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论文

时间:2022-05-28 10:57:38 关键词: 校园 心理 心理论文

摘要: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园心理论文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同性恋群体社会心理论文

一、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比较强势,那么他的儿子可能对他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样,儿子为了证明自己男子汉的气度,可能会选择和一个男性伴侣在一起,从而达到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母亲比较强势,她的儿子无形中可能对异性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就会选择和男性朋友在一起,以获得安全感。当然,调查中还发现有多数同性恋者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同性。这也无可厚非。事实上,人发现自己性倾向的时间段是因人而异的。在目前的中国,虽然有些人是在7~10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但也有很多人到成年甚至四五十岁,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同性恋者是在初中以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但大多数人是在高中甚至大学才知道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的。如图4所示:图4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喜欢同性?

2.大多数校园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在其著译的《同性恋亚文化》一文中,这样描写了一个同性恋者的自述:“我常常自嘲,管我们这类人叫永远走不出阴影的人,是在一个阳光找不到的地方,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其实,许多同性恋者在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时,都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图5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时,什么感受?通过图5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性恋者觉得同性恋是一种正常行为,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关于性的知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然而,还有大多数的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同性取向,甚至近十分之一的人有过自杀的念头。同性恋者的这种消极心理形成是有原因的。虽然说社会各界对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宽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同性恋的憎恶还在相当范围里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同性恋仍然是一种非道德的可耻行为。有来自家庭歧视的,有来自学校工作单位歧视的,有来自医护人员歧视的,等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部分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这种歧视心理使得同性恋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调查中有人形容自己是“怪物”,不敢和正常人一样走在大街上,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坦露自己的心声。就是在这种纠结中,他们和自己、和这个社会做了最大的斗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36%的同性恋者面对周围人的歧视会选择尽量沟通,尝试着让大家去接受自己。27.6%的同性恋者表示很失落、很痛苦,也有36.4%的同性恋者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认为做好自己就行。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性恋被认为是可以治疗的,甚至有好多同性恋者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如图7所示:图7你认为同性恋可以矫正吗?那么,同性恋究竟能不能矫正?其实,真正的同性恋者不想改变自己,也不会感到痛苦,一般也不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但如果自己不是刻意追求同性恋,或者说也从没有这类行为,而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怀疑上,同时,又非常想使自己摆脱,那么,改变是能够做到的。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人存在着“同性恋恐惧心理”,其实质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恐惧和不安,在潜意识中对未来表现出一种担忧和缺乏自信,这是人心理发展中的正常心理变态的范畴,所以,类似于这种“假性同性恋”都是易于矫正的。然而,出于某方面的压力,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会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更多的自责和懊恼。“同性恋治疗原则的第一条就是,所有接受治疗的同性恋必须是自愿的。由于同性恋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异化,如果被治疗者并非发自内心地接受治疗,即便被迫前来也会从内心里抵触所有治疗努力,并且因为叛逆与抗拒使得治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说,应该理性认识同性恋的矫正行为。

3.同性恋群体更易染上艾滋病艾滋病传播中,同性恋人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根据卫生部门监测的数据,目前,男男性行为在艾滋病传播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攀升,群内感染率已经超过5%,并有继续上升趋势。国外一些同性恋者只有同性性关系,没有异性性关系。而在我国,由于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的不同,同性恋者往往会被迫去和异性结婚。既有同性性关系,又有异性性关系。所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背景,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防治问题在中国不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内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42.9%的同性恋者认为同性性行为有可能会染上艾滋病。35.7%的同性恋者认为做好保护措施,应该不会染上艾滋病。此外,有14.3%的同性恋者表示同性恋之间不会染上艾滋病,还有7.1%的人表示男同性恋染上艾滋病的几率比较高,女同性恋还好。当问到如果染上艾滋病会怎么办时,绝大多数同性恋者还是持比较积极的心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同性恋者对自我身份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积极效应。不论是同性恋者还是艾滋病患者,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都需要被爱被关心,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图8如果你已经染上艾滋病,你会怎么办?

二、校园同性恋的未来

1.被大众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性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历史上大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同性恋者。但是,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关于大众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有一部分市民是支持同性恋的,有一部分市民持反对态度,还有一部分市民不清楚同性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大部分市民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对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宽容的。然而,在另外两项调查中,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又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亲戚朋友身上,许多人则表示不能接受。

2.同性婚姻能否合法化仍是一个谜近几年,国内外同性恋结婚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了。而且,世界上一些国家是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像荷兰、法国、德国、丹麦、英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等等。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国家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这块还是一项空白。在受到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同时,校园同性恋者们也和我们一样,向往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结婚、成家。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也有结婚的权利。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让同性恋者在阳光下生活,消除大众对他们的歧视。有一部分人表示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稳定同性关系,降低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可以避免同性恋者走入异性婚姻,杜绝同妻等大量家庭悲剧的发生。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可以合法化。在反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不能生育后代,不利于人类的发展,还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影响社会风气。有一部分人认为结婚就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同性婚姻合法化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加强性病或艾滋病传播。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不可以合法化。其实,如果要把同性婚姻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说,肯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社会秩序。真正的婚姻关系,一般立法都应该以夫妻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婚姻首先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建立一个小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第二,它有一个自然上的属性,就是它需要繁衍后代,来完成人类繁衍生息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同性恋也是公民选择行使自己权利的一个方面。虽然说他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可能不会侵害他人的利益,但在对社会的管理上却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些层面上来考虑,对于目前的中国,是否能把同性婚姻作为立法的一个考虑,甚至上升到立法层面,真正制定出法律来说,还是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

三、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加深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现归纳如下:

1.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同性恋者对其自身的心理认知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仍有人不敢正视。面对自己的性取向,个别人会出现抑郁倾向,甚至有人想过自杀。事实上,校园同性恋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来自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社会的许多外在困扰,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和痛苦。所以,学校应该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关注他们,化解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避免出现一些心理危机事件。

2.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加强同性恋相关知识的宣传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性文化里,认为性就是指男性和女性,不存在男性跟男性或者女性跟女性。所以,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关于性知识教育的保守性和含蓄性。校园同性恋者的内心很敏感,极易出现心理波动。这种外在的歧视会使他们变得不自信,对外界充满恐慌感,以至于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组织一些关爱校园同性恋者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同性恋方面的知识教育,让大家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同性恋。对于校园同性恋者,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室,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排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可借机引导他们正确的性取向。

3.学校应加强对同性恋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在调查同性恋者时,多数人表示他们曾经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并且,六成的人表示没有采取过安全保护措施。这种情况在大学男同性恋中表现更突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比较活跃,安全意识又很差,所以在发生性关系时比较随意。但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正是由于一些不健康的性行为,才加剧了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同性恋者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规避风险。另外,进行性知识教育也有利于预防校园同性恋者从事一些违法活动。之前,同性恋一直是一个比较隐蔽的话题,同性恋者们只能通过浏览一些黄色网站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所以犯罪几率也大大增加。对校园同性恋者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作者:第五昭婷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校园心理论文:试论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关键词:校园精神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论文摘要: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对理性认识人的心理的文化属性和人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同于自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心理的“人化”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和工具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把语言符号这种不同于“劳动工具”的进行“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称之为心理工具,这是在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心理机能正是随着精神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置身于何种精神文化环境之中。

从校园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义的概念,很难得出众人都能接受的解释,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说法。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由于其概念是依存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故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不可简单地搬用其他学科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而必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特点或自身的研究主题来确定。参考有关界定,本文所指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建构功能

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i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和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与个人心理建构的关系,是指对象化了的校园精神文化与人的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这里,校园精神文化指以语言、文字、学风、教风和校风等为载体,可以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世代流传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等精神文化结果,这些精神文化结果有物质载体,它是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观念特征,它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可以进行观念之间的直接交流,因而它对人的心理建构有着独特的作用。

2,同化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3,控制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从本质上应是对社会消极文化的剔除和对积极文化的摄取,即对社会文化“扬弃”后的精神沉淀,这种精神文化一旦在校园确定以后,反过来也就对异质文化具有排异扬弃功能。因而,一个经过教育者对社会文化进行有目的滤化、净化加工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有力地控制着校园行为。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使校园行为模式化的功能,当个体处于这个“过滤”过的环境下,通过个体无意、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观察学习”,就能使其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向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靠近,并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导向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美国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科学、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从校园精神文化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营造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应当源于社会精神文化而又高于社会精神文化,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位。高校应通过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及名著、名片、名歌赏析等活动,大力提倡严肃文化和高雅艺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大学校园“充满一种由伟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长远观点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气氛”,抵制古今中外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伪科学和非理性文化倾向,逐步杜绝校园中不健康文化或反文化现象,促使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和感官愉悦中超脱而出,引导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向着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实践证明,能否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判断,做出合乎理性的认识与了解,合乎理性的评价与设计,是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继承历史而又能面向未来的关键。面向现代化的我国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当代大学生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2,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校园建设中,精神文化简化为学校管理的范畴与职责,“重组织轻个人”、“重工具理性轻人文关怀”,师生情感、价值、需求等被淹没在同一化的、模式化的、规范化的刚性管理中,造成师生精神文化建构的割裂,因此必须把精神文化建设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建立结合起来,确立师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师生又可分为学校领导者、教职工和学生三部分。学校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并确立合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宏观调控,确保目标的实现。教职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普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追求。而对学生来说,在对他们加强教育的同叽则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不必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担心,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因此,要很好地贯彻民主与愉悦原则,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创造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践

