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发展困境与治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3-04-13 09:11:16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发展困境 治理策略

摘要:城市中心主义导致了乡村文化边缘化,乡村文化与社会变迁相脱节,大众传媒冲击着村民的价值观,村民对乡村的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市场缺位、精英流失严重;现代都市消费文化冲击,村民自身素质不高以及乡村文化供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阻滞因素。

乡村文化发展困境与治理策略研究

乡村文化体现了乡村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种风俗习惯,展示出一种淳朴的民风。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人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文明财富,体现出村民之间亲密的情感,也是中国村民在不具有先天优势的环境中依靠双手创造财富的内在动力源泉。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与乡村有了明显差别,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则停滞不前,村民趋利心理凸显、传统价值观断裂、城市化与失地村民文化适应失调,人们的伦理意识以及道德规范不再有统一的标准,乡村文化也随之成为边缘化的文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关注乡村文化发展建设,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困境,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对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因此,乡村振兴中的“城市中心主义”造成了乡村文化边缘化、乡村文化人才缺乏、村民自身素质不高,以及乡村文化供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对新时代的乡村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是最终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阻滞因素。本文以乡村文化治理为切入点,在探讨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完善乡村文化体系,开展法治化的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的乡村消费文化,加强乡村教育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鼓励村民返乡创业,重建乡村文化生活。

一、乡村文化发展困境

(一)城镇化加速乡村文化边缘化

新时代乡村社会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也出现了乡村文化被边缘化的问题。一是乡村文化与社会变迁相脱节。对于失地村民来说,从“村民”到“市民”身份的突然改变,使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仍处于滞后状态,产生的后果是文化失调,使得村民容易失去自我,处于尴尬的境地:乡村文化成为了边缘化的文化。二是大众传媒对村民的价值观造成冲击。人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以获取知识与信息,体会到正面与负面价值观对自身的影响,对原有优秀的价值理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村民在社会中犹如弃妇,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村民观看的电视节目和城市居民并没有区别,这是因为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时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居民的需求。21世纪以来,尽管电视频道扩容,但能够展现乡村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这些节目更是难以符合村民的情趣。传媒中所展示的美好、令人神往的城市生活不断冲击着村民的价值取向。尤其对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价值判断还没有成型,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他们很容易被城市中众多的商品、完美的服务、豪华的居所所迷惑,妄想不劳而获来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乡村社会中大都呈现出一种不安、焦虑的状态。三是村民对乡村的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在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以利益为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已经减弱,传统互助合作精神也处于一种消解过程中。“拆一代”、吸毒,“拆二代”暴富弃学等问题屡见不鲜。让一些人的眼里只有钱,亲情、事业、人生早已不复存在。村民物质不丰裕、精神也不强大,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更不可能丰富多彩;面对突如其来的金钱,不少村民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底线,抛弃了传统乡村社会的优秀文化。

(二)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匮乏

近年来,粮食连增势头迅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然而,从乡村传来的信息却令人倍感困惑和震惊,乡村中青年不断地走出村庄,进城务工,将年弱的老人和孩子留在乡村,乡村中笼罩在凄凉、冷清的氛围中。诸如村民、市场、乡村精英等乡村文化建设主体越来越少,其影响和作用也逐渐弱化。一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在乡村文化中,官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地位,乡村文化建设以向城市看齐为标准,导致了有些所谓的乡村文化并不符合村民的实际需要,进而严重地挫伤了村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者的积极性,出现了许多村民远离乡村文化建设的局面。村民中最常见的文化活动有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等,可见村民的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现代化特性,村民对于传统的乡间文化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在这些农民工中大多数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年,他们对外面世界充满了无尽的憧憬,因此本应是乡村文化建设领军者的他们,无心再回到乡村务农,形成了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年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缺位的局面。这样,乡村中仅剩下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儿童和老人,他们受自身观念和经济的影响,缺乏长远眼光,不注重乡村文化的建设,严重者对于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二是乡村文化建设中市场缺位。文化市场作为主体能给乡村带来许多先进的外来文化,其与乡村特色文化的结合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然而,我国村民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过低,这对乡村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心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对于缺少文化教育的村民来说,更倾向于封建迷信文化、色情文化,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些村民虽然收入增多了,但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却降低了,为了发财致富,想的并不是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技术水平,而是将希望放在求神拜佛上面。正是由于市场这一主体的缺失,导致乡村中原有的优秀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三是乡村精英流失严重。乡村精英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调动资源以获得更多效益的群体,他们能利用自身优势和掌握的知识信息帮助村民。以往,各民间文艺团体在节日期间演出频繁,表现活跃。然而近年来,民间团体频频出现解散的现象,大多是由于民间艺人的婚姻观、职业观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城市文化的冲击,民间表演艺人的积极性极大降低,乡村社会的人才、知识分子大多进城谋求财富,这造成乡村当前的凄凉景象。当前乡村文化站缺乏动力和能力,国家公布的第一批5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多都建设不力,不得不采取行动拯救文化遗产,正是乡村文化人才流失才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窘境。

