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19 16:50:42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1

现在全国各高校都逐步重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呢?本文基于此探讨了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方法,并结合近些年来的切身的教学体会,给出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希望给计算机应用型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帮助。

1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1.1 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2]。

(1)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这一环节最为重要。

(2)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协作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3) 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荐阅读: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4)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1.2 建构主义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2

学科的划分是以知识类型的差异为标准的,而知识类型的差异基于认知客体或认知对象的不同,从康德的批判哲学所导致的学科分类到狄尔泰的对于人文科学逻辑的论证都可以得到说明。比如说自然科学和哲学就是不同的知识类型,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探究“物”之理。哲学则着眼于形而上世界追问“道”之理。这种以知识类型为基础的学科的形成和分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性的差异要求。而知识类型是以知识论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一般说来,任何学科的成立首先需要同时满足两点:其一,一种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其二,知识论的达致依赖着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发现,以及一种与之相适宜的科学方法论的构建。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和其他学科所面临的一样,关于它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相应而至。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确实是比较特殊的,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点:它的知识论并不是由对于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而来,而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它也不是严格的教育学,教育学探讨人类教育现象(或者说这构成了教育学的认知对象或领域)的本质、规律和科学方法。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并最终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还要使人们承认并接受它的真理性,这才是学科的最主要和最终的目的。但是一门学科的成立,按照一般规律,也必定要符合“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这基本两点。在学科属性上这似乎有点问题,但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与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论和方法论。

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首先是发现一个具有排他性的专有研究对象或领域。在十九世纪哲学学科陷入合法性危机正是因为原先属于哲学研究范围的“世界”、“灵魂”、“心灵”等问题域,随着科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从哲学母体中分离,而丧失了自身的对象世界。

反过来说,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正是获得自身专有的对象世界而获得了合法性的基础。如果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着眼于社会现象,思维科学着眼于思维现象,通过把这些现象设定为认知意义上的客体从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分门别类的“认知”,这便是“知识原型”。但是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似乎并不参与这种“对象分割”,在整体的客观“世界”里也确实不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客体”世界,因而也就没有由“客体”世界而来的新的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首先在于此。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国国情、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系统具有已为历史所证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很显然同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社会功能性的要求要大于知识性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不能用非常绝对的学科标准来对待它。不过基本上讲,我们仍可以用传统的学科规律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和形成。

我们可以用解释学上所谓的“文本”世界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的对象世界。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论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认知型”的知识论,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称之为“理解型”的知识论,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又可以分为“解释型”知识论和“扩展型”知识论两种。关键问题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并不是在于去发现新的知识,而在于对于已包含了完整知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再理解”,就是说,它的对象不是“现象世界”,而是“文本”世界。

“解释型”知识论着眼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解释”。这种经典文本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经典作家马克思本人及其继承者(像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所著著作。从解释学看来,这种解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一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即是要通过对于文本的“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的“现象学”式的意义去展现、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原初意蕴。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的统一性问题本来就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是由三方面造成的:其一,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也确实存在着对于马克思思想经典文本的差异性极大的不同理解,像第二国际的分裂以及其后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对峙就是明证。其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也有一个所谓的“青年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之后”的思想转折问题。其三,不同国家的革命实践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有所取舍。那么我们所谓的“解释性”的知识论目的显然在于把这三者结合起来,通过解释学式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当下性术语),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性的知识基础。解释的第二方面是来寻求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在现时代的理论意义。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的基础,但是文本的当代意义的重要性要大于文本的本来意义,这是作为政治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现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如果说文本的本来之义不能佐证现代要求,很显然就对于教育实践性很强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具有多大价值。所以说文本的本来之义必须指向文本的时代之义,理解文本的本来之义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意义,这二者共同构成“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决不是仅仅是去解决“解释型”知识论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教育的要求(即着眼于具有政治目的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决定的,这样就必须在“解释型”的知识论走向“扩展型”的知识论。这种“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本身很显然是以后的“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说“解释型”的知识论是“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前提,那么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扩展型”的知识论的产生既有理论逻辑的要求,又是时代的客观要求,而这种在经典传统上的知识和思想意义的扩展才是新时期特定的意识形态教育所真正需要的。在特定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基础应该是“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路径。这一思想路径是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合拍的。也可以说,所谓的“扩展型的知识论”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落实在一个国家的理论反映,在中国就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扩展型的知识论当然是要考虑“解释型”知识论所提供的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特征,但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克服静止形态的理论的教条性,必须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成中国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基础才能够真正形成。这就要求不断在知识论的“扩展”上与时俱进,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涵,不断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解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建构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另外,在这种“理解型”知识论的内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分工也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体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政治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并促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动力。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唯物辩证法、能动反映的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说来包括资本主义论、商品经济论、劳动价值论、市场经济论、资本论、剩余价值论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具体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论以及共产主义论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教育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很显然它们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以及再扩展始终处于进行时之中,因此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基础也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知识论的构建,和一般的学科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目标更强调知识的“传播性”功能。这样,怎样传播或者说采取何种方法来实现这种知识论的传播就凸现出更大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解型知识论相似,它的学科的方法论也不是“认知型”的认识论,而是教育实践型的方法论。此种方法论的目的并不要去找到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而在于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使人们明白并接受马克恩主义理论真理性,并形成社会实践动力的目的。