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根据智能差异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使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摄影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学生通过在文学作品里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辩论比赛中表现自己的口才以及在价值冲突中确立和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科技创作活动中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4,开设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前,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如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跟不上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落后于人类文化的更新,内容陈旧、老化,这种教育就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生命独特性的弘扬,就会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也不利于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具有自身校园精神文化特色的、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分别提出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还应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认真做好个案研究,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性。

5,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高校要借助于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形象直观、趣味性和大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满腔热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以形成一个高科技的学校教育环境,使校园网成为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阵地。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人际交往的平等性、自由性、广泛性,主动开辟多种交流渠道,摸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可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网上交流,诉说心中事,开展一事一议、评书评电影、新闻信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等活动,调动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或者也可以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和典型事例开展对话交流,并联合电台、电视台、校报等传统媒体扩大宣传力度。用网络架起与大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用春风化雨的形式吹去沉落在大学生心灵上的灰尘和杂质,净化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校园心理论文:当今校园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及心理面面观和问题之因应

【摘 要】鼓励是让孩子成长和受挫时保持勇气与进去的助力,开放的沟通以及赞美,表达你的爱及关怀,教师教学中因观察帮助青少年克服逆反心理,青少年期,是人生探索与改造的过渡期,调适的良好与否,不但关系着当时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成人以后的人生;当心情低落或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学生的笑容往往是最好的药方,这是因为他们的无邪、没有心机。在面对这些的问题时,也许大人们要先包容性地接受,并慎思明辨的将问题厘清,再加以合理的、顾及全面的处置,给学生一种公平也是默许的尊重,对教师和学校以及教育也是好的口碑。人们不时的会注意到学生有些问题,却又多少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学生的问题并不总是开始于学生本身,可能是父母、师长或任一个关心学生问题的人自己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承受 心理面面观 心理问题 学生 教师

青少年学生期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过渡时期,一般人对青少年的形容,经常是反抗心强、令人捉摸不定的;有句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不然,青少年也是充满着压力与不安的。我们知道现在校园社会出现许多问题,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被人们注意到了,出现的各种因学习或着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学生伤害事件让人心痛。

所谓挫折,通常指付出努力却没有获得适当的回馈而产生失败、失望的情绪感受,或是遇到困难却无法有效解决,青少年的挫折感(压力)通常来自下列几方面:

1.人体肢体方面: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外表、身材感到不满意。甚至讨厌嫉恨。

2.学校学习方面:学生在升学主义挂帅的社会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相对的提高许多。

3.校园群体关系:青少年多渴望能与同侪团体打成一片,但难免会因个性、价值观等因素而有争执或觉得不被团体接受的事情发生,而感到挫折、孤单。另外,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也是压力的另一个来源。

4.学生与师长或亲子互动:此方面的受挫主要是来自青少年开始学习从父母的庇护下,独立并寻求自我,然而,在老师和父母眼中学生仍是孩子,青少年认为老师和父母不能了解他们,而产生了代沟。

教师帮助学生在面临受挫时,需要有效的适应方式,才能维持心理方面的健康,这可由几方面来着手:

1.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检讨受挫的本质与成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需要与缺失,为改变的参考。

2.教师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后若问题在于学生自己,可帮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行为,找出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因应挫折。

3.教师在帮助学生透析问题后若受挫是来自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易改变,则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期望与标准,也能有助学生解决受挫的感受。

4.引导学生寻求他人的协助:可询问父母、师长、朋友的意见,或是寻求专业的咨询服务。

青少年学生时期,是人生探索与改造的过渡期,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此时期调适的良好与否,不但关系着当时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成人以后的人生;但学生的自我调适和平衡能力较不足,在挫折适应方面,除了自我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家长及老师们的协助与配合,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忍受暂时的不安与焦虑,加强其挫折忍受力,并有技巧和信心去克服困难。

无论中外,学生永远是欢笑与希望的泉源。然而,也由于青少年的脆弱,更值得我们教师多花心思去照顾,尤其在子女数普遍减少的独生子女现代社会,如何去提供给学生恰当的成长学习环境,更应是每位教师和父母所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先考虑到,“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他或她所呈现出来的,也许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危机(mature orgrowthcrisis),也可能是对某些状况而发的暂时反应(temporalreaction),也可以是对疾病或创伤的心理退化(psychological regression),或者只是到达一个成长过程的高原期(plateau)罢了。因此,教师在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到底正不正常时,要留意下列特点:

1.男生、女生的行为特质:男女生特质很多时候是重迭的;但是,假如一个男生只呈现女生的行为特质,要说他正常就很难了。

2.学生偶而发生的问题:如偶发的闹情绪、新学期开始的前几天不去学校、一阵子的不合群体;其重要性就不如出现连续数周、数月的问题了。

3.教师要注意当学生心理问题和生理现象出现时:学生开始变得要求增多,希望获得较多大人们的注意力,这些应当是正常发展过程的现象。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与家长的互动。

4.教师应当了解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常模;同一个社会、文化环境,随着时代的进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其中的成员。由于孩子父母工作调动而由其它地区来就学的学生,就面临这样的困扰,但这样的困扰并不都是不正常的,教师应当相对区别。

总之学生中单独的问题或症状,要比同时存在许多的问题或症状来得常见。对于那些遍及数个生活领域,如同时干扰、身体、家庭、学校等层面的问题,教师应当寄予更多的注意与关心。学生中问题或症状的性质或多或少与其重要性有关,比如说,在学生中有吸、咬指甲的现象,但是这就不如人际关系的困扰来得重要了。偶尔出现的轻度症状之重要性,显然没有那些时常出现又十分严重的症状来得有意义;像是,学生们偶尔的发脾应当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天天发脾气,或是一发起脾气就要伤害自己或破坏东西,那就更值得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注意了。

首先,教师应当注意当一个学生突然有些行为改变时,比如,突然变得好动、老是闯祸、课堂精神不集中或是突然变得无精打彩,对原来感兴趣的事没有反应;这时候教师要小心是否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了。

其次,教师应当注意有些学生会在陌生的场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有些学生在老师和父母面前格外羞怯;有些学生特别不习惯新环境。这些状况并不一定代表着学生有些什么问题;不过若老是不讲话,老是退缩,老是无法与别人打成一片,那么做老师的,就得格外留神了。应与该学生家长及时联系。

总之,由于学生的智能、情绪尚未发展完全,解决事情的能力也不如大人,学生中有时问题或症状的发生,只是一种表白、一种沟通的方式,有时确实是出了问题,实在需要教师们小心去评估与了解自己的学生,就象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

校园心理论文:构建和谐校园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必然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摇篮,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对高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本意义上讲,最基础的目标是造就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周围一切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这些教育内容显然与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三)和谐校园提出的时代背景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受到侵袭,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并且最少保守的青年群体,他们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婚恋、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心理发展不和谐的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之分析

面对教育国际化和国内高等教育改革新的发展形势,大学生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烦躁、困惑等情绪,造成各种心理问题。要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适应,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不和谐”的症结,会使我们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以和谐理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许多不和谐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虽然已开展了20年,也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但不同地区之间、高校之间发展很不和谐。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地,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校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偏远省份的学校工作比较薄弱。即使在同一地区,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导致各校的发展失衡且没有应有的地位和时间保障。有的地区甚至至今仍有学校未开展这项活动。还有高校之间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及工作开展不和谐。有的高校没有建立心理咨询专门机构,没有专门办公场所。有的高校没有经费投入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有的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但还有不少学校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起步。从课堂教育上看,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但仍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任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只举办了一些讲座,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覆盖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与实效的不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在诸多高校的计划中,往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但事实上却都是形式上的存在。现实中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从业者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管理。心理科学的评估技术的应用不足,滥用不规范的量表,忽视测试信度和效度,仅凭测试结论来推定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者的培训与监核尚未正规化,尽管国内高校多数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兼职居多或半路出家,其中大部分是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的,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机制、经费与人员储备上没有根本保障。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地位低,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深入学生,更没有精力展开理论研究,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隶属关系不明确,一般挂靠在学生处、德育室、校医务室、心理教育科研部门,甚至有多个部门齐插手或都不过问的情况,故直接导致无人监督、无人管理。而受过心理专业训练的人员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职称不明确,工作报酬低,硬软件设施短缺,使得有限的师资流失严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不和谐

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融洽,双向交流与沟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有相当多的高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时展的不和谐

至今还没形成适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理论基础,且定位不清,主要是还没有搞清楚它与其他心理学教学、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常常把它们割裂或等同起来。因此,其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实践操作,不能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指引。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要求与实际认识的不和谐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咨询活动开始的,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人手的,所以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了解的现象。其中有不少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出现了严重行为问题时就更容易强化这种看法。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了凡是“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使一些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及时咨询,原本可以通过咨询消除的心理不适却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而走上绝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样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取向应当立足于主动教育方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少数学生前来求助。

