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1-25 06:56:17

语文知识论文

语文知识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语文知识论文篇2

关于本次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的价值,有人对其估计过高,认为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低效的问题;有人评价过低,认为建构者只不过是在充当知识搬运工的角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重构者所做出的贡献予以客观评价: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的意义十分重大,历史的发展赋予了语文研究者重任;但是,任何一项建构活动都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尽善尽美,更何况所有的改革都将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物”,因此,对重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从近几年语文课程知识重构已有的成果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的合法性

目前,语文教育研究者所建构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文学、语言学、母语教育等领域的著作。只要论著系公开发表,某些观点得到学者共同体的认可,都可以作为知识合法性的依据。然而,就语文课程知识来说,判断其合法性,除以上两点之外,还要注意另外两个关键的条件。第一,所选知识是否正确。大概因为现有的语文课程知识过于陈旧,而研究者重构的心情过于急切,于是对国内新出版的某些文学、文艺学著作以及新翻译的国外的相关著作中的理论奉为至宝,觉得其所述什么都好而照单全收。但是,对于这些著作所阐发的是否是真知,并不能单纯由语文教育者这个群体所断定。因为这些知识多出自其他学科专家,所以首先应由其他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对其合法性进行确认,然后由语文学科专家从课程与教学论层面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二,所选知识是否适合汉语言教育。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支撑其进行的知识也必须是符合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特点的知识,如果简单照搬套用,必然会水土不服、削足适履。现在一般研究者已意识到学习汉字、汉语要用符合汉字、汉语特点的知识。可是,一旦拓展到整篇文章的阅读、写作等,这种母语教育意识就开始弱化。例如,在语文阅读知识重构运动中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做法,就是积极引入西方的叙事学理论,视角、虚构、隐含作者、叙述者、叙事时间、话语模式、故事、人物、情节、叙事语法等知识,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基于西方叙事文学总结出来的知识是否可以解读中国固有的文本样式呢?很显然,有时是难以解读的。因此,目前有必要召集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科专家会商,对各种知识进行判断、筛选,以确保这些知识的合法性。

2.知识的适宜性

如果知识来源合法,那么接着就要考察其在实际教学中是否有用。判断的标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对学生的知、情、意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否产生正向的效果。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相当于建筑工人所用的支架和工具,没有牢固的支架、合用的工具,就无法施工建设。例如,阅读时如果不具备文章体式方面的知识(其他语文知识)就很难准确地理解文本,因为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及其他应用文体各有不同的体式,只有根据这些不同文本特有的体式方面的知识才能运用相应的理解方式(方法),如不能把小说《孔乙己》当成诗歌来读,不能把诗歌《乡愁》当成剧本来读,因为在《孔乙己》中我们找不到多少意象、意境、节奏、音韵等诗歌解读要关注的重点,在《乡愁》中找不到台词、舞台说明、激烈的矛盾冲突等剧本解读要关注的内容。阅读教学往往就是凭借范文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以后解读同类体式的文章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构成要素),所以这些知识对解读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以前语文研究界提出的语文知识教学要遵循的三原则相似,语文知识的选择也要遵循“精要”“好懂”“管用”三项原则。不过,目前从其他学科引入的课程知识往往是繁复、难懂、无用的。以叙事学知识为例,其中关于叙述者与隐含读者、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虚构与真实等术语的内涵及两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文艺理论界尚存分歧,一般语文教师怎能掌握?即便语文教师能掌握,是否有必要将其全部传授给学生?换句话说,学生叙事学知识的掌握,是否可能、有必要掌握得如同教师、学科专家及文艺理论专家那样全面而精深,其实用“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来解释叙事的角度,比“视角”(内部视角、外部视角)更符合“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

3.知识的时效性

知识是生成的,往往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形、转化。以文学为例,盛唐的时候词这类文体还没有出现,当时不可能产生用以解读词的知识;同理,宋代不可能有用以解读散曲的知识,明代不会出现解读白话文的知识。又如,五四之后大量翻译文学进入中小学国语、国文教科书。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相应地为了解读这些不同时代的文本就需要相应的不同的知识。正因为新的文学样式、新的语言现象的发生,才会产生相应的对其进行理解与运用的知识。因此,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除旧纳新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永远不可能停止,只能呈现暂时的确定的状态。由此看来,重构语文课程知识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也并非完成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

二、对未来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路径的设计

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程序应该首先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然后制定明确的选择原则,在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初步搜集之后再进行严格审查,并经过教学实验进行检验,将其中一部分吸纳进语文课程标准以确立其合法性。

