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合集12篇

时间:2022-12-05 22:20:12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1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把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基础建设

每学期初,学校党支部召开团建工作专门会议,研究如何经常深入团组织、了解团工作、指导团组织抓好团的组织建设工作,并由党支部副书记陈名精负责团建工作。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召开了学校第xx届学生会换届选举大会,以严格、规范的程序选举组建了新一届团委委员、学生委员,开拓进取的新一届学生会班子使团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将团的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团的工作经常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思想动态,经常对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团建出谋划策,给团的工作指点迷津,将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二、坚持“德育为首”工作计划,明确“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制订一个周密的党建带团建的要作计划,并将其列入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坚持德育为首,提高团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管理为主转化为教育为主,把教育放到突出的位置。要做到“两个一样”,即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外一个样,毕业前与毕业后一个样。从而进一步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去影响社会上的其他人,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确立了党支部书记总指导、党支部副书记具体指导、团委书记自编自导的总体工作思路。

校党支部每学期要求团委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分层次、按阶段推进。举办了三月文明礼貌月系列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普法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心捐助等传统美德,自觉白抵制自私自利、自暴自弃、拉帮结派、明哲保身等消极思想;在教师中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团结协作、锐意教改、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自觉纠正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墨守成规、斤斤计较等不良思想。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年我校学生总数达到3600余人,因此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团委等部门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确保所有学生安全、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建立“四同步”制度,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2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三个深入”,要深入实际、要深入基层、要深入群众。新时期下我们高校的党建工作的核心需要围绕这“三个深入”来切实开展,在高校中,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学生党员是我党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积极做好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以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 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 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

1.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不完善

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两者单独各自有自己一套独立的工作制度,两者之间独立体系较为完善,在校、院级党建指导团建工作上,也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体制。然而,当前在基层组织上,党支部对团支部的工作机制上没有形成明显的制度,比如没有将党建带团建工作例会制度化、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团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性大,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如何在团建工作中发挥作用不大,“带什么”和“如何带”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发挥对团建工作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此状况产生的部分原因在于,随着高校学生基数的不断扩大,党支部书记大多由学生担任,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党对团引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未能形成共建组织生活制度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在丰富课外活动上,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大多数学校中,不论是在文体活动开展上,还是课外创新培养上,每学期各种形式的活动担当主角,但在主题活动日或者主题教育活动上相对较薄弱,尤其体现在基层团支部上,团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团内生活自发性较弱,较多数为应付上级组织分派下的任务,一般都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效果,党、团共建的组织生活较少,这样使得党支部和团支部之间的联系、沟通仅限于在党员发展例行的程序中,党支部未能了解团支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团支部也没有积极争取党支部的关心和支持,造成党建对团建工作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上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

3.支部书记理论素质参差不齐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今年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做“五个好”,第一个就是要求领导班子好,一个好的支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才能起到火车头良好的“牵引”作用。针对大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而言,支部书记大多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他们虽然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熟悉,但由于他们在担任支部书记之前很少接触党务工作,加之自身的学习任务和面对就业的压力,难以自觉主动地学好党建业务知识,缺乏支部工作经验,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在对团支部指导上很难有创新思维,使得高校基层党建对团建的工作能动性没有发挥,团支部的建设大多仍然由上级团组织纵向指导开展,横向配套联动、相互促进不足。

二、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带团建的路径

新时期下“党建带团建”作为高校基层团建的重要途径,寻找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党建带团建的路径是作为当下共青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中心抓团建,抓好团建促发展”是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要求,以团建为依托,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学生党建工作为导引,以党带团,以团促党的发展思路,建立纵横交错的团建发展体系。

1.制度上健全长效机制,做好党带团的保障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3

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并日后得到继承和发扬,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完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高校纷纷在年级或班级组建了学生党支部,一定程度上起到党与广大青年学生联系的桥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从而产生一个疑问,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到底需发挥什么作用。而现有的研究对这问题的解答并不令人满意。鉴于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疑问试做探析,尚祈学界教正。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职能体现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建立的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学校和院系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管人才”战略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切实体现,发挥着不可互缺的作用。

(一)把握方向、引领全局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传达到学生群体之中的责任,从根本上讲,就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学生党支部也在学生组织建设中始终处于组织核心地位,始终起着引导广大学生把握正确方向的作用。学生党支部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党员的示范带头以及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等,引领和感染着青年学生对党先进性的认知,从而促使着学生不断成长为信仰坚定、政治可靠、思想先进、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在院系的学生组织中,较之团学组织,党支部把握方向、引领全局的作用,更是不容动摇。团总支和学生会虽然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负责着学生的日常学生工作,但是始终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因为学生党支部最先掌握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着党的新政策、新方针,在理论、政策层面最有发言权。从而对团学组织工作的整体规划起着引领作用,全面领导着团学组织的工作思路沿着党的正确方向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学生党支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最基层的贯彻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最具正确思想理论知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主要阵地。学生党支部不仅要做好对党员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群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党的具体任务的改变以及教育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新任务,再者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不端言行,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目的。

