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合集12篇

时间:2022-10-03 16:15:51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1

修行四步

一次性CLOSE(完成)的主要流程分四步:1、建立信任;2、发掘需求;3、提出方案;4、促成成交。

建立你和客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初次见面时自我介绍时要坦城,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平时要注意搜集客户信息,节假日时可发短信、赠送小礼物、举办答谢活动等来维系客户关系。如在中秋前,可以举办中秋品月会,推出免费送月饼活动。

第二步是发掘需求。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大事,但是人本质上是回避这些事情的,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事情。我们要为客户考虑,每个客户的身体、家庭情况不同,需求也会有差异。如何发掘客户的需求呢,可以设计调查问卷,用假如成交法:A、解决卖给谁――假如要买最想跟谁买,为什么要跟他买?B、解决买什么――假如要买,买什么?为什么? C、解决卖多少――假如要买买多少?让客户自己买保险。

第三步提出方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给出理财或保险方案。这主要看营销员的专业功底了,在具备保险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证、期货、会计等金融知识。因此不要仅仅满足于保险从业资格证,在工作之余保持学习的态度。

第四步是促成成交,这不是销售最后的一步而是最重要的一步。我经常谈到要主动及时,运用好十大促成秘诀――占编制促成法、好日子促成法、减额促成法、孤儿保单客户促成法、MIT促成法、仅差一单就晋升促成法、保险故事促成法、以保养保促成法、犹豫期促成法、保单年检放弃书促成法。以健康险促成为例,营销员在促成时可以说:“越早投保越省钱,健康之时当存钱,生病之时得用钱,一生平安养老钱,早保早受益,如果分20年或30年早交的钱可以买一份冰箱空调或彩电。”

团队三会

早会。在团队管理中,开早会就相当于我们做生意开门迎客人,你的出勤率就相当于活动率。每天都要有早会的主题,按照不同功能规划出不同的内容,比如知识、态度、技巧、习惯、团队氛围的营造。我部门早会第一天是业务推动,第二天是主顾开拓,第三天是增员主题,第四天是销售技能,第五天是快乐轻松周末!每一天需要有一位高管负责召集,小组人员负责实施。

产说会。每个做保险的人对产说会都不陌生,如何提高产说会的质量?牵涉到3个方面:会前,会中和会后。会前要做好事先准备,会务、主持、主讲的准备;会中注意纪律的维护、以及我们整个产说会MIT体验式销售,一次性CLOSE、整合营销;会后要做好总结,对客户要进行追踪,追单。活动结束后,不管客户是否签约,必须将客户恭送至会场门口,并感谢客户参与此次活动。为下次再接触打好基础。当然,很少有客户在活动中当场签下单,活动结束后的追踪就显得犹为重要了,追踪不到家一切白费了。会后整理资料,将客户进行分类:已签单客努力就户、未签单客户、未听完产说会就离开的客户。

社区客户答谢会。记住我们邀请客户参加社区客户答谢会的目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要获取客户信息。首先主持人在会上一定要强调:填写完资料,才能赠送礼品;最重要的要填是否曾经买过保险,是否了解保险情况;假如要买,跟谁买,买什么,买多少?本人配偶子女的名字,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等等。

Q&A

Q:钟总,您好!促成签单后,该怎样巩固?才能使客户签单后,犹豫期内不退保?谢谢!

A:1.告诉客户几天后出保单,在核保中需要客户配合做一些体检、财务告知之类的工作。

2.要发感谢短信;

3.保单下了之后要及时告知客户,并递送保单;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2

1.1 在维修场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汽車维修场地指的是维修企业维修人员的工作环境,包含维修车间、喷漆车间和钣金车间等。维修场地深深地影响着汽车维修生产的进程,而场地的安全性就直接影响着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如今,在维修场地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在很多的汽车维修单位,维修人员都会把需要维修的车辆集中性质的放在一起,要不就是在场地中随意安置车辆,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把维修场地搞得又脏又乱,而且很多车辆安置在一起也可能会引起大量问题。比如,在对某一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会生产出许多的氢气,我们都知道氢气是易燃物质,如果在这时氢气与蓄电池池极柱的火花相遇,就会造成火灾或者大爆炸。因为车辆自身是有温度的,把车辆放在一起的话,就会在维修场地形成高温环境,如果在这时发生氢气爆炸,其他需要维修的车辆就也会受到波及,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在维修人员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汽车维修生产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与此同时对维修人员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而维修人员操作专业技能的规范性则会深深影响车辆维修的整体质量,也会深深影响维修生产的安全性问题,如果相关维修人员在维修车辆过程中没有按相关的规则进行车辆维修,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车辆维修质量不过关,车主来取车时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维修人员会在维修场地中吸烟,这就会严重威胁人员安全。 

2 在汽车维修生产中可采取的安全措施 

2.1 必须强制性设立安全制度 

因为汽车维修所包含的流程比较多,而且每一个流程所需要的人员和工作内容都比较复杂,如果想要保证每一项维修生产的过程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就需使用责任制政策去落实每一个部门与人员的责任范围,这对于解决安全问题是非常有利的。 

汽车维修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就是优良的安全制度。每一个汽车维修企业都必须设立每一项维修制度准则,还要设立一系列与维修生产安全有关的制度准则,比如维修人员标准,设备检查等准则,这也是为了确保在汽车维修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影响安全的问题。汽车维修企业也要设立对应的相互监督制度,因为在汽车维修生产中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果想防范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政策。在汽车维修企业,要设立专业的维修监督部门,还有在此部门中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隔一段时间就要监督检查维修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维修场地等。在这个检查过程中需及时的发现还依然留有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 

2.2 在维修场地可实施的安全措施 

优良的工作环境是安全进行汽车维修生产的必要条件。汽车维修生产企业如果想要确保维修场地的安全性,就必须合理安排维修的各类车间。第一点,维修企业要对维修的车位与维修车辆的通道进行合理配置,要设立维修车辆的专用安全通道,以及转弯处的反光镜等,并且要在合适的道路口设立对应的标语和提示牌,对进出的需要维修的车辆进行集中管理。第二点,在维修场地中,必须保持实时通风排气的环境,而在其中的喷漆车间中,则必须建立专用的通风通道,这样可以把在喷漆时所生成的稀缺气体按时的排到车间外,这也是为保护维修人员的身体。因为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随时会生成氢气,在车间内不实时排出这种气体的话,就可能会发生火灾,所以按时排气通风对于保持维修场地的安全性是有好处的。第三点,维修人员在维修车辆时所使用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在完成维修后,这些工具都需按照顺序放置回原来的位置,这也是为了防止由于胡乱放置工具而引发的意外损失,第四点,由于汽车维修所需要的危险物品,比如清洗剂、制动液和油漆等,这些材料有一定危险性,如果不好好看管并放置这些危险物品,则将会危及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与维修人员有关的安全措施 

由于维修人员所具备的安全品质是确保汽车维修顺利进行的保障,汽车维修单位需加强管制维修人员,除此之外,也要利用两种方法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品质和技能技巧。首先,在维修人员开始工作之前,企业相关人员需把维修场地所在位置,还有工作职责以及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都一一介绍给维修人员,并通过培训教导等方法,让维修人员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通过实战演习等方法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其次,需参加维修专业培训课程,在课堂上维修人员可以尽可能的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维修技巧,让自己尽快熟练操作维修流程,同时也要学习安全操作规范,保证在操作流程中不发生错误。 

3 结语 

在汽车维修生产过程中包含的内容和步骤太多太复杂,而在每一个步骤和流程中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这些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威胁着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会严重影响汽车维修生产的流程。相关的汽车维修企业与单位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维修步骤,尽量杜绝不安全因素,使汽车维修生产顺利进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3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和要点

1.1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

变电检修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其间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检修的现场存在各种风险因素,这样就会给维修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在变电站的维护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危险点的综合分析,还要对维修人员本身和一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点做好周密部署,从而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变电检修场所的危险点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可以发现现场存在的一些危险点,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还要不断地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

