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9 04:02:30

烹饪自我总结

烹饪自我总结篇1

应该说,中国烹饪理论真正的建立起来,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为满足烹饪技术教育的需要,有了技工层次乃至大专层次的教材,以《中国烹饪》为代表的诸多卓有见解的文章,传播了烹饪的理论和知识,全国性、地区性的赛事活动、交流活动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发展又为烹饪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此基础上经过以烹饪教育队伍为主体的烹饪理论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奠定了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构造了中国烹饪理论的基本框架。

然而,随着中国烹饪理论的逐步建立并完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便日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烹饪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中国烹饪其内容之博大精深,远非现今烹饪理论所能涵盖。面临中国烹饪实践的大海,中国烹饪理论外延上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就烹饪技术本身来讲,研究烹饪原料与菜点风味特色的关系,烹饪原料加工性能及其合理、充分科学地利用,烹饪原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总结研究中国烹饪基本工艺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揭示中国烹饪基本工艺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就烹饪做为满足人类饮食需求手段,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其食物原料加热变化后与人体营养需求,人体健康的关系,其中包括中国传绕的饮食养生学与西方现代营养学、卫生学两个方面内容;从饮食文化角度研究烹饪与满足人们高层次饮食需求的一般规律,其中包括烹饪美学理论、宴席理论、饮食服务理学理论、饮食环境、气氛与饮食内容相互关系的理论,从培养中国烹饪技术人才的角度,研究厨师的职业特点和一般工作规律,厨师成长的基本素质、条件、外界环境及其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中国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经济规律,从烹饪手段利用的角度研究烹饪器具机械与烹饪工艺,菜点风味特色的相互关系等等。上述罗列之内容,并非概括烹饪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旨在说明,中国烹饪理论应该是一个具有极大包容量的科学体系,各学科、各门知识之间应相互融合,彼此成为中国烹饪理论体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其二,烹饪理论游离于烹饪实践之外,缺乏应用性的研究,如果仅从量的方面去看中国烹饪理论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中国烹饪理论的质的含盘。就目前中国烹饪理论研究的现状看,其中一部分是对中国烹饪古籍的整理和挖掘,一部分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烹饪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毋庸置疑,这些工作正构建中国烹饪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正是由于广大烹饪理论工作者这些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后理论研究的基础。但是我们应认识到烹饪理论从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范畴,研究微观的烹饪理论,应该也必须能用来解决微观的实践问题,研究宏观的烹饪理论,应该也必须能用束解决宏观的实践问题,如果仅仅强调理论高于实践,而忽视甚至否认理论又必须回到实践之中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理论研究将是十分可悲的。笔者欣喜的看到《烹饪科学与加工技术》一书与《中国菜系及其比较》一书,两书的作者都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或是能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或是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对烹饪实践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进行有条有理的分析,读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深感大有裨益。由此看来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缺乏应用型的理论研究,正是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深层次原因。

其三,烹饪队伍的构成。长期以来中国烹饪是以以师代徒这样一种方式延续和发展的。以师带徒做为一种烹饪技术教育的形式长期延续下来,其进步作用自当肯定,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它的随意性,使得这种教育形式只能是经验和技艺的传授,没有也不可能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正是这种以师带徒,代代相传形成了烹饪技术队伍的主体,其理论的修养自是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做为烹饪理论研究的主体力量则是一批有志于烹饪事业的文化人,这些人在总结整理烹饪典籍,构造烹饪理论的框架,推动烹饪事业的发展无疑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四,经济的因素。烹饪理论的研究源于实践,又需回到实践之中,这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因此,那些为数很多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饮食企业不可能承担此项任务。而那些培养各级烹饪人才的学校,因其经营的捉襟见肘,也同样无力独自完成应田型烹饪理论的研究工作,国家又无专门研究机构。经济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烹饪理论的深入研究。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广大的烹饪工作者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这种展的速度和前进的历程是何其的缓慢而又艰难。

目前中国烹饪正面临着世纪性的挑战,烹饪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已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以下基本途径。

一是在烹饪实践中寻找问题,丰富烹饪理论研究的内容,深入烹饪理论研究的内涵,完善烹饪理论的体系,用烹饪本身的力量来武装广大烹饪技术人员,以其引导中国烹饪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烹饪自我总结篇2

中国烹饪教育是随着烹饪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中“火的使用”被认为是烹饪技术产生的标志。老一代的人们为了保持和延续现存的饮食生活经验和满足人们对饮食方面新的需要,便把积累起来的烹饪知识、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的一代,这样就形成了最早历史时期中国烹饪教育的一个雏形。

