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2-19 02:46:48

写作思维论文

写作思维论文篇1

2.思维的灵活性。(1)能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2)根据写作要求,变通知识结构为写作服务。

3.思维的深刻性。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地剖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1)材料与观点要统一,论证、分析的层次清楚,逐层深入,环环相扣。(2)在阐述论点及论证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准确、严密。

4.思维的独创性。(1)要有独到的见解。(2)使用的论据较新颖。(3)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个性,能吸引读者。

5.思维的批判性。①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②能判断出别人作文的优劣,取其长处,丰富自已。③能针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有所改进。

二、针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1.给材料作文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①提供一个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炼论点,从而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②提供若干论点与论据,从中选择最佳的论点与论据的搭配。这样训练更深入,不仅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而且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集中思维转化,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

③教师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的目的。

2.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审题、构思,加强议论的力度。

如面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从几个方面找出论证思路。比如通过内外因的关系来构思: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近墨者”是否变色,主要取决于内因。用这个论证思路,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近墨者未必黑”的论点。再比如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分析:一定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近墨者黑”的可能性较大。以此思路可以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还比如从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近墨者,原来并不黑,但可以随着矛盾的转化,有可能变成黑色,反之亦然。

还有一些论证思路,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思维,写出的文章就不那么肤浅了。

②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逻辑常识,使之在论证中自觉地恰当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使文章合理、严密、说服力强。

写作思维论文篇2

从本质上来讲,写作是作者针对话题进行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在观察、思考、分析、理论等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写作又能够提升思维活动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写作与思维活动互益共生,充分认识思维活动的特点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应用文写作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性极强,具有特定的思维特征,因此,对于应用文写作思维特征的把握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言意义重大。

一、应用文的特定及思维过程

(一)应用文的特点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应用文可以这样定义: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根据应用文的本质特征,应用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主题明确、结构条理性强、表达方式以概括叙述为主、语言平实。

(二)应用文的思维过程

应用文的思维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形象思维过程、逻辑思维过程、表现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确定写作对象、形成写作动机的思维过程,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受命行文,在接受写作任务后,写作主体要对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进而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从表象深入到本质的过程,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

逻辑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实现对写作对象认识上的质的飞跃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写作主体常使用联想、抽象、推导等思维方式对写作对象进行深刻的认识。对应用文写作而言,写作主体应该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对写作对象加以认识,探索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揭示本质规律、寻找应对措施,写出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文章。

表现思维过程进是将思维转译为物质形态的过程,鉴于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写作主体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进行表现,具体的做法是明确应用文主题、建构文章结构、规范使用语言。

二、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

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不同,应用文写作具有自身的思维特征,准确把握应用文写作的特征是写好应用文的必备条件。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具体如下:

(一)对象化思维特征

对象化思维是指写作主体围绕写作对象所涉及的性质、状态、规律等进行写作,这是由应用文写作实用性、政策性强所决定的。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要有意识地将自我转化到对写作对象的关注上。从政策高度层面来讲,写作主体应该密切关注时事,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从日常工作方面来看,写作主体应该对上级精神、本单位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才能够做到紧密围绕写作对象进行思考,准确把握写作对象的实质。

对象化思维特征还体现在应用文的语言使用上,应用文的语言应该严谨规范,符合写作对象的特点。例如,在使用“澳门”一词时,进行文学写作时可以直接写作“澳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应该称其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模式化思维特征

模式化思维特征是指写作主体遵循文体规范,按照文体的特定模式进行构思。与文学写作的虚拟化思维模式不同,应用文写作应该进行模式化思维。例如,写作主体要一则通知,虽然不同的写作主体有不同的行文习惯,但他们一般都会沿着这样的思维路线展开,先说明通知的原由,再提出具体的要求。

从内容层面来讲,写作主体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要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思维活动,要由工作或委托人的需要决定思维的内容,不能够进行个体思维内容的表达。每个应用领域的写作思维活动,都必须服从该领域的特殊规定。如公文写作应该符合行政机关的规定,科技文书的写作应该符合科技专业的规定,社交文体应该符合社交规定。

从写作程序、格式层面来讲,模式化思维就是指写作主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程序、格式和语言,并且把这些内化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因为应用文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出于传播交流的目的,每个国家对应用文写作的程序、格式等有明确的规定,甚至是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公文写作为例,按照程序规范的要求行文就要循着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先请示,后汇报;公文的格式也有着严格的规范可遵循,如公文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而每一部分又有着相应的格式。

需要注意的是,模式化思维不等同于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采用相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做容易导致思维僵化,在写作方面的表现就是总是使用相同的套路。而应用文写作的模式化思维特征是一种内在的尺度,它制约着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向,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必须接受各种文体的规范制约。

(三)实用性思维特征

应用文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传递信息、交流情况、总结经验、记载活动的重要工具,可见,应用文的使用性极强,这个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思维的一切过程都要体现实用性,整个思维过程要简洁,直接揭示内容,达到通俗明了的效果。

(四)换位思维特征

应用文写作的换位思维特征是指写作主体以被代言人的立场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主体必须充分领会被代言人的意图,站在被代言人的立场思考。在进行换位思考时,要秉着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不能用写作主体自己的想法去臆断被代言人的意图。

三、把握思维特征,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思维深刻性能够使写作主体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掌握写作对象的特征。进行理性思维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写作主体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时,都应该所占有的材料进行抽象加工,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比如,在收看、阅读新闻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新闻事件,写作主体还应该透过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将其与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热点联系起来,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深刻认识事件的本质。

(二)增强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进行的探索、分析,从正反个方面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培养思维灵活性要使写作主体对问题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获得多方面的认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写作应用文时,能够灵活地处理材料,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对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品质,它能够促使思维主体全面分析思维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要培养大学生应用写作思维的批判性,可以从自我意识的培养入手,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寻找问题,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四)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独立性的培养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出现思维定式。应用写作的思维模式是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和实用性较强的表现思维,因此,可以将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结合起来,对同一个问题,运用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两种方式进行描述,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讲授各种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例文解读的技术视角[J].写作,2004(11).

[2] 倪文锦.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3).

