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3篇

时间:2023-01-17 17:53:09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防治技术 研究

摘要: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给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农户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喷洒农药方法,导致尽管可以在短期内收到防治效果,却无法在根本上将病虫害的问题解决,同时,还不同程度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等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3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篇1

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意义重大。因此笔者在多年农业工作中的管理与技术推广经验和近期的一些研究,就如何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和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不足之处

1.1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

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工作经验,在农作物生病的时候不能准确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这样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如果在关键时期,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可能会导致减产甚至绝产,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所以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部分农民缺少专业的预防知识,预防的措施及手段比较单一,过多依靠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经验比较少。

1.2使用农药不合理

当前农业种植人员大都未受过专业的种植技术培训,所以当农作物生病时不能准确地找出原因和发病机理,因此只能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盲目地购买和喷洒农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但由于对药物不够了解,如果喷洒少了,药效不明显,不能够完全防治病虫害;喷洒多了或者喷洒错了,容易造成农作物损伤甚至死亡,造成一定的损失和浪费,还可能会使农作物受到二次伤害。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1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的手段有很多种,如给覆膜、挂网、人工耕地除草、种子拌药等。这些物理方法被经常运用,一是因为不用投入太多成本,二是不会给农作物带来伤害,对土壤的质量也没有影响,可行性很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效率比较低,工作量大的话还会损耗大量的人力,幼虫虫卵不易被发现等。所以仅仅使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对技术进行创新。

2.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能从发病机理和根源上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防治,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防治不彻底、隐秘的虫卵不易被杀死、药效过后容易复发、病虫会出现耐药性、对土壤和水质会造成污染、产生的残留对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等。所以新一代的节能环保农药备受种植着的关注和期待。

2.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能从“基因工程、生物协同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等方面入手,改变原有农作物的抵抗力和抗病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但我国的生物防治技术起步较晚,在有些方面还不成熟,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的生物学家曾前往台湾引进过大红瓢虫,这种瓢虫能够把卵产在吹棉介壳虫的卵壳或蜡膜上,孵化后大红瓢虫的幼虫能把吹棉介壳虫的幼虫吃掉。我国的生物学家利用生物界天敌的抑制作用,把捕捉的瓢虫放到被吹棉介壳虫侵害的橘子园里,利用这个方法,成功阻挡了吹棉介壳虫对橘子园的侵害。这是我国农业上第一次运用生物的技术防治了病虫害。此外还有利用转基因技术扰乱棉铃虫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来抵抗该病虫的成功案例。

3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3.1加大监测力度

病虫害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应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若等病虫害爆发后再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地把害虫杀死,但是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多次使用还会增加害虫的耐药性,使用药更加困难,同时也对周边的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加大监测力度,在病虫害发生之前便进行干预才是最佳手段。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要关注农作物自身的生长,病虫害应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尽量把对农作物的伤害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农作物收获之后,还需要及时清理残留的果实的和农作物,以免引发鼠害虫害,也为接下来的播种打基础。

3.2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种植者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种植经验和种植水平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种子播种到土壤的深浅、播种仪器的使用等因素,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对种植人员的进行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在对种植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共同完成。及时解决种植人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互相分享经验,增加沟通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培训可形成机制,相关单位也应加大对此方面的支持力度。

4结语

由此可见,农作物的产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离不开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积极的防治措施。病虫害的防治在不污染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十分艰巨。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监测与扶持力度,合理、科学地选择防治方法,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王福文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农业农村局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篇2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给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农户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喷洒农药方法,导致尽管可以在短期内收到防治效果,却无法在根本上将病虫害的问题解决,同时,还不同程度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采用更为绿色、科学的方式对现状加以改善,使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农作物生长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农药使用科学和合理性不足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较大的劳动强度,但从实际来看,进行此项工作的很多农民对于农药的喷洒上缺少科学的认知,采用的喷洒设备也普遍陈旧,造成病虫害防治效果欠佳及农药污染等问题。第一,很多农户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并未区分农作物的品种,而盲目用药,导致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第二,有些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并未对农药浓度进行科学的配比,对各类农药进行混合使用,甚至很多时候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喷施农药,造成农药的功效不但未能很好地发挥,还出现滴漏浪费现象,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当前,杀虫剂是种类最多的农药产品,而杀虫剂当中还有一半多的有机磷农药,这些农药使用不当,就会在农作物、土壤和空气中存在,造成污染,甚至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第三,当前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大部分都是年迈的老人。因为劳动力不足,对于农药就越发的依赖,导致滥用农药的问题长期存在。长期如此,导致各类病虫产生耐药性,不但影响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系统。

