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3篇

时间:2023-02-16 09:36:32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实验课程 教学现状

摘要: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动参与少,缺乏思考和判断,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教学效果差。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3篇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篇1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以下简称本校区)自2014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并对此专业学生的培养做了详细规划,基本上完全符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其培养目标[1]中,它要求学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由此便显示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它将是学生以后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最重要的奠基石,也是学生可以向更高、更远方向发展的助推剂。有机化学作为其基础类专业课程,其实验课程是最能培养学生基础性专业化学的相关实际操作能力的。所以,如何来很好的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做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本校区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做了初步探析,现提出以下几点合理性建议。

1先进的理念保驾护航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完全按照书本知识来照本宣科,而需要我们的教师时刻保持学习相关领域的理念,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

1.1“思政教育进课堂”理念势在必行

以经典有机化学实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为例,可以从我国古老的茶文化开始,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我国人民饮茶的历史、各种不同茶的培育与制茶工艺、茶的功能与效益,一方面学习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由茶的功能进而引申到具体实验过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如何更高效、高产率来提取最终产物;整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习印象更深刻,又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如实验装置的搭置、萃取、产物的处理等又来更加明确的理解。实验结束后拓展思维,想象怎样提取其他物质中的某些重要成分,进而可以联系到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既是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又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借此,学生便可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我国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奋斗的目标和榜样。山西药茶,聚药性之精华,传茶道之神韵,历史悠久,功效显著;山西省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以药茶等产品为重点,聚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作为一名制药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何将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值得每一位学生深思!

1.2安全教育理念贯彻始终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三名研究生死亡,事故调查组认定,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人员违规开展实验、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这对于我们从事实验室教学的管理人员教训是及其深刻的,而对于初入实验室的制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需要警醒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将实验室安全做讲解以外,还可以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得看到违反实验室安全而造成的后果,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完善化学实验室安全准入条例,学生必须达到对应要求方可进入实验区域进行实验,健全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多开展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讲座,也可进行趣味问答或者相关知识辩论赛,使实验室安全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2]。

1.3终身学习理念必不可少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融合化日益加速,各种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此大变革时期必须不停得学习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以谋求更好得发展。在国家层面上,我们支持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我们的教育,都要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而终身学习是可持续发展坚实的后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经过激烈紧张的高考生活,几乎每个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候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会懈怠于学习,而这与我们要终身学习、时刻学习的理念是相悖的。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期间,所以在此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很好得传达给学生。贯彻终身学习理念,首先要保证学生时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而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期间,所以在此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很好得传达给学生,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其次,针对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采取以前的灌输模式,将实验的每一步过程都先讲给学生听,然后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只会按着课本来做,这样的实验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实验目的出发,进而对实验步骤、实验药品与仪器都有详尽的规划,以及实验完成之后的反思都要做到位,鼓励学生反思实验中的问题以及如何来提高实验效率或者产率,保证每一步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所得,争取学习理念贯彻始终。再者,从专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提前做职业规划,这对激励学生更努力学习是最好的助力;而在未来的社会大变革、大发展下,个人无论从自我职业还是身心方面,要想获取更好得发展,我们都必须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2AR技术推波助澜

目前我校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讲解实验相关知识点,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该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等,然后进入实验场所进行实验;此法比较单一,学生无法预知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究竟是什么、怎么用,且学生在探索阶段耗费时间较长,而这与目前总体课程课时被压缩的大前提是相矛盾的;且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致使我们须在家上网课来学习、接受知识,而无法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技术来弥补此方面的缺陷与不足。科学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样重要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将其融合到本课程中。AR技术,也称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的糅合与连接,使人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而完全领略虚拟信息,而这种信息又是真实存在的,只以虚拟的形式呈现于我们面前。鉴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目前的不足之处,可将AR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如针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实验中会用到有机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合成装置和蒸馏装置,以及对目标产物的洗涤、萃取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未接触过此实验之前,对所有的化学设备是陌生的,尤其是如何操作是一知半解的,这必然会浪费宝贵的实验时间,也会影响实验效果。为此,可充分利用AR技术,先将相关仪器的图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搜集并汇集成文字信息并将整体实验过程做成视频类文件[4],学生便可在课余时间提前将实验过程以虚拟的形式完全演练一遍,既增强了学习的驱动性,又节省了时间,还预知了可能存在的缺点,进而可在实验过程中改进方法;同时还让学生感受了新技术的应用为实验带来的新改变,让学生对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有直观的体验,助力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3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类课程,所以我们必须从严抓起,紧握“思政教育进课堂”的好契机,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安全教育、终身学习理念贯彻学习始终,既有利于当下,更植根于未来更好的发展;先进的AR技术应用于本实验课程,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一切,使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更让我们有先进的理念傍身,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增砖添瓦,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也更具竞争力!

