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8-14 12:22:50

生产运作论文

生产运作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债务融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通过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带来财务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面临破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债务融资,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债务融资的涵义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1)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率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使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2)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即当企业资产总收益率大于债务融资利率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3)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债务融资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来说,手续较为简单,资金到位也比较快,可以迅速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债务融资不具有股权稀释的作用,通常债务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表决权,也无对企业利润和留存收益的享有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能力。

债务融资的缺点主要包括:(1)增加企业的支付风险。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甚至会发生亏损。(2)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表现在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债务融资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的话,短期内企业必须筹集巨额资金还债,这会影响当期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3)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一旦债务过度,会使筹资风险急剧增大,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进行债务清偿,甚至破产倒闭。(4)长期债务融资一般具有使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下,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对借款的使用附加了很多约束性条款,这些条款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企业自主调配与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偿付风险。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对债务融资风险认识不充分。债务融资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二是日后的偿付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层十分注重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关注能否筹集到资金、筹集到多少资金、筹集资金的条件是什么,但对于筹集到的债务资金如何利用、日后如何偿还、怎样偿还缺乏较为详细和成熟的考虑。投资项目一开始和中途变更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就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危机的案例却经常发生。“秦池”、“飞龙”等企业失败几乎都由于“投资失败”。

3.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4.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监督不充分。我国企业的高负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发挥债权的治理作用,它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反而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对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由此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认为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只能以外部监督为主,银行参与公司内部会引起更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参与公司治理。所以说我国银行债务对企业的约束是软性的。

5.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一些银行受国家的干预,其贷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国家参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契约关系的建立,导致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高负债动机。同时,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由于经营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经营失败,自己却不会损失许多,因此,在企业经营时,往往喜欢冒巨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优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来说,选择债务融资的比例不一样,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例可以适当高些,负债比例就可以高些;相反,对于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的企业其比例就要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比例高,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例。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企业日后经营过程中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3.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汇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及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样,对于筹资外币资金带来的风险,应着重预测和分析汇价变动的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掌握汇率变动发展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如筹集美元之类的外汇资金要尽量减少,因为相对于人民币而言其贬值日益明显,否则将产生更多的外汇损失。

4.考虑银行参与制度。要使银行对企业的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考虑建立银行参与制度,将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从而提高银行对公司的治理。同样,站在银行角度也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把制度重点放在加强主办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外部监控上。例如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主动要求自己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四、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项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考虑债务融资时,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和还款期限等,更要认识和考虑债务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认识债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债务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最佳作用,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2.郭燕枝.试比较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1)

3.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生产运作论文篇2

茶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显性特征的元素,能够促进范围经济效应的实现。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通过将相互关联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便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将茶文化的营造和展示纳入到商业活动中,通过与其它经济资源进行互动和关联,便能达到促进经济资源整体化有效配置的目标。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同样是茶叶消费大国。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不仅可以从茶叶生产文化中来展开,也可以从茶叶消费文化中来实现。基于产业链条下的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也就可以在实践和空间纬度上涵盖茶叶生产范畴和消费范畴的关联要件了。

1经济学视角下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分析

在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

1.1茶叶生产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1.1观赏性。

茶叶生产本身就含有文化元素,其中手工炒茶在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中都有保留,且手工炒茶后茶叶商品的市价不菲。作为一种传统手工工艺,手工炒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能与以乡村游、田园游为特色的商业旅游项目相融合。从范围经济的视角来看,手工炒茶的观赏板块可以置于沿途观光项目之中,并主要展示给区域外的游客。

1.1.2体验性。

体验性的主要内容便是邀请参观者参与到炒茶中来,游客可以“自炒自喝”。这种体验性就使茶叶生产与茶叶消费在旅游项目中得到了融合,并且也提升了旅游项目的新奇性和个体体验感。但从实践来看,这种体验性的商业运作价值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1.2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2.1关联商品销售。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内容更加丰富。首先提炼出关联商品销售运作模式。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发现,许多文化产品在销售中都会引入品茶项目,如书店专门开辟品茶区域,一方面方便读者休息和阅读,另一方面增加书店销售环境的舒适性。再者,如我国西南地区民间存在着品茶、听书等商业活动项目,从中也体现出了茶叶消费文化。

1.2.2关联商品促销。

从营销原理中可知,促销的目的在于巩固现实消费者,并着力挖掘潜在消费者。可见,关联商品促销则可看作为,茶叶消费文化助力关联商品的促销,使得消费者在品茶或购买茶叶商品的同时,获得目标商品的服务。

2商业化运作的环境植根性问题探讨

在对茶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其价值的体现还依赖于是否与目标市场的消费环境相适应。若是仅仅从商家自身考虑来进行商业化运作,则无法充分与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相契合,这样则不利于商业化运作价值的显现。为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环境植根性问题。

2.1建立环境植根性的目的

“目的”构成了建立环境植根性的价值取向,也是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切入点。具体而言,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向商业环境,而商业环境又是由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要素整合而成。尽管所需整合的要素诸多,但唯有与环境植根性相契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

2.2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手段与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形成途径相对应,也需要分别从茶叶生产文化和茶叶消费文化两个方面来建立。针对茶叶生产文化而言,需要提炼出该文化中的显性部分,即可以被游客的视觉所感知到,并借助文化载体来参与其中。相对而言,将茶叶消费文化通过商业化来与当地环境相契合,则远比茶叶生产文化部分复杂。从而,这也将成为下文阐述的重点。

2.3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效果一项商业化运作项目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施成本和机会成本。若是项目最终的“经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则意味着该项目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因此,建立茶文化商业运作的环境植根性,则需要对经济利润进行充分论证。

3商业化运作与环境相契合的难点问题

3.1环境要素整合问题

商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在内的要素。是否在茶文化商业化运作时需要与之一一对应呢?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借助经济学在谈及消费者偏好时的排序理论,即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将影响茶文化商业运作价值的要素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整合时增大前三位所占的权重。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结果可知,建立环境植根性应着力整合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旅游产业发达程度这三类要素。

3.2消费文化植根性问题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更具挑战性,且也更具商业价值。茶叶消费内容包括品茶和茶叶成品销售等两大环节,而各大环节又可与关联经济资源进行联合而发挥出范围经济效应。为此,解决消费文化的植根性问题需要与环境要素整合相联系,并突出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要素。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于,茶文化商业运作的主线仍需围绕着当地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展开,若是将茶叶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进行销售,那么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3.3机会成本论证问题

从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许多作者在讨论茶叶项目商业化运作时主要聚焦于会计成本范畴,从而来计算出运作的实施成本。实则不然,经济学视角下更关注经济利润,即“会计利润-机会成本”的部分。因此,论证机会成本则成为了应有之义。然而,机会成本属于隐性成本范畴,无法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测算,所以主要依赖于“期望值”测算来进行转换。

4应对措施构建

4.1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

若要充分实现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则需要与当地的商业环境相融合。建立环境植根性,便需要根据影响力因子大小进行排序来进行整合。无论是茶叶生产文化还是消费文化,都需要与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为此,我们首先就需要建立前置性调研机制,针对茶叶产地的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进行调研。然后,通过消费者偏好引导和适应来进行商业化运作。

4.2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

突出商业化运作的文化特质不仅是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外在需要。这就意味着,在商业化运作手段构建上,针对茶叶生产文化需要突出它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并将其纳入到当地的生态旅游项目之中。通过将绿色生活理念植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之中,来迎合当地和外来游客的休闲需要。针对茶叶消费文化,则应在获取范围经济效应目标下努力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如,与书店、茶社、文化主题场所等相关联,通过提供品茶、茶道、茶具等显性文化元素,来增强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4.3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第一,该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第二,该经济资源的用途具有多样性。根据这两个条件来剖析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发现,我们应对商业化的运作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因为项目运作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这些都将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正因如此,应发挥当地企业在项目论证中的作用,从而降低政府部门运作所带来的价值偏差。笔者建议,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可采取PPP模式,来实现区域茶文化项目的品牌打造。综上所述,如何发扬我国茶文化中的精髓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业界和学界未来的思考重点。在我国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加大对区域性茶文化的解读。

5小结

本文通过在经济学视角下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商业化运作价值的环境植根性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有效措施可围绕着: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试论湖南苗族茶俗的商业化运营[J].江西农业学报,2009(9):184-186.

