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2-06-15 04:03:31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崐导,学生就能掌握。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实验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其教学策略,现与同行分飨、交流、探讨。

一、实验前――精心选配材料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二、实验中――细心观察探究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交流研讨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实验结果出来后,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3

小学科学新课标很明确地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笔者试图从探究材料、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让探究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也就没有“体验与收获”。因此,为实现“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得从材料准备入手做起,使探究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1.设计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涵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沉与浮的现象观察与解释》一课中,上课教师先出现了水和油两种材料进行混合,观察现象。然后又提供了蜂蜜材料进行混合,观察现象。最后又提供了切碎的马铃薯块和小木棒放混合液体中,观察现象。这样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小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探究味道会很浓。

2.保证探究材料的可用性。每一堂科学课要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多,而且有些材料是一次用了需重新准备的。因此,教师必须保证提供的材料是可用的和有效的。如在上《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一课时,教师给每个组准备了灯泡、电线、灯座、电池、电池盒等材料,如不对材料逐一检查试过,在探究活动中就会出现正确的连接但不能接亮的情况,这样的“意外”会给探究活动带来错误的“信息”,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3.拓展探究材料的广泛性。现在的科学课的一些探究活动没有与教材相配套的器材,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探究活动“流产”。因此,在如今新课程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材料的背景下,作为科学老师要用心随时积累一些材料积件。比如动员学生参与收集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袋、气球、不同的金属等,建立自备材料库,分类存放,让身边这些容易收集到的一些材料物尽其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用武之地。

二、让探究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化是保证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内容的生活化体现

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而展开的,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的。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探究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1.整合教材内容,体现生活探究。新课程强调的是课程意识,这就要求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在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应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层次作必要的调整,让这样的探究活动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情境。因此,我们必须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科学课中的一些探究活动进行整合,为延续长时的探究活动,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如教学中把四年级科学教材关于“养殖”的内容进行整合,成为一个课内外结合的系列探究活动,这样的教材内容的取舍整合是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当然也能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2.重组教材内容,体现生活实际。科学教材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学生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因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和生活基础之上的,因此探究的内容也应该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在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对教材进行选择与重组,优化探究的内容。如四年级中“新的生命”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结合农村实际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油菜花,解剖油菜花,同时带学生到校园、田间认识更多的花。通过这样的种植养殖和结合观察,更能达到教材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3.拓展教材内容,体现生活情境。科学教材的内容体现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开发,体现校本特色,让教材真正从文本走向生成,让这样的探究内容成为学生喜欢参加又富有实效的活动,让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在生活情境中得到更好的体验与感悟。如在教四年级“食物”单元的内容中,老师通过带学生参观学校食堂,了解一周食堂提供的食物有哪些?这些食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营养?我们还有哪些建议?等等,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写成研究报告,因此整个“食物”单元的内容就可以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有效探究,让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探究活动得到探究的知识技能,形成实事求是的探究态度。

三、让探究过程实现“劳而有获”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科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猜测假设、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等的学习方法和体验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满足学生能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更要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劳而有获”。

1.学会提出“真问题”

1)课堂提问趣味性,让学生乐思。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探究的是他们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兴趣转化为志趣,形成探究的问题意识,很关键的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使其在感兴趣的探究情境中思索学习,使其提出的问题具有进一步探究的意义,也就是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能探究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假问题”。

2)课堂提问开放性,让学生多思。教师提问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决定着学生问题生成的多元性和深层性,如教师提问的指向性明确,思维空间较小,就会影响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与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应相对开放,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思考。这样对探究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提出的问题就会更有价值。

3)课堂提问挑战性,让学生善思。科学问题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或矛盾时自己提出,而不能是在老师的追问下“逼”出来。因此,教师的问题引导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激发学生善于去思考和发现一些探究中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挑战性,提出问题的时机要恰倒好处。

2.学会实施“真探究”

1)假设与设计。当学生有了探究的问题并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时,让学生认真经历“假设与设计“的过程是开展有效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探究的基础。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探究的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实施以前对探究的问题有一个思考与认识的过程,作出可能的猜想与假设,并对探究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形成一个探究方案,避免在探究开始后的盲目与随意。

2)观察与实验。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与实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观察与实验的目的与要求,观察些什么?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只有当学生了解了观察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时,才能确保观察实验的有效性。如解剖观察一朵油彩花,老师在观察前必须要学生知道怎样按顺序解剖?怎样排列摆放?怎样观察统计?

