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2-04 17:18:29

新型城镇化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13年“两会”召开以来,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集中阐述了国家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规划,全面涵盖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主体措施。可以肯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基于中国国情、提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未来长期指导中国城乡建设及各行业领域发展的一整套完备战略系统。根据《规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应该概括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内涵为基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可解读为以下四点: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协调有序的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城乡二元分割依然存在;农民工进城仍面临着住房、社保、教育等问题;城市房价过高;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严重,等等。

第一,户籍制度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享有不同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通常而言,城市户口有着较高的“含金量”,承载着较多的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有着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而广大农民身处社会底层,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低,教育医疗差。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城乡发展不均衡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农村发展滞后、生产效率低下,以及收入分配扭曲、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远高于世界平均比值1.5。其次,城乡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城市以服务业、工业等为主,有着较高的产业附加值;农村以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再次,城乡人口素质差异大,农村人口多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1%;城市人口以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主,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收入差异。最后,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差别很大,城市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方面普遍高于农村,这种公共资源投入上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发展滞后。

第三,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城镇居民和农民身份的地位不平等、待遇不一样,农民的主体地位缺失,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农民进城务工常面临着医保、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使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权限不清,农民无法合理支配和处置土地,在土地征用中农民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在农村集体事物管理中,农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得不到保障,等等。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方法策略

第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制度根源,要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破除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首先,应逐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中小城镇要取消农民工落户的障碍,大城市应降低落户标准,有秩序、有条件地引导农民工到城市落户。其次,应减少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社会福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民工进城所面临的子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益。

第二,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应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应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民收入多元化。例如,可以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应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应理顺农产品价格机制,适时提高农产品价格,不断缩小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健全农业补贴机制,加大良种补贴、种粮补贴等补贴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基础。

第三,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制下,广大农民面临着户籍身份、福利待遇、社会就业等诸多歧视,这使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逐步消除各种社会不平等,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例如,应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用法律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应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使农民在土地征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再如,应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选举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让农民管理农村事务。

三、建立增收保障措施分析

1、政策保障

统筹城乡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一定难题,为了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首先应该建立一套长效的保障机制,而这样的机制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所以应该建立相关的监理政策保障。由于我国财力不足,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该在政策上享有一定的优势,使发展的手脚不再被束缚。利用政策优势在实践中针对金融法规、土地使用等政策等方面,活学活用,领悟精神所在,从而掌握产业扶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特色开发等经济活动程序。同时可以利用政策保障在示范区内,发挥资源优势,结合经济政策,大力发展打造示范样板。针对农民进城打工变为市民的路径继续进行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优质平价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精神,纠正错误,反思问题,规范运作,把遗留问题处理好,出台一批土地信托流转的制度。要体现政府支持农村的力度,落实惠农措施,把握财政杠杆,通过产业扶持的优惠措施吸引城市的资金要素倾向于农村发展,给予创业的农民以风险保障金鼓励,积极鼓励农民自我创业,使得创业渠道在政策保障下拓宽。

2、组织保障

所谓的统筹离不开主导者和组织者,所以统筹城乡要有组织保障做依托。综合改革推动统筹发展,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规定统筹要求和具体内容,完善啊协调机制,成立组织领导,全力开展城乡统筹。整合力量,明确发展方向,突破重点领域的样板配套综合改革工程,在此基础上,积累成功经验,把城乡范围内的统筹领导小组进行整合,建立统筹办,明确其职责,职责分工深入开展统筹工作。为了细致开展工作,也要建立园区、街道、部门联动机制,结对帮扶,依托城市资源开展统筹城乡工作,借助社会力量,为确保城市资本和工商资本能够顺利进入农村领域开通渠道。

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1、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本质特征。《规划》立足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不是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而是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

(1)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解决长期进城的农民落户问题,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优先考虑“化人”,而不是“造城”,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创新条件组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推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衔接合作,开办各类补充性养老、医疗、健康保险。

二、协调有序的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立足于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有序发展的城镇化。规划中明确阐明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构建“两横三纵”城镇化发展战略格局。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1、主攻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集聚要素的吸引力。

2、培育中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通过国家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一批开发区,有序推进这些区域的城镇化建设,注重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形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群。

3、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推动区域合作与交流

大力推进普通铁路网、快速铁路网、普通国道、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网络的覆盖范围,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三、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绿色集约、健康理性、智慧人文、科学规划为鲜明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此次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提出要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扩大就业容量,把城市打造成为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持能力。强化城市产业支撑,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2、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

3、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严格建筑规范和质量管理,强化实施监督,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四、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要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城镇化。规划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通过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1、改革规划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

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管理,关键是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多规融合,促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的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合理配置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结束语

针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农村改革和统筹信息,利用要素搭建城乡桥梁,建设好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党的凝聚力,让党的力量带动农民发展致结束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因而,应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2

社会发展的进度越快,人们对于城市空间需要已经不再满足现有的模式,城市的多功能特点慢慢成为人们新的需要,这就对城乡规划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结构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导致城市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所以优化整合城市的内部结构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有很大推动力。

(二)转变城乡规划思维模式

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的一成不变的城乡规划思想观念,转变城乡规划思维模式大大有利于城乡规划转型。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中心的,切实了解群众的生活需求,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进行城乡规划转型的基本目的。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城乡规划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并且加入文化、环境等因素致力于多元开放的发展道路。

(三)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工作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善于从多角度思考规划道路,致力于区域与大中小城市紧密合作,共同谋发展。另外,进行城乡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从整体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加强城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性设施建设,提高本区域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多方面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区域与城乡的紧密联系,加强区域内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基本目标