三、构建和谐校园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当中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拟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谈点想法和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是保证大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在时空上有了保证,其次使教师、学生双方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再次保证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大学生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尽管如此,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践证明是利大于弊。课堂教学应强调针对性与实效性,如要考虑对新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增强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当然,各院系的情况不同,需求也有差异,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特色、效果好就可以,譬如有计划地安排专题课、利用周末开设选修课等,都不失为好的途径。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该体现灵活性、亲和性、指导性、纠缺性,使学生感到实惠。

(二)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都知道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锻炼的机会,“大学生心理协会”积极作用的发挥,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在“大学生心理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强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展示,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团学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大有可为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相关活动都是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和班委、团支部等团队的方式开展起来并产生效果的。譬如河南大学团委长期坚持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一些学院团委组织的以身心健康教育为主旨的专题活动和以班级为单位的系列讲座等。

(四)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从过去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哪个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一定是该单位的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到位、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康定师专基础教育系、政法系、经济管理系、藏文系等都有这方面的实践和丰富经验。

(五)抓好人员培训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懂心理、会教育的人。不少综合性大学都有相应的心理学专业,那里有把握着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中青专家;另外在医学心理学方面也有相应的师资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当今大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议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利用好这些条件,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可以认为,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好比一条腿走路,掌握了心理学的方法,就能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平衡状态。另外,如果有可能,应考虑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教师的个人问题,也不仅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况,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的进程和效率。

我们相信,有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议作指导,有各高校党政的坚强领导,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有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我们的路会更宽,前景会更美好。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特点

社会发展引起大学生构成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独生子女比例增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增加。两种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成长中新特点的出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在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处于高峰。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较,独生子女大学生既体现出一定的心理优势,也存在不少心理缺陷,并且他们的每一种心理优点都有相应的心理缺点相伴随,这使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呈现矛盾的状态,具体表现在:第一,智力水平较高,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低,缺乏创造性思维;第二,独立意识强,但是独立能力差,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第三,自信心、自尊心强,自我悦纳程度高,但是悦纳他人程度低,往往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第四,亲和需要强烈,渴望友谊,渴望和同辈群体交往,但是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却又显示出不善交往,不善合作的缺点;第五,争强好胜,但是经不起挫折,缺乏战胜困难的能力。另外,伴随着1998年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以及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直接带来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规模增加。受经济困难、生活背景、社会风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心理特征。有的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有的过分“自尊’夕,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有的性格孤僻,缺乏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有的过分敏感、多疑,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敌对情绪,另外针对学费、生活费、学业、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业等现实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长期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特殊生活背景带来的上述负面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才的目标,高校及教育者们必须及时有效的给与引导和调节。

校园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联源远流长,早在1879年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之初,他就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心理学,即实验的个体心理学与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前者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研究,主要研究个体的低级心理现象,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只能由后者通过民族文化的传统加以审视与研究。虽然冯特意识到了存在两种类型的心理学,并分别对两类心理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呕心沥血地进行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冯特在有生之年并未能将两类心理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之后的心理学发展放弃了心理学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为了追求心理学的科化,紧步自然科学的后尘,力图将心理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采纳了传统自然科学安身立命的法宝:机械主义与实证主义。坚持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任务的可描述性,烙守以方法为中心的原则,采取元素分析和机械还原的立场,注重客观方法和量化研究。依照这种模式,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是独立于任何文化和历史影响的,心理学试图通过排斥或跨越文化历史来证明自己研究的合理性和普遍的适用性。‘而事实上,这种对文化刻意的排斥和忽略恰恰证明了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心理学界,将文化与心理再次联结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作为对一系列社会运动(如种族运动、反战运动等)的反应,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全面反思,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真理观、现代性等思想受到空前质疑。心理学也未能置身其外,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他们认识到,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心理学研究应该从自然科学模式向社会文化模式转变。这种心理学研究对社会文化作用的关注,对重塑心理学科学观的追求,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催生了一些关注文化的心理学分支,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等。虽然这些分支在具体的文化观念以及研究方式上并不相同,甚至存在着对立,但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关注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认可心理具有文化特性。对心理的文化特性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心理学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反思与话难,以及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重新考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与行为,这与自然科学的研究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3、影响效果的持久性

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另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持久性。校园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仅表现在高校实现对人才一的培养,而且还表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规定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走向社会后的发展方向。可以这么说,优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在大学生观念中打上了烙印,并因其历史的继承而形成自身稳固的逻辑结构,成为制约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和牢固,影响及于终生。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后,面对文化环境的差异和文化层次的距离,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较强的异化作用,相反会从反面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他们会随时以自己所理解的完美标准,去创造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理想中的美好境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为纯净社会风气发挥作用。诚如刘佛年教授所言,高校校园文化“这种影响在时间上特别长久,甚至在你的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当然,只有校园文化中那些最本质、最具特色、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东西,对学生的影响才真正是经久不衰,以至终身受用不尽的。

校园心理论文:心理剧在校园人际冲突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剧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目前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心理剧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心理剧开展阶段,并以个案阐述了心理剧的演出过程。

【关键词】心理剧 人际冲突 校园

心理剧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雅各•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1889-1974)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索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它的参与者不使用简单的叙述,而以表演日常生活中相关事件来进行探索。其应用范围不只是在心理治疗的层面上,也可涉及教育、商业、宗教等其他的情境。自20世纪90年代初,心理剧开始进入我国港台地区,随后在内地各高校流行,成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剧的理论和操作,并对一个“宿舍风波”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一、何谓心理剧

心理剧是一种使用行动技术的团体治疗方式。它以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使主角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在戏剧过程中逐渐呈现,在治疗师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受参演时的激情影响,诱导出主角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让主角对自己问题情境的态度、价值和策略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自己和接纳自己,增加克服危机的认识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使自我的实现成为可能并产生认同作用,使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1]。

二、心理剧的组成元素

心理剧在团体的形式中展开。团体的带领者被称为导演,导演以各种暖身的方式选出愿意呈现自己内心生活事件的一位团体成员担任主角。主角从其他团体成员中,以心电感应的方式选出扮演其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成员担任辅角。剩余的与主角一起体验其生命故事的团员成员担任观众的角色。在导演的指导下与辅角的协助下,主角呈现其生命故事的空间为舞台。因此,心理剧的基本组成要素有:舞台(the stage)、主角(the protagonist)、导演(the director)、辅角(the auxiliary ego)和观众(the audience)[2]。

1.舞台

莫雷诺认为舞台提供给参与者一个活生生的空间,这个舞台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创造的天地当中[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被束缚而失去了灵活性,而在心理剧中,人们可以凭借舞台的自由和安全,在舞台上找回灵性——从而从无法忍受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自由地体验及表达。

图一[4]为雅各。莫雷诺的夫人哲卡。莫雷诺(zerka moreno)的中国弟子龚?博士设计的心理剧舞台,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

图一

2.主角

主角是心理剧里最重要的元素,所有其它的元素都是随着主角的指示或要求而跟着主角进入他所想要的心理剧当中。团体的其他成员也可以通过他来处理自己的问题。

3.导演

在心理剧中,导演是受过训练引导主角演出的人。导演主要的作用是提升主角的自发性、提词、引导与架构心理剧,协助心理剧的演出者及观看剧的整个团体,将剧从什么都没有变成某种真实的东西。

4.辅角

辅角是扮演主角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任意团体成员。辅角可以扮演某个外在的角色,比如说一艘船、风或一棵树;或某个内在的角色,比如说,忧郁的自己、小时候的自己、或自己内在的声音。辅角的演出需遵循主角的感受与意见,将其没有被表达出来的部分透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演出时辅角投入情绪越多,主角的真实感觉就越强。通常情况下,辅角由主角选择。

5.观众

在心理剧中,那些不在舞台上担任主角、导演或辅角的人,则成为观众。观众通常在心理剧进行时仅默默地注视眼前的演出。在心理剧结束后,观众可以与主角分享自己的感受及与感受相关的经历,从而帮助主角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消除孤独感,有助于其心理问题的解决。

三、心理剧的阶段

每一次的心理剧过程都包含了三个阶段:暖身(warm-up)、演出(action)阶段及分享(sharing) [2]。

1.暖身

暖身的目的是催化创造性的潜能。在这个阶段像是在编织一个安全的摇篮,创造一种真诚和信任的气氛,在这个摇篮中,每个人都可以开始相信导演、团体以及心理剧这种方法。当整个团体像是被一双温暖的臂膀环抱以后,成员可以在其中探索生命,可以在没有惩罚的恐惧下去冒险,从而产生表演和尝试新行为的意愿,以前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有可能做到了,并表达出那些看似像无法被表达的东西。

2.演出

暖身后,导演及被选出来的主角,进一步地将问题从表面带入核心。导演利用团体成员作为辅角,来出演心理剧中的重要人物。在演出过程中,观众是不能坐在舞台上的。剧一旦开始上演,舞台就像是进行着某个仪式的地方,该发生在哪里的事,就只在那个地方发生。

3.分享

分享是将主角带回团体、整合进入团体的阶段。也是让主角休息、恢复、沉淀的阶段。因此,导演会要求团体成员在分享时不分析主角的剧情、不提供建议给主角、不批评主角在剧中的作为与决定、不与主角进行比较,而只能分享心理剧触动的他们的内心感受及与感受相关的经历和经验,这样的分享可以是言语及非言语的。

四、案例分析

下面结合一个“宿舍风波”的案例,说明心理剧的演出过程是如何操作的。

(背景介绍)在这个心理剧中,作为主角的女生(以下简称a)是大三学生,与同宿舍同学发生冲突,关系疏离,自己为此而苦恼。

(一)第一场景

(主角由a本人扮演,配角b由与其发生冲突的女生扮演(说明:依据a、b的描述再现真实场景。)

天气炎热,b正躺在宿舍地板上乘凉,a在窗边与男友通话,a的声音越来越大,突然a边与男友通话边从b身上跨过去(场景已布置)。

b:(生气地看着a说)你干吗从我身上跨过去!

a:(大声对b说)我没有从你身上跨过去!

