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09:03

校园信息化论文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校园文化积极措施

Key word: Informationization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Positive measure

信息化就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就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共享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学的迅速发展、规模扩大、人数增多,出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体,以高校的物质文化(教学设备,学习环境,生活设施等)为基础,在教学,科研,学习,交流,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中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位置,教学科研设备,生活设施;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行为文化主要指的是师生的行为习惯、各类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有很多外在表现形式,如校风,学风,校训,校史等。

一 高校校园文化呈现以下特征:

(一) 社会性。文化是社会的文化,校园文化也与它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

(二)独特性。高校校园文化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文化,它是高校的师生和干部等主体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无论在参与者还是内容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独特性。

(三) 先导性。高校师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在知识素养、思维方式、认识水平等多方面要高于其他社会成员,由其所创造的校园文化必然体现出一定的先导性。

(四)潜在的导向性。高校校园文化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高校的各项工作也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这种导向是无法度量的,所以它具有潜在的导向性。

二 信息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条件、环境氛围和激励因素。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校园文化中以校园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方式及思想观念也随着物质文化的改变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而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1)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知识的价值。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经济、信息经济逐渐表现出重要作用。许多校园人创业成功的经历,使青年学生看到了知识、信息所体现的智力价值。知识经济将是社会经济的主导,脑力劳动将成为人类的主要劳动,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这些观点已深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并影响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2) 有助于追求创新。网络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而且内容丰富,更新快速,学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理解和接收,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跳跃式、综合式思维。网络技术的普及,不仅要求学生突破传统的线性思维,也要求高校追求制度创新,学术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3) 有助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学生于课堂以外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渠道,授课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信息网络化的形式下,学生可以方便的登录校外网站,充分接收信息,交流学习和生活经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突显。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高校和大学生的发展出力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校园文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信息化使校园的制度文化面临威胁。

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带给人们的是一个虚拟的环境。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主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人们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创造自己的身份,随心所欲的发表言论, 人与人的交流只是基于纯文本的交谈,甚至不知道网络的另一头是敌人还是朋友。正是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污言秽语、封建思想会严重干扰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长期接触网络并追求个性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一些价值观未正确建立的学生必将不知不觉间受到网络信息垃圾的污染,导致道德意识弱化,自由意识泛滥,法律意识淡薄。如在一些高校的校园网上,有些同学甚至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制度,宣传反动信息,漠视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

网络的发展,使得校园内外的界限逐渐消失,而学生的主观意识却在急速增长,必将给校园的组织制度的建设带来威胁。

2 网络交流的符号化,对师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负面影响。

多媒体教学中,老师事先把教课内容输入电脑,上课时间只需要动动鼠标就可以了,远程教育中以前面对面教课的老师也被一台电脑所代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受阻,就会变得越来越疏远,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经过时了。

网络没有时空的限制,人们容易产生错觉,现实和虚拟容易混淆。计算机网络所传递的只能是计算机自己能够识别的符号, 因此,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被简化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 校园文化以情感作为媒介的渗透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大学生的理想化追求可能会促使他们非常热衷于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交流,而忽视了身边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因为带着“面具”少了面对面的感情交流而产生信任危机,导致孤独,冷漠,缺乏责任感的性格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

3 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冲击了校园的主流文化。

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开放性的文化,人们交流的时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空间的阻隔也随之消除了, 任何信息都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不受某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而在网上畅通无阻。而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进行信息轰炸,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西方发达国家以网络为媒介的价值观的渗透。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的青年学生本能的好奇会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里无所适从,迷失方向,甚至对西方文明产生盲目的崇拜,从而使以民族文化为主流的高校校园文化面临被削弱的危险。

目前互联网上主要使用的是英语,英语在网络的统治地位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文化倾销,相比之下,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传播中的实力与经验还很欠缺,发展中国家的就可能民族文化沦为网络时代的边缘文化。

网络信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垃圾。迷信,暴力,污言秽语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许多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成绩下降甚至精神失常。校园的精神文明遭遇严峻挑战。网络上也还有许多用以次充好的,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骗网民的现象。

信息化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传统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就否定高校中的信息化。我们要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健康发展。

1加强思想教育,把握校园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不能脱离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方针,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就是要青年学生充分理性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意义,激发师生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在面对网络多元化的文化时能有辨别和批判的能力,坚持以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主流。但是我们也不是完全否定多元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处理主流价值观与认识多样化的关系,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校园文化主体的网络素质,鼓励师生争做文明网民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自觉抵制网络虚假、暴力、反动的内容。

2 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正确健康的文化氛围。

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营造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上下功夫。

开展各种各样科技文化活动和艺术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浓厚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陶冶,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审美观,自觉抵制网络中丑陋,暴力的垃圾信息。

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引入现代高新技术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自觉减少沉溺在网络的时间。

3 加强校园网建设,建立网上德育阵地。

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就是要丰富校园网的功能和内容,加强师生交流,进行网上德育教育。

在校园网上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就要建立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或主页,与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成紧密联系,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过滤外部网络的有害或不良信息,使校园网真正起到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的作用。

建立学校的信息中心,其中包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最新信息。校园网应该成为学校和学生交流的桥梁,学校的各项重大政策及最新的就业信息等都可以在网站公布,实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利用校园网在师生中普及网络知识,组织网络知识讲座,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把网络的虚拟和现实联系起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问互答,释疑解惑,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韦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和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苏国红.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新变化[J].青年研究,2002,(1)

[3] 扬飞龙.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

[4] 衡均.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7)

[5] 马幸荣.信息化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构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报,2002,(2)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2

关键字:校园、机动车、信息化

一、引言

校园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是教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一种生态人文享受:宁静、清新、花木繁茂。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量的机动车涌入学校,破坏了校园已有的温馨和宁静,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目前各类学校都面临着机动车管理的难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校内车流量明显增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同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校内停车位不足,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停车现象严重。校外无关车辆借道穿行或占用校内停车资源,也导致校内停车资源相对不足。

交通管理工作系统性不够,无法建立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给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隐患。

大量的机动车驶入校园,增加污染气体的排放,也破坏了校园已有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二、机动车管理办法

机动车管理是项复杂的工程,与各学校自身情况、道路状况、建筑布局等都有关系。目前各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管理办法,如:校园内限速、设置隔离带、办理车证、预约入校等办法。但是仅凭单一方法很难彻底解决机动车管理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了五种机动车管理办法,对各办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1、限速。校园内限速,这是目前各学校普通都已经采用了的方法。一般来讲,校园内限速每小时25公里以内,在校门口和机动车的通行道路上均有限速指示牌。限速是对驾驶员文明行驶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驾驶员不自觉执行,很难做到监控和管理。要做到精确监管,就需要架设带有测速功能的摄像头。这个成本比较大,架设一台摄像头的成本大概在7万左右。这对于学校保卫部门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2、隔离桩、减速档、禁行区。设置隔离桩、减速档和禁行区。这也是目前校园内普遍采用的管理措施。教学区和学生生活活动区域设置隔离桩和禁行区,普通道路上均设置了减速档。这种措施可以在物理程度上使机动车车速减慢,限制机动车行驶范围。但是设置太多隔离桩和减速档,一方面会给食堂、银行等机构的车辆通行和自行车的行驶造成障碍,在另一方面也会存在消防隐患。