要想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的基本目标,首先要保证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目标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区域范围内的有利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把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使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地发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很多关于城乡规划的目标,但是其中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乡之间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发挥多功能性、多元化发展。基于以上的问题,需要对城市的功能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关注,能够促进城市的多功能性充分地发挥。唯有这样做才能够促进城乡规划的目标实现。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对于城乡规划转型提出了几点可行性措施。整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整合城市内部构造;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优化整合城市内部构造

城市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就要探索出与时俱进的城乡规划模式。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需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地进行科学规划,并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另外,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有每个环节的需要,根据其实际需要来制定城市规划任务,以促进城市功能性的发展。城市结构规划不应该继承传统的宏观结构规划,而是本着结构的优化整合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城乡建设的发展脚步。城乡规划有利于对城市空间范围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达到优化城市内部结构的目的。

(二)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在实施城乡规划转型时,应该突出本区域内的特色,充分发挥本区域的优势,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促进城乡规划转型的进程,以此来拉动本区域的经济,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是转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充分突出本区域的特色需要将转型工作和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等有利结合起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改变了原有同化型的发展模式,把本区域内的优势整合提高区域协调能力,以此来保证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既可以继承本区域原有的特色,还可以通过特色资源的利用来完善城市规划的体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时代在发展,原有的城乡规划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必须要落实到规划工作中,把原有的以物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们的实际需求,结合当下的绿色低碳理念,促进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发展理念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创新城市设计来促进城市功能化发展。另外,城市中的交通、医疗等问题也需要被考虑。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城乡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城乡规划转型有一定的阻碍。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积极地探索总能找到符合城乡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主导,致力于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注重城市多功能多元化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希望通过本文相关的分析,能够给予城乡规划一定的启发和建议,以此来克服转型中的困难。

作者:王超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持了较高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从1977年末的17.5%提升到2012年末的52.6%。城镇化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在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提出,城镇化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1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1.2 资源与环境问题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2.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城市规划学科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早期,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规划学科也处于萌芽阶段,理论体系很不完善。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扩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大量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两种理论趋势。前者以霍华德、沙里宁、赖特等为代表,认为城市的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城市中心过分拥挤造成的,主张分散的城市结构,与大自然亲近,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后者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对现代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充满信心和渴望,体现了理主义的思想。针对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考。在这之后,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趋于稳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向多元化,关注点深入城市的经济、地理、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个方面,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规划的好坏成为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3.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3.1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3.2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3.3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3.4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 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3.5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3.6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4 结束语

城镇化应有总体布局设计,鼓励企业和广大市民、农民参与,形成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发展的支撑。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4

前 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实施的核心在于如何科学地因地制宜布局和规划,否则就会面临很对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1、经济全球化

广义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狭义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的快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成为其重要标志,资本、技术、产业的跨国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必将使我国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大为提高。

2、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把信息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信息己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加速城市现代化的关键动力。

3、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表面上看是顺序的变化,实质体现了我们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是“好”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推动发展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相协调,注重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4、新型工业化

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完成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首要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明确描述,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完善性策略分析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关键是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从我们所看的四个城市和国内外经验特别国际上优秀城市来看,抓好发展规划有以下几点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1、抓好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规划。每个城市都要有发展目标定位,纽约是国际大都市,法兰克福是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我们江西要建设什么样城市?我认为要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我们的目标定位应该是生态城、园林城、现代文明城。从这几天所看的四个城市的特点,苏书记亲自倡导的“一大四小”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思想,在实践中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营造“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2、抓好城市发展规模的规划。城市不仅要做大,关键是要做优。我们要以营造最适宜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为目标,根据基础条件、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 区域规模,使城市有足够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成为最佳最优城市。

3、抓好城市发展形态的规划。城市形态应提倡功能明确、生态连接、多核组团式的发展。荷兰的商业中心在阿姆斯特丹,行政中心在海牙,港口城市在鹿特丹。世界上比较优美的城市,除新加坡之外,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很好的,由14个岛屿互相联系,组团之间以森林、河流、海岸线为连接,交通快捷,城市在绿树丛中,人们生活高度方便,文化素质、文化程度比较高。我们要防止简单“摊大饼”式发展,倡导组团式形态。

4、把城市发展特色的规划做好。把城市的特色创造出来,就要对江河、山林以及湿地等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业,通过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把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上去,把城市个性的魅力彰显出来。

5、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规划离不开精心的论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对城市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与历史负责。不但要把建设的规划工作做好,还要为人们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把规划科学决策的机制完善起来。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专家的指导,部门间的合作,公众的参与,科学的决策,对规划进行严格的编制,并进行审批。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人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

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回归到人的本位,以提供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

(二)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三)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

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四)规划的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梳理和再利用,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优势资源要素的判断

和整合,达到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1、低环境冲击发展,构筑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首先,要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基底,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协调和生态管治。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域。在次区域规划中 (如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 )将省域层面的空间管制要求进行细化、落实,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的限制,按照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四种不同类型,分类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方式和部门,制定统一、可实施的规划管治措施,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筑区域整体低环境冲击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人类文明融入生态文明中,强调对生态空间的关注和友好利用。以绿道为例,通过绿道对生态空间的串联和对环境、游憩、文化与经济多元功能的承载,建立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的联系纽带,将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让公众关注生态空间的保护,且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2、以县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

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要协调好以下五种关系:

①协调好城乡规划 (坐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指标 )的关系。

②摸清城乡资源本底,开展完整的城乡空间资源评价,并形成县域空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六线”空间管制,保护好基本农田、水资源、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遗产等。

③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优先确定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和农业养殖区等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区的选址和规模,促进产业有序集聚。

