,父母在上海郊区打工,家中还有一个姐姐。该生在中职一年级时就多次因为带领学校的随迁子女打群架而被多以给以处分。在和其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沟通中了解到,该生脾气暴躁,做事不计后果,即便是好友也总是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一不高兴他就会大打出手。班主任老师也觉得他让人很头疼,总是能出一些坏点子带领随迁子女群体扰乱学校的管理。

(二)采用积极的教育方法。笔者在帮助个案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师指责和讲道理的模式。更多的采用积极的倾听,该生也在讲述了自己也想变成一个好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也不捣乱,但是很多时候进入课堂就犯困,学习基础过差导致自己没法听课。后笔者和该生一起制定了短期的目标,为达成学生自己的目标,要求他每天记录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借助班主任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力量,在全校表彰大会上给他颁发了“最大进步奖”。这一奖项也让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增加了积极的体验。

(三)逐步培养积极情绪。针对该生总是喜欢打架、脾气暴躁的问题。也让学生在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时,先让自己想三个对方的优点。面对事件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找出三个其他的理由分析事件。这一做法很好的改善了该生容易瞬间暴怒出手的习惯。变得友善之后,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和他接触交往,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对他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让他进一步感受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四)增加和父母的沟通,营造积极家庭氛围。由于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又要忙于回老家盖房的事情,对他的关心和关注很少。笔者会定期和其父母练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进步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定期教给他们一些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每月定期的反馈和沟通,家长增加了对学生的关注,并开始表扬和认可学生。学生也感受到双休日回家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更多了。自己的情绪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好。

(五)个案目前的情况。经过一年的跟踪和帮助,目前该生基本已不参与任何学校的违纪行为,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但做到了门门及格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也体现了很大的优势。性格脾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像以往这么易怒,和同学沟通交流的时间更多了。班主任也评价说该生一年的时间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觉变了一个人似的。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笔者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发现学生的优点,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学生的缺点以及心理上的问题。教师更主动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潜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模式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协调、全面地同步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逐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传统的教育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学生就应该要服从。在这样的观念下所推崇的手段就是“权威效应”。殊不知教师亲切的讲话语气和发自内心的真情关爱,就会使学生敬重喜爱老师,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心态。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倡师生是民主和平等的。

(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逐步形成积极融洽的班集体和家庭氛围。教师要转变评价方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各方面的闪光点,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点滴进步,教师就要通过评价及时给子鼓励和肯定,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促发他们内心深刻、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积极心理学不仅拓展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其理念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心理学的功用与性质、认识和把握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这对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有利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毕业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国产电影的档期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电影档期,国产电影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明晰和清楚的概念,甚至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档期对电影销售的重要作用。很长一段时间里,什么时间电影的制作生产完成了,各种手续完备了,也就开始发行上映了。如果非要说最初的档期意识的话,恐怕各种各样的献礼片体现着一些档期意识的萌芽,但献礼片一般又与影片销售和促销的关系不大,因此,不能算完整意义的档期概念。到了1997年,出现了一部重要的影片――《甲方乙方》。这部当时并没有叫响“贺岁片”三个字的电影,在我们传统的吃、喝、游、玩之外,给了当年春节一点带有“年味儿”的新鲜东西。最终,《甲方乙方》以3000万元人民币的成绩夺得1998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并且确立了“贺岁档”的概念。从此开始,档期的概念才被中国电影人和广大普通观众所认识和逐步熟悉。

一、 国产电影档期选择的现状

在档期被大家广泛认识之后,目前,贺岁档(注:广义的贺岁档长达三个来月,包括圣诞档、春节档和情人节档等;狭义的贺岁档是指12月,这里的“贺岁档”,就是狭义的贺岁档)和暑期档(一般指7、8月)已经成为国内电影档期的两大“金矿”。每年12月都是一年中的观影高峰或最高峰。刚刚过去的2014年的12月,市场上就有《太平轮(上)》《匆匆那年》《我的早更女友》《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3D》和《微爱之渐入佳境》等20多部大片公映。还未到来的2015年暑期档,已经宣布将要上映的有《横冲直撞好莱坞》《道士下山》《小时代4》《捉妖记》《宅女侦探桂香》《破风》《既然青春留不住》《神秘家族》等众多高热度国产片。

