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实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9-06 04:53:32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1

体育训练教学档案是衡量体育训练教学质量和训练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体育训练档案的管理,对推进体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体育训练档案是提高运动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的重要依据

训练教学档案是体育系统训练活动和训练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反过来促进训练教学质量和训练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训练活动中,各种训练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训练记录上有所体现。如秦皇岛市体育局在指导全市运动训练工作时,对秦皇岛市游泳跳水训练中心、秦皇岛市足球运动训练管理中心、秦皇岛市高尔夫中心、秦皇岛市水上中心、秦皇岛市体校及各教练员提出明确要求,每名教练员均要有运动训练记录及备课记录,要按年度、月份、周次、日来详细记录的训练要求、训练量及应达到的训练目标。运动训练档案每个月上交一次,由各中心、学校的领导轮流审阅、分析、研究、总结这些训练记录的内容,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训练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升。

2.训练教学档案是制定训练计划和进行训练改革的重要依据

训练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体育训练活动情况、教研情况以及训练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如针对秦皇岛运动员赴全国各地参赛情况,各项目教练对训练活动或运动员训练管理需要做出新的决策时,就要查阅训练档案,根据日常训练程度,参考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运动员训练发展的相关计划和决策。如秦皇岛运动员陈寅,2008年男子200米蝶泳第八名,教练夏月花根据陈寅平时的训练情况及参赛表现,调整训练计划,完善训练大纲,提高了他的训练水平。苏欣悦,201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冠军,教练张春齐,每日训练前总结前一天训练成果,制定本日训练计划,并对每个运动员进行点评,写下评语,针对各个队员能力及训练水平,完善训练大纲,提升了训练水平。

3.训练教学档案是国家、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2013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过程中,教练员训练教学档案是支撑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材料。训练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直接反映了当地体育系统的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在评估环节,专家直接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来掌握相关具体情况。如对秦皇岛市体校的评估,由于提供的训练教学档案齐全完整,使市体校顺利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运动训练档案,将无从估C训练活动和管理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

二、做好体育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几个环节

对训练教学档案的管理,必须如实反映训练工作和训练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应从具体的实际工作出发,遵循其自然规律和逻辑联系,客观体现运动活动自身的特点。

1.训练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

训练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是训练教学档案管理的基础环节。教练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了许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训练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合理把握这些训练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并制定相应的训练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档案的收集有计划性和时效性。

由于训练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训练记录的收集整理相对难度较大。因为教练员带领运动员长期赴全国各地参赛,使得训练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

此外,在运动训练档案归档过程中,归档材料应反映出训练活动和训练管理的全过程。应按照训练教学、参赛、伤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来收集整理。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把需存档的所有资料补齐、补全,使得相关材料合理连贯、清晰全面。另一方面,要把收集到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杂存整、去劣存优,从而确保训练教学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训练教学档案的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体育训练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应当更新观念,逐步将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档案管理设备引进应用到训练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将训练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较,具有存储空间小、保存时间长、利用效率高等优势,训练教学档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时效性。因此,对已保管的传统纸质体育训练教学档案要尽快数字化,新收集归档的应该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用快速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体育运动。

3.建立健全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的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应结合各训练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运动训练中心就要制定训练教学档案收集、登记制度以及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职权分明。

4.训练教学档案的服务利用

在运动训练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为教练员提供教学档案的服务利用。对于处在训练、教学一线的教练员来说,他们有训练、教学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运动训练情况,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及时归档的好处和价值,以提升训练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实用性。如为教练员提供优秀训练成果汇编、各年度各项目获奖记录、运动训练经验总结等,使教练员能够从这些运动训练教学档案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提升运动教练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运动训练档案在运动员训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2

目前学校的档案管理主要分为几大项:教学管理、学生学籍、教师业务、培训学员。关于培训科的档案是以“期”的形式来整理装订的,分为安全培训、安全复训和班组长培训,以及一些专项培训。

1.安全培训档案

安全培训档案包括:总结、办班审批表、考核申请表、受理申请、考核发证统计表、成绩单、考勤表、课程表、座谈会记录、班主任日志、学员登记表、学历证明、省份证复印件、实操考试题、实验报告和体检表。

2.安全复训档案

安全复训档案包括:总结、办班审批表、考核申请表、受理申请、考核发证统计表、成绩单、考勤表、课程表、座谈会记录、班主任日志、违章证明、学员登记表、体检表和身份证复印件。

3.班组长培训档案分一人一档

班组长培训档案分一人一档和一期一档,一人一档包括:

目录、考卷、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心得体会和学员登记表。

4.班组长一期一档

班组长一期一档包括: 总结、座谈会记录、班主任日志、考勤表、课程表、成绩单、标准试卷、考场座次表、课堂效果评估表及培训质量综合评价表。

5.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包括:签到表、试卷、评估表和学员登记表。每期还有对教师的考评和行为层跟踪效果表,以及老师的教案。每一期的档案装一个档案盒,档案盒封面上写上期别、日期、工种、人数,让人一看一目了然。

档案管理员要有思想教育意识,弘扬档案管理员艰苦创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保守机密。并能始终保持竞争意识,不断地去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档案管理员要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间献给档案工作,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以快乐的心态和“要做就做最好”的自我要求,干好本职工作,虽然这项工作很枯燥,但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恒心、爱心、平常心、愉悦心对待本职工作,做一名快乐的档案管理员。

二、不断夯实档案基础,加大档案管理力度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学校不仅配备了具有档案管理资格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来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而且在档案设施上不吝啬投资,配备了专用的档案室,拨出经费为档案室配置了档案柜,使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档案管理的需要。