二、中国古代烹饪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烹饪教育

1、社会历史背景

人类自从开始直立,学会使用工具来寻找食物以后,长期过着对猎获动植物生吞活嚼、茹毛饮血的最原始生活,那时根本无烹饪可言。1929年发现予北京西南周口店的举世闻名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40-50万年(或许更早些),在他们生活的龙骨山天然山洞里,有多层厚达6米以上的用火灰烬层,里面有烧过的木炭块,各种兽骨等,证明“北京人”已经掌握、有意识地运用火来烧烤各种天然食物的原始烹饪技术。火的发现和人类对其有意识地控制使用于食物加工。第一次使人类找到了一种能同时使天然食物消毒灭菌、改善营养状况、增加口感的综合手段,第一次有了原始意义上的烹饪技术。

2、萌芽教育

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作为人们劳动生活组成部分的烹饪技术,其水平自然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烹饪教育还处于萌芽时期,它是在人们劳动实践过程中自然进行的,没有任何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可言。实际上,烹饪劳动的过程也是烹饪教育进行的过程,这两者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教与学也是没带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的,当然,也没目的和计划可言。

(二)奴隶社会的烹饪教育

1、社会历史背景

在我国,文献最早记载使用青铜器是在约公元前2200年夏禹时“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像物”(见‘春秋左传》),而大量考古发掘也证明早在龙山时代已经开始了一定规模的铜的冶炼。不过当时并不普遍,铜只作为小型手工工具、装饰品等。烹饪器具仍以陶器为主.进入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冶炼才达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青铜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化,也使烹调技术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

2、早期烹饪教育

祖辈传授、父子相承是早期烹饪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从奴隶社会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在这种形式下产生的家庭教育就具有早期性、经常性和传统性的特点。通过家庭教育,可以经济减少损失、也是社会稳定的因素。o正是这种早期的烹饪教育奠定了“以师带徒”的存在基础,也对烹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专职厨师的出现是烹饪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产生了阶级分化、对立,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享受的需要。专门设置了为他们提供个人服务的厨师和管理这些厨师的官员,所以宫廷和官府服务的专职厨师应运而生。这就提出了专职厨师的继承问题,社会的需要客观上促使了烹饪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封建社会的烹饪教育

1、社会历史背景

烹饪自我总结篇3

《烹饪化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讲述烹饪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的课程。烹饪化学实验,作为烹饪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验证化学规律的正确性,训练学生认识科学和研究科学的能力,都是理工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1,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使之作为新一代的厨师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对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和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面临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烹饪化学实验课程与烹饪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学生所学化学理论知识与烹饪实践活动脱节,课程内容固定不变,课程设计缺乏开放性和弹性,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对该门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满足烹饪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3]。

(二)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药品的取用、溶

解、过滤、滴定等常见操作,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以至于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偏差,严重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不规范操作极易产生安全问题,应坚决避免。

(三)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差

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发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表述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差。实验过程中,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准确描述,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会进行分析总结。

二、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结合烹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烹饪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烹饪理论水平,为促进烹饪技术的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4]。在实验设置方面,要突出烹饪化学特色,紧密结合烹饪实践活动,增加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成因机理的实验内容。餐饮业讲求色、香、味、型,颜色被放在第一位,可开设天然色素和食品褐变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形象的认识食品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认识到如何在烹饪过程中控制食物的色泽。在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理论性较强的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结合蒸蛋羹、点豆腐等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该类知识点,让学生觉得知识生动实用,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强化实验基本操作

由于高职烹饪专业生源复杂,层次多样,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基础尤其薄弱,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烹饪学科所需的化学知识跟目前中学化学教材的衔接问题,还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溶解、过滤、滴定等等,并通过类似粗盐提纯等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安全的进行实验。

(三)重视实验结果分析,增加设计性实验

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如在结果分析中发现明显与实际不符,要求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针对学生普遍对烹饪中出现的现象感兴趣的特点,在烹饪化学实验课程的后期增加设计性实验。在该实验课中,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例如某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安排实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实验课与烹饪工艺充分结合,做好与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链接,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体会、掌握物质的功能及性质,提升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季鸿昆. 烹饪化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

[2]季鸿昆. 谈烹饪化学的教材和教学问题[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3):45-48.

