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8 01:40:30

皮肤科医生论文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1

关键词:

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教学方法

儿童皮肤病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于儿童皮肤病的防治是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儿童皮肤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三级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随着儿童皮肤病学的发展,其教学工作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滞后,无法适应该学科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加之儿童皮肤病学临床研究的专业型人才缺乏,使得临床研究裹足不前。发达国家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模式不适于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实际,迫切要求在新形势下寻找更好的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模式,以推动儿童皮肤病学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1]。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教学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教学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本文从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现状着手,结合目前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对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就要求儿童皮肤科医生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授课教师在授课中,往往仅从生物医学模式予以讲解,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中局限于疾病本身,忽视了患儿作为一个个体的社会属性,这势必导致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

1.2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

儿童皮肤病学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且随着儿童皮肤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迅速,特异性皮炎、湿疹、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国内外诊疗指南日新月异。然而我国当前的儿童皮肤病教材知识比较陈旧,远远赶不上儿童皮肤病学研究的更新速度。比如,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仍将激素作为血管瘤治疗的金标准,而临床早已将普萘洛尔作为血管瘤的首选治疗药物。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认知。

1.3教师不重视学生整体诊疗思维的培养

儿童皮肤病患者在罹患儿童皮肤病的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其他疾病,这就要求医生有整体诊疗思维,不能把目光仅局限在儿童皮肤病一种疾病上。然而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多围绕本学科单种疾病进行讲解,忽视了皮肤病在多系统的损害,不利于学生整体诊疗思维的培养

1.4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我国儿童皮肤病学课堂教学仍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对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改革的建议

2.1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理念指导儿童皮肤病学教学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单一病种为载体,在临床教学中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鼓励学生与社会工作者协作,参与儿童皮肤病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救助。同时,教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兼顾儿童皮肤病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注意保护患儿隐私、对患儿及其家属态度亲切、和蔼,注意在一些慢性易复发的皮肤病诊治过程中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2.2向循证医学、整体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目前,医学已经告别经验诊疗的时代,以数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已被广泛引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2]。西方国家已将循证医学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其制订诊疗指南的主要依据。我国儿童皮肤病临床治疗广泛采用美国、欧洲儿童皮肤病诊疗指南以及我国卫计委统一制订的诊疗规范,因此,带教教师应将这些诊疗指南及诊疗规范用于儿童皮肤病临床教学中,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观念,让学生掌握各种循证医学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各种证据,从而指导儿童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我科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及临床教学医院的皮肤科,在临床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儿童皮肤病内科知识,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儿童皮肤病外科及儿童皮肤激光科轮转,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皮肤病综合治疗原则,树立疾病的整体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为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皮肤科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3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临床教学中,儿童皮肤病学带教教师要掌握专业知识,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可采用案例教学法[3],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所授知识融入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课堂讨论及课后总结,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通过引入典型病例患者,让学生通过复习、查阅文献,对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学等相关检查、治疗等知识融会贯通。在有限的临床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形成临床思维,为今后的临床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PBL教学法[4-5]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围绕某种儿童皮肤病的诊治提出一些问题,先让学生提前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论授课时,教师再在课堂上讲解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就该儿童皮肤病的诊治进行讨论,通过充分的讨论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对这些新问题给予解答,再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于早期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及模式,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皮肤病学发展的需求,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儿童皮肤病专科人才、更好地服务广大儿童皮肤病患儿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志荣.儿童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8(10):1219-1223.

[2]李幼平,姚巡.循证医学回眸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2006,27(5):76-79.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2

皮肤科学不仅是一门致力于研究皮肤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而且需要研究如何让人们的皮肤看上去更美。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病人咨询医师不仅是为了皮肤病的必要治疗,而且是为了美容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正确的方法能够祛除或减少不美观的瑕疵,令肌肤充满青春光泽,甚至延缓按照自然规律应该发生的外观变化。1995年10月,国际美容皮肤科学会在意大利应运而生,她是首个将皮肤科学和美容科学两个不同领域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学术团体。由该学会主办的国际美容皮肤科学术大会,旨在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皮肤学专家和美容学专家,提供学术交流、探讨最新皮肤美容科技的场所,以共同研究和推进美化人们外表的科学技术。这是世界皮肤美容学界最具权威的学术大会之一。国际美容皮肤科学术大会已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在马耳他和巴西里约热内卢成功地举行了两届,下一届会议将于200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

本次会议一共发表了378篇论文,包括123个口头发言、30篇壁报交流论文和225篇刊载论文。与会人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美容皮肤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美容皮肤科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色素性皮肤病;光保护及防晒剂研究;光老化与皮肤抗衰老的研究;美容外科(含美容皮肤外科);除皱与嫩肤术;皮肤美容激光;毛发护理;痤疮的防治;皮肤保健;美容皮肤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其它损容性皮肤病的防治;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等。

全球最知名化妆品企业争相闪耀

参加此次大会的企业包括宝洁、欧莱雅、科医人、高德美、资生堂、默沙东等,除了参加学术会议,他们还举办卫星会议和大型产品展览,展示他们最近的技术成果。其中宝洁、欧莱雅和资生堂三大化妆品公司如璀璨明星,争相闪耀。三家公司均以较大面积占据展区最抢眼的展位――日本资生堂居进场之中,宝洁、欧莱雅分居两侧。三家公司展台布置精美大方,各种咨询、试用、调查、体验、互动游戏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据称在宝洁公司的展区,每天有100多人试用玉兰油面膜。宝洁和欧莱雅公司在展场周围举行的各种卫星会议则吸引了数以百计的专业人士和媒体记者参加。尤其是本次大会的钻石级合作伙伴――宝洁公司获得了唯一的105平米超大面积展台,展出了公司最新科技的产品――玉兰油净白莹采系列、多效修护系列产品、海飞丝去屑润发精华露、玉兰油多效呵护沐浴乳等,这些产品与张贴的大幅产品海报一起相得益彰,气势不凡。另外,他们还将玉兰油全新的品牌形象专柜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展场,并在专柜中展示了最新推出的高科技产品――玉兰油新生唤肤系列,使人印象深刻。在学术论坛上,宝洁公司携神户美发护发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建士、辛辛那提护肤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Donald L. Bissett博士、中山医科大学赖维副教授等业内权威人士所作的精彩演讲吸引了600多听众到场,许多人站在过道上做笔记,掀起了论坛的一个高潮。宝洁公司为何对此会如此重视,不惜投入重金参加会议呢?该公司美容护肤品技术市场部的皮肤专家鲁慧医师说:“现代护肤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与皮肤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好的产品必须经过专业人士认可,参加这个会议,即是与专业人士广泛地接触,与医学界同仁紧密合作,分享新的技术成果,听取他们的意见,以确保玉兰油品牌保持高科技含量,安全有效地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优秀的美颜产品。”在这次会议上,宝洁公司向与会人士分发了大批产品供试用,鲁慧医师表示会后还要同他们继续联系,他们的试用意见会成为公司研发产品的重要参考。

皮肤美容学的兴起促进化妆品业的发展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3

皮肤对于人来说是具有最高表现力的器官,如果从身心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又可将皮肤作为心理器官。人的人格倾向以及人的心理矛盾的变化往往通过人的情绪变化发展,通过皮肤病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皮肤科的身心疾病种类颇多,但主要有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和荨麻疹等,这些皮肤疾病都具有皮肤瘙痒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探讨皮肤科身心疾病与中医的辨证治疗,对皮肤科身心疾病的身心因素、中医辨证分型和中医辨证治疗进行具体论述,详细报告见下文。

1 心身因素

皮肤瘙痒症状主要由于外光看似正常的皮肤产生剧烈的瘙痒,患者用手搔后皮肤出现了抓痕、色素沉着、血痂等继发性的病变。慢性肝肾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皮肤干燥、体内肿瘤、神经官能症及妊娠等都是此病的体内因素,它们都与患者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着关联;另外气候的变化以及接触了皮毛、化学物品和肥皂等都是此病的体外因素。

通过心理动力学者的研究,其认为导致心因性瘙痒患者的原因是其过分的对爱的要求,当患者的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些人的情绪都会有很大的波动和改变,其表现为愤怒和焦虑,他们往往不会将自己的愤怒和焦虑的情绪表露于公开场合,因此这些不良的情绪便指向了其自身,从而使得在心理应激条件下,受试者产生了对痒的刺激变得较为敏感的瘙痒症状。在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内疚、烦恼和愤怒的情绪还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的瘙痒行为和瘙痒感,其耐痒的能力也会被削弱和降低。因此,要治疗和解决各种皮肤性疾病得,从人的心身的医学角度和立场出发。

