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6 21:13:11

班级文化论文

班级文化论文篇1

二、创建人文教室,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班主任可以布置好教室的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这不仅能为学生消除疲劳感,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而且,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后面墙壁上的学习园地,根据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彩的剪报,时而是学生获奖的奖状,时而是教师根据学生近段时间的表现所写的寄语。这样的方式既简单有效,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小小的一块墙就是大大的一片天,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互相沟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媒体,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更快地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间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可以使其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班级文化论文篇2

二、德育学分制度推广

德育学分,在健雄学院也称为成长学分,实行加减分制。是学院根据实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分项起到激励作用,减分项起制约作用。本人仔细研究学院德育学分实施办法,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德育学分制度,充分推广。委托班级学习委员带领班委会统一负责加减分统计,借助于班报、班会、QQ群等载体,每半月公示一次班级学生德育学分成绩,及时起到警示与鼓励作用。为帮助学生将德育学分制度文化从强制性约束向自觉遵守转化,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征,结合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好习惯。面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建设文化,学生学习并严格遵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

三、显性文化是隐性文化的成果与升华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朝气,班级学生所在的宿舍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宿舍能否体现出专业特色,都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显性文化是隐性文化的成果。宿舍的明亮清爽,干净整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宿舍卫生是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必须要坚守好这块“基地”。为此,本人鼓励班级宣传委员带领全班同学制作班级小报,每月发行一期,在班级充分推广。小报内容丰富,鼓励班级同学积极投稿,散文、绘画、书法、诗歌等,题材不限,缔造“书香班级”,做“书香青年”。

班级文化论文篇3

二、制定班级纪律,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制度的制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人人为班级管理献谋献策,根据校纪校规,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全体同学讨论通过,为了班级的科学管理,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主要包括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日常学习规范,宿舍午晚睡制度,班级文艺活动制度等。

三、美化教室,建设班级教室文化

为了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爱集体,营造干净、美丽、温暖的家园,积极指导学生用心设计,布置教室。教室的布置先由全班学生设计,然后班委讨论选择最好方案。教室的布置要做到“净”“齐”“雅”“新”。六、打造学生健康人格,构建学生健康心理农村高中学生思想单纯,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时间跨度大,贯穿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人格建设,心理建设,教育学生以诚心待人,以专心待学,以热心待事,以爱心待物。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倾注真诚与关爱。要欣赏学生,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一起享受快乐,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体。班主任与班干部乃至全班同学都为班级营造了积极和谐的风气,为建设学生良好的人格提供必需的良好环境。

班级文化论文篇4

笔者结合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班级文化的内涵、作用以及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的途径,旨在体现交流与借鉴之功效。现阐述如下: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文化都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班级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班级集体运转过程中创造的有关成员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看,它主要是班级集体所占有使用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客观的学习、生活环境。它是班级文化中的表层形式,是其他层次文化的存在基础。如班级中的电视、墙报、图书角、多媒体等一切物质形式的教育措施。

从班级的制度文化看,它包含着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结构。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有制约着精神文化,处于中间层。而最高层次的班级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关的学习、文艺、体育、卫生等的文化活动,以及思想观念的文化综合。特别是班级的思想观念文化,如班集体的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等,构成了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以上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具体中则是班级集体成员的态度、行为和风格。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一经创造形成,又反过来对学生的行为起凝聚、激发、引导和控制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创造共识环境

一个班级能否造就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班级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发挥如何,靠班主任的强制性命令与指挥是无法达到的,它必须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老师的期望、同学的激励,把学生的荣誉与班级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学习与工作。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巩固,又呼唤学生强烈的义务感与责任感,使班级内部产生出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刻苦进取的良好风气。这样一种氛围胜过任何强制命令和指挥,将学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2、建立激励机制

根据人的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事业心和成功欲。班级文化恰是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将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事业心、成功欲转化为学生共同追求的具体的班级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精神支柱与动力,并能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将作为个体的学生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可以利用这种聚合作用,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从而建立班级内部激励动力机制。

3、引导规范行为

班级如同一个社会群体,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的形成,单凭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是难以完全凑效的,必须凭借一种信念,经过潜移默化之后,在学生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息发生,即可得到响应,并能迅速地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无形的规范,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它能削弱由强制性“硬”约束所可能引起的逆反心理,从而使班级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的关系。

