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时间:2022-02-07 09:01:55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笔者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问卷分析,提出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条对策:完善高校顶层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工作融合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一、引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合力完成,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大部分精力都被日常性事务所占据,对理论缺乏透彻的研究和理解,在为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时缺乏深度,教育的实效性较差。思政课教师往往只专注于理论教育,对学生思想观念缺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针对性较弱。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实效性较差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因此,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寻找缺点与不足,对于促进教师队伍职业化,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问卷调查背景

为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掌握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原因,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卷调查》。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方式是否满意,对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是否满意,思政教育是否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对策。

三、问卷的制定

本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为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问卷均采取无记名形式,向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为100%。

四、问卷整理与分析

问卷回收后,经过整理与统计,分析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对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普遍不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受调查的500名大学生的依次选择“马原、毛概、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占77.8%)、“思想政治课程和学校所有老师对我们在思想与道德等方面的指导”(占22.2%)、“其他”(占0%)。这说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界定较不清晰,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涉及思政课程,主要是理论学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涉及5道题,“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什么”,选择“培养爱国,守法,文明,有理想的人”占64.2%。“你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吗”,选择“重要”占53.6%。“你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吗”,选择“还要观察一段时间”以及“不希望”占85.2%。“你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选择“不清楚,不关心”占71.6%。“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占55%。通过数据分析,大学生虽然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对思政教育普遍不关心或者不感兴趣,敷衍了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二)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普遍不认可

思政课教师侧重于理论课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辅导员侧重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思想上没有较好的起到引领的作用。“你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样”,选择“任课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空洞无聊”占71.6%,“你认为思想政治课程能为你的人生带来什么”,选择“不知道”占60.4%,“辅导员关心你的思想道德与理想问题吗”,选择“偶尔关心”或“漫不经心”占87.2%,“你的辅导员关心你的思想道德与理想问题的态度是什么”,选择“没有什么要求”占54.2%,“业余时间,你愿意与辅导员交往吗”,选择“不愿意,上课就够了”或“无所谓”占86.2%。以上数据表明:思政课教师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特征,导致教学脱离实际,无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而辅导员主要通过日常,如主题班会、班委会、党团日活动、个别谈心、查阅档案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感性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兴趣,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你有没有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过帮助”,选择“没有”或“认为自己不存在心理问题”占94.6%,“当有心理问题时你认为你或者他人不愿意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原因有哪些”,选择“认为心理咨询没有用”占79.6%,“你会参加学习组织的各类理论学习吗”,选择“无兴趣,从不参加”占63.6%,“你认为学校这些活动的开展情况”,选择“很少人参与”或者“不清楚”占81.8%,“你上大学的目的是”,选择“随大流,父母要求上学的”占75.6%,“你现在最关心的是”,选择“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占,“没什么关心的”占24%。通过问卷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可能流于形式,并未完全发挥其育人作用

五、问卷结论和对策

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同属“大思政”范畴,有着共同的精神底蕴追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立场、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善于构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侧重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侧重于理论课教学,两者在实践与理论上进行工作融合,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改善师生之间互动不足、合作缺失,感情疏远等现实问题。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高校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属于不同的领导和部门管理,要进行工作的融合与交流,保证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健全组织机构,成立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工作融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建议由党委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对两支队伍工作融合负主要责任;学工处和思政课教学处分别担任副组长,负责搭建两支队伍工作融合平台,组织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专题研讨会,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的有效对接,在政策、经费及、资源上为两支队伍工作融合争取最大的支持。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为成员,定期研究和讨论,关注队伍融合的运行,确保队伍工作融合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把控招聘,重视在职培训。在招聘辅导员过程中,关注辅导员应聘人员的政治水平、专业背景和综合能力,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思政专业、教育专业或者心理专业的人员。思政课应聘人员除了专业要求之外,应关注应聘人员管理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对学生日常事务工作的态度。重视在职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训、集体备课和个别听课,鼓励集体科研和个别科研,努力拓展教师工作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角色对换,发挥优势互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工作融合政策,将优秀的交流人员作为典范进行宣传,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工作融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按照思政课教师的标准接受聘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如《形式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课》等,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改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担任辅导员,按照辅导员岗位职责开展工作,多与专职辅导员沟通,深入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改变“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刻板的教学方法,既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也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三)搭建沟通平台,达成理念共识在高校实际工作中,部分辅导员认为思政理论课夸夸其谈,脱离实际,教学效果甚微;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则认为,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过于琐碎,对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杂乱无章,毫无说服力。两支队伍教育目的一致,理念却背道而驰。因此,达成理念共识是两支队伍工作融合的前提。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必须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共识可以是强制的客观结果,但如果明显依赖的是外界影响或暴力,共识就不会得到主体的承认。共识的基础是相互信服。”①。高校要努力搭建工作融合平台,促使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相互信任和认可,凝聚双方教育力量,共享队伍教育资源,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成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青.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合力育人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2]陈辉林.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交流机制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04):131-133.

[3]张宝强.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8):73-74.

[4]王智黎.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创新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7):164-165.

作者:余艳辉 崔敏晶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