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指导合集12篇

时间:2022-08-02 12:45:15

就业创业指导

就业创业指导篇1

二、经办金融机构

城镇妇女(城镇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银行凌海支行;农村妇女(农村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凌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三、贷款额度

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四、贷款期限

期后确需延长贷款期限的可展期2年,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展期不贴息。

五、贷款利率

其贷款利率可根据贷款人的条件实行浮动,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但上浮最高不能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3个百分点。所有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如遇基准利率调整,均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六、贴息额度

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妇女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展期和逾期不贴息。经办金融机构的手续费补贴、呆坏账损失补贴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

七、贷款程序

社区妇代会应对借款人申请进行调查,城镇妇女按照自愿原则向户口或创业项目所在地社区妇代会提交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深入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和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按照审慎原则发放贷款申请表(由经办金融机构统一出具)报乡镇负责妇联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单位审核,符合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当地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妇女按照自愿原则向户口或创业项目所在地的村妇代会提交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村妇代会应对借款人申请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和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按照审慎原则发放贷款申请表(由经办金融机构统一出具)报乡镇负责妇联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单位审核,符合条件的提交当地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对借款个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有关规定的发放贴息贷款,贷款合同中加盖贴息贷款专用章,并在与担保机构签订的担保合同中注明。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对已发放的贷款,需将贷款合同及汇总表报市财政局。

八、贴息程序

报市财政局审核汇总后,经办金融机构按季将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材料送交市妇联确认。上报妇联和财政局审核并办理贴息。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1.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向市财政局并妇联申报;

报妇联审核;2.市财政局并妇联审核确认后。

3.妇联审核汇总后报财政局债务金融处;

4.财政局债务金融处将贴息资金拨付给市财政局;

5.市财政局拨付给贷款经办金融机构。

九、部门职责

确保贴息贷款用于从事外贸菜等微利项目;单独设置贴息贷款业务台账,1.经办金融机构。对贷款项目是否属于贴息项目进行审核;对贴息贷款的使用方向进行监督。妥善保管贷款合同及相关业务凭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认真做好贷款贴息的审核和申报工作;根据有关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及时拨付贴息资金;加强对贴息资金的监督与管理,2.财政部门。指导贷款贴息的申请和审核工作;做好与有关部门及经办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工作;认真审核贴息申请。保证贴息资金专款专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检查贴息资金的使用和拨付情况,及时处理和反映工作中存在问题;根据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负责协调经办金融机构,3.妇联组织。市妇联发挥总协调作用。做好妇女申贷、承贷、还贷情况汇总统计,协调解决乡镇妇联反映的承贷妇女创业中遇到实际困难,协助做好创业项目跟踪服务。乡镇妇联负责申贷妇女情况调查,指导帮助申贷妇女按政策要求做好贷款申请、贴息办理、还款等工作,及时反馈资金运行状况信息。村(社区)妇代会负责做好妇女贷款基础信息登记、初步审核,全程指导妇女完成贷款申请,跟踪项目实施,做到家庭情况清、贷款项目清、贷款数额清、还款能力清;积极帮助承贷妇女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并协助做好贷款回收工作。根据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十、工作时限

做到集中推荐、集中审核、集中发放,要将创业妇女提交的贷款申请相对集中。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时限按照辽财债〔2009〕476号执行。

十一、领导机构

十二、其它事项

就业创业指导篇2

当前自媒体在高校中的发展迅猛,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个性化、互动化、实时化的特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自媒体把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进行了融会,提供了当代大学生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吧。同时自媒体还可以成为学生就业部门、用人企业、企业管理、人才服务中心给毕业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实用平台,学生通过自媒体可以更多地获取到更多的就业信息,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展示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平台。

一、自媒体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一)自媒体的定义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人士的关注,可以说自媒体已经较深地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自媒体正在以个性化、私人化、自主化、电子化的形势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自媒体以电子化、快速化、实时化的方式传递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贴吧等媒介进行载入,让人们对身边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分享,把传统媒体的“点到面”传播形式转变为“点到点”的方式。通过媒介来进行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为现在人群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同时,自媒体还具有非常大的爆发力,以其多样性的内空、平民化的传播途径、普泛化的接受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思考以及生活。此外,自媒体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更加方便人们针对某个信息进行仔细了解。

(二)自媒体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自媒体在高校学生中已经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说更喜欢用自媒体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自媒体可以结合高校就业流程以及内容进行构建,通过即时传播的特性,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就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就业信息。而且工作人员还可以整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图片以及文字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宣传。把学校要进行教育的就业理念、就业原则以及对于学生的就业目标进行传播与教育。让学生通过自媒体获取到更多的专业认识,让高校毕业生能更好地对生活以及学习进行合理地规划,认真地做好对未来职业的预期。学校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为媒介,实现对学生的定向传播与管理,把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进行有效地、精准地传播扩散,增强了高校就业指导的影响力。