2.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的文书档案管理,自学校档案室成立以来,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归档范围和整理要求,使各有关科室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在归档过程中,学校档案所有文件归档目录、盒内文件目录、盒底备考表、文件资料汇编等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材料的归档全部使用档案专用的档案盒,文件不易被腐蚀、变质,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使学校的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及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9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档案行业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对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方法和技术指南。为更好地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2010年9月福建省档案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同时,随着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在供电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如何有效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档案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成为企业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1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档案专业培训的必要性

为有效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信息化企业建设中的作用,龙岩电业局在档案“国家一级”标准基础上,对照《福建省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紧紧围绕档案工作组织与制度、档案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四大基础工作,率先在全省供电系统内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通过专业垂管带领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规范化评估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手段、硬件设施等方面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些都对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对企业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档案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是要求之一。因此,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要充分考虑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结构特点基础上,注重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

2 现阶段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是企业在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培养成为管理专家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客观上受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限制,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已远远落后于地市公司,也成为影响信息化企业建设的短板之一。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较为粗放,以及结构性缺员问题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相对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专业,档案管理专业并非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在人员配置、培训安排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且绝大多数县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掌握不深不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年纪较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除上岗取证培训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远远低于其他专业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很难跟上企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求。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出发,结合多年档案管理的经验,提出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培训的有效途径。

3 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培训工作总体要求下,档案管理培训应结合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及工作特点,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开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培训,在实践基础上学习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克服工学矛盾,有效提供业务技能水平。

3.1 开展专业集中培训

结合七个县(市)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在全省供电系统率先开展档案专业技术帮带,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档案管理培训班,学习和强化各类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期限划分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档案的操作与运用,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学习取长补短互为所用,提高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开展集中培训,可以合理集中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次性将大量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培训,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探讨,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学习的系统性、专业性。

3.2 采取个别针对辅导

结合集中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情况和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盲点的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集中培训结束后有疑问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单独答疑和指导,并在后期工作中做好经验总结。各县级供电企业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到供电公司综合档案室进行跟班培训,学习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档案管理标准和各类档案整编规则,做到手把手的传帮带,培训各类载体的收集、整理、分类、组卷、编目及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实践操作。引导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独立完成文书、单项基建工程、全宗卷等档案整编工作。根据整编结果进行点评,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方法,短而快的提高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能力。

集中针对全体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综合培训,辐射面广,但是却不能兼顾到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此时,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有极少数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到工作中时,个别指导比组建业务学习班级来得更高效和更经济。所以个别指导也是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

3.3 实时在线及时答疑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来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是当今档案管理培训的必要手段。根据全省供电系统统一采用《国家电网档案馆信息系统》的信息平台优势,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在线数字档案检查、指导和督促,及时解决、梳理县级供电企业在日常档案工作存在的难点、疑点、定期通报各公司档案工作完成情况,在线指导各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在数档系统中完成文档、科档、会计、照片、实物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提高归档率、准确率和完整率。

3.4 以查代培整体提升

每年定期组织各县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互查工作,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检查兄弟单位各载体档案年度归档整理情况及归档及时率,部门立卷制度和档案月度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等。通过互查平台,了解各县公司档案管理现状,协助做好诊断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对接指导,发挥基础较好的县公司的辐射示范作用,以先进带落后的方式开展县公司之间的帮扶,带动管理基础较弱的县公司快速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在检查基础上,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沟通交流机会,形成比学赶超、取长补短互为所用的良好氛围,真正达到以查代培整体提升的效果。

3.5 上下协同夯实基础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国家档案、省市档案局、省电力公司等上级单位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档案工作新动态、新方向,掌握档案规章、标准和规范等,为档案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现状,采取多种灵活培训方式和模式,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效。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煤炭企业而言,搞好安全培训是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事故发生都是由于煤矿工人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而导致的,究其根源是因为企业没有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因此,各煤矿企业都应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煤矿安全培训内在发展规律,这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煤矿安全档案的内涵

在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煤矿安全档案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记录、宣传教育培训的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事故抢险救援的经验、安全管理创新的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延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煤矿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及文件: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内蒙煤炭工业局的有关文件规定开展各类培训班,根据不同培训班的需要建立各类制度。

2、煤矿安全培训教师相关档案:

每期培训班开班前由培训科及各分校按照提出培训计划,经审核后,由培训科及各分校报有关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开班申办程序存档。每期培训班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填写每期授课计划,主管教学主任签字,授课计划存档。煤矿安全培训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至少听课一次,并把听课记录存档。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写好教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制定教案,教案存档。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一周的现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存档。

3、煤矿安全培训教学质量相关档案

煤矿安全培训每期培训班配备专职班主任,由班主任认真填写学员考勤表,组织学员填写教师授课效果评价表等存档。每期培训班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座谈会记录存档。组织学员参观,班主任认真填写现场实践记录存档。培训班结束后,由班主任对培训班进行分析总结存档,要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听取学员及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效果的意见,跟踪调查表加盖学员所在单位公章存档。

4、煤矿安全培训学员相关档案

煤矿安全培训以上档案备齐后,交教务科进行登记存档,办理各种证件。证件办理完毕后,清点清楚进行登记,由各分校及班主任领走签字。教学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分类编号,内容包括:办班计划表、办班通知、学员名册、考勤表、课程表、教师讲义、教师评估表、考试成绩表、培训班总结等。学员档案一人一档,内容包括:学员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考试卷、实际能力考核表、补考记录等。