有两种教育实践型方法,其一是灌输式的,其一是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不可否认,就意识形态教育而言,一定程度的灌输和劝导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目的就是要让人接受之。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时代特征已使得单纯的灌输既不合理又不合时宜。既然是大学的学科,从大学教育的规律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实效性,也就是理论思维的培育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内心的心悦诚服,最终落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上。但这是一个靠事实去论证的过程,不是仅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强制力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在理论上得到论证和支撑,政治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理直才会气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能真正达到实效性所要求的“信”而“从”之。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构建“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方法论的关键。

首先,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就是我们先前所论述的“理解型”的知识论,它是人类历史上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也是经过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的检验的,包含了充分的真理性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不断自觉地改造和调整自身,在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上严格按照学科要求完善自身,并且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理”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只是有“理”是不够的,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道理讲出来。一般学科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学理分析来实现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教育就不讲理了呢?既然现代大学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课程只要是在大学里设置,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这可不是填鸭式的单纯灌输或扳起面孔训人就可以达到的。正如马克思本人精辟指出:“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见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所想到的道理所服。”像一般学科一样强调讲理,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科学”,才能使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有可能生发成社会实践的动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般学科的要求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尽管它不可否认地有自己的学科特性,但是学科特性不能完全超越一般的学科属性的客观要求。在现实层面,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有政治性的支持,但是在现代社会,受众也有在心理上选择、甄别的权利,这是无法剥夺的。互联网、全球化时代,中国异质性社会的初步形成,这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仅靠灌输,不但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可能是适得其反。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3

二、高等法学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在动态的教学程序方面,以教师主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从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来划分,教学模式分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达到个人学习的最佳效果。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虽然较为理想,但由于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实际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全面推进。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所限以及教学传统的惯性,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学模式基本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动地位,学生被动接受,仅有部分院校和教师在有意识地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在动态的教学方式方面,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答疑为辅。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方式来划分,教学模式可分为教师讲授型、学生讨论型、问答解疑型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型即以教师为主导,单方面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讨论型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基本还是属于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问答解疑型从理论上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在遇到问题和难题时由教师予以指导和释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钻研问题,但也容易出现放任自流情况,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基本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也在不断调整方式,尽量让学生参与,同时辅以讨论和答疑。

3.在静态的教学结构框架方面,以应试教学为主,职业训练为辅。高等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应是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服务。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和高校学生获取毕业资格和升学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基本还是以忙于应付考试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即使不是单纯地为学科考试而应付教学,也没有脱离学生考研、升学、参加司法考试等与考试相关的现实,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在考试中如何获取高分服务。考虑到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大部分要就业走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各高等法学院系也在不断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4.在静态的教学内容方面,以理论灌输为主,实习实践为辅。法学教育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法理的存在,这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有相同之处。专业不同,但学理相通。所以,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文科专业教育,特别注重理论灌输。在高等法学教育中,这一点尤为明显。高校法学教师一般都是学术科班出身,自身拥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其传授理论知识提供了天然条件,满堂灌输理论知识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法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实习实践环节基本是为完成教学培养方案的规定动作而已,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点缀,甚至为应付检查和督导出现走过场搞形式的不良现象。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语境下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1.创建学生参与式学习课堂,融合人文教育、学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参与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理论灌输的高等法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提供良好的保障,迫切需要改革。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不能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和主动地位,只能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创建学生参与式学习课堂是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之一。

2.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比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法学作为专业学科之一,理论教学环节不可缺少,这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的关系,合理分配好比例,并注重实习实践的实效性。据调查,大部分院校法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规定法学专业本科学分在17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在25学分左右,实习实践教学比重明显偏低,十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保障学生拥有宽厚的知识视野和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衔接。二是要加大实习实践环节比重,着重将高等法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保障。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不断调整高等法学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认识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实习实践环节在教学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围绕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视角构建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1.在教育教学结构方面,开设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当前,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是以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为主要结构框架,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以专业学科为轴心,围绕专业必修课展开,这对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有益的,体现了专业课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面对日益市场化的社会需要,纯粹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它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与相关专业衔接。为适应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高等学校应该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平台,在保障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对理工科学生是尤为必要。在教育方法上,鼓励采用通识教育,比如对于本科学生,在前两学年以通识教育为主,后两学年以专业教育为主,这样基本能够保障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体现职业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2.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学科理论知识讲授,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学术素质。高等法学作为专业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是重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完备的教学结构体系;其次要有科学的学科内容安排。由于法律学术素质是法科学生必备素质之一,是法律人在从业和工作过程中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保障,也是大学生继续深造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法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有意识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比例,并且要有良好的教学保障。一是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二是教师要跟踪理论前沿,熟悉学科知识理论动态,理论知识储备上做到与时俱进;三是教师要掌握学术训练的技巧,能够对理论知识娴熟地把握和运用,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四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法科学生进行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考钻研能力,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潜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质。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92-02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曾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而丰富的法律经验来源于不懈的法律实践。检讨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可见,其明显的缺陷是忽视实践教学、脱离职业教育。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应当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已经达成共识。许多法学界、教育界的专家立足不同方位、选取不同视角,对我国“应用型、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尚无共识,对于高度提炼基本原则的研究寥寥无几。笔者认为,无论如何研究,都不能背离基本的指导思想或理念。梳理研究现状,提高认识高度,以免偏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的初衷和教育的理念,因此,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准确界定“应用型”、“复合型”

