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业务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11-05 22:59:11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1

1、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倡导工作。现在针对计划生育的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暴力、极端的手法,这些不但不会增强人们的独生子女意识,反而会影响计划生育的效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宣传力度跟不上问题,封建老思想、老龄化问题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目前的管理手段无非就是罚款、拘禁等,这样会给人民一个钻空子的理由,有钱就能多生孩子,没有一个合理的理念去落实计划生育,所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比之下,还是城市人口针对计划生育的工作比较的到位,这与企业针对计划生育的管理是离不开的,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办法进行宣传。

2、完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宣传为先,教育次之,惩罚最后的阶段性措施,尽可能遏制人口的膨胀,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制度负担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者,社会人士提出质疑。相关部门应加紧研讨此事,确定新的人口政策。适当满足人们对二胎剩余的要求,也是解决计划生育工作难的一个方向。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企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已提出多年,各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遗憾的是效果依然不明显,权责依然不分。这不但加剧了计生工作的难度,让企业管理计生工作也无从谈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保证人民幸福安康,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人口政策都离不开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人口大量流入企业,加强企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是保证计生工作正常实施的重要一环。采取措施,提高私营企业主的认识,使企业主多关心一些社会问题,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意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民的计生觉悟。

二、针对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企业难以掌控婚育信息,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效果。企业流动人口成员都比较的负责,重点在于流动性较大,随着就业调动、离职、转行等问题很难掌握居民真实的婚育信息,某年的春晚有个小品这么说,为了房子假扮离婚等手段都用上了,所以企业在针对计划生育管理中应该突出精准性,另外在计划生育隐蔽性的做法也不乏泛泛之辈,生育的隐密性使得计划生育难度加大。同时,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差,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不高,难以及时获得避孕节育指导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也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解决方法: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依法明确社会各方职责,实现无缝隙覆盖、无漏洞服务。按照“城市流入抓社区、市场流入抓雇主、单位流入抓法人、房屋租赁抓房东”的原则,四个依托确保计划生育全面落实。

2、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在居住地管理上陷入泥潭。企业人口流动性大,针对外出人员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与现住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使得计划生育难以下手,各区域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规定生育以女方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与现行的生育管理存有冲突,致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生育服务证办理无法进行并无从掌握婚育信息。另外,就是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问题,爱管不管或不想管的态度致使不少居民钻了空子。解决办法:尽可能的落实两地之间的相关工作,尽快实现以现居住地为主、两地共管的协调机制互助关系。针对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加工监督,确保针对计划生育的监管力度,提高落实效果。另外,企业管理制度应该合理完善,针对就职人员的信息录入有效性落实,并针对独生子女奖励更好的兑现,针对超生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协同计划生育部门有效提升监管效果。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2

企业成本管理的作业流程是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品质非常重要的要素,同时成本管理品质也是企业总体管理当中重要的部分,也可展现整体作业流程的品质高低。成本管理品质的提升或是模式创新都牵涉到作业程序的改变。作业流程的改善最重要是经济层面的节约,这是最常被忽视的因素,也造成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节约价值的不完全认同。应当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将成本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进行融合,更以企业管理总体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流程。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应确保企业管理品质不因人为因素有所差异,避免造成时间浪费、资源浪费。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节约水平的弹性化,主要原则是:给予第一线成本管理员工足够的权限与培训,当问题发生而情况超出标准规范时,这些员工能即时反应、灵活变化,在关键时刻以弹性的作法解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满足企业养护需求。

(二)成本控制人才与其他部门人才合作培养

成本管理领域以人为本,主要的流程几乎都需要由人来执行,所以企业应针对这些人才与领导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像是人员招聘、教育培训、才能评鉴、绩效评估、职业生涯发展、接班计划及企业文化塑造等,以达成成本管理人才及领导力发展的目标;其他部门人才则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延伸,直接影响成本控制的品质,推动节约管理的企业管理部门要将其节约理念与作法延伸至所有部门,以确保整个价值链的连贯性。

(三)强化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

推动节约管理的企业应强化所有员工均具备节约素养与能力,并不断尝试创新以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使其企业成为能持续改善不断成长的学习型企业。节约管理的架构可全面提升对成本管理领域的品质且具备完整的特性,企业在发展及推动节约管理时可以先从改善作业流程着手,配合节约理念与改善模式的培训,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即看到减少浪费及提升成本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打造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鼓励方法创新

一是大力推动由下而上的创新想法,鼓励全体员工可以参与。高层主管距离新的成本控制模式的想法往往较为遥远,所以应将成本控制模式创新的责任交付给企业基层人员。每月提交相关成本控制方法创新信息时,可运用当前流行的网络平台储存于部门内部数据库,不同部门便可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下载并学习。然而,财务部门主管仅仅通过这个方式为成本控制创新管理加分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网络是一个实时响应的世界,员工不应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部门成本控制创新活动要吸引年轻人,内容不仅要表现得很便利,还要可以获得全体员工的热烈反应。二是提升人员培训水平。针对成本控制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不定期举办成本控制专业及法规讲习训练;提升成本控制人员任用资格标准;聘任专业成本控制顾问;过去类似成本控制经验及案例的传承与建档;建立专职机构统筹办理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工作。

(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3

该入职培训计划的初衷旨在弥补人力和行政入职程序所存在的不足,Hart解释说。据他估计,该计划第一年能帮助企业提升15%的IT生产力,这是因为当前业务发展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新员工能否快速、准确地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培训,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Cox的员工流失率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Hart认为这与该培训项目或多或少有些关联。“一点一滴的努力都会有帮助。”他说。

电信及有线电视行业当前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点滴的变化都会对业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我们正努力招募并保留人才,以帮助我们推动技术变革。”Hart说,在Cox,他还兼任执行副总裁及首席信息官。

随着公司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类似Cox的很多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精通下一代IT技术的人才,包括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多个方面。

员工流失成本高

员工流失,尤其是关键人员的离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美国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流失一位员工,企业需要花费该员工约1/5的年薪才能补缺。

而这也体现了一个完美的新员工培训计划的必要性。培训如果安排合理,可以帮助新员工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力,了解企业文化及业务目标。“入职培训是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如果做得好,可以引导员工信任公司并做出伟大的成就,当然如果做得不好,只会适得其反,”IT人才管理及服务提供商TEKsystems分析师Rachel Russell说。

“入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预期会非常清晰。” Russell说。

事实上,根据TEKsystems针对超过2100名IT专家和IT经理的调查显示,IT员工岗前培训有着显著的益处。其中62%的IT经理认为,入职培训对于新进员工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46%的认为这会决定一个新员工是否会长期为公司服务。IT专家对于入职培训持相似的看法,49%的专家表示入职培训会极大地提升员工的生产力,44%的专家认为会对员工是否长期留任公司产生影响。

尽管入职培训有着很多好处,不过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适合IT员工的入职培训方案。TEKsystems的调查数据显示,仅12%的IT经理和13%的IT专家认为现有的入职培训十分有效。

培训为什么会如此脱节?Russell表示,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计划都是偏重于人力资源制度及行政文书工作,对于IT员工看重的一些东西则并不涵盖。“入职培训不仅仅是要教会员工这里是我们的家,要努力工作。”Russell说,“新员工培训项目还必须能够提供一些像公司相关背景、职位角色扮演和工作流程等内容,能够在前期帮助员工与公司建立起信任关系。”

岗前培训是关键

对IT员工,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计划,培训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Steelcase公司CIO Robert Krestakos说。“如果HR不去了解IT、真正理解IT人才的需求和文化,入职培训仅是针对行政或HR的制度学习,就点燃不了所有人的工作热情。”