4、塑造班级形象

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定势后,必然会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态度和情感表现出来,时时处处会体现在班级外在的形象和风貌上。这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找到了依托并得到了最终的落实。

从建设班级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把班级学生群体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若干事件的堆砌,必须深切地了解学生共同生活的班级环境(包括目标导向、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的班级文化),了解他们在这个班内部的发展规律,通过班级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种“和谐、上进”的心理氛围,帮助和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二、建设积极班级文化的途径

无论从班级文化的作用来看,还是从班级建设的需要来看,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关键是通过什么途径,从何处着手开展?近年来,笔者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设置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风气,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作为班主任,心中应有十分明晰的“蓝图”:从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好三年工作计划,且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以利于操作和实践。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奋斗目标的设置,对形成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开学初,向全体学生提出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确立个人和集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结合校训和班级实际,明确提出自己的班训:“今日新星,明日精英”,作为学生长远目标与准则。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定时期的班级现状,确立短期目标,并设计班级标语和口号。(班主任工作 )如当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或成绩处于低谷时,我们的口号是“一份耕耘,有时未必一份收获,但长期耕耘,则必有收获”;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设置了“用你行动的彩笔绘出班级的灿烂,用班级的光辉引你走向美好”等等标语;面对学生的骄傲情绪和忽视学科学习基本功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我们所知的很小很小,我们未知的很大很大”、“学习的最大敌人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知识”,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和已知的知识,应该夯实基础,踏实前进,等等。

这些目标性很明确的标语和口号,其精神一旦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就大为改观。这些班级口号,作为班级和学生的奋斗目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引导,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时最终实现“成人成才”的大目标。

2、实行制度管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中间层和重要保障,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在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每个学期初,共同讨论起草《班级公约》,提出共同遵守的几条制度和原则(每个学期各有侧重),而这些制度必须是可落实的、可操作的,并能具体量化为指标,易于学生遵循和检测,并进而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同时,在班级中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委员会,以保证制度的正确落实。因此,有了这些制度和指标,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交给班委和学生们去评判、督促,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其次,班级组织结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必须着力调整完善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其中,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管理,是班级内部结构调整的核心。在推行班委竞选制之外,我在所带班级中还推行了班务公开制、值周班长制和值日班长制。同时在班委的协调和带动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充分展示和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负责态度,在管理他人中学会管理自己,在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中学会负责和互相协作。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实行民主教育管理

以情境激发或讨论型主题班会来实行民主教育管理,即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要求,设计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互相辩论,开展活动,统一思想,逐渐形成正确观点,从而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如: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大手大脚花钱现象严重。我开展了“我该花多少零用钱?怎样花?”的主题班会,并且邀请家长参与,请家长现身说法,谈自己工作(赚钱)养家的艰辛、责任和体会,使学生深受教育。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已见,最后达成共识。从此,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大为减少。又譬如,一段时间自己要外出开会,时间较长,于是我们开展了“当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设置了各种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模拟和表演班主任不在时自己的表现,最后集体评议,扬优去劣,使学生经受了一次行为视范的洗礼,较好地实现了自律教育。我们还开展了“废纸、环境、我”、“朋友、朋友”、“寸草心”、“心怀感激”等情境主题班会,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体现民主教育精神的主题班会,素材新颖多样,从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性强,避免了老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性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活动和讨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4、优化班级心理气氛

班级是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把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微型社会。它由两类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开放性平等式的师生关系,随时发现并表扬赞赏学生中存在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荣誉意识和自信能力。我们采用了个别谈心、班会、书信、周记等形式,加强师生交流,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暂时遇到的困难,疏导学生一时的困惑,允许学生行为的反复,在不断的反复和督促其改进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谐的生生关系,是每个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在班级集体中,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宽容、相互尊重、互助互爱,培养起理解、宽容、尊重他人的个性品质和善于谦让的人际协调能力。在学生遇到人际矛盾时,从指导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人手,探索养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比如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明白一些道理,或者通过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从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如何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教益。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

5、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班级舆论是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同学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班级舆论起着一种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通过肯定和否定,鼓励和制止,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纠正错误行为,在班级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每一个成员表现出努力向上、争取先进的积极态度,使班级呈现蓬勃的朝气。

