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心得体会合集12篇

时间:2022-11-26 17:32:22

博物馆心得体会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

落后就要挨打!

我不禁开始思考,怎样才能防止落后,永葆先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英国既然能长期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不倒,一定有先进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人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意识,是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立于不败之地、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中包括工业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制订产业标准等,使得世界各国接受他所提出的观念、理论和标准等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并按照他创设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金融体系、产业标准等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同时掌控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那英国人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意识,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自然是通过教育。英国的教育具有较鲜明的素质培养专业化,学习兴趣化,学习渠道多样化等特点。具体是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教育的特点:

1.教育体制是专才教育,学生按兴趣学习,可投入更多精力在感兴趣科目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2.不提倡让学生背书,注重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掌握分析思维能力。

3.让学生多关心时事,多看新闻。通过实践,发掘个人的潜能。

4.考试多是问答题,要求写出鲜明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积累和思辩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会答分析论述题。

5.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更注重思考和独创精神。

6.注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可自由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交流中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8.课堂上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9.更注重群体的合作(TEAMWORK),一起作项目,培养协作的精神。

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不同素质的学生,而通过这样的方法又能培培养这样的学生呢?

英国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英国学生独立能力强。在独立学习方面,英国学生要高于我国学生。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来完成一个比较正规的Project。Project的汉语意思是“计划”、“设计”、“规化”。实际上类似我国的“科研论文”。英国中学生的Project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实际出发,题材极为广泛。从理化生实验、数学建模到英国的历史、地理;从环境保护到关爱生命;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政治到经济……,应有尽有。有些Project有理有据,不亚于我国大学生的毕业论文。

英国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强于我国学生。不分担家务劳动的学生很少见,他们从小就帮助父母擦汽车、剪草坪。小学生打工的也很多,送报纸是最常见的了,钱虽然挣得不是很多,却拥有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处都有中学生在忙着干活。一个假期下来,不但能挣几百英镑,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自信、老练。

2.英国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在英国,人们普遍推崇Teamspirit——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人与大家协同工作的能力或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能力。英国学校历来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在公共场所或集体活动中,个人必须服从大家。如果哪个学生为了自己出风头而连累了大家,他就会被一致斥为“没有团队精神”。

3.英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体育不但是英国中学的重要课程,而且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大部分学生又都出现在运动场上。大量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种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型学生到处可见。就连女生对体育也十分热衷。体育好、学习好的学生才备受同学们的推崇。

4.英国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英国学生做事十分开放,敢想敢干,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也不像我国学生那么关注问题的答案、关注他人的看法。对问题不但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特别注重科学论证。注重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我们在来对比看看我国教育方法是怎样一种情况:

中国教育现状:

1.均衡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的精力被分散。

2.注重书本的知识的掌握。

3.考试大多是选择和填空,培养的学生知识局限在书本里面。

4.中国学生死记硬背的训练不能培养思维能力。

5.学生死读书,没独立见解,不关心书本外的知识。

6.大学老师更注重是基础知识的灌输,注重的是学生对经典的掌握,而并不注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让学生注重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8.缺乏课堂团队的讨论。

这样的思维差异,在两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我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序”、“校”,易经的第四卦也说“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到孔子创办私塾,逐渐形成了世界上完全脱离宗教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考取状元,所以以人文、继承为主,教育的成就是有了孔子思想、文学经典、四大发明等等。而英国在中世纪才开始有了教会学校,1833年政府设立公立学校,1880年就实行5-10岁的义务教育。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性不强,崇尚的是科学、创新,结果出现了蒸汽机、诺贝尔奖得主。

即使到今天,两国在同样面临社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都进行了教育的改革,但两国教育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我国教育改革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性化和社会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必修、选修和实践的学分制,以学业成绩、成长记录来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的体系遵循教科书,循序渐进,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教学的方式是大班授课,有严格的教学次序,学生学习很辛苦,有大量的习题、试卷。我们的学生从6岁到18岁12年的学习,一路过关斩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成绩作为唯一依据,最终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一生发展。

英国虽比不上美国开放,但也是一个比较注重自由的西方国家,思想也较开放,所以英国在教育方面,比较强调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希望平日的学习能使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而中国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国家,受东方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则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各学术方面都要扎实基础。

在英国学生如果在数学或语文方面没有特长或者不行,但只要他们在体育、音乐、美术或组织才能方面有一技之长,他们照样可以当状元!但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虽然中国也出过像韩寒等一批有着严重偏科现象,可也算取得社会认可的人,但毕竟这也只不过是个别。

其实这也和中国的国情有关,中国人口众多。人才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只要在一方面稍有不如别人,很容易就被社会淘汰,所以中国学生为了能够应付将来必定面对的激烈竞争,他们必须逼着自己全面发展,而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英国的“自由发展”固然要它的好处,但有时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会向两极发展。一部分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好,他们积极向上,自觉学习,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实际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而另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能往坏的方向发展,他们在学校我行我素,不服从校方和老师的管教。而在管教森严的中国很少会出现这种学生。

中国教育制度主要强调学生要听话,不能有自己太多的主意和观点,一切以老师为上。大多的中国教师则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就行。而英国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带入自己的想法,深入思考。

一个则过多的死记硬背,虽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创新意识;一个则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有部分会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但这部分有所突破的往往成为众人瞩目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一个像书呆子;一个则过多的放任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青年学生能拿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却很少出征惊世界的科学家;英国则能出一、两个杰出人才,而在青少年环节不如中国同年龄或比之更小的学生。

其实两国的教育机制各有所长,问题在于如何取长补短。若中国能吸取西方教育的优点,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做出适当的改善,那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将是个重大飞跃!

关于如何取长补短,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以下几方面构想:

1、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合理配置教师队伍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唐代大诗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师者在两千多年的教育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向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球变得狭小的时候,教师的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调整。因此,加快教师结构调整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按照变化了的形势培养造就一支叫得响、有活力,师范化、专业化,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赶、学、超、传、帮、带的教育新风尚,形成老、中、青结合,男女搭配、学科设置合理、人员适中的教师队伍格局。同时,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要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在流动中达到和谐统一,在统一中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优化。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

3.梁淑怡 在三楼的一个小时里有着一些迷茫和一点点紧张,怕稿子不够熟练,怕说话会结巴…… 下去后一开始还不知如何开口得好,但是当我走近游客们,为他们讲解起来后,我看见他们在很认真地聆听我。虽然有时会抛出些我也不太懂的问题,但我感觉非常有成就感,能帮助到别人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呀!虽然讲解的文字看起来不少,但是讲多了后便能随机地运用起来了,压力也是动力啊!

在讲解完后有的叔叔阿姨有的会夸奖我,有的会询问我们是不是惠州中学的,听到这些话感觉还是很自豪的呢。在工作过程中还结识了别的班的同学,希望下次也能够继续参加志愿活动,非常感谢组织活动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今天真的超开心的!爱青协!😘4.吴一鸣活动感想我觉得这次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毕竟是我十五年来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内心也是十分激动的。这次的活动我一开始是在门口做防疫检测工作,9点时人流量还没有那么大,保安叔叔还很悠闲的一边聊天一边教我们如何进行工作,我们的工作也就是维持一下秩序然后检查预约码,不过保安似乎对预约制度十分不满,一直在向我们吐槽,不过在10点左右我们就感受到保安的感受了,大批人在门口抢着预约,整个门口都乱糟糟的,不过我这时被老师叫去拍照了,只好让后来的学姐受苦了。拍照时我也是找不到素材,拍了几组一楼的照片后,兴冲冲地跑到二楼,可是那里冷冷清清,而且也没有布置那里的展品讲解,所以只好拉一个同学站到游客做出好像在讲解的样子,接下来两层我也都如法炮制了。无论如何,这次的志愿者活动都算是十分圆满成功的,希望下次活动也会一样的有意思。

惠州博物馆志愿有感高一(16)班吴佳颐

刚刚从博物馆出来,我的腰腿已然酸痛,但回想这个上午,我收获良多。有小朋友睁着澄澈的大眼睛看着我听我给他解释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有阿姨在我给她解释清楚倒流壶的原理后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还知道了将军壶只是因为形似将军才得了这个名字,并不是用来装将军的骨灰的……虽然辛苦,但累并快乐着,这一个上午,我遇见了许多人,为他们提供了些许帮助,体会到了做志愿的美好。做志愿,很快乐。

青协宣传部副部罗嘉怡工作总结

10月3号,我们进行了惠州博物馆的志愿活动,整个活动过程较为顺利的进行了,未出现较大纰漏,志愿者们都能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当中。但在活动中,还是有不足之处。自身问题:1.在活动开始前,因为自身原因,差点迟到影响整个活动的工作进度;2.在维持秩序这方面,还不够认真;3.在展品讲解这块,不够大胆,拘谨,声音也比较小。高一新成员问题:1.积极性还需再增加,同时,应该再大胆自信一些;2.活动的签到签退未能及时完成。建议:在活动中,人员配合度不够,出现人员未到位现象,应该再分工明确一些,成员之间加强交流,提高默契度与协调性。以上就是我这次的工作总结。

活动感想

高二(6)班王怡真

在本次博物馆志愿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惠州城浓厚的历史气息,惊叹于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现与古代劳动人名的智慧。游览博物馆的旅客中有惠州本地人也有从外地来的旅客,大多数的旅客都带着小朋友游览博物馆。少数小朋友出现在展厅内大声喧哗,攀爬围栏现象,经过志愿者耐心劝阻,家长和小朋友的配合,不文明的现象有所好转。在这个小长假中,经过这次志愿活动不仅增长了个人志愿活动的能力,也深切感受到了惠州城的历史发展。丰富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的历史文化常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一(5)班杨帆

今天的活动对我是极具锻炼意义,面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四楼艺术馆,我只得默默站在旁边,期间来了一位年纪稍大的爷爷,为我讲了讲其中一幅作品。不得不感慨:世界之大,人才不少。

在一楼讲解时,我一开始不敢主动上前讲解,不过在一位学姐的鼓励后,便尝试主动讲解展品,敢于主动与游客搭话。

总而言之,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自信,更加敢于与他人交际。

高一(5)班邵梦婧

今天是2020.10.3 ,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志愿服务,觉得很兴奋,很新奇,虽然在门口前台很辛苦,再加上今天喉咙痛,但也压制不住我的热情,能为市民们提供服务,让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参观展厅,是我们做志愿的每个最真实的愿望。在他们一句句“你好,这个怎么预约。”和我的每一句流利的回答:“这边扫码加关注。”中我感受到了快乐,我被人们所需要,在这次志愿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会更加努力,成为很多人的大树。