3、收费制度。目前很多学校采取了收费制度。从校门进校时领计时卡,出校时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计时交费。收费方案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校外无关车辆穿行校园,同时给学校的交通管理带来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收费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因为涉及到钱,管理成本和压力增大,很多学校不得不聘请专业保安公司来操作或者引入卡务收费系统。同时由于学校所处地段,定价低造成进校车辆数减少有限,校外车辆反而能名正言顺的入校。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学校还需要承担责任。

4、车证制度。车证这是目前很多学校采取的措施。严格限定可办理车证人员和车辆范围后,为院系公车、教职工、校内居住人员、来校人员等不同人群核发不同的车证。机动车入校门时,均凭车证。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控制入校机动车的范围,限制校外人员入校。但是车证申领、发放是个长期管理的过程,如果采取手工管理方式,管理成本大且信息遗漏多。所以可采用配套的信息系统来支持。申领者可以网上填写申领信息,相关部门审核后,即可办理车证。信息系统的支撑可以方便高效的完成车证违章、处罚以及黑名单管理。同时可以实时统计车证申领信息、及各类违章等信息。

5、预约制度。预约主要针对校外机动车入校使用。根据预约信息,可以掌握来校的外来车辆信息,控制外来车辆随意入校。目前采用比较多的预约手段包括:填写纸质或者电子预约表、电话预约、网络预约。

直接填表模式最简单,成本低,但是手工工作量大,后期的一些分析统计工作实现困难大。

电话预约是一种便捷手段,但是需要有硬件、软件和人力的支持。硬件主要是指工控机和电话线路。软件主要指语音服务系统。人力主要是指服务坐席。其中电话线路的服务费用是长期的。一般需要和运营商有个服务协议,按年缴纳服务费用。工控机和语音系统则是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很多集成商都提供软硬件配套的成套服务,购买时可根据自身选择的电话线路数进行选配。服务坐席需要根据每日预约数确定,在服务坐席忙或者晚上,一般需要配套提供自动语音服务。

网络预约是最高效的手段。申请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入校门的时间、校门,以及记录入校的车辆及个人信息。即方便快捷,也可为后续的车辆或申请人的黑名单管理,预约信息的统计分析提供全面的支持。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3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就是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21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多层次、多格局的发展趋势,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及校园主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完成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图书馆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风,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在大学,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体现时展要求的校园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创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校风。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支流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走人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根据资料显示:因特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平均每天可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这些淫秽、腐朽、消极的信息垃圾严重地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大学生正处在青春躁动的时期,对异性有着极强的好奇。一些个人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多出于好奇心理,去看色情信息。此外,大学生恋网成瘾,对网上交际,游戏等成癖。恋网成癖的大学生上网时精神兴奋,下网后情绪低落,消极地对待学习,甚至为了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色情信息诱惑、网络毒品、暴力凶杀、恋网成瘾等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1理想信念的悲观倾向

    不良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使大学生在道德价值方面产生巨大困惑,有些学生对理想、信仰、社会公德、高尚情操、高雅文化难以认同,大学生们的政治信仰、理想境界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一些大学生悲观、消沉、失落情绪严重,甚至产生了“远离政治”、“放弃崇高”等消极思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1.2道德信念迷失

    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全方位变革时期,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呈多维化趋势,网络上各种思潮泛滥,使得不同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加上学校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道德实践,轻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辨析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使大学生难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道德价值定位;有些学校德育工作过分拔高了道德标准,使之“神圣化”,选择的模范人物过分夸大宣传,使之太崇高、太伟大,使同学们感到高山难以仰止,学不来,忽视了对学生基本道德标准的确立和塑造。加之当前道德评价标准呈多维化态势,究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这些界限都没有完全通过道德评价加以澄清,对大学生校园不良现象没有运用道德评价进行及时、准确的评判,导致大学生对善恶不能完全加以区分,道德信念十分迷茫。

1.3人文氛围的迷离缺失

    校园是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新科学的传播和创造的集散地,校园文化与其它亚文化的不同处就在于它应有的高层次性。它本应以清新的风格、高雅的品位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引领时代潮流,但事实却是校园文化在从20世纪80年代的“高、雅、纯”走向今天的生活化、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步导致“粗俗化”,如“课桌文化”的日趋庸俗。以自我宣泄为主调的课桌文化,蕴涵着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对真理、信仰的探索,但更多地折射了出他们追求中的受挫感、无助感,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是感叹人生,或是诅咒爱情。甚至消极颓废下游、粗俗下流等等。

2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2.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以及它的环境氛围,理所当然是高校一道绚丽的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图书馆自身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其建筑、设施、布局、绿化、美化等各种物化形态上,以及其馆貌、馆风的氛围中,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广大馆员和读者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和审美取向等。丰富多样的图书馆文化活动是图书馆自身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诸如开展赋有特点的读书、评书活动;邀请学者、专家做学术研究及学术报告会,张贴各种宣传画、名人名言、建设文明览室等,因此说,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它对于师生的专业水平、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都具有特定导向作用,对于创造型人才培养具备明显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处于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2图书馆是高校文化活动的重要服务基地

    高校图书馆是师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地,教师的备案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在纽带开展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料,是建设校园文化最主要的信息资源,是人们间接认识客观世界、形成思想、建立观念、取得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场所。在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中,可以促使人潜心治学,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静心思远,与古代先哲们进行对话,使认知上的迷津得以指点。实际上,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注重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好地充当这个重要角色,发挥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3图书馆文献资源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源泉

    图书馆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基本构成要素,它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同时又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现实的时代性,因而它能较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与学术性、学科性联系起来,因为学术性和学科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离开了这一点,图书馆文献资源就是舍本逐末。图书馆要以自身的任务、类型和读者需求为依据,有层次、有重点地组织文献资源,使读者通过阅读涵养自身,培养其创造的欲望和活力,成为校园文化的活跃参与者。文献资源直接影响着各种类型校园文化的有效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水平。总之,它是校园文化的发展源泉。

3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信息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3.1塑造高尚的校园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杰出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是广大师生,他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图书馆对他们来说是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阅读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正如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所说:“历史让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像,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为校园文化提供着丰厚而源源不断的物质与精神滋养,在形成大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特殊而深远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个性养成,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2加强环境建设,构造文明有序的学习场所

    高校图书馆不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也应该是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其教育职能,不仅是教学辅助职能,也应该包含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职能;不仅提供开展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也应该提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文化信息资源和以自己的设备、场所为师生课外文化活动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将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首先,要严把文献资源的质量关,即无论是纸制载体文字著作,还是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都应严格过滤,确保将那些优秀、先进的文化及时快捷地传播给大学生;其次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书评、影视、音乐讨论会,举办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和书展、摄影、时事政治等展览,例如通过举办各种信息道德讲座,并结合典型的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等,来讲解信息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强化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工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吸纳文化,在辩论、讨论中对文化进行整合、积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法规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有较高的信息道德的人。