二、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学籍档案管理

1、增强对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意识

首先,必须让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高度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让档案管理者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源上确保安全培训档案收集的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以提高安全培训档案的质量。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安全培训档案是煤矿企业培训部门在培训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档案资料的归档是否达到标准,档案资料是否真实有效,不仅有有关档案的完整性问题,而且关系到煤炭企业对煤矿工人的了解与提拔。

2、健全安全培训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煤矿安全培训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归档材料包括申请鉴定报告、报名花名册、考务管理资料、鉴定结果报告、成绩单、考试卷、鉴定考评情况表等。试卷管理切实做好保密、保管、存档工作。资料管理《报名登记表》、《课程表》、《考场安排表》、《考勤表》等入微机存盘长期保管。认真执行安全保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安全,杜绝泄密、失密。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拿取档案、资料,更不能随意复印。档案管理程序,首先由部门负责人按批次、分职业工种、等级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材料立卷、归档、签字。其次由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交办公室档案管理员按规定验收合格后存档。对培训的学员采取专题讲座、现场研讨和调研等方式,听取广泛意见提高培训质量。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者是煤矿企业档案管理的核心人员,学籍档案按分类编号保存,设专人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其判断、分析、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也广泛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这就要求煤矿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和装备,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档案管理自动化和信息载体新型化发展趋势,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另外,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录用时,要坚持选择遵循德才兼备的理念。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树立进步发展的观念,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4、让安全培训档案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接轨

首先要配备充足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创造有利的硬件环境。比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机和传真机等,是煤矿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早日实现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其次,煤矿企业应当依据本身资源情况,依赖于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全面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利用率,对档案信息开发并提供高效率多途径充分的利用,让档案信息可以更快捷地实现实时传递,以便更好地为煤炭企业服务。最后,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思想创新,不断进取,使其管理理念跟上档案信息化的节奏,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但应当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通讯技术。可以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其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并非一蹴而就。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保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煤矿安全培训。所以,煤矿企业应当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并且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5

1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档案专业培训的必要性

为有效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信息化企业建设中的作用,龙岩电业局在档案“国家一级”标准基础上,对照《福建省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紧紧围绕档案工作组织与制度、档案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四大基础工作,率先在全省供电系统内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通过专业垂管带领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规范化评估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手段、硬件设施等方面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些都对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对企业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档案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是要求之一。因此,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要充分考虑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结构特点基础上,注重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

2 现阶段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是企业在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培养成为管理专家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客观上受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限制,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已远远落后于地市公司,也成为影响信息化企业建设的短板之一。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较为粗放,以及结构性缺员问题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相对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专业,档案管理专业并非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在人员配置、培训安排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且绝大多数县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掌握不深不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年纪较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除上岗取证培训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远远低于其他专业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很难跟上企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求。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出发,结合多年档案管理的经验,提出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培训的有效途径。

3 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培训工作总体要求下,档案管理培训应结合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及工作特点,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开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培训,在实践基础上学习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克服工学矛盾,有效提供业务技能水平。

3.1 开展专业集中培训

结合七个县(市)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在全省供电系统率先开展档案专业技术帮带,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档案管理培训班,学习和强化各类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期限划分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档案的操作与运用,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学习取长补短互为所用,提高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开展集中培训,可以合理集中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次性将大量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培训,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探讨,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学习的系统性、专业性。

3.2 采取个别针对辅导

结合集中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情况和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盲点的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集中培训结束后有疑问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单独答疑和指导,并在后期工作中做好经验总结。各县级供电企业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到供电公司综合档案室进行跟班培训,学习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档案管理标准和各类档案整编规则,做到手把手的传帮带,培训各类载体的收集、整理、分类、组卷、编目及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实践操作。引导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独立完成文书、单项基建工程、全宗卷等档案整编工作。根据整编结果进行点评,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方法,短而快的提高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能力。

集中针对全体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综合培训,辐射面广,但是却不能兼顾到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此时,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有极少数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到工作中时,个别指导比组建业务学习班级来得更高效和更经济。所以个别指导也是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

3.3 实时在线及时答疑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来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是当今档案管理培训的必要手段。根据全省供电系统统一采用《国家电网档案馆信息系统》的信息平台优势,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在线数字档案检查、指导和督促,及时解决、梳理县级供电企业在日常档案工作存在的难点、疑点、定期通报各公司档案工作完成情况,在线指导各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在数档系统中完成文档、科档、会计、照片、实物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提高归档率、准确率和完整率。

3.4 以查代培整体提升

每年定期组织各县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互查工作,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检查兄弟单位各载体档案年度归档整理情况及归档及时率,部门立卷制度和档案月度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等。通过互查平台,了解各县公司档案管理现状,协助做好诊断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对接指导,发挥基础较好的县公司的辐射示范作用,以先进带落后的方式开展县公司之间的帮扶,带动管理基础较弱的县公司快速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在检查基础上,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沟通交流机会,形成比学赶超、取长补短互为所用的良好氛围,真正达到以查代培整体提升的效果。

3.5 上下协同夯实基础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6

企业应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企业档案全方位反映了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财务、人事等其它活动的内容,如文书档案、技术档案、经济管理档案、专利档案、商标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等,真实全面地记录了企业在行政管理、技术引进、产品研制、生产,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以及财会、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活动,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也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的资源基础之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变革了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对作为人类记忆的档案及其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档案管理从实体管理、信息管理直至知识管理演进的过程,实际是档案价值的升华与知识内涵的拓展过程,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对实现这一跨越至关重要。