高一(8)班詹骏晖

作为我上高中后的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及第一次校外志愿活动,这一次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与初中的那些志愿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地点范围。初中活动规模小,地点多为校内;而这次的活动则是在校外举行,举办方也由学校变成了青协。开始时是让我们先到4楼站岗,主要可能还是维持一下秩序,之后还要到1楼去做展品讲解。4楼的工作可能比较无聊,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看到有小孩子乱跑的会稍微提醒一下,不过一般是家长在的家长在听到后会提醒一下,而家长离小孩远的要多说几次。站岗时有位看起来不太老的老爷爷过来问一副字画上是什么字,但我也没这个能力回答,在回答“不好意思,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后。”那个老人家反而向我介绍起来,这是一个不好意思又觉得有趣的场景。到11点左右,到一楼举行讲解,到时,人还没来齐,于是先在一楼进行秩序维护,其中有一个中年游客向我询问关于其他展厅的信息,于是先他指了路。之后就是展品介绍了,不过由于没能准备好的原因,一开始有些放不开,然后回想一下介绍词就上去了,主要是在游客来时,进行介绍或者陪他们聊一下。总之这次活动我觉得还算顺利,但下次有类似的活动,个人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还有壮一下胆。

高一(31)班赖奕霖

第一次做志愿,感觉收获蛮大的。个人感觉我的工作做的还ok,除了讲解,确实没有准备好。然后打印出来的资料也没派上用场,遇到游客只能即兴发挥,把我知道的一些关于古董的知识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给游客,所以讲的也不多。秩序维护就很轻松了,游客们的素质都比较高,没有人开闪光灯也没什么人大声喧哗,带孩子的游客管的住孩子,当然也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不过还没等我去提醒,他们的父母都去提醒过了。大门口就稍微累一丢丢。因为好多游客找我问怎么预约,还好我提前熟悉了一下预约流程,不然多少会有损惠中形象。总的来说还是很顺利的。也感觉很有意义,为社会作出了一点贡献。以后有志愿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

高一(24)班邵梦娟

10月3日惠州中学志愿服务活动感想:今天,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做志愿服务,这种感觉总让我记忆犹新。以前,我总认为志愿服务离我很遥远 ,更别说是我给别人做志愿了。但做过了才知道原来做志愿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一件事,我很享受自己被围着的感觉,那时我才明白自己原来也被需要着。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可有可无的人。更奇妙的是 不断有人轻拍你的肩膀“诶,你好!能帮我拍张照吗?”我只能暗自里发笑。

高一(27)班王语萱

今天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我帮助他人得到的喜悦感与充实感。那是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无法比拟,去换来的东西。感受到了一个人精神层面的丰富,和不求回报,那种远离世俗形态的那种充实感

更是坚定了想为青协一直做下去的心,更坚定不移的想去成为不求回报的那种人格。很喜欢今天的活动,希望自己在未来也可以这样用自己的想法带领大家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总结

一、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了解清楚博物馆具体的展厅安排,岗位人员流动混乱,有出现一个展厅四五个志愿者和一个展厅只有一个志愿者的情况;

(二)志愿者在场馆内,楼层内瞎溜达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内容;

(三)在展厅内进行秩序维护的志愿者只是单纯地站在一个地方,没有多处走动;

(四)活动中志愿者缺乏礼貌意识,对待长辈没有用敬语;

(五)对博物馆内地区不熟悉,对展厅内的文物和历史内容不熟悉;

(六)秘书部录用志愿者时出现人员纰漏,导致有外校的志愿者加入本校的志愿活动中;

(七)没有为没带口罩的游客准备充足的口罩;

(八)志愿者没有提前熟悉讲解内容,在游客面前讲话结巴腼腆;

(九)志愿者之间缺乏交流;

(十)签到和签退都出现漏签的情况;

(十一)组织内没有给明确的维护秩序的标准,导致在保持管内安静和卫生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志愿者不知道游客的行为是对与否,就无法正确对游客违反管内规则的行为进行提醒,也会同时给其他游客带来不愉快的观馆体验;

(十二)活动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活动开始前应询问清楚活动具体内容,更好地安排志愿者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

(二)加强志愿者培训,志愿者说话音量,对待长辈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有待提高;

(三)志愿者应提前了解清楚有关志愿活动的信息,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有不了解的可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了解;

(四)注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变数;

(五)秘书部在录用志愿者时,需核对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名单;

(六)在志愿活动前准备好活动中可能需要用到的物资;

(七)在每个人到达指定位置前统一签到,确保每个人都签到以后再开始。志愿结束后统一签退,确保每个人都签退后再离场;

(八)合理安排志愿者岗位,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岗位变动。

三、可发扬的优点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3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经村党支部组织决定,前往新县进行一场红色之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先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在战争年代,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粉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忠于党。许世友同志集中华民族忠孝传统美德于一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走进大门经过一片荷塘来到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许世友将军的雕像,我们同行三十余人在在此进行了拍照留念,再向上我们来到了许世友故居,看到了将军艰苦朴素的本色。最后到了许世友将军墓前,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将军墓鞠躬吊唁。随后我们一行来到了田铺大湾创客小镇,感受到了当地新农村的发展,给人一种清新,浓厚的乡村气息。

下午我们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看了烈士们的事迹,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此次红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深深体会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胜利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踏实工作,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状态。博物馆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全体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上,不断创新博物馆文化的展现方式,提高博物馆文化的服务能力,不仅将文化遗产领域所有的信息都纳入博物馆文化之中,而且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了城市文化活动的核心。当今的博物馆功能已经从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到保障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再拓展到广大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领域的体现。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在博物馆中的体现

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随后的一年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在凝聚全党,全国共识中显露出震憾人心的进步力量,也强化了这一最高的价值准则“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博物馆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而临考验和挑战,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文博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任务,博物馆是提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依据,重新进行社会定位,展开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服务业,而且是文化服务业,21世纪讲究的就是服务,文化是全民共有的,因此,博物馆要尽量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所享受到得服务水平优劣,直接影响其参观体验,影响博物馆办馆宗旨的实现。参观感受的愉悦不仅取决于陈列展览本身,更多来源于服务内容的充实。博物馆应立足自身使命和功能定位,在实现办馆宗旨职能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文化的创新。

二、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提升博物馆社会文化服务水平

目前,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呈现出安全、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博物馆观众大幅增加,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在博物馆殿堂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免费开放加快了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做好博物馆社会文化服务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考古界享有一定美誉,自1990年发现后,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虢国墓地的基础上,建立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2001个正式对外开放。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贯彻执行党的创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内部管理和加大改革力度,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增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拓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传播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发展质量,使博物馆工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体现在:①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全体干部职工集思广议,多方面筹集资金,购置了全套治安防和消防设施,使得虢国博物馆安防监控设备通过国家检测合格,并达到一级文物风险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文物安全年,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表彰。②展厅内陈展环境的更新。展厅内灯光由于使用时间过长,而逐渐变得灰暗,已不利于观众参观。全体职工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改造灯光路线,消灭隐患,而且为部分珍贵文物换了“新家”,由原来的“静止”展示文物,改换成光动能转动展示文物。③博物馆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及旅游淡季加强业务学习,通过自修,函授,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加强理论学习。④虢国博物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请职工到北京进行业务学习;每月8号请专家为全体职工业务培训,交流思想。⑤培养讲解员的讲解能力,培训内容围绕强化讲解部门员工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两大中心任务,重点突出讲解员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礼仪礼节及讲解技巧。这些也正是虢国博物馆“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实施,强化了社会文化服务意识,不仅吸引了观众,也提升了博物馆的展览档次和品味。

(二)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让观众参与考古挖掘,文物复制等活动中,博物馆做好社会文化服务

①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配合社会需要,虢国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辟了占地2230平方米的模拟考古体验区。除了普及考古理论知识外,还配备洛阳铲,开挖了25个体验探方,让游客在探方内模拟考古。让人们在学习考古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切身参与考古工作,达到弥补史书缺漏。②虢国博物馆创新陈列展览,在游客购物中心,开放了青铜器复制流程项目。此项目可以满足观众,亲身参与到青铜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从做模、翻范、挂浆、浇筑溶液到最后做锈,每个环节都可以让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心灵感受到,最后还可以上手操作。

(三)强化“以人为本”思想,放远未来,博物馆走出误区,发展农村根据地,做好社会文化服务工作

博物馆文化的展示空间从馆舍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地上到地下、从国内到国外,将文化遗产置于博物馆的广义范畴来认识,体现出外向的、多维的,已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和时代精神。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拓展和深化,也赋予博物馆工作前所未有的用武之地。

近年来,中小博物馆由于资金的缺乏,从而束缚了手脚,陈展观念得不到更新,宣传力度不够,博物馆门前冷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博物馆功能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社会文化服务和创新文化方面了。从调查中分析,中小博物馆应走出误区,不能一味地和知名大馆比人气,比财气,这样比下去,永远也比不上,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中小博物馆可以改变思路发展农村根据地,缓解农民对文化的强烈需求,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仍然可以发挥博物馆其特有的功能,服务于社会。

文化大院是农村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基地,服务功能包括图书阅读,文艺演出,宣传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小博物馆可以助一擘之力。可以配备专业宣教队伍,传播文化,也可以定期展览。不仅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达到促进农村的和谐建设。

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文化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的,从而要求博物馆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社会文化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平台的作用,责无旁贷地做好社会文化服务工作,为新时期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炎堂.《三门峡市文化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2]汤淑君.《关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2001年

[3]李少斌.《三门峡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及对策》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5

截至2013年,四川省博物馆纪念馆已备案登记的数量达244座,其中国有博物馆169座(文物系统博物馆152座,行业博物馆17座),民办博物馆75座;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7座,二级博物馆7座,三级博物馆18座。以四川博物院为龙头,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为特色,市州博物馆为支撑,县级博物馆为依托,民办博物馆为亮点的博物馆体系更加完善。

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得到提高

截至2013年,四川省博物馆正式登记入藏的藏品约315万件。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为代表的古蜀文物、汉代陶石雕刻、南朝至唐代时期的佛教造像、宋代石刻及窖藏瓷器和金银器、明清书画作品、张大千书画作品等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珍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013年四川省博物馆基本陈列331个,举办临时展览678个,开展教育活动2811次。

免费开放工作成效凸显

2013年,四川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达89家,全年免费接待观众人数约160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约600万人次,大中小学生及农民工、城镇低收入群体参观人数进一步上升,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2008年以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经费已累计投入8亿多元。

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

数字博物馆、掌上博物馆等新媒体传播模式进一步发展应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顺利开馆,成都市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数字文化文物信息综合管理、展示与互动平台――“成都数字文化文物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文博资源服务公众的途径手段更加多元。