1.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

目前重构语文课程知识者绝大多数学科背景是语文教育,因为缺乏文学、语言学等背景知识,所以难以对这些知识的合法性、适宜性等做出合理的判断;因为对这些学科的隔膜,也造成语文教育研究者难以通过特定的组织和表述方式使已选用的这些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接受的语文课程知识。这和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研究界情形有异。国文独立设科之初,1908年商务印书馆相继出版的我国最早的文选型国文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和《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者林纾和吴曾祺,就分别著有研究古文作法的著作《春觉斋论文》和《涵芬楼文谈》。《中学国文读本》的“凡例”称:“本书于文中之大节目处特加圈点并附评语以引起读者之注意”;《中学国文教科书》则在“书眉加以细批,题下略述评语”,其题下的评语综述文章的主旨、内容、风格或成就,书眉的细批则关注其局部作法,其“例言”称,评点的目的在“言其命意所在,兼及其经营结构之法”。两位编者分别在这两套教科书中以批语的形式将自己所建构的古文作法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从事文学、语言学的学者如黎锦熙、陈望道、钱基博、傅东华、罗根泽、胡怀琛、孙工、叶圣陶、夏尊等积极编写教材,借助教材的编写把文学、语言学等学科建构出来的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这首先就基本保证了知识来源的合法性。此外,由于这些学者介入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所以他们也研究中小学的教学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知识转化的适宜性。因此,为了保证所重构的语文知识的合法性,首先需要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应来自古汉语文学、现代汉语文学、翻译文学、语文教育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一流专家,尤其是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而且在研究语文教育时应转变立场,从自己学科出发来讨论语文教育,而不是就语文教育来说语文教育。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对语言、文学、其他国家母语教育领域里的知识进行判断、选择、转化,从而最终使其成为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

2.制定明确的选择原则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过程中出现的乱象与没有明确的知识选择原则有一定的关系。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拿来主义者“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这三项基本原则同样可以用作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原则。第一,“放出眼光”,就是在选择前要视野开阔,放眼古今中外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要清理我国历史上的语文课程知识。例如,有人提出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批判与重构,论者对“论点、论据、论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予以替换。之所以要批判传统的“议论文三要素”知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运用时容易导致写作者认为议论文写作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这就无法支撑驳论文、论辩文等需要证伪的议论文写作。[1]其实我国历史上对议论文的分类很细,写作要求等也不一致,如1920年左右出版的《江苏各校国文成绩精华初集》(邹东泰评选、毕公天校阅、上海扫叶山房与苏州振新书社发行)卷三中的论说文就分成说、问、议三类,“说”是明确单一的论点让写作者去论证,“问”是只提供话题让写作者提炼论点,“议”是同时提供相对、相反的论点让写作者去辨析。现在所说的“议论文三要素”是从1922年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提出论辩文写作要注意论题、证据、证明法式后逐渐形成的。如果能结合20世纪前期当时学生的作文集(以议论文为主)及所出版的大量研究议论文写作的论著来看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必急于“重构”而是适当地“回归”即可。第二,“运用脑髓”就是在选择时要判断准确。前述“精要”“好懂”“管用”并不过时,仍应是当下选择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标准。“精要”是指要选择对听说读写中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或者说是日后形成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好懂”指这些知识的名称、呈现、组织等均容易被接受,如果这些知识只是以新奇的术语出现,而不能准确界定其内涵,不能普遍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活动中,那么这些知识(概念、术语)的引入只能是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学习负担)。“管用”,既指够用,又指好用。师生在教学时,容易理解,通过一定的训练便能熟练地迁移运用。课程改革应该使得课程内容简要、明确、适合教学,而不是越改越繁难、含混、远离现实。第三,“自己来拿”,就是要主动选择、转换应用。语文教育研究者要有自觉的课程知识建构意识,主动联合其他学科的专家合力研制语文课程知识。一方面,要看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哪些是匮缺而不够用,哪些是陈旧而不够用。另一方面,要对传统母语教育的库存进行清点,对国外各类知识的清单进行研读,然后加以甄别、选择,看哪些该淘汰,哪些可利用。

3.进行科学的教学实验

已建构出来的新知识,虽然可通过设计教学案例来呈现,或结合课文来阐述,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教学检验、没有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这种知识仍有可能是“无用”的。1925年,教育家廖世承在报告道尔顿制实验时说:“自来教育研究,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权威的时期。例如有疑难问题,往往取决于名人学说或在上的意旨。第二个时期为研求的时期。有问题发生时,先多方讨论,然后折中群言,藉以探真相的究竟。第三个时期为实验的时期。先采取各人的意见,定为‘假设’,然后用科学方法,证明假设的确否。是三种方法,虽因性质不同,分为三个时期;实则相互为用,缺一不可。”[2]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也是如此,不能仅靠学者躲在书斋里从书本到书本研读,或在会议中交流讨论,而是要进行科学实验,让这些知识走进课堂,通过对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来检测其适宜性。如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许多“知识+选文”式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傅东华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夏尊和叶圣陶主编的《国文百八课》是其中的代表。1938年,叶圣陶撤退到重庆,在巴蜀学校重拾教鞭时所用的教材就是《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结果发现教学效果很差,他由此想到了该书及《国文百八课》中所选择的知识的适宜性问题。1938年3月8日和5月8日,他在给夏尊等人的信中写道:“弟在巴蜀教国文,用东华所编之书,觉所选文章多不配十余龄学生之胃口,而所谓‘习作’者,讲得吃力而学生大半茫然。我们所编的书大体与之相类,其不切实用自可想见。闭门所造之车难合外间之辙,今益信矣。至少初中国文教学还得另起炉灶,重辟途径也。”“‘百八课’题目来时,当抽余暇徐徐为之。我近来觉得书上讲得好是一事,学生是否能容受又是一事。象东华这部书讲得何尝不好,但学生实在消化不来,弟讲得吃力,而他们至多领受十之二三。我们的书大概也是如此而已。”[3]当然,教学效果不好有些并非因为语文课程知识不适宜教学,而是因为教师的教法不当所致,如清末现代语法传入我国以后,不少人认为教授语法可以有利于写作,所以语(词)法开始进入教学,但教学时多是空讲其用法,结果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如1911年安徽寿州蒙养学堂四年级国文科教员权骅在描述当时教学情形时称:“近日教国文者,有一种通弊,其授课时,遇然而等字,则告生徒,曰此转词也,遇也矣等字,曰此虚字也,或语助词也。即生徒还讲时,亦曰转词也,语助词也,诘以何为转词,何为语助词,则茫然矣”,他提出应该结合课文讲词性及用法。[4]这也告诉我们,合宜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出来之后,还需要研究如何培训教师,让其掌握呈现、解释、传输这些知识的方法。

