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调研报告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2 06:15:45

分析调研报告

分析调研报告篇1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企业仍对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有较大需求量,但急需的是有技能证书、综合素质强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紧跟市场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以建筑员的岗位技能要求为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扩大,使得建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我国众多大专院校都相继开办了土木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面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对学生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大的压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此通过直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甘肃、四川、北京等地的建筑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企业主要岗位职员缺口,以及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要求与建议。

一、企业对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建筑企业对生产一线做技术操作和现场管理的人员十分紧缺。建筑行业的主要就业部门有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筑行政管理部门等。其中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占到70%,是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部门。它主要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能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紧缺的工作岗位有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钢筋工、抹灰工、预算员。在调查的15家企业中,测量员的需求量为90%,钢筋工为60%、材料员、安全员为40%、预算员为20%。以钢筋工的工作内容与需求为例进行分析,钢筋工要求理解施工图纸和具体施工过程,严格依据设计要求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统计钢筋型号、数量,确定钢筋加工方法,现场监督工人施工。这种工作的理论水平不深,但对实践经验和识图能力要求却很高,而且现场操作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很多本科毕业生嫌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而不愿做,而普通工人又因不懂专业知识而无法做,所以施工中常常出现因没有人搞钢筋下料计算而耽误工期的尴尬局面。材料员、安全员、施工员、预算员等工作也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的岗位,因此有一定专业基本功、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是企业最缺乏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人才,事实说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势在必行。

但是调查同时发现用人单位仍然主要招收本科毕业生,对大专生则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如甘肃省四建,每年至少招聘20名员工,招收的应届生基本都是本科生,而大专生则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私营小企业更注重工人的实效性,他们会随项目需要长期招聘员工,并在3个月的试用期内检验员工的工作能力,上手快的才长期聘用。这说明目前高职毕业生素质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高职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大力调整教学培养方式,与社会企业积极合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大专毕业生优势。

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要求

通过调查分析,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主要要求首先是,毕业生要有扎实的建筑专业基础知识。具体要求是,能读懂施工图纸,熟悉施工规范和图集,会进行一般的受力计算。很多企业反映目前有不少毕业生工作一年后仍读不懂复杂工程的图纸,直接影响了工作开展。还有部分企业反映毕业生的计算能力不够,简单的工程预算或脚手架计算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其次,毕业生应掌握建筑专业基本技能,持有专业技能证书,如测量员、材料员、预算员、施工员、监理证书等,工作后能尽快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等执业资格证书。第三,毕业生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项目施工是一项强调多部门多工种互相配合、协同作业的活动,团队间的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不少企业表示,毕业生的成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协调能力,即使专业知识不强,但有主动沟通、乐于合作的精神,毕业生在企业中也可以很好地成长起来。第四,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施工员的现场管理职责要求,毕业生必须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遇到实际问题能冷静分析、协调处理。在这一点上有企业甚至直接要求毕业生有开朗豁达、积极主动的性格特征。此外,企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会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al、AutoCAD等。

三、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建议

在评价毕业生的不足时,很多企业认为,近年来的毕业生不论何种学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中有明显浮躁情绪,其次团队协作能力欠佳,不会和客户沟通。第三是敬业精神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重要数据的态度不严谨。企业可以理解毕业生希望快速提升的心情,但是重要工作更需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企业对大专院校的建议,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不宜过细,但专业知识尽量全面,如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学生还应了解道路、桥梁方面的知识;在课程教学方面,希望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强烈要求多带领学生下工地实习;在素质培养方面,希望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抗挫折力;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初探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识图能力培养

知识是成才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毕业生岗位知识需求来分析整合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安排要与建筑专业员的技能要求挂钩,修订教学大纲。课程内部去粗取精,外部将内容联系紧密的课程有机结合于一体,并紧密围绕工程应用来讲解理论知识。

加大对专业基础课《建筑制图》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充、更新教学模型,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技术教学,广泛搜集规范、实用的施工图纸以补充教材中的不足。在教学中用现场参观、模型测绘、图纸算量和图纸会审等模拟工作过程的方式来授课。课外根据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每学期发放典型建筑的施工图,让学生带任务看图,不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增强校企合作。通过教学参观、实训专用周以及顶岗实习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多方面多渠道与企业开展合作,并与有规模实力的企业形成长期实习合同,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应设法组织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评,突出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中的监督指导作用。

(三)分析失败工程案例,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国内外失败建设项目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树立起严谨、合理的工程理念,培养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个人范例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还应培养自身严谨治学的态度,以认真、负责的工作面貌感召学生。

(四)贯通就业指导,树立职业意识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生工作中不断进行就业教育。目前大专院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指导课,但都只是单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没有具体结合到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面临就业时对自身能力评价不足、对工作发展有很大焦虑的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由专业课教师授课,通过平时教学、专题讲座、和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向学生不断介绍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能力培养。

(五)广泛开展校园活动,注重隐性教育

在校园活动中学生是主角,在筹划、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上所进行不了的。很多用人单位都十分青睐有学生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因此,职业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以学分制的方式督促学生踊跃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其综合素质。

五、总结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对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索和更新,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建筑施工技术人才。

分析调研报告篇2

【正文】

统计数据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而乡村统计工作处于统计工作的最前沿,提升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也随之提高,但在日常工作和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也逐渐体现出来。现就梅家乡统计工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机构改革的完成,梅家乡镇统计站也完成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目前机构设有站长1名,兼职工作人员2名,7个村社区也指定了专人负责统计工作,统计日常工作有效开展,各类报表数据也能及时收集上报,工作效能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工作任务繁重。

据调研,目前涉及乡村填报的统计工作有乡村振兴、粮食测产、大小春播面、畜牧养殖等常规数据统计,有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阶段性统计工作,也有如今年开展的脱贫攻坚普查等多项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完成统计调研、分析、统计基层规范化建设,档案整理等,如此繁杂的任务接踵而来,乡村统计工作力量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统计队伍不稳定。

虽然我乡已完成了统计人员配备,但由于均为兼职工作人员,加之乡村工作任务重,统计从业人员不能将精力完全集中到统计工作上来,往往是哪边任务急就先突击完成哪边工作,队伍存在不稳定性。

(三)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受限于农村基层现状,目前村社区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偏大,不能熟悉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加之统计专业培训不足,导致大多数从业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难以适应,如今年开展的人口普查与脱贫攻坚调查,前期工作均一定程度上存在业务不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四)统计业务上存在交叉重复。

部分统计业务所涉及的县级职能部门由其派出乡镇站所收集上报统计数据,统计部门则交由乡镇统计站负责收集上报统计数据,造成了一项工作重复上报的情况。

三、加强乡村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统计人员配备。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争取机构编制,探索统计工作人员专职,充实统计队伍力量。

分析调研报告篇3

2.活动概况

我们来到南澳岛调研当地的海产品加工现状。参观其加工流程,考察其加工过程是否卫生,是否符合规定的加工标准,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探讨当地是否具备发展海产品深加工业的条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调查情况与分析

3.1南澳海产品状况

南澳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据我们从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给我们参考资料《南澳县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书》及《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南澳海区的生物种类打7000中,其中经济鱼类7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

中上层鱼类:蓝园鲹(巴浪)、金色小沙丁鱼(姑鱼)、脂眼鲱(强鱼)、鲐鱼(花鲱)、颔园鲹(长腰巴浪)、竹筴鱼(阔目巴浪)、羽鳃鲐(白面)、扁舵鲣(水棍)、干金枪鱼(青甘)、鲔(阳棍)。

底层鱼类:枪乌贼(鱿鱼)、带鱼、乔氏台雅鱼、金带细鲹(白身仔)、二长棘周、长蛇鲻、星斑裸颊周、大头狗母鱼、条为鲱鲤(红鱼)、黄带付鲱鲤(大红鱼)、短尾大目周、真周(赤鯮)、细鳞三梭鲈(厚鲈)、三线矶鲈、大头白姑鱼、高体若鲹、刺鲳(肉鲫)