“应用型、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是21世纪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是改革传统法学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选择。我国除少数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外,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这种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有学者阐述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培养模式,提出了四点借鉴意见:一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二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三是明确大学的应用型定位,四是精简教学内容。

就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而言,首先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与“单一型”相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第一,基本的专业素养。法治理念和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作为法学教育的灵魂应当贯穿教育的始终,另外要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广博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第二,法律职业素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包括优良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 (包括职业道德) 以及过硬的职业能力。“应用型”与“理论性”相对。“应用型”是指分析、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即实务能力,其不仅包括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文书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随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很多高校已经提高了认识。但重视“应用型”是否可以完全摈弃法学理论,如何平衡法学理论与实务在教学中的关系,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学原理性教育即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是培养法学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不能因为法学具有实践性,不能因为我们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注重实务教育,而忽视法学理论的基础地位。在法学教育中,归根结底还是以正确的原理性思维和明快的修辞学式表达为目标,原理性思维乃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法学理论的教育是基础,法学实践教学是关键。如果说法学理论在法学教育中居于主要地位,则实务教育处于辅助地位,实务教育要以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为理论教育服务。法学实务为法学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佐证,反过来法学理论指导了法学实务。

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是由众多的规范性条文构成,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没必要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立法。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定,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是16门,加之其他非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课、选修课更是不计其数。教育管理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当注重法学学习方法、实务技能培养方面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评价、督学等管理活动中应当给予大学教师更多的自。在大学教育中虽然倡导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教育管理者并未转变观念,仍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体现了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精神相悖的管理制度。比如,对于理论方面的考察比重占据了大部分甚至全部,关于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评甚少,甚至于没有。如此教学管理束缚了教师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路径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大学教师与高中教育截然不同,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继续学习意识及相关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四、处理好科研与实务的地位关系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用型、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是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很多教师不愿意授课,而热心于科研工作,因为职称的评定,包括学校的倡导方向及福利待遇等都是倾向于从事科研的教师,而有着法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被肯定和重视。我们不否定科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等同于其不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前沿信息、不思考学术理论问题。既然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已经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那么,对于培养这种人才的教师也相应地应当予以重视,将其与擅于从事科研的教师平等对待。具有司法实践经验的教师亲自办理案件,接触实务,对法律有着更切身的体会,理论与实践联系更紧密,在授课中生动、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中发挥着显著的优势,教学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思考是否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尊重和平等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当认识到,有的教师更擅长理论研究,有的则更擅长实务。不能因为科研重要而一味地一刀切式地管理。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中,更多的是对前者的青睐,如何重视后者,给予后者更多的尊重,从而激发后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中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管理者应当思索的问题。

五、处理好教学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对于高校法学专业教学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学术界争议较大。有的学者持赞同观点,认为高校应积极适应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制度与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及制度基本协调一致,因为“法学教育是生产流程,司法考试是质检体系”;有的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不能绝对化,法学教育绝不能完全囿于司法考试的束缚,正如大法官公丕祥教授所言:“法学教育在目标上应与司法考试进行必要的衔接,把司法考试的内容纳入教学范畴,……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法学教育并不仅仅是培养会考试的人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单凭司法考试所无法检验的。法学教育的定位固然应当考虑司法考试的要求,但也不能急功近利使司法考试成为法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法学界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之低有目共睹,也就是说,能够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是大多数法学专业大学生很难实现的梦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司法考试纳入教学中,但也应当看到大多数人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这一现实,认识到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法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到法学专业学生不仅要为政法部门服务,更要为社会各部门服务。“法律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具有二元性,既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要彻底改变只为政法机关服务的“对口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然的话,法学教育的出路会越走越窄,法科学生的前途将更加渺茫。

21 世纪既是经济的世纪,也是法治的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学本科人才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性抉择,更是教学型高校高质量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服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龙.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法学,1997,(6).

[2] 蔡炎斌.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3] 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5

1、尽可能要避免的选题:

(1)选题太大、太宽泛。如《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若干问题》、《谈家庭教育》、《论高中课改》等。

(2)只谈某学科的细节,缺乏概括和提炼。如《解数列题的两种常见方法》、《并联和串联的区别》、《作文的开头技巧》等。

(3)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如《新课程与建构理论的关系》《校本教研的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探究》。

(4)只有案例没有反思。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实验观察》教学设计、《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课》。

(5)老生常谈缺乏个性。如《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2、如何选题?好的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确定题目时,题目要专一,开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

(1)切口小探讨深,以小见大。如《课后小结——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感恩行动从这里起飞》

(2)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或设想。如《儿童焉能丢失了人生“余裕”》、《教育是被遗忘筛选过的记忆》。

举例:            

(3)研究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普遍现象。如《一个被忽视略的问题:教育人际关系》、《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4)具有争鸣性的话题。如《校长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现代私塾”收获的将是什么》。