4.适时吸纳进课程标准

近年来,有人批评语文教育界对文学界、语言学界研究成果的吸纳滞后几十年,这是很正常的事。首先,接受这些新的语文课程知识的师范生轮换更替要一个过程。其次,适当滞后也是有必要的。上文提到,知识的新颖不等于科学,在文学、语言学领域里有用的知识不见得在语文教育领域里有用,所以这些新的知识要先让多学科专家判断其科学性,然后再经教育界检验其适宜性,最后才能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的是,这几年不少专家批评语文课程标准缺乏以语文课程知识为主体的语文课程内容[5],使得教材编写、教学开展以及测量评价失去了标准。对此,需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课程标准对新建构的课程知识的吸纳有滞后的必要。课程标准之所以没有立即吸纳、规定这些新知识,是因为一方面说明制定者对其可靠性与可行性尚未有定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各界对此关注,促进各科专家投入研究。其实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运动,都是由从事语言学、文学的学者自己或教育学者通过编写教材的形式,将其他学科学者建构的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的,这些知识并没有在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中体现。最为典型的就是上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量由文学、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编写的“知识+选文”型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但是这期间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具体呈现教科书中所编排的语文课程知识。换句话说,就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呈现来说,这些教科书并非“照章执行”(课程标准),而是各行其是。然而,这些学者之所以“不等不靠”而主动大量尝试建构这些语文课程知识,是因为在语文独立设科、白话文教学、现代汉语新体系建构等几个关键时期,无法用旧有的知识去支撑(解释)新的教学材料,或者说旧知识无法满足新课程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需要。不过,适时地将已证明科学、适宜的语文课程知识吸纳进语文课程标准也是有必要的。课程标准作为法律文件,首先具有法律的权威性。课程标准吸纳这些知识,既是对这些知识的科学性、适宜性进行确认的必要工作,便于统一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基本认识;也是促进这些知识通过师范生培养、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等多种渠道去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课程标准也具有学术性。作为学术性文件,因为其内容涉及多种学术问题,而学术需要不停地进行证明与证伪、批判与反驳,所以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很自然的事。

综上,就语文课程知识缺失、多变等特点及其建构的艰难程度和时间长度而言,我们认为,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语文课程知识的学术组织或设立“语文课程知识研究院”之类专门的研究机构,促使多学科成员长期投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J].语文建设,2012(1);“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J].语文建设,2012(6).

[2]廖世承编.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2.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7,141.

语文知识论文篇3

1.引言

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焦急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高永晨,2006)中,调查者发现如今学多原因导致今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够了解,因此就不能准确地道地应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系统地进行语言学习的地点莫过于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也必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2.1文化错误影响语言学习的纯粹性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造成这些语言学习的障碍时多方面的。其中一重要原因就需要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同样不能孤立开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文化错误,这些文化错误大大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流畅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成为学生犯文化错误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汉语语句,英语句子中的语法成分有其独立作用,以谓语为核心来控制句内各种成分。涉及动作含义的句内其它成分要以非谓语形式或从句按规则与主谓结构相连。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

①I have many companions dream of going abroad.

②Although I tried,but I still failed.

这样的句子正是由于中国的思维习惯而生成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如果不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像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会继续滋生,学习地道、纯粹的英语将面临巨大障碍。

2.2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下意识地强加到所学的目的语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看作受某些内在的符号规律所支配。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所自觉意识。如果我们把语言这个最典型的符号系统作为模式,我们就必须努力排除视非语言符号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把注意力引向它们的内在结构及其约定俗成的基础。这样学生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少,进而不出现以下尴尬对话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③―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No,no!Where,where!

当然,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程度,要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造成的在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兼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2.3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即是“高分低能”的表现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程度、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因此与外国人交往时就很被动,这些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表现。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把社会文化能力列入交际能力中,这样跨文化能力就成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行的另外一种能力。在外语教育界,有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促使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3.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教材中不符合文化现象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的把握和运用。因此教材选编上要兼顾知识性和文化性,同时还要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生动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语文知识论文篇4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1]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Guessand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isyesterday''''spupil.(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doestheword“compass”mean?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Day),重阳节(Double-NinthFestivalortheElder''''s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point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Eve圣诞前夜SantaClaus/Father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carol在Christmas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buttercookies,fruit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isfromcommunication,isincommunicationandforcommunication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Ihappenedtoknowa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B.Whatisit?(什么秘密?)A.Betweenus,(你知,我知)Iwilltellyou.(我就告诉你)B:Surethin!(当然)A:HelenhasaffairwithSarah''''s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lineisengaged.(占线)Let''''sbagit.(先把它搁一边)Howbigofyou.(你真棒)Athousandtimesno!(绝对办不到)It''''suptoyou.(由你决定)Bigmouth(多嘴驴)Getdowntobusiness(言归正传)Noneofyourbusiness(不关你的事)I''''llkickyouass(我要炒你的鱿鱼)Iamallears(我洗耳恭听)Youpissmeoff.你气死我了。Takeahike!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ajerk!你是个废物/混球!Areyouinsane/crazy/outofyourmind?你疯了吗?Knockitoff.少来这一套。Youstupidjerk!你这蠢猪!.I''''mfedup.我厌倦了。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strongashorse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thestabledoorafterthehorseisstolen.“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dog幸运的人,topdog优胜者,underdog失败者,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dogsseldom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gooddogdeservesagood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Party的活动。