岛上淡水鱼、虾、蟹、贝类

岛上已知淡水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鲫鱼、福寿鱼、非洲鲫、梭鱼、乌鱼、胭脂鱼、鲴鱼、鲃鱼、麦穗鱼、攀鲈鱼、斗鱼、中华鳗鱼、日本鳗鲡、黄鳝、鲶鱼、胡子鲶

淡水虾、蟹、贝类有:长臂虾、招虾、田螺、石螺、蜗牛、中华绒毛蟹、河蟹、日本沼蟹等类品种。

分析调研报告篇4

南极菜市场位于南极街号,共三层,总面积平方米,其中二楼平方米,一楼平方米,地下室平方米,场地内有四处消防通道,三个入口。目前有门市个,个已出租,一层有摊位个,现在已经出租个,二层闲置。

经过一年的运营,菜市场的经营不是很乐观,经过全面的分析市场方面考虑重新立项,选择新项目,招商部召开二次专题会针对菜市场立项的项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经过大家的提议研究招商部对⒈医药连锁⒉整体库房出租⒊娱乐中心(游艺、台球、网吧)⒋餐饮⒌旅店⒍大酒店(暂时未对此开展调研工作)⒎汽车修配厂⒏食堂搬迁⒐联合与艺术学校合作做出了调研。

方案一:医药连锁店

选择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一楼二楼整体招租,一楼做经营二楼做库房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招商部联系了宝丰、人民同泰药店、国康药品连锁。

宝丰:反应很快,早晨联系以后上午就派人过来看了,但是没有再和我们联系。不满意这个地点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面积太大了,其次就是地理位置不理想。

人民同泰:店大压人,对于我们的询问,要求报价,原则上是对的,因为既然合作确实需要有一个报价。但是我们对菜市场没有评估过具体的报价是多少才能首先是维持整个的运营费用,也没有一个利润率的标准。

方案二:整体库房出租

:二楼分为二户或四户出租

:一、二楼整体分二户出租

措)施办法:印制招商名片,在市场周边业户中寻找业户承租,挂招商条幅配合招商。

方案三:娱乐中心

实地调查了买卖街附近的娱乐中心,台球厅、游戏室等地。目前的经营状况都不景气。具体分析是网吧出现以后其他的娱乐行业就持续低迷,和迪吧这两个项目的经营情况相对来讲比较好一些。

制约因素:

第一,门口狭窄不利于停车。

第二,楼上是居民区,不适合做这个项目。

第三,南极市场的附近流动的无业人员比较多,不是很安全。

第四,娱乐中心的投资相对而言比较高,短期合作有困难。

方案四:餐饮

餐饮方面是有针对性的对买卖街的两个比较大的快餐进行了调研,一个是世纪联华的顶层,一个是曼哈顿的顶层,调研的主要内容是这两个快餐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租金标准。

世纪联华顶层:

采取的是联合经营的形式,业主交给市场主办方押金两万元,采取商场提成营业额的的方法,而且有最低的营业收入要求,每天不低于元。元,保守的估计每天收入元

一年天,保守的来算,去掉三个法定假日:五一、十一、春节

天,经营的天数应该是天,元。

世纪联华的租金为≥元年

曼哈顿顶层:每半年收一次租金元,全年的租金价格是元。

而且以上两个地方的保洁工作都是统一作的,方便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买卖街是处于商业繁华区,客流量大,业户的资质也相对而言好,就餐的客源以到商业街购物和商场本身的经营者为主。

菜市场若单位面积的租金收入必然低于商业繁华区的价格,其中的具体原因有:

第一,南极市场周围的客流以南极市场业户以及工人为主,工人的消费是比较低的,人数虽然多,但是消费的水准低。

第二,附近的一职的学生也是比较固定的客流,学生的消费水平一般,但是有双修日和寒暑假的影响。

第三,买卖街的两个商场的快餐经营的时间较南极市场长,菜市场经营快餐的话也会象食堂一样,主要是以中午为主,那样的话,单位时间内的运营成本就会大幅升高。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方案五:旅店

作这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一楼二楼整体招租,因为涉及到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具体的问题。

客流来源:

第一,市场面对下面的市县作渠道,从各地来南极市场进货的客户是一大部分。

第二,南极街上的滨江火车站和承德街上的客运站有一部分客流。

不利条件:

第一,楼的举架比较矮。

第二,受各种条件制约,旅店仅可能是中低挡的招待所,那么利润就会很低,运营起来也会有一些问题。

方案六:大酒店

暂时未对次开展调研工作。

方案七:汽车修配厂

做这个项目,主要是一楼。

菜市场一层的举架很高适合汽车修配厂的基础要求。

制约因素:

第一,临挑战的是交通情况,景阳街、南极街、承德街这几条街道的走向问题,

到菜市场楼下的路不是很顺利就能到达,涉及到逆行。

第二,菜市场门前空间狭小,制约了排队等候的车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维修的车辆要到室内,但是不可能一次只来一个那么有秩序。

方案八:食堂迁至菜市场二楼,现有食堂作为门市出租。

现在食堂的经营也不是很好,就食堂的位置来讲,可以作为批发部出租出去,增加收入,把菜市场二楼给食堂用,这样的话,至少可以实现一部分的收入,比让二楼白白闲置要好一些。是一个下下策,建议在其他的项目无法操作或者是操作,困难的情况下进行。

分析调研报告篇5

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和研讨,全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尤其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变和提高,解决了不少困惑,取得了三大明显成效。

(一)思想认识上有成效

1、理解和反思上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解放思想,联系实际,我们加深了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形成了“五个适应”的新思路。2、引进与开发观念上发生了可喜变化。我们必须在引进项目、资金及土地资源开发上创新思路,改变发展模式,以开发土地资源为主向土地和人才资源开发并重转变,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格局。3、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一是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实行农村大社区制。二是在公共产品方面,着力解决老百姓缺乏公共产品需求问题。三是在公共保障方面,以新一轮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完善我镇公共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城市形态经济和城市形态社会。

(二)工作措施上有成效

1、形成了12项重大调研成果。我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城市化统领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为主题,着眼于探寻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解决办法,围绕城市升级、产业升级、民生问题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大工作形成了12项专题调研成果。2、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形成了“七个着力”的新举措。3、学习贯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一核心任务,确定了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

(三)边查边改上有成效

我镇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边查边改,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实际,深入分析了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薄弱环节、发展瓶颈制约等;二是结合人的思想实际,深入分析了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甚至新莞人等各阶层人士,思想意识中存在哪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三是结合政策体制实际,深入分析了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存在哪些制约发展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政策问题;四是结合农村“双委”换届选举,教育和提升了新一届农村班子集体在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上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意识。通过边查边改,突破惯性思维,突出以人为本,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对照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镇当前发展中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结构上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三产比例不合理。二是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四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2、发展后劲和动力不足。一是研发处于起始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劳动者素质不高。三是资本运作机制不活。四是创业群体不大、能力弱。五是招商引资模式落后,势头不猛。六是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度不高。3、发展瓶颈制约尚未突破。一是土地瓶颈。二是能源瓶颈。三是环境瓶颈。4、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不优。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一是档次不高,硬件不硬,软件不优。二是集中度不够。三是统筹不力。四是推进不快。

(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科学发展中的“软肋”

1、公共安全管理显得薄弱。2、教育、医疗、休闲、文化等公共产品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3、就业与社会保障不容乐观。一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难。三是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4、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

(三)群众反应最迫切的问题。

一是治安问题。二是环境问题。三是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是用电、用工和办事难等。