(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中国共产程》第三十一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言简意赅的指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意义和基层组织所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十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自然需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党支部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立足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重点人员,同时关心关爱非党员学生的成长进步,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堡垒,鞭策党员学生模范带头的战斗堡垒、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战斗堡垒、带动团学组织团结进步的堡垒、引导班级工作有序开展的战斗堡垒。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运作现状

近年来,尽管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党员学生数量有所增加,组织生活也正常开展,但同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一)党支部的功能弱化或缺失

目前,大多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集中于学习党的文件、传达上级党组织有关精神、讨论党员发展或参加党组织的换届选举等,或在日常中完成收缴党费、党员情况统计或参加党校培训等一般性的管理工作。这种形式单调、缺乏新颖的组织活动已远不能适应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使得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组织功能,也弱化了党支部在学生中影响度,弱化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甚者,由于对学生党员的监督不够,个别党员学生把参与支部组织生活看成可有可无的事,并无故缺席或以其他理由请假不参与党支部生活。另外,在党支部实际组织活动中,一些严肃的组织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很好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造成学生党员与群众学生在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净度。

(二)缺乏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目前,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是由学生辅导员兼任,由于他们专业背景、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和阅历较浅,再加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承担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工作繁琐,业务量大,且突发事情较多,从而难以有更多时间系统的潜心学习和研究党的理论知识。对于党的理论知识,有的辅导员也一知半解,更不用说从深层次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另外,由于党支部工作细微而难以量化,支部书记所做的努力,一时也难以见效。再加现行的职称评定、分配政策和各类考核均以量化指标为基础,从而使支部书记在党务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没引起很大的重视;再由于没有适当的工作量的补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他们在党务上的工作热情。而在支部书记之下,通常设置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此两个职位往往也是有学生党员担任,由于学生理论文化素养的有限和自身的角色特点,学习文化知识自然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而往往这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干部一般也身兼数职,他们还参与团组织和学生会,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在党务方面的精力投入,进而影响了他们在党务工作中的作为。总之,较之高校院系的党总支,学生党支部的干部队伍是缺乏强有力的。

(三)与团学组织的配合不够

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可谓是院级学生工作的三驾马车,如果同心协力、配合得当,将极大促进学生工作的圆满顺利开展。在现今,团员学生在学生人数中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团组织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党支部。又加一部分学生是非党、非团员,他们也将自己的业余热情投入到了学生会,以使在学生会锻炼他们的组织才能和协调才能。而团总支与学生会此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有时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因此举办的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在组织构成上它们较之党支部也相当完备。在团总支之下,一般辖设组织部、宣传部、文娱部、青志协、素拓部、科技部、新闻报道部及勤工助学部等,而在学生会之下,往往也设有办公室、学习部、宿管部、劳生部、安检部、女工部、体育部、外联部、心理咨询部和招生就业部等。它们两者所涉范围似乎包括了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党支部的功能难易有效发挥,并使得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有种被孤立的感觉。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此三者之间,配合与协调明显不足。

三、对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学生党支部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高校新的形势发展下的要求。

(一)创新工作思路,扩大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

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就要求党支部在运作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扩大党支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切实做好服务学生,凝聚学生的工作。一方面,改变单调老套的组织生活,尽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使得支部组织生活富有新颖并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另一方面,上级党组织适时给党支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思想指导,使支部组织活动的开展既有物质保障又有精神支撑。再者,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管理制度,建立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书记重点抓、学院书记与支部书记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除此,严格对党员的管理,引入民主监督机制,重视党外监督,使真正优秀,思想、觉悟高的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二)优化学生党支部的干部队伍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干部队伍是否优质、能干,尤其看支部书记能否把党支部领导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就要求党总支在选聘党支部书记时,需要注重将那些具有较高马列理论素养、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工作负责,能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威望的教师选聘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除此,还要给支部书记落实相应的劳动补贴,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并对支部书记进行因地制宜的培训,使支部书记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理论素养,适时调整工作方法,提高驾驭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能力,从而真正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同时,选好支部委员,将那些学生成绩优秀、思想觉悟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在学生之中评价较好的党员学生选拨到党支部的组织中来,使他们担任相应的职务,以协助支部书记有效的开展工作。并适时对他们进行理论指导和相应的培训,确保做好基本的党务工作,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搭建党、团、学协作的平台

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是院系开展学生工作中不可互缺的有机组织。三者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总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更好的服务学生,使党的路线、政策和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者之间应该密切的配合和协作,使各自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其一,学生党支部应该参与团学组织的整体规划,把握方向,提供理论指导,提升团学组织活动思想性和高雅性;其二,学生党支部要加强与团学组织的联系,参与团学组织高层次的会议;其三,学生党支部的有些组织活动,要有开放性,欢迎更多的非党员学生参与其中,其四,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要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工作的品质。

总之,学生党支部应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组织核心,是指引团学组织团结向上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学生党支部通过大力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l、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陈子辰主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 蒋冀骋,冀学锋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汪立杰主编.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6] 本社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中国共产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4