1.2基层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不力、监管不足

从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来看,很多农户缺少科学规范的防治技术,仅凭自己的经验采用农药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这与防治技术推广不足具有直接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不少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于某些特色瓜果、蔬菜中的病虫缺少足够的认识,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第二是由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扶持和待遇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少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加之对病虫害的调查需要较强的技术、较大的劳动强度,而不少农技人员因为乡镇体制改革后,身份发生了变化,工作强度大、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极大地挫伤了其工作热情,而使得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监管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2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有效防治和农药使用策略

2.1重视农作物种植环保意

识的提升和监管工作为了使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增强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环保意识十分的重要。为此,首先,有关部门要重视对种植人员以及农户环保观念的宣传,对农药的配比以及使用量加以规范,尽可能地减少农药给环境和农产品带来的污染问题。其次,作为有关部门还要强化监管,严厉禁止出售违禁药品,防止农药滥用而危害环境。

2.2强化农户病虫害防治的科学认知

农户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力量,是否具有科学的防治认知,会直接影响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要保证有效开展和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一,作为基层农技专员来说,应该定点、定时、定期对农户开展相应的培训,防止一些农户因为缺少正确的认识而盲目进行防治,从而促进病虫害防治针对性及有效性的提高。第二,结束培训以后,技术人员还应实地考察,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完善与优化防治技术,促进防治效果的提高。第三,要重视对农户的指导,保证其规范使用。防治方法不够科学和合理,是导致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目标无法很好达到的主要原因。所以,强化对农户的指导,使其合理、科学地选购农药,能够结合病虫害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并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3大力推广新型施药机械装置

从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农户采用的还是比较老旧的喷洒装置来喷洒农药,机械与自动化程度以及喷洒效率不高,如果在相对偏远的地方,采用的依然是手动喷雾器,很容易产生滴漏问题,污染环境,甚至还可能给喷药者带来危害。所以,有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农药喷洒有关机械装置,不但能够促进农药利用率的提高,还能防止污染环境,防止农作物存在较多的农药残留。此外,还应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对机械喷药设备进行调节,探索更为合适且有效的喷洒方式以及制药配比,从而使农药喷洒的过程得以改进,真正的解决错误喷药问题,促进农药利用率以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高。

2.4重视管理模式的转变,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有效改进

就农业发展来说,是否具有先进的管理模式,会较大程度影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所以,要从根本上对当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首先,作为国家有关机构及部门来说,应该对相应的优惠政策加以制定,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统一对病虫害加以防统治,从而促进防治效果的提高。其次,作为基层产业机构来说,要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强化植保技术示范管理和建设,强化对农户科学用药的培训及管理,并增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从而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为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定良好的条件。

2.5灵活应用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一,生物防治。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但可采用农药,还可从生态平衡方面考虑,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保护农作物,不但可以让病虫的数量减少,还会降低农药的使用。生物防治通常包括微生物防治和天敌防治两种。其中,微生物防治普遍采用的是细菌、病菌、真菌以及抗生菌等,例如,利用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利用苏云金杆菌的各类变种制剂对林业中多种害虫加以防治细菌等。天敌防治则包括寄生性天敌防治和捕食性天敌防治两种。寄生性天敌通常采用寄生蝇与寄生蜂,如可通过放置寄生蜂,来防治大豆卷叶螟虫害,放置赤眼蜂对松毛虫等类型的害虫进行防治。而捕食性天敌,则包括食鼠、食虫类动物,例如,可利用山雀以及猫头鹰等对不同虫态的害虫进行捕食而保护农作物。这种对生态制约及协调作用的充分应用,不但与生物生态学相符合,还可以对有害生物进行自然调控,对基层农作物病虫害加以有效治理,并解决农药使用中所存在的污染问题。但同时应该注意,假如大面积爆发了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物理防治。防治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切不可对农药盲目使用。在具体工作中,要基于农作物品种的不同,因地制宜,科学选用更为适宜的物理方法进行防治,达到农作物科学种植的目标,让农作物与病虫害间的生存环境彼此排斥,从而对病虫害有效治理。比如,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科学修剪,控制夏秋梢的抽生;做好施肥管理,来实现对免耕栽培的有效落实;对种植现场进行定期清理,防治枯枝败叶再次生长等。