烹饪自我总结篇4

提高烹饪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烹饪专业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类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烹饪技能。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或进修的方式加强专业教师的自身职业技能,加强竞争机制,让教师对自己进行不断完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烹饪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对烹饪专业的教学充满热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并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烹饪文化与现代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问题,只有具备较强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才能发挥自身的魅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指导性作用。

培养学生兴趣,从客观角度认识烹饪专业

在职业教育中烹饪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型,在学习初期学生会对烹饪专业充满热情和信心,但在学习烹饪专业的理论学习当中较为枯燥,在烹饪专业的实践训练中教学方法单一,长时间的学习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在理论学习中和实践运用中两者不能得到很好的结合,因此烹饪教学的质量低下。在对烹饪专业的学习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对烹饪专业进行客观的认识,从长远角度来认识专业技能,通过教学中的讨论或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对烹饪专业的了解畅所欲言,并在实践中加强专业技能的认识,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烹饪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在实际技能训练中得到成就感。根据学生中的年龄特点及个人性格差异及阅历的不同,学生们对烹饪专业有不同的想法和认识,因此在烹饪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战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总结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评估,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实践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及个性发挥,尊重学生的思想,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烹饪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烹饪自我总结篇5

烹饪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烹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为了解决温饱而进行的一日三餐式的烹饪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烹饪也因此变成了热门行业,成为当下前景可观的职业。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希望通过烹饪学习而掌握一技之长。但是,目前我国的烹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并不理想,有的学员毕业后烹饪技能和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烹饪市场的规范化,作为烹饪教育工作者,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也无法适应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标准。烹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烹饪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烹饪教学以及学生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完善烹饪教学模式。

二、烹饪教学学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学科系统性

学校生源整体学历偏低,目前很多烹饪学校的生源学历都在高中以下,这也就造成了烹饪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学生认知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对烹饪这门学科的认知也就存在偏颇和不足,认为烹饪简单容易学,只要随便上几节课,拿到毕业证书就等于掌握了烹饪技能,不知道烹饪是一门庞发系统的学科,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我烹饪技能。在简单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不刻苦,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导致烹饪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难以真正提高。

(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出现问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烹饪,只求拿到毕业证书,希望通过一张毕业证书而找到一份烹饪工作。但是现今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停留在对证书的需求上,而是对烹饪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能有的,需要学生全方面的学习烹饪理论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将所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生惰性思想严重

学生进入学校后,不愿意动手操作练习,只是单纯的看教师做示范,不注重自己基本技能的提高。当看着教师做示范的时候,觉得各种烹饪方式方法十分简单,但是到了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又一脸茫然,或者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对,各种烹饪问题随之出现。眼高手低是烹饪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就是学生惰性思想导致,并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从而实现教学课堂成果的巩固。其次,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提供校外实际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力能力需要更多的实际训练,校外实习作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当前烹饪教学应该采用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烹饪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实习当做一次任务,学生也没有将实习当做提升烹饪技能的练习方式,教师都只是将目光锁定实结,对学生实际的实习过程并不关注,导致学生为了完成总结而参与实习,降低了实习的实际效果。因为,在组织校外实习的时候,教师应该随时抽查,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走访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根据表现给予打分。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和实习单位沟通,在实习单位为每一个实习学生安排一位现场的指导老师,通过导致老师的现场监督了解,给学生打分,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主动,更好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三)定期进行实践能力的评比

评比工作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在烹饪教学过程中,定期对烹饪实习和各种烹饪比赛进行评比,并对评比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在评比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评比的分寸,一方面要做到鼓励促进的作用,同时又要考虑是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合理把握评比工作,建立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在实训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分析烹饪实训的特点,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

烹饪技能的提高是学校开展烹饪实训的主要目的,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一专多用、一技多能。烹饪实训和其它技能教学一样,具有操作性、模仿性、演示性以及工艺性等诸多特点,同时,烹饪实训又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食材的选择、初加工、刀工、烹饪、调味乃至最后的完成,需要的是烹饪的连续性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烹饪的特色,有针对性的提出实训要求,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

2、传授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完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传授学生烹饪技能的同时,通过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考能力。

3、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了解,从而达到一个问题多种解决办法的目的。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上传授烹饪制作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要领等基础性知识,帮助学生把基础夯实,学生自己通过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建立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做好基础理论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烹饪自我总结篇6

烹饪及美学是一门富有特色的烹饪专业的课程,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特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商业经济、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在烹饪事业中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结和发掘中国烹饪美的丰富遗产,建立中国烹饪工艺美术及美学的理论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美学素养的烹饪专业人才,是烹饪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

1.视觉,是人类首当其冲的感觉,视觉过程是人类生存中如此基本而又奥妙的经历,以致我们把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视觉联系在一起。目前心理学界理论研究认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有80%左右来自视觉所传达的信息,只有20%是由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的。“色恶不食”、“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等经典语言说明,视觉的作用实际上已影响到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和感觉。烹饪造型艺术则是欣赏与食用并存,将艺术之美赋予烹饪之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烹饪发展之必然。