一、培养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指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首先,企业档案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马列主义信仰,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要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相关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全面认识和不断学习科学发展观,保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用党的先进理念指导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与创新档案管理方法体系。其次,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服务为人的工作意识、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平稳而积极进取的心态,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促进企业档案管理,为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首先,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的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热爱档案管理这份工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并坚守职业操守,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尽心尽力。其次,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履行本职工作的职责,自觉努力的诚信做人,踏踏实实的办事,坚守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培养档案管理人员处理事情的果敢公道,这也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服务态度端正,客观,不损害他人利益;对任何人任何事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秉公办理。第第四,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当社会利益与分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

三、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对档案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促使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和体系,让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最大的效用。学习是企业档案管理者在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加油站”。在科技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企业的学习条件与档案管理者密切关联。企业应该积极为档案管理者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对档案的运用水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应该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长期的发展方针,不断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首先,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相关档案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仅包括档案学,还包括文献学、图书馆学、科技情报学、中国档案历史、档案保护技术学等的知识培训,使其认真全面系统地掌握档案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技术培训。企业档案管理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熟练掌握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掌握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技巧,紧跟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色,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在吸取前人的优秀经验基础上,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创造企业自己特色的档案管理体系,使档案管理工作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光盘技术、计算机自动标引技术、通讯技术、缩印技术、复印技术、录像、照相技术等知识的培训。

培训过程中,一要做好培训的计划,既要有当前性,又要计划性,统筹安排,实施培训,并持之以恒。既要培训档案学的相关知识,又要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文件。二是鼓励档案工作人员面向实际,勇于创新。在档案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归纳,不仅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失败的教训,通过总结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索档案工作的科学规律。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7

我国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技能强、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的光荣使命,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技工学校的教育不同于大学、中专的教育,更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育,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术,这是技工学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从工作实践中探索适合技工学校的档案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管理学校档案资料,为日后查考、借鉴和充分利用档案做好基础工作。学校档案工作是指学校档案室从事的一项档案专业的业务管理工作,即用档案管理的原则和科学方法管理学校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档案,为党和国家及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的专业性工作。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与检索、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工作。档案工作是由相对稳定的各个环节工作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环节工作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应该严格遵循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科学规范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以人的主观意识随意破坏或改变各个环节的程序。从其工作特点说:档案管理与其他文献及图书管理有相同和近似的特点,都具有对信息的储蓄、加工、输入、输出的传输信息的控制系统。但是档案工作又有独有的特点:

(1)档案资源形成和积累过程的缓慢性。

(2)档案管理活动过程的阶段性。

(3)档案管理对档案形成部门的依附性。

(4)档案的保密性、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2.档案的定义及技工学校档案的内容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技工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的原始记录。它客观地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学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文件资料管理、校园文化教育建设、教学科研成果、技能实训考核、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毕业就业管理、财务账目管理、国资财产管理、教学设备管理及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和测评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

二、学校档案以教学、教务档案为重点管理

1.学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

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学校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又是教学工作的信息库。做好这项工作,便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面貌,了解各届、各班的教学质量,掌握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重大措施及其落实情况,掌握教师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各种数据。这些原始档案材料是学校做出决策,制定规划,科学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材料。

2.教学档案的基本内容

包括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例、法令、文件,各项教学计划,各种教学大纲,以及本校历年的教学进程计划、总课表、学期授课计划、教师进修计划、教学质量提高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各种教务行政统计资料、教学工作总结、各班成绩统计汇编、试卷分析报告、试题汇编、学校考勤材料、升级、留级、试读情况记载、教师逐年工作量汇总表等。

3.学校教务档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学生名册。其中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家庭地址、入学成绩、毕业分配情况等内容。必须每班一册,每册第一页要有综合性材料。

(2)学生学籍档案。每个学生应有户头,记载该生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习情况、奖惩情况、学籍登记情况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

(3)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来校时间、历年任课情况、教学效果、科研及科研成果、历年进修计划考核情况、技术职称的晋升记录,及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记录等。

(4)教学改革方面的有关资料。包括学校各种教学改革方案、改革经验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总结等。

三、计算机的应用对学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1.加强技工学校档案现代化基础建设

我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技术普及中,计算机应用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政府加大对技工学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分别新建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数控车床实训、数控机电实训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教学设备。学校财务管理、技能创业培训、职业鉴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等部门先后与上级业务部门建立互联网络办公系统,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有很多部门的文件在计算机上产生,在网络上进行处理,因此,产生大量电子文件。经过档案人员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等归档的各环节工作,形成日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电子信息档案。

2.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档案工作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模式与传统的手工管理技术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被充分体现出来,如检索目录迅速、查找档案便捷、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强、档案寿命长、成本低廉等。这些优势能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也是档案专业部门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先进的档案科学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前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四、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和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电子文件作为未来社会现行文件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今后档案部门接收的主要文件类型。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对其长期保存和充分利用、延续数字时代人类的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建议想法及对策:

1.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处理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战略。做好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是形势所迫,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领域中,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信息。同时,还要了解并记录文件信息重新组合形式的详细过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方法,将归档电子档案管理好。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42-01

一直以来,档案馆都被人们看作“清水衙门”,一方面,“人在曹营心在汉”是一些档案工作人员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们内心中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难以作出一定的成绩,没有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档案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工作环境与待遇都较为稳定,其无法感受到社会当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压力,导致档案人员工作容易出现倦怠的心态,工作态度不够积极。种种因素致使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部分基层的档案单位当中,专业化的档案工作人员严重缺失,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不断下滑,导致档案文件保管水平也在急剧下降。现阶段,培养与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档案知识过硬、专业技术强的队伍是保证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1]。鉴于此,笔者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下面几点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档案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业务培训