3.3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机制

    网络信息资源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放格局,其中包括科学文化领域的开放和思想道德领域的开放。然而,全方位多维度的开放决不意味着因需要社会能量和文化创造方式而饥不择食、国固吞枣地咽下境外输人的一切。一种高度自觉的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吸纳社会能量和文化创造方式的过滤机制,它要过滤掉有害于本体文明发展的因素,以保证民族文明机体的健康。在信息资源网络化背景下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必定会以网络为渠道,企图占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争夺我们的下一代。因此,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他们的知识的同时,做好信息资源在技术、文化、信仰、法制等方面的过滤工作。首先,对图书馆的计算机一律设为图书馆主页,引导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学术信息资源,丰富学术内容。加强学术信息资源检索培训(包括开办各种信息讲座等)和宣传作用。其次,主动向大学生介绍本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及才干的网站,引导大学生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以此来占领德育空间,将大学生吸引过来,在满足大学生开阔视野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使其向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实现目标发展。

3.4开好信息检索课,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4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把“利用电脑和网络实现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课题。学校是人类知识诞生与传播的主要场所。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远程化的进程中,校园网络成为了教育三化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化应用是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联成网络,配备必要的软件系统,开成集教学管理、网上信息、网上教学与信息交流、无纸办公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系统。校园网络信自、技术作为教育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对校园网络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代高等教育开成了新的冲击。

校园网络信自、化应用不仅仅是学校自身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1校园网络信息应用工作的社会性

为了迎接21世纪人类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要求学校培养出的新世纪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却很难适应信息社会对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方面的强烈需求。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起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至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加工能力,由于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井且与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完全隔绝,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种信息自理的能力更加难以培养。

当前以多煤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和必将进一步的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换言之,在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多媒体相结合,发展成一种有可能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可以完全融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学习地点甚至指导教师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才能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2校园网络信息化应用的系统性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Internet和WWW技术的出现,发迹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在Internet上查询所需的各种资料,电子邮件、公告板也被学生普遍采用。现在的学生和教师对校园网络的应用提出和更高的要求,是因为学生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希望在校园网络中学到各种技能,发展自己的种种潜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师而言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他们既是教学者,又是学习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劳动强度,他们必须掌握各种信自、技术的应用方法。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他们所考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测试方法等的改革同样需要通过校园网络来加以实施。校园网络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网络应用的多媒体综合集成却不是简单地技术和数据堆砌,不是把各种技术和系统拿来放在一起进行演示的展示台,多煤体综合集成是要在各种媒体内容融合的基础上,把系统、设备、网络、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人员都紧密有序地统一在应用的统一框架下,按应用的需要进行连接、配置和整合,以达到系统的总体目标。

校园网络信息化应用的多媒体综合集成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在认识统一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逐步趋势向多种媒体的综合集成。

3校园网络信息应用的理论依据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5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召开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校内实训基地是包含教学、实践及综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对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其信息化建设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将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本文重点从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两个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着手,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和实践教学整体水平。

1校内实训基地——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

1.1校园客运站概况

本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建设的沈北地区乃至全省高校唯一一家校企融合实体运营的客运专业教学实践新载体。校园客运站是我院与辽宁省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校企深度合作,2011年12月27日正式运营,目前校园客运站与辽宁省快速汽车客运站同步售票,售票范围涉及100多条线路。校园客运站硬件设施齐全,站内设有售票系统,安检系统等设施。节假日期间在学校有校园直发车,为学生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解决了我院学生出行买票难的问题,同时锻炼本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与就业机会。

1.2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概况

2014年11月,我院与沈阳铁路局、沈阳铁道国际旅行社集团联合成立建成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由专业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工作,主要提供车次查询、火车票销售、网络订票、取票服务,为师生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锻炼学生售票技能,票点营销、实训室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为基础孵化的(铁国旅)校园客运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在2015年学院举办的创业比赛中荣获金奖、并在辽宁省第三届创业大赛荣获三等奖、最佳人气奖等多重奖项。

1.3实训机构设置

实训基地设置运营部、宣传部、市场部、客服部和技术部五个部门,由学生承担岗位角色。运营部主要负责日常售票工作、票款管理、数据信息记录与统计等工作。宣传部主要负责宣传客车票与火车票产品,扩大知名度,促使更多的师生和周边居民前来购票。市场部主要进行市场调研,开拓市场,开发潜在客户群等。客服部主要是对现有客户资源整合,包括电话回访、网络推广、会员办理、解决客户投诉、代办退票业务等。技术部主要负责实训基地的硬件、软件设备维护,宣传片制作,网络推广及技术支持等。五个部门相互协作,保证校园实训基地正常有序运营。

1.4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实训中心的管理方式较落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不能保证全部准时到岗,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制约。在岗人员业务知识不熟练,运营时会出现纰漏,交接班会出现信息核实不清楚现象。实训室日常运营采用手工操作纸质的信息报表,庞大的售票信息手工记录,成本较高,不利于保存归档、查询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增加劳动成本。会员信息保存不完整。会员信息大部分都是纸质登记直接进行保存,随时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信息容易丢失,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差,携带不方便,不易长时间保存。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同时办理会员,容易出现会员编号重复现象,造成会员管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会员信息的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未有效利用。在宣传活动及售票信息时,只注重海报宣传,广播宣传等方式,宣传具有局限性,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预算,忽略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进行宣传,导致信息传播的范围只停留在校园内,影响力和传播力有限。

2信息化建设总体结构

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票务信息化,会员信息化,账目信息化管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等。票务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均采用计算机售票系统。校园客运站实现与省快客同步联网售票,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实现与铁路局全国联网售票。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会员信息化管理,为了吸引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开发会员管理系统,有效记录会员的消费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账目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建立表格规范式账目纪录与统计管理,建立了日售票统计表、日常费用支出表、差旅费用报销登记表、营销中心银行卡收支管理表、火车票分成款转账记录表,以支撑实训基地诚信运营。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两个实训基地的售票数据,日售票记录都要在计算机上严格统计,每月月底进行汇总整理,保证与计算机售票系统的数据相一致,不出现错票、废票,保证实训基地高效有序运营。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实训室制定了严格考勤制度,主要体现在出勤信息化管理,分别由硬件与软件共同组成。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数据线、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值班人员出勤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器的软件上进行记录和存储数据。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让更多用户关注和推广,扩大影响力,实时推送最新购票信息与优惠活动,为旅客的购票节约时间和成本。实训基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严格实施考勤制度,监督值班人员按时到岗,按操作规范工作,将日售票信息、会员信息等资料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节省空间,减小运营成本,在宣传最新票务信息及直发车活动时有效应用网络资源推广宣传,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与范围。账目管理方面将使实训基地的日常支出、运营收益等分类清分、统计,保证数据准确性。实训基地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不仅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基地资源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能水平。

