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医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2-16 08:38:37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1

一要以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选聘2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2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继续面向中西部高校建设若干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会同中央政法委协同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二要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在遴选建设40个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同时,每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与高校重点共建1所新闻学院,力争实现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全覆盖。要继续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选聘10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计划实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把双向互聘工作拓展至所有开设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三要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部署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作。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实施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分类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建设100个左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四要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加快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促进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紧密衔接。要创新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要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好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要推动部委省共建地方医学院工作,增强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2

计划外招生失控,已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1是中专卫校长期以来正常经费不足,个别学校如不搞计划外招生,连教职工的工资也无法按时发出,学生上实验课只好看录像.许多卫校为缓解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状况,为改善办学条件,互相仿效,相继办班,越办越多.2是在医学教育改革探索中,一些学校的领•导对“多形式、多某道”办学缺乏全面的正确理解,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现有的办学条件,认为人才培养越多越好,致使招收计划外学生存在极大的盲目性.3是目前社会上存在“脑体倒挂J,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学校为了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工作条件,只好通过“计划外”招生,为单位摘“创收’.,计划外招生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解决计划外招生失控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对计划外招生的处理:.这不仅关系到目前和今后二三年校内、外的安定团结,也是保证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在各校的实施落实的关键。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是提高认识.当前,我省医学教育事业的现状同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兄弟省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各类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财政所能提供的经费出发.为完成廷一任务,走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发展医学教育的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纳入规划,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多种形式不等于不要比例,多种途经不等于不要质量.在医学教育发展中必须首先重视教育质量.实践告诉我们,要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必须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并且不能离开现有的办学条件.目前,各校应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完成国家指令性和指导性招生计划,为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2.要采取断然措施,治理整顿计划外招生。从现在起各中专卫校和有关部门应停止中专以上学历层次的计划外招生.对于巳经招收入学的,确有办学条件的学校和单位,可按原定计划,让其继续学完课程,发给结业证明;对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三无”学校和办学单位,由所在地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合力予以清理,坚决刹住计划外招生风.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提出积极构建世界治理体系过程中,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路径实现高水平办学目标已在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内涵而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并提升对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度。医学院校国际交流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科研、医疗这几项中心内容,执行“引进来,派出去”,以达到提高和优化我国现有医学教学和医疗水平为目的的一系列涉外活动。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强对外学术合作、师生交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建立联盟平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笔者对如何加强医学院校国际交流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以更快实现医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医学院校国际交流工作,提升国际化意识

我国的医学院校,无论是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是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医学院校在传统教育法上要加大改革力度,要向国外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学习国外医学院校的管理经验。我国无论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还是科研型的高校,都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获取他们的最新学科前沿信息,引进他们的科学研究新技术,以促进自身健康并可持续l展。通过各项国际交流合作和学术活动,加强与国外大学的沟通联络,促成有利于教育质量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长期稳定的合作项目。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需要的人才;要求在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团队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兼容;注重开展和加强双语教学与多语种外语课程的教学,为特殊国际医疗服务提供人才;吸收国际先进文化和科技,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先进高效的设备和技术。

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医学院校国际交流工作

l.认真制定国际交流工作的阶段性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案规划是活动发展的一个蓝图,是现有基础上的一种可行性的目标,是活动发展前进的方向,是动力。根据学校的发展蓝图,国际交流工作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如,高校国际交流规划中要体现留学生招收规模和数量;外籍文教专家、学者、教师的聘请规模及聘用专业;医学学校将输送出国进行短期、长期进修学习的教师或实习学生数量等等,以及由此而将采取一些有效策略和可行的方案。当然,阶段性国际交流发展规划是以学校持续发展为依托的。因此,在确定可行性方案时,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否有长期可操作性。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4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部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5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部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6

2006年下半年,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五所高校为我校对口支援高校,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为全面对口支援高校。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提高边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对边疆地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边疆稳定都有着深远意义。校党委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意义,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教育厅的领导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紧密结合我校和内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对口受援工作。