生产运作论文篇3

1运城盐池近代研究的特点

当代著名盐业史研究专家、运城学院已故教授柴继光先生(1931-2012)曾在《关于运城盐池的著述考略》一文中,将古今运城盐池的相关研究归为两种类型,即文艺类与论著类.前者的主体为从上古到清代文人所做的诗词文赋;后者则主要包括了宋、金、明、清的志书.关于从民国发端的近代研究论著,此文仅提到三种:1935年蔡国器所著《璐鹾纪要》、抗战期间曹焕文所著《西北盐池》以及1936年曾仰丰所著《中国盐政史》.其中,只有《西北盐池》从地质以及化学角度,对运城盐池的地理学成因以及硝板晒盐的化学原理进行了简单论述,其他两部都属于盐法、盐政等角度的探讨.为了详细探究民国时期有关运城盐池研究更精确的统计信息,本文参考《中国盐史论著目录索引(1911-1989)》与《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两部针对中国盐业史论著目录专门统计的著作成果,对民国时期盐史论著进行详细分类①、校对和统计,结论发现:在1911-1949年期间,国内外共有正式出版及发行的盐史论著358部(国外著者41部,国内著者317部).其中,“综论”类101部,占比28.1%;“社会”类138部,占比38.4%;“经济”类98部,占比27.3%;“文化”类1部,占比0.3%;“科技”类21部,占比5.8%.而其中有关运城盐池的论著仅8部,仅占到所有盐史论著的2.3%;同时,其研究角度全部属于“社会”及“经济”类,并未有专门对盐池化工科技进行的研究.②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运城盐池的专门研究在长时期内并不多见.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论著则呈现出急速增长态势.③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是运城盐池产盐技术由传统到近代化工的过渡期,当时的中国盐史研究集中于盐务、盐法、社会、经济等方面,缺乏从技术———尤其是化工科技角度的研究;而对运城盐池的科技研究,则更属罕见.日本学者吉田寅在《中国盐业史在日本的研究状况》[7]一文中写道:“中国盐业史在日本研究逐步兴盛始于1940年.其研究不外乎从法制的或社会经济的角度入手,有关盐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则微乎其微.在区域性的研究中,其重要课题则是山西的盐池与沿海一带的盐场.”因此,彭泽益在1991年召开的“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所致开幕词的相关总结,也就不难理解了:“旧式的盐史研究,大多从‘盐法’和‘盐政’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财政税制和盐务的整顿及完善,来评说‘盐政’或‘盐法’的得失.这显然同适应历代统治者的需要有关,至少没有摆脱其影响.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远远不够.即如盐业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和发明创造,乃至它们怎样出现……这许多重大的课题,不是谈论盐政就能解决和代替的.”[8]结合如上统计与论述,本文认为,民国时期之所以成为运城盐池研究由社会角度到科技角度的过渡时期,除去时代的诸外史因素,必也存在内史的原因,即投身运城盐池近代化工业研究的先驱学者,为后来的研究做出了先行性努力和奠基性贡献.

2曹焕文运城盐池相关的研究与论著

曹焕文(字明甫,1900-1975)是民国及建国初期山西工业最重要的建设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关注运城盐池化学工业化、提出盐业整顿及化工产品开发计划,并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呼吁、研究与实施的学者.他于1919年起留学日本,1921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东京工业大学前身)电气化学科.1926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了山西火药厂技师、工程师及厂长等职.出于对火药原料氯酸钾的生产需求,曹焕文将目光聚焦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被当作“弃物”的化工产品上.1932年1月10日,被称为“近代山西工业母体”的西北实业公司在太原筹备,下设筹备机构共5组,筹备委员12人.曹焕文作为委员之一出任化工组组长,后任工业处处长,“担负山西化学工业建设之责”.由此以后,他作为工业建设带头人、化工专家和实业家,开始了六、七年对解池的潜心研究.1932年8月,在亲赴运城盐池实地考察后,曹撰写并发表《整理运城盐池盐务私见》④一文提交当局,表达自己对盐池生产所遇症结的研究观点以及整顿盐务、建设工业的建议.在文中他重点强调了盐池副产硝板的利用愿望,认为过去“硝板堆积如山,废弃满地,利用无术,除去无方,不能不说是暴殄天物,也可说是人事未臧”,从而提出“以绵薄之力,宣传提倡,使社会人士、技术专家深切注意外,个人亦实行作技术之研究,企图以科学之力,化无用为有用,用人力以夺天工”的愿望.1934年7月,曹焕文再赴运城考察并作《整顿潞盐计划书》,其别强调应着力研究“化学工业用盐”、“堆积如山”的“副产芒硝”和“苦汁内钾素”等盐池内化工产品:……潞盐晒法虽古,然自古迄今,殊少改变,其制盐一切工作,多不适于今日科学进步之时代.……本省十年建设计划,逐渐实行,各化学工厂次第兴起,而碱及各种副产物为化学工业重要原料,非先期研究,恐不足相辅以成,且同蒲路明年即至运城,煤炭问题瞬将解决,时机已至,不可失也.[9]37此文极力呼吁社会关注运城盐池现状,早日开始化工业建设,改良盐务,开发盐池其他化工产品.此外,1935年1月曹焕文又著《化学工业进行步骤说明书》,分酸碱、电气化学、油脂等共10种工业类别、32项事业进行分别说明,其中涉及运城盐池为“酸碱工业类”中的3项(即“运城盐业”、“河东制碱”、“硫化碱制造厂”)以及“电气化学工业类”的1项(即“电解曹达及盐酸加里事业”),呼吁“改良盐法,改进(食盐)品质”,提出可在河东生产工业用碱的若干方式,以及运城盐池可供给硫化碱、苛性曹达与漂白粉等生产的主要原料,建议设立“河东盐业研究所”及“碱厂、硫化碱厂”,并身体力行,“自己在西北实业公司建设一小规模硫化碱炉,加以研究,成功后又于(西北)窑厂造一大炉,以期社会之需.”1932年11月至1935年1月,曹氏依据自己“对潞盐整顿、运城盐池改良”所实际参与的工作,陆续撰写和发表专门针对运城盐池的“建议、调查、整顿、宣传”性论著8种,并整理为合集《河东潞盐盐务丛集》.抗战爆发后,曹焕文随西北实业公司南迁,担任成都、西安公司工程师、重庆中华大学理学院教授、自贡市中央工业试验所盐碱实验场工程师兼副场长等职.利用抗战的几年时间,他辗转四川各盐场,凭借之前在运城盐池调查研究产盐技术的经验,静心专事研究井盐及盐副产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急需之钾盐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取得特别的成果.①1940年他撰写并发表《西北盐池纵览》②一文,总结其考察过的包括运城盐池在内的西北诸盐池生产现状,提出改良呼吁;与此同时,作为教授,曹在传播盐池科技与文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曾多次进行公开讲演和授课,力图“启发”盐商与社会,繁荣盐化工业.1945年由“说文社”代为出版印行的《西北盐池》,在当时四川自流井及其他盐产区流传甚广,影响颇大.著作全文约9000字,共9个主要章节分述了西北盐池的价值、历史成因、分布情形等.除去以独特的“硝板晒盐”技术为特点的运城盐池外,文章还在遍布西北广袤区域的50多处盐池中,择取最它盐产区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3处(吉兰泰盐池、杭锦旗盐池和青海池)做了分析简述,该文也成为曹氏盐业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尽管曹焕文对池盐的研究视角扩大至与井盐的比较以及整个西北,但其核心和精华仍是运城盐池,其理论代表作,也非其数十年研究与建设经验的盐业化工及盐史代表作———《运城盐池之研究》莫属.该著作创作于1945年,自1947年1月1日起在《西北实业月刊》(下称《月刊》)以连载的形式分期发表,历经2年时间,分载5卷20期.1948年9月1日的《月刊》第5卷第2期是其连载的终结,虽然该期文后标明“未完”,说明全文并未刊登完毕,但由于战事及其他原因,《月刊》很快停止发刊③,这部运城盐池的重要研究著作也再未继续发表续文.④本文蒐集了《运城盐池之研究》发表于《月刊》的全部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这部著作仅已出版文字,就已达14万余字;此外,文中另配有插图36幅,表格200例.全文分10编37节80项,研究论述了运城盐池地形、水源、地下矿脉等的形成及发展历史,运城盐池从上古至近代晒盐技术的变化演进,以世界代表性盐矿、盐湖以及四川自流井盐井与运城盐池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用化学方法对盐池卤水成分进行了鉴定,科学分析其与气候的关系;由对畦晒咸水钩配“甜水”的原理探索,进行“卤水自然变化及降低浓度的研究”;系统研究了硝板的化学成分、成因、硝板晒盐法的化学作用以及其科学利用的工业计划.鉴于运城盐池著名的防水工程,著作从历史、地理等角度入手,对“疏水河渠”、“拒水堤堰”和“护池泄水滩”进行理论梳理与解释.可见,《运城盐池之研究》是一部完整的运城盐池科技研究专著.限于篇幅,此处仅择其对硝板相关的两点研究,即可管窥其对运城盐池现代科技研究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关于硝板化学成分的鉴定.运城晒盐,必须依赖硝板.晒盐时硝板上所发生的种种化学变化,是现代运城盐池化学研究的重点,而硝板化学成分的鉴定,又是最基础的重中之重.曹焕文曾在30年代即在运城盐池对硝板成分进行过实地考察与取样分析,并送至日本东京工业试验所进行鉴定.通过对多份硝板样品化学成分的比例进行对比与研究后,他第一次提出:运城盐池硝板的化学成分为“白钠镁矾”.这是运城盐池研究史上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鉴定;鉴定结果至今仍是学界对硝板成分普遍接受的定论,例如:“解放后,经轻工业部盐源勘探队、山西省地质局214队、216队等单位先后在运城盐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探得“沿盐湖分布”的17个硝板矿体中最大的3个矿体矿物“主要为白钠镁矾、芒硝、无水芒硝、钙芒硝及石盐”;柴继光也曾将曹焕文的“硝板成分分析表”及鉴定过程进行引用,并使用“山西省214地质队”1987年对白钠镁矾成分鉴定的“勘探报告”结果与之进行了对比,对曹焕文的硝板成分研究给予肯定.其次,关于硝板的化学作用.曹在《运城盐池之研究》第九编中总结提出了硝板的三个特别作用:“化学变化作用”、“吸热保温作用”以及“助长晶析作用”,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探讨.通过对“化学变化作用”的研究,根源性地解释了苦盐除杂的全部化学变化;“吸热保温作用”则将硝板透热度与运城盐池晒盐“热传导、对流、辐射兼而用之”的复杂特点进行了深入论述;“助长晶析作用”是以晶体学理论对食盐结晶过程的几何性质、物理组成、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由于这三个作用在解释运城盐池硝板晒盐独特生产方式方面的重要意义,曹的理论研究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后来的相关研究.例如,柴继光对曹焕文硝板作用的研究数据以及结论,作了较大篇幅和较完整的引用;陈惟同、张正明等学者也在相关研究中借鉴或承认了曹的研究结论.

