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5-01 08:12:24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

第1课 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x疆1、 阿古柏侵占x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x疆,x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x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x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6)意义:x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x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 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 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 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 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 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2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的出现标志者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秦汉时期,气势恢弘的秦始皇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地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它是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1987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3-02

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教学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体现。历史地图册内容丰富形象,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用好地图册,可以进行有效的直观教学,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历史地图册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

1历史地图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现状概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种历久弥新的倾向,即偏重对文字史料的开发,教学、测试等活动皆以文字史料为中心,甚至以此为至上。这种倾向表面上是忽视对图表史料的有效利用,实质上则是对图表史料较高的科研价值的忽视。而且,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历史地图册渐渐淡出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所以,如何运用历史地图册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时代课题。

2课堂教学中运用地图册的必要性

首先,新版历史地图册的特点与优点。新版的历史地图册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它借鉴了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与优点。紧扣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专题,每个专题由历史隧道、历史地理、专题图解和问图与用图等几个部分组成。历史隧道将专题的主题内容和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对照,用全球性的视野看待人类社会的历史,使主题更加突出;历史地理用地图将专题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题表现出来;专题图解是用一组地图或者图片体现专题,并设置“观察与思考”,针对专题提出问题;而问图与用图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历史地图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宝贵工具书。其次,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程标准的呼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之一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指导学生解读图表材料,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就能帮助他们发现有助于对历史理解的信息,从而培养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最后,历史学科知识要求利用历史地图册。历史教科书较多呈现的是一些定性的结论性的文字叙述,这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有单调枯燥的感觉。而且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依赖性强、空间想象力较弱,新课程却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历史图片中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4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历史与社会图册》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的教材之一,体现和渗透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插图、照片、地图、漫画等,体现了以图补文、以图述史、以图启思的教学功能。它为学生获取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提供了信息资源,也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图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和社会发现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新编历史与社会教材尤其是图册中每个专题的图画加起来约在100幅以上,占总教材2/5的篇幅,这一幅幅图画或以浓笔重彩渲染激烈的战争场面,或以简洁的线条勾勒人物的神貌,或以严谨的构图描摹器物的形态,同时图册中不仅有图片,还配有相关文字说明。然而,这么多的图片犹如漫天星辰容易让学生“看花了眼”,分不清主次,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源有更高的驾驭和把握能力,通过“再加工”,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精髓。我认为要开发利用好图册资源,最核心的是要做好“加减法”。

一、善于串联做好“加法”

1.要在“联想思维”上做加法,让学生学会“理清脉络”。

由于书籍的线性印刷特点和由点及面的教学需要,图册中的图片基本上是配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配发的,个体性比较明显。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理清脉络”非常重要。大部分初中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还不具备跳出课本全局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以后,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回顾,从众多零散的知识点中,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找出主线。

如在地理、历史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用非凡的符号、色彩被赋予了同文字一样的语言功能,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握地理空间规律、分析地理因果关系等方面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段时间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图上贮存的信息,活学活用,让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具体信息,还能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度等来判定山坡的陡、缓等,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要在“延伸思维”上做加法,让学生学会“管中窥豹”

如果说地理图片反映的是静止一时的地理环境,那么历史地图表示的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在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针对疆域沿革、都邑位置、民族分布、战争态势、经济建设、交通发展、河道与海岸变迁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理清“历史脉络”对学生全面把握历史的沿革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幅图,背后却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非常复杂的社会人文。教师如能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读出图片背后的历史,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图册》中有一幅“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图”,其中,红色区域是解放区,绿色是抢占的解放区,深黄色是共产党主动撤出的解放区。

针对这幅图,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正是国共双方胶着状态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为什么会“主动撤出”深黄色区域呢?数分钟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一个说:根据教材第120页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出共产党是适应战事的需要。另外一个说:这些深黄色的土地是在“双十协定”签定后撤出的,“双十协定”是和平建国的协定。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取信于,也为了在全国人民面前显示诚意。还有个别学生思考比较深入:认为这是一种政治策略,考验着国共两党的政治智慧。

讨论到这里,我面露微笑,对学生表示赞赏,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并提醒学生留意这幅图上还有什么细节信息?很快便有学生发现了端倪:在延安和重庆有飞机飞来飞去。到重庆与谈判,签定了“双十协定”。

我趁机追问:如果是你,你去不去?