在两大黄金档期之外,还有一些节日档也异彩纷呈。春节档、情人节档、国庆档、暑期档等不断释放出活力,为国产电影增添了诸多活力。当年在讨论《致青春》档期时,相关投资方和发行方决定第一次把“五一”当做大档期去操作,并提出“五四青春日”的概念,2013年4月26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上映,票房突破7亿元;2014年4月25日《同桌的你》上映,票房近4.6亿元。最近,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苏有朋执导、光线出品的青春题材电影《左耳》也定档在2015年4月30日,仍将继续牢牢占领“五一青春档”。至此开始,“五一青春档”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

总体而言,暑期档、贺岁档这些时间跨度大、受众面广的“黄金档”里,内地影院热衷排片,呈现“吃饱撑足”之势;而像3月、9月、11月成了影市“淡季”,影市冷热不均现象十分明显。

二、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影档期的选择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本质来看,人的感情就是社会感情。感情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者减力,同时感情可以巩固或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认知,也能通过感情外显而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另外,人的感情具有对他人的感情施予影响的作用。

(一)群体情绪造就季节档期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季节交替和岁月更迭的时候,特别是在年与年,季与季交替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两种很明显的群体情绪。一是集体恐惧。集体恐惧是指集体在面对突发痛苦和巨大不幸的预料和经验而产生的范围广泛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在岁月交替的时刻最容易出现,因为季节交替会给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从而激发出一种广泛和普遍的情绪。二是集体欢乐。集体欢乐指人由于福利、成功或者好运气、或者得到某人所希望之物的前景所唤起的情绪。有关的术语包括快乐、喜庆、愉快、欢欣、欢乐和狂喜。这种集体欢乐是集体性的,包括面对面的群体集会或者同时关注同一目标的分散个体中的情绪,以及个人兴趣变成群体兴趣产生的情绪。也是在岁月交替的时候,这样的集体欢乐最容易被激活。忙碌和辛苦了一年或者一季,人们渴望有新的希望和转机,因此,对未来也充满着希望,满怀信心。

正是有了这样的群体情绪,在岁月更迭的时刻,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了解和获知新事物,同时也更需要安慰和宽解。除却电影本身的内涵外,这样的恰当时机也是贺岁档期和暑假档期火暴的原因所在。

(二)文化情绪打造节日档期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指出,情绪不只是天生或者生物的因素,也通过社会以及文化的过程形塑,并且受社会文化影响。情绪是受文化系统影响的一种社会建构。社会文化对于情绪和接受都有明显的影响。而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和代表,就是传统节日。以新进入国家法定假日行列的节日为例: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吃粽子之外,更可以感受到爱国诗人屈原浓浓的爱国情怀,这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中秋节不只寄托中国千百年来团员的梦想和期盼,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经典传世。激发起一定时刻的文化情绪,对电影的销售肯定有益无害。抓住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持续关注,大打文化牌,内容和时机并重,这也是电影档期选择的一大策略。

三、 社会心理带给国产电影档期选择的启示

有了上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国产电影档期的选择已经逐步明了起来,但还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分析,更认真地研究。

(一)坚守两大黄金档期

贺岁档是年与年的交替,暑假档是季节与季节的交替。这两者都契合群体情绪,这样的情绪是广泛和普遍的。因此,国产电影只要契合这样的情绪,更大地挥发人们的群体心理情绪,就能为票房增加更多的保证。

但在运运行了10多年之后,贺岁档逐渐呈现疲态。按照惯例,每年12月都是一年中的观影高峰或最高峰。但2014年的12月,市场上多部大片公映,可是全月累计票房只有25亿出头,只比2013年12月高一点点,和2012年12月基本持平,并未出现期待中的井喷。单月25亿出头这个成绩,也远远落后于2014年7月时的36.1亿以及2月时的32.4亿,连6月和10月也都是27亿以上。贺岁档的疲态,不是档期的问题,而在于国产电影质量良莠不齐,当观众越来越苛刻的时候,不注重质量,即使数量再多观众也不会埋单。当下,提升贺岁档影片的质量,契合群体情绪,才能使这一黄金档期再放异彩。

(二)用文化情绪迅速占领节日档期

节日是文化情绪的听众体现和释放。周杰伦自导自演的爱情片《不能说的秘密》公映选在“七夕情人节”,各大影院以此热卖,创造了一个节日票房高峰,这证明传统节假日档期具有可挖掘的票房潜力。况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样的利好消息对于电影无疑是个刺激。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外显,其发扬和推广,需要商业文化的带动。电影作为现代人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文化产品之一,理应成为新的节俗产品。但节日档对电影内容和质量的要求,相比贺岁档和暑期档将更为苛刻,需要贴合节日内涵和特定社会氛围,以《致青春》开始的“五一青春档”就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用文化情绪迅速占领节日档期,值得电影从业者认真思考和研究。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更容易看出电影档期的内涵和影响,希望这样的跨文化分析,能给国产电影的销售带来启示,能让中国电影事业更加蓬勃。

