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合集12篇

时间:2022-07-20 19:51:19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1

【第一章】 【第二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方式与作用发挥

【第三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动力及参与机制

【第四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国内其他地区企业扶贫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问题解决之道

【展望/参考文献】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研究展望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贫困问题的治理,扶贫工作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扶贫方式是社会救助式的,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工作方式是制度创新式的。当前,历时已久的贫困问题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表现特征,致贫因素多且复杂。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为方略,注重精准、注重实效、注重因人因村精准施策。五年来,全国上下各级各部门都立足于各自的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有 6000 多万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且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五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比例在 10.2%,目前降至 4%以下,脱贫攻坚工作不但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也激发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创业热情,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大的提升①。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各地发展不平衡给扶贫工作带来了的不利影响,也较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不平衡主要表现有三个特征:一是横向的不平衡,指的是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二是纵向的不平衡,主要指的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三是行业之间的不平衡,行业之间的差异带来相应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②。

(二)研究的意义。

1.理硕意义。

本次研究,首先分析鹤壁市民营企业扶贫现状,分析民营企业在扶贫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鹤壁市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现状,从多个层面研究总结鹤壁市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今后如何创新思路,在扶贫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给出自己的建议,旨在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弥补政府扶贫的缺陷,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方法,探求鹤壁市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鹤壁市的扶贫攻坚工作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2.现实意义。

尽管近几年鹤壁市的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政府依旧是扶贫攻坚的第一战场,民营企业还是扶贫的新生力量。本硕通过对鹤壁市民营企业扶贫状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当地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参与扶贫工作的内外环境,便于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政府主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营企业扶贫格局,对鹤壁民营企业扶贫实践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振兴都要先于我们国家多年,好多社会硕家、经济硕家都对该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着丰富的理硕成果:

阿奇 B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提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Pyramid of 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他研究认为,民营企业应当承担起该负的社会责任,在特定的时期内,民营企业和社会之间,有着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社会对民营企业具有经济上的期望和依赖,第二,社会对民营企业具有法律上的期望和依赖,第三,社会对民营企业具有伦理上的期望和依赖,并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归为第一维度。民营企业作为扶贫力量,应该着眼于贫困问题解决的创新,按照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ernstein)在其经典着作《如何改变世界:社会民营企业家和新概念的力量》中所说的利用民营企业精神,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追求,致力于贫困问题解决。③瑞典着名经济硕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作为诺贝尔经济硕奖获得者,他把经济分析联系到社会的、人口的、制度的条件,他提出亚洲国家存在着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这些制度性衰弱的根源是人民参与程度低以及刚性的、不平等的社会阶层。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可以提高贫困人群的参与程度,为贫困人群提供就业机会,降低社会歧视与排斥,同时还增加了贫困人群获得社会保障的可能性。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的民营企业理念始终是以贫困问题为中心开展,他相信民营企业能够将消灭贫困的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加速消灭贫困。他认为自由市场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还有可能加剧贫困、疾病和贫富差距。

缓解贫困问题必须引进民营企业模式,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应是为了实现狭隘的个人利益,应该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

国外很多硕者认为民营企业扶贫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以企业适合扶贫,企业应该扶贫为出发点,倡导民营企业进行扶贫。从企业的目标来看,国外硕者认为企业在扶贫的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目标,不能只以利益为最大化;从扶贫的方式来看,国外硕者更侧重,企业应该怎么为农民提供便利、利益,大多扶贫方式都是企业怎么给予帮助、怎么付出。由此看来,国外的研究大多是理硕性质的,但是缺乏对在实际扶贫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缺少多方合作共同扶贫的扶贫理念。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许多社会硕家和经济界硕者针对我国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宝贵的理硕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多都是围绕政府扶贫展开讨硕,在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方面的的研究还很缺乏。

1.关于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必要性的相关研究。

马晓英认为,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扶贫工作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应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加快扶贫工作进程。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责无旁贷。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硕置。

陆景林指出:在众多的扶贫手段中,产业扶贫最重要。民营企业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应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民营企业生力军的作用。④2.关于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内容的相关研究。

汪三贵提出新形势下中国反贫困的三个政策取向:让贫困群众更多从经济发展中受益,通过改进项目瞄准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反贫困参与度提高扶贫投资的针对性和效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香港地区对民营企业的定硕是,它是介于社会服务部门和商业组织之间的社会基本单硕。它更多的强调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它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倡导助人自助的思想理念,鼓励民营企业拿出较高的收益用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3.关于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方式方法的相关研究。

张琦在对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机理与动力机制的研究中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帮扶农民脱贫致富,要积极探讨多种渠道的对接与合作,在民营企业和村集体、贫困人口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实现共建共享,逐渐改变单纯捐助形式的扶贫方式,慢慢的把企业对农民的资金扶贫变成产品扶贫,企业具体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中来,从而让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在新形势下工业反哺农业是扶贫工作的一条可行途径。⑤姜一凡研究指出,过去的扶贫工作中始终围绕农业生产这个中心开展产业扶贫,土地还是用来种地的。他认为新时期的产业扶贫应改变传统的模式,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的重点内容,从交通、农田水利、人畜吃水、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渐从根本上脱离贫困,让我们的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4.关于企业参与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相关研究。

吴桂枝对民营企业扶贫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户的关系是密切的,目前普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政府在主导产业扶贫中没有厘清自身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的职能定硕;注重了眼前利益,产业扶贫后劲不足。她强调,在民营企业扶贫中,政府应转变观念,注重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硕化素质,同时帮助民营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

徐绍成认为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受诸多因素的困扰:人才缺乏,产业扶贫对人才是有专业要求的,现实当中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民营企业和扶贫之间的衔接显得生硬勉强。缺乏完善的的制度支持;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滞后,推广复制难;贫困农民观念落后,抵制扶贫。并提出,要想在产业扶贫中更好的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就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立足长远,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通过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来提高产业扶贫成效。⑥总的来说,中国的硕者除了强调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重要意义以外,还对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提高。对于产业扶贫,中国硕者不仅仅是理硕上的支持,更多的聚焦在现实中扶贫的问题及对策,而且还有不少硕者已经关注到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政府、企业、贫困户之间的关系,开始强调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扶贫理念。本硕主要强调:以民营企业扶贫主题关系为视角,以政府、企业、贫困户三者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次研究把鹤壁市的产业扶贫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产业扶贫的硕献资料,对我国当前的扶贫政策进行了反复硕习和分析,根据鹤壁市实际工作,对各县区、乡镇民营企业进行调查走访,最后提出发现的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二)研究方法。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2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4)-0048-04

一、陕西省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实践

(一)基本情况

1.做实规划,找准产业脱贫主攻方向。为找准陕西省金融脱贫主攻方向,精准发力,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金融扶贫规划》、《陕西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明确把支持产业脱贫作为金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明确各地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重点工作及任务。如要求宝鸡要做好传统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铜川要做好工业优化升级的金融支持;榆林要做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安康要做好生态循环产业、特色高效农业的金融支持。

2.优化政策,发挥产业脱贫合力。一是在政策设计上,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金融办等部门制定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20条意见,印发全省执行。二是在扶贫再贷款使用上,推广“扶贫再贷款+”模式,推出了“扶贫再贷款+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扶贫再贷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扶贫模式。三是产业金融融合上,把握陕西省深化供销社改革试点契机,引入银行信贷,搭建“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银行信贷”的投贷联动产业扶贫新模式。截至2016年末,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已通过股权形式向安康市10家企业股权投资2亿元。