二、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确定基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首先,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对口支援办公室,学校校长任组长,并划拨对口支援工作专项经费,从组织和财力上保证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根据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带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

第三,深入各学院、各附属医院进行调研,了解各学科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确定出受援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受援计划,并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通过“借脑引智”、“借船出海”等方式做出可行性计划,引进人员、项目、成果和理念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与援建高校双赢的目标。

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项目带动支(受)援工作,务求实效。

一年来,我校领导多次到对口支援学校走访,洽谈对口支援及合作意向,并通过援疆干部积极牵线搭桥,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很多实质性成果。

首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确立受援目标。我校积极围绕内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病原学、方剂学、生药学等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条件,通过整合我校的特色项目,与对口支援高校积极开展合作,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论文质量。以交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工作人员和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形式引进相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员。以筹建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实验室为基础,争取到2007年,建立“新疆特色环境、资源与健康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为标准,提高我校科研申报质量。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医生报考支援高校的博士学位,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几所对口支援高校共派出了40位骨干教师赴我校授课,并选派了6名援疆干部到我校挂职。目前,中山大学与中南大学已经同意接受我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招生录取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我校有二十多名在职人员已经报考。中山大学医学院向我校赠送了部分教材和课件,我校基础医学院也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前往中山大学学习、进修。浙江大学专家来我校举办学习班传授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经验,帮助我校搭建生理学教学网站,并赠送了20多万元的精品课程上网管理系统软件。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同我校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专门为我校培养中医药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吴忠道一行四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进行示范性教学和学术讲座。其中,陈争教授还将留我校工作三个月,帮助我校建设生物遗传学科以及合作组建“遗传学咨询门诊”等。以曾益新院士为首的中山大学中青年学者也来我校开展肿瘤学、眼科学、妇产科学、神经内科学以及人文管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讲座。不仅提高了我校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对本学科最新进展的认识,而且通过查房、手术等也除去了部分患者的痛苦。仅眼科就救治了20例患者的视力,使他们重见光明。同时,通过交流我校还将送派一批教学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前往中山大学等对口院校进修学习。

第三,加强科研合作

我们将把一些特色课题和优势研究资源拿出来,与援建高校共同立项、共同研究、共享科研成果,积极务实、合作交流、实现双赢。通过校际交流及谢富康、马金龙两位援疆干部的积极努力,中山大学与我校基础医学院建立了法医研究所和司法鉴定所,并建立了法医学教学与科研基地,既填补了我区司法鉴定的空白,也为我校的法医学教学和科研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洽谈了与我校包虫病研究所合作成立病原研究所,同时洽谈了在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科研合作事宜,并与中山大学联合申报了部级课题。

第四、其他方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年将提供10万元的专项资金(我校以1:2配套)用于对口支援工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全面对口支(受)援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专家教授专程赴我校指导评估工作;同时帮助我校在法医精神鉴定方面给予技术和人员支持。与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具体援助计划正在细化,并派专人来我校考察,探讨合作和援助的具体项目。

我校在不断与对口高校合作的同时,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支援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援疆干部在我校和学院担任领导,很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中山大学谢富康教授、山东大学马金龙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浙江大学张晓明教授和沈乐良教授,把内地一流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带到了我校,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们还积极主动寻找对口支援的合作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合作,委托培养我校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在该校学习基础课程。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7

年我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范围共10个县区(以下简称实施县区)。

二、目标任务

(一)大力实施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工程。按照年度招录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为全市7个县区的乡镇共招录43名公务员。

(二)大力实施基层教师、医疗卫生、农技队伍建设工程。为实施县区每所高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2名,每所农村初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1名;每个乡镇卫生院招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名、医护专业专科毕业生1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招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6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招聘专科以上农、林、水、牧、机或城镇规划建设等专业毕业生5名。全市共计划招聘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人员500名。

按照省上安排,做好我市大学生到农村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选拔工作。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设立110个助学金名额(其中师范类60名,医学类50名),为实施县区选拔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资助。