作者:束树红 单位:山东省汶上县康驿镇人民政府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篇3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使用本就属于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农药使用可以起到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对基层农作物的侵蚀。但在长期农药使用中,必然会影响到作物生长,甚至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开展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当进一步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农药管控力度,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的管控意义

1.1病虫害防治管控意义

1.1.1保证农作物质量。随着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社会大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促使大众需求从温饱逐渐转变为质量,自此以后大众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食品的安全意识也开始逐渐增强,对食品质量提出更高的期望。不仅要求食品要口感好、外观好,而且要绿色健康、无农药残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对农产品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1.1.2提升农作物产量。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而且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种类,发展迅速,影响范围广,是农业生产的头号敌人。在农业生产中加强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粮食优质、高产供应,进而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1]。

1.2农药使用管控意义

1.2.1确保人体健康。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农药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但同时也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若农作物存在大量农药残留物,进入人体后经过长时间积累,必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过量的化学物质和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农作物的残留进入人体,还通过受污染的水和土壤在其他植物中积累。过量的农药残留和激素药物的使用在体内积累,大大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今天,大众对粮食作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大众开始用无污染的食品来代替以前的食品。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限制农药的使用,不仅关系到食品质量安全,还与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1.2.2推动农业发展。以往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杀虫剂较为常见。农药虽然能有效地杀灭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但也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从而影响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例如,与传统食品相比,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价格昂贵,但由于它不含有各种农药残留,所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而这些绿色食品是在优越的农业资源和健康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良好的生长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为了应对当前的市场需求无污染的作物和保持良好的农业环境,有必要大力控制农药的过度使用,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

2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的现存问题

2.1病虫害防治问题

2.1.1缺乏正确认知。目前,许多农民正在开展病虫害防治的环节,出现一系列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缺乏认识,对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病虫害问题严重。大部分农民的认识十分片面,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不足,认为选择防治技术就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但在具体应用中,并未及时对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导致农作物栽培与生长过程频繁受到病虫害的直接干扰。

2.1.2缺乏熟练技术。在作物病虫害控制方面,大多数农民处于相对盲目的状态。他们没有对作物生长做一些研究,也没有具体分析问题所在。也就是说,他们自己的知识水平不高,控制科学技术不了解,所以他们往往不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只能通过传统化学农药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因此,通过研究作物生长规律和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很难实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3]。

2.1.3缺乏健全制度。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为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运行机制不协调,特别是政府、技术、农户之间没有相应的沟通机制,市场对接程序不完善,与生产、市场分析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不利于农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

2.2农药使用问题

2.2.1使用情况过于盲目。农民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时,大部分会以其他人为主,看别人做药,自己做药,而且严重缺乏农药知识,经销商介绍什么药品,农民便会使用什么药品。此外,使用杀虫剂来防治植物病害,有的使用杀菌剂来防治害虫。特别是近年来,使用除草剂的现象尤为突出,所以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用药,严重影响效果,造成农药危害[4]。

2.2.2使用剂量超过标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工作,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留守农民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农民为了保护种植成果而过于依赖农药。部分农民认为,农药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滥用农药,而农药滥用会导致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下降,严重抑制作物的生长,而且破坏种植环境,还会大幅增加农业种植成本,降低作物质量,影响农民经济利益。

2.2.3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农民使用农药时,一旦发现某一种农药效果显著后,便会在后续栽培中长期使用,但实际上大部分病虫害对于农药会产生抗体,当农民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时,防治效果必然会大幅下降。但农民在发现农药对病虫防治的效果有所降低后,并不会在后续栽培中更改农药品种,而是大幅增加农药的使用量,没有意识到病虫已经产生耐药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5]。

3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的解决对策

3.1病虫害防治的解决对策

3.1.1正确树立防治认知。在正确认识害虫防治的同时,应突破传统控制工作的局限性,从整体上考虑害虫防治,不受狭隘思想的影响,实现防控综合治理。(1)充分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作物的实际情况,以便开展具体的防治工作。(2)及时确认防控工作符合正点要求,并在发生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结合实际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既要使用农药,又要提高整体防治效果。