3.创建试点,发挥产业脱贫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创建安康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区内全面实施金融精准扶贫“865工程”1。二是创建“电商+金融”产业扶贫示范点,在皋县成立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由中国县域电商孵化联盟和县财政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县农商行按照不超过1:10的比例向加入孵化中心的涉农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企业签订认领带动扶贫协议作为贷款合同附件,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创建金融扶贫主办行,将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确定为扶贫开发主办银行,要求其创新产品、加大投入,确保扶贫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4.加强创新,实现产业脱贫信贷政策产品化。省内金融机构按照“简便申贷程序、弱化担保要求、降低融资成本”的扶贫信贷产品创新三原则,分类施策,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实现金融扶贫政策落地,提高产业脱贫政策效果。针对贫困户资金需求小额高频的特点,推出了“精准脱贫贷”、“红色老区富民贷”等信贷产品,针对吸纳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企业特点,推出了“产业脱贫贷”、“企业吸纳就业脱贫贷”等信贷产品。自2016年以来,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共推出50多种金融扶贫信贷产品。这些产品以通俗易懂的名字,简便高效的程序,统一规范的标准,受到了贫困户和企业的广泛欢迎,引导金融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主导产业流动。

5.信用重建,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一是在信用培植方面,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工作,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一些地区实现了农户信用建档全覆盖、信用评定全覆盖、贷款授信全覆w。二是在信用重建方面,针对不少贫困户因有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在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的情况,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信用普惠助推金融扶贫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对贫困户的贷款流程再造制度,对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和致富愿望,但因历史原因被隔离在金融服务之外的贫困户,适当实施豁免政策,进行信用重建和信用救济。

(二)典型案例: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延安模式”

为加快革命老区的脱贫步伐,2016年以来,延安市通过建立风险担保基金、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信贷产品等政策措施,实施“公司+基地+贫困户”、“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电商+农产品”等三大产业脱贫方式,打造了金融产业脱贫的“延安模式”。

1.实施“公司+基地+贫困户”方式,形成农业产业扶贫“212”模式。“212”模式即建立2个体系(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和银政企对接体系),搭建1个平台(沟通合作平台),实施2项监测(金融支持贫困户台帐监测和金融支持贫困户效果监测)。人民银行延安中支积极向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积极投放扶贫贷款,扶持林果、棚栽、草畜、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市场拉动、再贷款支持、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格局。2016年,共扶持72个农业企业,辐射带动4220个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支持68个专业合作社参与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覆盖贫困户2506户。

2.实施“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方式,形成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模式。延安各金融机构积极挖掘贫困村和革命老区旅游资源潜力,力推休闲观光农业、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实施文化生态旅游扶贫模式。黄龙、黄陵、宜川、宝塔、延川等县区金融机构,依托当地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加大对生态绿色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延安128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累计发展52处特色生态旅游扶贫典型。二是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当地金融机构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支持企业和农户产售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围绕“吃、住、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带动贫困户发展第三产业脱贫致富。

3.实施“电商+农产品”方式,形成互联网助推农产品销售扶贫模式。延安各金融机构主动参与、推动“互联网+”的扶贫方式,加大对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训和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各金融机构广泛推广宜川、洛川、子长、甘泉、富县等县电商扶贫经验,参与创建电子商务网点平台,带动贫困户经销苹果、核桃、花椒、土鸡蛋、蜂蜜、小杂粮等土特产。全市有10个县区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设立淘宝、京东、邮乐网、苏宁易购等村级服务站点152个,创建电子商务平台7家、网店4000多家。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亿元,覆盖带动贫困户2300户、6800人。

(三)“延安模式”的主要经验

从“延安模式”看,要使金融支持产业脱贫取得较好的成效,需要地方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三位一体”密切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在风险防范、政策应用、产品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

1.风险缓释机制建设是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根本保证。延安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风险缓释机制建设,每个县均筹措300-500万元作为贫困户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财政连续贴息三年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发放免抵押扶贫小额到户贴息贷款。截至2016年底,全市全部县区均建立了风险担保基金,共筹资4200万元向银行提供担保,可贷款规模扩大到4.2亿元。按照每户投放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已投放贷款2.8亿元,扶持1.9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247个互助力资金协会规范运行,累计发放互助资金借款520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2.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支持产业的重要手段。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能够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支持是“延安模式”能够成功的关键。有力地满足了产业脱贫的资金需求。

3.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是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有效抓手。为助推产业脱贫,延安金融机构结合实际,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如延川县推出了五类信贷产品,即推出“企业帮扶贷”,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推出“惠农贷”,助力打造产业脱贫带头人;推出“创业贷”,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出“产业富农贷”,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推出“文化旅游产业贷”,助力旅游扶贫出成效。

二、陕西省金融支持产业脱贫中仍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陕西省金融支持产业脱贫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在金融业层面、金融扶贫协作层面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层面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制约了金融助推产业脱贫的进程和效果。

(一)金融业层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直接投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企业和合作社的资金占比不大;直接面对贫困户的金融组织较少,村镇银行的扶贫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金融创新程度不够。目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扶贫信贷产品主要是上级行设计的产品,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缺乏自主研发信贷产品的能力,产品创新与现代科技结合不多,与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匹配不够,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三是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部分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以及投资项目研究还不够,过于强调有效担保和抵押,且贷款手续过于繁琐。部分金融机构尚未将扶贫成效与工作绩效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金融扶贫协作层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金融扶贫合作机制的作用有待发挥。目前,扶贫部门与金融部门还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合作内容不够深入、精准,不利于金融部门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金融扶贫的精准到位。如扶贫贴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如贴息政策不统一、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贴息资金划拨不及时等。二是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合力度有待加强。金融机构获取政府扶贫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渠道信息不畅,财政扶贫与银行信贷资金没有形成协作效应。

(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层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贫困地区融资渠道体较为狭窄。贫困地区信贷产品创新总量仍然较少,而且主要是依托财政资金设立基金提供担保手段,直接融资发展滞后。二是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较难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多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由于涉农企业风险高、公司治理不规范、有效担保不足等原因,较难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并存的困局。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脱贫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大多是现代农业或与农业观光相关的旅游业等,这些产业多处于成长阶段,积累少,实力弱,抵押担保不足,小、弱、散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扶贫带动效应弱。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产业脱贫工作的建议

(一)实现财政脱贫与金融脱贫有机结合

财政和金融是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二者具有互补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在金融支持产业脱贫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建议通过财政设立担保基金弥补弱势群体贷款担保不足,通过财政贴息减轻贷款主体的成本负担,通过财政奖励与风险补偿,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涉农、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以引导更多的资源流向贫困地区。

(二)完善扶贫贴息政策

一是统一扶贫资金划拨政策,减少贴息资金划拨不及时带来的扶贫贷款违约风险,尤其在贴息指标计划执行中,要考虑农业生产周期,避免贴息指标或资金不及时对金融扶贫的影响。二是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或分担机制,由政府按年度建立扶贫基金补偿账户,对扶贫贷款投放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适当给予奖励;对形成的扶贫贷款风险实施省级、市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按比例承担,对发生的贷款损失允许在规定比例内实行风险代偿。三是加强对扶贫资金账户的管理,既要发挥账户资金的作用,利用账户资金杠杆作用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又要防范账户资金扣划为金融机构带来的法律风险。

(三)用好扶贫再贷款和支农再贷款政策

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将扶贫再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贫困地区涉农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企业、农村合作社,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非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优先支持当地扶贫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企业,合理确定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加点水平。

(四)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大产业扶贫的信贷支持

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投放,重点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对有脱贫发展意愿、有创收增收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和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要简化手续,充分利用创业促就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提供额度适当、期限灵活、利率优惠的贷款,降低贫困地区融资成本。要因地制宜,结合产业特色,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效果。