开展高中贫困生跟踪资助工作,每个实施县区确定资助对象50名。

(三)大力实施支农、支教、支医(以下简称“三支”)工程。从市级选派90名(其中农技人员30人,医生30人,教师30人)、各县区选派20名(其中农技人员5人,医生5人,教师10人)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人员、教师和医生,到实施县区及所属乡镇开展“三支”工作。

(四)大力实施学历教育工程。在“振兴计划”实施县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选拔200名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进行学历教育。

(五)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养、选拔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本实施方案下发后,各实施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及时制定本县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部署安排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实施意见于6月底前报市人事局人才引进开发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

1、调查摸底,确定需求。

基层公务员招录确定需求工作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工作,由各实施县区在5月以前按目标任务,对拟招聘人员及接收由助学金资助大学生的专业、岗位、数量进行调查摸底;“三支”工作由市、县相关部门负责对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和基层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资助有志到农村基层工作在校大学生工作按照省人事厅和教育厅安排,由市、县人事部门协助高校对符合专业要求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资助贫困高中生工作由各实施县区人劳局牵头,教育部门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学历教育工作由各实施县区人劳局按照省、市要求进行调查摸底。

各实施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各相关单位编制空缺情况和省、市振兴计划年度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和人才需求计划,商县区编办审核确定后上报市人事局、市编办,市人事局、市编办共同审定后报省人事厅、省编办及其他有关部门。

2、分项实施,完成目标任务。

(1)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工作。5月底前,省、市人事部门按需求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及时了解相关信息。6月底前,按照省上规定的招聘条件、范围等,由市人事局统一组织,按县区进行公开招聘。招聘工作结束后,市人事局将招聘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由省人事厅通过媒体予以公示。8月底前被招聘毕业生持就业协议、报到证、资格证书到有关县区人劳局报到。

(2)选派人员开展“三支”工作。市、县农业、教育、卫生部门要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及时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月底以前支医、支农人员进驻各乡镇开展工作,秋季开学时支教人员进驻支教点开展工作。“三支”人员的考核由各实施县区负责,并将结果反馈给派遣单位记入本人档案。

(3)开展资助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工作。各实施县区要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做好大学生到农村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实施工作。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为全市选拔确定110名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资助。

(4)开展高中贫困生跟踪资助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人事部门配合。每个实施县区在其所属高中选择50名困难家庭、学业优秀的农村贫困高中生进行资助,费用从市、县振兴资金中列支。贫困高中生个人先行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局确认后报县区人劳局,县区人劳局审核同意后报市人事局审核确定受助生。

(5)开展学历教育工作。各实施县区人劳局进行调查摸底后,将确定的学历教育人员名单报市人事局,经市人事局汇总初审后上报省人事厅。省上将由教育厅负责落实实施学历教育院校,8月份组织考试,9月份考试合格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分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两种形式,由参加学习人员根据情况自主选择。脱产学习人员学习期间保留本人职位,其工资来源、发放渠道不变。对列入学历教育计划、按照学历教育程序进行,并获取国民教育学历的人员发放资助金。

(6)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各县区和市级人事、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劳动等部门要依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依托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职校、林广校,采取短期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函授教育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田间地头实际操作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三)检查验收阶段

年底前,各实施县区人劳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本县区年振兴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招录人员的到岗、奖励费发放等情况,“三支”人员工作情况,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将自查报告报送市人事局。市人事局要与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有关县区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确保选派毕业生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振兴计划选派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工资和福利待遇由相关县区政府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予以发放。为了鼓励各县区为基层招聘高校毕业生,从年起对列入振兴计划为基层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由市财政在转移支付资金中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拨付工资补助资金,由县、区财政弥补振兴计划招聘人员的工资支出。

(二)加大振兴资金的支持力度。对选派到基层从教和从事农技服务的本科毕业生基层工作奖励费,由省、市各负担50%;到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的医学专业本科生基层工作奖励费,省级负担2/3(每年3335元)、市级负担1/3(每年1665元)。

(三)增加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在省、市振兴资金中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急需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作。