写作思维论文篇3

电视上正在说,报纸上正在说,网络上正在说,老师们正在说,亲友们正在说……面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的众说纷纭,被泛滥信息包围的学生也许无所适从,有时难免沦为“乌合之众”,盲从跟风成为别人的发声筒,任由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里跑马。面对公众话题或公众现象,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在核心素养被大声疾呼的当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抓住问题要领,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能进行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校正的清晰的思维方式。在公众说理场域,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思维倾向和人格气质,既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人文精神。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关涉现代公民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的培育。一、以质疑审视观点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说理文。观点是议论文的统帅,是全篇的灵魂。就某个问题或某件事面向公众说理,要预设其他立场尤其是反方立场,站在其他方立场上质疑自己的观点,因为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任何思想和观点都要经过理性的质疑和批判。面对材料作文,脑海中冒出的观点也许不止一个,比较鉴别这些观点,从中筛选出最佳观点,但所谓的最佳观点一定是最佳的吗?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有无界定清楚?有无边界模糊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否有漏洞?有无普遍的意义?需要补充和完善吗?别人会支持我这个观点吗?如果不支持甚至反对,可能会有哪些理由?以高考模拟考作文为例:“1796年,英国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测定的星体运行时间总是比自己测定的慢0.8秒,便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了助手。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关注,经深入研究,他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责任心无关,而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存在个体差异有关。”这则材料的核心事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比自己测时慢,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助手,贝塞尔经研究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差异,发现了科学规律。关键词“差异”很容易捕捉,部分学生经由“差异”联想到“换位思考”“包容”“尊重”“理解”“合作交流”“差异为美”等,这种思维偏差主要是与思维的跳跃与不严谨有关,与缺少相应的思维训练有关。对此,不妨尝试如下思维训练:观点核心词:换位思考。己方预判:因为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待人处事要换位思考。他方质疑:第一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所以误会助手的吗?第二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换位思考所以发现规律的吗?自我校准:上述因果关系成立吗?回到核心事件的起点:两位天文学家面对助手测时慢(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态度各是什么样的?第一位天文学家忽略了个体的客观差异以至于主观臆断,第二位天文学家没有忽略客观差异以至于发现规律。“换位思考”这个因果关系是说不通的(属经验层面的简单归因),那原因是不是关涉对待差异的态度呢?比如说正视差异。代入检验:(果)马斯基林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助手,(因)马斯基林忽略个体的客观差异。(果)贝塞尔经研究发现了科学规律,(因)贝塞尔没有忽略个体的客观差异。观点确认:正视差异(个体的先天性的自然差异),不主观臆断。审视观点的训练大体上遵循“己方预判”―“他方质疑”―“自我校准”―“代入检验”―“观点确认”的思维流程。在这一思维流程中,如果观点中涉及核心概念,观点阐释中需要注意保持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给定材料的一致性。比如上述材料作文中的核心概念“差异”,观点阐释中不要超出给定材料的外延,这种差异不是后天习得的社会性的文化差异,而是个体的先天性的自然差异、生理差异。二、以问题搭思维支架议论文写作无病,无问题意识,无读者意识,无现实针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目中无人”的写作已蔚然成风。把批判性思维引入高中议论文写作中,以问题为依托,以问题搭思维支架,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让说理走向深刻。具体来说,面对材料作文,写作时要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要一步步追问,不断追问思考,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探究事物或事理的本质。在此追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得到锤炼,思维品质可以得到提升和优化。 以问题搭思维支架,以问题驱动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以现象类材料作文为例,四个角度的问题如表1:角度 问题 思考点是什么(观点阐释) 1.我的观点是针对材料中的什么现象提出的? 认知起点,客观概述为什么(原因分析) 2.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内、外因分析,结构化归因怎么样(利弊分析) 3.这类现象会带来哪些结果? 现实关切,人文情怀怎么办(措施分析) 4.给定材料给我们哪些启发? “大我”使命,责任担当 5.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高考模拟考作文为例:“以下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几件事情。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他辞世很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歌星姚贝娜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阵阵喧嚣中。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如演员黄晓明的婚礼受人瞩目。王宝强马蓉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它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根据表1,自己追问几个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同时系统性地理解、分析、评估这几个关键问题。(表2) 三、以思辨提升论证层次在议论文写作中,由于受一元论和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维呈现浅表化,论证存在明显的偏于一端的狭隘,要么非此即彼,思维单一,要么强行思辨。如何准确把握二元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议论文写作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就是要“二元合并辩证有倾向”。以高考模拟考作文为例:“一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项目。“代人读书”,为企业家和高管挑书、看书、画重点;“包月内裤”,为中等收入、不愿为购物花费时间的男性包月送内裤;“互联网+殡葬”除了能在网上买墓地,还提供心理干预、太空葬礼、生前告别会等服务;“呼死你”,利用通讯费用低廉的网络电话,对骚扰者实施精准的“手机轰炸”……很多投资机构对奇葩创业项目避之不及,但一些大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间。”整体把握材料,以“奇葩创业项目”为写作对象,以投资者对奇葩创业项目的不同态度为写作内容。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是避之不及与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间,这两种态度可以视为“二元”。为什么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细读材料,深究原因,有些人对奇葩创业项目之所以避之不及,是因为有些奇葩项目有风险,触及道德底线,违反法律法规等;有些人对奇葩创业项目之所以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间,是因为有些奇葩项目有前景,具有创新精神,是机遇。审视奇葩创业,可谓风险和机遇并存,因此,我们(包括投资机构)应该理性对待,对那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奇葩创业项目多一些包容。举两例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所写的上述材料作文的引论部分。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感官被不断地刷新着、冲击着。于是便出现了一些看似“奇葩”的创业项目,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人们的关注。诚然,这些“奇葩”项目确实可以令人眼前一亮,但有些项目只是昙花一现,不久便被人们所遗忘,虽然有些项目的确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也有不少“奇葩”目确实是创业者的别出心裁,所谓“存在即合理”,所以,依我之见,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奇葩创业,对那些触及道德底线、违反法律法规的奇葩创业项目说“不”,对那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奇葩创业项目多一些包容。(辩证分析)例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创业项目。因为有些项目存在风险,很多投资机构对这些项目避之不及,因为有些项目具有创新精神,一些投资者愿意小试牛刀,为它们留出等待的空间。对于奇葩创业项目,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有怀疑,但更应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用长远的眼光来考察其价值,为它们留出等待的空间。(辩证有倾向)议论文写作表述观点时,可以借助一些使用关联词的长句、复句进行辩证分析,以“诚然……但是……因此(所以)……”的思维形式并且以陈述句的句式表述观点。这项思维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强化,最后内化为自己的写作逻辑。“诚然……但是……因此(所以)……”的思维形式不仅适用于局部的一个语段,还适用于整体的段落层次的布局安排。还以“奇葩创业”材料作文为例,议论文本论和结论部分还可以进行这样的逻辑推进:奇葩创业诚然……(“弊”、危害、缺点等方面的论述),但是奇葩创业……(“利”、好处、优点等方面的论述),所以……(推导出作者辩证分析之后有倾向的观点)。以质疑审视观点,以问题搭思维支架,以思辨提升论证层次,以批判性思维推进高中议论文写作,从短期看,可以训练一种理性而精准的思维方式,可以消除以自我为中心以及由以自我为中心所带来的偏狭、片面与绝对,扭转议论文写作思维单一化、浅表化、二元对立偏于一端的不良现状。从长远看,以公民姿态,就公共话题,做理性表达,它不仅可以训练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培育公民理性,使之成为一个公正的思维者,而且可以塑造一种公共理性意识。

写作思维论文篇4

在议论文写作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因此,主题必须明确,提炼务必创新。

如,西汉初著名的政论家贾谊,他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觅见到西汉王朝潜伏的种种危机。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例,《过秦论》就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作者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精辟地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提供历史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谊,”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因此,文中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先一设问:“为天下人笑者,何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继而一针见血地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作者既揭示了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义而施暴政,同时又劝诫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作者的这种主张(或建言),与当时随波逐流的文人相比,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正因为此,作者对主题的提炼,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直抵事物的本质,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识,敏锐的政治目光。可见,议论文体主题上的思维创新,既表现为一种思想的历练,又表现为一种思路的开拓。