3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

3.1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实训室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售票相关要求和政策来执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服务意识,保证运营质量,每日由运营部长对售票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岗位技能、服务态度、售票信息登记、账目清分、营销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每月月末将邀请指导老师当评委,评出每月最佳售票明星,在文化墙上展示风采工作照,并给予奖励。对出现差错较多的学生给予处罚,重新学习,通过考核后再允许上岗。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3.2加强运营人员信息化水平

实训中心是由学生负责日常售票与管理,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实习和锻炼机会,上岗实行轮班制。每位新入职的售票员学徒到岗都要进行业务知识、售票系统等方面的培训,在学习售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售票系统。岗前的培训至关重要,学生在师傅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售票服务,直至学生独立售票。除了岗前培训,也注重在岗中培训与指导。实训基地拥有信息化监控设备,能够随时监控售票员的工作情况。发现售票员业务上的不足和差错,及时给予纠错。通过一系列实训操练提升运营人员业务信息化水平。

3.3提高师资队伍信息化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缺乏信息化技术基础,实训基地的软件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是依托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若实现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教师需加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采取合理有效的机制,改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企业最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企业专家进校园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构建,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给出实际建议,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的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实训基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推动专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金朦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漆建军.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9-101.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6

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它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当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融合推动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更是如此。新媒体的发展也冲击着校园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校园舆论健康、迅速地发展极为必要。

同志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环境。建立和谐的校园,就是要学校内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舆论是引导、影响、支配学生思想动态、意识形成、价值观建立的导向标,是大众对于现实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我们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的角色。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大学校园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接触比较深入,使用频率高,从媒体中获取资讯信息、情感和社交渠道、实用性(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等。高校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中流砥柱,由于高校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社会的探索欲高,他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媒体带给他们的思想冲击、潮流冲击、文化冲击中。新媒体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几条新闻、几个有意思的博客,更多的是能体现出青年人时尚、个性、随意、情感的共鸣。校园舆论不再仅仅依靠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等传统的舆论方式进行引导,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彩信等方式,形式多样,生动具体,而且时效性更强,最新信息可以及时。

1.新媒体的含义。

相对于传统的书信、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一种依托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其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手段灵活,涵盖了社区媒体、校园媒体、舆论媒体、手机媒体等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通过微博、博客、手机报、手机信息、电子邮件、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大屏幕(LED/LCD/DLPD等)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其互动性,传播迅速性,覆盖全面性、多样性、强制性迅速占领信息时代的前沿,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在校园舆论建设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具有独特的兼容性,它既可以是校园热点的平台,又可以成为焦点争论的战场,校园BBS是大学生们思想、情感、热点话题讨论、共享知识信息的场所。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针对师生群体进行手机互联沟通,将最新资讯、中央实事、校园新闻用手机报的形式通过手机。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楼宇电视、数字传媒都在充斥的校园舆论。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舆论的阵地。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

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功能、思想引领作用、文化宣传的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校园舆论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社会各领域控制系统的中枢,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恶意传播有害信息的非法网络、铺天盖地的广告、肆意传播的病毒、随处可见的网络语言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也是挑战。

校园舆论是师生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思维、认知的一种氛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环境的人看待不同的问题都会有理智和非理智、积极面和消极面。新媒体传播具有灵活性、迅猛性、多元化等特点,我们应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攒实力。

三、发挥校园舆论的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健康的理想信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新闻网络、手机报、校报、校园广播等传播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的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强化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正确面对虚拟世界,转化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压力,甩掉思想包袱,适度地自我调整,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时注重用荣誉、尊重、崇高的理想、信念等精神鼓励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学校园,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舆论群体有其特定的敏感性、针对性、关联性、同向性。首先,大学生正处在求知若渴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关心社会,对新鲜事物、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十分敏感。其次,大学生是比较单一的舆论群体,校园舆论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生、社团、班级进行介入、引导和沟通。最后,在学生自身受到良好的、健康的舆论引导的同时,他们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的观念。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又是最易摇摆的群体,他们接受的信息及信息渠道基本上是相同的,具有较强的同向性。

2.主流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影响。

校园主流媒体的介入能更好地引导校园舆论,更为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在校园主流媒体在介入校园舆论时,应做到正确地激发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学生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信息。加强对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3.交通媒体、社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交通媒体是装载在各种交通工具上,能够在移动状态下接受或者播放电视或广播节目的新兴媒体。很多城市的公交车上有液晶电视,大学校园的校车上也安装了媒体传播系统。社区媒体是在宿舍电视、公共区域(食堂、走廊、电梯、实验室等)安装的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新闻、学校信息、校园文化、文娱活动、思想教育等校园舆论进行传播,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覆盖和传播。

实时传播的交通媒体和社区媒体面对的群体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中,注意力相对集中,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关注度较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你等电梯的时候,或者乘车的时候,思想处于沉寂状态,很容易被新型媒体吸引,即使播放的内容你并不感兴趣,但不可否认,信息还是进入了你的视线,你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过去,并且在无意识中,信息传播的内容进入了你的大脑。

4.手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手机的使用率是所有传播媒体中最高的,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甚至有些人群同时使用多部手机。手机集方便、灵活、实用、娱乐性于一身,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人们用手机上网、聊天、发微博、看电影。手机在校园中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通过飞信、手机报、手机彩信等形式及时把校园动态、国家事实、热点新闻、学习资讯、活动通知给每一位同学,比起传统的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更具有便捷性、强制性及互动性,同时也可以用手机电视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手机媒体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是交互性。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互动性,通过电话、短信、飞信等形式,及时确认信息是否接收、信息核实确认、最新动态掌握,通过交流互动,对信息的准确、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以便于调整和变动,灵活性更强。其次,手机媒体具有便携性,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天要开会,可是对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不确定,此时看看手机信息、通过手机网络查询、联系其他同学等方式就会得到想要的讯息,这就体现了手机的便携性。很多人用手机存储资料,手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资讯,更是文化的氛围,环境的熏染,手机报名、手机确认、手机购物、手机构建校园文化,引导校园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媒体的新形势。同时手机媒体具有强制性,无论你是否订制手机短信,手机信息、手机报都会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只要开机必然会接受到手机信息。通过这种强制性,校园信息的,校园热点的更新,校园文化的建立,必然会引导舆论环境,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的特点引导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的建立、为学生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

在新媒体环境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优势,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高鸣.试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7,(4).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7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日前在京,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传播、微政务、微支付、微电影和微视频构成了2013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微时代”景观。[1]