(四)确保招录高校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招录的基层公务员,部分使用本单位行政编制,部分使用周转编制或专项编制。切实落实振兴计划招聘的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编制。各县区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必须控制在市上下达的增人计划以内。振兴计划实施县区为农村中小学、基层站所等招聘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振兴计划,并享受振兴计划相关政策。各县区自然减员后的空缺编制,优先用于振兴计划招聘的人员。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8

医学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既包括与其他高校相同的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餐厅楼等,同时又存在其自身独特的仪器楼、临床实验楼、病例档案楼等,各部分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着院校的基建投资状况,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学生及后勤人员等群体的使用利益。为了保证医学高校的各项基础建设工程获得较高的性价比,近年来,管理者逐步应对基础建设的现存问题,推动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致力于通过全面的内部控制,推动基础建设的有效完善。

一、医学高校中基本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医学高校在不断地扩建工作中,展现出了可喜的建设成果,使得高校各方面的硬件配置获得了极大的改进,但是,其基本建设工作中也呈现出了类似债务高垒、安全失效、财务腐败等严重的问题,致使其基础建设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本文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其基建工作的现状:

(一)财务问题

我国医学高校多为独立办学单位,普遍采取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运作方式,其在开展基本建设工作时,其资金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通过院校自己筹集或向社会征集等方式来获得,其中自筹资金一直占据着较高比例,并在新时期呈现出日益提升的状况。在这种运作模式与资金筹集方式中,其基本建设呈现出明显的财务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基本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也将医学高校推入了不良的财务管理环境。

医学院校开展基本建设,涉及到工程招投标、材料选购以及器械设备购置等各项工作,会产生大量的外流资金,这就使得各负责人员在各个建设环节的工作中,获得了进行的机会,建设资金耗费众多却未能真正地用于建设项目。医学院校多通过向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其借债数额众多,往往需要依靠学生学费来偿还,这就导致了医学院校不停的扩招,而扩招工作又往往会带来新一轮的扩建以及贷款,进而将医学院校置入了恶性循环的借债、还债境地中,不利于医学院校顺利开展其他各项工作。

(二)质量问题

鉴于医学高校的基本建设中存在着盲目扩招、资金困难、贪污腐化以及恶性循环等问题,方案设计不够合理、建设材料以次充好、技术工艺控制缺失等问题,严重地危害着基建项目的质量,使得此项目在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普遍地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从而致使教师、学生等建筑项目的使用群体面临着安全问题,不利于医学院校的长远发展。

二、医学高校中基本建设问题的原因

医学高校的基本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是由当前的教育制度、高校的内部控制、监督审计与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促成的,要想切实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改进,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对于各方面原因的有效把握。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对几点原因加以分析:

(一)教育制度问题

应试教育理念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极其深刻、长远,及时在新时期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环境中,这种理念依然内在地决定着学生的升学心理,以及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在这种环境中,各高校大幅度地包装并宣传自己,以求赢得待升学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认同。这样一来,医学高校就必须为本院校的基础建设作出良好的规划图,与其他的高校一争高下,以赢取更多的学生,进而使得不必要的建设项目迅速增加。而且,高校在获得更多的学生之后,就必须着手对教学楼与宿舍楼等进行扩建工作,从而增加了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数量,将学校推入了盲目地招生以及扩建的恶性循环中,使得医学高校的基本建设偏离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财务工作原因

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在财务会计方面的设计,以及财务人员工作专业性方面,均较其他组织存在较大差距,基本建设会计的设置更是缺乏完善的流程以及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这就导致了其基建会计工作基础的不足。同时,医学高校内部人员工作往往以领导为核心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以及审计监督工作等的实施,难以实现透明、顺畅,致使基本建设方面呈现出许多推诿、扯皮以及自我谋利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基本建设的完善。而且,医学高校无法以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组织开展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财务管理工作,在工程竣工时,也不能严格以内控制度对工程进行审核,致使工程项目缺乏技术性、必要质量,在投入使用后,往往问题颇多。