心理学毕业论文:管理者应懂得的变态心理学

在企业管理中,有三种人格障碍是可容忍的,甚至受到管理者的欢迎;也有三种人格障碍任何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合格的CEO,但人格有障碍的人却很难成为合格的CEO。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种类,有些尚可容忍,有些则不可容忍。

汽车行业的传奇CEO艾柯卡说过,他上大学的时候学过的对管理公司比较有用的课只有两门,其中有一门就是变态心理学。

管理界的人大都熟悉一些性格理论,例如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内倾型性格和外倾型性格理论,以及美国人据此开发的职业性格测试问卷MBTI。这些性格理论大多没有涉及变态心理学。2005年,英国萨里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博德和弗里松,用性格问卷对照测评了两组人――高层管理者和被诊断有精神病症状的罪犯,他们发现,有三种人格障碍在高管组中的比例竟然高于在精神病罪犯组中的比例。它们分别是:戏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症型人格障碍。

这三种人格障碍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戏剧型人格障碍,又称歇斯底里型人格,主要表现为肤浅的魅力、不诚恳、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利用他人;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大、过分关注自我而缺乏同理心、无视他人利益并且剥削他人;强迫症型人格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完美主义、对工作过度投入、固执、专制等。

谈到戏剧型人格,我不禁想起曾经接触过的一位来自总部的公司高层。初次见面,他很快便博得了大家的好感。但是很快我发现他并不真的对我们感兴趣,他要我们写邮件给他,提出我们的建议,我们照做了,可他却没有任何回复。我想,这就是所谓“肤浅的魅力”吧。而他深入基层的巡视,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的“路演”罢了。我有时候会想,那些过多的培训所提供的领导“技巧”(实际上多是忽悠人的把戏),如果全部生搬硬套地贯彻下来,久而久之,是否会把一些本来人格正常的人变成戏剧型人格的人呢?戏剧型人格障碍更让我想起惠普前CEO菲奥莉娜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一场表演。哗众取宠,的确能够鼓舞一时的士气,但真正的管理,光靠哗众取宠是远远不够的。

说到自恋,我想起了迈克尔・麦考比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自恋的领导人:难以置信的优点,难以避免的缺陷》。文中提到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以及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埃里森,并把他们作为正面例子。我想如果麦考比了解华为,他一定会把任正非也名列其中。自恋的领导人的确能够力排众议,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领导人的自恋情结却往往导致了失败。

至于强迫症型人格,这几乎就是美德了。勤奋、工作狂、没有个人生活、工作就是一切,这些都让企业的股东们感到欣慰,难怪高层管理者中具有强迫症型人格的人比例较高。这种人如果在你的企业工作,难道你会不愿意重点提拔他们吗?

以上三种在高层管理者中高发的人格障碍,都是双刃剑,虽然有不利于管理的一面,但也毕竟都有可取之处。真正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是以下三大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企业对于这三大人格障碍,绝对不可容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要体现在道德内化的失败,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良心被狗吃了”。

多年前,我在《温哥华太阳报》上读到这样一段关于领导人“反社会人格变态”的话:

“反社会人格的人有能力装扮成理想的领袖,他们能够表现出企业需要的品质。”纽约的心理学家巴比克如是说。他估计,在大约100个同事中,有一到两个是反社会人格的人。他告诉人们,反社会人格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衣冠楚楚,富有魅力,完全像一个优秀领导人。但是面具背后,隐藏着他们的狡诈和蛮横,他们侵吞公司资产,危害股东权益。

反社会行为模式的本质,是正常的外表下隐藏着不正常的敌意。由于社会化过程失败,没有内化道德规范形成良知,或者没有形成控制愤怒与攻击性的能力,因而会做出伤害周围人的事情。

研究反社会人格长达40年之久的加拿大心理学家海尔认为,对企业领导人进行反社会人格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企业中大量存在的欺诈行为。然而,我并不像海尔那样乐观,在我看来,这些人早已聪明到可以骗过心理测验。

巴比克和海尔两位专家列举了10条判断反社会高管的表现:

衣冠楚楚,有魅力

谈话时话题大多引向他自己

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对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撒谎时脸不变色心不跳