(继续与男友对话,男友听到宿舍的吵闹声,问其发生了何事,了解情况后要a跟b道歉,a坚决否认,不肯道歉,挂断了与男友的通话。)

b:(气愤地瞪着a)你就是从我身上跨过去了!

a:(大声对b说)我就是没有!

(摔门而去)

第二场景

(b扮演a,指导者扮演b,a作为旁观者,重现第一场景)

(说明:指导者会在扮演b的过程中,说出b当时的感受,并且放大那种感受。目的是让a能真切看到当时发生的情景)

第三场景

(a扮演b,b扮演a,重现第一场景)

(说明:目的是让a能够站在b的角度去感受b当时的感受)

第四场景

(a、b回到自己的角色,对面而立)

(说明:这一场景的目的是指导a化解与b的冲突。分为二步:第一步,通过让a谈在第三场中的感受,让a承认她对b造成的伤害,为化解与b的冲突做好铺垫;第二步,引导a向b诚恳道歉,从而化解两人间的冲突。)

第一步

指导者(面朝a):刚才b那样跨过去时,你有什么感受?

a:感觉生气、受伤。

指导者(面朝a):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a:我感觉内疚。(低下头)

指导者(面朝a):直接对b说出你的感受。

a(转向b,看着b):对不起,我从你身上跨过去,我不是故意的。

b:你在宿舍总是这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神色委屈,眼泪也流了出来)

a(神色不安):那天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男朋友出国了,我心情不好,跨过去时,我没注意到那么多,我也不想的。(边说眼泪也流了出来)

(指导者把纸巾递给b和a,沉默了一会)

指导者(面朝a):以后呢,你会如何做?

a(看着b的眼睛):以后我会注意的,不会只想着自己的感受。

指导得(面朝b):现在感觉怎么样?

b(擦着眼泪):感觉好一点了。

指导者(面朝b):你相信她刚才所说的,她以后不会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吗?

b(小声说):我不知道。

指导者(对a和b说):我布置给你俩一个家庭作业,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放假,你们俩感受到对方所做的,都要记下来,每天晚上睡前,交换作业,了解自己所做的给对方造成的感受。

指导者(对a和b说):你们俩拥抱一下,好吗?

(a和b互相拥抱,两人眼里都有泪花)

后记:两人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看到毕业照中两人相依而立,明朗的笑容,笔者心有安慰。

校园心理论文: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陈素红 胡小红 张西平

摘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里和谐的前提,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一、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内涵及联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的总和,它包括:(1)身心和谐,即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客观并悦纳自己;(2)自我意识和谐,即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3)情绪健康和谐,即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是一种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理;(4)人格完整和谐,即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日趋完善,没有明显缺陷,生活情趣高尚,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善于认识自我,正视现实,言行一致;(5)人际关系和谐,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交往态度,交往动机端正;(6)心理与环境适应和谐,即有较强的自制力,既能客观分析正确认识环境状况,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所谓和谐校园,指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教育模式,以校园为纽带,建立全面、自由、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多赢状态,校园中形成了能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和所属各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使师生员工和学校所属子系统活动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校园是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和谐校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

心理和谐与校园和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校园培育和谐心理,和谐心理造就和谐校园。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支撑的平台。和谐校园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前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多系统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大学校园中人的心理和谐对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和促进师生员工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同时,和谐校园的构建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和谐。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剖析

1、学习障碍

从录取分数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分数明显存在差距;差距背后暴露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低,学习意识淡漠,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学习为了拿文凭,找工作”的学习动机;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意识淡漠,直接导致学生遇到困难常常采用逃避和抱怨的态度,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此外,高考分数偏低的原因致使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高考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之就读学校不如意,使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

2、人际交往障碍

现在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及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许多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面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以及个性各异的新同学,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渴望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对自己的神态举止特别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在交往中异常紧张,不知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感到不安、孤独,产生戒备、多疑心理;从而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社交恐怖症等人际交往障碍。

3、生活情感障碍

独立学院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不讲规律,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存在抵触心理,特别是面对吃喝玩乐、学校周围的网吧等诱惑缺乏自控能力。同时,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少数贫困生的自尊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虚荣心太强,不敢正面看待贫困,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甚至产生防卫、敌对心理。此外:在情感问题上,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个大学生所憧憬的,不少谈恋爱的大学生没能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的关系。部分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享受,纯粹是为了消遣寂寞、寻求刺激,传统道德观念淡化,发生婚前性行为。这种错误观念,易使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难以找到平衡点,陷入痛苦、迷惘,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三、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独立学院大学生出现不和谐的心理状况,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格养成及身心健康,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其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1、领会并落实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思想观念的认识和领会至关重要,特别是学校领导及学校思政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应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刚示要求出发,切实认识到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意识形态中应不断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专职教师扩大到全体教职工,由专职教师队伍扩大到学生社团,由个体咨询诊断扩大到群体预防。只有深刻认识领会到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的常规工作之一并予以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际效果。为了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课编入教学计划,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应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跟踪和反馈。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指导他们有效地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丰富和健全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

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辅导员老师及时收集学生中反映突出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对一些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加强监督、予以引导;通过社团活动的联系,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从而弥补独立学院自身校园文化的缺乏或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深层次问题、有价值问题的探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社团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拓展学生校际交往的途径,邀请兄弟院校在某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锻炼的空间,促进健全品格的形成;通过网络方式,在学校局域网上设立心理聊天室,为学生搭建心理咨询新的平台,安排心理教师及学校思政工作人员以聊天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更新和调整适宜的心理教育内容是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

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敢为、可塑性强,控制力较差、意志力不强,社会认识能力不足,缺少危机感”的人格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重点内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挫折教育。通过在学习中制定竞赛淘汰机制,模拟社会就业等手段,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技巧方法。(2)危机教育。独立学院大学生忧虑性相对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形势、专业形势、就业形势等方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加强危机教育,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3)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独立学院大学生兴奋性较高,冲动性危机的发生率较高,提高学校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深入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其疏导和调适,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心理论文:校园轻生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实施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校园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不好,势必给广大师生、家长心理健康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在学校发生此类事件后,辽宁抚顺第二中学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致全校师生“校园突发事件通告书”、对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分别进行辅导及后续个体干预策略和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保证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效缓解或消除了事件对师生所造成的心理伤害。

[关键词]轻生事件;生命教育;学生安全;心理危机

2009年初春的一个傍晚,高中女孩莉莉(化名)从教学楼顶坠楼自杀,希望以此了结自己“悲苦”人生,身后留下两封厚厚的遗书,对面教学楼高三部分师生,见证了轻生事件的全程。因抢救及时,莉莉生命得救。莉莉的轻生行为,在校园内产生极大影响,师生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情绪上——震惊、悲伤、愧疚/自责、焦虑/恐慌、无助、麻木等;认知上——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对轻生者的不解;行为上——伤心哭泣、不知所措、无法静心学习、难以入睡或梦魇等。许多班主任对学生工作充满了疑虑和恐慌,部分年轻教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学生,甚至不敢进教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也受到了强烈冲击。

为降低跳楼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学校参阅、借鉴大量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相关经验,配合医院、家属及相关心理援助机构对莉莉加强生命救治及心理干预,以防其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同时,学校设计并实施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案,以防止师生群体中产生模仿性自杀行为以及对师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

一、致全校师生“校园突发事件通告书”,澄清事实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协助校长起草面向全校师生的“校园突发事件通告书”,在莉莉轻生事件后的第二日早晨,对全校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做完第一次团体培训之后,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事件通告。

通告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正式向大家宣告莉莉轻生跳楼事件,告知大家莉莉因抢救及时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全力救治中,并表达惋惜、难过心情。这是为了澄清事实,增加师生心理冲击的现实感,避免谣言混淆视听。第二,提供事件冲击后师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绪、行为反应以及如何去应对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专业信息。其目的在于开展校园突发事件的心理教育,阐明悲伤、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的正常性,协助广大师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应对。第三,提供学校及心理辅导机构的相关信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工作人员将随时为有需要的教师、同学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强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的情感和社会支持,增加师生应对危机的资源。第四,对全校师生提出应对事件的“三不”原则——不渲染、不议论、不评判,尊重他人的选择,但绝不赞同!希望广大师生珍爱生命,守护健康,在学校科学引领下携手共度难关。