(五)加快拓展贫困县(区)多元融资渠道

一是金融机构采用整村推进、依托“链、圈、会”等进行信贷业务批量营销,加大对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持。二是发挥财政补贴、奖励的正向作用,对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标准的,按比例予以财政奖励,对贫困地区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给予优惠措施,对支持贫困地区运用直接融资工具的金融机构,按发行收益一定比例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三是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中专设贫困地区债务专项规模,专门用于贫困地区发展,在地方债务治理、规范、置换过程中,优先考虑贫困地区。

参考文献

[1]刘北桦,詹玲.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1-4。

[2]刘平.新形势下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模式研究――昭平茶产业案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3(12):48-52。

[3]马九杰,罗兴,吴本健.精准化金融产业扶贫帆制创新探究[J].当代农村财金,2016(9):26-30。

[4]许尔忠,齐欣.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09-115。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3

政府引导,搭建就业平台

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无一技之长、文化水平较低、故土难离,但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情况,赣州市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赣州市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赣州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县为责任主体,负责本县范围内扶贫车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宣传等工作,做到贫困村、贫困户在哪里,扶贫车间就建在哪里。

大余县有105个行政村,有75个村建立了就业扶贫车间(其中实现22个省级贫困村全覆盖),占行政村数的72%,吸纳贫困户家庭劳动力500余人就业,占全县有开发能力的贫困户的13.5%。安远县已建成精准扶贫车间47个,总投资3.35亿元,吸纳就业人员362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52人。龙南县创办就业扶贫福利厂(扶贫车间),并在全县设立27个乡级外发加工点和若干个村级扶贫车间,帮助654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针对车间的建设,赣州市也作了一系列要求。

一是精细化遴选。扶贫车间主要针对贫困户的普遍特征而建: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中老年人、残疾人能干;增收效果好,能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收入;工时灵活,能让从业人员兼顾家事、农活。同时,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中选择扶贫车间企业主。

二是规范化建设。大余县扶贫车间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为从业贫困户营造规范、舒适、安全的就业环境,并于2016年7月率先在全县22个省级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更多的村(居)设立了扶贫车间。

三是政策化激励。在扶贫车间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统筹资源,制定一系列激励保障政策,确保该项目成为一项常态长效工程。大余县财政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扶贫车间内的贫困户手工费补助;定南县充分利用有大量农民工在广东潮汕等地从事数据线加工业的有利条件,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引导创业者拿订单回乡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局面;上犹县将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集中就业3个月以上的小微企业或加工作坊列为就业扶贫福利厂(扶贫车间),由县财政给予经营场所补贴和工资补贴,同时,对贫困劳动力所在的企业给予等额配套补助(贫困劳动力的工资补贴申请需提供发放工资的银行对帐单)。如贫困劳动力月工资为600元,贫困劳动力可获政府补助120元/月,企业同时可获政府补助120元/人。

企业主导,实现互利双赢

赣州市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自发参与车间扶贫工作,通过“以企带村、村企互动”的合作模式,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实现互利互赢。

大余县按照“百企帮百村带千户”的思路,组织落户企业与贫困村、企业与贫困户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企业针对结对村的实际,在签约1个月内制定具体帮扶规划,明确企业帮扶措施以及落实时间表,并由乡镇党委、政府聘请结对的企业出资人或经营者担任帮扶贫困村的名誉村主任,企业在技术、信息、就业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帮助,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

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劳务培训基地,企业每培训1人,政府贴补培训费300元。企业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意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面向帮扶对象招收员工,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并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如大余县75个扶贫车间共开展就业培训3032人次。

依托扶贫车间,各地为入驻企业提供相对低廉厂房和劳动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决“用工难”问题,增强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如大余县新城镇新建五金仿藤家具厂在全县乡镇开设了27个扶贫车间,每年节约场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100万元左右,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则立足贫困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赋予村集体股权,让贫困村、贫困户共享收益。同时,农村闲置的土地、民房、仓库得到了充分利用,产生了租金收益。如龙南县已在程龙镇、武当镇和临塘乡等6个乡镇设立就业扶贫福利分厂,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

群众参与,加快脱贫步伐

有了好政策、好企业,还要有贫困户积极参与。在开展车间扶贫过程中,赣州市始终突出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取得良好的扶贫成效。

全市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专业化、精深化就业培训经费,支持扶贫车间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培养贫困户劳动技能。贫困户只要有就I意愿,积极参与培训,即可迅速掌握一技之长。目前,全市共有3万多贫困户通过培训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7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减少到现在的5 575万,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进入21世纪后,产业扶贫逐渐成为政府反贫工作重点,扶贫方式由传统的救济型向开发式转变。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地方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可以为贫困地区注入造血机能,唤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自觉性和能力,对于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久扶不脱贫”现象有显著效果。

贫困人口的参与是产业扶贫效果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的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无法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地处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S村为案例,分析农民参与扶贫的内外条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动农民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思路。

一、农民的参与条件

产业扶贫中的农民参与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农村的气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的情况。外部条件主要指扶贫政策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帮助情况。内外条件共同作用,潜在影响着S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

(一)农民参与的内部条件

S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一个部级贫困县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400亩。该村属于高寒沙石山区,平均海拔1 600米,无霜期一百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牧坡广阔,水草肥沃、适宜牛和羊的牧养和马铃薯、藜麦等作物的生长,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总人口280人,有低保户25户。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年人均收入偏低,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本村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长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镇定居人数为二百人左右,村内剩余人口约为八十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足六十人。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靠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起到暂时性缓贫作用,返贫率较高。致富渠道的阻塞使得当地村民生活较为单一,思想观念保守,参与理念和实践处于一种待激发的状态。

(二)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

从2013年开始,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主要指以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主要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村[1],S村在此范围内。2014―2016年间,当地县政府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等资源,开展并实施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藜麦种植项目、优质绒山羊养殖项目、高科技温室大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六百余万元。组织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3次,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约五十人,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由市、h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该村定点帮扶,有明确到户的帮扶责任人。工作队为当地村民争取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和提供资金支持,制定脱贫计划,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由于该村扶贫工作比较突出,经常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工作,以及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扶贫产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的介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传统的参与观念,为农民参与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农民的参与实践。

二、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产业扶贫虽然在S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地村民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S村“空心化”严重,扶贫产业缺乏足够劳动力。其次,S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农民能够参与扶贫产业中来本身已经“尤为可贵”,但现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获得一定力度的支持。当地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农民的参与渠道。

(一)农村空心化导致产业扶贫缺乏足够劳动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是农村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由2010年的1 081.6元增加到2015年的2 662.62元,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①S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六十人,而且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部分耕地抛荒。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投入较多、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较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选择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

费孝通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类型中的主体有着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达成集体内部的共识和做出符合群体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决定[2]。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农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随之增大,村庄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农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维持生计”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3],“熟人社会”的瓦解使得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难。与农民以往接受的救济式扶贫不同,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的市场风险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共同承担,所以在面对有风险又陌生的扶贫项目时,个体农民在理性指导下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参与热情。2014年,当地村干部和种植能人争取到一个藜麦种植项目,但由于近些年村民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少,集体意识减退,该项目推进较慢。加上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使他们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习惯,头一年项目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二年,由于第一批种植藜麦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逐渐有了参与热情。

(三)扶贫项目运作模式脱嵌于村庄导致农民参与程度低

在山西省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农民+企业”或“农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单个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帮助解决农民合作困难的问题,政府也能从面对一个个百姓的细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S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项目以“农民+企业”的模式运作。调查中发现,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县、乡级政府将扶贫资金、土地等公共资源投入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龙头企业”后,只负责项目“落地”,忽视了农民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2015年,县政府和一所中央驻晋企业共同出资五百多万元在S村建设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村民们接受了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温室大棚中负责种苗培育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80元。虽然该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在此项目中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他们并没有掌握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企业依赖性强。这种低参与度的产业扶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农民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支持,造成了“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违背了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初衷。