3)收集与处理。在探究活动进行过程中很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即时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及时记录,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设计观察实验记录表,让学生学会收集并处理这些信息,并在观察实验中学会去控制一些无关的因素与信息。

3.学会进行“真讨论”

1)引导参与讨论。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流与合作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参与交流讨论,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讨论交流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师应提供讨论的主题或讨论的内容,明确小组讨论中的“核心”组织与成员分工,只有形成了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并明确了讨论交流要求时,这样的讨论交流才能讨论出“结果”来,学生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发其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

2)引导倾听表达。在每一次探究活动后,要让学生都有充分的语言表达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较为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探究成果的能力。为了使这样的交流更有效,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一次一次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3)引导质疑求证。在交流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探究结果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表示怀疑,并能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与想法。同时对别人的意见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请求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求证,能解放学生的思想,激活学生的交流,让这样质疑求证的交流过程成为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开放学生思维空间,形成科学研究态度的重要内容。

四、让探究评价促进“乐此不疲”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乐于参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评价能促进科学探究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对探究活动“乐此不疲”。

1.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探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原因,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处在起步培养的阶段,因此小学生的探究活动还显得非常稚嫩。我们在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寄予很高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就是在这样看似简单的探究活动中逐步成熟的。所以,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失误”给予理解与支持,逐步让学生树立探究的自信和探究的兴趣。

2.用多维的角度评价学生的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影响着探究实效性有许多的因素,因此我们的评价内容也应该是多维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否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按要求进行观察与实验;能否进行小组合作,开展讨论与交流;能否完成探究记录或研究报告;能否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并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体现了探究的结果,更体现了探究的过程与态度,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3.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探究。我们可以按照评价内容进行细化,拟订小组探究评价量表,让小组根据评价内容与要求进行组内的定性模糊评价,并把这样的评价结果作为老师掌握与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及发现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参考,并把这样的小组评价与集体评价、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激励奖分制度,让学生重视这样的评价过程和这样的评价结果,让这样的评价更能满足学生认知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结果与体会:本研究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材料、内容、过程、评价四个维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策略研究。通过课题实施,较好地增强了教师探究的意识,改善了教师教学的行为,从思想和方法上有所跟进与收获。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优化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师生的双向互动增强了课堂中的探究氛围,学生对于课内课外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探究活动本身都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使科学学习更有趣、更实在、更有效。因此,科学探究不仅应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应成为了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成为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演绎,这也是让我们关注和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出发和归宿。

参考文献

[1]《教学策略》 李晓文、王莹著。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主编。

[4]《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张祖忻等编著。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4

一、优化材料,让科学探究充满活力

教材包括材料,一套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尤其在科学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更离不开必需的材料,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准备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拓宽收集材料的途径

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某些材料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特色,发挥家庭优势,个别准备材料。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这一内容,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里的变量与不变量必须控制好,因此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材料必须体现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准备,材料肯定参差不齐,不利于实验的开展、实验现象的比较观察和实验结论的得出。笔者当时任教的班级中正好有位学生家里是开小五金店的,于是这些材料的准备就由他负责,课堂实验效果很不错。像这类材料,平时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把它保存好,还可以供以后教学时使用,一劳永逸。

2.选择具有生活性的材料

新课标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学《磁铁的磁性》时,教师给出一组材料:回形针、牙签、夹子、铜钥匙、小铁钉、橡皮、旧一角硬币、新一角硬币、笔帽、棉线、小铁珠、粉笔。教师精心准备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有利于学生进行猜测,在猜测中学生会产生矛盾,激起求知的欲望,在矛盾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精细,认知会不断地深入。猜测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而且可以消除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3.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材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上《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时,教师准备了一个趣味性的材料:电路游戏板,左边画着可爱的小动物,青蛙、蛇、鸟、牛等,右边写着飞禽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如果连对了,电路形成了一个回路,灯就亮了。这样的实验材料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始终很高。

4.优化实践材料的呈现方式

科学课除了要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外,还必须根据科学活动的进程,选择适当的时间呈现,以此来来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一致性,又能有效地控制教学的秩序,使实验活动顺利地开展。

如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我校一位新教师将材料,如鼓、泡沫塑料粒、尺子、橡皮筋、音叉等,在课一开始时就发给了学生,这些材料有很强的吸引力,结果很多学生都没有听清楚活动的要求就开始动手玩起来,有的甚至连老师讲课都没心思听。这样过早地呈现实验材料,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课堂的教学秩序,使实验无法正常地开展,结果势必影响汇报交流的质量。

二、选择研究问题,引领学生开启探究的钥匙

自己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产生兴趣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他们才会觉得有价值去研究。如教学《蜗牛》这一课时,我就提前几周让学生去捕捉并饲养蜗牛,到上课那天,学生们都把自己抓的蜗牛带来,进行探究。由于学生已经关注蜗牛好几天,本身就憋了一肚子的问题,诸如 “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蜗牛有眼睛吗?”……当老师将学生们的问题汇总后,每个学生很快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寻求志趣相投的同伴一起合作研究。

三、设计并实施活动,引领学生提高探究能力

问题一旦确立,教师便应鼓励学生去探索。但在活动之前需要先动脑,动脑是保证动手顺利进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制订方案并设计实验。

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这一课时,关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有的学生认为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有的学生认为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磁力大小与铁芯大小有关……于是我让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想法相同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让各自的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初步达成共识,最后表达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5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51-02