(四)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领导能力、个人形象、党员的先进性等方面,与形势的要求、上级的期望及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各单位、各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有待加强,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及综合素质、先进性等方面与群众的要求相差较远。

三、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源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

一是认识上缺乏连贯性。二是理解上存在片面性。三是实践上缺乏指导性。

(二)体制机制的制约

一是没有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用人考核机制的改革。二是没有围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没有实现新突破。

(三)创新能力的制约

一是创造性的见解不多。二是创造性举措不多。三是创造性的成果不多。

(四)利益格局的制约

利益之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之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由于利益的制约带来了行政效率低,管理成本大,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

四、我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巩固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新理念要通过算好经济账、人口账、资源环境账和社会管理账,进一步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端正产业结构的思想认识,消除各种认识误区。

(二)着力打造大市区功能组团和服务型政府,营造发展新平台,

1、高眼光抓好城市规划。2、高档次抓好城市建设。3、高效率抓好城市管理。4、高标准打造服务型政府。5、高要求抓人的素质提升。

(三)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转型,打造新产业

1、抓项目落实,保现有商务资源。2、抓挑商选资。3、抓三旧改造,实施“腾笼换鸟”。4、抓特色产业。5、抓产业平台建设。

(四)狠抓民生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构建幸福和谐新家园

分析调研报告篇6

(一)“9+3”毕业生总体情况

2009年至2017年从我县考录,到内地接受“9+3”免费职业教育的本县籍学生1987人。自2012年首批本县籍“9+3”学生毕业至今共计毕业六批次,共计1538人。

从户籍来看,选择“9+3”免费职业教育的农村学生比例高于城镇户籍,超过85%。

从所学专业来看,学生们是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主要涉及医学护理专业、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及电器应用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水电运行与控制、电气设备与安装、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通信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与营销、唐卡绘画、物流管理、铁道施工与养护、化工工艺、园林、焊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烹饪、测量工程技术和会计等。

就业分布地来看,我县就业214人,县外省内就业1246人。

(二)“9+3”毕业生就业情况

已落实就业岗位的就业方式主要为:考取州内行政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参军以及灵活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首期毕业以来,在我县就业的“9+3”毕业生总人数1460余人。其中,公务员考录23人、事业单位考录114人,公益性岗位60人,自主创业120人,推荐就业507人,参军56人,灵活就业580人,就业率达95%。

(三)“9+3”毕业生未就业情况

因“9+3”毕业生经校方推荐就业人数、继续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人数无法确定,“9+3”毕业生未就业不完全统计人数为78人。

未就业主要原因:一是未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考录;二是认为公益性岗位安置工资较低,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三是对人社部门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岗位不满意,就业期待值过高,同时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经“9+3”升学考试政策,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二、“9+3”毕业生就业采取的措施

(一)通过公开招录实现就业

我县根据省州“9+3”毕业生考录决策部署,认真拟定考录计划,填报考录需求,做好接收安置等各项工作。同时针对“9+3”毕业生自身学历较低,多数人不能完成分内工作,我县积极开展“9+3”毕业生岗前培训工作,力求其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二)通过公开招聘实现就业

2012年首期“9+3”学生毕业以来,我县切实将帮助“9+3”学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按照“确保愿意回县的有就业岗位、愿意自主创业的能够得到扶持、人人都有就业机会”的原则,着力构建政策完善、责任明确、组织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格局,通过学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等多种途径,确保“9+3”学生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全面促进“9+3”学生稳定就业。

2012年以来,我局每年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积极为“9+3”毕业生等求职责搭建劳务供需平台。近三年我县举办大型、微型就业扶贫招聘会共计5场,州内外用工单位累计提供岗位16400余个,岗位主要涉及电工、文员、保管、加工、物流、服务员、保安等行业,吸引了含“9+3”毕业生在内的大批求职者进场求职咨询。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参与我县现场招聘会求职登记的“9+3”学生累计达1000余人。

(三)通过托底安置实现就业

为千方百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效能,我县把公益性岗位开发摆在了突出位置,根据“中央关于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重要指示,按照“能够整合、尽量整合”的原则,三年来投入资金3169万元,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10568个,其中“9+3”毕业生60余人,有效缓解了“9+3”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三、对“9+3”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专业选择盲目性较高

根据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何斌老师《“9+3”学生就业趋向调查分析》指出,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原因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35%的学生是依据个人兴趣爱好或专业就业前景好才选择所学专业的,而15%的学生是接受家人建议选择专业,这与家庭背景、家长社会经验、社会关系等有一定的联系,还有部分学生是完全不清楚专业性质,随意填报。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导致就业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

(二)择业期望值过高

“9+3”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值趋于理想化,主要集中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国企,比例高达80%,追求稳定性、待遇优厚、环境好的工作的现象更为明显,表明他们择业期望值过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重新定位。

(三)就业主动性不够强

“9+3”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跨越式发展、提升人口素质、改善民生、促进长治久安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学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都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帮助,这一客观原因,使得“9+3”毕业生逐渐产生依赖心里,滋生“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寻找工作的人员比例较低,在实现就业途径中缺乏主动性和开创性。

(四)就业信心不足

“9+3”学生接受免费教育之前,社会阅历、求学目的各不相同,甚至年龄差距也较大,学历水平也各不相同,有初中毕业的、也有长期在家务农、务工的,虽然接受了免费职业教育,但是学历较低、专业及综合能力较弱,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信心明显不足,不敢主动参与社会就业竞争。

(五)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不少企业直接或变相拒绝接收“9+3”学生实习和就业,其主要原因是“9+3”学生征兵和公招考试工作影响学生工作稳定性;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不太适应企业用工要求和企业文化;企业认为招收“9+3”学生涉及民族问题,对接纳“9+3”学生持有保留态度。

四、对“9+3”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保持政策延续性,为提高就业质量提供机制保障。

在“9+3”学生的就业率中,通过针对性政策,如参军、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这在帮助“9+3”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建议,保持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统一的导向、组织和协调中,共同行动,拓宽渠道,挖掘岗位,保障配套经费,千方百计帮助“9+3”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二)建议建立毕业生就业公告制度,为提高就业质量提供科学参照。

尝试建立“9+3”学生毕业生就业公告制度,建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反映“9+3”学生就业状况和质量,其中可包括就业率、就业趋向分布、就业产业分布、就业稳定率和流失率、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及企业评价等内容。通过探索建立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9+3”学生就业状况评价体系,为提高就业质量提供科学参照,供相关部门作行政和决策的依据。

(三)合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树立科学就业观。

观念决定态度,什么样的就业观决定说明样的学习观。为了端正学习态度,奠定就业基础,学校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教育,切实转变其在就业观和就业心理上的局限。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就业意愿和困惑,认真分析总结,通过主题班会、举办专题讲座、举办优秀毕业生或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参加招聘会、介绍企业文化等形式,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专业就业前景,引导他们逐步摒弃“重公招轻就业”“等、靠、要”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先生存、后发展”的科学就业观。

(四)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分析调研报告篇7

一、调研问卷设计

调研说明:

所有调研的初衷是,对七匹狼品牌服饰及美特斯邦威服饰进行STP分析,最终得出两者在消费群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喜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区别。

本次调研问卷总题数19道,发放问卷数100份,回收问卷数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服装零售品牌问卷调查

A1、您认识“七匹狼”和“美特斯邦威”这两个服装品牌吗?

两个品牌我都认识…1 我只认识其中一个品牌…2

两个品牌我都不认识…3(终止调查)

A2、请问您是从什么渠道了解服装品牌的?

朋友介绍…1 网站…2 报纸杂志…3 电视广告…4 其他…5

A3、请问您通常以什么途径购买服装?