认为不如他聪明或被他利用的人愚蠢

奉行投机主义,憎恨失败,不择手段地争取成功

令人感觉冷漠,非常工于心计

行事不道德,不诚实

在公司内部拉帮结派,以牟取私利

对危害公司、股东、员工的失误毫无悔恨之意

公司大了,难免会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出现,也就是俗称的“害群之马”。这些人在工作中欺负同事,怠慢甚至侮辱客户,压榨供应商,消极怠工,损坏公物,偷窃公司财物,窃取公司商业机密,违反纪律,撒谎,装病,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向上级提出不合理要求,无理取闹地跟公司打官司,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贪赃枉法。很多反社会人格的人,通过努力、聪明、魅力爬到领导岗位,然后就开始虐待下属,滥用职权,逐渐暴露出其反社会本质。其危害程度随着职位的增长而增长,必须对此特别引起警惕。

也许那些让你头疼的经理人实际上就是反社会人格的人。管理者不妨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他们的问题,而不必过于自责。对付害群之马,几乎没有什么十足有效的办法。反社会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几乎无药可治,心理治疗对它也基本不起作用,因为这不是精神病,因此也不能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这么多年来,对于反社会人格,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看来,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这一关把这类人直接过滤掉,才是上策。有专家称,反社会人格的人外表通常还比较有魅力,脑子也比较聪明,一开始往往看不出他们的危害。所以,企业在选拔人才,特别是选拔管理者的时候,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反社会人格的人优秀的外表和智力迷惑。企业需要特别注意敬而远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的人:

第一,多疑。他们怀疑下属的忠诚,不相信周围人的诚意,过度揣摩上级的心意。总之,他们时刻在监督或提防别人。

第二,情绪管理能力缺失。他们喜怒无常,做事冲动,像三岁小孩,说变脸就变脸。

第三,感恩心缺失,不知恩图报。这样的人,企业在他们身上的投资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无论企业如何善待他们,他们都仍然觉得企业欠他们的。个别不懂知恩图报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对上级会十分温柔顺从,但这只是为了利用上级,这种“功利性的温柔”绝不会长久。

第四,羞耻心和内疚感缺失。他们中的有些人信奉“超越世俗”的反社会道德准则――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代表作为《君主论》),即利用他人,视他人为工具。他们认为周围的人都过于愚蠢,只配为自己所利用。

偏执型人格障碍,实际上其主要表现并不是“偏执”,而是“多疑”。不信任人的领导,是最难追随的领导,他们不信任下属的动机,总是把人往坏处想,处处设防,城府极深;不信任人的下属,是最难领导的下属,他们不信任上级的动机,总是把人往坏处想,无法安心工作,而且不断滋生是非,破坏团队士气。可以说,任何伟大的管理者都无法激励偏执型的领导人,而至多能够把偏执型领导人对团队的危害最小化。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喜怒无常。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情绪不成熟、不稳定,行为冲动,不计后果,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这类员工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会极大地牵扯管理者的精力。边缘型员工的发作往往具有周期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一次冲突,对团队士气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无论哪种人格障碍,都是在个人成长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具有人格障碍的人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会成为企业的负资产。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在招聘这一关过滤掉以上三种变态人格。此外,作为企业管理者,还要警惕抑郁症,它是自杀的罪魁祸首。

心理学毕业论文:中职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摘 要: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内涵是多元化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育管理者的理论经验水平在不断更新提高。如何使理论化的教育管理学更科学、更直观、更实际地应用到现代教育生活中,这其中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教育事例经验总结,从这些真实的案例中不断得到新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心理学 学生个性 德育教育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职教中心。学校开设的专业学习课程较丰富,在校学生普遍在15至17岁之间,其中不乏大龄学生。与普通中学略有差异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非常自信,性格也开朗,可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够,喜爱参加各种文化项目活动和体育竞赛。这些学生具有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与他们接触后会变得青春飞扬起来。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教育心理学

一位教师或许面对很多名学生,然而对学生家庭而言,这名学生却是唯一的。在教育教学中,仅仅是单纯的教学任务模式,或许仅是书本中的知识教授就够了,但是对人的培养呢?