3.1.2做好技术引导工作。在持续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防治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紧密结合实际,优化防治技术路线,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做法。专业管理机构应积极完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的服务采购。建议立即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机械作物,保护环境和农药,实现医学科学水平和防控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时向专业防控机构报告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控技术要点,组织专业防控团队及时开展防控应急工作。为了减少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应逐步采用综合治理和绿色危害控制方法[6]。

3.1.3积极健全管理制度。(1)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建立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制度,及时信息,建立长效制度。同时,制定适合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管理方案,建立标准化机构,防控注销、服务方式、标准票据、机械结构、规范药品、仓储等,从根本强化防控水平。(2)完善农业基本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专业预防,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立村级农业服务机构,有效减少生物性害虫损失的重要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3)继续加大对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专项资金,为专业防治机构和相关机构的管理提供补贴,支持防控机构建设。

3.1.4全面调查病虫实况。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应全面调查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根据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种植条件等因素,确定种植类型、种植模式、生长特性和病虫害类型。例如,根据该地区的种植情况,可以确定作物病虫害的基本时段,并根据时段控制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病虫害。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制,对本地区农作物进行统一检查,检查是否按照本法规定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以及是否选择抗虫性强的农作物品种[7]。

3.2农药使用的解决对策

3.2.1针对实况对症下药。若想彻底消灭病虫害,一定要抓住机会,掌握火候,及时用药。每一种有害生物体都有其薄弱环节,只有抓住其薄弱环节,及时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害虫对杀虫剂中毒最敏感的时期是幼虫期,在幼虫期施用杀虫剂最有利。例如,油菜籽虫、小菜蛾、稻飞虱1龄~2龄高峰等疾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重,因为大部分杀菌剂都是保护剂,而治疗剂只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不能治疗坏死部位。但苹果年轮粒病是在幼果期形成,接近成熟期时,8月份果实就开始发病,用药几乎是无效的。

3.2.2持续研究环保农药。农药缺乏科学利用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效处理和预防农药污染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国家应该加大对农药研发的投资,从根本上避免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科研部门已开发出使用效率高、毒性低、残留低的化学药剂,既能达到防灾的目的,又能减少化学药剂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例如,农药“新烟碱”,在农药种植过程中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农民使用的农药数量,缓解农药污染问题[8]。

3.2.3科学使用各类农药。长时间使用同一种类的杀虫剂使害虫具有抗性,具有显著抗性的个体和群体便会逐渐形成,对这种农药的敏感性极低,导致控制效果显著降低。还有一种“交叉抗性”现象,即害虫对一种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杀虫剂产生抗性。实践证明,交替施用农药是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特定的药物,每年尽可能少的施用次数,为了延长其保质期,有必要在一个生长季节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的农药,从根本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发展。

3.2.4持续培养农民素质。(1)针对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农药的使用和虫害综合防治的知识,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指导能力(2)加强对现代农民的培训,通过培训课程、座谈会等方式培养现代高素质农民,使其认识到农药过度使用的危害,学习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从而促进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3)开发的专业团队,积极组织技术培训,确定害虫的预防医学,检验效果,将农药的使用和维护落实到作物栽培之中,改善组织的农民提供虫害控制服务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预防和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杀虫剂使用的增加,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与健康和安全,人和动物可持续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管控工作,既能保证农作物质量,还能确保人体健康。但如今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中,缺乏正确认知、缺乏熟练技术、使用情况过于盲目、使用剂量超过标准等,均属于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些问题,应当积极采取以上对策展开科学处理,尽可能将问题造成的实际影响降到最低,从根本上增加基层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并以此推动黑龙江友谊县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昭华,江滋琼.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21,41(11):80-81.

[2]子钰卿,陈舜弘,和晨曦,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0(36):41.

[3]刘汇,刘永坤,李光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6):135-136.

[4]石碧海,王秀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20(4):85.

[5]秦晓燕,高海燕,刘卓恩,等.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9):25-26.

[6]王仕丹.蔬菜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3):78-79.

[7]敖特根,那顺勿日图,翟秀春,等.通辽市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1):55-57.

[8]刘学英.浅谈井研县丘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现状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0(4):97.

作者:翟立国 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县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