(5)充满着教育智慧与思想。如《教师管理“方”和“圆”》、《教学“意识流”》、《这样的“合作学习”有价值吗》。

(6)散文式的论文,真情实感。如《自信,点亮心智的明灯》、《把悄悄话装进我的行囊》。

(二)教育论文的写作技巧

1、功夫在文章之外。成功属于“有心人”,平时抽空看有关的论文。碰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发现可研究的问题。将有关的问题写下来,记一些笔记。(勤于积累)

2、写文章最好先写提纲。如果可能的话,写论文前拟一个提纲。层次清楚,前后呼应。(提笔写作)

3、给文章取一个精致的标题。能抓住文章精华,体现出创新的地方,标题能吸引人。(精心构思)

4、观点和内容。观点要正确,又有一定的新意。论点是什么?如何展开论证?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文字表达恰当,修辞加工润色。文章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选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体现一个教师的思想和情感,能写好文章的人通常是有思想的人,情感丰富的人;文章体现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消极忧伤的人也许能写好艺术作品,但很难写好教育论文。写好教育论文需要激情和智慧,只有“有心人”才会具有这样一颗好奇心和敏锐感。(标新立异)

(三)教育论文的写作要求

1、方法型教育论文的写作?

(1)方法型教育论文。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育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

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最实用;最易写。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

(2)方法型教育论文的写作程式:

A、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概念诠释。

B、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介绍方法实施的过程是教育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C、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育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

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56-02

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逐渐壮大。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其内涵为一方面要培养职业专门人才的学科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开放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强调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是开放大学教师的核心力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语文教学呼唤“双师型”教师

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在职语文教师由于学历相对较低,观念陈旧,实际教学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满足新的语文教学提出的能力需求,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项能力缺陷:一是缺乏口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需要良好的口才。但由于以前在高校没有对此进行过专业训练,许多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教学重点不突出,虽完成教学任务,但达不到教学目的。二是文才有限。部分语文教师写作水平不高,文不达意,对文法、语法、结构等不太了解。三是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不强。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的缺失成为其成长为合格教师的短板。四是教材教法知识的缺乏。因材施教提倡的是教学方法的探究。但是由于近年从事教师行业的部分教师没有接触过教材教法知识及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缺陷和不足,阻碍了他们成为“资深语文教师”的梦想。要胜任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教师们就应重塑自我,努力重建与现代语文教育相适应的能力与素质结构。开放大学是培训在职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阵地。面对这些语文教师当前的尴尬处境,开放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教师应积极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状况的变化,主动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寻求实践性、应用型和创新的语文教学之路,从而促使这些在职进修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实施能力得到提高,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建树,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为了满足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应用性的特点。根据学生再就业时的能力需求,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必须构建一个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这种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应包含高素质、应用型两个关键要素。“高素质”是基础,包含了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开放大学教育的树人目标,尤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学生来说,高素质不仅意味着自身人格的养成,而且因为将来出去从事的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这种素质还要求他具有推广传播功能,把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到学生中。“应用型”是提高,即基于一定的语文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教学能力水平。

针对现行语文教育教学这些新的特点,它对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教师“双师”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首先,面向生活,锻造实践教学能力。语文实践性课程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开设灵活而实用的第二课堂活动,精心设计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系列讲座。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上,则可以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社会调查、阅读实践(作品鉴赏)以及论文撰写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及写作能力。而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强调“生活即课程”,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次,掌握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在各层次语文教育中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成效显著。语文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赏析能力。但对于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却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开放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过程的进行和学习资源的整合,等等,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具备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全部或相关技术手段,包括制作网页,制作、运用课件,操作自动答疑系统、交流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上教学等。

再次,具备语文课堂实际教学操作、掌控和生成能力。这一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除应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外,还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教师精通语文教学的各种方法,学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在学生主动探索的状态下轻松生成。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目前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热爱本职,进取敬业,这是主流。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某些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缺少必要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等还处于弱势;缺乏完整科学的师资培训体系,因而实践教学能力不能及时提高,难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甚至缺乏专业学科带头人,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相应地造成跨专业教学,使这些学科的实践教学更差。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开放大学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教师;开放大学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开放大学能否成为时代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放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部文件多次指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应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但目前开放大学还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教师分离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迫切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科技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很快,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装备应用广泛,如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操作此类先进的设备,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培养这种先进设备的操作者,要求授课者应是“双师型”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技能训练。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分离的状况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要求。

第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放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措施。以往开放教育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开放教育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是改变以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有了改革的意识还要有改革的主体,而推动开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师。这只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开放教育改革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7

笔者以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即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首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就是探讨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论基础的方式和方法。在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是: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就是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的方式的总和。

2.教育研究的类型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教育研究分为20个类型。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目的,按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了10个类型。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的角度,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从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将教育研究分为10种类型。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根据教育研究工作场所或资料收集方式将教育研究分为9个类型。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未给出分类标准,只是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将教育研究分为7个类型。至于哪个作者的分类更好,要看读者的需要了。

3.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分为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制订研究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并验证科学抽象与假设,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成果。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简单地将教育研究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过程是“选题—研究—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课题选择、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撰写成果。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选择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果表述。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不外乎就是选题、研究、总结。相对来说,孙亚玲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步骤比较完整,而且最后的成果正不正确也要有检验,在五本书中只有这两本书提到过研究需要经过检验。

4.教育研究方法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述法、统计法等。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法等。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法等。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与教育测验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而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等,基本技术有文献检索、问卷编制、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抽样调查、教育观察、课题申请等。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由不同的类型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包括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5.结语