科学探究材料是揭示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发展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科学探究活动依赖于探究材料,探究材料引起了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已经意识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生活化和典型性的有结构材料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建立起合理的科学概念,产生正确的科学认知,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发展深层的科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探究材料进行有意识的调控,讲究使用的策略,真正发挥探究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一、根据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即制订探究计划,是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表述、合作等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后续的科学探究实验的步骤进行初步的规划,确保了实验过程的有序性,为科学探究实验的成功和高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探究计划的制订是根据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假设而展开的。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科学知识的储备、科学技能的层次尚不能达到直接根据假设来制订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的探究计划。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搭建一个脚手架。探究实验所需的有结构性材料便是可选择的材料之一。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的教学重点,下面是这节课的两个实例:

师1:这位同学认为是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瘪的乒乓球鼓了起来,他提出了空气和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假说,这一假说是否成立还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说。

在学生设计实验的时候,笔者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小组内很平静,学生相互之间干瞪眼,不知如何是好。再来看看第二个实例:

师2:这位同学觉得空气和水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实验的材料)或者课本,在小组里讨论该如何做这个实验?

在设计实验环节,笔者深入到不同的小组内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发言的欲望很强烈,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第二个老师出示的一张图片使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有了抓手后思维便迅速地活跃起来,教学的重点在不经意间得到了解决。笔者发现,许多小组不仅详细地讨论出实验的具体步骤,还把一些关键器材的作用及实验时的注意点罗列出来,在汇报环节中争先恐后,补充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都得益于探究材料的及时出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老师并没有直接把实体的探究材料分发到各个小组,造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效应,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有效避免了学生只顾摆弄材料而忽略制订计划的情况。

二、围绕结构性材料观察实验

科学观察的本质是“真”和“实”,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是科学观察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还要说明是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察的,以便重新进行检验。

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累积,而探究材料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和观察对象,故此围绕探究材料对探究实验进行观察和交流,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观察的本质、领会科学观察意义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验证“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假说的小组愿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吗?

生1:当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时,我们发现贴着五角星的一面始终对着太阳,说明了贴着五角星的一面永远是白昼,它的背面永远是黑夜,因此这个假说是不成立的。

师:有没有哪一小组需要补充或者有疑问的?

(无人发言)

师问生1:你们愿意把模拟实验的过程再给同学们演示一遍吗?其余同学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看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的演示)

生2:老师,我发现他们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地球在围着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而这个假说中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本身并不自转。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怎样保证地球在围着太阳转的时候本身不自转呢?

生2:我们可以使贴着的五角星始终朝南,这样就行了。

师:好办法,请同学们都一起来重新进行模拟实验,看看得出的结论还和刚才一样吗?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生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地球围着太阳转但不自转的情况下,地球仪上的五角星有时在亮光中,有时在黑暗中,说明这一假说也能导致昼夜交替的发生。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这一环节教师的处理完全围绕探究材料而展开,在学生第一次观察失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方法、分享观察经验的过程中领悟到观察的意义,基于探究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观察求真、求实的本质。

三、脱离结构性材料交流实验

交流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建构科学概念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受到实验材料的吸引而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交流实验中去,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形成科学概念。面对这个问题,不少老师往往采用硬性的手段强迫学生把注意力从探究材料上转移开,但是收效甚微。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探究材料没有脱离学生的视线。因此,交流实验、建构科学概念的环节一定要在脱离探究材料的情况下进行,让学生借助于实验记录单,通过回顾的方式描述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一节课时,由于小学生对这种奇特的实验现象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注意力很难从探究材料上转移开。因此,不把材料从学生面前撤走,交流实验的环节很难进行下去。反之,在脱离了探究材料的基础上,学生会积极地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或者探究的材料存在着差异,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再次拿出探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比较观察,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又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执教“铁生锈了”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小组内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有困难可以参照课本。

(学生小组实验)

生1:我们发现铁片是银白色的,铁锈是深红色的;铁片敲了之后变形了,但是没分开,铁锈敲了之后变成了更小的粉末睿惶片能够导电,铁锈不能够导电;铁片的表面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

生2:我们这一组发现铁锈也能够导电。

师:是吗?你们两组拿出材料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实验演示,生1的小灯泡不亮,生2的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亮。)

师:你们两个交换检查一下材料,再做一次实验,找找原因。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6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给学生轻松感、愉悦感、安全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在不经意间突现。而良好氛围的创设与教师亲和的教态、鼓励性的言语、激励性的评价和赞赏是分不开的。同时,现代教学装备也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者。科学课的有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声画形象的PPT,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视频资料,从视觉、 听觉、感觉等多个维度设疑埋悬,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如:在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这课时,一上课,教师以PPT中“草原上一只神情惊慌的小兔子”的图片作为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到了课堂上。接着出示:“这只兔子为什么如此惊慌?”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孩子们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并积极投入到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中来。在接下来的探究学习中,教师适时展示有关动物及其保护自己方法的PPT教学课件,可以引领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归纳、小结已获取的知识。并通过让学生查看课前教师制作的教材之外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Web课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学生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最后达成共识。