(三)自媒体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

在相关的互联信息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的手机浏览器用户以及手机网名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占比。在大学生年龄阶段的使用人群更加广泛,成为了自媒体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从而高校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有效地把自媒体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媒体的传播让其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有效地补充及辅助。通过自媒体所具有的特点,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更加快捷与开放化。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媒体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校园传统的报刊、广播、宣传栏,在这样的一个网络化形势之下,高校应该打破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结合自媒体的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特性,把高校就业指导信息进行有效地、快速地传递到学生当中。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更加便捷与直接。与此同时,应用自媒体来进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让此项工作更加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化。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就业指导,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充分地发挥出自媒体的实时性、公开性、公平性以及快捷性的特点,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机遇

前面有所提及,自媒体主要是以手机为载体来进行传播。换言之,自媒体具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让获取就业指导信息更加方便快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利用起自媒体在学生中使用率较高的特征,把就业指导信息进行即时地、广泛地、定向地进行传播,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就业主体意识,激发出学生对就业指导的理解与参与。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学校可以收集本校区学生所使用的自媒体的信息,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出平台的就业指导模式与工作平台,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信息的,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信息使用率最大化,确保此项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与人性化。

(二)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势,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传统理念中的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的方式。因此,自媒体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虽然自媒体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自媒体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首先,就当前而言,高校领导层对于自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运营管理高校自身的自媒体,造成了许多高校的自媒体信息混乱无序,让学生产生对学校自媒体的关注度不高的情况发生。其次,当前许多高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了自媒体,但是由于对于自媒体的管理不善,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资讯。或者对于就业指导咨询信息整理不够充分,以简要的内容进行传播。让学生在接受这些就业指导信息时,感觉到信息不对称、信息量少、信息失效等问题的出现。最后,高校自媒体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许多学校虽然已经建立了自媒体,但是对于新兴出现的媒体形式,管理与监督不够到位,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机制,让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信息时无法对其内容进行吸收与理解。

三、增强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

(一)利用自媒体形成开放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依据互联网信息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手机上网用户针对性的选择上网行为,以微博和视频为主。因此,高校可以结合用户行业的特性,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设就业指导微课堂。当前手机网络已经向着4G网络开展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化,让学生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观看网络视频。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可以制作3-5分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微视频,以开放式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自媒体进行让学生进行接收。让学生在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高校就业指导,更好地让学生能通过指导后做好自己的就业规划。此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依托自媒体开拓微求职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媒体了解到更多的知名企业的用人信息、招聘信息。正确地引导学生接受新型的微招聘、微求职形式,把这种新型的招聘与求职模式在学生中进行传播,以方便学生对就业有更好地规划。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建立起高校就业微博、微信、飞信等有利于就业指导信息的微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针对性的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发出便于学生接受信息的咨询平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快校园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整个高校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从而来保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信息,也方便学生在校园中更加畅通地接收到高校就业信息咨询,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就业指导咨询的使用率与覆盖率。

(二)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媒体使用

为了避免学生在使用自媒体过程中出现过度使用或者是使用不当的情况发生,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要大力地引导学生对信息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信息需求、信息道德、信息辨别等方面的素质。确保学生在现在杂乱无章的职业咨询中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就业咨询。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媒体平台中的搜索与评价功能,更好地发现优质的就业指导信息。此外,培养学生利用自媒体咨询完善自我的能力。正确地引导学生针对自媒体咨询进行分析,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前自媒体给予学生传播的职业规划以及就业资讯混杂无序,甚至还存在有一些不良的诈骗信息,要加强学生对各类就业指导信息的分析与分辨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三)明确自媒体主题提高自媒体管理

自媒体的定位是直接影响关注度的主要因素,一个高校就业指导的自媒体,需要具有明确的主题定位,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和企业提供更好地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管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因此,作为高校就业自媒体,需要更加严格地对其的内容进行管理与要求,所的信息要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及时为学生最新、最全面的就业信息,注重自媒体中的标签管理,通过不同的标签来增强学生对自媒体的关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有机地与相关用人企业联合就业指导信息,有效地扩展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范围,也提升了学校自媒体的影响力。

(四)建立专业的自媒体管理团体及时关注学生就业需求

网络化形势对当前高校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自媒体正在影响着当前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居多,他们对于自我要求、自我认识以及自我个性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要吸引到更多大学生使用自媒体,自愿接受来自自媒体的就业指导信息,就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需求。整理出更多符合当前学生所需求的招聘信息、政策导向、创业故事等内容及时地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高校就业自媒体工作人员,应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通过自媒体平台以公开、公平、互动交流的形式,让每一位高校学生获取信息,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结语

自媒体还具有许多的功能特征,比如自媒体的互动、裂变式传播等特性,都是能够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因素。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建立起网络化的观念,把自身工作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自媒体的应用与理解能力,利用好自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出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指导信息,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麒凯,蔡耀龙.微博: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新载体[J].就业指导,2012,(4).