国家文物局已拟定金沙遗址博物馆为首批三个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字化建设工作。金沙信息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完成首期WIFI信号覆盖;为精品文物贴上了二维码标签,设立扫码体验专区,金沙遗址博物馆微信导览平台是国内首批、西南首家提供该服务的博物馆,通过微信发送所需信息的编号或名称即可了解藏品、展览、开放时间、交通地址等信息。

此外,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已建立;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已登陆谷歌艺术计划,同时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也都已上线。

博物馆文物交流活动积极开展

金沙遗址博物馆引进《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展》、四川博物院赴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巴蜀神韵――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精品展》等反响强烈;配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开展的赴日“中华大文明展”、赴意“早期中国展”、赴英“明代:皇宫与驿道”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与美国宝尔博物馆、休斯敦自然博物馆外展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四川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影响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民办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

国家文物局2010年和2012年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工作的意见》,成都市也于2010年出台《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加快发展的意见》。

四川正努力探索推动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思路举措,民办博物馆在提高陈列水平、加强藏品保护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民办博物馆事业已日益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馆藏天下:推动文博事业和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需做好文物库房、展厅的文物管理和保护,最大限度的延长文物寿命。可采取改善文物保管设施等措施,推进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技术保护工作,有效降低博物馆藏品的自然损坏率。

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强化科研保障,改善科研环境。

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也是博物馆提供给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产品”,是衡量一个博物馆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

2012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深入挖掘文物的丰富内涵,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文化含量,创造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有丰富语境、观点和故事的陈列展览,突出文物的主角地位和观赏性,突出陈列展览的真实性和知识性,努力实现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增强陈列展览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强化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灵魂”。要逐步建立完善共同推进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机制,丰富面向或配合学校教育的陈列展览。

要结合国民教育,增加博物馆的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将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优势。

要采取举办知识讲座、开展乡土教育、组织夏令营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吸引未成年人参加博物馆活动,凸显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价值。

深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

虽然四川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长期未能得到调整的现状已难以适应博物馆的绩效管理以及新建博物馆的补助需求。要切实加强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推进免费开放博物馆发展的新举措,扎实推动免费开放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

四川省博物馆虽然数量增长较快,但很多博物馆在藏品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宣传推介、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明显较低;一些民办博物馆申办时热情高涨,开办后无所作为,没有履行向社会开放的职责,有的甚至收藏赝品。

因此,需要加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各地博物馆、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通过合办展览、举行学术会议、开展文物保护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在科研、展览等领域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

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博物馆组建理事会;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探索第三方审核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和文物博物馆宣传工作。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范围不断转移和扩大,如今的博物馆,集文物展示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民众教育中心等多重职能于一身。除了文物的收藏和展览之外,传达博物馆藏品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更好地服务观众,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心所在。

一、 博物馆发挥美育功能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人们也渐渐将目光注视到了自身的精神生活上。然而消费社会带来的过度娱乐化直接导致人们的审美理性的削弱和缺失,物欲横流及精神空虚之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了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就要特别注重对民众审美素养的培育,调动民众对优秀文化的审美自觉,自发抵制假恶丑文化的侵袭,捍卫自己在审美活动中应有的正当权利。

“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互动,且是人类旨在超越有限性的精神活动。”[1]著名教育家、南京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2]博物馆是文化艺术集合的阵地,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化积淀的载体与标志,理应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提升民众审美情操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博物馆中的展品蕴涵丰富的文化和美的信息,这种美不同于感官刺激带来的,是有意义、有价值、无功利的,能够绵延文化,滋养心灵,哺育社会,创造未来。因此,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通过各种学习和交流,增进与先进文化的联系,让观众置身于博物馆中享受高雅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欣赏和赞叹先人的智慧和灿烂文化,从而在精神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升主人翁意识,自觉在消费社会的大潮中选择传达真善美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审美修养和品质,才是博物馆的审美教育的宗旨和意义之所在。

二、博物馆实现美育功能的途径

现代文学理论将文学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要素,认为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以上四点缺一不可。以此理论观照现代博物馆学,也可将一个完整意义的现代博物馆分为“博物馆主体(博物馆建筑和工作人员)”“藏品”“世界”“观众”四要素,一个博物馆能否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合格的、生机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上述四要素同样缺一不可,而观众在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主体,是博物馆实现传播文化知识,进行公共服务和教育的对象,也是博物馆审美观照的主体。长久以来,博物馆仅仅把着眼点和工作重点放在对“物”的保存和研究之上,而在发挥“以人为本”,为社会民众服务的职能上明显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仅要以物为本,更要以人为本;不仅要重视文物标本,更要关注观众,重视观众的体验和感受。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人的审美能力分成如下三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悦耳悦目’指的是‘人的耳目感到快乐’,是一种直观的审美感受形式;‘悦心悦意’指的是‘通过耳目愉快走向内心’的状态,是‘审美经验最常见、最大量、最普遍的形态’,比‘悦耳悦目’具有更‘突出’的‘精神性’和‘社会性’;‘悦神悦志’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属于‘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3]这“三层次说”表现的是审美活动对人所产生的由外至内、层层深入的愉悦效果。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就是使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的。

(一) 打造优美型博物馆,实现“悦耳悦目”。

“悦耳悦目”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反应,使观众以直观的形式从博物馆获取审美愉悦的审美形态,这就对博物馆建筑风格的确立、参观环境的塑造、陈列展览的布置和展品的陈设提出了要求。

观众参观博物馆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博物馆的外观建筑。好的外观建筑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观众对博物馆的审美期待,因此博物馆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极其重要的。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应立足于当地的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氛围、格调和精神内核相匹配,并彰显城市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上海博物馆新馆设计成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从远处眺望,整个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构成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第一时间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使观众不由自主产生参观的愿望。由享誉中外的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将博物馆置于苏式院落之间,玻璃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飞檐翘角式坡顶建筑,使自然光充分进入博物馆区域,给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美感和享受。

博物馆室内展览的陈设也应不断满足观众“悦耳悦目”的需要。这就要求展厅的设计者不断地优化展览的陈列环境,以最完美的展陈设计带给观众美的体验。河北博物院新馆的展柜全部使用最先进的低反光玻璃,这种玻璃的优势在于不会反光,能够让观众最清晰地看清展品,又能拍摄出最完美的照片,带给每个观众最完美的审美体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人制作的精美金箔器,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陈列人员将太阳神鸟金饰置于旋转轴上,使之缓缓转动,在视觉效果上极具动感,仿佛一轮旋转着的太阳火球,神鸟在火球中振翅翱翔,观众从展柜各个角度都能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到神鸟的风姿,同时也充分体验到古代早期蜀人蓬勃活泼的生命力之美。南京博物院在陈列上突出文物的艺术之美,选择最精美的文物,采用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营造了较高美学品位的展示环境,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文物之美、陈列之美、环境之美,让观众尽情地欣赏美、体验美、享受美。

综上所述,要使观众获得美感体验,博物馆首先就要通过独具特色的建筑外观设计、科学合理的展品陈列以及富于个性化的服务,做到令观众“悦耳悦目”,激发观众的审美价值期待,进而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实现博物馆“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的美学功能。

(二) 打造舒适型博物馆,实现“悦心悦意”。

“悦心悦意”是指观众把感觉器官获得的生理愉悦转化为精神性、社会性审美愉悦等高一级的审美形态。这是比“悦耳悦目”更复杂、更高级的审美形态,它不再仅仅通过感官感受美,而是在精神层次上调动审美主体的想象、联想、直觉、顿悟、通感等高级审美感觉,从而大大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受,为观众带来更多、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要实现“悦心悦意”的审美效果,博物馆就要充分挖掘文物和展品中深刻的内涵,从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入手,让观众了解和体会到静态的“物”中所凝聚的广阔的、流动的文化,从中获得新鲜的知识和教益。以河北博物院为例,那古色斑斓的中山国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壁画,那巧夺天工的曲阳石雕,那五彩缤纷的河北古代瓷器,……它们经年日久的凝冻和积淀,闪烁着历史永不衰竭的光芒。美国文学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把美称为“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则称文物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把美留传下来,激荡和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情感、观念、意绪,使人一咏三叹,流连不已”[4]。河北博物院以双翼神兽为代表的中山国青铜器,既带着商代青铜器共有的威慑力量,又带有中山游牧民族所特有的神秘气息,“它们的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无限的、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5],让观众深深体味到那原始的野蛮洪荒时代“有虔秉,如火烈烈”的苍茫和悲壮,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审美高峰体验。

傅雷先生说过:“如果最高的情操没有完美的形式来做他的外表,那么,这情操就没有激动人心的力量。”[6]因此,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意义,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性也便凸显了出来。普通观众在缺少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难深入理解文物的深层蕴味,所以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能利用讲解技术做好为观众普及文物背景、答疑解惑的基本工作,更应该用渊博的知识和细致的服务带领观众深入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通过落落大方的外形、抑扬顿挫的声音、彬彬有礼的举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思考、理解、探索陈列展览中更深层的知识、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欣赏的层次和境界。河北博物院的讲解队伍每天早晨都有专门的“早训”,从声音、举止、神态、动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讲解员做到以最佳状态投入讲解工作,力争每一次讲解都能给观众带来最好的体验。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的讲解形式不拘泥于单纯的用语言“讲”,例如在“歌声中的峥嵘岁月”宣讲活动中,讲解员采用讲唱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立体地展示了放牛娃王二小、国歌作者聂耳等的相关实物展览,不仅使文物“活”了起来,也让观众的身心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此外,除了配备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讲解队伍,提升讲解服务的质量水平,河北博物院还配备了40名“红马甲”志愿者讲解员队伍。这些志愿者都是文物和博物馆的“发烧友”, 对文博事业有着满腔热情,更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不仅入选时经过笔试、面试层层筛选,录取之后还进行了严格的讲解培训,有的志愿者的讲解比专业讲解员更活泼生动,更平易近人,经常被观众夸奖“接地气儿”。他们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博物馆的讲解服务力量,更多地为观众提供了“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

(三)打造人文型博物馆,实现“悦神悦志”。

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是“悦神悦志”,是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具体来说,所谓“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是对人的意志、毅力、志气的陶冶和培育;所谓“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而与无限同一的精神感受。“悦神悦志”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7]。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某种场景和状况的刺激之下,内心会得到某种强烈共鸣,进而产生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如果这种刺激契合了人们平时在心底认同和珍视的价值理念,那么人们就会产生较为强烈和持续性的震撼,并进一步认同、享受这种价值理念,从而净化心灵、涤荡灵魂、充盈精神、教化人生,获得审美愉悦的高峰体验。

