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合集12篇

时间:2022-05-05 12:33:09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

物联网技术掀起了新的信息产业浪潮,是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世界各国均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较为重视,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行业。在煤矿行业,物联网技术为煤矿信息化建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煤矿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安全生产、自动化监控等,使我国煤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指的是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连接、结合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射频标签阅读装置等各种信息传感系统、设备,从而形成一个巨大智能网络,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定位、识别、管理、监控[1]。物联网的应用实现了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的连接、沟通、交互。而对于物联网技术而言,主要包括应用技术、传输技术、感知技术、支撑技术等。其中,应用技术包括物联网数据存储技术、信息共享交互平台技术等,指的是用于支持系统运行的技术。而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汇聚感知数据,实现数据传输。同时,对于感知技术而言,主要包括遥测遥感技术、RFID技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等,用于物联网底层感知信息。支撑技术包括AI技术、GIS/GPS技术、云计算、通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用于物联网数据利用与处理方面[2]。

二、物联网技术在煤矿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煤矿物联系统的架构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煤矿信息化建设、运营中,需要按照统计接口、统一管理、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且需要设计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层负责处理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控制、调配井上、井下人员、设备。例如,在煤矿运营、管理中,通过应用层确认矿工位置、出勤情况,监督工作程序,并及时接受矿工反馈的信息,提高应急处理效率。同时,利用监控检测终端对各设备运转情况进行了解、掌握,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开、关、操作设备,减少矿工出入危险区域的时间,确保矿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网络层相互融合计算机局域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准确传输、交互数据信息。感知层通过通讯模块将其获取的数据传送至计算机,主要包括视频摄像头、RFID读卡器、感应器等[3]。在煤矿企业的具体应用中,将视频监控和传感设备安装在地面井口、井下、媒台等场所,并将数据与感应器网络相连接,收集数据。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煤矿物联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二)炸药流向、运输与物流信息化系统

在炸药流向管理中,利用二维码识别、管理技术,当煤矿企业从公安部取得炸药后,为炸药加贴二维码标签,为以后的运输、下井流程管理提供保障。同时,在炸药运输车辆管理中,利用车载DVR系统,通过GPS定位、Wi-Fi传输等功能,对炸药运输车辆的位置、驾驶人员进行视频监控、记录。此外,在物流信息化系统中,集成、处理车流、物流、人流过程数据,为物品运输、生产管理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例如,在物品运输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基于建立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整合分散的人流、物流、危险品等子系统,并增加存储、告警、业务流程管理、监测监控、数据分析、协同作业管理等附加功能,实现实时、分层、多级监控管理[4]。这样,在平台客户端中,在一个界面下,调度人员可对一个作业点的现场人员、设备、现场视频等信息进行查看、记录,可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危险预警,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三)生产设备的远程维护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煤矿的安全、正常运营至关重要,如果生产设备出现问题,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到直接影响,降低企业的运行效率、经济效益。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设备连接于互联网,从而将生产设备汇集到企业所建立的信息化监控平台中,及时、动态监测生产设备,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及时维修。在具体应用中,首先,对于设备提供商而言,可通过特定的接入点实时监控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生产设备问题,在第一时间采取维修措施,从而降低生产设备故障发生率,并减少维修花费的时间、费用,降低煤矿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成本。其次,利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将互联网联网功能添加到生产设备中,使设备具备物联网连接功能,从而使维修人员通过计算机操作,软件模块设置等操作,实现设备的远程维修。

(四)工厂环境信息检测及设备、人员管理

利用传感器技术、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企业采集煤矿工厂范围内的信息环境,如有害气体含量、水质、温度等,然后将所采集到的信息传送到智能工厂监管平台,为有关人员对工厂环境的监测提供方便。这样,依据工厂环境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等,从而为工厂生产提供良好环境,并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同时,在人员、设备管理方面,建立人员定位与管理系统,其中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由网络传输系统、标识卡、上位机组成[5]。在机车定位与管理中,利用线通信方式、定位继电器,定位煤矿井下机车。在具体信息化监控管理中,可按照1~3m的距离在井下巷道顶壁上安装标识卡,然后利用矿用机车上的定位分站对标识卡信息进行读取。在巷道中的矿用无线通信分站、机车上的移动定位分站之间,利用无线以太网协议通信,以此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对调度中心下传的各种指令进行实时接收,并支持安装在机车上的摄像机,实时无线上传摄像机视频信号。此外,利用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根据机车位置情况对道口的红绿灯进行实时控制。

三、结束语

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在某个运营、管理环节实施信息化,但信息化程度较低,且多是单个环节的信息化,并未实现煤矿生产、运输、管理的整体信息化。在煤矿信息化建设、运营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集成信息平台、集中控制平台,收集、整合各种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危险的自动化报警等,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设备运行效率。

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更为煤矿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成玉,张全柱,邓永红等.物联网技术在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2013,22(12):136-140.

[2]陈浩,陈洪岭.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管理智能移动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中国煤炭,2014,(5):73-75,117.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2

去年12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给当前的国内工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标准,这不但是科学发展观所带来的必然选择,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发生数十万起各类安全事故、数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换来的血的教训。

一、金属矿山工矿企业与安全标准化

由于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金属矿山并不作为各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相比于危化品及煤矿而言),因此常常疏于监管。如某地在2013年之前对于金属矿渣选炼厂没有任何依据进行管理,结果导致很多企业在没有安评报告、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合法"的生产,由此导致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事故隐患。然而,作为事故后果极为重大、事故影响极为恶劣、事故伤亡极为惨重的金属矿山企业而言,安全第一的理念应深入每一个管理、作业人员的内心,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作业的第一准则。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及构建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工作方面大力推行金属矿山的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并促进各金属矿山特别是涉及高危险工艺(如爆破掘进)、高危险区域(地质断裂发育不成熟)的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全体工矿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极为重要而且极为迫切的部分。

二、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组成与搭建

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实质是信息和数据的汇总与公示、共享、交流系统,或称之为局域网络。它可以是采用文件资料共享的形式或者数据流交互的形式存在。当然,在数据信息化时代,纸质文档资料共享基本被淘汰掉,除非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现在很多地区在进行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中均是借助集成交互的或者是局域网络将各移动数据终端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并在当地安全管理政府部门行政办公网络中,或是有些地方由当地安监局授权当地金属矿山协会或是安全学会对该系统进行日常的更新和维护;或者是由某企业自身单独建立一个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并到生产各工序及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包含安全法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安全措施保障、事故应急、事故信息、安全程序审批等。但不管以什么形式,一般的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都具有行政审批、安全监管、安全/事故信息共享以及安全技术交流等多重功能,当然其中的很多功能还有待于未来的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但大多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雏形。

(一)企业内部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某大型金属矿山企业自主搭建的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中采用Internet Web平台综合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的十四个要素,根据金属矿山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需求将本单位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划分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指标及各级指标分解系统,安全组织结构及安全组织保障系统,风险辨识与分析系统,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信息追踪系统,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系统,安全绩效稽核系统,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意外保险管理系统,事故报告、调查与分析等多个子系统,通过局域网各接口与下属各子公司(矿)和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移动终端的数据连接来达到整个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运行。

除此之外,该企业在进行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搭建时还额外增加了一项审批流程系统(类似于财务系统使用的NC系统),用来线上办理各种与安全相关的手续的审批,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审批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由于该种审批还无法通过技术移植到个人移动式数据接收终端(如手机),而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危险作业安全审批前必须进行现场稽核),各种现场危险作业的安全审批依然无法实现线上审批。

(二)某地区安全监管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某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各金属工矿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行为,提高各工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特建立了覆盖各金属工矿企业的局部地域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数据系统,分给各工矿企业一个独立的登录账号,凭借单独的账号和密码来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信息数据与安全监管网络数据的接轨。

该系统整合现代计算机系统,利用GIS系统构建思路,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规范要素,并依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安全原理及事故致因理论,开发出了包含安全法规要求、安全对标检查、安全标准规范、安全信息公开平台、事故信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共享、安全审批签理以及各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分及公示等子系统。

该地政府部门将服务运营权限下放给当地非煤矿山安全学会,由专业安全技术工程师对各企业对标检查反馈的信息和本地区相关安全事故、隐患、不足的统计与分析,摸索出了一条远程调控企业安全管理,线上实现线下安全监管的行业监管道路。这一行为运用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概念,但由于技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并没有形成较为出色的成绩和轰动的反响。而且,由于大数据概念的数据容量和数据筛选本身带来的难题导致了该思路在一经使用便陷入了巨大的困境,难以圆满解决。

三、对未来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启迪

在未来各地主推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浪潮下,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有了以往的各种尝试和实践经验,在未来的平台系统建设方面应该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能做到系统科学、有的放矢。

(一)共享数据面的拓宽

在未来的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方面,应着重注意对可能涉及的安全数据和安全信息的共享,并不断提高数据信息共享的频次和深度以及广度,从而让各种安全信息可以更快地得到分享、交互,更好地服务各矿山的生产。

(二)数据的即时更新

在当前平台建设方面,数据信息的更新过缓过慢使得信息平台作为交互专业信息网络的功能被削减过甚,甚至于单单成为了单方面的行政审批功能,丧失了大部分的意义。

(三)信息流交互面的拓宽

企业自身建立的信息管理平台应主动地与当地安全监管部门主导的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对接,从而加速信息流的传递并且使得当地政府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各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当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该问题还存在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结语:

而在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最大问题存在于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既懂得计算机技术,又熟知安全管理、深谙安全管理精髓,且清楚金属矿山生产管理实际的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该平台的建设始终达不到人们预想的高度,而这个问题是需要广大同仁倾尽智慧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程春花.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3

引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危险、伤亡事故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各矿业集团及国有重点煤矿对安全管理问题十分重视,花了大功夫,下了大力气,但是安全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3]。本文根据西南地区的煤矿安全管理状况,以规范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保证所有问题的有效闭合为目标,给出了煤矿安全管理核心业务的标准处理流程,并实现煤矿了安全隐患管理的信息化[4]。

1.隐患管理现状

目前大部分煤矿,建立了专门的安全信息站,其隶属于安监部,主要职责为人工收集和跟踪隐患处理情况。

1.1 隐患处理过程

一般矿井隐患处理过程如下:

下井人员每次下井时,根据矿上的要求对走过的区域进行巡检,并将检查到的问题记录到随身携带的纸质小本子上,上井后提交给信息站。信息站在人工汇总后,以“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基层单位,“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交隐患整改单位、一份交安瓦队,一份作为部室人员下井前的察看依据,并放置于安全信息栏内的信息卡盒内。隐患整改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并落实到班组或个人,整改后由队干检查认可、签字后,返回一份到信息站。确因客观原因造成个别隐患在整改限期内对整改有困难的,必须在整改期内报经安全副矿长同意方能延长期限。信息站接到基层队整改完毕的通知后,通知安监部分管该区域的现场安监员进行复查,由复查人员将复查情况返回信息站,信息站进行隐患销号登记。

1.2 小结

现行煤矿的隐患闭合管理,主要通过人工参与方式进行隐患在各部门之间的扭转,其准确性、及时性完全依赖于参与人员的细心和负责程度,很难保证所有隐患的及时有效闭合。

2.隐患管理信息化

为保证隐患管理的规范化,首先从隐患问题描述进行出发,形成标准的隐患基元库。之后对隐患闭合流程进行标准化,通过系统实现隐患流程的自动扭转。

2.1 隐患基元库

安全隐患基元库是一个矿井已知隐患以及隐患处理经验库,它把矿井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了规范化描述,并且按隐患所属的不同专业以及危险度等级进行分类。隐患库(安全隐患基元库简称)中每条隐患包含有安全隐患的标准描述以及建议处理方法。隐患库中的隐患必须随着矿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隐患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所以矿井隐患库中隐患数量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从而为隐患标准化管理打下基础。

图1 隐患标准化管理流程图

2.2 隐患管理信息化

隐患闭环处理是将隐患的处理过程流程化,从隐患的发现(各种安全检查、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下井)到将其处理掉,成一个闭合的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规范化的隐患处理流程,提高存在隐患的相关单位以及业务科室的协同处理能力,加快了隐患处理速度,提高了隐患的透明度,提高了隐患闭合处理的质量,降低隐患闭合处理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其流程主要包括发现隐患、录入隐患、五定、申请延期、批准延期、整改确认、复查、闭合销号。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依据其标准化流程,对隐患管理进行信息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页面:隐患录入页面、五定页面、整改确认页面、延期批准页面、复查页面[5]。

3.结束语

基于本文的研究基础,形成了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在重庆松藻煤电公司下属石壕煤矿成功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煤矿以前安全管理信息孤立、管理方法单一、外界干扰等不足的缺点,较好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了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未来还需对井下隐患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行更加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chroth,C.,St.Gallen of Univ.,Janner,T.Web 2.0 and SOA:Converging Concepts Enabling the Internet of Services.IT Professional(Volume:9,Issue:3).May-June 2007:51-52.

[2]C.Atkinson,D.Brenner,G.Falcone,and M.Juhasz, “Specifying high-assurance services,”Computer,vol.41,Aug.2008:64-71.

[3]石建文等.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及问题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6:62-64.

[4]吴宗之.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7:23-24.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4

中图分类号:D92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35-04

实践中,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核心的能源矿产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将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或制约因素。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本文中所说有偿取得仅指从能源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处初次取得)的改革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具体怎样改,首先应从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予以分析。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是相对于划拨等矿业权无偿取得方式而言,矿业权人通过出让这种有偿取得手段从所有权人——国家的控制中获得矿业权时所要支付的对价,包括矿业权价款、探矿权与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民事易款项,是矿业权从矿产资源所有权中分离形成独立权利的前提。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性质体现于我国《宪法》第9条、《民法通则》第81条和《矿产资源法》第3条规定。然而,能源矿产资源领域从单极利用发展到多极利用,国家只对能源矿产资源保留了抽象的支配力。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商品交换性的活动中的利益,同样是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合法利益,矿业权人向国家通过支付对价始取得矿业权,《物权法》第三编用益物权编第123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由此将矿业权纳入用益物权体系中,然而与普通永益物权相比,矿业权是一种特殊用益物权,其特殊处首先在于能源矿产资源是可消耗物,会随着矿业权的行使逐渐灭失,因此矿业权人对标的物的处分权行使程度不同。一般用益物权仅限于对物事实上的处分,而矿业权可以在法律上行使处分权。如《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业权人享有矿产品所有权。除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外,采矿权人可以将矿产品按其意图销售。其次还在于能源矿产资源关涉社会公共利益,矿业权带有极强的公权色彩,在矿业权行使中始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不得不体现这两点特殊属性。

一、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的理论基础——自然资源价值观

能源是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能量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是资源的属概念。能源矿产资源所有权转化为矿业权的法学基础是物权领域中所有权的变革。随着私有权利的社会化运动,所有权从静态意义上的管领支配不断演变成一种抽象的最终支配权,权利社会化的另一层含义是使所有权人的物不断以新的形式由不同人使用,以流通获利,在此过程中,所有权各项权能不断分裂,分化为不同的主体行使,物因多种用途的发挥而产生收益,原来封闭的所有权打开了固守的支配状态,分化出不同的用益物权,而经济形式的不断变革,这些权利已经突破用益物权的范畴呈现出新的状态,于是用产权这一概念囊括所有用益物权和因新的经济形式而衍生出的权利。产权的概念尽管来源于经济学,但却已为法学领域吸纳,在产权的框架中,所有权是母权,而其权利是所有权社会化的产物,是在所有权母体内分化的物的利用权。当实现权利分化时需要付出对价。这一对价若出于自愿,可任由双方协议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但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所有权却因矿产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不能由所有权人按照意愿索要对价,其必须有相应的价值理论作为支持。这就要追溯到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关于自然资源的价值,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马克思主义经哲学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来源是一般人类劳动,因此,未凝结人类抽象劳动的物也不具有价值。那么,未凝结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显然不具有价值。2.西方效用价值观。这种观点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有价值,是指将自然资源的价值归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效用和它的稀缺性。效用价值观将自然资源的价值归结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效用。“较大的价值几乎总是同较大的效用相适应的,而较小的价值同较小的效用相适应。3.自然价值论。认为人类劳动凝结的自然资源价值是自然价值和凝结于其上的劳动价值的统一体,资源自身属性和规律是其价值的直接源泉,人类劳动则是其价值的间接源泉。

以上几种观点仅以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自然对人的贡献为基点来认识自然资源价值的,没有站在社会经济再生产、自然资源再生产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角度分析自然资源价值构成,没有揭示出自然资源价值构成与自然资源再生产、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及吸纳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能源资源匮乏,以往工业文明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难以维续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唯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才能指导能源矿产资源生产开发和流转等实践活动。此种观点提出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在具体构成上,自然资源价值可分为天然价值(产权价值)、人工价值(劳动价值)和代际补偿价值(不可再生价值),外部补偿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以这种理论形成的价值符合能源矿产资源的多功能性和多价值性,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更利于进入后工业时代人类、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发展。因此,在此种价值理论之上形成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更为合理。