二、 材料论证中的思维创新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功能出发,精心选择论证材料,或以演绎论证,或以归纳论证,或以类比论证,从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从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统一、斗争、转化和相互依存等方面综合地思考问题,在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如,宋代苏洵的《六国论》。文章之所以议论锋利,恣肆,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除了因为苏洵善作政论的特点外,还因为作者所选择的论证材料持之有效,言之凿凿。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部分从理论上论证了“弊在赂秦”,一是六国中有赂秦的,因“赂秦而力亏,”自取破灭之道;二是六国之中也有不赂秦的,但“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失强援”而“不能独完”。第三部分加以引申,联系现实,告诫北宋王朝不要走六国赂秦的老路。这里,作者对议论材料的分析,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既精辟,又具体,既重点突出,又环环紧扣。从而使论点与论据之间形成了必然的联系。可见,材料论证中的思维创新,在于论证材料的典型性,论证方式的灵活性,论证过程的严密性。

写作思维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关于文学“史”的观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在对西方知识体系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从那之后,一种理性的科学认知思维方式在文学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占据着支配性作用。而在此之前,文学是作为一种情感或是经验被审美地把握。当情感或是经验转化为理性的概念时,对文学的把握就成为一门学问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于是,“从文学观念的转变,文类位置的偏倚,到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设置的更新,‘文学史’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兼及教育与研究的著述形式,‘文学史’在20世纪的中国,产量之高,传播之广,蔚为奇观。”[1]

在20世纪初,文学史是作为传播文学知识的辅助课程出现的。到了50年代,出于国家、民族叙事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其地位明显地高于其他文学科目,而当代文学更因其与当下语境的紧密关联而在现代文学之上。然而到了80年代,一切都颠倒过来,现当代文学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当文学疏离了借以展开叙事的政治之后,文学史的自救行为就是多元文学史观的出现:启蒙的、文化的、思想的、现代性的、人道主义的等等,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史”的认识。当然,伴随着文学束缚解除的欣喜,是对文学史写作的争论。最近几年,这种争论逐渐转化为一种焦虑意识,那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历史性与合法性问题。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合法性,文本研究的缺失,20世纪文学的命名,文学的边缘化,解构思潮的冲击,文化研究的越界,甚至还有学科课时的压缩等等,都成了,20世纪文学研究危机的表征。一个具有元历史叙事性质的命题就这样处于一种“历史的合谋”的场域。那么,在这种状况下,20世纪文学史——尤其是距离我们时间更近的当代文学史该如何应对呢?

一、本质主义、科学主义与文学史写作

不断被重写的当代文学史除少数能取得人们的认可之外,大多是千人一面——所运用的史料基本相同,结构基本相同,甚至思维方式也基本相同。并且,那少数写得较为成功的当代文学史也仅是被认可,而非认同。看来文学史的写作确实是吃力不讨好。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还是文学史写作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所致。本质主义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文学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学史是历史,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特殊之处就在于,作为言说对象的文学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勃兰兑斯曾将文学史作为人的灵魂史来描绘:“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2]勃兰兑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就是他个人品性与理论品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些观点也许不为人所赞同,但却是著者与历史上的文学心灵契合的结果。而按照本质主义的方式对文学“史”加以处理,就会和历史上各种精神主体心灵里流出的精神之河相抵触。正因如此,海德格尔认为:“向历史要求精确,就会与精神科学的特殊严格性观念相抵触。”[3],所以,“纵观我国解放后出版的一系列文学史著作,很难说有几部是生机灵动、构思独特的”[4],这是对研究对象缺乏心灵感悟所造成的冷漠所致。一部精神的历史,如果没有著者心灵的投入,很难说它是成功的。当前,本质主义正在成为文学史书写的障碍,即以影响比较大的洪子诚的文学史而言,“也许更令洪子诚们感到难以适应的是,宏大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因追求文学研究所谓的‘科学性’,再次更改了先前重审美、重情愫、重人文的研究理路,而表现出一种把文学的同质性、整一性看作是内在的本质景观的本质主义倾向。”[5]

当有限的文学史资料在文学史写作中越来越硬化的时候,“回到历史场景”作为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尝试。所以近几年来的期刊研究、文学体制研究、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研究领域,并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由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仍受到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牵引,试图在研究对象的背后去挖掘出那种制衡文学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近几年来较少有有价值的文学史著作出现。近来不断有学者发文对“当代文学”概念进行讨论,表明了“当代文学”作为整体概念的内在逻辑断裂。伴随着“当代文学”概念的破裂,“当代文学史”的整体性、本质性叙事也应该受到质疑。

与本质主义相随的,是科学主义。当一切学问冠以科学的名义,似乎就获得了通向真理的坦途。科学之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知识和真理,更是一种信心和信念。在文学史的写作中,如果不按照体系、逻辑来结构篇章,就会失去科学根据,充其量只能是稗史、野史而非信史,难入大雅之堂。但是,疑问也随之而来:“历史是否必然会产生某种‘规律’?历史的不同阶段之间是否必须具有某种连续性?”[6]尤其是相对于精神现象的文学史来说,科学——哪怕前面冠以“人文”的字样——是否将文学史乃至文学批评引入一种作茧自缚的状态呢?

科学按照“必然”展开自己的逻辑论述,这样,它就势必将“偶然”因素剔除出去或者压抑下去,以保证科学话语的自足和完备。但是,文学的发展毕竟不像科学论述的那样链条清晰、层次分明,它充满了断裂、偶然和悖论。恩格斯说过,“偶然性如果不在历史中起作用的话,历史就会变得很奇怪了。”可是,我们的文学史偏偏将这些偶然遗忘了,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对丰富的文学现象分门别类,然后为我所用,而不管文学的真实存在状态。比如,当代好多作家对评论家将自己划为某个流派并不满意,可又有哪个评论家尊重过作家的这种说法呢?文学史依旧是在“寻根文学”下划一批、“先锋文学”下划一批、“新写实主义”下划一批。这样一来,批评家完成了对文学史的跑马圈地、“殖民”划分,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显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而那些无法归类的作家作品就被人为地谋杀,从此在文学史中沉寂下来。比如路遥,除了陈思和的“教程”给以一节的内容,其他的文学史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连提都不提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要文学“史”呢,还是要作家作品呢?

