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10-07 18:21:12

小学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篇1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

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

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

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本文.来源:.教案网)(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水。

--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③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延伸活动:

小学科学教案篇2

通过开展走教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解决我镇个别学校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推动全镇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主要工作

我镇吕庄小学和刘家营小学因规模小,学生数少,两处学校缺少体育教师。鉴于此种情况,今年从海尔小学选派两名优秀教师到两处学校走教。选派的走教教师须具有本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走教教师在完成原所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外,还必须到1所以上学校(不包括本人所在学校)连续走教一个完整的学年(如安排上实在有困难,至少要连续走教一个完整的学期,选派人数上按0.5人计算),担任相应课程或专业的教学任务,每所走教学校每学期授课节数累计不低于20节,并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帮助受援学校相关学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选派学校要同时与受援学校开展学校管理交流及学校文化建设等共建活动。

三、保障措施

走教教师在走教期间人事关系在原单位,走教期满后原单位为其设置直聘岗位。走教教师原工资待遇不变,绩效工资由派出学校发放,走教期间享受走教补助和交通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走教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表彰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海尔小学负责对教师走教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走教期间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教师,镇教办将上报教育局表彰为优秀走教人员。走教补助按照走教学校距离原学校远近区分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500元;走教教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原学校负责购买。

四、工作要求

镇教办已将走教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抓好具体落实工作,要求走教学校和教师制定走教计划、方式方法、具体措施等,统筹协调走教时间,统一安排课程表,并要求在学科走教基础上,扩大走教内涵,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五、组织领导

小学科学教案篇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其中活动前制订研究计划是使科学研究能顺利完成的关键,也是使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进行的保证。详尽的计划能让问题更加清晰,也更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像大人这样制订出严密的研究方案,他们的能力水平还处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字词、语言文字的组织都给制订计划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思维导图是表达思维过程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当思维导图应用到学科教学上时,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把知识或问题的要点以字或词的方式呈现在图形中,并用线连接起来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俗易懂。特别在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需要准备的材料等以图形方式简单记录下来,看似随意,但简短的几个字非常清晰,不但比写普通研究方案节省时间,而且还简化了计划,让人容易看清并明白。以下是笔者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这一个教学单元运用“思维导图”在单元整合教学中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的一个教学研究案例。

一、教学案例

1.教材分析

《时间》教学单元学习目标是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将加深认识,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用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整个单元的教学流程设计是:

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研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的整个过程。由于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学生也各自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我就让他们各自制订研究方案,最后在汇报总结的时候再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合。

2.学生分析

研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的方法是对比实验法,在五年级开始,学生已经初步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因此学生已经懂得运用这个方法去完成这个实验。

二、教学过程

前一课时,学生完成了计时器的制作,并提出了影响计时器“摆”快慢的可能因素,这一课时主要是分组制定研究实验方案。在制订方案的教学中,我没有硬性要求他们用思维导图,而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完成方案,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分组制订方案

在重新制订方案的构成要素后,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方案的制订。李霈泽那个小组很快就完成了方案的制订。他们用了思维导图来制订方案,比较简单。我肯定了他们的成果,随后要求他们再次讨论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这时,他们很快发现遗漏了注意问题。接着,我再往其他组去看,他们有的研究摆角、有的研究摆长,有些也像李霈泽那组一样漏了注意问题。

分析:李霈泽小组是完成方案最快的小组,他们是运用了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制订方案的,寥寥几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基本道出了他们这个实验的方法与过程,基本计划已跃然纸上。其他没有使用思维导图的小组制订计划的时间要长些。画图的形式很好地反映了他们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分析计划是否全面的速度。这非常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伟大的思想家达·芬奇在笔记中也经常用到图形、代码和连线,使他的笔迹变得生动活泼。

2.小组汇报

(1)简化记录

小组制订方案结束后,我让各小组进行汇报。我请了张行沛小组上前汇报,他们没有使用思维导图来制订方案,刚汇报完,聂沛马上提问:“你们在说什么,能不能再说一遍?”其他同学也有同感,在下面附和。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方案,的确有点混乱,而且因为他们也读得很快,所以听得人模糊不清了。我应同学们的要求让他们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运用思维导图把他们的方案记录下来(如图1)。这次,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思维导图,很快就明白了。

分析:这一组的方案写得详细具体,涵盖了研究方案的几个要素,可以反映出学生思考细致,心思缜密。但若这一计划给别人看,则真的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非常短暂,内容繁多,如果每组都汇报的情况下,时间则更加有限。这时候图形是最好的选择。思维导图像图形,容易被大脑所接受。后来,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一组的计划表达出来,其他组的同学很快就看明白了。

(2)细化问题

学生通过观看黑板上的思维导图,马上发现了问题。周定江提出了问题:“我认为他们让三个不同摆长的摆同时摆动不太好,因为我发现摆在摆动的过程中会改变方向,这样很容易相互影响。”“对,而且同时放手的时间一定要很准确,这个比较难保证。”另一个同学插了一句,“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我回问了周定江。“我认为分开三次做比较好,使用同一重物、三条不同长度的绳子,或者同一条绳子在做完一次实验后改变它的长度,这样既能保证重物的重量不变,又可以避免三个摆相互影响。”与此同时,我把小周说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写上方法2(如图2)。接下来,又有其他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我都把它们板书到黑板上。