教育研究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在具体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著作也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马苏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J].2008,(12).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01-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而这种扩大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平衡“数量”与“质量”关系,从而使培养质量得以保障,便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注重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研究。

一、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现状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地向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进行反馈,以使管理者和教师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也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促使教学沿着计划的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控制教学的目的。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前瞻性质量管理的一套操作系统,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这一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能够及时地获得教学中的各要素、环节及状态的反馈信息,而后通过对这些反馈信息及时的评判与控制,可使教学质量的管理真正起到激励教学过程的作用,并使教学更加注重实效。目前,我国本专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已日趋成熟,并已得到较好实施,这对本专科层次的教学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着区域性、学际性、导师制的差异,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特殊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建立一套统一的、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受到一定的制约。由此导致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研究,滞后于本科教育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养方案的多样性、培养目标的模糊化、教学问题的复杂性、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不健全性等,都阻碍了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

1.制定培养方案超越国家要求方面的难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中指出,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报告还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并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形成解决教育教学或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认识较为模糊,因而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代替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有的学校把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内容与做法简单地搬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上来;有的学校不把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之一,不把它作为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还有的学校认为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含金量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可同日而语;更有甚的是有的学校把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作为一种创收的手段。由于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属于技能型研究生,较学术型研究生更具职业化。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其进行学术方面培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制定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理论性教学方面的难点。在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教学忽视技能性与实践性教学,已成为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高校所开设的公共课比重要大于专业课,案例及教育见习课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忽视了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的训练,从而大大降低了该专业教学的含金量;有些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不足,因而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仍由学术型教师来承担,这就导致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不够。

3.学位论文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难点。长期以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认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和关键。学位论文是对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知识掌握、运用、创新等综合运用的考核。既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属于技能型研究生,那么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也应该侧重于技能的研究。这也是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规格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这一点上,各高校基本上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论文规格来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也就是学生写的是学术型论文,而不是技能型论文。还有些高校在和盲审的要求上,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也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与国家的要求完全不符,因而,也就造成了在监控上存在着广泛性的难点。

4.教学方式与手段存在单一性方面的难点。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学方法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生教学应该是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职责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充分发挥专业型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目前我国一些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以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方式来给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上课,而不是用技能训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不足,就难以实现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5.教学质量评价模糊化方面的难点。当前我国专业型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再加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因而使评价结果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首先,作为各种课程教学考核和评价表征指标的课程教学时数的多少,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效果和课程时数不是必然的正比关系。其次,课程教学效果具有滞后性,评价结果和课程教学效果的显现缺乏同步性。最后,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难以定量。此外,部分高校对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仍然沿用学术型研究生评价制度,这也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在这种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的大环境下,教师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开拓教学,有时甚至出现和学生共同应付的现象。

三、构建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构建培养方案质量监控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专业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迎合社会和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必要的。高校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并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出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宗旨,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论文要求等内容,进行相应的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也就是,各招生单位应依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参考性培养方案和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精神和要求,充分考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需要为根本,倾听基础教育专家和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意见,定期修订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应定期地面向社会和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建立毕业生质量定期调查评价制度。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听取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工作的改进、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依据,以达到对培养方案质量体系的监控。

2.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系统。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是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保障,亦是构建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监控大致包括对学生学习前的监控和教学过程的监控。从教学前的监控来说,学生学前的准备状态是最基本的监控因素,所以,对于学生的课前监控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应该发挥教育的诱导作用,加大对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的力度,使学生走出“论文为重”的学习误区,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明确其学习目的和课程学习前准备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做好学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教学过程的监控来说,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效进行监控,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成效进行监控。也就是要实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双向监控。首先,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反馈信息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及时进行改进。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不定期检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程度、技能的形成程度等进行检测。这样才会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3.建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其质量直接影响和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研究生学位论文也是通过科研工作实践,提高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的一项综合训练。通过学位论文,可以检验出研究生是否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是否已具有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等。因此,严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职业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因此,在论文质量监控上也应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各高校应制定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系统。根据国家对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内容的编排、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论证过程等,都应侧重于专业性和技能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果非要追求学术性的话,那也应在专业性和技能性方面侧重于学术性。

4.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是高校对其培养方案进行调控的参考因素之一。因此,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势在必行。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深度是专业的先决条件,而知识的广度又是深度的基础,二者的辩证关系密不可分;知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教学内容的核心。第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方法有很多,就教学互动而言,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实践式等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第三,教学效果的可测性。在教学效果方面的监控,包括对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启发性,易于理解性等的监控,对教学思路开阔和方法多样的监控,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的监控等。

总之,不定期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方法,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更能使评价本身丰满。但评价结果不能一概定性描述,而应尽可能量化,调查表经过量化处理后,相应结果应反馈到任课教师,以便教师本人做实际改进。部分研究生座谈对教师进行评价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评估方式,理应成为教学评价中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拓,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02,(4):33.

[2]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39.