二、我国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的法律制度现状。

广义的能源矿产法律体系由能源基本法、矿产资源法、各单行能源法律(以煤炭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能源公用事业法为“七个柱子”)、能源行政法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石油地质勘探损害补偿办法)、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共同组成。然而,能源法律对能源产品价格尚有所规定,如《能源法》草案88条规定: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而关于矿业权价款的相关规定则要从矿产资源类法律中寻找依据。当前关于能源矿业权价款的法律依据散见于《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矿业权出让管理暂行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等。具体而言,能源矿业权对价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矿业权价款。包括采矿权价款和探矿权价款,是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矿业权空白地的矿业权出让给矿业权申请人时:按规定向矿业权申请人收取的价款。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区块的探矿权。采矿权的,矿业权申请人应当缴纳探矿权价款。但有些地方规定,对于不需或只需进行简单地质工作即可开采的非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矿业权空白地以及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申请人也需要交纳相应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第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探矿权使用费按照年度计算,逐年缴纳,但是最高不得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采矿权申请人应当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按照矿区范围的面积逐年缴纳,标准为每平方公里每年1 000元。第三,矿产资源补偿费或矿区使用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1994年第150号国务院令《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从以上规定中可见,矿产资源补偿费表示的是所有者权益。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下列方式计算;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x开采回采率系数。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的补偿费率是1%。矿区使用费是对开采海洋石油的中外企业和中外合作开采石油的企业,按每个油气天日历年度油气总产量和费率征收。对于已缴纳矿区使用费的企业,不再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并暂不收资源税。可见矿区使用费是对含有外方因素的石油企业征收的相当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作用的费用。第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费用。在申请采矿证时,采矿权申请人应按照要求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2009年,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2条规定: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第18条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其缴存标准和缴存办法,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的缴存标准和缴存办法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但是其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第19条则规定在采矿权人矿山建设完成后,依照要求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的,可以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主管部门返还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如果验收未达到治理恢复目标的,不予返还保证金。保证金只是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义务的财务保障。具体的费用从保证金中折抵。第五,生态补偿费。生态补偿的范围一般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矿产资源开发、海洋、流域和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的起草工作已被列为国务院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三类需要积极研究论证的项目。“条例”草案规定所谓生态补偿是指国家、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其他生态受益者给予生态保护建设者因其保护生态的投入或失去可能的发展机会而进行的补偿。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与恢复。财政转移支付是当前我国最主要的生态补偿途径,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为西部生态补偿提供了很好的资金基础。但是,生态补偿还没有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现在各省、自治区都已开始征收生态补偿费,但仅仅将生态损失限制在水土流失范围内,如陕西于2009年1月1日实施《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该“办法”第2条规定,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的企业,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第4条规定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企业水土流失补偿费的计征标准。具体用途根据关于修订《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重点治理、生态修复及沉陷区治理等项目投资;水土保持项目的配套和补助资金;水土流失补偿费征管工作业务经费;省政府确定的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有关的其他支出。第六,能源矿产资源税收。目前主要体现为资源税。根据2011年11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资源税缴纳范围为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七种,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将从现行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煤炭等其他五类税目的资源税则沿袭了从量计征的模式,焦煤等税额标准有所提高。新公布的《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将焦煤单列,规定每吨焦煤需要交纳的资源税为8元,其他煤炭的税额标准根据省份的不同略有差异。第七,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勘察登记费和开采登记费。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勘查登记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登证费。”按照《价费字[1992]251号》规定的标准,根据勘查项目的不同,一般矿产勘查登记费数额为50元~100元,同时,“办理采矿登记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登记费。”对于矿山企业进行变更而换领采矿证的,均收费100元。第八,石油特别收益金。按我国《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国产原油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收益金。石油特别收益金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第九,地方特别征收的非税费用。例如,山西省于2007年起向煤炭开采企业征收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第十,因矿山开采而需缴纳的其他费用。

我国现有的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无法完全体现能源矿产资源出让成本,而且有些收费性质界定不清。首先从构成成本看,体现产权价值的资源补偿费费率偏低,仅为l%,显然低于发达国家10%的普遍水平;而且矿业权取得价款缺乏代际补偿价值体现;生态价值补偿制度尚处于地方试行阶段,还很不成熟,生态补偿理论依据、补偿范围、费用征收和生态损害评估等都缺乏成熟的理论。其次,各种构成要素性质不明晰。《矿产资源法》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此规定意味着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这种民事性质的交易成本构成。然而,国土资发.[2004]9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的通知》第1条规定:价款是国家依法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取得的收入,包括以行政审批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和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并按照成交确认书或出让合同等取得的全部收入。以出让方式为例,出让是市场经济下国家作为民事主体让与其部分权能成就用益物权的主要方式,出让收入显然应理解为能源矿业权取得对价中民事性质交易费用。这就与前文中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的性质发生了混淆,以致一些学者认为这两者都是矿业权人为成就其矿业权而向所有权人支付的民事性质费用。而且,按《矿产资源法》第5条的规定,资源税也是国家基于所有权人的身份而获得的民事性质收入。显然作为国家行政权力主体基于地位无偿强制性征收的税收不符合这一性质,且资源税收入全部留给地方,不能出体现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补偿。

三、我国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发展思考

如前所述,我国相关法律关于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的规定寥寥几条,兼之价格研究的专业性特征,使这一课题偏向于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在法律研究领域中相对空白。然而打破学科疆域,将其他学科成果延伸到法学领域并转化为法律实践,却是学科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规范的系统化

如前文所述,关于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散见于各办法条例中,内容零散,立法位阶低,而且有偿取得对价各构成因素性质模糊甚至冲突,不便于实践操作,因此需要对已存的规范性文件系统化。解决此问题,应采取法律编纂的形式,将现有的法规、规章、办法、规定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消除其中矛盾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以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和谐的统一体。具体而言,应该在现有矿产资源法中就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加以专章规定,这样不仅使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便于查询操作,也可减少有偿取得支出的制度成本,而且这部分内容与矿业权出让、评估交易、矿业权转让等规定能构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该法原有体系更加完整,易于确定。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5

晚宴上,刚刚被任命为五矿集团另一家子公司、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inmetals Resources Limited,1208.HK,下称五矿资源)CEO的米歇尔摩尔甚至已经开始筹措未来一年内工作重点。他说:“今年2月中旬将召开五矿资源第一届董事会,我会提出公司的新战略。”

2009年6月11日,五矿有色斥资13.86亿美元将澳大利亚锌矿商OZ Minerals(下称OZ)的绝大部分资产收入麾下,并于交易达成半月后,将这部分资产作为其在澳首家独资子公司,注册为Minerals and Metals Group(下称MMG)。

此交易在充满漩涡的2009年达成,曾被《亚洲金融》杂志评为最佳并购交易。

2009年2月前后,包括中国铝业、五矿集团、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几乎同时对澳洲多处资产发起并购。这引起了澳洲监管部门,尤其是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下称FIRB)的高度警戒。

在五矿有色与OZ达成交易的一周前,另一起更为轰动的交易刚刚失败――力拓单方面宣布终止与中铝价值195亿美元的增持股权交易。

五矿集团达成交易的原因,被业内归结为对目标公司长期跟踪而形成的扎实判断、对并购时机和方式的灵活把控,以及更为有效的商业化操作模式。

而在此后一年半的顺利融合,尤其是收购当年即盈利3.5亿美元,更令该时期进行海外资源收购的中国公司艳羡。

收购达成后,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表示:“MMG的定位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多样化有色金属和矿产公司,并作为中国五矿的有色金属海外投资平台。”该战略在2010年12月31日得以实质推进。

当日,五矿集团下属在港上市公司五矿资源宣布以18.46亿美元向五矿有色收购MMG所有资产。这标志着五矿对OZ的收购成为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浪潮中融合最为顺利的案例。虽然现在下结论说五矿收购OZ已获成功为时尚早,但一年半来发生的事情有理由让人们相信,五矿很有希望摆脱并购案70%归于失败的梦魇。

事实上,评估并购融合过程,除考量财务表现,还需关注其战略融合、人员整合、市场应对等多方面因素。其中,人员融合,即便在国际范围内,都是跨国并购难以成功的致命因素。

至关重要的判断

财务表现是判断一个并购交易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的标准。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60%到70%的全球并购案例没有创造价值,四分之三的收购方市值下跌20%,仅有36%的被收购方能保持原有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一点五矿是幸运的,2009年6月收购OZ时,国际金属商品价格已在回升,为交易达成后的融合提供了极佳空间。

据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人士回忆,交易过程中,金价涨幅超过20%、锌价几乎翻倍、铜价涨幅甚至超过150%。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下半年,MMG息税折旧摊销前的利润为3.5亿美元。

2010年前六个月,MMG盈利4.04亿美元。两数字相加,几乎持平于五矿有色收购OZ资产时向银行的借贷。相关银行人士近日对《财经》表示:“现在看来,该交易的借贷偿还几乎没有问题。”

判断交易后一段时期内金属价格波动,对以资源为主体的并购交易而言十分重要。曾有案例表明,对于交易完成后相关资源价格走势的误判,将会令执行收购的公司付出惨重代价。

2007年初,为抵制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的收购,力拓斥巨资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380亿美元交易价格令债务缠身的力拓,在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显得愈发狼狈,并引来中铝提出以195亿美元增持力拓股份至19.9%。截至2009年6月,力拓宣布终止中铝增资之时,力拓的净负债已高达391亿美元,力拓被迫在2009年前十个月连续五次变卖资产以清偿债务。

消极案例让国际矿业公司对跨国资源并购愈发谨慎,加之2008年末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上再未出现如此规模巨大的并购,直至2010年经济回暖,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对加拿大萨省钾矿公司发出高达4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五矿收购OZ的执行者、五矿有色总经理焦健告诉《财经》记者,基于对交易后资源品市场走势的判断,五矿有色为MMG预留了两年的亏损运营期。相关金融机构人士也证实,五矿有色就收购OZ资产申请的贷款,到今年6月才进入还本期。

周中枢曾表示:“我们是在商品价格跌至低点并回升过程中进行这个交易的,但对金属价格的判断并未盲目乐观。”

尽管如此,参与交易的每个人都曾对该交易完成后的短期运营抱有积极预期。

经历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三次巨大波动的米歇尔摩尔说:“从中国五矿的角度来看,当时他们考虑了最坏的情况,如果市场持续恶化,那么就需要集团不断投钱。但我当时做过预测,2009年7月左右,市场会好转,矿产品价格或许会上涨20%至50%。”

实际情况是,在该交易接近尾声的时候,铜价已上涨60%。这一度让OZ董事会产生摇摆,也导致五矿有色在股东大会投票前一日临时提价1.8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个提价是值得的。”相关金融机构人士说。

米歇尔摩尔团队

人员融合是导致并购之后整合失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五矿与OZ的案例中,这尚未成为一个问题。

良好的财务表现不仅证实了OZ资产的价值,更证实了五矿集团对于米歇尔摩尔团队的判断。

自制定收购方案初期,五矿集团就向OZ及澳方政府承诺,保留资产涉及的所有团队人员,包括勘探、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等4000余人。

