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汇报范文

时间:2022-09-09 09:45: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投资人汇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投资人汇报

篇1

娱乐业看起来风光,其实跟其他行业一样,赚取的也就是平均利润而已,如果娱乐业的平均利润高过其他行业,一定会吸引其他资本马上投入,竞争之下,把平均利润拉平。香港区区一地,仅影视业从业者就有9000多人,只要有资本,人是不缺的。

娱乐公司签下的艺员,并非都能成为摇钱树;投资的影视,音乐,未必都能有利润,倒闭的娱乐公司也不在少数。娱乐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旗下艺员。而这些艺员的成功,正是娱乐公司无数的失败投资堆出来的。摇钱树艺员摇来的钱,既是对娱乐资本的风险回报,也是对管理者眼光的回报。但如果没有娱乐资本的投入,艺员单打独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艺员跟娱乐公司的协议,双方都认为有利,才能成交。

但是,正如一些老板容易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英明睿智,有些艺人也喜欢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天赋,一旦摇钱树艺员走上毁约之路,如果法院偏向艺员,则娱乐资本的平均回报就会下降,这就会阻止资本进入娱乐业,娱乐业将无法高效提供娱乐产品,消费者将失去很多乐趣,而那些梦想成为明星的男女,成功之途将更为狭窄。故此,以协议条款过于“苛刻”为理由,不应得到法律的同情。

梁洛施案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这份协议是在梁洛施12岁时由其母代签的,英皇旗下另一艺员容祖儿说:“台约即是合约,无论读多少书,什么年纪,签了就要履行责任,合约在手随时可以找律师看,为什么签了那么多年(约7年)才讲出来,很不负责任。”这段话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在梁洛施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法院是否应该支持她监护人代签的协议?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利益得失的能力,由监护人代签协议理所当然,但成年后,对利益得失的判断和监护人会有不同,如果继续履行监护人代签的协议,也会造成效率损失,如果监护人代签的协议效力可以延续到成年后,则包办婚姻也应该成立。

但是,如果法院判决监护人代签的协议在被监护人成年后无效,也会造成另外一个结果:被监护人成年后也认为有利的协议,由于得不到法律保障,对方也不敢跟监护人签。也就是说,如果被监护人可以不利协议,就得承受失去有利协议的代价。

篇2

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日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虽然在不同的行业和历史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本都会有着不同的特质,而且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每家企业的做法不一,但是企业家的共性力图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高收益率。

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概述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作用于人的身上,提供未来的收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人的知识、才能、工作经验、自身身体状况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大大超出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

然而,人力资本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连续性、人力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的回收期增长,这都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而且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企业价值来源于员工的纯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防范是尤为重要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途径

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路径有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生成,从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企业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人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本支出占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9%左右。企业为培养各种高管人才和技术人才付出了庞大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路径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薪酬等收人。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大量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个人的劳动贡献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形式包括:薪酬方式、福利方式、工作待遇与环境、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股权方式等内容。

三、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大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能力、如识、任务、责任和职责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的结果提供了与工作本身的要求有关的信息,而工作要求又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企业将工作分析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避免因聘用不合适员工而造成人职不匹配的无效人力资本投资。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企业培训涉及两个培训主体一企业和员工。由这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其参加培训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想提高培训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尽量相容。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培训服务制度、人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实施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等等。由于培训制度是由企业制定的所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使培训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并为企业创造未来效益。

(三)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测评体系

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可靠的方法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四个重要因素包括:

1、系统性的评估体系。确定评估的不同程度、数据类型、获取数据的方法。

2、精准的流程模型。提供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步骤,包括如何将人力资源项目为业务带来的经济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

3、规范性的操作标准。作为指导原则,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建立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的信任度。

4、为评估的实施准备足够的资源,确保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使评估成为企业的例行工作。实施项目涉及的工作包括确定工作职责、政策、目标和技能培养等。