④建立由“中心城市―中心镇 (县域副中心 )― 一般镇 (城镇组团 )―中心村 (农村新社区 )―基层村”构成的完整城乡居民点体系,并以此作为城乡人口分布和设施安排的依据,打破传统“就城镇论城镇、就乡村论乡村”的封闭型二元规划体系。

⑤为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保障。一方面在城镇的各类设施标准、容量与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服务乡村的要求,体现“以城带乡、城乡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确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及社会服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的方向,为实现“自来水下乡、垃圾进城、公交到村”的城乡设施一体化提供规划保障。 (二)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三)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1、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话语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认识和规划城市,以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规划构思。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国内的城市设计需要从过去的重形态、轻功能,重蓝图、轻实施,以及重设计、轻研究向基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功能安排与设计转变。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党中央对“三农”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关注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新格局带来了机遇,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历史问题、城乡二元分治造成的差距太大,改革仅仅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1、概述

中国城镇化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主要内容是促进人口乡城转移,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体现在规划领域的探索就是进行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特别是城乡统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城乡空间统筹规划迅速成为规划界研究的热点。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这种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导致供需失衡。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首先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不足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教育、卫生、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使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2)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低,提供服务范围有限。在大多数农村中,除行政机构和小型商店覆盖率较高外,一些如学校、医疗站、体育场所等公益设施的覆盖率并不理想,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养老院、托儿所等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更低。再加上受农村地区范围广、村落分布分散的限制,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仅能为本村居民提供服务,而不在辐射范围的村庄无法获取,即便能够获得其服务质量也会受到场地条件限制的影响。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导不足,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滞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多沿用传统模式,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大众性和服务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难度等方面的复杂性,若缺乏专业指导,可能会由于施工不规范或建材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工程低质量。而且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维护机制不健全导致其使用寿命变短、功能衰减、设施损坏等问题。

4)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缺乏协调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水平差距大,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区域不平衡。例如我国东部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也较为发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而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设施资源相对匮乏。而对于某一地区来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建设随意且过度分散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空间的支离破碎和农村用地的浪费。

5)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少,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仍有较大差距,依靠有限的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低收入远远不能改善现状。

2.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历史的原因导致“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扎根于城乡建设中,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而忽略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不完善,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指导不具体,导致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纰漏。

3)政府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使对建设工作热情不高,建设效率和持续性较低。

4)当地村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参与性低、管理意识的缺乏是使其难以获得自身需求,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需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没有突破区域范围的限制,规划本身存在技术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局限。

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3.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将城镇作为核心,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与

综合利用。

2)远近兼顾原则。规划建设不仅需要考虑近期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分布变化与服务半径变化问题。

3)以人为本,方便生活原则。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兼顾设施规模与服务半径要求,帮助农村解决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服务便捷,为农民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生存环境。

4)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势和风俗习惯,结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作出合理规划。

5)集中布置原则。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应将其尽量布置在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为满足人们对各类设施的需求,应将其集中布置,满足在一定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化与便利性。

3.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求我们将城镇与农村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也要求我们将城镇与农村共同考虑,统筹规划。就农村而言,重点研究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

1)文化体育设施布局。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是农村重要的文化工作网络和主要的文化活动阵地,其布局应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据点、以居民为对象进行规划建设,要求每个乡镇必须配有综合文化馆,设置图书馆、影剧院、室内外体育场等,条件允许的乡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配以多功能活动中心如茶室、室、书画室、游泳池等。

2)教育设施布局。经调查,目前农村教育设施布局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学校分布多而散、办学规模小、设施不齐全、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氛围不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教育发展。要改善这种城乡间差距,教育设施的改革至关重要。首先,应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合理布置中小学,考虑交通和经济负担等问题,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其次,要提高校舍建筑质量与美感,提高教学设施水平;第三,要合理规划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条件,充分考虑就学条件。

3)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目前农村医疗服务设施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相较于城市而言,存在规模小、环境差、保健功能薄弱且医疗人员缺乏、专业素质较低、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医疗设施的建设关系着居民的就医问题,首先,在规划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卫生设施的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医疗卫生设施覆盖整个农村;其次,条件较好的乡镇可考虑配置专科医院和特殊性质的医院,如急救中心、妇幼保健医院、精神病院等;第三,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的改革,推进医疗设施的改善,改善当前乡镇医疗设施缺乏、诊疗受限的情况,确保居民的就医条件和健康水平。

4)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首先,要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其次,完善社会福利设施的功能,使规模建设满足居民需求,提高现有设施的服务质量;第三,完善社会养老、救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功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结语: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仍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如何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完善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仍需要我们的不断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7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建国较晚,在建国初期,纠纷以及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稀缺曾让世界怀疑新加坡能否存活下去。然而,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变成一座环境优美、交通有序、经济发达的花园城邦,其城市规划引起世界的瞩目,受到其他国家的追捧与学习。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的4.4%。总人口约553.5万,人口密度约为7697人/平方公里,是北京人口密度的5.87倍(2015年)[1]。然而即便如此,在新加坡却少有交通堵塞等情况出现,这让我国城市规划者在做城市规划时看到了新的方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与当时新加坡发展所遇困境极为相似,目前新加坡发展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很多优秀的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发展与特点