由于信息及时、透明,态度诚恳、富人性化,规则清晰明了,全校师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免除诸多猜疑或顾忌,齐心协力应对危机,为后面的一系列专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作了良好的铺垫。经验证明,不渲染自杀的戏剧性、浪漫性、神秘性,有助于防止别人盲目效仿。

二、教师团体辅导。扩充应对心理危机的人力资源

为稳定大局,缓解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学校首先对教师团体进行了专业辅导。由于教师团队较大,带动起来会有难度,加之班主任及专兼职德育教师工作职责的特殊性,事件发生后,这个群体心理所受冲击极大,面临巨大心理挑战。所以,学校首先将全校班主任及专兼职德育教师40余人作为教师团体辅导对象。团体辅导于事发第二天和一周后两次实施,时间约三小时。团队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在学校大会议室及多功能厅进行。

第一次团体辅导是在事发后第二天清晨,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紧急磋商后,由校长及心理辅导教师共同出面,首先对全校班主任及专兼职德育教师进行初期心理培训。培训内容分两块,首先由校长以客观、公正而严谨的态度向全体参与团体辅导的教师通报学生轻生事件始末及相关事宜,澄清事实,阐明态度并向全体班主任、专兼职德育教师提出基本要求,希望大家能尽快消除不必要的担忧、猜疑和议论,全力以赴协助学校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保校园稳定及师生生命安全。

而后由心理教师做初步的专业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参训教师在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维护的同时,做好安抚本班学生及家长工作,密切关注高危人群,预防模仿自杀行为的发生。培训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校园突发自杀事件发生后,师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协助参训教师先行了解和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担忧,在团队中获取心理上的支持和动力。二是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协助、指导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培训,班主任要增强危机干预意识,密切关注和把握本班或本年部学生心理及行为动态,特别要关注情绪反应强烈的几类学生,如与轻生者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好友、参与现场生命救助的同学、目击事件过程的同学、与轻生者有过类似绝望心理历程及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同学等,以掌握高危群体的状态,减轻学生精神负担。三是危机事件面前,教师应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配合学校整体工作,根据本班实际适时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第二次团体辅导是在事发一周后,对教师进行两个小时的团体培训。期间,心理教师将精心准备的《校园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常识(教师篇、家长篇)》发放给所有参加团体辅导的教师。

教师团体辅导包括建立关系、澄清事实、整理感受、小组分享和专业指导五个阶段,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情绪和行为困扰,使其对学生轻生事件有比较客观、冷静的看法,也为他们如何观察本班同学心理及行为反应、协助同学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并为后来学生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教师团体辅导更坚定了全校师生积极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信心。

三、学生团体辅导。修复受伤心理。预防学生模仿自杀行为发生

校园自杀事件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尤其是事件目击者、轻生者好友及有自杀倾向或有较严重心理问题一时未找到有效应对方法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干预,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新的危机。通常情况下,自杀传染现象源于其他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效仿。自杀群的受害者并不局限在相互认识的同学,一些相隔遥远甚至根本不认识自杀者的年轻人亦可模仿前者行为,将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对这个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协助他们认识自杀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帮助其认识自身所拥有的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对早日恢复其心理平衡、防止其模仿自杀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事发第二天下午开始,先后对轻生同学所在班级全体同学及事件目击者等学生群体近百人进行了团体辅导,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安静、宽敞的团体心理辅导室分小组进行。学生团体辅导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导入。首先,心理教师向大家介绍团体辅导的原因、目的,阐述团体要求——尊重、真诚、分享、信任和保密,使同学们对这个活动的目的有更清楚的了解,以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

第二阶段:整理感受。为协助同学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句子完成”活动,请同学们在一张事先提供的空白纸上写出:“自己是在——(时间),通过——(途径)得知莉莉同学轻生事件的,当时的感受是

(怎样的)。”同学们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或绘画等方式自由联想,在已分割好的九个方格中,自然呈现出此时此刻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联想及想要表达的心声。同学们在自由绘画联想环节中,淤积的情绪及想对莉莉表达的情感随着对以往与莉莉共同生活、学习的回忆自然地呈现在画面中。有的同学在不自觉地流泪,有的同学已泣不成声。在后面的小组分享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通过自由联想绘画、书写等方式,使自己淤积的悲伤、震惊、惋惜、焦虑等处于被阻抑状态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宣泄。

第三阶段:心理教育。面对同学们在自由绘画联想环节中所呈现出的各种情感反应,学校首先向同学讲述了人在遭遇一些重大生活事件或突发事件之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绪反应,包括冲击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学校还告知同学们,在得知莉莉轻生跳楼后,大家出现的恐慌、震惊、难过以及愤怒等情绪反应及伤心哭泣、不知所措、梦魇等行为反应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强,就有可能变成病态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引发心理危机。同学们在接受了心理疏导之后普遍表现出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理解和接受,并在小组分享中更为坦然地表达和分享他们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表明了及时心理疏导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小组分享。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校引导小组同学进一步整理和分享个人感受与想法。当团体成员发现面对同学的轻生行为,每个人都有复杂的感受和情绪时,要能够去探索、接纳、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学习理解和接纳别人的感受,学会彼此分担压力、彼此给予支持。交流过程中,学校还在适当的时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对未来和生命的看法。在深入交流中,同学们意识到,面对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逃避或是轻生的选择,并非解决问题之道,反而可能因为我们的一时冲动,而伤害到更多无辜。

这个环节中,安全、信任、尊重、开放、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至关重要。在情绪自然释放、情感自由表达、思想互动交流中,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第五阶段:表达祝福。小组快结束时,每个同学得到一张彩纸,将自己想要对莉莉同学说的话写在上面。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梳理自己的情绪及心声。事后,同学们将这些纸条放进一个精心准备的纸箱中,作为送给莉莉的一份特别礼物。在同学们的祝福中,心理教师跟所有同学一起为正在医院抢救中的莉莉同学默默祝福。

四、后续个体干预策略及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

为使有特别心理需求的师生得到及时有效的个体辅导,学校还组织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等以“个体心理咨询邀约书”形式向全校师生公布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心理咨询信箱、个体咨询时间地点及校外心理辅导机构的相关信息等,以鼓励那些受事件冲击较大、引发问题突出或有其他心理帮助需要的教师、同学及家长通过面询、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获得心理援助。

为协助莉莉及其家属有效应对危机,防止其再次自杀,学校还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莉莉的自杀动机及自杀未遂后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院及相关心理援助机构专家等从不同层面谨慎地对莉莉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援助。生命救助期间,全校师生发起了“尽献一份爱心,挽救花季生命”的爱心活动,带着一份份对生命尊重与热爱的礼物和款项集聚在莉莉身旁,既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莉莉生命救助费用的沉重负担,又让莉莉感受到了全校师生对她的爱与惋惜之情,勇敢地活下来,才是对父母、师生及母校之爱最好的报答。同学、教师、学校领导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还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为莉莉同学提供足够强大的社会支持,这一切是最终有效协助莉莉同学充满信心、重新站立起来的强大动力。

学校通过家长课堂、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常识宣传、心理辅导课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危机干预及生命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及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常识及生命教育基本理念,引领广大同学更加珍爱生命,正确看待挫折,积极应对人生。实践证明,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此次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园突发轻生事件的发生,对于学业压力大、心理应对机制还不是很完善的中学生来说,不亚于一次特大心灵地震的冲击力。事件发生后,学校能够在救助生命同时,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系统实施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有效缓解或消除了事件对师生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保证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校园心理论文:浅谈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

【论文关键词】校园 语言暴力 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

【论文内容提要】校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和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层次剖析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人们对校园生活中的同伴暴力、体罚等暴力行为深恶痛绝,然而有一类无形的暴力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2004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了“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其中“语言伤害”以高达81.45%的比例列居首位,“同伴暴力”、“运动伤害”居第二和第三。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语言暴力”的重视。何谓“语言暴力”?它是指诉诸于口头或者书面的语言暴力行为。比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使用谩骂、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口头语言暴力现象则更为普遍,如“笨蛋”、“傻瓜”、“没有出息”等语言。近日.有记者就此对厦门市两所小学的120多名六年级学生及相关人士调查采访,发现“语言暴力”确实已经伤害了许多孩子。老师的冷言冷语、家长的厉声呵斥、同伴的闲言碎语,就如同插在幼小心灵上的一把把无情的尖刀,悄然无声地带来了无法治愈的伤口。本文试图通过对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为减少乃至杜绝校园“语言暴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语言暴力”受害学生的心理分析