二、精心运用现代教学装备,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理念进一步地了教师负责教教材、学生负责学知识,教学唯书本至上、学生为教师至上的教育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像小科学家那样利用有结构的材料亲历探究,在探究中自行获取知识。

现代教学装备提供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再经过大脑的加工提炼,才能从中感悟并获取科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这些装备?如何把这些材料呈现给学生?在什么时候呈现给学生?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去设计的。也就是说教师在使用这些装备过程中,要体现它的结构性。所谓材料的结构性就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基础上的材料组合。它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驱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

例如四年级电学单元,其中有这样两个教学内容:《点亮小电珠》《导体和绝缘体》。教师在上课时,这两个内容都要用到分组材料―“电流实验盒”。实验盒中既有连接电路所需的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开关、导线,也有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小马达、小风扇,还有研究导体、绝缘体用的各种材料(各种金属片、竹签、纸条、棉线等)。面对这满目的实验材料,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课时主要研究点亮小电珠的方法,即连接简单的电路。课上我适时出示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开关、导线,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盒中这些材料来研究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选用适当的材料完成本课的探究主题,不会被其他材料所左右。

第二,课时是一节完全开放的课。在第一课时基础上,将电流实验盒中的材料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可以任意取舍。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欲望,也满足了他们对实验盒中其他材料的好奇与渴望。学生探究的空间大了,加上近一节课的探究时间,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浓厚的兴趣中、在有结构的材料引导下,表现出的是那种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和认真的探究态度。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连接出了复杂的电路、组装了小电风扇,而且发现了连接在电路中的物体有的可以使小电珠亮起来,有的则不可以。而这正是第三课时要研究的导体与绝缘体的问题。

第三,课时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第二课时中学生的研究和发现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实验方法不再是问题,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学生操作、归纳等环节都变得比较轻松。

纵观这三课时,第一、三课时是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第二课时看似与教学要求无关紧要。但恰恰是这一课时,使学生在有结构的材料的驱动下,在足够的探究时间、空间里,使他们的探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由于教师对材料的精心安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据可循、杂而不乱。

三、熟练运用教学装备,以自身素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才能使学生由喜欢这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的课。这无可非议。在科技、文化、人才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小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不论是知识的汲取,还是能力的发展,他们都远远超越了我们儿时的水平。面对现在的孩子,“一桶水”难以应对“一杯水”了,教师要做“长流水”,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娴熟的专业技能,这才能胜任我们现在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后面应该再补充一句:“师道精,生才敬其师”。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7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51—01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教师如何给学生搭建学习科学课的平台呢?

一、资源激趣平台

教育学原理认为: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组织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地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对此,我结合农村教育实际,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是与教材配套的,非常适合分组实验;在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液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他们每天和不同的形形的液体打着交道,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少有人意识到液体还有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用途。在《认识液体》的教学中,我就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尝试让他们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同时, 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水、食用油、蜂蜜、豆浆四种液体来研究;学生兴趣盎然地利用器材来研究液体,运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从而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各种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由此可见,只有教师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而此时的探究活动也格外地有意义,学生探究起来特别地起劲,探究出来的结果也更有价值。

二、情境问题平台

教师应学会利用情境激趣。课一开始,我便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其情感因素,使其兴趣指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比如,创设一个游戏活动、课件动画、谜语、辩论、魔术表演等形式的情境。俗话说:好的开始预示着成功的一半,让情感先动起来,以活跃课堂。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我设计,自由选择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他们始终处在活动中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合作交流平台

实验教学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消除学生之间能力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锻炼与提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如,在研究“摆”的实验中,各小组学生共同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然后合作制成一个摆。在数“摆”一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中,让每个小组内的材料员、记录员、计时员分工合作,整个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与此同时,学生开展小组比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8

在现今科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呈现出一幅如火如荼的活动场景。这说明“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在广大科学教师心中扎下了根,并且指导着教师的教学。然而,很多科学探究活动看似热闹却只是流于形式、成效较低。这种探究活动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科学探究,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所谓“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主要是指科学探究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发展。通俗地说,“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浅谈点滴体会,以飨同行。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心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明确通过探究理解什么概念、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要思考怎样使科学探究体现有效性才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科学探究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的、有重点的进行,对学生的某个方面进行训练,不要过分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是要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来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教学中,探究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猜想的建立、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而实验操作本身虽不难,但很麻烦又费时间,更主要它不是本次科学探究的重点。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让学生亲自经历提出问题、建立猜想、设计实验和处理数据等过程,保证这些探究的环节做得细、做得透,而实验操作则由教师来演示,这样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恰当选用探究材料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科学探究中的“米”。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好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对科学探究有积极的作用,高效、省时、易成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探究材料的准备和使用。