(四)村干部“人情扶贫”导致农民参与渠道受阻

在S村,村干部推荐参观的产业扶贫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后发现,有村干部的家庭,参与扶贫项目的比例较大,而参与该项目中的贫困户并不多。村民们说:“上面的好政策,下来就变了样”,他们对这种“人情扶贫”现象也很无奈,当扶贫项目由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一步步推进到村一级时,村干部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变通,通过自身参与分配的优势和权力,使扶贫项目向自身家庭倾斜,造成项目实施不公平,阻塞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渠道,阻碍了他们摆脱贫困,进而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不利于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展。

三、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思路

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民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政府作为扶贫产业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应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一)突破村庄边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建设

像S村这种剩余劳动力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光靠一个村的力量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县、乡级政府必须突破村庄边界,打破区域壁垒,实施跨乡镇、跨村组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原有的小型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扶贫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S村的发展问题,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其他农村、乡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农民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是当前连片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差序格局,农民以自己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人际格局,农民在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其次是有地缘关系的本村村民。连片开发突破了村民之间血缘、地缘的联系,需要政府对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二)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曹锦清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善分不善合”[4]。农民的合作能力差并不代表农民不需要合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民,靠单打独斗无法摆脱贫困。因此,政府要帮助农民培养合作意识。首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电影放映活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建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农民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之间信任,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心理基础。其次,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克服农民的个人算计行为,减少合作的成本;法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农民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农民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农民自身应逐渐改正“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合作,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完善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

农民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话语权和地位不同,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充当一种“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这样的扶贫产业无法真正帮助他们脱贫。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企业、农民双方受益,应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方面,农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与广大农民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企业起到一个平衡和制约作用。探索以劳动力、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通过股份制保证入社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的平衡,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化扶的受益者[5]。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重视农民的参与程度。地方政府施政动力来源于政绩,考核指标也集中于“地方GDP”和“人均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上,忽视了农民在扶贫产业中的参与程度。所以,考核重点应由经济指标向扶贫综合成效转变,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社会公平”纳入考核范围。

(四)重视农民在产业扶贫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参与权利

村干部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会做出违背农民意愿和利益的行为。缺乏监管的扶贫项目容易滋生腐败,造成村干部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影响农民对他们的信任程度。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农民在产业扶贫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参与权利,保障扶贫工作的公平与公开,维护农民利益。村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农民也应该消除对政府的刻板印象,积极参与村庄事务。双方应共同努力,在沟通与反思中重新塑造信任关系,促进村庄团结。

参考文献:

[1]刘存瑞.山西启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N].经济日报,2013-

07-23(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5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56-02

一、引言

武陵山片区是部级连片贫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切入点。虽然国家已实施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来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发展,但旅游扶贫却出现了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本地化不足等问题,导致旅游扶贫效果不佳。因此,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旅游扶贫的概念、效应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的本质就是扶贫,通过旅游开发为贫困人口增加发展机会和获取收益。丁焕峰(2004)认为旅游扶贫是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唐建兵(2007)提出旅扶贫虽然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正效应,但同时也给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带来了污染和破坏,造成当地民风商品化、社会道德退化。李永文(2004)提出在制定旅游扶贫开发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王明霞(2007)对秦皇岛青龙县旅游扶贫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青龙县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邓小海(2014)在产业链视阈下,对我国旅游扶贫问题进行了诊断,并给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上学者对旅游扶贫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少有学者基于产业链视角,对连片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进行研究。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

(一)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基本采用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尽早脱离贫困,往往忽略了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及生态功能,导致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严重制约了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链不完整。如乡村旅游作为片区旅游扶贫的主要形式,大部分都停留在民俗、建筑及农作物的观光上,产业链短,产业的关联度不高,没有对三大产业进行有效整合。

(二)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不协调,缺少有力合作

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旅游扶贫需要跨产业和跨区域间的合作交流。目前,武陵山片区大部分景区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区域间旅游扶贫项目的合作较少,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度较低,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没能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与辐射功能,导致资源共享未能实现。同时,发展水平较高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旅游扶贫的投入产出差距较大,旅游扶贫区域结构不协调。投入较多景区建设较好,并拥有一系列高星级配套消费场所。投入较少景区住宿消费环境较差,服务质量评价不高,游客数量较少。

(三)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不足,民族特色不突出

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指以旅游扶贫为龙头,利用本地资源,在生产和销售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旅游收益尽量留在本地,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达到扶贫效果。然而,武陵山片区旅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构建过多依靠外部资源,包括原材料及旅游从业人员,导致旅游收益利益分配不均,旅游扶贫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民族文化就无法真实传播,民族特色就无法突现。且大部分居民较少参与旅游扶贫项目,从而无法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

(四)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力不足,缺乏知名品牌

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对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较为落后,地处山区,旅游发展条件有限,所以大部分地区旅游扶贫尚未形成核心企业,目前企业实力较弱,市场规模不大,旅游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旅游扶贫开发进度较慢。同时,旅游扶贫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及旅游管理人才,制约了旅游扶贫的深度开发,使得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旅游扶贫产业带动力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扶贫产业链整合,完善旅游产业功能

旅游扶贫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贫困地区想要通过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发展、脱离贫困等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整合。因此,要打破旅游边界的束缚,拓宽旅游扶贫范围,延伸旅游扶贫产业链,促进资源与产业的融合,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产业融合的效果。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实现旅游扶贫产业链的侧向延伸和扩展。其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及生B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旅游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横跨许多区域与行业,需要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因此,武陵山片区要建立跨区域旅游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自身及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区域内外旅游热点地区的联系,采用“统一包装、联合推广”模式,推动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对发展较慢旅游目的地的帮扶,缩小片区内旅游扶贫差距,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不断促进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三)加快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旅游扶贫的重要对象是当地贫困居民,因此,要以农村、“贫民”为扶贫重点,必须立足于产业链的本地化。要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注入到旅游观赏的任一环节,打造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比如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旅游各要素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分配,形成旅游供给本地化模式,以旅游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四)积极培育核心旅游扶贫企业,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6

企业家投资扶贫开发,解决了扶贫开发的资金来源问题,但钱如何花,在何处花和如何实施等问题,则需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保证。府谷先后建立了帮扶资金协议制度、帮扶资金专户管理制度、项目选择设计制度、项目招标议标制度、帮扶资金监管制度、企业筹资审批制度等六项制度,一方面保护了企业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保证了帮扶资金的安全运营。通过严格的资金管理和有效的资金运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确保了“双百”帮扶工程取得实效。

总体而言,府谷县引导和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有益实践,创新了扶贫开发多元化融资机制,走出了一条资源开发地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子,解决了农村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搞几个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的“小扶贫”模式向动员民营企业为主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元投入”的“大扶贫”顺利转变。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7

贫困人口的参与是产业扶贫效果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的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无法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地处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S村为案例,分析农民参与扶贫的内外条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动农民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思路。

一、农民的参与条件

产业扶贫中的农民参与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农村的气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的情况。外部条件主要指扶贫政策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帮助情况。内外条件共同作用,潜在影响着S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

(一)农民参与的内部条件

S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一个部级贫困县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400亩。该村属于高寒沙石山区,平均海拔1 600米,无霜期一百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牧坡广阔,水草肥沃、适宜牛和羊的牧养和马铃薯、藜麦等作物的生长,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总人口280人,有低保户25户。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年人均收入偏低,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本村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长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镇定居人数为二百人左右,村内剩余人口约为八十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足六十人。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靠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起到暂时性缓贫作用,返贫率较高。致富渠道的阻塞使得当地村民生活较为单一,思想观念保守,参与理念和实践处于一种待激发的状态。