博物馆收藏品的艺术之美能够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德累斯顿美术馆参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许多古代大师的作品时,每次都能看得热泪盈眶。他把自己热泪盈眶的原因解释为:“是洋溢在画面上的精神的完美和天才的威力,它激励着我们追求自身思想的纯洁、刚强和高尚。” 而在收藏有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圣家族》等著名画作及古希腊雕塑人像和其他举世闻名的艺术品的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他“第一次感到了做人的幸福,并且懂得了人怎样才能日臻伟大和完美;所有的雕塑都是对人们自身高尚情操的召唤,都是人类无比纯洁的朝霞的先兆” [8]。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这些话说明,博物馆的文物和展品能够激发人对于人生的热爱和感恩,能够抚慰心灵、洗涤灵魂、感受美好,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高级精神境界,即“悦神悦志”的艺术境界。

正是因为博物馆在艺术上能够“悦神悦志”,所以其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正能量的传播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基地,在当今信息爆炸、节奏加快的社会大背景下,博物馆必须大力利用优势资源传播正能量,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自身的气象,拓宽自己的胸襟和眼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价值,在潜移默化中,使参观者敬畏历史,珍爱生命,相信科学,追求真善美,在润物无声中卸下盲从、偏激、极端化等负能量,获得内心的安详和宁静,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的人生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堪称是最神奇的“心灵减压站”,用好这些“减压神器”,不仅个人受益,社会也将获得更多的正能量。

“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这三种审美形态层层递进,密切相关,感官的审美满足会引起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审美形态的发生。现代博物馆要努力使每一个来参观的观众都能在这三个层次上获得完美的审美体验,不仅要打造整洁卫生、令人心旷神怡的参观环境,更要多管齐下,充分挖掘、表现展品及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观众打造一个精神高地和精神家园,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结 语

打造现代的博物馆,就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将博物馆的概念扩大延伸,不再拘泥于一栋建筑,而是提供平台,让学术科研、社会教育、社会传播等在此平台开花结果。而这种“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也正是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从根本上讲就是城市各种资源的博物馆化,是对城市文化重新审视、深入挖掘的表现。只有将越来越多的有形的博物馆和无形的“博物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需求;只有各类型博物馆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程度,才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观览,拉近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不但做到“悦耳悦目”,而且做到“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实现博物馆培育美感、陶冶情操、教化人生、服务社会的美学教育职能,为民众提供一个回顾历史、探索真知、提升品位、加强素养的阵地,不断满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对有意义的精神生活的期待,并真正引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曾写道:“我将用生命中可能获得的仅有的三天光明中的一天参观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今天的博物馆,是城市的指示牌,是风情画,是连接古今的时光机,是奔向未来的导览器。进入一座好的博物馆,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而如今的人们正对博物馆饱含期待,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6页。

[2]蔡元培:《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182页。

[3]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第155―167页。

[4]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5]同[4],第7、53页。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7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82-06

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公众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然而在博物馆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公众的地位是被动、消极的,其权利有所限制。博物馆之于公众,是艺术殿堂,是学术机构,公众更多是作为一个艺术的景仰者或受教育的对象出现。这样博物馆只能因维持其严肃的形象而固步不前,这显然不利于它自身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科学、人文的呼声日益高涨,博物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重新定位,密切联系公众,力争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作为文化资源管理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博物馆能否立足于社会,不仅取决于它有无能力保护好馆藏品,还取决于它能否关心人。因此,博物馆工作的研究范围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对物――藏品的研究,同时也应注重对人――博物馆观众的探寻。“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是目前国际博物馆学界公认的发展趋向。

一、博物馆观众角色的转变

(一)早期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对珍品的收藏,它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缪斯庙存放亚里士多德学园里选存的珍品,并不断扩大收藏范围。缪斯庙暗示了当时博物馆的职能仅仅是艺术的会聚之所。无论是古代的东方或古代中世纪的西方,博物馆活动都未超出这个范围,博物馆仅仅是“奇珍异宝的收藏之所”,观众的概念尚不存在。

(二)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14~15世纪,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浪潮,古代文明之光重现,促进了博物馆收藏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直到此时,艺术和学术都被认为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任何认为收藏者或许有责任使更广泛的观众能对收藏品感兴趣并使他们容易理解的想法都是荒唐可笑的。这一时期的藏品服务对象是贵族和知识精英,公众的权利受到漠视。

(三)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公共博物馆运动时期的公众角色

17世纪,启蒙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博物馆作为科研的第二职能发展起来。随着1683年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以及不列颠博物馆与卢浮宫的开放,博物馆的大门开始向公众敞开,标志着公共博物馆时代的来临。但事实上,此时的博物馆在接待观众方面远不是热情主动。允许参观博物馆的人都是作为恩赐而不是作为权利,当时观众进入博物馆是一种特权、一种恩惠。

(四)工业革命、博览会和博物馆社会化后的公众角色

18~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深化,对科技知识的要求提高,博物馆成为对工人进行技术教育的绝佳场所,导致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产生以及博物馆的社会化,博物馆对公众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观众的权利开始得到认可。

自19世纪末起,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职能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有的博物馆建立了讲解员制度,使博物馆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观众的需求得到进一步关注。

(五)现代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1976年,国际博协提出了关于博物馆的普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定义明确了博物馆为社会及公众服务的目标,体现了博物馆行业从自发社会化向自觉社会化的转变,公众的权利得到更多的考虑。

纵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观众的地位从产生之时被忽视到权利获得承认,进而成为博物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其间虽然有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时期”,但总的趋势是公众角色与日俱重。博物馆不再专属于政府机构、学术机构,而是走向公众化。

(六)当代博物馆的公众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影响,博物馆观众在态度上不再是虔诚和满怀敬意,人们越来越反感被动地接受教育、欣赏和获得知识,而是实证欲和探究欲增强。因此,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有必要在博物馆工作中建立一种新的观众权利定义模式。

狭义上讲,博物馆观众指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群。博物馆学家习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包括地域、年龄、教育、动机、兴趣等。但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的机构,其服务范围波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那么,它的观众也应该是社会的所有公众,而不能囿于与它发生直接联系的人群。所以,“公众永远是博物馆曾经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观众”。

今天的博物馆,面临着馆际间、与各种流行文化间的竞争,要想保持活力、持续发展,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是必要条件。对此,博物馆的传统做法是在内部努力,为观众营建一些较好的服务机制和设施,以达到使观众满意的目的。然而观众并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而应是博物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客观地评价和检验各项工作的主人。因此,博物馆要做的是从“使观众满意”到“吸引观众”的转变,观众的角色应由被动的、消极的“客人”过渡为积极的“主人”形象,即让观众参与到馆藏资源的管理之中,参与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

二、博物馆展览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展览理念从“以物为本”发展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现代博物馆观众的需要正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形式的满意、感性的满足。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

博物馆的展览要吸引观众,就要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陈列设计更能打动民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博物馆的展览主要是面向广大的观众,因此,展览设计的定位要更多地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观众是否看得懂很重要,这是博物馆举办展览的工作方向。

(一)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1873年,法国卢浮宫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关注人的心理因素,并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在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第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博物馆的展览一直是静态的,以博物馆为主角的展览模式、展览方式一般都沿用“以时间为主线,贯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历史性’展览”,突出藏品展示与藏品在展示中的安全始终是展示工作的重点,整个展览就像一本翻开的教科书。在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上,较多地考虑展品的收藏和研究,陈列展览往往以博物馆为本位,以陈展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兴趣为出发点,展示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很少顾及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博物馆门可罗雀、留不住观众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博物馆人,人们早已厌倦“隔着玻璃看,耳听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有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传统理念的设计造成同行业内各博物馆展示内容和形式的雷同,势必造成博物馆公众的流失。

(二)“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及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物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争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引导公众来参观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也开始转变传统观念,开始由“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展,由“侧重藏品的保护和研究”向“以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为主,两者兼顾并行发展”的观念转变。只有这样才会转变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进而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三)当代博物馆展览中观众的体验与互动

1.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体验

随着我国社会从生活物资的短缺、信息渠道的闭塞,走向物资富足、信息爆炸,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逐步提高,观众到博物馆来已不再满足于只欣赏美妙绝伦的展品,而更多是想探求展品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人们对博物馆业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人们到博物馆已经不是单纯地获取展品本身反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获得一种体验。

体验经济学家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是人类经济形态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台阶,消费和服务不再是机械的交易过程,消费场所成了剧场,消费者成了参与者和主要演员,体验为卖方提升了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买方带来了趣味、知识、想象力和值得记忆的审美体验。鉴于消费需求层次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科技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人们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变化,博物馆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求得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转变博物馆展览的设计理念。博物馆展示环境给予观众的体验成为受众关心的焦点。今后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重点关注观众在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设计的目的已不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与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并通过这一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展示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

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手段与外界互动所体会到的愉悦感。它是博物馆观众最基本的体验,比如聆听背景音乐、触摸展品等。

在展览设计中不仅要关心观众参观中的体验,还要注意观众参观前和参观后的体验。参观前的体验应包含进馆之前的广告、媒体宣传、进馆前的简介,直至进入博物馆序厅。博物馆序厅的设计应考虑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如文字、音乐、色彩等营造的环境氛围,将设计零距离地作用于观众的感觉系统,达到诱发观众参观兴趣和欲望的目的,引导观众进入展厅完成进一步的体验过程。

情感对观众体验的所有阶段都非常重要,它必须融入每一个主题设计之中。设计师应通过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寻找能激发诸如观众友情、亲情、恋情等感情因素的切入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先进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以情感人,起到心灵互动的作用。

博物馆的藏品收藏有一定标准,只有具备真实性、稀缺性及典型性等特征的物品才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具有上述特征的博物馆藏品在展示时存在安全风险,所以,在展览设计中,不仅要兼顾观众的体验感受,同时也要兼顾展品的安全。

博物馆展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所蕴涵的信息往往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代表,并具有典型性,它所带给观众的体验也是一个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体验。展示设计中要注重突出文化的区域性和时间性的典型特征,使展品的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特征表达准确到位,使观众在获得展品信息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的体验和精神的满足。

博物馆的展览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是将人类历史的灿烂文化通过收藏和研究在博物馆馆舍内以各种展示手段和形式摆放给观众观看,起到让观众了解和认知这些灿烂文化的目的。展览体验的核心是考虑观众看到、听到、触摸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崇尚实践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从而获得其想要的知识。关注观众在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全部体验,让观众不仅能亲身感觉到展品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而且能通过参观留下美好的记忆。