1.让学生准备熟悉的探究材料

如果材料的选择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是可能难以引起探究的兴趣;二是会分散学生探究的注意力;三是这些材料学生不易找到,大量准备材料的工作只能由教师去完成,成为额外负担。反过来,若布置的准备材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易找的,就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种启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如:在教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之前,教师让学生找来家里各式各样的磁铁以及不同材料做的小物品,带来了许多好处:一是学生热情高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材料准备的过程中,东摸摸西碰碰,其实已经提前介入了探究,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二是学生准备的材料范围大、种类多,有利于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三是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十几个组,每组十几种材料,如全部由教师准备,那要花多少时间?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材料

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点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时代更是赋予科学探究活动要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学生能在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自主地创新目标,打破目前探究材料在组合上由教师、教材等现成的规定性,为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组合不固定的材料,让材料以“自助餐式”的面貌出现。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选择的问题,自己设计方法、自己选择和组合所用的材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使得材料组合的过程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价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科学探究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种仪器,要求同学们自选一些仪器完成一个方面的实验。有的小组选择了酒精灯、火柴、玻璃片、坩埚钳、胶头滴管、水等仪器探究了液体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选择了酒精灯、火柴、揉成团和展开的两块等大的浸水的湿布探究了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则选择了迷你型吹风机、浸水的湿布探究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还选择了玻璃片、胶头滴管、水、酒精等进行实验,提出了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探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节约了科学探究的时间,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3.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使用探究材料

如果教师提前发放材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课转移到材料上,导致情不自禁地动手玩弄,根本不理会教师要求做什么,这样的探究活动就算有效,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肯定是低效的。如:教学“地球的自转”时,课前学生把地球仪摆放在桌上,难免会手发痒,去拨弄地球仪,稍不留神还会掉下去,发出声音影响其他同学。所以,教师最好先规定把地球仪放在抽屉里,合适的时候再让学生拿出来,再分发橡皮泥、火柴、小手电等器材,这样的视时机呈现材料,为科学探究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充分做好指导工作

科学教学主要突出的是科学探究,其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对于指导、引导科学探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组织

在课堂中,科学探究大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要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就必须先精心分好小组,使小组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分组时,老师一般根据就近原则把前后四位同学分为一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平衡,既利于组内学生互帮互助,又便于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合作探究时,不可由个别学生经常包揽全部的探究任务,而让其他成员充当“观众”的角色。组内各成员要担任具体的合作角色,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组长负责科学探究中的组织、管理,材料员负责探究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记录员负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当然,各种角色要采用轮换制,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及时指导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观察者、参与者。教师应从“至高无上”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引路人,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鼓励不爱说、不爱做的学生,纠正实验中的错误和危险操作。比如:在一次分组加热实验时,我发现了一位同学贪图方便正拿着酒精灯欲借旁桌的酒精灯火焰点燃,我及时进行了阻止,防止了危险的发生。另外,教师在巡视中,可以敏锐地观察到学生探究中的困惑和需要,获取学生讨论、实验的信息,以便于探究结束后选择实验现象明显、有代表性的、有创意的小组在全班进行回答交流。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的存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利用所提供的针筒、果冻、集气瓶、热水、玻璃片、盛水纸杯、硬纸板、吸壁钩、吸管、空牛奶盒等器材,设计出几个能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我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设计出纸托杯水、瓶吞果冻等新颖的实验。

3.鼓励交流

学生动手实验的完成,并不代表科学探究的结束。教师更应重视交流这一环节,用心地指导学生交流才能进一步确保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并对下一次合作探究产生新的向往。在交流中,教师要指导学生:(1)学会发言。要学会把本小组的探究结果清晰、科学、完整地表达出来。(2)学会倾听。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不随便插嘴打断。

4.恰当评价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的恰当评价。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教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无形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人文语言评价和激励他们。教师要多进行一些正面评价,肯定学生运用了多种感官、观察细心、善于思考,表扬学生分工合理、组织有序、实验成功。即使学生回答有误,教师也应首先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学生信心。比如:我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一课中,提出“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问题时,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可他的错误回答使我刚热乎的心一阵凉,但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同学们分析,结果还没分析到点,他就主动承认了刚才的回答有误,并正确解释了原因。我即刻对他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你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去思考,科学探究需要你这样的精神。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信心、一种感动。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用探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达到高效探究,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9

一、有结构的材料支撑儿童探究思维的展开

1.材料的选择与制作,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

材料选择是否恰当、制作是否有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探究思维与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教者充分认识到材料的这种作用,在“空气占据空间吗”探究环节中,创新制作了打好孔的瓶盖(两孔,孔中各有一个吸管穿过,且吸管可以上下自由调节高度)代替教材中设计的橡皮泥。用带有两个吸管的瓶盖来封闭水瓶的瓶口,这样做有多种益处:

一是更容易组装,且不易漏气。只要轻轻拧紧瓶盖,实验装置就组装完成,还节省了时间。

二是装置可活动,吸管插在瓶盖的孔中,可以任意调节位置,而吸管在橡皮泥的包裹下不易调节位置。

三是学生拿到材料后,对这样的实验装置自然会产生好奇心,引发思考:“材料为什么这样组装?”“这样的装置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就是探究思维的开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很快完成探究任务,在汇报交流环节,学生发现从一个吸管吹气,另一个吸管就会有水流出。同时还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现象为吹气时瓶中有气泡产生,另一种是吹气时瓶中无气泡产生。在教者的指导下,学生能快速地找出造成现象差异的原因,即一组是两吸管都在水面上,另一组是一支吸管在水面下,一支在水面上。由此可见,这个有结构的材料设计是很成功的,不仅让学生观察到现象,更引发了思考。

2.材料的组织与管理关乎课堂的效能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发放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本节课,教者采取了先发一般材料,后发关键材料的形式,这样虽然节省了领取材料的时间,但也让学生的注意力被材料吸引,留下了“隐患”。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先发一般材料,需要时再发关键材料,用后及时回收。比如,在进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环节中,实验完毕后回收注射器,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从实验材料转到实验后的交流与讨论中。

二、有结构的提问促进儿童观察、思考的深入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学生是否能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大脑的分析、加工,最终形成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反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准确地表达与交流,是需要不断地加以训练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与表达,这种指导可以通过有效的“问题串”形式来进行。

回顾本节课教学,教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没有按照一定的层次引导学生向一定的深度发展。如在进行“空气占据空间吗”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只展示了学生的做法,并未进行有层次、有逻辑、有目的的提问。我建议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关注学生操作)

2.你们小组观察到什么现象?(关注学生的观察)

3.你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关注学生的思考)

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间、较高频率的问题串训练,才能在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有着切实的提高与发展。

三、有结构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建构

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学生要形成的科学概念是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改变(扩大或缩小),所以教材安排的两个分组实验是存在一定结构关系的。这种结构关系还体现在两个实验“做”的程度上,第二个实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是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经历独立、完整的探究。所以我认为这一实验,可以做如下设计:在明确实验方法后,分发材料,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进行两种物体占据空间能否被改变(扩张或压缩)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既能观察到两者占据空间的不同,又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从而构建出本课的科学概念。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培养他们科学记录的意识和能力。实证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真实记录是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途径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记录能力还很欠缺,因此表格填写的内容应当尽量简单,只填写数字或者一些简单的符号,尽可能避免用文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设计合理、简化填写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有效、真实地记录。

教者在执教本课时,没有设计任何记录活动,这是一大缺憾。结合本课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比较空气与水占据空间的不同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格: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0

【Abstract】Common lesson“materials and human civilization” belongs to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th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so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arranged reasonably,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used and the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 should de fully utilized.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students,on the other hand,the theory education and practices should be combined, to exert the principal role of students,activate the classroom, and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for creation of students.

【Key words】Large class teaching;Common lesson;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enthusiasm

0 前言

通识课《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属于理工科课程,一般大班授课,它的授课内容为全面介绍史前、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等各时期里材料的发展,包括材料科学的形成;此外对未来二十年的材料发展做出展望[1]。它所面对的选课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所以教学内容的专业门槛不能太高,甚至是要求无专业门槛,力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而且感兴趣,但同时要避免以“科普常识”代替“通识”教学。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既不能沿用理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简单地将专业知识与文科知识线性组合,而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等,激发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因此,本文将对大班授课的《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的教学方法进行以下探讨。

1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法探讨

1.1 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公众信息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现代社会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影响着我们生活各个方面。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同时建立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如利用公众社交交流软件,蓝墨云班课等辅助教学,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现在已经有许多很成功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比如MOOC,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可汗学院等网站,可以帮助我们教师丰富课堂内容,这也为我们在《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网络教学的设计和尝试提供了条件。比如将“服装材料”这个主题,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设计为网络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先帮学生找好相关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线上学习,然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邮件等交流,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前就提前总结好学生们提的问题,再带到课堂上要同学们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言,以强化学到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些类似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都发生了改变。教师由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了学习资源的收集者,带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学生也不再被约束到课堂,可以充分利用便利的时间自主学习,拥有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就不理解或听不懂的问题,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继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另外,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可以借助公众网络平台,在学期初期、中期和末期在课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后续更好的教学改进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当然,尽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更丰富、更新更快速,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个人认为网络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因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够面对面交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面对网络中各色资源,既需要强大的自控能力及对知识挑选、整理能力,还要克服独自学习时的孤独感。因此,在本通识课中,不完全推行网络教学,而是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总之,网络教学手段的出现对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