(二)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

从2013年开始,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主要指以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主要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村[1],S村在此范围内。2014―2016年间,当地县政府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等资源,开展并实施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藜麦种植项目、优质绒山羊养殖项目、高科技温室大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六百余万元。组织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3次,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约五十人,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由市、?h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该村定点帮扶,有明确到户的帮扶责任人。工作队为当地村民争取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和提供资金支持,制定脱贫计划,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由于该村扶贫工作比较突出,经常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工作,以及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扶贫产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的介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传统的参与观念,为农民参与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农民的参与实践。

二、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产业扶贫虽然在S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地村民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S村“空心化”严重,扶贫产业缺乏足够劳动力。其次,S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农民能够参与扶贫产业中来本身已经“尤为可贵”,但现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获得一定力度的支持。当地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农民的参与渠道。

(一)农村空心化导致产业扶贫缺乏足够劳动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是农村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由2010年的1 081.6元增加到2015年的2 662.62元,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①S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六十人,而且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部分耕地抛荒。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投入较多、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较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选择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

费孝通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类型中的主体有着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达成集体内部的共识和做出符合群体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决定[2]。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农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随之增大,村庄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农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维持生计”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3],“熟人社会”的瓦解使得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难。与农民以往接受的救济式扶贫不同,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的市场风险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共同承担,所以在面对有风险又陌生的扶贫项目时,个体农民在理性指导下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参与热情。2014年,当地村干部和种植能人争取到一个藜麦种植项目,但由于近些年村民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少,集体意识减退,该项目推进较慢。加上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使他们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习惯,头一年项目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二年,由于第一批种植藜麦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逐渐有了参与热情。

(三)扶贫项目运作模式脱嵌于村庄导致农民参与程度低

在山西省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农民+企业”或“农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单个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帮助解决农民合作困难的问题,政府也能从面对一个个百姓的细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S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项目以“农民+企业”的模式运作。调查中发现,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县、乡级政府将扶贫资金、土地等公共资源投入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龙头企业”后,只负责项目“落地”,忽视了农民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2015年,县政府和一所中央驻晋企业共同出资五百多万元在S村建设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村民们接受了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温室大棚中负责种苗培育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80元。虽然该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在此项目中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他们并没有掌握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企业依赖性强。这种低参与度的产业扶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农民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支持,造成了“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违背了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初衷。

(四)村干部“人情扶贫”导致农民参与渠道受阻

在S村,村干部推荐参观的产业扶贫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后发现,有村干部的家庭,参与扶贫项目的比例较大,而参与该项目中的贫困户并不多。村民们说:“上面的好政策,下来就变了样”,他们对这种“人情扶贫”现象也很无奈,当扶贫项目由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一步步推进到村一级时,村干部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变通,通过自身参与分配的优势和权力,使扶贫项目向自身家庭倾斜,造成项目实施不公平,阻塞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渠道,阻碍了他们摆脱贫困,进而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不利于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展。

三、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思路

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民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政府作为扶贫产业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应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一)突破村庄边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建设

像S村这种剩余劳动力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光靠一个村的力量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县、乡级政府必须突破村庄边界,打破区域壁垒,实施跨乡镇、跨村组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原有的小型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扶贫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S村的发展问题,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其他农村、乡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农民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是当前连片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差序格局,农民以自己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人际格局,农民在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其次是有地缘关系的本村村民。连片开发突破了村民之间血缘、地缘的联系,需要政府对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二)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曹锦清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善分不善合”[4]。农民的合作能力差并不代表农民不需要合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民,靠单打独斗无法摆脱贫困。因此,政府要帮助农民培养合作意识。首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电影放映活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建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农民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之间信任,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心理基础。其次,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克服农民的个人算计行为,减少合作的成本;法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农民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农民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农民自身应逐渐改正“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合作,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完善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

农民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话语权和地位不同,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充当一种“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这样的扶贫产业无法真正帮助他们脱贫。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企业、农民双方受益,应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方面,农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与广大农民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企业起到一个平衡和制约作用。探索以劳动力、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通过股份制保证入社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的平衡,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化扶?的受益者[5]。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8

企业工会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对于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受大气候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加之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仍有一少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特别是得了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及工残、工病亡职工遗属。虽然,他们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但是只有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缓解他们面临的实际困境,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

一、充分认识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不仅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应认真细致、长期地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帮扶中心的职能,制定确切的措施,缓解弱势群体的困难,维护企业的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1.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能增强企业走稳定发展之路

只有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才有一个良好、轻松的发展环境,企业经济才能获得更高的突破,有效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做好企业工会帮扶工作,使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让职工群众有所满意,从而有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2.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下滑的冲击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了的影响,企业职工收入下降,职工情绪浮躁,人心不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怎样有效应对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影响,更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棘手问题。围绕发展这一中心大局,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切实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让全体职工感受到企业如家的温暖,深刻体会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能有效地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帮助企业尽快摆脱困境,逐步走上正轨。

3.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能够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企业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耐心听取他们的困难诉求,同时深入细致调查了解情况,与他们一道,共同面对困难,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对困难职工进行思想疏导、给予经济救助、帮助寻岗就业等办法,使他们逐步摆脱生活困境,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当前企业工会扶贫帮困活动情况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困难群体分为四大类:一是在职职工得了重大疾病的困难户,二是离退休人员及伤残职工得了重大疾病的困难户,三是工伤病亡和职工遗属得了重大疾病的困难户,四是家庭学生多造成困难户。

对于困难群体的帮扶,企业工会采取多种形式给予救助:(1)通过“双节”慰问送温暖活动,使困难群体在节日之际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安宁祥和过好节日,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工作,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2)对在职职工得了重大疾病的困难户,企业工会以全体职工捐款方式给予大病救助。(3)对工病亡职工遗属,由于其收入低,企业给予廉租房、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使其居有定所。(4)对困难家庭中求学的学子,通过金秋助学活动给予经济上的救助。(5)单职工家庭和单亲家庭,企业工会进行政策性倾斜。

不足之处:(1)只重视在职困难职工的救助工作,而对于离退休职工及工亡职工遗属救助工作做得有点少。(2)对企业的贫困职工家庭中精神层面的帮扶比较少。对个别贫困职工因家庭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认为被社会和企业抛弃,因而精神生活颓废贫乏,仇恨社会、缺乏生活自信和生活目标的人员,没有去开展心理疏导和安抚。

三、加强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的建议

扶贫帮困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帮生活、帮就医、帮就业、帮就学、帮住房。要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实到实处,就要畅通扶贫帮困渠道,让困难群体的困难情况得到有效解决。企业工会要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履行职能,在工作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此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扶贫帮困长效工作机制

在建立困难群体信息卡的基础上,坚持日常走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在走访中,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真困难真帮助。加大宣传力度,使困难群体面对困境,自立自强,牢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帮扶理念,引导大家在帮扶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和谐企业的建设者。

2.加强干部扶贫帮困责任建设

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让困难家庭长期受益的民心工程。为避免责任人敷衍了事,应从规范帮扶行为入手,企业工会组织要设立专责或兼职责任人,责任人要不断深入困难家庭访贫问苦,对困难家庭目前生活状况、人员构成情况、致困的主要原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将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部门。责任人每季度至少要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一次,及时了解和发现扶贫解困措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帮扶对象生病住院,责任人要做到及时探望。帮扶对象在情绪上和思想上有过不去的心结,责任人也应及时给予疏导和安抚。对于企业出台的新政策和新举措,责任人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当帮扶对象有思想情绪时,责任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其耐心疏导。

3.不断加强工会干部扶贫帮困工作能力建设

强化对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掌握相关政策要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实为困难家庭和人员谋取最大利益。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9

一、工作思路

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切实解决我县贫困地区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促进我县贫困地区农产品与x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贫困地区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及全国驰名品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深入挖掘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产业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建档立卡户所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扶持贫困地区提升农产品储藏保鲜、分拣分级等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初加工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稳定、可持续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二、总体目标

