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路径3篇

时间:2022-12-20 14:48:58 关键词: 农业 高等职业教育 路径

摘要:农业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全日制、非全日制,在线教育以及农业部门的培训等形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学历教育以及各种职业培训,使他们及时获得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时有效引导广大劳动者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学习观。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路径3篇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篇1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经济地位尤为重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托于单一的体力劳动,人才的管理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竞争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帮助。而校企合作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期高效率的合作,按照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课程,着重农业技术培养,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而探索并发展多种人才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时起到了极大作用,展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优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重点就是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帮助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式将会更加多种多样并更容易实现,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为学校和企业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合作方式参考,通过大量农业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实际案例经验,进一步论述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模式的探索,为各个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阐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的缘起,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后存在问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问题。基于此,第二部分重点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农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第三、四部分为该书的核心内容,分别从设计与建设方面提出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五部则属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资料。总之,该书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科学地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的方法与策略。

本书探索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管理和发展模式。首先,农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发展和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模式和合作方式,才有利于实现人才管理发展目标。首先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自然差异和经济实力差异都比较大,因而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结构、地域经济特色、农民自身的实力水平也都各不相同。同时,各个地域的农业高职院校的学校实力、师资力量、生源水平以及农业发展侧重点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管理发展人才中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做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特色的农业需要和自身实力水平,遵循当地的农业生长和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选择人才管理发展模式。如美国的州立大学农学院就是一个校企合作为推广主体的农业体系,由学院本身负责农业知识教学、科技研发和对外宣传等任务,农业企业则负责在校内设置相关院长、主任和导师等相关负责人员,企业内部设有办公室,人才由大院校内部通过选拔选出出任。这种专业化、实践化并分配明确的农业人才管理发展措施有利于科技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次是共同利益原则。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企业的发展目标则是通过农业经济活动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必须保证农业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必须保证经济利益的收获,这才能够调动双方的合作发展积极性,实现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共同利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增强人才管理发展意识,发挥校内科研水平和农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坚持走创新农业之路,为企业提供科研产品研发、农业理论知识、农业技术改造、农业人才教学等帮助,提高高职院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和吸引力,促进二者共同进步。最后是开放性原则。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是一个开放的活动,二者应该坚持高度统一。农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人才选择、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必须面向企业需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并且让企业全程参与到其中来。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和资金帮助,改善学校管理和发展水平,对农业人才的管理培养、知识检验、技能评价也需要参考企业的意见,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开放。与此同时农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在人才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多样化、全面性等各项原则,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的同时改善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提高人才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创造力等,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促进校企合作的长久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竞争实力。

其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的管理发展中需要优化管理方式,发挥农业专业知识在选择和管理人才中的作用。从学生到人才的蜕变是一个学生知识水平、理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学生学习和校企合作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各个阶段的各种需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人才管理发展模式,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农业体系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新入校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无所事事、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目标、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活毫无思考等问题,需要帮助学生制定相关学习规划和了解企业需要。如向学生介绍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发展种植历史和发展现状、农业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和技术产品等,邀请农业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或企业高管进行面对面讲座或教学讲授,解答学生在学习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接下来,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规划的需要,为学生配置相应的导师,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本专业内选择高等教师,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专业知识辅导、科研能力培养、职业规划参考等,打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基础。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至今,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冲击,三农问题不断出现,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实施了科技兴农政策,派遣相关人才进驻当地农业企业,创办科教兴农技术开发部门、进入企业协助电话咨询、与企业文化结合创办相关农业书籍杂志等,将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传输并发挥作用,有助于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人才的发展、管理和培育。德国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很注重加强农业知识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培育。对于相关人才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企业也会在在依托农业知识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和使用,将专业的农业理论知识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服务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创新人才管理发展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长久进行。

最后,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的管理发展中还需要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实践联系。学生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内部,根据职业需求选择相关产业负责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对其进行农业技能知识培训、职业需要培养、农业实践能力提升等,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打好实践知识方面的基础。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作为美国综合性极强的一所院校,其农业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借助了校企合作的力量。明尼苏达大学内部的农业相关专业包括农学和食品与环境资源学院、州农业研究科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等,在各个学院中的农业产业教育人才近半数也同时进行农业科研和传播任务,他们的推广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学院本部,还扩散至全州各地,各个州内都设有农业技术研发开展中心和推广合作站等。这些相关人才由学校选拔而出,选拔依据也是合作企业的要求,同时这类人才的工资、补贴和科研经费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他们的工作成为了沟通学校和企业的一座桥梁,将学校内部的前沿农业科研成果传递给企业,企业实践并获得经济利益后再分配更多经费给农业人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完善理论知识,为校企合作和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也需要注意教师授课和企业人才引导等问题。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过程艰难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这些专业知识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获取专业的农业知识,从而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当下的农业学科前沿问题,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等。在此基础上,相关农业合作企业还可以通过邀请杰出校友、实施人才内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农业企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管理和发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大变革,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农业人才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需要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的共同携手,合作互补,对于高素质农业人才管理和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立足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大量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管理发展经验,提出了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发展的相关经验,为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启示,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国丽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篇2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村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最具活力、最能发挥作用的主体力量。自2004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关注到农村人才的培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意蕴