1.2 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并非聪明人的专利,普通人也有创造的潜能,只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动机,使大多数人的创造潜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4]。因此,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学相长,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忽视他们,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那么学生可能会厌倦课堂[5-6]。因此,《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作为一门通识课,采用大班授课,同时分小组研讨的方式,力图关注每位学生,保护每位学生的个性。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也注重过程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通过课堂讨论,课堂游戏,展示陈述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比如,在讲到“纸”主题时,将组织技能大赛,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纸来包装鸡蛋,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一张纸包装鸡蛋,鸡蛋掉到地上才不会碎。鸡蛋掉下的高度越高,而且不碎,则分数越高。或者让小组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叠高塔,叠得最高的小组,得分也最高。在分组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分组意愿。当然,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相关解决方法,但是也要通过思考,改进方法,才能赢得比赛。另外,n堂上定一个“五分钟小故事”的主题,让每组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讲一个关于材料的小故事,可以是某种材料的发明史,也可以是某位材料大家的故事,或者是介绍一些有趣的材料,比如土建学院的学生可以介绍能够吸水的建筑材料,电气学院的学生可以介绍能将热能转变成电能的热电材料等。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完成资料收集、整合,最后在课堂上完成多媒体展示。其他学生可以提问题,教师进行最终点评,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蓝墨云班课等让学生对每组展示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作为最终成绩的参考。在最终评价时,注重团队精神、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的评价。在讲到“塑料”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赛,讨论现代生活中塑料的出现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最终使学生关注地球环境的健康,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总结与建议

总之,《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要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现代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以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郝士明.材料图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赵燕玲.地方高师院校《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略[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3(11):148-150.

[3]王政嘉,王冰洁,姜文虎.网络通识课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2):20-22.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1

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一种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的结构性,控制好材料的出示次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精度。

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第一个班我直接让学生用砂岩做流水冲刷的模拟实验,实验现象很明显,但在交流汇报时只是实验现象的重复,学生的思维停滞在表面,难以更加深入地思考,更谈不是精确的思考了。第二个班教学时,我改变了材料,选择了花岗岩、砂岩这样一组结构性强的材料,其过程就丰满多了。

师:你觉得花岗岩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吗?

生:没有,我们发现水流冲刷后的花岗岩和冲刷前的一样。

生:花岗岩发生了变化,只是变化很小,不明显。因为我们小组发现瓶中的水一开始是清澈的,经过冲刷后瓶中的水有些浑浊。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所有小组都观察一下,看看他的描述是否真实。

(学生再次观察)

师:花岗岩的确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些呢?

生:实验的时间长点。

生:花岗岩太坚硬了,没有十年八年看不出来明显的变化的,可以换个没花岗岩这么硬的石头。

生:在瓶子中多放几块不这么硬的石头,因为石头多了,石头之间也在磨擦,效果会更明显。

师:老师这里有比花岗岩软很多的砂岩,小组长来领去,请同学生根据刚才讨论的实验方法再次实验。

(学生实验)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第二次实验现象和两次实验后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水流冲刷后的砂岩明显小了很多,这说明砂岩在水流冲刷下发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两次实验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有快有慢,因为岩石的硬度不同。

生:我们的实验现象和他们一样。这两次实验让我们想到大自然的山岩有不同的外形,一方面是风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因为岩石的特性不同。

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花岗岩实验的现象不明显,促使了学生去思考更换实验的材料;而两次模拟实验的操作,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和对比。在这时材料的有序呈现,体现了很强的结构性,学生的思维也对材料的操作、观察而发展。

二、主材料辅材料有机结合,提高探究活动的深度

科学课中的材料有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之分。如《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课中,“我们的身体”是主要材料,其他的可以作为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根 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工具与非工具材料;根据材料是否现成,可以分为准备材料和已有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可以分为图文材料和实物材料;根据材料的价值,可以分为有关材料和无关材料。常用到的放大镜、直尺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放在工具包时,每节课都带来,教师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课堂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如自己的身体、文具、课桌等。图文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无关材料可以用,但不必太多。

材料不够典型,没有结构,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不控制无关变量的一组生活材料,主要引发学生对原有认识的冲突;第二份及第三份均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探究活动材料。从生活中的材料到实验用的材料,从不控制变量到控制变量,这就是材料的结构。每一份材料都应具有典型性,否则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沉浮实验中,学生探究物体大小、轻重影响物体沉浮的两组材料,一是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铝、铁、塑料和木头圆柱体;二是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绿、红、黄、紫和咖啡色圆球。

有的老师在教学时选用了材料一,学生回答:“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轻重有关,重上些的沉下去。”“我们不同意,我们认为,是材料不同沉浮就不同。”“如果铁块里面有空气,它就会变轻,就会浮起来。”“因为物体的密度不同……”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第一组材料除了控制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两个变量,还存在一个不同材质的变量,对学生来说,研究物体沉浮时,物体的材质比体积大小产生的影响更大,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认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材料有关。这样的一组材料,显然并不适宜作为小学生探究物体沉浮的材料。