退一步来讲,即使文学史有着某种“科学”的东西在里面,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这种科学意识能否始终贯穿下去呢?现在有论者认为,“”期间“地下写作”发出的是一种真实的声音,由此,“地下文学”进入文学史视野。可问题在于,那些公开发表的声音就是虚假的吗?曹禺说:“我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本《语录》”,这句话是真实还是虚假呢?可以说这是曹禺急于向主流意识形态表态,可谁又能证明这方面的真实呢?就凭曹禺不断改写自己的作品吗?这种做法是具有普遍性还是迫于形势?如果具有普遍性,为什么孙犁就没有转变呢?如果是迫于形势,何其芳、冯至的转变又该怎样解释呢?变与不变的背后有没有必然规律呢?个人的性格、气质是不是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呢?那些从理论上看来具有必然性的东西其实在当时看来是不是具有偶然性呢?比如周扬、胡风等人的个人恩怨对文学的发展是否也起到一种潜在的影响呢?还有,“”之后就没有“地下文学”了吗?为何它们就进入不了文学史呢?是因为话语的不真实吗?如果真实,那就应该得到和“地下文学”一样的待遇。如果不真实,那么,判断这种不真实的主体是哪些人呢?他们怎样保证他们的标准是客观的呢?再有,科学主义培养了一种贵族意识、精英意识。比如,当代通俗小说尽管拥有大量的接受群体,但却进不了文学史范畴。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文学史到底是谁的文学史?在这里,科学只是注意到了“净化”,而忽视了“愉悦”也是人的情感之一。其实,“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小说和词曲(包括戏曲)更是小道中的小道,就因为是消遣的,不严肃。不严肃也就是不正经;小说通常称作‘闲书’,不是正经书……鸳鸯蝴蝶派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酒后的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中国小说一向以‘志怪’、‘传奇’为主……这个‘奇’正是供人们茶余酒后消遣的。”[7]今天的批评者将文学的地位抬得很高,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是对话语霸权掌控的一种策略和实践方式。如果从宽泛意义上说,文学是带给人精神愉悦的东西,那么,通俗文学做得更好。即使退一步来说,文学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层次的东西,那么,这样的文学只能属于少数人独有。在此意义上,文学史面对的就不再是人们的共同的精神现象,而成为少数人的专有。

因此,科学主义能否成为以心灵、精神展开的文学史写作的标准尺度大可怀疑。[8]就好像李昌集先生批评的:“我们不断地在提倡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可当‘问题意识’被强行由规范组合成了一个必然性脉络的标识,并被严格组合进了学科类别时,历史的动态感就会不断地被这架可怕的机器所绞碎、粘贴,再按照深层结构或必然规律的内在要求排列、归类,最后抽缩成一串串干瘪的历史教条。”[9]

二、“历史中间物”与“回到历史场景”

按照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历史都是话语建构,具有极大的阐释性。同时,它也承认事实历史的存在。所以,历史就是文本历史与事实历史尽可能地视域重合。在这种前提下,适当的错位在所难免,并且也是应该允许的。毕竟我们面对的并不是单纯的历史材料,这些材料因携带着历史文化的因素,其自身就在进行一种朝向史家的言说,具有很复杂的广阔的阐释空间。

理论是对经验、事实的提纯。当以某种理论去规范实际时,就是对那些各不相同的事物进行规约,这种做法就会必然地舍弃不符合该理论的其他方面的意义,难免会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这却几乎是史家的宿命,费尽心血建构的历史殿堂其实是坐落在松散的基石上。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为文学史的不断解构与建构提供了依据。文学史的不断写作就是不停地对历史本身的追问和反思,以当下的状况对历史重构。作为文学历史活动的一个环节,文学史书写都是“历史中间物”。面对过去的历史和将来的历史,不可能取得一劳永逸的结果,所得出的结论都只是暂时性的,也将为后来的文学史改写——也许不可越过,但可能超过。今天的我们发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文学史写作存在着不足,后来者也会在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写作中发现许多问题。我们今天对文学史的写作是真诚的、严肃的,可谁又能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学史作者态度就是虚假的、轻浮的?他们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有一种真理在握的感觉,可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所谓的真理只是文学史在意识形态重压之下的变形。

当然,这并不是放弃文学史的写作。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处于今天的环境中,对历史做出符合当下需求的描述,写出我们心目中的文学史。有成就也是今天的成就,局限也是今天的局限。后来者会在前人的基础上建构他们的文学史,对历史展开他们的理论描述。这就牵涉到从哪些角度进入历史的问题。

从操作层面及表现形态上来看,当代文学史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可以是文学创作史、文学接受史、文学发展史、文学文化史、文学艺术史、文学生态史、文学思想史、文学精神史等等。并且,当代文学史也是“大历史”和“小历史”的综合。所谓的大历史,指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文学史。小历史指单个作家的创作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发展史。这样看来,想以某一种文学史而希图取得共识的做法并不能尽如人意,也不太可能。并且,当代文学中有些问题是当前不能解决或无法解决的,只有靠时间去裁决。但当代文学批评者充满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在一种神圣、严肃的心态下去践行自己对于时代的承诺。在一个与批评对象尚不能拉开一定距离的时代,有时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徒劳的冒险。像“重返八十年代”、“新世纪文学”、“底层文学”等对问题或现象的提法反映的只是命名的焦虑而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性所在,但这丝毫影响不了研究者的热情和热度。文学史向来都是一种后设叙事,是在理性的照观下对文学现象的概括和提炼。如此一来,文学史在时间中的延宕是有必要的。正因此,王晓明先生提出,可以写“一部没有结论的文学史,一部以问号贯穿始终,甚至以矛盾贯穿始终的文学史。”[10]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轻视理论的作用,只是反对理论的一切适用性。只能说,理论是必要的,但理论不能越界。一旦越界,便会指导人们得出错误的结论。[11]因此,有学者指出:“受西方主流史学影响的历史研究者对‘深层结构’的长时段观察和对必然性的强调,其基点仍是建立在对‘驯服偶然’的现代逻辑的绝对服从上的,代价是‘偶然’的丰富性被‘必然’的暴力逻辑所取代,目的是让‘必然’戴上炫目的光环,并且具有更多的规划预测未来的霸权能力。其危险是历史被裁减成了十分单一乏味的某种既定逻辑的重复表演。更加危险的是,当我们日益习惯运用现代社会理论构筑的‘规范’去培育出我们的‘问题意识’时,对历史丰富性的呈现能力却在同时高速度地消褪。”[12]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在历史的细节中隐藏着历史、社会、人类的密码。对历史中曾经存在的具体、微小事件的探究和散落事件的钩沉、打磨,也许会呈现出另外一种当代文学的面貌。也许,那些被抛弃或忽略的历史细节如果能够再在历史序列中找到位置和意义的话,可能会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而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在本质主义看来,似乎可忽略不计,它们并不具有决定、改变历史命运的力量。应该说,这不是全面的文学史研究,因为真正的文学史研究,“首先考察的是历史的文学运动,应当努力追求展示文学历史运动的全社会图景,而不能将平面的、单线条的历史局部替代立体的、多元化的丰富历史。”[9]“相对于公开发表的言论、主张,生活交往的日常状态对历史人物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真实性。”[9]

“回到历史场景”是当前研究界努力的方向,也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优势,因为我们就处在这个场景之中。但这种优势并未彰显。研究者被一种宏大叙事所蛊惑,换来的却是文学史的干枯和僵化。当代文学史是一种取消了文学主体性的文学史。理论话语自说自道,而与作家作品失去了沟通的可能,甚至是,拒绝了文学或将文学作为一种理论的证明。文学批评更多的具有了一种解释学的意味,文学成为文学批评变现自己理念的“象征物”。有人批评文学研究是只有研究而没有文学,那么文学史写作也是只有“史”而无文学。这一命运似乎在大学教育中就已经注定了的。在当前的大学课程制定中,汉语言文学系或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基本上变成了文学研究系,文学成为研究的附庸,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是训练了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而文学感悟力始终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文学史是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其功能除了培养‘思想’,还应当有‘审美’,有文学的感觉与眼光。”[13]当然,文学史的写作并非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新批评”式的字斟句酌的解读,但也并非逸出文学的边界而自成一体。