(三)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

目前,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补助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国家财政并没有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尽管国家十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与以往相比也加大了投入力度,然而还是没能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乡村公共文化市场也没有真正形成,大多数村民都还没有文化消费的想法,当前乡村公共文化供给都是由政府主导,市场在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方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简陋。由于资金匮乏,乡村文化设施也十分简陋,大多数乡村中有一些图书室、露天电影放映场、宣传栏、体育锻炼场,但还是很难看到书籍报纸,乡村中的这些文化设施村民也很少接触,一方面是村民不熟悉操作方法,对这些器材没有兴趣;另一方面是这些设施年久失修,没有维护和运营。现在,村民普遍都以打牌、唠家常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自1978年以后,大多数乡村的文化活动几乎没有了踪影,下乡的文艺节目不断减少,仅有的一些文艺晚会也不能满足村民的精神需要。乡村的娱乐场所十分罕见,基础设施明显不够,没有良好的文化活动为形成文明乡风添加动力。三是缺乏系统完整的乡村文化供给机制。政策法规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有些政策法规虽然出台施行,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难以管理。政府是整个社会的核心,具有经营和管理的职能。政府如果没有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实行集中管理,这样的体制缺乏约束、动力、紧张感,从而缺乏创新活力并且弱化了政府的公益性职能,多头管理造成了文化市场管理不畅。无序的文化供给管理制度让公共文化设备成了摆设。推行文化活动、增加乡村文化供给并不是仅仅依靠文化的基础设备就可以解决的,能给人带来享受的文化不仅在于它丰富的内容,还在于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融入到文化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乡村文化建设切不可脱离群众而独立存在。乡村的文化资源极其缺乏,因此村民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对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四)现代都市消费文化冲击

现代社会的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选择也随之增加,现代消费文化也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文化。现代消费文化把消费目的摆在首要位置,一心想提高消费者的期望值,让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不考虑事实情况,这是一种功利性的消费理念,给乡村文化生活形态带来了不良影响。一是现代消费文化引起村民的消费欲望急速增长。在物质和媒体效应的刺激和影响下,村民所信仰的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现代传媒向人民群众传播着以物质欲望为主的消费方式,村民向往城市高端华美的物品、奢华的住房,这样的消费方式容易使村民的精神失去支撑力量。村民在现代消费方式的影响下,他们的婚姻观念、就业观念渐渐地远离了原来的轨道,不断地接近城市消费观念。这样,乡村中的特色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失去了色彩,艺术表演者也日渐减少,反映乡村生活的娱乐活动逐渐消失不见。乡村中笼罩在一片精神上不宁、文化上落后的氛围中,在现代的功利化消费观念的冲击下,乡村中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形态渐渐地失去了影踪。二是现代消费文化让村民将利益作为处事第一标准。与精英文化相对,大众消费文化是浅显的,在此意义上,村民愿意也能够理解和学会。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让村民感到巨大的压力,然而大众消费文化能缓解村民的压力,带给他们相应的娱乐感。正是这一特性,大众消费文化易被村民接受,从而使得传统与现代的世俗观念、人际关系形成对立,让乡村文化中关于利益和道德、欲望与需求受到冲击,乡村公共文化逐渐被落后的、丑陋的文化所替代,村民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村民的思考少了、眼光并不长远,对他人的生命也没有了关爱与敬畏,整个人都是狭隘自私的,渐渐地丧失了对道德和价值的判断标准,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三是现代消费文化使得村民注重享乐。古代以崇尚勤劳节俭为美,然而现代消费文化提倡及时享乐、功利第一的观念。村民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放弃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向往不劳而获的生活,虚拟的情景让村民体会到了感官的刺激,让他们变得慵懒、浅薄、注重享乐,乡村中弥漫着娱乐人生、粗俗的消费气息,村民将理性、绿色消费抛至脑后。村民将消费主要用于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忽视了自己的文化需求,图书馆、画展前门可罗雀,更有甚者,某些村民迷上了、打游戏等畸形的消费方式,在此过程中村民逐渐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与动力。此外,现代消费文化中有违社会秩序与风俗的文化对村民的道德意识产生了冲击,也损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使得淳朴的乡风不复存在,这给乡村文化治理又增加了难度。

