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科学干预研究

时间:2023-04-13 09:06:13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预警 科学干预

摘要:当代大学生突出的自我意识和高度互联网化的特殊生活环境,导致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频发,对其未来个人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承担人才培养重担的高校,需要通过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体系和科学干预机制建设,强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督和疏导能力,为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科学干预研究

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受到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出现心理危机时又会在情绪、认知、行为、躯体等方面出现反常,对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的研究,通过预警机制的建设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干预机制建设,在已出现或即将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干预,降低心理危机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一、科学干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意义

(一)有益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健康心理能够让个体心理保持良性平衡状态,正确认知自我、分析自我、肯定自我、突破自我、发展自我,健康成长。在此种心理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同周边人创建良好人际关系,乐于分享,享受快乐。针对高校学生而言,保持这种心理状态,更加愿意接受学校的心理干预及教师育人标准,保证自身言行举止符合学校办学要求,具备抵制错误行为与消极现象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前提。高校学生因自身特点与成长规律影响,其心理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及困惑,加上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使得预警学生心理问题,科学干扰学生心理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正确行为,成为推动高校学生心理良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具备积极心理,才能抵御不良心态与消极思想的困扰,提升学习水平与生活质量,推动学生未来更好就业,从而真正成为符合现代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素养人才。

(二)有益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

积极的心理素质与状态,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和道德熏陶的心理基础,更是学生形成健康“三观”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可更好地学习生活,更好地同人交往、沟通,充分发挥自身内在潜能。在1995年,国家教育部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置于德育工作开展的首位。系统来讲,高校学生产生的多数思想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基本上都与学生心理冲突与矛盾相互交织而出现,特别是现代学生,其心理及思想问题更为复杂、明显,有针对性地预警和科学干预学生心理问题,能够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打造良好心理环境。同时,解决学生思想层面的问题,还能促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积极转变。

(三)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发展既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保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石,更是学生正常学习、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不但要拥有强壮的体魄、完备的知识架构与良好政治素养,还要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但是我国各大院校应对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教育缺少重视,整体投入不足,以至于出现重视智育、轻视心育,重视技能、轻视培养,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未受到应有的关注,不利于学生全面稳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尤其是心理素质,而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也要求个体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高校必须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及时预警,科学干预,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常见挫折

(一)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普遍认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很多学生希望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用人际关系证明自我价值。尤其是对于很多离乡求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更渴望在陌生的环境拥有一段新的人际关系,并收获他人的认同。然而,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教育的差异,使其往往拥有各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实际交往中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其鲜明的个性和自我表达欲望,更易于引起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有些学生在性格特点上的缺陷虽然被家庭和旧友的人际关系所包庇,但在新的人际关系下却往往不受欢迎,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将自己孤立封闭起来,产生人际交往的焦虑问题。

(二)情感困惑问题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情感丰富和成熟的关键时期,相比其他年龄段拥有更强烈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往往会深刻影响其行为举止。然而,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思维局限性,更容易受到外部思潮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困惑,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和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情感脆弱问题也进一步加剧。很多大学生都期待拥有完美的恋爱对象,但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只拥有普通的学识、家境和相貌,造成了当今社会较为严峻的容貌焦虑问题。同时,这种现实条件上的矛盾与学生的情感期待分歧严重,会为学生带来难以疏解的消极情感认知,使其对情感出现既渴望又害怕的矛盾心理。

(三)学习兴趣问题

很多学生在报考学校专业之前,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职业发展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很多只是根据专业名称进行简单的定义,这种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导致学生很容易出现对所选专业缺乏兴趣的问题。同时,很多学生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理想的专业才不得以被录取或调剂到其他专业,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由此出现的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又会加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抵触心理,甚至出现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经济条件问题

一般来说,需求性挫折指的是人们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挫败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以往出现了显著区别。他们往往更加关注物质利益的得失,甚至极端到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于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言,这种对于物质条件的过度关注容易造成这些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其难以融入学生集体,进而出现孤独感和性格异化分裂问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抗压性较差,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精神崩溃等问题。

(五)自我认知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极端化的自我关注,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等自我消极认知。有些学生身体拥有先天的生理缺陷,会在旁人异样的眼神中出现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身体健康,但却对身高、容貌等外在因素过于关注,从而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担忧自己的体重问题,会通过过度节食、吃减肥药等方式损害身体;也有部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会因容易生病而造成心理困扰,从而出现恶性循环的挫折感。这些都会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构建

(一)预警对象和范围选择

首先,高校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普查和排查,通过构建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预警库的方式,形成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其中,心理危机预警库主要用于收纳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或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学生的档案,从而通过定期沟通、开导的方式进行重点预防;其次,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体系,将遭受过心理创伤、名誉损失、刑事案件等容易引起急性应激状态事件的学生作为重点监控目标,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实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设

现有的心理危机预警方法更倾向于事件追踪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问题,而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运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特征时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能力[1]。具体而言,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需要构建涵盖焦虑情绪、抑郁心理、自卑心理等在内的负性指标情绪,并将其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作为量化标准,记载负性情绪的刺激源以针对性进行干预。其次,参考SCL90综合心理测试及其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拟定躯体症状指标体系,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反应判断其出现的心理问题。第三,需要根据既有的经验总结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事件,并依次做好应急处理方案,避免小的问题和困难演化成心理问题。第四,需要将人格特征、学习动机、学习成绩、职业发展、家庭环境、抗压能力、适应能力等作为学生的个体发展状态指标,并用个体发展状态指标判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最后,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情况和满意度,从亲情、友情、爱情等多个角度判断学生的情感满意度,同时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生活管理等作为参考标准,全面衡量学生的社会环境指标[2]。