1.整体规划到位新加坡虽然建国较晚,但是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着手自己的城市规划建设。他们最初的规划目标是100年,在此长期规划基础上再做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其实一百年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长期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时间。长期规划制定了战略性的发展方针,中期规划与短期规划是在其基础上的不断细化,如此一来使得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新加坡将整个国土面积划分出5个100多万人口的片区,这5个大的片区再分为25个小的卫星镇,各区各镇依据人口数量与功能需要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交通等各个方面[2]。基本的民生问题都能就近解决,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节约了大量能源。2.局部规划合理新加坡在处理局部建筑时效仿西方棋局,棋局黑白相间,建筑高低错落,虽有极高的建筑密度,却使人感觉不出压抑感,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学和心理学的设计要求[3]。在建国初期,新加坡就提出人均8平方米绿地,打造“花园城市”的目标,并要求住宅前均要有绿地,若是建筑物前绿地不足,也会在各个楼层插缝绿化,或者建设楼顶花园。新加坡在之后的发展中一直都在贯彻这个理念,哪些区域可以建高层,哪些地方需要建广场,哪些地方是禁止开发的保留地都已经整体规划好,如今新加坡全国绿化面积达到5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之都。3.群众参与性好新加坡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却分属不同部门共同管理,各个部门承担相应职责,制定不同层次的土地使用方案,这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整体规划、动态协调[4]。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土地使用体系与法律管理制度。尽管如此,新加坡依然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不会因为有政府作为后盾而在规划时搞“一言堂”,政府一直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规划中来,很多的开发计划就是民众共同参与讨论的结果。专业团队、企业集团、开发商与社会民众代表都会受到研讨开发计划的邀请,并且研讨的初步方案会放到人群密集区公开展示,用以接受更多民众的反馈信息,进而对方案进行再次完善。由于很多方案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所以在之后的推行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的阻力,甚至会受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4.旧城保护得好新加坡虽然土地有限,异常珍贵,但在做城市规划时依然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并没有将原有的旧城全部推倒重建,而是进行了完整的保护。新加坡的旧城改造原则是“修旧如旧”,用法律保护旧城,用开发维系旧城。新加坡建国历史不长,但却拥有很多远超其建国史的古老街区,在新加坡的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原始风貌,像克拉码头、小印度、牛车水等地都是新加坡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

1.发展质量跟不上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6年的7.9亿,城镇化率达到57.35%,城市建成区面积也由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5.2万平方公里[5]。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却好像并没有使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方便的交通出行、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质量的提高速度远远不及城市数量与面积的增加速度,很多城市处于自然状态下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并没有做合理的规划。结果就导致后来城市交通拥堵、中央商务区功能过度集中、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周边区域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不足等各种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出现的目的是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数量指标而忽略了质量指标则是不明智也是不理智的。2.缺乏整体性规划中国的部分城市,虽然有很多现代化高档建筑,却缺乏整体感,与周边建筑并不协调,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以及广场休闲分区明显,增加了无谓的交通出行次数与时间。一些区域高层建筑密集,整日见不到阳光;另有一些区域,建筑稀疏低矮,空间浪费严重。我们在做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时也应该参考新加坡规划方案,将广场和低矮建筑群与高层建筑交错规划,让高层建筑见得到阳光,低矮建筑区不致荒凉。如果可以规划好合理的功能区位,不仅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资源,还能增加居民居住舒适度,提高市民整体生活幸福指数。3.城市规划依赖政府中国的土地都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在城市规划方面具有很多土地私有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比如我们可以制定更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更具强制性,可以更高效的推行下去。然而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我们的政府规划人员在做规划时很少考虑普通民众的意见,强拆强建而实际上只有那里的居民才对那个地方最了解,提出的建议也才最贴近民生,即使在大的方向普通民众难以很好的把控,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需要更多的接受民众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做出的方案不成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4.古建筑破坏严重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每一个都弥足珍贵,我们需要珍惜。以北京为例,作为一座极具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古城,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八国联军进入期间已经毁坏了一大批优秀的古建筑,这是历史造成的伤害,我们姑且不提,但是在后期的城市改造中拆掉大量的古迹,确实令人心痛。1952年,北京开始大肆的进行城市改造先是北京城的外城墙被陆续拆除,紧接着就是对历代帝王庙的牌楼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内城墙及护城河也一并遭殃[6]。如今北京很多古迹已经消亡在历次的城建当中,只能在历史书中找到它们的一丝印记。这是历史的伤痛,城市建设者的悲哀,更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三、新加坡城市规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1.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就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好的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设蓝图,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健康平顺,游刃有余。做规划一定要先定一个长远的总目标,有了总目标之后才能做好长期规划,也只有做好长期规划才能使后期的短期规划不致盲目,这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好长期规划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特别是人口数量和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资源。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市建设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城市自然状态下人口数量的增长,还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居的问题。人口是一切发展的起点与核心,一切的规划都要紧紧围绕当前人口数量,以及未来最可能出现的人口数量状态进行。只有知道了目前当地的人口数量与发展规律,才能知道目前需要建造多少公共空间与公共基础设施,需要预留出多少空间来满足人口增长之后城市的健康运转。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差甚远,各个地区也应该依据本地地理环境做出相应的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要有放眼未来的长远开发规划方案,也要有着眼现在的具体操作措施。短期规划需要建立在长期规划之上,以3-5年为宜,因为城市规划工程较为浩大,这样有利于具体到具体区域和工程,方便施工和管理。2.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相结合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体,交通是血脉,各个功能区是器官,只有各个器官相互协调才能使机体健康运转,任何器官的缺失与过度庞大都是病态。中国很多大型城市甚至比新加坡整个国家都大,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整体规划,很容易陷入病态的城市行列。其实,很多城市已经有很严重的城市病亟待解决。一些城市一直追求标志性建筑物,过分强调单个建筑的建造,全局规划做的较差。就像沙漠里的一株绿植,任其如何珍贵,也不如一片无奇草地来的实惠,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要为绝大多数人考虑。当然这可能也与中国官员的任期制度有关,很多官员为了抓政绩,往往会选择几个容易突破的点进行突击,做样板工程、面子工程,任期结束后可能就放置不管,后续的施工、投资、管理跟不上,红火一时的项目可能就成为烂尾工程。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两者是包含的关系,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规划,只有整体规划做好了,局部规划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像新加坡把整个国土面积划分为5个大的片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划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镇再进行各自的局部规划。这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细化,层层落实。“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曾对为何要先整体后局部规划做出过解释,“比如你把15年的规划敲定了,最近15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就在这里。如果没有分期开发,基础设施可能就是到处乱投,结果就是成本无谓增加。”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时十分注重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刘太格在谈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时多次提到这组词,用他的话来说,若要追求可持续发展,那么每做一个投资,就要考虑收益,“我们会把土地先留下来,比如一个三车道,我们会先做两车道,等车流量增加了再做三车道,要是再增加,才变立交”,把整个投资过程都是当作生意来做的。合理规划,精打细算才能使资源不浪费,发展更持久。3.政府与群众相结合政府机关拥有更多更专业的城市规划专家,在制定法律政策,设计规划方案时占有绝对优势,况且城市规划的时间跨度很大,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强有力的政府职能部门做后盾是很难贯彻执行下去的。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接受群众意见的借口,群众是规划的主体,是城市规划结果的最终承担者,群众的满意是规划的最终目的。而且原始居民对当地最为了解,知道怎样规划才能更加符合居住者的需求,因此,这些群众提出的建议最贴近生活,也更有用。政府是骨骼,群众是血肉,政府做整体规划,群众做细节补充,过于强调政府会使规划显得生硬,过于倚重群众会使规划显得紊乱,两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先由政府组织专家团队做出规划方案,然后将这些方案放到群众能够接触到的地方,比如放到当地的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并专门留出可以提建议的版块,由专人负责汇总整理,筛选优秀的建议进行采纳,另外还可以组织团队深入群众进行展示、宣讲,普及规划理念,展示规划方案,调查群众意见,收集群众建议,最终形成方案添加到原方案中或者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只有群众和政府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最合理、最完美的规划方案。4.革新与保护相结合保护与革新并不是对立的,文化需要革新才能发展,同时也需要保护才能延续。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拆除了太多需要保护的东西,当然这其中不乏时代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及时醒悟过来,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需要把我们从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优秀建筑保存好,这是对先辈的尊敬,也是对后辈的交代。当然,在城区规划与改造过程中不仅仅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古迹,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与创新,因为现在的建筑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也会变成古建筑,成为新的文化符号。既然要创新就不能拘泥于自己的风格,可以尽可能多的吸收世界上优秀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融入自己的建筑理念与风格之中,让我们的城市建设达到世界水平,在这点上不分国界与种族,只要是好的我们都可以吸收。只有革新与保护相结合,我们优秀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与传承,才能永远有自己的风格,也永不落后于世界。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8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新型城镇化主要策略,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策略研究