3运城盐池产盐技术演进研究

运城盐池古有大、小池之分,大池指地处古安邑段的盐池,小池即“女盐泽”.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有对小盐池“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的记述.曹焕文在《运城盐池之研究》中对此也通过亲历山西清源县生产白盐的场景的描述,佐证了已然滥觞于北魏时期的小盐池的畦晒.而这种技术的出现,则可推断在春秋战国应已开始,至汉代就已“通行为平凡之事实矣”;对于大盐池,由《水经注》所载“紫色澄淳,浑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可见,其成盐机理尚处于典型的“天然结晶”阶段.究其原因,曹氏分析畦晒技术的实现,非极端严格之条件不可得:“多雨地带不相宜,渗水地质不相宜,必须风力适当干燥合宜,方可利用天日蒸晒.”,从而认为大池不得畦晒,是因缺乏水利以杜绝洪水侵害,没有可以规则利用的晒盐卤水.《河东盐政汇纂》(卷之一•鲜池)内“古惟集工捞采,收自然之力.李唐以后,有制畦浇晒法”的观点,是将解池畦晒技术与之前原始的“天然结晶、集工捞采”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割裂.这显然是以“是否假借人智”来区分生产方式的简单的二元分类法,即:“垦畦浇晒”是人的发明,而“天然结晶”则全恃天工,没有人类技术的创生与介入.与之不同地,上述曹焕文的考证与结论最早提出技术发展的“循序渐进”观点,即二者之间并非绝对明晰地割裂,技术的产生是不可“跃等而进”的.“垦畦浇晒”是公认的运城盐池独特的晒盐技术,然其“独特”之处既非“垦畦”,亦非“浇晒”.

它是古人利用天日、南风以及硝板上卤水化学变化等逐渐总结形成的产盐技术经验的综合,其技术关键是化学除杂;初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工畦晒,只是垦畦浇晒的“萌芽状态”.由于解池卤水中包含硫酸镁(MgSO4)与芒硝(Na2SO4)等产盐杂质,萌芽期的畦晒技术既未能认识杂质及硝板的化学本质,也不可能利用溶解度、饱和度等概念,以及利用硝板化学变化原理将杂质与食盐分离,从而导致所晒之盐仍然味苦而质差.硝板制盐以及“咸淡水搭配”技术的出现,正是古人为提高池盐纯度以改善盐质,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取得的技术突破.综上所论,“垦畦浇晒”可以分两个渐进形成的技术阶段来认识:以开垦畦地晒盐的初级技术(“初级畦晒”),以及以利用硝板和咸淡水搭配原理除杂晒盐的高级技术(“高级畦晒”),二者都是以畦地和太阳热能的利用为基础的天日晒盐技术.关于垦畦浇晒的兴盛时期,盐史研究一般论定其始于唐朝.但初级到高级技术的转变,关键在于晒盐时对卤水过滤除杂的实现,这必然发生在古代化学理论与实践大进步的时期.曹焕文因此将目光聚焦到我国古代炼丹术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拙文《曹焕文与中国火药史研究》论述了曹在20世纪20-30年代专门针对中国火药史进行的研究及成果,其别论述了他对中国火药起源的年代考证结论:炼丹术大兴的“魏晋之际是火药发明在技术上最可能的时期,南北朝则是这一技术‘公表于世’的时期”.因同为中国古代化学相关问题,在研究运城盐池晒盐技术演进时,曹将火药的发明与之发生了关联,并对苦盐除杂的化学应用进行了分析:著者研究中国火药之起源时,发现中国化学之开始,发端于医药,而化学之进步,则孕脱于中国之炼丹术.

盖炼丹术发端于汉代而盛于魏晋,……炼丹术系研究物质变化、药物性能,……而化学药品之性能亦逐渐认识清楚,……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到及隋代而火药杂戏出现于世,并非偶然.食盐本为化学制品,而其生出又与各种杂质相伴,如芒硝、硫苦等有不易分之关系,非将此种杂物之性能清楚及其分离结晶之精细操作,而后方能做成质佳之盐.……但是炼丹术发达之后,药物之学进步,化学亦随之大形发达,而制盐术为化学操作之主要者,当然可能随之而较前进步,而将上代之苦盐,用化学之方法可能改善为质美之物矣.通过如上对炼丹术兴盛导致古代化学大形发达的精妙论述,曹焕文深刻意识到:魏晋南北朝炼丹术之发达,为不论火药起源还是池盐生产技术的突破,都提供了极大的历史可能性.解池著名的防洪水渠———姚暹渠修筑于隋代,结合本文上述畦晒技术出现的前提———防洪水利,曹氏一度推测其目的即为了实施解池垦畦浇晒的盐业生产.只因隋代文献未出现相关记载,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有对解池畦种时“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以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的记录①,证明畦晒在唐代应“通行已久”,人们对“畦晒之办法亦彻底明了,更对制盐方法之进步亦知其程度矣”,因而只能以唐考为畦晒兴盛之时期.总之,曹焕文对运城盐池晒盐的技术演进,持“发端于魏晋而成于唐代”的观点.畦晒的卤水自古取自“产盐之母”的黑河,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黑河遭洪水淤塞后,畦晒的卤水来源受到了毁灭性断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东场商人发明“滹沱”取卤的方法;光绪初年(1875年),盐井出现在运城盐池中.从滹沱或盐井中直接取出的卤水,同样需要灌入畦地中进行蒸发、过滤与结晶,池盐生产的工序较前变得更加精细,而垦畦浇晒技术,源于魏晋、成于唐而盛于宋,历经明清,一直蕴藏于经验科学的传统晒盐技术之中,直到民国时期曹焕文运用东西各方之学,从运城盐池产盐技术发展史中剥离出古代科学之精髓,更运用现代科学以揭开产盐技术之原理.