>>>>找准位置,求真务实,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一)思想重视,强化意识。教育本来平凡,精彩在哪?就是把平凡事做细、做实、落在师生发展的点上。校长任勇作为成都市西一路小学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是学校全体教师的领头羊,是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牢牢树立"党建落地"意识,将组织建设和学校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推进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推进学校项目制管理。2015年,学校因管理规范,成绩突出评为成都市文明单位、金牛区阳光体育示范校。

(二)思想引领,强化学习。管理增效,重在"火车头"的带领。干部提升,党建先行。西一路小学党支部建立了"每周行政干部例会制度",传达学习省委、市委、区委和教育局党工委、教科院教学改革动态要求等重大事项,同时每周二下午是全校教师政治学习时间,专时专用,强化了全体党员、教师的政治学习,以具体措施和服务细节使学校时刻牢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

(三)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在学校管理中,支部书记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对工作方法、思想看法等方面问题的交流,既展开批评、勇于碰撞,又注意方式方法,通过多讨论、多摆事实来影响和说服他人。努力做到与同事在思想上真正相互沟通和了解,工作中更多相互信任和支持,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共促学校发展。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效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一)加强依法治校力度,规范办学行为

梳理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制度、考勤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二)明确定位强化管理,大力提升教育质量

(1)榜样示范养习惯

学校采用"榜样示范"的方式,让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榜样。同时,学校通过"品格"课题的开展,对各班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大队部策划了"正义朱迪"监督活动,并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向全校师生进行反馈,颁发"正义朱迪"徽章,督促各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家校合作重沟通

沟通渠道方面。学校从面对面、通讯、媒体以及网络等角度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包括每期至少一次家长会、半天新教师汇报课开放活动、每学年一次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每期一次教师满意度测评、每周两次学校公众微信号信息推送、以及学校网站信息发布等。

合作机构方面。学校从各班家委会中选出代表成立校级家委会,常态开展校级家委会工作会,参与学校相关事宜的讨论及决策,对平时各班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反馈。

申诉渠道方面。学校在校门口设置"校长信箱",向全校家长公布学校咨询电话,保障家长有意见、有建议时可以有正常的表达渠道。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扎实开展党员帮扶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包干制"、一个党员落实责任包干3名学困生,开展辅差帮扶活动,支委负责4名教师,一期至少联系一次,重点了解群众对干部、对党组织,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下年级行政随时对自己年级的教师负责,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很好地促进了常规管理。

(二)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按照《党章》要求,严格把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握发展党员工作中培训、政审、考察、审批、转正等各个环节。2015年年底,支部完成了李彬同志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工作。

(三)定期组织党员生活会

学校支部定期召开支委会、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要求党员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每位党员都能按期按规定交纳党费,自觉接受和参加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2015年度,西一路小学党支部无一起违纪违法的事件发生。

>>>>躬行实践,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党员专业能力

西一路小学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退休党员33名),其中行政管理者均为党员,中层及学科组长党员11人,党员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绝对主力。我们引导党员教师从关注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师发展课程来丰富自己的情趣和精神,以专业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绽放"成为了西一路党员自愿服务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一) 亮点举措为保障,落实师生发展点。

课程改革核心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突破在于课题研究的命题。近年,我们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教师实践智慧的持续提升上,通过课程视野、目标靶向、模式构建、集体合作四个策略开展直面课堂、强调实践、关注思考的课例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评选中获奖;学校参加市区各类质量监测居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连续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达99.37%;学校男子、女子足球队分别在2016成都市校园足球总决赛(P联赛)中获乙组一等奖……在西一路小学,学校特色发展遵循"全员普及+特长提升"原则,结合金牛区艺体教育"2+1"的目标,对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培养。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支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让每位党员都亮身份、亮形象、亮课堂、亮业绩,积极提升专业素养,在改革实践中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发展社团文化,推进"项目制"管理方式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项目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舞台。我校社团建设在近年来发展很好,在区域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特别是我校在川剧特色学校背景下的社团建设,更加体现了学校社团建设特色化,专业化发展趋势。社团要发展,社团要出特色,出成绩,必须要建立健全社团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大社团管理力度,使社团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对社团发展和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5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校团委精心组织、认真设计,定期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开展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和黑板报、橱窗等阵地,深入浅出地学习。号召全校团员青年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每期的黑板报、橱窗都能紧紧围绕当前的形势和重大纪念活动,如学雷锋专题、安全在我心中专题、艾滋病宣传专题、远离网吧专题等,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校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团员青年的理论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团的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团员的共青团意识。

1、学期初,召开团总支会议,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制订出详尽的团委学期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召开支部书记会议,根据团委工作计划布置各项工作,各团支部再根据本支部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班的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主要工作都能得到布置安排,突出了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定期召开团干部工作会议,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团员青年的组织意识,同时,做好团籍的建档和管理,开展好年度团员评议活动,使团员青年认识到共青团组织的严肃性。

4、为了扩大团的影响,团总支很重视团工作的宣传工作,各支部都配备了能力较强的通讯员队伍,定期向广播站投稿,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交流思想。

