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5-28 03:41:46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笔者于2004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政治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政治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未成年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分析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列宁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公证,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爱滋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2

二、教育内容上顺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有着强烈的时代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以及历史和时代任务的新变化,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着力加强的方面,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凸显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动态性。

1.加强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崭新课题,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在多个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突出了“中国梦”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国梦”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国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梦”不是虚幻的,而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在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对“中国梦”平实而富于意蕴的阐释表明“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它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理想信念的具体化。对“中国梦”的阐释和一系列的观点,根据时代条件变化对青少年的要求,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彰显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精神动力,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成长和成才之路,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的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一个社会要凝聚社会共识就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从立体的层面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指出:“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核心价值观关涉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在多元文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日常生活及校园建设之中。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非常重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放在文化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4]。的阐述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托,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新鲜内容。不仅如此,本人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总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4.重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表征着人们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改造和利用自然所形成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生态文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谐的一种文明指向。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生态和谐等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育实现路径上注重实践育人和榜样人物的作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就是采取何种方式向青少年传达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内容,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课堂理论讲授、理论探讨、案例教学等路径。在一系列的讲话和论述中倡导青少年到基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注重榜样和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等方面思想,开拓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的新思维和新视野。

1.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

通过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德育思想,社会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实践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7]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源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内化社会规范、强化思想道德观念并促进思想道德的提升。这种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进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活动过程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在实践得到检验、强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谈到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时,除了勤学增加知识外,强调要注重道德实践:“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因此,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坚持实践育人就必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将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实践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本“无字之书”。理论学习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关于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指明了思想道德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实践中,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3

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管,学校教,社会抓,三管齐下,三方联动。

所谓家庭管,就是凭借家庭的力量,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管教,使他们健康的成长。一要管子女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培养他们自立。古人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接受教育和影响所形成的习惯,就象先天形成和与生俱来一样稳固,终生都会起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孩子一出生就单独睡小床,有条件的甚至单独住一个房间,学会自己照料自己,以养成相对坚强的个性。稍稍长大,便出外打工———如在附近送报或为邻居修剪花草,挣自己的零花钱。这种做法貌似不近情理,客观上却强化了青少年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良好的家教传统,把子女培养成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家庭成员。另方面引导他们合作。现在的青少年群体,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家庭中铲除独生子女那种“唯我独尊”观念的温床,于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所有的家庭,都要对自己的子女进行忍让、合作、助人方面的行为引导,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善意地与别人合作共事,以增强子女的集体主义观念。二要管子女的思想品德。其一,排除管教误区。家长管教子女的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子女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子女管教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家长管教子女的方式和行为,并对子女的成长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当前,一些家长为种种“实惠”心理驱动,已经不再注重把“品德”作为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必需或重点。为数不少的家长望子成龙,目标是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才,而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可以为孩子的书法、美术、音乐及其它智力训练慷慨地抛出大把大把的票子,却不十分关注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这种对子女的管教,实在是一种误区,必须尽快排除。其二,校正是非标准。家长要结合子女的各种活动,阐释一些基本的社会道理和人生道理,并有意识地安排子女参加一些社会交往,对一些事情和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使子女对周围的事物抱正确的态度,懂得判断是非的正确标准,同时,家长要运用好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实事求是地、公正合理地表扬子女的优秀品德,批评子女的一些不良倾向,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准则,改正不良的习气和错误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4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途径探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青少年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积极探索科学有效教育途径和方式方法,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

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橱窗、课堂教学等方式,将孔融让梨、孟母三迁、雷锋、张海迪、白求恩等优秀人物的事迹向学生做详细解读,真正让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产生崇敬之心,并引导他们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言传身教,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来影响青少年学生,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道德修养。同时,学校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载体。以学雷锋活动为例,要通过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实践载体,教育青少年学生践行雷锋精神,按照“学雷锋、做好人、改陋习、提素质”的总要求,持续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理念,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榜样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在支撑与激励着人的思想意识,这种榜样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也将能够更加激发我们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积极探索和尝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形势下,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许多青少年学生的信息掌握量并不亚于教师,如果课堂教学单纯再以传递信息为主,用枯燥、教条的道德说教来应付学生,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更加反感。据统计,在大中小学中,学生最讨厌和最不重视的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由此可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认知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讨论式、情景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上教学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品德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重在渲染和熏陶。在多元思潮相互激荡的今天,单纯的课堂教学早已不能达成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个人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从思想上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文化视觉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所到之处,所见之物都能对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实践教学基地,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通过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相关思想和观念的认识。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6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艺校学生要想占领一流剧院,没有技压群芳、艺惊四座的一流艺术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戏谚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只有勤学苦练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为人民、为社会尽责。强烈的责任感要转化为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具体行动,因为人的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实践实现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7