案例1:2004年4月,重庆市渝中区初三女生丁某因为上学迟到,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其间班主任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赤裸裸地贬损丁某:“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丁某遭此侮辱,一时想不开,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2: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位优秀学生明明(化名),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当选为小队长。但由于他的好朋友丽丽(化名)当上了班长,他就遭到了妈妈“连女的都不如!”的训斥,同学们也拿这件事笑话他。结果,一对本来很要好的小伙伴从此不再说话,他更是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案例3:小涛个头高,人长得靓。但从初三开始。他的脸上长满了粉刺,同学们喊他“麻瓜”,刚开始还只是几个同学开玩笑,后来所有同学都开始喊,连女同学也这样叫。每次被喊“麻瓜”,小涛虽然不吭声,但心里都不好受。一天早上,他突然跟母亲说,自己长得难看,体毛很长,要妈妈带去脱毛。还说自己鼻梁上有疤痕,要妈妈带他去北京整容。以后,小涛常低着头,掩着鼻子,不敢抬头看人,不打篮球,后来不愿上学,最后连家门都不愿意出了。上面几个活生生的案例足以让我们看到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语言暴力”对孩子心灵的巨大杀伤力了。“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学生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恶果。可以说“语言暴力”是残害学生心灵的“凶手”。

据许多临床心理医生的总结,家长、老师或同伴侮辱性的语言是对孩子心灵杀伤力最大的软暴力。受到“语言暴力”伤害的学生,首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失眠、心跳加快、情绪不稳等表现,随即就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再接下来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相比成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思想单纯,心理敏感,感情脆弱。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和苦头。因此,往往大人感觉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重大伤害。严重时甚至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当一个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有了一种自尊的感觉时,会慢慢筑起一道心理的防线,去保护自己那脆弱的心灵;而一旦这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有意还是无意的侵扰与冒犯,就很有可能变得尴尬窘迫、自我封闭、痛苦无助及至心灰意冷。最后是。哀莫大于心死”,再也提不起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了,久之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皆渴望得到他人对自我的爱护与肯定。特别是得到自己生活中重要人物(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逐步增强,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对他们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青少年在团体中获得肯定、尊重,可以帮助他们肯定自我的价值。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面对缺点错误,他们需要的是师长的中肯批评和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恶语相向。

二、“语言暴力”肇事者的心理分析

事例1:据一位王女士反映,她的孩子属于顽皮和自尊型,并非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有一次孩子上课做小动作,被老师当场严厉训斥:“像你这样的小孩就不配来上课!”从此以后,王女士的儿子对上课读书充满了挫败感,对老师充满了恐惧。王女士为了调动儿子的学习积极性,只得将他转到另一家学校。

此事例其实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近年来,随着师德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孤立、冷落、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现象却呈上升趋势。

首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心理健康欠佳。造成.“语言暴力”的内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其次,有的老师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教育观念过于陈旧。在他们眼里,孩子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格,不必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主体看待。

另外,这也说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有发展前景的考核标准。在这种压力下,老师的心理也比较急躁。当。望生成龙”的希望化为泡影,当学生成绩成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那些所谓的“差生”、“调皮生”便成了少数教师的。肉中刺”、。眼中钉”。一旦这些学生犯错,在目前。体罚”不准也不能的情况下,“心罚”便成了教师对学生施暴的。首选”。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彻底告别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事例2:一位从事心理工作的家长说,他在小时候曾经当众笑话过一个同学长得过大的耳朵,当他的同学哭着冲出教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后来。他当了家长,很早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取笑别人。事例二告诉我们:很多老师和孩子在。出语伤人”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这些语言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许多老师自身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知道。你真笨”这些话对孩子有心理伤害作用。也许就是这些。随口说说”的话语,给思想单纯、没有设防能力的孩子带来了的心灵伤害。我们应该尽快让孩子周围的人特别是教师们了解到。语言”也会伤人。

事例3:笔者的一位好友是一位中学老师,据我了解他的脾气非常好,也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很尽职很有耐心很勤勉的人民教师。但是在一次交谈中。他告诉我他也经常被一些非常不听教导的学生搞得很头疼,他们不但不听课而且在课堂上捣乱,忍无可忍的他只好扔给他们一句话:。滚!”

事例三启发我们:对于顽劣的孩子,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但是问题是应该怎么“惩戒”。以往或现今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有些家长特地交待老师:“你能骂孩子。是对我的孩子更负责!”这是中国家长传统的意识、习惯。对于特别调皮不服管教的学生,通过一些反话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其收心,努力学习,有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批评惩罚?我们认为,用激将法重要的是老师能真正站在爱学生的立场上,而不是一气之下的泄愤,更不是放弃这个学生。例子中笔者的好友对其学生的呵斥,就只是一气之下的泄愤,而没有讲究批评的艺术。不适度的批评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可否认.还有些老师常以恨铁不成钢、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自尊心、促其上进为借口,但骨子里暴露出的却是对孩子人格尊严的轻视。

三、消除语言暴力现象的几点建议

在对。语言暴力”受害者和肇事者进行心理透视时。已经提到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了。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也许就是下面两则事例给我们的启示。

事例1:某校开家长会,有位老师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孩子很不遵守纪律,上课没能坐定三分钟,你要好好管教他。”这位家长听后很伤心。当她回到家里时,看到孩子正在等着她。这位孩子知道自己平时表现不够好。所以很想知道老师对自己母亲说了什么。这时,母亲控制着情绪,很认真地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你以前上课只能坐定一分钟,现在能坐定三分钟了,并希望你以后要做得更好。”孩子听后很高兴,也受到很大鼓舞。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特别早,也很遵守纪律。此后,这位母亲不断地鼓励他,后来这孩子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教师与家长要优化教育的科学方法与艺术,学会表扬和批评。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善于克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蔼、友善、热忱、耐心和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信心与爱心。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这种控制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心基础上。要告诉孩子:你不错、你行、你很棒、你没有问题、你只是小小的。心理感冒”等。

批评,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使用它不可简单、粗暴、生硬。如果需要批评的话。教育者也应该充分考虑批评方式、受批评者的承受能力与效果。否则。会事与愿违,产生不良后果。教育者在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探讨,使批评艺术化。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事例2:最近。广东江门新会一些小学,共同推出1o条教师禁用语。1o条禁用语主要是对教师日常教育学生时,容易说出的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进行归纳。禁止使用。学校老师纷纷表示。将努力不使用1o条禁用语。

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学校教学管理中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比如可以采用制定“教师禁语”等措施。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陆续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行业忌语”。如医生忌语、法官忌语、从警忌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语言暴力”的发生。因此。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教师忌语。把此列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有三类话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忌语”:一是话题涉及到家庭、父母时。不可使用“缺少家教”、“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带有讽刺或鄙视的语言;二是不要对孩子的本性妄下结论,诸如“天生就是个蠢才”、。一辈子没有出息”等;三是不要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侮辱。如“你比猪还笨”、“你简直不是人”、“我像你这样早就跳楼了”等。

另外,教育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使学生们在心灵受伤时有一个倾诉和治疗的场所。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园地,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致力于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着力于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愿我们校园告别“语言暴力”的阴影,愿我们的孩子们沐浴着爱的阳光!

校园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

[摘要]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离不开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良性互动。大学生心理和谐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关系中探求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和谐教育;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对促进校园和谐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校园;是全体师生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校园;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校园。和谐的心理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本文拟从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关系中探讨实施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是体现高校服务社会宗旨和任务的需要

高校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和谐校园关乎组成成员的个体自身人的和谐和大系统的社会和谐。学校心理环境的优劣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身心发展、对于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指导,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和谐、健康的身心条件,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样,高校人才才能达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所以,在转型期的社会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够完善的前提下,和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都要珍惜生命、乐观向上。学生能否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认识社会和看待人生就取决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心理和谐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协调性。个体心理的协调程度是社会心理健康和成熟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国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心理和谐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保持开放的心理状态。社会需要个体主动了解世界,吸纳接受外部信息,参与外部事物,对外部世界抱定积极的态度,拥有宽广的胸怀、吸收与学习先进经验和科技文化的渴望,勇于面对全球性问题,培养科学、民主、信息、环保意识等,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心理开放性。具有和谐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提高其社会心理整合程度,无论是在认知领域、价值领域还是道德领域,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减少心理挫折感、焦虑感、失落感等等不良心态和情绪的产生,促进整个社会心理整合、规范的进程。

(二)心理和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个人的价值感、成就感。有了和谐的心理素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但都离不开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作保证。

心理和谐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心理和谐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等特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任感,从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配合和参与。这一主观态度的转变对于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品德,主要着眼于大局而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而对心理问题的微观分析、研究不够。由此可见,将心理和谐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借用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于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谐是促进校园和谐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容;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因此就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每个个体心理和谐都会促进大学校园的进一步和谐。学生群体是高等学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群体的稳定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群体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提供支撑的平台。和谐校园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前提,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安定团结、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及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心理教育在学校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树立科学的和谐发展观,为学校教育教学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撑平台。所以,心理素质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根据大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及可塑性强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学校各种学生团体,参与校园文体活动,以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精神得到发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心理和谐教育观,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三、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诉求

(一)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来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克服人生挫折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等各环节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挫折,勇于迎接挑战,在磨炼中成长。坚强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是大学生成功的必备素质。