(五)村民文化素质落后

人口流动使得乡村中仅剩下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儿童与老人,导致了乡村的整体文化素质落后。村民文化素质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民固守传统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传统落后思想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村民受教育少,更不可能有先进的技术,与市民相比,村民对自身和乡村文化极易产生自卑感。中国村民的思想观念是守旧、保守的,在村民眼中庄稼的播种和收获就是一生的事业,他们安于现状、不懂创新。在新时代的冲击下,村民的传统观念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人口的流动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让村民感受到了市民的思想观念,在市民的影响下,村民也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向往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正是因为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辨别城市文化中的不良因子,盲目欣赏和崇拜城市文化,使得乡村文化没有了传承的动力。二是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村民的修养也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村民的素质与市民相比,他们的修养仍然很低。高素质村民很少,他们与市民的文化差距非常明显。三是村民技术培训落后。对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是村民技术培训,然而这种培训也因为村民不断流动和市场因素而受到冷落,村民技术培训学校减幅较大。可以看出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滞后,落后的乡村教育质量,也阻碍着村民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积极性,对实施乡村文化治理和振兴形成了阻碍。

二、治理策略

(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乡村文化新格局

治理乡村文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政府、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方共同治理方案。构建社会合作的网络是壮大村民力量的根本途径。需要村民与经营大户、工商企业合作,拓宽领域、丰富合作形态。一是基层政府应“挑起大梁”。首先是加强领导,落实方案。各地要成立“乡村文化治理”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根据各自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譬如,在宣传栏推出相关消息、在人群密集的广场悬挂横幅、让村委会组织全体大会等,分发礼品吸引村民前往参加,让村民积极地配合政府治理乡村的行动。再次是总结经验,力促长效。注重先进代表乡村和典型乡村的推广,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力求形成治理乡村文化困境的长效机制。二是社会各界应尽力改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的局面。尽管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这也不是最根本的举措。只有社会各界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改变落后的基础设备。比如,社会各界献爱心让政府建立阅览室、活动馆等或者送一些阅读书籍、请电影放映队播放科教片等,也可以吸引民营企业加入到创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队伍中来。三是村民需提高自身素质。近年来,“拆迁暴富”让一些村民迷失在“钱眼”里,这时候村民要转变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进步思想,同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法律意识,这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同时,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劳动中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冲突时,要牺牲小我,维护集体利益,做一个热爱家园的中国人,并且积极参加乡村事务的治理。

(二)健全完善乡村文化体系

政府在完善乡村文化体系的同时,除了考虑村民的物质补偿,更要给村民以文化关怀,满足村民的精神诉求,将关心村民精神需求的文化关怀与物质安置同步进行。因此,要改变乡村的落后现状就需要文化体系建设的支持。一是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需要提供专项资金来兴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给予村民以文化关怀,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一方面增加乡村图书馆,赠送一些符合村民审美情趣的书籍,将图书馆免费向村民开放,使得村民在闲暇的时候走进图书馆、爱上在图书馆的时光。另一方面定时给乡村举办文化晚会、播放科教片、邀请村民展示当地的文化项目,使他们感受到身为当地人的自豪感,让村民自觉摒弃日常陋习,参与健康文明的生活。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考虑将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逐步上升并细化为具体的政策制度和保障体系,通过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性来实现对‘三农’惠民保障制度的有效推展,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村民、农地的关注和投入力度,规划形成整体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扩大公共财政的农村覆盖率,在农村为弱势农民群体制定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二是壮大乡村文化建设队伍。首先是引导村民弘扬传统文化。鼓励村民自编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节目,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使得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职业观。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并使之成为当地文化的引领者,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并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第三是重视当地的教育投资。注重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喜爱,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三是加强文化体制创新,给村民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首先要厘清文化建设机制运行方式,建立城乡文化互动交融的长效机制,使文化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深入乡村。其次是利用节庆促销、文化下乡等多种方式支持乡村文化队伍和文化团体。第三是利用微视频、分发宣传单、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传输富有底蕴的思想文化,使村民共处和谐的文化环境中。

(三)开展法治化的乡村文化活动

在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法治的保障作用,规范乡村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温度”,使乡村文化在法治的轨道里有序发展。一是依法组织领导乡村文化活动。一方面成立乡村文化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立活动的主题,在乡村中建设新乡村文化,开创乡村、村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出台制度化的乡村文化活动管理条例,严格审查即将举办的文化活动,将愚昧、庸俗、低俗、功利化的乡村文化活动排除在外,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二是增强村民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首先是举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比如书画展、民歌舞大赛等活动,使得村民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浓厚韵味,积极参与到保护乡村文化的队伍中。其次是国家将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进行宣传,让每个村民都感受到荣耀,为自己身为村民而感到光荣,自然而然地就会保护乡村文化。第三是树立乡村文化人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村民,乡村文化人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乡村优秀文化,带动村民一起保护乡村文化。三是提高乡村执法人员的文化素质。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规范行为是赢得村民尊重的基石,首先是要提高准入门槛并且定期进行培训,招录乡村执法人员时不能只看其学历的高低,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不断培训完善。其次是完善规范、约束制度。规定乡村执法人员不得脱离法律标准,只能照章办事,有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严重者要予以开除,只有按法律行事的乡村,才是有序的乡村,才能更好地治理乡村文化。第三是加强监管。鼓励村民对于执法人员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及时举报,执法人员对于不合法的文化机构依法取缔,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水平。