一是中学生的错误言行大多起因于心理因素。朝气蓬勃,乐观开朗,健康向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旋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青少年自身发展中的矛盾冲突等因素的作用,中学生容易产生偏激、任性、暴躁、嫉妒、自卑、脆弱、孤僻、狭隘、冷漠、懒惰、对立等不健康心理,这些不健康心理不仅容易损害青少年身体健康,不利于智力发展,而且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品德。如因嫉妒而导致诬陷、排斥比自己强的人,因任性而造成与家人对立,因暴躁而打人骂人,损毁物品,因孤僻而对集体漠不关心,因懒惰而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0年初,浙江省某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承受不了学习名次落后和家长的压力而丧心病狂,竟对含辛茹苦的母亲下了毒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刘海洋硫酸泼黑熊事件,其本人生活在单亲家庭,所作所为有较深刻的成长心理烙印。

二是心理教育的成果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主观世界。当各种心理品质达到良好状态时,人们就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即达到自律的程度。因此,从心理品质教育入手的品德教育更能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影响其一时,而且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学生,就要首先增进其心理健康,使其能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塑造良好性格,增强自尊自信,珍视同学友谊。健康新概念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适应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可以主动调节个人的行为,并能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因此,心理教育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

三是心理素质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但表面看来却是不经意的。它容易在不自觉中被学生自觉地接受。比如,一个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我们在排除他的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情绪上促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再培养其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他可能已经克服了懒惰的毛病。这就要求我们把懒惰首先当成心理问题来看。对于暴躁爱打架的青少年学生,如能经常引导其寻找快乐,用音乐色彩等安抚其急躁的情绪,教会其用幽默调节情绪,使其寻找恰当正常的方式合理宣泄情绪。在有意无意间,这个学生就会克服暴躁爱打架的缺点。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方法很重要。

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学生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二要创造形式多样的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班主任要切实起到桥梁作用,和任课老师要经常在一起研究学生心理状况,商讨教育方法,以免使学生在各科老师那里在接受教育方面形成冲突,以致前功尽弃。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

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室可以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讲清心理疾病使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生活节奏越快,学习压力越大,越可能导致自控能力弱的人,产生心理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不可治愈的,而是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力而加以克服的。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大力推行愉快教育。有人说,用情感衡量人的心理就象用体温计衡量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准确是有道理的。需要的满足,是产生喜悦的源泉,而喜悦又是产生“心理享受”的重要来源。“笑是嘴边一朵花”“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痛苦。”积极的情绪往往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有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常常与人的某种需要的不满足或无法满足相联系,总会伴随有一种明显的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从而有可能使活动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甚至带来严重的恶劣后果。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8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党和国家历来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视,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要求。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制度的方式扩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指出,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从微观的角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加以充实。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学校、家庭等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但是,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意识太强等等,且呈现出多样化、交叉化的趋势。面对新情况,需要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来加以应对。何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在中国,“新常态”一词最早是由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中提出的,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被运用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新常态的“新”就是区别于旧,“常态”则是指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稳定状态。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而言,指的是要敏锐地认识到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并且去适应它、引领它,让新常态服务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必要性

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由当前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精神需求都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决定的。

1.1应对社会新环境的需要

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的环境发生着新变化。首先,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较为凸显,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比如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等等,看似与青少年无关,但作为“社会人”,如不对其正确引导,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其次,从国外环境来看,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日趋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这一方面为我国青少年学习、利用国外先进文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了其受腐朽文化侵蚀的风险。加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系数。在此背景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应对社会新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免受腐朽文化的侵害。

1.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在2011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处于回落状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但是也需要看到,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机会要比过去大得多[2]。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修筑上层建筑的手段之一,在经济新发展的背景下也遇到了新机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市场经济的深化要依靠诚信,这就需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青少年。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常态。

1.3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阶段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物质文明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树立“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处在推动我国“四个全局”战略的重要位置,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与其相契合,从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器。