利用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最丰富生动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评、讨论,能有力地调动起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教育效果特别好。同时,通过班级内部的考核评比的激励机制,督促、鼓励学生不断上进,“见贤思齐”。这些考核评比必须全方位地涵盖德、智、体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校每学年配合德育和教学工作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和倡导良好的班级舆论的最佳契机,因此,每次活动做好活动前的动员、活动时的组织、活动后的点评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在班级中还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包括: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竞赛、象征性赛跑、“未来之星”、学科擂台、单项先进评比等项内容,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在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而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由值日班长每天一小结,值周班长每周一大结,每月一阶段考核,及时反馈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创建健康文明的班级舆论,造就“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貌。

6、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论文篇5

2.精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也会“说话”。在教室前后黑板上面布置班训“德塑人生,技行天下”,“厚德精技,督学敬业”,在教室左、右面廊柱的空白处张贴名言条幅“业精于勤荒于嬉,学成于思毁于随”,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左面墙壁上设计了“光荣榜”,学生在学习成绩、德育考核、寝室考核、运动会赛事、军训拉练、校园征文等比赛中获得的奖项,都会张贴在“光荣榜”上,让获奖的学生有自豪感,并为他人树立榜样。左面墙壁后方是“班级团支部阵地”,引领班级团员紧跟组织前进。在教室的右面墙壁前方是“班级公约”,随时监督言行举止,后方是“班级风采”,将班级精彩瞬间定格为永恒。教室前黑板左面是“作品展示”区,展览班级的优秀手工作品、书画作品等。右边是“成长心愿”,45位学生每人将自己的心愿贴纸张贴在一颗爱心中,寓意45位同学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实现班级目标。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是德育考核表、荣誉栏,展示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增进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卫生工具整齐排放,板报期期图文并茂,《班级记事》增添学生心灵感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师生共建的有形教室、无形班级文化,犹如一位含蓄而颇具风范的智者,时刻都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着学生。

二、健全阳光的制度文化,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1.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有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让学生自己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德育考核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也乐于遵守和执行,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组建班委时,摒弃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制度,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周进行德育量化评比,定期对学习工作进行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2.力促评先评优透明公开,创建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由于部分学生受家长及社会的影响,看到阴暗面就以偏概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抓住每学期评选先进这一好契机,在评选各项先进前,利用一节班会课宣读各项先进的要求,让班委罗列出符合各项先进的候选人,然后让候选人上讲台总结自己一学期的工作和成绩,再下发一张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投票表格,班级投票,以得票多少评定先进。有计划的民主评选很有好处。比如,得到提名的候选人,会认识到一学期来的工作学习得到了大家肯定,是一种莫大鼓励;在民主评选中落榜的,也能看清楚为何落榜,“落”的明白,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全班同学来说,能够体会到自己参与其中行使权利,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德育课素材。当然,对于落选的候选人我会逐一谈话,一方面肯定他的成绩,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并给予鼓励。每次评选后都没有发生不开心、闹脾气的现象。评先评优透明化,还让学生慢慢领会到公平竞争的激励制度,也因班主任的公平公正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量化指标,展现风采。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发扬先进,树立榜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积极性。每周我会让班长统计在各项考核中未扣分的同学,推荐为本周“文明标兵”,记载在“光荣榜”上,以此激励。推出“积分兑换”奖励制度,在“文明标兵”获得次数多的学生中产生期末校级“文明示范学生”。套用学校寝室考核制度,每月在班级中评选“文明寝室”,获得文明寝室称号最多的寝室将获得班级最高奖赏。班级学生个个都有期待,个个都很努力。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激发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融汇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渗透多元的精神文化元素,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班级文化论文篇6

班级的环境设施建设构成班级的物质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班级物质文化,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出积极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时刻接受班级环境的熏陶、感染及鞭策,并逐渐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悬挂于教室四周的墙壁上的名人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定期更换、精心设计的板报,能成为有力的宣传阵地,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鼓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美化和教化的双重功能;各种名目的壁报栏,张贴写作、书法、摄影、绘画等作品并时常更新,营造出班级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室窗明几净、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的物质环境能让学生赏心悦目心情愉快,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洁净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养性怡情的潜在作用。物质文化建设只有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设计班级环境,也使自己在参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以班级的制度建立、班风学风的创立、活动的开展等为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制度文化建设能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创新的精神。高职阶段的学生具有思想逐渐独立、人格上渴望受尊重、乐意展示自我等特点,参与班级管理的意愿强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而班级管理的有序离不开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的制度文化以有关班级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制定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等各方面的能力都等得到完善和提高。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也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在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良好的班风能健全学生人格。