1.2危险点分析的关键

首先,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现场实际的工作条件开展风险分析,对现场环境进行实地的勘察。比如对于高空作业,其存在的风险就是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工作,容易出现高处坠落的危险。如在带电环境下进行工作,危险点就是施工现场带电。如果在有害气体存在的环境下工作,其危险点就是有害气体容易吸入,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有害气体的危害,并且需要给维修人员配备一些安全设备。其次,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检修的设备和工具也存在一些危险。如起重机械和设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它可能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变电检修过程中,检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从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对检修人员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工作认真。对于一些检修人员的个人情绪,应及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他们存在的心理偏差。还要避免工作人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安全事故,还要克服恐惧心理,还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些技能,这将将会有助于他们的工作,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危险点分析的步骤

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检修工作特点和性质来进行分析,需要充分考虑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预测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对以前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总结和运用变电检修的工作经验,特别是要在一些典型的案例中学到经验,给我们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实际数据需要和以前的检修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够发现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参考。其次,我们还应该积极做好施工前技术的交底工作,

开展变电站的维护技术交底会议,具体分析实际维修站点的危险点,根据具体的风险合理安排维修的时间。还应该介绍全方位的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探索在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对危险点进行汇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在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现场危险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变电检修计划和现场的应急计划,这样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进行检修,使得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制定的应急计划中,必须做到能够明确各个小组的分工,如建立现场救援队、现场维持组和后勤组,还要制定紧急的路线,以便发生紧急事故,可以及时得到妥善的解决。

3 变电检修工作中危险点的安全措施

3.1做好变电检修的安全管理

在变电检修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变电检修工作能够安全有序进行。在变电站的维护过程中,还应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需要明确现场工作的分工,以确保工作能够平稳进行。检修人员应加强对现场工作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并严格按照变电检修工作规范进行操作。此外,在实际操的变电检修过程中,还应该对现场进行调查,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管理与控制。

3.2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

在变电检修过程中,需要做好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给检修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对检修工作现场进行勘察,充分了解现场村子啊的一些危险点,有针对性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拥有电力设备的工作环境中,需要保证电气设备在检修的过程中完全断开电源,并且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同时还要确保接地效果好,防止出现漏电的现象。根据变电检修工作内容编制工作卡,将应对危险点的安全措施填写在工作卡上,并根据相关的施工工艺及要求,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用红笔注明设备带电部分,确保检修工作能够安全进行。为了确保安全措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我们必须加强对安全措施的审批,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核。最后,还要做好检修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工作,对变电站维修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检修工作的经验,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变电检修的安全措施和检修作业的安全水平。

3.3加强检修人员的培训

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由于检修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因此,需要由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检修人员进行操作,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决定检修工作的实施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变电站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对管理安全性的培训,使企业领导能够重视检修工作的安全,对检修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在变电站中,企业还应该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做好安全培训的过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应急能力,确保变电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结语

在输电过程中,为了保证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变电检修。对变电检修中的危险点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维修人员及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4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75-02

一、检修队伍的现状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贸易联合企业,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始建于1958年,资产总额达200多亿元。三十亩地选矿厂是公司的一个主要生产单位,有员工563人,各类检修工256人,占全厂人数的45.50%,检修和维护着全厂价值12亿元的设备,分布在全厂6大车间。他们在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检修、日常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设备的增加,企业的飞速发展,检修工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积极性等,已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一些人对新设备不会修,老设备不愿修,只会换件和进行小的紧固、等一些基本工作。工人戏称他们为“换件工”。针对此现状,急需从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建立新机制。笔者认为应建立和推行检修工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对检修工实行绩效考核,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修工人技能水平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大锅饭”、“平均主义”使检修工缺乏应有的工作压力和动力。现今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缺乏应有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是有制度但流于形式,大家工资奖金一样多或差不多,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主观上助长了一些人不求上进、不学技术、不保质量、不服从指挥,上班就是“混日子”,混工资。没有工作压力,没有工作动力。

2检修工工作目标模糊,责任不清。设备检修很多情况下需要大家紧密协作,因而每个人的目标、责任难以界定。基本上是车间领导、班组长怎么安排怎么干,不安排就不干,希望少安排,甚至不安排。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少。极少数人甚至对安排工作有抵触情绪,有时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会发生一些摩擦。造成车间检修班长难当,检修人员难管。

3.职工技术水平下降,不愿学习技术人员增多。当前,尤其是青工学习和钻研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其原因是谁技术好,掌握的检修经验多,谁就干活多。更有甚者,以“我不会干、不了”,“让会干的干,能干的干”为借口推诿安排的工作,任务一紧,领导一着急,也只能让会干的上。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学习和钻研技术。

(二)深层次原因分析

以上现状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管理的问题,更有单位的风气或者说是文化问题。但大体上有以下原因:

1.缺乏对检修工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各个车间虽都有考核制度,但操作起来大多流于形式。有的是大锅饭,有的实行计分制度,在检修任务小、技术要求低时,勉强可以。但随着新设备的大量引进,设备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检修时间更加紧迫、检修质量要求更高后,计分难以执行下去,形同虚设。

2.检修队伍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车间不论大小,班组设置都是“大而全”、“小而全”。但近几年随着单位实行内退政策的执行,一些车间技术工人严重缺员,尤其是特殊工种,各车间各自为政。但如果全厂集中起来人员绰绰有余。不同工种检修起来工作量不一样,同一工种工作技术、态度区分也难。所以需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集中起来进行管理。

3.缺乏应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氛围,公司虽然推广了企业文化,但不够深入,没有触动员工的心灵,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应采取的对策

由以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知道,当前一些班组检修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种不全、任务不均、分配不合理、积极性不高,急需改变。笔者认为应该在厂内建立和推行检修工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对检修工实行绩效考核,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修工人技能水平和工作的积极性。

1.建立检修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选择而配置的人力资源体系。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在雇佣关系比较稳定的组织内部,供组织(雇主)和劳动者(供方)再次选择经济关系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检修工劳动力市场,就是以检修工作为劳动力为供方,以需要检修和用工的车间单位为需方(雇主)而建成的市场模拟运行机制,实行绩效考核,达到相对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目的,从而最终最大限度的调动检修工工作的积极性,利用用人单位的管理,确保设备得到最好的维修和高效运转。

建立检修工劳动力市场就要求打破检修队伍的条框设置,供方和需方可以跨工种、班组,甚至跨单位相互选择,最终实现检修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对检修工劳动力市场进行细分。需方购买检修工作为劳动力,其实是购买的检修工的工作质量。检修工的工作质量按工作技术和工作态度进行细分,简单地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工作态度好、工作技术水平高;工作态度好、工作技术水平低;工作态度差、工作技术水平高;工作态度差、工作技术水平低。

第一种类型的人最受用人单位欢迎,要让这一部分人拿到的报酬也最多;第二、三种类型的人,可以进行教育与激励手段相结合,让他们向第一种人转化,从而多劳多得。第四种人是处于市场淘汰的边缘,用方要多花心思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改变他们的劳动态度。

总之,用市场机制这个无形的“手”进行调节和约束,用经济杠杆进行刺激,达到检修工劳动力资源的优胜劣汰,最起码让他们的收益即切身利益达到与贡献挂钩的目的。从体制上、机制上改变检修工吃“大锅饭”,混日子,混工资的现状。

