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途径3篇

时间:2023-01-04 15:00:31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灵活地应用现代化、综合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各项能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途径3篇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篇1

在山东省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开始实施“3+1+2”的模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限选科目,学生需要在物理、历史学科中选择一门;“2”是任选科目,学生需要在生物、化学、政治及地理学科中任选2门学科。在新高考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也越来越大,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更加有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为学生的综合成长奠定基础。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生物学习,提高自身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在生活中发现自然变化,从而领悟到社会生态的多样性,从枯燥的生物知识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内容。新高考的实施对于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更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基础生物学知识的获取上,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理解缺乏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感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促进自身的综合成长。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把握核心素养与高考的关系

生物学科是新高考中任选科目之一,近几年的高考生物题目中更加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责任心、具备良好文化素养及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新时期下,过去的唯成绩论观念已经无法成为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但高考机制又与学生本身的应试能力有一定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高考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从近几年生物高考命题情况看,更加注重开放问题、实验设计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事实上,核心素养与应试教育本身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现代教育活动已经从以往的注重知识转变成注重能力、注重结果转变成注重过程,新高考既关注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强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在引导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通过多元活动引导学生互动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更加多元的活动,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认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重难点内容,设计相应的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生物实验、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还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心设置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需求,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可以更加自觉、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推动学生的知识构建。在学生完成合作探究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促使学生能在深层次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通过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人类遗传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科研工作者等角色,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类遗传病,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感知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十分有利。

(三)创新方法,优化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在情境中设置悬念,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留下悬念,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并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让学生能持续保持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现代教育强调“授人以渔”,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充分地意识到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借助生物知识来认识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促使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把握生物学科的内涵,了解知识的本质,更加高效地进行知识探索。

(四)整合资源,促进核心素养外延

当前的高中生物教材已经作出了适当调整,在实践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来调整教学方式,整合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探索活动。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各种网络资源不断出现,教师要灵活地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学生的需求,选出最适合的资料。另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对跨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相应的生物课程资源,拓展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让学生能接触生活中的生物主题、现代生物科技等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高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本文结合“人类遗传病”一课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收集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资料,并对各种疾病发病率进行调查,结合教材知识点实现对人类遗传病的全面认识。由于人类遗传病与人类健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从而对人类遗传病有充分了解,并且能更好地关注遗传病群体。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引导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症状、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产生疾病的原因,并且可以从遗传物质角度出发,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人类遗传疾病的相关信息资料及对遗传疾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推理及批判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收集资料方法及调查方法使学生能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4.社会责任:根据人类遗传疾病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可以关注社会上的遗传疾病群体,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生物学习的意义及价值。

(二)收集资料形成感性认识

在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要求各组学生通过自主收集材料、合作收集材料等方式,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起来,如遗传病的名称、引起遗传病的原因、疾病症状、生活状况等。由于遗传病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平常接触到遗传病的机会不是很大,只是根据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图片信息,对遗传病有简单的认识,这也造成了学生很难根据遗传病来关注人类身体健康。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遗传病信息材料,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后续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三)参与课堂提升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无籽西瓜、太空育种南瓜”等图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可遗传变异在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进行回顾,让学生能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中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进行感受,并且遗传信息在控制生物性状时,是否只是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改变,有没有其他可能;教师借助基因图片、基因重组中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两面性来引导学生意识到变异的不确定特征,进而实现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之前收集到的遗传病信息进行汇总,从治病因素的角度对遗传疾病的共性及不同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及其他资料,引导学生构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类型知识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遗传病的特征进行分析概括,让学生能从遗传信息层次构建相应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四)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课前调查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人类遗传病发病率的角度思考,人类遗传病会对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看到有遗传病的出现,那么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概率有多大?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调查的色盲症为例开展探究。在此阶段,学生在之前的调查、分析、汇总过程中会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还会在合作探究中增强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小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方式,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遗传病发病状况及相关患者的生活情况。

(五)角色扮演体验生活

在课堂上,教师给出学生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对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自己设计问题,并且要画出相应的遗传系谱图,结合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特性,给出科学的建议,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完成遗传病的调查及判断。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医学上关于检测、预防遗传病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以在观看中意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灵活地应用现代化、综合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各项能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侯丽丽 单位:单县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篇2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他们加深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夯实生物学知识,为日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还会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它能促使学生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等有效提高,从而推动学生朝着更优秀的方向迈进。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物学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在具体授课中,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以便他们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积极拥抱生物学课程。