(二)培养自尊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自尊心是人们自我尊重与相互尊重的一种心理倾向或性格品质。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目标;责任心是指一种责任意识或负责精神。自尊心是成功的起点;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责任心是成功的保证。这“三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平衡发展的“三心”,才能激发出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勇于进取,奋发有为,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社会的安定团结,也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良好的人际环境可以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校群体的内聚力,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融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对现实与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并进而形成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的性格。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青年学生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学生的智力发育,而且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大学校园中为人际关系而愁眉不展,影响情绪和学习效率的人不在少数。在缺乏友爱理解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易形成抑郁、自卑、猜疑、嫉妒、冷漠等不良性格。总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大学生早日成才。

(四)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广大社会成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社会。它建立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同样道理,每个个体的精神面貌如何与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校园息息相关。积极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人对自己、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心理。在构建和谐校园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矛盾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充满信心。要以乐观进取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积极迎接各种新的挑战,体验快乐与幸福的生活。

四、实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将简单的心理辅导转化为现实的励志教育

针对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并给予最大的称赞与鼓励,增强自信心。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增强集体生活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对个别是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应该采取适度的批评,使其改正错误行为,给予其合理的期待和真诚的帮助,尽量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对有较强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的学生,应该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积极鼓励他们多参与群体生活,用事实和案例教会他们如何去接纳他人,关心他人;要把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作为群体成员给大家带来的愉悦,使其性格变得宽容、大度和平和。

(二)在课内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心理 “和谐教育”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内外教学的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谆谆善诱,在德与才、情与智、身与心诸方面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和谐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党团、班集体、学生公寓、学生社团等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构筑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创建心理聊天室

利用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构筑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创建心理聊天室。高校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各级心理教育网页,在网页上开设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治疗、心理自助、心理咨询、心理问答等栏目,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心理学知识,激发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网上心理咨询;在网页上设置心理咨询专用电子信箱、网上心理咨询呼叫热线、心理老师在线答疑、心理咨询bbs栏目等等,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而在心理聊天室里,还可进行师生互问互答、同伴解疑等网上心理咨询,让网络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为了保证网上咨询者资料的保密性和尊重咨询者的个人隐私,网站可专门成立监管小组,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监管制度,保证心理咨询的纯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校园心理论文: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视

论文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万出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课堂。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内涵及表现

(一)基本内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教育者对对方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换言之,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接受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一种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相对立的强烈否定情绪。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作为与外界引导相对抗的反控制心理,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否定态度和抵触情绪,二者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而非同一关系,我们不能简单把对抗、猜疑、不满等归结为非常规性质的态度反应。

(二)具体表现

1、主观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与不来、学与不学都无大碍,不少学生持有此种观点。在现实的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忙于发展经济。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空洞无物,学这些课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实用课程和技能。于是,很多同学盲目逃课,甚至还出现为了通过”考研”平时不努力学习而大把花钱上辅导班的怪事。

2、态度上偏激: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精英阶层,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往往以自己提出的”新思维”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中间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淡漠,市场经济下的极端功利化主义倾向日趋明显,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剖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首先,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诱因。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信息输入源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其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人格力量、知识结构和教学体态及教学语言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形成对所讲内容的可信度。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年岁偏大,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这样不免会出现缺乏教学热情,令学生和教师都很尴尬的两难境地。某些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工作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对待工作抱着”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去敷衍,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自以为是,自恃甚高,那就更会使学生的对立情绪加剧,导致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加深和升级。

从教学内容来看,单调乏味的枯燥内容使学生逆反心理日益加剧。大学生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他们非常渴求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求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飞跃。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革和突发事件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从教学模式来看,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方法,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并且忽略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教师讲,学生记,上课记,下课忘,考前背,考完忘,强制性的顺从式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生理因素和自身素质: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所在。从生理因素看,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急切渴望长大的情绪使他们急于审视成人,考察自我,向别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青年学生无不希望像父母和师长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但他们的阅历太浅,对社会的了解还甚少,只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有限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从而在自尊心受挫的极为敏感的情况下,以自己出人意料的”反叛”行为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的知、情、意、行具有典型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思维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足够和理性和成熟,而认定的事物和观念也往往处于一种懵懂和憧憬的状态。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即使面对权威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挑战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有限,眼界相对狭小,故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用客观、辩证、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前瞻性的看问题,难免在控制和支配自己上有一定的任性和会轻率盲动。

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中介。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效益是首要原则,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深深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前进迫切需要国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距今160多年前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在完全不同。面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深切体会到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展示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态度诚恳且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品质和待人如己的爱心定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讲课无的放矢,毫无耐心,完全用命令去对待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不时讲一些反面消极的东西,致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法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合理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和心理状态,在充分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现到本质的去看待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拥有的材料既要全面,有正面的事例还要有反面的典型;另一方面,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的眼光本质而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进行分析。

(三)评价体系:改变了考定音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考评体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检验的准确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还是以学期末的一次大考为主,应该逐步过渡到考评方式的多样化,除基础知识考试外,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写论文、社会实践等手段考核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加大对平时考核比重的上调逐步激励学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拎领会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建立~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校园心理论文:论和谐校园建构中的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问题

【摘要】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有自身,环境,网络等。构建和谐心理应注重修身,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与监管力度等。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 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 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 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 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4页)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 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 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 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校园心理论文: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建设;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将这一命题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别要关注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们从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和谐,保证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一、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价值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务持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在看待整个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家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贫困大学生更是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今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校园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但归根到底,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30%,特困生比例为10-15%。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心理贫困”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心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他们带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父母的殷切期盼来到大学,渴望自己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和同学尊重的对象。但由于经济困难,学习生活条件差,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相形见拙,导致他们很难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在矛盾冲突中,把经济上的不如人、见识上的不如人扩大到能力的不如人,以致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自卑心态。在此情况下,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种行为,都可能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特别是刚入校的贫困大学生,远离了在中学因学业成绩较优秀得到同学崇拜和老师赞扬的目光和声音,强烈的自尊心与脆弱的情绪情感交织。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情感体验,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2、充满愧疚和无奈

凡是贫困大学生,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或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家庭经济负担异常沉重,或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挣钱困难,或家庭遭遇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令贫困大学生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父母、为家庭减轻压力而焦虑,生活在一种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面对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难以表现应有的青春活力,应对学业没有激情,参与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朝气,情绪低落,心智不能集中,精力难以张扬。心有余力不足,无奈之感时上心头,个人生活空间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回避人际交往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维系着个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应该说。充满青春气息,充满火热激情的大学校园生活对贫困大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他们也渴望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但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虽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意识,但又往往因为担心自身能力不够、怕自己的表现不优秀导致矛盾和冲突,找各种借口拒绝参加和参与,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敏感。

4、过度自我防御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涉及自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除了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外,在其他事情上也习惯于谨慎行事,思前想后,在面临抉择时,内在期望与外在要求产生冲突,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常常担心某种行动会带来自尊的伤害,情绪上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同时,他们对老师与同学的言行特别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使其对号入座;一个不在意的举止,可能使其产生误解。长期如此,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封闭自我,性格偏执,待人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嫉妒、过度掩饰、敌意等情绪随之产生。

5、自轻苦闷

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常为学费和日常生活保障犯愁,焦虑不安,致使不能安心专业学习,有的开展勤工俭学,在校外打工、经商,也直接影响学业,一旦学习成绩欠佳,便产生无法抑制的苦闷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也由于经济上的困境,他们不愿也不想过多地参加各类活动,抑制了个体潜在能力的发挥,致使他们的社交、应变、表达、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难以有效培养,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理难以消除,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心理特征,出现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情况也有着差别。笔者认为,目前致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讲究经济效益,追求财富的价值观支配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受歧视、受嘲笑、受奚落,社会上“以钱待人”的现实,找关系、找门路,有理无钱行不通的现实,都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而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一种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同时,社会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竞争的残酷和就业的艰难,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现象,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再加之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中学和家长一味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社会评价高级中学生和学生个人。长期是以分数论英雄。在上述环境的影响下,很多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抱怨,从抱怨父母、抱怨家庭到抱怨他人,怨天尤人,变得十分消极,引发心理障碍。

2、学校环境不适应

其一,农村与城市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城市里的高收入家庭与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迥异。贫困学生衣着朴素、乡音很重,举止土气,在生活中难免惹人笑话,加之经济窘迫,对少数学生拥有的手提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mp4、名牌服饰等用品感到的是奢侈和陌生,更谈不上拥有,相形之下,由羡慕到无奈,产生隔阂心态。其二,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刻苦学习,成绩拔尖,成为老师表扬和同学崇拜的对象,但他们由于学校条件与自身家庭条件的制约,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外,综合素质较差。来自城市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强手如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失去优势,感到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甚至全盘否定自己,从而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其三,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贫困学生的许多“不入时”必然遇到冲击,时常给自己带来尴尬或难堪。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容易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突然变得明显起来,特别在拜金主义风气日盛的今天,反映到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在同学聚会、衣着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显身手,贫困大学生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自己进行自我封闭——软性自卫。

3、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贫困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显然具有落后性。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因,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大学里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会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产生自卑等不和谐心理。