[3]时花玲.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59-04

我国自1998年试行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以来,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怎样科学定位,国家教育部至今没有具体统一的规定,主要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自我定位,致使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这一核心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小学教育专业大都是由高等院校的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的,他们为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倾向于培养综合素养高、教育理论功底深厚、教育研究能力见长的小学教师;也有培养单位立足综合培养、学科专业有所侧重,以教学技能熟练而见长的教学型小学教师为目标追求。而大多数用人单位比较欢迎学科专业知识宽厚、教学技能娴熟的小学教师,甚至有的地方至今不认可小学教育是个专业,不接受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因此,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研究,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力求和社会用人单位达成共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理论思考,以期对小学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有所裨益。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1 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择师导向的利弊分析

目前,高校培养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及其定位存在意见分歧,归纳言之,大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实用型”三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应该说,三种类型的目标定位各有优势,现就其利弊作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研究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得失。主张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高校认为,在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普遍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型,必须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具有研究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基础和能力。他们走上小学教育岗位后,不仅要适应小学教育,而且要引领小学教育。为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就要为他们奠定宽厚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研究能力。这种认识及其定位是具有前瞻性的,是顺应小学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潮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正高职教师职务的规定,也印证了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性。我们相信,一个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小学教师,不仅能够较快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有望引领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不足在于,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健全,任教学科专业(语文、数学等)的知识和能力不厚重,从师技能不够熟练,走上教师职场的适应性不强。道理十分明显,四年的大学教育时间是个常数,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能力训练上用时多了,势必影响任教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研究能力是他们的后发优势,在任教初期显现不出这种优势。这恐怕也是用人单位不太认可、接纳“研究型”小学教师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学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长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就业理念影响下,有些院校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在业务素质上,强调学生掌握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从师技能;课程设置突出语文、数学或英语等学科专业课程的比重,注重“三字一话”、媒体课件制作等从教技能的培养。这种目标定位的优势在于,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具有比较厚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教学技能比较熟练,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容易“显山露水”,走上小学教育岗位,工作适应期较短,很容易完成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角色转换。其缺陷在于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薄弱,专业发展的潜力不大,后劲不足。在由胜任型教师向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他们因为缺乏实现这种角色升级转换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研究能力及其成果而不再占有优势。

第三,“实用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利弊。这种目标定位主要表现在社会用人单位方面。从每年小学教育毕业生竞聘就业岗位的反馈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教育局和小学普遍希望毕业生任教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宽厚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熟练,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教学岗位需要,最好没有适应期。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教学型小学教师。如有选择的空间。他们宁要中文系、数学系等学科专业院系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而不要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这既有传统用人观念的影响,又有“应试教育”环境的制约。在他们看来,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宽厚的教师,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有希望不断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选聘教师的导向有利于高等院校重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教学基本功培养。其弊端在于,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及其对教师素质的合理诉求认识不足;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科学构成认识不足;对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本质内涵及其规律认识不足;以此“认识不足”的择师导向要求高等院校与之“无缝对接”,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2 教育型小学教师的目标定位及其依据分析

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教育型”小学教师。其素质特征表现为,他们具有浓厚的小学教育志趣和关爱儿童的教育情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教育问题意识和对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能力;文化视域开阔,具有从事小学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专业优势,教学技能比较娴熟;能以教育者的“慧眼”和“心智”引领儿童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他们是未来人民教育家的预备队。

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应坚持学科专业有所侧重的原则,确保学生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又有某一学科的专业优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育生涯中既有宽口径的适应能力,又可以成为某一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这种学科专业优势怎样形成呢?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一,课程教学计划采取学科交叉、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模式。在二三年级或三四年级让学生分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开设10至12门主干课程,在两年时间内,用600至800学时修完。其二,实行主副修制。“四维立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计划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副修制形成。两种方案均需要依托各专业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需要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 夯实教育理论基础,培育教育科研优势

教育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借鉴研究型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功底深厚、教育研究能力见长之优势。首先,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是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主要是正处于个性发展关键期的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工作不需要过于深厚的文科或理工科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了解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上。其次,强化教育理论有利于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提高职业适应性。现代社会在为教育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要求他们必须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变换教育对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学科专业优势的不显著,对上述职业适应性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建立在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迁移必然更容易,能够切实提供专业发展的后劲,有效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如何形成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优势呢?可通过三种措施:第一,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类课程的设置最好四年不断线,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第二,加强教育科研训练。教育科研能力既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又要植根于教育科研实践。大学一二年级,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撰写教育科研小论文,使学生经受初步训练。大三,应要求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可由导师提供,也可以自选,要尽量贴近教育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应从严要求,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加强研究过程的指导,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第三,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可以有计划地邀请教育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介绍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邀请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为学生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和教改动态;要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学术影响力,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社团活动、学风建设应加大学术含量。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研究,参与学术研究。通过此类举措,潜移默化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3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育技能

小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技能。而教育技能的形成离不开丰富而扎实的实践训练。音乐、美术、舞蹈、书法、说课等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唱、画、舞、写方面的技能。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教育课程的教学应辅之以一定的实例分析与实践验证,这有利于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有利于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有利于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必要的见习活动,其方式可采取到小学实地观摩,或观看优秀教师上课实录,最好能从大一开始,组织教师专业发展“1+1”牵手行动,即由一位小学教师负责指导一名小学教育师范生,通过全程“浸入式”见习。培育学生的教育情怀、教育信念和教育技能。教育实习安排14至16周为宜,最好分阶段进行。教育实安排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之外,应开展教育研究实习,要求学生对小学教育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课外活动应提倡学生积极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应提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寒暑假到社会上举办爱心学校,挂职锻炼,文艺演出,为社区服务等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