作者:侯荣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高等师范院校材料、制药、化工、化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实验课程,内容丰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基本理论,掌握有机物的分离、合成、纯化、鉴别等基本操作。该课程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意义重大。

1传统有机实验教学的现状

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动参与少,缺乏思考和判断,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教学效果差。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异比较大,部分同学照搬实验步骤,不重视实验原理,缺乏理论指导操作的意识,对仪器设备不求甚解,实验报告缺乏文献查阅,没有全部记录操作过程及现象,不能深入探讨实验得失,不能领会复杂步骤的目的和作用,导致连续操作失误,更容易带来实验隐患,甚至危及人身安全。部分高校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感兴趣的经典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都无法开设。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利于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因此,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都需要完善和改革[1-3]。徐光宪[4]曾经说过,要把化学实验“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特点向学生展示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多媒体和交互式等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示实验教学内容,MOOC、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高效性等特点。鉴于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将实验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增强了实验过程中的互动讨论,实现了教学辅导的个性化和教学评价的快捷化,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一直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2实验教学改革路径

2.1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是山东省精品课程,该网站上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保证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2020年上半年,学校根据教务系统课程表安排线上教学,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用网络平台进行正常教学。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效果同质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实验教学均是20人一组的小班上课。首先建立多个QQ群,建立在线答疑和交流系统,发放学生学习任务列表,设置预习测试环节,借鉴“翻转课堂”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种在线实验资源,深入挖掘教材的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提前推送实验相关资料,如部级、省级、校级优质示范课程,学习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通过视频、音频、照片、漫画等多种形式完善实验内容,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集科普和趣味性于一身,介绍有机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的关联,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互享、高效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5-9]。通过鼓励监督学生提前预习,温故知新,为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高效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雨课堂”建立课程和班级,导入学生名单,然后邀请学生加入,网络数据可以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进行语音直播或者视频直播+线上答疑,插入MOOC视频或者是网络视频。教师通过直播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后,可继续开着直播,引导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平台,体验虚拟环境,进行仪器安装、加热、回流、重结晶等相关操作,实验步骤完整清晰,实验现象生动有趣,突出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操作训练。这种把视频课程学习、聊天群内学习、直播课程学习相互嵌入、随机穿插、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保障和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项目,教师们能够拓宽教学渠道,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例如,玫瑰香精的制备和二苯甲醇的制备等实验,网络资源比较少,教师会在实验室现场组装仪器,加入相关药品反应,随时进行操作讲解,全程录像,编辑后上传到“雨课堂”,保证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2.2实验考评方法改革

为了更加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实验技能,根据考试大纲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授课时设计了即时测试、讨论、分组评价、小组展示等内容,实验课总评成绩包括实验预习、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试卷考试和师生探讨等内容。教师通过“雨课堂”考试系统进行制作试卷,试卷,批改试卷,并下载相关数据,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雨课堂”的答题成绩可利用网页版批量导出。学生可以在PC端或者手机微信端操作,实现了多端数据同步。

2.3实验教学的管理

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中心以及各学院督导组会重点检查主讲教师对线上实验课程的掌控情况,随机抽查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在线提问、实验报告的完成等情况。督导组会通过线上学生问卷、线上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这门课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院也经常组织教师在线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分享网络实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4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

高校实验室应该警钟长鸣,保障实验室安全应该从培养学生安全理念、安全意识等方面着手。为了增强学生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创造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学校还制作了各类安全警示板、宣传条幅,悬挂到实验中心大楼前,随时提醒师生注意实验安全。学校还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为例,结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消防安全、化学品存储与使用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废弃物处置安全、个人安全防护、常见事故处理与急救等。实验室事故原因主要包括: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实验室危险物品管理有疏忽,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各院系实验室还会针对危险源情况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对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剖析,重点培训爆炸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实验室受伤基本救助方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并留存学生档案。学生经过培训后,还需要进行网上“实验室准入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学校会进行通报,并劝离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的第一课是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重点介绍常量和微量成套磨口玻璃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常用药品的理化性质、安全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内容。以乙醚为例,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活泼。它在“液液萃取法从水中分离乙酸”“2-甲基-2-己醇的制备”“环己酮的制备”等实验中,是作为优良的萃取剂使用的。教师会重点强调乙醚的毒理学资料和急救措施,如果大量接触乙醚,就会出现呼吸不规则、呕吐、面色苍白,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是皮肤接触乙醚,需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果是眼睛接触乙醚,需要立即提起眼睑,用洗眼器流动的清水冲洗后及时就医。如果是误吸入乙醚,需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砂土等对乙醚进行灭火。教师会播放视频并且要求每一位学生都会使用灭火器。常用药品还有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苯甲醛、苯胺、乙醇、正丁醇、乙酸酐、盐酸、硫酸、溴代正丁烷、亚硝酸钠、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甲酰胺、联苯等药品,部分药品易燃、易爆、有微量毒性,需要学生提前熟悉并掌握药品的特性。根据部分实验的特点,学生必须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的第一课重点强调了规范操作、重在预防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3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及创新欲望,发挥省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针对有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评方法,将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融合到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学生既能巩固、加强实验技能,又能了解大型仪器设备和各类专业软件,这类课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会主动地顺应社会,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为了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颜世娜 孙敏 许丽荣 孙学军 赵育磊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篇3