周中枢认为:“第一,他们在国际矿业运作和经营上很有经验。第二,从探矿、生产到流通,原有团队是一个完整系列。而如果我们自己培养这样的团队,要付出极高成本。”

“MMG现有5600名员工,其中80%以上都来自从前的OZ。高层也没有流失。”2010年1月中旬,米歇尔摩尔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

不同于一般收购的资产融合,无论是之前五矿有色对OZ的收购,还是之后五矿资源对MMG的收购,都并非简单的“吃进来、消化掉”。

五矿资源在其官方网站上明确地提示了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实施业务转型。而策动和执行该变革的,仍将是OZ的老班底,也即五矿资源新任CEO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

原任MMG CEO的米歇尔摩尔、非执行董事焦健以及CFO大卫・雷蒙德(David Lamont)、独立董事彼得・卡西迪(Peter Cassidy)都将加入五矿资源董事会,这四位新董事将带来中国及国际管理技能组合、带来管理矿业业务及评估和执行国际并购的重要经验。

五矿资源的业务转型战略极可能由米歇尔摩尔具体执行。在矿业领域逾30年的米歇尔摩尔有着良好的适应和融合经验。他曾连续12年担任澳洲矿业公司WMC Resources的CEO,2006年加入俄国能源巨头EN+集团,2008年初,米歇尔摩尔回到澳洲执掌OZ,直至五矿集团对其发起收购。

而五矿集团在融合过程中对MMG采取的“放权、授权”的方式也令米歇尔摩尔及团队的能力得以展示。周中枢曾说:“我们利用董事会进行决策、监管,只管控两点,人和钱。” 五矿集团副总裁、MMG公司董事李福利就此解释说:“MMG的董事会成员有八人,中方六人,澳方包括米歇尔摩尔在内是两人。人事任免、投资和资产处置均由董事会决定。”

这样的模式,使得五矿集团把控了MMG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而米歇尔摩尔团队则在进入五矿有色的一年半时间内承担了绝大部分运营管理工作。“既然认同这个团队,就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李福利说。

同时,五矿集团认为,米歇尔摩尔“愿意了解并尝试认同、实施股东诉求”的特质将令接下来的融合更为顺畅。令焦健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是,在五矿有色收购OZ交易达成之后,米歇尔摩尔就请了驻地墨尔本的孔子学院老师到MMG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讲学。

“尽管半天的时间对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远远不够,”焦健说,“但通过这件事,米歇尔摩尔向他的团队传达了一个很好的信念,就是要尝试理解和接受新的股东。”

沟通过程中,五矿集团相关人员也做出努力。他们尽量遵循西方人直白的沟通方式,“对一个西方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而言,直接告诉他哪好哪坏,比让他猜你的意思要好得多。”焦健说。

米歇尔摩尔认为,OZ资产在五矿集团的较好融合,源自交易初期双方制定了详细的融合规划及执行方案。

据他回忆,在交易执行初期,他协同五矿集团对方案做到了尽可能的细化,其中甚至包括资产收购达成后新公司的名字。

这样明确的框架,为交易执行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也为澳方团队融入新公司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较之其他企业,我们在并购前就开始着手进行并购后的融合准备,” 米歇尔摩尔说,“这就避免了融合过程中的混乱。”

在五矿资源收购MMG前,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双方沟通了交易信息之后,米歇尔摩尔指定了一个负责整合的经理,收集双方公司的信息、确定人员构成。双方还特地成立了业务整合执行委员会,以保证流程的清晰。

米歇尔摩尔表示:“进入五矿资源并不意味着之前并购融合的结束,相反,这是继续。”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叫做五矿资源,但公司并没有很多资源。其最优质的资源恐怕就是与美铝签订的每年40万吨氧化铝的供销协议。”

投资者对此的不满在1994年五矿资源上市询价时即表现出来。“询价处于低位,这曾令他们很受挫,”前述业内人士说,“此后他们便一直在寻求资源纳入。”

五矿资源董事长李福利坦承:“公司此前没有重要、核心的业务,但我们从未停止寻找符合标准的资源,尤其在铜、铅、锌、镍的富集地,如拉美、加拿大、非洲。”

李福利还表示,选择让MMG进入五矿资源,“一方面完成了五矿集团对FIRB的承诺,使得MMG重新上市。另一方面,资源在海外、支持及市场在大陆、融资在香港的搭配,更有利于五矿资源的发展。”

在执行此交易的过程中,五矿资源股价波动平稳,体现了投资者对此合并的谨慎判断。毕竟,新一轮融合尚未开始。

多金属资源集团战略

无论交易执行抑或是重组融合,双方在战略上达成一致都至为关键。

时隔两年,米歇尔摩尔回想起2009年1月的那个北京冬日午餐,仍很兴奋。“当时我为五矿集团做了一个关于OZ发展前景的展示,”米歇尔摩尔说,“你无法相信,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发展成多金属集团的思路与Jerry(焦健)接下来介绍的解决方案一模一样!”

其实,在2008年11月OZ遭遇债务危机之初,并非一定要选择全盘出售或绝大部分资产出售。部分资产出售以及引入小股东也曾是OZ着重考虑的途径。

而五矿集团第一次与米歇尔摩尔详谈对于OZ的解决方案时,就提出了只考虑“100%接收”的愿望。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动辄就要全盘控制”的判断已经令米歇尔摩尔和其他西方高管有所畏惧。但令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感到意外的是,五矿集团在谈判中给出的方案却并非如此。

五矿集团提供了一个被称为“成建制收购”的解决方案。具体含义是,五矿集团承担OZ的到期债务,此后保留所有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员工,不做任何变动。而且,五矿集团还将支持米歇尔摩尔和他的团队继续发展。这打消了米歇尔摩尔团队的最大疑虑。

在米歇尔摩尔看来,中国一些企业在勘探完成后仅关注开采的方式是不对的,西方企业会在一个矿山发现之后,持续在矿区周边继续勘探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OZ当时需要的正是现金流解决勘探开发和远期运营问题。

通过将自身发展方向对比五矿集团的发展轨迹以及周中枢“打造多金属资源集团”的战略,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相信,五矿集团的注资将令OZ的资产和团队发挥甚至更高的价值。

因此,在随后的交易执行过程中,米歇尔摩尔几乎成了五矿集团的形象大使。他主动去说服董事会接受这一交易,甚至跟随五矿集团一同去FIRB阐明这一交易的合理性。“FIRB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并购双方同时来做这个事情。”焦健回忆说。这无疑为交易达成减少了诸多在澳境内的阻力。

但在澳洲之外还有麻烦。OZ有一块资产位于老挝。“在交易消息传出之后,老挝当地员工和政府误读了交易信息,他们听说我们会派1000个低成本的中国工人到矿上替代他们。”焦健说。他立即同米歇尔摩尔一起到老挝矿区与当地员工进行沟通,“一共见了大概四五百人,向他们更正传言,承诺不会裁员。”

这一系列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增强了双方的信任,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的对称性和沟通效率。

为实现五矿资源作为整个五矿集团资源运作平台的职能,增强五矿集团人员执行资源战略的能力,五矿集团国内团队与米歇尔摩尔的澳洲团队还保持了多种交流形式。

米歇尔摩尔邀请五矿集团中国员工赴澳参与其每年组织的两个培训项目。五矿集团则自2009年开始,不定期抽派国内具有管理潜质的年轻人到澳洲做为期半年的管理实习生,前三个月对每个部门进行系统了解,后三个月针对自己所在的部门和领域,做更深入的学习。从2010年开始,五矿集团还新设了一个与澳方的人才交换项目。

至2010年末,周中枢提出的“打造多金属资源集团”的战略已颇见成效。1月20日,五矿集团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周中枢通报,通过资源战略的实施,五矿集团的铜、铅锌、钨等有色金属资源量成倍增长,分别达到1178万吨、2689万吨和206万吨。而黑色金属资源量,如铁矿石、锰资源量也分别达到12.2亿吨和1102万吨。五矿资源无资源的历史一举改写。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6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86(2016)01-0136-04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矿业权交易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以及相关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要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国土资源领域(土地、矿业权等)有形市场的基础上建立网上交易虚拟市场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为了规范国土资源交易市场,完善市场配置功能,有效地保障交易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交易环节的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广东省国土资源系统大力推进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各地交易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交易规则各异、对外服务共享范围偏窄,总体上仍旧存在信息采集不及时,数据不一致,人为干预等监管困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进一步促进全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规范和统一交易市场,加强省级统筹和监测监管,广东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监测监管系统便应运而生。

1模型分析

广东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监测监管系统是依托互联网,通过各地网上交易系统收集土地与矿业权各类交易信息,包括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全过程信息,通过接换和传输,将交易各环节信息汇集到政务网的后台系统,通过叠加数字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辅助动态分析,从而实现网上交易信息的在线监测、自动预警、动态监管和统一信息共享服务。

1.1监管业务模型

目前的土地与矿业权交易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均由于施行属地化管理导致同体监督、监管不力,推行全面的网上交易带来了监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全省的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流程进行规范,并在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相应的环节节点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在对交易竞买过程不干涉、不控制、不中止的前提下,智能发现交易过程中的可疑信息和违规行为,系统能够自动标记,并获得初步结论,以便监管人员进一步核查。通过监管系统汇集各类交易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轻松达成监测及时,监管有力的业务目标。