分析: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而图形可以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后,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集中起来,有意注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围绕着中心问题开展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涌现,思维得到了扩散与发展。

(3)触类旁通

接下来我请研究摆角或摆重的组上前汇报。聂沛那组研究的是摆重的实验。她们使用了思维导图来制订方案,这回学生认为方案清晰多了,大多认为方案比较完善。不过,这时候有个学生质疑:认为用笔套、橡皮、笔等做重物不太好,这些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是由于它们的体积都不一样,那受到空气的阻力也就不同了,这样会影响摆的快慢。我很佩服这个同学的细心,并马上表扬了他。

分析:思维导图清晰地反映了计划的全部,降低了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难度,由此可见图形永远都比文字能让大脑更快地接收到是对的。

(4)深化问题

在处理了刚才的问题后,我继续借题发挥,以此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下是其中一个教学片段:

师:“不过我有个问题,如果大家用笔套或者笔作为重物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应该有吧”。(下面沉默了一会,有些不敢肯定)

(我看见大家都没反应,我出示了笔套和笔,并分别把它们的末端绑在一条绳子上,做成两个摆。两个摆一作对比,下面的小手马上举起来。)

生:“我知道了,这样两个摆的长度就不一样,同时改变了两个条件了。”

师:“真聪明,那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把绳子绑在它们的中间位置上,这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师:“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做重物呢?”

(李霈泽马上举手,说了自己的方案……)

接下来,我让其他小组说说研究摆角的实验方案,也同样让学生提出建议及需要补充的地方,在黑板上使用思维导图把它们说的方法记录下来。经过交流研讨后,各个小组对这次的实验都清晰明了,胸有成竹了。不知不觉,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布置他们回去准备材料,下节课进行实验。

分析:有问题才有思考,讨论可以加速思考的过程。讨论是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对问题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使问题不断得到细化与深化,加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对各组的方案已清晰明了,也从中学习了不同的方法,为实验更有效、更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综合分析

问题解决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活动前制订研究计划是使科学研究能顺利完成的关键,也是使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进行的保证。由上面的案例可见,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制订方案,不但帮助了学生对方案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方案,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思维得到了拓展。

详尽的方案能保证学生有效完成实验,但是老师又不能逐一检查到位,交流展示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从上面的案例中看出,运用思维导图制订方案使这个交流展示活动能收到高效的效果。学生在开始没看清方案,然后老师把方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在黑板上,后来其他小组也运用思维导图来汇报所制订的方案,学生对整个实验方案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1.视觉方面的清晰

图形是最容易接受并记忆的信息。在人类文明到来之前,人类都是通过图形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它生动、立体,而且不需要大脑对其加工分析或编译,直接采纳。思维导图的表述形式简化了文字表述的繁杂,使人在较短时间内获知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学生对于方案的制订更加清晰,也方便他们对本组或他组的计划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2.思维方面的清晰与提升

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对本组和他组的方案了解清晰后,就开始了对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在一开始时,他们对方案本来是模糊的,即便自己制订的方案也不是完全清晰地掌握。在观看了方案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和他人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马上进行修正。正如上面所示案例,学生对方案制订的思维过程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先是对方案粗略地制订,然后补充完整方案,最后找出问题加以修正,再进行补充完整,思考由浅入深,由单一变复杂,由片面转向全面,问题解决由模糊变清晰,也越来越有把握。不知不觉中,思维越来越广,考虑问题也越来越周全。

总的来说,运用思维导图来制订方案,提高了学生对已制订方案的分析能力。把方案变成图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很快地了解别人的计划,知道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思维导图让方案变得更清晰,方便学生快速地找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使思维得到了扩散与发展。这就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进而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教案篇4

1.确定难点。

将重点放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标准分类上,即学生各自采取怎样的观察岩石的方法来填写观察记录,能否将观察心得准确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以记录为依据将岩石进行分类,难点确定下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2.教具准备。

在学生搜集标本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岩石标本,并准备一些放大镜、显微镜之类的观察用具,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观察记录表和岩石标记以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来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教案篇5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Goal):即一堂课最主要的总目标。虽然可以是相当概括的(generalized),却道明了贯穿整堂课的主题。如“了解打电话用语”。

2、教学目的(Teaching objectives):即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比如下列教学目标就太含糊,教师将无法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无法评估其有否达成。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passive voice.

·Students will do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区分终端目标和分级目标。终端目标是教师测量、评估的最终依据和产物。分级目标是由终端目标分解而来的一个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例如:

终端目标(terminal objective):

·Students will successfully request information about airplane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分级目标(Enabling objectives):

·Students will comprehend and produce the following 10 new vocabulary items.

·Students will read and understand an airline schedule.

·Students will produce questions within when, where and what time.

·Students will produce appropriate polite forms of requesting.