1.4满足青少年精神新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物质文化充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提升。青少年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等特点。但同时,由于青少年在心智方面还未成熟,抗挫能力、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心灵伤害,更有甚者转化为心理扭曲。青少年时期对一个人来说,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强烈求知欲与“成长中的烦恼”,需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不可代替的、指路明灯的重要作用。

2如何构建青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

在面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需求都在逐渐产生新常态的形势下,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也需要在理念、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积极适应并创新发展,从而成为新常态。

2.1教育理念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德育与智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化青少年道德认知、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陶冶青少年道德情操、形成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专业知识技能是智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从这来看,德育与智育具有巨大的区别。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最大目标,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除了思想品德课之外,少有其他德育渠道。德育的缺位会导致智育成果向负面转化。只有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育的成果。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将德育与智育牢牢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把德育融入教师考核中。教师是实施德育与智育的最直接主体,因此,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需要从教师方面着手。在未来的教师考核中,不能仅仅测量如学生考试优秀率等智育指标,还需要将德育指标融入教师考核中去,比如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等。其次,把德育融入学校考核中。学校是决定校园氛围的重要因素,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对学校进行可行的德育水平考核。对德育的考核应该包括是否设置德育课程、是否有德育活动,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德育效果进行考核。最后,把德育融入学生考核中。当前,各中小学对学生们都进行了思想道德考核,它已经成为了考核学生的一个方面,但是仅停留班主任对其的思想品德评语上。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需要加大对其的考核力度,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测评,进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2.2教育内容上: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人在审视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己。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能够让其对中华民族、中国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作为自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的标准。全球化进程加快,青少年需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对不良现象有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新常态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既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符合时代特点,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生机与活力。首先,深化历史教育。当前的历史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学习历史课。深化历史教育,需要调整每一阶段历史课程,让其符合青少年各个阶段的需求。其次,强化时代教育。时代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相对较弱,而在大学中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也需要对其进行时代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时代教育,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活动来实现,一方面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本来就具有不可分割性,对青少年进行历史与时代教育需要将二者相结合。要将时代教育融入历史教育的总过程中,让青少年在对比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清晰地认识当今形势。

2.3教育方法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当前,我国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理论教育。理论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个系统的认识,为自己的道德认知与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仅仅注重理论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践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少年的道德体验,进而提升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认同感,是稳固和扩大教育活动阵地的重要举措。但是,实践教育没有理论教育作为支撑,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新常态下,需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首先,保证理论教育品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需严格的审查,在符合历史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强其认可度与接受度,让其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其次,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在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实践教育。比如游览红色景点,观看红等等,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实践教育的内容,应该与理论教育相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青少年对理论的认知与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学习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4教育载体上:线上载体与线下载体并重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线上载体指的是运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呈现出教育内容的媒介。与此相对应的线下载体主要是指实体存在的媒介,比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等。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线下载体。在新常态下,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传播的力度与速度已在许多领域里得到证明。这一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等等,而网络对青少年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接受度。当然,网络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信息失真、网络成瘾等等。因此,在运用网络载体时,需要将网络载体与课堂载体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首先,运用线上资源呼应线下教学。当前,许多学校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开设了相应的网络课程,这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对于网络课程需要与线下课程有所区别,不能仅仅是将线下课程搬到了网络上,还需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第二,不能以增加网络访问量为由变相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运用线上资源促进师生互动。教师应该是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应该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搭建教师与青少年双向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较好地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纠正。最后,运用线上资源为青少年搭建排忧平台。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青少年面对的困难与忧虑。因此,可以建立专门针对青少年的BBS,青少年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请专家做客,及时对青少年的烦恼与困惑进行解答与疏导。

作者:程晓娟 叶璇 刘挺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9

我国计算机网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至今已有3.84亿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青少年网民数占全体网民的80%,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迈入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在网络时代,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以及家庭电脑的普及,使网络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平台,并以其丰富、生动、快速、超时空、交往自主、互动间接性等特点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网络作为高科技本身不负载价值选择,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使用者的精神和道德可能陷入困境。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思想。由于青少年在学校集中接受教育,因此新型的网络生活方式能够迅速地在他们中间流行并迸发强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校园网络文化,而且与社会及整个国家的未来休戚相关。众所周知,网络如同双刃剑,拥有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一切都可以轻易实现。然而,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青少年面临许多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道德感和责任感弱化。