1、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城镇人口聚集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合理布局,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做到合理规避大城市中心病,同时还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同步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发展小城镇,做好大城镇的目标。第二,实现产业配套。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产业的支持,建立城镇化互动以及三次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合理调节第一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落后,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管网设置不合理,排水以及排污管道不分,这些问题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例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逐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除了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性以及灵活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机制,将城乡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组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

3、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环境、人口、资源、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比较适宜的地方实施相应的镇群战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原有的镇群,提高镇群发展质量,在优化镇群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同时,更多的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集中以及引入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生态承受能力较弱的地区,除了要限制该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外,还需要限制人口规模已经工业化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出现城市建设活动,而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进行人口外迁。

总结: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

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此,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策略,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0(06)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9

0.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国产业的发展要紧紧的围绕着小城镇展开,还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要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时要严格要求,要坚持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不要随波逐流,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使小城镇建设的高级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几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才能顺利进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人全面性的发展,对人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无论对城市和乡镇的管理与规划问题,还是加上你和与发展问题,在各个方面上都要时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如今城市的经济发挥展迅速,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农民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就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还要培养精神文明素质,对文明程度进行高度普及,使得每一个农民都能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城市这一大家庭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要想真正使农民融入到城市中,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于居住等生活方面的安顿是一重大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改善他们的居住与就业问题,他们的医疗保障,以及子女的就学问题都应该得到改善。

(2)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要落实,实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到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工业化全面协调的发展,建立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系,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平衡城镇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人口,环境,与资源等等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资源的配置要不断的更新升级,不断的进行优化,并且要做到合理的利用,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以上的三种原则,在新型城镇建设中要务必体现。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小城镇规划是国家和乡镇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利用和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较大的作用。一部分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坚强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这样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要使农民本身有所作为。小城镇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上冲结合点,这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其次,重大战略意义还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可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快速的增长,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具体内容有一,镇域总体规划。二,镇区建设规划。三,重要的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意义。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小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来制定规划。要想使小城镇经济增涨的基本就是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要对小城镇的整体进行全面性的研究,掌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清楚的知道小城镇经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充分的突出特色,通过小城镇的特色发展经济,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第二,多元化投资经营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下,小城镇建设也应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应该加强市场今年估计理念,逐步的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的对投资体制进行革新,并且建立完善的投资体制。要加大力度吸取社会的投资,用来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资金,这样才能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

第三,坚持结合实际。要以实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紧密相联,这样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站在高点,要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规划。它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要进行科学性的规划,科学含金量比较多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下去,在建设中,可以采用分期进行,把任务分散式,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会有效的避免重复性的建设,这样对工程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旦对规划进行了确立,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随意的对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划严格的执行。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要着重突出地方特色,把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把小城镇建设母豹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紧密的联系起来。