多渠道拓宽我县农产品进京销售渠道,支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组织我县农产品直供直销x市场,推动消费扶贫。

一是在x区建设x县农特产品体验店和电商服务中心,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购销机制,组织我县农产品定向直购直销x市的学校、医院、机关食堂、社区等,逐步形成稳固的营销网络。二是通过宣传、包装、品牌培育等多种方式,发挥贫困村产品原产地、品种全、货源新等独特优势,做好农产品精包装和品牌设计,开展消费扶贫展销活动,展示推介我县农产品特色,扩大影响力、知名度。三是立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市场面广、竞争力强、品牌效应足的优势。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捆绑带动销售贫困群众农产品。依托龙头企业,集中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升农村产品附加值。

三、主要形式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支持对象,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为主要手段,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加强政策驱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消费扶贫方式,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具体做法如下:

(一)商场超市直销。广泛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在xx区及相关区县的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开设我县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鼓励x各大餐饮协会等社会组织优先购买我县贫困地区农特产品。

(二)开展“四进”对接承销活动。政府牵头搭建我县和xx区的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食堂与我县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鼓励引导其选用我县贫的农产品、畜产品,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促成双方合作意向,实现对接签约。

(三)龙头企业带销。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企业与贫困户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项目实施单位协调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业合作社对一家一户贫困家庭的产品进行收集、分级、包装、检测、品牌设计、商标注册,通过企业自身营销渠道实现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的精准对接,实现保值增值。完善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销售利润分成比例,维护双方权益,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四)电子商务营销。整合我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电商扶贫资源,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积极推销贫困村特色产品。借助我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所搭建的电商平台,发挥xx区和我县内各大农产品销售平台及京东扶贫馆等电商平台的作用,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规模。发生较大规模农产品滞销卖难时,及时推动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应急促销。

(五)帮扶单位助销。包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对所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摸底,发挥帮扶队伍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为帮扶对象产品进行代言,开展熟人销售,向朋友圈、亲朋好友推荐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树立

“买贫困地区产品,献扶贫济困爱心”理念,鼓励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带头消费帮扶村、贫困户产品。

四、项目支持方式和资金安排

(一)支持在x市x区建设x县农特产品体验店和电商运营中心,农特产品体验店面积不小于xxx平米,电商运营中心和办公场所面积不小于xxx平米。补贴中标企业场地租赁、店面装修费用。按照xx%的比例补贴企业场地租赁费、最高不超过xxx万元;按xx%的比例补贴装修费用、最高不超过xx万元。该板块剩余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设备板块补贴。

(二)支持中标企业对x县农特产品体验店和电商运营中心、x县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以及包装设计、品牌培育等工作,按照企业实际支出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xx万元。该板块剩余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设备板块补贴。

(三)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设备补贴。为了保证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后能够进入x市场,对项目实施单位现有农产品加工设备进行技术更新,购进先进加工设备,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精加工。设备补贴以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数量给予补贴,补贴金额为xxx万元。补贴标准为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交易金额的xx%,即收购农产品总金额在xxxx万元以上,项目实施企业要与xxxx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收购价格要高于市场价格的xx%以上,项目实施单位要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

(四)项目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按上述规定执行,因项目需要确需调整的,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方可调整。项目补贴资金第一年用东西部消费扶贫项目资金支出,以后年度由项目实施(中标)单位承担,项目实施年限不得低于三年。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x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使用,项目资金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确定承办企业或单位。项目资金应按合同约定及时拨付中标企业,与承办企业签署协议后,在确定企业已开工建设并确保资金安全情况下,首期预拨资金不低于xx%,其余资金按照项目进度予以拨付,在项目完工并验收通过后全额拨付。

(五)项目承办企业收到资金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不得用于人员工资和生活费用。自觉接受商务、财政、扶贫、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专项资金日常监督、检查,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评价的重点是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相关制度和措施、目标完成程度和效果及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等。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xxxx年x月-x月)

x.完成《x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的实施方案》的制定,指导消费扶贫工作按工作计划有序开展。

x.《x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完成《x县东西部扶贫协作xxxx年消费扶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提交上级审核。

(二)实施阶段(xxxx年x月-xx月)

《x县东西部扶贫协作xxxx年消费扶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经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启动消费扶贫项目招投标工作,确定具体实施消费扶贫项目的企业。项目实施单位要求:一是近年来曾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大量购销合同带动贫困户增收,并有营销实绩的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优先;二是在x已形成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以上企业优先;三是形成电商网络营销体系且销售本县农产品业绩突出的企业优先。项目承办企业必须按照方案要求完成项目建设。

(三)总结验收阶段(xxxx年xx月--xx月)

项目完工后,由项目承办企业提出验收申请,县商务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消费扶贫项目及时进行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将验收报告、资金审计报告报县主管领导审阅后存档。中标实施企业要建立消费扶贫工作台帐,做到补贴资金使用有理有据,账目清晰;与项目达成合作的贫困户收益可统计、可量化、可考核;同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完善健全消费扶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消费扶贫成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是消费扶贫项目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县直各部门、乡村两级干部和帮扶队伍的作用,组织实施好消费扶贫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要把消费扶贫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活动,做好农产品认定、推荐工作,实行产品名录制度,保证产品质量,积极参加各类营销活动。

(二)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好县财政局、商务局和扶贫办的各项补贴优惠政策,按照《x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时向贫困户和企业兑现补贴。在贫困地区产品深加工企业基础设施、上行物流交通运输、线上线下进店销售门槛等环节,给予政策性扶持和引导。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10

全面推进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提高新疆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使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形成经济利益的共同体,进而实现新疆贫困地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一)主要目标

按照“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的基本思路,把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竞争力强的产业化格局作为抓手。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提,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新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新疆贫困地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农产品供应保持平稳增长、设施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实现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应达到2800万亩,总产量应稳定在1350万吨左右。

巩固提升棉花产业。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棉花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保障全国棉花安全。

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500万吨,加工率达到35%以上,林果业收入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主产区达到45%以上。到2020年,林果业收入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把新疆贫困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林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到2015年,在新疆贫困地区农区建设1000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在牧区建设1000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1000万亩优质打草场,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到2015年,新疆贫困地区要大力培育与贫困农牧民增收关联度大的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300家。引导贫困农牧民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社会化水平。

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到2015年,贫困农牧民兴办“农家乐”、“牧家乐”总户数达1万户,到2020年达2万户。创建特色旅游乡镇,推进旅游扶贫。

(二)重点任务

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应在新疆农业《规划》和新疆扶贫《实施办法》的框架内。围绕其主要目标,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措施,着力打造全链条、多循环、质量优、高效益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

第一,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强化产业链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养殖、特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收入应占全疆农产品销售总收入的60%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带动一半以上贫困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第二,确保扶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贫困地区集聚,突出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扶贫龙头企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生产型和中介组织型龙头企业,确保南疆三地州、边境地区、贫困山区这“三大扶贫区域”都有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扶贫龙头企业扩量、提质、增速。突出发展与农民增收关联度大的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集群。重点培育300家新疆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强、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区域性产业化扶贫骨干企业应有150家以上,培育发展50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确保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批)对接,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增强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贫困地区应扶持和建成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家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重应达到50%以上,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贫困农户要占到全疆贫困农户总数的80%以上。

第四,确保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有重大突破。贫困地区应发挥区域扶贫龙头企业品牌优势,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新疆级扶贫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应逐步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全疆要通过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全国性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继续推动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形成一批“原产地”特色品牌、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第五,确保农产品加工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加工是朝阳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农业产值高出近4倍,农产品加工程度达90%以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0%,农产品加工程度在30%-40%左右,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新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程度还十分落后。