(四)倡导健康的乡村消费文化

现代消费文化给乡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当前最紧迫的是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给乡村带来活力。一是宣传健康的乡村消费文化。首先是结合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以正确的消费观和生活理念向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改变村民以满足物欲为主的消费观,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其次是在教育过程中以榜样的作用引导村民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消费目标。第三是向村民灌输一种劳动最光荣、遵纪守法的乡村文化,让消费文化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二是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健康的消费理念。首先是突出文化人的精神引领。要想改变村民的不良消费方式,就要弘扬文明理念,播撒美德光辉,感染社会,净化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感染村民主动地改变自身的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其次是政府的工作重心需要由经济领域向教育领域倾斜,如确保义务教育普及到每个应受教育的孩子和设置好继续教育的教学点。第三是多开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动,让有一定教育素养的孩子回家向家里人宣传绿色的消费理念,共同进步,这样村民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三是营造氛围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增添动力。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合理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得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因此,正确的消费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横幅标语等媒体形式在乡村中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的意义,引导驻乡村单位、村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村民健康生活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需要总结经验,力促长效。要注重先进经验和典型的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断总结促成村民可持续消费的好做法,力求形成村民健康消费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乡村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教育权是村民最重要的权益,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普及素质教育。一方面向他们传播教育能改变命运的理念。教育事业是公平的象征,自身的努力体现着生命的尊严,守卫教育事业就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扩大招生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校园,不再出现民工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对于落后的村民来说,公平、优质的教育对于乡村子弟格外重要,给了乡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教育事业使得乡村子弟走进校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在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有了改变落后状况的实力。二是制订乡村教育支持计划。首先是颁布并施行乡村教师的国家支持计划。现实中,乡村的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或质量不高等问题,可以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向乡村学校输送优质师资,保证乡村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相一致。其次是实施定向招收乡村贫困地区学生计划。考虑到乡村教育的质量,给予乡村孩子制度上的优待,让他们对教育充满信心。发展经济是改变落后状态的短期措施,而普及教育才是长远发展之策。只有充足的乡村教师和优质的乡村教育才能给乡村学生送去希望。第三是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保证乡村学校也能给孩子提供与城市学校同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安排好乡村教师的住宿问题,让他们甘愿留在乡村,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给外来的教师正式编制、赠送经济保障房等。三是进行教育改革。首先是改变学生及家长的观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贬低职业技术学校,注重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掌握技能。其次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同样如果不走好创新之路,乡村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多举办一些文化创意大赛、面对乡村教育落后的状况请学生谈谈他们有哪些新颖的看法及措施。第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不要把学生都打造成相同的个体,教育应是把每个人的个性都展示出来的过程。

(六)鼓励村民返乡创业,重建乡村生活

一是健全优化政府的人才发展政策。现如今,返乡创业已经成为许多乡村招贤纳士的重要举措,只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使社会的人才向乡村靠拢。如结合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制定有关创业的鼓励政策、减收乡办企业的行政费用、放宽民间企业贷款标准等政策,鼓励村民返乡创业,让人才不断涌进乡村。二是创造条件为村民创业提供保障。提供扶贫资金,绕开中间环节,直接补贴到户;广开渠道,建立多元扶贫济困机制,如实施小额帮扶信贷等。政府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立不同的培训课程,同时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以便留住人才,为乡村谋发展。培育乡村的人才,需要破除唯学历的传统观念,加大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的奖励力度,让他们为乡村的发展贡献力量。三是推进产业化。首先是在政府的产业建设中,需要让村民全程参与,给予他们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直接参与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和评估,让村民从被动的受益者转变为积极的建设者。其次是培育优秀企业。优先发展经济与技术强大的企业,给优秀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帮助其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带动乡村发展。第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转移。四是改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润滑剂”。首先是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传播环境物权生态化发展理念。少数乡村干部持有“环保工作是软任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对立”等错误观点,应利用广播、文艺演出、纪录片等形式来让大家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次是力戒政绩工程。少数村庄不考虑生态环境,一心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乱砍乱伐、污染河流、填河造路,造成了污水倒流等现象。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政府应量力而行,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工厂选址时要考察工厂的性质,谨慎选址,不要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第三是加大惩处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对于乡村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处罚,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新手段,加强环境生态化建设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生态环境,造林绿化,为乡村社会文化谋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3.

[2]张元.苏东沿海地区“三农”问题与治理路径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2):240—247.

作者:张元 单位:江苏海洋大学MPA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