学生迟疑:不去。

其余学生笑,我故意问笑得最厉害的学生:你去吗?学生高声回答:去,不就是乘飞机嘛。

这下,有的学生开始反驳了:重庆是的地盘,到了那边就有可能回不来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有学生指着图册小声嘀咕:如果不去,正好以此为借口说共产党不够诚心,请你们都不来,全都是你们的错。

通过历史与社会《图册》中最资料的深入讨论,由点及面地深化了知识,形成了思维的延伸效应。专注图片信息的联系和深化,使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也更加明白了共产党人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3.要在“发散思维”上做加法,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当然,图册更多的还是配合教材使用的第二教科书,并且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未必能够百分百做到全面、精准,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能够巧妙地将“图册”变成“诱饵”,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史料等其他手段,形成历史研究的能力。

如八年级上册的期中试卷中有这样的一道选择题:“在中国古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始于( )A.尧B.舜C.禹D.启。”参考答案是D,而许多学生都选择C。那么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实行世袭制的究竟是谁呢?是禹还是启?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进行探究。

一天后,学生通过查阅史书、教材、图册和网页,分析并整理出他们自己的论点和论据。一部分学生认为,首先实行世袭制应该是启,其理由是教材提供的资料与网上收集的资料都表明是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第二部分学生认为,首先实行世袭制应该是禹。他们的理由是根据人教版提供的与教材相配套的《历史与社会图册》关于“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所画的示意图(如下图)。还提出了反问:数学中,逻辑关系“AB”,你能说开始于B吗?

第三部分的学生则对《历史与社会图册》八年级上册第11页“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所画的示意图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等资料证明,首先实行世袭制应该是启,《历史与社会图册》八年级上册第11页“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所画的示意图应该改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用足、用好教科书、图册中的资料,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探究历史必须要言而有据,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抄史料的内容。

二、善于并联做好“减法”

1.要在信息筛选上做减法,学会抓大放小

如果将图册中的上千幅图片比喻成星星的话,帮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找到关键知识点,就有如教会他们漫天星斗中找到有趣的星座一样。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都有自己的疆域图,如果将这些图分开来看,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记忆。但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以下信息:①元朝的疆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②秦朝、西汉和元朝是统一的王朝,而北宋、南宋是局部统一的王朝,其中,北宋与西夏、辽对峙,南宋与金对峙;③五个朝代的都城,其中秦――咸阳、西汉――长安、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直观地认识到各个王朝的疆域范围以及政权、都城等有效信息。

2.要在教学方式上做减法,激发学习兴趣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历史与社会课程包罗万象,有些章节内容多、理论性强,上课时教师如果按严密的逻辑层层启发深入,学生苦思冥想,整堂课的思维量极大,没有松弛的间隙,必将损害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损害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挥。

例如,《历史与社会图册》中有着大量的历史人物图,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说,这些插图起着加深印象的作用。但这些图片有的是实图,有的则是根据历史的描述还原的肖像图。学生总感觉这些人物离自己十分遥远,难以亲近。在教学中,我把林则徐、洪秀全、关天培、康有为、孙中山、奕、李鸿章、魏源等人物的图片杂乱地展示,然后向学生提问:“属于民族英雄的人物有哪些?属于提出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的理论有哪些人?进行救国实践的有哪些人?请进行分类。然后再以他们之间的相似点通过课本内容呈现知识。这种带有游戏和竞赛意味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进行思维,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要在思维模式上做减法,提高思维能力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强调的是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培养人文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做准备,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图片来获取对历史、社会问题的联系,全面了解历史背景,分析社会现状或社会事件,形成一种全面、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中国政区图》和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指导学生读图读表,然后提出问题:①黄河与长江上、中、下三段的水文特征各是什么?②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的原因是什么?③长江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黄金水道”?长江通航条件优越的原因是什么?④从图上和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⑤黄河和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为此能做些什么?五个问题由浅到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索,解释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而自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历史解读能力和社会发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总之,图像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和载体。教师要立足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图像,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图册》的效能,灵活多样地加以应用,使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载体,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中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张海燕.历史与社会课中的第二教科书:新图册运用的观察与研究[J].教育技术资讯,2006(1):24-25.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5

从目前高考看,对于图片、图表的考查较为重视,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学生对图片、图表的认识和理解。现在就以图促教、以图促学,合理利用高中历史地图册来谈谈一些浅薄的看法,以求方家指正。

要加强历史地图册的使用效果,首先要认识到历史地图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或缺的地位。宋代史学家郑樵曾经说过,“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强调“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这实际上强调了图册在学习中重要作用,地图的使用会增强学习的效果。

从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高中历史地图册而言,内容十分丰富,有展示历代疆域、历代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生产工具等;既有图片,也有图表;既有图片,也有文字,图文并茂。与此相比较而言,我们目前高中历史教材限于篇幅,主要以文字为主,不可能插入大量的历史图片,这就需要历史地图册作为必要的补充。

历史地图册所展示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简单明了。在地图册中,有中国或世界上重要国家重要时期的地图,有重要历史人物的肖像图……相对于较为枯燥的课本文字表述而言,更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以图促教,合理利用高中历史地图册,加强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那么怎样合理利用高中历史地图册?对于这一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专家、老师提出了不少意见和方法。就这一问题,结合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认识。

要重视对高中历史地图册的使用,关键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老师对地图册的重视和引导。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往往在主观围绕着老师的要求在学习。老师重视了,使用起来,学生自然而然会去使用和学习。

那么怎样以图促学,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地图册把握提高学习效果呢?我们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去使用和学习历史地图册上的内容呢?在这里,我认为我们可以将地图反映的内容,结合教材问题化。

比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时,可以结合配套的高中历史必修一地图册一起学习。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地图册思考几个问题:

1.秦完成国家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即“远交近攻”,通过历史地图册“秦灭六国示意图”能否发现秦这一统一策略?