“回到历史场景”有三方面的倾向需要警惕,一是理论过剩问题,这会遮蔽某些文学现象,或仅仅是简单化的提纲挈领。比如,即使是文艺论争,除了理论的互相驳难之外,还有着理论之外的因素在制约着论争的趋向,而这些地方是更应该加以注意的。二是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写作的脱节。后者容易导致文学史的“错位”及“滞后”。[5]第三个就是过度倾向于文学的外部因素,比如,文学体制、社会环境、时代精神等对文学转型、文学走向、文学选择的制约,而忽略了文学本身的特质,也就是文学性的失落,比如,审美方式、语言嬗变、结构等因素不应该仅仅是文学史的修辞或点缀。

三、个性化写作、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集体写作模式在其开始出现时还情有可原,毕竟在一个匆促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东西。但当文学史已经解决或者说是满足了教学需要之后,集体写作模式就显出了它的局促:粗糙、滞后、说教意味浓厚。事实上,今天的文学史大多都是作为教科书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合作出来的文学史总是以客观、公允的面目出现,沿袭至今,那些曾经存活在历史中的鲜活生命和精神气质被过滤得一干二净,只是剩下几条干枯的定理供学生考试时用。这样的文学史的后果是不仅遮蔽或放大了局部历史,更影响了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限制了文学史写作的视野,无法在学科体制之外对文学史进行整合。因此,吴秀明等对集体写作模式提出了批评:“从根本上说,它是与个性化的文学史相抵牾的,使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很难作为个人的研究成果来表达。”[5]

“个人的研究成果”必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个性化不同于个人化。个人化也有可能写出那种四平八稳的论调,而个性化写作发出的却是独特声音。它可以随俗,但不流俗。用昌切先生的话来说,“当代文学是我理解的当代文学。我就是我,不与他人完全重合,我讲的当代文学自然就不应是他人的当代文学。”[14]个人化的文学史写作就是要写出“我”心目中的文学史。一味地纠缠于概念,就会省略掉文学中大量丰富的细节。文学史是由大量的细节构成的,而对这些细节的取舍则反映了写作者对文学的个人化理解。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历史丰富性的还原。以前我们过于重视宏观建构,结果历史在我们的手中因架空而变得苍白。近几年对当代文学史料的重视也反映了对这一趋向的反思。李陀先生说:“这两年,我曾经和好几位文学刊物的老编辑建议,他们应该多说话,对80年代的往事发表意见,甚至专门编写《八十年代文学编辑史》(我觉得这就是文学史写作,写出来,一定比现在那些干巴巴的高校教材好看多了,也实在得多了),可惜至今还没有人动手。”[15]现在已经有这样的书籍出版,比如,刘锡诚的《在文坛的边缘上》、汤伏祥的《恩怨沧桑——现代文坛恩怨一瞥》等书。看了这样的资料,我们会感到文学史的发展既有自身的构建力量,也受到某些文学之外的、偶然性的力量的牵引。这样的资料除了亲历者,是难以为人知晓的。如果不知道这些“内幕”,还情有可原,但知道之后仍然就文学自身寻求规律,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个性化并非随意化、简单化。而是要尽可能地回到历史现场,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去阐发感悟。在这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在这本书中,作者采取的是描述与阐释相结合的方式,不轻易下结论、找规律,由此可见作者的态度谨慎。他在描述文学史的发展时,不是去寻找单一的历史动力——这是治史者常用的方法,似乎这样以来就揭示了历史的奥秘,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而是从文学内外去描述一种“历史的合力”。正是这种“历史的合力”构成了文学发展、演化的动力。这是洪子诚先生在方法论上的策略和带给我们的启示。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本是破除规范的,结果成了另一种规范。

个性化写作可能有违正统、规范、体系,可能会被认为对历史不负责任。但不可否认,以相对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个性化写作应该成为贴近历史的方式之一,甚至对于文学来说,成为一种主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主义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含有妥协、中庸的味道。但在“我们的时代常被称为相对主义的时代”[16],与追求本质性存在的绝对主义相比,相对主义就显出了它的宽容性、开放性和真实性,“如果说有什么客观真理的话,那就是相对主义较之绝对主义更为真实。”[17]如果说绝对主义暗含有某种理想气质的话,相对主义也不会走向消沉颓废。相对主义不会轻易下结论,不会盛气凌人、唯我独尊。它从来不会以公正的面目出现去做历史的裁决者,这体现了它对历史的尊重和评说时的严肃。也许相对主义和辩证法本就是一对连体兄弟,只不过一个高尚,一个低俗,名声不同而已。

如果说绝对主义抽取的是历史的骨髓,那么相对主义则保留了历史的面貌和躯干,这就是多元化历史的存在。多元化的视角让我们看历史时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从而避免了对历史的单面化、绝对化认识。相对主义是多元化存在的前提,而“多元化实际就蕴含着相对主义。多元化意味着权威话语的消失,不再存有什么绝对的本质和至高无上的绝对真理,一切都处于过程中,一切都随时间而改变,因个体而不同。相对主义本质是个体主义、流变主义。”[18]因此,面对由个体的、情感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思想的、制度的等诸多合力形成的文学历史,相对主义提供了一个多元化文学史的展示平台。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文本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文本内部。它以宽容的态度将文学的碎片联缀起来,这可能会造成文学史叙事的矛盾、抵触、断裂,但这不是相对主义的错,而是因为文学史本身就处于一种浑沌状态。规律的产生是人类把握时间、空间、社会的方式和工具。历史只会提供一堆杂乱无章的现象,不会产生规律。当我们建构文学史时,也是重构自我的心灵史,是对浑沌历史的一次心灵感悟。对此,王晓明甚至直言:“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全拴在那所谓学术的木桩上……既然历史已经铸就了你那种抒情的批评个性,为什么还要硬给它套一件思辨的外衣?”[19]

个性化写作的目的是要建构一种福柯称之为“总体历史”的历史。相对于传统的“全面历史”,“总体历史展开的却是某一扩散的空间。”[20]这个空间里没有可供阐释或起到凝聚作用的内核,也不会提供起源的本质和意义。那些历史事件悬浮于空间而不是排列在同一个意义平面上,并没有关联绝对性。这似乎有悖于惯常的历史方法,因为“好像在人们对溯本求源,无限追寻先源线,恢复传统,追踪发展曲线,设想各种目的论和不断借用生命的隐喻等做法习以为常之外,对于思考差异,描写偏差和扩散,分解令人满意的同一性的形式深恶痛绝。”[20]但情感上的喜好和理性主义的先天优越性,并不能取消这样一种断裂和差异的历史的存在。“一切事务背后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东西’:不是什么无日期的、本质性的秘密,而是事物没有本质,或其本质是用完全不同的形象一点点制造出来的这一秘密。”[21]多元化的历史就是给历史以多维度而不是本质性的描述和解释。

也许,当我们放下对待文学的神圣感和焦虑感,以一种“余裕”的心态去面对,可能会更好地处理文学的历史问题。文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产生于日常生活,又回到日常生活。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文学的价值才会真正产生出来。也许,程光炜先生的一句话会让我们对文学乃至文学史有一种重新的认识:“小说的真正的历史位置其实就是‘末技’,以平实的笔调叙说人生之变化多端,以玩赏的心态注目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小说不过是放在枕边供人消遣的一件艺术品而已,而这种见解不过是小说在中国自出现一千多年来的一个普通道理。”[22]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M]//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M].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M].孙周兴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61.