之间针对档案人员的岗位教育培训通常都是运用的课堂讲授法,然而这种培训模式内容较为繁杂,要全部吸收较为困难,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基本没有,根本不能顾及到档案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改革培训的模式,档案馆可以选用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对应的专家教授或者自身的档案人员来开展讲座,或者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在用研讨会的模式针对日常工作的问题开展讨论与交流,又或者举办对应的档案知识竞赛等。

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应当结合当前的培训模式,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以及档案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从提升培训的实效出发,采用实际操作与理论讲授有机结合的模式,组织安排档案工作人员到各个地方去调研、参观、考察,从而有效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直观且强烈的视觉冲击,从现实当中去感受到差距,了解各类新生的事物,从而在思想当中去接受这些全新的理念与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的应对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比如组织档案人员参与档案学术团体组织,通过参与到档案学术团体组织当中的各类学术报告与研讨活动,能够让档案人员获取档案领域的新理念与新信息,其也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理论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注重能力、学以致用

针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根据各个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以及档案事业将来发展对于档案工作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基本原则,严格围绕档案工作人员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应当持续健全原有继续教育与岗位教育的培训方式,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工作人员创新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培训体系,从而提升档案工作的品质。

当前,国内档案工作人员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然而其档案专业的文化程度却普遍偏低。针对这些情况,应用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模式来加强档案管理的操作课程,使得新任职的非档案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此外,应当针对档案室与档案馆任何与职能方面的差异,分别组织安排其工作人员进行档案利用、编研、保护、鉴定、整理与收集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档案人员精通业务的能力。

三、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材建设

教与学是决定培训品质好坏的先决条件,在教与学当中,施教一方是重点。一位理想的岗位培训教师,应当是集合专业水平与理论知识于一身,同时熟练掌握承认教育特点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档案培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并且不断进行档案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此外,档案教育主管机构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各类教师的培训班,讲授全新的档案信息与档案知识,构建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选出优秀的教师。

要提升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还需要高品质的档案教材。因为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情况存在差异,在选择档案教材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特点,并且要重视档案事业的新动态与新热点,才能够满足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四、以培训与考核、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为保障

档案法当中明确规定档案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各个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必须要安排、组织其所管辖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人员培训、档案培训与宣传”。要使得档案法律法规对关于档案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的具体规定得到落实,就必须要做好考核、培训、使用进行结合的相关工作。要做到考核与培训相结合,这就要求档案培训教育基地的决策者必须要严格执行考核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与内容,保障成绩可以真实反应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知识水平,也就是要求在切实落实档案培训教育指导工作的先决条件下,还必须要加强档案教育培训组织者培训情况的考核工作以及针对档案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的考核与检查[2]。而做好使用与培训相结合的工作,则要求各个机构在调配与人用档案工作人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档案教育与考核。

总之,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适应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要使档案人员在职培训教育成为一种持续性学习活动, 关键要在不断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不断完善培训政策机制,提高培训经费的投入,在政策和经费上为档案人员在职培训提供有力保障,使档案人员在职培训形成长效机制。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9