4 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适宜的环境和土壤,需要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激励机制的构建。

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流价值取向,推进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赖于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敢于打破清规戒律,敢于冲破整齐划一的教学弊端,对于学生任何创新尝试都要给予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教学内容求精、求新、求实,要“授人以渔”,把创新思维方法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树立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观,把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质疑式、辩论式等方法引入课堂,以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架起有效传递知识、开启创新思维的桥梁。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82-03

引言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大发展潜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同时也适合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城乡基层组织从事宣传、教育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的重要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应用型课程学习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为此,我们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的意义与策略进行论析。

一、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含义、特性与内容

(一)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含义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那些具体课程,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媒介,是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要求的学习内容。它以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存体,以思政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为依归,是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学习活动展示的重要平台与施展空间。

(二)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特性

1.应用型课程具有系统多元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适应学生多元智力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与方法论价值体系。其基本含义:(1)课程本身是系统的多元的,包括工具性应用课程,专业技术应用型课程,拓展性研究应用型课程等。每一门应用课程都有特定研究对象、特殊领域规律、特殊的技能技巧等系统理论及其方法;(2)课程学习和培养的要求是系统的多元的,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的要求,有技能运用与操练的要求;(3)学习主体的学习所得也是多维的,从应用课程学习中获得应用性知识和方法,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

2.技术操作性。应用型课程的技术操作性,是指应用型课程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程序、格式等。技术操作性是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为前提,是以学习主体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以服务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为宗旨。技术操作性存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之中,以具体活动为展示平台。技术操作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学习者个性不同、所学专业知识不同、熟悉的技能不同,技术操作的方法和侧重点就不同,这就是技能操作的主观性特点。学习者进行技术操作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所遵循原理和规律等,就是客观性的表现。

3.发展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社会生活变化、应用型课程要与时俱进。体现为新兴应用型课程的涌现、新兴理论与方法的创立、众多应用型课程的交互融合形成边缘性学科等。应用型课程源自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手段越来越新颖和先进。

(三)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内容

依托于思政教育专业的应用型课程按其性质和作用,我们可以分为“工具”类、“生存技能”类、“专业技能”类、“拓展”类等应用型课程。

1.“工具”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VF程序设计等。从性质上看,它们是公共必修课程;从作用上看,是学生学、做、用的工具。

2.“生存技能”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机关应用文写作与处理等。从课程性质上看,它们属于通识平台课程;从作用上看,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

3.“专业技能”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政治课教学论、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学测量与评价、班主任工作艺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从性质看,它们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从作用上看,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拓展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领导艺术与方法、社会工作艺术与方法、科研方法与技能训练、谈判学、演讲与口才等。从性质看,它们是专业方向课程,从作用看,它们可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上述应用型课程内容划分只是从“侧重于应用”角度来说的。事实上,任何课程的理论知识都强调应用,且通过各种方式凸显其应用价值。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01-2

从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史上来看,就教育管理科学的本质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两大理论流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坚持不同的主张,有时发出的还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二者间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曾一度使得人们坚信一副确定无疑的世界图景在等待着人们去描绘。在自然科学的强大力量的影响下,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教育管理学所研究的教育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都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管理科学中也同样适用。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在方法论上主要隶属于逻辑实证主义,崇尚经验判断,将自然科学规律推及人类社会,但其忽略了人的情感、道德、习惯、传统思维等主观因素,采用“价值无涉”的方法论,因而难以与事实相符。

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则站在价值论角度上,从人的情感、道德、习惯、自由意志等出发,认为教育管理学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不能将自然科学方法生搬硬套到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来,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注重在研究中对教育管理现象“做出主观解释并赋予它们特定的意义,重视探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主张更多的关注教育管理对象本身,但该理论只注重定性研究,而往往无法作定量的考察,因而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难以具有可操作性。

出于对以上两大派别的不满,上世纪90年代,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提出了教育管理整合论,旨在建立一门新型的教育管理科学。这种新型的教育管理科学是通过系统整合,从而使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整体合法的科学。

一、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主要观点

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这两位教育管理整合论的倡导者,自1991年合作出版《认识教育管理:当代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方法论论争》以来,又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合作推出系列著作《探索教育管理:连贯主义之运用及批判论争》与《从事教育管理:关于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这三本著作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整合论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从国内文献来看,张新平、孙锦涛、罗建河、杨天平等学者对整合论的观点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张新平分析了整合论的思想基础。他指出“教育管理整合论受蒯因的影响甚大。”“总体上看,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及其对经验论教条的批判,对教育管理整合论产生了最为显著的影响。”同时,他将整合论的基本观点归纳为“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根本目标是试图建立一门新型的管理科学。”“教育管理整合论要求发展一种有关教育管理的后实证科学。”“教育管理整合论重视运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人的主观性。”“教育管理整合论倡导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统一,强调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建立一种更富成效的关系,反对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作简单的二元区分,呼吁从一元的、整体的观点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

孙锦涛、罗建河以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的三本著作为原始资料从组织理论、管理决策、领导理论、管理培训等四个方面对整合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孙绵涛提到:“埃沃斯和拉科姆斯基就是以后实证主义的立场来构建这种“新的教育管理科学”的。他们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知识观,指出这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来源于事实并能被事实所检验时一种幼稚的经验主义。