2 中医辨证治疗

2.1 一般资料 随机的选取了在我院皮肤科在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进行身心疾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0-69岁。前来诊治的80例患者主要皮肤病类型为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和荨麻疹。据临床观察和询问,患者全身瘙痒,面色暗黄部分患者面部有黄雀斑,皮肤干燥,四肢躯干上出现血痂和抓痕现象;通过询问患者,其平时口干咽燥、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脉沉弦细。所有患者均符合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分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理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的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患病原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在中医辨证理论中将皮肤病分为三种证型:①肝旺血虚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波动引起瘙痒发作和瘙痒的加剧,舌质出现红苔薄黄,脉沉弦细。次类型对见于老年人,且病程较久的患者。②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瘙痒的同时还常伴有大便泄泻或秘结、腹部疼痛、神疲纳呆,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肠道内有寄生虫。③风热血热型,主要症状为舌质红苔,舌苔薄黄,多由于被褥太暖引发的瘙痒和瘙痒加剧。该类型多见于年轻患者和患者发病的初期。(2) 方法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在观察组中对三种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①对肝旺血虚型皮肤病患者,使用养血平肝,祛风润燥的治疗原则,主要中药组成为:熟地、麦冬、山茱萸、五味子、防风、薄荷、当归、珍珠母、生白芍、玄参、僵蚕、胡麻仁、刺蒺藜根据病情轻重对药物进行加减。②对于脾胃湿热型,采用清热化湿,疏风解表的辨证性原则。其中药药物组成为:防风、薄荷、荆芥、黄芩、茯苓、刺蒺藜、大黄 、土茯苓、白术、滑石、黄柏;针对肠寄生虫患者加入苦楝皮和大白。③风热血热型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本着凉血疏风清热的治疗原则。其中药药物组成为: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荆芥、牛蒡子、防风、蝉蜕、苦参、夏枯草、生地、木通、丹皮、当归、赤芍、生龙牡各( 先煎)。观察组中三种证型患者数.

2.3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时间和疗程的治疗,采用了统计学的数据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了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3 讨论

在中医文献的《内经》这本医学著作中,就有了“诸痛疮痒,皆属于心”的记载,而唐代的《千金方》对皮肤瘙痒顽疾也有具体的描述,“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瘙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妇人血虚,或通身痒,或头面痒,或虫行皮中。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2]。中医对于皮肤科的身心疾病的观点认为,致使该病的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风邪而致。据记载古人认为,风起而盛瘙痒就发,无风痒就不作,说明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跟风有关[3]。在医疗实践中,对使用中药治疗皮肤身心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能去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皮肤病主要以祛风为主,因此祛风药物在皮肤疾病的应用上十分广泛,常用的祛风性中药有:苍耳子、蝉衣、白癣皮、地肤子、荆芥穗、乌梢蛇、刺蒺藜、全虫等[4]。中医辨证治疗理论认为,祛风治风首先的治血,血行风自灭。 再加上皮肤病患者多受情绪和精神意志的影响,其肝内藏血,患者肝火旺而体虚,中医用药主要以凉血疏风、补血养阴、疏肝清肝为方向进行药物的有效选择。

对于导致和引起皮肤病的心理因素的,其治疗的重点就是帮助病人改善其情绪状态和避免甚至移除社会性刺激物对患者的心理刺激[5]。帮助和告诉患者要合理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于紧张,消除患者不安的潜在情绪,纠正患者性格中的不良因素表现,同时加强对受情绪紧张和情绪痛苦患者的疏导工作,鼓励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皮肤病的护理,患者要注意调节和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禁忌饮酒,少食鱼虾蟹等动风性的肉呢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6]。注意其情绪和心态的调节,避免心烦、愤怒、焦虑等情绪,造成加重瘙痒症状以及促使症状的再次复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物、被褥、棉质品,从而减轻低皮肤瘙痒的体外刺激。

总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治疗皮肤科的心身疾病,针对性的及时辨证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其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第1 版:191 - 197.

[2]苗凌娜.皮肤科的身心疾病与中医辨证治疗,医学信息[J],2011,5(11):112.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2):第1 版:410 - 413.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4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白(white crust; psoriais)早有记载,有“白、干癣、风癣、顽癣、松皮癣、蛇虱”等病名[2]。对于其形态和特点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定为国家标准中医药学名词―白。(详见表1)《诸病源候论・干癣候》首先描述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所生,若风毒气多,湿气少,则风沉入深,故无汗,为干癣也。”[3](见图1)。唐《外台秘要》及宋《圣济总录》等对干癣的描述均囿于此。《证治准绳》首述白,曰:“蛇虱遍身起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痒,搔抓起白。”《外科正宗》首述风癣,曰:“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外科大成》曰:“白,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之起白,俗称蛇风。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4]《洞天奥旨》曰:“白壳疮,生于两手臂居多,或生于身上者,亦顽癣之类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癣症情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源,干湿风牛松刀癣,春生桃花面上旋。白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容外。” [5] 介绍了白、干癣和松皮癣。《外科证治全书》描述更细致,曰:“白,一名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处,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朱仁康1953著《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称牛皮癣(干癣),李林1989年著《牛皮癣中医疗法》,仍称牛皮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定名为白名词,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再一次确定白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年和2013年中医药学名词最终定白为国家中医学标准名词。定义:“以皮损如松皮,形如疹疥,搔起白皮为主要表现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疾病。相当于银屑病。”[6]

2西医名词源流

在国际上,18世纪前,银屑病(psoriasis)与所有鳞屑性皮肤病相混,没有列为独立疾病。罗伯特・威兰(Robert Willan,1757~1812)于1809年第一个将银屑病作为独立皮肤病进行描述。维也纳的迪南德・希伯拉(Ferdinad Hebra,1816~1880)1841年对银屑病进行较全面的描述,希伯拉的学生海恩利希・奥斯匹兹(Herinrich Auspitz,1835~1886)1879年对银屑病病理变化及点状出血现象进行了报道,称为“人工性银屑病皮损”[7-8]。在近代西学东渐中,传教医师将西医传入中国,将西医学英文名词译成中文,不断进行医学名词规范工作,中国博医会建立名词委员会,嘉约翰、聂会东、高似兰[9]先后任主席,召开3次名词会议,还有与中国博医会合并的中华医学会会同中华民国教育部等机构12次开会审定,出版名词专著,在教科书中使用规范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病名各异,有牛皮癣、鱼鳞癣、牛皮症、鳞屑癣、干癣等名词,最后确定为国家标准名词―银屑病。德贞(字子固,John Dudgeon, 1837~1901),1864年接管北京施医院,据1869年医院统计表为内科、外科、眼科和皮肤科,1~9月共有4 518病例,其中皮肤科1 132例,皮肤科发病率占第二位,病症有苔藓(癣)、牛皮癣、蛇皮癣等[10]。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1824~1901),1859年创办博济医院,1866年创办博济医学堂,1887年创办中国博医会。1873年译著《皮肤新编》,这是中国和亚洲第一部西医皮肤科教科书,首次记述“鱼鳞癣”。记载:“第二十七节鱼鳞癣一症,皮略浮肿,而有白色干鳞,若将其鳞刮去,虽该处仍觉肿厚,而要之皮色则红也,大抵此症,不甚较痒,惟生于手足者,则患处之皮,将有裂隙耳。第二十八节鱼鳞癣初起,其皮略凸,其形略圆,而由渐生大,即有白鳞,若父母有是症,则将传染子女,盖此症,虽经略愈,而亦或复发,是殆延缠之症也,惟该癣自始到末,均无水疱小疮,患者此症者,其人多属无病,此又不可不知也。第二十九节鱼鳞癣有生头上者,在生于掌内者(即俗名鹅掌疯),更有生至大幅,及生出数点,而色白如灰者,医者不可不辨也。第三十节鱼鳞癣多生于膝与及手肘,若手心、脚心,而亦有此症者,则因疔毒而致也,至若头生鱼鳞癣,而与生水虫兹癞者,其一干一湿,又不相同,盖鱼鳞癣多属干的,若水虫兹癞生于头上,将有毒潺流出,而令发之交粘也。[11]”另记述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蛇皮癣(鱼鳞病)。记载了寻常型银屑病、掌跖脓疱病、头部及其他部位银屑病;其与牛皮癣和蛇皮癣的临床、鉴别诊断;并已知银屑病的遗传性。对银屑病皮疹刮蜡、薄膜、筛状出血现象的描写,早于海恩利希・奥斯匹兹。司督阁(Dugald Christie,1855~1936),1883建盛京施医院,1893年,盛京施医院收治住院患者537人,其中有牛皮癣1人。从神经性皮炎患者一般不住院的情况分析来看,司督阁收治的“牛皮癣”,应为西医银屑病始之病名。聂会东(James Boyd Neal,1855~1925),1897年译著《皮肤证治》名“牛皮症” [12]。清翰林院编修刘庆绶民国初著《皮肤病学讲义》教科书,名“干癣”。 [13]1920年,撰《中西皮肤病学讲义》教科书,名“鳞屑癣(牛皮癣)”[14]。海贝殖(Leroy Francis Heimburger,1889~1960),1928年著《皮肤病汇编》,为中国博医会和中华医学会教科书,名“牛皮癣”。定义:“牛皮癣,为慢性炎性之病,显大小不一之丘疹而盖以白鳞。”[15] 1935年,蹇先器译著日本土肥章司《皮肤及性病学》,是译自日本的教科书,在日本出版,在中国发行,名“寻常干癣(本病一名牛皮癣)” [16]。1940年,杨国亮在重庆首用“银屑病”。年届98岁的一级教授黄志尚回忆,1940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内迁重庆,杨国亮任教皮肤花柳病学,黄志尚师从杨国亮,杨国亮在教学和临床中使用银屑病名词。1953年10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皮肤花柳科学会于光元、杨国亮、周鼎耀等拟定《皮肤花柳病名词》初稿,将“牛皮癣”定为“银屑病”。1954年,于光元主编《皮肤病及性病学》教科书,名“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或干癣)” [17]。1955年,以“皮肤花柳病名词审定初步草案”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在医学文献中提倡使用“银屑病”名词。[18]1956年,吴鹤声“用抗银屑病软膏治疗银屑病”译文,发表在《江苏医学院学报》,在期刊中正式使用“银屑病”。2002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正式在《医学名词》中定为“银屑病”国家标准名词[19]。