第二组材料除了控制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两个变量,还存在一个不同颜色的变量。研究物体沉浮时,学生是不会把物体的颜色与物体的轻重沉浮联系起来,即颜色这一变量不会干扰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思维发展,是较理想的材料。

可见,若能为学生提供适合探究的典型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的探究就会事并功倍。

三、在材料的隐藏和呈现中,把握实验探究的梯度

材料本身代表着教师的指导性思维:材料出示的顺序隐喻着思维层次性,材料的典型性暗示材料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所以,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要思考我们怎么用材料去驾驭孩子的思维。一些优秀的科学教师上课,整堂课不需要维持纪律,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条不紊,该动手时就动手,该停就停。我常常感叹他们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呢?其中一项秘密武器就是通过材料来调控学生装的探究活动。

如有老师上《热气球》一课。课前,每张实验桌上放了塑料袋、蜡烛、回形针等,就是没有火柴。上课以后,学生只稍稍注意敢一下桌上的材料,就认真地听课了。直至实验时,老师才把火柴分给各组,探究活动一结束,各组刚把蜡烛吹灭,老师就把火柴收了起来,避免学生因对火柴的“兴趣”而再动手,分散实验后集中研讨的注意力。

而另一位教师在执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每次只给学生两块糖,尽管看起来上课时分发材料好几次,但探究活动循序渐进,避免了不必要的混乱。因为我曾遇到这样的麻烦:一些小组一下子把所有的糖块倒入水杯时,或者把所有的糖块碾碎了,导致后继的对比实验无法进行。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2

科学课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课堂中常常出现喧闹、混乱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实效。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做法逐渐改善这一状况。

1.上好开学第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从不上新课,而是组织学生从课前准备、课堂要求、器材的准备与保管、课后的收拾整理、实验报告单的填写等方面进行商议,制定出本班的《科学学习要求》,然后张贴在教室的“公开栏”中,让学生随时明白要求,并在课堂中严格执行。

2.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管好了一个小集体的秩序,整个大集体的秩序也就成功了大半。所以在分组时,应与班主任分的学习小组基本保持一致,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选好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材料员,并进行培训,今后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孩子体验不同角色,体会自觉维护纪律的重要性。

3.培养良好倾听习惯在科学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没等老师说完要求,学生就开始动手,课堂一片混乱;在交流时,不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为了避免这些现象,我与学生约定俗成,用师生对接科学格言的形式提示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例如,用“大胆实验,小心求证”表示开始,用“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表示结束,从而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汇报之前,强调对汇报者和倾听者的要求,并根据表现进行加分奖励。

4.提高器材时敢馐

在科学实验中,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器材外,有时需要学生自备器材。如果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准备器材的意识和习惯,就会因缺乏器材而影响活动的开展,造成课堂混乱。为此,应做到:提前2至5天列出器材准备清单和具体要求,并告知学生。例如,在教学“模拟‘火山’喷发”这一实验时,除了酒精灯和三脚架外,土豆泥、番茄酱、易拉罐皮、火柴、矿泉水瓶需要学生自备。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对自备材料应做出如下要求:土豆泥尽量压碎,保持自然湿度;易拉罐皮留其侧面,保持平整;取适当的番茄酱装入空瓶中,加水稀释。

二、重实验器材调控课堂纪律

科学课的乱象一般都出现在探究活动环节,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有的学生你抢我夺,争抢材料;有的学生则把材料当成了玩具,独自享受。而这一切都是材料惹的祸。因此,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精心选取材料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教师一定要选取利于学生操作,利于帮助学生解释科学现象的材料,提高实验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流动的空气》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空气会流动,我就为每小组准备了一个连通气球装置:在一根吸管两头分别捆上一个气球,其中一个充满气后用线捆扎。实验时,孩子们直接解开充了气的气球的捆线,观察两个气球的变化,从而形象地看到了空气会流动这一现象。

2.有序收发材料实验材料的适时发放、回收,对课堂纪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果材料的收发及时、到位,孩子们的兴趣就高,反之就会分散注意力,削弱学习兴趣。所以,对材料发放时机的把握,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例如,在教学《神奇的磁力》时,每种磁铁每组至少各准备一个(保证每人都有一个磁铁),并用盒子装好,由材料员保管。当“探物游戏”开始时,由各个材料员进行分发,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探物游戏”中去,体会磁铁的磁力和分析被吸引物体的材料组成。当“探物游戏”结束后,各个材料员迅速收回磁铁,装入盒中。等到探究活动“哪里磁力大”时,再由材料员取出其中的一块“条形磁铁”进行小组探究。否则,很多学生都会停留在玩耍磁铁中,课堂秩序就会处于无序、混乱中,从而影响活动实效。

3.控制材料数量

材料的数量是每个孩子一份还是每个小组一份,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灵活设计。一般来说,容易准备的而且需要每个孩子都动手的,就每人一份材料;如果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则每个小组一份材料。

三、善于评价激励催化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