国外购买…1 步行街/商业街服装店铺…2 一般街道的服装店铺…3 百货商店/购物中心…4 大型综合超市…5 服装批发市场…6 其他…6

A4、“七匹狼”和“美特斯邦威”两个服装品牌中,您更趋向购买哪个品牌服装呢?

美特斯邦威…1(转A5题) 七匹狼…2(转A6题) 两个品牌服装都不买…3(转A7题)

A5、关于“美特斯邦威”,请选择您对下列句子的赞同程度,并用“∨”标注:

A6、关于“七匹狼”,请选择您对下列句子的赞同程度,并用“∨”标注:

A7、请选择您在购买时,下列因素对您影响的重要性,并用“∨”标注:

请选出您对以下句子的赞同程度,并用“∨”标注:

A8、我经常逛街购买衣服: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9、我通常逛街的时长在2小时以上: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10、我每月在服装购买上的花销占我月收入的1/4以上: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11、我看重朋友和家人对我穿着的评价: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12、我穿着的服装时尚而潮流: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13、我喜欢在穿着上突出个性: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A14、我穿着的服装令我更年轻、更具活力:

非常赞同…1 赞同…2 一般…3 不同意…4 非常不赞同…5

===============================

Q1、性别: 男…1 女…2

Q2、请问您的年龄是:

22岁或以下…1 22~26岁…2 27~30岁…3 31~35岁…4 36~45岁…5 45岁以上…6

Q3、请问您的文化程度是?

初中/初中以下…1 高中/中专/技校…2 大专/本科…3 硕士以上…4

Q4、请问您现在的职业:

中高层管理人员…1 一般职员…2 个体业主…3 公务员…4 教师…5 自由职业者…6 待业…7 学生…8 其他…9

Q5、请问您个人的月收入(税后):

1000以下…1 1000~3500…2 3500~6000元…3 6000~10000元…4 10000以上元…5

二、数据录入

运用spss统计工具对所有调研数据进行数据录入,格式如下:

三、七匹狼品牌及美特斯邦威品牌STP分析

(一)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对100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收入进行统计分析,及对七匹狼及美特斯邦威两个品牌的购买趋向进行分析

1.本次100名消费者中,其中女性占18%,为18人;男性占82%,为82人。

2.本次调研的100名消费者中,其中在22~26岁的消费者有21名,占总人数的21%;27~30岁的消费者有20名,占总人数的20%;31~35岁的消费者最多,有35人,占总人数的35%;36~45岁及45岁以上的消费者分别为17人、7人,占总人数的17%、7%。

3.本次调研的100名消费者中,其中月收入在1000~3500元的消费者有37名,占总人数的37%;月收入在3500~6000元的消费者有45名,占总人数的45%;6000~10000的消费者有18名,占总人数的18%。

4.本次调研的100名消费这种,其中47人选择购买美特斯邦威品牌服饰,占总人数的47%;有38人选择购买七匹狼,占总人数的38%;有16人选择都不购买,占总人数的16%。

(二)对购买美特斯邦威服装品牌及七匹狼服饰品牌的消费者分别分析其对品牌价格、款式、舒适度、喜欢的满意度

1.美特斯邦威品牌的消费者,对其品牌价格、款式及满意度评价分析:(1)美特斯邦威品牌的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与品牌价格、款式、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选择美特斯邦威品牌的消费者性别分析及消费者对品牌价格、款式的满意度分析:

a)可以看出选择美特斯邦威的消费者的性别以男性为多占选择购买美特斯邦威品牌消费者的62%。

b)可以看出在选择购买美特斯邦威品牌服饰的消费者中,对美特斯邦威的定价74.6%的消费者认为定价一般,而25.6%的消费者认为美邦的定价是合理的。

2.选择七匹狼品牌的消费者年龄、收入分析及消费者对品牌价格分析:

(1)可以看出选择七匹狼的消费者的年龄,以31-35岁消费者较多,为选择购买七匹狼品牌消费者的34%,其次为27-30岁及45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均为18%。

(2)可以看出在选择购买七匹狼品牌服饰的消费者中,大部分人的月收入在3500~6000元,这部分人群占所有消费七匹狼服装的人群中的53%。

四、结论

一是七匹狼及美特斯邦威都是以男装市场为主体。

二是美特斯邦威品牌在定位中以款式多样性取得消费者的信赖,而七匹狼则并不是以服装的款式作为自己在行业中竞争的基础。

三是美特斯邦威品牌价位定价较合理,而七匹狼却相反,比较多的消费者对七匹狼目前的价位持有否定态度。

四是七匹狼的消费者主要为月收入在3500-6000元的消费群体,年龄在31-35岁之间购买七匹狼服装的顾客较多。而美特斯邦威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的年龄与收入对是否购买其品牌的影响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分析调研报告篇8

关于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单位关于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情况的调研报告上级党委XX号文件《关于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活动的通知》下发以后,我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公司党委副书记XXX同志带领政治工作部、人事部等有关部室人员在全公司集中进行了一次职工思想调研,并抽调了15名有代表性的职工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职工思想现状公司现有职工XXX人。公司X名领导班子成员思想信念坚定,大局观念强,工作思路清晰,凝聚力、战斗力强,在职工中具有很高的威信。职工思想相对稳定,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奉献,工作热情高;关心企业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随着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住房条件等逐年改善,职工也愈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职工思想趋于稳定,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稳定的职工思想,确保了企业各项事业的稳定,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1、部分职工对当前市场形势认识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惰性较大,缺乏紧迫感、压力感和事业心,有的甚至存有应付现象;2、部分职工与一流的企业管理标准要求相距甚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求知的压力不够,动力不足,离上级学习创新型企业的要求相距甚远;3、部分职工政治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在思想上存有惰性,理论素质不高;4、部分职工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就业困难,使这部分职工在思想上有后顾之忧;5、工资多年未变,职工对提高工资有一定期望值.三、意见和建议1、部分职工子女就业困难,建议放宽学历条件,解决这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2、重新调查核定工资;同时根据贡献大小,拉大工资差距;3、按上级有关规定,建议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分析调研报告篇9

[3]新华网山西频道.考研要花多少钱?[EB/OL]. http//www. sx. xinhuanl com kjyw,2004-11-22.

[4]搜房网综合整理.青岛毕业生月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房租花掉大半[EB/OL].http:///newsecond/news/12653418.htm,2014-04-28.

分析调研报告篇10

十六大以来,劳动保障局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与时俱进调整思路,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劳动保障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就业形势基本平稳,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先后荣获国家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劳动监察、基金监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统筹兼顾,抓好民生之本这个重点,确保全市就业局势保持了高质量的稳定态势。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来抓,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推动了就业工作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最近五年,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引进外来劳动力4.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1万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先后两次被授予山东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先进集体,这是威海三市三区中唯一的一家。工作中我们着重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推动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管理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文件,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延续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跨区域就业限制,实行城乡统一的招用工备案和保障制度,统一的工资待遇和就业制度,变防范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推动了城乡各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平等就业、统筹就业。与此同时,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将促进就业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起严谨高效的联席会议制度,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定期监督检查,严格情况通报,为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先后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保障机构、劳动力转移实训基地建设,将市、镇、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机构纳入到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应用规划,形成了一个“公开、透明、信息共享”的就业网络体系,确保了全市各类用工资源的稳定有序流转。在此基础上,全力挖掘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积极拓展跨地区劳务输入协作,广泛开展“促进充分就业、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活动,有针对性的做好劳动力引进和开发。目前,全市已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库19处,外来劳务合作基地102家,组织小团组式的招用工活动上百余次,年均转移、引进劳动力20000多人,基本满足了全市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有5家居委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和威海市充分就业和谐社区。三是抓好政策落实,促进城乡弱势群体实现稳定就业。特别是《就业促进法》今年实施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了一整套以项目支持、开业指导、跟踪服务与延长政策时间、扩大政策范围、拓展政策内容、提高政策标准作为重点的创业工作体系,使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岗位补贴、职业介绍等鼓励创业和再就业援助的政策稳步趋向长期化、普惠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家庭的创业热情。到目前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570份,减免各种税费近千万元,接收托管职工11000多人,特殊群体就业率达100%,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