3辞书记载的银屑病词条

《现代汉语词典》6版词条:“牛皮癣,银屑病的俗称。银屑病,慢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20]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版词条:“牛皮癣,银屑病的通称。银屑病,牛皮癣的学名。”[21]《辞海》6版词条:“牛皮癣①中医学病名……相当于神经性皮炎;②即‘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上称‘松皮癣'。” [22]

4讨论

4.1 白:甲骨文中就有“”字的记载。《周礼・天官》曰:“凡邦之有疾病者,疡者,造焉。”郑玄注:“,头疡,亦为秃也。”公元前500年的《五十二病方》亦有身的记载,分别指头部和身体的疮疡。王肯堂首作白病名。我国现代中医皮肤科创始人赵炳南对“”作了解释:“从其字形结构上看,病字头上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如同匕首刺入皮肤一样,以形容病情的顽固性,示病程的缠绵日久,牛皮癣与古代文献所记载白相吻合。”[2]现代中医在规范名词时定为白[6],作为国家标准中医名词使用。

4.2 干癣:隋(610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首用干癣病名,在古医籍中沿续,近代中西医都沿用干癣病名,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沿用干癣病名至今。

4.3牛皮癣:古代和近现代牛皮癣名词各有所指。《圣济总录・诸癣论》曰:“状似牛皮,于诸癣中最为厚,邪毒之甚者,谓之牛皮癣。”古代属于六癣之列,相当于西医项部神经性皮炎。西医进入中国,最早将“psoriasis”译作“牛皮癣”病名。需要指出的是,牛皮癣做为西医银屑病的曾用名,是中国博医会、中华医学会和民国教育部等机构正式命名的国家标准名词,并非俗称,由近代延续至今,逐渐更名为银屑病,后来辞书、医学文献否定历史,把“牛皮癣”定为俗称是错误之举。建议相关牛皮癣词条改为“牛皮癣,银屑病的曾用名(或旧称)”;银屑病词条改为“银屑病,曾称牛皮癣”。

4.4 银屑病:对于银屑病的命名,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杨国亮首用银屑病名词,20世纪50年代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皮肤花柳科学会推动银屑病名词的规范使用,1955年以“皮肤花柳病名词审定初步草案”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上讨论,于光元1954年最早用于医士教本,吴鹤声1956年最早用于期刊。1949年以后,牛皮癣的诊治开始走向中西医结合。赵炳南先生也曾经这样回忆过将“psoriasis”命名为“银屑病”的过程:“在皮研所,我和西医同道商定共同搞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三个病种的研究。西医同道提出:牛皮癣并无真菌,称其为癣,不太合适。我说:中医有牛皮癣之名,指皮损坚如牛领之皮而言,并无临床上大量脱屑之实,治法亦不相同。经中西医认真研讨,始知中医所谓牛皮癣实际上指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所指的牛皮癣也不是中医所称的六癣之列。后来,我们取得一致意见,认为命名银屑病较为贴切。”此后,中国大陆逐渐以“银屑病”取代“牛皮癣”和“干癣”之称谓。2002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医学名词》中正式审定公布 “银屑病”为国家标准医学名词[19]。

综上所述,不同历史时期名词各异,逐渐归于统一,由国家审定公布的标准医学名词,中医名词为白,西医名词为银屑病,在文献、临床上中医和西医在具体叙述该病时都多使用银屑病名词,台湾地区以干癣为标准名词,银屑病为别名[23],也趋于认可银屑病名词。学术机构名称使用银屑病学组,会议为银屑病学术会议,中医和西医都趋于使用银屑病名词,鉴于此,建议中西医统一使用银屑病名词。银屑病词条试定义及释义:银屑病(psoriasis),又称干癣、白,曾称牛皮癣。是与易感基因遗传有关及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增生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包括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等类型银屑病。

杨国亮、于光元、周鼎耀等根据此病皮疹特点、病因,共同提倡使用银屑病名词。《诸病源候论》曰:“癣病之状,皮肉隐胗如钱纹,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里生虫。”[3] 古代医家认为凡有鳞屑皮疹皆为虫所致癣病,近代西医检验干癣和鱼鳞癣非虫(真菌)致病,与真菌引起的癣有别,目的是只将真菌病称为癣,其他无真菌致病者则需另称别名,从而避免病因混淆不清而误导医者。银屑病之病名即形象地反映该病临床表现,对皮损的色泽、形态的描写,银色比白色更确切、屑比鳞屑更精准,医者一看皮损,即可初步做出临床诊断,并在病因病理上断定鲜明。银屑病名词是传承、创新、严谨、科学的高度概括,堪称典范之作,体现皮肤科前贤高深的国学知识、深厚的文字功底、精准的定位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中.银屑病―最新诊疗进展[M].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 1-2,6,33,33-34.

[2]李林.牛皮癣中医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9:1-3.

[3]曹洪欣.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1)诸病源候论[M].2005: 617-618.

[4]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70-471.

[5]浙江中医学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01,414.

[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外科学、皮肤科学、肛肠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骨伤骨学[S].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62.

[7]王刚,张开明.银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8]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皮肤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53-154.

[9]马毳毳,刘艳,张建中,等.为中国近代西医皮肤病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外籍医师[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8):863-866.

[10]高,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4.

[11]嘉约翰.皮肤新编[M].广州:博济书局,1988:15-16.

[12]聂会东.皮肤证治[M].上海:中国博医会,1906:48.

[13]刘庆绶.皮肤病学讲义[M].北京:公记印字馆,出版年份不详:33.

[14].中西皮肤病学讲义[M].上海:上海中西医院,1920:14.

[15]海贝殖,杨传柄.皮肤病汇编[M].济南:中国博医会,1928:302.

[16]蹇先器.皮肤及性病学[M].日本:同仁会,1935:88.

[17]于光元.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116.

[18]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皮肤花柳科学会.皮肤花柳病名词审定初步草案[J].中华皮肤科杂志,1955:74.

[19]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医学名词(7): 整形外科学、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皮肤病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 中英文对照/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S].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66-67.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54, 1553.

[2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2版.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967,1573.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5

裴礼康医师的“炎症导致皮肤老化理论”指出,炎症和毒素是导致老化和老化疾病的元凶。这种发生在细胞层面的炎症,由很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引起:致炎的饮食(如高糖份的碳水化合物),环境刺激,免疫系统脆弱,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荷尔蒙变化,压力……

凭借其广泛的抗老化知识和研究成果,裴礼康医师开发出一套科学美肤三步法,通过减少和预防细胞内的炎症和毒素,延缓并改善老化现象的发生,全面保持健康和美丽的肌肤。

第一步: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排毒抗炎

包括高品质蛋白质,好的碳水化合物,健康的脂肪,丰富的抗氧化饮料和充足的水分。这些食品令身体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避免胰岛素水平忽升忽降造成的加速老化和各种慢性影响和疾病,如肥胖,抑郁,压力,忧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阿尔兹海默氏症,以及皮肤松弛和皱纹等。

而三文鱼更是裴礼康医师特别推荐的食品,因为它既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又是健康脂肪的来源,而且蕴含丰富的DMAE。

第二步:营养补充品(天然的抗炎剂)

除了维他命等传统上被营养学家推荐的补充品,裴礼康医师的研究发现有些营养成份拥有特别的抗氧化特性,并能作为有效的抗炎剂,如硫辛酸(ALA),酯化维生素C,DMAE,辅酶Q10,虾青素,生育三烯酚,乙酰左旋肉碱等。他将这些成分特别提取出来并申请专利,应用到其营养补充品中。

第三步:医师护肤品――针对性的抗氧化肌肤保养

裴礼康医师护肤品由独特的专利成分配方而成,给肌肤高效的护理。这种针对性的抗氧化肌肤保养能进一步提升肌肤的天然健康状况,令肌肤看起来更年轻和美丽。

裴礼康医师Perricone M.D.