当然,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已学过的内容等等都会影响到分级目标的制订。

3、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学生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4.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样,教学步骤也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热身”(warm-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时间。

(3)结束语。

5、评估(Evaluation):怎么知道教学目标有否达成呢?如果不对一堂课的内容进行评估,那么,教师常常是在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臆测,而无法被客观的观察和正确的评估所证实。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要以一个小测验结束,也并不是每节课都得有一个评估的步骤。评估可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某些形式的评估要等到过了一、二天某种能力得以真正建立、内化后再进行。不过,在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必须对其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否则,教师将无法评价学生的得失,从而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也没有依据来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

6、课外作业(Extra-class work):这一说法有别于家庭作业(homework),不一定在家里完成。不过,重要的是,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并向学生讲清,必要时应将作业内容和要求写在黑板上。

二、备课要领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语言需求(language needs),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作为本节课教学的总目标。再考虑列出1~3条本节课的终端目标,并详细记下。接着,从既定教学目标出发,考虑以何种教学法理论为指导,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法、语法翻译法、功能-意念法等等。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练习,列课时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在分级目标中写清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目的及教学活动。在1999年5月于安徽芜湖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竞赛中,参赛教师最常用的活动是默读、复述、讨论、听磁带、朗读、游戏和看录像带,此外还有人用了句型操练、角色扮演、歌曲和辩论等形式(见北师大课题组,1999:3)。

对于新教师,可要求其选择适当的课时,写明要说的话及预计学生的回答和反应。指导老师有责任和义务适当安排其写这样的详案。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应选择性地写下教案的部分详细内容,如活动介绍,活动导语,规则或概括性的内容,预计易引起偏离的地方及应采取的措施,口头测试技巧,活动小结及课时小结等。

变化(variety)、序列(sequencing)、节奏(pacing)和计时(timing)

在考虑各个教学步骤时,或写完整个教案后,教师须从整体上审视这个课时计划。这里有四点可供参考: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最终目标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下一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再如,一般情况下,两项默读活动也是难以产生良好效果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例如:

T: Okay, you've just had a good chance to listen to the way Mike answers the phone when Mary is out. Now let’s do telephone calls in pairs. One of you calls, and the other answers the phone and tells the caller that the person is out. You’d better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t different times.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备课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新教师往往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值得提醒。一是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则进行复习。二是如果不定期不及授完,则准时自然地(gracefully)下课,第二天接着上。

预测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预测应用某些教学技巧的难易的能力,必须从实践中获得。它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认知移情去体味学生学习的难易。有的困难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至,因此,有的活动指令在备课时就得写清楚。有的教师不写,而上课时不知所云,或讲不清楚。备课时动笔书写可预先判断指令是否明确,学生理解有否困难。

另一个困难是语言方面的(linguistic)。如能遵循S. Krashen (1985) 的“i+1”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原则去设计、选择语言材料,既适当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又不至于太难,这样的语言材料应当是可取的。问题是,特别到了初二、初三或高中,班内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适当注意到个体差异、反馈信息及小组活动或许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学生个体差异

英语" 教学过程的“人文主义因素已得到高度重视”(Ge, 1999)。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竞赛的启示之一就是“外语教学法改革的重点是‘教法’到‘学法’的战略转移”(胡鉴明,1999:10)。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Student talk and teacher talk)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得多, 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

适应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编写,一般考虑了学习者因素(即年龄、受教育情况、学习目的等)和教学因素(即教学条件如资金、设备、班级大小等、教育指导理论、教材、学科地位等)。了解这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从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讲课笔记

备课有详案、简案之分,一份详案也许有五、六页乃至十几页。带入课堂的讲课笔记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如拿了“成堆的”详案去上课,眼不离稿,则上课就不大可能充满活力。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许多教师只用一页篇幅罗列一下授课提纲和部分讲课内容。有的则喜欢用卡片,像图书索引卡一样。这样做既不至于会陷入“念稿子”的境地,也不会担心会忘了下一步该做什么。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向课内时间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备课是关键。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使之成为教师备课的必须考虑的内容,对备好课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参考书目:

Brown, H.,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al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Krashen, 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Longman.

小学科学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2、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4、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5、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6、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7、感受实验前的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判断才是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混合与分离的动手操作,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难点:认识到混合后的沙豆、油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两个、一次性塑料杯1只、纱网1块、筷子或玻璃棒1根、黄豆与砂子各半杯、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课题:

出示杯中的黄豆和沙子,谈话: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观察的本领,这里有一些黄豆和沙子,比比谁发现得多?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从杯中取一些黄豆的沙子,分别放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后放在一边待用)

学生综合观察结果,发表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了解混合前的沙和黄豆是怎样的,为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做好准备。

混合沙和豆

实验

谈话:把这些豆和沙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设问:你打算怎样把它们混合到一起?

谈话:仔细观察,混合后的东西是怎样的?

谈话:想想,给杯中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字?

综合学生的观点,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设计混合的方法,各组合作进行混合。

观察、描述观察后的沙子和豆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判断。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认识混合后的物质的主要特征。

通过取名进一步对混合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认识。

分离混合物

实验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再把这些豆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让学的方案。

看看教师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动手将它们分离开。

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分离结果是否理想。

谈话:与纸上的沙与豆比一比,分离出来的豆与沙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设问认为变化的学生:你认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这时还能叫作豆,叫作沙吗?

