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06-17 19:24: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篇1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well-be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ir gender,grade,single-parent families,families living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well-being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ffecting Factors Inventory of Well- 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conducted on the poor students in the survey。Results: ①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verall well-being of men and wome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P

【Key words】 Happiness;Poor students;Influence factors

1 前言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心理健康的一项衡量指标,反映了个人的生活质量[1]。关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诸多幸福感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生力军,他们的幸福感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是了解大学生心理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将会影响几年后社会主流工作者的幸福感,虽然幸福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联系[5]。医学生的未来是肩负者救死扶伤的任务,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感染者患者,而贫困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中的特殊部分,本文欲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状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实证的教育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七年制11至14级贫困生共259名为研究对象。

2.2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城乡居住地,是否单亲家庭等。(2)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2] ,该量表由7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和休闲活动。

2.3 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管理,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描述

按照要求剔除填写资料不完整的问卷后,有效问卷共250份,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50人;一年级92人,二年级58人,三年级59人,四年级41人;来自农村的185人,城市的65人;单亲家庭学生35人,非单亲家庭学生215人。

3.2 贫困生幸福感的性别特征

针对不同性别的贫困生其在幸福感的分析见表1,男生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幸福感与女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不同年级贫困生幸福感的分析

表2显示,休闲活动方面的幸福感在年级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05),相对来说,大一、大二贫困生在休闲活动方面的幸福感比大三大四贫困生的高。在恋爱方面的幸福感不同年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6),随着年级的增加幸福感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差异则无显著性。

3.4 不同家庭居住地及类型的幸福感比较分析

由表3分析可见,在自我意识方面,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城市的贫困生的自我意识比农村学生的强。城乡贫困生在幸福感总分上存在差异(P=0.032),城市学生的整体幸福感强于农村学生的幸福感。

是否为单亲家庭的贫困生幸福感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5 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总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为单亲家庭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只有家庭居住地一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是。可得影响学生总幸福感得分的因素为生源地。

4 讨论

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一方面,它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主观上有所感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的总幸福感的差异不明显,可以间接说明在当今社会男女地位基本平等,但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男女生将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关,说明男生在从事挑战性职业和面对竞争时更容易适应,从而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幸福感较强。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

调查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的贫困生的幸福感比农村的强烈,这可能与城市的孩子从小的环境培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所以能够获得在自我意识方面较强的幸福感。调查同样也显示出,城乡贫困生在总幸福感方面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城市的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会比农村的好。重庆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幸福生活标准的统计数字发现,51.1%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多钱是幸福的。这与当前的大环境和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有关,但有的大学生能正视贫穷,通过各种渠道缓解经济贫穷,并把改变贫穷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强劲动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体验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3]。

调查显示,各幸福感因子以及总幸福感在是否为单亲家庭的影响下的差异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单亲家庭不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看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只有一个家庭居住地,说明城乡居住地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反映了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幸福感的不容忽视。

5 建议

对在校大学生必须要注重幸福感的培养和建立。真正的教育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要帮助大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领悟生活和幸福的真正涵义[4]。

学校也要注重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教育方式的调整,及在自我评价方面的正确引导。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应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才华,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益荣.大学生幸福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0-31.

[2]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418-423.

[3] 陈鹏,陈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78-180.

[4]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168-174.

篇2

【文章编号】 1000-981

>>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形成与干预机制的理论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与预防及疏导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武汉市高职高专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机制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 某医药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许珊丹.大学生伤害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5]韩慧,汤建军,张勤.蚌埠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研究,2012,4l(3):508-510.

[6]孙国仁,李红.网络成瘾与伤害的选择性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5(2):119-120.

[7]王严严。影响徐州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1):2卜23.

[8]袁杨,龙榕,苏斌.大学生运动伤害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06-107.

[9]李振英,郭向晖.朝阳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24-725.

[10]梁维君,龚萍,杨学文.湖南农村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与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635-636.

[11]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

[12]毛迪,洪晓波.参与体育运动是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7):119-122.

[13]柯惠新,郝向宏,金锐,等。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2010.