裴礼康博士,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在皮肤医学和营养学都具有突出的成就。他突破性的研究,在皮肤护理和对抗由于年龄,阳光,环境和生理变化导致的炎症,防止皮肤受损方面获得了数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拥有一系列头衔,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令人敬畏:

美国皮肤医学局注册医师?国际皮肤老化研讨会主席?美国营养协会会员?美国皮肤研究院和皮肤研究协会成员?皮肤和老化医学杂志编辑

EliWhitney Award艾里惠特尼奖获得者。该奖项专门颁发给全美在科学发明和技术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个人,历届的获奖者中,包括第一架实用直升飞机的发明者,现代直升机工业的奠基人Igor Sikorsky伊高.西科斯基;短程线圆顶结构的发明者巴克明斯特.富勒。

获得美国医学促进学会颁发的Norman E Clark诺曼克拉克奖,表彰其在补充医药和替代疗法上的杰出贡献。

裴礼康医师还是知名的畅销书作者,多部作品名列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健康图书第一位:

――《The Wrinkle Cure》(《皱纹的治疗――发现医师护肤品的力量,给你年轻有弹性的皮肤》,中文版也有译为《美丽肌肤天然成》)

――《The Perricone Promise》(《裴礼康的承诺――28天3个简单步骤让你变得更年轻,活得更长久》,中文版也有译名为《佩礼孔的承诺》)

――《The Perricone Prescription》(《裴礼康的处方――让面容和身体恢复活力的医师方案》)

其他多部作品《排毒饮食计划――减去脂肪,皱纹和年龄的简单计划》,《痤疮的处方》,《裴礼康医师关于健康,美容和抗老的七个秘密》,《不老的容颜,不老的头脑》,也广受欢迎。裴礼康医师的“健康生活,科学护肤”的风潮

裴礼康医师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开发改善人们形象和整体健康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医学知识,将先进的护肤理论和创新理念带入日常生活中,带来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健康和美丽。

裴礼康医师的科学美肤,健康生活理念一经推出,马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包括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Portman),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乌玛?瑟曼(Uma Thurman),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ate),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等在内的众多明星,不论年龄,都是裴礼康理念的追随者和裴礼康医师产品的忠实使用者。

在位于纽约麦迪逊大街的裴礼康旗舰店,你可以放松心情,品一杯绿茶,翻阅一下裴礼康医师的著作,学习什么才是正确的健康生活选择,并且由此创造由内而外的美丽。它更是一个科学,健康和美丽生活方式的推广中心。

现在,在国内的裴礼康专柜,裴礼康的健康美容顾问也会给你专属的健康护肤建议。

裴礼康医师的科学理论和特殊专利成分

裴礼康医师的健康护肤理念和营养护肤产品系列的基石是其专利的科学成分。这些专利成分都取自于天然,并被广泛应用在裴礼康医师的产品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ALA硫辛酸,酯化维生素C,DMAE二甲氨基乙醇

ALA硫辛酸――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

ALA硫辛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内各细胞深处的分子。1951年硫辛酸首次被发现,现在它在科学界已经和维生素C一样广为人知。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能够通过提升能量产生修复细胞的抗氧化物质。水脂兼溶的硫辛酸,能够渗透细胞和内部,在细胞的任何部位对抗自由基,全面抵御自由基的侵袭。它对皮肤的好处也非同寻常:

在所有具有抗炎能力和对抗自由基功效的抗氧化物质中,硫辛酸的效力最持久。帮助其他氧化剂更好更持久的作用。抑制细胞中致炎物质的产生。促使一种只消化受损的胶原蛋白的酶的生成,从而消除皱纹和疤痕。阻止甚至逆转已经发生的糖化反应――糖化反应会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减轻脸部的浮肿。通过加强细胞能量平衡皮肤油脂的分泌,起到缩小毛孔,消除皮肤发红的功效。

酯化维生素C――超级的抗氧化成份

维生素C是为数不多的全明星抗氧化成份。经过广泛研究,裴礼康医师发现了一种能被局部使用并渗透细胞各个部位的维生素C――酯化维生素C。酯化维生素C不是酸,因而不会刺激皮肤;它是水脂兼溶,能够渗透细胞内外,在各个部位对抗自由基,所能达到的细胞层面也比左旋维他命C高10倍。更易被皮肤吸收,并且能和乳霜和乳液混合,功效持久且稳定。

研究发现,酯化维生素C对于下列皮肤问题的作用最有效:

1 严重晒伤造成的细纹和皱纹

2 由于胶原蛋白流失或受损而造成的皮肤松弛和下垂

3 晒伤,红肿,或受刺激的皮肤

4 肤色暗沉无光泽

DMAE二甲氨基乙醇――即时的抗老化和提升皮肤的效果

DMAE发现于人的神经组织和海鲜类食品中。它能促进神经的功能,令皮肤下的肌肉收缩绷紧,避免并改善皮肤松弛下垂的现象。他还是天然的抗炎和抗氧化物质。鱼肉,特别是三文鱼,是DMAE的最好来源。

DMAE在裴礼康医师的护肤产品中也被广泛应用,以提供能帮助产生神经传递素的健康补充营养,快速加强脸部和颈部皮肤紧致度和弹性,同时提亮肤色。裴礼康医师的产品系列

裴礼康医师和其他相关的科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将突破性的专利成分和科学理论运用于其营养补充品和医师护肤品中,内服和外用相结合,达到远远超过传统产品的功效。

营养补充品

裴礼康医师和世界上最优秀的营养师合作,设计出一个综合的营养补充品方案。这些营养补充品配方先进,能够到达细胞最需要的地方,对抗自由基,减少炎症。由内而外,帮助达到并保持身体的年轻和健康状态和形象。

裴礼康的营养补充品无淀粉,无糖,无钠,不含小麦,酵母和奶制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香料和染料。覆有的特殊外层,帮助使身体更有效地消化,使营养补充品发挥更好的生物效率。均在美国注册生产,通过GMP检测,同时获得食品级的美国专利。

医师护肤品系列

针对性的抗氧化肌肤保养能进一步提升肌肤的天然健康状况,令肌肤看起来更年轻和美丽。裴礼康医师肌肤保养系列,由独特的专利成分配方而成的,给肌肤高效的护理,令肌肤柔滑,年轻,有弹性,肤色均匀,光采焕发。

ALA硫辛酸系列――全系列蕴含ALA硫辛酸和DMAE

ALA硫辛酸: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能量的产生,保护细胞外部和内部免受伤害。

专利DMAE成分,收紧松弛的皮肤;增强肌肉能力,改善轮廓;提升肌肤弹性。

功效

为皮肤提供全面高效的抗氧化保护。

去除细纹和皱纹。

紧致粗大的毛孔,改善皮肤质地。

令皮肤更有弹性,肤色更均匀有光彩。

酯化维生素C系列――全系列蕴含酯化维生素C和DMAE

全面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不刺激,快速渗透细胞,功效持久,稳定:

修护日晒造成的细纹和皱纹。

改善胶原蛋白流失或受损造成的皮肤松弛和下垂。

镇静晒伤,红肿,或受刺激的皮肤。

均匀并提亮暗沉无光泽肤色。

专利的DMAE成分有极佳的紧致功效,收紧松弛的皮肤;改善轮廓,提升肌肤弹性。

毛孔细致系列――特别针对受痘痘粉刺困扰的问题皮肤和缺水型的油性皮肤。

有效护理有粉刺的皮肤,且不刺激皮肤,没有传统痘痘护理产品常有的副作用。特别蕴含的DMAE和ALA硫辛酸成分能镇静皮肤免受作用于痘痘的成分的刺激,在有效去痘的同时带来抗氧化保护。羟基乙酸促进细胞更新,去除细纹,缩小毛孔,修护疤痕,令肌肤质地柔滑。

裴礼康明星推荐

Omega-3阿拉斯加三文鱼油 零售价:RMB1080,净含量:270粒

奥米加3能给细胞诸多好处:减少致炎成分的产生(如不健康的脂肪),促进新陈代谢,控制食欲,促进燃烧堆积的脂肪;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加奥米加3在饮食中的含量,会令皮肤光采紧致,并使头发更柔韧有光泽,还特别有助于干性皮肤补充皮脂。除了日常保健,如果增加用量,还能达到减轻体重的功效。

功效

增加皮肤和头发的光泽

振奋精神,释放压力

促进新陈代谢并控制食欲

降低胆固醇,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加强记忆力

由内而外地滋润干燥的皮肤

滋润易生粉刺的皮肤,并且中和很多痘痘护理产品造成的皮肤干燥。

增加用量,还能达到减轻体重的功效。

PEP植物营养粉 零售价:RMB690净含量:150g

一种完全提取自天然食物,蕴含亚麻木素酚,多聚糖,多肽,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等丰富营养成分的高效功能性食品。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加在日常的饮食或食品中服用。