人是有生理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教育中,不免涉及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二、面向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心理及德育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生活背景环境等不同,个性是有差异的。现代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防止偏废一方。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曾任教班级的真实案例:

在学校全员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大背景下,陈茜(化名)成了我任教班级的重点关注对象,这是一个性格非常张扬、极具自我意识的女生:上课老是随意散漫、不分场合地发表对课堂教师的提问意见,经常无故迟到,不听课睡觉玩手机,周围的同学似乎挺怕她这个“大姐大”。陈茜情绪起伏比较大,心情不好时还会嘲讽发火。课后我找她谈过话,讲了许多道理,她常常很有自己的观点,谈话时对受到的教育没有太大反感,但不会立即应承,过后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决定给她的家长打电话,希望家长配合管教,对学生形成5+2的有效管理影响模式。

出乎意料的是,和家长的联系很顺利,但家长抱怨说管不住孩子,因为孩子太逆反所以任其发展,只尽可能地提醒她。我似乎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任性。然而如果就此放弃与家长的联系,更不能找到陈茜这样表现的问题根源所在。我坚持继续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期了解更多关于陈茜的情况。原来,陈茜的家长因为工作很忙,与孩子沟通不顺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散漫,任其性格发展,渐渐地,陈茜的学习积极性就更没有了,形成一种与本质性格不相符的张扬,其实是空虚茫然,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于是,我决定潜移默化地改变陈茜,让她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积极自信、方向感强的孩子。

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到陈茜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于是,我在课堂上鼓励她多参与班级活动,让她把个人的一些专长发挥出来。我还邀请她下课后到教师办公室帮忙,做一些杂务性事务,起初她不是很愿意,但又觉得老师都这么认真邀请她了,所以还是到办公室帮忙,渐渐地竟开始主动询问我办公室的老师们是否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这样的变化一点一点、不知不觉,突然有一天老师们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乐于助人、热心负责。为此,我找机会在班上适时表扬她,渐渐地,我发现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我,变得沉稳和礼貌,待人接物也越来越随和积极。

此间我经常给她家长电话联系,家长渐渐重视对陈茜的教育,从以往无可奈何的语气变得热情和期待,甚至有一天居然主动打电话问我孩子在学校的近况表现。

教育就是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放手让学生做她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信任尊重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树立目标和自信。陈茜的变化,班里的同学和其他老师都有目共睹。我的感触是在教育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学生,这有助于学生得到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积极期望感,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有助于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获取更大的发展。

三、关爱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我任教的班上曾有个学生叫张某,这名学生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宁愿多做劳动清洁也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开学初几乎每天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但不奏效。因为该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我及时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感受到家长对孩子能在学校接受老师教育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我很触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一方面提出要求,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教育,因为单方面教育和影响毕竟是有限的。

我细心观察张某,这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但同时非常害羞的学生。每次与张某谈话,张某态度都非常诚恳,但显得比较油滑,似乎油盐不进,但其实在内心深处还是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于是我经常找他到办公室聊天,用谈话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影响他。在日常教学中留意他的进步,并要求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帮助照顾班级内其他爱玩爱动的学生。此后,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良好紧密起来。在良性循环下,张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善,作业开始愿意做了,尽管有时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但我每次批改作业时都留下评语鼓励他,到后来这名学生竟然能很认真地完成作业,且上课乱动现象也有意识地在自我控制下得到明显改善。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

心理学毕业论文:心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教改建议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摘 要 由于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开始出现心理问题,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践中,学校中的心理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空洞,教学目的不明确,课时安排过少,教学方法僵化等等。近年来,我国校园中的心理学教育收效甚微。本文将对我国学校心理学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问题,提出心理学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心理学 教学 问题 建议

近年来,心理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开始加强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学校的心理学教学不仅要符合教育部的规定要求,更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1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一直将文化课教学摆在首要位置,心理学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理学教育是由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但教育部没有设置这项课程考核标准,这使得学校中的心理学教育流于形式。一般来说校园中的心理学教育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这使得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的内心建设和品质培养方面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被动的教育目标让心理学教育丧失了本意,学生对这样的心理学课程无法产生兴趣,从而使得心理学教育很难取得成效。

1.2过分强调心理理论

学校中的心理学教育一般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为主,另加上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内容过于枯燥,理论性较强,不符合心理学教育的特点。同时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教学内容中没有学生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这样的心理学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负担,而无法从中获取益处。

1.3心理学教育课时不足

重视知识,忽视人文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绝大多数课时安排给了文化课的教学,而一般学校心理学教育的课时安排为一周一次课。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教授心理学知识,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实践,很多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1.4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的心理学教师仍在采用设立心理学课程初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今学生的情况。目前,心理学教师多采用口头讲授心理学知识的方式,很少和学生互动交流,简单的口头传授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课时少,很多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师讲授新的理论知识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对改革心理教学的建议