班风的建设实际上就是班级人际关系氛围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良好的班风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平等、团结、宽松、和谐,二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助互爱,相互尊重、情感融洽,彼此真诚相待。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班风是由班级集体舆论、班级人际关系、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模式、认同意识等组成,是班级文化在集体精神风貌上的具体反映。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方法,领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完善的人格品质的沃土和温床。

3、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丰富的班级活动能起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信,丰富学生生活,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重要作用。班级活动的开展可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两方面来进行。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展示集体风貌的的大型文体活动,如文艺晚会、运动会等,以及跨系跨专业跨年级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专题辩论会、书画展等活动外,班级也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组织以班级、宿舍等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如以唱歌、跳舞、朗诵、演奏、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摄影、读书、运动等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克制、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学会理解等等,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立足专业特点开展班级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健康、文明、高雅、丰富的班级活动为学生个性和谐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班级文化论文篇7

1、建立班级论坛

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电脑与聊天工具的应用,所以班级论坛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当下也有不少软件与网站都具有针对同班学生之间交流的功能,应用最多的应该是腾讯的QQ群功能,飞信、人人网等等。这些软件与网站的功能也在逐渐多样化,使得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形式与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网络化的环境下,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十分畅通,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同时各种消息的传递也变得及时,以往班级信息的传递一般要通过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同学几层传递,每一层传递都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在班级论坛里消息可以快速的公布,资源可以共享,这。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班上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特征,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需要面对面,所以有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网络的平台与老师进行沟通。

2、建立班级管理信息系统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评价、、毕业生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本文讨论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可以由班主任担任系统管理员,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从网络浏览器登录查看相关信息。高效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手动工作量,提高了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下面对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简要介绍。

(1)学籍管理。学籍管理主要记录学生的注册信息,包括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个模块还应该包含贫困生数据、与学生的获奖情况。班主任通过这一模块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及时给予资助和奖励。

(2)成绩管理。主要记录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情况,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计算机考试、四六级考试等成绩,系统这一模块可以给学生每学期成绩排名,统计学生各种等级考试通过率,班主任通过这一功能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时找出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有针对的进行谈话沟通。这一模块可以与教学管理系统联网,共享成绩信息。

(3)教学评价。这一功能主要用于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在搜集到这些数据后可以及时通过教学班向任课老师反馈,从而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

(4)毕业生管理。这一模块可记录进入毕业班的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选题,论文进度等信息。

二、意义

信息技术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使各种信息都数据化,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班级管理者的手工工作量;突破了以往班级管理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信息、资源都在第一时间可以共享;网络的虚拟环境可以使很多同学们不再有各种顾忌,可以更主动的跟班主任及时交流,班主任也可以更多的了解班上的动态,更有效的应对各种情况。

班级文化论文篇8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最直接的反映。优美清新的教室环境,既可反映班级的良好形象,又可陶冶人的情操。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清新的学习环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班级热爱、对学校热爱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的环境建设,应该着眼于班级的一切物品、摆设,包括字画等,应该着手于一切细节。

如可以教室里摆设绿色的、有生气的植物。一抹绿色、一抹生气,与学生的蓬勃朝气互相映衬,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消除学生紧张学习中的视觉疲劳。郑板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表达的正是文人对植物的热爱,可想而知,教室中有美好的植物,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会成为无形的美育部分。

此外黑板报、手抄报也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除了学校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应该配合班级主题班会的召开,强化主题班会的力度,使德育效益最大化。像教师节、国庆节等有意义的日子,都应配合设计出精良的黑板报。再如,感恩主题、拼搏奋斗的主题、环保的主题、抗灾自救的主题等,学生在出板报的时候,是一种锻炼,而出好的黑板报,不仅可以美化班级,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班级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要有班级的规矩,人人都要遵守,如果各行其事,班级将成为一盘散沙。班规其实就是一个班级的制度,一个好班级在建立之初,一定要把“建制”作为工作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基本要求的共同体,而建制的过程,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使建立的班规和学生自我的行为准则一致,更容易地将班规执行起来。

在班规的执行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赏罚分明,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注重落实,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当然,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学情和班情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以采用学生的一些创新的想法,在落实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是班级的主人,班级里的事务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主动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但在调整的过程中,总的思路原则不能改变。