功效

帮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有效传送至血液中。

提升体能和脑力,促进能量在体内的循环,令皮肤和身体充满活力。

结合了聚糖,多肽,亚麻籽,氨基酸和多达8种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充分提供健康身体和大脑必需的营养,并滋养皮肤,保持皮肤滋润柔滑。

促进抗氧化物质产生,从而保护身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减少身体的炎症。

增加组成皮肤纤维的纤维原细胞的产生。

玫瑰保湿乳 零售价:RMB640,净含量:2oz/59ml

同时蕴含ALA硫辛酸,酯化维生素C和DMAE的全能明星

针对皮肤问题

缺水和缺少光泽的皮肤。

皮肤常有紧绷感,肤色暗沉。

主要成分

ALA硫辛酸

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能量的产生。

保护细胞外部和内部免受伤害。

酯化维生素C

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令肌肤更有光彩。

有效保护肌肤细胞免受伤害。

DMAE

令肌肤紧致,看起来年轻。

持续使用,提亮均匀肤色。

功效

慕丝乳霜,质地轻柔舒适。

富含ALA硫辛酸,酯化维生素C和DMAE多种高效成分,全面的抗氧化和抗炎功效。

有效对抗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侵害。

滋润并光彩皮肤。

裴礼康维生素C眼霜+ALA眼霜

第一步:维生素C眼霜(零售价:RMB550,净含量:0.5oz/15ml)适合皮肤问题:眼周皮肤松弛,皱纹,皮肤没有光泽

主要成分

酯化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令肌肤更有光彩,有效效护肌肤细胞免受伤害。

NTP复合物一种蕴含DAME的专利高效成分,帮助DMAE更好地到达皮肤深处。令皮肤紧致,改善眼部轮廓。

生育三烯酚提取自维他命E的高效抗氧化成分,保护皮肤细胞免受侵害。

第二步:裴礼康眼霜(零售价:RMB550,净含量:0.5oz/15ml)适合皮肤问题:眼周细纹和皱纹,眼部浮肿,眼周肌肤肤色不均(黑眼圈等)

主要成分

ALA硫辛酸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能量的产生;保护细胞外部和内部免受伤害。

NTP复合成分一种蕴含DAME的专利高效成分,到达皮肤深处发挥功效。提升皮肤紧致度,使皮肤看起来更年轻。

针对皮肤问题毛孔粗大,皮肤质地粗糙,有疤痕,色素沉积,细纹和皱纹

裴礼康紧致凝露 零售价:RMB1280,净含量:2oz/59ml

先进配方,持续的修护和支持

主要成分

ALA硫辛酸

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能量的产生。

保护细胞外部和内部免受伤害。羟基己酸

促进细胞更新,去除细纹。

缩小毛孔,修护疤痕,令肌肤质地柔滑。

DMAE

令肌肤紧致,看起来年轻。

持续使用可以提亮均匀肤色。

绿茶萃取物:抗氧化,镇静并舒缓肌肤。

功效

高浓度的活性成分,有效减少细纹和皱纹。

重整肌肤,紧致并缩小毛孔,令肤质更细腻。

提升皮肤紧致度,令肤色更健康,富有年轻光彩。

充分滋润和保湿肌肤。

针对皮肤问题 皮肤松弛,有晒伤,细纹和皱纹,肤色暗沉没有生气。

主要成分

酯化维生素C

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令肌肤更有光彩。

有效保护肌肤细胞免受伤害。

DMAE

令肌肤紧致,看起来年轻。

持续使用可以提亮均匀肤色。

NTP复合物

一种蕴含DAME的专利成分,到达皮肤深处发挥功效。

令皮肤紧致,提升脸部轮廓和下颌线条。

功效

迅速有效地均匀和改善肤色。

有效护理因失去弹性而造成的皮肤松弛,立现的紧致和提升皮肤。

NTP复合成分有效提升脸部和下颌的轮廓。

修护晒伤的皮肤,改善皱纹和细纹。

维生素C紧致乳 零售价:980元 净含量: 2oz/59ml

立现的紧致和提升效果

针对皮肤问题 皮肤松弛,有晒伤,细纹和皱纹,肤色暗沉没有生气。

主要成分

酯化维生素C

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令肌肤更有光彩。

有效保护肌肤细胞免受伤害。

DMAE

令肌肤紧致,看起来年轻。

持续使用可以提亮均匀肤色。

NTP复合物

一种蕴含DAME的专利成分,到达皮肤深处发挥功效。

令皮肤紧致,提升脸部轮廓和下颌线条。

功效

迅速有效地均匀和改善肤色。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6

肌肤之美源于健康。健康是人体皮肤健美的根本所在,只有健康,人体皮肤才会容光焕发、红润柔嫩、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而充满生命活力。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始终坚持“维护人体皮肤的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修复衰退和受损的结构和功能”这个准则,将其贯彻于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之中,因为我们坚信,“整体、健康、自然”是人体美的属性,肌肤之美源于健康。

医学内涵

所谓医学美容就是把医学与美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美容实践中,护理问题性皮肤,完善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皮肤的健康与美观。医学美容比生活美容更具有科学性、专业型、针对性及有效性,科技含量更高。“蜜妍”之所以是医学美容品牌,是因为蜜妍品牌的设计理念符合医学科学美容观,同时采用了医学美容最新研究成果,将医药生产技术应用于护肤品生产,用医学美容理论指导产品的推广使用,将掌握医学美容理论与技能作为蜜妍美容技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蜜妍品牌产品可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皮肤病理问题并使皮肤恢复到健康的生理状态。

技术优势

医学美容品牌针对美容市场“美白”与“抗衰”这两个医学美容最重要的领域,医学美容品牌的权威专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成果和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透皮靶向吸收技术及天然无添加技术,采用最新的医学美容突破性成分左旋维生素C(L-VC)和细胞间质蛋白(ECM),成功研制了“蜜妍”医学美容品牌“L-VC美白修复系列”和“ECM平皱抗衰系列”以及“舒敏修护系列”等医学美容专业护肤产品,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操作特点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重视皮肤诊断这个环节,特别在皮肤分析中对皮肤测试仪器的使用,因为皮肤测试仪器可以帮助美容师更清晰地观察到细微的皮肤问题,有利于正确分析、诊断皮肤。皮肤测试仪器可客观地显示顾客的皮肤问题,使顾客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皮肤问题,有利于美容师与顾客的沟通以及护肤工作的开展。护肤前后分别使用皮肤测试仪器进行皮肤测试,可明确显示出护肤效果,增强顾客对美容师及产品的信心,有利于护理疗程的继续与产品的销售。

使用蜜妍产品进行皮肤护理时,首先需正确诊断顾客的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其次应合理选择、搭配合适的护肤产品,最后是规范使用护肤产品进行护肤操作。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正确诊断是前题,只有在正确诊断顾客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护肤效果。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7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识:《诸病源候论・风瘙痒》言:“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指出本病是年老体虚,邪气乘虚而入,游走在腠理所致[1]。近期有学者提出本病是气血虚弱,卫外不固,或肾元不固,肌表失于充养,虚邪贼风乘隙伏于肌表而成[2]。还有学者认为老者阴血虚衰,不能上归于肺,肺燥不能行气血津液于皮肤,提出血虚肺燥病机[3]。也有提出肝肾亏损,血瘀肌肤是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主要病理环节,而瘀血与肝肾亏损互为因果,是导致本病缠绵愈的病理关键[4]。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病因复杂,与内分泌失调、性激素水平低下、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退行性萎缩等多因素有关[5]。其生理病理机制主要基于皮肤退行性变,国外研究人员提出了神经机制假说、免疫机制假说等[6]。无论哪一种机制,从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认为皮肤表皮屏障破坏是该病最重要的病理基础。

2 辨证分型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相关舌脉主要分三型:①血虚风燥型: 多数医家认为与年老气血不足、生风化燥有关。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立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法。②肝肾阴虚型:部分医家针对肝肾不足、阴虚动风的病机,以滋补肝肾、潜阳熄风为法。③血瘀型:有医家认为本病病久则阴亏血涩,瘀血阻络,宜活血化瘀、养血通络[7]。

3 治则治法

吾师从血虚风燥型展开研究,据血虚风燥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采用养血润燥,益气固表,祛风止痒之法,方选当归饮子加白术(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白术)。其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乃补血调血之四物汤,黄芪、白术、防风为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之代表方,以益气固表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补,补散并用,相反相成。吾师认为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上,一方面要养血润燥补其津血不足,另一方面要益气固表防止津液丢失,“补摄结合”,相得益彰。

小结: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血液与津液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液的论述与现代研究皮肤表皮透性屏障的脂质结构组成有着相类似之处。

人的肌表抗御外邪的功能是营卫二气来完成的。《灵枢・本脏篇》曰:“卫气者,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具有保护肌表,调节汗液,抗御外邪的功能。《灵枢・邪客篇》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予脉,化以为血。”营卫二气的关系是:营气营养于内为阴,卫气护卫于外为阳;卫气功能正常必须依靠营气的供养,营气功能正常必须依靠卫气的固守,相互为用,维持在表的功能。又因肺主宣发,直接参与营卫的功能,所以营卫之气的正常与否,与肺气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故营卫二气的功能正常与否与现代研究表皮透性屏障的自稳功能密切相关。

吾师在血虚风燥型老年皮肤瘙痒症中选用当归饮子加白术方,该方功能为养血润燥,益气固表,祛风止痒,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血虚致痒者[8]。以该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化裁,用于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有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现代临床应用报道,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养血益气作用,可提高激素、免疫水平,增加皮肤皮脂腺数目,改善皮脂腺分泌,提高皮肤对致敏物质的致敏阈值,对组胺等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等有良好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克祥.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624.