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不仅能真实记录和反映员工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单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还能成为才人培养的一座潜在的巨大宝库。在当今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浪潮引领下,科研单位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令其重新升级“锻造”,便能激发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营养,积累知识财富,哺育科研单位整体人才队伍,成为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而知识的存量、积累是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知识管理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存储、分享、整合、利用、更新等过程将知识不断的反馈到知识系统中,形成持续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本。科研单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整合显性知识(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的知识,如设计方案、装置图表、技术规格书、模型、程序、公式等)并挖掘出隐性知识(非直接表达或难以明确表述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大脑中的知识,如经验、心得、感悟、洞察力等),同时以开放、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使员工个人与单位集体的知识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最终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知识系统循环上升的目的,推动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使其具备优秀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石,是组成“知识之轮”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则可为“知识之轮”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档案三大类:员工培训档案是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的培训项目记录性材料,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培训时间、地点、名称、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等相关信息;培训管理档案是指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建议书、评估报告、师资档案、培训证书、培训机构档案等;培训知识档案则是科研单位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数据档案,例如培训书籍、讲义、PPT、录像、DVD等各类信息数据。对应知识管理,科研单位收集、整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过程即是对知识的获取、沉淀与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设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即可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通过该系统共享、利用各类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即实现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此外,经过知识主体(管理者与员工)的主动收集、整理和再加工,还能深度挖掘出隐性的教育培训知识(例如以总结、交流等形式获取主讲人和参培人员的个体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丰富本单位整体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员工在利用共享培训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消化后,经过工作实践又可将原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并再次反馈系统平台,使教育培训知识系统持续螺旋式上升。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科研单位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分析知识需求为前提,以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在本单位内最大分享和利用、创造出最大价值为目的,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知识收益。以科研单位A为例,经过前期对员工教育知识需求的调研和梳理,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科研单位A将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划分为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库”“在线培训”三大模块:(一)“培训管理”模块。该模块下设员工培训登记、培训记录查询、培训证书库、师资档案库、历年培训计划、培训评估报告、个人培训记录等专栏,主要涵盖了员工培训档案与培训管理档案的内容。其中,师资档案库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录入了内外部讲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方便有学习需求的员工了解相关师资力量;个人培训记录专栏向员工个人开放,员工可全面掌握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其余专栏则面向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监管——管理人员在员工培训登记专栏内以培训项目为单位录入本部门员工培训信息,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培训教材、证书和签到表扫描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生成《人员培训记录表》(含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参训员工姓名、记录人、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信息);同时系统将各培训项目信息整合后自动生成以员工“个人”为单位的《员工培训记录总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本单位教育培训的全面最新信息,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如汇总员工个人、科室部门、本单位的年度培训学时,或分析各类培训的比例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情况比较……这些数据是培训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来年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培训资源库”模块。培训资源库是教育培训平台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按教育培训种类规划为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安全环保培训、资质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专栏,同时按组织级别分为外部培训、院内培训、所内培训、科室培训、专业组培训,还根据科研单位A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特色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专区。培训资源库配备搜索功能,员工可按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内容、组织部门、载体类型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库内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普通文档类教材,也有PPT、视频等新媒体类资源,其来源途径除靠各级培训管理部门的主动搜集还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分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邀请某外单位专家来所开展专题讲座,经讲师允许,其授课PPT以及教学现场的录像视频作为本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上传至培训资源库(属性为外部培训、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围绕该教学资源点,参加现场培训的许多员工自发上传了个人的听课笔记以及课后的教学问答交流记录、心得体验。又如,某项目组人员在该项目完成节点后进行内部工作小结和交流,梳理了项目总体进展,分析了项目推进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总结了应对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既包含了显性的知识点(项目工作进程、问题、解决方案、成效等),又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点(技术经验、项目管理经验等),会议记录人员经过挖掘、整理、加工将其转化成新的教育培训知识上传系统,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此外,普通员工还能针对工作中遇上的某项技术难点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工作经验交流专区中发起在线讨论,与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员工展开深入探讨。(三)“在线培训”模块。此模块为培训组织部门提供了线上教学的新型培训方式。某些面向全体员工的宣贯类、职能管理类的培训,往往因为人员众多又比较分散难以一次性集中组织,而在线培训可以灵活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科研单位A按计划在内部召开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即在此模块下新建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流程(附注培训性质和具体要求),并将安全宣传视频、PPT等培训材料上传系统。该流程通过审批后由平台及时推送至全体员工个人,员工点击流程在线浏览安全教育材料按要求完成全部自学,系统即自动记录员工在线学习时间并生成相应的培训记录,同时向组织部门实时反馈本次培训的最新进展和总体情况,向未及时完成培训的员工个人发送培训提醒。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一)制度和组织保障。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离不开科学管理与必要的制度、组织保障。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知识管理制度或具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细则,设立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管理负责人、各级管理员、联络员、审核员岗位并明确其具体职责,规范教育培训知识的产生、收集、积累途径、具备的要素和内容、审核、评定以及具体使用等。同时,教育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也需要有力保障,一方面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库备份、防火墙布置、病毒查杀等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由特定管理人员收集各方使用反馈意见,根据实践和具体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二)有效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集体知识的增值。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在科研单位教育培训系统的知识积累与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活动,科研单位在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外,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一系列知识共享奖励举措,例如建立员工知识贡献积分奖励制度:凡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中分享个人知识经验的员工均可获得初始分值,再根据该知识经验的共享反馈情况及评定结果累积分值,科研单位对年度内积分排名靠前或对集体有突出知识贡献的员工进行评优奖励,还可将知识共享积分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数字化构建教育培训档案,通过科学规划建立并有效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既能使传统的教育培训档案实现高效的动态化实时管理,又能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内外部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集体内部分享、再创造,实现科研单位知识财富的持续积累,使教育培训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论文参考】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10