2.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图片中找出六国的地理位置。

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通过“秦灭六国示意图”和“秦朝疆域图”能否说明秦时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时,带着问题将教材内容与地图册结合起来去看,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他们去思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对地图的兴趣。学生在历史地图中可以找到课本没有的知识,补充了课本不足,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图促教,合理利用高中历史地图册,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和理解地图册中图片、图表等所反映的信息。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学会识图和解图能力?有这么几点要注意:图片中的文字信息看一看,认清图片所处时代,展示的是哪一地区,图片中的信息和教材对应内容是什么等。

我们还以《秦朝疆域图》为例。在这幅图片中,学生首先把握的是秦朝,认识到该图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从图中阴影部分,认识到当时秦朝完成统一,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也奠定了我们国家疆域的基础;从图片中太原郡、琅琊郡、颍川郡等,说明当时秦王朝当时实行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南海郡、闽中郡等设置,说明当时南方地区处于开发当中,中央政府加强对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管辖;九原郡、辽西郡和长城标明,说明当时秦王朝当时加强对北方地区的匈奴民族防卫等。在通过对图片内容解读和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对教材内容加深了理解。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6

但是,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毕竟有限,要想配合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

历史地图册图文并茂,就图而言,它包括:地图、图片、图表三大方面。其中图片是历史照片、图画、历史类漫画的总称;图标又包括比较表、统计表、图解、符号示意图等;地图又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地图等。在各种“图”外还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用好一本历史地图册就等于给历史教学增添一个得力的助手。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中学历史地图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感,且密切结合课本重点、难点知识。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本课地图册将近现代中国百姓物质生活的变迁过程用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出来,在学生阅读教材后翻开地图册看到《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清代宫廷的木制自行车》等便立即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稍作点拨小结,教学任务轻松完成且效果良好。

第二,历史地图册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工具,它把课本上不易理解的东西以图、以像的形式展现于眼前,把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变成有形的、具体形象的。如把一些人们无法想象或者理解时常出现偏差的事物多用复原图展示。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地图册呈现了《秦始皇》(想象复原图)、《秦长城》(复原图)等图片,学生阅后即觉得“秦始皇”、“万里长城”(秦)这些形象和概念立时丰满、生动起来。

第三,利用地图册辅助教学可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实用性更强的知识体系。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图册应“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其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地图册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世界焦点问题的剖析渗透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图册内容的选择也适应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涉及公众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作为取材的范围,发挥历史地理教育的社会功能。如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地图册编制,本单元结尾处地图册展示了《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退化》、《世界环境的污染》等图片,通过照片、卫星地图、统计图等呈现了人类活动对整个世界造成的恶劣影响。学生通过读图不但深刻理解了课文中“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目的内容,更可以藉此渗透国际主义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第四,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地图册中穿插有不少图片,包括人物、文物与遗址、历史场景、现实生活等。图片绘制精美清晰、色彩鲜艳,展示了图片所处时代的阶段特征,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和欣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增强了地图在视觉上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本单元地图册展示了《四羊方尊》、《鎏金铜面具人头像》、《掐死团花金杯》、《元代青花瓷》等等精美的古代中国手工业制品,学生读图后油然而生对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崇敬钦羡和身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读图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8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

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现行(旧)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下册,探索出教会学生自己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研究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资料源自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及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方面的各类文章。

(三)课题研究时间:2008年2月~10月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内容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形成阶段2008年1月3日~2008年2月18日

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步骤:(2008年2月18日~2008年4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新学期开始,高一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我给学生布置梳理本节知识结构的作业,通过学生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以高一(6)班,梳理〈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课为例:

发现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并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及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

2.学生缺乏对时间顺序的把握。

3.梳理的太过详细。

4.梳理成大事年表了。

5.认识不到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有什么意义,缺乏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知识方面的,二是能力方面的,三是思想方面的,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知识方面的

上课时老师讲解的透彻些,给学生一些历史书编排体例的认识,培养学会读历史课本,教学生做好笔记。总之,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学会读透课本。

二、能力方面的

能力是在知识基础上的,是在知识认知基础上,归纳、概括、分析的结果。

首先,教学生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用了六个自然段讲解长征,学生很容易把它分成很多的事,特别是把长征和遵义会议当成两件历史事件。要教会学生把一个个小事归成一件大的历史事件。