2.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

烹饪工艺美术是一门研究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中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始终将味美可口与色、形的美观相结合,特别注重外表的视觉作用,讲究一菜十法、一饺十变、一酥十态等特色,充分运用艺术变化规则和烹饪工艺造型技法,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朴实自然,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烹饪造型艺术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赏促食欲,在食者进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增进食欲享受。

3.烹饪工艺美术实践的全过程

在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中,以宴席菜点为媒介,使制作者与食者之间产生共鸣,出现了一种美的和声,一种美的共同追求。烹饪工艺美术自始至终贯穿于烹饪实践的全过程,不管是高档的宴席酒会、精致讲究的菜点、玲珑剔透的食品雕刻,还是大众化的饮食及一般的菜肴,都离不开烹饪工艺美术知识。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是当前烹饪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二人的食欲因生理条件所限,总有一定的“量”和“度”,因此人类的食欲享受是有限的,而艺术享受是无限的。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但需要烹饪,更需要用烹饪艺术方法去丰富烹饪、美化烹饪、提高烹饪。

4.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目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也出现了若干色彩、造型、用料、口味及工艺和谐统一的好作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整体而言,烹饪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差距还很远。不少宴席菜点的造型不美、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菜点表面形式的倾向仍然存在,使创新的艺术菜不伦不类,或毫无食用价值。有的地方把衡量菜点的艺术水平仅限于是否出现食品雕刻和围边上,许多人不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含义,一提及烹饪艺术,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都是放上几朵雕刻小花。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国菜的格调,而且有损于中国烹饪的声誉。因此,烹饪工艺美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提倡、推广烹饪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拓展烹饪作者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二、烹饪的吉祥文化

在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基本掌握烹饪工艺造型中常用的素描、图案、色彩等工艺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学习烹饪造型艺术过程中的美学基本原理,并懂得如何实现饮食最佳美学境界的具体途径。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这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中国吉祥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但它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它题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即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丝毫不会逊色。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吉祥图案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周文涌.烹饪工艺美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29

[2]周明扬.烹饪工艺美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1

[3]谢先平.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美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9期

[4]隋国荣.现代本科教学中科学发展观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9期

[5]卢麒.浅议传统陶瓷装饰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中国陶瓷工业[j].2010年3期

[6]盛键.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重生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j].2005年6期

烹饪自我总结篇7

烹饪及美学是一门富有特色的烹饪专业的课程,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特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商业经济、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在烹饪事业中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结和发掘中国烹饪美的丰富遗产,建立中国烹饪工艺美术及美学的理论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美学素养的烹饪专业人才,是烹饪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

1.视觉,是人类首当其冲的感觉,视觉过程是人类生存中如此基本而又奥妙的经历,以致我们把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视觉联系在一起。目前心理学界理论研究认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有80%左右来自视觉所传达的信息,只有20%是由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的。“色恶不食”、“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等经典语言说明,视觉的作用实际上已影响到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和感觉。烹饪造型艺术则是欣赏与食用并存,将艺术之美赋予烹饪之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烹饪发展之必然。WwW.133229.coM

2.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

烹饪工艺美术是一门研究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中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始终将味美可口与色、形的美观相结合,特别注重外表的视觉作用,讲究一菜十法、一饺十变、一酥十态等特色,充分运用艺术变化规则和烹饪工艺造型技法,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朴实自然,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烹饪造型艺术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赏促食欲,在食者进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增进食欲享受。

3.烹饪工艺美术实践的全过程

在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中,以宴席菜点为媒介,使制作者与食者之间产生共鸣,出现了一种美的和声,一种美的共同追求。烹饪工艺美术自始至终贯穿于烹饪实践的全过程,不管是高档的宴席酒会、精致讲究的菜点、玲珑剔透的食品雕刻,还是大众化的饮食及一般的菜肴,都离不开烹饪工艺美术知识。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是当前烹饪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二人的食欲因生理条件所限,总有一定的“量”和“度”,因此人类的食欲享受是有限的,而艺术享受是无限的。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但需要烹饪,更需要用烹饪艺术方法去丰富烹饪、美化烹饪、提高烹饪。