5.结束语

通过全文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规划发展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几项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这几项原则环环相扣,紧密围绕小城镇展开,要进行科学性的合理性的以及高水平性的建设,使这一规划建设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5]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选择上做好多种准备。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一、认知现状、明确目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间,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开展城镇化建设,也是进入的关键时期,要规划新型的城镇化,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首先就要准确掌握当前情况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重大意义以及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意义。历史发展表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发展工业化前提下,注重城镇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平台和载体作用,能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它是现代化建设的融合济。它是带动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使产业结构顺利转型,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一是大量农民工拥入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在城市中应该享受的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到,城镇内部出现二元结构矛盾。二是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加剧了土地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耕地面积。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以及规模机构不合理,大城市人口密集,压力过大,造成资源环境趋紧,综合承载矛盾加剧;中小城市人口不足,潜力得不到发挥;小城镇居多,规模小,人口少,功能服务弱。四是城市服务水平有限,制约城市发展,体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监控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城镇化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将农民转移的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它所遵循的原则是自主选择、尊重意愿、分布推进、因地制宜、带动增量、存量优先。同时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化进程。

(一)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权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也要放开大中城市落户条件。规划建设的城镇要考虑自身承载能力和发展能力,要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社保年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落户标准;同时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根据城镇的人口数量,以合法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为条件,确定融入人口数量,以先前条件为基准进行人口落户。

(二)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型的城镇化的规划人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农业转移应该享有城镇基本的公共服务。一要考虑随迁子女是否能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二要考虑公共就业以及创业服务体系;三要考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四要考虑社会保障是否覆盖;五要考虑住房保障问题等因素。

三、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三,优化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化发展,建设新型城镇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布局和选址,要综合考虑到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要优化空间布局。在我国新型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化地区,都是统筹规划、布局合理、以大带小、分工协作的原则划分的。

(一)考虑到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首先要制度城市群实施规划,明确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以及空间规划等,明确城市的分工及功能定位,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布局等,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再次,建立完善的跨区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平台,对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进行协调联动。同时,加快城市各种配套建设、一卡通服务平台建设等,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二)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网络功能。要考虑到完善城市之间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国道、省道为基础,与民航、水路共同发展;要考虑到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考虑到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还要考虑到改善小城市和城镇的交通条件。

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四,持续发展、创新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或不适合发展的产能,要科学发展新的产业,保证节能环保,发展科技信息技术、开发新能源,研发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具有战略性新兴行业。二是增强城市自我创新能力,适应发展需求。顺应发展趋势,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依靠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城市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三是要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利用城市规模经济分工效应,激发创业活力,更好地解决农民转移城市就业问题、高校毕业学生就业问题、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五、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五,市场主导、城乡统一。

一是以加快消除二元结构体制为前提,推经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入,创新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市县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六、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六,强调生态、注重人文。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等要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向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化城市。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中央对城市规划的调整。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来完成。新型城镇化涉及经济、人口、环境、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中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国家多方面政策的扶植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葛海明,新型城镇化的趋势分析及制约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50期。

【2】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11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点是有序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

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为住房市场发展提供长期需求潜力。《规划》首要目标便是城镇化率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既然要落户城镇,则住房问题不可避免。假定到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35平方米计算,这1亿人的住房需求约为35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约为5亿平方米,这几乎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的新建商品住宅总量的一半(约5.8亿平方米)。

城镇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也为住房市场提供强有力的需求支撑。《规划》提出,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市辖区规模和结构。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目标。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十年城镇住宅拆旧和棚户改造的理论需求总量约为30亿平方米,年均约3亿平方米。

由此可见,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新进人员的住房需求和城市旧改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都为住房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城市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商业地产繁荣提供良好契机

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望从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拉动,目前国人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因此引起了我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兴起和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商业地产将大有可为。

首先,城镇化下的人口红利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3.7%,还处在加速发展时期,未来十年至少有约1亿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与集聚,必然会带动商业地产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城市群联动发展步伐的加快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增强对商业地产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大致可划分为20个重点城市群,城市群将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态,起到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通过其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的发展必将因集聚人口和集中资源而大大推动商业地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升级。

再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产城融合和服务经济为主导,将促进各类商业地产发展。一方面,产城融合给商业地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规划》指出,要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引导生产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满足日益增加的城镇居民的多样性需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新城镇居民的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规划》指出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信息中介、创意创新等功能。这就要求对传统商业地产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商业业态等级,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通过对旧城的改造和商业业态的更新,优化商业网点布局。这些都为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和繁荣提供良好机遇。

三、中小城镇放开户籍限制,中小城镇的房地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规划》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就意味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为了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的顺利落户,《规划》提出了差异化的城市落户政策。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规划》也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同时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

由此可见,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逐步提高中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地位。中小城镇将成为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缓解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匮乏、房价高涨、空心村等矛盾,同时也将通过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房地产企业区域布局指明道路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是指: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规划》指出,到2020年,“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根据我们的研究梳理,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全国主体功能区两个规划的要求,我国大致可划分出20个重点城市群,这20个城市群就是未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最为重要的抓手。

东部地区的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六大城市群。

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哈大齐、吉中、太原、中原、皖江、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等八个城市群。

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成渝、北部湾、滇中、关中、呼包鄂榆和天山北麓等六个城市群。

《规划》强调要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武汉)、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提出要依托陆桥通道上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形成与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区域大合作。这主要是陇海沿线附近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如陇海铁路的东部起点连云港,苏北重镇徐州,兰州,西宁,以郑州、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城市群,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天山北麓城市群等。

这20个城市群以及重点节点城市,是未来十年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区域,长期发展前景良好,这也为今后房地产企业的区域拓展和布局指明方向。

五、走集约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要求房地产业向集约化转型升级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当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时,视为集约内涵型发展产业。而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到30%,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60%-80%的贡献率,可以说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高投入、高耗能、资源消耗大,但随着未来城市发展转向集约紧凑式,房地产业也必须向集约化转型。