[2]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就业创业指导篇3

教育的和谐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充分及时就业。就业形势严峻根本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创业观念不够正确造成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个人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和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职场变化的新趋势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职业教育指导,使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找到一份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当的职业,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学校发展中务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谨加强职业教育指导,让毕业生毕业充分及时就业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仅供教育教学参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 重视就业环节

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多数原因在择业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获取报酬少的职业,加上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就业时,一味追求高文凭、高学历,忽略了人才结构的调整,导致了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给国家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就业,如何就业,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件头等大事。因此,学校除了要指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外,还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在探索实践学生就业创业要强化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建设,提高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度。学校主动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紧缺专业,实施专业奖励;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制度,稳定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应成立由行业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保证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工学结合是学校更好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在行业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所有的学生都要经过实习,缩短学生的就业准备期。建立动态的用人单位信息库,通过组建行业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工作,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的充分高质量的就业提供良好的保证。

一方面重视就业环节。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职业教育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劳动力和职业岗位的最佳组合,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下职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当数量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并不是很了解,有的对某个专业只是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志向等并不是很明确,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许多学生存在毕业前的迷惘。同时,学生对社会需求也不了解,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摆正位置,普遍存在“攀高”心理,他们择业时,到国有企业怕效益不好,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担心工作不稳定、没有保障。重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种种不良状况。学校在就业推荐指导中要坚持做到:首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育人功能,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强调技能是立业生存之本,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职业方向的选择,最终要由学生自己确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教育与引导,要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地计划、选择和决定自己前途的能力,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以个体性格与人生定位确立发展方向;再次,坚持职业指导的发展性和系统性。职业指导工作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社会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社会准备合格的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指导有志于自谋职业与创业的毕业生摒弃旧观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在国有、集体、个体企业中就业,所有制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就业后,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二、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指导就业

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职业指导教育过程要注意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针对不同专业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心理、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的培训训练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重点工作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健全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在职业指导中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开展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业务培训、组织人才供需交流、提供毕业生和就业信息、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指导,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理顺学校职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加强指导利用网络就业训练。成立职业指导协作委员会,进行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题培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的素质,增强职业指导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其次,坚持就业指导贯穿教育的始终。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一直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业率高能取到良好的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招生工作,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搞好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已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事实证明,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一是新生入学教育应视为就业指导的开始,让新生一进校就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只有了解专业,才能热爱专业;二是在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社会行业中的人才需求,不断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坚持做好毕业生就业前择业观系列教育。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经常聘请企业负责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道德、择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思想,认清形势和自我价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适当就业;四是为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能力,学校应结合专业的需要,组织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增加对生产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等环节的感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次,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客观规律。学习和掌握好职业技能无疑是学生实现就业的最根本途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是没有竞争力的。即使抢先端得饭碗,丢得也往往比别人快。职业学校更要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控制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适应工作的健康体魄,能埋头苦干、遵章守法,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具有创业素质、创业本领,敢于和善于创业的品格以及不靠学校安排,主动搏击职业市场的创业理念,为日后开创一番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转变学生的传统职业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不求定位先就业的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就业观念、不等分配自找市场的创业观念。对不同专业班级均开设职业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树立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正确的职业观,为成才打基础。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职业指导,特别是班主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学校不定期地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体会和成功经验,让在校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毕业前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毕业学生的特点,拟定就业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就业实习。并对学生在实习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动态进行跟踪教育指导,及时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实习指导,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当位置,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总之,通过指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实。

三、强化择业训练,实现充分就业

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包括:把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并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整合学校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资源,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搞活机制,营造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两个积极性。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择业训练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不断改变不良状况,实现充分就业,职业指导教育是“服务就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改变很多学生在供需见面时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的现状,防止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方面存在盲目性。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学校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介绍社会现状,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顺利成才。教育指导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了解个性,增强自信,从容就业,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扬长避短,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明智选择职业。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热爱本职、奉献岗位的观念。

其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形式。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志向的关系、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关系;学校、教师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使他们对自己各个方面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为确定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方向、职业选择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择业问题上,学校要化大气力教育、指导学生形成“不求定位先就业”的择业观念。即不能单纯地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当作择业的先决条件,也不能把“工作舒适、挣钱又多”作为择业的必要条件,而是把社会的需要放在个人职业选择时的首要地位,以适当的期望值对就业单位、岗位做出果断的选择,迈好人生路上重要的一步。

就业创业指导篇4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就业指导 创业培训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是就业市场的两大难题,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高薪难觅技工,另一方面是手握简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政策因素,又有学校的原因。职业院校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平台,其作用日渐突出。笔者从产生两难局面的原因及对策方面,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形成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加上高等院校的扩招,进一步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平衡中主要链条衔接的缺失,造成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现行的教育政策和体制,仍未走出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怪圈,职业教育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在社会环境和国民意识的影响下,广大家长自身的传统思想也推动子女追求高层次的高等教育。

其次,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的很多需求无法满足。职业院校采用校内理论、校外实习的模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工厂岗位技能脱节,企业实行绩效管理,难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再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够。学生入校时,对所学专业行业发展的认识模糊不清,而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理论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社会需求,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盲目性。

最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未将学生心理素质差、创业意识弱、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列入议程。学生缺乏良好的创业引导与就业指导,面对就业市场无所适从,不是被无情淘汰,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二、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有技能的人才,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对策和途径。