虽然Steelcase有一个正式的HR入职培训计划,不过并没有针对IT人员的。Kreastakos说,因此,他的部门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防止员工流失,并使他们快速了解并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比如,培训中有一部分是实习生计划,而该计划会在整个公司层面进行协调,且公司高层会直接参与,使员工能全方位地了解业务及工作目标。作为整个培训计划的一部分,Steelcase每年夏天都会招募10~15个IT实习生,最终会雇佣其中的2~3个。

另外,Steelcase针对IT员工的培训计划还包括让一部分新员工先去海外历练,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公司。具体来说,公司会根据他们的职位及与他们一起工作专家的不同,将他们派往海外全程参与一个从两周到半年时间不等的任务。

“据我们调查,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员工更快地成长,而且员工能够更积极地看待问题。”Krestakos解释说。“这能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架构、工作流程,并且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建立。”

而在美国国际纸业公司,针对新入职IT员工的培训中,轮岗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该公司全球HR项目经理Jeffrey Mayhew的说法,其入职培训计划除了涵盖基本的企业道德和企业愿景外,新入职的毕业生还会经历一项为期三年、2~3个职位的轮岗培训计划,而计划中会接触到信息管理、项目管理及企业战略管理,轮岗结束后,员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我们的想法是让新入职的员工能够全面地了解IT所涉及的职责,包括在企业内部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未来的组织管理者,”Mayhew说。另外,该公司同样也会通过一些其它方式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体育比赛、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等。

该公司IT业务系统经理Hunter Jones就是在2005年通过轮岗计划进入该公司的,一直工作至今。在做过IT运维、面向业务的IT技术支持及快速应用开发团队后,Jones最近选择了业务信息系统经理的岗位。

“公司灵活的轮岗制度帮助他清楚了他想要扮演的角色,”Jones说。而在团队建设方面,鼓励友情发展和关系建设是提升员工整体满意度的关键。“如果这里有人关心他们并帮助他们发展,员工将更愿意留下来。”

Manjit Singh,Hexaware企业应用总监,同样是一位提倡通过入职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整体满意度的支持者,目前他已经在Hexaware工作了三年。刚入职时,他就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印度之行,与老员工搭档处理工作。Singh表示,这种培训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美国之外的客户需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痛点和诉求。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4

审核:()

编制:()

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第一部分2020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一、2020年度培训基本情况

截止到2020年11月31日,共组织各级各类员工培训班49次,培训566人次,培训涉及到公司企业文化、公司制度及岗位操作流程、员工行为规范、服务标准、安全常识及突发事件处理、物业管理知识、各岗位技能提升、服务意识、团队建设等内容,参培率达到100%。通过培训规范了员工的行为,改善了公司的整体形象。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组织完成计划的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二、重点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三个特点,达到了预期培训目标。

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培训范围广。按照部门岗位要求及岗位需求,定期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培训分为三类,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及各项制度;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及操作标准;素质培训主要包括服务理念及行为规范。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适合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及素质。二是培训内容实。按照2020年度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工勤员工加强作业标准培训,使岗位操作标准与服务品牌相匹配;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物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整体综合素质与企业发展相匹配;针对全体员工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员工行为规范、公司应知应会等知识的培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打造超强的文化执行力,打造了职业化服务团队;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了试用期集中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增加其归属感及认同感。三是培训效果好。2020年度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围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突出了“三个重点”方面的培训,即:重点提升员工的外在形象、重点培训岗位操作标准、重点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了员工的履职尽责能力。

(二)突出“三个统筹”,创新培训模式。一是统筹培训计划。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教学反馈等形式,征求各方面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层次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依据年度计划结合公司的中心工作突出培训的个性化,注重服务中出现的疑点及业主的焦点问题,精心设置课程菜单。二是统筹培训资源,统筹内训资源。公司配置了培训主管人员对培训工作专职管理,依托公司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及骨干员工的专业技能,组建了有12名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人员充实了公司的培训力量。为广大员工传授了各方面的知识。统筹培训经费,2020年度职工教育经费预算2.84万元,使用0.34万元,其中用于生产一线员工0.34万元,做到专款专用,不占用、不挪用培训经费,让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三是统筹培训实施。突出培训的规范化,坚持按照培训内容选定参培对象“请进来”培训。经常邀请鲅鱼圈区物业协会秘书长针对一些常用问题及风险的规避等专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做到培训有计划,实施培训有申请、签到,培训后有考核与评估,公司品质安全部每次都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监察纠偏,使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公司培训工作中好的做法及体会

(一)注重“按需施教”,做到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培训内容的制定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及品质检查出现的问题制定月度培训计划,同时也经常到各部门观察了解员工欠缺的知识及不标准的服务行为,做到按需培训。如针对楼宇交付使用中业主提出的一些诸如建筑面积、地面墙面平整偏差、地热组数科学配置等工程方面的一些专业名词盲区,对管家及工程人员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弥补了专业知识匮乏的瓶颈,提升了服务品质,提升物业管理知识的培训,

(二)注重培训效果,做到培训形式多样性。针对我公司的薄弱环节,采取了内培和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培的知识传授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投影仪器的运用,插播影音、图片等学习资料起到“别人亡羊,我们补牢”的效果。让员工通过感性认知接受学习内容。在培训方式上,通过一些实操课程解决服务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事件处理难题;努力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一言堂培训模式,课堂培训让员工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有提问、有训练、有讨论,形成培训闭环管理,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注重培训考核,做好课后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后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并根据出勤次数、作业完成质量从各种角度综合评价了培训效果。公司礼仪和行为操守等内容培训后,及时对参培员工跟踪检查,并建议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跟踪督查;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在授课之后让参培员工填写《培训效果评价表》,针对培训内容理解程度、对工作的帮助程度、授课人的综合素质、员工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等10项内容进行了现场测评。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培训的效果受限。由于受服务行业特点的限制,部分参培人员处于无工作压力、无进取心、无危机感的散漫状态,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正确对待来之不易的培训学习机会。这种错误的想法大大影响培训的效果。

(二)培训管控受限。主要是外包服务团队的员工培训管控能力不足。加之员工离职率较高,对其培训效果不明显,致使其服务标准与公司要求存在差距。

第二部分2021年培训工作计划

一、2021年培训工作思路

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能力,打造职业化物业服务团队、实现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确保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使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公司发展要求相匹配,员工服务品质与公司的服务品牌相匹配。围绕精细化服务和提升主动服务意识。

培训重点包括:一是针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能力”的提升培训。二是针对管理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知识、团队意识、本岗位技能的提升培训;三是针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专业技能提升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训练;针对保洁、秩序维护服务外包员工加强服务标准日常训练,对秩序维护员进行体态体能训练,确保公司基础服务品质提升。

2021年度教育培训预算7.76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培训资料、外出参观学习培训、拓展培训、外聘讲师及内训师授课费。

二、2021年主要培训工作内容

(一)新员工培训。包括集中培训和试用期培训两阶段

1.集中培训。内容应包括:《应知应会》、《员工行为规范》

安全常识及《突发事件处理规程》、薪资福利政策、总经理(副总经理)与员工面对面座谈会。培训课程结束后,培训主管部门组织对参培员工进行统一考试。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答题形式;由培训主管部门统一评卷;如成绩不合格者建议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延长其试用期或者考虑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2.试用培训。采用导师制,由用人部门负责人委派一位工作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在职员工担任导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帮带培训。因新员工的个人能力不同、因工作经历不同,对新员工安排7—15天的试用培训。

(二)在职培训。采取二级培训模式,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为一级培训,各部门组织的培训为二级培训。