1.2数据分析模型

系统数据主要由交易数据和监管数据组成,辅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对交易信息进行多维的分析统计。交易数据是指(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交易全过程中的信息,包含交易标的、公告、竞买人信息、竞价信息、交易结果等各种内容和操作状态信息。交易数据是监管系统的基础数据源,需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系统通过预设的数据标准对汇交上来的交易数据进行接入、清洗、校验、入库等工作,使基础数据更加规范有效率。交易监管数据是指系统在监测监管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指标、规则、统计分析数据,包含容积率下限、出让最低价标准、公告时间比对值、交易总量、交易总金额等。交易监管数据是系统在监测、预警、监管、统计、分析等过程中产生的,通过系统进行存储、加工、展示,相对于基础交易数据更为综合和复杂。

1.3监测指标和监管规则

依据监测指标和监管规则,对全省交易委托人、竞买人、交易标的、交易过程等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对交易趋势、重点交易事件、交易安全等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通过动态分析图表集中展现交易状态、交易总量、增长趋势等分析结果,用于辅助决策。根据监管目标与业务需求,随时根据政策的变化通过视图定义、维护和更新,实现对监测预警的指标和监管规则(如行政监察风险防控点、容积率、面积、时间、交易条件、是否有底价、是否竞得、土地用途等)的动态设置和自动更新。

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汇集各地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信息,依据预设的监测指标和监管规则,对交易全过程的信息进行清洗、校验和判别,通过地理空间信息GIS辅助分析,智能地发现可疑信息,实现自动预警和动态监管,以辅助业务部门管理决策。

2.1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采用分层技术架构,在制度、标准和安全防护体系的保障之下,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表现层4个部分组成。1)基础设施层:包括服务器硬件、网络及安全设备等基础软硬件系统,网络包括内部局域网、政务外网、国土资源业务网、互联网。2)数据层:选用行业的主流产品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采集汇总后的交易数据、监测监管数据,以及客户管理与信息服务数据。3)应用支撑层:采用WEBLOGIC/JBOSS应用中间件,基于J2EE技术路线,以XML+WEBSERVICE接口等方式开发、部署监测监管系统功能与公共服务接口。4)应用表现层:以浏览器、门户等方式展现系统功能与信息,供用户浏览或登录系统进行操作。保障体系包括规章制度、数据标准、软硬件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2关键技术

广东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监测监管系统是国土资源市场交易监管的一个重要系统,由于系统分布范围广、数据量大、实时性强,涉及到各类国土资源信息化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接口技术等。其核心技术有:2.2.1基于J2EE与Jquery体系结构的技术采用针对J2EE的三层软件架构模型,配合Jquery框架的异步加载技术组成的体系结构。J2EE的三层软件架构模型是成熟稳定的开发框架,能够为系统的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Jquery是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框架,能兼容市面上主流的浏览器。由于全省网上交易数据更新快,并且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字段,Jquery框架的异步加载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数据加载与实时刷新的问题,既能满足系统的需求,又能给用户良好的操作体验。2.2.2面向SOA服务的数据集成与交换技术在系统的搭建与运行过程中,未来与系统关联的子系统会越来越多,对数据交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在系统构建时须充分考虑对外数据交换的性能。由于全省各地交易系统所在的网络环境、运行平台均有所不同,要实现数据集成,必须考虑到种种的差异。针对外部的各类门户网站、政务系统、监管系统对数据交换的要求各有差异,所以既要考虑全面性,又要考虑兼容性。基于上述需求,面向SOA服务的数据集成与交换技术,能够充分地满足跨网络、跨平台、跨应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满足系统现在与今后的数据对接需求。2.2.3WebService接口服务技术系统主要采用WebService方式对外提供服务。WebService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机器上、无须安装第三方软件即可互相交换数据与集成数据,能够满足系统对全省地市交易系统的互联互通需求。在数据接口定义上,采用JSON+XML的方式对数据接口进行定义。XML是一种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非常适合用于Web传输。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又类似于C语言习惯。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能满足本系统的数据交换需求。2.2.4基于SDE的空间数据存储技术采用ArcSDE空间数据技术与制定专题图层地市顺序码表的方案来提高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由于系统开发了GIS辅助分析模块,调用专题数据分析功能时,需要多个数据图层同时引用。ArcSDE空间数据技术以数据库(Oracle)为后台中心,为前台GIS提供快速的空间数据访问技术。比起传统的文件存储,能更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每个专题数据里的图层按照地市顺序码表进行排序,在程序读取数据时,能够减少数据读取时间,提高速度。

2.3GIS辅助设计

基于ArcGisService,结合数字城市空间地理框架成果,对交易标的进行空间位置定位、空间叠加分析。其原理是从汇集的土地与矿业权交易数据中提取坐标数据,经过校验处理后,生成标的矢量图层,然后利用叠置分析的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分布、矿区分布、开采规划区、勘查规划区等专题矢量数据,对交易标的的地理位置和地块面积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叠置分析的方法,就是将包含感兴趣的空间要素对象的多个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图层。该图层综合了原来多层实体要素所具有的空间或属性特征。从原理上说,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几何和属性特征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其中往往涉及逻辑交、逻辑并、逻辑差等基本运算。在土地使用权和探矿权网上交易监测监管空间辅助分析中,通过叠置分析的方法来判断交易标的是否占压了基本农田、非建设用地,以及地质灾害点等。通过计算占压面积来初步判定土地与矿业权交易中的疑似违规行为。

3应用推广

3.1全省各地交易系统接入

系统在广东省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按粤西、粤东、珠三角与粤北3个片区分阶段部署。在推广过程中,解决了分布式异构平台的衔接问题,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了《广东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数据交换标准》,为各地网上交易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各地市不同的网上交易系统通过监测监管系统数据交换接口与开发指引,可实现土地与矿业权数据的自动上传交换,实现省厅监测监管系统与各地网上交易系统既保持互相独立,又能够结合实际业务流程实现数据汇集与监管分析。

3.2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对接

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简称“部监测监管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监管。其中,相同部分的监测数据,如交易公告、交易结果公示等信息,以往通过人工填报的方式采集,本系统建成后可通过数据接口直接调取。新增的交易过程(竞买申请、资格审查、保证金交纳情况、竞价过程)信息,也可通过数据接口调取以丰富其数据类型。

3.3与省电子监察系统衔接

本系统数据库中的基础交易信息可以依据预定的数据交换标准,通过省电子政务专网定时交换传输到省电子监察系统前置机中,供省纪委监察部门随时调阅。系统应用的对象得到进一步拓展,其技术手段为分散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提供了现实的实践路径。

4结束语

本系统在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已有成果基础上,整合各地网上交易系统,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实用性强的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监测监管技术体系,初步实现了与其他市场监管系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系统的集成,发挥了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国土资源交易监管能力,为国土资源交易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创造了先决条件,为进一步建设全省或区域性的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监管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民锦.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的逻辑、行动框架与操作路径——以广西为例[J].招标与投标,2015(2):25-30.

[2]丁华祥,林良彬,唐力明.国土资源网格化在线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014(10):108-110.120.

[3]张洪安.公共资源领域应用“互联网+交易+监管”探索的体验[J].中国招标,2015(34):12-13.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7

中图分类号:TD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046-02

煤矿具有生产环节多、大型机电设备多、环境条件恶劣等特点,容易出现突发性事故。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成本,监控系统在煤矿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矿井泵房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检测水仓水位和其它参数,控制水泵轮流工作与适时启动备用泵,合理调度排水泵运行;还可以通过图形、图像、数据、文字等方式在触摸屏上动态监控,以直观、形象、实时地反映系统工作状态以及水仓水位、电机工作电流、电机温度、轴承温度、排水管流量等参数,并通过通讯模块与综合监测监控主机实现数据交换。整个系统对及时发现问题和故障,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患于未然,为安全生产、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

一、系统概述

矿井泵房监控系统,鉴于PLC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对矿井泵房排水泵及其附属的抽真空系统与管道电动阀门等装置实施了PLC自动控制及运行参数自动检测、动态显示,并将数据传送到地面生产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显示。整个矿井泵房监控系统由数据自动采集、自动轮换工作、自动控制、动态显示及故障记录报警和通讯接口等5个部分组成。

二、系统组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矿井泵房监控系统中,数据收集处理、远程监视和数据转发的快速响应/控制中心,其他如PLC控制、通讯接口等就不再详尽讲述了。

King View(组态王)是安装于PC机的工控系统监控设计软件,可运行于WindowsXP环境下,具有Windows的图形功能完备、界面一致性好和易学易用等特点。它是将处于运行状态的监控组态软件――与各种控制、检测设备(如PLC、智能仪表、DCS等)共同构成的快速响应/控制中心。控制方案和算法一般在设备上组态并执行,也可以在PC上组态然后下装到设备中执行,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而定。该系统的人机界面包括水泵的运行状况、参数、曲线、报表、故障等信息。界面上控制按钮可以设置权限,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才可通过这些按钮发出控制命令,下位机解析这些命令,并控制水泵的运行。

三、矿井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工程的建立

应用King View(组态王)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画面,首先,应采用组态王工程管理器创建一个工程,组态王工程管理器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集中管理本机上的组态王工程。工程管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新建、删除工程,对工程重命名,搜索组态王工程,修改工程属性,工程的备份、恢复,数据词典的导入导出,切换到组态王的开发或运行环境等。

(二)创建组态画面

进入组态王开发系统后,就可以建立数目不限的画面,在每个画面上生成互相关联的静态或动态图形对象。这些画面都是由“组态王”提供的类型丰富的图形对象组成的。“组态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画面的图形界面。用户构图时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利用系统提供的图形对象完成画面的生成。同时支持画面之间的图形对象拷贝,可重复使用以前的开发结果。