(二)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劳动者素质是就业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劳动者就业、推动企业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从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三方面着手,扎实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技术工人5万余人次,拥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以上产业工人1.5万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9.6%,享受政府各类津贴技师30余名。一是着力构建齐全的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加快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拥有大专、中专、技工等各类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17所,其中××技工学校发展迅速,在去年取得山东省重点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又于今年5月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快速推进职业培训,2006年,在威海地区县级市中率先开展“金蓝领”技师培训工程,以机电工具、家纺制革、汽车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一线工人为重点,帮助和指导××技校、天润曲轴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金蓝领”技师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按照“抓培训促鉴定、抓鉴定促就业”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技能人才成长“梯级培训”计划,积极推行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互融通和认证,促进了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全社会的推广。二是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选拔体系。以企业为主题,以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为平台,近年来连续举办了多期规模较大的机械、家纺、建筑等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参加人员达到5000多人,掀起了全市企业岗位练兵、技术创新的新高潮。2005年10月,我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出台了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几年来,经过层层推荐、选拔、评审、考核、公示,先后有36名技师当选为“××市首席技师”,有11名技师当选为“威海市首席技师”。三是完善了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发现培育技能领头人,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发挥其作用,调动了在职职工和新生劳动力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对威海市和我市首席技师,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隆重表彰,纳入市高层次人才库,与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同等待遇,全面提升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极大地调动了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其他各类人才的技能学习的热情。

(三)加快政策调整步伐,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多的群体纳入到了社会保障这个大笼子里来。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贴近老百姓的政策,着力扩大覆盖范围。截止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农民等各类参保人数达到62万余人(次),仅今年前11个月就累计新增各类参保人数6万多人。在老有所养上,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被征地农民为重点,先后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大龄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完善了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99个机关事业单位、1600多个企业组织、15个转非村、800多个自然村的20多万名不同群体人员纳入到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也即将于近期出台。在病有所医上,先后实施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工伤保险等制度政策,受益群体、层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1997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已进行了四次修改,积极推行缴费年限和待遇挂钩制度,单病种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制度,医疗保险风险金和储备金制度和定点医院管理制度,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解决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6万多名城镇居民,6000多名破产、倒闭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其经验、做法先后被国家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予以广泛推广。在失有所助上,围绕资产重组,严格补缴发放政策,在确保失业人员按时领取失业金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开展创业培训班,技能培训班,将申领条件与接受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情况相挂钩,鼓励和吸引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减少失业存量,缩短失业周期,目前,是年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已确保达到95%以上,90%以上实现按期接续保险关系。

(四)强化基金征缴监管,提高保障待遇水平,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到了广大群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重点,积极实行扩面参保,全方位做好企业破产、分流职工的保险关系接续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严格人员进出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争取资金,全力弥补缩小基金缺口;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依托良好的待遇政策标准和灵活的缴费措施,吸引了大批“历史欠费”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积极参保缴费;失业保险,以分流改制企业为重点,严格补缴规定,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工伤保险,以高风险行业和农民工为重点,强力推行浮动费率政策,基金盘子明显增大;生育保险,实行人性化政策报销制度,基金稳中有升;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巩固完善国债运营手续,稳妥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严格基金监管,建立起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主动加强对保费征缴、发放和运营的全方位监督,防止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的流失,确保实现了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几年来,××市社会保险基金收缴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幅,今年力度进一步加大,前11个月已收缴8.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基金累计结余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社会保障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有力确保了全市18200多名离退休人员、1700余名失业职工、2100多名遗属和6000多名到龄农保参保人员的养老失业金、生活补助费等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连续四年按时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任务,人均月增加养老待遇400多元。医疗保险,在全省率先采取无偿或个案补缴的方法,解决了6000多名破产、倒闭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在全省率先将无职业城镇居民以及中小学生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率先开展了退休人员免费健康查体活动,率先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今年实施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地方筹资力度又再次加大,标准又比省里规定的分别高出20元和150元。与此同时,工伤保险,也于今年启动了工伤预防和康复试点,生育保险也实行了新的更高报销标准,保障待遇水平的提高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包括中央台在内的各类新闻媒体对我市保险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关注。可以一个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成。

(五)优化务工环境,保障职工权益,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是一座新型工业化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0多家,其中外向型经济占较大比重,外来务工人员相对较多,已达5万多人。针对目前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调整完善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法机制。建立起劳动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欠薪报告和最低工资调整等制度,实现了政府监控指导、出资人监管落实的良性管理模式;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指导企业做好相关政策与法规的衔接,保证了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劳动保护投入,优化务工环境,推动劳动关系协调发展;注重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劳动纠纷,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企业的恶意违法行为,有力地保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几年来,先后参与资产重组企业近百家,受理劳动仲裁、监察案件千余起,为职工挽回社会保险、工资等各类经济损失1亿多元,95%以上的骨干企业、80%以上的城镇其它企业都建立并严格落实了详细的用工保护标准,在全省“百家善待农民工和谐企业”评选活动中,威力工具、芸祥绣品、森鹿制革等5家企业榜上有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

二、结合实际,查找劳动保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上级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尽快解决。特别是通过开展“为学习实践活动建言献策”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开设网站专栏等多种形式,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归纳梳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工作定位上局限于完成业务,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够,科学发展的能力欠缺。具体表现在,第一,对新形势下就业工作思考得还不够深。受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缓慢等影响,部分应对措施不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滞缓甚至停产,职工裁员放假,流动性加快,再加上转轨时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城乡统筹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力转移出现不稳定趋向。第二,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满足于现有成绩。虽然几年来我们不断创新,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无缝覆盖,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参保积极性还不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刚刚起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以及事业单位工伤制度的出台对工伤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养老保险保障的刚性措施不够,导致目前整体待遇水平与老百姓的参保期望值有很大差距。第三,在劳动关系维权上存在“满”和“怕”的情绪。整体看企业一线劳动者工资偏低,且与管理人员相比,差距有所扩大;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纠纷继续增多,特别是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由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引发的就业安置、生活保障、权益维护等问题日益凸现,侵害职工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激情不够高昂,干事创业的魄力和干劲还不够大。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主动研究问题的风气不浓,工作中不愿主动负责、敢于碰硬,往往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研究不深,遇到问题和困难总是回避、绕着走,拿不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意见和措施。二是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浮在上面的时间多,深入基层调研少;有的重部署轻检查,对重点工作跟踪落实不到位;有的工作标准要求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效果不佳。三是行政执行力不强。有的存在着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遇到对本部门有利的事就争着干,遇到需要提供服务就推诿扯皮;缺乏上下沟通、横向联系的工作机制,各科室、各部门之间情况通报、信息沟通不及时,工作环节的衔接配合不够密切,影响工作的质效。

(三)服务机制运行不够顺畅,服务意识缺乏换位思考,服务质量有待优化。一是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还不强。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不能及时向服务对象公开,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根本性保障。二是为民爱民服务意识还不深。经办服务窗口还存在被动服务倾向,缺乏情感服务、特色服务,甚至有的个别部门还存在行政不作为行为,门难进、脸难看、办事慢、办事拖、办事板。三是办事效率还不快。ab角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完全落实,部分岗位工作缺位,影响项目审批;有的职能权限下放不充分,窗口服务人员审批授权不彻底,影响了项目办理时效。