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高速化,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微产品”,微博、微信、微电影、QQ、Facebook、Msn,以短、频、快为主要特征的“微媒体”正在成为青年人的时尚宠儿。微媒体是一种快捷、高效、便利的信息与共享平台,与前几代新媒体相比,“微媒体”创造的内容简单易读;互动性强于传统媒体。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网络终端随时随地更新、信息;内容的创造者与阅读者是面对面的关系,阅读者还可以通过关注、取消关注、订阅等操作进行选择式阅读。微时代的特性,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沟通的零距离;“微媒体”所引发的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文化传播方式。对于身处“微媒体”时代的高校而言,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理性认知“微媒体”,厘清利与弊,让“微媒体”助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 “微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微媒体”使世界进入一个“人人可以发声,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时代。“微媒体”的出现是科技进步与观念创新的产物,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意义深远。

(一)“微媒体”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微媒体”短、频、快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良好的互动性将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信息宣传、文化延伸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宣传角度看,通过建立校园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内容的广泛,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信息浓缩成小段文字,以贴近学生的语言,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代言;文化延伸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制作主题板块、组织微论坛,实现校园文化正能量的接力式传递。借助平台载体,普及校园文化、传播人文关怀,让学生理解文化活动之外的深意;舆论监督方面,开设学生互动平台,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通过在线交流的形式,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提高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微媒体”时代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其传播过程的不可控性,亦会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造成强大冲击。(1)多元文化的碰撞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在“微”世界中,信息的多元化、内容的开放性,使得多种不同内核的文化通过各种“微”产品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深深影响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同价值思想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受到多种文化价值内核的影响,大学生在文化判断力和行为选择上往往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思维简单而无法把握多种文化的实质。许多高校在努力打造积极向上、旗帜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却无法阻止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对“微”产品的过分依赖,发微博、玩微信、打网游,不论是上课、自习或是走路、吃饭,打开手机获取信息变成一种习惯,成了所谓的“微博控、微信迷”[2]。(2)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受到“快餐文化”的严重冲击。“微媒体”所烹制的“快餐文化”,正在改变着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快餐文化”衍生了学生的文化浮躁情绪,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相比,网络快餐文化更受青年人喜爱。“动动手指可知天下事,足不出户玩转网络世界”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于是,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主体参与度,致使一些优秀成熟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在“微媒体”时代遭遇冷落。

三、 微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互动式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置身于“微媒体”时代的高校,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性,借助互动式媒体资源优势,制定新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策略。

(一) 构建数字式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形成上下联动机制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素。“微媒体”时代,建设数字式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即时、快捷、生动地传播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信息,有助于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办方与受众对象上下联动的格局。(1)在数字式平台上,学生有了很强的主动权,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学生可以使用微博参与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加以关注。在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数字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放、自由的平台,学生通过“@”某人、“转发”、“评论”等功能推送信息、组织讨论,助力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广。(2)数字式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拥有立体化、多层次的沟通网络,增强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一方面,媒体的开放性增进了高校与师生之间、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广泛交流,高校可以利用好这一阵地,主动开辟设置多种交互性强的栏目,通过“在线交流”“读者留言”“微论坛”等形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式平台的介入,还可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线上与线下的配合、补充,在校园内广泛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氛围。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健康、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文化的平台和渠道,如何发挥校园网络的积极作用,营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1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对校园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并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1.1 校园网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网络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网络拓宽高校学生学习的渠道,实现时空分离的学习。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选择课程、教师和资源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学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其二,网络拓宽了高校学生的交往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信件、电话等传统交往方式,高校学生正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进行即时网上聊天、收发E-mail、网络游戏等。基于网络,他们可以打破国别和种族界限,交流思想切磋观点。近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微博为热点话题的即时交流和沟通提供渠道,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广受高校学生的欢迎。

其三,网络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精神压力。我国高校学生面临众多问题,诸如出国深造、职业发展等压力。上网消遣休闲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途径,这是网络不可忽视的第三个积极作用。

1.2 同样的,校园网的消极作用也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网络弱化了高校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网络是虚构的、数字化的、符号化的,在缺少“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的丑与恶,往往在这种状况下会暴露出来。一些模糊、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高校学生的情感异动、责任弱化、道德滑波。

其二,网络改变了高校学生固有的价值观念。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网络监管的缺失或者不到位,会有不顾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观点出现在网络。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

其三,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了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部分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无心上课,直接导致成绩直线下降,荒废学业的同学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推进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工作的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主动权,积极引导、趋利避害,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培养良好学风的平台。同时,切实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上来,在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校园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2 校园网络文化系统工程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是指在虚拟空间中通过信息传递所形成的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校园网络文化的外延包括在校园网络中体现的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在信息交换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创新特色的工作思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坚持不懈开创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2.1 健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在逐步推进系统工程的实践中,我校经过积极探索并不断总结,明晰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格局,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网络宣传为途径,思政工作为目标,形成思政工作、网络宣传、网络技术三位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和队伍体系。

2.2 创新管理模式

⑴制度建设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校园网通到哪里,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建到哪里。随着网络技术更新换代,我校健全和完善各项网络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信息平台应用意识,尤其是通过论坛评论及网络新闻报道等方式形成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力量,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文明用网。

⑵技术监控与人工监控相结合。技术手段可以阻挡大量的不良网站和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但技术不是万能的,人工监控可以弥补技术监控的一些漏洞,技术监控与人工监控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到校内的不良邮件举报后,及时对发送邮件的账户、服务器进行屏蔽,以弥补过滤软件系统的不足。

⑶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学校是校园网络管理的主题,但并不是任何管理都是以校方出面为最佳。校方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是邮件系统、FTP服务器管理的主要方式。校方注重管理、监督和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学生有轻微违规的情况发生时,由学生站务以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劝导和疏通。

2.3 建设正面网络主流评论阵地

发展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必须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形成网络舆论的主导力量。

⑴队伍建设。要使校园网络文化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党性强的队伍尤为重要。我校已经建成一支政工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网络评论队伍。教师队伍主要由宣传部、信息化管理处、学工部和院系辅导员组成,进行时政新闻报道和舆论政策引导。学生队伍主要由校园记者团、电视台、学生会、计算机协会、网络安全应急小组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学生舆论引导、网络舆情分析及急情疏导。

⑵阵地建设。建设网络舆论主阵地,首先要集中力量形成校园网上的强势媒体,建设新闻网,形成校园网络宣传主导力量。对信息平台、新闻资讯网站管理的基本策略是因势利导:信息化管理处牵头成立站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日常站务工作奉行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原则。

2.4 信息资源内容建设

校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质量对于高校来说几乎是不可控制,所以建设丰富的、足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校内信息资源,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

⑴大型综合校园门户网站已经建成。我校主题网站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页栏目清楚、并以新颖的形式,和文字、图片、视音频结合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传播信息的同时提高文化品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校园网的实效性。

⑵信息平台建设,极大地满足办公自动化的需求,经过不懈的更新升级,每天学校通知、公告、新闻、简报平均都在50条以上。学生就业信息每月都在100条以上,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