《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即形成以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规划》提出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规划》还提出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从上述规划要求可以看出,挖掘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和推行以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城市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容积率水平适当提高和沿公共交通线路进行重点开发。

依托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进行城市拓展的“TOD”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这种状况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尤为突出。轨道交通对改善城市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房地产和商业需求的拉升更是显著。凡是轨道交通规划经过的地方,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基地周边,通过综合开发,改善了周边的整体环境,通过建设大体量的商业、办公、住宅和公建配套,迅速成为区域性的商业、人流和居住的集聚区,成为新的建成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功能完善,丰富了城市发展的模式。当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已明确提出今后将大力发展以公交导向的“TOD”模式,推进土地综合开发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和轨道交通发展。

六、推动绿色城市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向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化转型

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有三:一是发展绿色城市,二是发展智慧城市,三是发展人文城市。

《规划》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房地产业作为能耗最大的产业之一,是推进绿色城市建设首要解决的难题。在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达标率不足20%。如果延续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每年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煤,接近目前全社会总能耗的46.7%。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比较落后。

新型城镇化规划篇1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2 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7],到2000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浪潮[8],再到近年来的“美好城乡建设”工程[9],江苏省关于镇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已开展了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

(1)第一轮镇村布局规划(1995-1996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村镇规划标准》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开始展开关于镇村规划的实践探索。1995年以来,江苏省展开“两区”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制定了中心村建设规划,并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实施[10]。此轮规划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对发展镇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成效。然而,这轮规划仅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才有条件组织实施,覆盖面并不广[11]。此外,规划中“中心村――基层村”的两级结构相对单一,对村庄特色保护的重视不足。

(2)第二轮镇村布局规划(2004-2006年)

2000年后,随着“城乡统筹”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江苏省全面启动镇村建设工程,并出台了《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指导镇村布局规划编制[12]。此轮规划致力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集约利用,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13]。然而,由于当时省内镇村情况复杂,加之规划师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尚有差异,导致出现了规划编制任务指向、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政策保障乏力等问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11][14]。因此,该轮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第三轮镇村布局规划(2014-2016年)

2014年,为了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高镇村建设水平,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①,指导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这一轮规划更注重“发展”的村庄,充分尊重农民和乡镇发展意愿,同时更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再出现以往镇村建设中不符合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本文将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实证案例,总结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践经验,作为发达地区的江苏经验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镇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规划区概况

3.1 扬州市区镇村现状分析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沿岸。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扬州市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扎实,镇村发展态势良好。《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中心城区地区的21个镇(街道)(图1),共涉及到326个行政村,5492个自然村庄。规划区内村庄数量庞大,布局离散而不均质。此外,规划区内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村庄空间呈现出不同特征,区域差异明显。

3.2 扬州市上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2005年,在江苏省《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指导下,扬州市邗江区和江都区(原江都市)分别编制完成了首轮镇村布局规划。此轮规划旨在引导“四个集中”,提出将扬州郊区范围内7573个自然村庄按照不同类型调整至951个规划居民点,村庄撤并比例高达87.4%。

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对扬州市区镇村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村庄数量大幅减少,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初见成效,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该规划在实施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首先,规划提出的村庄撤并力度过大,操作相对困难;其次,缺乏对乡土特色的重视,部分历史建筑、街道随着村庄撤并逐渐消失;第三,由于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给部分确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该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诸多启示。

2014年,扬州开展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最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通过对上轮规划的总结和反思,新版规划针对新时期镇村发展的要求,在规划思路、方法、内容和技术上做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和转变,旨在编制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农民发展意愿、可操作性强的镇村布局规划,进一步引导扬州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探索

随着江苏省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从探索自下而上规划模式、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和确立村庄分类体系3个方面对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和创新。

4.1 探索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就江苏省而言,无论是20世纪末“中心村”的大规模建设,还是21世纪初的“新农村”规划,以往的镇村规划均由中央政府推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编制路线。然而,由于“自上而下”的镇村规划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政府和农民对村庄的建设意愿,落实难度较大;同时因为征地拆迁等原因,较易引发各类纠纷、冲突和[15]。通过对“自上而下”规划模式不足的反思,江苏省本轮规划采取“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市县批准,省厅备案”的编制流程[16],在规划过程中强调由村级组织自下而上进行“民主规划”,旨在编制一个符合村庄自主发展意愿的新规划。

总体来说,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自上而下指引――自下而上酝酿――各层级互动”的过程(图2)。在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依据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各乡镇访谈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差别化的发展意见和指引,形成了《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纲要》,以此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纲领指导规划工作展开。首先,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村庄发展实际,向镇政府上报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的规划布点意愿。随后,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规划意愿进行统筹安排,完善本镇村庄布点规划,并将结果进一步上报扬州市政府。此后,规划局对各镇上报结果进行二次校核和统筹,拟定初步规划结果,与各区、乡镇政府进行充分的意见征询和沟通,逐步完善规划布点安排,确定最终的规划结果,并上报给省厅备案。

“自下而上”模式的探索,使规划编制更符合各村庄、街镇的自身实际和发展意愿。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从单一的规划“制定者”转换为“指导者”和“把关者”,促使了规划从“精英规划”向“民主规划”的转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使得规划编制在关注公众决策的同时更趋科学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可以看到,当代规划已经进入公共政策范式领域,规划民主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应更多着眼于规划的“社会性”,通过集合“乡村社区”的不同利益方,催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内生力量,有助于引领乡村规划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