参考文献

语文知识论文篇5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知识论文篇6

摘要:本文拟结合语文知识教育的现状,对语文知识教育和精神成长教育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分析“淡化知识”趋势下的现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缺位、语文知识老化带来的种种尴尬和困惑,最后提出语文知识教学,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育;知识教学;成长教育

“语文教育”只是众多教育科目中的一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为了改革传统语文教育以机械、模式化的知识教育弊端,人们提出了“淡化知识,淡化文体”的观点,这给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的尴尬和困惑,让语文知识教育走向迷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语文知识教学缺位的尴尬现状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知识缺位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很多学生进入初中,拼音不过关,分不清楚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的成分更是模糊不清,到了初三,修改自己的文章,仍然丝毫没有动宾搭配不当的意识。到了高中,全然不知道什么是复杂单句,什么是多重复句,对语法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目前,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体验式教学”、“用生命去感悟”。一线老师受此影响,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实施中,往往就淡化了“知识教学”这一目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形同虚设。翻阅很多优秀教案,可以发现“知识”目标中严重缺乏识字、解词等知识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宣传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知识与能力”是人的躯体;“过程与方法”是人的中枢神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灵魂。这样的比喻,都在强调了三个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哪一个最重要呢?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操作呢?目标太多,当然会很多目标都无法实现,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语文课堂出现“非语文倾向”

课改以来的“淡化知识”的教育观念,造成“语文知识”集体“贫血”与语文课堂的“精神成长”至上的“非语文倾向”。国家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代表着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评等各个环节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语文课程的目标的规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钱理群先生对此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国传统的课程理论的目标体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首先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其次是能力的培养, 最后是情感态度。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它们基本上与此相符合。然而,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的作用,认为这方面的培养比学习和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因此目标体系应该首先是情感态度、其次是能力、最后是知识,也就是把知识和情感态度换了位置。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就直接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正是这类的观点指导下,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引起了很久的争论,也给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造成了许多的尴尬与困惑,而目前困惑最大的,便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对此,王荣生先生有过论述:“我国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的问题,由来以久。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内容上,亦即出在‘语文知识’上”。

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的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因而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语文教育,做为母语教育,更是工具中的工具,可以说,工具性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强。虽然,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这个表述争议颇大,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语文科目是基础,而语文知识,则基础中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果缺乏语文知识,接触再多的语文材料,语文实践也只是让学生感性地知道“果”,却不明白“因”。在一堂课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必然涉及要引导学生分析某个词语生动准确,修辞方法用得好,然后学习借鉴,用来自己表达,同时避免语病,使表达更得体而生动。但是,在这之前,必然要涉及对学生的词性、句子成份的语法知识的教学,及修辞学等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到句子好,精神上感悟认同,得到收获。这样的语文实践,也才有意义与实际的价值。这里,把语文知识比做是“米”,如何运用是“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语文知识缺乏,又谈什么运用呢?难道抽象思维的“感悟”教学,“语感教学”真能够取代“语文知识教学”吗?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开展各样的非语文活动,并美其名曰是“语文综合实践”,热闹之中似乎重视了“精神成长教育”,但是却完全忽视掉了“语文课”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语文课上成了艺术鉴赏课、表演课,看似热闹有生气,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呢?据此,语文实践,也绝对不能取代语文知识的教学。而语文知识教育,应该和精神成长教育同等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要重于精神成长教育。

三、支撑新课程的“语文知识”缺位,造成语文知识教学实施的困境

语文知识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很重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对于知识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语文课上得越来越花哨与热闹,但是,给人感觉却不是语文课,一堂课热闹下来,感觉很空洞,根本原因,就是语文知识的缺位。

那么,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呢?对于很多一线老师认为的重要的“语文知识”,就是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对此,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我们找到这样的说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语法知识仅仅是了解,当然谈不上运用。语文知识的“随文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随意的,零散的,或者是淡化了到遗忘的程度,以致新的课程教学需要新的知识来支撑,却迷惘于“什么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匮乏与老化,是语文知识教学上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虽然语文研究的理论界提出很多新的观点。如“语感论”的提出。甚至对语法教学,王培光先生还用了“潜藏式语法教学”、“明示式语法教学”等理论术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语文课程的知识教学,又有多少实际意义?我想,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包括一些语文教育研究者,看见“语感”,也会理解为“让学生去读吧,去说吧,去写吧”。韩雪屏先生在《呼唤语文教育本体研究的回归》一文中写道:“不结实的知识概念体系难以支撑高大的教育理念框架。华美的理念外衣终将覆不住苍白虚弱的躯体。多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转动,而并没有真正触及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质――知识的除旧布新”。