(三)建立逻辑设备

组态王把那些需要与之交换数据的设备或程序都作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下位机(PLC、仪表、模块、板卡、变频器等),它们一般通过串行口和上位机交换数据;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它们之间一般通过DDE交换数据;外部设备还包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只有在定义了外部设备之后,组态王才能通过I/O变量和它们交换数据。为方便定义外部设备,组态王设计了“设备配置向导”引导用户一步一步完成设备的连接。本文使用三菱FX系列的PLC和组态王通信,PLC连接在计算机的COM1口。

(四)创建变量

在工程浏览器中左边的目录树中选择“数据词典”项,右侧的内容显示区会显示当前工程中所定义的变量。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定义变量”属性对话框。组态王的变量属性由基本属性、报警配置、记录配置三个属性页组成。

(五)建立动画连接

所谓定义动画连接是指在画面的图形对象与数据库的数据变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当变量的值改变时,在画面上以图形对象的动画效果表示出来;或者由软件使用者通过图形对象改变数据变量的值。组态王给图形对象定义动画连接是在“动画连接”对话框中进行的。图形对象可以按动画连接的要求改变颜色、尺寸、位置、填充百分数等,一个图形对象又可以同时定义多个连接。把这些动画连接组合起来,应用程序将呈现出我们设想的图形动画效果。

(六)后台语言

整个监控画面,要能按照我们设计的要求运行监控,除了完成上述的设置,还需编写后台命令语言才能完成。组态王中的命令语言是一种在语法上类似于C语言的程序,它能增加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处理一些算法和操作等。根据事件和功能的不同,命令语言包括应用程序命令语言、热键命令语言、事件命令语言、数据改变命令语言、自定义函数命令语言、动画连接命令语言和画面命令语言等。组态王中命令语言具有完备的词法语法查错功能和丰富的运算符、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控件函数、SQL函数和系统函数,各种命令语言通过“命令语言编辑器”编辑输入,在“组态王”运行系统中被编译执行。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矿业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监控系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采矿、挖掘机械、运输等各个环节,在煤矿安全生产、高产高效以及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监控系统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涉及计算机、传感器、光电、工业电视、光纤网络和通讯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和改善中的高性能计算机煤矿监控系统的应用应该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丁恩杰,马方清.监控系统与现场总线[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8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尤其是矿井水害对煤矿生产影响极大。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gis所特有的图形、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功能日益增强,使得gis成为构建一个动态的、包含信息全面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的优选平台。

2、系统模型选择和设计原则

2.1 系统模型选择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对软件工程的发展和软件产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主要有两种:瀑布模型和渐增模型。瀑布型开发方法遵循软件生命期的划分,明确规定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六个阶段的任务,比较适合于在软件需求比较明确、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工程管理比较严格的场合下使用。软件渐增型开发方法允许从部分需求定义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整个系统取得经验和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2 设计原则

为了充分突出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的新颖性和实用性,设计的根本原则是:突出gis在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系统中对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优势,并在mhps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如下的原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①实用性原则:密切结合生产实际,避免华而不实的功能设计,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数据转换功能,保证已有的数据资源能够转入本系统,同时,要确保系统的数据录入和输出方便快捷。

②人机界面友好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界面设计方法,尽量采用中文界面,使用户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就可掌握系统的操作,从而提供系统的实用性。

③集成化、可视化原则:在多个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操作可视化、计算成果可视化和gis空间信息可视化。

④扩充性原则:为了满足系统的长远目标和后期项目的连续性,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留有足够的余地。

⑤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系统设计和构造时应充分应用煤炭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相应的规范。同时,还要遵循gis领域数据采集制度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存储档案化、信息传递规范化,达到信息横向、纵向贯通一致,数据共享的目的。

3、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对煤矿水文地质资料输入、查询、分析、成图、预测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把mhps系统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矿井水文地质原始资料的录入、编辑、查询、分析、计算和输出;

矿井水文地质图形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矿井水文地质图形的输入、成图、编辑、输出以及图形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编辑;

矿井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主要依据水文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水文地质图形管理子系统提供的数值数据和图形数据,进行矿区点(具体工作面)和面(整个矿区)的矿井水害分析评价,建立水害预测模型实现对矿井水害的预测预报。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功能结构图

4、系统开发实现方式

4.1 系统环境分析

根据mhps功能设计分析,结合ma卫gis的功能特点,选用mapgis6.5作为系统开发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由于mapgis是作为通用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的,所以它不可能考虑各种应用领域的具体专业情况来建立适合各个应用领域的专业应用模型。因此,在实现以上所设计的系统功能时,一方面通过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b利用dao和ado技术调用access数据库,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等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b调用mapgis提供的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图形管理、编辑、分析和预测等功能。由以上分析可知,mhps的运行环境为:

(1)硬件环境

主机:pc微机,cpu266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4g以上硬盘,vga或更高分辨率显示器;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软驱、光驱等常规的信息采集及读取设备,必要时需配备数字化仪、扫描仪等设备;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gis软件平台:mapgis6.5及二次开发函数库;相关软件:microsoftaeeess97或更高兼容版本;开发语言:visualbasico

4.2 系统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是用户和软件交互的窗口,良好的界面使用户更加易于操作和接受软件。因此,软件界面设计,特别是面向一般用户的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在系统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不但要界面友好,而且应该易于操作,因此在系统界面设计时考虑如下原则:①一致性原则;②灵活性原则;③反馈性原则;④图形与属性相关联原则。

同时,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两方面:一是软件使用者的水平;二是软件自身的功能结构。前者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后者是界面设计的根本依据。在mhps的软件功能实现上,分为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矿井图形管理子系统和矿井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三大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可独立工作,同时内部数据又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数据管理子系统是基础,它为图形管理子系统和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图形管理子系统又为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提供图形和数据支持。所以mhps的界面结构采用一个主控界面,然后进入三个相对独立的主菜单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采用多级菜单与命令按钮相结合使用,多级菜单最多涉及到四级。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每项工作都采用方便易用的多个对话框来让用户输入数据或选择参数,以实现具有工作流程导向性的人机交互,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其工作流程如图2: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9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69-1

煤炭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被称之为黑色金子以及工业粮食,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不仅污染了矿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1煤矿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1占用和损坏土地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门的相关统计显示,全国矿业开发占用以及损坏的土地大概占据了166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大概占据了91万公顷,露天采坑大概占据了52万公顷,采矿塌陷大概占据了20万公顷,同时为采矿提供服务的矿区、厂房、交通设施等也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由此可以看出,煤矿占据并且损坏了大量的土地。

1.2引发地质灾害

在开采矿山的时候,一般都是井下作业,并且相应的开采活动也比较剧烈,进而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进行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对矿区围岩应力平衡的改变,导致整个矿区的应力情况发生变化,进而破坏地下岩体,导致出现各种地质灾害。井下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矿井突水以及地面坍塌等,其主要发生在铜、铁等金属矿床以及磷、硫等非金属矿床的开采中。露天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等,一般均发生在建材类的矿山开采当中。

1.3破坏地下水资源

在开采煤矿的时候,通常都会破坏地下水平衡系统,致使部分区域出现地表水与地下水渗漏的现象,甚至部分区域还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最大可以达到数十米的深度,导致出现大面积的疏干漏斗,致使地表出现严重缺水的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经常导致出现众多的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4“三废”问题加剧

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也越来越多,对矿区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了污染矿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三废”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硫、铅、氯、砷等元素,假如将这些有害元素与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或者地表当中,不展开相应的处理,一定会使空气、农作物、土壤等受到严重的污染,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污染,以此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1.5破坏地貌景观

在我国,露天开采的矿山非常多,并且范围非常广。部分矿山的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山体与自然景观,比如,大量建筑石材的露天开采,导致破坏了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出现一些的岩石,随着时间的不断延续,以前的青山绿地就会变成荒山秃岭,特别是在城市周边与交通干线附近的矿山开采,产生的负面影响会不断增加。

2煤矿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2.1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宣传,逐渐增强全社会对保护以及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意识。尤其是要逐渐提高矿山业主遵纪守法的意识,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开发相应的煤矿资源,具有自觉保护矿区地质环境的意识,转变管理方式,采取积极防护的措施。

其次,加强调查矿区的地质环境,并且对相应的恢复治理进行一定的规划。通过详细的调查,了解矿区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之后根据目前矿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治理措施。

其三,一定要严格落实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境保证金制度。针对全部矿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且将相应的评价结果当成是开发矿区的准入凭证以及常态的监督方式。

其四,一定要加强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区域的监控,在开展相关监控工作的时候,主要的监控内容就是开采范围、工艺以及“三废”处理等相关方面的情况。

最后,一定要加强环保部门以及地质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要求政府以及有关的管理部门加强执法,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监管对策,增强监管的力度,确保企业开展工作的合法、规范,进而形成保护矿区地质环境的良好习惯。

2.2技术措施

首先,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在开展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工作的时候,主要注重的内容包括矿区生态植被的恢复、地下水的恢复、水土流失的恢复、排土场整治等方面。对于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技术措施,如平整坡面、植树造林、充填采空区等,进而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针对含水层破坏情况的治理而言,可以采取防渗墙以及防渗帐幕等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溢出,降低疏干排水量,进而确保地下水循环的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防治矿区的地质灾害。针对泥石流的治理而言,可以采取清理泥土、固化物源、疏导等措施,避免发生泥石流的灾害;针对滑坡的治理而言,可以采取减载、锚固、截水、抗滑等措施,对矿区进行加固,进而消除相应的安全隐患;针对采空区坍塌以及沉降的治理而言,可以先采取预警、监测等措施,对相应的安全隐患予以清除;针对已经逐渐稳定的坍塌与沉降现象而言,可以采取回填整平、防渗处理、恢复植被等措施展开相应的防治;针对裂缝的治理而言,可以采取封填、排水等措施予以防治。