(三)评估预警信息机制

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中,任何形式的信息失真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预警信息评估结果不准确,这就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成为了预警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完善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需要做好信息真实性的筛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而非单渠道获取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信息,并通过反复验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利用预警信息评估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起到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3]。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干预机制理论

(一)社会支持系统

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社会知识主要来源于家庭、亲人、教师、同学、朋友、社区等方面,而支持的形式既包括心理支持,也包括物质及其他方面的支持。而这些从外部获取的支持,对于大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帮助。为此,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干预,可以在分析诱导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外部支持机制的建设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尽可能消除学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并对处于心理危机期的学生予以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在完善的监护措施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干预[4]。

(二)心理干预系统

心理学中的危机干预理论共有三种模式。首先,平衡模式认为,当学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往往会陷入心理情绪失衡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特征在于,其原本所使用的应对问题的方法难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并在长期面临问题的过程中陷入焦虑等负面情绪中。在这种状态下,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重心要放在稳定学生情绪上,使其摆脱心理情绪失衡的状态,并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其次,认知模式认为,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危机事件与其他相关事件的认知出现了错误,偏离了事件既有的事实。认知模式要求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事件分析中出现了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并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和思维来应对心理危机状态,使其能回到心理平衡状态。最后,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不仅要着眼于其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还要掌握其人际关系、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用更多元的方式解决问题[5]。

五、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干预机制

(一)心理危机干预对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和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拥有一定心理安全隐患的学生,包括心理障碍、自残或自杀倾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等。第二,在家庭、学习、生活等方面遭受过突然打击或刺激,并出现行为异常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三,环境适应能力差、职业发展规划模糊、存在严重学习障碍,并出现行为异常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第四,网络成瘾过于严重,以至于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学生。第五,性格孤僻、过于内向,又出现行为异常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第六,因家庭条件困难而产生自卑情绪,并出现行为异常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七,有抑郁症、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恐怖症、强迫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二)预警与干预措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管理作用,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苗头时,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并做出初步诊断,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心理咨询师教师及各院系分管领导,确保各方机构能够同时参与到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中,并做好跟踪援助工作。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职人员与各院系分管领导需要深入现场调查,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和反馈,并基于预警体系开展干预工作。对于部分难以现场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上报领导,并联系医院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心理辅导。第三,加强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深学生对心理问题及其表现的认知,做到能够判断出自身和其他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应对,避免因滞后性的干预影响干预效果。第四,高校各院系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时,需要做到准确分析、精准判断、果断处理,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避免因干预效率低下、干预手段不得当等问题影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6]。第五,心理问题与学生家庭环境紧密相关,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需要强化与学生家长的合作,通过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了解更多学生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家长来校共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第六,突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自我效能。首先,高校要彰显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学生现实情况与发展规律,确定人才培育目标,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扶持优势专业学科,引导学生在提高自我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效能。基于此,高校要通过多元手段将自身的育人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全面正确认知自身职业层次,客观分析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优势,提高就业自信心与热情[7]。其次,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实践教学创新。在具体实践教学中,高校要着重彰显技能训练以及动手操作,利用任务以及项目等多元教学法,为大学生提供符合其技术水平提升的任务,强化学生现实问题剖析、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同时,专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能够处变不惊,善于思考,将压力变成动力,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希望中寻找结果,培养学生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一来,学生才能保持健康心理,为其日后更好学习、成长奠定扎实基础。第七,改革育心模式,提升心理素质。首先,高校要积极革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注重线上心理咨询建设,便于为学生随时随地提供心理援助[8]。比如,高校要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咨询专栏,在向学生普及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干预服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和课下教育的有机衔接,引导学生系统接受心理教育。其次,高校要以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为基准,革新课堂心理教育模式[9]。在课堂教学中,心理任职教师要针对学生面临的恋爱、就业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共性问题,组织集体性辅导,科学干预,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除心理问题和障碍,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高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让心理健康理念入心、入脑。具体来讲,高校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有效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譬如,心理情景剧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意志坚定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参与次数不断增多,坚定意志会渐渐转化成心理动力,从而升华成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预警与干预部门设计

为实现高质量的心理问题干预,高校应设立以下三种干预部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该部门主要负责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进行普查和建档,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教师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台。同时,该部门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定,同时承担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做到心理干预进入基层。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该部门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在学生中选拔观察员、咨询员、宣传员等学生干部,为学生与教育辅导站之间建立沟通渠道。该部门需要由本院系的领导负责,并由心理健康教师和相应的学生干部具体实施,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中坚力量。第三,心理健康干预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与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管理员进行合作,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情况,针对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动态的方式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心理信息,从而灵活向上级部门反映学生的心理危机。结束语就目前而言,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困惑问题、学习兴趣问题、经济条件问题和自我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当代大学生突出的自我意识,以及生长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心理,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寻找干预方法。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需要从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干预系统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类心理危机状况,并通过制定预警与干预措施及相应部门,提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2):169—170+173.

[2]薛静华,张立鹏.社交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应然性架构探析[J].大学,2021(29):140—142.

[3]毛珺.“医教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干预作用[J].中国校医,2017,31(9):693—694+696.

[4]张姝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1):32—34.

[5]刘长新.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93—394+429.

[6]石兵营,张健,李炎.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39—40+53.

[7]覃梅芳,潘宇.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然困境、治理思路与应然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6):90—93.

[8]李俊,冉光明.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原则与路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1):1—6.

[9]陈向军,王晓温,韦耀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理论框架与运作模式的建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42(1):1—7.

作者:熊玫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