第二,教学生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的战略反攻〉,讲解了解放战争第二年,外线作战、内线作战、外线作战的作用、内线作战的作用,以及外线作战、内线作战的整体作用。

第三,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历史事件之间主要有这样几类逻辑关系:因果、包括、并列等。如:因果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目〈政策转向反动〉是第二目〈皖南事变〉和第三目〈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原因。包括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第四个子目〈西安事变〉的背景包括前三个子目。并列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一节中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的四项措施〈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就属于并列关系。

这些问题教师看起可能已很简单,但学生不是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来,要经常引导学生归纳,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三、思想方面的

在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有这么一个过程,开始时大家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过一阵,学生的思想就分化了:有些学生就自觉地把它当自己学习的必须做的事做了,有些学生还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有些学生的思想就出现了惰性,不想做了,敷衍了。针对学生思想的波动,不论哪种情况的学生,老师都得时常做思想教育工作,给他们鼓劲,得给他们讲清这样训练的好处。还得给学生点压力,告诉学生这是我本学期的一项课题任务,是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把我的任务压在学生身上,学生就不觉得是梳理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分担老师的事,他们倒是愿意做了许多。

解决问题时教与学的方法:

教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例法、个别辅导法、说服教育法

学的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相互评价法

第二步骤:(2008年4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一章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在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出现这样的问题:

1.梳理的太细,小的一件件事梳理的好,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宏观把握不够。

2.把一节一节的知识梳理合在一起就当作一章的知识梳理。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一节知识的梳理大致相同,只是在这个环节要教学生宏观的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时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六月份各类考试纷至沓来,我这学期的小课题的研究进入总结阶段。

(五)小课题研究总结:

1.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独立学习,对历史的语言、名词等都有了一个熟悉与巩固的过程,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2.通过大半个学期的教与学,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梳理有了一定的感悟,会梳理的同学多了,班级的梳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了。

以高一(六)班,《政策转向反动》一课的梳理为例: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较好与好合起来有27人,占作业总数比例48%,反映出全班有近一半的人基本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一般与差的人在减少。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课程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而在历史教学中,地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历史填空地图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各种变式事例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点;通过比较,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别各种变式事例中不同事物间的本质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二、合理利用历史图册这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守某一种课程资源,而应该多种资源综合利用;不能只利用热门资源,普通资源有时候更有效。比如与教材配套的《历史图册》作为课程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赵恒烈先生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我试图给学生介绍详细的四大发明资料,但查阅的资料总是非常繁琐,不好讲解,而《历史图册》上每一项发明都有相应的考古图片和想象图,还附了一定的文字介绍,我发现学生只看《历史图册》就能对四大发明的人、事、物有较为直接、形象的认识。加之图册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和《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时间表》,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四大发明,而且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成就有了更多的感悟,比起自己空泛的讲解来,有效多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一课中,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五大书法字体在《历史图册》中也都有相应的实物图片,配有简练的文字说明,都编排在同一页,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各种字体的魅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五种字体进行对比研究,让学生对各种字体的特点有更深入的把握。比起课件动态展示时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来真正体会书法的魅力这一弊端,《历史图册》的效果明显占了优势。在此教师可首先布置感知的任务:在预习正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读图,展开合理想象,然后陈述当时浮现于脑际的观念。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一方面给了教学对象以想象的广袤空间,激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历史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回答的需要而进行了精心的语言组织,则又使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三、强化教学中历史图册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图册中的图片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完整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插图教学,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教学效果就好。而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语,是众多导人法中的一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历史插图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的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教学《秦朝的统治》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指点江山。从而激发了学生了解秦始皇的兴趣,同时也为突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重点奠定了基础。

强化教学中历史图片的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

如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54页的《时局图》。该图绘于19世纪末,是一幅寓意深刻,具有警世作用的政治性漫画。据该图进行如下问题设计: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各种动物的寓意是什么?

2.该图的作者认为当时清政府的统治状况如何?

3.在此情况下,中国还有一支怎样的力量?他们的反应如何?

4.作者“不言而喻”,观者“一目了然”的“时局”是什么?