1.一级培训分为公司内部培训、外聘讲师培训、参加总公司及其他物业行业组织的培训,实地考察学习、室外拓展训练等形式。参加培训者依据培训内容分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普通管理人员、工勤类员工三个层次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层管理技能训练课程;物业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服务意识及服务标准等知识。培训后分阶段进行统一考核。

2.二级培训要求公司各部门依据公司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及《月培训计划》,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对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部门的专业技能及工作标准培训;形象、行为改进的培训;服务意识提升的培训。二级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由所在部门安排再次培训或做出其他处理,培训及考核记录由培训主管部门保存。

(三)进修培训。主要针对有发展潜力员工组织进行学历提升培训,与相关培训机构联系,进行资质证书及职称晋升等培训。

及参加物业行业或者相关专业技术的外部培训及参观考察,提升专业技能、更新观念、开阔视野。

三、2021年培训工作措施

(一)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课堂讲授。要求讲授者做出PPT演示稿,并根据培训内容适时利用影音资料进行渲染培训课题,变传统的“说教式”为“互动式、启发式、训练式”的教学;

二是讨论式教学。尤其是对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培训,要针对培训内容适时的提出讨论题目进行研讨,对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是现场演练。主要针对工勤类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要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现场操作,使“培”与“训”结合起来;

四是参观考察及室外拓展训练。组织基层服务人员与品牌物业服务项目人员交流学习,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拓宽物业服务视野,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二)培训考核。推行全员培训,公司将员工每年培训课时和成绩作为衡量员工学习进步的标尺之一,并将培训情况及考核成绩提供给人力资源作为职务晋升、薪酬晋级的参考条件。考核方式分为口试、笔试、实操、技能比赛、行为改进等。

(三)保障措施。

一是对培训过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操作规程,严格培训考核制度。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启用内部培训师制度。行使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的开发、培训课程的实施、案例收集、协助培训主管部门收集公司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等职责。并针对内训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发放授课奖励费。

三是品质跟踪检查。针对培训内容,建议品质安全部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把发现的问题即使反馈到培训主管部门,以此作为制定培训计划胡依据,形成培训闭环管理。

四、对集团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5

一、引言

预算执行是预算工作的核心,如果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与预算计划存在较大的背离,那么预算将不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任何的益处。企业预算的执行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企业的基础结构、企业文化和公司的经营方针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的预算执行力施加影响。虽然企业在《预算法》出台之后,不断提升预算计划的规范性,然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预算计划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根本是因为企业在预算执行这一环节存在了问题。执行力是最终实现计划落地的重要一环,如果企业的执行力较差,即使预算计划做的再好,最终无法落到实处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在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监管的角度提出一些可以加强预算执行力的建议,为执行力差的企业开出一剂良方。

二、企业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预算执行力的审计监督方法

大多数企业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施加了较多的的监督力度,主要包括通过聘用外部机构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真实性审计,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记录予以审计等。只是在预算工作的开始和最后的结尾予以审计监督,而忽略了对执行过程的监督。其中固然存在一些困难,限制了监督工作的进行,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企业可以放手,任凭业务部门自由做主,决定企业的资源利用。预算计划是企业管理层综合了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后制定出来的资源分配计划,如果业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不按照预算计划的指引工作,那么预算计划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这最为重要的环节缺乏具体的审计监督评价体系,业务部门即使不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也没有任何的处罚。

2.预算执行制度亟需完善,缺少反馈环节

在预算计划编制出来以后,执行者缺少反馈环节,在执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强调因为预算计划于部门实际存在偏差或其他或有事项,而导致预算计划的执行力度较差。这种理由在企业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企业的预算执行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导致的。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执行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导致了执行部门难以与预算部门及时的进行沟通协商,当预算计划与实际情况偏离过多时,业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会更倾向于按照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此时企业的预算计划就会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即会被业务部门可以忽略,成为形式化产物。

3.考评制度与预算执行情况相关性较差,使得企业的监督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中缺乏与预算执行情况相关的考核指标,致使企业对各级部门的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缺少抓手,难以落到实处。有的企业虽然有一些考核指标,可是更多的是以结果为导向,通过财务数据来衡量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考核指标相对缺乏,更多的是集中在事后监管。缺乏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更多的是依靠各级预算执行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样增加了预算执行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提升企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水平。

三、强化企业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的举措

1.将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纳入预算评价体系

企业应当适当丰富预算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将执行力度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例如企业在制定预算计划并公布实施之后,应该同时公布针对执行力度强弱的监督管理措施。针对那些可以及时响应预算计划,在生产工作中根据预算计划予以调整的部门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而针对那些执行力较差的部门,应当施加一些惩处措施,例如可以缩减其预算额度、在企业内部点名通报批评、扣除部门领导人的奖金等。通过制定具体详实的监督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的员工将预算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而且这种具体的惩处措施可以警示那些执行力较差的部门及员工,提示他们要按照公司的预算计划来进行工作、为了保证执行力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公开性,企业应当做好监督管理办法的公示工作,让每一位员工都对执行力的奖惩制度耳熟能详。目前大部分企业在针对执行力的监督管理办法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盲区,有的企业虽然也有一些绩效评价指标,然而却并没有对执行力单独进行考核,缺乏监督管理,就容易让员工产生侥幸心理,通过将绩效考核体系予以丰富,增加对执行力的监督管理办法,可以有意识的去提升企业的预算执行力度。

2.给予各级预算人员一定的调整权限以调整预算计划中存在的不足

企业在编制好预算计划之后,通过将预算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以实现预算工作的具体落实。部门在接到针对该部门的预算计划任务之后,根据计划予以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这一流程为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执行流程。预算计划存在刚性约束,也应该存在柔性控制。刚性约束主要表现为预算计划本身存在的不足,而柔性控制则主要是指外部条件对预算计划的影响。各级预算人员需要拥有一定的调整权限来解决预算计划的刚性约束和柔性控制问题。通过有限范围的授权,可以使得预算计划的执行不再是单向的流程,这种有限范围内的调整,是各级预算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计划进行的微调,是有利于预算计划的执行的。企业在进行授权时需要注意各级预算人员的权利范围,应该确保所授予的权利与其工作范围相匹配。企业应该在各级预算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中增加该项,即对预算调整情况的考核。增加授权后的考核是更为合理科学的预算执行监督管理体系。各级预算管理人员拥有调整权限之后,需要负责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企业应该对执行情况好的部门要予以奖励,对执行力较差的部门要予以批评。

3.细化企业预算执行评价制度,增强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

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的测评不应仅仅局限在财务指标之上,还应该结合一些非财务指标,方能更好的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大数据时代,企业应该学会应用信息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来对执行力进行考评。通过使用动态数据来作为执行力的考评要求,会增加企业对执行过程的监督的精准性。企业要以财务指标为切入点,不仅要对最终的结果予以评价,还要将评价监督过程向前推移,积极地进行事中监督。事中监督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最为准确的监督,因为不存在时间上的滞后。企业可以将这种监督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工作流程之中,实现预算执行监督工作的常态化。为此企业可以成立专项小组,抽调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专人专岗,可以保证预算执行监督工作的定期开展。预算执行工作是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将执行评价制度制定的愈为细化,才能保证监督过程中的针对性。如果监督评价体系只是一些较为空洞的理论性的目标,是不利于监督人员开展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工作的。预算管理时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预算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对预算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好的预算计划需要好的执行力去将其实现,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预算执行力的必要措施。