一是国家政策倾斜。“十二五”规划将职业教育归于国民教育行列,平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切实拿出转变方式的措施,职业教育部门也应迅速出台与“十二五”规划相配套的改革措施,整体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职业教育部门要改变旧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企业联合,校企共同育人。其次,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有专长的高级技师和现场工程师进校担任技能训练教师,改善现有的师资结构。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充分重视对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联谊会、招聘会等,满足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

四是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职业院校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择业、创业。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实施创业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就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就职业教育而言,在呼唤社会大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调整,从过去被动的模式中走出来,重视就业指导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做出贡献,在贡献中凸显地位,从而树立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张小建.职业指导的操作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创新与创业教育课题组.创新与创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就业创业指导篇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201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规模达680万。①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切实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与创新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方式,对于当前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1.辅导员多以年轻人为主,有利于与学生沟通。

辅导员多以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在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上和学生相似,比较了解学生的思想特征,容易进行换位思考。因此,辅导员与学生容易拉近距离,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顺利开展工作。

2.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全面信息,有利于进行个性化教育。

辅导员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与学生朝夕相处,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转变就业观,调整好就业心理。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掌握求职的技巧,实现顺利就业,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3.辅导员的管理角色有利于将就业指导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

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对调整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就业指导的时效性,从而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将就业指导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也能够将就业指导教育的时间提前,而非仅仅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辅导员缺乏就业指导相关专业知识,指导形式内容简单。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但是目前各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工作时间较短,大部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协助学校院系开展就业工作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向学生空洞地强调“考研”“降低就业期望值”“讲诚信”等,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指导。

2.高校辅导员职责不够明确,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积极性。

当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辅导员的职责,也没有明确地将指导学生就业纳入辅导员职责,没有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没有形成整套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许多辅导员凭着对学生的爱、关心在默默工作。但也有少部分辅导员因为缺少监督考核,对学生漠不关心,从而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3.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繁重,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实效。

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人数较多,同时由于辅导员处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第一位,学校的每次活动、每项要求最终都要通过辅导员传达落实,尤其是学生解困、欠费问题、心理问题和学校的安全稳定都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承担党团、行政、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每个辅导员都肩负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因此,辅导员难以全身心地深入到全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分散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时效性。

三、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1.加强就业指导培训,使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职业指导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多数年轻辅导员工作经验少,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引导辅导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其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规划职业生涯。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2.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高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对辅导员职责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辅导员就是“万金油”,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无法实现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变化和提高应对的能力。各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将就业工作看成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辅导员要对就业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将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

3.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将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就着手做起,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一年级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探索不够,职业生涯理论缺乏,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因此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就业的基本状况、变化规律、就业形势等。二年级着重能力培养。现今的大学生将逐步告别一张学历证书打天下的局面,学校要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提高求职能力。三年级职业定向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兴趣、专长,促使学生写求职信,传授学生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业技能。这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量体裁衣,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始从传统的毕业分配向现代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整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面对这一新形式和挑战,辅导员应当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注释:

①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张文勇.你的职业在哪里.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就业创业指导篇6

为期三天的就业创业指导个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在培训方精心组织下,课程安排丰富充实,结构合理,针对性强,我收获很大。

在朱辉荣老师《创业从0到1》的专题讲解中,我看到了一位激情澎湃、对创业充满热情、为学生在创业之路上提供专业指导的默默奉献的老师。朱老师从创业机会、产品打造、产品验证、团队建设、商业模式、资金融资等几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创业孵化过程,运用许多实际案例来解释理论。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创业实践指导,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魏欣老师的开场自我介绍别具一格,他培训现场的许多方法和技巧都可以让我带入今后的就业创业课程中,创业教学形式以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掌握知识。魏老师所讲解的商业画布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对于我们今后指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大有帮助,可以以商业画布这一工具进行创业指导和分析。

王春伟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员们都在课堂上表现出了积极主动、情绪高涨的学习精神,整场课堂氛围很好。分小组有效地把控和组织了整个课堂,积分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在国际劳工组织工作过、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各国创新创业战略计划,让我们眼界更开阔地看到和对比中外就业创业情况。

在这次培训当中,我被老师们精深专业的学识和耐心细致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每一位老师都情绪昂扬,弘扬新时代创新创业精神,充满正能量。学员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培训,大家学习了创业知识体系,了解了市场形势及创业环境,学会去如何组织、计划、实施、实践、一步步指导学生等,创业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之下,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既扩大了就业,又实现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同时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作为就业创业指导老师,我们首先要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转变意识和认识,才能在就业创业指导课上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鼓励他们培养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创业。

就业创业指导篇7

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由“包”分配到双向自主择业,又到鼓励创业,但社会、家庭和大学生的观念转变是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忽视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专业化不强,缺乏培训;家长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到企事业、政府等部门工作视为就业,以上都导致人们对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正确认识,以致于创业意识不强,能力薄弱。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不够系统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包含心理学、法学很多学科门类,涵盖了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诸多方面。但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就业政策宣讲,形势分析、信息收集、求职技巧等实用层面,忽视对大学生职业观念引导、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心理辅导等深层次的深入。就业指导课程时间短,指导方法单一,讲授的创业方法实践性不强。忽视对学生的身心特征鉴定和评价,就业指导显得不够系统。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由就业机构主管,还不能同学校的其它科目同等重视,没有同学校的定位、经费等关系学校发展的大局相挂勾。就业指导老师一部分来源于德育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主观想象的搬给学生;一部分来源于辅导员,他们承担工作较多,不能专心钻研,只能依靠就业工作经验指导学生,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深层次指导不足,不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和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办法