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建立一个评估措施全面均衡、各方利益相关者高度信任、便于多次执行的综合评估体系的必要条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从战略上综合考量,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效益评估等,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不断完善和规范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使企业得到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篇3

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日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虽然在不同的行业和历史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本都会有着不同的特质,而且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每家企业的做法不一,但是企业家的共性力图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高收益率。

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概述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作用于人的身上,提供未来的收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人的知识、才能、工作经验、自身身体状况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大大超出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

然而,人力资本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连续性、人力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的回收期增长,这都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而且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企业价值来源于员工的纯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防范是尤为重要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途径

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路径有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生成,从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企业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人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本支出占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9%左右。企业为培养各种高管人才和技术人才付出了庞大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路径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薪酬等收人。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大量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个人的劳动贡献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形式包括:薪酬方式、福利方式、工作待遇与环境、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股权方式等内容。

三、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大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能力、如识、任务、责任和职责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的结果提供了与工作本身的要求有关的信息,而工作要求又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企业将工作分析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避免因聘用不合适员工而造成人职不匹配的无效人力资本投资。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企业培训涉及两个培训主体一企业和员工。由这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其参加培训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想提高培训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尽量相容。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培训服务制度、人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实施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等等。由于培训制度是由企业制定的所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使培训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并为企业创造未来效益。

(三)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测评体系

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可靠的方法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四个重要因素包括: 转贴于

1、系统性的评估体系。确定评估的不同程度、数据类型、获取数据的方法。

2、精准的流程模型。提供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步骤,包括如何将人力资源项目为业务带来的经济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

3、规范性的操作标准。作为指导原则,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建立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的信任度。

4、为评估的实施准备足够的资源,确保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使评估成为企业的例行工作。实施项目涉及的工作包括确定工作职责、政策、目标和技能培养等。

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建立一个评估措施全面均衡、各方利益相关者高度信任、便于多次执行的综合评估体系的必要条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从战略上综合考量,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效益评估等,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不断完善和规范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使企业得到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篇4

一、 引言

投资者认知与公司基本面一样,对股票回报具有非常重要的解释力,它也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要素(Ric-hardson,Sloan & You,2012)。投资者认知水平体现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程度,认知水平越高,掌握信息的不完全程度越低。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没有考虑不完全信息的股票定价作用,而是假定市场信息能够迅速被所有投资者获得并使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因此无法反映投资者认知对股票回报的影响;Merton(1987)针对这一局限,提出投资者认知假设: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只会考虑证券市场的一个子集,只有投资者“知道”的证券才会作为投资者的投资对象。由此Merton得到不完全信息的市场均衡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投资者认知对股票回报的影响。与之有关的理论预期是:投资者认知水平越高,股票价值越高,股票预期回报越低。两种资产定价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定价模型认为投资者掌握完全信息,公司特有风险能够通过多角化投资全部分散,因而特有风险不影响股票定价;而Merton(1987)的定价模型引入了投资者信息不完全的假定,使得公司特有风险无法通过多角化投资全部分散,所以特有风险会使投资者认知效应增强,即特有风险对投资者认知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通过对投资者认知影响股票预期回报的效应,及公司特有风险对其调节作用的验证,可知投资者认知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特有风险越大的公司,投资者认知效应越强。由此得到结论:市场层面,提高投资者的认知水平,对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有益;公司特有风险越大,这种积极效果越强;降低投资者掌握信息不完全水平的政策,在以中小股东为主体的中国股票市场会有明显的利好效果。检验还发现,机构投资者认知与市场总体的投资者认知对股票预期回报的作用方向刚好相反,表明市场加大引入机构投资者力度的同时,需要关注中小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