2.1设立正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

没有积极的品质和缺乏幸福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学校心理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为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人本主义,走进学生的生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提出有益的解决方案。其次,心理学教师还应认识到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压力,感受生活中的幸福,从而得到健康的发展。

2.2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各阶段院校教师应根据此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心理教学。除了教授共通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应加入对本阶段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探讨,找出本阶段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对课程设置相应的考核,让学生和教师更加重视心理学教育。在高校中还可设立心理学必修课,必修课主要考察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并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2.3增加心理学课时

心理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足够充分的时间。学校应当根据本阶段教学的特点增加并合理安排心理学授课时间。心理学课程应当安排在周一至周三,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良好的状态,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学生学习效率高。心理学课程应由每周一次改为两次,这样不仅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教学,还能让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巩固。

2.4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心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心理剧,要求学生进行故事接龙,让几个同学间进行心理访谈等。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应用和验证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教师还可开展主题活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幸福体验。

3结语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选任,设置相应的心理教育评估制度,将心理学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教学中,心理学教师要注意只是理论的积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心理学教学水平。同时心理学教师还应走进学生生活,了解问题实际,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压力、处理情感问题。

心理学毕业论文:提高学生思想工作实效性的心理学途径

摘 要 互联网信息时代,巨变随时可能发生,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时刻变革的环境中更加容易无所适从,因而对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提出更高和更专业的要求。本文通过与美、德、日三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比,从中找出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学生 心理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思想工作

数字时代带来信息的高度发展,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庞杂,受这种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针对这种情况,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必须更新观念、能力和手段,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在很多国家已经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利用这些理论、方法和经验,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了解、分析、解决我国当下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一、当前我国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虽然国家不断要求各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强调素质教育,但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扭转。学生学习压力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厌学和焦虑。厌学不仅是成绩差的学生的表现,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厌学情绪,这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普遍问题。焦虑往往在考试前表现得更加突出且近年来主体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身心发展带来的心理问题

从儿童到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经历未成熟到成熟的时期,个性、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在该时期逐渐形成并且成熟。发展心理学认为,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人的情绪和思维都出现很大的变化,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第二逆反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可能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自卑、妒忌、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身心发展的矛盾还会带来一些消极情绪体验,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造成抑郁、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

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学生思想工作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界定在各国并无统一的标准,发展到今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我们根据美国心理学会于2000年给出的定义解释可以这样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职业心理学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专业活动,服务主体为以学生为主的生态圈,它以心理评价、心理干预、心理预防等手段来评估、测量、纠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和教师、家长提供心理指导,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支持性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与思想工作是交叉重叠的关系。重叠是指二者所面对的客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同。青少年面对的许多心理问题,同时也是思想问题,比如世界观、人生观范畴内的各种问题。同时,良好的心理发展状态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前提条件,个体的心理发展状态制约其思想道德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从目的来看,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服务的落脚点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交叉是指二者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不同。传统的思想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显现出一些弊端,比如强调权威、灌输现成道德标准、方式方法以指导性的说教为主,同时还具有强制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心理健康服务则更加人性化,强调以人为本,方式方法易于学生接受。心理健康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安全的、支持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严守中立性以及专业要求。因此,心理健康服务不会让学生形成对抗和逆反心理,更易于和学生建立信任、理解、包容、接受的沟通关系。

三、国内外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

1.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

20世界中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无论是服务范围、角色职能还是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后期培训、管理监督方面都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机制,并且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和进步。

表1从资格认定等方面对美、日、德三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进行了说明和比较。

近年来,国外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强调预防性、综合化,注重资源整合的同时注重本土化。资源整合方面,比如法国实行“心理教育小组”,小组由两位分别擅长解决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的专家与一位学校心理健康专家组成,来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方面比如美国在人员培养方面的“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和英国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2.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加上我国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严格来说,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正规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起步于1980年代中期,其后从国家到地方都对此做出了探索性的工作,从政策的出台、措施的实行、队伍的建设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早在1999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就给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出了框架式的指导,从方式方法和重要性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说明,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心理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并且强调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直到今天,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仍然很“业余”,表现在如下方面。

(1)认识方面。整个社会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没有足够深的认识。观念没有更新,仍然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忽略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没有“全人心理教育观”,关注的学生仅限于少数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却忽略了为全部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更没有认识到学校心理工作的服务对象还包括教师、家长和学校。认识不足带来的外在表现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停留在浅窄的水平。许多工作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和角色定位都没有基本正确的把握。