4.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目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也出现了若干色彩、造型、用料、口味及工艺和谐统一的好作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整体而言,烹饪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差距还很远。不少宴席菜点的造型不美、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菜点表面形式的倾向仍然存在,使创新的艺术菜不伦不类,或毫无食用价值。有的地方把衡量菜点的艺术水平仅限于是否出现食品雕刻和围边上,许多人不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含义,一提及烹饪艺术,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都是放上几朵雕刻小花。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国菜的格调,而且有损于中国烹饪的声誉。因此,烹饪工艺美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提倡、推广烹饪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拓展烹饪作者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二、烹饪的吉祥文化

在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基本掌握烹饪工艺造型中常用的素描、图案、色彩等工艺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学习烹饪造型艺术过程中的美学基本原理,并懂得如何实现饮食最佳美学境界的具体途径。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这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中国吉祥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但它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它题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即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丝毫不会逊色。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吉祥图案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周文涌.烹饪工艺美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29

[2]周明扬.烹饪工艺美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1

[3]谢先平.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美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9期

[4]隋国荣.现代本科教学中科学发展观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9期

[5]卢麒.浅议传统陶瓷装饰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中国陶瓷工业[j].2010年3期

[6]盛键.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重生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j].2005年6期

烹饪自我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77-02

古时的饮食文化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条专属于中式料理的商业链,无论国内餐饮行业的发展还是烹饪技术的未来潜力挖掘,都成为了商家与饮食大师对未来市场拓展的一种模式。就国内形势来说,烹饪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领域已经开始多样化,而它的潜力开发并未受到限制于影响,反而走向餐饮行业的更高端。

1 烹饪技术已迈入多元化发展行列

中国饮食自清朝开始已经迈入的成熟阶段,但是中式烹饪越来越受到餐饮市场的影响,因此其中的烹饪技术在料理制作方面上,融入的元素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中餐中加入西方元素,也颇受到韩国、日本料理的影响,中餐在保留着自身原汁原味的态度之上,更多的是跟国际化接轨,也与地方特色紧密相连,我们可以从中式菜谱中看到常见的菜品,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创新样式的增加。中式餐饮的发展方向已经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它影响的一方面是顾客的品味要求,另一方面讲究的是本质的保留,这种多元化的烹饪技术在于从本质上保持不变融入其他的元素,如中式餐饮当中一些其他国家菜肴的加入,中餐师傅不仅仅保持传统菜肴的制作,对于中西结合的菜品也有自己的烹饪方法等等,这种多元化是接受本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一次融入,也是由本土产生的一种改变,因为大众的口味是不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烹饪技术的改变也是必然的事情。

2 烹饪技术在我国未来发展方向

2.1 招牌领域内的特色化

现在的餐饮市场,讲究的是一种招牌化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火锅、烤肉、面点逐渐走向的特色专业化。烹饪技术在国内餐饮领域当中,已经慢慢开始了特色宣传,这种特色的开发不是一味的追求前路,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考虑到大家的口味而从调料和烹饪方式上产生了改变,所以不难看出一个连锁餐馆所强调的招牌菜,其实这就是本店的特色化,这种特色在于它的主打菜和餐饮项目是满足顾客需求,也能够增加客户量让人流连忘返。

2.2 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目前国内餐饮形式来说,烹饪技术的界定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概念。我们可以观察许多国内著名的餐饮连锁店,不少以饮食、娱乐结合为一体,现在的人不仅仅讲究的是吃,除了色香味俱全以外,还讲究吃的环境,总归纳为吃的意境。因此商家对这方面也是费尽心思,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如今烹饪技术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举个例子,比如说如今不少娱乐场所将娱乐项目和食物结合在一起,如大家唱歌的时候也可以享受好吃的餐点,这些都是多元化的一种融合。如现在的中西合璧,较为著名的有沙律龙虾,除此之外,南方菜与北方菜的相结合也数不胜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在于能够将各类元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或者说,这是一种从商技巧,也是未来烹饪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新元素的加入

在以往的烹饪技术方面,做菜是一种根据规定而进行的事情,老菜品也是一种不变的。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了新元素的加入,一些老字号的餐馆饭店乃至酒楼也开始推陈出新,比如加入西式菜肴或是融入韩国料理的元素等等。古代人吃讲究的是一种古典的味道,现代的餐饮讲究的是一种创新,国内餐烹饪新元素的加入还在不断的寻找与探索,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饮食行业更加具备市场开拓空间与商业潜力。