⑶结合经贸类外语院校的特色,我校免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处面向校内师生提供两套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10余个语种的视音频资料高速下载,数套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资料实时提供。FTP、VOD视频系统也广受学生欢迎,利用学生关注视频系统的契机,我校在视频系统内建立“抗战经典”、“先进性教育专题”、“十辅导”等红栏目。在十开幕期间,数千学生通过校园网视频系统收看开幕盛况。

2.5 关注网络虚拟群体,融入网络虚拟群体,建立学生网上归属感

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虚拟校园群体逐渐壮大。对于如何融入这些自发成立的虚拟群体,或者主动建立学生易于接受的虚拟群体,并进行管理和引导,我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BBS论坛中,分院系、社团组建的版面,选择责任感强、素质高、品行端正的学生管理版面。我校辅导员都主动加入学生QQ群、微信平台,更直接交流,把握学生思想状态。在每年新生入校前,院系会组织老生建立迎新QQ群、微信平台,或者在百度贴吧等公开论坛上,为新生答疑解惑,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2.6 我校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及时同步跟进网络建设

我校颁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园网管理暂行办法》,在系统规范校园网使用管理的同时,包含用户、域名、IP地址、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多项管理细则。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建立起由党委宣传部归口管理、信息化管理处技术支持、各单位分工协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了信息的先期审核、动态监控和快速处理。2011年,信息化管理处根据校园网建设现状,对相关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2.7 为了在第一时间对网络事件进行处置,我校制定《网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成立校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处同时制定了《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技术预案》

2010年5月,信息化管理处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该小组依托于中国教育网,主要为我校提供给快速响应和技术支持服务,着力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师生防范意识。该小组的成立对于推动我校网络安全建设、保障我校网络正常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3 相关网络技术支持部门内部文化建设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9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健康、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文化的平台和渠道,如何发挥校园网络的积极作用,营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1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对校园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并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1.1 校园网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网络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网络拓宽高校学生学习的渠道,实现时空分离的学习。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选择课程、教师和资源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学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其二,网络拓宽了高校学生的交往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信件、电话等传统交往方式,高校学生正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进行即时网上聊天、收发e-mail、网络游戏等。基于网络,他们可以打破国别和种族界限,交流思想切磋观点。近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微博为热点话题的即时交流和沟通提供渠道,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广受高校学生的欢迎。

其三,网络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精神压力。我国高校学生面临众多问题,诸如出国深造、职业发展等压力。上网消遣休闲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途径,这是网络不可忽视的第三个积极作用。

1.2 同样的,校园网的消极作用也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网络弱化了高校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网络是虚构的、数字化的、符号化的,在缺少“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的丑与恶,往往在这种状况下会暴露出来。一些模糊、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高校学生的情感异动、责任弱化、道德滑波。

其二,网络改变了高校学生固有的价值观念。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网络监管的缺失或者不到位,会有不顾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观点出现在网络。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

其三,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了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部分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无心上课,直接导致成绩直线下降,荒废学业的同学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推进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工作的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主动权,积极引导、趋利避害,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培养良好学风的平台。同时,切实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上来,在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校园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2 校园网络文化系统工程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是指在虚拟空间中通过信息传递所形成的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校园网络文化的外延包括在校园网络中体现的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在信息交换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创新特色的工作思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坚持不懈开创了校园网络文化

设和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2.1 健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在逐步推进系统工程的实践中,我校经过积极探索并不断总结,明晰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格局,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网络宣传为途径,思政工作为目标,形成思政工作、网络宣传、网络技术三位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和队伍体系。

2.2 创新管理模式

⑴制度建设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校园网通到哪里,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建到哪里。随着网络技术更新换代,我校健全和完善各项网络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信息平台应用意识,尤其是通过论坛评论及网络新闻报道等方式形成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力量,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文明用网。

⑵技术监控与人工监控相结合。技术手段可以阻挡大量的不良网站和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但技术不是万能的,人工监控可以弥补技术监控的一些漏洞,技术监控与人工监控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到校内的不良邮件举报后,及时对发送邮件的账户、服务器进行屏蔽,以弥补过滤软件系统的不足。

⑶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学校是校园网络管理的主题,但并不是任何管理都是以校方出面为最佳。校方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是邮件系统、ftp服务器管理的主要方式。校方注重管理、监督和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学生有轻微违规的情况发生时,由学生站务以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劝导和疏通。

2.3 建设正面网络主流评论阵地

发展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必须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形成网络舆论的主导力量。  ⑴队伍建设。要使校园网络文化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党性强的队伍尤为重要。我校已经建成一支政工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网络评论队伍。教师队伍主要由宣传部、信息化管理处、学工部和院系辅导员组成,进行时政新闻报道和舆论政策引导。学生队伍主要由校园记者团、电视台、学生会、计算机协会、网络安全应急小组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学生舆论引导、网络舆情分析及急情疏导。

⑵阵地建设。建设网络舆论主阵地,首先要集中力量形成校园网上的强势媒体,建设新闻网,形成校园网络宣传主导力量。对信息平台、新闻资讯网站管理的基本策略是因势利导:信息化管理处牵头成立站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日常站务工作奉行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原则。

2.4 信息资源内容建设

校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质量对于高校来说几乎是不可控制,所以建设丰富的、足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校内信息资源,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

⑴大型综合校园门户网站已经建成。我校主题网站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页栏目清楚、并以新颖的形式,和文字、图片、视音频结合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传播信息的同时提高文化品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校园网的实效性。

⑵信息平台建设,极大地满足办公自动化的需求,经过不懈的更新升级,每天学校通知、公告、新闻、简报平均都在50条以上。学生就业信息每月都在100条以上,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

⑶结合经贸类外语院校的特色,我校免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处面向校内师生提供两套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10余个语种的视音频资料高速下载,数套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资料实时提供。ftp、vod视频系统也广受学生欢迎,利用学生关注视频系统的契机,我校在视频系统内建立“抗战经典”、“先进性教育专题”、“十八大辅导”等红色视频栏目。在十八大开幕期间,数千学生通过校园网视频系统收看开幕盛况。

2.5 关注网络虚拟群体,融入网络虚拟群体,建立学生网上归属感

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虚拟校园群体逐渐壮大。对于如何融入这些自发成立的虚拟群体,或者主动建立学生易于接受的虚拟群体,并进行管理和引导,我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bbs论坛中,分院系、社团组建的版面,选择责任感强、素质高、品行端正的学生管理版面。我校辅导员都主动加入学生qq群、微信平台,更直接交流,把握学生思想状态。在每年新生入校前,院系会组织老生建立迎新qq群、微信平台,或者在百度贴吧等公开论坛上,为新生答疑解惑,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2.6 我校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及时同步跟进网络建

我校颁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园网管理暂行办法》,在系统规范校园网使用管理的同时,包含用户、域名、ip地址、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多项管理细则。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建立起由党委宣传部归口管理、信息化管理处技术支持、各单位分工协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了信息的先期审核、动态监控和快速处理。2011年,信息化管理处根据校园网建设现状,对相关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2.7 为了在第一时间对网络事件进行处置,我校制定《网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成立校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处同时制定了《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技术预案》