[2]张子福.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58例.甘肃中医,1997,10(5):18.

[3]高汉义,董秀云,闰乐法等.舒肤止痒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1例.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6):392-393.

[4]杨晓海.补肾益肝活血艘风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天津中医,1998,15(6):26.

[5]梁瑞,范瑞强.中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93―2495.

[6]Jon R,Willan’s itch and other causes of pruritus in the elder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J]. 2005,44:267-273.

[7]梁瑞,范瑞强.中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93―2495.

[8]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56.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8

“皮肤科是边缘学科,要想在这片荒地上有所收获,不但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考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皮肤病防治领域无现成经验可循、无成熟理论可依,蔡瑞康在毕业后长达27年的时间里无专业科室作支撑,却始终坚守职业理想。这一切都砥砺了蔡瑞康锐意创新、永不懈怠的钻研劲头和誓闯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这条新路的坚定信念。

1950年初,15岁的蔡瑞康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专攻皮肤、花柳病专科。4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被分配至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当年秋天,他又进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进修。研究所日均数百人次的门诊量,让年轻的蔡瑞康看到了大显身手的希望,可是诸多疑难杂症同时让他感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疗法没有用武之地。一次在中医名师赵炳南的门诊见习时,蔡瑞康惊奇地发现,像湿疹、牛皮癣等顽固性皮肤病竟然都被赵老手中不起眼的草根、树皮一一治愈。从此,蔡瑞康开始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神奇的中医药不被西方医学界所认可,并常常被认为“凭经验、不科学”等落后形象被错误地表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界医学论坛上。在唯实验结果与理论依据论英雄的那个年代,辉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陷入深深的无奈与尴尬。蔡瑞康暗下决心:一定要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皮肤病诊疗成果,让古老中医药的神奇疗效、理论成果和文化底蕴呈现在世人而前,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创新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1958年,蔡瑞康调入空军总医院。当时的空军总医院并未设立皮肤病专科,因此蔡瑞康先后被安排到外科等科室。22年里,他几乎转遍了医院门诊部的所有科室,却始终未放弃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研究。即使是在期间,在无辜遭受“牵连”,甚至接到“你的表现已很危险”的恐吓时,蔡瑞康也从未丧失过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更未间断过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事业的探索。10年间,他整理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笔记达数十万字,撰写论文及临床经验材料近百篇,治愈皮肤病患者无数……

1980年,空军总医院正式组建皮肤科,45岁的蔡瑞康成为皮肤科的第一任主任。此后,他率先提出“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的思路,带领身边的同事选择了临床用药研发作为突破口。一次,蔡瑞康在运用黑光灯开展牛皮癣照射治疗时发现光线竟无法穿透厚硬的角质层,于是他就用提纯过的中药水涂抹患处,结果患处的角质层迅速软化,黑光灯疗效得以发挥,患者的牛皮癣很快被治愈。大受鼓舞的蔡瑞康采用西医制药手段与检测标准对中草药进行了西式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巧妙实现了中、西药物形态与疗效的无缝对接。试验药品没人敢用,他就和科室人员用自己的皮肤作“试验田”,有时因用药过量,他身上竟出现多处红肿溃烂。终于,一种色泽白润、味感清香的中西药复合制剂研制成功了。这种复合制剂对白癜风、银屑病及慢性湿疹均有显著疗效,后被医院定名为“白斑霜”(“一号霜”的前身)。接下来,蔡瑞康带领他的团队再接再厉,从“一号霜”迅速发展到“七号霜”,治疗范围拓展到痤疮、黄褐斑、雀斑等数十种皮肤疾病,并实现了皮肤病治疗与美容养颜功效的有机结合。此后,厚积薄发的蔡瑞康相继研制出15种内、外用皮肤病药物,均成为皮肤病治疗的常用药、特色药。

蔡瑞康还是一位医疗器械研发与革新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他率先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光化学疗法,用麦田里驱赶螟虫用的黑光灯管自制成了国内首台黑光灯箱,大大提高了牛皮癣、白癜风等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此后,他致力于各种医疗器械的小型化、家庭化改造,先后研制或改造临床器械11种,使一大批性价比高、轻便耐用的医疗器材走入寻常百姓家中,让患者边看电视边治疗皮肤病的夙愿成为现实。

在蔡瑞康的带领下,空军总医院皮肤科仅用8年时间,就从一个刚组建的边缘科室迅速发展成为空军皮肤病专科中心和全军皮肤病药理基地,累累硕果也纷至沓来: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任命为化妆品安全评价协作组组长单位,1995年被总后卫生部授予全军皮肤病中心,1998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部属药理基地,2005年又被定为国家中医药“十五”重点专科。

姓军为兵,献身使命,穷尽所能守护祖国钢铁长城

蔡瑞康常对学生们说:“要想做一名好军医,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姓什么的问题。”在他看来,军医姓“军”名“医”,自己首先是一名共和国战士,医疗保障是战士所从事的工作,惟有练就精湛医术,热情服务官兵,才能无愧于“人民军医”这一光荣称号。

在皮肤病治疗缺医少药的年代,蔡瑞康非常注重为官兵传授皮肤病防治知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到空军驻京部队巡诊授课,力争使官兵牢固树立防病治病意识。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云南边境战火不断,湿热的气候、恶劣的环境使许多我军官兵备受“烂裆”、体股癣等皮肤病的煎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蔡瑞康主动请缨,紧急赶赴前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发现官兵们的战地皮肤病并未得到遏制。此外,他还发现战士口袋里装满了各类疗效单一的药膏,极不适合在战斗环境中使用。“能不能只使用一种药膏就解决全部问题呢?”为此,蔡瑞康一年内八上前线,探明了各类战地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收集到大量研发药物所需要的资料,并迅速研制出了对于体股癣、湿疹和各种皮炎具有显著疗效的“抗灭癣霜”,并神奇治愈了“三烂”(烂裆、烂腋、烂脚)症状,使部队战斗力随之直线回升。总部领导称赞它“解决了我军自渡江战役以来长期困扰部队的一大难题(烂档)”。“抗灭癣霜”一“战”闻名,立即被推广至全军使用,至今仍是我军野战环境下皮肤保健的“必备良药”。

2008年5月23日。73岁高龄、身患肺炎尚未痊愈的蔡瑞康不顾家人劝阻,坚决要求赶赴四川抗震救灾,身先士卒地战斗在医治受灾群众的第一线。救灾初期,传出灾区大面积爆发“烂档”和“原因不明皮肤病”的传闻。根据经验,蔡瑞康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与专家组成员深入一线调查,迅速查明“烂裆”现象根本不像传闻中那么严重,而“原因不明皮肤病”则是由一种俗称“河马草”的当地植物引发的丘疹性荨麻疹。蔡瑞康与专家组成员现地攻关,很快拿出了对策,消除了谣言。在抗震救灾期间,蔡瑞康还坚持与年轻成员一起赶赴各重灾区宣讲皮肤病防治知识,并积极通过各级电台、电视台开设皮肤健康讲

座。有时为了录制讲座节目,他一坐就是一整天。当时,“帐篷演播室”里的温度常常高达50℃,使得蔡瑞康全身湿透,但他全然不顾这一切,而是一心想着要把防病知识尽快送到官兵和群众手中。

从军行医近60年,蔡瑞康始终紧盯使命任务需要,紧紧围绕野战皮肤病搞研究,先后出色完成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抗震救灾及各类卫勤演习等10余次重大行动任务的医疗保障,竭尽全力为官兵的健康成长和部队战斗力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

情系患者,倾心服务,一心为人民皮肤健康事业谋福祉

在人们眼中,蔡瑞康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人民做好事的模范军医,虽然他早已记不清自己曾挽救过多少患者的生命,但几乎每一个经他医治过的危重病人都能讲出一个蔡瑞康一心为民保安康的感人故事。