3 关于烹饪技术的未来潜力开发

3.1 国外新原料的引进

我们现在的变化出于在原有的菜式上进行改造,在未来的开发潜力上,国外新原料的引进一家成为了烹饪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如鹅肝酱、烤肉调料、日韩汤汁、辣根、海鲜素,这些调料的增加无不为烹饪技术增加了一道技术难题,我们既要融入这些新的元素,又要让顾客认为好吃,国外新原料的引进也经过仔细筛选的。对于国外引进的原料来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其他国家料理的效仿,而是运用它们调料的味道来烹饪自己的菜肴,不同国家的地域性决定其料理的配料有所不同,因为对于中国的原产地来说,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还是会被烹饪的调料所受限制,那么最好的方法便是拓展国外市场,引进新的原料,不断的进行烹饪技术开发,从而形成新的烹饪市场,让烹饪技术越来越得到升级和突破。

3.2 烹饪技术将不仅仅出现在餐饮行业

我们对于烹饪技术的理解,无疑就是餐饮行业当中的饭店、酒楼、快餐等等,其实不然,如今我们可以在许多大型超市当中看到了烹饪技术已经被包装成为速食品,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种突破,也是料理制作的普及化。现在人讲究一种生活快餐,意思在于如今的人不喜欢得闲饮茶,反而喜欢快速的去完成某见事情,因为我们不难看出如北京烤鸭、各类罐头、菜肴在超市当中一杯快速消费品所代替,那么在未来的市场当中,烹饪技术的发展的方向也会产生新的动向,因为在进出口当中,包装与新技术的融入会让以前上盘的名菜变成精美的成品,这也是烹饪技术未来的一个走向。

3.3 烹饪技术会变成一种向导和学习

如今的社会,大家都很喜欢做菜,我们可以在各大媒体电视台当中发现烹饪技术的融入,不少主流媒体也开始展开节目档中的厨艺大赛。其实烹饪技术的另一种方向是会变成一种教学体制,它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做饭,甚至寻找厨师做菜的方法。烹饪技术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商业导向,那么它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向便是普及大众的技术导向,因为中式家庭观念很重,而烹饪是在家中永远不会忽略的课题。因此,烹饪技术的未来发展会变成一种向导和学习,让越来越多的人去接触和深入。

4 结语

就未来而言,我国烹饪技术会涌现出各类新元素和国外饮食文化的加入,它的发展空间是极其开阔的,因为中国是饮食大国,这几年随着外国文化的影响,也会让国内的餐饮行业产生一定的变化,烹饪已经不再是一个定义,而是经过仔细雕琢,呈现出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和烹饪色彩。

参考文献

烹饪自我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93-02

一 确立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标准

烹饪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确立“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的载体,通过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餐饮企业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全程实行“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依靠餐饮市场和众多著名的餐饮企业,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烹饪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的人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实施,将订单培养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融入“打基础、强技能、练岗位”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实现“精工艺、懂营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烹饪专业的课程标准是规定烹饪专业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烹饪课程标准与企业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岗位(群),以厨房管理、餐厅管理、原料加工管理、营养配餐管理、烹饪制作管理、冷菜工艺管理、面点小吃制作与管理等工作过程的要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做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实施“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烹饪教学的要求和餐饮企业经营的特征,在保证教学总体目标完成的条件下,灵活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旺季突出岗位全真实训,淡季着重学习理论技能知识。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交融,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齐头并进,切实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 制订实习计划,形成学生技能

实训与实习相结合,“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技能形成分为三种形式:校内实训、教学见习、校外实习。

校内实训是充分利用烹饪实训中心来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烹饪技能的训练。它的特点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实际操作,给学生打好烹饪基础。

教学见习是利用当地的各大酒店、宾馆进行学生技能见习,其特点是时间不超过两个月,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和了解现代烹饪理念,了解烹调技术发展的动向,熟悉餐饮工作的工作程序。

校外实习即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训的延续。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 明确阶段性技能形成目标,逐步提高烹饪技能

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通过与各大宾馆、酒店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全程实行工学交融。

第一阶段:烹饪基础技能学习阶段(1~2学期)。在校内重点完成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及开设的课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进行一定量的烹饪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期结束时统一进行检测,形成写实性的评价成绩。

第二阶段:烹饪核心技能课程学习阶段(3~4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岗位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开设热菜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等综合实训课程,设立阶段性目标,模拟厨师长和厨师的实际工作环境,定期轮岗,并将学生所制作的菜肴制品接受校内与校外的专家检验。

第三阶段:烹饪综合技能与检验的实训阶段(5~6学期)。主要完成综合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根据企业岗位设计的要求,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习,师傅以外聘教师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实训指导,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需要和发展同步。同时把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以设计一套宴席菜单为标准,进行计时操作,通过技能鉴定专家评分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测试通过的学生发给相应的厨师等级证书。