所以,博物馆展览体验要改变过去只强调展品或提纲式的展示方法和理念,崇尚实践的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

博物馆是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是体验人类自然、历史遗存的重要场所。对于众多来馆参观的观众来说,他们来博物馆的目的和要求不尽相同。如何做好各层次观众的分析,明确各个展示主题带给观众的是什么,观众在博物馆展示中能得到什么,是提高展示水准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方案,在陈列中充分考虑各类观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体验要求,运用造型、灯光、色彩、文字、背景音乐、电子媒体、虚拟现实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内涵,更多地引导人们参与其中,使观众在博物馆馆舍空间中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媒介和道具,全方位体验博物馆所要传达的信息知识,改变观众过去在博物馆的视觉疲劳感,造就偷快的参观体验。

通过藏品的展示,博物馆为参观者构造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现象场景。这种现象展现出的人类数千年的才智、激情与创造以及通过参观带给观众的体验的同时,会让参观者超越体验,成为陶冶情操、启迪科学智慧、培育和增进人类努力创造天性的动力。

2.观众与博物馆展览之间的互动

互动是指相互作用。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互动式展览,让观众与整个展览或展览中某个环节互动,就是在展览制作的前期邀请观众加入,通过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完成展览的陈列提纲编写、挑选展品、策划展览形式等前期工作,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展览。同时,配合展览举办竞赛、评选、报告、讲座等,广泛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欲。另一种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互动项目,指的是一种体验式展示手段,需通过观众的参与一起完成展览项目。展览设计人员和观众通过展览装置发生互动,展览设计人员将展览意图蕴涵在装置中,观众通过触摸、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完成展览项目,以亲身体验得出结论,结论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展览设计人员蕴涵的明确主题。

(1)博物馆展览中互动理念的产生根源

?q?观众的需求

进入博物馆可以满足民众不同形式的需求,如观赏艺术品、鉴赏历史文物、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科研人员的专业研究需求,在校学生实物教学的需求,儿童接触世界、启迪智力的需求等。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着书报、影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媒体文化知识和信息传播,伴随文化的广泛化,以及获取文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文化已为自身造就了大批不同以往的公众。由于电脑技术和声讯科技的巨大进步,文化传播的多重形态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看法。公众要求博物馆提高到能满足观众感官能享受的水平,展览不仅仅是告知主题,而且观众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情感、沟通、共鸣等富有人情味的体验。

?r?博物馆理念的变化

在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是“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博物馆本身的概念急剧扩大,所有的资讯都被纳入博物馆中。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竞争日益加剧。当展览变越来越频繁,展览里的作品数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展厅里看作品时,在每个作品前停留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寻找与社会公众文化契合点,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从重视物的再现进而重视想象、重视情感、重视人的感受。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以 “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为主题,博物馆理念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互动项目的兴起则从创造和接受的层面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

?s?多元化设计理念的引入

现代设计艺术中的绿色设计、仿生设计、怡人化设计、时空化设计、随意形态设计、朴素设计、高科技设计、个性化设计、国际化设计和地域化设计等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时代,在观念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信息(知识)、娱乐和审美构成了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最新文化符号。传统博物馆从业人员习惯用“陈列”来表达展览器物,只是为了使观众对物件产生兴趣,将物件经过设计的组合、排列,并没有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是“陈列―观看―阐释”的闭合循环。而现代博物馆提出了“展示”的概念,比陈列的内涵更进了一步,不再是博物馆提供内容、观众提供观看的单向度运动,而是在一定期间及特定的空间里组织所欲传递的内容,以静态及动态表演的方式,传递给参观者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追求的是陈列对象(文物、艺术品、自然标本)与受众之间的一种认知、解读和情感共鸣的互动过程。互动项目成为实现现代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的绝佳载体。

?t?现代技术手段的保障

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自动控制、仿真、虚拟现实、影视技术等现代多元化的展示手法,利用如声光、影像合成、多媒体、感应器、造雾机等科技设施,将指纹辨识、红外线感、语音辨识、磁浮原理、镜子或光学投射出虚幻物体等数十种融合电子科技与机械原理的高科技手段为博物馆创造互动化的辅展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互动项目在展览中的实现成为可能。

互动项目的蓬勃发展体现了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博物馆陈列的互动项目启动较晚,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迅猛,并风靡全国各大博物馆。

(2)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q?不可为了互动而互动

有些博物馆没有深入研究陈列的内涵和特色,一味地强调互动项目,致使其与展览内容脱节,观众在得到愉悦的同时,对展览内涵的认知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我们不能称之为好的、恰当的互动项目;有些不注意互动项目的质量,又缺乏保养和维修,反而成了陈列的累赘和包袱。

?r?不能喧兵夺主

互动项目是服务和揭示陈列主题的辅助手段,不能因其而影响陈列整体效果,喧宾夺主。好的互动项目,位置、空间、大小、造型、色彩、声音等应恰如其分地体现在展览环境中,同主体内容和谐共生,并且要具备自己的特点,宁缺毋滥应是基本原则。

?s?为主题服务

互动项目的设计是为展览主题服务的,观众是直接的使用者,它的设计预想应该考虑人的行为模式,符合人的操作习性;在感官上,应该亲近人的视听反应。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给使用者互动控制权,而非设计者。

?t?符合观众心理

互动项目的设计要符合观众参观展览的心理活动过程,接受知识、信息的心理活动过程。现代观众的需要正在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形式的满意、感性的满足,形式的满意与感性满足是传播的深层次需要。互动的装置以启示观众亲身经验为原则,更理想的是融入主题的意境层次,实现形式的满意与感性满足。

(3)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的形式

现代的展示是与观众沟通,是让观众参与的互动式展示,按照传播知识、引发兴趣、激起好奇的教育心理学要求,把教育普及与娱乐休闲结合起来。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借助游戏、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参观者找出展品和古代历史之间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为博物馆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物馆展览互动项目形式多样,从互动的方式来分,有以下几种:

?q?信息互动

通过多媒体触摸屏等互动,可以是答题、看动画、欣赏影视、知识点自主查询等。这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常见的、使用最多的互动项目。

?q?体验式互动

观众直接与展品或展品模型接触,通过观察、触摸、使用和试验等手段来激发兴趣。可以是观看展览并了解展品形成原理或使用原理后,自己动手操作。例如中国邮票博物馆的趣味厅,观众可以亲自动手参与邮票的设计、制作。

?s?角色扮演

观众通过扮演互动装置预备的角色,借助游戏实现展览的目的。例如北京大葆台汉墓博物馆推出的华夏考古科普互动项目,其中的一项内容为“考古小骑兵”,它通过电脑游戏和动画的形式生动介绍了考古、历史、文物常识。游戏按时代设计了五关。每关都有寻宝任务,在寻宝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历史文物方面的问题,必须回答正确才可以闯关成功。模拟考古发掘游戏中考古探方按新石器、商周、秦汉等六个不同时代布置文化层,“埋设”的文物有青铜器、陶器、古钱币等。青少年可以在专业考古人员的指导下,用手铲、毛刷、竹签、铁铲等专业工具,亲自动手自上而下依次挖掘,从而获取 “文物”。优胜者还将获得“考古小奇兵”称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积极参与,互相讨论、竞赛,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

(四)当代博物馆转变观众角色,做到“以人为本”的方法

1.观众参与决策

具体的做法是在陈列展览的计划阶段,博物馆工作人员准备有关的主题,通过对观众的调查和评估加以判断,或通过模拟的展览和展品组合进行检测,让观众来考查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可以做得更经济合理。如1981年2月,萨赫勒博物馆举行了一次介绍伊福拉斯高原塔马谢客地区的展览。在展览的筹备期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两次到高原地区,与当地人进行深谈,即使游牧民连什么是展览都很难理解,工作队仍询问了他们的看法,以期找出一种能为多数人理解的展览形式。展览开始以后,游牧民们常常来到现场,他们都想知道到底展览是什么,并且经常主动而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展览的组织者能按他们的意见来布置展览,牧民们还在现场演示各种生活技能,如搭帐篷、打铁,甚至充当了讲解员的角色,整个展览散发出生动而闪亮的光彩。这个展览的成功体现了组织者对公众的尊重和公众的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2.做好市场调研,反映观众心声

观众的参与和认可是博物馆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所以,一个展览在推出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求,特别是注重对观众市场的开发和研究。如果没有社会需求,没有观众基础,就没有必要耗费人力、财力举办。这种可有可无的展览,在展览推出后,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注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展陈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当今世界,由于多种文化传播形式的迅猛发展,选择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观众给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要赢得更多观众就必须处处考虑观众的需求,满足观众的需要,一切服务于观众。在博物馆界同样可以说“观众就是上帝”。今后博物馆应加强对观众类型、观众心理、观众动机、观众行为等的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健全博物馆的观众评估体系。

做市场调研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还可以使用访谈、实验等方式,依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但不论何种方法,调查的原则是要持续不断,因为观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赫德森说的:“好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实验室,在这里,检验的结果使人能以更充实的知识去开始下一次的试验。反馈要有价值的话,必须是连续不断的,这样,观众虽然也许没有意识到,然而却创造着他们自己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教育服务;青少年;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5-0048-03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特别是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文化殿堂[1]。日本及欧盟许多国家都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博物馆开辟为第二课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博物馆与义务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普及科学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的优势

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以收集保藏文物和自然标本为使命。人们常说,博物馆是一座“民族记忆的殿堂”。保存文化遗物、遗址,展示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大量的珍贵文物通过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方式,为每一位观众展示了我们伟大民族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通过走进博物馆,广大青少年可以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面貌,从而增强审视传统、反思今天和创造未来的热情和智慧。

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博物馆提供的知识丰富多样。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艺术到科学;从古老的石器到宇宙飞船;从本国本地到异国他乡;都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影子。正是博物馆将那些零星的事物通过主题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的展示,才使观众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大千世界。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博性,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一个特征。

博物馆是实物的“图书馆”,收集和保存文物是博物馆的基石。博物馆广泛、全面地保藏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珍贵资料。中外许多专家学者,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其学术研究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博物馆的实物资料。博物馆围绕“物”开展活动,通过对物的收藏与研究作用于社会的特点也是博物馆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之处。

同时,与博物馆实物性紧密联系的是其输送信息、教育观众手段的直观性和丰富性。博物馆以各类展品为基础,精心组织陈列展览,通过大量运用文物、标本、模型、辅艺术作品等实物,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实践证明,这种以实物例证向观众表达深刻内涵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无论从人的生理机制或者认识过程来说,都能使观众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和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在有些博物馆,观众不仅能充分观察展品,还可以亲自触摸、亲身体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实验。这些都非常符合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审美趣味和认识特点,是其他教育机构所无法比拟的。[2]