各小组议一议,制定各小组的分离方案。

各小组交流方案。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自制装置分离。

小组观察、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

促使学生认识,沙与豆并没有发生本质特征的变化。

油与水的混合

出示一杯水,一杯油,设问,将它们倒在一起会怎样?

先将水倒入试管再将油倒入试管。

设问: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呢?

将水和油充分混合在一起。设问水和油的混合物是怎样的?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将水与油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静止一定的时间,让油和水分离开来。

让学生观察分离出来的油与水有没有变化?

学生猜测、判断。

观察试管中的水和油。说明见到的现象?(油和水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

说说自己的方法。

说明见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设想方案。

观察,发表意见。

小结

设问:这节我们主要作了哪些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混合身边的物质》。

设问:我们身边有这类混合物吗?

设问:这些混合物你能将其分离吗?

回答:……

回答:……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2、继续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3、继续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4、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了解混合的世界有两种情况;

5、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到“发生变化”和“不发生变化”具有同样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难点: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五个、火柴、碳酸氢钠、醋、石灰水、自来水一杯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教学活动

与学生谈论上一节课。

出示研究材料,提出探究内容:仔细观察,说说两个杯子中的物质有什么特点。

介绍所观察的物品的名称。

提出探究任务:你认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

回忆上节课的活动,说说上节课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各自的发现。

学生猜测,并交流。

从观察与讨论中捕捉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任务。

探究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的情况。

实验

谈话:打算一下,你们准备怎样去研究,研究时注意什么?

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和你猜测的情况一样吗?

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讨:

1、你认为,气泡是从哪里来的?

2、气泡到哪里去了?

3、你认为跑出来的是什么气呢?

学生小组制定简单的研究步骤,明确研究的过程和注意点。

学生小组展开研究活动,观察研究现象。

学生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看法。

明确研究任务,保证有序合理地开展研究活动。

重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

通过问题的引导,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

教师演示点燃的火柴伸进空杯和装有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物的杯子。

教师设问:你见到了怎样的情况?有什么想法?

从师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中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一般空气的气体。

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说说见到的实验现象,并与同学交流对此现象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整合两种混合的现象

设问:今天的混合后的结果和沙与豆子的混合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

归纳学生的话得出:上一次的实验中,混合后的沙与豆子是能分离开的,也没有什么新的物质产生。今天的混合实验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

小组组讨论,交流观点。

促进学生新旧经验的融合,使其更全面地理解混合的世界。

扩展

实验

教师出示一杯石灰水,让学生向水中吹气。要求观察现象。

设问:这个实验属于哪一种混合。

(机动)混合1/4杯自来水与石灰水,引导学观察现象,判断属于哪一种混合。

学生做一做。

交流现象,并做出判断。

扩展认识,形成判断。

生活中的混合

学生说说,见到过哪此混合物。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混合物,引导学生看标签,说说是由哪物质混合成的。

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两种混合物,并记录它们的成份。

想一想说一说。

观察教师提供的混合物。

分离混合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2、学生通过对面粉和粳米、铁钉和木屑分离方法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物质本身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4、指导学生按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几种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粳米和面粉、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每小组一份。

2、纸盒、筛子、彩色墨水、滤纸、烧杯、滴管等每组各一份。

内容

教学

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实物

投影

仪展

1、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齐读课题。

通过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下文作好铺垫。

粳米

面粉

纸盒

1、

1、辨别物品。

2、回答对面粉和粳米的认识。

3、小组讨论分离的方法。

4、动手进行分离面粉和粳米的混合物。

5、汇报分离的结果。

6、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得出要根据事物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7、再次进行分离操作。(运用其它方法。)

8、汇报分离结果。

学生通过辨别和猜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对面粉和粳米作用的认识,知道分离的必要性。教师通过启发指导学生自己研究设计分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木屑

铁钉

磁铁

水槽

1、

1、说出物品的名称。

2、小组想办法分离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

3、汇报分离的方法及选用此方法的原因。

4、分析这两种物品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5、根据不同特征再次选择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

在学生对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铁钉和木屑特征的研究,选用有效的分离方法进行实验,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滴管

滤纸

墨水

1、

1、观察分离好的黑墨水的样品。

2、听介绍。

3、动手试着分离黑墨水和绿墨水。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黑墨水和绿墨水是不是混合物。

墨水对于学生来说很想到它是混合物,特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分离更是无从着手,教师通过出示分离好的样品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很顺利的进入对墨水的分离这一环节。通过分离黑、绿墨水,使学生了解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激发学生对分离混合物的研究兴趣。

1、

1、总结这节课中使用过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说说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本质特征选择分离的方法。

3、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离盐和水的混合物。

通过对本堂课中运用的分离方法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常用分离方法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回家对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分离方法,同时也把有限的课堂40分钟打破,使之延伸到了课外。

研究土壤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度简单的研究计划。

2、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3、通过讨论参考再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研究实际问题,思维在前,实践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三、材料准备:学生采集土壤,并记录采集地点;

小组材料:土样、白纸、透明塑料瓶、水、放大镜、筛子、

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证明有腐殖质的器材)、

玻璃杯、水(证明有空气的器材)。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一、导入

1、土壤是混合物吗?