3.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要使检修工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规范和正常运作起来,就必须建立如下机制。(1)选择机制。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供方)和用人单位(需方)。需方有选择权、付薪酬权,供方有被选择权和按劳动取得报酬的权利。因为是厂内部的模拟市场,所以要界定双方的权利,既要考虑如何优化劳动力市场,又要考虑组织机构的相对稳定,所有的权利都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即需方与供方协商制定用人和薪酬标准,双方认可执行。(2)供求机制。需方要将所需检修维护的设备进行提前的明码标价,提出要求。供方根据自己能力即技术、态度进行标价。但一般情况下需方都占有利位置,但需方肩负着维护稳定的责任,所以对需方也是一种约束;供方由于要挣更多的奖金,也自然需要提高他的工作能力。所以双方的供求基本可以达到一致的平衡。(3)竞争机制。推行内部检修工劳动力市场,就是要引进竞争。那些态度好,技术水平高的检修工自然会被优先选择,对其他检修工也是一种压力。以经济杠杆刺激,那些技术水平不管、态度不好的,就挣得少,态度就会改变,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自然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4)利益机制。按照薪酬制度,让那些态度好、技术水平高的人拿到高收入,让那些贡献大的人拿到高收入;对那些技术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好,积极性差的,需方就不用,或少用,其收入就少,以利益来调节他们的工作积极性。(5)培训机制。企业有责任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需方要对供方进行每年各种形式的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技能。同时要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让员工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归属感。(6)约束机制。平等竞争,供需和谐,都需要一定的约束机制来进行规范。厂部作为领导单位要制定规章制度,对车间、班组、需方和供方都进行约束,达到双方利益诉求一致,责、权、利统一。

4.建立厂内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步骤。在国有企业里,在用人机制上建立市场机制需要一个过程,难度很大。按照其难易程度,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以车间为单位,建立检修工的专业化班组。按工种成立专业化班组,由班组负责其考勤、安全教育、劳动定额核定、薪酬发放。制定工作票,对每个人按照公认的标准进行标价。由需方下发工作任务单,核定工作量、工作价格,班组组织完成。作为每个人工作的收入。第二步,以车间为单位,建立检修工的主、副修检修制度。根据每个检修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公开进行测评,确定主、副修工。拉开主、副修工的工作价格差距,设备要检修时,根据任务、工时、耗用材料,确定每名工人应该挣多少工资收益。第三步,以厂为单位,建立检修工的主、副修检修制度。随着第一、第二步工作的展开,厂部制定主、副修工考核制度。对主、副修工进行资格认证,一年考核一次,重新确定主副修工,竞聘上岗,形成良性竞争。

5.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建立内部检修工的劳动力市场,模拟市场运行,实行绩效考核,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原则。(1)实行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工时登记的所有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准确。工作票、工作任务登记单是职工收入发放依据。是人民币的替代物。所以开具工作票时,必须如实填写。干完活时,车间填写完成情况确认单,供方、需方、管理单位三方确认。相互监督,如有争议,协商解决或者由厂部主管部门仲裁。(2)坚持工资收入差别化,但兼顾公平,保持稳定。鼓励员工提高技术,改变工作态度,但收入差距保持适度,要效率优先,但兼顾公平,保持稳定。(3)加强监控,鼓励竞争,实行主、副修工竞争上岗制度。因为主修理工收入高,副修理工收入差。对主、副修理工工作过程加强监控。月月进行考评,一般一年考核竞聘一次。个别特殊工种、个别副修理工表现优异或者主修理工表现太差的,可以随时更换,形成良性竞争。(4)建立健全检修工劳动定额制度。检修时,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检修时间、工作量的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应制定不同的定额制度,以更好地确定检修工的收入。制度制定要准确、翔实、便于操作。

四、效果评价及结论

建立和推行内部检修工劳动力市场,模拟市场化用工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必将调动检修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设备检修、维护和管理,将使设备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其好处有如下几点:

1.有利于加强检修工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劳动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实行内部劳动力市场化,实行主、副修工制度,合理的竞争上岗,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技术好的,当主修理工,收入高,自然有利于员工争相提高技术水平。

2.实现供方、需方责、权、利相结合,同时解决了供、需矛盾。需方劳动定价低的就没有人愿意去干,供方水平差的就没有人愿意用,所以双方必须合理制定相应的双方都接受的价格和服务。从而达到责、权、利的统一,解决供、需矛盾。

3.解决了不同班组、车间,工作任务的不平衡矛盾。成立专业化班组,服务于全厂业务,解决了过去各个班组人员、工作量不均的矛盾。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5

前言

当前,我国水电站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中小型水电站为缓解我国当前的能源短缺状况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保障电力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水电设备检,确保水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水电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一名水电站设备检修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为了保证设备完好率而进行检修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去控制控制检修安全管理的理念。一下就如何提高水电站检修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预防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目前中小型水电站检修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水电站检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故分析,并结合自身日常工作,笔者认为水电站检修安全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经验主义现象相当严重。很多检修师傅 ,现场检修班组组长及相应的负责人员、技术人员等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检修经验,但是缺乏对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管理的知识,因而在检修工作中只抓技术而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2、有些检修人员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自己干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谈什么安全管理就是多此一举。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3、检修作业缺乏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跟必要的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

4、忽略事前控制,许多水电站检修安全管理人员仅仅注重事后控制 ,当检修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和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而此时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二、中小型水电站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方案

1、重视对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的是各级主管领导心中必须要时刻关心安全管理工作,使其认识到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检修工作顺利开展乃至保障水电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并使他们意识到水电站检修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等等。对此应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水电站领导应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水电站领导只有关心检修现场安全问题,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使各级检修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目前许多水电站领导对检修现场安全问题认识模糊,对安全管理问题常常忽略,造成检修现场安全管理长期流于形式而未落到实处。对此,水电站领导应以身作则,严抓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使水电站全体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2)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水电站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者,如果他们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对此,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树立 “安全无小事”的工作意识,对安伞隐患、安全事故、危险源等问题要 “小题大做”,只有这样才能使检修人员提高警惕,重视安全问题。(3)营造安全氛围,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从往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每年的检修技改期间是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期,所以越是大修工作紧、任务重的时候,越有必要展开严格的全民抓安全的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安全从我做起”的氛围。

2、提升检修现场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目前,我国许多水电站检修现场各项技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很低,违章操作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也是造成一些检修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 因素。检修作业指导书能够科学地指导检修现场各项技术操作,如果能严格落实检修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要求,就能使水电站检修现场作业流程更为规范,检修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同时显著提升检修工作效率,从而大大提升检修现场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水电站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应联合检修技术部门推行检修作业指导书,依据检修作业指导书对检修现场实施全过程管理,从而使检修工作更为高效、优质和安全。

3、水电站在自身企业技术员工的管理监督方面还需要不断增强,完善管理制度。刚刚建成并开始工作生产的水 电站或刚刚进行重大维修过后的水电站,要在投入生产前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安全试验,确保在投入运行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水电站还要经常对企业的各种技术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使设备能在一个安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正常工作,尤其要增强对水电厂仪器仪表的监督工作。仪表需要准确无误的进行工作,所以要经常对仪表进行校验、调整、维修,防止仪表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差,使企业得到损失,使仪表能在一个完整准确的状态下工作。

4、养成良好的科学检修习惯

良好的检修习惯是避免检修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 ,对此应强化对检修技术人员的管理。检修人员在每天的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清理检修工作带来的废料及垃圾等,必须做到:完工场地洁净,做到文明施工,给生产现场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工作环境。对那些因工作原因移动过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及时恢复,杜绝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三、结束语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6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0044-04

个体户作为中国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市场的培育、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到现在。个体户正在逐步地走向衰落。历史和现实的情况证明,政府和市场是影响中国个体户兴盛与衰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个体户发展变迁的分析和研究也必须沿着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两条主线进行下去,这样才能把握住研究的核心。为了弥补社会学界对个体户经验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湘中X县为例。通过个案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个体户近二十年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试图从制度和市场的双重角度出发来对X县个体户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了解影响个体户经营的深层次原因。

一、政府权力经营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和核心任务,各级政府开始把经济发展作为核心工作目标。其中,GDP的增加则成为考核地方政府部门、官员业绩的核心标准。这种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束缚了政府的手脚,暗中转移了政府的部分工作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政府职能范围的不恰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政府部门的尴尬处境与权力经营

由于财政计划过高、“分税制”分红和税种、费用种类过多等财政体制方面的一些问题,X县政府不断地在公益部门和营利部门的尴尬处境中矛盾着,但为了部门利益又不得不想法设法地积极寻找“税源”以完成财政计划,政府的工作职能也因此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迫于政绩考核的需要,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虚报的GDP值增长财政任务加重地方税收任务加重第二年虚报GDP值继续攀高财政任务更为繁重一地方税收任务更为加剧第三年虚报GDP值再攀高……