二、密切馆校合作

是实现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的前提

服务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任务。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八届会议章程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相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向公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提出“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

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公众心中,博物馆是文化教育的圣殿,是高雅文化的场所。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的机会很少。这一现象会导致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及青少年教育的隔阂,从而影响其教育功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和社会大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2008年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的公益性日益凸显,社会教育的责任更加明确。

博物馆要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地走出去,主动与教育机构取得联系,把满足青少年教育需求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把博物馆真正建设成为广大青少年寻览人类文明、解读历史智慧、感悟艺术哲理、抒发人文情怀、守望精神家园的理想场所。早在1892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就开设了学术讲演课程,学生和教师可以免费参观。日本《社会教育法》规定:博物馆应与学校、研究所等各种机构合作,以便于其教育功能的发挥。该法还规定,博物馆归属于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管理。丹麦、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都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博物馆在服务青少年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把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增强与博物馆共建第二课堂、课外基地和德育阵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时将优秀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观看展示祖国灿烂文明的历史文物和反映近现代中国人民苦难奋斗、胜利历程的革命文物,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同时要加强引导,培养青少年参观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良好习惯,借助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启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回应全社会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热切期待。

馆校双向交流、互动影响,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与共赢。只有密切馆校合作,才能推动博物馆更好、更持久地为青少年教育服务,同时让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为此,馆校要建立横向联系制度,定期沟通,共同研究确定双方合作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重点等,及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现实困难,推动馆校合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推动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工作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十分普遍,不论大小博物馆都设有教育部门或教育服务部门,开设大量服务项目配合学校教育,为学生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或“儿童博物馆”。在奥地利,维也纳市教育局专门设立艺术教育专员,负责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并规定中小学美术、音乐、艺术史等必修课每周安排2学时到博物馆参观。在墨西哥,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和自然科学的某些课程时,都要去参观博物馆。在英国和新西兰,未来的小学教师或者校长都要接受博物馆教学的专门指导。

三、创新方式

提高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提升展览和服务水平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博物馆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精心布置陈列展览。展览内容应以新奇见长,不落窠臼,打破循规蹈矩的展览方式,增加科普内容和互动展台,巧妙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增强展览的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提高展览的吸引力、感染力,让青少年在博物馆里有兴趣、待得住、学得好。比如,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海洋世界”展区,将丰富多彩的海洋科普知识、馆藏珍贵标本与活体海洋生物有机融合,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段,把绚丽多彩的海洋世界呈现给观众。另外,在加强现有服务设施管理的同时,要增加投入,改善服务功能,针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量身定制服务设施:比如,展板和文物摆放的高度适合儿童阅读;针对有视觉障碍的青少年观众设计易于阅读的说明导览图册;为有智力障碍的儿童观众提供专人陪同服务等。

(二)加强讲解和辅导咨询

一是采取各种方式提高讲解员素质,区别对待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观众。比如着重向小学生讲解与文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对于中学生和城乡青年,要着重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良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3]。对于大学生则着重引导他们认清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二是博物馆要扩大讲解员队伍,聘请教师、大中专学生和退休老干部为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积极发展博物馆志愿者,让有志于博物馆事业的青少年参与博物馆的管理,通过服务增长知识见识、提高本领。比如,湖南省博物馆有1 000多名志愿者,大部分由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组成,他们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许。三是博物馆要培养专家型讲解员,提高讲解的知识水平,对青少年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释疑解惑、辅导咨询,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服务内容

从总体看,我国博物馆开展的针对青少年教育的活动还不是很多,且未制度化、常态化。活动方式也比较简单,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博物馆要善于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勇于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拓展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的潜力。比如,结合中小学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辅导或向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

博物馆应主动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艺术、历史、科技等辅导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如湖南省博物馆举办《国家宝藏》大型专题展览时,长沙市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倡导全市中小学生们参观展览,对全市小学生免费赠票10万张,并举办了有奖征文大赛。

博物馆还应因地制宜,根据本馆的性质和条件,制作模型和标本,如矿石、生物标本、历史文物复制品、科学模型等,借给学校组织教学。中国国家博物馆配合中小学教材编辑《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史》等教学幻灯片、中小学《历史教学挂图》等形象的教学参考资料,送给学校使用。江西赣州市博物馆不仅参与了教育局主编的《赣南历史》乡土教材,还应经常举办临时展览,吸引青少年学生走近博物馆。

(四)扩大服务覆盖面

目前,我国博物馆主要建立在大中城市。广大基层,尤其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的民众很难走进博物馆,享受博物馆的教育服务。为此,建议将博物馆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争取每个县建成一个博物馆。现有的博物馆也应千方百计走向基层,送展下乡。近年来,一些博物馆设立流动展览,将陈列品布展在汽车内或制作展板送到农村、厂矿、社区,特别是送往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让山里的孩子不出村、不出校就可以免费享受博物馆文化的熏陶。比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博物馆建立了一列“火车上的博物馆”开到村镇;在我国,四川省博物馆也设立“大篷车流动博物馆”。

(五)开发文化产品,延伸教育功能

博物馆文化产品是博物馆文化有效的、重要的展示和传播渠道,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延伸,具有很强的扩散性、渗透性和影响力。为此,博物馆可以依托馆藏资源情况和文化元素,研发设计轻便、价廉、实用又符合广大青少年审美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既提高博物馆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又让青少年在消费文化产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博物馆教育资源得到延伸和发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随着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博物馆的校外教育功能日趋重要。我国有大中小学生近2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6。因此,学生是我国博物馆最大的观众群体。博物馆应积极探索,创新为青少年教育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素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姚安;《博物馆12讲》;运营模式;感想

中图分类号:G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有百年的历史,有关博物馆专业的著作层出不穷,但因博物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一些著作多偏重理论的阐述而鲜于对实施流程的具体介绍。由此造成一种错觉:博物馆专业

很“空”,仿佛什么都能纳入其中,实际却不具体。最近十几年博物馆的长足发展,使得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一批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中青年学者,在进行博物馆理论探索之时,也对实践层面作了深

入思考。姚安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其所著作《博物馆12讲》就是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的写照。

一、内容简介

全书共12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2讲。作者系统梳理了西方博物馆的源流和发展历史,并对博物馆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诞生及发展脉络做了勾勒,对现代西方博物馆的繁荣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做了简介,对未来中国

博物馆业务进行了展望。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讲至第十讲。其中第三讲承担着总起说明的作用,就一座博物馆的创建与运行做了系统的阐述。而余下的几讲则对第三讲作了分解,并结合国内外博物馆,进行了对比较分析和探讨。

第三部分包括第11、12讲,即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大博物馆“概念的尝试。这两部分较富于前瞻性,而都以首都博物馆为例“现身说法”,尤其是前者还综合国内外博物馆的实践情况做具体

的经验之谈。

二、我的思考

(一)

全书称12讲,但其中梳理西、物馆源流与发展史的两讲却与已有著作大有雷同、机械重复之嫌。①且书中类似于此的不止一处,若有多少意义的话,那也许只能说明“现在学术生产力太发达了”。

(二)

该书最具参考价值的地方是,作者对一座博物馆创建与运营所涉及的大致流程或所需步骤,以及展览体系的构想,都给予了必要的介绍与思考。此外作者在分析时所体现出的对比的视角也值得称道。

首先,作者较为全面论及了一座博物馆创建与运营的过程,使读者对于一座博物馆如何从无到有、从建成到运行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③就博物馆创建部分而言,涉及前期调研、总体定位、展览体

系策划、盘点展品和馆藏展品分析、展览大纲、展览展具的设计等六个方面。前期调研部分着眼于对博物馆建筑特色重要性的认识和博物馆合理功能区的介绍,其物馆合理功能区的划分,提供了对

博物馆的全面认识。它对博物馆功能区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博物馆功能分区列表④博物馆功能区划分各功能区的作用构成序厅举行开幕式等大型活动藏品库区设专门库房和库前区等静态展示区设不同样式的展厅,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和多媒体等静态媒介形式

系统介绍和全面展示动态展示活动区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及体验功能用房、收藏等教育和交流空间设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专业图书馆及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各类教室、工作时间和志愿者工作

站配套产业区以经营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功能和机构用房,如展示交易中心、创作机构等技术与办公区域各类实验室、研究工作室、信息中心、资料中心、行政办公用房等综合服务设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

参观条件,设置引导、休憩、盥洗、购物、餐饮、医疗等各类服务用房辅助及附属设施用房包括物业、设备机房、地下停车库等如果参观者对博物馆缺乏这些概念和认识,很难相信他能对博物馆有更多

的认识。创建一个博物馆需要有以上共识,而良好地运营博物馆,则需要对运营体系进行考察和规划。着眼于此,作者对经营收益及运营模式创新和品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将目前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渠道做了总结,如下图:⑤

在对不同性质的博物馆的收入做了大概说明后,作者提出了“延伸经营收入”的设想。作者指出,“让观众在愉悦中消费,在审美中体验。让临展创收与文化产业在博物馆收入比例中超过三分之二”。

他进一步提出“与之配套的餐饮、旅游、娱乐、影视、购物等综合服务设施以博物馆为中心形成产业化经营,从而构建良性循环的博物馆产业开发链”。从第九届中国博物馆陈列精品奖,分析可知,“

从单位造价上看”,“十大陈列展览每平米造价为0.67万元”。⑥尽管并非每个博物馆都像打造精品陈列一样投入经费,但是精品陈列却有着不言而喻的导向性。因此,作者的这种畅想,若能实施,既

有利于创收,又能推动博物馆的持久发展。

博物馆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必须紧紧围绕以陈列展览及活动为核心,努力提升其内在的整合功夫,“博物馆要形成品牌效应,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⑦我觉得博物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具有很好的创意。尤其是在制作陈列时,它会提醒我们:是打造“精品展而不是展精品”。⑧而一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博物馆,必须“形成特色的业态组合和产品”。博物馆“业态组合和产品”,

包括三个方面,如下图:⑨

其次、他总结出了十种常见的陈列大纲结构,且自成体系,颇具启发。“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⑩一个具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有

精品陈列,而精品陈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精品陈列大纲。因此应该把对陈列大纲的深度探索看做是陈列展览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开阔的视野与对比分析的眼光。从全文来看,作者虽立足北京、以首都博物馆为着眼点来谈论其对博物馆事业各方面的认识,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却并未局限于北京地域,更多的显示出放眼全国乃