同时应该在一日常规中落实班级制度,包括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工作、作业是否按时独立完成、早操情况、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等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班级制度在班级的地位,就如同军法在军营中的地位,军法不严,则军心涣散,班规不严,则班风不正,就无从去谈班级的建设,更不要说班级的发展。所以班规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基石。

三、班级精神建设

一个班级要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班级文化论文篇9

用激情去点燃生命——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工作状态;打造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班级——这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重点;营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打造自己班级特有的“团队精神”,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级——这是我从“企业文化”中得到的启发。

在当代社会,各大企业都在努力建构自己的特色文化,以期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并维持企业长久的生命力。我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好的企业文化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性化。以企业的员工为主体,为员工着想,为顾客着想;二是和谐化。一个和谐的团队才可能真正团结,所以企业文化不能过于偏激;三是制度化。企业文化本身是很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具体的公司制度和管理细节来体现。一种文化只有在形成文字之后才可能长久地流传。所以,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将企业文化具化到公司的日常事务中。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对每个员工、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索尼、松下、搜狐、海尔、力帆等知名企业那里,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企业文化的有益启示。

那么,将“企业文化”的原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是否行得通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通过近四年的实践摸索,证明他山之石的确是可以攻玉的。

其实,一个班集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学校领导是最高管理层,班主任是直接管理者,下面还有班委、团委,小到组长、室长;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生产的是无形的产品。

为了营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打造自己班级特有的“团队精神”,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组建领导班子,凝聚班级力量

一个班级,班干部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计划的成败。在一个班集体中,班干部就是标杆,就是榜样,所有的学生都看着他们的。

从有限的资源中物色班干部人选,是要花一番心思的。我的做法是:学生才进高一时就组织搞大量的活动,课堂内的,课堂外的,然后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一般来说,只要是较优秀的学生(可塑之材),都会在这些活动中崭露头角。接下来就动员和鼓励这部分学生参与班团委干部的竞选,一般来说,他们都会以较大的优势胜出。我一直主张精兵简政,所以只设置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各一名,生活委员男女生各一名,每一个人都要能够独当一面。比如说班长,一定要选性格开朗热情,富有责任感,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能服众的人。而学习委员则即使内向一点都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有一种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成绩也要是顶呱呱的。这样,每一个班干部至少都能够在某一方面给班级带来良好的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也就大大增强了。有了核心的领导力量,整个班级就有了迈向成功的动力。对于班干部,我还有一种理念就是“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赞赏他们做得好的,及时纠正他们有失偏颇的。

二、喊出励志口号,打造“团队精神”

我认为,一个和谐的班级就是应该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够从集体中获得一份力量。要使一个班级成为一个温暖、和谐、具有战斗力的大集体,就需要构建起一种为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价值体系,也就是——团队精神。用这样的团队精神去凝聚大家,号召大家,激励大家,共同走向成功!

“我们班级的‘团队精神’应该是什么呢?”在做高2007级7班的班主任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去思考,去总结,去提炼。最后,大家对千挑万选出来的一句励志口号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冒险协作、果断坚毅、用心做事、永不放弃!”我们将其简称为“007+7精神”,因为我们是高2007级7班,同学们从“007”系列电影中的主人公詹姆士?邦德身上得到启发,提炼出了我们班级的“团队精神”。

从此,“007+7精神”就贴在教室的墙上,挂在大家的嘴边,记在我们的心里,成为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励志名言,成为班级的一面精神大旗。

三、注重每个细节,营造“班级文化”

在同学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要说的“班级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实际上就是指班级中的一种或多种良好的风气,这些风气势必会对班上的同学产生有益的影响。用这种“文化”来熏陶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使他们有责任心,懂得尊重理解别人、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谦逊而有礼貌,刻苦努力地学习以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

首先,我与班干部一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经大家讨论修订后贴上墙,并严格执行。班规班纪充分考虑人性化,重在约束而不在惩罚,力图从班级管理的细节中体现班级文化。如班规里的值日生制度、诚信档案记录制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等。

班级文化论文篇10

(一)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动向学生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之对应的班级管理方式也是班主任充当班级管理的先锋队员,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被动接受管理。新时期下,人本主义理念成为班级管理中备受关注的理论方法。人本主义理念要求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更加强调学生的个体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要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动地位,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