在县政府下达的必须完成年度财政计划的行政命令的压力下,各部门深知完成任务并非易事。但任务是“死”的,各职能部门既不能偷、也不能抢,就只能是各施其法、各显神通了。作为政府部门,也许缺钱、缺人,但唯一不缺的就是“权力”,有权好办事。只要能“经营”权力,就能利用权力生财,维持部门生存,保障部门利益。

比如,2003年《新交通法》的颁布本意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严惩违法、违章行为,从而达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由于超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且超载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新交通法》加大了对超载行为的惩罚力度,目的是希望以此来对超载行为有所约束。然而,在X县,对超载的严惩却成了交警部门抓收入、抓效益的良方。他们运用对超载的处罚权来增加部门收入、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财政计划。这样一来,处罚超载以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被扭曲。被访谈的6名司机向笔者反映,他们因超载被罚款后从未被强制原地卸货,而是可以载着超载的货物继续行使。并且据他们讲,凭着罚款单通常可以“安全”超载1个月,在这1个月内只要出示本月已经被罚过的罚款单,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再罚。事实上,超载处罚单在X县已成为车主花钱买的“包月免罪金牌”。只是能否真正包月还得看运气,如果哪天碰上“严打”或者“运动”等“倒霉事”了,就算带上“免罪金牌”也照样被罚。实际上,目前X县对超载的处罚并未起到预想中的维护公共安全的作用,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交警部门创利、创收的手段。对超载的处罚除了让X县个体车主损失钱财、给职能部门创收外。难以起到教育与监督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一不仅误导个体车主,而且使干群矛盾激化。

政府部门“经营”权力也使得个体车主、个体汽车修理行的负担加重。在访谈中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普遍反映,尤其在最近几年,税费每年的增长幅度较大,在年营业额中的比例持续攀升,让他们不堪重负,有些老板因此不得不退出汽车修理行业。并且,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有时候县政府在完不成年度财政任务的情况下,个体户还必须缴纳“预收税”(即今年缴纳明年上半年的税,先支付后开店)以填补政府的财政空缺。过重的税费与不合理的收费给个体汽车修理行的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经营积极性,而且还阻碍了他们扩大再投资的行为。

2 政府官员的权力经营

政府官员作为掌控权力的主体,完全有能力将权力资源变形为市场竞争者所亟需的社会网络资源,只要准确地掌握了权力信息,竞争者便拥有了重要的社会资本。对X县的调查了解到,政府某些官员为了获得私利,也在运用权力资源进行,从中获得私有财产。

一是中饱私囊。政府职能部门的不少基层执法人员存在着收费、罚款不开票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权力在基层执法人员手中的灵活度太大。如他们可以决定收费和罚款的具体金额的多少,只要不超出核定范围即可。由于我国核定的收费和罚款的范围跨度太大,有些项目甚至有几十元到几千元的跨度,这样一来,就给基层执法人员提供了权力经营的方便,收费与罚款的主观性与不规范性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就是说基层执法人员到底收费、罚款与否,开票与否,收费、罚款的具体金额究竟是多少等问题很难查证,人为操作的可能性太大,没有积极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与监督。这样一来,个体户的钱被收上去了,但钱是否能全部进入县财政却是无法保障的。收费与罚款的金额进入了公共账目还是中饱私囊了,无从查证。这样的运行体制很难保证官员的公正不阿、秉公执法,反而会滋长腐败之风。

二是将权力变形为社会网络资源。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化,X县的个体汽车修理行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1992年,为了更好地规范个体汽车修理行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将修理行划分为一类维修企业、二类维修企业与三类维修企业,划分标准是根据修理行规模大小、技工人数的多少、检验人员的数量等指标进行归类。X县也根据此标准将该县的个体维修企业进行了划分。由于该县的生产力欠发达,该县并没有一类维修企业,只有二、三类的个体维修企业,但并没有完全符合标准的二类维修企业。这样,在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一旦被评上二类维修企业就意味着可以享受某些特殊资源与特殊利益。为了能被评上二类维修企业,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想方设法地“找关系”、“拉关

系”,通过亲戚、朋友、老乡等关系去与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建立网络关系”和“维持网络关系”。许多政府部门官员则利用他们拥有的权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因为只要他们开开金口、打个招呼,就能给个体汽车修理行解决许多头疼的事情,而官员也会因此得到回报,如礼金、回扣、礼品、名牌烟酒等。就这样,X县某些官员玩弄着权力经营的游戏,乐此不疲。

二、市场环境的影响

X县经济的整体衰退和个体车主、个体汽车修理行的供大于求所引起的市场竞争加剧是X县恶化市场环境的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他们的存在导致了个体汽车修理行阶层的向下流动和个体车主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

1 市场环境恶化导致个体汽车修理行阶层向下流动

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阶层曾经是风光无限,但90年代以后生意愈作愈艰难,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恶劣的市场环境导致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的从业者向下流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行业优势消失殆尽,经济地位下降。个体汽车修理行的经济收益与劳动付出之间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C谈到:现在一个月能搞2、3个大修就很不错了,而且因为开的店多了,大修本来是要收700、800元的,但是大家都把价格压的很低,400元就给修。90年代中期以前,1年总是能存个l万块钱,现在根本存不到钱。同时,相比较而言,其他行业的经济收益与劳动付出的比值在不断上升。甚至是那些在技术要求、劳动投入、资金投入等方面比修理行业要求低的行业,其经济收益与劳动付出的比值也逐渐与修理行业持平甚至更高一些。

第二。个体汽车修理行从业者社会地位下降,生活水平降低。调查发现,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从业者不仅经济地位下降,社会地位也在下降。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D谈到:以前还说修理工还有门技术,能赚钱,别人还瞧得起。现在修理工是最下贱、最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可能就比挖煤的好一些。并且,无论是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还是个体车主(“外人”),都对汽车修理目前的职业地位的评价较低,而且双方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他们对汽车修理行业过去的社会地位评价较高。可以看出,汽车修理行业的社会地位是下降的。不仅如此,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评价也甚低。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他们有极大的不满与失落情绪,这种落差让他们难以接受。

第三,个体汽车修理行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功能逐渐弱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颇具行业优势,想学徒的人趋之若鹜,还得想方设法地托亲戚关系、朋友关系才有机会进入。由于个体汽车修理行需要的徒弟数量较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也是比较强大的。然而,近年来,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普遍反映现在徒弟难招,数量少,劳动力的缺乏成为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之一。这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个体户的行业优势丧失,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第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学徒人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化,中国市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给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多样的就职选择,许多青壮年劳力被输出到广东、北京等大城市打工,月净收入不比一般的X县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低。可以看出,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化。中国市场的职业种类呈多样化趋势,人们的就业选择面也不断拓宽,汽车修理在X县失去了以往的行业、利润与声望优势,成为了冷门职业,个体汽车修理行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功能不断弱化。

2 个体车主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个体车主也面临着类似的境况。上世纪80年代,正是X县个体车主从零散的个体发展到社会群体的―个起点时期。那时候的个体车主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开车的”,但实则是“拥有社会稀缺资源的”、“富裕的”、“令人羡慕的”职业。由于当时社会物质缺乏、物流不便捷、交通运输落后,拥有汽车的个体车主们甚至有与政府部门进行互换资源的可能性。然而,时过境迁,个体车主已失去了以往的行业优势,收入逐年下降,职业地位逐步向下流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往支持个体车主形成与发展的外在结构性因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压力与制度压力像两块巨大的夹板将个体车主夹在夹缝之中。,

第一,制度的压力与市场的压力让个体车主左右为难。2003年10月审议通过的《新交通法》,主要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护交通参与者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然而,X县的个体车主却为《新交通法》的实施而伤透脑筋,尤其是新法规中对超载惩罚力度的加大,让X县个体车主难以承受。但他们又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不得不违反法律、法规,冒着生命危险与被罚款的风险,开着超过荷载量100%、甚至1000%的货车早出晚归,企图逃离制度的网络。制度的压力与市场的压力让X县个体车主在夹缝中喘不过气来。遵守制度还是维持生存的两难选择让个体车主处于矛盾之中。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矛盾之一:超载还是不超?