最后,加强对“三废”的治理。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在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相应的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三废”的处理,降低污染物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形势的日益严峻,我们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全国矿区实施相应的防治规划,同时还要增加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逐渐缓解矿区开采与生态环境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确保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0

2矿业权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资本市场监管的研究,我们发现矿业权评估同样存在所有评估业务存在的共性问题。

2.1评估规则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与行业主管之间存在空白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资产评估法》,但是进展缓慢。而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资产评估、土地估价、房地产评估、矿业权评估、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和保险公估等六大类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结构体系,目前处于部分管理割据的状态。就资本市场监管而言,目前针对评估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文),除此之外,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尚未单独或共同出台部门规章等层次较高的监管规则。资本市场针对评估的监管主要参照执行财政部制定的规章和中评协的准则。评估监管规则体系的缺失导致监管跛足前行。一是缺少评估业明确的执业标准和相应的监管处理手段,影响了监管权威性。二是关于评估机构日常监管规范比较宽泛,证券评估业务检查工作指引过于简单。三是尚未建立专门的约束评估报告使用者责任和义务的制度,不利于遏制和规范部分上市公司忽视假设前提,不当或选择性使用评估报告,在信息披露中隐瞒评估报告提及的特别事项以及不当引用非本次交易相关评估报告等行为。当前,包括矿业权评估机构在内的专业评估仍游离证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外,造成证券评估业务监管存在盲区,难言投资者保护之实。在实际运作中,有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的风险性和储量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出具虚假评估报告,扰乱了矿业权市场交易秩序,严重侵害了国有资源权益和委托人的利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2.2评估机构聘用机制存在缺陷,中小投资者权益易受到伤害

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中,较多的直接将评估结论作为交易价格,部分交易,尤其是关联交易中,交易双方已经实现就标的资产的估值达成初步意见,通过后期评估机构发挥鉴证作用。可以说,矿业资产的评估构成了涉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矿业权评估问题凸显其重要性,评估机构的选聘尤为关键。但是,当前涉矿资产评估的委托方通常为上市公司或者是作为交易对手方的矿业权所属人。无论交易对手方是否为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双方在交易中均倾向于高估资产,极易导致评估价格虚高,以此为基础的交易将导致中小股东权益被稀释。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聘用评估机构的决策机制存在问题,小股东在决策过程中话语权少,难以选出真正考虑并且代表小股东利益的评估机构。

2.3评估机构缺少独立性,严重影响市场公信力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评估机构的质疑不断,涉及矿业资产的“神评估”更是不断见诸报端,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评估机构缺少独立性。一是随意承诺,屈服于利益和生存压力,迎合委托方不合理要求承揽业务。二是黑箱操作,按照委托方事先预设的评估值刻意选择评估方法,调节参数,此类结果导向型的评估已经丧失了评估的真正意义和作用。三是针对一些法定评估业务,委托方出于满足于监管部门的需要聘请评估机构,只关心价格,导致评估机构没有任何动力去独立客观地执行评估业务,形成劣币驱除良币的后果。

2.4不能完全履行准则和指南要求,评估程序规范性差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矿业权评估师和矿业权评估机构开展评估业务,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程规范,执行矿业权评估准则,遵守客观、公平、公正、诚信、胜任的基本从业原则。但是监管实践中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设定评估假设,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评估对象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仅凭主观判断设定与现实状况或未来发展能力不匹配的假设条件。未来收益预测简单随意,未对评估对象提供的收入预测进行必要分析,缺少可靠证据支持的情况下直接用于预测,或者忽略评估对象竞争劣势和潜在风险,导致预测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二是必要的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如未履行必要的现场调查程序,未充分获取评估对象的资料等,未根据矿产资源勘查规范对所提交的地质资料进行全面审查。

2.5评估机构内部管理松散,质量控制薄弱

一个同时具备总部和分支机构的评估机构应当推动总部和分支机构在执业标准、质量控制、内部培训、机构标识、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统一,从而实现良好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目标。但监管实践发现,为数不少的评估机构内部管理薄弱,未能有效实施质量控制。一是从事质量控制工作的人员较少,且多数人员为兼职人员。日常监管中发现必要评估程序缺失,评估方法选择错误等显著错误,甚至报告前后矛盾、基本参数计算有误等低级措施,一定程度上源于质量控制不到位、不重视,复核流于形式所致。二是对分支机构仅收取管理费,没有资格的机构以缴纳管理费的方式挂靠有资本的机构从事评估工作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部分分支机构实力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总部对其缺乏控制或疏于管理,未能形成总部和分支机构统一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分支机构执业风险较高。

3健全涉矿资产评估监管的建议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一些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够。另一方面,评估收费低廉,一些评估机构为争取到业务,恶性压价竞争,收费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减少评估人员和时间投入,使得评估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不能排除作为评估委托方的采矿企业为了自身小团体的利益,向进行调查的评估人员提供虚假的销售价格,以达到低估采矿权价值的目的,而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缺乏手段发现问题。当前,矿业资产投身资本市场方兴未艾,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减少不当评估行为对资本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试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3.1完善涉矿资产评估规则和监管体系

当前的第一要务是要加快资产评估的立法工作,要继续推动《资产评估法》草案的征求意见和审议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包括涉矿资产在内的评估业务,在法律层面规范和引导矿业权评估行为,引导整个行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其次,在《资产评估法》不能马上出台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在资本市场监管机构、评估行业监管机构、矿业评估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出台包括评估等内容在内的涉矿资产进入资本市场规范。通过共同出台规范和联合执法,逐步建立健全涉矿资产评估质量监控机制减少市场监管和行业主管之间的业务真空,使不能勤勉尽责的违规评估机构无机可乘。监管执法中发现严重违法违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在行政执法规则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加大对违反矿业权评估职业道德的评估人员的自律处分力度。

3.2探索改市场自行聘请为监管机构指定评估

包括矿业评估在内的所有评估机构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独立性不够,为了有效解决独立性缺失问题,建议由监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建立涉矿资产评估机构数据库。当有矿业资产进入资本市场需要进行评估时,由监管机构指定五家或三家评估机构,上市公司或其交易对手方在指定的评估机构中选择一家,委托其开展评估业务。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评估机构不独立,以及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在评估机构聘任的决策过程中缺少话语权的问题。

3.3建立评估项目持续跟踪制度

包括矿业权评估在内的资产评估行为一般都是一个阶段,评估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后,委托方如何使用、使用后果如何,作为评估前提的假设条件是否实现,评估机构一般不会继续跟踪。评估的本质是预测和估计,而该预测和估计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时间检验。一般而言,一个矿业权一般要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评估项目的后续持续跟踪制度。尤其是以净现值流量法(NPV)作为未来收益的现值计算的评估项目中尤其应重点关注。评估项目持续跟踪制度可以作为考察评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作为对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考评、资格审查,甚至法律追究的依据。

3.4建立设矿上市公司的差异化披露制度

矿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矿产资源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矿业公司上市融资风险较大,在财务指标、风险水平、专业程度等方面必然不同于一般行业,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和风险判断比较困难,因而在申请上市和并购重组审核时必须要特殊对待。由于上述原因,纵观国际市场,允许矿业公司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无一例外地将这类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单独列出,在上市要求、金融产品、信息披露、风险监管、中介服务等方面制定特殊的政策要求。我国目前尚未针对设矿上市公司设计单独的板块和上市、披露要求。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建议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针对涉矿上市公司单独制定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重点强化权属划分、风险水平、开采储量等方面的信息披露。针对并购重组的资产评估,强化评估过程的披露,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参数的选择,加强细节披露。

3.5通过培训交流提高评估人员执业水平

评估结果的得出,取决于评估人员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为提高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必要通过监管、主管或者行业协会来开展持续性的培训教育活动,引导评估执业人员加强评估、会计、税务等法律政策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联谊会、建立网上论坛等方式,为评估人员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此外,建议评估行业协会或者矿业权评估协会加强对评估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引导执业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秉承独立、客观、公正、谨慎的评估执业原则,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估服务。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1

1 引言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正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在增长。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导致了铁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从而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掌握着世界铁矿石交易量的近80%,铁矿石价格的主导权还掌握在这三大巨头手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加大力度掌握更多国外矿山资源,加强自身实力以增加铁矿石定价的主导权外,更应注重从内部结构下手,降低成本,赢得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对生产大宗物品的钢铁企业而言,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更高,因此钢铁企业竞争的优势中很特殊的一个方面是降低运输成本。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减少运费支出是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对进口铁矿石物流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矿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对于我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

2 我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的进口矿物流还很不完善,物流运输还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环节,在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中,江海运输、仓储中转等环节物流成本已超过了50%。大量进口铁矿因卸矿能力不足,压港严重,到港铁矿卸港后,由于铁路运力不足,有的港口不得不靠汽车长途转运,增加了运输成本。使我国钢铁企业在得到低成本原料的基础上,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国内港口和铁路运输仍然紧张。专业化的大型铁矿石码头严重不足,长江区域内的港口装卸能力的增长主要靠南通港的10万t级码头建设和沙钢工业港口的建设,增长能力有限。而北仑、青岛、日照、天津以及大连港口虽在扩大产能,但其外部铁路运输已经超负荷,成为铁矿进口的瓶颈。2004年一季度以来,由于铁路动力不足,加上重点确保电煤、粮食、石油、化肥等物资运输,导致铁矿石等原材料压船、压港增多,钢铁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铁路装车满足率只有50%左右。