一、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起初是指人的自身修养,发展到今天,它的内容已经具体化,不仅包含学科知识素养,还包括科学素养、责任素养等。当前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生命观念———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生命需要具备正确的态度;理性思维———学生经过科学的学习以后所具备的各种核心能力,如创新意识等;科学探究———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式,对各种自然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等,并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社会责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想着目标而忽视了对周围生命的伤害,要具有极强的社会意识。这是学生日后适应社会与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这些品质,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而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品质与个人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不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经济的推动,都是极为有利的。作为生物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既关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等,以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从而成为合格的建设者[1]。

二、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微观的生物学知识,通常需要借助相对专业的设备才能对其观察,并根据它们活动的规律等做出正确的结论。这些知识相对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部分学生甚至因此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如果置之不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为高中学生创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以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其间,教师还要通过科学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他们日后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时,一些学生通过学习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有所了解,但对真细胞分裂过程,尤其是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与数目的变化等不太清楚。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视频资料,并通过展示真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以便他们加深对真细胞的理解与认识。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向学生展示自己之前所做的细胞模型,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来了解细胞在前期、中期、后期是如何变化的,其又有哪些特征。其间,学生心中必定会有许多疑惑,对此,教师不要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寻找解决之道,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他们逐渐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为日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做准备[3]。

(二)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

高中生因为升学压力,供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时间并不多,加之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喜欢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由于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即便学生通过多次背诵将生物学内容准确记了下来,也会因为未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出现理解不深刻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观念,善于利用各种措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知识对不解的地方进行探究,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见解,走出思维的僵局,鼓励学生对所学到的内容或是所得到的数据等进行科学的整理等。总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强化,以便他们在获得良好生物学基础的同时,还能拥有探究知识的各种能力,为日后成为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4]。比如,在学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以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如囊体、叶绿素等,以便他们在梳理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基础,对此,教师可以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为其设置科学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其间,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时请教教师。等学生学习完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所做的笔记等,对所有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并制作成思维导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强化,对于他们形成理性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对于知识归纳较好或是思维导图做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并请他们上台讲述自己创作的经验,以供其他学生参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思维导图分享活动大赛,以便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改进自身不足的有效措施,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夯实生物知识,获得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通过举办实践活动,培养高中学生的生命观

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思想发展的关键工具,是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高效举措,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科学策略。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实际情况,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逐渐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逐渐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最终加深对生命的了解。比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时,由于这节内容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即便教材上有一些图片辅助,但学生依然觉得难以理解。其次,高中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且当前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他们接触遗传病的机会并不多。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他们在学习时无法理解专业术语。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请学生详细讲述自身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遗传疾病。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种遗传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病因、改善措施等,以便他们加深对遗传疾病的理解。如果学生在生活中并未遇到遗传疾病,教师则可以播放一些与遗传疾病有关的科普短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以便他们能够战胜畏难情绪,从而完成学习目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如“观察不同植物的细胞是否有丝分裂”“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科学的提取”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便于他们对生命产生浓厚的探究意识,还能加强生物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从而逐渐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为日后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奠定坚实的基础[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不能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作为自己授课的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举办丰富的实践活动等途径,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他们能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从而逐渐成长为优秀人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此才能对他们形成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养成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耐心。

作者:毛正海 单位:甘肃省甘谷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篇3

“学而时习之”是学生高中阶段要注重培养的生物核心素养。这句话给我们启示,学习不仅是学,还要把学习应用到生活中,因此,构建良好的情境进行生物教学,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作用。教师在每个单元备课时,提前思考收集各节的情境教学,采用情境引导学生,改革创新生物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生物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教育中会发现,孩子们天天努力地学习,每天听老师讲了那么多,可是成绩依然不进步,有时还退步。只是讲授不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而时习之”。绝大多数的人杰出,并非是他有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磨炼技巧。利用教学情境就是学生实践知识的最好时机,要把课堂学的知识,通过情境应用内化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改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核心素养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核心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格,这一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学生的高中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为个体生命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几千年前孔子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三步,其中第一步“兴于诗”就是在告诉我们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自主思考能力正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而通过生物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提高自主实践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积极融入课堂中,发挥出自身学习积极性。兴趣的激发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充分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知识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都会出现同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实际运用知识点时很容易就出现了混淆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借助娱乐性、游戏性的方式,将相应的单元知识框架结构进行总结,以此来实现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情境教学模式还能有效降低生物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更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与记忆生物知识,学生通过情境可以深度思考,从而促进生物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调节课堂氛围

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及时调整,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对于教学质量的促进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生物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会变得更加有趣和新颖,课堂氛围就会得到相应的转变和发展,学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从而使自身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主动参与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中,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有利于提升核心素养学习生物,不仅要对生物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人不知而不愠”的快乐学习。教师针对性地选择情境,让学生对生物课堂有好奇,愿意去思考,才能进一步在复习中通过总结分析问题,把所学知识内化,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单一