四、结语

企业的预算执行,需要严格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法为其保驾护航。为了提高企业的预算执行水平,企业可以将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纳入预算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执行过程的动态的监督管理。给予各级预算人员一定的调整权限以调整预算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预算计划的微调,更为贴合各级部门的实现情况,提高预算执行力,增加监督管理的精准性。细化企业预算执行评价制度,则有利于企业拓展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的深度,不流于表面。

参考文献: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6

二、目前电力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计划不切实际

电力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生产计划不切实际。这一期都是电力公司的领导对生产计划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的。许多公司的生产计划其实是照搬其他公司其他项目的生产计划,没有专人对每一次生产任务进行详细的生产规划。这导致生产计划与生产实际上脱离了关系,生产计划不切实际,这是不可能不出问题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电力公司的领导加强对生产计划的重视,同时雇佣专人为电力公司制定详细可行的电力生产计划,保证电力生产的有序开展[1]。

(二)生产计划效率不高

生产计划效率不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许多电力公司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仍然照搬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的生产计划。那个时代的电力公司生产力与今天毫无可比性,甚至今天的电力产出有可能翻了几倍。这样制定出的生产计划不仅没能帮助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反而拖慢了电力生产效率。相关生产计划制定者对于生产计划不够重视,没有跟上生产发展的潮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专业之间沟通不畅

电力生产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多个链条。不同的工序由不同专业的人员操作,难免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一方面不同专业的人员之间因为专业方向的问题无法相互了解,另一方面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沟通机制让上下游之间交换意见,这就造成了在进行生产计划制定时无法兼顾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出来的生产计划与实际情况脱节[2]。

三、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电力企业的生产计划主要有三个基本类型,分别是总体生产计划、各项目生产计划和作业生产计划。不同的生产计划在生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总体生产计划指的是对整个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总体划拨的计划,需要针对企业合同的要求,做到整体上的把控。各项目生产计划需要在满足总体生产计划要求的同时,针对各部门和各程序进行专业化的资源规划和指导。作业生产计划指的是在总体计划之下,通过对各专业和各部门的多方面了解,调整各专业的工程进度,减少失误,协调整体。

由于各种生产计划种类繁多,为了保障计划的顺利执行,必须在开始制定的时候就遵循科学的规律。初始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力生产计划的质量。对于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则要随时根据科学的指导来进行调整,确保生产始终控制在计划之内。

(二)实行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工作秩序和工作质量。要想制定和执行切实有效的电力生产计划,就必须进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改革。电力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往往是传统的职能是,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进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可以考虑矩阵式的模式。矩阵式的管理模式以项目为单位,让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个项目建立小组。该小组只对这一个项目负责。这种矩阵式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克服业务类型多、业务数量多、业务管理乱等等难题,是未来电力企业改革的新方向。

(三)强化生产计划的控制与监督

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之后,还要一丝不苟的执行。电力企业的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项目和各部门进行严密负责的监督和控制,提升生产质量,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3]。

1、加强生产计划的管理。生产计划的管理要更加严格。对于各个生产工序和生产部门的控制要更加严密。对各部门都要进行生产计划的重视性教育,让员工能够正确的认识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生产计划的所有环节都需要有专人监督,并且要建立一整套的监督反馈制度。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立刻进行解决。计划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各种调度小组和协调小组对整个计划严格把关。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在上层支持计划管理部门的工作,同时对计划管理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把关[4]。

2、加强不同专业的协作。电力企业生产工序复杂,许多专业在一起协调工作,但是相互之间的沟通很成问题。不同专业的人之间互相不理解。许多的工序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共同完成,而这样的工作往往成为问题的多发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建立一整套的通讯和联络体制,组建一个专门沟通协调的工作班子,集合各个专业的人才,建立不同专业的沟通网络。除此之外,也要完善不同专业的相关标准,做到标准的统一,这样才能加强不同专业的协调力度。

3、强化生产计划调整的科学性。任何生产计划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初始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需要我们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有时企业会接到新的生产任务,有时会出现生产意外事故,这都需要我们依照计划处理。在进行初始计划制定时,一定要把这些意外情况考虑到其中,为计划的调整留出余地。如果某个部门出现了超负荷生产,那么在承接新的生产任务时一定要考虑承接能力,避免以为这些问题影响生产质量。

4、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保证生产的高质量完成,从根源上说还是要提高工程的设计水平。好的设计能为工程提供一个好的开端。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严格执行已经取得的标准化成果,比如“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等。在已经有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并且在下一次工程设计中体现出来。相关设计人员也必须要尽职尽责的提高设计质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7

随着“十二五”开局的良好契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各镇、园区和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大,作为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供电企业,顺应社会要求,必须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客户满意率,实现供需双赢。其中,电力业扩服务是反映供电企业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业扩周期更是衡量供电公司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对如何加强客户沟通,制定业扩计划,逐步形成业扩流程有序管理,有效缩短业扩流程作一分析。

一、营业厅一口对外,提供异地受理服务

营业厅实行“一口对外”工作制度,业扩流程中涉及资料收发业务统一由营业厅受理、登记和答复。业务申请、设计图纸,开、竣工报告(资料)、收取业务费用、供用电合同签订等均由营业厅面对客户,一口对外。(图片)一是需要营业厅人员娴熟的技能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业扩流程较为熟悉。需对营业厅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及时传达上级精神,让营业厅人员同步参与业扩流程的改进和督办、协调业扩工程,逐步实现营业业务龙头班组的作用。二是实行异地受理,逐步实现各供电所受理高压申请,组织各所业务专职学习异地受理流程,统一收资明细。为方便客户办理手续,可针对异地受理调整内部流程,做到快速反应,有条不紊地实施现场勘察等流程。

二、与配电联合勘查,直接缩短供电方案审批时间

针对以往审批流程过长,影响供电方案在期限内答复的情况。通过协调部门之间积极探索合作办法。既要兼顾两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计划的同步进行,又要满足制定的每一个接入方案符合规范和实施合理。客户经理每天制定勘查计划,组织配电人员同步勘查,并及时调整工作中的脱节现象。部门经常沟通,班组积极配合,共同寻求一条有效缩短接入方案勘查、审批周期的工作方法,达到供电方案审批时间缩短至7天,为供电方案答复满足周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与客户共同制定业扩进程计划,明确双方义务和职责

业扩工程周期供用电双方的影响和制约,诸多外部因素不是供电方能控制。怎样把无序转变为可控,针对缩短业扩周期,可为每一个工程制定全过程计划。把业扩周期分为绿色通道40天及之内和40天以上,除去供电方案答复、装表接电固有天数,其他各节点所占比重设置自动计算模板。客户经理勘查现场后,与客户明确相关事项后,得到客户确认,根据客户确认的用电需求送电时间制定工程计划。对外明确客户交费、土建完成等时间,对内,各部门按照计划表严格实施作业。

四、建立业扩工程信息系统,服务流程公开透明,加大监控评估力度

开发电力工程信息系统,实现客服和配电两个部门对每个业扩工程进度实时填报,例如业务受理、客户确认、现场勘查、供电方案答复、接入工程进度、客户缴费、受电工程开工、竣工等各节点。其他功能为:按客户经理、地域等分类别查询工程信息、计划表的自动生成、计划表与实时进度的对比预警功能等,对每个工程实行闭环管理。如果能运用好该系统,通过真实数据的填报,对规范工作流程,能提供优化流程的分析平台和科学依据。对压缩环节加快节奏,提高业扩工程推进的整体水平和缩短服务时限也能发挥莫大的作用。

五、建立短信平台,为客户提供提醒和告知服务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8

【代码】101

一、主要职责

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领导同志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国务院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二)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名义的公文。

(三)研究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示国务院的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批。

(四)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国务院部门间出现的争议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决定。