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不仅能真实记录和反映员工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单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还能成为才人培养的一座潜在的巨大宝库。在当今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浪潮引领下,科研单位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令其重新升级“锻造”,便能激发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营养,积累知识财富,哺育科研单位整体人才队伍,成为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而知识的存量、积累是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知识管理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存储、分享、整合、利用、更新等过程将知识不断的反馈到知识系统中,形成持续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本。科研单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整合显性知识(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的知识,如设计方案、装置图表、技术规格书、模型、程序、公式等)并挖掘出隐性知识(非直接表达或难以明确表述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大脑中的知识,如经验、心得、感悟、洞察力等),同时以开放、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使员工个人与单位集体的知识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最终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知识系统循环上升的目的,推动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使其具备优秀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石,是组成“知识之轮”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则可为“知识之轮”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档案三大类:员工培训档案是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的培训项目记录性材料,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培训时间、地点、名称、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等相关信息;培训管理档案是指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建议书、评估报告、师资档案、培训证书、培训机构档案等;培训知识档案则是科研单位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数据档案,例如培训书籍、讲义、PPT、录像、DVD等各类信息数据。对应知识管理,科研单位收集、整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过程即是对知识的获取、沉淀与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设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即可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通过该系统共享、利用各类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即实现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此外,经过知识主体(管理者与员工)的主动收集、整理和再加工,还能深度挖掘出隐性的教育培训知识(例如以总结、交流等形式获取主讲人和参培人员的个体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丰富本单位整体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员工在利用共享培训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消化后,经过工作实践又可将原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并再次反馈系统平台,使教育培训知识系统持续螺旋式上升。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科研单位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分析知识需求为前提,以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在本单位内最大分享和利用、创造出最大价值为目的,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知识收益。以科研单位A为例,经过前期对员工教育知识需求的调研和梳理,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科研单位A将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划分为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库”“在线培训”三大模块:(一)“培训管理”模块。该模块下设员工培训登记、培训记录查询、培训证书库、师资档案库、历年培训计划、培训评估报告、个人培训记录等专栏,主要涵盖了员工培训档案与培训管理档案的内容。其中,师资档案库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录入了内外部讲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方便有学习需求的员工了解相关师资力量;个人培训记录专栏向员工个人开放,员工可全面掌握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其余专栏则面向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监管——管理人员在员工培训登记专栏内以培训项目为单位录入本部门员工培训信息,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培训教材、证书和签到表扫描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生成《人员培训记录表》(含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参训员工姓名、记录人、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信息);同时系统将各培训项目信息整合后自动生成以员工“个人”为单位的《员工培训记录总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本单位教育培训的全面最新信息,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如汇总员工个人、科室部门、本单位的年度培训学时,或分析各类培训的比例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情况比较……这些数据是培训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来年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培训资源库”模块。培训资源库是教育培训平台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按教育培训种类规划为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安全环保培训、资质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专栏,同时按组织级别分为外部培训、院内培训、所内培训、科室培训、专业组培训,还根据科研单位A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特色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专区。培训资源库配备搜索功能,员工可按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内容、组织部门、载体类型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库内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普通文档类教材,也有PPT、视频等新媒体类资源,其来源途径除靠各级培训管理部门的主动搜集还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分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邀请某外单位专家来所开展专题讲座,经讲师允许,其授课PPT以及教学现场的录像视频作为本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上传至培训资源库(属性为外部培训、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围绕该教学资源点,参加现场培训的许多员工自发上传了个人的听课笔记以及课后的教学问答交流记录、心得体验。又如,某项目组人员在该项目完成节点后进行内部工作小结和交流,梳理了项目总体进展,分析了项目推进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总结了应对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既包含了显性的知识点(项目工作进程、问题、解决方案、成效等),又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点(技术经验、项目管理经验等),会议记录人员经过挖掘、整理、加工将其转化成新的教育培训知识上传系统,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此外,普通员工还能针对工作中遇上的某项技术难点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工作经验交流专区中发起在线讨论,与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员工展开深入探讨。(三)“在线培训”模块。此模块为培训组织部门提供了线上教学的新型培训方式。某些面向全体员工的宣贯类、职能管理类的培训,往往因为人员众多又比较分散难以一次性集中组织,而在线培训可以灵活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科研单位A按计划在内部召开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即在此模块下新建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流程(附注培训性质和具体要求),并将安全宣传视频、PPT等培训材料上传系统。该流程通过审批后由平台及时推送至全体员工个人,员工点击流程在线浏览安全教育材料按要求完成全部自学,系统即自动记录员工在线学习时间并生成相应的培训记录,同时向组织部门实时反馈本次培训的最新进展和总体情况,向未及时完成培训的员工个人发送培训提醒。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一)制度和组织保障。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离不开科学管理与必要的制度、组织保障。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知识管理制度或具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细则,设立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管理负责人、各级管理员、联络员、审核员岗位并明确其具体职责,规范教育培训知识的产生、收集、积累途径、具备的要素和内容、审核、评定以及具体使用等。同时,教育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也需要有力保障,一方面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库备份、防火墙布置、病毒查杀等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由特定管理人员收集各方使用反馈意见,根据实践和具体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二)有效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集体知识的增值。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在科研单位教育培训系统的知识积累与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活动,科研单位在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外,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一系列知识共享奖励举措,例如建立员工知识贡献积分奖励制度:凡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中分享个人知识经验的员工均可获得初始分值,再根据该知识经验的共享反馈情况及评定结果累积分值,科研单位对年度内积分排名靠前或对集体有突出知识贡献的员工进行评优奖励,还可将知识共享积分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数字化构建教育培训档案,通过科学规划建立并有效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既能使传统的教育培训档案实现高效的动态化实时管理,又能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内外部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集体内部分享、再创造,实现科研单位知识财富的持续积累,使教育培训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论文参考】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11

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并提供利用服务的活动总称,也是国家档案在事业单位的最直接的体现。事业单位的档案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选拔人才、工作考核和其他工作的标准和参考。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档案管理出现综合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同时,档案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使档案管理模式达到最优,我们将在本文进行探讨。

1 事业单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的业务比较薄弱

档案管理目前越来越受到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和观念的落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首先从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来说,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其次,从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上来说,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者并不是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知之甚少,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例如档案的整理和归类都存在一些问题,不按档案分类的标准去进行。对于档案的存放和销毁缺乏档案鉴定标准,随意存放和销毁档案。最后,档案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对馆(室)藏档案的内容、馆藏档案的类别以及查档的路径、方法宣传的少,保守封闭,市场观念淡薄;二是档案管理人员观念陈旧,常常把档案机密与档案的开放与开发利用对立起来,“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思想仍然存在。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设施不完善

档案存放的硬件条件决定档案的完好程度。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基础设施落后。首先,有些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一般都是把档案与其他物品堆放在一处,更有甚者在库房里堆放易燃易爆的物品。其次,有档案室的,档案室的档案存放条件很差,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致使档案受潮等。最后,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需要建立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对接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事业单位的现代档案保护设施以及实现档案电子信息化的设备不完善。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没有一个完善的档案用人选拔制度。档案管理有时候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而档案管理没有完整的用人选拔制度,这是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对于国家颁布的《档案法》和《档案管理办法》不重视,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因而出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缺失。最后,对于档案管理所规定的一些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常常使制度流于形式。