三、剖析根源,消除科学发展障碍

劳动保障工作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劳动保障系统班子思想解放不够彻底、创新改革不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到位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不够系统。往往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什么学什么,缺乏深入研究、理性思考,不能全面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论根基还不够扎实。不知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从哪里着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深邃,思辨缺乏功力。对科学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研究和把握还欠“火候”,对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缺少有效解决困难的新招、高招和奇招。

(二)对思想解放的力度要求不够深。个别干部存在自满情绪,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缺乏清醒认识,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全面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的胆识和气魄。个别干部存在畏难发愁情绪,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啃硬骨头”的决心还不够大,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动,错失发展机遇。个别干部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遭非议,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工作缺乏锐气和生机,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习惯用老眼光、老办法去生搬硬套,方法单一,不能触类旁通,缺乏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决心。

(三)对科学发展的宗旨观念要求不够高。一是大局意识不强。个别部门和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以集体为主、以发展为重、以群众为本,不能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存在着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二是奉献意识不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缺乏通盘考虑和科学安排,很多事情在做表面的应付,思想不活,亮点也不多,造成工作被动。三是为民服务意识淡化。没有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缺乏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的意识,不能设身出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不能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四是团结协作意识缺位。部门之间沟通协调配合不到位,特别是对一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没有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超常服务,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损害了党员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

四、深化共识,凝聚科学管理的合力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入,领会更加透彻,认识更加深刻: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思维、新观念、新举措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保障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释放发展潜能和活力的切入点,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才能使业务工作更加得力有效,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责任制管理更加科学公正,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才能着力解决影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正确判断和把握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研究影响劳动保障工作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要加强扩大就业再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劳动保障理论创新,加快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转变部门职能,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切实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做到主动服务、真诚服务、优质服务。实践证明,打造服务型机关,不仅要关注服务的过程,更要重视服务的结果。只有从内心把管理对象视为服务对象,把依法依规管理和热情主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高服务的质量。

——必须坚持真抓实干,以实干、实效、实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调研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研究和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杂事合办,以务真求实的作风和迎难而上的态度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到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统筹部署,善于高标准研究办法,严要求破解难题,才能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必须坚持班子和队伍建设,为构建劳动保障管理新机制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始终把加强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推进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班子和队伍的先进性,才能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各项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才能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劳动保障工作才有根本的政治保证,劳动保障事业才能取得科学发展。

五、强化措施,着力构建劳动保障管理新机制

按照“服务企业发展,切实保障民生”为主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工作措施更加完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领导班子更加坚强,制度机制更加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更加有力。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再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新理念。继续深入开展以“五创”、“三破”为主题的思想解放活动,认真查找新的经济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存在的思想误区,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辟新途径,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坚持把践行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先导工程贯彻始终。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认清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认清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不为陈旧的思维所束缚;认清劳动保障工作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的定位,不为目前的水平而停滞,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激情,努力在全市科学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二是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标尺贯彻始终。进一步强化“只要发展讲科学、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使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升华,行为更加自觉,目标更加明确,使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地方化、部门化、具体化,成为谋划、指导和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成为激励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座右铭,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三是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要求贯彻始终。在学习调研中增强思维力、在分析检查中增强辨别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执行力、在完善机制中增强探索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二)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观念,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受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缓慢等影响,部分应对措施不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生产滞缓甚至停产的现象,加上转轨时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当前要切实把促进城乡就业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第一要务,从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素质就业三个方面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城乡就业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抓好就业稳定,减少失业。加强减员监测,实行重点行业、企业减员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用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马上制定应急预案,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规范裁员行为,对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濒临破产或长期亏损确需裁员的企业,及时提供劳动保障服务,保证企业裁员工作的平稳进行。做好劳动维权工作,对易发生劳动纠纷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妥善处置对因企业逃逸等原因发生的应急性突发事件,及时安置职工,保证社会稳定。做好用工指导服务,及时提供准确的职业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提高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确保外部用工秩序的稳定。二是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就业。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适当延长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认定期限,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一条龙”创业服务,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引进一大批对地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又好又大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研发,推进技术改造,打造具有自主产权的拳头产品,向创新要效益,同时大力加强国内市场开拓力度,迅速提高国内销量。三是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素质就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构建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方位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格局。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门或几门对口实用技术,切实提高竞争就业能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提规模、上档次,突出专业特色,紧帖市场需求,为各类培训人员搭建实习见习、操作训练、岗位练兵、技术公关、技能交流的平台,努力锻炼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三)着眼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巩固完善社保政策,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普惠性更大,操作性更强,设计上更规范、更合理、更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面征缴工作。以《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实施条例》实施为契机,重点突破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职工的参保缴费。进一步调整完善扩面征缴措施,不但要增加参保人数,提高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更要提高缴费人数和基金征缴额,努力实现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基金征缴额的同步、稳步增长。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规范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规集和管理流程,建立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长短、缴费基数高低、退休时间早晚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确保新老政策的合理衔接和平稳过渡。切实抓好两个医保政策在全市的贯彻实施。抓紧时间修改完善新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在与上搞好衔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继续新增最高限额支付险种,扩大大病救助基金救助比例和范围,切实惠及参保职工。做好城镇居民管理服务工作,制定简便易行的经办服务办法,方便居民登记、参保、交费、就医。扎实开展工伤保险工作,巩固生育保险成果。重点抓好高风险行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推动农民工等重点对象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不断提高覆盖面和保障能力。切实抓好工伤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工伤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巩固完善生育保险新政策,及时发现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的作用。以“保生活、促就业”和减少失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经济危机形势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援助等方面延伸使用办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延伸补贴项目,完善促进就业联动机制

。统筹使用好失业保险基金与财政就业资金。加大失业调控力度,探索建立预测分析、预警报告和预案启动制度。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为主、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农村保险养老制度,引导村集体和农民积极投保,着力解决农村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和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建立起组织监督、行政监督、职能监督、内部风险控制四个层面的监督体系,维护基金安全,确保全市所有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等参保人员都能按时享受到保障待遇,并稳步提高待遇水平。

(四)着力维护社会公平,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三法”宣传实施为契机,依法规范企业分配行为,理顺劳资关系。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最低工资标准四项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引导企业建立工资与经济效益共同增长的分配机制,健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信用制度和预警预报制度等长效机制,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减少工资案件集体访和意外事件发生率。健全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网络和预防处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办案方式、办案程序,推行“一步到庭”、“阳光仲裁”等便民措施,提高办案质量和仲裁效率。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建立企业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体系,提高调解员政策法规及办案水平,使多数劳动纠纷通过调解得到妥善处理。进一步发挥劳动仲裁三方机制作用,建立政府主导、三方合作、司法参与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矛盾最突出、职工和企业最关心、社会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矛盾问题。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适时开办违规企业负责人警示培训班,提高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加强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开展以签订劳动合同、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非法使用童工等为重点的“一体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坚持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认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稳定工作排查调处和应急处理机制,做好突发性、的处理工作,抓准、抓早,及时介入,妥善处理。全面贯彻《条例》,规范办信接访办法,认真及时处理人民来信,加强解决突出问题的督查力度,确保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社会稳定。

六、提高能力,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坚持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思维力、决策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第一,加强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经济危机中企业发展不稳定的局势下,处在劳动保障事业需要不断完善的重要发展阶段,这迫切需要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全面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政治理论业务学习,重点学习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钻研劳动保障专业知识,成为精通劳动保障业务的内行,万金油。把全体干部职工培养成一个“书香型”的干部,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增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调研报告篇11

该行业存在以下特点:1、生产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前期投资少,行业门槛低;2、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从而导致企业之间互相压价,整体企业利润率低,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3、部分销售为低档建筑用焊管,导致行业内无票销售严重,同时废料销售的不开票,少申报,造成征管难度加大,税负率较低。

为此,**国税二分局针对税负率明显偏低且销售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对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a公司进行了服务性调研。