网络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自由的、开放的平台,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它成为各种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的保护伞,从而造成大量网络垃圾污染。网络具有无中心、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它易使青少年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让他们认为网络是隐蔽的,做事不需要承担义务和责任,因此他们在网上恣意放纵自己的言行。如,有的在网上聊天时谎话连篇,以虚假的身份信息欺骗网友,并以此为乐;有的在论坛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甚至宣传一些暴力和反动的观点;更有甚者通过网络病毒窃取他人信息,在网上随意公开他人隐私,等等。

(二)虚拟与现实人格矛盾,交往有障碍。

有些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在现实中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同学、师长等交流,在网络上却生龙活虎,谈笑风生,表现出现实和网络上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自我。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可以让青少年任意改变角色,而虚拟性又使青少年认为无需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从而可以做出各种行为,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现实的,又往往造成了青少年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

网络的诸多特点促使尚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充满好奇的和为了摆脱现实压力、寻求宣泄的青少年,走进没有国界,没有约束的网络世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各类网友的言论震荡着青少年的思想,为了获取“快乐”,他们言行放纵;为了获得“成功”,他们大胆妄为。当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得的满足感比在现实世界更多时,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网络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三)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

我国青少年接受的是一元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他们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高峰期,对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而网络带来了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与他们头脑中传统文化观念相冲突,从而产生困惑并打破了他们所接受的传统观念。加上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一些不良信息辨识力差等,使得他们的行为易为外界影响左右,变化频繁,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西方多元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内容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青少年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判断产生很大的干扰,使得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模糊。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何免除网络不利的冲击、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是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网络德育――德育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网络德育的内涵及构成

网络德育是依据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要求,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它是网络时代,鉴于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而通过网络途径开展学生德育的新模式。这种德育新模式的诞生是时代的需要。就学校的网络德育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借助网络辅助,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在提高学生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学校网络德育是德育走向现代化和新世纪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学校网络德育思考及对策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的网络德育必须依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只有建立和巩固以学校为龙头,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三结合”中,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社会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家庭是基础,缺一不可。

家庭是网络德育的基础,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休闲和学习的关系。学校有必要同家庭联合起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由于没有地域限制,网络可以架起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如网络家访能够缩短学校与家长的距离,通过班主任网站可以建立与家长的长期联系,同时家长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向老师咨询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因此,家庭和学校的结合能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有成效。

社会是网络德育的支撑力量。社会和学校合作共同制定网络道德准则,教育青少年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网吧和其他经营性机构需遵守网络法规,禁止未成年人逗留网吧。公安机关严格监控学校周围的网络环境,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向青少年提供黄色网站信息。学校还可以争取像企业、居委会和村委会等社会德育力量的支持,促成德育合力的形成。

由此可见,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网络德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才能达成提高青少年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最终目标。

(二)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有机结合。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采用网络技术。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德育方式,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专题报告、讲座和其他形式的文化教育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它仍然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触网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对于教育者来说,利用这个契机改善他们的网络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为了通过网络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应当重视网上与网下教育的结合。如果能够找准出发点,做好网下教育,实现网上和网下的结合,我们就能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网络自律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因此,教育者应对网络沉迷和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发挥网络德育的积极功能。例如,我们可以邀请相关的教师、专家和学者通过网络聊天室,同青少年进行交流,从而实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举行网络文学创作比赛;举办网页制作比赛;组织专家和学者在网上开办论坛,鼓励青少年参与讨论。甚至可以在网上创立虚拟网络社区,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交流思想、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提供心理咨询,然后网下组织社区网民们聚会,加深了解,提高现实交际能力。这样就能利用网络资源,轻易实现网上和网下教育的结合。

(三)道德理论教育与文化熏陶结合。

前教育部长周济曾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既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道德理论教育令青少年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网络德育首先应当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将乏味的道德理论教育变为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

我们可以开辟特定的网络领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开一个网上图书馆,青少年能够在其中阅读到各种文学作品、著作和文章,像《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书籍青少年也能在网上图书馆自由查阅。同时我们也要通过网络技术丰富德育的内容,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外,应当将协作精神、诚实、个人健康和公民基本道德纳入其中。此外,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注重方法,要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校园网,在校园网上最新的消息、介绍先进的文化和传播先进的理念,以提升校园网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青少年在浏览网站时,会乐意接受校园网上的先进思想,我们就能让校园网真正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

四、结论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好好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网络的负面影响,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积极寻求解决网络德育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牛俊伟.网络社会中学校德育工作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06年.