5、建立健全《文明岗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

回顾本学期我校共青团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1、学校团支部的例会制度还不完善,支部工作不够规范。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6

基层团组织作为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堡垒,面临着新的改革挑战与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改革发展中应着重规范改革常规工作,创新研究工作机制、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提高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引领好广大团员青年,切实发挥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1.部分团员身份意识淡薄

共青团员是高校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目前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但是团员先锋队的作用却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有些团员没把团员当回事,只有在交团费时才想起来自己是团员,缺乏组织荣誉感,组织观念淡薄,渐渐的淡化了团员意识。

2.系级团总支对班团支部了解不够,因班而异的培养引领不够

高职院校的共青团一般是“校级团委----系级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的上下格局。评价高职院校团务工作,不仅要看校级团委的总体领导水平,更要看系级团总支怎样在校级团委的领导下结合系级实际情况,是否做好了各班级团支部的思想工作引领。但是,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系级团总支没有很好的掌握各班团支部的成长情况,也没能根据各班团支部的年级差别、专业差别、男女比例多少、生源总体性质等重要因素来因班而异的培养引领。一刀切的情况严重存在。

3.班团组织凝聚力不强,班团组织生命力不够

团的凝聚力最终是由每个班团支部来支撑,团的生命力最终也是由每个班团支部来体现。而经过充分的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绝大部分班级团支部在执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安排中没能很好地执行下去,走走形式和敷衍应付的现象不容忽视。班团支部的凝聚力急需加强,班团组织生命力急需提高。

二、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改革

只有不断地审视工作框架方向,不断地改革工作方式方法,团组织才有生命力,才有凝聚力。

1.不断规范基层团务工作,高效开展常规工作

系级团总支应带领各班团支部不断梳理各项常规工作。不断规范各项团务工作,形成全年的常规工作机制,搞清楚什么时候干什么,什么工作怎样干。思索贴合实际的高效简便的工作方式方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和打造系级团的特色亮点工作。

2.掌控团员舆论,注重团员思想引领

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举足轻重,系级团总支应用好微信、微博、青年之声、易班等诸多新媒体,带领各班团支部建立全系团员青年思想动态掌控机制和全年的思想引I培养规划。要让每一个团员都能了解团组织、相信团组织、依赖团组织。切实做好团中央提出的“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让团员更像团员”。

3.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因班而异定向培养

每个班团支部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好的方面、差的方面……系级团总支应与辅导员做好配合,定期深入班团支部了解团员成长的真实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实情。再根据各班团支部团员的年级、专业、男女比例、学习水平、真实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因班而异的制定培养引领规划。

三、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创新发展

1.建立多形式团务工作者交流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团的工作一大阻力就是学生干部交替频繁、流动性较大,工作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两年,这对团的工作带来了隐形而又不可忽视的困难。校级团委、系级团总支应系统建立多形式的团务工作者交流培训机制。全方位培养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

2.搭建各种兴趣爱好锻炼平台

团组织的不断创新发展目的是为了培养好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切实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好下一代有为青年。校级、系级团组织都应该为艺术、体育、文化等兴趣爱好、特长的同学搭建平台,抓住所有能够培养人才的机会来分门别类的培养各类精英人才,再用精英人才带动全体同学一起发展。达到百花齐放的最终效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每走一段路都应沉下心来认真总结,理理思路再奔征程。

参考文献:

[1]吴轲威.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7-30.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7

一、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大学生党团组织以学生为本,依托学生党组织、学生团组织、班委会、团支部以及学生会,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为最根本的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水平。

首先,从大环境来讲,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和交融,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思想的传播和信息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人们特别是处于特殊阶段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当前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热衷于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娱乐消费等活动,乐于接受网上新鲜事物,同时未形成成熟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团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高校学分制改革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自由的同时,由于学生选课不一, 学生所学专业、所选课程均成为个体行为,这样就打破了原来以行政班级集中授课的形式而组成新的自然班级,出现了行政班、专业班、课程班等多种班级架构,班级、年级的概念逐步淡化。这种变革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评优评奖、组织发展等各方面都带来新的问题。

再次,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数量猛增,学生党员、团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虽然学生工作人员也在不断扩充,但距离工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

最后,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极其鲜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对新生事物能快速及时地做出响应并积极参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对这一群体已经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面对以上新形势,必须创新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形成合理有效的党团组织建设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活力。

二、加强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要求,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院系团委(团总支)建设和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坚持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根据需要,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尝试在活动项目、网络虚拟群体中建立团组织,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促进高校基层团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党团组织是学校教育管理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是党和国家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更多、更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性平台和有效途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团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亦向高校党团组织提出要求,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校党组织为领导,坚持以党带团,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深度挖掘党团组织这一重要资源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遵循的原则

首先,不断改革创新,体现时代性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也应及时调整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沟通手段,使活动内容和形式体现时代性,有效拓展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其次,注重灵活多变,提高参与性

当前党团组织活动方式过于单一,活动信息量和灵活性不足,活动内容与青年认知客观世界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各种有效信息的重视程度存在着矛盾,与青年选择的多样性追求也存在着矛盾,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活动效果。高校党团组织应强化活动的定位和建设,注重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组织品牌活动,结合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焦点,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活动吸引力、扩大活动覆盖面。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实效性