通过设问,对插图进行观察、分析、解答,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0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1

近年来,在各大省市中考历史考试中,图片和图表题分量都很大,有的市县的图片图表分量越来越大。例如,从我简单做的一个小调查发现:在江苏省十三市中,淮安中考,50分的历史试卷上2010年中考有8幅图,2011年中考有5幅;2011年盐城中考历史试卷上有10幅图;2011年宿迁中考历史试卷上有13幅图;2011年徐州中考历史试卷上有16幅图;苏州2010年中考历史试卷上11幅图,而2011年中考更是达到19幅图。这么多的图片、图表题的出现,提醒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解题能力。我经过深入思考,结合教学实际,有如下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认识使用《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的必要性

《历史地图册》是配合历史教科书编排的,它用简单的地图语言形象地描述历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不同于常规地图,而是凸显与历史有关专题内容有联系的地图。因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发展,大到社会生产方式,小到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经过,都是在确定的地理环境里按时间顺序发生和发展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历史空间与时间概念。当遇到疆域沿革、都邑位置、民族分布、战争态势、经济建设、交通发展、河道与海岸变迁等多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比抽象的文字叙述形象和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古人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学生往往记不清楚红军长征所经过的路线,常常混淆红军经过的重点地区的先后顺序,但如果结合长征路线图就十分简单了。与此类似的案例很多,比如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路线的对比,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迪亚士所经过路线的区别与联系等。表现的内容主次分明、清晰易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目了然,图文并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图册的基本知识

初中生在初期很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历史地图,因此,要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就要让他们学会阅读历史地图。

首先,知道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与普通地图大致相同,只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特征。历史地图有图例和注记,历史地图上的方向基本上也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同样,历史地图也有比例尺,只是教学用的历史地图由于对地图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大多省略了。

其次,培养熟练掌握图例,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历史地图的图例在阅读历史地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历史地图比喻为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那么历史地图的图例就是打开这所宝库的钥匙。只有先熟练地掌握图例,读起历史地图才会得心应手。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历史图册的兴趣

如果想引起学生对历史图册的重视,就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并贯彻始终。中国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是个人修行与师傅积极引导都很重要。这里我强调的是,在学生学习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时,老师要积极引导。例如,初中生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的第一课,讲的是“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老师在讲授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时,可以引导学生打开相配套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翻到“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一图,学生们通过图中醒目的大红点,很快就会发现,原来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课本中未提及的丁村人、蓝田人、巫山人、马坝人等,而且通过形象地表示中国地貌的图及其中表示出来的各省省界,学生们很快就明确各主要远古人类遗址所在的较精确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此时,老师不妨反问学生:“图中许多的小红点又表示什么呢?”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通过图例,学生不难知道,这些小红点表示的是我国境内的其他一些重要的远古人类遗址。这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我国的远古人类遗址分布非常广泛,除了新疆、海南、上海等极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外,都有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这样,学生们就会对课本中提到的“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忆课文中这段文字。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137-05

张国荣(1974―),男,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安徽淮北 235000)

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许多社会科学概念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所掌握,进而成为解构、建构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基本概念或理论分析工具,并进一步进入社会大众的观念之中,演变为人们认知中国历史的一般知识。其中,把民国以前的政治制度称为“专制政治”的认识,是这些概念集合中一个重要子集。尤其是对这种制度的否定性评价,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许多国人。

“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专制政体”等概念都是从西方引进,并被用来分析解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概念工具。其相对应的西文是“Despotism”,汉语常将其翻译为“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等。据侯旭东考证,最早将“Despotism”翻译为“专制政治”的应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1876年,日本人何礼之根据英译本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翻译为日文《万法精神》时,明确将中国政体划归为“专制国家”[1]。19世纪末,逃亡日本的中国维新人士及留日中国学生最早通过日语接受了这一翻译,时间大约是在1899年。[1]随后,在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的大力宣传下,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的概念逐步流行开来,成为批判中国古代政治的有力理论武器,同时也被用作分析中国历史、解释落后原因的理论利器。

在“专制政治”观念引入的初期,使用该概念的,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中国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之间,但是进入民国之后,随着传播工具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这一观念逐渐演化成了一个认知中国历史的常识性概念或话语形式。其间,不容讳言,历史教科书在该概念的传播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侯旭东等学者亦有所体察,但皆未能展开系统的论述。鉴于“专制政治”的观念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史研究的深刻影响,本文试以小学历史教科书作为切入点,考察“专制政治”观念在教科书书写中呈现的使用形态,透视民国历史教科书撰写者如何把“专制政治”观念,通过历史叙述转变成为普通大众认知及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视角乃至不证自明的知识预设,以推进我们对近代史学史发展的认识获得进一步深入。

1912年帝制,民国建立,共和肇始。为了彻底和过去决裂,建构新政权,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建国新方案,其中对小学历史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本国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2](P10)“国体”教育便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被强制规定下来。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民间教科书出版机构遂纷纷而起,组织编撰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以适应市场需要。而“专制政治”观念则于此时,以合法的形式正式进入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之中,成为新国体与旧国体决裂的标志,并逐渐成为“野蛮”政治的代名词,形成反衬民国“民主政治”优越的重要参照观念。

为了说明当时教科书的这种出版情况,我们选取不同出版机构、在不同时期所编的有影响力的典型历史教科书作为分析个案,具体体察“专制政治”观念是如何在教科书编著者的历史叙述中被“放置”的。