二、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只考虑常态化信息的定价作用,其经典假设完美市场假定认为,市场信息能够迅速被所有投资者获得并使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因而无法反映投资者信息不完全情况。Merton(1987)针对这一局限,提出了投资者认知假设,假设认为,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只会考虑证券市场的一个子集,即只有投资者“知道”的证券才会作为投资者投资的对象。基于此,Merton(1987)得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模型,其关键结论有:投资者认知水平越高,股票预期回报越低。Merton(1987)定价模型与传统定价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定价模型认为公司特有风险能够通过多角化投资完全分散掉,不会影响股票定价;而Merton的定价模型则假设只有投资者知道的股票才可能成为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因此特有风险无法通过多角化投资完全分散,因此公司特有风险的高低会对投资者认知与预期回报的关系产生影响,而且公司特有风险越高,这种影响作用越强。

基于投资者认知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对Merton(1987)的投资者认知假设进行了检验。Kadlec和McConnell(1994)选取20世纪80年代到纽交所进行跨国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公司投资者认知提高会否出现股价的积极反应,并考察了投资者认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上市公告影响股价”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20世纪80年代,纽交所上市公司股票5%~6%的超常回报与上市公告有关;19%的登记股东户数增长、27%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增长与上市公告有关。Foster和Karolyi(1999)采用1976年~1992年第一次到美国跨国上市的153家非美国公司为样本,发现跨国上市的不同时间窗口的股东基础和风险暴露变动与超常回报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King和Segal(2009)则发现,在美跨国上市的公司股价能够持续增值的,只有那些认知水平不断增加并保持较宽股东基础的公司。Bodnaruk和Ostberg(2009)则直接对截面数据进行检验,研究通过影子成本验证投资者认知假设的有关结论。影子成本是指投资者信息不完全的成本,它与投资者认知呈反比,由股东基础、市场规模和特有风险共同决定;采用构建具有不同投资者认知水平(股东基础)的投资组合方法,Bodnaruk和Ostberg(2009)发现,拥有较小股东基础的公司资产会有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回报;控制公司规模和特有风险,股东基础与股票回报负相关;控制股东基础和特有风险,公司规模与股票回报正相关;控制股东基础和公司规模,特有风险和股票回报正相关。Richardson,Sloan和You(2012)使用控制投资者禀赋之后的机构投资者数据,验证投资者认知假设,并发现公司会根据投资者认知变化选择融资和投资的时机。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对以下与投资者认知假设有关的理论预期进行验证,包括:

假设H1:投资者认知水平越高,股票预期回报越低;

假设H2:公司特有风险越高,投资者认知对股票预期回报的负向作用越强。

三、 研究设计

1. 投资者认知定义及其衡量。投资者认知是指投资者对证券的了解程度,表明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水平;一只证券被越多投资者所知,其投资者认知程度越高,而通常被越多人知道的股票,其持有股东数量越多,因此,许多研究采用公司股东基础作为投资者认知的变量。据此,本文使用公司“季末股东户数”占“市场各公司股东户数总和”的比重,近似衡量公司各季度股东基础,并以年度平均值代表公司的投资者认知水平。另外,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以散户为投资主体,并且机构投资者往往面临投资约束,对某些公司或行业特别关注,因此需分别检验机构投资者认知与市场投资者认知对股票回报的影响作用。我们采用公司季末基金公司股东数量占基金公司总数量的比重衡量机构投资者认知。由于数据缺失的缘故,用年末水平代表年度水平。

参考文献:

1. 饶品贵,姜国华.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交易量异象.中国会计评论,2008,(3).

2. Bodnaruk A, Ostberg P.Does investor re- cognition predict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91(2):208-226.

3. Foerster S R, Karolyi G A. The effect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investor recognition on asset prices: Evidence from foreign stocks 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3):981-1013.

4. Kadlec G B, McConnell J J. The effect of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illiquidity on asset prices: Evidence from exchange listing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4,49(2):611-636.

5. King M R, Segal D.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ross-listing, investor recognition,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valuation.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6):2393-2421.

6. Lehavy R, Sloan R G.Investor recognition and stock returns.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8,13(2-3):327-361.

7. Merton R C.A simple model o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7,42(3):483-51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