生产运作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183-02

矿区运输专业在矿业工程学科与交通运输学科的教学、科研结合点中展开,在学科建设中的主要特色是培养具有矿业背景的高水平人才,解决矿区人员、物料运输以及矿区对外物资交流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工程设计、运输规划、工作组织和科学研究工作。

矿区运输的基础学科为矿业工程,该一级学科包含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等二级学科。矿业工程学科既要按照矿井的地质、生产和经济特性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矿业工程科技,又要吸收和融汇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使矿业工程科技不断提高和更新。矿区运输学科是在立足矿业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对矿区生产过程中产生运输问题的研究。

1 运输环节在矿区工作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1.1 运输环节是井工开采矿山的生产接续的重要部分

井工开采过程中,将地下采出的有用矿物、废石或矸石等由采掘工作面运往地面转载站、洗选矿厂或将人员、材料、设备及其他物料运入、运出的各种作业都离不开运输环节的支持。可以说运输环节实现了开采过程中人员、物资、物料的连接和交换,是生产接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运输工艺是限制露天开采矿山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露天矿的生产是以采掘为中心,以运输为纽带的大型工业体系,运输在企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技术条件下,运输环节是露天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露天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大型露天矿开采中,矿山运输的基建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0%~60%,由于所运送物料量大,使得各露天矿运输成本平均占总成本的35%~45%左右。在某些单一汽车运输的露天煤矿,这一比例甚至高达55%。运输能耗占矿山总能耗的40%~70%[1]。运输工艺选择和优化成为露天开采降低成本、优化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1.3 运输过程是矿区生产和社会消费联系的关键环节

矿区生产的物料通过运输过程到达卸料点或者洗选环节,矿区需要的物资通过运输过程到达转载点或者生产一线。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由于社会运输系统的运输设备和组织状况难以深入矿区,矿区生产需要专业的矿区运输系统与社会运输系统联系,从而将矿产物料顺畅、高效的运送至消费者。

因此,矿业学科的发展需要运输专业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运输学科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也必然进入矿业领域,在当前条件下建设具有矿业特色的高水平运输专业,为矿区生产和组织提供具有专业运输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2 矿区运输学科的内涵

2.1 矿区运输学科的研究对象

矿区运输学科在矿业工程和交通运输学科交叉点开展教学和研究,培养兼具矿业类和交通运输类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矿区物资和物料的合理流动问题、矿区基础运输工程和智能化问题、矿区运输组织优化问题、矿区与社会运输衔接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理论。

2.2 矿区运输学科的科学特征

矿区运输学科兼具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特点,在学科教学和科研中着眼矿业科学中的运输问题,兼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立足于组织行为理论、工程地质和力学理论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方法以及数学优化理论,是一门涵盖工程技术、管理组织和经济优化的学科。

2.3 矿区运输学科的研究内容

矿区运输致力于解决矿区特定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矿区物资和物料的合理流动、矿区基础运输工程和智能化、矿区运输组织优化问题、矿区与社会运输衔接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理论。

研究内容包括:(1)矿区人员、物资和物料流动的规划和优化;(2)矿区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设计、选型、运用组织,及其相关的工程和技术问题;(3)矿区绿色运输和智能运输问题;(4)矿区运输系统设计和组织优化;(5)矿区与社会物流衔接和交换所产生的技术和科学问题。

2.4 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矿区运输学科立足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致力于矿区生产运输和外运衔接相关问题的研究,培养具备矿业生产和运输工程基本素质的高水平人才。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方面。

(1)矿业工程基础理论。包括矿业生产的基础理论,矿区规划相关理论;

(2)运输工程相关理论。包括运输组织及优化基本理论,交通工程基础理论,物流优化基础理论;

(3)管理科学相关理论。包括组织行为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人因科学理论。

3 矿区运输学科发展的思考

考虑矿区运输学科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科研特色,其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及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培养与实践的结合,聘任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形成与矿区交通运输企业紧密结合、共育人才的机制氛围,使校企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共同体。

(2)课程教学方面,要坚持课程体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多学科知识集成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方法注重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设计、模拟训练等方法,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素质紧密结合,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效衔接。

(3)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培养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全过程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

(4)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的专业技术专家。

我国拥有数万公里的工矿铁路,分布在煤炭、钢铁、港口、石油等行业,是国家铁路的延伸和补充。受历史、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只有原来铁道部属等少数高校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的研究生,每年到工矿企业和淮海经济区交通运输企业就业的人数非常有限。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工矿企业铁路的转型升级,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将大幅增加,深入思考传统学科的发展方向,建设具备完整学科体系的矿区运输专业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居易.基于GIS的露天矿车辆运输监控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09(4):87-89.

[2] 侯晓音.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7):69-70.

生产运作论文篇5

1问题的提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的目的就是概括、总结这一关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即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并提出新的思路。

2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角度、理论基础、结论,本文将其概括为6大类:

(1)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分析。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运输经济问题有较多论述,如“运输和货币变成了商品流通的两个车轮”,“商品经济越发展,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也就越是重要”。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经典三段论更是被反复引用,斯密认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由分工引起,分工的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范围的制约,市场范围大小由运输条件决定”,这体现的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输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区位论、城市群理论、点-轴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运输通道理论等。如韦伯(Weber,1929)建立了模型,用运输成本来决定制造业的区位。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点—轴理论”,认为“发展轴线由以交通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构成,干线交叉点上的城市、工矿区、港口、农业地区为发展的主体部分,生产力开发以‘点-轴’模式展开”。

(3)经济史、运输发展史分析。国外以李斯特(Liszt)、道格拉斯•诺思(D.C.North)为代表。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总结出“英国使全世界看到了运输便利对生产力增长可以发生如何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国家财富、人口和政治力量的增长”。诺思通过分析1750—1913年海运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海运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变迁降低了海运费率,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国内以荣朝和、韩彪、熊永钧为代表。其中荣朝和提出“运输化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韩彪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具有“交替推拉关系”,认为现代运输业成长过程中可分为“剧变期”和“渐变期”。熊永钧提出了“运输成本阈值”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不应将运输简单地理解为阻碍市场活动的常量,而应将其看作变量。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只是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个“阈值”时才出现的。

(4)发展经济学观点。以罗斯托(Rostow)、赫希曼(Hirschman)等人为代表。罗斯托指出“大量的交通建设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先行资本,毫无例外地出现在起飞阶段之前”。赫希曼区分了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又进一步认为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的核心可以严格限于交通运输及动力。

(5)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这是近期运输经济研究的主流,但已经出现计量方法应用过度的趋势,忽视了对内在规律的探究。较有价值的文献包括D.A.Aschauer(1989)应用CD生产函数,对美国1949—1985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出总产出对公共资本存量的弹性为0.39。汪传续(1999)与张国强(2004)分别用灰色系统协调模型和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王家庭(2009)基于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调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作用。

(6)投入产出分析和项目评价分析。汪传续(2004)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交通运输的前向、后向波及效应和总效应,并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资料计算了交通运输业对GNP和劳动就业的贡献。项目评价主要运用成本—收益法,评价某交通运输项目。

3现有理论和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运输与经济增长理论尽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远未完善,对许多现象仍缺乏解释力。斯密论述的“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得多的市场,从来各种产业分工的改良,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河一带”。而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自然条件和领先的航运技术,却只能促进农业和小手工业的分工和发展,没有孕育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这是斯密的命题所不能解释的。

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运输费用甚至被简化掉了。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中,为便于分析的数学化,抽象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正如迪肯所作的比喻(Dicken,1990),“所有人类的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生产、交换、消费,都只发生在一个针尖上”。此后,运输费用被引入,作为生产中的纯消耗添加到生产函数中,但仍然是外生变量。并且这种处理使得在古典经济学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变为了负面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经济中的阻碍,交通运输因此也就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不再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交通运输作为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关注。发展经济学家试图用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然而无论是大推进理论还是非平衡增长理论,都将发展交通运输看作是资本积累过程,认为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将像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发挥的作用一样,使发展中国家走向快速增长的道路。但是无论是没发展起来的苏联、非洲、拉美一些国家,还是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增长的中国、“亚洲四小龙”等都没有经历一个显著的交通大发展时期,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的作用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成果,使之前对这一问题历史描述性的、定性的分析实现了定量的测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最常见的用铁路、公路线路里程或投资额、客货运量作解释变量,用GDP或人均GDP作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得出二者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其因果关系,而在投资额的估计参数中,无法区分是投资行为还是运输能力形成后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如果投资行为的作用更大,则不能说明为什么要投资于交通运输而不是投资其他基础设施。又如用投入产出法,由于统计方法的设计,交通运输总产值增加必然导致生产总值的增加,不能解释其作用机制。再如,无论是用灰色系统模型还是DEA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都是一种事后检验,并且也是各种运输方式或各地区、各时期的相对协调性,不能解释交通运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事前作用。

4新兴古典经济学简介及其研究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好处

新兴古典经济学(newclassicaleconomics)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中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的基础上,应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analysis)方法发展起来的。它关于分工的基本思想是,经济中的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作为生产者在生产中有专业化经济,所有人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会产生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折中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就越高。同时,分工及其各种经济后果可以在没有交易条件的外生改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自发演进。

基于以上对传统理论和方法不足的分析,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以下6点:

(1)斯密将运输费用视为决定市场规模和分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则既包括以运输费用为主的外生交易费用,又引入了信息成本、契约成本、道德风险等内生交易费用。