当前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和班委在组织活动时,片面追求形式,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开展了一些不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甚至一些学生被拉去参加活动以营造活动的氛围,这就严重违背了活动的初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高校党团组织建设,需要以“以满足学生为本,满足青年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各项活动要为学生着想,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社会焦点,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迎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内容及方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内容及方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总体示意图。

(一)建立基于学科专业为纽带的党支部

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党支部设置,打破传统的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固有模式,在各专业建立学生党支部,由学生正式党员担任各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按学科与专业建立党支部这一新的党建模式,目的是构建起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实践平台。各专业党支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科普和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组织生活中党员生活单一枯燥以及党员之间缺乏共同知识背景的问题,强化了专业内部党员的互动、交流、合作、提高,稳固所学专业的专业思想,在专业学生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新老党员间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了专业内部的传承。

(二)创新学生团支部的建立模式

1、成立专业团总支和专业学生会作为本专业学生议事和服务机构,受学院团委、学院学生会和专业学生党支部领导,在专业主任、系主任和系党支部书记指导下开展工作。

2、在学生社团普遍建立团支部,实现团组织对团员的多重覆盖。

当前社团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缺乏一定整体性与统一性,这就需要在社团组织中建立团支部来弥补这一不足,延伸共青团的手臂,扩大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使共青团组织占有更广阔的阵地。在学生社团建立的团支部是动态的团支部,一个社团为一个团支部,社团联合会设团总支,由负责社团日常管理的团委老师任团总支书记。社团内会长兼任团支书对其成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社团内团员同时隶属于班级团支部与其所属的社团团支部,团费交到班级团支部。团总支书记负责监督社团活动的思想导向性,传达上级关于社团活动开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导社团联合会开展活动。社团团支部书记负责本社团团支部的全面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支委会,传达上级精神,研究制定本支部工作计划,负责组织本支部的思想教育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3、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团组织。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子们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平台,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团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遵守组织纪律,有助于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和落实公寓文化建设, 维护高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弥补后勤社会化后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和载体的不足, 从而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学生社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和团总支,以楼层为单位建立党小组,社区班建立团支部,团小组建在宿舍。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党团建设紧紧围绕文明社区、文明楼层、文明宿舍的创建和社区各项工作来进行,为学生工作在公寓的开展提供活动形式和组织保障。

4、设立网络团支部,通过网络团建,覆盖“游离”于传统团组织体制以外的团员青年,进而进行联系、服务、影响和动员引导,实现共青团工作虚拟和现实的互动与统一。学院成立大禹班、愚公班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虚拟班级,在这些虚拟班级中都由优秀学生党员、国奖奖学金获得者、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等作为虚拟班级的“班长”,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专业课老师也在其中,同学们在虚拟班级中更有共同语言,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且“虚拟班长”大多是高年级的优秀学生,这就加强了高低年级的交流,给低年级同学指明了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1]霍刚,王永会,杜文杰.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3.

[2]曾咏辉,易炳.当前重庆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3]裴保春.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2.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8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029-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高校的党组织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和实现高校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

一、学习型党组织内涵理解

1.学习型组织理论溯源

学习型组织理论最早可溯源到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他还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著名的五项修炼作为对策: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后来中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学习型组织理论成为一门新的现代管理理论。

2.学习型党组织内涵

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转换和运用。国内众多学者对学习型党组织内涵理解各异,笔者综合众多观点,概括地总结出学习型党组织具备的最基本特点是:具有共同目标,具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具有个人与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

根据《中国共产程》,我们党的组织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党组织、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笔者认为,所谓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指党组织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能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集体,旨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广大党员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进而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氛围,通过培育和提高学习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学习型党组织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是一个具有成员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学习团队。该组织的精髓是以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用结合、执行统一、共同奋斗。

二、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1.建设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第一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引领大学生群体政治意识的前沿阵地,成为带动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团结进步的坚强堡垒。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学习型学生党支部能有力倡导、认真组织和协调各方面自主创新学习活动的有序、持续开展。党员带头切实行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必然推动班风、学风及校风明显好转,促进广大学生奋发上进、全面发展。

总之,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建设目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即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对高校而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在把握中央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五项具体目标:学习研究氛围热烈浓厚、思想理论水平明显提高、科学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知识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学习工作结合更加紧密。

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党支部的每个层面上牢固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组织化的学习活动,使广大学生党员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营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支部文化和精神风貌,努力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各高校、各院系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找到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突破常规,创新形式,而其中一个重要实践路径就是借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这一平台,开展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1.青马工程与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青马工程是2007年为贯彻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指示精神而启动的一项青年骨干培养工程,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工程与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有着很强的内在统一性。

第一,培养主体具有一致性。

《纲要》明确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还包括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广大优秀共青团员。

第二,二者都强调树立学习理念。

《纲要》中明确将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工作目标定为: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课题研究等主要课程,帮助大学生骨干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把个人愿景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塑造“人人讲学习、人人讲奉献”的氛围,在学习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活出生命意义。这与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精髓――“学习”不谋而合。