(2)从业人员队伍方面。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一般称为心理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大多并不具备心理学的背景,有的是教师兼职,有的是行政管理人员转行,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挂职,且在上岗之前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培训,缺乏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少数工作人员毕业于心理学或与心理学相接近的教育学专业。集体专业背景的缺失造成工作成效不高,成效不高无法形成权威,如此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工作在学校里一直都只是配角和边缘化的尴尬位置。

(3)管理监督方面。1993年10月,中国心理学学会通过决议将其下属的“学校管理心理学分会”改名为“学校心理学分会”,该分会每年举行专业人员会议,交流相关工作,但仅属于学术讨论范围,该分会并没有针对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资格认定、培训和管理的系统机制。

四、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化,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操作体系,在各自的教育体系中有其独立的、重要的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了解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重要借鉴和启发意义,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进行改进,通过这种途径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文认为,针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和面对的主要问题,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客观宣传,提高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

通过客观的、全方位的宣传,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更加深入人心,提高整个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关注。首先,要提高学校内部从管理者到教师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通过邀请心理健康服务教育专家给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让教师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增加相关群体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包括家长、社区,从而给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支持网络。

2.资格认证,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科学发展

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资格认证系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提出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提出资格要求:(1)必须获得教师证书,或者其他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2)五年及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地完成有关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同时对有相关专业的大学提出要求:必须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资格认证不仅能保证从业者的素质,提高工作的时效性,也可以不断促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3.整合资源,多渠道发展从业人员队伍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现状堪忧,原因有二,一是数量匮乏,二是素质不够专业。素质不够前文已经有说明,关于数量,我们无法和美国相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每6000到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配备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专家,根据教育部网站2012年数据,我国目前有高中学生800多万,义务教育九年制学生1600多万,合计2.4亿,那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我国至少需要3.5万到4万名左右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专家。而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官网的数据,截止2013年底,我国心理学会会员总共9000人,即便所有人都投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来,也远远不够。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增加人力、财力,从以下渠道整合资源、建设队伍:(1)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这些人员的优势在于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缺少专业背景,通过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使他们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能力。(2)在开设心理学、教育学的大学增加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美国目前有200多所大学有学校心理学专业,每年毕业生约2200多人,在校生达六七千人。而我国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确切统计数字,但可以从侧面发现一些问题,四川教育厅2014年的一则新闻表明,2013年该省就业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就包括心理学专业,同时指出这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将在接下来缩小招生,由此可以管窥出心理学专业在我国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3)鼓励现有社会上的心理学专家积极涉足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以兼职或合作的方式帮助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服务。

4.完善制度、健全组织监督和管理体系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组织的专业性和制度的完善性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从教材的编制到职业道德,都制定系统的方法和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教育部门和心理学会协同工作,组织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进行督导、指导、检查和评价。

五、小结

心理健康服务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它更加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个体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预防和解决,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不仅对他们的成长有益,会为他们将来面对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而且这种不带主观感情偏见和功利色彩的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工作的时效性。构建我们自己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不应盲目照搬,应注意本土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特色模式。

[作者:郝红霞(1970-),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李慧琼(1980-),女,河北易县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讲师,硕士;李宁(1981-),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

心理学毕业论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毛概政治课的学习

【摘 要】笔者经过大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释如何更好地进行毛概课的学习。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毛概课;学习方法

一、前言

相对于研究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和研究个体发展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介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中观理论,它所研究的方面是群体心理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反作用,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变量就是情境,情境的改变也许会使个体发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在专业课和毛概课这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我们是否会因为情境的改变,而对这两种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同样,在毛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受到其他人和事物影响,而对毛概课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我们对毛概课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理论,我们也许会对毛概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和理解。

二、社会交换理论

霍斯曼借助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提出的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社会交换理论。

他认为,社会人际关系的产生源于个人对利益的需要,而个体通过不断连结和强化的心理机制,往往会选择与给予他最大收益的个体进行社会人际互动。

虽然这个理论严重的弊端在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简单表层的利益所驱使的。但是理论也说明了其中存在的一定关系。比如,我们的毛概课就是如此。学生在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时,会发现一些自己所需要准备的方面和方向,比如考试排名,社会经历,外语能力,专业资格认证等等,而我们毛概课给学生带来的利益却并没有那么多,或者说没有那么现实和直接,以至于学生把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所以说,学生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努力时,并且得到的回报会更多,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和正能量,并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行为和活动,由此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学生在一方面做出努力却没有太多回报,甚至没有一点收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态度,并产生一种认知和想法:“无论我做这件事是多么的投入,都是徒劳的。”,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本质上,基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欲望的,不可能万念俱灭,所以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学生和毛概课之间的良性互动就在于,毛概课给予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学生积极反作用于毛概课的学习这双方面长期互惠关系的保持。老师可以通过增加毛概课的学分,成绩关联入党资格,考研分数增加比例等方式让学生发现毛概课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使其重视毛概课并加大学习的力度,以得到更大的回报。