孙介振教授在2001年发表的《改革力度很大,编写水平太惨――初评新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概念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小说,除了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就没有什么可教了;诗歌除了感知、背诵外,就轻描淡写一下体裁等表面知识。现在的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主题单元设计,顺应“淡化文体”的趋势,却仍然兼顾“知识体系”,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对于说明文(科技作品)的编排。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三、四单元的课文编排,三单元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单元,三篇都是比较标准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而另外两篇则是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则是“科技作品”,除了《你一定会听见》是随感式的小品文外,其他的课文,都是标准的科技说明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对文体知识的介绍,教会学生区别文体,仍然是列为知识教学目标里的重点。我们可以引用李景阳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有一段话:“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不必弃之如敝屣。而且我们也不主张将天下的文章纳入旧式中药铺的抽屉格,非此及彼,不容混淆。事实上常有一些文章的文本因见仁见智而相对模糊,从这一点而言,‘淡化’些也无碍大局。但文体分类毕竟是文本之大事,自古以来,分歧和争论虽无休止,可终究形成了不少共识。在没有更成熟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尽可以继续沿用。”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看问题应该抓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当然应该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这是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人的躯体已经不存在,那中枢神经与灵魂又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能力基础的学生,会很好的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当然,学习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来选。

语文课程,是属于人文课程,语文知识的内涵也很广阔,并且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属于语文本身的知识,最基础的“语言”这个范畴的知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使受教育者的言语能力更进步,也才能够更促进精神成长的教育。如果失去这个基础,精神成长教育也好比是“镜中月,水中花”,给人一种虚无飘渺之感。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抓学生的知识教育,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此,精神成长教育,才不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参考文献:

[1]王四军.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6).

语文知识论文篇7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实现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知识迁移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学习重在知识迁移,立足课堂,功在课外。课外阅读也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则意味着放弃了语文学习的一半阵地,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好阅读的基础,使学生懂得各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起到举一反三效果,那么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真实阅读能力的练武之地。同时,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迁移,反过来又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历史、游记等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它们可以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从而滋生民族责任感。比如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横行霸道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能增进我们的文学素养,遨游于这些作品中,我们会懂得真、善、美,会变得爱憎分明。阅读礼仪方面的书籍,我们知道如何梳妆打扮,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变得仪态大方,举止高雅,谈吐不凡。目前,高中学生作文的最大弱势在于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说教,语言苍白,而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可以捕捉、洞察当今时事,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做到言之有物,同时也可以填补语言的空白。学生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适当摘录优美的语段、名句名言,则可以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不少的亮丽的风景线。

二、课外阅读特征

语义课外阅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面:(1)灵活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两个面:阅读时间上较少灵活.其不受课时时间限制.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阅渎环境上不受阅读地点限制,可结合具体的阅渎需耍灵活选择,可在阅览审、路边等等;此外,课外阅渎内容的外延具有无限扩展性,天义地理、趣味文学等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有益的都可以阅渎(2)自主合作性。语义课外阅渎既是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又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的统一过程。因此,在平时学生进行深外阅读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在充分地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化的阅读方式,共同促进阅凑疑难问题的解决。

三、知识迁移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1.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提高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尽管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果却是无论考上的,还是落榜的,多数学生语文实际能力并不强,难以适应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紧张无暇阅读课外书籍,不能使课外阅读很好地促进课内学习,也是重要原因。

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问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问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才能把知识学活,从无头绪得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无论对学习者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习者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好处。

2.实践训练迁移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笔者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形成共识,“中学时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美好”。实践迁移法是把在课外阅读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比如学了文章的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会不会自觉辨析,会不会运用,这就要进行实践训练。这种训练的迁移法分两种,一是再认识迁移法。可以从课内外文章中摘录若干段话,仔细辨析,进行概念上对号入座式的迁移,掌握其不同表达方式的标识特征。二是运用标识的载体进行仿写迁移,达到从形似到神似的练习,从而提高表达水平。这种迁移法也可运用到修辞、语法及整篇文章的写作上。这样,学语文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可操,目标明确,不再处于朦胧状态之中。这些均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莫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总之,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应该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自由性、探究性阅读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目的。

语文知识论文篇8

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基本上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双基”)展开的,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两大目标,在语文教与学中备受青睐。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态度的变化,容易使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知识问题产生疑问:语文课程还要不要知识作基础?语文知识与智力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究竟有没有关系?等等。

二、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语文课程怎么变革,笔者始终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不能为了强调提高能力、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不应该排斥基础知识,语文知识不应被淡化和割裂。离开了知识的依托,能力只是一副空架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哪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需的、应该讲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可以不讲的。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在高考中,经常会让学生辨别近义词、近形字的读音,多音字在构成不同词语中的读音等等这类题目,比如说,“再接再厉”与 “再接再励”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 “臀”和“殿”是怎么发音的,如果教师在平时不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那么在高考中,学生的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在现实中,则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语文基础知识的欠缺,念错字、写错词,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笑话。这些由于基础知识的欠缺而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出现笑话的事情,让人看了之后不禁心寒。