(一)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就业价值观对就业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强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系统教育,从而增强创业意识、竞争意识,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意识增强创业意识,接受多途径就业理念,自觉根据自身需要丰富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参与社会竞争,承担社会责任。

(二)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教育的引导和培训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对创业教育重视度有待加强,教育过多侧重于理论讲授和求职经验介绍,对创业教育的引导培训不足。在变革就业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创新、创业能力最基础的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在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的比重,完善创业教育的内容设计,尤其突出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化

随着形势的变化,更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科学化。当前,大学生政策在不断变化,不同地区间有差别,及时关注更新的相关政策,解决困惑。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创业道德教育。稳定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减少产生心里困惑和障碍,增加了调节能力,有利于成功。引入差别化指导,对特殊群体不能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导。

(四)强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和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完成创业指导的重要条件。在就业指导课中运用心理学,要科学地利用自我激励法、行为补偿法等,通过对心理特征进行鉴定和评价,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天资、能力倾向、个性、态度、爱好等,在这些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培养独立的意识,敢于挑战创业的勇气,坚定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使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以最佳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就业创业指导篇8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现如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目前国内的就业指导主要表现为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的指导。指导方式在程序化的模式下也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方式。从工科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要求上可以看出,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利刃。单纯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大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只能暂时解决大学生的工作,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在硬件上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也已经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如对每一级的大学生开设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在各个阶段总结自己的成绩、提出新的目标。但对于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理论上的引导收效甚微,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真正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三、将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活动的意义

(1)创业教育活动对就业能力的提升。现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发展的势头,但依旧存在自发组织、管理涣散、资金紧缺、保障不力、成果形式化等问题,将创业教育活动融入就业指导中,不但能够鼓励大学生创业,也能够切实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与自身专业技术相关的创业活动,以便最大化地利用自身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专业技术能力也是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谋生的“一技之长”。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技术岗还是与专业相关的销售岗等,都需要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参与相关创业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督促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

2)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将自身的价值通过劳动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过创新运用到实践中,是一种跳出长期形成的思维框架和思维路径的能力。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是成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应用型大学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砝码。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毕业生求职和参与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在应聘、求职这样的社交活动中,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印象,是一种暂时的“第一印象”,此时展示给面试官一种极好的形象,能够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关系着是否可以获得工作机会。此外,在职场上注重与人相处时的尊重、真诚、宽容、理解、平等、信用等原则,会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升组织协作能力。组织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与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状态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缺乏互助协作的能力;通过创业指导、参与创业活动,大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协作、分配、组织能力的锻炼,在面对工作任务时能够较从容地面对。

5)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部分同学能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慢慢过渡步入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毕业时是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最大的阶段,他们必须要完成阶段转换,会逐渐意识到要担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这段时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最大的。紧张的职场节奏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所要面对的挑战,都是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也是企业所考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创业,可以让大学生更早与社会接触。同时,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经济压力、突发事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创业大学生的意志。

(2)创业教育活动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诚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就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就业,确实也在形式上解决了应届生的就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教育活动在本源上是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的: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延续。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自我,找准社会需求,从而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完成自我启发和成长等。同时,从社会的角度让大学生思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经营理念和组织发展战略等,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参与创业活动不是单纯的一门专业的学习,而是要整合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管理、销售、资金筹措、人际关系、等方面资源,更要熟读商业法规事业管理及政府的有关法律章程等政策条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就是将这一切理论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导大学生将知识产业化的前提。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要利用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产业化。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当然,这也是创业教育最倡导的创业形式。

四、就业指导下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以就业指导为宗旨进行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竞赛引导。“竞赛引导”是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组织所构建的竞赛平台,解决创业实践的指向性问题。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如“女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一方面,能激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规范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另一方面,竞赛要走出校门,加强优秀成果转化力度,吸引投资,创业竞赛的项目经费、奖金等收入作为社会融资流入社团的运行过程。

(2)团体运作。“团体运作”是指以大学生自主形成的团体模式运作,解决创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和受益面问题。在学院内组织成立创业小组,为同学们指引创业方向、制订计划、举办培训活动。同时,以参加创业竞赛为动力,以创新中心为指导,以实践基地为平台。

(3)学院支持。“学院支持”是指依托学院提供指导,由学院对创业小组进行有序的组织及科学的管理;协调、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统一筹划、资源共享。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职能,为大学生争取创业机会与资金,成为在校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4)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是指在项目运行期间,可吸收社会资金和各种竞赛奖金作为补充,提供资金支持。由学校、学院争取企业奖学金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基金。