第三,二者都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

不论是青马工程,还是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其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大学生,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知识渊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青马工程推进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笔者认为,青马工程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选择上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第一,坚持三个“创新”,一个“构建”,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学习机制建设。

三个“创新”之一即创新学习理念。在高校党建理论武装工程中,以塑造学习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路径,创新学习理念,即树立学习型组织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念,改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结合起来,树立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级学生组织中牢固树立自觉、主动、终身的学习理念。以大学生骨干为榜样,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

三个“创新”之二即创新学习工具。开展青马工程中,要有意识运用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工具,指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开展团队学习、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和反思学习,进行愿景引领、改善心智、自我超越、系统思考。通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的思维方式,塑造大学生党员、团员骨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三个“创新”之三即创新学习路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是学习型组织一个明显的特征。在青马工程开展中,就要改变以往培养青年学生的学习模式,摸索新的学习路径,实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首先,在学习中,引导广大青年骨干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意识,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其次,在实践中要结合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进行学习,要结合解决青年学生面临的就业、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以提升精神境界和实现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学习,转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良学风,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一个构建“努力”即构建融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的项目化学习机制。理论学习的深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青马工程中,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学风保障。为确保学习、研究、实践的一体化,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项目化来实现。我们可以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不断地将学习活动项目化, 逐渐摸索各高校自身的学习品牌活动,例如人文论坛等,同时不断地将有些项目品牌化。

第二,拓宽培养载体,加强与支部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平台建设。

支部的学习和工作平台是党支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支部在空间上的延伸,因此推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就要不断加强与支部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平台建设。首先,以青马工程的党校、团校为依托,集中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再教育工作。其次,以网络为依托,拓展青马工程和党支部的学习和工作平台,通过网络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形成网上网下互动学习体系。再次,以“党员之家”建设为依托,为学生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团队提供一个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最后,以“基地化”的思想意识加强党员的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党支部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让党员在实践中成长,学以致用。

第三,鼓励红色理论社团,推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支部文化氛围,不断积累优秀的支部文化成果,是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逐渐兴起的大学生红色理论社团正好担当了传播红色理论的使者。高校红色理论社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由高校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组成,是有着持续增长的学习力,按照规范、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活动使成员不断充实、发展、超越自我的学生组织。社团致力于宣传党的先进性思想,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先进性、理论先进性、精神先进性以及思想先进性,便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把学生党员在社团活动中的教育作为学生党支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和锻炼机会,可以极大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马列协会为例,近年来,在青马工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协会聘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展了多次丰富多彩的红色理论研讨活动,目前,品牌活动“红色论坛”和会刊《星空》已经成了广大青年团员、党员思想交流的文化平台。因此,各高校要积极鼓励红色理论社团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与时事相结合、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节”、“理论沙龙”、“读书报告会”、“热点问题面对面”、“马克思主义论坛”等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红色理论的积极性和热情,做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以红色理论社团这个点,带动团支部、党支部这些面,营造浓郁的红色理论学习氛围。

第四,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整合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资源。

《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总体要求,包括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等内容。这些都是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应该遵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这里,笔者还需强调的是将青马工程、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有机整合现有的学生党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使课堂、校园文化、公寓、社区、社会实践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双赢,共同推进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共同努力培养出优秀青年大学生。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没有止境的过程,各高校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本着“边学习、边创建、边提高”的原则,使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EB/OL].新华网(2010-02-25).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9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基本原则,把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的基础建设。

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青少年工作领导的时代需求。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队的建设,不断增强团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少先队更好的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每学年初,学校党支部召开团建、队建工作专门会议,研究如何经常深入团队组织、了解团队工作、指导团队组织抓好团队的组织建设工作,并由党支部委员、副校长王义学负责团建、队建工作。召开学校团委会、少先大队学生会换届选举大会,以严格、规范的程序选举产生新一届团队委委员、学生会委员,组建开拓进取的新一届团队委会学生会,使团队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将团队的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团队的工作经常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经常对团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团建、队建出谋划策,给团队的工作指点迷津,将党建与团建、队建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

二、明确“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思路,坚持德育为首的育人工作方针。

1、构建育人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学生”、“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干部——学生”、 政教处——班主任——生活老师——一体化分层负责的有效德育管理体系,建立一支合格的班主任队伍,要求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环境建设,做到德育工作系列化、制度化、高效化,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家校通及时将学校活动和学生在校情况告诉家长,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学生状况调查表、有选择性的家访等方式,强化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

确立党支部书记总指导、党支部一名委员具体指导、团委书记自编自导的总体工作思路。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制订周密的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德育工作总体规划,校团委工作计划明确“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内容与做法。坚持德育为首,提高团建、队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过程中,由管理为主转化为教育为主,把教育放到突出的位置。要做到“两个一样”,即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外一个样,毕业前与毕业后一个样。从而进一步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去影响社会上的其他人,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搞好“党建带团建、队建”系列活动,多方取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校党支部每学期要求团委、少先大队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分层次、按阶段推进,力争多方取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1、开展德育、文体系列活动

三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月“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励志演讲比赛;六月“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校级运动会;九月体育节、科技节;十月国庆节歌咏比赛、国庆征文、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团委会、少先大队,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各项活动由学生主持并参加。宏扬正气,凝聚正能量,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校朝气与活力,活跃学校文化氛围。

2、提高班会课、团队活动课质量.