语文知识论文篇9

二、微博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2014年5月,“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河北省内八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调查结果为微博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调查显示,当前河北省内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组织效率不高,能每次都有意识地将各种渠道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组织的教师仅占14.1%;知识交流渠道狭窄,89.2%的教师表示最常交流的对象就是同校同事,与其他学校同行间交流甚少;尽管85.4的教师表示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反思和评价,但仅有11.2%的教师能够及时将该方面的心得记录下来,大量的信息没能得以及时保存,造成了有用知识的流失;拥有微博的大学英语教师较多,占80.6%,其中有31.3%的教师明确表示会经常更新,但有意识将其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极少,微博的娱乐用途大于学习用途。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调查结果仍表明将微博用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现实可行性。67.9%的教师认为有意识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很有必要,62.7%的教师愿意通过网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75%的教师认为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渠道之一,且有89.1%的教师明确表示愿意尝试学习利用微博进行系统的个人知识管理。

三、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模式设计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共包含四个部分:

(一)理论基础

1.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主张知识的形成是透过同一社群的人贡献不同的能力,相互磋商、讨论、辩论、妥协,最后获得共同一致的知识。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微博与其他人进行知识经验共享,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知识的给予者或接受者,在知识的互动与交流中,逐渐将知识建构出来,进而形成学习互动的网络学习社群。

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是“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它认为“有些知识领域包含了大量微弱的相互联系,一旦适当地加以利用,就能够通过一种相互干扰过程极大地扩大学习量。大学英语教师在利用微博进行互动时构建了大量的信息联系,捕捉这些信息在丰富信息量的同时能极大地激活内心的隐性知识,从而产生新的知识,达到知识获取、知识交流与知识创新的目的。

3.分布式认知

在分布式认知中,交流/对话是实现分布式学习,获得分布式认知效果(如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的必然方式。社会化是微博所普遍具有的特征,每个微博用户都拥有多维度的交际网络。且微博的社会化偏重人际交往,关注情感互动,用户彼此更加信任,忠诚度提高。微博的社会化成为微博促进的重要基础,是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微博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二)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个体知识,即体现自身独特个性的兴趣爱好知识;学科知识,既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也包含二语习得、课程设置等学科相关知识;教学知识,“就是应使人易于明白学科内容的表达和阐述方式”;背景知识,包括社会、国家、学校、家庭、课堂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即与大学生相关的一切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与大学生有关的知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布置。

(三)个人知识管理环节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环节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与传递、知识交流与共享和知识创新五个环节。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动态的,不是严格按照固定程序进行,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交叉进行。(四)微博工具平台微博功能丰富多样,可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根据其属性可将其分为三类:基本功能,包括加/取消关注、好友分组、搜索、标签、收藏等;个体社交功能,包括、转发、评论、@某人、私信、微博内聊天等;群体社交功能,包括投票、微访谈、微话题、微电台、微数据、微直播等。

四、微博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

在微博用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模式指导下,课题组对该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与分析,并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动模式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与经验。

1.基本管理

对关注好友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微博个人知识管理开始的第一步。根据微博内容的不同或关注对象身份特质的不同,利用微博分类工具将已关注人群按照“英语教育学习”、“专家学者”、“新闻访谈”、“朋友”、“学生”等不同的关键词进行组织,以便于第一时间分类查找。这种组织不仅是对关注好友的管理,同时也是对相应微博的知识进行了初级程度的分类,使知识从来源角度变得更加有序。

2.知识获取

在微博内获取有用知识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搜索引擎。新浪微博提供的搜索功能不仅能对整个微博站内内容进行搜索,还可对自己微博内某一关注小组或某一个体微博内容进行单独检索,以保证内容的可靠性和检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在一开始对关注好友进行分类组织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还可根据网站提供的高级筛选功能对已检索出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2)二度查找。通过查看关注好友都关注哪些其他人的二度寻找方式,获取有用的知识。(3)推荐功能。新浪微博每天都会推荐“感兴趣的人”和“热门话题”,也可通过此功能获得最新的信息。

3.知识组织

个人微博建立之初是对人际知识进行组织,接下来可通过“话题管理”和标签功能实现进一步的微博内容分类组织。为了保证信息的共享性,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所需的知识结构,在个人、转发和收藏的每一条微博前均加上统一的“#语法知识#”、“#词义辨析#”、“#口语精华#”、“#教学法#”、“#教师培训#”等不同话题内容。点击此超链接,既可获得新浪微博站内所有同话题内容,又可通过新浪提供的进一步分类功能找到课题组教师以及其他关注好友的所有同类标签内容,此组织方式十分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共建。同时,课题组成员也需为自己发送、转发和收藏的每一条微博加入同样题目的标签。话题组织和标签组织的区别在于,点击前者获得的是整个网站内的所有相关知识,点击后者得到的是自身微博的知识组织。

4.知识存储与传递

(1)知识存储。利用微博自身具有的微博库来存储知识,即微博的“”、“转发”、“收藏”功能。新浪微博不仅可以发送140字内配有图片、视频、音频、网址链接等内容的微博,也可以通过“长微博”功能,最终以图片形式一万字以内的文章,这些内容都将长期存储在新浪微博数据库中;新浪微博开放API功能,只要在其它任意网站嵌入新浪微博分享按钮,用户即可一键将在其他网站上获得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课题组教师经常从普特英语听力等英语学习网站获得教学材料,只需要点击网页材料下方的按钮,便可将所需知识分享到自己的个人微博中。(2)知识传递。从知识传递方式的角度看微博可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短信、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式进行或评论、转发或回复等;从知识的类型角度看微博可传递包括文字、图片、视/音频、网址链接等;从传递时间的角度看,微博知识传递可谓是“零时间”传递。