师板书学生说的要点。

2、如果土壤是混合物,可能是由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如果土壤不是混合物,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土壤不是混合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不是混合物?

学生讨论和交流

1、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研究实际问题,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和表达,促成学生把所有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二、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

土样、白纸、透明塑料瓶、水、放大镜、筛子、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玻璃杯、水

1、实验前,先说说打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分工和合作。

2、研究土壤

参照“王康这一组的研究方法”分组实验:

(1)用放大镜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找出土壤中的小石子、植物的根和生活在土壤里地小动物。

(2)取比较干的土壤捻碎,然后用不同网孔的筛子筛。

(3)加水混合、摇晃、沉淀,借助水观察土壤中有死亡了的植物、动物变成的腐殖质、泥土和细砂。

3、然后按计划研究土壤。

4、土壤里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证明?

学生讨论并协商。

讨论以后再参照“王康这一组的研究方法”分组制定计划。

学生实验。

先按经验作出判断,再想方法证明的方式证明土壤里水分和空气。

先讨论并设想,接着参考一个较完整的实验过程,再讨论和设计。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计划设计的能力得到加强。

四、交流和表达

1、你们都观察到了土壤中的哪些成分?

2、我们可以判断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吗?

学生综合得出结论:土壤是泥土、沙、死亡了的生物残体、水、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小学科学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77-01

学生对于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是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未来科学研究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生学习小学科学,需要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坚持兴趣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自发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教学中,我买了很多蚕宝宝分发给学生们,给学生们布置了“研究”作业,那就是大家找找资料看看蚕宝宝需要吃什么,如何将蚕宝宝养得白白胖胖,如何让蚕宝宝吐丝化茧。学生们看着手里的蚕宝宝很兴奋,纷纷交头接耳地探讨如何养育蚕宝宝,养蚕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还给蚕宝宝起了名字。课下,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都希望自己的“小伙伴”能够健康地长大。在养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钻研的精神,激发了学生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我将学生们的行为进行总结:“同学们做得非常棒,你们不仅养育了蚕宝宝,还培养了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将科学研究做好,才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因为兴趣的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养育生物,进行趣味实验、生活实验,引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

小学科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材没有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双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究思维,成为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的内容之一。

比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教学过程中,开始并没有给学生讲解很多理论性的内容,而是带着学生走到校园小花园,让学生们观察土壤,观察土壤中的生命。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小花园,大家看一看我们花园的土壤是如何孕育出这些植物的。大家观察土壤之后进行总结,看看土壤中有哪些营养。”教师在户外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非常开心,有的同学很认真地捧起一捧土,观察土壤中的小生命;有的同学将水倒进土壤,观察土壤对水分的吸收。学生们做得非常认真,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了土壤和土壤孕育的生命。我在课堂上对土壤的结构、成分进行讲解,学生们有了实践基础,对理论知识便能更好地掌握。

小学科学需要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创造实践机会,坚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和研究,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创新教学方式,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在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教学中,首先制作了课件,将很多动物的遗传变化进行展示,将植物遗传学的创立过程进行了讲解,我启发学生们:“大家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呢?植物是如何进行遗传和变异呢?”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回答起来非常容易,有的学生说:“我们人类自己就是遗传和变异的代表,我和爸爸妈妈就不同,但是我很像他们”,一句话引来了大家的捧腹大笑。我鼓励学生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了表扬,赞扬他的“举例”非常生动。学生们受到启发,说了很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情况,创新意识逐渐增强,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学生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有趣,并且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正是科学探究需要的假设前提或者创新意识。教师不要打击学生这种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应当对创新意识进行呵护和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精神。

总之,小学科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将实验、研究拘泥于课堂中,而应当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走入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索,创建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钻研能力的新一代。

小学科学教案篇8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平顶山市教育局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目标,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主题与时间

活动主题: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

活动时间:2018年11月

三、活动内容及责任单位

1.阅读教育名著,提高理论素养

阅读是教育的基础,阅读能够改变行为方式,因此,阅读要从教师开始。在本届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月”中,市教科所网站“教科研活动月专题栏目”刊登优秀读书心得,共同分享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并将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局属中学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推荐教育名著书目,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分享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树立先进读书典范,促进书香校园建设。(责任单位:市教科所)

2.举办专家讲座,助力扶贫攻坚

为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市教育局组织我市教科研人员、市教科研专家库成员、省市名师等做专题讲座,同时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展“送教科研下基层”活动,助力扶贫攻坚,助推教科研活动月活动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教体局、局属中学要根据自身实际,举行多层次的专家讲座,开阔老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引领、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责任单位:市教科所)

3.举行课题观摩课活动,促进教育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为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让科研课题真正发挥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应用于教学的作用,市教育局从近几年获奖的省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中选取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可操作性强、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成果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课题课观摩活动。

各县(市、区)教体局、局属中学可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优势和需要,有计划地举行课题观摩课活动,选取近几年做得扎实,实践性强,成效明显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推广。(责任单位:市教科所)

4.开展优质课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打造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加强教学研究,展示教学魅力,推广教学成果,市教育局开展第十六届优质课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同时为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外地市优质课教师来平顶山与本地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责任单位:市普教教研室)