(二)多元化评判标准与单一化评判标准之间的矛盾

传统教育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范进中举”即是此种教育模式的典型产物。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不断开放,但一直以来“以成绩论英雄”的思维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夜以继日的文化课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比较单一化,更有甚者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新时期,各种新观念的冲击使得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不断趋向多元化,除学习成绩外,艺术特长、思想道德等成为评判学生素养的新标准。目前,有部分学生因见危救助被高校录取的现象正是评判标准多元化的产物。

(三)学生独立性与依附性之间的矛盾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学内容比较死板,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按照已有的框架模式化学习,学生因无其他途径知晓知识内容,只能按部就班按照教师教授的内容来学习,无法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对教师有着极强的依附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启了由大家庭进入核心家庭的模式,绝大多数核心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这样的社会大背景的变化使得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增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开始不必局限于教师的授课,尤其是最近教育改革的“慕课”风潮席卷全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越来越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依附关系开始逐渐转变。

二、新时期班级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赏识原则

“扬长避短”,更多人一直关注的是如何“避短”,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避短”远不如“扬长”重要。在班级管理中要想学生“扬长”,班主任应坚持赏识原则,即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如上文所言,9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他们身上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班主任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情景中对这些优势予以引导,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进而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等将这些闪光点放大,成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优势。

(二)坚持平等原则

在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90后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如今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有着等级观念的师生关系,虽然尊师重道仍然是师生关系的主旋律,但教师与学生更加强调彼此之间的平等,对师长的尊重是平等基础上的尊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实行绝对的“一言堂”,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即“到学生中去”,应当将学生当成朋友来相处而非将其当成晚辈来教育。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放下长辈的姿态与学生面对面形成和谐、融洽的朋友关系,才能将学生的叛逆心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实现和谐化班级管理。

(三)坚持创新原则

班级管理的创新原则不仅要求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时时更换引导方式,还要求班主任敢于探索前所未有的管理方式,比如敢于任用学习不好但有号召能力的学困生作为班干部,正确引导其正视自己特点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该原则看似容易实则不易,要求班主任能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切实打破常规,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探索出适合班级特色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应当具有针对性,能恰到好处地将班内各类学生的优势发挥到实处,形成班级凝聚力。

三、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改革措施

(一)师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叛逆期,尤其是90后高中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但同时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时期,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要做好引路人,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学生内心所想。笔者认为此时班主任要扮演好学生的知心大姐姐这一角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会倾听很重要,这种倾听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听懂学生向老师讲述的“故事”,更要听懂这个“故事”背后体现出的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困惑,进而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其成长。

(二)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帮机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期下有效地管理班级不仅要依靠班主任自身的努力,也要学会依靠学生,只有学生最了解学生,因此建立有效的互帮机制极为重要。笔者建议尝试建立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同学的导生制。对低年级同学而言,高年级同学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均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两个群体同属于一个年龄阶段,更容易向对方吐露心声。但这个机制也有其弊端,毕竟都是高中生,心智不是特别成熟,想法也容易出现偏差,此时班主任不能完全放任让其自由发展,而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做好引导工作。

(三)充分利用班会加强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当前绝大多数家庭是核心家庭,每个家庭均养育一个子女,经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90后一代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自私。作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班会来引导学生培养团结互助精神,养成集体荣誉感。所谓引导即班主任不应当是班会这个活动的主体,而应当从班会中抽身出来,让学生成为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同时为了让学生与社会接轨,可以引导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校园与商家谈判、拉赞助等。感情只有在经历困难时才能积累,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最终成功举办活动的心路历程才能让他们学会紧紧依靠彼此、团结互助。

班级文化论文篇11

一、班主任工作情感对班级文化的作用

我们从学生的愿望出发,来勾勒一下当代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教师是一种什么形象。

首先是热情的教师。教师的热情可以点搬学生的热情,对于教师而言,热忱如同水对鱼那样不可缺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热忱度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形成,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好的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唤醒,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获得超值的回报。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热情可以感染到整个班级,班主任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班会,每一个突发事件,开始也许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热情,但是长此以往,热情这个充满活力的因素会席卷整个班级,以及班级里的每一个人,在一个充满热情的班级里,即使他们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绝对是最有感情,最有活力的班集体,学生们,正值青春年少,缺少了热情,还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热情可以传染可以传递,在它的带动下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温暖许多。