(2)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是研究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交易行为和经济增长的,显然更加适合。它也可以解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不需要再借助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空间、时间等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是忽略的,而交通运输的作用正是克服经济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包括运输效率在内的交易效率恰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理论框架天然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4)新古典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非拓扑性质(消费、生产的数量、最优资源配置等),而对连通度、一体化等网络效应予以忽略,而交通运输却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理论研究者在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同时包括了经济的拓扑性质与非拓扑性质,为分析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便利。

(5)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可以解释交通运输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并非只是得出数据上的统计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这一作用路径,可以解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为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6)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自发演进的理论,可以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到底是“推动”、“拉动”、“交替推拉”还是其他关系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

5主要结论和展望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交通运输是交易性产业而非生产性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交通运输发展通过改善运输条件,进而降低外生交易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促进分工,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3)分工经济和由于分工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将使折中这个两难冲突的余地增大,因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总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将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生产运作论文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1.生产汽车运营课程的特点

 《汽车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汽车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汽车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汽车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2.1 教育教学角度

 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汽车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 2.2 学生学角度

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汽车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汽车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 2.3 课程设计角度

 汽车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汽车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 3.面向实践的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 3.1 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 一是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

 3.2 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 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 4.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汽车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汽车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汽车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生产运作论文篇7

1.前言

《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一门与生产运作实践相互联系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和很多专业相交叉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服务行业过程逐渐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有形的生产过程又要兼顾到无形的服务行业。本文结合自己从事教学的过程与感受,针对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

生产与运作是人类从事社会组织三项基本职能之一。生产与运作具有广泛性,生产运作活动管理的好坏直接和社会组织的经济效益相关,因此可以看出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此,《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由于本课程的独特性,很多高校的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学生也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没有对生产与运作的感性认知与思考。与此同时,在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如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最终,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要改进这种状况,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应丰富教学的方法,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2.《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首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总体方面没有生产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将来是否会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缺乏信心,以至于学习本课程的热情不是很强烈,缺乏积极性。大多数的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的方向大都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国家银行、房地产业或者是相关的政府机构,总体是不愿意去生产管理部门,很少有学生自愿选择去制造业行业工作。其次,在以无形的服务业等相关的非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作环境下,现有的社会工作状况,导致了学生对于和制造业相关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热情程度较低。最后,学生主要通过先理论,然后是实践或缺乏实践的模式学习,或者老师教授的知识缺乏市场,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够高。

2.2部分的教师的授课经验不够丰富,缺乏一定生产与运行管理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采用的《生产运作管理》教科书滞后,课程的大纲与生产实践脱节,教师更是没有企业生产管理的经验,因此,导致课堂上的教授方式主要是对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但是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老师经验的关系,从而会导致有案例分析不透彻,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案例中的内涵,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受到了很大的抑制。

2.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授课为主,以多媒体的方式为辅,结合一定量的作业及案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中多媒体教学方式不够完善。在教学中所谓的“ 多媒体” 只仅仅是以文件的形式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却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进而,未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

3.1改变常规案例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引用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虽然这些案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我们更应结合本国的企业文化特点,寻找与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不能忽略反面的案例在我们生产学习中所扮演的作用,通过反面案例的学习同样有着引以为戒的作用。

3.2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

虽然多媒体设备已经在很多高校中得到普及,但多媒体工具的利用多样性有待提高,在高校的教学中,老师是普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简单的放到多媒体中,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教授,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资料中放入大量的照片、录音、电影片断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

3.3通过沙盘游戏、ERP 实验开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沙盘游戏,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深入其境的感受不同角色在生产过程中的意义。

3.4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实践性教学是《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在课堂的学习主要是理论的学习,而感性的学习对学生知识的接受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学院和老师共同努力来提供学生一个好的实践或参观的机会来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浓厚兴趣。

4.总结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和生产紧密相关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早期适应企业生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该可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生产运作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天然气产销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单一的协调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而大系统具有层次复杂、规模增大、综合性较强等特点。笔者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结合天然气产销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研究,有效地提高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

一、大系统控制论

大系统控制论是建立在系统科学、现代控制论和系统工程基础之上,它区别于经典控制论和现代控制论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强调通过体系控制以适应多重状态空间,因此,在控制模式上强调多维度的综合控制[1]。而我国著名专家认为,大系统就是在较大的范围内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有序的处理和分析,协调和控制整个天然气产销系统。由于大系统具有层次复杂、规模增大、综合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在运用大系统时,应结合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实际情况,要不然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模式

大系统控制强调树立系统理念,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和系统工程技术,综合使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一个复杂大系统问题[2]。所以,结合大系统控制论、天然气产销的发展趋势和协调控制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综合性模式,即在管理链级的视角对天然气产销大系统进行多级梯阶控制、在业务层次视角对天然气产销大系统进行多层梯阶控制盒在流程结构视角对天然气产销进行多段梯阶控制。这个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模式,不仅仅天提高了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而且还促进产销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协调和控制,增加了天然气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这个模式充分发挥了大系统的作用,合理应用到天然气产销当中。

三、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

由于天然气的开发虽然是收益高,但是不得不忽视它产销的过程风较险高、循环时间较长、投资甚高。另外,我国天然气产业特殊的运行模式以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输配送业务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管理控制模式很难适应其要求,而且,天然气作为商品具有不容易储存、运输方式单一等特点,其开采环境又大多是高温、高压、超深,甚至高含H2S[3]。这就要求我国对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和管理系统更高,而在此运用大系统控制论可减少协调控制的难度。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包括多级梯阶、多层梯阶和多段梯阶三个方面的协调控制。

1.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级梯阶控制协调

就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产销情况而言,常用的梯阶控制模式一般包括最高级的企业级,中层的部门级和最底层的基层级。首先,最高级的企业级是指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负责协调控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对天然气产销进行协调控制的总指挥。企业级委员的职能主要是起到总指挥的作用,对各个部门级的产销运营进行控制协调,除此之外还负责与外面的上级负责部门和其他的相关部门进行产销的协调。其次,中层的部门级是指由采购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生产运输部门和业务销售部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协调管理委员会。部门级委员的主要职能是在协助企业级对天然气协调控制的同时,对进行各个职能部门的基层委员进行联合管理协调,起到桥梁的作用。最后,最底层的基层级是指由个部门级管理范围内的班组成员或者一线工作者组成的。基层级委员主要职能是落实天然气产销过程中各具体事务,确保运营产销的顺利进行。这三个级别组成了一个大系统对天然气产销的各个级别进行协调控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天然气产销的运营效益。

2.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层梯阶控制协调

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气热产销协调控制除了纵向协调管理之外,还横向进行控制,即多层梯阶协调控制,确保天然气产销运用的安全进行。根据天然气产销的特点可以将大系统分成中心层、主力层、辅佐层和协调层四个层面。系统中的中心层主要负责天然气的业务营销,包括信息开发部门、生产运输部门、营销部门等。主力层主要负责天然气的开发,包括信息技术部门、工程开发部门、勘测发展部门等开发部门。辅佐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其他层级进行服务,包括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协调部门是开展对其他层级后勤工作,包括安检部门、审计部门等。这四个层面各司其职,对天然气产销运营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这个大系统的各方面进行测量及反馈并控制。

3.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段梯阶控制协调

在大系统中对天然气进行分段控制,是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中的重要手段。把大系统控制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上段控制负责技术开发,由技术部门控制;中段控制指采购运输,由生产部门控制;下段是指业务营销,由销售部门和技术部门合作控制。对上中下段进行一体化控制协调,三个阶段紧密联系,使其合作的作用远远大于三个阶段相加的作用。

四、总结

天然气的产销由于层次复杂、规模较大、生产线较长、投资较大、风险大等特殊性,因此需应用大系统控制论对其进行协调控制才能师其达到最优状态,有效的提高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结合我国天然气产销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的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包括多级梯阶、多层梯阶和多段梯阶三个方面的进行协调控制。不仅可以对天然气产销进行横向管理,还可以纵向控制,达到优化系统的效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生产运作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0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均有差异,如何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峡大学从2011年开始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其中的一门学位必修课。该课程研究如何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灵活、高效、准时、低耗地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目的。[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企业生产运作的系统认识,了解当前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念,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在课程建设中,分析了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与授课老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现有教学中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生产运作管理涉及对生产系统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改善创新等阶段。其中,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产能规划、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系统设计等;生产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生产系统的改善创新包括采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使整个生产系统的不断改进,如精益生产、约束理论、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繁杂,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2]

第二,受教材编写特点所限,教材中各理论知识点往往自成章节,独立编写,每个章节后所附案例仅为所在章节的理论所服务。[3]而在实际的生产运作活动中,各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单一环节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个生产系统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面对的难点之一。