5.开展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为了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交流促进、相互沟通学习的平台,市教育局开展教学语言、粉笔字(钢笔字)、板书设计等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能力展示活动。(责任单位:市普教教研室)

6.开展全市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科培训,促进课改深入进行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的相关要求,准确把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推进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全市各高中全面落地,提高新时期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举办全市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科培训。(责任单位:市普教教研室)

四、活动要求

1.各县(市、区)教体局、局属中学负责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长、副校长要亲自抓“教科研活动月”工作,并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负责人名单、联系电话和活动实施方案请于10月28日前报送至市教科所。

2.各单位要选派专人,对本单位“教科研活动月”活动情况进行报导,届时将在市教科所网站“教科研活动月”专栏刊登各单位的稿件,或在“平顶山教育科研群”(微信群号)活动信息。

小学科学教案篇9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programs for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o with the tid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setup of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of the world. We need to make summary and draw lessons from our owe practical experiences, make integration of the specialtie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on ,pay great attention to pedagogic course, strengthen educational practice courses , increase selective cours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urriculum program; curriculum setup

一、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特点

纵观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它们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都强调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改革的基本倾向是由“训练模式”(training)转为“开发模式”(development)。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淡化学科专业意识

在近代科学高度分化基础上形成的泾渭分明、条块分割的“窄专业、细学科”,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学高度综合的整体发展要求。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大量的新兴学科。科学知识产生方式也得到了更新,“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方式,取代了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产生方式。[1]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专业意识越来越淡化。“宽口径、大学科”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知识,并开设了大量的综合课程。如美国要求初等学校教师的志愿者必须修完朗读方法、算术、社会、理科和美术等学科;英国要求学生能承担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并规定必须修读全国统一安排的核心学科专业课程算术、英语和理科各150课时以上;德国则要求学生至少要修读两门学科专业课程。

(二)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如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40%,日本占37.7%,德国占33.3%。[2](51)因而普遍主张教师要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如美国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全部改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英国则由多科性高等教育学院教育系和综合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来培养;法国通过教师教育大学中心(IUFM)来培养;德国各级各类教师也都由学术性高等学校培养。此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特别重视吸取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最新成果。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美国要求教师掌握使用计算机开展情报信息化教育的技能;英国宣布政府支持中小学教师配备计算机及连接信息高速公路;德国1996年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并把计算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调教育专业课程

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2](51)他们认为,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专业化要求,这种专业化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所无法替代的,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课程内容看,教育专业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技术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以及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践,以教学见习、临床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和较大的灵活性,既有讲座,又有专题讨论,而采用最多的是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边理论学习、边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

(四)注重教育实践课程

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如美国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德国非常强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不仅在大学阶段安排了实践,而且还规定了二年见习时间。法国则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和制度化,安排了三类教学实习:即熟悉性实习,其目的在于让准教师身临其境,初步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认识学校的组织运作、教学时间安排等各方面,为师范培训建立感性基础;陪同实践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领,2~3名学生一组,主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和分析,也可以由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少量的教学活动;责任实习,实习教师尝试独立展开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3](98)而英国的教学实践则是师资培训课程的重头戏,他们特别重视小学的参与,通常采用与本地区小学合作办学的方式,从而使师资培训密切结合小学教学实际。

二、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自1984年南通师范学院率先开展“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实验、1998年南京师大与晓庄师范学院联合招生试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就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小学教师培养高等教育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还很不成熟,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之中。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人们在不同的背景、时间与条件下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

1.专业定位基本一致。大都主张“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大学(本科或专科)”。基于这一专业定位,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可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广适应、强能力、高素质”。

2.培养模式基本相同。概括地说,就是强调“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

3.课程理念基本一致。历史上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科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二是活动课程论,强调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三是结构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4]综观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基本上还是以学科课程论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的。

4.课程结构基本一致。从课程内容与专业的相关程度看,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为未来小学教师所需的较广博的综合性文化知识的系列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一般是为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而开设的系列课程;三是教育专业课程,这主要是毕业生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技能。[5]从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来看,则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范围涵盖小学各科,但以中文、数学和教育三类课程为重点。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指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兴趣,发展专长。

5.增加教育专业课程。与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相比,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有的学校特别是高师教育系或教科院开办的小教专业,教育专业课程几乎接近于教育系专业学习的科目,占40%左右;大部分师范院校一般占20%左右;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由于公共基础课程课时比重大,其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课时比相对少一些,但一般也保持在10%左右。

6.注重教育教学实践。一是教育教学实践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强调“不断线”地贯穿于整个学程,一般在10~15周之间;二是教育教学实践方式趋于多样化,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研究及课外活动等。

(二)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同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虽然各校都强调“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但有的学校如上海师大的课程设置方案偏重于前者,有的学校如首都师大则偏重于后者。

2.专业设置方向不同。虽然各校都主张课程设置要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的数量、划分的时间与方式则不尽相同。有的设置的专业方向多,如首都师大、杭州师院多达八个专业方向;有的设置的专业方向少,如上海师大只分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两个方向;有的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分专业方向;有的则是前段学程通修,后段学程才分向选修;有的通过限选课程划分专业方向;有的则通过必修课程,尤其是专业必修课程划分专业方向。[6]