2010年5月,信息化管理处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该小组依托于中国教育网,主要为我校提供给快速响应和技术支持服务,着力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师生防范意识。该小组的成立对于推动我校网络安全建设、保障我校网络正常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3 相关网络技术支持部门内部文化建设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10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综述当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对其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影响极大。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回溯近年来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从而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和必要启示。

一、从认识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变化与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展现了一些新变化。尹自强指出,一是多样性,新媒体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展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二是自主性,高校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可使用新媒体自主获得想要的知识和信息;三是动态性,通过新媒体,高校师生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四是互动性,新媒体让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者。徐稳等人认为,新媒体还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新变化,新媒体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与外部社会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信息便捷的传播让高校校园文化更加开放。这一种开放又让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状态。庞国庆还指出,目前校园文化呈现创新性和时尚性。新媒体让高校在开展文化活动时有新的载体支撑,促使活动可创新性开展。同时,新媒体促使时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使校园文化体现时尚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是校园文化核心价值受到冲击。新媒体开放性的特征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人,有形转向虚拟。大学生政治触觉敏锐,但判断力不强,面对新媒体带来多元的文化和多维的价值视角对其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不断受到冲击。二是校园文化教育导向功能受到削弱。以往校园文化教育导向功能依赖于校园意见领袖的权威,如今新媒体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平等性削弱了这一领袖权威,简单的榜样塑造与说教已难以让学生接受。三是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面临“失效”。随着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改变,传统的建设方式已经难以抓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了,建设者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观念上都要进行转变。四是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和信任危机。虚拟的网络世界让大学生容易沉迷其中,疏离了真实社会交往,导致心理问题产生。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容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二、新媒体虽然给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学者们普遍认为机遇要大于挑战

(一)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与载体

冯莉认为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微信、微博、BBS等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多的载体。蔡震宇指出,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图文并茂,包含音频视频等复合形式,内容极为丰富。载体方面,传统媒体所用的载体一般是使信息单向传播,新媒体所用的载体更多是具有交互性,信息可双向传播,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并拓展其阵地。

(二)拓展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

在未进入新媒体时代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局限于校园内,空间相对独立。新媒体时代来临后,互联网突破高校校园的空间局限,使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学生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师生在校内便可借助新媒体向社会迅速传播优秀文化成果,身处高校内便可与社会各界迅速联系起来,加强相互间思想交流,扩大了校园文化覆盖面。张朱博指出,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传播层级消除,让知识权威、学术权威、行政权威等各方面权威受到削弱。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大学生价值选择更加多元化,思想活动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三)繁荣了高校亚文化

新媒体的多样化、互动性等特征,使得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常常面临不同思维的碰撞和整合,进一步地促使校园文化多元发展。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网络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大学亚文化提供了主要阵地和虚拟平台。各类大学亚文化在虚拟平台上彼此交流,使得师生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整合资源、凝聚人心,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从实践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将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很好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即使处于新媒体时代,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积极加强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优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新旧媒体良性竞争关系。马丽慧认为,可在内容、途径和管理三个方面考虑新旧媒体的融合。内容融合方面,用传统新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弥补新媒体的海量性和繁杂性,社会主流文化宣传同时考虑到校园自身特点,既贴近社会又贴近学生;途径融合方面,将校园广播、宣传栏与手机、电脑结合,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实时宣传,同时加强管理者、教育者和学生的在线互动;管理方面,加强对传统媒体专业队伍的新媒体素养培养,加强培训。

(二)加强校园新媒体队伍建设

徐稳等人认为新媒体队伍建设是贯彻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依托,要使其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马丽慧强调高素质的新媒体团队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较好的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可写出符合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新媒体内容。陈义红指出,一方面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网络监管队伍,由校党委领导,宣传部、网络中心,学工部、学生代表等一起组成,监管新媒体动态;一方面组建“网络环保”志愿队伍,发动在校大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崔越认为要让优秀的专家学者组建成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队伍,针对时事热点写评论,引导大学生。

(三)打造主导性校园新媒体平台

高校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新媒体开发和应用方面应当走在社会的前列,因此要加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为高校师生运用新媒体提供有利条件。马丽慧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做法:一是创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设校园资讯、学生咨询、教学管理三大板块,含括校园的学习与生活。每天推送符合主流文化意识的信息。二是开设主题官方微博,学生遇到问题可在微博平台向校方提出,校方也可在该平台进行反馈,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树立良好校园风气,培养文明讨论氛围。三是创办手机电子报,针对大学生关注的校园动态,时事热点,通过电子报快速传递给他们,主动占领校园文化宣传的阵地。四是创建数字移动图书馆,图书馆是校园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来源,移动图书馆使大学生更加随时随地快速阅读查询资料。

(四)强化对新媒体的管理手段

要让校园新媒体得到健康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基础就是要有是合理的校园新媒体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关于移动App、社交软件、校园论坛等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制度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的控制,对校园舆论进行引导,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提升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对于具体做法,陈义红认为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控校园信息的传播,过滤与净化网络信息,切实落实校园网络实名制。此外建立配套的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包括校园信息审批制度,校园网络管理等,对不良信息进行审查。

四、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多位学者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比较系统和深刻的,但笔者认为依然有提升的空间,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分析,尚未能够形成完善的理论成果和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目前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从高校校园文化的维度分析,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把新媒体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载体,还不能充分体现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价值;第三,新媒体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要遵循何种原则,二者结合的实现路径有哪些,探索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笔者认为在往后的研究中,要加大对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加强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价值研究,探寻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实践做法。

参考文献:

[1]尹自强.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5(8).

[2]徐稳,杨素群.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3]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崔敏,黄育荣.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河池学院学报,2013(2).

[6]樊斌,唐勇.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15(11).

[7]黄坚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8]冯莉,田园.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9]蔡震宇.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5(11).

[10]曹玉洁,李勇杰.新媒体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11]马丽慧.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6.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11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53513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巨大动力。而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利用校园网,努力培育人文环境,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网的文化功能,用网络技术为校园文化提供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见仁见智的界定,主要的有:“课外活动说”、“学校准文化说”、“文化氛围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第二课堂说”六种基本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依据高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

高校校园文化吸收、融合和同化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同时又通过与产业部门、社会的科研机构以及国际、校际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使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地向校外拓展。当然,高校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独有的文化精髓会被稳固地传承下去。

电脑的出现使得电子信号开始拥有思想和一定的推理能力,网络的出现进而使得这种能力突飞猛进,作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可以定义为: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球信息资源创新与共享的文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础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生成的包含网络媒介和技术、发言人、听讲人、话语环境和文本等要素在内的一系列的符号的表达系统,是以网络使用者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作为物质载体的信息时代“特殊文化”,它不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时域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发展,是以大学师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行为方式及其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所有与网络直接相关的高校校园文化部分。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规范化