重视班会课、团队活动课质量,提高工作水平。学校规定一周1节班会课,2节团队活动课,排入课表,不得挪作它用。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既调动班主任、团支部、少先队,班委会的积极性,也给更多的团员、少先队员,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适时开辟团队课讲座,增进学生对党、团、队知识的了解。

3、坚持不懈抓学生养成教育

政教处、年级组组织团委、少先大队各级学生干部对全校纪律、卫生、仪容仪表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进行评比,促进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团委、少先队工作要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早操、眼保健操管理,食堂纪律的维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要处处体现学校主人翁的姿态。

4、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学校团委、少先队要办好校广播站,每天定时广播,办好学校宣传橱窗、宣传“晨光之星”事迹,展示学生书画作品,手工制作布贴画等。进行文明守纪安全宣传,各班团支部、少先队、班委会要办好班上黑板报、每两周定时更新。

5、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10

每学期初,学校党支部召开共青团工作专门会议,研究如何经常深入团组织、了解团工作、指导团组织抓好团的组织建设工作,并由校党支部青年委员兼任校团委书记。在党组织的关心下,我校团委班子健全,能做到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班子的民主生活正常,班子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好,除学生外均为本科毕业;能密切联系学生和青年教工,全心全意为青少年学生服务,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学校党支部将团的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确保党建带团建的“四同步”,校党支部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党团联系例会制度、积极分子培训制度、推优入党制度、民主评议考核团建制度等对团的工作经常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深入青年师生、了解师生们的思想动态,经常对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团建出谋划策,给团的工作指点迷津,将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二、扎实推进思想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团员思想政治素质

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莲 山课件]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抓住思想建设这个中心,在政治上主动接受校党支部及上级团组织的领导,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时代风尚。利用共青团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广泛地与青年联系,对全体团员的思想、学习风气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让同学们明确自身的主要任务,增强角色意识,培养作为一名团员所应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保持团员的先进性;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我们安排了四次团章的学习,两次团员的思想教育,一次团干培训,一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讲座。团委还利用各种节日(如:“五·四”、“六·一”、国庆、元旦等)的庆祝会、团员大会、升降旗仪式及卫生大检查等,对全体团员和少先队员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和动员。

其次,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大的育人场所,在新生入学时,对各年级的团员青年、少先队员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包括《中学生守则》、《课堂常规》、《中学生一日常规》、法制教育等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不参加非法组织,不参与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活动,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蚀,抵制,崇尚科学。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并和校党支部、校行政各部门、各年级班主任保持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进行必要的工作,以达到教育目的,提高全体少先队员和全体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

再次,校团委还利用墙报、广播、团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保护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全体团员青年的素质,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三、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引领、教育、团结、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在跨世纪的宏伟进程中,共青团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就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一年来,为使校团委充分发挥团结青少年的作用,我们认真抓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增强团员意识。学校团委于每年6月在全体团员中开展民主评议团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团员学习团的基本知识,重温《团章》,学习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共青团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做一名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每个团员通过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的表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学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团员教育评议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团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断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的素质。这五年来,对30个先进团支部,68位优秀团干、180位优秀团员进行了表彰。

第二,以“抓支部、抓落实、抓特色”为指导,努力管理好团支部的建设。团支部是团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贯彻团委工作重点、开展团的活动的基层部门,只要每个支部搞好了,学校共青团工作就会出质量、上水平。为此,校团委要求:一是各支部每学期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保证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零打碎敲;二是团支部书记定期向校团委、班主任汇报工作,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以取得支持和帮助;三是团委领导深入支部检查、督促、指导、落实好团的各项活动。目前,我校基层支部组织健全,班子齐备,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第三,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选拔、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团干部队伍,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关键。为此校团委坚持把品学兼优、工作积极主动的同学选拔到团支部任职,为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团委每学期利用开学后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召开团干部会议,并通过经验交流等方式培训,现在,各班级团支部成员的各项素质逐步提高。

第四,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团员队伍。纳新工作是一项团内经常性的工作,校团委以实事求是、稳步发展为原则,在发展新团员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搞突击,不送人情,严格要求,严把质量。使我校团员队伍不断壮大,团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四、加强团的阵地建设,增强团组织凝聚力