(五)督促检查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务院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

(六)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国务院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七)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来信来访中提出重要建议和反映的重要问题,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

(八)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九)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地区向国务院反映的重要问题。

(十)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服务。

(十一)办理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国务院办公厅设6个职能司局。

(一)秘书一局

办理文电收发运转、国徽印鉴管理、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总理办公会议等会议会务及国务院领导同志内事活动、国务院值班、信息、档案和数据管理、办公厅保密、公文核稿、文印、督查、机要通信和办公自动化、《国务院公报》编辑等方面的工作。

(二)秘书二局

办理发展计划、经贸、工业(含国防工业)、财税、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水利、农业、林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金融证券、审计、海关、环保、统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管理、旅游、供销、体改、气象等经济方面的文电、会务和督查工作。

(三)秘书三局

办理教育、科技、外事、政法、法制、监察、民政、人事、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地震、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机构编制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文电、会务、督查及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军队等方面的工作。

(四)中办国办局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工作范围,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供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信息,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指导部门和地方的业务工作;处理跨部门、跨地区的疑难问题。

(五)人事司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人事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办理工作人员的出国手续;负责国务院领导同志办公室的人事工作;负责挂靠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六)行政司

负责在中南海北区办公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服务事务以及机关后勤管理工作。

(七)机关党委。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及其挂靠单位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党群工作。

外交部

【代码】102

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协调部内业务工作,沟通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办理文电运转、信息处理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司

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研究规划外交政策,研究世界和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外交工作;协调部内各单位和驻外使领馆的调研工作;起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领导的有关外交工作的重要文稿;研究和指导编写中国外交史。

(三)亚洲司

掌握、研究亚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四)西亚北非司

掌握、研究西亚北非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五)非洲司

掌握、研究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六)欧亚司

掌握、研究欧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及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七)欧洲司

掌握、研究欧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八)北美大洋洲司

掌握、研究北美、大洋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九)拉丁美洲司

掌握、研究拉美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十)国际司

调研多边外交领域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负责处理联合国及其它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十一)军控司

负责军控、裁军、核不扩散和出口控制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等问题,执行上述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处理上述领域的外交事务。

(十二)条约法律司

研究和处理外交工作中的条约、法律方面的问题;办理各种涉及条约、法律以及领土、边界、地图等涉外案件;负责办理或参加有关条约、法律的国际会议和双边谈判;协助有关部门审核国内制定的涉外法规。

(十三)新闻司

负责就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外关系、国际问题新闻和阐述立场;对外国常驻记者和临时来华外国记者采访给予协助;协调外交部公众外交工作;负责外交部网站建设等。

(十四)礼宾司

主管国家对外礼仪事项;负责研究和处理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在华的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问题;指导我驻外使领馆和地方外办办理涉外工作中的礼宾问题。

(十五)领事司

主管同外国谈判签订领事条约、设领协议和其他有关领事方面的协议等;指导地方外办管理外国在华领馆有关事务;指导我驻外领事机构的领事侨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理重大涉外案件;颁发护照和签证;办理公证、认证及通过外交途径送达法律文书等。

(十六)港澳台司

在外交方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港澳台问题的方针政策;协调处理有关港澳台问题的涉外事务。

(十七)翻译室

负责重要外交文件、文书的英、法文笔译与外交部安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重要外事活动的英、法文口译;承担外交部组织的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培训英、法文高级译员。

(十八)外事管理司

办理各地区和各部门报送国务院的有关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拟定和修订外事工作的法规;对外事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十九)涉外安全事务司

执行我外交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方针政策;主管有关调研工作;协调和处理相关涉外事务。

(二十)干部司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公务员制度和外交队伍的建设;主管机构设置和干部的编制、计划录用、审查、调配、培训、职称、考核、任免、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离退休等工作。

(二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离退休干部政策;负责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

(二十二)行政司

规划、管理外交部后勤工作;归口管理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基建计划;管理部机关物资、设备及部内、驻外使领馆房地产;承办外国驻华使领馆房地产的审核和谈判等。

(二十三)财务司

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政策和法规;经管和核算外事、行政、事业、教育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管理部属国有资产;归口管理、指导我驻外机构和部属单位的财会业务等。

(二十四)档案馆

外交部档案馆属部门档案馆,是永久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档案的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收集并永久管理外交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对部内、部属各单位和我驻外使领馆、团、处、驻港公署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为部内各单位和驻外机构采选、配发与外交工作有关的种类书籍、报刊和工具书,并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档案馆具有对本部门档案业务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十五)机关党委

负责外交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党组织的建设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围绕外交中心任务开展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培训,指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

(二十六)监察局

检查各行政职能部门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外交部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依照行政法规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二十七)国外工作局

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十八)服务局

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是外交部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4年1月24日。除局机关外,下设有业务处、交通处、综合服务处、楼宇管理处、驻外机构供应处、驻外机构物资供应处、华风宾馆等单位。主要担负为外交部机关工作服务、为我驻外使领馆服务的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代码】104

一、主要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

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研究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负责日常经济运行的调节,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三)负责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产业、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的执行;制定和调整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安排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指导和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组织和管理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工作。

(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指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拟订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发展规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

(七)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情况,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工作。

(八)研究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粮食、棉花、食糖、石油和药品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国家储备;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九)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拟订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协调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工作。

(十一)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状况,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议,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研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三)拟订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参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和实施。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主要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26个职能机构(司、局):

(一)办公厅

负责会议组织、文电运转、档案管理、保密、秘书事务和政务信息等委机关日常政务以及委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安全保卫等行政事务;负责机关电子政务的组织实施和工作。

(二)政策研究室

负责重要文件起草和信息工作;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的重大问题。

(三)发展规划司

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四)国民经济综合司

分析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组织研究并提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年度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重要商品平衡的目标和政策;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拟订并协调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

(五)经济运行局(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监测分析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政策建议;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提出动用国家物资储备的建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承担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六)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七)固定资产投资司

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研究提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政策;提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

(八)产业政策司

研究分析产业发展的情况,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和协调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监督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国家鼓励、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指导目录;研究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服务业发展;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政策建议。

(九)国外资金利用司

研究国际资本的动态,监测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提出利用外资战略,研究协调有关重大政策;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提出利用外资规划,提出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和限额以上备选项目;商有关部门拟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安排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重大项目;提出对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结构、用汇的规划和政策;安排在境外的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

(十)地区经济司(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组织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协调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重大问题;编制“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开发计划和以工代赈计划;承担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一)农村经济司

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议;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十二)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

研究国内外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能源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相关体制改革的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

(十三)交通运输司

研究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建议;拟订促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政策,对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

(十四)工业司

分析工业发展情况,研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拟订主要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对工业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承担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承办稀土行业发展的有关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工作。

(十五)高技术产业司

研究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动向,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政策、重点领域和相关建设项目;提出支持重点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组织可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素质提高的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开发;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推动国民经济新产业的形成。

(十六)中小企业司

研究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研究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扶持;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对外合作,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协调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十七)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

研究解决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环保产业有关工作,依法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十八)社会发展司

提出社会发展战略,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政法、民政等发展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十九)经济贸易司

监测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国家粮食、棉花等储备,指导监督国家订货、储备、轮换和投放;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二十)财政金融司

研究分析全社会资金平衡;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参与确定有价证券的发行总规模、结构和投向;研究提出企业债券的发行总量和资金投向。

(二十一)价格司

监测预测价格总水平变动,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价格改革建议;起草商品价格和收费方面的法律、法规;拟订重要商品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价格管理的范围、原则和办法;拟订和调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重要农产品成本调查。