至世界的开阔视野,以此提出中国未来博物馆发展所应该追求的方向。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物馆12讲》对博物馆领域诸多方面的探索,正是姚安博士从事文博事业的智慧结晶。该书尽可能地处理了文博事业理论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颇具启发性、指导性。其

观点或有可商榷,或有不尽然,但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实践经验却是值得参考的。

注释:

①举个例子,比如《博物馆12讲》第2页―16页的内容与严建强所著《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中第71页―100页。在述及博物馆在法西斯国家的作用时,严著第87页有“在此期间,法西斯国家也十分重视

利用军国主义教育,鼓动战争狂热”。而《博物馆12讲》第11页有“但在法西斯国家则利用博物馆进行法西斯教育,鼓动战争狂热”,对比之下,二者何其相似。

②葛兆光:《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9月,第5期。

③姚安:《博物馆12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④同上,第41页。

⑤同上,第49页。

⑥北京博物馆学会主编:策展・博物馆陈列构建的多元维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第63页。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社会教育

教育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汇聚,是人类伟大发展历程的缩影,体现着全人类的文明与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 所以,重视博物馆独特的教育功能,将博物馆列入我国教育体系,使博物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教育体系,这不仅体现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也能突出博物馆原本的教育职能,对提升全民文化水平,优化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有重要帮助。

一、突出博物馆之教育职能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不只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珍贵的教育精华,其中,应当把德育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键点。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有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所,理应发挥其在重温历史、提高素质、重塑道德、改善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教育意义, 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博物馆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并改善相配套的文化环境。新形势下,博物馆应该借助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带来高质量的服务。要帮助青少年树立参与意识,创建鲜活的博物馆气氛,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参观习惯,构建博物馆和青少年之间稳定的互动关系。

二、强化博物馆之教育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博物馆的门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功能也已经扩大到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类、 科技类在内的巨大体系,多种多样的各类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丰富,当今时代的博物馆已是集收藏、文化、教育、学术与休闲为一体的机构,其中,教育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博物馆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完成教育使命,净化公民心灵的独特优势。

公益性。博物馆以提升全民素质,改善居民精神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己任。无时不刻体现著公益性和全民性。博物馆面相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任何人只要遵守规定都能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接收知识,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社会性。 博物馆面向家庭、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不同的社会公众,要考虑不同情况公众的实际需要,这是博物馆社会性的重要体现。博物馆应该弘扬正确价值观,将公众精神需求和爱国教育、乡土教育相结合,帮助公众建立良好道德观,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价值观。博物馆带给公民的是生活性、综合、体系化的体验,让公民在知识、审美、技能、交际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无限性。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互动性极强的大课堂,在纵向上用永久性、终身性的特点,这也是其显著的优势。博物馆是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些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所以,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做社会公众进行学习的公共场所,也同样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大词典。

开放性。博物馆面向全体社会公众,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社会教育,结合参与者的实际情况,策划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教育项目,其活动的规模大小、内容和场地都十分机动,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不对参与者进行限制。博物馆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及时向公众通知活动具体安排,保证公众及时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三、完善博物馆教育方式

博物馆面对的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文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博物馆面对的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每个人对博物馆的要求和希望也不同,这对博物馆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博物馆研究领悟的重要话题就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研究问题,即如何依托众多资源,借助鲜明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此外,还要在实际活动中加强社会大众和博物馆活动之间的双向联系,使教育更具有亲民性,有更好的效果。为了使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更具活力和影响力,就要触及博物馆教育的根本,提高公众的主观能动性。自博物馆出现以来,就承担着传播文明,弘扬优秀文化的功能。但有的博物馆对社会教育的动机不高,一方面。在面向成年人时,成年人参观博物馆、参加活动多以集体为主。在面向青少年时,不结合该群体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现有的知识储备及其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这使得针对青少年展开的教育活动难以调动目标人群积极性,甚至让青少年觉得博物馆太过高端,与实际生活不贴近,最终让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不能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总之,博物馆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该是适合青少年本身的,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情况和人格特征,借助不同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更好的品格和人格。所以,博物馆应该在提高青少年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愉悦感上多下功夫,可以按照“感受博物馆、“走入博物馆”的思想来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博物馆学习,掌握更多知识。

四、加强博物馆教育效果

现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博物馆都在为更好的教育服务青少年不懈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的水平。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都会为广大青少年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作品展览、竞赛、表演等等,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切身实处的领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培养爱好同时创造与其他同龄人以及成年人相互交流的机会。英国许多博物馆为了让青少年在家中有更多学习的机会,还设立了博物馆家庭活动日,这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多参观者。

五、结束语

其实不仅是历史类学科,自然、科技、民俗、民族类学科都可以依托博物馆来进行研究和教学。尤其是历史、地理、生物、美术等课程,大可以定期将教学场地转移到博物馆来,实地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这种转变,让博物馆成为了社会公众提升自我文化水平的平台,也是博物馆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创新。若将眼光放长远,当今世界上全球化世界,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防止自身被社会遗忘,引起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认可,是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而博物馆的进步和公众素质的提升,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宏甲:《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月刊》2007年第7期.

[2]郝黎:《从若干博物馆实践看博物馆教育》,中国博物馆协会、宁波博物馆编《21世纪博物馆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第29页.

[3]黄琛:《漫谈博物馆宣教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2008年7月4日第6版.

[4]吕天璐、乔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中国文化报》2009年7月21日第6版.

[5]艾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民日报》2008年1月17日第11版.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1

中图分类号:C28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实现自己社会功能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之一。博物馆建筑应在功能要求、结构技术材料、艺术形象等方面,都能满足文物标本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各业务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需求,从而体现博物馆建筑的性格特征。[1]

1 博物馆建筑的发展历史

1.1 最早的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世纪。公元前283年,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口城市建立的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Muses)神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原始意义的博物馆,因此也可以认为缪斯神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建筑。

1.2 早期的博物馆建筑

早期的博物馆多为改建而来,一些拥有大量私人收藏的王室、贵族、僧侣将他们居住生活的宫殿、府邸、教堂或修道院改建成博物馆,用以向客人展示藏品。如1740~1745年罗马教皇尼狄克十四世在梵蒂冈内创立的基督教博物馆,1764年俄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艾尔米塔什王宫中开辟出部分建筑作博物馆。

当时出现的利用其现有的、合适规模的华丽建筑来改建博物馆,正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博物馆对其建筑没有什么特殊要求。1753年,英国国会购置了建筑雄伟且拥有众多的房间的拉夫・蒙塔古府邸,改建成了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这幢位于伦敦的华丽建筑被视作最适合用作博物馆的建筑。

在这一时期专门为博物馆建造的建筑屈指可数,因此,以原有建筑改建成博物馆的做法逐渐形成传统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的建馆途径,并形成特色。[2]

1.3 十八世纪以来博物馆建筑的发展

1793年7月27日,法国国民议会就决定将巴黎卢浮宫改建成共和国艺术博物馆,同年8月10日向公众开放。这标志着博物馆的性质由私人的逐渐转变为公众的,博物馆的功能由基本单一的收藏,扩展到了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使博物馆产生了质的飞跃。

性质的转变和功能的扩展,使得博物馆对其建筑产生了更多新的要求,以满足收藏、研究、陈列三大基本功能。因此,博物馆建筑也逐渐划分出了藏品库、研究室与陈列厅这三个主要功能区。到了18世纪末,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博物馆都独立设立了陈列厅室。[2]

进入19世纪,越来越多的大型博物馆专门建造了新的馆舍。主要是因为随着藏品增加以及功能增多,可用空间不断减少,一般现有的建筑也难以被利用改建成博物馆。如1820年建的布达佩斯美术馆,1840年彼得堡新建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1825~1847年新建的大英博物馆等。按照三大功能分布设置空间,已成为这一时期新建的博物馆建筑的基本模式。向公众开放的陈列展示部分在博物馆建筑中属于主体部分,表明了博物馆建筑已成为了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同时,不少博物馆的陈列厅为了适合观众参观,采用了分室分区陈列,合理安排参观路线,注重创造良好的采光效果。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建筑上运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也被大量运用到博物馆建筑中来。随着电灯的发明与应用,电灯照明也被充分运用到博物馆中。

在19世纪,欧洲人普遍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视作永恒典范,不少建筑都以此为蓝本,而代表着文化艺术的博物馆更是如此。1824年~1928年建造的柏林新博物馆、1869年建立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870年在纽约建立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897年建立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均采用这一建筑样式。

2 博物馆理念的发展对博物馆建筑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博物馆的日益繁荣以及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都对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1989年9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第16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系会章程》对“博物馆”是这样定义的: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公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从这一定义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功能全面、造型独特的建筑成为了近年来博物馆建筑的主流。[3]

2.1 以建筑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更多的利用建筑展示其内涵和理念,更注重空间带给参观者的感受。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更好地融为一体,成为展览的一部分,甚至占有主导地位,如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分为三部分:巴洛克式建筑的原柏林博物馆、联系新旧建筑的地下通道以及作为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的博物馆新建部分。新建部分是柏林犹太博物馆主体部分,建筑外墙以镀锌铁皮构成不规则的形状,墙面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从外到内,所有的线条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或垂直的结构。

通过旧馆门厅南侧一段向下的楼梯,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是同位不同场所的三条通道,这三条通道也被设计师称为三条“轴线”。其中,“屠杀之轴”通往馆内的“大屠杀塔”(Holocaust Tower),“大屠杀塔”高20米、三角形空间的漆黑狭小,仅有一丝天光从顶部渗入。塔内最深处是一个小于45度的死角,当参观者往里走的时候,两边不断逼近压迫的墙面会让人感到莫名的压抑、无助和绝望,真切地体会到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感受。

另一条轴线――“逃亡之轴”通向室外的霍夫曼花园(E.T.A. Hoffmann Garden),也称为“逃亡者之园”。正方形的庭园中设置了7行7列6米高的混凝土方柱,倾斜的柱子与倾斜的地面相互垂直,使进入立柱群的参观者产生了空间参照的错觉,感到晕眩、步履艰难,同时犹如迷宫的立柱群令置身其中的人们失去方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参观者感受到犹太人流离失所、漂泊无定、对于前路迷茫的悲惨经历。[4]

第三条通道是延续之轴,也是唯一通向展馆的通道。通道中并没有过多的展品,但有五个被叫做“虚空”的空间,他们被刻意地封闭起来,参观者若不细心留意便会错过。这些空间无法进入,无法触摸,仅有一丝光线从顶部的天窗投射下来。黑色的“虚空”量体隐喻着寂静与死亡,与一旁被使用的通道形成了建筑中两条相互独立,相互脱离的线。这段建筑空间的对话,构成了该馆的主要特色。通道的尽头,象征犹太民族延续和崛起的高耸阶梯直通建筑的顶层,把游客引向地面层和各个展厅。[4]