196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正准备下班回家的蔡瑞康突然听见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位女同志哭喊着跑过来:“蔡医生,救救我的孩子吧!”原来,她3岁的女儿赵维静得了Kaposi水痘样疹。对于3岁的儿童来说,这种病足以致命。蔡瑞康立即给她做了紧急处理,等工作忙完时已是晚上8点多,蔡瑞康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往家赶――同在那一天,他刚满1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肺炎和麻疹。因年龄太小,传染科病人多,传染科同事建议他把儿子放在家里治疗。十几天里,蔡瑞康在病房守护赵维静的时间远远超出在家照看亲生骨肉的时间。幸运的是,两个身患重病的孩子后来都转危为安。当赵维静的父母听说蔡瑞康的孩子同时患重病,却从未影响蔡瑞康对自己女儿治疗的消息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9

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皮肤科医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皮肤科医生职业意境升华的知识源泉。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强的学科,学生很难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就可以掌握,对刚接触这门知识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的学习犹如“天书”;皮肤性病学也是一门涉及面广、病种繁多、涉及知识点较多及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另外,皮肤性病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在理论知识学习时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学习目的仅仅就是通过考核。因此,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尽管有很多老师讲得很精彩,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教学,课堂上反应很平淡,这样导致教师努力讲授的知识点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数是靠课后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1-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取得了一定效果,体会如下。

1学习兴趣的启发和诱导

1.1开学“第一课”教育

尽管皮肤性病学的课时有限,但是在开始的第一堂课花一些时间去启发、诱导学生们的兴趣,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讲述我国皮肤性病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在提高学生们兴趣的同时,也可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讲述我国皮肤科的发展现状,如在遗传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在基础学领域、治疗手段及美容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学生们产生共鸣与自豪感;讲述皮肤性病学在临床上与各个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们认识到无论以后从事哪个专业,都会遇到皮肤病的问题,以药疹、梅毒、带状疱疹等病例举例说明,掌握常见皮肤病有利于个人工作的开展;讲述皮肤护理与美容的重要性,与家庭、个人生活息息相关[3]。调研学生本人及亲属患有皮肤病的情况,如调查有多少比例学生出现痤疮。让学生们认识到即使不从事皮肤专科,了解常见皮肤病益处多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开学“第一课”教育为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也为进一步学习皮肤性病学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2看图识病

通过经典图片,先认识皮肤病,再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皮肤病最大特点是直观和复杂,认识和鉴别皮疹一直是皮肤性病学教学难点,仅仅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很难准确表达皮疹,手绘模式图、示意图的再现能力与实际差别较大,尤其是对刚接触这门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困难,加上皮肤病的皮疹变化快,更难以准确描述其皮疹变化的情况。因此,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展示典型图片的教学手段来展现皮疹特点,可直观地看到疾病的表现及其治疗效果,同时也可强调各种皮肤病皮疹的异同点,有利于鉴别[4]。这种“看图识病”的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图片时,可以选择非常典型特点或非常严重的图片,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态进一步了解该病,教学效果会更好。

1.3启发式教学理念

以某个相关故事为开端,课程中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5]。例如学习白癜风时,以某一著名人物为例,讲到白癜风的影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白癜风的治疗,老师们不断通过故事引导并深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生们听得有趣,在轻松风趣的氛围中接受相关知识,记忆也较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4科室参观方法

一些物理检查可采用科室参观的方法[6]。学生可以分成多个小组,陆续让不同小组独立完成。比如真菌直检学习时,从患者适当的部位取材,处理标本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真菌,整个过程有问题可随时问带教老师,最后由代课老师作总结。其他检查如斑贴试验、woods灯、性病检测、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查均可以采用科室参观的方法展示并学习。也可以把需要掌握的检查项列出,各小组利用各自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每完成一项做相关记录,可纳入学生考试总分中。同学们通过科室参观的学习方法不仅留下了深刻印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5问题式教育

问题式教育是以先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学习方法[7]。例如,学习皮肤科独特的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其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掌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些外用药的种类和剂型实属不易。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学习方法,将写有不同皮损需要使用不同种类和剂型的外用药物卡片分发给不同小组,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小组通过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讨论并回答问题,多次重复可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一些有提纲挈领作用的知识点,可采用这种问题式学习方法,即突出强调了其重要性,又为进一步学习提供铺垫,同时也提高学生们学习皮肤性病学的兴趣。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2.1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仅仅从理论上学习皮肤病,对疾病缺乏直观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达到与学生最大程度的互动[8]。比如学习药疹,由于药疹的种类繁多,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很难理解各种类型的药疹,讲课时结合多媒体图库,可以将众多老师多年积累的典型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们可以短时间内认识到众多类型的药疹,打破了认识疾病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又如在讲述痤疮的发病机制时,利用动画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痤疮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的四大原因,以及如何通过阻断这四大原因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学者对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满意率较高,多数学生认为方法灵活、内容生动,可明显提高对大纲内容的掌握程度[9]。

2.2视频、影像资料的制作

为了丰富教学手段,可制作专题教学课件[10]。将经典的病例图片融入至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建立皮肤病图片集、手术视频材料、介绍新技术的音像资料的学习资料,其内容可涉及多个亚学科,包括皮肤内外科、皮肤美容等领域。皮肤内科包括单纯疱疹、毛囊炎、头癣、皮炎和湿疹等病的诊治,皮肤外科包括各种肿物切除、皮肤缺损修复等疾病的处理和治疗;皮肤美容包括损容性皮肤病的诊治、纹饰美容、射频除皱、美肤激光、注射美容、脱毛、毛发移植等。在课堂上学生对视频、影像资料的学习,加上老师们适当的讲解,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临床氛围,对构建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具有指导意义[4,11]。当然,由于课时有限,可选择部分视频进行播放。

2.3网络教室建立

将典型病例图片、病例资料、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有机地整合到校园网平台上的相应链接中,建立网络教室[12]。并使网络教室界面尽量美化简洁,即便于学生微机操作,又使学生从优质的教学内容中受益。网络教室的丰富资源解决了皮肤病存在的季节局限性,同时给感兴趣的同学增加了一些深入学习的机会。例如,冻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是认识皮疹与学习选择外用药物剂型的良好教学样本。开课时间均避开了该病的好发时间,仅少部分学生可以在实习中见到,采集不同阶段的典型临床图片制作成教学影片,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并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随着患者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患者依从性降低,尤其皮疹发生于隐私部位的患者,常拒绝配合临床教学,导致教与学脱节。考虑到特殊的感染方式和部位,注意对患者的人格尊重、隐私的保护,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等细节沟通,只需对患者做适当的解释,就能收集到相应疾病的临床资料,同时也教授了学生医患沟通的意识和能力,放大了教学效果。网络教室的建立为部分学生增加了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综合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系统教学模式还在探索及改进中,带教老师须不断充实自己,争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玉文,严开林,陆前进.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220-221.

[2]周春丽,吴军,王儒鹏,等.关于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1,40(18):1863-1864.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

[4]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等.典型病例图库建设在皮肤性病学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839-841.

[5]唐秀生.倡导引导式、指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新模式-皮肤性病学教改的新思路[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881-882.

[6]鲁建云,高丽华,谭丽娜,等.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改革及问卷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148-150.

[7]黄琨,黄闯.PBL教学法在我国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120-122.

[8]冯金鸽,周舒,朱芸,等.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119-121.

[9]贾雪松,王小波.多媒体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57-658.

[10]吴军,何威,胡学强,等.浅谈皮肤性病学教学形式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1):3354-3355.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10

1.1 部分带教老师不重视。由于实习生目前并不拥有独立诊治患者的能力,而目前医疗工作又特别繁忙,因此部分带教老师的实习带教极为敷衍,如3小时的带教科缩减到1小时;带教前不备课,仅仅放放录像了事;简单的操作不让学生动手;甚至有的老师还把学生当做免费的劳动力来替自己做一些与医疗无关的杂事。

1.2 实习医生自己不重视。部分实习医师认为皮肤性病学科是小学科,不像内外妇儿等大学科实用,因此在该学科实习时就极为敷衍了事,认为贴贴化验单,整理整理病例就可以了,甚至有学生私自不来实习。此外,大部分患者一般对实习医生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使得实习医生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大大挫伤了其积极性。还有的实习医师懒于思考,忽视临床思辨能力的培养;过度热衷于操作而忽视临床基本功的培训。以上都导致了实习医师对该学科实习的不重视。