活动阵地是共青团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与物质条件。没有一定的活动阵地,活动的开展就不易落实。我校团委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发掘自身优势,争取党政支持,充分发挥共青团活动阵地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利用校学生会,文明督导队、团刊《小草》,校园小广播、黑板报、墙报等阵地作好学校各方面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深化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广大青少年、团员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坚韧、笃学、诚信、责任”的三中校训教育和塑造团员学生,引导团员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中一门潜在课程和教育力量,其根本目的与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使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与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目的与任务是一致的。因此,我校团委能采取灵活的形式,紧紧围绕学校和市、区团委的工作要求,以育人为宗旨,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红五月”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行我秀、真我风采”学生会主席竞聘活动、主题团会评选活动、“新团员入团宣誓暨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主题教育活动、“青春献祖国”诗词呤诵大赛、“志愿服务我先行”校园保洁活动、主题征文绘画比赛等一系列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青少年学生的青春风采,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构建具有三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六、努力探索新时期“推优”工作的新路子,提高“推优”工作的质量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11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助手和后备军,是学校青年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学生教育与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持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党和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工作对象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给共青团的组织教育管理,特别是活动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强烈的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基层团建模式,所以需要不断探讨共青团建设的新思路、研究团组织建设的新形势。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团员意识淡薄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更有甚者还是党员,团员先锋队的作用难以体现。有些同学根本不把团员当回事,只有在交团费时才想起来自己是团员,缺乏相应的荣誉感,组织观念淡薄,渐渐的淡化了团员意识。

2.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弱化,组织生活不健全

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团支部,支部干部包括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模式。班级团支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工作,所以导致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规范性,甚至有部分团支部只剩一个机构的空架子,挂一个团支部的牌子,平时没有任何实质性活动,凝聚力弱化这已经成为了很多班级团支部的通病。团员无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不进行民主生活会,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会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很少开展团支部活动,团支部活动大都偏重于娱乐性,缺乏教育性和针对性,大家甚至开始怀疑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支部存在的必要性。

3.基层团支部活动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目前由于高校的基层共青团组织管理主要是由各院系团总支或基层团委负责,但各个院系共青团工作因人手较少,事物繁多,团总支对基层组织工作往往也是力不从心,导致对基层团支部工作不能够深入。部分团支部由于团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对团的知识不甚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这就使的团干部的规范性、先进性不能完全体现,也就无法紧密团结广大同学的目标,使团支部的工作流于形式,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结合各支部特点主动地创造性开展的工作较少。

4.“思想阵地”作用发挥薄弱

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系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冲突很显著。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青年团员理想淡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注重实际利益,思想教育被忽视。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教育只是“形式”,不愿过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而更多的希望参与见效快、收益大的事情。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学校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杂志、电视等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使其形成独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这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年团员的思想教育,影响了团支部在“思想阵地”上的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针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及高校大学生团员中存在的现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促进共青团基层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

1.深化思想教育,突出“思想阵地”

加强团组织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团支部 “思想阵地”作用,深化团组织思想教育内容,正确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因此,要把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让团员青年认真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实青年团员心里、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内容,引导青年团员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在团员青年中竖立先进典型,促进广大团员青年的进步和提高,以此来增强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健全组织生活,加强组织建设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空间分布的变化,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至少应做好以下具体内容:

(1)做好基层团组织扎实的基础工作。每个团支部从缴纳团费、调查团员基本情况、奖惩情况、团支部活动记录、支部大会、推优入党等方面做起,基层团总支督促各支部做好基础工作等。

(2)搞好团组织生活,探索和创新团组织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团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团员有条件充分发表对团干部和团的各项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开展平等的讨论和思想交流,在团内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减少矛盾。在组织活动方面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团组织活动。注重活动的规范化、项目化建设,探索活动的新模式、新亮点、新品牌。增添支部活力,增强基层团组织吸引了和凝聚力。

3.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按照中青联发(2005)15号要求“在校人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的规定,部分高校的专职团干部的编制都在要求之下,每个团干部工作量较大,工作地位也不被重视。因而导致高校团干部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法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从校团委到各个院系团总支、分团委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合理安排团干部人数。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定期做好培训工作,让干部认清形势,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各级各类团组织活动,让团干部参与进来,通过活动锻炼提高其综合能力;建立完善的团干部考核体系,使团干部工作得到激励,从分发挥团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保证共青团工作良好的开展。

三、结论

青年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青年是实现祖国宏伟蓝图的奋斗者,而共青团组织是青年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培养、教育、引导青年的光荣任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信共青团组织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谱写共青团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篇12

二、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围绕学校重点工作中涉及团委的相关任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配备好团支部的领导班子。及早选好学校新一届团支部干部,把一批有朝气、有才能、热心共青团工作的先进青年吸引到团委班子中来,让我校共青团工作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对各级组织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同作战,通过努力,做到政令畅通,各负其责,使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

2、关注团员注册,完善组织结构。在档案材料管理上,完善团员登记注册工作,确保团员人人有档案。进一步壮大团组织的队伍,完善注册、收缴团费等工作,加强对新建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心。

3、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订立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定期考核,用好各班黑板报,并进行量化评比,宣传机构有计划、有安排,做到系列化、制度化。

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团委能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以服从于学校的管理、服务于年级、班级的管理为原则,正确协调处理团委活动与各部门管理的关系,使之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成为学校各部门的主动要求。

5、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青年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并落实到团员发展、组织生活等各项工作中去,通过举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学团章、交团费、过团日等“六团”意识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团员意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采取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