三、医学高校中基本建设的内控策略

(一)完善基本建设项目规划

一是医学高校要想彻底提升基本建设水平,就必须以此工作为核心,构建完善的规划,保证院校短期的建设与自身管理状况相符合,而长远的发展则与时代环境及社会要求相符合。二是高校在做好项目规划之后,可以按照申请立项的步骤,向学校管理部门、国家相关建设管理部门等进行立项申请,以保证其项目的规范性,使高校建设切实在此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妥善开展。三是高校还要以规划为基础,进行招生设计,通过入校资格限制,保证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避免过度的宣传与盲目的招生,以推动医学高校基础建设与招生工作的共同发展。

(二)构建财务核心内控体系

医学高校在组织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便体现在财务方面,而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恰好是其他问题形成的诱因。因此,医学高校管理部门要在当前时期,努力构建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完善的内控体系,以推动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透明性,保证所有资金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管理者应当在财务工作体系中单独列出基建项目,为各基建项目确立档案管理制度,以专业的基建会计人才对基建工作流程、资金投入、管理方案进行设计,并切实地做好对于每期基建项目的建设总结,使基建项目的发展切实沿着内控体系的规定向前发展。内控体系应当包括严格精细全面的预算与核算制度,以要求其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对基建工程各项投资进行合理的预算,并在工程竣工后做好核算工作,以保证投资建设的完善实施。

(三)完善基建监督审计工作

顺畅合理的监督审计工作制度,是规范医学高校各部门人员工作的必要措施,也是基建工作合理开展的有效保障,开展内部控制,必须要完善其基建方面的监督审计工作制度建设,引导社会公众、国家管理部门与高校内部管理人员,共同开展对高校的监督,尤其要对内部审计制度加以完善。医学高校管理者可以借鉴现代化企业内部监督审计运作经验,做好对于院校内部各部门的独立建设,保证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再为其内部审计人员做好严格清晰的职责划分,并规划好各职位人员监督范围与权限,避免基建工作的开展出现推诿扯皮、自我谋利的现象,推动院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畅通的监督渠道,允许社会组织、公众、国家部门,对高校的某些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以帮助高校优 针对性地组织对于相关人员或部门的审计监督。

(四)全面优化基建工程管理

医学高校管理者在对基建项目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必须立足于基建项目本身,做好工程的管理,此项管理具体体现在项目的招投标以及物资盘点等方面。医学高校应当以既定的基建规划方案为基础,结合本院校建设需求与特色,建立全面高素质的招投标负责小组,并组织设计完善的招标方案,引导监督审计与财务管理部门、国家管理部门等,对招标方案进行审核,再确定该方案规范、合理之后,再进行招标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校监督管理审计人员要定期地做好对于工程物资的盘点,通过财务账目,来检验各方面物质购置与使用的合理性,以借助对物质的管理,保证基建项目建设的质量。

四、结束语

医学高校管理者结合本身基本建设的特征,立足于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基本建设工作进行内部控制,是保证各项基本建设顺利投用的有效策略,也是降低院校建设方面投资成本的必要保证。因此,做好对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各方面负责人员必须努力推动其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树德.谈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与财务管理[J].沙棘(教育纵横),2010(04)

[2]司马峰.医院基本建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9(09)

[3]张金凤.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1(11)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5-0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9年,美国人帕森斯撰写了《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这一专门的学术用语。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就业指导,以1923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标志,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20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择业面窄,尤其是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就业更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使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

一、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制订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领导、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经费保障等提出了相应要求。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将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就业目标,最终顺利实现就业。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课程的组织领导

在医学院校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设立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授课教师若干。教研室主任可以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兼任,学校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可以担任授课教师。

2.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首先要使用适合医学生的课程教材,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培养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其次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即在大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四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就业指导》。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由辅导员担任,为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可采取分小组集中备课的方式。可聘请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教学组组长,并要求各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组织授课教师试讲等。学校还要定期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