按《新交通法》的规定,超载是违法的,然而,现实却是市场给出的运输价格仅够成本(油费、汽车维修费、养路费、税费等)开支,几乎无利可图。在笔者的调查中,无论是个体汽车修理行老板还是个体车主均反映:不超载就无法生存,就算超载了,一般的个体车主一月也只有净利1000元左右。这个净利是冒着生命危险所赚来的。任何―个车主都明白超载会引发安全事故,他们因超载而丧命的朋友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却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铤而走险。在第+矛盾中,他们选择了超载。

矛盾之二:买报废车、组装车还是二手车、新车?

报废车、组装车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严重威胁车主的生命安全,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近年来政府着力打击报废车、组装车市场。而且对于非法贩卖报废车的违法个人和组织采取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轻者罚款、重则坐牢。然而,报废车却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刚性需求的存在。对于大部分不富裕的X县个体车主来说,尽管开报废车、组装车是很不安全的,但是很合算。第一,报废车便宜,对于手头上只能拿出1、2万元的车主来说,这是比较合适的;第二,买报废车易于收回成本,因为开货车本来就得冒较大的风险,花4-8万元去买辆二手车是否能收回成本是很难预料的,尤其是在X县经济萎靡与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第三,报废车万一被政府没收了,如果积极疏通关系,一般还是能把车要回来。因此,对报废车的刚性需求和部分政府官员的导致了根除“黑车”的可能性比较渺茫。在第二个矛盾中,个体车主选择了违规购买报废车与组装车。

矛盾之二:按规定对汽车进行安全检查还是浑水摸鱼?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新交通法》规定汽车每个季度都必须在二类维修企业作一次二保检修,检修合格后方能拿到由二类维修企业出具的二保单,4张二保单决定了汽车是否有

参加年检的资格。然而,在X县,由于交通部门对二保单的管理存有纰漏,这便为个体车主提供了浑水摸鱼的可乘之机。实则,二保单作为汽车检修的合格证应该是由公共部门来统一颁发,而不能由营利性的维修企业来提供。就如同企业的营业执照、合格证书一样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后颁发,否则,就会像X县的二保单一样成为市场流通的交换物,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价值,反而会搅乱公共秩序、阻碍职能部门的管理。正是由于二保单的市场可流通性,X县个体车主抓住这个漏洞,尽量地节省成本,部分具有安全意识的个体车主会坚持每个季度在三类维修企业作一次二保,然后在二类维修企业购买二保单,还有部分个体车主干脆省去了检修的步骤,直接购买二保单以应付检查。在第三个矛盾中,他们选择了浑水摸鱼。

第二,个体车主在市场与制度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在对市场压力与制度压力的选择上,个体车主只能服从市场,求得生存,然而,制度规章的存在对他们的结构性约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这一对矛盾中寻求―个平衡点是他们极力追求的目标。

在具体做法上,X县个体车主每天在政府部门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段内工作,也就是早上6点之前,晚上8点以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白天货车一般都是在修理店修车、补胎或是停放在自家门前,个体车主则在玩牌、睡觉、喝酒。一到晚上,大家便乘着夜色开车出门装货,直到深夜,早上如果起得够早,在清晨4点钟左右,你就可以看到呼啸而过的超载大货车在马路上疾驰。个体车主们就是这样在市场压力与制度压力的矛盾中寻求平衡点的。他们既不可能完全不顾及规章制度的约束,白天也出门运输赚钱;也不可能完全遵循规章制度办事,那样他们就难以生存,他们试图逃离出制度的天罗地网,寻求制度网络所覆盖不到的时空地带与空白点,顽强“抵抗”日趋严峻的市场压力与制度压力。

然而,作为政府也不可能完全地对X县个体车主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他们每个月会偶尔在非正常上班时间段内(早6点前、晚8点后)在某条私人车经常路过的街道堵车。由于时间是不确定的,不少个体车主也因此落入了法网。但是一旦有个体车主得知了内部消息,马上就会向其他个体车主奔走相告,让他们当天不要出去装货,有“险情”。尽管个体车主们迫于市场压力彼此间的竞争比较剧烈,然而。在对“外”方面他们却是异常团结的。他们就像是抗战时期的游击队,左打一枪、右放―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个体车主们面对市场竞争与政府制度的双重压力“在排斥中团结、在团结中排斥”。

三、结论与讨论

第一,政府权力经营和恶劣市场环境的合力对X县个体车主、个体汽车修理行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政府的权力经营导致他1门的税费加重、罚款过多,加上不定期的“关系费用”支出使他们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不堪重负;而市场环境的恶化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经营,造成了利润空间的缩小。政府权力经营和恶劣市场环境合力下的个体户面临着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不断升级的境况,利润在下滑,他们在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困境。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电力设备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要保障我们日常的安全用电以及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变电检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在检修现场,要做好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分析,以此来总结出全面准确的解决办法。减少潜在的危险,解决突发的状况,这样才能在保障人身安全、企业财产安全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效益,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 变电检修的概念

变电检修是指生产企业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降低设备正常维修的成本从而对电力设备进行的预防性检修作业。通过正常的变电检修使电力设备在保质期限内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在每一次的变电检修中根据实践经验和数据分析,提前对电力设备进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判断,从而制定下一次的变电检修计划,合理安排变电检修时间,这样既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出现故障的情况,也能适当的减少电力检修的成本。

2 变电检修现场中的危险点

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是指在变电检修作业中潜在的危险情况及突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状况,同时也包括环境、地点、设备部件等多方便潜在发生危险的部分。只有提前认真的做好危险点分析,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变电检修现场作业的危险程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

2.1 变电检修的重视度不够

在研究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前提下,首先就要让变电检修得到每一位变电检修人员的重视,因为这才是变电检修的基础,而在如今我国的诸多企业中,变电检修并没有受到企业领导及员工的重视,而变电检修人员也是对变电检修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在变电检修过程中,许多检修人员不够认真仔细,一些变电检修的重要环节没有完全的落实,甚至应付了事,而这样做根本没有达到变电检修的真正目的,对接下来的数据记录也会出现误差,而往往这些细节将来会成为电力设备最大的安全隐患。

2.2 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不够

在整个企业都重视变电检修的基础上,没有一名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变相检修人员也是远远不够的,个别企业为了降低雇佣成本,聘用专业技术不够的变电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或者没有对已有的变电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一些新技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在检修工作上并没有做到专业并且全面的变电检修工作,不仅影响变电检修的结果,更加是对企业和员工的不负责任。

2.3 电力设备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相比较而言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而这些地区的企业仍然有不少老旧电力设备,或许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是由于个别企业贪图一时的利益,导致老旧电力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在超期限的工作状态下,老旧电力设备的维修费用也是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换,所耗费的维修费用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在企业得不偿失的同时,也影响了变电检修的工作进度,并且也在变电检修中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4 变电检修危险点分析的不够全面

在变电检修现场中,除了客观因素上要注意的问题,在变电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更是要主观上做到对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全面分析。例如检修的地点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高空电力作业,在地点上就存在了安全的隐患。还包括检修的环境如何,在电力检修的现场不能出现,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或者有辐射的环境都会影响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力检修人员的自身因素也要适应检修工作,如果自身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都会影响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分析。

3 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

在变电检修的现场中和变电检修结束后都是存在潜在的危险性的,所以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变电检修的现场过程中就存在着诸多危险点,在之前已经提到的检修现场的地点、环境等对检修人员存在的潜在危险。如果检修不当,还会对以后在电力设备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所以,全面专业的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也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前进行分析。危险点分析涵盖的比较广阔,包括之前提到的对设备、人员、环境等危险因素,从而尽可能的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而在生产作业之前对变电检修现场做出危险点分析可以及时的根据分析出的数据来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即使出现状况也可以妥善处理。把设备、人员、管理等个方面可能引起的事故提前解决甚至是避免,变电检修现场中的危险点防患于未然。既可以保障在变电检修现场中检修人员的自身安全,又可以在之后的设备生产作业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突发状况,甚至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4 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的基本流程