1.3 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由于实习医师无临床执业医师执照,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患者,因此在从事医疗工作中需要上级医师的监督和管理,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能够进行任何医疗活动。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日益严峻,患者对各级医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活动和医疗责任越来越了解,他们当然希望年资高、有经验的医师来诊治自己的病情。许多患者仅仅第一眼就能够判断哪些是实习医师,哪些是主诊医师。他们对实习医师的态度一般都是不信任,甚至拒绝他们的任何医疗行为,使得实习医师不能够完成一般的医疗活动,从而缺少临床训练和锻炼,严重影响他们毕业后独立诊治病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上级带教老师和患者进一步沟通,以便使得实习医师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2 针对以上实习医师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皮肤性病科实习医师带教质量,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2.1 提高对皮肤性病学学科的认识。过去,绝大部分患者认为皮肤病只是“小病”,不影响生命健康,治疗与否并不重要。而许多医院也不重视皮肤性病学学科的发展,认为无论从医疗影响,还是从经济收入方面来说,该学科在临床工作中都无足轻重,因此只开设门诊而无病房,而许多皮肤科医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皮肤科医师的培训,而是其他科室人员抽调而来的,这就导致了该学科在某些医生和患者心目中无足轻微的地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健康和美观的要求日益增高,使得皮肤性病学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皮肤性病学学科包括许多子学科,涉及多个医学领域,如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科学、皮肤免疫学、皮肤遗传学以及性病学科等。仅皮肤病的病种就达3000多种,许多皮肤病的表现与临床多个学科相关,如内外妇儿等,部分疾病的病情极为复杂,这就要求皮肤科医师不仅需要掌握极为扎实的各学科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影像学、检验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知识。此外,由于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皮肤美容医学的发展日益壮大。因此各大医院纷纷增设病房和门诊,引进先进、精良的仪器设备,挑选优秀的、经过正规培训的医师从事本学科工作。在国外,从事皮肤病诊疗工作的医生都是精心挑选、层层选拔、反复培训才可以上岗,这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而且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目前也有向着这个趋势发展的势头。因此,加强带教医师、实习医师以及患者对本学科的认识极为重要。

2.2 提高对皮肤性病科临床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正如上文所提到,皮肤病研究内容广泛,病种繁多,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有限授课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向学员教授的皮肤病病种不能满足未来临床工作的需要,所以临床实习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续。此外,由于皮肤病的复杂性,尽管许多医师将来可能不从事皮肤病的临床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皮肤病问题一定不少,如果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那就有可能对将来的临床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而临床实习的机会非常难得,而且可能只有一次,只有通过正规的临床实习才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病例,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常见皮肤病,为将来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实习医师应该把握住这难得一次的学习机会。

2.3 提高带教医师队伍素质。由于实习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所处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带教医师必须经过岗前规范化培训,掌握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强烈的教学意识和热心带教的精神。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和正规示范,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带教教师中必须配备一名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和高职称教师负责,既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年轻师资力量。由于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因此在带教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诊疗理念,传播新的医学知识,引导学员今后在临床中进行创新性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11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先生对该项目推动中国皮肤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过去10年间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中华医学会-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是中华医学会与企业合作服务医生、惠及百姓的一个典范,为‘健康皮肤、健康毛发’研究方向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为该领域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欧莱雅作为行业领导者致力于推动本领域科研发展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皮肤科医生论文篇12

一、皮肤病的生理病理学说

    有关皮肤疾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有不少记载。《素问·痹论》中指出了人体卫气“其性漂疾,不能入于脉也,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说明卫气作用在皮肤腠理,其功能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强调了卫气功能正常,皮肤腠理才能健康缜密,有似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卫气靠肺气的正常宣发才能散布到皮肤,发挥卫气作用,故谓肺合皮毛。《素问·皮部论》亦提出了十二皮部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在体表皮肤的反映区 。

在《诸病源侯论》中,对各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及症状也作了论述,指出与风、湿、热等因素有关。如:风瘙身体隐轸误(注:瘙痒症、寻麻疹之类),邪气客于皮肤,复蓬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头面身体诸疮误,夫风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对各类经久不愈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常认为存在气血虚或肤腠虚的因素。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注意到存在过敏素质,指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也有冻烂肿疮误、汤火疮误等记载。如:“对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已了解到好发部位及其接触性传染的病因指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

    对皮肤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一书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太平圣惠方》对于痈疽,不仅注意它的局部症状,而且结合全身辨证,提出“五善七恶”的观察方法。《外科全生集》把外症分为阴阳两类,主张用“阳和瞬理、温补气血 ”的原则治疗阳症,彼有独道之处。目前用阳和汤治疗结核性脓疡、硬皮病等有一定疗效。《外科正宗》主张内治与外治并重。外治除外用药外,善用腐蚀药或刀针放脓去腐;内治总结各医家及自身经验,应用“消、托、补”三法的辨证施治,使治疗原则与方法日趋完善。《理论骄文》中把辨证论治原则应用于外治法,使外治理论得到发展,他注意到外治比内治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有“殊途同归之妙”。他主要用膏药外治,也用类似水疗、热疗、泥疗、蜡疗及局部发鲍等疗法。强调外用药物要分辨阴阳,辨证选药,提出了外用药与内服药存在不同的特点。

另外,由于各医家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各有偏见。如《医林改错》中,用活血化癖方剂治疗头发脱落、糟鼻、白瘫风、紫瘫风、紫印脸等。而刘河间创制的防风通圣散,兼治风热疮疥隐疹等,用药过于寒凉,彼有创见。

二、治疗思路

1.病作当以祛邪为主,药须分部求因论治

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在于时愈时发,无所休止。其作虽与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抑或有感冒、发热等诱因可询。但治当以祛邪为主,可从其发病部位辨属为何邪为主罹患以指导临床治疗。“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间即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因此,在病毒性皮肤病的辨治过程中,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便可确立一个总的治疗原则。这种辨证思路不仅便捷,而且征之临床颇多效应 。例如:对于发于上部的热疮(单纯疱疹)治当清热疏风为主,药用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发于中部的蛇串疮(带状疱疹)则当清肝疏解郁火,药用龙胆草、山栀、夏枯草、黄芩等;而对于发于下部的瘙疣(尖锐湿疣)治宜清热利湿为先,药用土茯苓、生薏苡仁、车前子、苦参等。

2.或疹或疣或痘迥异,治风治瘀治湿有别

病毒性皮肤病若从病变形态上加以区分,则分别以疹、疣、痘的表现最为突出。中医传统意义上的疹与西医的斑疹、丘疹相似;痘则与疱疹、脓疱相类;而疣则无甚差别。从病毒性皮肤病局部辨证的角度来看,疹之发,其位浅、其来速、变化快,与风邪特点相近;痘类病变则以疱中积液为著,其液始清、继则浊或脓,与水湿同类;而疣类病变则以形甚为长,或坚、或韧,不外浊痰、瘀滞为患。及其治则,疹类病变为主者当以祛风为要但风为百病之长,易与热、寒、湿之邪相兼;药用荆芥、防风、蝉衣、浮萍等,若兼热、湿、寒等为患则另当别治,病久未已则还需从血论治,即血行风自灭之谓;痘类病变为主者则以祛除水湿为务,或淡渗,或清利,或芳化,药用茯苓、虎杖、藿香、防己等。兼夹者可与解毒、托疮并施,错综者更需与健脾、温肾等同行;疣类病变为主者,病初宜化痰泄浊、软坚散结,久则须并入化瘀之品,药用半夏、白芥子、海藻、地鳖虫等。

3.病息当需扶正托毒,治病求本是图清源

病毒性皮肤病的证治难点在于多数疾病很难彻底根治,每易于感冒、发热以及体质状况不佳时发作。从其发病机理析缘,在病毒不能完全清除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而达到疾病少发、不发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目标。虽然扶正的治则在疾病发作时即可与祛邪法同施,但取其恒效且赖其久者则非疾病康复期莫属。扶正之治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异,但普遍用之者以补气固表为上,药用生(炙)黄芪、炒白术、防风、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等,旨在益气固表,缜密肌腠 。分而析之,则疹类疾患益气之外,尚需养血润肤,常配炒白芍、当归、丹皮、仙鹤草等;痘类疾患需合健脾利湿之治,常配炒薏苡仁、陈皮、苍术、赤小豆等;疣类疾患宜佐活血养血之法,常配紫草、丹皮、红花、水牛角片等。扶正之初虑其病愈邪恋之实,故扶正之时仍须少佐数味以清其余邪;扶正而久,意在巩固则可择丸缓以图之。

4.悉心调理饮食起居,预防护理当需并提

病毒性皮肤病既然有久治难愈或易于复发的特点,从中医“治未病”的境界要求则当追求未病时杜绝复作、已病时尽早痊愈。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预防护理及饮食起居的调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从预防护理的角度来看,未病时减少不良因素刺激,避免与引起复发的诱因接触是非常重要的;既病之后,加强病变局部及心理情志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疾病的病变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愈病能力。从饮食起居角度分析,病变之初辛辣、炙、油腻、鱼羊牛肉等甘肥发物则当所忌以免加重局部病理损害;及其病中、愈后,则多无所忌,但仍以清淡而富含营养者为上。以冀脾胃康健,气血来充,诸疾不染。此亦明~陈实功“疮家全赖脾土”之谓。起居之处,当避风、远湿,适寒温日常生活尚应劳逸结合,动静有度,并防皮肤伤损之害。 

参考文献:

[1]秦万章 . 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J] . 临床皮肤科杂志,19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