二、建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作为第二课堂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职业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更早更多的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使医学生不断的修正和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由专家、任课教师及学生组成的重点团队,也可以组织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及学生组成的专题社会实践小分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见习实习、校园创业活动等,通过对职业发展、职业前景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三、举办针对性强、内容多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作为补充

举办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可以由某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的发展,以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由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传授求职技巧或者改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参与性高,受益面大,极好的补充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作为演练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自2009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24个省市1000余所高校70万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比赛。经过高校初赛、省市复赛,共计产生了80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旨在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对在校的医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演练。虽然医学生的就业面窄,就业方向主要是传统的医疗单位,包括卫生局、卫生厅下属的事业医疗单位,但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就业去向,比如民政局下属的疗养院、体检中心、计划生育所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书面作品展示,即职业生涯规划书;执行能力展示,即幻灯片演讲;职业才艺展示。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二是职业目标路径设计;三是规划与实施计划;四是评估与反馈。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的组织,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帮助医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在现有的医疗职业情况下科学规划,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医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10

高校校医院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和社会赋予其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职责,是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推进管理会计在高校校医院的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校医院的管理者所熟知和认可。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 [2014]27号)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管理会计进入最佳战略机遇期,迎来了管理会计发展的 “春天”。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医院创造价值。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可以促使高校校医院管理重心由事后治理逐步转向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控制,最终为医院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实现校医院高效、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校医院应用的重要意义

管理会计是向高校校医院内部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用于制定决策、分配资源以及监督、评估和激励与绩效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过程。管理会计主要是在确认、计量、收集、分析、编制和传输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基础上,为医院管理者在医院内部进行预测、计划、决策、评价和控制提供信息,以保证医院资源能得到合理地使用和经营。加强管理会计在高校校医院的科学应用,一方面,能够使校医院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从而保证校医院实现高效、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能够使校医院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路,更好地为师生和广大医疗患者服务。管理会计是高校校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校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等。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医院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预测是指在掌握现有财务活动的资料,结合组织面临的各种变化因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结合主观判断,来预测组织未来财务状况;决策是在日常业务经营或长期投资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在备选的可行性方案中进行抉择的过程。高校校医院通过将财务核算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科学地预测分析其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利润以及保本点和资金等各项经济指标,并对运营、投资等重要经济问题进行决策分析,从而保证校医院的预测与决策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各项有限资源能够达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医院规划与控制的引导性和有效性

规划就是组织预先选定目标,拟订实施方案,以保证达到目标的过程;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首先,校医院依据预测和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编成年度预算,通过年度预算可以为校医院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提出总的目标和任务,以保证决策所定的运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其次,校医院根据年度预算的要求,规划和分解年度预算指标形成各个科室的责任预算,从而保证实现校医院的年度预算;再次,校医院通过建立标准成本制度,结合医院的运营特点,对医院各科室的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计量,通过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并编制实际工作业绩报告来比较和分析医院各科室的工作业绩;最后,管理会计人员要及时地将实际运营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报告给校医院管理者,同时,就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向校医院管理者提供特殊的会计分析报告。校医院的管理者将根据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及时地矫正偏离预算的差异,使医院实现预定的目标。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医院考核与评价的合理性和激励性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组织一定经营期间的各个责任单位的业绩和成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和考核的过程。高校校医院的各个责任科室根据校医院经济责任制度的要求,编制一定期间的业绩报告。校医院将报告中的实际数和预算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科室的业绩和成果,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校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控制和组织,为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未来工作的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这样可以保证校医院实现预定的目标,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完善高校校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一)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和运行机制受到了来自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影响,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校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力。管理会计信息化比财务会计信息化更加强调业务,更加关注校医院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从而为校医院运营的反映、分析、判断及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撑。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医院要建设能够实现业务、核算与评价相融合的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管理会计人员要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即目标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和责任会计来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要做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较低的成本消耗为师生和广大医疗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达到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二)加强管理会计重视程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校校医院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财务人员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核算、记账等领域,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的预测、分析及规划决策能力对医院价值的提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高校校医院管理者要提高管理会计意识,不但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管理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评中的重要地位,为会计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而且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发展,以“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为引导,号召全员参与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过程,不断节约校医院的运行成本,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从而实现校医院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目标。