(二十二)价格监督检查司

指导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价格检查,依法处理商品价格和收费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承担中央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企业的价格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起草价格监督检查的行政法规、规章,按规定受理价格处罚的复议案件和申诉案件。

(二十三)就业和收入分配司

研究就业、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就业规划,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组织拟订和论证相关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

(二十四)法规司组织起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负责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负责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十五)外事司

负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机构合作的有关事宜;协助有关司推进重大涉外项目,开展国际经济调研;负责委机关日常外事工作。

(二十六)人事司

按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委属单位的干部管理和人事工作。

(二十七)机关党委。负责委机关、委管国家局和委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教育部

【代码】106

一、主要职责

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

(二)研究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

(三)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方针、政策;监测全国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国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

(四)研究提出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五)统筹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工作。研究提出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更名、撤销与调整;制定学科专业目录、教学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六)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七)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及国防教育工作。

(八)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制定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研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的编制标准;统筹规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

(九)统筹管理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定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十)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十一)统筹管理并协调、指导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拟定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并协调、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我驻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负责协调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

(十二)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

(十三)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十四)统筹规划学位工作,起草有关学位工作的法规;负责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负责国际间学位对等、学位互认等工作;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十五)负责协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及其他部门、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亚太地区办事处、驻京办事处的联系与交流;负责与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设代表团的联络并指导其工作。

(十六)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十七)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综合协调部机关重要政务、事务,负责文件运转和管理;负责部长办公会、部级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并督办;负责新闻宣传以及文秘、档案、保密、、保卫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

(三)发展规划司

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全国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负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拟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研究提出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更名;负责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管理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基建投资。

(四)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

指导直属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直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工作;负责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建直属高校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就直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沟通、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配合有关司局核定中、长期发展规模;配合有关司局,做好直属高校重点建设的有关工作;负责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调研、年度考核、特邀联络员等工作;汇总、分析直属高校年度事业发展基本数据和有关信息;负责两院院士候选人的部门遴选工作;承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负责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组织筹备工作。

(五)人事司

负责直属高等学校、部机关与直属单位、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等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规划并指导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协调并指导直属高等学校内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六)财务司

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方针、政策;统计并监测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执行情况;编制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经费的预算和决算;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并监督资本运营;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七)基础教育司

宏观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和重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及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审定统编教材,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工作;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工作。

(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统筹管理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化技术教育,编制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文件;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并指导实施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工作以及职业证书考试。

(九)高等教育司

统筹管理各类高等教育,规划并指导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学科专业设置目录、教学指导文件、指导性教材建设规划、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基本配备标准;指导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的工作。

(十)民族教育司

指导并协调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工作;统筹规划并指导少数民“双语”教学和教材建设;负责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十一)师范教育司

指导普通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目标、规格及师范教育基本专业目录,指导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工作。

(十二)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承办教育督导团的日常工作,组织国家督学对各地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宏观指导各地的督导工作。

(十三)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规划高等学校杜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建设工作并指导实施;负责高等学校党建、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出版物的监督管理。

(十四)高校学生司

负责各类高等学校的招生及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负责各类高等教育学历和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井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少量国家急需、应予保证的高校毕业生指令性分配计划。

(十五)科学技术司

拟定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组织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指导实施;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工作;负责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和本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无线电管理工作;协调教育系统有关版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卫生/艺术国防)

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学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十七)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拟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指导语言文字改革;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十八)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十九)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负责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统筹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按有关规定管理教育援外和外援项目;规划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业务工作。开展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二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统筹规范并归口管理全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科学技术部

【代码】107

一、基本职能

(一)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三)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

(四)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五)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指南的制定并指导实施;管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出口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六)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科技基地的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的计划。

(七)研究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

(八)研究制订我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负责双边和多边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指导驻外科技机构的工作;负责驻外使领馆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管理外国政府、国际科技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的工作;负责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九)研究提出制订科技法律、法规的建议;归口管理全国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技术市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制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科技咨询、招标、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十)负责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审核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

(十一)指导协调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管理工作。

(十二)代管科技日报社。

(十三)承担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和职能

(一)办公厅

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重要文件起草、调研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文书档案管理和、保密等政务工作;负责科技宣传和新闻工作。围绕部中心工作,开展软科学研究。

(二)人事司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驻外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等工作。

(三)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

研究全国科技工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动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工作;研究起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加强有关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仲裁、科技咨询等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科技人员有关政策,推动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及科普工作;对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进行审核。

(四)发展计划司

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组织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国家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开发计划指南和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地组建计划;提出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的协调、综合平衡和经费配置的建议。研究提出科技成果登记、评价、鉴定、奖励、保密、技术市场、技术出口等政策、条例和管理办法;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规划;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科技统计工作。

(五)条件财务司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负责开辟科技经费渠道、筹措科技资金;负责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研究科研条件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负责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编制和管理机关基建计划;监管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六)国际合作司

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政府双边和多边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官方科技合作协议等外事工作,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组织实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指导驻外科技机构工作,联系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驻华科技机构,联系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有关科技工作。

(七)基础研究司

研究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组织提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组织推荐和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及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并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承办基础研究的有关工作。

(八)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研究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提出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工程;承担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宏观管理工作;推动工业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九)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研究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生物、海洋领域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农村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农村重大科技产业的示范;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科技扶贫、科技兴市(县)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等科技工作;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十)直属机关党委

(十一)监察局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1.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具体拟定本部门的实施办法。

2.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的安排。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4.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

5.承担部门交办的其他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事宜。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代码】108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和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

(二)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企业集团发展和企业改革工作;

(三)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结构布局、总体目标;组织编制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民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四)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安全、计量、标准、统计、档案、重大科研及其推广;

(五)拟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工业的产业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指导军工电子的行业管理;负责国家核电建设、同位素生产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的行政管理;

(六)负责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代表中国政府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有关活动;负责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军品出口管理。

二、内设机构

办公厅、政策法规司、体制改革司、综合计划司、财务司、科技质量司、系统工程司、民品发展司、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纪检组监察局等。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代码】109

一、工作职能

国家民委承担着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国家民委有如下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当好党中央、国务院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

(二)研究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拟定国家有关民族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

(三)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监督贯彻执行。组织对有关国家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的研究。

(四)监督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监督办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事宜,组织指导民族自治地方逢10周年庆祝活动。

(五)研究拟定协调民族关系的原则方法,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协调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组织和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六)组织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妇女儿童状况和散杂居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人权公约报告等事宜。

(七)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措施。组织调查研究牧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配合承办民族地区扶贫事宜。组织协调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对口支援经济技术协作和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

(八)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方面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承办相应事务。

(九)管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和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

(十)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民族教育中的特殊困难,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

(十一)对政府系统民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加强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联系,组织接待少数民族学习、参观、考察等事宜。

(十二)联系少数民族干部,协助有关部门作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及党群工作。

(十三)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交流与合作,协助开展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和办理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等有关事宜,办理居住境外的少数民族同胞有关回国探亲、旅游、定居等事宜。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委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政务、事务的综合协调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组织委内重要文件起草;负责委机关文秘、信息、档案、、保密、保卫、财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工作;组织和承办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活动;组织接待少数民族重要学习、参观、考察团组;为直属单位提供有关服务。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拟定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指导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制定并监督执行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事宜;组织调研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参加涉及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活动,配合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有关情况报告;组织研究散杂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妇女儿童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有关特殊政策措施,办理民族乡的有关事宜;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调查研究,整理、编撰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文献,联系民族研究学术团体。