另外,我国铁矿石专业运输船型偏小。目前承运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最大船型在16万t左右,有的还用7万t的巴拿马船型承运,这对于从巴西和西澳进口的铁矿石航线来说,绝对不是经济型船型。随着铁矿石装卸港口大型专业化泊位改造的完成,发展与之配套的铁矿石运输的大型专业化船型势在必行。

3 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

3.1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的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大型的钢铁企业而言,与运输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有利于在运输价格上给予优惠,从总体上降低运价。以国际海运行情为决策面,与国际、国内航运业联手,进行船型的动态优化选择、通过现货与coa承租等方式,锁定运输成本,是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大型钢铁企业而言,进口铁矿石量大而且稳定,适时与大型船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锁定成本与降低风险。我国许多钢铁企业早就与航运企业签订coa运输合同,锁定了运输费用,在合同期内不受当前市场运费变化的影响,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如2004年3月22日,宝钢与中远正式签订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中远在宝钢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价和一流服务。同时,宝钢还与日本商船三井签订长期运输协议,采用30万t级大型矿船承运巴西进口矿。这些措施均有效地降低了运输费用,为稳定宝钢原料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联合采购

联合采购是指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许多买方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合并各自需求以一个购买商的形式向供应商统一订货,用以扩大采购批量,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或者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联合采购能将多个不同企业的分散订单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向外界采购产品,积小单为大单,使采购方拥有更大发言权。这种方式在欧美等国已被广泛采用。其体现的是一种规模效益,一方面通过标准化降低产品品种,提高采购批量来取得价格的折扣,另一方面通过联合采购小组共同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管理使得分摊到每个买方的费用减少,降低了采购系统成本,各合作伙伴也相应获得收益。

物流成本与装运的规模、距离直接相关。一般而言,运输规模越大、距离越长,则单位成本越低。因此,应该尽可能把进口矿石集中起来以实现整合运输。当进口铁矿石达到一定规模后,可采取大吨位的运输工具,从整体上降低运输费用。在海运市场上,充分利用批量优势,联合租拼船舶,降低海运成本。如在国外采购矿石后,若采购数量增大,可租用10万t级以上运矿船,使海运费比5万t级运矿船每吨单程运费节省4美元以上。当企业一次不需如此吨位时,可几家企业协作运输。

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国各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体系相当分散,致使整个铁矿石进口、谈判与运输等处于无序和被动状态。中国企业应该及时地转变国际采购模式,以整体力量加重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透明度,保持供求匹配,这样才能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形成最佳的获利结构。尽管矿产市场处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但只要形成能共同进退的采购联合,还是有和国际供应商讨价还价余地的。

3.3 物流信息化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借助企业计算机信息网,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是将人力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改进现存的物流管理,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由于企业的物资管理一般较为规范,有章可循,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对企业信息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过程,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能够大大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在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日本的钢铁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神户炼铁厂开发了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系统,该系统采用最优化方法,考虑与船只相关的条件,编制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确定每只船运输货物种类、数量及各船在港口内装卸顺序,从而提高原料运输船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原料场地。 3.4 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运费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等浪费,对于减少物流成本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对来说铁矿石的价值本身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运费在铁矿石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运输环节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益发明显。再加上进口铁矿石的量非常巨大,比一般原材料要大很多,而且涉及到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这些特殊性导致在进口铁矿石物流中,对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的减少铁矿石的周转次数。因为每周转一次,将增加装卸费用和相关的仓储管理费用,同时也会增加铁矿石的损耗。目前新建钢铁企业选择海边城市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对于老的钢铁企业,可采取江海联运的方式,将原燃料运到离企业最近的堆场后再转运到厂内。另外,选择合适的装卸和减载地点,最高限度的利用现有运输能力,将铁矿石迅速及时地送达企业,避免压港、压仓现象,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资源配置形成一定板块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现有的运输环境下,有效把握和配置好运力和运量,以实现物流运作畅通,才能达到经济效果最佳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经济调整及产业不断升级,这都必然引起现代钢铁企业物流技术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动钢铁企业工艺技术、总体布局的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必然成为现代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钢铁企业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物流技术可提升管理水平,作为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有效途径。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以及最优的运输、装卸、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值得我国钢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的一个更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乐.钢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1)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2

露天煤矿在进行开采时,会给生态环境产生某种破坏。首先,土地资源破坏。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他们在开采时经常会通过采掘场进行直接挖掘,不但会使土地当前资源遭到破坏,还会影响煤矿开采周围土地的耕种。同时,在开采期间,往往会占用一定土地,致使原有土地逐渐成为排水管道,导致原有地貌发生严重改变。并且在施工现场,经常会运用机械进行挖掘,一旦出现过度挖掘,都会致使废弃岩石不能得到合理安置,造成岩土结构发生松散,导致地层层序逐渐紊乱,不利于煤矿施工作业开展。其次,水资源污染。从现有的露天煤矿开采情况看,开采场所很多都是位于干旱地区,所以,在施工时容易使当地出现水资源短缺,并且在开采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矿井水没有实现完全净化就被工作人员直接排放,致使水资源污染。另外,如果矿井水位发生下降,不仅会影响地下水资源,导致某些地区供水变得尤为紧张,而且还会致使地下水中的一些岩石出现某种化学反应,增加有害元素浓度。

1.2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隐患也是当前煤矿施工遭遇的一些问题,首先,开采坡面陡峭。由于煤矿开采企业很多都是地处比较偏僻,并且环境较为隐蔽,使得管理部门缺乏对煤矿现场的监督,同时监管人员对煤矿施工没有很强安全意识,导致不能认真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开采坡面较大并且比较陡,一旦缺乏监督力度,不能对作业人员进行监管,容易出现重大险情,影响煤矿施工。其次,线路架设缺乏规范性。如果开采环境出现不规范,会增加开采期间安全隐患因素,其中电器设备是重要因素,一旦电器设备没有符合规定,不但会使煤矿企业无法安全生产,还会制约露天煤矿施工。有的煤矿企业在施工现场使用一些老化的电线,不能及时对电线进行更新,同时没有配备达标的配电箱,一些施工人员用破旧的配电板进行代替,造成线路破旧,没能达到架设有关要求。

2露天煤矿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2.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把安全管理落实到煤矿施工现场,必须对管理体系予以完善,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任何一个露天煤矿在开展施工作业时,都需要有管理负责人,可以对煤矿施工现场予以监督,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领导小组能够对煤矿施工要求进行确定,对各项内容给予解读,让现场施工人员拥有一定认知,可以严格遵守,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会对一些施工团队人员进行监督,了解煤矿施工现场信息,从而强化对煤矿现场整体管理力度。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会制定管理手册,同时对手册进行派发,确保施工现场人员都能明确手册内容,从而认真遵守,改善煤矿施工效果,提升安全性。领导小组还会强化对施工工序的有效监督,对于一些危险源,要增强施工人员辨识度,使其可以准确辨别危险源,这样既能对危险源进行规避,还能降低煤矿施工安全事故。其次,开展培训工作。要想真正改善煤矿管理效果,必须对煤矿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领会管理体系背后内涵,不但能使他们认真践行煤矿安全管理有关制度以及要求,还能发挥出安全管理的内在价值。具体来说,应该组织观摩学习机会,让一些施工人员可以拥有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知识,这样既能让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专员进行交流,根据煤矿现场情况交流有关经验,还能改善基层施工人员思想。由于施工人员属于煤矿现场施工的一线人员,他们安全意识直接关乎着煤矿开采安全,所以,必须强化学习以及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对危险源的一些判断以及辨识方法,不但能为安全体系落实做出准备,还能减少煤矿施工危险性。另外,企业还要对安全体系实施以及启动时间进行确定,确保其可以真正落实,同时还要制定考核制度,结合人员操作情况来评价考核结果,增强安全管理有效性。

2.2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会对煤矿施工产生影响,所以,应该进一步强化员工们的自身安全意识,使其思想得以有效转变,这样既能对不同类型隐患予以科学防范,还能确保施工阶段整体安全性。例如,可以在现场设置相应的危险源标志,通过排板形式进行展示,不仅能让现场人员随时观看,渗透安全知识,还能对他们起到警示以及提醒作用。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发放一定学习资料,让现场人员观看与阅读这些危险管理知识,从而对危险源有着深层认识,一旦在施工作业中遇到这些危险源,能够采取有效预防手段,规避施工作业未遂事故。具体来说,其一,应该印刷安全管理制度或者体系中的重视内容,这样在开展煤矿安全管理活动时,便于现场人员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设定学习考核要求,对于学习安全知识相对突出的现场人员,应给予鼓励,并让其成为煤矿现场安全监督员,这样既能让煤矿施工得以进行,还能使安全体系稳定实施。其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一些煤矿企业而言,加强安全文化方面建设有很大积极作用,一方面能对煤矿企业员工思想进行改善,培养他们对安全管理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能促进对安全文化的有关学习,丰富专业内涵。另外,可以开展一些安全主题活动,例如设置安全月,这样在安全月中组织学习,推广安全文化,提高管理效果。

2.3加强对现场作业环境的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