首先是商务印书馆。作为以教科书起家的近代出版机构,商务馆一直以教科书的编撰为经营的主要业务,对于近代教育及近代观念的输入与传播皆有重大的影响。从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看,商务馆中较早把“专制政治”观念引入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是1913年出版的,由傅运森编撰,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在这本教科书中,“专制”等词语频繁出现,似乎成为和秦始皇等帝王相伴的专有名词。这本教科书也明确把民国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专制时代”。比如教科书序言中说:“我国专制时代,君主年号最多。”[3](P2)在“秦始皇”一节中说:“始皇务行专制之政,焚诗书、坑儒生,收民间兵器以为金人。”[3](P9)“秦之帝制”中又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海内,自谓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因建号皇帝,都咸阳,厉行专制,尊君卑臣,举海内人民土地,悉为一家所私有。”[4](P5)在这本教科书的叙述中秦始皇和专制之间如影随形。“近代之文化”一节中,编者对民国前的制度又再一次进行全面总结曰:“迨清之季世,共和民权之说输入,民志一变,卒数千年专制之政体,而建中华民国,洵国史之光荣也。”[5](P18)另外,1915年出版的北京教育图书社编纂,王凤岐等校订的《实用历史教授书》,也延续着上述教科书的表述。

到了20世纪20年代,商务版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者对中国“专制制度”的表述,比以前更加完备。如吴研因编著的《新法历史教科书》,便采用更朴素的口语化的言语将“专制政治”的“余毒”做了充分的阐发,在他的描述中,“专制政治”切实地变成了社会痛苦与不幸的制造者,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历代专制帝王,则无一例外地成了与人民相对的“反动者”。

吴研因在他的教科书序言中首先申明:“本书取材注重民本的、群众的、进化的、世界的、实在的、扼要的、积重的、实用的、感发的、适时的,十大要点,和已出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所以加上‘新法’两个字。”[6](《编辑大要》)而他在《新法历史教授书》中对上述十大要点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阐发,并且反复使用与专制相关的词语,如“专制之弊害”、“一人一姓之美谈”、“武断专私”、“阿谀文饰”、“独善忠君”等。其反专制的编撰宗旨一目了然。在其具体的教科书行文中这种思想也表露无遗。如“秦始皇的专制和反动”一节中,对秦始皇专制政治痛加针砭,称其“想他的子孙永远做皇帝,传位下去,没有穷尽”[6](P13)。此外,在“缇萦上书救父废肉刑”一节,吴氏教科书说:“但后代昏王酷吏,严刑重罚,灭族挖心的把戏,还不时有的,这真是专制的余毒,文明世界所少见的了!”[7](P19)“清和民国交替的远因”一节,吴氏总结中国古代历史说:“闹了几千年,一治一乱,循环往复没有一个端倪。武昌起义,民国成立,才把循环式的‘帝王专制’打破了,找出一条‘民主共和’的大路来。这真是一大进化哪!”[8](P25)

30年代,教科书表述也是延续如前。如1933年徐映川编著,王云五、傅纬平校注《复兴历史教科书》中,“宋以后中央集权的完成”一节,就对中国古代政体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秦、汉行郡县制度,实际上还不能把全国政权集中于中央,这是因为旧日封建制度影响太深的缘故。……所以宋以后中央权力渐渐巩固了。……此后元朝的官制,大致沿袭宋朝。明清两朝更变本加厉。外官、总督、巡抚权任虽是加重;但完全听受中央的箝束,尚有督、抚触忤呼皇帝的意思;一经皇帝降旨调动,甚至革职问,那是凛凛奉行,断不敢丝毫违抗的。”[9](P42-43)

其次是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虽较之商务印书馆成立为晚,但是其甫开业即推出《中华教科书》系列,以适应国内教育时局的巨大变革,并在推行“中华”系列教科书的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它以“本最新之说,遵教育部通令,以独立、自尊、自由、平等之精神,采人道、实业、政治、军国民之主义。程度适合,内容完善,期养成共和国民以植我国基础”[10](P10)为编撰指导,以总经理陆费逵提出的“民国行共和政体,须养成共和国民”[11](P626)为出版宗旨。这一崇高的使命感决定了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把反专制、颂共和作为其自觉的文化使命。如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章嵌等编制,陆费逵等审阅的《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教科书编辑大意中说:“民国肇造,五族一家,是编注重于统一国土,调和种族,务使以往之专制观念,不稍留存与后生心目之中。”[12](《编辑大意》)表现出编撰者与过去彻底决裂的决心与态度。唯因如此,“秦始皇之统一”一节中,编者的叙述是:“秦庄襄王灭周,其子政又并六国,一统中夏,定都咸阳,自号始皇帝。废封建之法,立郡县之制……焚诗书,坑儒士,禁民偶语。君主专制之威,于斯为盛。”[13](P1)而“最近代结论”一课则总结说:

自满洲代明至民国成立,谓之最近代……世宗严察刻厉,专制君主之最后模范也。……自此以后,教徒扰乱,外交失败,屡损国威,然以专制政体演成此现象,固为不可逃之公例。及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从此吾国历史上得一大结束。扫专制之旧习,增民族之光荣,是又在自今以后之国民矣。[14](P11)

至于“清廷逊位与民国成立”一节论及清廷皇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任大总统、民国政府迁至北京,则称“于是数千年专制政体一变而为共和矣”[15](P10)。由此可见,中国“专制”之说已是中华书局版历史教科书论证民国“共和”合法、合理的主要依据,而反“专制”则是这些编撰者组织教科书时的价值预设。

后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同样在中国“专制政治”的定论上丝毫未有让步。如杨?、庄启传编《新式历史教科书》,姚少华编、金兆梓校《小学历史课本》,李直编、陈棠、张相校《新中华历史课本》等,基本上都是对这一观点的持续阐述。

再次考察其他一些出版机构。民国期间,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外,还有许多出版社参与教科书编撰。为表明普遍性,我们下面试列举几例,以透视其他出版机构在历史教材编纂方面,所表现出的对于民国前的历史政治形态的认知与表述,以期窥一斑而知群豹:

――朱翊新编辑,魏冰心、范祥善校订《新主义历史课本》(世界书局1932年版)。“明太祖的专制”一课中说:“明太祖用这种专制手段来压服人民,目的是在维持君权。但是君主一人的耳目有限,所以他虽有宦官不能预政的禁令,事实上仍用宦官为爪牙,以致酿成宦官专权,流毒全国,民众怨恨,激起变乱。”[16](P9-10)

――储?编《北新历史教本》(北新书局1932年版),“一个专制魔王”一节这样描述秦始皇:“他在十三岁的时候……便继了王位……一切事件不论大小,他总要查个明白。……不久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自己便称为‘始皇’。但是他虽做了这个至尊的专制魔王,心理还不满足,常想要长生不死才好。”[17](P20-21)

――教育总署编审会著《高小历史教科书》(北平,著者自刊1940年版)“秦始皇统一中国”一节说:“西周初年的封建制度,不能说没有中央集权的倾向,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实始于秦始皇。”[18](P20)“明代的宦官与朋党”中说:“君主专制的局势,到明代而达于极点。”[19](P5)

――国立编译馆主编《高级小学历史》(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年版)在“中华民国成立”一节中,对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是,“数千年以来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20](P5)。

由上述列举的种种主要历史教科书的表述看,民国期间,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态持“专制政治”的观点已成知识界基本共识,对这种政治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学理上的否定,已是教科书编撰者自觉的行为。于是,因教科书的广泛传播,这种观点也从书斋走向社会,逐渐影响到普通受教育的民众。

上述历史教科书,是我们选择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其他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的教材。其中傅运森、张元济、吴研因、徐映川、王云五等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们所持的观点,基本能够代表整个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观点。而陆费逵、金兆梓、范源濂、李直等中华书局的开拓者们所编及所校的教科书,同样具有代表性。又加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占据整个教科书市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从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小学生人数而言,其数量必定是很庞大的一部分。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一文中记载,“全国所用教科书,商务供给什六,中华供给什三,近今年世界书局教科书亦占一部分”[21](P277),可见其影响之大。还有,从《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的统计数字来看,1911―1949年间,共出版小学历史教科书52种。从单本教科书来讲,重复出版的次数相当惊人。下面我们把前面出现的各教科书出版情况列举如下,从一个侧面管窥这种出版盛况。首先中华书局版,潘武、章嵌编《新编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11月初版,到1915年6月已是第6版。章嵌编著《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5月初版, 1914年3月已经5版。姚少华编《小学历史课本》(1―4册),第1册,1933年5月初版, 1936年5月89版,96版;第2册,1933年5月6版, 1936年9月83版;第3册,1933年7月13版, 1935年4月52版;第4册,1934年10月30版。[22](P88)李直编《新中华历史课本》,1928年3月初版,1931年11月已是第18版。

其次商务印书馆,傅运森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1―6册),其中,第1册,1913年1月初版,1914年7月已经是30版;第2册,1913年7月29版, 1921年5月69版;第3册,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29版;第4册,1921年7月55版;第5册,1913年2月4版,1913年4月15版;第6册,1913年7月20版[22](P85-86)。吴研因编纂《新法历史教科书》(1―6册),第1册,1920年6月初版,1923年3月57版;第2册,1921年5月27版,1922年10月47版;第3册,1921年4月25版;第4册,1920年9月5版;第5册,1922年2月25版;第6册,1922年5月25版。[22](P87)徐映川编著《复兴历史教科书》(1―4册),1933年7月初版,第1册,1933年10月75版,1935年3月152版;第2册,1935年3月137版;第4册,1934年6月97版[22](P88)。可见教科书的复制与传播之广。