[4]温潘亚.寻找大树生长的年轮——文学史观论[J].学术交流,2001,(6).

[5]吴秀明,陈林侠.文学史体制的现代生成[J].学术研究,2004,(2).

[6]张桃洲.当代诗歌的微观历史[J].读书,2007,(6).

[7]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3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39.

[8]200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举行,会议由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杂志社和《外国文学》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美国、法国、新西兰和国内各地的数十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就科学主义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的介入、文学史写作的经验教训以及当前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9]李昌集.文学史中的主流、非主流与“文学史”建构——兼论“书写文学史”与“事实文学史”的对应[J].文学遗产,2005,(2).

[10]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55.

[11]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理论的自我演绎造成的后果是“文学终结论”。 其实,当文学研究界在制造出文学终结论这种话语的同时,又成为拯救这种话语的中坚力量。但这种论调并没有在文学作者中产生焦虑,倒是在文学研究界——尤其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引起恐慌,这倒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12]杨念群.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J].读书,2007,(4).

[13]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文艺研究,2004,(3).

[14]昌切.授体 当代文学 受体[J].武汉大学学报,1997,(6)

[15]李陀.另一个八十年代[J].读书,2006,(10).

[16]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

[17]汪民安.福柯的界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67.

[18]李文阁,王金宝.生命冲动——重读伯格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0.

[19]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07.

写作思维论文篇6

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研究对象的双方表面上对立实则统一。即进行对立统一思维法。

例如: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如果不对其进行辩证思考,这里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张爱玲本人“三恨”后面的“三爱”,“恨”得越深,“爱”得越深,正所谓爱恨一线间。

辩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外界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

因此辩证思维也要求我们有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二、辩证思维的几个思考维度

基于以上阐释的辩证思维的特点,我从四个维度来对辩证思维进行定向思考和衡量。

基于对立统一的看法,提出文化度向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空间度向的比较性思维。

基于发展变化的观点,提出时间度向的发展性思维。

基于从本质上认识对象出发,提出心理度向的深刻性思维。

即:

时间度向――发展性思维;

空间度向――比较性思维;

心理度向――深刻性思维;

文化度向――批判性思维。

三、实战展示

1.展示文题,引导学生尝试对“喧嚣与宁静”这个主话题进行辩证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2.辩证思维精析

(1)从心理度向来思考

宁静,其实就是于锦瑟流年中添一抹淡然;宁静是我们心中狭小而精致的土地,一湾轻妙而安静的风景。喧嚣源于汲汲于世间的功名利禄,盲目地顺从社会的标准;利益往来、娱乐浮夸的阴沟滋生了喧嚣;喧嚣是功名利益相互摩擦的聒噪刺耳声……

(2)从时间度向来思考

任何现象的产生,早期都是喧嚣的,后期经过摩擦、融合趋向宁静;有价值的会因宁静沉淀为经典,无价值的会在“安静”中消逝。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

(3)从空间度向来考虑

同一场合,同一时间,不同的人,有的人在喧嚣中喧嚣着,有的人在喧嚣中宁静着;不同的时代中的人,宁静与喧嚣的表现各不相同。

(4)从批判性思维来看,我们必须在喧嚣中存在着,生活着,要批判地对待,清醒地以一N态度或姿态生活其中,批判的过程是宁静地生活在喧嚣中,而非逃离、归隐,否则批判没有意义。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存在。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宁静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3.思维定位及优秀范例

【思维定位】

“要寻得宁静,要远离喧嚣;要做到‘心远’;远离环境的喧嚣只需我们找一静地即可……”这样的见解是空话,是没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心静世界宁,心闹世界喧;携宁静与喧嚣共舞……”这样的见解才是有效有深度的。

【优秀范例】

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

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

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4.优秀辩证思维范文:

沉淀喧嚣

阚浩东

喧嚣的潮汐不曾退去,被潮汐涤荡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喧嚣流行在街头闹市,发起于一群人的聒噪与计较;是蜂拥而至的人们对特价商品的围堵抢购;是货摊上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是穿金戴银的豪奢游客望向金字塔顶的占有目光……

喧嚣还潜伏在文学的原野中,《易经》走向十字街头,成了给人算命的“百宝箱”;僧人走向熙攘大街,成了披着袈裟的推销员;孔子被抬出来祭拜,成了政府赚钱的表演秀……

世界沸腾了,不在乎再加点“料”;世界粘稠着,不在乎再多些“汤水”,这样一锅喧嚣,人们只能被熬煮着,熏染着,浸润着……我们无法逃避,因为我们都是局内人。

局内人的我们,要明白喧嚣只是表象。有如水面,波澜起伏下必有暗流;当社会的大铲搅起一个个个体,我们棱角与棱角磨合,想法与想法碰撞,唇舌与唇舌交锋……所以早期的喧嚣是必然的。早期的喧嚣是意见不一时的杂乱起哄,也是齐步前进前必经的推搡,没有喧嚣也就无所谓宁静。一旦,外物来袭,没有了喧嚣,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复制品,没有了灵魂与自己的声音,这种死寂与喑哑是最可怕的。

但千万不能让喧嚣持续,喧嚣熬煮得过猛,人们会“糊掉”!

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喧嚣过后,来一剂宁静的思索,来一剂静心的辨别;来一味让自己神清气爽的荷叶,溶于降火去燥的黄连……让自己静下来。

静下来,让宁静成为一种气质。

诚如王开岭所说:“我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爆发力,信仰执行力,远远不够,不够辽阔,不够高亢,不够硬朗和健壮。”因为有了对物欲的疯填,我们不愿去或来不及关怀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没了质感;因为对社会价值观的妥协,我们在喧嚣中放弃了自己的喜好与追求;我们不去眺望,不去关怀,不去扩张生命的宽度,不去抹亮生命的色彩,不去为自己的生命而活……喧嚣让我们走向了平庸!