就业创业指导篇9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志,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国家对综合型创新人才的不断需求,很多高校都为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断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如人意,为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夯实基础,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对自己的就业缺乏客观的认识。很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价值,比如,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地理位置、薪酬福利、带薪假期以及工作的发展空间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往往脱离自身的实际,一味盲目地追求高薪职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很多学生涌向同一种单位过独木桥,导致一些单位之间人才的分布不均,就业压力增大。第二,一些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面临毕业的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不了解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状态,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考了找工作,而很少思考如何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创业。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非常低,而创业成功的几率更低,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的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另一方面体现出高校对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方面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就业与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由于很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不切实际的就业思想无法在就业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位,因此,通过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就可以缓解这一状况,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比如,很多大学生非常向往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待遇高的地方就业,而忽视了去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现状,从而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衡,形成恶性循环。各个高校应该意识到这种就业意识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给国家人才需求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还可以为中西部引进更多的高级人才,使全国人才分布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其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高校应该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举行创业方面的比赛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并且为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与服务,在全校毕业班级发动创业教育,唤起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技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与锻炼。最后,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对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然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对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可以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得到及时专业的指导和相应的服务,从而能够顺利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制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这地,应该将职业发展规划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科学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对自我能力的充分、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的,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客观地评价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发展策略。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或者举行模拟现场招聘等第二课堂的形式来为学生的发展构建平台,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第二,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的观念、方向与心态。很多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将就业的方向投向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致使东南地区人才济济,造成就业竞争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就业岗位却无人问津,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就业是存在观念上的误区,高校首先应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调整就业的心态,鼓励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深入到基层工作岗位和农村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中,这样既可以弥补中西部地区职位的空缺,还可以降低就业的竞争压力,为推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做出干贡献,只有经过一线岗位的实践锻炼,青年大学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更多的机会。针对很多大学生过于看重单位的福利待遇和单位的性质等问题,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相脱离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先就业再择业才是最佳的选择。再者,针对一些拔高就业条件的大学生,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从自身、就业单位等从整体上把握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高校应该将就业创业教育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让学生时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让学生可以在就业与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第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实训基地。为了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步伐、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建立有关就业创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创业基地,或者是借助企业的帮助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训与指导。可以通过与高校专业结合度高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甚至挂牌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创业的环节,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与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社会应变能力,以此来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终目的。第四,积极探索和开发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一个高校的就业率代表着这个高校的教育质量,在当前的就业创业教育背景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道路,才对高校、学生和社会三者都有意义。比如,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为创新型的就业教育,主要体现在高校要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符合型的人才为主,尤其是培养出具有综合型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再者,对就业创业课程的建设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训经验的师资队伍,可以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除此之外,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而非智商教育,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等智商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等情商教育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与就业观等,这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智商,能够掌握现代科技,很多单位更加看重大学生是否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情商,可以轻松适应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情商的高低已经成为很多单位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璟,张薇薇.大学生就业及创业问题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01).

[2]王瑜希.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和意义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6(11).

就业创业指导篇10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产业化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与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逐渐毕业,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年的特定时间将成为人们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毕业生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的未来,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当今的大学里,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创业”的狭隘概念已经慢慢淡化了,取而代之的事转变成更广泛的职业、进取、开拓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创业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创业精神和创业精神,体现了开拓创新的过程。在“创业教育”的理念基础上,从具体的操作技能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标,以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教育转型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创业教育无疑是学生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新的视角和载体:创业的概念并不局限在自主创业,更指的是企业家精神,创新和综合素质发展和推广,这些对于从事各个领域和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创业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受教育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精神,发展未来企业家的教育和教育实践的理念。(1)创业意识深化。创业意识教育是开展教育的基础。创业意识,所谓的“指商业实践活动,是为了激励人们的人格心理倾向,包括商业需求和创业动机,对创业精神和创业理想的兴趣,开拓信念和世界观等。”(2)创业知识整理。所谓的创业知识是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金融知识的综合知识。(3)创业能力实践。创业的能力,教育,是开启教育的关键。“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商业实践效率的心理状态,使创业实践顺利进行。(4)创业心理学教育课程。创业心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开展教育的条件。企业家心理,是指企业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心理和行为的实践活动,对人格特征的调节作用,即情感、意志、情感过程和意志。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

(一)近年来,高职院校盲目扩张,发展过快

大学和大学是否有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有争议的,无论他们是否有能力扩张和扩张。关于创业教育的想法有一个神话。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不受创业教育或教学的启发,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首先学好专业知识期间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是为数不多的创新能力强,好成绩的学生教育,没有统一,缺乏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机构,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指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一项领导工作,而不是与自己有关的工作。在学生层面,大多数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即使是那些有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也还没有形成一种风险意识,这种风险是盲目和冲动的。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教育就业市场上,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业务的大部分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就业适用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机会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了解少,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设置,这项研究是不够的,很难开展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创业教育也是不可能的。与市场的联系更少。我们不应该有效地把握市场,正确引导学生创业。目前,我们学院主要从事就业指导、创业教学和研究室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条件没有,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实践基础,不能有效地学习和组合。