如果把法律法规层次和技术层次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理解为“做什么”、“怎么做”的话,那么,道德心理层次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就是“做还是不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它既是制度层面上的约束和限制,更主要的是心理层面上的随意和冲动。因此,道德心理层次上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网络制度文化体系中的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环节。目前许多高校往往只是重视网络技术的教育而忽视了网络道德法规的教育。

2. 网络舆论缺少制度的监管

目前许多校园的网络平台中都有BBS论坛,平台准入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网络实名制,由于部分学生素质不高,随意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了学生的利益,甚至影响到校园内部的团结。

有的校园网络的BBS中,论坛管理者有权利删除敏感性的帖子,版主可以封锁ID,但是一旦权利使用过当,容易引起大学生甚至老师的反感,从而导致BBS使用者的流失。虽然现在许多校园论坛的管理者和各个版块的版主能够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有力度的“把关”,校园网络舆论的把关是缺少权威和强制力的,收效甚微,没有起到实质的过滤筛选的作用。

3. 学生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

网上资料的丰富性,引发了大学生的一些抄袭行为。一部分学生用搜索引擎方式查找方便又快捷,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惰性。由于互联网具有的隐匿性的特点,他们在写毕业论文时完全依赖网络,查找资料后简单拼接,甚至不在必要的地方标明出处,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的很多学士论文很难做到严格的审查,这就使得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大学生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对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利影响。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制约不良网络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高校可以制定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信息通报、网情研判等制度。例如: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建立网情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等。制定重大网情应急预案,完善校园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定期对校园BBS论坛上的热点问题和舆论走向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工作建议与对策,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保证高校网络安全性和内容的积极、健康。

2.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加大网络文化监管力度,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有说服力的、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形成校园网络体系,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这个校园网络体系可以分为内网、外网两部分,学校网、部门网、学生社区网、学生个人网页等多个层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受学生欢迎且知识面广的老师,以真实身份或以虚拟身份进入网络,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方法讨论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在生活、感情、学校制度等方面的困惑,做一些“人性化”的引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要加大对校内各种网站的检查监督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调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规范准入与审批制度。宣传部门负责内容审批、网络中心负责技术准入、主管单位负责日常监管。校内各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封堵删除网上有害和不良信息。对传播不良和有害网上信息的人,各单位要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做好劝诫、疏导、教育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活动,利用好、管理好、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3. 制定大学生网络使用规范,建立论坛实名注册制度

网络规范是校园网络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准则,网络规范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使他们逐步养成在一定制度和规则内自由行动的行为习惯,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论坛的信息的管理监控,应该建立诸如《大学生网络论坛管理规定》等网络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论坛信息分析报送制度,信息审核登记制度,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以及不良信息协助报告和协助查处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形成网上舆论管理合力,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4.设置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网络教育是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的整合体,青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整体来说是较好的,但是还有不少同学网络道德意识淡薄,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影响,容易在网上做出一些不道德和不文明的甚至是违法行为。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就要积极利用网络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自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悟守网络规范,约束网络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文明聊天,文明交友,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5. 提高大学生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作为校园的网络监管部门,首先要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校园的网络平台不能游离于法律监督之外,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应当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在其设计的网络交流的流程中加入知识产权审查程序。要设法提高网络人员的道德水准,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觉维护网上基本秩序。杜绝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修知识产权课程。目前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来自报刊电视新闻报道 和互联网,其次是知识产权书刊资料,最后才是课堂学习。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报刊电视和互联网来获取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调查发现,认为需要开设知识产权课的学生比例达87%,说明大学生都已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意识到知识产权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想了解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

6.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应当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信息集中优势和服务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1)开展思想类活动,比如成立网上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在网上举行学习交流活动;也可开展网上辩论大赛;(2)开展创造类活动,如开展网上创业大赛或网页设计大赛,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3)开展服务类活动,如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解答择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可在网上开展就业指导等工作; (4)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7.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提高网络内容建设。

网络因其传播领域的宽泛、承载信息量巨大,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工具和手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对信息的筛选、鉴别能力差,更容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迷惑,这必将影响整个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些高校内部的网站,内容缺乏吸引力,忽视在网络时代媒体传播的特殊性,不能转变传统的“官方”媒体面貌,依旧保持着“呆板”、“高高在上”的形象,在内容上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显得枯燥乏味,在形式上保持生硬的说教风格,缺乏互动,显得十分单调,最终导致在学生中乏人问津。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取得好的成绩,领导重视和制度保障是前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持久而有序地进行,单靠学校的某一个部门是不可能抓好的,必须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安排,齐抓共建,分工合作。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才能够使整个网络活动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网络内容建设的质量体现了网络文化的高度、广度、深度,体现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情趣和品位。要建立“贴近校园学生生活”、“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的网络资源模式,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栏目,加强各种知识信息资源库建设,探索各种增强校园网络资源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和资讯功能。

总之,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孙建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

[2] 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 徐龙福,邓永发.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J]. 江汉论坛. 2010(11) .

[4] 杨瑞萍.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07).

[5] 李琳.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6] 丁玮.新时期全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7] 彭知辉. 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8] 纪红,马小洁,薛腾. 互联网的民意表达与权力监督功能[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3)

校园信息化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57-04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浪潮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2年3月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校园网络为基础、各类应用系统及信息门户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晚、资金投入有限、教师信息化培训不足、应用推进水平较低等原因致使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高职高专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及其鲜明的行业特色等都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其评价不能照搬其他类型学校,尤其是综合性本科院校。因此,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征,构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开放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述评

一直以来,数字化校园的评价研究都受到众多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指标)、评价研究方法以及评价研究应用三方面进行简要述评。

1、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构建的研究

这类研究专注于数字化校园评价内容及指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探讨评价的目的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原则,进而提出具体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安宝生等人从“描述系统状态”的角度提出数字化校园的评价指标体系;刘军跃等人在借鉴国家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费军、石青等从影响高校信息化评价的因素分析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复旦大学张成洪等人探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综观这类研究成果,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才队伍、组织机构和管理这六大要素作为数字化校园评价的指标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

2、数字化校园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对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进行构建的同时,不少学者更关注如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余丽华、张成洪、蔡海鹏等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权重;吴亚丽等人基于模糊综合方法探讨了高校信息化评价研究;梁培等人采用诊断性评价的方法对高校信息化评价进行研究。

3、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应用

现有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应用主要基于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而开展。如王翀等人以国家信息化指标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2002)为基础,结合华北电力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相关指标体系对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可以发现,上述研究主要是从数字化校园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其目的是构建全面、精炼、实用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这类研究成果通过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化校园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推动了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应用的规范化。不过,这类评价适用于上级部门对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外部评价和本校管理者对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客观性评价。实际上,数字化校园的用户(师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利益相关方,往往在评价活动中缺席。另一方面,上述研究成果多以综合性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为评价对象,评价成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不适合评价数字化校园在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行业特色、拓展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数字化校园使用者的视角,立足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各类终端用户的需求,探讨数字化校园的评价内容及指标,以期从微观上考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效,作为现有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