唯有宁静,才能让我们掌握生命的主动权,重归博思和深思的内在,去净化、去思考、去剔除名利的喧嚣,抽离无理的叫嚷,让宁静的春风吹醒内心的原野。

我们不要做喧嚣的“侨民”,要做自己的主宰,让宁静化为喧嚣背后的倩影。

写作思维论文篇7

1.思维的敏捷性。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快速提取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及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写作素材。写成1000字以上的作文。

2.思维的灵活性。(1)能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2)根据写作要求,变通知识结构为写作服务。

3.思维的深刻性。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地剖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1)材料与观点要统一,论证、分析的层次清楚,逐层深入,环环相扣。(2)在阐述论点及论证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准确、严密。

4.思维的独创性。(1)要有独到的见解。(2)使用的论据较新颖。(3)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个性,能吸引读者。

5.思维的批判性。①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②能判断出别人作文的优劣,取其长处,丰富自已。③能针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有所改进。

二、针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 1.给材料作文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①提供一个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炼论点,从而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②提供若干论点与论据,从中选择最佳的论点与论据的搭配。这样训练更深入,不仅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而且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集中思维转化,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

③教师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的目的。

2.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审题、构思,加强议论的力度。

如面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从几个方面找出论证思路。比如通过内外因的关系来构思: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近墨者”是否变色,主要取决于内因。用这个论证思路,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近墨者未必黑”的论点。再比如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分析:一定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近墨者黑”的可能性较大。以此思路可以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还比如从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近墨者,原来并不黑,但可以随着矛盾的转化,有可能变成黑色,反之亦然。

还有一些论证思路,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思维,写出的文章就不那么肤浅了。

②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逻辑常识,使之在论证中自觉地恰当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使文章合理、严密、说服力强。

写作思维论文篇8

一、学习逻辑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花大量时间进行讲授当然没有必要。但是,如果挤出一点时间,介绍一些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既不会占用教学时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严密、合理。

学习有用的逻辑知识,要结合语言运用和写作进行。语言表达中的词语推敲、句式选择、段落调整、观点阐述、材料取舍、论证展开,无处不体现着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逻辑混乱等问题,可以有意识地引入逻辑知识来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议论文阅读教学之石,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之玉

高中教材所选的议论文,论证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推理合乎情理,特别适合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范本。一方面,我们可以以此为范本,了解作家在观点论证、行文推理等方面的布局,体会作家思维的逻辑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苏洵的《六国论》,在论证的严密性、逻辑性上就特别值得借鉴。全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中心突出。在分论点的设置,行文的推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供学习之处。教学时,我们要以此类文章为典型个例,充分引导学生学习作家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借助典型议论文范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概括与归纳、比较与分类、推理与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而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是一种推理方法。针对议论文教学,概括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而归纳是对所学的零散、杂乱无章的议论文知识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分门别类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针对孟子、荀子均擅长比喻论证,就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喻论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比喻论证的一般特点与作用,并引导其写作时学会运用。

比较与归类,是逻辑思维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概括归纳密切关联。通过比较,辨别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异同或高下;归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事物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并以此进行分门别类。在议论文教学中,既可利用典型议论文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的分析来训练,还可以将同类作品不同篇目进行比较。比如《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今之众人择师教子而自己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反复论证,批判当时社会上不重师道德的风气。比较是学生逻辑思维训练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学会运用比较,掌握归类,逻辑思维的能力自然就会上升。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画文章的思维导图的方式,以三段式推演、图表等形式,学习作家是如何从一般性的材料中,推出结论的。

三、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书面表达要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课标》中的这几条,其实就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恰恰是现在许多学生最薄弱的。为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中,老师首先必须在写作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环节的指导中,着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逻辑的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逻辑性。

审题、立论是写作首先碰到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跑题、表达不清或表达自相矛盾等。这时可以运用概念知识来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概念,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同一个词语中不同的概念;词语运用的贴切与否直接影响着概念表达的是否明确。

立论则与判断紧密相关。判断要恰当,就要注意句子成分间的搭配要得当,所用词语不能前后自相矛盾,句式不能杂糅等。

写作思维论文篇9

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议论文思维意识相契合。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有较强的评论意识。“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确实到了一个认识自我、思考未来(内察与外省)的阶段。会被外界的一事一物而吸引,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在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往往也有积极的回应。

“不动脑子的假大空作文”是怎么形成的?高中生议论文思维意识往往呈现厌弃继而应付的特点。高中生拒绝的往往是无法陈述主见(没有能力清晰表达)、陈述主见无法得到认同(或理据不足或自身认识确实有局限)的痛苦,主观错误地认为老师让我写的都是我不想写的(我有能力写好的、有心关注的与作业、考试无关)。是的,有不少学生的随笔写的很好,却无法写出老师要求的“好作文”,自卑的学生说“我不会写”,自信的学生说“我不擅长写”。应付的是让他们生厌的“有形的”“目标明确的”系列的“议论文”写作任务。当“学写”完全成了形而上之物,追求如浮尘般的表象与末节,渐渐死寂的是如火山般涌动的青春的思考与表达的冲动。

二、议论文思维意识的激发与文体定格

议论文思维意识的觉醒实质上就是文体意识的觉醒。学生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写作指导重在激发表达的潜意识。

什么是议论文思维意识?即我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并极力陈词说服。什么是“议论文”的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是对文体本质的把握。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注重以理服人,严密清晰的分析推理,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可以简化理解为表达一个观点或一种态度并用论据来阐述理由。两者诉求相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议论文没有统一的范式,以固定的模式来为文体定格的方式是僵化的、不科学的文体定格方式。

三、高中生议论文思维力当着力提高

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议论文思维力不相协调。1、思维的动荡性,评论的不成熟性。高中生思维敏锐、独立而有批判性,但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面,容易偏激、迷惘、忽左忽右,不知何去何从。2、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但往往未尝试换位、多角度思考。思考的动机层次提高,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结果会出现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心理冲突,有牢骚等消极情绪。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信息时代,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念,缺乏较为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诱惑,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进而影响自身对生活、对学习、对老师、对社会的看法,所以,高中生当着力提高议论文的思维力,这是议论文能力提升的关键。

四、议论文思维张力的共性构建与文思开阔

议论文思维张力是源于思维意识生根后的枝繁状貌,思维的繁枝伸展,茂叶丛生的百花园才能形成。议论文思维张力的共性构建有两大层面。

(一)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的抽象逻辑层面进行分析、评论,即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面。与通常主张不同的是,它的思维意识是有张力的。它可以是俱到式的逻辑,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比如“尝试”这个话题,由“什么是尝试”到“为什么要尝试”再到“怎样尝试”。也可以是选择性逻辑,如选择其中一个逻辑层面或某两个角度(可以由表及里纵向式,可以多侧面横向式)。比如“幸福”这个话题,选择“是什么”这个角度探讨“什么是我们理解的幸福”。也可以是任选择其中二个逻辑层面组合,比如“中国梦”,可以从“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中国梦”到“我们如何可行地实现中国梦”。它甚至可以有“倒序”的可能,比如“低调”这一话题,主体部分充分论述它的重要性、必要性等,但在最后适当地交代一下文中所倡导的“低调”在新时代的内涵也是可以的。这样的逻辑思维呈现多样性、变化性,富有思维的张力。