四 抓好校企合作,为就业打好基础

“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烹饪岗位设置课程,在充分考虑专业现有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烹饪工作过程为主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烹饪营养知识与技能、烹饪管理理念和能力为支点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烹饪工艺、烹饪营养和烹饪管理三大模块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且在餐饮企业中得到检验。

校企合作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烹饪整体操作能力,使烹饪专业实训更贴近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能使我们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能让我们找到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真实地感受到烹饪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促进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 培养高素质的烹饪师资队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职的生命力在于专业办学的高质量,而烹饪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烹饪技艺精通、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品德端正的教师队伍是烹饪专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烹饪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工程,参加多种活动,通过多渠道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出线”条件,铺平成才之路,让烹饪教师带着烹饪课题进行教学,带着项目在企业中实训,形成的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这样就能造就一支高学历、双学历、多功能、“双师”型等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师资队伍。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会导致将来他们不能适应烹饪岗位,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做好课题研究。烹饪教师有了科研项目,就真正做到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高技能烹饪人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企结合既可为教师“充电”提供方便,使教师掌握烹调方法及流行菜点,又有“大师”级的厨房师傅担任教学工作,壮大教师队伍,使烹饪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保持与现代餐饮企业同步。

参考文献

[1]华宝山、冯亚召.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141

[2]朱云龙、刘颜、马京洁.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4):56

[3]边振明.构建烹饪专业学业成绩评价新体系[J].甘肃成人与职业教育,2009:54

烹饪自我总结篇10

1.利用播放短片,创设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某一菜例时,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述该菜例烹饪的发展历史,对各大菜系的特色介绍也仅仅借助于枯燥的语言,学生往往听得乏味,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我校在专业课改实践中,利用蕴含丰厚饮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中餐烹饪技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例如,我校老师在上《宝塔盘饰制作》市级公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于盘饰制作主题要素--宝塔的形制、结构、种类、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整理出一段专门介绍佛教建筑--塔的短片,通过在课前播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段视频短片,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宝塔的外形特点、宝塔盘饰的文化内涵适宜搭配哪些菜肴。

2."晓之以理"是上好烹饪技能课的关键

烹饪技能课的教学,是以技法教学为核心,以烹饪原理为主轴线的一门课程,是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总结的综合过程。

在教授烹调技能的同时,逐步深化烹饪原理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目前烹饪技能课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菜肴制作是烹调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菜肴的制作工艺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学生对菜肴及制作工艺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加深对烹饪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菜以其色、香、味、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对学生每一个实习菜例,结合菜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失误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科学的思维导向,使学生不仅掌握菜肴的制作教学工艺,而且"晓之以理",从而加深对内容的记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白汤制作工艺"的教学,以脂肪乳化原理为主轴线,依据白汤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过程,揭示白汤的形成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加深对烹饪技能的理解,逐步深化烹饪教学。

3.注意教材的更新与改革

教材必须强调实用性、时代性、有效性,针对具体的施教对象,有效地为其服务。在教材内容中注意与餐饮企业接轨,以企业的需要为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学到和掌握企业所需的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注意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衔接,体现了烹饪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要求。现用的教材学术味道较浓,理论术语和文字叙述较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现有教材比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在教材中添加一些美观的菜品图片、简洁的示意图、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餐烹饪教材,对红案专业的学生影响较大的是《烹饪原料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中餐烹调技术》及《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等书。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对很多应用非常广泛的原料,例如葱、姜、蒜,其介绍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对学生在生活中相对陌生或很少接触的原料如"鱼翅"等却作了极为详细的介绍。在这方面,后者可以述及,而前者则有待发掘、加强,主要应考虑培智学生毕业后很少从事的饮食行业的采购工作,同时大部分学生只能接触或使用普通原料。

4.加强烹饪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烹饪专业教学质量,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充分说明,教师的劳动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同样,烹饪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烹饪专业教师应与其他教师一样,具有德、识、才、学。其根本的任务应当是教书、传技、育人。这就要求烹饪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以及文化理论水平。这样才能与其他教师一道培养出既有烹饪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能文能武的烹饪人才。能否完成这个任务,是衡量烹饪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烹饪教师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

烹饪自我总结篇11

“烹饪”一词见诸文字,最早在2 700年前的《周易・鼎》中:“以木巽火,亨饪也”。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和如羹也。水火醯醢盐梅以亨鱼肉”注:“亨,煮也”。饪,《仪礼・士昏礼》“皆饪”孔颖达疏:“饪,熟也”。可见“亨饪”就是“烹饪”,意思是煮熟食物。这是“烹饪”一词的原始释义。