(三)缺乏支持指导和增长机制

创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绝大多数的国内高校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和不够深入研究规则,当学生有开拓意识,如何进一步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商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还会有必要的业务情况分析,工业和商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政策支持等。高职院校办学模式c市场不相关联。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没有紧密结合,反映了地区特色。其次,建立职业创业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和一种不考虑实际需要的轻实践。第三,教学方法简单、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现在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组织水平的创业竞争,报告,局限于表面,并提供模拟演习基地、实习基地和其他实际的帮助少之又少,一方面,很少有公司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企业管理和操作,另一方面是缺乏倡议在这个过程中,很少的学校积极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们没有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和选择职业理念,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工作机会给国有企业机构,大公司,不愿意去小公司小单位。对就业问题的优势分析和表现的不够充分。

三、强化就业创业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工作创造业务的目标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来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理念,丰富学生的商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模式。

(二)建立就业和创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体系。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不同的开放创业教育课程没有成熟的条件,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强创业教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重点培训已被选为一些专业的教育课程。在课程的形式中,可选课程可与必修课程结合使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同等的教育。

(三)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创业水平和实践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实践、教育、培训、实践教师工作实践的机会,真正了解市场,建立专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队伍。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和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师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教育观,加强自身素质,积极收集有关就业和创业信息,给学生提供桥梁引导。此外,学校还定期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企业的能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面对各种工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缺乏创业的经验,很难达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研究来改善他们的创业理论,通过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雇佣社会工作者来填补企业家的职位。

(四)拓宽创业教育渠道,提高教W效果

当前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单一的,效果不理想,可以模拟,课外实践小组,和创业竞争,深化学生的经验,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课程单元设计,实施项目教学,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加强行业和技术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是一个知识单元作为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理论与示范,操作实践整合单元教学。提到学生兴趣,在每个任务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可以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仿真应用通过外部专家模拟面试,模拟环境的创建一个完整的采访中,该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巧、创业教育等。除课堂教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比赛。

(五)提高教育事业的知名度。促进大学生的教育

学位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必要手段。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心态。只有通过提高思想意识,才能鼓励大学生价值观的改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领导已不再是耀眼夺目,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宣传尤为重要。因此,大学应该把宣传工作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或他的价值和广泛的实现理想。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专栏,报纸、电台、网站等,加强公众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优秀的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构建大学生“创业舆论氛围,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价值;第二,我们必须在学校建设教学和学习精神,和加强创新,创造性教育,构建创新教学的氛围,形成“研究创业,创业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创业巧妙;第三,我们需要鼓励大学教师和学生对系统建设的创新、创造、创业,特别是广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行为,创业精神和斗争,刺激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理念,形成一个浓厚的气氛。

四、结语

总体而言,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最近火热的模式是高职院校可与地方企业实施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也可以尝试创建创业孵化园,把公司企业引进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在校生在孵化园创业,这样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就业创业指导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168-02

1 引言

目前无论是国家重点本科大学还是普通高职高专院校都建立起自己的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但在功能、人气、网站安全性上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国家重点、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平台功能完备,包含网上招聘、求职信息用户自主,简历网上投递,职业规划网上测评,在线就业咨询,就业指导远程课堂,就业信息检索,档案及毕业去向查询,仿真网上招聘见面会,手机版就业服务网,后台的决策支持系统等等;人气方面,平均日访问量在千次以上,有网站统计系统如吉林大学就业信息网有专门统计各个时刻的访问地址;网站安全性高,有专业团队为其开发平台,多采用JSP、.NET、PHP为开发语言,整个网站安全系数较高,受到攻击少。

而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台多数还是采用新闻即后台信息的方式各种信息,日访问量十几次或更少。网站漏洞较多,易受攻击,很多页面被挂上木马,并留有后门。

如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就业信息网站只有招聘信息后台功能,信息形式单一,并多处被挂上木马。

从功能、访问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可以看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虽然有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但没有发掘本校特色,没有发挥平台互动的优势,没有吸引学生和招聘企业关注力的功能和栏目信息才是主要原因。

(2)没有积极的宣传平台,没有像推销产品一样推销毕业生。只是被动的在平台信息,加剧了访问量的下降。

(3)受传统思想制约对网站的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软件配备不齐全,维护不到位,导致安全系数低,平台频频受到攻击。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平台在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开发具有适当功能的,具有特色栏目的,可以充分调动本校学生和本地区招聘企业积极性的平台,并从思想上重视,充分发挥现有软硬件资源对网站进行维护,提高平台的安全性。下面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平台的设计为例,抛砖引玉。

2 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平台的服务对象包含三类。第一类,毕业学生。毕业学生主要的需求是在平台上查询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质询就业创业方法,完善自我信息,让更多的用人单位查看到自己的资料和求职意向。第二类,招聘企业。招聘企业的主要需求是招聘信息、查看有就业意向的毕业学生信息。第三类,就业办公室人员。该类人员主要是后台添加毕业学生基本资料,推荐已经完善资料的优秀毕业生,审核企业资格,审核企业的招聘信息,或转载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去向,回答就业创业质询,日常的系统维护、数据备份等等。

2.2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需求分析,平台可划分为前台就业创业信息显示,前台及后台就业创业信息维护,前台人员信息显示,前台及后台人员信息维护四大功能。

前台就业创业信息显示功能包含具体模块如下:学院介绍,就业办介绍,专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去向,创业指导,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校内公告简讯,校外招聘信息。