2 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需要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良好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这里所说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工作中的定期培训。岗前培训是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熟悉和处理相关管理工作。而定期培训的方法则使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更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和优化他们的知识链结构,使档案管理人员更加优秀。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一、要加强其专业领域方面的培训,结合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使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工作很好的结合。例如:案的管理人员来讲,应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具备一些人员管理及相关能力,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我国的方针政策;二、要培养管理人员热爱工作的良好心态,改变他们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工作心态,把激励机制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中,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善于总结,不断奋进,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二)改善档案管理设施条件

目前,由于很多事业单位都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不宽裕,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加大事业单位对档案室管理设备设施的投入,改善档案室的设施设备条件,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当急之急。首先,事业单位应该重视独立的档案管理室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更是可以推进有效的保存档案资料。其次,要引进档案管理的电子设备,建立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对接,这对于档案信息的录入、储存、利用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四点。首先,建立合理科学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用人制度。首先从专业水平方面来说,要制定一套档案管理人员选拔制度。选拔制度应重点体现专业性,只有把专业水平放在第一位,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其次,从奖励惩罚制度来说,要制定一套赏罚分明的档案管理制度,这种赏罚制度不仅针对员工,而且针对领导。这样就可以形成制度约束的双向性,使员工和领导之间相互监督和相互引导。最后,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以精神激励鼓舞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以物质激励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第二,建立简明实用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针对的是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不是搞学术、写文章,不需要制定复杂的、难以实现的制度让人们去执行。只有简单实用的制度,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部门,同时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这就要求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应该以制度为行事的标准,做到赏罚分明,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明性。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实训总结篇12

1.运动员档案的分类

1.1运动员技术档案

运动员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了运动员的自然状况与技术状况。自然情况包括运动员的出生日期、血型、身高、体重、家庭成员及家庭情况。而技术状况则有所不同,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了运动员的各种技术测试水平,如百米冲刺速度、卧推距离、折返跑及立定跳远距离等技术测试水平,还包括运动员脂肪含量和肌肉密度等身体技术水平。而且档案记录员不应该单单记录这些档案的数值,还应该记录下这些技术档案的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然后得出最佳的结论。

1.2运动员训练档案

运动员训练档案主要记录了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时间等。档案工作者应该详细记录以下几点。首先是运动员整体的训练计划;每个运动员都有着自己的训练计划这个训练计划和别人的不同,档案记录人员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些训练计划包括整年的训练计划、对于大赛的目标以及状态调整等等。其次,还应该记录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教练员的训练计划一般都是周期性和连贯性的,对此进行详细的记录,有利于训练方法的总结和训练效果的提升。最后,还应该对体育大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记录,对于比赛中产生的问题加以修改,从而得到进步[1]。

1.3体育赛事档案记录

体育赛事档案是专门就体育赛事记录的档案,包括体育赛事举行的时间、地点和规模等一系列的赛事情况,以及我们运动员在这项赛事中所取得的成绩。记录这些是为了方便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风力及不同气候下把握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规律。同时大赛中还可以看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高低和大赛应对情况好坏等平时在训练中不能发现的问题,使其加以解决,从而使运动员得到进步[2]。而且大型赛事不仅仅对于单个运动员有记录的必要,对于整个运动团队,档案记录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奥运会为例,一支运动队四年中作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在一次大赛中进行检验,这也考验着档案记录员的记录水平。帮助已经取得好成绩的运动队更上一层楼,没有取得佳绩的运动队走出低谷重上巅峰,是档案记录员重要的责任。

2.建立运动员技术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运动员技术档案就已经开始建立,这为我们国家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运动员训练效果不佳或者运动成绩不理想,这都要求我们体育档案记录人员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以此来帮助我们运动员快速的成长。根据我们上面所论述的信息,运动员的技术档案是一种多维的信息,它包括了运动员自身许多不同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外在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整合与整理,也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要抛弃那些古老的陈旧的训练系统,这些训练系统没有效率、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能给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不能使运动员得到长足的进步。其次,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记录方法。记录下为什么有些运动员可以使用某些方法,而某些运动员却不能。找到个别运动员所适应的训练方法也是我们在档案记录过程中所应该做到的事情[3]。

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学习外国的训练方法,找到最适合本国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体育运动员技术档案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的运动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最合适的训练内容,使自身技术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3.运动员技术档案的管理

3.1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程序

新实施的《档案法》,对体育技术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技术档案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行事,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器材,运用准确的语言和记录手法,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以确保体育运动员得到最专业的结果[4]。而体育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非常的重要,每项体育运动应该配备一名专业的领导,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办公室和体育资料分析仪器,做到专人专项,集中力量,使运动竞技得到提升。

在体育技术档案的管理方面,我们既要加强保密管理,又要多与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技术档案管理方法进行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进步。体育资料管理人员要清楚自己的使命与义务,加强专业知识,共同协作,使体育技术档案的领导与管理取得进步,同时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3.2体育技术档案记录技术与人员的培养

体育技术档案的建立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在此基础上,利用我们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云存档技术、缩微复制技术、还有云计算数据分析技术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技术水平,来实现我们体育技术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技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软件进行对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管理等。而在体育运动的实践工作中,要以档案法规为准则,不能凭借经验办事,要实事求是地记录[5]。另外,体育技术档案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这要求记录人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过往经验总结得失,总结运动员的特点与进步,把整个体育运动管理环节融入依法管理的程序中,使工作有章有法,可操作性强。

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体育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通过专业培训、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档案管理人才梯队,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军贤.试论档案在体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焦作大学学报,2001,(4).

[2]肖佩娴.体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广东档案.200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