杨天平教授概括性地指出“教育管理整合论的领军人物当属澳大利亚的埃沃斯和拉科姆斯基,他们以教育管理研究的现状和走势为论基,以整体主义为理论依据,阐发其民主的、开放的、宽容的、温和的整合论思想。”“致力于构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客体与主体、事实与价值、组织与个人、效率与公平等多元一体的新型的教育管理科学。”

以上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主要观点。

二、浅析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方法论问题

所谓“方法论”是指“研究者认识各种方法的性质与作用,选择与运用各种方法的理论,包括研究预设的提出、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研究结论的解释等,核心是选择方法、处理材料、解释结论所持的原则与标准。”本文旨在从方法论的视角探讨教育管理整合论的理论特色,因此,主要从该理论构建过程中方法选择以及处理材料及解释相关结论所持的原则等来讨论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方法论问题。

在具体的理论建构过程中,教育管理整合论富有特色的做法是将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管理学中来,为教育管理整合论提供解释模式。“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在探寻认知活动脑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发展相应的压缩规则而进行的。这种压缩规则的一个重要的脑机制就是神经信息加工模式,即神经网络模式。”“这种神经网络模式是由输人层、隐藏单元层和输出层三个层面所构成的,各层之间存在着大量联结网络。教育管理整合论认为,教育管理活动中存在着类似于人类认知活动中“压缩”规则,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能帮助人们认识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这类规则,并促进人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管理的属性和本质,并构建了一个用以说明人的教育行为的信念网络模型。”

事实上,认知心理学不仅是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是教育管理整合论用以对教育现象进行说明的工具。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管理整合论框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理论、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理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管理者的培训理论等,都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加以说明的,可以说,教育管理整合论中的这些部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在教育管理学中的外显理论。

正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说明之上,教育管理整合论宣称自己所建立的这种新的管理科学是一种教育管理的后实证科学。这种后实证的教育管理理论“既包含价值论题,同时又能高度关注人的主观性和道德伦理问题。教育管理整合论主张不仅可以为科学主义的观点进行辩护,也可为价值论的见解进行辩护,同时还可广泛运用于主观领域。”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理论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

从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主要观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蒯因的整体论对教育管理整合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蒯因整体论的基本论断有:“第一,我们的信念或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面对感觉经验检验的。第二,经验面前,对信念和知识整体内部的某些陈述的再评价必将引起整体内部的重新调整,因为它们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第三,经验处于信念或知识整体的边缘,由直接的观察陈述到具体科学的陈述再到逻辑、数学的陈述等,受经验的影响程度逐级递减。第四,理论语句分为场合句和固定句。观察句作为特殊的场合句,在信念或知识整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扮演着无需证明或自我证明的基本信念的角色,可以单独地接受经验的检验,并可以独立地具有经验意义。”

在蒯因看来,科学理论内的每一个单个命题都有自己唯一不变的经验意义,经验蕴涵着某一假定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在他看来,所谓知识或信念的整体,都是人造的“网络”。将蒯因的整体论延伸至教育管理学中,便形成了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的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信念网络模型。自然科学和伦理、道德、价值等被一起划归为信念网络模型的内容。

但稍作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蒯因整体论存在着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面对经验时,“我们的任何信念或局部知识都不具有特殊地位,都不能免于修正,都不能独立具有经验意义,”因为它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操作;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在特定情境中免受攻击,“蒯因又赋予观察句以特殊的地位,充当无需证明或自我证明的基本信念,允许它独立地具有经验意义。”而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的教育管理整合论并没有有效地避免这一矛盾的存在。他们不满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张,但同时又赋予认知心理学以更多的功能;他们本想将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也纳入到整合论中,以期望修正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但是它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强调用一般自然科学所特有的主体间研究技巧(特别是纯粹的认知科学)对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进行发生学研究时,他的方法论就属于典型的科学主义传统,这也使教育管理整合论最终又滑向了科学主义,倒向了科学主义一端。同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由于其只注重整体的描述,缺乏实践基础,而难以作规范性的考察,因而可操作性较弱。

当然,总体上看,教育管理整合论代表了教育管理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为破除科学认识论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传统客观主义教条作出了贡献。在弱化规范理性对科学活动约束的同时,延展了科学理性运动的疆域,开拓实现了科学理性的方法,在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引入人文主义精神,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教育管理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同时,教育管理整合论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教育管理学,这也是未来教育管理学的需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在具体研究中,教育管理整合论对整体性的强调,是以丧失问题研究的深刻性和事实的逼真性为代价的。因此,教育管理整合论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空间。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霍金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实在论主张:“理论和世界图景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的思想。”他将这一新的实在论主张称之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他主张,“科学理论即模型。两个理论或模型都可精确地预言同样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说的更精确点,哪个模型更方便我们就随意使用哪个”。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主张为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最佳说明推理的辩护,也极有可能为教育管理整合论进一步完善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通道。

参考文献:

[1]董泽芳,胡春光.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2]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3]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4]杨天平.西方教育管理研究100年[J].外国教育研究,2004,(9).

[5]杨天平.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与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6]张新平.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篇12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