5.知识交流与共享

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可从微博的基本功能、微群功能和API功能三个方面探讨。(1)基本功能。微博的出现,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微博提供的“@某人”、“评论”、“微访谈”、“私信”、“投票”等功能都为知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例如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博主“新浪每日英语推荐”题为《学英语十几年无障碍交流者不超过5%》的投票,具体如图2所示:该投票共吸引了520人参与,转发42次,收到评论10条。在参与该投票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某人”功能将此条微博转发给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并通过“评论”和“私信”等功能,针对此话题与周围同事、同学和广大网友进行了深入探讨。(2)微群。加入“微群”可以建立同好人群的交流圈,使话题聚拢在微群内,交流更具专业性和深度。如课题组所有成员以及后期参与实践的教师均加入了名为“大学英语教师交流角”的微群中,截止到2013年9月18日该群共有158名成员,除日常文献书籍等知识信息共享外,该群每月设置一个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讨论话题,供群成员交流讨论。(3)新浪微博开放的API功能提供了“分享按钮”,只要将微博分享按钮嵌入到用户的网站里,访客点击它就能将网页分享到微博,分享给他们的关注好友,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知识流通速度和共享的频率。

6.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前提首先是思维创新。思维,也就是思路,决定了出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改都进行到了关键时期,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创新。对于微博而言,知识的关系以评论为基础,用户在微博开放的环境中能够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情感、经验、技巧等隐性知识,并且在对同一话题持久、深入、广泛的讨论过程中能够对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知识。微博平台记录用户的“足迹”,而这种记录方式是可以非常方便回顾和反思的。用户可以在微博中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其他粉丝可参考,亦可做出评论,而粉丝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就会取得进步。同时,随着微博知识的不断积累,用户还可以在阅读自己微博的过程中复习或品味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甚至达到知识创新。

语文知识论文篇10

中小学是学习掌握汉语言基本功的阶段,在小学认字写句的基础上,初中语文的侧重点是掌握基本文体知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和学,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对于培训学生的语文读、写、说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都至关重要。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既不能纯粹教条地死记硬背海量练习,也不能轻描淡写地不当回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持续积累、感悟运用、探究实践等过程而掌握运用语文技能的规律。现实教学中,不少同仁把新课标强调语文的读写说能力理解为不用再在基础上下功夫,靠网络搜索,靠大量的课文分析、阅读写作就可能代替纯粹的语知学记。笔者不赞成这些观点,坚持持认为语知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基础内容,应当相对独立,形成体系,并探索方法,努力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夯实基础,掌握丰厚而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我教出来的班级考试时语知部分失分相对其它班级要好得多,语文卷面成绩也总体上好于其它班。说明注重语知教学仍然十分重要,具有长远意义。

一、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学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同仁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新思维的启发,注重探讨文章内涵、分析文章语言,注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说”。这固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但也相对削弱了对基础知识和训练,因而出现了不少能说不能写,错字、别字连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差的问题,不少学生在中考的时候由于语知功底不扎实,不仅影响语知得分,而且影响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事实说明,我们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重的现实条件下,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进初中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拼命抓“双基”训练到放弃基本语知训练,都是没有把初中语文教学语知、阅读、口语和写作四大部分放在一个系统里统筹兼顾的结果。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法和基础知识安排上有了很大改变,在各册中安排了记叙、说明、议论等语法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一般都是相关课文的最后,使得一些同仁把它们当成附录对待,让学生自学了事。其实有关部门如此安排的目的是要加强语知学习,而不是降低语知地位;学语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写作,写作好除了有“话”可说之外,还要掌握怎么说“话”,这也是每课后面语知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放弃了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学生就难以系统地、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规范化”表达意思的能力。

学好基础知识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些同仁误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有意无意地放弃基础知识的教学,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查词义”,通过教案记语知,照抄照搬网上一些现成的语知整理作品,不从一校一班的实际出发整理语知并讲透语知,使得学生初中三年后基本的写字、造句、解义能力没有明显长进,纵然有思想、有见地,却没有很规范的表达能力,同样是素质的不完全、不协调。

二、在整理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是说,还是写,都需要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之上,都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才能够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强调积累,就是要强调读背,强调练习,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也使得一些同仁抓语知积累时不那么理直气壮,甚至随波逐流。事实上,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语文功底。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积累方法上要努力探索,努力提高积累的效率。

首先,明确整理积累的内容。初中语知应突出四个方面:一是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二是文体知识。包括基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一般常识。对不同的体裁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其内涵。如说明文就应该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的顺序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文的结构是什么,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等。三是文学知识。包括基本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内容。四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有很多知识点,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积累整理的好习惯。比如: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常见的文言句式等等。

其次,老师的主动整理至关重要。初中生面对一大堆语知内容,往往措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掌握。老师的整理和引导至关重要。要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把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三部分架构理出来,可以用表格或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归纳、归类,从宏观上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千万不能把整理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尽管学生素质各有不同,但老师的统一整理对学生可谓事半功倍。