一、企业基本情况

a公司成立于20xx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主要生产大中型口径焊接方、矩形钢管的大型企业,拥有400*300、200*200、60*160等大中型截面方、矩型管生产线和冷弯型钢机组,常年生产标准为gb/t6728-20xx、gb/t6725-20xx、jis3466、en10219、astm a500等各种大中型口径优质焊接钢管。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如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煤矿矿井、机械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该公司财务制度基本健全,内部控制基本有效。20xx年该公司产品销售收入12455.31万元,缴纳增值税132.06万元,实现利润561万元;20xx年产品销售收入19967.71万元(含外销收入1590.98万元),缴纳增值税116.25万元,实现利润324.61万元。该公司在日管和巡查中未发现有重大偷骗税行为,纳税信用良好。

二、通过分析确定调研重点

20xx、20xx增值税税负比对

单位:万元

年份

项目

20xx

20xx

销售收入

12455.31

19967.71

销项税金

2103.24

3124.04

进项税金

1946.07

3445.67

应交税金

132.06

116.25

税负(%)

1.06

0.58

通过对其增值税申报相关资料的分析,企业07年销售收入的增幅度为06年的60.31%;而在销售增长的同时, 增值税税负率却从06年的1.06%降为07年0.58%, 下降幅度达45.28%,明显低于行业税收负担率预警值1.85%,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所以我们将该公司增值税税负偏低原因作为调研的重点,主要关注有无未开票收入,废料开票吨位是否如实,价格是否合理。

20xx、20xx盈亏情况的比对分析

单位:万元、吨

项目

20xx年

20xx年

增长幅度(%)

一、主营业务收入

12455.13

19967.71

60.32

销售数量

34201.93

47662.678

39.36

销售单价

3641.65

4189.38

15.04

二、主营业务成本

10909.64

17669.24

61.96

单位成本

3189.73

3707.14

16.22

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43

20.44

52.20

四、营业费用

373.93

909.32

143.18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3.00

4.55

五、主营业务利润

1158.13

1368.71

18.18

六、管理费用

274.68

428.94

56.16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2.21

2.15%

七、财务费用

321.15

565.39

76.05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2.58

2.83%

八 、营业外收入

4

九、营业外支出

5

49.77

895.40

十、利润总额

561

324.61

-42.67

从上表可以看出,成本的增长率率基本与收入增长率保持一致,而各项的费用增长率却远远高于销售增长率,所以将费用列支是否合理作为调研重点。

三、调研疑点说明

针对以上重点,调研人员要求企业作出说明,与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进行了谈话,要求企业对以上分析的重点作出说明。调研人员要求企业从税收负担率、产品制成率、单位能耗、废料数量和售价四个指标值和费用大幅增长原因方面作出说明,企业作出了如下解释:

1、税收负担率低主要原因是年末存货的增加以及20xx年外销收入、期末留抵税额的影响。

2、产品制成率偏低是由于工人流动性强,熟练工少,生产中容易出次品,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夜间电费低廉,尽可能开夜班,导致产品质量与白天有差距。

3、单位能耗较高是企业产品品种较多,其中部分产品是外贸业务,交货时间紧,同一规格产品连续生产时间短。中间换模具频繁,所以单位能耗高。

4、废料数量和售价方面,废料由企业所在地人员承包收购,数量大致估算,价格的确偏低了一些,有部分废管收入未申报。

5、营业费用的增长是由于07有出口外销,海运费的支出大大增加了营业费用的总额;财务费用增长的原因是06年企业还是工贸一体,而07年是纯工业资金的需要量更大,贷款额度加大;营业外支出企业列支的是地方三金,因为06年三金还是包额的,而07年是按收入0.3%正常缴纳的。

对于企业给出的解释,调研人员到企业实地了解情况,运用综合分析手段,在该公司服务性调研过程中,具体做法主要有:

1、对企业报送的资料、数据整理分析,从公司的申报资料提取信息,进行税负分析。

2、根据同行业的产废率,对公司的产废申报情况进行分析。

3、查看企业的贷款额度是否合理、利息支出是否符合同期贷款利率,费用发票、海运发票是否真实。

四、开展实地调查

评估人员根据日管中掌握相关信息,从税收负担率、产品制成率、单位能耗、废料数量和售价、费用列出等五个方面对企业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

(一)税收负担率方面

1、20xx-20xx存货变动对增值税税负的影响

单位:万元

年 度

品 种

期初

期末

影响税金

20xx年

产成品

713

1209

84.32

原材料

272

106

-28.32

小 计

985

1315

56

20xx年

产成品

1209

2312

188

原材料

106

1766

282

小 计

1315

4078

470

2、20xx年外销货物享受“免抵退”政策对增值税的影响

该企业具备自营出口权,20xx年1~6月外销货物享受“免抵退”政策,20xx年外销收入1590万元,退税率为13%,“免抵退”税额为206万元。

3、20xx年末留抵税额为225万元。

综上所述各个因素还原后,该公司20xx年、20xx年度增值税税负列表如下:

年度

销收收入

应交税金

税 负

分析调整税额

实际税负

20xx

12455

132

1.06%

+56

1.509%

20xx

19967

116

0.58%

+451

2.84%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公司07年增值税税负应为2.84%,属于正常范围内。

(二)产品制成率方面:该企业06年生产领用带钢36409.84吨,生产焊管34298.07吨,无形损耗108.858吨,申报废丝1274.34吨。07年生产领用带钢50994.111吨,生产焊管48699.38吨,无形损耗254.97申报废丝1700吨。计算出企业折率为95.5%。按同行业96%折率,06年少报销售焊管182.05吨,按每吨3800元/吨,补销售69.18万元,补增值税11.76万元,07年少报焊管254.97吨,补销售96.89万元,补增值税16.47万元。

(三)单位能耗方面:60以上机组生产焊管行业内单位能耗约为85千瓦/吨。该企业06年制成焊管34771.4吨,企业耗用电量2971043千瓦,根据耗用量推算出企业未开票焊管182.05吨,07年生产焊管48699.38吨,企业生产用电度4161200度, 根据耗用量推算出企业未开票焊管254.97吨,同时印证了产品制成率行业水平。

(四)废料数量和售价方面:06年企业申报废料909.13吨,平均单价2600元/吨(含税),金额20.2万元。07年申报废料1190.06吨,应产废料1274.85吨,废料市场参考价为2600(含税)。应补废料收入为18.84万元(不含税),影响税收3.2万元。

(五)费用方面:管理费用中列支了固定资产8.05万元,出国考察费2.41万元,需由个人承担的各项费用合计0.33万元,营业外支出其中罚款0.81万元,与收入无关的支出6.87万元,共计调增收入18.47万元。

五、调研分析

在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基础上,采集该企业相关信息,确定四个指标参数,分析企业实际情况。

税收负担率预警参数

产品名称

工艺流程

预警税负

偏离值

低档建筑管

热轧带钢---焊管成品

1.5%

±0.1%

高档产品管

热轧带钢—委托冷轧—焊管成品

2.0%

±0.2%

注:低档建筑管是指质量要求不高,用热轧带钢直接加工成型,主要用于建筑市场产品

高档产品管:焊管产品售价3900元/吨,销项税金663元,购进原材料带钢3200元/吨,产品制成率96%,生产每吨焊管耗用带钢1.04吨,金额3328元。生产焊管耗电60元/吨,生产焊管每吨其他物耗60元/吨。进项税金586.16元,每吨焊管应缴增值税76.84元,理论税负1.97。

低档产品管:焊管产品售价3140元/吨,销项税金533.80元,购进原材料带钢2700元/吨,产品制成率98%,生产每吨焊管耗用带钢1.02吨,金额2754元。生产焊管耗电50元/吨,生产焊管每吨其他物耗60元/吨。进项税金486.88元,每吨焊管应缴增值税46.92元,理论税负1.49。