近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频发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高校资产损失,甚至造成实验人员伤亡,暴露出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着的问题,诸如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实验室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安全教育不到位、实验人员不重视、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高校有机化学实验室是化学类专业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存在易爆、易燃、腐蚀性强、剧毒的化学药品,若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甚至造成爆炸、火灾、腐蚀、中毒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在1992年6月27日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令第20号)文件,2019年1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2019年1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文件,指出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

1落实分级安全责任体系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中,遵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在先”的基本思想,根据“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落实学校制定的“职责明确、预防结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有关规定,完善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文件或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岗位职责,从校、院级分管领导到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职责,让每一位领导和师生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安全责任,按相关规定购买、运输、存储及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易制毒等有机实验用到的化学品。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负责有机化学实验的技术安全工作,负责对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老师、上课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准入的工作,让每一位使用者了解和掌握实验室技术安全应急方案,配合上级安全责任人完成实验室定期安全检查任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师生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和自身的安全负有责任。使用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仅要学习相关规章制度,还要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每台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严管化学品要按量领用,并做好领用登记。

2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教育

教师和学生作为实验室使用和安全教育的主体,在首次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室前,须接受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学习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消防条例和法律法规。要参与消防和应急演练活动,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火灾紧急逃生训练等。在师生中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到人人知晓,时刻警惕。通过MOOC、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使用者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各种试剂和化学品的性状和存放管理办法,“三废”的处置办法等。让使用者学习仪器和化学品的正确操作方法、安全事故案例,了解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熟悉水、电、气闸的位置,以及紧急洗眼器、喷淋器、急救药箱的用法,实验室的紧急出口等。

3规范实验,规避实验风险

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项目,观看教师制作的实验项目多媒体课件,熟悉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安全评估,避免火灾或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的发生。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所用的设备和仪器,明确药品或试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实验所需的条件,着重强调实验反应中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3.1防止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

常见的化学药品或试剂,如乙醇、乙醚、丙酮等,具有易燃、易爆的属性。储存这些试剂的容器要妥善存放,防止出现倾倒或破损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储存这些试剂的容器发生破损,很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一旦遇到静电产生的火花或者电源开关打火等情况时,就会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甚至造成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在保存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必须要远离火源,并存放在防火防爆铁柜中。在加热易燃易挥发的化学品时,要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安全的加热方法。比如不能选择敞口的容器进行加热;若液体的沸点低于80℃,则必须要用水浴加热法,不能够直接加热。同时,还要防止加热中的液体外溢,远离明火,保证实验室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这样才能及时将加热产生的蒸汽排到室外,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1-2]

3.2防止实验人员受伤

在实验室中,有些人体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误食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要求实验人员,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饮食,禁止将饮料和食物带进实验室。做完实验后,要彻底清洗双手,以避免残留在手上的药剂进入体内。实验中挥发的有毒粉尘或气体被人体不慎吸入,也一种常见的中毒方式。这些有毒的蒸汽或粉尘,被人体大量吸入后,轻者会失去知觉,重者会长时间昏厥并导致死亡。有些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比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所以在实验中必须佩戴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损也要及时更换。若不慎将试剂接触到皮肤,要立即使用水管或喷淋设施冲洗,再用肥皂进行二次清洗,避免出现衣服被腐蚀、皮肤被灼伤的严重后果。[3-4]

4按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

有机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气、废液和废渣等实验废弃物。而且,这些实验废弃物大多具有毒性,易挥发,若随意丢弃或倾倒,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浪费。因此,对废弃物的处理,要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处理。在实验结束后,立即对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等废弃物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2)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按废弃物的组成、性质及状态不同,利用不同容器进行分类收集,然后集中处理。(3)科学回收,防止二次污染。按照不同的组成和性状,将能够重复使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以利用,节约资源;将容易转化为无害或有用的废弃物进行转化后排放或回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变废为宝。[5]

5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室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多、毒性大,实验人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保证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不仅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体系,还要做好安全使用培训工作,让实验人员重视实验室潜在的各种危险,并对实验前、中、后容易出现的事故要反复强调,把安全意识及安全知识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吉卫云.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21(3):93-94.

[2]黄忠,鲁爱军.探究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J].化工管理,2020(5):68-69.

[3]徐石海.安全教育贯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36):16-18.

[4]朱珮珣,贾宏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意识建立与习惯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9,4:101-103.

[5]包锦渊.有机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52-54.

作者:郭名霞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