4.2 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

本规划的覆盖范围位于扬州市城市郊区,城乡联系密切、流动频繁,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规划从理论研究入手,以田野调查为依托,通过配额抽样和便捷抽样,对扬州市城郊地区城镇化趋势和农民迁居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半城市化地区城乡流动的现状和特征。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扬州城郊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乡村变迁过程,呈现出如下规律。

4.2.1 镇村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本次规划区内的21个街镇的地理条件多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迥异,镇村发展的地域性差异较为鲜明。为避免再次形成“一刀切”式的政策,规划通过校核各镇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主城区关系特征,将规划区范围划分为滨江开发型、都市近郊型、都市远郊型和跨界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在滨江开发型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农民就地城镇化特征明显。规划提出在这一地区严控农民建房,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都市近郊区,由于过去政策严禁一切村庄建设行为,许多危旧房屋也未能进行改造。规划指出在这一地区政策制定要“有堵有疏”,允许有建房需求农民在规划定的区域内新建房屋;同时进一步扩大镇区农民集居点建设。在都市远郊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规划要求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同时,鼓励农民向镇区集中;同时顺应建房潮流,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地域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以保证耕作半径。而在跨界发展型地区,规划引导这一地区镇村与泰州进行积极的跨界融合,协调城乡发展。

综上所述,规划综合考虑规划区地域差异,在明确各政策分区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各分区制定差异化政策与相应措施,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健康发展。

4.2.2 乡村衰退现象开始出现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规划区内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乡村衰退现象开始显现。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有38.3%的务工农民长期居住在城镇地区,且部分受访者表示,其家人也会随同进入城镇居住。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村庄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庄“空心化”趋势开始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增加,城郊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在问卷调查尽量选择年轻人的情况下,受访对象年龄仍偏向“老龄化”,六十岁以上受访者比例达37%。由此可见,扬州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其中,远郊地区由于建房时间更为久远,房屋相对破败,乡村衰退现象更为突出。

针对村庄衰退这一现象,规划一方面提出推动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夯实镇村发展的经济基础,引导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的过程中强调“均等供给,按需配置”,避免过程性浪费。此外,规划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通过集中安置改善衰退村庄居民生活条件。

4.2.3 农民集中居住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建设管控不足,我国农村建房普遍较为粗放。为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扬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到2014年末规划区范围内共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38个。从问卷调查数据看,有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集中居住。其中,有63.6%的受访者表示原意进入镇区集中居民点居住,以享受镇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另有36.3%的受访者由于乡土情结等原因,更倾向于在本村集中。

基于此,规划梳理总结出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推动建设模式,是指上级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后,由镇级政府出台符合农民利益的具体拆迁补偿安置措施,引导农民迁入集中安置区。在此过程中,政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出售集中居住区住房,让农民切实感受实惠。第二种是项目推动模式,是指通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沿线的农民迁入规划安置区集中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先建后拆,边建边谈”的方式引导拆迁农民迁入集中区。第三种则是村集体自发建设模式。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也有集中居住的意愿,辅以上级政策的支持,使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易于进行。以上三种模式具有较强普适性,可对此类农民集中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规划通过调研分析,立足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厘清了规划区村庄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措施,构建因地制定的政策指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4.3 确立村庄分类发展体系

江苏省在针对本轮镇村布局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①中,对村庄分类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次规划依据上述政策规定,综合考虑扬州市各乡镇的发展情况,构建了“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三级村庄结构体系(图3)。基于此,规划综合考虑各村自身条件和发展现状,依据生态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文化属性、村庄环境、公共及基础设施、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周边资源条件等8个方面提出村庄分类原则,引导村庄正确把握自身定位,确保规划合理性。

依据各政策分区要求和村庄分类原则,结合各镇发展实际,本次规划共划定重点村312个,特色村23个,一般村4367个。其中,重点村的确定主要依据各行政村和各乡镇自主酝酿的名录,并由规划人员依据村庄分类原则进行校核,得出最终结果;特色村的确定既参考了各行政村、乡镇自主上报选点,又根据规划人员进行的实地调研踏勘结果,进行专家打分并确定最终特色村名录。

同时,规划还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做出具体发展指引,引导重点村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成为城镇服务乡村地区延伸的中心节点,发展为“康居村庄”;引导特色村通过依托自身特点、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营造特色村庄空间格局,发展为“美丽乡村”;此外,引导一般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达到“整洁村庄”的要求[16]。“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结构体系,能有效引导村庄差别化发展,在切实带动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的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村庄演变的规律。

5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域的转型与重构正不断深化,镇村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尊重基层组织及农民对村庄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鼓励村镇自治和公众决策,避免不符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和强推农民上楼的现象出现,确保规划科学可行。其次,规划编制要立足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镇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厘清镇村发展趋势,其结果将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和依托。第三,规划通过构建“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布局体系,一方面,选择自身条件优良、富有挖掘潜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村庄,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指引措施;另一方面,对一般村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指引,充分尊重村庄发展规律,引导镇村良性发展,进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注释:

①《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05):1-7.

[2]王爱华. 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3]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城市规划,2001,(06):8-13.

[4]罗小龙,田冬,杨效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出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2,(10):1209-1213.

[5]陈昭,王红扬.“城乡一元”猜想与乡村规划新思路:2个案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08):94-99.

[6]张a,赵毅.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J]. 江苏城市规划,2015,(01):6-13.

[7]费孝通. 苏南乡村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乡镇企业,1999,(11):4-6.

[8]游惠,吴静,陈枝. 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8-31.

[9]周岚.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4,(12):1-7.

[10]赵锦新. 总理对江苏“两区”划定工作给予肯定[J]. 城市规划通讯,1997,(07):1.

[11]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9.

[12]赵虎, 王兴平.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规划师,2008(10):10-13.

[13]陈小卉.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探索――以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