(三)经济发展司

组织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配合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辑《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研究提出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金融、税收、经贸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牵头指导和协调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及国家对这方面实行的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和对口支援及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调查研究,提出特殊政策措施,配合国家扶贫管理部门承担民族地区扶贫有关事宜,负责委机关的定点扶贫工作。

(四)文化宣传司

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和语言文字、新闻出版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配合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卫生等有关发展政策和规划,主办重大民族文化活动,承办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协助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和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管理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指导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广播、影视等工作;开展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文化艺术团体和新闻出版、古籍整理单位并提供有关服务。

(五)教育科技司

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参与研究与制定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提出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意见和建议;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担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对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参与研究和制订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协调和指导国家民委系统科技工作。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民族院校。

(六)国际司

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学术和人才交流、经济技术合作,监督审核、协调处理涉及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有关重大涉外事宜;指导协调委属单位的对外联络,承担“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的工作任务;组织协调民间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了解掌握我国少数民族同胞在境外的有关情况;负责委机关的涉外事务。

(七)规划财务司

拟定并监督检查委属事业经费、专项拨款、国有资产、专用物资、基建投资的管理办法;拟定财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管理委属单位的有关财务工作。

(八)人事司(机关党委)

联系少数民族干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推荐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及机构编制事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九)机关党委

负责委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司。

(十)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

驻国家民委纪检组主要职责为:按照《中国共产程》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及所属单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决策情况;对委党组及其成员和其他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协助委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指导委属单位各级纪委开展对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制订本系统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监察局的职责为:按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对象(委机关司局领导班子及其以下公务员、下属单位中由国家民委党组任命的司局级行政领导班子及成员)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情况;指导委属单位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察工作;受理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监察对象不服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述;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行政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合署办公,内设综合室、案件检查室两个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为七名。

(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十二)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十三)信息中心

(十四)机关服务中心(局)

(十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

公安部

【代码】110

一、主要职责

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二、内设机构

公安部设有办公厅、警务督察、人事训练、宣传、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装备财务、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级机构,分别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的公安局和海关总署缉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民政部

【代码】113

一、主要职责

(一)拟定民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四)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审核报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五)拟定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计划及实施方案,研究提出有关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和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军地两用人才保护单位。

(六)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日常工作,拟定并组织实施减灾规划,开展国际减灾合作。

(七)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审批全国性社会福利募捐义演;指导地方社会救济工作。

(八)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制定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

(九)拟定国内及涉外婚姻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定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指导婚姻管理工作;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十)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

(十一)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天体地理实体和边境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核报批;拟定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图书资料的审定。

(十二)组织、协调、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十三)承担老年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指导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设施标准;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研究提出福利(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发展规划、发行额度和管理办法,管理本级福利资金。

(十四)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

(十五)拟定儿童收养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十六)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国救助管理站的工作。

(十七)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组织和国际经援机构的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十八)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协调和处理政务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承办部重要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组织草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性文件,组织协调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调研活动及民政系统先进单位表彰活动;组织草拟民政工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负责部机关督查督办工作;负责部新闻宣传、出版发行、期刊管理和政务信息工作;负责部机关公文运转、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下设:法制办公室、综合处、秘书处、新闻办公室、办公室

(二)民间组织管理局

拟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和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研究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规划,拟定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政策措施;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和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下设:办公室、社团登记处、社团管理处、民办非企业处

(三)优抚安置局

拟定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和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政府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支援军队和国防建设;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负责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审核报批。研究提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拟定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使用规划和政策;拟定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地方军供工作。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日常工作。

下设:综合处、优抚处、军休干部安置处、退役士兵安置处、双拥办秘书处、双拥办政研处

(四)救灾救济司(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拟定救灾工作和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组织核查灾情、慰问灾民;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承担国内外对中央政府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拟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拟定保障五保户和特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各地社会救济工作。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下设:综合处(减灾办秘书处)、救灾处、社会救济处

(五)最低生活保障司

拟定和监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的生活救助方针、政策和规章;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最低生活保障投入资金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建立资金发放核查制度;拟定和组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规划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规范及标准。

下设:综合(信息)处、农村处、城市处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组织干部的培训和表彰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拟定婚姻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下设:婚姻管理处(综合处)、农村工作处、城市工作处

(七)区划地名司

拟定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提出行政区划总体方案和体制改革建议;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和天体地理实体的地名命名、更名以及边境地名的审核报批;拟定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资料的编辑和审定;参加联合国和国际地名组织地名标准化建设活动。组织、协调和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下设:区划管理处、边界管理处、地名管理(综合)处

(八)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拟定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福利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机构标准及管理规范,拟定政府对福利单位的资助办法;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负责本级社会福利资金资助项目评审的日常工作。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拟定收养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下设:综合处、社会福利处、社会事务处、救助站管理处

(九)财务和机关事务司

拟定民政事业费管理办法和民政财务规章制度,监督民政事业费使用,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民政事业经费、机关行政经费的预决算和日常管理;管理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和基建工作。负责民政统计工作。负责部机关事务、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与协调。

下设:综合处、财务处、基建房管物资处

(十)外事司

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研究处理与民政业务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和国际机构的双边、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事务。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下设:一处、二处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9

经营计划通常在上一年度的年终之前编制完成。经营计划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经营计划的财务指标,二是经营计划的文字描述。财务指标是关键指标,如:收入、利润等,是对经营业绩的量化考核。经营计划的文字描述主要是对经营活动的界定和要求,是对完成财务指标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的要求。

一、经营计划指标制订的原则

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力求科学、客观、公正,并且要求企业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以促使企业通过努力,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科学管理。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经营计划是反映企业未来年度经营活动的目标,应客观准确地描述未来年度的经营目标,符合企业实际经营能力,是企业在调动客观资源和主观因素后,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2.系统性完整的经营计划指标体系应使企业能够全面地执行经营任务,达到完成经营任务的目标。经营计划的指标之间应有内在关联,财务指标要符合利润表上的各项逻辑关系,编制计划指标时应注意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3.针对性经营计划指标应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重点选择符合企业特点的经营计划指标。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经营条件和资源不同,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年度也有不同的经营条件和经营目标,因此必须注意经营计划的针对性,应与企业当年的经营条件和经营目标相关。

二、经营计划指标制订的方法

经营计划指标制订的原则确定后,就进入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程序,经营计划指标制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应重点突出几个关键性指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和净利润。营业收入是一个衡量企业经营活动规模的指标,全球五百强的排名,都以收入指标为主,因此收入指标是衡量企业业务量的最重要的指标。营业成本和费用是反映企业经营支出的指标,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资源的指标,衡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管理费用最具控制性,营业费用其次,而财务费用由贷款规模和利率来决定,可控性不如上两个指标强。净利润是一个衡量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指标,也是股东和企业最关心的指标,这项指标是所有经营计划指标中权重最重的指标。

2.业务指标除了上述财务指标以外,还应该有业务指标。因企业涉及不同的行业,各种经营活动错综复杂,因此对于一个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下达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经营指标,这就是业务指标,如:房地产企业的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合格率等。

3.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对经营计划任务的文字性描述,是为了解决那些不可量化的但对公司经营来讲同等重要的指标描述问题。针对不同企业,除了努力完成企业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其他工作任务需要完成,这些应该在经营计划中具体体现。以上三项内容——财务指标、业务指标、工作任务,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经营计划指标体系。

三、经营计划指标的考核

经营计划在执行完成后,企业的年度经营活动就结束了。如何对这个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就是经营计划指标的考核。如果把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当作“出题”,经营计划的执行当作“答卷”,那经营计划考核就是“阅卷”,考核结果就是“评分”。