此外,有关课程设置的科目、内容、课时以及组成课程体系的各部分在总课时中的比例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三、我校对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

我校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母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小学教师教育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1992年我校首次开展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实验以来,先后于1999年开始招收二年制中师对口招生大专和三年制高中生源大专,2002年开始招收“专本沟通”专业小教本科,现已形成“二三四五”四种培养模式(即二年制中师对口大专、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四年制专本沟通本科、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在一所学校集中了四种培养模式,这在全国也属少见的。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通过对各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和总结分析,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初步构建了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

(一)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构建课程方案的灵魂。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顺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我们确定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反映21世纪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步构建结构合理、面向未来、综合性与一体化的课程新体系。

1.课程设置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学科本位论一直占据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中心地位。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与专、精、深,这种课程越来越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我们认为,课程方案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学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的价值观,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实施素质教育。

2.课程设置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基础教育的变革正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都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课程方案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课程设置应反映21世纪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特征就是创新能力的凸现。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显著的标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教师,要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素质。因此,课程方案中必须要包括专题研究、反思性教学训练、创造思维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3](391)

(二)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要求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愿望,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

2.育师为先原则

这一原则的精神是,课程设置应以培养21世纪的小学教师为根本宗旨,遵循教师教育培养规律,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规格的落实。我们认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有专长,掌握宽泛的文理知识,具备整合多科知识的能力,能胜任小学语文与社会(含思想品德)、数学与科学、艺术、外语四大类学科中一类学科课程的教学,同时也能胜任体育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具体培养规格可概括为“厚基础,强技能,会研究,广适应”。

3.整体优化原则

这一原则的精神是,各类课程要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确定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比重,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为此,要切实做到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面向社会需求与学科特色的关系、借鉴外国经验与着眼我国国情的关系等。

4.综合设课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要求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一体化趋势和学生心理整体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课程的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协调好学科与学科之间、课程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主要途径有:一是设置综合课程,这是课程综合化的最主要途径。二是整合课程结构,这是课程综合化的必要途径,主要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整合、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的整合、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等。

(三)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思路

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彻底摒弃课程内容长篇大论、从国外到国内、论古道今的积习,设置小型化、微型化、专题化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在课程结构上,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同时,精简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初步构建分工明确、相互融合的整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科学化、弹性化和现代化。

1.整合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出一定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3](392)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重学科学术轻教育学术。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过高,内容庞杂,门类多,缺乏内在逻辑联系,主干课程不突出等。选修课程的开设也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因人设课的情况较为普遍。过于注重学科专业课程的纵深发展,忽视学科之间横向联合。因此,必须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一是整合必修课程,对内容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开设综合课程;二是确立核心课程,每个专业都要确立2~3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必须达到同类专业的学术水平,从而确保学科专业课程的整体水平;三是减少必修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压缩授课时数;四是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2.夯实通识教育课程

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大学英语和公共计算机为主的工具类课程和以“两课”为主的德育类课程。[7]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夯实通识教育课程,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

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夯实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素质类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两大类。其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有马列原著精选、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世界名曲欣赏、世界名画鉴赏、毛泽东诗词赏析、社交与礼仪、摄影艺术、健美操等;科学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概论、生命科学概论、互联网及应用、科技活动指导、摄像与电视节目制作等。

3.重视教育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专业具有“双专业性”,即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而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少,内容陈旧,课时严重不足,近年来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比中学教师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这宛如医生给婴儿看病,由于婴儿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病情,所以需要儿科医生有更高的医术水平。因此,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必须重视教育专业课程。

我们认为,教育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比较小学教育、教育法规与政策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帮助师范生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坚定的教育信仰;第二层面是学科教育课程,即“学科教育学”,这类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科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掌握学科教育的模式、方法和技术,培养独立从事学科教育的能力;第三层面是职业技能课程,包括班主任工作艺术、少先队活动指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口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书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简笔画等,这类课程是介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主要是帮助师范生形成从教技能;第四层面是教育研究课程,主要是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及研究过程,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

4.强化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进行整合,才能内化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要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采取参观学习、试教、教育见习、教育观摩、教育调查、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单项到多项,从分散到集中,从校内到校外,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另外,还必须注意综合性。教育实践课程是对学生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每项活动均应调动各方面、各学科的力量,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教育学科、教学法教师及其他有关教师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给予有效的指导。

在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要转变教育实践观念。教育实践课程是学生素质的集中表现,是师范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二是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教育实践课程目的的关键因素。三是要实行教育实践模式多样化。四是要重视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五是要适当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将课时提高到占总课时的10%。六是要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微格教学在教育实践课程中的作用。

5.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极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必修课程比例过大,选修课程比例太低。因此,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必须摒弃单一的必修课程制度,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主体性,构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精简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课时比调减为2∶1。同时,还要彻底改变选修课程内部的“四多四少”现象。即指定选修课程多,任意选修课程少;专业选修课程多,公共选修课程少;单学科选修课程多,跨学科选修课程少;理论性选修课程多,应用性选修课程少。通过改革,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使选修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平台。

参考文献:

[1]郑文.高师课程综合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23—26.