了解并掌握要进行变电检修的电力设备的资料,包括该电力设备的基本参数和其特点。并结合现场环境进行危险点分析,通过检修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总结出相关的突发状况和解决方案。专业知识越强、实践经验越丰富的检修人员,分析的危险点就会越加全面和准确。

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要详细的做好数据的记录。虽然说很多专业的检修人员都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检修现场仍然要以数据为主,因为电力设备是在不断的更新的,所以,精确、详细的数据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数据也是要作为分析变电检测现场中出现潜在危险点的根据。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做好工作数据记录,造成变电检修数据记录的不准确、不完整,将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危险点分析,也会造成变电检修方案的设计偏差,影响的变电检修工作的进行,严重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变电检修的准确数据,进行危险点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完善的应对措施。将应对措施要完全的、准确的讲解给电力设备操作人员,在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应对措施的实施,而操作人员遇到问题也要及时与检修人员沟通,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危险点和企业的损失。

5 变电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5.1 加强检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首要任务就要加强检修人员的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危险点的发生,一名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他们的职业道德都是影响检修现场危险点的重要因素,只有明确的检修目的、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等才能做好变电检修工作,而要想具备以上几点,就要加强检修人员的管理,从主观上就要让检修人员懂得变电检修的重要性,了解到变电检修对生产企业的重大影响,甚至是对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从而才能保障变电检修的前提。

由于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检修人员原本所学习的专业技术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的,用旧的理论面对新的技术是行不通的,即使有丰富的经验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及时的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上来,顺应这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做出全面的、准确的判断。

5.2 增加电力设备的投入

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用电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满足现代化需求,我们要更新现代的电力设备,所以对电力设备的投资也是必要的,首先要对老旧电力设备进行更新,其次是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进行投入。前期的投入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从而降低变电检修的成本。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

6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技术带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尤其是现在的工业化生产已经逐渐取代了人工劳动力,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取代了人力成为了现代生产制造中的主流。然而,随着先进设备的投入,电力容量日益增大,使现代的企业在用电和电力维修方面遇到了巨大的难题,而此刻,变电检修又成了企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8

中国可以看做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自己不同的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不可统一而论。但是,对于现状来说也有相似之处。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大体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机维修网点处于无秩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农机维修网点基本都是个体经营,以获得利益为主,并不能真正地以农机维修为己业,而且没有合格的经营执照,不受市场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俨然如同一盘散沙,没有一定的监管秩序。第二,农机维修市场的营业网点只能承担大中小型农用机械的零修、换件、一般性保养和基本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管理,但是却不能承担一些大型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能等方面的修理和维修。而且,在维修上也只能局限在比较简单的浅层次维修,有比较复杂的问题出现时,并不能给予一些专业的判断和整治,这也是农机维修市场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第三,农业维修点设施简陋,比如说有些只有电焊和钻床等常用工具,在检测和维修上没有一些必要的设施,致使在维修上不能全面进行,维修的质量就显而易见了,而且,维修的服务质量也不能使顾客满意,会让人形成商家只为贪图利益的假象,进而对当地监管部门形成不满。以上是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至今以来出现的问题,而对于目前的现状来说,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在农业化思想指引下,各个乡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这就带动了一股兴建国营农业机械管理之风。近些年来,虽然农机维修市场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可以看出,现在农机维修市场的实时经济效益并不好,随着农业机械生产和流通的不断变革,农业机械修理厂在慢慢解体,相应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这一现象是维修市场偏向利益化的体现。

2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的相应对策

2.1加强农机维修人员和网点的技术培训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的主要凭借因素是农机维修人员和网点的技术。农机维修网点或是其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性不容小觑,他们的技术性过硬才能够使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变好,使农机维修效率变快。如何加强技术培训,首先要注重农机维护人员的知识更新,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是技术培训成功的关键。其次是在新机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农机维修人员采取送出去或请进来的学习办法,提高他们的修理技术技能,保证新机型得到正确的修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要将培训应用到实际上来,简单得说就是要让技术人员切实进行农机维修,上手去实践。最好可以进村入户,不仅可以应用自己的维修技术知识,而且可以方便农民,减轻农民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起到“双赢”的作用。

2.2对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政策扶持当今社会所处的时代,不仅对于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需要发展的平台来说,都需要所谓的政策支持,这是使这些平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手段。说到政策扶持,应该对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给予维修农机设备购置的补贴政策,大力扶持一批重点维修企业,提高维修质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而且,应该对农机维修市场提供一些定期的检查和更新的补贴,减少设备产生问题的可能性,将维修效率尽可能提高。

2.3农机维修做到三证齐全不光是农机维修网点,只要是维修网点都需要有证,这是维修安全的保证。而农机维修网点的三证一般指的是《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职业资格证》及工商执照,而且,要在店内粘贴各种规章制度、安全宣传标语等,对于维修设备要统一进行登记和记录,提供售后服务,而且,在供应网点要有推广许可、合格证等,对于零件等出入库房都要有相应的记录,最后在对账时这些记录是最重要的凭证。而且,货架上的标签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2.4设置一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技术网点的考核考核对于市场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定期进行考核,才可以对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有一个定期更新的过程,而且会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性有一个提高,还能增加实战经验。另外,可以有一定的表彰制度,对表现好的技术网点给予表彰,给别人做出表率。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9

1.维修检测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正在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朝着服务行业转变,但是,虽然发展形式上在发生着变化,而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维修技术手段等方面维持着原有的水平,定制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发展的并不完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信息反馈机制以及问题处理机制等都还有待完善,这样就导致出现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除此之外,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并没有得到总体上的改善,很多正在从事汽车维修和检测的工作人员素质还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足,所应用的检测技术手段和维修方式也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维修的主要方式还是以汽车零件的更换为主,虽然在汽车维修中检测诊断技术手段有所应用,但是由于这种检测诊断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所以很多中小型的维修单位并没有采用先进的检测诊断技术方法,在整个行业中还是以汽车维修为主要发展方向,汽车的养护发展的并不到位。

2.维修市场行为有待规范

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汽车维修检测市场准入制度比较宽松,实际管理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导致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业行为从而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维修和检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会造成行业信誉受到损害,主要是因为汽车制造技术和维修技术都在更新,但是,维修人员受到素质上的限制,维修技术手段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维修质量较差。同时,由于执法行为的不到位,行业中乱收费现象、以次充好等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了整个行业市场不够稳定。当前,从总体上来看,汽车维修检测市场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维护自身发展,很多企业都采取了违规经营等恶性竞争手段。一方面是在零件市场上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另一方面,维修行为并没有达到物有所值,大多数情况下的汽车维修企业都采取敷衍的方式进行维修,没有从根本上保证汽车的维修质量,这样不但能够降低维修成本,同时还能够保证有不断的客源。

3.信息技术有待提升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应用到了汽车制造当中,汽车的技术含量在日益增加,这样相对应的维修重点也在转移,逐渐从机械维修转移到了电子电路维修当中,维修方式对电子仪器设备与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尤其是很多汽车制造厂家也在生产相应的汽车维修中检测和诊断仪器设备,为推动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在这样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支持下,对于汽车故障的检测更加方便快捷,维修目标性也就比较明确。但是,这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汽车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成分越来越高,很多技术都是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所以,在维修时,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资料的支持,维修起来就会相当复杂,尤其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个汽车生产厂家对于汽车的信息资料管控较严格,非合作企业很难获得其维修资料。

二、我国汽车维修、检测的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发展模式都在进行着革新,所以,汽车维修、检测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的革新,原有的作坊式维修单位都会被一体化、高科技的维修企业所代替,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中汽车保养的发展势头也会有所提升。