当然,在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这两家出版社所发行的教科书占据全国教科书的绝大部分。当时的许多人都是读着这两家出版社所出版的教科书成长的。叶圣陶说,可以说,凡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进过学校的人没有不曾受到商务的影响,没有不曾读过商务的书刊的。[23](P302)胡适评价说商务印书馆是“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23](P51)。学者李侃也说:“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在中、小学时代,从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科教科书中,得到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24](P683)而其他出版机构所出版历史教科书在社会不同层面同样参与到小学生历史认知的构建中。由此,“专制政治”观念传播幅度之广可见一斑。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把中国从秦至清的政治组织形式视为“专制政治”,在民国期间已成为知识界普遍公认的知识,是诠释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历史观念。随着这种观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植入历史教科书的文本中,并逐渐被普通国人所熟悉和掌握,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重要的负面符号性观念。虽然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个别编撰者不乏对传统政治体制的公正认识与评价,但从整体来说,否定之说仍占主要地位。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过分贬损,反衬的是对西方自希腊以来的民主政治的无原则的高度赞美与虚假想象。这一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中尤为突出(将专文论述)。

当然,这种叙述策略的实质,蕴涵有近代以来知识界对于帝制政治的反省,以及在反省基础上产生的对于民主政治的向往,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亦不乏西方知识霸权对中国历史撰写者群体精神的影响。周宁曾指出:“的东方专制主义形象,既是‘停滞帝国’形象的延伸,又是对它进一步的解释。……西方的东方专制主义话语起源于希腊,复兴于文艺复兴时代。中国形象作为‘孔教理想国’的时代,人们想不到将君主开明、政治廉洁、道德淳朴、文化优雅的与邪恶的东方暴政联系起来。直到启蒙运动后期,东方专制主义话语才开始‘收编’中国形象。”[25](P11)而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不加过滤就匆匆消费了这些概念,并把这些引入的概念通过教科书传播于社会,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不啻为西方权力――知识霸权在中国社会扩张,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诚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部分党员“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直接指出:“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26](P798)可见,对中国传统历史包括政治形态的西方式误读,是整个近代社会知识界中普遍现状。而这种自清末民国以来的认识趋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学术上的理性反思,恰恰相反,当下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认识仍然没有走出民国知识精英设计的分析路径与西方知识精英设计的话语结构,对其否定、批评之说至今不绝于耳。如果说民国期间知识界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民族自信与自尊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对待传统应该更加理性,真正从学术上做出符合中国自身历史事实的分析。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民国知识精英把中国古代政治组织形式称为“专制政治”有其一定合理性,符合中国部分历史真实。因为考察中国古代各朝的权力运行机制,我们发现中央权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于皇帝手中,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威与尊严。这一点其实在民国至今的政治学著作中已有无数次论证与说明,我们无须在此赘述。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广大的边疆或者说中央核心权力所不及的京畿以外边缘地区,皇权权威与控制力是否就有效,事实上也是一个值得具体地深入研究的问题。梁启超说:“中国之地太大,人太众。……其于民仅羁縻勿绝,听其自生自养而已。我民因君相不代我谋,于是合群以自谋之。积之既久,遂养成此一种政体。故以实情论之,一国之内,实含有无数小国。朝廷之与地方团体,其关系殆仅如属国。政府与民间,痛痒不甚相关。无论何姓代有天下,而吾民之自治也如故。”[27](P260)应该说,就广大边疆地区而言,其统治方式也许有多种,或者说其权力的来源有多种,皇权非权力唯一合法性基础。就以统治力非常强大的汉、唐、明、清等朝来说,其中央权力能量的传导也是有限的,对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广大边疆地区“统而不治”的情况也是常态,所以和亲与羁縻怀柔等政策常见于史书中。也许杜赞奇提出的“复线历史”[28](P3)更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方式的真实存在。其实,民国精英们提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统治之说,其政治推销作用远远胜于对中国古代政治事实的描述,在特定时代对于民众的思想启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把此认识作为一种公式,去笼统表述中国古代政治的组织制度,现在我们认为是不全面的,也制约了我们对古代政治组织形式中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地方与地方、边疆与边疆间复杂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4).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4]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5]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6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6]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7]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9]徐映川.复兴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璩鑫圭,唐良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2]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3]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4]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5]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9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6]朱翊新.新主义历史课本(第2册)[M].上海:世界书局,1932.

[17]储.北新历史教本(第1册)[M].上海:北新书局,1932.

[18]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1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19]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3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20]国立编译馆.高级小学历史(第4册)[M].上海: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

[21]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2]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23]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4]李侃.中华书局的七十年[A].李侃史论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5]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