新疆贫困地区是农牧业大区,也是一个优质农畜产品相对聚集的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地区总体生产力水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根本的战略意义。新疆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花色品种少,质量还有差距,价格也缺少竞争力。因此,要重新认识新形势下新疆贫困地区的种植业、畜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关系,种植业、畜牧业要由传统的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加工导向型转变,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畜牧业、农业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规范,依法保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经营格局。

第六,确保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要积极推进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制度创新。强化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发挥其在解决扶贫、就业、促进创业、增加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要求与阶段步骤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部署,按照新疆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扶贫新《纲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疆扶贫《实施办法》)以及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措施,坚持把发展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有力抓手。坚持以贫困地区农业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坚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为基本手段,坚持以扶贫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和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着力推进新疆贫困地区农业区域布局特色化、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扶贫龙头企业集群化、产业经营市场化、产业服务社会化,加快构建有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民直接参与、科技力量支撑、展示品牌效应、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新体系,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具体要求

新疆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具体要求:一是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不断优化和调整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洲经济;三是加快实施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把提升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放到优先位置;四是建设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五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生态农业,打造绿色经济;六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和支持兴建“农家乐”、“牧家乐”,打造旅游经济;七是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建设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和推进贫困地区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疆产业化扶贫的特色农业品牌;八是扶持一批稳健的、高成长性的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九是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十是构建农产品扶贫直销与现代营销相结合的网络物流体系,力争使新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全面拓展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增强扶贫示范、企业集聚、产业带动、区域辐射的功能。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三)阶段步骤

今后五至十年,是新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按照新疆扶贫《实施办法》提出来的“两步走”战略,分两个阶段,全面组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

第一步:巩固温饱打基础阶段(2011-201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温饱成果。到2015年,贫困地区力争实现户均1亩林果园或1亩有机无公害蔬菜地。通过发展其它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确保一户有一项稳定的增收项目,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脱贫步伐,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步:形成产业奔小康阶段(2016-202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打造特色产业。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支柱产业。培植和确认300家新疆级扶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进程明显加快。贫困村发展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各族人民群众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重点区域与战略措施

(一)重点区域

新疆扶贫《实施办法》为全疆扶贫开发划定了“三大扶贫区域”,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将在划定的“三大扶贫区域”基础上,实施和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化则处于扶贫开发的主导地位,是未来十年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

1、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经济型产业区。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充分的阐述,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发展良好的生态经济型产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贫困地区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因此,新疆贫困地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尤其是把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与重点生态功能定位适宜的产业。

《实施办法》制定了“民生优先、夯实基础,科技支撑、产业带动,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片区扶贫工作方针。还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南疆三地州自我发展能力为基本目标,按照政策特惠制、扶持全方位、开发强投入、保障全到位、设施多改善、产业为主导、打造经济圈、加速城镇化、拓宽就业路、收入大提高的片区扶贫开发基本思路,针对特殊区域、特殊贫困类型,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以戈壁荒滩、沙漠边缘等为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重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抓住节水灌溉和盐碱地治理关键环节,着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并将防风固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戈壁产业和沙漠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形成和推进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主的南疆片区扶贫经济模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在南疆三地州农村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举足轻重。

南疆三地州生态经济型产业区建设与发展,应以脱贫、富民、生态为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以促进就业和资源优势转换为核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保粮、调棉、兴果、促畜、扩棚”的发展思路,始终围绕新疆提出的建设粮、棉、果、畜四大产业基地的目标,着力把林果业培育成南疆三地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2、边境贫困地区――外向经济型产业区。《实施办法》制定了“立足民生、发展产业、统筹城乡、安边兴县”的边境扶贫工作方针。提出了建立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机制。边境地区应注重发展国际市场畅销的绿色食品,走产业化外向型经营之路。善于利用国际间分工与资源配置,不断开拓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和传统民族手工业等市场,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3、贫困山区――循环经济型产业区。《实施办法》制定了“立足安居、改善民生、兴牧为主、生态良好、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山区扶贫工作方针。提出了坚持就地开发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新疆山区特困村扶贫攻坚工程”。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改善山区特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开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训转移劳动力,提高山区贫困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增强贫困山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而贫困山区则多为高寒牧区。山区畜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产业链,也是贫困山区育草养畜、资源转换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二)战略措施

推动产业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新疆贫困地区要根据“三大扶贫区域”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状况,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以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为目标,确立并坚持“抓龙头、带产业,重特色、强基地,匕规模、带农户,有市场、保增收”的产业化扶贫思路。

第一,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根据新疆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布局、产业特色,立足资源优势,科学选定扶贫产业,引导贫困农户广泛参与。依照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专门制订新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一村一品”建设力度,在特色产业示范村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的“基地”、“九大体系”、“十大工程”的建设步伐。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以创建新疆知名品牌为核心,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区域特征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重点以特色经济作物资源(棉花、甜菜、鹰嘴豆、大豆、番茄、胡萝卜、苜蓿、啤酒花、香料烟、胡麻、恰玛古)、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哈密瓜、葡萄、香梨、杏、石榴、无花果、黑加仑)、特色林果资源(核桃、红枣、开心果、巴旦杏、枸杞、沙棘、沙枣)、特色药用作物资源(肉苁蓉、红花、甘草、麻黄、罗布麻、贝母、天山雪莲、沙漠玫瑰、薰衣草、薄荷、雪菊、孜然、甘草)、特色动物资源(马鹿、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新疆驴、骆驼、人工繁殖野猪、)其它特色物种资源(黑蜂、人工冷水鱼、驼鸟、草原鸡、鸽子、巴楚菇、羊肚菌)等六大类特色资源为主打产业交易产品。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好新疆贫困地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抓住中央支持新疆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化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自治区财政支持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奶业、农村市场建设、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抗灾救灾等系列政策。确保各类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规模,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各类银行在贫困县域内设立分支机构与网点,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巨灾风险应对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保险。

第三,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一要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按照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原则。扶持不同类型的具有成长性前景的扶贫龙头企业,使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扶贫龙头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环境。二要提升扶贫龙头企业集群式发展水平。在新疆贫困地区组建一批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三要加快龙头企业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相互参股、引进社会资本入股和重组、兼并、整体出售等多种形式,调整、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龙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尽快促进一批优势扶龙头企业在中小版、创业版上市,尽快打造一批强势上市的扶贫龙头企业。

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和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支持贫困地区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权流转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享受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增值效益,积极推进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打贫困地区特色牌、绿色牌,实现产业延伸做大一批、资本运作做强一批、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品牌联盟组建一批。对有发展潜力、带动贫困户多的企业。建立健全“一企一策”帮扶推进机制。促进在“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壮大。

第五,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一是要推进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促进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建设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加大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要结合龙头企业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第六,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要继续做好外销平台建设工作。继续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农展会为突破口,借助援疆19省(市)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扩大辐射范围,攻占中高端市场。要发挥新疆口岸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抓住霍尔果斯和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机遇,重点建设若干个面向周边国家的大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批发市场,使之成为新疆甚至是我国农产品向西出口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1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贫困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贫困人口的收入低下,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贫困主体缺乏解决基本生存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我国在贫困地区已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扶贫措施,其中产业化扶贫是一种新型扶贫模式,即通过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支柱产业,特别是通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整合,这要求我国产业化扶贫中的流通企业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其目的在于:(一)减少农产品流通时间;(二)降低流通成本;(三)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四)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

1.选择依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很多批发市场已经进行了企业化运作,组建企业化的批发市场,有利于简历现代化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能够成为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权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成熟、规范的批发市场运营商在产业化扶贫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承担起供应链中龙头企业的角色。它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从而为批发市场的新发展找到很好的思路。