进入展厅,游客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虽然馆内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但设计师成功地运用建筑的语言,将无形的感受具体地传达给了参观者,馆内曲折的通道、不规则的墙壁、狭小的窗户,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震撼和心灵撞击。[5]

2.2 博物馆建筑功能的提升

随着博物馆理念的发展,博物馆建筑也逐渐从展览陈列和研究的单一载体,扩展到了集展示、教育、娱乐、休闲的多元化公众活动空间。

坐落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中心的达拉斯艺术博物馆(The Dallas Museum of Art),在2008年启用了占地1100平方米的创意交流中心,以用于为公众提供互动式学习体验。创意交流中心内包括了艺术工作室、科技实验室、剧场和阿图罗之巢。近年来,达拉斯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无数面向社区的活动,包括举办演出、音乐会、读书活动,邀请知名作家、演员、画家、音乐家等举办系列讲座,邀请艺术家在创意交流中心与公众交流互动,并在每周四晚上在餐厅举办爵士音乐会及晚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博物馆建筑得到更好的利用。

博物馆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其功能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正如贝聿铭所说:“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最近提高得如此之快,使得博物馆变得比‘艺术贮藏室’的意义广泛得多。”

2.3 博物馆建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日趋多元化,博物馆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发展。

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因其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是西班牙重要的海港城市,19世纪时它成为重要的造船中心,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衰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颓势难挽,当时的毕尔巴鄂人几乎被持续的经济衰退与洪水的双重危机击溃,甚至对生活的前景也失去了信心。20世纪90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欧洲小城。为了城市复兴大计,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并不算久远,名头不响,也没什么奇特秀丽的风景,如何吸引旅游观光者成为头号难题。多方投石问路后,市政府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希望能吸引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上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尔巴鄂市政府与位于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达成协议,在毕尔巴鄂建立分馆,并请来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其进行设计。

盖里沿用了一贯大胆前卫的设计风格,整个博物馆结构体是由建筑师借助一套为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件逐步设计而成。整个建筑由不规则双曲面体组合而成,随着太阳光照角度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光影效果。建筑外墙的各个表面主要使用西班牙石灰石和钛金属板,大片的幕墙构成了城市中一道壮观的河岸美景,与该市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独特的博物馆建筑吸引来了全球的游客,成功推动了毕尔巴鄂的发展,其所在的巴斯克省的工业产品净值因此增长了五倍之多。

由此可见,博物馆建筑不仅为博物馆吸引来了更多的参观者,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小结

纵观博物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与博物馆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单室陈列,到三大功能区域的划分,再到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运用,从改建宫殿、教堂,到修建古希腊古罗马式建筑,再到建造造型各异的现代建筑,博物馆建筑的造型和功能都伴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而发展。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也从最初的仅关注陈列展示,发展到了更关注使用人群――参观者的需求和感受。在博物馆功能日趋多样化的今日,博物馆建筑必将打破其固有的单一模式,以愈发多样的造型和功能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继续承担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使命,成为既传统又时尚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亚瑟・罗森布拉特. 博物馆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王成. 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J]. 中国博物馆,2001;

[3]唐望松、毛振海、花竞科.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J]. 华中建筑. 2009;

[4]滕露莹. 关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非理性[J]. 山西建筑. 2007。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2

一、创新理念是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关键

(一)公共服务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进入21世纪,公共服务意识开始在社会兴起并逐渐成熟,博物馆研究、保护、展示的传统角色也开始了新的转变,人们对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社会发展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已在逐步形成,公共博物馆服务于广大民众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美国著名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宣言“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核心要素。由于我国经历多年的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公立博物馆多年来,承担着政府的宣传窗口的任务,因此公众服务意识明显不足,很少去思考和研究普通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多年来迎合形势需要所推出的一些展览与观众的口味想去很远,很难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各地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后社会性和公共服务性变得更强,公立博物馆将逐步回归到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上来。

(二)目前博物馆公共服务观念亟待更新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这仅仅是开放式的打开了博物馆大门,降低了博物馆的准入门槛。多年来我国博物馆存在服务意识不足、经营理念落后、文华产品单一,手段方法简单等问题。部分博物馆依然将博物馆视为文物保管和研究机构,工作重心和目标依然是收藏、保管和研究。而对博物馆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则重视不够,尚未真正把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放在博物馆工作中心位置,这一落后的博物馆经营理念直接影响的博物馆社会作用的发挥。博物馆展览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不足,艺术感染力不强。展示内容未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休闲时代不断变化的观众的需求。

(三)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促使博物馆的定位将转向大众文化,这有利于掌握公共资源的博物馆更加以人为本、服务公众。免费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免费措施培养群众走进博物馆的习惯,培养未来的观众群、永远的观众群,更多的观众群。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改变博物馆藏品研究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确定以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博物馆经营新理念。评价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仅要看其收藏的丰富和精优程度,更要看它在鼓励观众参与和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博物馆的主要职责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吸引每个公众经常来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其次,要正确处理好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树立一切围绕群众,为各层次观众服务的观念,设计好符合观众需求的各种展览、各种讲座、各类教育活动,以观众的评价作为我们的工作导向,努力开展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公共服务渠道

(一)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密切与公众联系

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博物馆从文物的保护、陈列、研究发展到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真正明确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它的公益性,社会性决定它与社会各界的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联系是通过公众服务体现的,离开了公众服务博物馆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博物馆工作者如何运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稳定现有的观众群,开发更广泛、各个层次的观众群体。目前,很多博物馆只把服务对象限定在来馆参观的观众上,把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产品只限定在多年不变的基本陈列展览上,眼界较狭窄,思路不够宽阔,步子迈不出馆门,不了解现代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是全方位的,大视野的,是对公众文化生活的一个全面的服务。我们认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不仅仅体现在馆内,很多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密切与观众联系,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互动,让公众切身加入到博物馆公共服务事业中。

(二)积极举办展览、联系观众,开展馆内教育活动

为了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应该改变被动等待观众参观的局面,主动服务和走进学校、社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

郑州博物馆在2012年推出“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这些来自宁夏、贺兰山脉的珍贵岩画是第一次踏足中原地区。国庆节期间,为了让广大观众近距离了解“岩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我馆还特别推出了“拓片专家”和“我心中的岩画”创作评比等互动活动,全年展览接待观众46万余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18万余人次。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坐等观众上门,为了配合中学生素质教育,我们积极联系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十九中师生来馆参观展览,组织讲解员多有关知识进行讲解,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扩大的博物馆服务社会的知名度,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开展走进社区活动、积极进行馆外教育

为了扩大受教育观众群,我们经常组织讲解员走出去,深入社区、学校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为丰富广大少年儿童寒暑假生活,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了“迎新春探宝”活动,共有100多个家庭参与活动,活动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开展观众调查活动,发放《我心中的博物馆》调查问卷50份,征求服务意见,为扩大博物馆宣传阵地,让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更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通过“走进社区”活动,使得广大观众了解了郑州的历史,扩大的博物馆的影响力,密切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联系,保持了观众群的稳定性,推进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意识,促进了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展览设施水平是公共服务的基础

(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存在的通病是展览内容陈旧,展品乏善可陈,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重。有的博物馆的陈列甚至20多年没变过,内容过时,没有观众爱看。这样的展览即便免费,也引起不了观众的兴趣。就算进来一次,也很难有人愿意来第二次。怎样才能留住更多更成熟的观众,怎样才能让博物馆的节目常出常新,这个命题已经摆在博物馆面前。

努力提升博物馆硬件建设,不断推出内容新颖的展览、提升陈列展览水平,才能增强博物馆的长期吸引力。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形式上更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和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博物馆的展览,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改善硬件设施、加大新展览投资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多博物馆建设的投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我馆为例,仅2008年《古都郑州》陈列,郑州市政府下拨专项经费千余万元,使灯光、音响色彩、动画模拟等各种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提升,前后共吸引了观众六十万人前来参观。《古都郑州》陈列凭借其突出的主题、精美的设计和优良的社会服务,入选本届全国十大精品展览,一举摘得全国博物馆接的桂冠,为我省我市赢得了新的荣誉。通过这一系列硬件建设,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功能比以往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充分表明了博物馆硬件建设时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

四、加强软件建设,积极培养人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高层次公共服务的瓶颈

在免费开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的有利环境下,博物馆如何更好的开展公共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在博物馆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人才的软实力建设也要不断加强。据相关资料介绍,当前全国博物馆机构从业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4.5%,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3%,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都无法满足要求。由于博物馆的专业性强,博物馆需要历史、绘画、修复、鉴定、装裱等多方面的专家、人才,要想提高公共服务的层次,就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让真正的专家来管理博物馆,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

(二)积极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提升公共服务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是博物馆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社交方面专业人才事关重要,社教部直接面对博物馆观众一线,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博物馆对外的窗口,是博物馆各项公共服务的总策划,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单位的营销部,是公共服务的窗口,因此社交人才的配备至关重要。

在人才的选拨上,我们应该打破单位、部门的界限,向社会各界公开招聘,能者上,庸者下,真正地选适合这一岗位的组织管理人才,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开展。

在现有基础上,我们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和轮训,加强博物馆的人才和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专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开展休闲娱乐大众化活动,为各阶层提供公共服务

(一)博物馆开展休闲娱乐大众活动的必要性

在免费开放期间,大批的观众前来不断地叩击着博物馆的大门,涌向博物馆,促使博物馆责无旁贷地担起为社会公众服务与教育的责任。怎样寓教于乐长期吸引观众,已是当前博物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拥有大量教育资源,这使得博物馆成为全面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终身教育”及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场所以及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去处。

博物馆应定期组织、举办讲座、沙龙、文化专题、旅游等高雅的文化活动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特殊的文化消费需求。使各观众切实想用博物馆为他们特制的精神美餐。通过这些服务活动,博物馆可以建立全新的社会形象,密切同各阶层观众的联系,同时赢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建立齐全的服务设施、开展休闲娱乐大众活动

为了开展贴心细致的公共服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国外研究表明,在成熟博物馆,观众参观完所有展厅花费的时间与他们在博物馆的礼品商店、餐饮厅、休息处等其他场所中消磨的时间相当。因此,各博物馆应特别重视开发、举办各种富有吸引力的公共服务项目和设施,如观众咨询、导览、餐饮、购物及教育等活动;馆舍和设施上配置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休息处、文化超市、杂志期刊、休闲图书等。应及时在网上介绍与公布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内容、服务项目等。这样的举措一旦实施,想必会大大吸引公众的注意,博物馆的参观人数相信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