[2]唐松林.高师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1):49—55.

[3]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小学科学教案篇10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二.案例分析题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3.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4.《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二.案例分析题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案篇11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教案篇12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1、从美国的“比尔.盖茨”现象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知识经济”的巨大力量,体会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国家也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一贯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未来的祖国建设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3、******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一论述是对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正确定位。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地位,从而揭示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的弘扬与普及的重要性。

二、概念界定及其目的意义:

课题概念界定: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反映客观规律的经验和知识。科技教育就是用科技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发展学生的科技潜能,从而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开展科技教育的研究,就是积极探索学生的科技素质如何在最佳的教育影响下,形成新质,逐步提高;探索如何把科技教育在环境、学科、活动课程中协同推进,达成教育的最佳状态。

课题研究目的:

1、通过“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研究,认识和把握当前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特点,探索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2、促进教育工作者育人观念的转变,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教育思想,提高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效果。

3、通过研究,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多途径、多层面开发学生科技潜能,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课题研究意义:

1、科技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研究科技教育工作,有效地对学生实施科技教育是提高学生科技素养的关键。

2、在转向素质教育的探索中,不断探索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途径,改进科技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效性。

3、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强化科技教育研究效果。

三、研究的具体内容:

我们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结合学校实际,初步探索出在环境、学科、活动课程中协同推进科技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即“在环境课程中陶冶,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在活动课程中深化”。

1、在环境课程中陶冶。

学校环境中有着科技教育不可缺少的大量的非学科体系的知识和经验,诸如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校风学风等因素。这种教育氛围----环境课程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优化教育硬件。

优良的物质环境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开辟了“小牛科技园”,配备了标准微机房、自然实验室、标本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为正常开展科技教育提供了优良的硬件。现今微机上机率达到了规定要求,自然实验开出率100%,使得科技教育在常规教学活动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为改善科技教育硬件、学校还开辟了校内外实验基地,如养鸡场、养殖场、小植物园等,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实践。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看到科学技术的价值。

(2)营造科技氛围。

①教室、实验室悬挂科学家肖像,为学生树立榜样,烘托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气氛。

②设立报架、画廊、开辟科技角,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增进对科技事业的思想感情。

③开展校园科艺节。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取得成绩,及时公布、表扬,不断激励后来者。

④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结合有关节日,如植树节、爱牙日、爱鸟周、国际减灾日、国际地球日、世界无烟日等,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科技知识,营造浓厚科技氛围。

2、在学科课程中渗透。

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借助学科课程进行教育也是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科课程一般都有相应的教材来承载,与环境课程相比,具体而有形,对科技教育的实际操作十分有利。

(1)主课中的渗透。

主课一般都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科技渗透应在不破坏课程知识体系情况下“点到为止”,切不可长篇大论而产生“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找准结合点能提高渗透的精度。实际操作中,我们把结合点粗略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教材中有关科技发明以及改进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知识,主要向学生介绍当今科技研究成果,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类是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知识,让学生对中国甚至国外科学发展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进而掌握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

第三类是教材中有关科学家生平事迹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推进科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科学家不畏劳苦、善于钻研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2)副课中的渗透。

根据副课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我校把自编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加载到副课中,进行渗透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技知识、科技能力和科技素养。许多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触发了创造灵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原六级一学生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证明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摘花或不摘花对块茎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摘花处理后块茎增产10%,从而获得了一项有价值的实用技术。

3、在活动课程中深化。

开展科技活动是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活动中,我们着重开发两个层面,做到两个结合,开展五种活动。

(1)开发两个层面。

开展科技活动重在增强全体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我们认为普及的同时,应该培养一批尖子学生。因此,学校的科技教育是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普及层的教育,动员全体师生参与,重在激发兴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做到两个结合。

科技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环境课程、学科课程,社会背景氛围等因素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开展科技活动必须与学校实际、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为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目标,种植兴趣小组的学生开展了“校园植物资源的调查”活动,调查报告为学校绿化工作献计献策,收效显著。

(3)开展五种活动。

要使学生掌握活动课程的内容,达到活动课程的目标,必须让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①实际操作。目的是变革活动对象,创造物质成果,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方面我校曾开展过动物饲养、植物标本制作,自然学具制作等活动。

②作品创作。通过撰写科普童话,科技小论文等形式,传播科技知识。

③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校曾开展过“关于竹箦地区生态环境调查”、“校园及周边地区鸟类调查报告”等科学调查活动。

④开设兴趣小组。开设科技兴趣小组有助于学生科技意识和兴趣的提高。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技知识、科技技能和原理。

⑤制作科技版面。研究性学习版面是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调查研究并把数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成课题性科学小论文的版面。通过版面把学生的科技小成果一一展示。使其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手段

1、文献研究:对近几年来有关科技教育工作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所借鉴。

2、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测试、开座谈会等手段,了解目前学校科技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实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探索农村小学校科技教育的实施途径,优化科技教育效果。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5、行动研究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五、研究项目实施计划(含分阶段完成工作任务的指标)

1、第一阶段(2003.10--2004.2)实验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制订实验方案,提出实验假设以及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2、第二阶段(2004.3--2005.2)实验研究阶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