4、自我意识偏差

贫困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和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成长。他们有的是独生子,即使有兄弟姐妹,由于其学业优秀而成为父母十分看重的对象,为了让其安心读书,父母再辛苦也不让其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家庭再困难也要供养其生活费用,受到父母过多溺爱、保护,他们很难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和节俭,致使他们认为生活还过得去,我的享受也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就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但缺乏独立生活、自我调节的能力,缺乏完善人格,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社会和他人,对社会现实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些问题往往在大学生这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暴露出来。归根结底。这是贫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反映,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幼稚性与成熟性、理解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

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措施与对策

1、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系列心理问题,出现心理不和谐现象,根源主要在于家庭经济的困难。要解决心理问题,主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学费交不上,日常生活没有稳定的保障,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回避。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旨在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个高校,都在为解决贫困在学生的问题竭精殚虑,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助学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也随着各种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建,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无论从面上或程度上,尽可能减少贫困学生因经济窘迫造成的心理不和谐。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我们应该承认,造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经济贫困的因素,同时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在日常生活面前,贫困大学生往往把目前的困难看得无法解决,对前景没有信心,造成心理困惑和矛盾。因此,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从正面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认知:贫困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也不是家庭和本人的错;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贫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比较普遍和长期的社会问题;贫困虽然影响学业,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可以磨砺意志,促人奋发图强等等。解决了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3、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高等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或咨询,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体系,为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充分运用高等学校的各种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表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消除防卫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要在校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结合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主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困,帮他们之所需,让贫困大学生时刻体会到校园的温暖和师长的关爱,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正确看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使贫困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4、加强自身修养。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却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出现种种错乱而出生无穷烦恼。贫困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的生活观与科学的生存技能有关。抵御心理贫困的关键在于积极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理性引导偏执,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之心,保持清醒,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对待家庭,常怀感恩之心,克勤克俭,自觉克服和抵制享乐主义及攀比心理;对待他人,常抱友善之心,见贤思齐,乐于交际,善于交际;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决不言败。

总之,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使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怪圈,加大经济扶持力度是前提,正确认知贫困是基础,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是重点,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

校园心理论文:探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当中的许多理论问题需要人们积极去探索、归纳和总结。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适时适度、科学合理地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心理功能

一、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决定着其心理功能的方向和强度。面对类似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会。在困难或挫折面前,有的人能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处理,有的人则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所有这些,都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受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的影响。一个富于理想和感化力的校训,一场感人的名人事迹报告会,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一次高雅艺术作品展览,一次思想教育方面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好的熏陶。某高职院校一名学生谈到他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体会时说:“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期的电影活动月。当从影片里看到、、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奔走呼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时,我深深地感悟到怎样的理想才是最崇高的;当看到焦裕禄不顾自身安危地忘我工作,全身心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受到了人民的一致爱戴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当看到雷锋毫无私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被人们永远怀念时,我深深地认识到怎样的人格才是最高尚的!”

二、人格塑造的功能

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人格的发展和提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首先,在良好的校风、学风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就是优化人格的过程。人格缺陷往往源于无知,无知容易使人狂妄、自卑、庸俗,而知识则使人充实、自信、高尚。其次,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学会了自立和与人相处,提高了对现实的认知能力。再次,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加深对人生的体验,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和社会。最后,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充分接触各种先进的理论、思潮,确立起自己的社会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为人处事的准则。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塑造其健全人格。

三、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的导向功能

一般说来,良好的校园文化都具有继承性、现实的时代性和超前性,因而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和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现实未来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潜力,确定崇高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动力,推动他们去储备实力,展现自我,创造未来。某高职院校一名大学生在日记里写道:“高考对我而言代表着失败,我怀着失落的心情来到了这所大学,一切似乎都变得无所谓了,什么理想、追求,离我是那么遥远。后来,是学院的精神激发了我,使我重新恢复了信心。学院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跻身世界一流,保持国内领先,建成中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令人鼓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我信心百倍——培养本市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坚信在这样一所高校里刻苦学习三年,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可见,校园文化精神能够改变一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能够使其一名消沉的大学生变得上进和勇于拼搏。

四、精神激励的功能

优良的校园文化能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广大同学的成才欲望,促进学生自觉努力去学习,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校园文化能使学校形成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环境和激励机制,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在动力。如一场革命历史报告会能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操、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的理想;一场企业成功人士座谈会能使大学生深人了解企业家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增强吃苦耐劳的意识,自觉奋发图强。

五、文明形象的促进功能

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十分关注自我形象的个性化。然而,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健全、对港台及西方文化缺乏深层的理解,他们往往容易盲目效仿港台明星的言行举止、衣着仪表,并认为这就是有个睦、符合潮流。譬如,有些男生喜欢留长发、染发、穿稀奇古怪的衣服,他们认为不同寻常的仪表行为更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校园文化另一重要心理功能就是通过良好的氛围和养成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形成。如某高职院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风采之星”大赛,每次比赛都吸引了上千名同学参加。参赛选手要在形象、特长、个好及对有关问题的看法等方面接受考验,最后,通过评委及观众的评选,选出了最受欢迎的十大校园风采之星。通过比赛,选手和广大学生观众从中认识到怎样的形象、怎样的言谈举止、怎样的个性修养才是同学们所最为认可的。

六、发挥特长,提高能力,建立自信的功能

校园文化还能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发挥特长、提高能力并建立自信。据调查,78%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表明“为了锻炼能力”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中成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使用网络和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在策划组织、协调交际、审美以及对高雅艺术文化的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却明显较弱。因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他们的特长就显得特别重要。某高职院校电子系一名女生说:“我们学院有许多学生组织,我参加了院学生记者站和系学生会外联部的工作,从中学到许多本领。在记者站,我学会了怎样去寻找一个有重大影响或重大意义的事件,怎样做一名采访记者,如何写新闻稿等等。而外联部的工作则大大提高了我的公关能力,大大增强了将来投身社会参与竞争的信心。”

七、引导、规范言行的功能

校规校纪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约束力,前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正式行为规范,后者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就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这是“依法治校”;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都不可能明确到每个学生、老师的每个具体的行为。因而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和道德的约束力就能有效地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以德治校,使校园文化的信念、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营造出一种大家共同推崇和遵守的、高雅文明的精神文化氛围。以法治校,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长期相对固定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文明的行为举止;而以德治校则可以减弱各种校规校纪对学生心理的冲击,缓解自治心理与被自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在大学生心中引起的种种心理抵抗力,从而在校园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

八、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功能

当代大学生平时很少吃苦,缺少磨炼,依赖心理强,缺乏忧患意识,缺乏刻苦学习、艰苦创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成长成才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某高职院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自工程”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义务劳动,组织大学生打扫宿舍教学楼卫生、冲洗厕所、粉刷墙。这些活动,不但能使大学生懂得去维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并尊重他人的劳动,而且能使他们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该学院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训活动,在活动中按照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要求大学生,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时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校园心理论文:关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和谐。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和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努力使自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能在不利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走自己的路,直到取得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此为目的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为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业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以及创新、竞争、发展,提供人文关怀,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是建立在师生心理和谐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离家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措施

1.全员参预,构建学生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乃至生命,特别是心理危机,作为成长中的大学生,他们对心理问题往往缺乏自我意识,自觉、自悟、自调、自控能力欠缺,因而,需要营造心理关注氛围。在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宿管人员)都负有关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实践表明,通过提供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个体身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学生群体和家庭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应通过构建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治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加强学科渗透、“两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机关系部的管理服务;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各种体育活动等途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态势,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构建我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

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要按照每个自然班设立一个心理观察员,院系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并按心理观察员、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层层报告制度,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报告。(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继续做好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工作,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院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预防与转化工作。院系每年组织对大四不能毕业学生、对大一第一次不及格学生、对大二、大三多门不及格学生、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处分学生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小组,对院系、校医院、心理咨询老师等报告上来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风险评估。(4)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的信息收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学校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名称、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调查结果、学院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及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

3.专兼结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

全体专兼职学生政工干部、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骨干力量。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支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心理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抗挫折的能力。院系党政领导、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行为;学生专兼职政工干部、辅导员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谈话,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问题;对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报告系书记和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并积极配合讲究技巧做好周围学生工作,为其缓解心理症状创造良好的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环境,这样通力合作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师生合力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现实中,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的片面性及种种顾虑,使得一些学生远离心理咨询中心,不愿或不敢涉及咨询部门。这就形成敢于上门咨询的人是对心理健康重视的人,这些人反而不会出大的问题;而可能出问题如自杀、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的人,往往是不来咨询的人。预防这类人的心理危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干预的宣传,依靠广大师生的觉察力和敏感力来群防群控。

我院现有在校生达五千多人,仅靠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辅导员的工作是很难把心理关怀落到实处的。目前很多辅导员要面对几百名学生,我们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就要发挥学生组织、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助手、耳目。事实上,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辅导员和学生往往是第一发现者,因此,要通过组织、指导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与此同时,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由心理委员联络宿舍长,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和培训来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互助友爱的人文关怀氛围,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归宿感,为学生构建心理沟通、心理支持和信息传递系统,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从某种角度讲,和谐大学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所以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今后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形成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相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对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