篇3

2005-2009年江西省抚州市暗人群HIV及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趋势

2000-2008年贵港市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HIV-1感染中的白介素-2免疫治疗作用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新药:杀微生物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MSM人群HIV/STD新发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稿约

100例HIV/AIDS患者接受AZT+3TC+EFV治疗不良事件的分析

HIV-1感染者CD_4~+T淋巴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增殖和消亡情况的观察

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河南省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研究

云南省昆明地区高危人群HIV-1二重感染的研究

湖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与关怀的一站式转介服务模式

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临床特点研究

福建省两市戒毒所和妇教所开展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的定性研究

不同地区吸毒者HIV感染与危险行为调查

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阳光家园”安置模式下的心理状况调查

我国10省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有关社会保障权益的现况调查

179例HIV/AIDS病人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高危人群安全套需求状况调查

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部分项目县(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结果分析

卫生九项目部分省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12212人次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资料分析

河南三地AIDS病人幸福感的探索性研究

云南某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儿童身心健康现况调查

山西省运城地区PLWHAS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天津市男孩的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深圳地区MSM性伴数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大陆7城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黑龙江省四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2002-2008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副作用探讨

医科大学生参与社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讨

POL干预方法在MSM人群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

2008年广西南宁市部分男男者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湖北省推广实施100%安全套使用与女性商业者艾滋病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配偶不同标本滴虫检出率及致病情况分析

运城市18名艾滋病防治人员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例儿童因废弃注射器造成HIV非职

艾滋病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85例临床分析

以耳鼻喉科疾病住院的10例HIV感染者临床分析

哈尔滨市南岗区2004-2007年艾滋病与各种报告性病疫情分析

12例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方城县3例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调查报告

271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 态度 行为分析

老年人感染HIV的风险不容忽视

牙周炎症可能会激活潜伏的HIV

美科学家发现抗HIV的天然抗体

HIV-1感染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有影响

抗HIV药物可以抵御新的感染

到2050年人类有望根除艾滋病

三唑类抗真菌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艾滋病疾病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HIV/AIDS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研究进展

第二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征文通知

篇4

为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教材基础上,设置了十二个问题导入式专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5)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6)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7)大学生如何培育职业精神?(8)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10)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宪法?(11)大学生在民商事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刑法?经过两年的尝试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经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调查反馈如下:

(1)这门课帮助新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提高。(2)课堂教学比较贴近实际,例子广泛,材料丰富,比较容易接受,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3)收获了考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大学生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法律素养。(4)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不死板,采用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方式更易接受,同时注重实践。(5)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法制观。(6)在看一些短片中收获不少,寓教于乐。(7)这门课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这门课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刚上大学茫然的日子里,它教给我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次次的心灵撞击之感。(9)任课教师亲切和蔼,让刚入校的新生没有陌生感,很容易进入大学状态。(10)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很有用,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到。老师总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很喜欢。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这门课的内容与中学有雷同;(2)教材中实例不多;(3)讨论可以多一些,提高我们自觉探索书本的能力,提高求知欲;(4)多一点互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5)建议课件内容增加时代感、时尚性;(6)闭卷考试不适合这门课等。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

为在新生中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导入式的专题教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教师在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研讨,为及时推进专题课教学,认真开好专题课打好基础。

开学后,课程组每周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联合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作组下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采取了由任课教师“专题备课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课程容量大、重点、热点和跨学科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深刻领会联合大学关于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精神的同时,由教师任选自己擅长的章节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并模拟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的精讲。其他教师围绕教材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补充和完善,达成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以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系统地有效地展开新课程教学作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课”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校大学生中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新生第一节上课时作过调查,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文凭不高,学到一门技能就行,管它什么思想课,只不过有考试压力不得不学罢了,功利思想明显。要使本门课引起学生重视,除教师认真备课、讲授外,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关重要。这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师只有改变讲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接受思想教育,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才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或者思维定势。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讲授方法、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资料。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本、专科生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兴趣点、关注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本科生入学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有一顶理论深度的问题。相反专科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睁眼”看世界。

(二)加强社会实践,强调体验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努力拓展实践的方式,做到使实践成为“基础课”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要让学生深入到广泛的社会现实中去,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1在学生作业中突出实践要素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观察报告的任务,五个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1)大学生活的第一道风景线―――军训;(2)我的大学游记;(3)我身边的道德模范;(4)幸福感调查报告;(5)大学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自由组织小组(一般为5~7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调查质量和学术水平,首先要确定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严格填写调查记录等等。其次,详细制定调查计划。第三,对社会观察报告制作优良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对平时成绩加分。总之,活动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适当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参观考察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去河北乐亭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在选取考察成员时,既要依据教师对各班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的考察,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参观后有很大收获,都认为这种亲身实践的形式非常好。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深度的、新的影像资料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一个专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校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因为,视频中的人和事都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很亲切。视频中的人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考试测评手段的科学性

自2011年起,“基础”课在联合大学首次定为考试课。考试采取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期末闭卷考试的初步探索。平时成绩中的组成:(1)三次课堂测验,每次20分,共60分;(2)社会观察报告30分;(3)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等10分。期末为闭卷考试,试卷分A、B卷,由考试中心随机抽取,考试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六种题型。

总之,通过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系统高深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事例相结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学生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实际,使得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云庵.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时效性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

[2]孙权.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