新型职业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有别于传统的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专业技能、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较高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力量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发展经营主体,亟需大量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较高的劳动者。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是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力量。

1.2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

现代农业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农业科学技术,还需要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建设主体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且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农村从业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并且农村从业人员中仍有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2017年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0944万,占乡村从业人员数量的59.5%[2]。要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需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专业人才,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村劳动者转型,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未来农民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种职业,他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2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新时期对农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实现乡村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在于人才,自2015年开始,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都提出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指出职业教育对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2017年颁布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指出,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要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相比2015年,不同层次的农村人才都要求有大幅的数量提升,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由1.3万人增加到6.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由6.7万人增加到16.7万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数量年均增长60万人[3]。这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然而,传统职业教育在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不尽如人意,新时期对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2.1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农业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全日制、非全日制,在线教育以及农业部门的培训等形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学历教育以及各种职业培训,使他们及时获得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时有效引导广大劳动者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学习观。首先,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知识素养。农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虽然农民的文化素质有相对明显的提高,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仍较低,特别是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务工,使得当前农村面临一方面劳动力缺失,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的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山东省4个市(县)的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07份,受访者年龄在18~65岁,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84.7%,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主要通过职业教育的途径实现。其次,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笔者所在课题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中有44.3%的人通过不同形式接受过农业专业培训,使他们获得了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从而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收入。同时,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职业化目标等拓展教育内容,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信息技术等理念融入其中,提高农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能扎根农村的“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2培育需求的多样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意愿,他们所从事的产业性质及产业规模又会导致在教育需求上的差异,使得培育需求日趋多样化。(1)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按类型又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农民根据所从事生产类型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逐渐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要求其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由于农民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农业生产上,闲暇时间有限,并且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因此,农民有学习时间和周期的限制,对于接受教育的方式有一定需求。(3)作为不同培育对象的具体需求有所区别,如普通农户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技术、增加产量,而专业大户需要通过学习获取规模生产经营中的市场行情、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但最终都是为了增加经济收益。要求农业职业教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实际情况,提供现实的专业技术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2.3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尚不能满足培育职业农民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职业教育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不能很好满足当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职业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课程教学及培训内容缺乏对目标对象的针对性,往往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甚至一些培训只是走形式,不能真正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多元化需求。(2)培育模式单一。培育手段不够灵活,加上农村的自身资源条件有限,导致一些职业学校缺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设施及师资,外部的优质资源不能很好利用。(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关农民成长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健全,推行的农民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没有体现出实现农民利益的政策利好,农民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不够。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4)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较弱。智慧农业是未来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职业教育的培育模式、学习环境等在互联网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3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3.1健全分层次培育体系,提升培育的精准性

由于农村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发展需要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接受的职业教育也表现为不同的需求,而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于培育对象和培训内容的选择往往存在泛化的现象,缺乏精准施教,很多情况是农民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笔者所在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45.7%的受访者认为,接受的信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同的群体特别是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群体对于接受教育内容及形式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其中,5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于接受教育的形式较为固定,而且内容需求方面也多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18~35周岁的受访者对于接受教育的要求较高,形式也比较灵活,特别是随着返乡创业人员的增加,大学生村官、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等纷纷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由于文化层次、社会经历等因素,他们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地方政府要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培育对象准确定位,通过对培育对象调研,根据其所从事产业种类、从业经历、年龄、文化程度、培育需求等信息进行建档分类,分别按照从事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职业要求,针对不同对象设计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状况设置专业课程,为促进农业发展培育专业技术人才[4]。

3.2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育模式

进一步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保证他们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加强产教融合,综合考虑农民的文化素质及培养需求,创新弹性学制的培育模式。可以通过选择全日制、非全日制、面授、远程教育、送教下乡等形式使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参加中高等学校的农业职业教育,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多元化需求[5]。(1)利用好优质资源。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所在教育师资、科研力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如有些地方依托农业高校、农职院校组建农民学院,将职业教育与农民教育融为一体,大力推动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涉农院校与地方项目合作,建立了农业合作试验示范试点,农业院校的专业人才深入农村一线,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产业园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科技产业园区为农民职业培育提供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成立田间学校,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搬到田间地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等乡村能人的培育,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调研发现,对于接受培训时最喜欢的师资,34.5%的受访者选择贴近生产一线的农技人员,45.3%的受访者选择乡村能人,可见农民对于他们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3)利用好有一定办学能力的基层机构。比如通过组建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大学等开展教育和培训,为广大乡镇居民开展农科综合教育,作为农广校、职业院校等深入基层的窗口,为满足农民培训需求提供便利。