在先秦其他古籍也有类似记载。 如《诗经・小雅・瓠叶》:“采子亨之”。《笺》:“亨,熟也”。《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亨”。《传》:“亨,饪之也”。这些解释均指原始烹饪,只有“烹”,没有“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不断改进,烹饪的词义也随之变化,后来的“烹饪”就远不像先秦那样简单了。现代烹饪已发展为独立的涉及生物学、物理学、食品风味化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卫生学、林学、农学、水产学、食品学、工艺学、营销学、历史学、哲学、民俗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一门边缘综合科学,有人把它列入文化范畴,称之为“烹饪的艺术”和“吃的科学”。

那么“烹饪”一词的定义是什么呢?笔者查阅了由我国著名烹饪专家、教授陶文台先生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烹饪概论》中:“‘烹饪’是指菜肴饭食调味、烹制与消费的全过程”。意思泛指各种饭菜制作与消费的全过程。我认为“烹饪”完整的定义应为:从原料选择、初步加工、切配开始,再根据各种不同制品的不同要求进行各种不同的操作技法,烹制成各种不同风味的食品以及食品的消费,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叫做“烹饪”。

由此看来,“烹调”一词出现前,“烹饪”就包含了烹调的涵义,也就是说:“烹调”是烹饪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上引《左传・昭公二十年》的用多种调味料“和”烹鱼肉就是一例。按照食物发展的逻辑规律,人类发明烹饪之始,还说不上“调和”,当烹饪发展到一定阶段至调味品出现后,烹调才得以产生。烹饪的最初目的是熟食,烹调的最初目的是美食。只有当烹调出现后,人类饮食才具有了真正享受的意义。由于烹饪和烹调在古代意义上的相通,二者一直通用。近数十年来,烹调一词逐渐分化出来,除指烹饪生产外,还指烹饪生产技术工艺即烹饪工艺。至于“割烹”、“料理”(其真正的涵义都指在烹煮,制作,而不及“调”)之义与“烹调”大致相同,出现于唐代,后弃之不用。现代日本国所用的“割烹、料理”的含义即从此而来。

再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烹调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烹调”是指烹炒调制(菜肴);而《中国烹饪辞典》又是这样阐释的:“烹调”是指制作菜肴、食品的技术。二者释义大同小异,其共义是特指副食品(菜肴)加工而言,是副食品(菜肴)加工的简称,也就是说: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项专门的技术,它区别于“烹饪”就在于此。而“烹饪”则是包含副食品(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作以及消费的一整套全过程。例如,业内人士将红案厨师(专指烹制菜肴包括冷菜的制作)通常称为“中式烹调师”,故将红案规范为烹调。在我国劳动主管部门的正式法规中,红案称之为烹调师,将红、白案(称之为面点师)技术全面的厨师(专指烹制主食和副食品)通常称之为“中式烹饪师”。如果将红、白案技术全面的厨师并且级别达到了烹饪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又在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获得过金、银牌以上者,再经过有关组织按国家规定并通过一定程序推荐及烹饪专家评定和考核,才能评选出我国目前烹饪界荣誉最高的“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称号。

由此可见,烹与调是菜肴制作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烹”,狭义的说就是对烹饪原料的加热处理,使之成熟,也就是火候;广义的说是指把可吃的食物用特定的方式做熟了。“调”,狭义的说就是调味、调制、调配、调和,也就是调和味道;广义的是用种种方法和设计,把食物调制得精美好吃,而给人带来愉快舒畅的感受谓之调。可知烹调就是加热和调味的结合。

那么“烹调”一词应该更具体合理的定义为:是将经过加工整理好的烹饪原料在加热的过程当中或其前后,投入各种不同气味、口味、颜色的调味品,使烹饪原料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起到去除异味、增生美味、松软组织、美化色彩,使制成的菜肴在色、香、味、形、质、养都达到尽善尽美的一门综合技术措施。

“烹调”的概念曾经历了一个历史性演变过程。现代意义的烹调已超出了烹制食品中调和的原始意义,泛指烹饪生产。烹调不仅包括食品的熟制,也包括食品的生制;不仅包括调味性的制作,也包括非调味性的制作。烹调作为食品生产,从形式看,既包括手工的,也包括机械的;从主体看,既包括社会的,也包括家庭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烹调是中国物质生产活动中覆盖最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产业。按照现在的分类法,农业属第一产业,烹调是对来自第一产业的原料进行再加工的生产,因此应该属于第二产业。烹调不仅生产物质资料,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使人类能够进行自身的再生产,而且在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艺术、文化等的精神生产。

烹饪自我总结篇1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