二、班主任工作管理中态度对班级文化的影响

(一)尊重—培养健康班级文化的基础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得到尊重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渴望,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尊重学生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尊重学生不仅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应该为班级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级里有一席之地,班主任应该能够看懂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发现了这些闪光点班主任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的学生。

(二)包容一是形成积极班级文化的条件。

对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如果只从表象出发,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往往会犯错误,教师不是神当然也会犯错误,但是身为教师应该当尽可能的将错误率降到最小,有的学生说的好:我们知道做老师不容易,但是老师们你们也要知道,做学生也不容易啊,老师们尚且不能不犯错误,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噜懂的少年呢!老师应当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并且信任他的申辩,再要开口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用一颗包容的心理智的情绪来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但是宽容、包容的处理问题并不代表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科学的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加速器。

三、班主任管理方式与班级文化

调查表明,在教师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这三种类型中,学生们更喜欢民主型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彻底的消除恐惧感,压抑感,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自由自在。

班主任对班级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民主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因素,一个民主的班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班级也是一个民主的集体。比如,班干部的选取,班级重大决策的制定等,在民主的班集体中班主任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普通的一员,他也会参与到学生们的竞选或者各项活动中,而不是金口玉言指定谁就是谁,他会投上他宝贵的一票,但是这一票不是“圣旨”,这一票与班级里任何一名同学手中票的权利是一样的,能力是同等的。但是,影响确实大大的不同口因为这一票不仅仅是选出了班千部,更是投进了学生们的心里。在这样的班级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放眼望去,也许每一位同学都是领导者。这样的集体是令人羡慕的,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很容易形成和平共处,每位学生都是主宰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论文篇12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高中教育工作者表示,尽管老师在学生身上煞费苦心,呕心沥血,但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班主任管的越严格,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强的情况,这一问题逐渐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一大障碍。这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在现如今强调民主、尊重、平等的教育模式下,只注重表面纪律的严苛而忽视学生内在多样性的需求往往会适得其反。目前,强调以生为本的柔性化管理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大趋势。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自控能力差,情感和性情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属于人生中心理波动较大的不成熟时期,班主任适当的关怀与引导可能对其有受益终生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和初衷,切身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将他们看作一个独立发展的人,在民主的前提下,建立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人文化班级管理制度。

二、人文化班级管理的内涵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管理同样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之树立健康的价值体系和学习习惯。人文化的管理制度是一个班级生命力的所在,它强调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树立班级的主人翁意识,每个学生都有对班级事务的批评建议权和表决权,让民主、平等、公平的风气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同时,班主任也应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不能单一的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优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发现学生人性中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其实,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今,班主任不仅要紧抓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对他们的思想品格、价值体系的素质有直接责任,人文化的班级管理为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三、高中班主任人文化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质量的突出,更重要的是以德服人,以其自身独特的感染力吸引着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是学生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人物。下面,本文就高中班主任人文化班级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德育教育的蓬勃开展

要想做一个高中生们爱戴、信任、尊敬的班主任,一味的批评教育、严厉苛责并不奏效,教师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真实想法,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尽可能的用心呵护学生,为其排忧解难,使之感受到老师的一片真心。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教师不可对其有所偏见,不能厚爱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而是要细心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少用强制性措施,好的人文化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无需声嘶力竭的强迫学生干什么,要通过“以柔克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再次,恰到好处的激励和评价是班主任人文化管理的“兴奋剂”,班主任要对成绩进步较快、对班级有突出贡献的同学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成绩有所退步、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指点和提示,但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c到为止,避免学生恃宠而骄或是萎靡不振。此外,培养得力的班委,选拔学生骨干力量也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以点带面”的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应的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在班委的选拔上,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最后由全体学生投票选举,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确保选的班干部都是大家信赖和支持的同学。

2.积极开展具有人文色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增强感情的有效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能进行德育宣传,可谓一举两得。班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灵活,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如可以开展传统美德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演讲、辩论、班会、表演等形式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也可以开展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让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自己的榜样,并制定行动方针努力向他们靠齐。教师在参与班级活动的同时,可以帮学生们录下活动过程,记录这些珍贵而美好的瞬间,并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本人或家长,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人文化管理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本着“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在平等、尊重、负责的前提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班级管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心血和爱心,才能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和拥护,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风尚。

参考文献:

[1]韩传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5(02).

[2]郑远茂.分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4).

[3]李靖.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东方教育,201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