(三)提高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高校校医院要做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内部人才培训体系,搭建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分享与交流的平台,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校医院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应对校医院管理会计工作。高校校医院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完善理论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知识层次,并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学习来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管理作用。随着高校校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单纯的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校医院的管理要求,高校校医院的管理者逐渐熟知并认可了管理会计在校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发挥财会人员的管理职能已成为高校校医院提高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发展是适应国家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新常态下的高校校医院管理也面临着转型。管理会计将成为高校校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良好工具,也将成为高校校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效能的良好工具。高校校医院通过系统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促进校医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加强运营管控,有效进行绩效评价等,从而推动校医院强化和完善管理,实现校医院高效、有序、健康和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成.高校医院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医院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15

[2]钱有华.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5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11

1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历程与现状

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1997年,根据全国卫生改革发展形势和山东省医疗卫生工作现状,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卫生厅决定将我校作为省内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单位,探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当年,我校在省内率先设立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大专生。根据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和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制订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不断根据实施情况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基本满足了地区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1-2]。为了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我校建立健全了全科医学教育组织和机构,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教学部、科研部、实践训练部,整体负责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材讲义编写、师资培养及全科医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为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期我校还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监督指导全科医学教学工作。1998年,山东省卫生厅在我校成立了“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以“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始探索尝试全科医生在职岗位培训工作,制定出了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短训班、专业证书班所需要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实施[3]。1998年与1999年2年间我校连续举办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管理干部培训班3期,共有163人结业,这些学员学成后返回原单位,现已成为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骨干力量。2000年,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全日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三年制)在校学生已达362名。至2002年,已先后有5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共计808名。自2003年开始我校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学制为5年,其中3年基础课,1年临床课与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课,1年实习课,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主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全科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所学的课程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总论及各论、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共计近50余门。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我国大中城市正在蓬勃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工作,也可以在综合医院从事专科医疗或在科研机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4]。为适应全科医学教育教学需要,我校于2003年组建了全科医学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担负本科生和成人培训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7月,我校又成立了全科医学系,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后,我校又陆续组建了社区医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教研室,以发展壮大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满足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要求,保证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质量。2008年我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率几近100%。许多临床、预防、口腔、麻醉等专业的学生选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后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现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及从业选择意向。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了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迄今为止,我校已形成了在校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认识与体会

2.1“提高认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前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扭转“看病难,看病贵”困难局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恶劣的社会策略。推行实施全科医疗,就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居民们信得过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各级政府与组织,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医药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这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思想前提[5]。2.2“领导重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保障在各级政府和组织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内部,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很难能够真正开展或进一步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因为全科医学教育需要各种资源,没有领导的重视就不能获得这些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引起各级领导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要积极向领导者们建言献策,向各级领导宣传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启发各级领导决策层对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识与积极性,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各级领导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6]。我校历届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校党委、校长班子多次研究商讨全科医学教育事项,为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策划布置、排忧解难。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2.3“科学组织与实施”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筹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学习美、英、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医疗卫生实际相结合,对于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十分重要[7-8]。对外国的全科医学理论与技术要合理的学习、消化、吸收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要不断地总结全科医学教育经验规律,科学的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尤其是按照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受到城乡老百姓欢迎的全科医生[9]。2.4“师资队伍”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发展全科医学必须要有一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各门课程的教学、学生的教育以及各项技术技能的训练均离不开教师[10-11]。我校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建立起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学历、年龄、知识、学缘等各方面结构均较合理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为我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拥军 丛建妮 胡西厚 盖立起 工作单位:滨州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教研室 滨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大学校医工作计划篇12

2、专业代号与《教育测量与评价高校招生计划专刊》中公布的相同。志愿填报系统中没有提供的专业,表示其专业计划已录满,考生不能填报。

3、按照政策规定,外省农林、航海、地矿等本科院校和在湘高校若线上生源不足,按考生本次填报的征集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降分投档,降分幅度控制在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之内。