第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学习背景多样化,部分学生本科学的是工业工程专业。本课程中的部分基础理论在本科阶段学习过,部分学生本科不是工业工程专业的,缺乏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我专业这两类学生的比例基本在1:1左右。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是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点。

第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因而普遍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兴趣不大,对来自生产实践的真实案例有兴趣,对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更感兴趣。但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相比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和MBA学员,缺乏案例的背景知识,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讨论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逐渐推广到医学、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成为著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的一种教学模式。[4]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案例处于配角的地位,其作用是为了解释印证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理论知识点和案例之间的关系和结论是直接明确的,无论理论知识点还是案例都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处于主角的位置,所有的教学内容围绕案例展开,所有的理论知识点隐含在案例中,需要学生们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挖掘,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解决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权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分析讨论,学生在主动的分析思考讨论过程中得到提高。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去汲取知识和探索研究,培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但是案例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不断出现新案例使得不存在结构化的稳定的教材,围绕案例进行的讨论比较耗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都是其难点,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克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愿较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解决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前三个问题,对第四个问题可以在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中予以重点关注。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

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案例的搜集制作、案例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组织和课后的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1.案例的搜集与制作

案例的质量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好的案例要符合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知识点),题材新颖真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背景材料充足,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固定的解决方法,适合展开讨论等。

使用的案例有三类来源:借鉴教材上的经典案例;教师根据自己的项目工作经验编写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搜集制作案例,例如可以将《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学术期刊上偏应用型的论文改编成教学用案例,可以根据跟随导师做项目的实际经验编写案例。有一名学生利用暑假去江苏一家手机厂实习的机会,搜集资料,编写了“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背景材料充足,容易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理解,编写的学生有成就感,其他学生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兴趣更强。

2.案例课前的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总的课程进度安排,对于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须告知课外需要自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时间节点。在案例课之前一至两周将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做好预习,仔细阅读案例细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后面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想法或解决方案,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档,为课堂上的汇报讨论做好准备。

3.案例课中的组织

首先各小组分别阐述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对这些分析和方案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在组织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离开了理论支撑,尽管讨论很激烈,但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适时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结构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分析。

(2)创新原则。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解读分析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推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各种见解的合理性。

(3)系统原则。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问题,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4)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重视运用各种工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计算,运用用友ERP软件U8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运用witness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等。

例如在“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案例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在瓶颈工位增加机器和工人提高生产效率,有的提出对工作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人降低成本,有的同学考虑到了流水线型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有的建议采用双边装配线,有的建议采用U型单元组织生产。为了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利用witness软件构建了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的运行中同学们观察到了瓶颈的漂移,仿真运行参数对与仿真结果的影响等,在讨论中掌握了各种效率改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

4.案例课后的总结与评价

案例讨论课结束后,为了巩固课堂讨论的成果,学生需要对之前形成的初步解决方案进行修订,提交一份正式的案例报告,每位学生在课内的汇报讨论表现以及书面报告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对于教师,要及时运用质量管理理念PDCA总结反思案例教学法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案例本身是否有缺陷,教学过程是否完善,课堂组织是否松弛有度,内容把握是否得当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在两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采用全案例教学,取得了一些收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增强,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在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同学们能自觉运用各种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些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实现了思维的碰撞。除此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提高。在与同学们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也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创新,这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等.生产运作管理[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生产运作论文篇10

1976年粉碎“”之后,全国开展揭批“”运动。于光远当时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是该室7位负责人之一。这个机构是邓小平1975年实施整顿组建的一个秀才班子,为整顿提供政策研究和舆论宣传的支持。1976年在“批邓”运动中,政研室被“”指为“邓记谣言公司”,几位负责人受到严厉批判,机构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粉碎“”后,尽管仍前途未卜,政研室的揭批运动却如火如荼。于光远则发起和组织了经济理论的大讨论。说是讨论,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学术争鸣,而是对“”在“唯生产力论”、“按劳分配”、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等问题上的极“左”观点进行批判。

“唯生产力论”是“”时期制造的一个罪名,认定抓生产、搞经济建设就是以生产冲击革命、以经济冲击政治,“混淆”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按劳分配”则被认定是“资产阶级法权”,小生产是“每日每时”大量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温床。1975年,、先后发表长篇文章,在全国宣传这些观点,影响很大。

于光远发起组织对这几个极“左”观点的批判,有一点直接由来。

1976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要在会上讲话,讲话稿的起草者会前就讲话稿征求意见。于光远也收到了征求意见稿,他感觉稿子虽然批判了“”,强调了抓生产,但却把“唯生产力论”作为错误观点加以否定,他不赞成。于光远给起草者打了电话,还写了两页信。没过几天,他被通知去中南海。在怀仁堂的会议室里,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三位国务院副总理听取他的意见。纪登奎用手比划着说:对讲话稿的意见,我们收到这么厚一摞,原则性的意见只有你提的这一条,所以请你来详细讲讲你的看法。

于是,于光远从列宁的观点谈起,介绍了一番理论由来,最后表示: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愿意把自己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一条,还有别的原理。但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论点是正确的,而这样一个论点可以简称为“唯生产力论”。我不同意再批什么“唯生产力论”,不管怎么批我都反对。听了于光远的意见,几位副总理都没有表示否定,纪登奎只是说:批判“唯生产力论”是党的九大报告明确写了的,而这个报告是审查过并表示了同意的,学大寨会议只是中央召开的讨论一个方面工作的会议,我们无权不按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来写。于光远并不服气,再次表示保留自己的观点,而且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唯生产力论”者,以后还要在理论学术研讨会上和文章中坚持这个观点。

此后不久,于光远就发起组织经济学界的大讨论。1977年2月,北京地区专门召开了关于“唯生产力论”问题的讨论会,于光远组织政研室林子力等人写出一部专门对“”批判“唯生产力论”进行反批判的著作,于上半年印出了清样。同月,由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同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劳动总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和北京市委党校等单位共同发起,召开了全国性的经济理论讨论会,从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着手:一、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二、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的关系问题;三、批判“”插手搞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从批判“”在按劳分配问题上的观点开始。2月25日,先举行了北京地区的讨论会,为全国性的讨论作准备。

经济学界的讨论并非易事,理论批判面临的一个巨大障碍就是“”的极“左”理论和观点,实际上来自“”后期“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阐释和发挥。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法权”,就是1974年同外宾谈话时提出的观点,曾被作为“理论指示”转发全党,作过广泛宣传。“”不过是把他的理论观点发挥到极致罢了。“”刚刚结束,中国仍充满个人崇拜的氛围,高层主管宣传的领导人就下过“禁令”:对、两篇文章,只能“不点名”地批判文章中的错误观点,因为“这两篇文章是经过中央和伟大领袖和导师看过的”。这实质上给清理和批判极“左”理论和观点设置了障碍。

事情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要批判“”,又不能触动极“左”理论观点。于光远后来回顾说:“在1976年10月‘’被粉碎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揭发批判‘’的斗争逐步展开,但主要还只是在使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认清他们的反革命阴谋和罪恶历史方面。当时虽然也提出要在理论上批判‘’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论,但是,由于很多人思想上还不解放,‘两个凡是’的说法还有不小的市场,这一件工作很难进行。”

于光远和经济学界的同仁感受到了压力,却没有屈服压力,继续展开讨论。1977年4月,第一次按劳分配问题讨论会在京举行,在京30多个单位的100多位理论工作者参加,10多位与会者发言。6月又召开第二次按劳分配问题讨论会,近百个在京单位的400多位理论工作者与会,20多人发言。8月,专门召开了关于在农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讨论会。

经济学界的讨论,对被奉为圭臬的“左”倾理论作了清理。长期以来,按劳分配是一个在理论上被弄混乱了的问题。1958年,把工资制、奖金等作为“资产阶级法权”,认为它们是对战争时期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的倒退,因而试图恢复供给制。“”后期认为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这些“只能在无产阶级下加以限制”。讨论者普遍肯定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才产生的,它不是资本主义旧事物,恰好是社会主义新事物。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区别来看,存在不存在按劳分配,是区分一种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必不可少的规定性。不存在按劳分配,就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要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实现,也一定要在按劳分配中实现。这就从按劳分配的产生、作用等方面肯定了按劳分配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联系,实质上否定了按劳分配跟旧社会差不多的观点。

讨论者还肯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批判所谓“贫穷社会主义”的观点,把物质生活的富足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目标。在极“左”政治的环境下,物质利益的原则被视为错误加以批判。晚年甚至认为,经济愈落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愈容易,而不是愈困难。人愈穷,才愈要革命,而一旦富了,就会发生问题。这个观点被、衍生为“宁要社会主义的穷国,不要资本主义的富国”。讨论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依据,认为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阶级不是基于物质利益而进行活动和斗争的,无产阶级所要求的物质利益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消灭阶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经济学界的讨论为物质利益正了名,物质利益不再是“修正主义”的代名词,而被肯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和劳动群众个体所追求的正当目标。讨论者特别对“”的所谓“贫穷社会主义”观点进行批判,鲜明地肯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