四、经营计划指标考核的作用

1.对照经营活动,检验经营成果考核企业经营计划是对企业全年经营业绩的评价,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检查经营成果。这个结果对股东来说,是检查投资回报;对企业本身来说,可以通过对照计划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以便在下一年度的经营活动中进行有侧重地调整。

2.检查指标体系,修正考核方法经营计划指标是经营计划考核的标准,而经营计划的考核结果,对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有反馈作用。通过考核经营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可以检验经营计划指标的合理性,便于修正和完善指标,以便更合理地编制指标。

五、经营计划指标考核的原则

经营计划的考核原则应该以客观、公正、合理为原则。经营计划的考核,必须遵循客观的原则,在遇到考核主观性较强的指标时,应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扩大考核者的方式进行平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因素对考核的结果影响。经营计划的考核必须公正合理,应该使用同一标尺,在运用同一考核工具时,应不偏不倚。在考核过程中,应具体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企业的主客观原因对经营的影响,对企业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理性判断,以确定最接近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考核结果。

六、经营计划指标考核的方法

1.对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经营计划考核一定要对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逐条计算比较,对各项指标给予具体的分数,以客观地衡量经营活动的成果。

2.通过设计表格,对经营计划指标进行打分经营计划的考核表格将计划指标和工作任务全面涵盖,并根据指标和任务的轻重,对每项分配不同的分数,以体现权重不同。

3.在集团公司内对考核范围内的多家企业进行排序在得出每个企业的分数后,如果有多家企业,就可以进行排序,这样就形成一个集团企业系统内的排名。

七、结束语

企业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和考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随着企业经营情况和行业分类的多样化,市场环境和经营手段的复杂化,经营计划指标的制订和考核也随着不断调整和发展,本文只是对最基本的经营计划指标进行基本论述,希望抛砖引玉,更加完善和丰富企业经营计划的制订和考核体系。

作者:张川 单位: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10

Abstract:Family Planning is one of our fundamental national policies. The former management mode is not fit in the needs of current society.Facing the new challenges,we shoul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 of Family Planning,set the concept of'people-oriented and service-oriented',and realize the goal of'integrat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ogether'.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how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implemented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current society.

Key words:Family planning in the new period; People-oriented; Changing the quality service

当前,计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认真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管理形式简单,宣传内容单一 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传统行政干预的主观管理模式和强制观念,导致员工产生负面的思想[1]。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缺乏对于实际情况和空洞理论之间的联系。宣传内容单一,计划生育工作局限于传达政策思想,形式为于报告会、发文件等。

1.2医院年轻职工存在的问题 现代人们的思想变化非常快,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他们的个性思想更加突出,他们认为计划生育属于个人隐私,认为单纯的计划生育宣传枯燥乏味,也不愿意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2树立计划生育工作新理念,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针对计生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实现计生工作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向自下而上的转变,了解职工需求,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1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向自下而上的转变 我院建有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队伍,院内每一个科室都设有一名计划生育宣传员,每年对计划生育宣传员进行政策、法规的培训,计划生育宣传员平日在职工的日常生活中认真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时了解职工的个人信息,了解育龄职工婚育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建立科室计生管理数据[2],按照计划生育宣传员双月报表形式及时反馈,计划生育办公室全面掌握全院情况站在职工的角度上思考和分析、制定计划、开展工作。

2.2开展全方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2.2.1实现计划生育在服务职能上,由单纯控制人口指标向开展优质服务转变 创立母婴呵护课堂,定期开展孕期知识、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孕期营养指导,同时也定期开展妇女健康及常见妇科病防治知识讲座。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我院,开展团体减压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女职工释放心理压力,以健康、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2实现由单纯防止意外妊娠向查病、防病,提供健康保健相结合上转变 针对我院每年全员体检情况,举办"呵护生命,关爱健康"-职工健康专题讲座,邀请健康体检中心专家进行"年度职工体检结果报告分析"并针对年度体检中发现的多发病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中医养生与女性抗衰老的基本法则以及实施要点,普及中医养生防病知识,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2.3实现在服务对象上,由育龄女职工向全体职工、人生全过程上转变 人口计生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对育龄妇女的帮扶,它是拓展生命全周期的一个概念。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婚恋观,为我院单身青年搭建公益性、诚信度高、积极向上的交友联谊平台,增进了单身青年男女间的了解,提高婚恋成功率。

为倡导"幸福家庭、和谐人口"的理念,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关注我院职工子女的成长,开展了"构建美好幸福之家-家长课堂"系列教育讲座活动,有针对儿童心理"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对话"的心理讲座;有针对高考的学生进行的暑期职工子女学习经验交流会,请高考成绩优秀的同学作学习经验交流。为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拓宽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范围,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2.2.4实现在服务形式上,由职工上门要服务向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上转变 医院的工作特点就是工作繁忙,倒班频繁,很难组织大范围的人员进行学习。为每一位办理《生育服务证》的职工发放温馨提示卡,注明咨询电话24h开机,方便产后职工办理各种手续的咨询。

3结论

新时期我院计划生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改变行政干预式管理思想,以优质服务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结合点,由单纯防止意外妊娠向查病、防病,提供健康保健相结合上转变[3];在服务对象上,由育龄女职工向全体职工、人生全过程上转变;在服务形式上,由职工上门要服务向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上转变,全面服务职工,真正做到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确保人我院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11

一、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

在原有基础上修定各部门工作手册,规范工作流程,按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并规范管理,健全各式档案,将以规范表格记录为工作重点,做到全面、详实有据可查。

二、执行绩效考核工作,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标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工作职责,责任到人,通过检查、考核,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工作有效完成。

三、强化培训考核制度

根据公司培训方针,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素质教育,促进员工爱岗敬业,服务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员工从服务意识、礼仪礼貌、业务知识、应对能力、沟通能力、自律性等方面反复加强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检查落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公司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四、结合小区实际建立严整的安防体系

从制度规范入手,责任到人,并规范监督执行,结合绩效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小区住户安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打开联防共治的局面。

五、完善日常管理,开展便民工作,提高住户满意度

以制度规范日常工作管理,完善小区楼宇、消防、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保,让住户满意,大力开展家政清洁、花园养护、水电维修等有偿服务,在给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六、根据公司年度统筹计划,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建和谐社区。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近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1、根据营运中心下发的《设备/设施规范管理制度》、《电梯安全管理程序》、《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严格执行,逐项整改完善,按实施日期落实到位。

2、根据《绩效考核制度》中日常工作考核标准组织各部门员工培训学习,明确岗位工作要求。

3、拟定车辆临停收费可行性方案。

4、配合运营中心"温馨社区生活剪影"等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

5、按部门计划完成当月培训工作。

针对业务工作计划篇12

1、在第一季度,以诉讼业务开拓为主。针对现有的老客户资源做诉讼业务开发,把可能有诉讼需求的客户全部开发一遍,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安排法律事务专员见面洽谈。期间,至少促成两件诉讼业务,费用达8万元以上(每件4万元)。做诉讼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还有xx奥运会带来的无限商机,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且,随着我对高端业务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相对提高,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符合了《中国驰名商标》或者《广东省著名商标》条件的客户,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开发,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可以安排业务经理见面洽谈,争取签订一件《广东省著名商标》,承办费用达7.5万元以上。做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4、第四季度就是年底了,这个时候要全力维护老客户交办的业务情况。首先,要逐步了解老客户中有潜力开发的客户资源,找出有漏洞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可行性建议,力争为客户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最全面,费用每月至少达1万元以上。

二、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

·市场工作计划书 ·教学工作计划书 ·会计工作计划书 ·招商工作计划书

·服装店工作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 ·企业计划书 ·培训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模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