4、按征集志愿(含服从志愿)第一次投档后有效生源仍然不足的院校(含征集志愿投档线高于批次录取控制线的院校),在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内(含政策规定的降分),继续按征集志愿的直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平行投档,不再按征集志愿公布的投档线控制投档。

5、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请参阅招生政策、高校招生章程(包括学费标准)等相关规定。院校代号院校名称科类计划数备注

1317华北理工大学文史类1

2105辽宁大学文史类1

2201吉林大学文史类1

2215长春理工大学文史类1

3224常州大学文史类3追加计划

3402安徽大学文史类1追加计划

3412安徽工业大学文史类2

4601海南大学文史类1

4603海南大学文史类1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专业收费60000元/年;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105分

5112西南民族大学文史类3

4305湖南农业大学文史类3

4307湖南中医药大学文史类9

4315吉首大学文史类33含机动计划

4317湖南理工学院文史类76

439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文史类1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会计学专业,学费38000元/年;英语成绩不低于105分

4753湖南中医药大学(地方专项)文史类1在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前(2015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农业户口的考生方可填报

4219中南民族大学文史类2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11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文)3要求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3

4310湖南工业大学体育(文)1

431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文)13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约5万元每年;英语单科不低于85分

1125北京语言大学理工类2

1212天津中医药大学理工类1

1305石家庄铁道大学理工类3

1309河北医科大学理工类1护理学专业要求身高:男生1.60米以上,女生1.55米以上

1317华北理工大学理工类7含追加计划;护理学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55cm以上,男生身高165cm以上

2117沈阳建筑大学理工类1

2127辽宁科技大学理工类4

2204东北师范大学理工类1

2213东北电力大学理工类2

2215长春理工大学理工类2

2306东北石油大学理工类1

23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理工类7

2316哈尔滨医科大学理工类1

3213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工类1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

3215江苏大学理工类3

3233南京中医药大学理工类2

3234南京医科大学理工类1

3237徐州医科大学理工类2

3302浙江中医药大学理工类2

330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工类1

3404合肥工业大学理工类15追加计划;要求考生投档成绩不低于597分

3412安徽工业大学理工类1

3502福州大学理工类4

3713青岛大学理工类1

3716济南大学理工类3

3721山东科技大学理工类2

4114河南师范大学理工类1

4411汕头大学理工类1

4501广西大学理工类2

4511广西医科大学理工类2

4601海南大学理工类3

4901暨南大学理工类1录取要求:1.数学科目分数不低于科目总分的75%;2.英语科目分数不低于科目总分的80%;3.仅录取有该校专业志愿的考生;4.学费70000元/年

4903长江大学理工类4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学费22000元/年

4904燕山大学理工类1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英语成绩要求110分以上

5002西南大学理工类1追加计划

5004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理工类1

5006西南大学理工类1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学费45000元/年

5101四川大学理工类1

5103西南交通大学理工类7

5110成都理工大学理工类1

5112西南民族大学理工类2

5305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类3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与美国阿肯色大学(费耶特维尔)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学费标准以云南省发改委批复为准。

6501新疆大学理工类2

4305湖南农业大学理工类27

4307湖南中医药大学理工类35含机动计划

4311湖南师范大学理工类1护理学专业

4315吉首大学理工类93含机动计划

4324湖南农业大学理工类20含机动计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标准见《教育测量与评价高校招生计划专刊》;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

4376湖南农业大学(地方专项)理工类2在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前(2015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农业户口的考生方可填报

439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理工类11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电子信息工程,学费39000元/年;林学,学费37000元/年;英语成绩不低于105分

4753湖南中医药大学(地方专项)理工类4在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前(2015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农业户口的考生方可填报

4763湖南科技大学理工类7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学费28000元/年;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4773吉首大学(地方专项)理工类1在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前(2015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农业户口的考生方可填报

4219中南民族大学理工类3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