讨论者充分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对批判“唯生产力论”进行反批判,强调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中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归结起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否定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以政治冲击经济;其二,否认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中生产力是主要方面,把生产关系的变动作为决定性的因素。这些观点也来源于晚年的观点。在政治与经济、革命与生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等一系列范畴里,总是把政治、革命、生产关系置于主要的、决定的地位,而把经济、生产、生产力置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他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认为“先要改变生产关系,然后才有可能大大地发展生产力,这是普遍规律。”正是依据这些观点,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力才被当作“唯生产力论”进行批判。经济学界的讨论首先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把被颠倒的理论颠倒过来。讨论者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且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长时间内成了陌生的东西,甚至成了可怕的东西,一直到现在仍然不敢理直气壮地去讲它。于光远说:“承认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是第一性的,理所当然地可以称之为‘唯生产力论’。‘唯生产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本来就不错。”他声明自己就是“唯生产力论”者。

1977年10月底11月初,举行了第三次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135个在京单位的500多位理论工作者外,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个单位300多位理论工作者也参加了会议,发言者达100多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等报刊也发表了许多文章,讨论由学界向社会扩展。

经济学界的大讨论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从批判“”入手,最早触及了晚年的某些错误理论,初步从理论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正因为如此,这个讨论在方向上形成了与维护晚年错误立场针锋相对的格局,从一开始就遇到阻碍,受到压制。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以“严实”署名的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全面论证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系统清理在按劳分配问题上的理论错误和混乱,阐述按劳分配的各种劳动报酬形式。文章发表后,中央主管宣传的高层领导人对这篇文章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一并严加指责,说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主席思想”,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要求“查一查,接受教训,统一认识,下不为例”。

生产运作论文篇1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建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使中国人民的思想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先进文化引领多种思想文化。在这一时期文化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朝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这一时期,党注意阐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并开始尝试用它们来研究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析宗教、道德、语言文学、民族等各种社会文化问题,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其次,参与当时的东西文化论争,如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等,并成为批评“东方文化派”的主力。而且还开始关注平民教育问题。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瞿秋白等对东方文化派展开论战。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同国民大革命时期相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又前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本大量增加;第二,涌现出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著作。以往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大都限于国外有关著作的转述,这一时期时期则出现一批由中国人自己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基础上写成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著作。这首先表现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述方面,代表作有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

2、社会性质论战

论战中提出的观点主要是资本主义说与半殖民地半封建说之争,前者主要是托派(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部分投降主义者,采取了托洛茨基主义)立场观点,后者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阵营的观点。共产党对其展开激烈的论战,写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论。

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文章,从总的方向上说,他们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论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不但被确切地概括出来,而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为党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文艺论争

文学艺术,是共产党领导的整个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进步的文学艺术,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一样,也是在斗争与争论中前进的,文艺上的论争几乎贯穿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始终。

第一,革命文学的论争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一大批革命的文化宣传工作者,陆陆续续聚集到上海。他们主要汇集于创造社和太阳社两个文学团体内,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1928年初,文学社、太阳社开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作家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主张创造为完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服务的斗争文学。从五四时期提倡文学革命,到这时期提倡革命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两个团体的文学主张,从总的方向和主要方面说,是正确的,积极的。但是,当时正是国际进步文艺界“左”倾思想流行的时候。在中共党内,“左”倾思想情绪严重地存在着,在1927年末到1928年春,“左”倾盲动主义又统治了党中央。而且,两个团体的大多数成员,都正处在从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尚缺乏深入了解。尤其错误的是,他们把鲁迅以及五四以来其他有声望的作家如矛盾、叶圣陶、郁达夫等,也一概否定。由此引起了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之间关于文学革命的论争。

论争实际上是一次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不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在论争过程中被翻译介绍过来。经过论争,在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之间增进了理解,这就为文艺革命队伍团结起来,共同反击资产阶级文艺和反动文艺的进攻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第二,批判民族主义文艺

1930年6月,在当局的策划下,一批、特务、反动文人纠集一起,发起所谓“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所谓民族主义文艺,只不过是一种挂着“民族主义”招牌的法西斯主义的喧叫。瞿秋白通过对民族主义文艺作品内容的分析,指出:所谓民族主义文学,就是“鼓吹杀人放火的文学”,就是“屠夫文学”。鲁迅称民族主义文学为“宠犬派文学”、“流尸文学”。革命文艺家号召人们用“滔滔的赤浪”扫除这些文艺上的“白色的妖魔”!民族主义文艺的宣传只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宣告破产。共产党在这场文艺斗争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胜利。

第三,文艺自由论的论争

1932年又发生关于“文艺自由论”的论争。代表胡秋原,向强调文艺要为革命事业服务的左翼文艺发起了攻击。“文艺自由论”者了解马克思、列宁的某些言论,既反对左翼文艺,又反对的“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处处以公允、折中、第三者、自由人的姿态出现。因此,左翼文艺阵营面临的斗争任务,更为艰巨复杂。

瞿秋白、周扬等先后著文,全面批判了胡秋原等人的资产阶级文艺观。论争对文学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真实性、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革命以及文学价值观、作家思想改造等无产阶级文艺观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做了较深刻的说明。但是,从左翼文艺运动开始就有的文学上的机械论、关门主义和宗派情绪,在这次论争中依然存在着。1932年11月,化名歌特在中共中央刊物《斗争》上发表《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尖锐地批评了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者在关于文艺性质及文学大众化讨论中存在的错误倾向,要求左翼文艺家正视文艺界“第三种人”和“第三种文学”的存在,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坚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抗战思想政治工作

1、关于抗战思想文化的队伍建设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阐述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40年,中共中央了关于发展思想文化运动的指示,专门谈到了组建抗日文化队伍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要建设抗战思想文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抗战思想文化,说到底,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思想文化。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革命时期的文化是一种阶级形态的文化,那么,抗战文化则是阶级立场和民族立场相结合的文化。中国共产党相继了《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关于积极参加区的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关于开展国民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和《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等一系列指示、文件,规定了开展抗战文化的特殊任务,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准备。

2、关于开展抗战文化运动

为了更有效地从文化领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中共中央还就如何开展抗战文化运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第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积极性。能否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文化抗敌的作用,关键是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问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

第二,要把开展抗战文化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不仅对根据地和国统区文化运动的开展给予了指导,而且对部队的文艺工作也专门指示,制定政策。1941年1月,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发出《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充分肯定了部队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部队文艺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门,因其不仅在于能够帮助部队的政治教育与宣传鼓动,调节部队生活,提高部队战斗情绪,而且是密切部队与群众联系及扩大我军影响的有力工具。”从这一认识出发,中共中央一再强调,军队的党组织也应重视文化工作,应很好地掌握并利用这一武器,这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第三,抗战文化运动要突出抗日的主题。说:“我们做文章、画图画、演戏、唱歌,都要表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闻纸、电影、戏剧、文艺,一切使合于国防的利益”。

第四,抗战文化运动要体现大众化的特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在抗战文化运动中,文字宣传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大众化。说出人民大众能懂的话,提出人民大众可以接受和可以做到的办法,要时刻想到抗战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

在整个抗战时期,为了引导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以及国统区、沦陷区,积极开展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战文化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批判妥协投降文化,改造落后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抗日事业的胜利,作了大量工作,

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思想,不仅卓有成效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在文化队伍的建设上面,即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上。进入解放战争之后,特别是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形势的巨变,知识分子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不得不促使中共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新的看待和对待:

首先,随着战争的胜利发展,人民迅速解放了许多城市,旧社会所遗留下的大批知识分子,突然出现在中国面前,这与抗战时期主动投奔根据地的进步知识分子不同,而同时,正待解放的许多城市的知识分子又正惶惶不安,不知如何自处,因此如何引导、安置和使用一般知识分子,对中共来说,也成为一个陌生而紧迫的任务。

其次,对于中共来说,在迅速夺取大片新解放区和大城市后,急需大批管理城市的干部,而解放区的干部又供不应求。为了应急,此时不能不把眼光投向大城市中较有文化、对城市工作比较熟悉的知识分子身上,而要使用他们,就必须对他们有正确的认知和具体的政策。

当时,在实行较理性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中国还注意结合实际,在工作中采取了不少灵活的措施,除了采用茶话会、座谈会、积极组织并参与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讨论,发表各种有针对性的文章,大力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澄清知识分子对中共的误解和偏见。