前台及后台就业创业信息维护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后台学院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就业办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专业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就业指导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就业政策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就业去向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指导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政策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案例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校内公告简讯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前台校外招聘信息的录入和后台校外招聘信息审核及删除。

前台人员信息显示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毕业生信息查询显示,优秀毕业生首页推荐显示。

前台及后台人员信息维护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后台毕业生基本信息的导入,前台毕业生信息的完善,后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前台企业用户的注册,后台企业用户的审核。

此外,系统还附加了QQ在线质询功能。

2.3 系统运作规则及模块间关系

系统运作规则:

(1)学生基本信息不可以在前台注册,只能后台录入或导入数据。学生登陆平台后,可以在前善自己的信息,在前善了信息的学生用户自动进入完整信息学生用户组,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可以从完整信息学生用户组中挑选学生进入推荐学生用户组,推荐学生用户组的学生信息会显示在前台优秀毕业生首页推荐模块内。学生用户不可以查询学生信息,不可以招聘信息。

(2)企业用户可以前台注册,前台注册必须填写详细的信息和上传营业执照,企业用户注册后为锁定状态,无法登陆。必须在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进入认证的企业用户组,企业用户才可以登陆。企业用户可以在前台招聘信息,待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在前台校外招聘信息模块内显示。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字查询学生信息。

模块间关系如图1。

3 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

根据平台特点,整个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即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根据请求与数据库交互,并处理加工数据再返回结果。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三层体系结果满足了学生用户、企业用户和就业办管理人员在不同地域共享信息和互动交流。

根据学校的现有服务器资源情况,平台采用ASP服务器端脚本编写,ASP环境搭建简单,便于维护,适用于中小型网站,可以满足平台的要求。

4 数据库设计

平台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无论前台显示,还是后台管理都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所以数据库是就业指导信息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数据库设计如下:

学生信息表:学生学号ID,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专业,Email,电话,通讯地址,用户类别组,一寸照片,qq号码,其他情况,是否锁定,注册时间,登陆时间。

招聘企业表:企业ID,密码,成立时间,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企业执照,邮件地址,单位网址,用户类别组,是否锁定,注册时间,登陆时间。

招聘信息表: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介绍类信息表:ID,标题,内容,图片集,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就业信息表: 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创业信息表: 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为了使数据完整,各表设置了主健和外健,实现了各表的链接。

5 设计总结

本次开发的平台的功能有限,仅适应了当前本校的需求,很多功能没有开发。为了使平台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当需要增加模块可以方便的进行模块扩充,本次开发中采用程序与样式分离,当需要扩充模块时,只需编写程序部分,直接引用已有样式既可以实现模块扩充。增强了平台的扩展性,但也影响了程序对文字及模板样式调用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继续应研究,在读取速度和扩充性中取最佳的折中点,以使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在读取速度方面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就业创业指导篇1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正确树立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问题。大学生处于择业和就业的初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的择业理想和追求,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选择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真正地了解社会,使大学生们根据行业、职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不断地改变和完善自我,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员。

(二)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

了解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毕业生正确理解就业政策、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理性面对就业现实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我,才能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这样的意识和前提之下,当代大学生才能够自觉地将个人的就业理想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结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方面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与此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制度改革的相关事项、关注我国就业制度改革方面的过程和进展、理解和支持国家当前所采取的就业方针。总之,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根据国家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本人的理想和当前的现实相结合,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或者不切实际的期望,自觉地遵守国家的相关就业法规和政策,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和支持的前提下合法、合理地就业。事实上,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清晰有效地了解和认识就业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解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和创业的过程当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和分析问题,认识就业中出现的全部与局部、主流与支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正确地就业、择业和创业。

(三)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而职业道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促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法律规范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严肃的法律观和正确的道德观,而且能够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这对于他们将来正式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就业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今激烈的竞争形势和严峻的就业考验,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不仅关系着他们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地择业和就业,而且对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帮助他们准确地定位自己和完善自身,克服因为可能的就业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促使大学生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这样,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他们也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为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自身素质,制定将来的职业规划。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职业规划,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毕业大学生在真正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以前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以便更好地择业和生活。

(二)就业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就业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就此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谓意义重大。

(三)职业道德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典型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就业实习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加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职业道德关系着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否认真对待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这部分内容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精辟、见解独特,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这样,大学生将来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而理智的判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顺应中国实际而提出的新的理论规范,对加强我国思想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五)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重要的指导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适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理性处理复杂的问题和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方法和途径

(一)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目前,我国的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这对于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便的。实际上,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前期准备。在这方面,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案例,把促进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也当作主要工作重点来抓。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吸收和引进外国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照搬国外高校的成功模式,犯教条主义错误。

(二)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

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应该被列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项目中,对于专业队伍的构成人员、相关的培养目标、措施和计划这些工作内容,学校在制定学期总体工作规划的时候都应该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进行。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和艰难。因此,高校在就业指导的人员构成上应该严格把关,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拔人员,力争组建一个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就业指导团队。

(三)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还应该号召大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实习创造更多的机会。丰富的实习经历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择业和就业,从而缩短将来的社会适应期。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联系就业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以此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