该指标主要通过对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将其与行业预警税负进行比对,对税收负担率异常的企业,可以对其关联指标进一步展开分析,以发现企业纳税申报上可能存在的疑点。

产品制成率预警参数

机组类型

工艺流程

产品制成率

产废率

60-76机组

热带分剪—成型焊接—切割—成品

96%

2.5%

80机组以上

热带分剪—成型焊接—切割—成品

97%

2.5%

注:热带指热轧带钢;冷带指热带经过冷轧后的带钢。

单位能耗方面预警参数

机组口径类型

单位产品能耗定额

预警能耗值

60(含)-76机组

65—85kw/t

>85kw/t

80机组以上

75—95kw/t

>95kw/t

废料数量和售价方面预警参数

焊管行业一般成品率96%,一般无形损耗为0.5%,考虑到其它分剪、平头、探伤等工艺影响,最高无形损耗达1.5%。产废率预警值为2.5%,废料市场参考价为2600元/吨(含税)。

六、调研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可以得出结论:该公司存在仓库销售废料未有出入库,企业未准确记载销售账、库存材料账,主要相关内容记载不齐和未将全部销售业务进行记载,费用发票未经严格审核,企业主动补申报销售185万元,补缴税款98万元。

七、调研体会

1、加强巡查,要求税收管理员按季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做好税收分析。

2、健全监控体系:要求企业按季上报《焊管企业生产情况表》,将采集数据与预警指标进行比对。

分析调研报告篇12

根据**省审计厅20**年对全省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的安排,黄陂区审计局扶贫资金审计组对黄陂区20**年度扶贫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在此基础上审计组对扶贫项目中重要一环“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光伏发电的理论基础与政策背景

光伏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统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源或规模化光伏电站,通过将光伏发电并网出售,为贫困人口带来经济收入,以达到精准扶贫目的扶贫开发手段。主要方式是在农民住房屋顶、荒山荒坡或者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入电网,供给各家各户使用。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大,火力发电的环境污染问题无法避免,兼具清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光伏能源也便成为国家能源开发规划的重要一环。同时,为了保证各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既能充分利用荒废土地和资源,亦能最大限度的维持生态平衡,避免环境破坏,进而贯彻落实“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经济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自20**年以来,密集发文要求各地方政府将扶贫开发和能源开发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建设,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等文件,为在全国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提供了参考。

在此背景下,黄陂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于20**年5月出台了《黄陂区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关于光伏产业的并网电价补贴政策,保障扶贫资金投入,在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空闲、未利用土地、农业大棚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扶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或者小型光伏电站,20年至25年内,持续为贫困户和贫困村提供现金收入。

二、光伏工程的发展优势和投资收益分析

光伏扶贫是一项针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基础十分薄弱,难以通过特色产业或其他集体项目突破年集体经济收入XXX万元/年以上的瓶颈条件而实施的,带有一定保障性色彩。

(一)光伏工程的发展优势

作为精准扶贫的骨干项目之一,光伏扶贫工程将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在短期内的确不失为一条致富新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收益的稳定性、产业的环保性和投资的可行性等方面。

1.稳定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和难以抵御的市场风险让多数地区的扶贫工作人员在贫困村产业规划上畏首畏尾。相比而言,光伏发电的优势十分明显,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有效保障了光伏组件的正常运转。安装即可并网,并网即能发电,发电便有收入,如此稳定的产销链条使光伏发电成了农村不可多得的增收路径。

2.环保性。火力发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较大,目前,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质的排放已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环境不堪重负。光伏发电不产生任何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没有任何转动部件,不会产生噪声污染。

3.可行性。农村自然禀赋的丰裕程度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加之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人力资本更显捉襟见肘,在资源禀赋不足和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双重约束下,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往往止步不前,光伏电站将农民闲置的自家屋顶、院内外空闲地和可以利用的荒山荒坡采取不同的形式加以充分利用,既能满足用电需求,亦能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二)光伏工程的实施成效

黄陂区是我省首个开展光伏扶贫计划的县区,20**年,除王家河街之外的7个街道乡镇累计为XXX个贫困村建成小型光伏电站,长岭街和木兰乡为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全区全年累计完成村级光伏发电2531千瓦,户用光伏发电39千瓦,发电收入XXX万余元。

黄陂区开展光伏扶贫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各级政府用于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不包括各帮扶单位帮扶资金的情况下,直接用于贫困村精准扶贫事业的财政资金平均在XXX万元左右,基本可以保证各村在完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同时,维持村委组织的正常运转。截止目前,全区直接用于光伏发电站建设的财政资金累计高达2600余万,未来还将持续投入5000余万,除王家河街外,各乡镇均已完成200千瓦以上的光伏电站建设任务。

(三)光伏电站的收益预测

经济收益的短期性和经营风险的可控性使诸多贫困地区对光伏工程趋之若鹜,“光伏热潮”由此形成,但是,评估一项产业的发展情景和盈利空间不仅要考虑短期收益,更要考虑长期回报和机会成本。以木兰乡富家寨村为例,全村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光伏工程占地约1.7亩,总装机容量40千瓦,总投资成本约XXX万元,按照1.XX元/度的预期电价计算,可在未来25年间完成集体收入XXX万元以上,投资回报可达60余万元。全周期收益预算并未包括光伏发电组件建成之后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费用。调研发现,多数贫困村选择任用本村的贫困人员负责光伏电站的维护和管理,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此外,光伏扶贫工程维持现有利润的前提是国家对新能源发电的补贴力度和政策保障,在没有各类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投资收益将无法保障,收回建设资本的周期将大幅延长,预期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会低于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收益。同时,调研组发现个别贫困村的光伏组件仅仅建成半年便已出现破损情况,能否维持25年的使用寿命还是个未知数,使用周期一旦缩短,光伏电站的收益还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光伏电站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光伏扶贫实现了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统一。黄陂区诸多贫困村得以脱贫出列,贫困人口得以脱贫销号,光伏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实质性转变,依赖性、功利性、短期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潜在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一)依赖性。光伏电站的稳定收益一方面源自气象条件的稳定和光伏组件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国家财政持续性的高额补贴和高标准的上网电价,但这种脱离市场的盈利手段并不具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和市场上的强竞争性。

(二)功利性。根据调研资料整理的全区20**年的建成光伏发电站贫困村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XXX个建成光伏发电项目的贫困村中,半数以上肩负着当年度脱贫出列的任务,出列村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远远高于非出列村,数据的背后隐藏的是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在光伏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色彩,“谁要出列,谁建光伏”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短期性。相比种养殖产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光伏电站在享受国家政策补贴情况下的年收益率一般只有XX%左右,若失去政策依赖则会更低,经济利润相比服务性行业和规模化种植业明显偏低,短期性的微薄收益对贫困村的长远发展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四)安全性。绝大多数贫困村民不具备足够的文化背景和科学常识,不了解光伏发电的技术原理,更不具备对光伏灾害的危险防范意识,甚至有个别村民将稻谷铺在光伏电池板上,这极有可能引发热斑效应,发生危险。

(五)可持续性。调研发现,一般小型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在每千瓦1万元以上,多晶硅光伏组件一旦出现问题,每千瓦的更换和维修成本在2-3万元之间。如此高额的投资无疑会大规模占用扶贫开发资金,数以百万的投资规模和单一化的投资方向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利用扶贫资金的潜在隐患,光伏利润的可持续性问题令人担忧。

四、产业扶贫的科学规划与合理路径

(一)因地制宜,在资金使用上下功夫。选择好一个能结合本地特色、适合本地发展、能够为贫困村贫困群众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的产业,是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前提。如果发展基础实在薄弱,各地不妨先将光伏扶贫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突破口,通过光伏盈利先为村民树立起发展村办产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