(二)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从其所涉及的自然、人生、生活、社会等生活的感性层面切入进行分析、评论。当然,四个层面还可细化至更小的切入点,比如“社会”这一角度可细分为“政治、历史、文化”等等;“文化”有包括“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等等。比如“低调”这一话题,从各个不同的领域去探讨自会五彩缤纷、精彩纷呈。还有,感性生活层面的切入依然可以借助抽象逻辑层面来纵向建构,如“学习生活的低调是什么状态”,“有什么意义”,“如何保持学习的低调”。也可以从生活的感性层面横向式建构,比如由兰、梅内敛之风骨,淡远之风韵,到人生的格调淡远、沉潜。也可以是批驳式的时评体,如当今社会精英式的家庭教育,辨证式批驳,欲抑先扬是批驳,深入生活,理性反思。

五、思维路径的建构与作文模式的建构的区别

写作思维论文篇10

一、数学论文写作对小学生理性思维的作用

(1)帮助学生分清主体与客体。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存在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不全面。而在研究数学的时候,应该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研究事物,是不应该带有任何主观的色彩的,这样一种客体化的研究立场十分重要。就比如在数学定理证明过程中,是不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喜好来进行证明的,是不能够想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要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环环相扣以后才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论文写作的时候,需要用严格的论文标准来要求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注意到自己行文上的逻辑性,还需要在论文的内容上言之有理,用事实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说明。小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应该是建立在解决问题、证明问题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他们在思考某一种问题的时候,才能够顺着一定的方向去进行思考和证明,从而使得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2)促使学生精确地、定量地认识事物。小学生的年纪小,在描述事物的时候,也往往缺乏定量的观念,仅仅是笼统地对看到的事物进行描述,而培养学生能够精确性、定量地研究事物是学生研究科学事物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求,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因此通过数学论文的写作,就能够使得学生站在更加精准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规律,这也能够揭示自然界中的数学规律。小学生的数学论文都是基于生活和数学课程提出的,比如根据函数写作的论文,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增加了对函数的认识,而且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认识不能够想当然,而是应该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小学数学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数学的精确性和定量性,从而掌握正确事物的方式。

(3)培养学生批判性、开放性精神。在进行学习研究过程中,具备批判性、开放性的精神,不仅能够使得学生不盲目崇拜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也能够包容别人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意见,能够批判性地吸收别人思想中的优秀成分,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只有学生具备批判性的精神以后,学生才能够保持自己思维的理性,不人云亦云,也能够不固执己见,能够保持批判的态度来进行思考和发现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批判性的眼光,还需要具备开放性的头脑,这是追求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只有保持这样的开放性,才能够探索出更多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能够有所创造和发现。

(4)提高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小学生在获取外界事物信息的时候,往往运用的是直观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就相对较弱。而在数学论文写作的时候,学生就能够使得自己的抽象性思维逐渐提升起来。比如在学习“函数”问题的时候,在处理各种具体案例的时候,引导学生将具体的问题用数学模型进行替代,经过这样的锻炼过程,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函数问题。总之,在小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起来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利用数学论文写作提高小学生的理性思维

(1)关注学生心理特征。在对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智力提高,还需要关注这些学生还是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他们没有办法克服的不平衡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论文写作的时候,就需要营造出学生在心理上能够接受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够在心里上真正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此外,还需要关注不同小学生的学习差异,制定出不同学习目标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细心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后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论文写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

写作思维论文篇11

一、使作文命题由封闭走向开放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做好作文的命题,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关涉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目前,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现象极其普遍,使得学生无法打开思维,提高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无命题作文的办法,鼓励学生把随时的感想整理成文,做到有感即发,随感随发,多写冲动文。其次,即使不得已的任务文,教师也要力求使命题具有开放性,力避传统的封闭性命题。教师减少作文命题的限制条件,使学生找到接近自己生活的角度,找到自己有感触的话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有感触而写,其作文便有特点,使学生的作文特点得到彰显。

二、加强学生的语文修养,培养学生的写作观察力

提高阅读水平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涉猎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借鉴作者丰富的创作经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要求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与文学有联系的其他学科,拓展知识面,吸取营养,提高情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成为关注生活的有心人,应该和学生一起来观察、理解生活。教师要指导和告诉学生怎样为写作收集必要的素材,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将题材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特别重视学生作文的评阅工作

作文的评阅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批改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学生对教师的改动视而不见,结果受益甚微。总体而言,教师在作文评阅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各个水平的学生在其原来作文水平上有所进步。第二,尊重原作,谨慎修改。教师在评阅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尽量保留学生原作的写作特点,保留原作的面目。对于其作文中可改可不改的部分,要做到尽量不改。第三,作文评语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和赞赏性语言。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只要是学生进步的地方,教师都要给予鼓励,使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提高作文兴趣。

写作思维论文篇12

一.语言学家章熊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上世纪80年代,章熊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准确。因此,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目前应该注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联系。在培养和训练中,应该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并提出了“语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其要旨是从具体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训练思维,从而提高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最终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写作能力。

2、研究的成果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⑴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的手段、措施的设计来组成训练序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

⑵这个体系把语言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符合人们表达的实际需要,沟通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⑶这个体系开始突破以文体为中心的训练模式,着眼于学生主体表达的目的和表达行为。这种注重思维、语言,而非简单的文本制作的作文教学思想,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僵化模式的大胆突破,终于掀开了当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一页!

3、留下的研究空间

章熊先生仅仅设计了“说明性练习”,对于其他的“议论性练习”、“叙述性练习”、“抒情性练习”尚未拟订出相应的训练设计;训练的“知识点”不是写作思维最基本的思维规律、技术、思维模型,而是一种写作目的、行为(例如“说明性练习”)中的写作语言和思维,所以,训练的“语言”和“思维”的目标性不强,一般性的写作语言、思维的训练效果也就不是很强。

二.写作学家马正平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学理论称为“写作生长论”或“非构思写作学”。主要是从赋形、策略、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的,对写作思维的探讨比较全面、系统,有利于人们对写作思维的认识和操作。该理论对于强调演练操作、形成技能的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以赋形思维为终极的路径思维、策略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自组织生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

非构思写作 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

思维操作模型 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

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

在对人类思维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之后,马正平教授提出了写作思维的理论模型。他发现,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分析与综合),其内部存在着五种大的思维(分析与综合)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逻辑思维)、构成思维操作模型(空间思维)、过程思维操作模型(时间思维)、程度思维操作模型(数量思维)、相似思维操作模型(异同思维)。由此,揭示出了原因分析与综合、背景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他相似分析与综合、自相似分析与综合等,共18种微观思维操作模型、技术。在写作中,不但可以运用各种分析和综合的操作模型、技术来进行立意、选材,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与综合这种一般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是为狭义写作思维模型操作技术、艺术的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写作思维的技术准备。

2、研究的成果

马正平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先后提出了写作文化学、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等概念和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即非构思写作学,也称写作生长论。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理论,积极地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动力学写作教学训练的理念体系和训练方案。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动力学作文教材丛书”——《DCC作文导写导练》。随着当作学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重要发现,2001年,马正平又接连推出了“DCC”作文的升级版《新路径作文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和《新理念作文教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开创的研究境界

“语言-思维”训练的早期研究,大都是在写作思维学成熟之前,人们依靠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心理学、逻辑学和思维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和推进的。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结束了这一局面。尤其是思维操作模型的发现,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让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具有了“可教性”和“可学性”。

三.一线教师谢海龙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