三、在运用过程内化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目的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又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要想真正让这些知识“烂熟于心”,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用”的过程中来巩固。

首先,加强语知训练。熟能生巧,训练以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十分重要。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对最基本的字、词、句、篇、语、修、文等基础知识,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加以科学训练。要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巧妙地设计各种类型和类别的练习题,通过做练习,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应注重多角度、多方位;练习后要注意反馈,讲析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有所获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应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符合中学生好动、猎奇的心理,能创造各种情景和条件,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因此要巧妙地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语文知识活动,比如拼音比赛、猜字谜比赛、书法竞赛、查字典比赛、改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竞赛、修辞手法竞赛、对联诗词竞赛、文学常识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等。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学习语知的兴趣。比如可以将语文基础知识编成歌诀,如词类歌诀、句子成分歌诀、句子语病修改歌诀等,这样学生读起来感兴趣,记起来简洁易记;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受生活的真知、美的情景。

参考文献

[1]郭世才.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浅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

[2]苏凤新.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

[3]苗刚.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点滴谈[J].新课程.中学,2011(11).

[4]范秀玲.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8(8).

语文知识论文篇11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变育人模式,提高人才的素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不像以前的教学大纲那样,把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单独地加以限定,而是在课改理念下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把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掌握和理解上,摆脱了传统的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性转移。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语文知识是语文现象与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是进行语文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十分重要,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还很浅,很少经历生活中的坎坷和艰辛,对课本中的社会现实的描写可能也不是很理解,所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帮助他们理解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境界,而不只是侧重对知识的传授,否则学生就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语文教学应该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教学主体,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对很多知识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和理解,做不到学以致用,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和语文教学的方式有关。初中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语文需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呆板。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过渡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教学时期,教师应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但是,教师为了图方便或者教学观念落后,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得不到更新,学生感到厌烦也是正常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学生读写的能力不强。网络技术的推广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冲击,他们经常选择在网上寻找文章,最常见的就是作文部分,他们往往倾向于向网络寻求帮助,不自己动脑去写,最终导致他们读写能力的下降。

三、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似乎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缺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将教学变为学生问答一体、教师补充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答疑解难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2.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就是改变教学模式和手段,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修养、总结教学经验外,还应该结合工作的实际,实事求是的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并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再提高,要学会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培养的就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问题,因材施教是必要的,不能把所有学生放在一个层次上,因为他们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兼顾全体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3.创新教学环节。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答疑解难,但是也应该重视教学环节的创新,要改变教学环节局限于课本、照本宣科的现象,避免所有的教学环节由一人主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喜欢的,要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学习知识记忆深刻,通过脑、口、心的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之前课程教学过分注重书本知识、机械训练、教条主义的教学缺点,教材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的引导,课本上的课文注释和练习应该少而精,发掘课本中的精华,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避烦从简,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要认识到语文不像历史、地理那样只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需要他们的理解和体会。

语文知识论文篇12

1.关注个人语文知识:新课程给我们的启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是针对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言的。传统语文课程只是从“知识与能力”单一维度提出目标要求,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了,强调“系统与完整”是自然而然的事。新课程就不同了,“过程与方法”关注语文知识是如何生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语文知识对学生可能具有的兴味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不再只是关注语文知识本身,关注所谓的语文知识体系,而是关注语文知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成长中的学生的关怀取代了对语文知识本身的关注。学生面对语文知识的情感态度、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生命体验以及如何去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是新课程大力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关注语文知识的个人意义,或者说,关注学生的个人语文知识,是新课程的内在精神和深刻理念。

或许有人要问:新课程只是关注学生的个人语文知识,那么语文知识就可以随意化了吗?不是这样,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

1.1 关于个人语文知识与公共语文知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普遍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关系问题,它涉及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知识观的关系问题。现代知识观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后现代知识观是主观的、境域的和价值的。笔者以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着某种依存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说,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的作品本是鲁迅自己创作的个人知识,因为发表流传开来而成为一种普遍知识。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普遍知识)在其产生之初且未经传播的时候基本上是个人知识。学生学习课文,只有将“普遍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才能实现经验的改造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1.2 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控制的关系问题。新课程下的学生阅读是一个视野融合的过程,但“融合”绝不是片面的“超越”。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语文知识进行协调,引导学生在对话互作用中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最终实现对个人语文知识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否则学生关于文本的“多元解读”就蜕变为“多元误读”。

2.选择与重构:课程层面的语文知识呼唤学理审议。新课程下的语文知识,主要不是列一个语文基础知识清单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知识不需要加以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淡化语文知识的确可能存在和导致某种危险。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就断定新课程因此有淡化语文知识的嫌疑。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知识(包括事实、概念、策略、原理、技能和态度等)应该是语文课程研究专家们认真对待的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编制的问题。笔者以为,当前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选入教材的“语文知识”具有价值,并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产生意义并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要倾心关注语文知识的结构体系问题,而是要大力关注语文知识的主题意义问题以及为使语文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生效,它该以何种方式向学生呈现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层面,语文知识面临一个选择与重构问题,要将传统语文课程中的陈旧知识清除掉,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新鲜知识选进来。这就需要有一个课程审议制度对语文知识的选择和重构进行学理审议。

新问世的多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研制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