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进行论战,党的文化建设主要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建设革命型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表现为对革命思想和革命运动的宣传。(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再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1

生产运作论文篇12

Abstract: In the Grand Canal heritage resources syste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position.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Grand Canal and further research about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it,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Application for World Inheritance.There are three type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ype of "the original habitat"display,the type of museum,the type of stage performance.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Grand Canal (Jiangsu section);value analysis;touris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42(4)

1引言

大运河“申遗”工作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沿线各城市的积极响应。目前,大运河“申遗”正按计划紧锣密鼓地推进,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大运河遗产以及申遗工作,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李迪华等从遗产廊道这一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入手,结合京杭大运河河道现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通过“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调研”,全面调查了运河沿线历史城镇现存遗产。清华大学毛峰等开始建立京杭大运河的GIS数字化信息和管理系统。国家文物局主办了多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探讨运河遗产的保护问题。全国政协以及运河沿线的政府、高校组织了多次大运河调研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上述研究,多数把重点放在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上,如河道、水利工程、古建筑、古遗址等,而系统探讨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价值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少见。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开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探讨[1];有学者归纳了“非遗”的开发模式: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2]。本研究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段大运河为例,探讨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旅游开发方式。

2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分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2003年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被各社区团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关于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可归纳为“广义论”与“狭义论”两种说法,有学者认为,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完全可以扩大范围到与运河有间接关系的东西;也有的学者认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直接和运河有关,不能范围过宽。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大运河相关的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上述“广义论”和“狭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运河的关系。何谓“和大运河相关”?如何界定这种“相关”?笔者认为,“和运河相关”可以界定为:该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大运河生产、生活方式孕育而产生的,或者其内容反映大运河生产、生活方式的,或者其形成、传播依赖于运河环境的,都可以界定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运河的关系很难厘清,需要各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进行大量艰难细致的工作。

根据上述界定,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历史上,由大运河特定环境所孕育产生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民俗、民间信仰等。传统音乐如运河船工号子、传统戏剧如丁丁腔、民间信仰如金龙四大王崇拜、民俗如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等,均由大运河特定环境孕育产生,是典型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上船工为了进入劳动状态、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情绪而形成的专用歌曲。它是随着京杭大运河帆船航运的兴起而兴起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各地均有不同的船工号子,如清江船工号子曲调或激越或悠长,具有浓郁的淮安地方特色。

徐州特有的戏剧丁丁腔,根据《江苏戏剧志》的记载,明末清初地处大运河、微山湖一带的铜山利国、季堡、厉湾等经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运粮食的船只,船上有很多会唱南方小调的人。当地农民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哼唱,久而久之形成丁丁腔这一戏剧形式。

金龙四大王崇拜,是明清时期伴随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和漕运的兴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民间信仰。[3]运河的漕粮运输,国运所系,维持京杭运河河道的畅通无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运河和黄河等河流交织在一起,水患不断,因此,封建社会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从官府到民间,金龙四大王作为漕河之神被隆重祭祀,各地建有数十座金龙四大王庙,形成了金龙四大王崇拜的民间信仰。

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是数百年来皂河及其周边地区群众自发参与的一项民间祭祀民俗活动,庙会的起源和运河有密切的关系。龙王庙坐落于宿迁西北二十公里处的古镇皂河,紧邻大运河,历史上是黄河和运河泛滥的灾区。清康熙年间,通过多年的努力,开通了中运河,水患大大减轻。当地百姓为了祈求神灵护佑,消除水患,每年定期祭祀水神,后来加入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内容,逐渐形成庙会。

第二,历史在,以运河事物、运河生产、生活为表现内容的民间文学、传说、古诗词等。

和运河有关的传说或民间文学,有的反映了民众对治河功勋人物的怀念,例如宿迁大王庙供的靳辅的传说、淮安吴棠和慈禧清河县治水的传说,就反映了老百姓对治河杰出人物、漕运总督靳辅、吴棠的怀念;有的反映了治河的艰难,赞颂了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寄托了治理水患的美好期冀,例如淮安水漫泗州城的传说、河督高斌陪斩的传说、扬州高邮八景传说中的耿庙神灯、常州坡的传说等。

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有关大运河的诗词和文章,也属于运河文化遗产。帝王所作的诗词如宿迁的“过宿迁”(康熙皇帝)、“阅河”(康熙皇帝)、“渡永济桥作歌”(乾隆皇帝)、“安澜龙王庙”(乾隆皇帝)。文人墨客的有关运河的诗词往往流传更广,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可谓家喻户晓。

第三,历史上形成的涉及运河发展建设、水工设施的地名;具有悠久历史,并有着一定知名度的与运河相关度较高的政区地名。

前者包括大运河沿线带有闸、坝、堤、工、口、渡、桥、塘、河等字眼的地名,知名的如瓜洲渡、西津渡、枫桥、清名桥、古末口、山塘、清江浦等;后者如镇江的曲阿、丹徒、京口,宿迁的宿迁、皂河、泗洪等政区地名。

第四,由运河商贸、文化交流而形成、发展或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文化就是运河的流动性及所带来的交流,通过各种交通活动所积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不是直接由运河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产生,但其存在、发展或传播却有赖于运河环境。运河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该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播,并可能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沿运河而建的“篦箕巷”,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从运河上经过的商船到这里都要上岸买些梳篦回家,一些官员乘船途经这里,也都要买些梳篦上京进贡皇帝,常州梳篦因运河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得到传播,并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与漕运功能的维护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因运河发生发展的历史而得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本体构成的要素,是运河遗产保护主体。[5]

3申遗视野下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之一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千年历史的见证和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着运河两岸民众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运河“非遗”是大运河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之一。

3.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在开凿、利用大运河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五大类,包括大运河水利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体系将是不完整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3.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活态遗产特征的体现

大运河是一种活态遗产(living heritage),她是一种延续千年、至今仍在使用的生产、生活方式,运河滋养了两岸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勤劳的运河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就是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核心和精华所在,是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的最好明证。

3.4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运河申遗起积极促进作用

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仅仅重视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如水利工程、历史建筑等)是不够的。罗哲文先生认为,大运河可以尝试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三位一体进行申遗。虽然有专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但毫无疑问,“非遗”可以丰富运河申遗的内容,给予运河申遗有力支撑。

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运河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遗”开发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合理利用是摆在研究者和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4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方式

4.1“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

“原生境”原指未经人类活动扰动的生物物种繁衍、演化的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方式,就是指把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其孕育和演化的环境之中,游客仅作为外来的“旁观者”或“参与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欣赏。运河风情游就是这样一种旅游产品。[6]适合采用“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方式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演化的环境应该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例如,运河两岸仍在举行的庙会、仍然流传的运河民间习俗等。

以宿迁皂河龙王庙会为例,每年正月初九,周边百姓都集聚皂河龙王庙,祭拜龙王神,文化展示和祭祀活动同步进行,花船、花车、舞龙、舞狮,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数百年来从未间断,可称得上中国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观。这种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采用原地保护、原地展示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游客作为“客人”和庙会的参与者,感受运河民俗文化的魅力。

“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是对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最小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演化的原生环境。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运河沿线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相关,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生状态,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方式并不意味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封存起来,使其停留在某一发展阶段,而是要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处环境的演化与变迁。

4.2博物馆式旅游开发

对于已经失去生存环境和条件,同时又适宜采用博物馆展示方式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用博物馆式旅游开发方式。笔者建议在运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大运河非物质遗产的全貌,同时建设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博物馆,如大运河文学博物馆,收集并集中展示和运河有关的古诗词、民间文学等文学作品;大运河传统技艺博物馆,展示大运河相关传统技艺的制作工具、制作过程、工艺产品;大运河民俗博物馆,展示大运河沿线相关民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大运河饮食博物馆,介绍并吸引游客体验大运河沿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运河饮食;大运河传统音乐博物馆,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诸如录音、录像、数码化存储等方式保留运河传统音乐,等等。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评估、认定工作,保存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为大运河申遗创造条件。

4.3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

适合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方式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淮安市楚州区泾口镇的泾口高跷,起源于当地先民修造渔船的劳动实践,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善于列队行进,展示各种奇人怪兽的表演,武跷则长于武打格斗、翻腾跳跃,给人以奇、秀、险的艺术享受。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某些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绝迹的境地。通过舞台艺术创作,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获得展示的空间,同时吸引、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和爱好者。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方式还有很多,例如研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编写导游词、创造游客参与的旅游活动等,把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于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的全过程。采用何种旅游开发方式,取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类型、表现形式和存在环境。

参考文献:

[1]梁保尔,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旅游科学,2008,22(2):8-14.

[2]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 23(11):119-122.

[3]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金龙四到大王崇拜[J].民俗研究,2005(2):126-1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