1.品牌化发展

当今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品牌化的形式,所以,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行业的发展也要走品牌化路线。最有效的品牌发展方式就是连锁经营模式,这样的方式不但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发展的速度、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对市场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优势,相对于个体维修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发展方向,就比如,可以采取总部和分布相结合的连锁维修模式,总部需要选用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化维修企业,分部就需要选择具有专项维修能力的企业,这样总分结合的方式比较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总部负责技术创新、形象设计和推广宣传,维修设备需要选择高质量生产厂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保证设备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中间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对于分部而言就主要负责提升技术实力以及开展高质量维修工作,不但能够突破维修技术上的限制,还能够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2.规模化发展

规模化的发展需要以我国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为基础,在充分利用其人员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先进的维修技术,革新维修发展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抢占市场份额。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就是发展理念,只有从意识上认识到了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从行为上进行发展。因此,首先就应该进行理念的树立,之后,根据规模化发展的需求,精简人才队伍,引进先进技术,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汽车维修和检测的实际水平。同时,为了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规模化发展就要面向未来的运用网络技术设施管理、运用电子技术进行诊断,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3.技能化发展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10

电网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节省维修费用和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电网检修管理的总原则是以合理的成本,维持或改善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力求设备长周期处于安全可用状态,设备效率能保持或接近最佳状态。可见,电网设备的检修管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健康水平,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运行的安全经济性能,设备的维修费用和运行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目前,我国电网的检修体制和检修模式,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通过“两网”改造,大量的先进的输变配电设备进入电网的一个现代化电网逐步建立和形成,已逐渐暴露出大量弊病。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检修队伍缺乏竞争机制,一个供电公司有一个修试工区(所),有一支检修队伍,负责本公司的设备维修试验任务,吃成本和大修费,与世无争;二是劳动生产缺乏效率机制,一个公司的修试人员多少,省公司定额配置,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骨干忙助手们闲,忙闹不均,人浮于事,不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与市场经济的市场配置资源则格格不入,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检修成本高;三是缺乏质量保证机制,司是一个公司里的人,尽管推行三级验收质量保证体系,但是负责质量管理的生技部、运行工区(所)和修试工区(所),都归一个“老板”管,经济制裁难度较大,运行和检修工作质量缺乏制约机制;四是影响市场运行机制,不利企业“减人增效”,修试人员负责主业的设备维修试验,吃“大锅饭”,承担维修任务,不看重自身的信誉和形象,不看重检修质量和服务承诺,不看重检修工期和检修成本,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市场经济观念;五是检修模式

缺乏科学机制,我国传统的电力设备检修是实行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设备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其检修等级、检修周期均按全国统一的规程规定执行,检修项目统一,检修间隔统一,检修工期统一,检修管理要求是到期必修。这种传统的检修模式,不管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不管设备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检修.到了规定的检修周期,就要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显然,这种盲目的“过量检修”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现代电网发展需要的。总而言之,种种弊端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已逐步深化,厂、网分开,电网市场化运营体制已见端倪,改革电网检修体制及检修模式也是势在必行。

二、改革电网检修体制,组建检修公司的构思。

加快电网检修体制改革,组建检修公司是每个从事电网企业管理工作者认真研讨的重要问题。

1.组建原则:一是以地(市)供电公司管理范围为地理区域,组建地区性检修公司。检修公司职工基本队伍以市供电公司原有的修试工区(所)主要骨干队伍为主,辅以聘用其他急需工种或技术骨干作为补充,既“减入增效”,又充分发挥各方人力资源的作用,主要承担该地区范围的市(县)供电公司的220kV及以下输变配电设备的检修和技改项目的维修、改造任务;二是以省(市)为地理区域,组建省(市)区域性检修集团公司,承担500kV及以上超高压送变电设备的检修和技改项目,井和本省(市)的地(市)地区性检修公司组建成立检修集团公司,集中资源优势,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出国门。

在组建检修公司的改制过程中,始终要遵循“有利于安全和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利效益、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发展”的思路进行,以利于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

2.改制经济运作原则

电网检修体制改革要点是将设备检修项目市场化运作,检修公司根据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和“管理科学”的原则,营造新型的现代电力检修企业,促进检修管理现代化。检修公司和供电公司是甲、乙方关系,订立经济合同,互相制约,并且经济合同要规范,除项目、工期、文明生产和维修费用外,还要制订典型技术协议,包括质量标准、工艺标准和验收标准:典型的安全协议,规定现场人员的技术等级及安全等级要求、安全培训及考试要求、安全厂器具配备及安全职责要求等,要有明确的经济赔偿条款。

省、地(市)供电公司的设备检修管理,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检修计划编制、检修项日确定、检修质量监督、检修施工验收、检修费用控制(通过和检修公司订立经济合同)。供电公司的运行部门作为设备的运行主人,负责日常设备健康状况的巡检、维护及现场检修管理,扦参与对检修公司检修设备的质量验收;供电公司一般可以保留少量的继电保护、微机运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骨干人员,承担这些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总之,检修公司的经济运作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检修公司与各市(县)供电公司之间依据国家经济合同法规定发生经济关系;二是检修集团公司与省(市)电力公司间的经济关系:第一层是地(市)公司的经济合同鉴证人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公证关系:第二层,当项目是省(市)公司下达时或者是省(市)公司直管超高压设备的检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当承揽地方性项目时,则按经济合同法规定处理双方关系。

改革电网检修模式,实施综合状态优化检修。

国内外现行的电力设备检修模式主要有:事故检修、定期检修(预防性检修)、可靠性检修、状态检修(预知性检修)及优化检修。

1.事故检修:事故检修顾名思义是设备发生事故后检修,又称临时性检修,国内外数字统计显示事故状态的检修损失最大,成本量高。

2.定期检修:定期检修又称预防性检修,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的检修管理制度。

它是以时间规定为特征的计划检修,是经验睦地掌握设备平均故障率后,确定检修周期、检修等级。全国统一规程、制度规定,检修项目统一、检修间隔统一、检修工期统一,不管这个设备制造、安装质量、运行状态、是否有缺陷,到期必修。这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因而会造成设备的“过量检修”或“植修不足”,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显然,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上必然出现盲目性。

3.可靠性检修:可靠性检修是以设备可靠性评估的方法来确定设备的检修项目、检修时间.由于设备本身的故障和故障发生的外界条件千变万化,运用概率论及其随机处理的数字方法,来确定设备的可靠性,从而确定设备的检修内容和检修时间,显然,本身就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只是运用数理可靠性统计方法研究设备“状态”,而不再作为一种检修模式。

4.状态检修:状态检修又称预知性检修,其基本思想是:设备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处于运行状态,只有到设备结构和睦能即将破坏的临界状态才停运检修。变以时间为基准的预防性检修为以状态为基准的预知性检修,做到该修才修。显然,实施状态检修,可以延长检修间隔,避免“过量检修”。由此,提高了设备可用率,降低了平均检修成本。但是,状态检修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状态检修是建立在准确的设备状态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检修的设备利该设备的检修项目,进而对他们进行适度检修。显然,状态检修必须抓住“掌握状态”与采用“针对性检修”两个重要环节,而掌握准确状态的前捉是完善和准确的状态监测,尤其是实时在线监测。目前,对于运行设备,特别是主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还难以做到完善、可靠;其次,状态检修是以单台设备为目标,而电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设备的停用,尤其是主设备,涉及电网运行方式,难以按某台设备的自身的状态确定设备停用时间;另外,状态检修较注重技术性而没有考虑设备检修的人本管理的制约作用。“以人为本”反映了尊重人、爱护人和培养人的思想,设备管理过程,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直至寿命终结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设备管理和检修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最根本的思想。

5.优化检修:优化检修是融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为一体的经过优化的混合式检修。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在逐步推行。

按优化检修的原则,是采用事故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模式取得的实践经验的优化组合,确定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及检修工期。当然也没有摆脱这三种检修模式的框架和不足之处。