随着教育的发展,怎么让学生好学这件事,是作为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育人树人目标,但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得到创新,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理念也过为单一,学生在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上,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抑制了高效课堂的创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转变,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创建前人经验的情境,那么知识再难也能让学生有收获。

(二)课堂学习氛围的枯燥

枯燥感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都有着极大的抑制作用,趣味课堂本就以课堂的趣味性作为发展基础,而枯燥感的产生与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理念相悖,不符合教学的发展。所以,对于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来说,课堂学习氛围的枯燥感必须得到改善,通过知识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转变,逐渐使学生转变生物学习的认知,以充分调节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从而牢牢掌握高中生物的知识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缺乏

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学习天赋,也不聪慧,但是凭着一股劲想进步,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想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之间并未具备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往往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中,不怕学生学习有一堆坏毛病,就担心学生不反思,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孩子反思学习,不盲目做题,会给学生省下学习时间和精力。

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生物学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可选取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的内容,拉近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就越能掌握好知识。教师除了关注新闻科技类的情境,还可以从生活中去创设情境,“三人行必有我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白: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利用好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的能力。例如,“伴性遗传”的概念,一开始如果教师上课就讲这个概念是什么,学习这个概念要注意的基础要素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就是识记了,学生通过识记的学习很难理解到位。最好的做法应当是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有一些人有色盲症,并且在统计发病率中发现,男性色盲的患者会比女性多。再进一步进行遗传方式研究,发现父母双方均健康,没有遗传病,但他们的孩子出生以后却被诊断为患有某种遗传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去体会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再对比课本给的概念,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有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的现象,如人类最了解的就是红绿色盲还有血友病等,是属于伴X染色体上的的隐形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教师指导学生写遗传图解分析,为什么不同性染色体上遗传特点不同。伴性遗传并非只有弊没有利,相反,学生可以将伴性遗传的规律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如将动物进行配种,通过鸡羽毛的特点把雌鸡和雄鸡区别开,进而得到生产中要的母鸡,从而增加产蛋量。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遇见的情景,创设出课堂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在生活学习中能时时保持好奇心去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一个现象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要学会从生活中观察事物,总结规律,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物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展示知识点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的结合,视觉上的冲击,让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通过视频、图片等的展示,变得简单易懂,学习也更不容易忘记。例如,“基因的本质”这一知识点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先后播放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等人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讲解视频。通过观看该视频,使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接着播放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视频播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科学家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并总结结论。将关于DNA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该章节的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其次,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直观地向学生演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以及复制过程,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结构。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检查自己掌握DNA分子结构的程度,发现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知道生命的重要意义。

(三)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

生物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缺少不了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实验、验证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记录实验。如何利用实验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每位生物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实验,都不能让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积极的鼓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例如,在对“酶的作用与本质”这一节展开教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同学都可以自取唾液进行实验,营造较为合理、科学的实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展开综合性的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课堂参与感,从而激发学习质量。其次,演示实验也是必要的,以减少学生盲目操作。如,对于教材中的实践探究实验,学生通过仔细地学习和操作,充分地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从而得出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在课本当中学习到的知识点,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实验结束,通过分组交流学生的结论,发现不合理的、为什么,总结合理的,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利用这一教学,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以此来实现学生高效地学习。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培养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科知识时,应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方向,深化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问题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融入生物课堂中学习,将学生置于迷宫般的未知领域中。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动脑思考的催化剂,创设问题情景也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选择什么的问题是关键,要把问题递进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猜想,和同学们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中产生歧义,反复再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有没有理论依据,依据是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因此,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学生进行联想,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在思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免疫调节”这一节展开教学时,提出生物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巧妙贯穿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免疫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力对人体抵抗疾病的侵袭(包括病毒)有何帮助?创设问题:为什么人得了感冒不会死亡,而得了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其次,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在对基础知识进一步拓展、讲解时,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容易构建知识网络。比如,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淋巴因子、溶菌酶、抗体,这三者的本质以及各自在免疫中的作用。使学生对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进行一定的掌握。最后,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与焦点话题,创设课堂问题。如当前的新冠肺炎,引导学生对新冠病毒的学习、传播途径、发病特征、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如何预防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新冠患者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对这一类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各种防护措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学会保护自己,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让我们的每一刻不虚度、有意义。总的来说,教师要在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基础之上深刻把握生物教学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除了情境教学模式,还需要探索多样化的其他教学模式,并深入拓展地去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帮助学生获取、掌握以及运用高中生物知识,提升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双.基于情境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2022(13):111-113.

[2]许辉,李锦秀.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人类遗传病》教学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99-100.

作者:曹海燕 单位: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