三、社会同一性理论(自我类化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交换的双方只是涉及单独的个体和毛概课之间发生的关系,但是学生对待毛概课的态度并不是只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和态度,还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含义就是个体对待自己的认识和自己所属于一个群体的认识的一致性。当个体主动地或被动地加入到一个社会群体中,这个社会群体普遍的一个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情感,行为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每个个体的态度,情感,行为和价值观中。同样另外一种认知理论――自我类化理论,也是提出这种类似的观点,即个体主观上把自己类化到一个社会群体中,与这个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同化,与社会群体外部的成员异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同宿舍的几个学生最后的考试排名基本上临近的,这就说明了这种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类化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我们毛概课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对待毛概课的态度和认知都会受到舍友,同学,朋友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如果他人认为毛概课的学习没有意义和价值,自己也可能受到其干扰;如果他人认为毛概课的学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并付诸于行动和努力,则自己也会受到这种榜样的力量的鼓舞和推动。

另外,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跨文化间心理特性的差异更会对中国的大学生关于毛概课的认知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由于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其价值观信奉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中国的价值观则受到集体主义的影响,所以这种传统文化使个体根深蒂固地,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即使当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发生分歧时,最终个体也基本会被社会群体所同化。这种去个性化的本质也就是导致了中国的大学生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原因之一。所以,当我们面对毛概课的学习时,要尽量避免他人言语上,行为上的阻碍和干扰,因为每个人的发展历程都是独特的,唯一的,都需要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以及对待他人和事物公正地评价和思考,要排除社会群体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心理。

这种社会同一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我们积极面对它,努力克服和避免其中的消极方面,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中的积极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对待毛概课的学习可能就会有一种更好地认识。

四、社会角色理论

相比较前两种理论,社会角色理论是一种更宏观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在于,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多方面的社会角色,这种社会角色并配有相应的地位,行为方式和态度价值观。在这种固定的社会结构模式中,每个人都应该根据其社会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和产生相应的态度。毛概课就好比是一部戏剧,学生是演员,毛概课老师是导演,课堂环境是场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是剧本,这部戏剧的精彩与否就在于各社会角色是否对其角色有着清晰准确的理解,以及与其他社会角色发生良性的社会互动关系。

所以,当受到一些方面的影响时,当本应该出现的角色期待没有出现时,个体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就好比是毛概课的学习与其它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限制所产生的矛盾,一个学生要兼备几种社会角色,如何让几方面都得以兼顾是一个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社会角色理论中,有一个积极的概念是角色创造。我觉得,角色创造是十分有必要运用到我们毛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构建一些新的社会角色,并改善一些新的社会环境,即在毛概课上创造一些新的学习方式。讲授的角色不再单单是老师,讲授的方式不再单单是讲义,这样一种多方式的毛概课学习,可以让我们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对毛概课精髓的理解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激发我们学习毛概课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社会学习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也会对我们毛概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榜样的学习和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说,在毛概课上,我们也可以树立榜样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奖励等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向榜样的学习中,提高对待学习毛概课的热情。

总之,从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不同导向的理论来介绍了它们对于我们大学生学习毛概课时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及其我们如何从根本上,内心驱动的条件下学习毛概课,希望读者可以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路智鹏(1993~ )男,北京人,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心理学。

心理学毕业论文: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中职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提高心理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另外,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要想行之有效地将此技术应用于教学实际中,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提出了以下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感受教育心理学的奥秘,更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生动与丰富,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模拟实际幼儿教学情境,总结幼儿心理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让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课堂中掌握处理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心理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在不断思考和探究中丰富自己,建立自信,形成良性刺激。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教学变得更有条理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有效性,让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变得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多媒体能够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对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方便学生的记忆。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率。

四、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舍本逐末

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充分将两者联系起来,不能舍本逐末,忽视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为此教师要积极准备,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联系,让学生在不断努力中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如果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而进行单方面的幻灯片展示,很显然,这样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展专业知识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拓展专业知识。它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心理的案例,将教材中没有详细分析的专业内容进行细化、有针对性地说明。利用新颖的案例导入对幼儿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获得更全面具体的专业教学。

针对学生特点,在幼儿教育心理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不断进步、不断收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