6.实施综合状态优化检修

综合状态优化检修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和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基本论点,确定的检修工作,既要使电网设备尽可能长时间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供电可靠性能保持最佳状态,又要使设备检修停运时间最短,造成的损失最小,使用的检修损失费用最少,也就是设备的系统效率量高,设备的利用率N最高,其间的关系为:

N=tu/(tu+tv)

式中:N为设备利用率:tu为设备可利用小时数:tv为设备维护检修小时数。

从式中可见,设备可利用小时数乙越多,设备可靠性越高,设备维护检修小时数t越少,设备维修质量越好,设备利用率越高,按照设备质量可靠性管理,则供电可靠率就越高。

综合状态优化检修的原则:一是人对设备的优质管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和使用设备;二是依据国家对设备制造、安装提出的技术监督的法规标准;三是参考制造厂提出的设备检修周期和枪修工艺的建议;四是根据设备制造出厂试验及设备安装交接试验的历史数据;五是通过设备的年度预防性试验取得的设备年度运行性能参数;六是依据设备在电网中运行的运行监测取得的运行参数;七是通过先进科学的技术监测和技术诊断手段取得的设备实时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11

据了解,到汽配市场修车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就是价格因素。传统修车门店虽有较好的维修经验和设备,但来修车的人日见稀少,许多客户如果不是因为复杂的技术问题,都到汽配市场去换件了。

可以说,中低端轿车维修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旧有的格局有可能被打破。

维修工变成了换件工――维修行业的软肋汽车维修是一门横贯多学科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一个好的修理工,要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并需要多年的实践后才能达到一定水准。现在所谓的维修,许多小门店,就是以换件为主。

笔者在一家汽修店内看到,一辆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水泵坏了。修理工简单看了一眼,就告诉司机换水泵。于是就报出了三种不同价格的水泵,司机言称是单位的车,要好件。很快,水泵换好了,故障也排除了。司机走后,笔者问修理工,水泵坏了就不能修一下继续使用?修理工说:能修,水泵芯坏了,水泵皮还能用,只换个芯能省将近一半。可司机不愿等,再说人家是单位的车,不在乎省这一点钱,我们也省事。

维修工变成换件工的背后,一方面是轿车的配件有一些是一次性的,不能维修,另外就是利益的驱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汽车维修行业,除了品牌车辆售后服务维修中心在维修中要收取工时费外,大多数的维修门市只收取配件费,换件是免费的。加收工时费,肯定竞争不过售后服务中心,这也是行业竞争带来的结果。只有多换件,才能多挣钱,如果以修为主,就等于自断财路。然而,顾客离开的原因很多就是因为价格。

汽修店的配件价格竞争不过汽配市场

一位朋友的汽车手刹坏了,到汽修店花了80元换了一个,等他有一天偶然到汽配市场问了一下,人家一下子拿出了三种不同品牌的手刹车配件,最好的才80元,他换的那一种只要25元,还负责给换上,这位朋友连呼上当。他对笔者说,再也不到汽车修理门市去换件了。

在一些汽配市场里,笔者看到,各种车辆的零配件非常齐全。笔者与一家配件店老板进行了交谈。他说,他的配件都是从厂家进的货。因为是批发,所加利润不大。有一些汽修店是老客户,在他这里拿货,定期结算,比现金取货要贵一些。原来只批发不零售,但市场里的修理店越来越多,也开始了零售,零售价格比批发要高一些,但是比汽修店里的配件要低很多。例如,桑塔纳车的全车水管,在这里买只要一百块钱不到,在汽修店里,最少也要你二百多块钱,往往对配件的品牌还没有选择的余地。

按照他的说法,笔者随便找了一家汽修店,询问了桑塔纳全车水管的价格,果然,相差不大。

无证上岗管理混乱

日前,笔者在某汽配城门前的一扇门市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顾客要买一对后视镜,服务员拿出了一种。经还价,60元一个。服务员就张罗着让修理工去换件,而那个顾客转了一圈儿别的门市,又看了一下修理工正在安装的后视镜,便要求退货,不装了。原因是最初选货时看的后视镜是原厂选配的配件,而修理工给装的却是副厂的件,质量和原厂配件差了许多。服务员连忙道歉,说是拿错了货。

走进汽配城,里面到处都是正在修车的车辆,有换件的,有喷漆的,有正在保养的。其中有很多门市是某某品牌的售后服务店。笔者在里面转了一圈,很少看到有交通主管部门汽车维修行业的经营许可证和工商局的维修行业的注册登记证。问了几个维修工,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面对汽修行业的现状,我们的主管部门是否缺位了?

汽修业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篇12

前言

汽车的性能指标是确保汽车发挥正常使用效果的关键,汽车维修管理却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及使用寿命的基础。只有对汽车进行科学的维修管理,使其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才能为其安全、可靠行驶提供保障。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汽车维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汽车维修工作真正为汽车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汽车维修管理。

1 汽车维修现状分析

由于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限制,汽车维修行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汽车维修管理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标准有待完善。行业标准不完善,开业技术条件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从而阻碍了这些新型维修模式的发展。第二,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第三,维修行业和汽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在对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管理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没有统一领导,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汽车管理部门对这些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的监管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个体汽车维修厂设备不齐,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一定维修规模,无法保证当地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个体维修厂技术人员的水平较差,缺乏正规培训,而且设备陈旧,资金短缺,修理工艺停留在手工作业的水平上,根本无法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小修厂收费标准极不统一,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个体维修小厂,检测设备不全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设备。第四,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汽车维修全行业整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维修成本高。第五,汽车维修方式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未能摆脱原维修方式的周期结构制约现在,仍有不少维修企业不是以检测诊断为依据,参照机械运行记录,综合评定之后来确定修理方案,而是以简单的经验判断替代状态监测,仍然是按汽车运行时间分期进行项目检修,致使修理项目与汽车实际故障状况不相符。第六,汽车诊断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维修技术极大地方便了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使得维修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然而,现阶段有些汽车维修企业的故障诊断技术,检测手段和保养、修复技术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2 加强汽车维修管理的对策

(1)根据汽车维修管理现状不断完善汽车维修管理机制。加强横向联合,形成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合力。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涉及交通、工商、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而使各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横向部门的配合,营造齐抓共管的声势。形成汽车维修市场的动态长效管理机制,汽车维修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市场,所以汽车维修行管部门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及时调整管理的方式方法。

(2)横向联合促进自律。促进企业内的横向联合,走专业化生产道路汽车维修专业化代表汽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维修行业发展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附属和补充,从矛盾的相互作用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汽车工业发展,做好市场调研,为维修行业发展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调节供求关系,引导企业横向联合,走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促使汽车维修从附属型走向独立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行业优质服务活动,汽车维修协会应结合全行业实际,开展“用户信得过企业”“优秀企业”评选活动,开展此类活动,利用外部机制,激励企业改制、转制,优化行业结构,净化行业风气,加快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维修市场。促进汽车维修企业间的自律,环境问题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依据国外经验,排污严重的车辆占汽车总数的10%~15%,而这些汽车大多数是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造成的。因而车辆维护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维修行业协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通过其自律作用,可以指导汽车维修企业认真承担汽车尾气治理任务,把住维修、质检质量关。

(3)重视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注重现代修车理念的培养,传统修车一直统治着我国修车行业,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汽车修理工,这种修车流程关键在于判断汽车故障点,这种凭经验修车在过去修车实践中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产车、进口车大量涌现,种类繁多,低、中、高档车应有尽有,汽车上的高科技产品的配置越来越多。这种局面对我国汽车修理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每位汽修人员必须面对这一切改变,墨守陈规、因循守旧者终将被淘汰出局。传统经验修车法将不再有昔日的辉煌,一个修理工今天修车遇到的问题,也许他以后永远不会再遇到,面对他的或许永远是新车,永远是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经验无处可寻,再也不能像传统修车那样,跟着感觉走,,感觉发动机坏了,就拆发动机,感觉变速箱有问题就拆变速箱。对于现代的轿车,这样凭感觉修车是非常有害的。改进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