3.3健全农业职业教育相关的制度

政府要逐步健全相关的培养、认证、准入制度,构建以农业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1)根据农业产业特点,制订现代农业分类标准,根据对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划分相应的职级,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资质认定机制,打通新型职业农民晋升的通道。通过推行农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关人员通过教育培训获取相应的证书,可以准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农民将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更多经济上的收益,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培育效果。(2)创新评估制度。对于农民培训效果的评价要由“量”转向“质”,不单纯以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授课的数量来衡量,而要以培训对象的满意度以及对促进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培训的效果,探索包括对象选择、教学管理、资格认定、绩效评价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3)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函授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育制度。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业职业教育固化于基础教育中,在课程设置中深化农民职业化理念,适当增加农业创业教育,吸引更多涉农专业学生回乡创业,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储备力量[6]。

3.4优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教育环境

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智慧农业的发展,对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农闲时间少与定时定点参加培训之间的矛盾,农民可以按需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培训课程,通过在线学习,在线互动,实现全方位培训。目前外出返乡人员逐渐增加,更多的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他们对于创新创业的要求较高,而且他们主要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学习相关的知识,要尽快将他们培养为新型职业农民,去积极带动小农户的发展。调研发现87.4%的18~35岁的受访者希望主要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而且他们更愿意选择在线教育模式。

因此,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对传统培训方式进行改造,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受训者需求层次差异较大等方面,培训主体需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和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开发适合农民学习的网络教育资源。建立教育培训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云课堂、掌上学习平台等,使农民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在线学习互动,在线技术咨询等,为其提供即时的信息资源服务[7]。探索建立以职业农民基础数据为支撑的培训认证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智慧化管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确保我国农业稳定有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应顺应时展要求,积极改革创新,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以解决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问题。

作者:张晓燕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篇3

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中央提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指导意见,切实提升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此,农业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引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育人机制,以满足新时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由杭瑞友、葛竹兴联合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12 年10 月出版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基于职业人才培养重任,面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趋势,详细探究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与示范区建设,并引入相关案例,全面论述农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设计以及实践路径,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该书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课题缘起,指出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在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如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动力、教育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等,同时梳理校企合作模式的潜在问题,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针对国家示范型农业职校的办学模式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依据。第三章结合农业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系统规划校企合作,形成完善的发展格局。第四章从实际角度出发,探索构建农业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如建立示范区、推动产学研结合育人等。第五章引入实际案例,阐述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院校的应用过程,充分彰显出校企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参阅本书可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和企业运营经验,打造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推动我国基础产业实现长远发展。比如,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将生产线、厂房等引入校园中,搭建专业化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提供机会,增强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将校企合作模式应用于农业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虽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脱节、操作技能与岗位所需技能错位等现象,导致培养成效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一味按照本科通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规划,忽视了与本科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性,导致培养过程趋于理论性和学术性,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未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内容。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农业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直接对接,了解现有的岗位技能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向,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多元化的技能实训课程与活动,保障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后续的毕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促使学校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农业高职院校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密切联系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化人才,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为农业高校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渠道以了解各类企业发展情况,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前沿动态,准确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基于此,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应抓住转型机遇,积极与相关部门、企业主体配合,共同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运行,探索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强化职业人才培养实效。具体可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第一,协调利益冲突,明确利益需求。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必须得到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共同支持。但由于价值需求不同,各主体在协作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观念矛盾。为此,农业职业院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导向,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各主体的整体观和大局观,引导各方从产教融合的整体利益出发,互相配合、共同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良性运转。

第二,完善合作保障措施,深化校企融合。农业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统筹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深入调研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在凸显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强校企双方联系,定期举办座谈会和讨论会,集中探讨交流合作事宜和推进情况,促使双方在人才、资源、课程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学校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企业为学校输送技术经验,从而有效强化育人成效。

第三,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农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生产、教学、实训三位一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生产实际,参与企业项目,提高职业技术和应用能力,同时完善课程考评机制,根据国家职业培训标准和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内容与标准。此外,双方可以共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厂中校、校中厂等模式,促进实训教学顺利推进。

作者:唐书玉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