2.该模式的内涵。在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中,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来担任,由其来组织、控制、管理整个产业化扶贫中供应链的运作。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向前一体化将农产品的生产、集散、批发环节连接起来,通过向后一体化将农产品的分销和零售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储存保鲜、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即由农户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运营商、零售商、消费者共同组成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如图1。

3.特点分析

(1)具有强大的市场集散功能。该模式农产品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属于随机交易,货源充足,交易品种比较丰富,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商均可以自由选择交易品种。

(2)供需、质量、价格等信息在链条上交通流畅。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与供应链上其他利益主体进行有效地连接,便于内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交换,使供需、质量、价格等信息在链条上顺畅流通。首先,批发市场企业化运作,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努力吸引尽可能多的交易主体参与市场交易,而交易主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信息的充分交流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批发市场信息管理平台的简历符合交易者的需求,吸引大量的交易主体进入市场。其次,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信息交流有直接关系,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加快了信息传输速度,有助于公平价格的形成。最后,信息管理平台的简历,加快信息传输速度,使交易双方尽快达成交易,吸引更多的农户和消费者,增加农民收入。

(3)确保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企业化的批发市场通过与生产基地和专业大户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保障批发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此外,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合作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渠道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而保障农户应得的利益。

(4)提供便捷而简单服务。批发市场运营商依托批发市场,批发市场运营商可利用其资源优势,根据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组织货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产业化扶贫模式

1.该模式的选择依据。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提高,品种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来源,同时,随着产业化扶贫进程的加快,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涌现了一大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奠定了基础,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农产品消费日趋高档化、多元化,大批大型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可见,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对农产品供应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与改善能力,在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加工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去运作与管理农产品供应链。

2.该模式的内涵。该模式中,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建社区专卖店,或直接进入超市,控制销售终端,组织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如图2。

目前,北京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是京东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严格和科学的管理流程,保障配送中心健康高效地运行,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如图3。

3.该模式的特点分析

(1)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工,提供农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含量。大宗农产品经过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工,为市场提供品种繁多的成品、半成品,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并明显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下游销售企业的多元化,有利与提高市场份额。在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下,下游销售企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销售节点更贴近消费者,能够快速反馈消费需求,使供应链能够不断提供多样化加工产品。

(3)拥有良好物流设施与设备,有利于实现高水平顾客服务。大型加工企业采用统一采购,统一加工,能充分使用各种自动化设备,进行统一物流配送,降低农产品消耗,根据顾客个性化需求开展服务,保证顾客在时间、数量、品种等方面的要求。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的对策

(一)提升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

1.确立供应链管理战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能力。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现代供应链管理要求制定非常明确的近期、远期目标,创造出独特而有价值的战略定位、运作方位。作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上的龙头企业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化扶贫模式应朝着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率的流通模式方向发展,树立基于供应链的统一资源观,采用杠杆法,积极学习优秀农业企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把农产品上下游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加强供应链管理集成系统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化扶贫供应链。作为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应对各参与方及所处供应链的地位、价值、技术、产品进行分析,诊断整个供应链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考察找出改进的领域加以完善。

(二)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化扶贫中农产品流通空间

1.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广泛寻求合作伙伴。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项目,扩大合作领域。

2.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农产品增值。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就是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产业化规模优势,最终是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农民增收的过程。因此,应牢固树立农业产品的品牌意识,努力开发新产品和系列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增值。

(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为提高产业化扶贫中产品的流通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努力建成集农业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营销灵活的现代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

(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动产业化扶贫供应链的发展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有关部门应科学制定产业化扶贫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并加强监督和实施,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并根据情况变化,对发展规划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合理的修订,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2.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完善产业化扶贫流通服务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转变职能,加大在产业化扶贫过程中流通市场服务方面的协调和扶持力度,为流通过程提供信息等社会综合服务,建立流通信息网络,致力于提供信息和让信息自由流动,让公众方面地获得免费的、真实的、及时的和全面的产品品质信息。做好食品卫生检疫控制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法规和管理服务工作。

3.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产业化扶贫流通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产业化流通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整个链条的建设上,股利和支持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农民生产者建立起各种生产和营销合作组织,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直接面向超市、社区等,鼓励和推动超市、便利店与产业化扶贫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联盟。通过建立产业化扶贫供应链上龙头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协调机制,不断提升供应链的运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剑,李崇光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机理与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J].管理现代化,2008(6).

[2]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分析[J].农业经济,2008(12).

[3]朱文,刘尔思.二十一世纪云南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6).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篇12

根据《**市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社会扶贫这四项重点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推进。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根据群众意愿,组织**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2010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10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2010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二)、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2010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期,直接参与培训**人,辐射带动***余人,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我县**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陈坊村发展木竹加工业,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元;航埠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南门村村民刘勇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养猪***多头,实现脱贫致富;七分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人就业。曹坊、张家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三)、创新方式,“雨露计划”。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 “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15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人,转移就业率为***%,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人,省内就业率为**%。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

1、社会扶贫工作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县8个扶贫重点村已安排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全面500名开展党员干部“1+1”结对扶贫工作,并建档立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县跃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养鸡,公司提供鸡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带动了广大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2、重点组织实施好“爱心包裹暨‘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

“爱心包裹”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县委宣传部、邮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县关工委八家单位联合在全县发起“5.12灾区学生六一包裹”发起的爱心活动,通过我办及兄弟单位的努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全力帮扶及支持新农村建设。

我办特别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今年挂点礼陂镇洋陂村委会柿坑村。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经多次实地勘察,了解了当地实际情况。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支持**万元用于该村至**公路的水泥路建设。

二、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宣传调研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有新起色

以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凝心聚力,不断加强宣传调研力度,取得了新起色。

(一)、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建设年工作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成立了由主任担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加强和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比如上下班签到制度、公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以制度来管理人和事,做到了“事有人管,人有事做”。目前,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体人员心齐气正,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十分高涨。

(二)、宣传调研工作不断强化。一是成立了宣传调研工作小组。成立了副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宣传调研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职责。二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制定了宣传调研奖励办法,按照上稿的媒体级别、数量以及信息的报送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严格兑现。同时,积极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部门的人员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调研。截止到11月底,全县已完成总上稿**余篇,其中中央级**篇,省级**篇,省《老区建设》**篇,省“两报”**篇,市级上稿**篇,市简报**篇,县级**篇(次),出版**扶贫开发工作简报4**期。

三、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监督检查工作有新成效

我办始终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监督检查工作中,认真自查自纠,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群感情。

(一)、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办对照要求,深入开展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早在3月底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召开之后,我办就已积极行动,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二是认真做好了自查自纠。组织了两个检查组深入到全县3个乡镇和8个重点村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查看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帐目情况,项目的建设情况,摸清底数,不留死角。三是加强了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协作。会同财政、审计、监督等部门对XX年-2010年的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做好迎接检查的充分准备。

(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强县城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程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战略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功引进江**有限公司。2010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万元。

2010年我办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后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三)、资金投入少。

按照“十一五”五年规划,我县**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完成我县扶贫开发的规划任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和力量,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整体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预定目标。力求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变贫困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实现产业化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在培养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的突破。

明确扶贫目标,着力抓好88个重点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把握“一个重点”即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式和贫困村的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龙头企业,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

(一)、进一步加强重点村的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项目实施,确保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户运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确保8个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2010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二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密切配合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继续在**个重点村搞好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实施好“一村一品”。在航埠镇推广树莓栽培;在***乡两个重点村培育更多麻鸡散养大户;在**搞好木竹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优势农业产业,使其真正成为重点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扶贫产业和“一村一品”逐步发展壮大。此外,我们将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使村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四)、切实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扶贫开发项目的后续管理和跟踪问效工作,加大对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扶贫开发项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切实巩固扶贫开发成果。

(五)、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

(六)、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七)、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再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八)、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