4.罗庆.中小学网络德育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庞君.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校园德育教育模式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1-02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手机网民增势良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占网民人数的一半以上,网民中10-29岁的人数占比达54.4%,10-39岁占79.7%,青少年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处于高位,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网络环境的冲击日益突出,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迫切性。

一、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青少年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现实,一般来看有如下原因: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缺乏精通网络的专业人才,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动力不足等。

(一)精通网络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才缺乏

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要精通网络技术,了解网络环境,熟悉网络知识及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多媒体、网络通讯、微博微信等。然而,目前各个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中,精通相关能力的人不多,思想道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使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互动性使得教育对象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强,更喜欢主动发挥,自我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关注何种内容完全由他们自已决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工作时存在内容和方法单一的问题。例如,一些思想道德教师仅仅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微博上,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仍沿用传统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仅仅是单方面的说教,没有新意,灌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可。因此,思想道德工作者应该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

虽然有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研究仍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和内容很多。例如,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认识模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有很大不同,大多理论研究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这势必影响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造成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等问题。其次,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许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够重视。

(四)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奖惩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要调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我国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包括以下几种人群,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这些群体既要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又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使一些他们的工作量超负荷、疲于应付。同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缺乏相应考核和有效奖惩机制,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说法。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是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主动性的重要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于那些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政府对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政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体落实政策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落实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投入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保障,许多学校在此方面存在缺少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不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专业人才短缺、缺少培训经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关注,加大投入,使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容易使青少年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挑战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能否做好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取决于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素质。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网络技能,要多从网上搜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资料定期推荐给学生。统计显示微博用户持续增长、用户逐渐移动化,微博用户在2012年达到3.09亿人,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微博这一工具,开设各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官方微博,要讲求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在网络上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讨论者、询问者、解答者、整理者、服务者、建设者和联系网络与现实的沟通者。只有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应把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了解青少年的思维动态,把握青少年价值观,与青少年平等对话,要充分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占据网络阵地,对于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言论、思潮要及时批评,纠正错误信息,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各种模糊地带的信息内容和错误的价值观。教师要充分认识网络阵地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思想道德工作者要在网络条件下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寓理于网,寓情于人。

(三)引导青少年注意力、多渠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注意力是一种固有的稀缺资源,尤其是进入网络环境后。网络中黄、赌、游戏等信息的确更容易吸取他们的注意力,由于未受到正规的教育,他们在网上所接触的一些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就会侵蚀青少年原有的价值观,家庭学校多年的教育内容在短至一天内就土崩瓦解。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创建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站,开发多样式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等,让青少年了解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政治性价值观生活化,贴近青少年实际,内化为道德价值观。

(四)形成社会合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优化网络环境,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在网络上以多种形式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最新理论观点、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吸引广大青少年浏览学习,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让他们全面育人过程中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作为家庭,要为孩子建造良好的网络平台,让青少年在父母的关注下使用网络,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绝不进行违反道德规范和违反法律的网络活动。搜索行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对搜索结果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不安全链接、谣言等信息对青少年网民的影响。

(五)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

网络环境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学校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首先,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纳入正规教育轨道,开设相关系列课程。其次,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宣传、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再次,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自我完善能力,包括道德自觉与自律、自我教育,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是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资助青年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1070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蒋宏大.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与党建,2010,(8).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1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道德社会化是行为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切实履行的过程。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是应对道德环境日益复杂化和道德衡量准则的缺失与瓦解。

一、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

1.宏观环境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也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传统道德,西方社会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功利主义、个人取向的道德乃至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市场之外的超功利的、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这种道德的现存状态充斥着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宏观环境。这一宏观环境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微观环境

(1)家庭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家庭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但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及优越的成长环境往往使之难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者。父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为人子女的青少年从小便陷入生存与成材的竞争中。家庭教育“重智力轻品德”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错过了良好时机,不仅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水平低下,而且也为进入成人阶段的后道德社会化教育设置了障碍。

(2)学校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当前教育虽一再强调应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但依然是片面升学教育。首先,社会的既定文化、传统观念、规范体系多元化及道德取向的多元化造成了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在道德领域,难成定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教育内容与现实脱离。德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做法,内容陈旧、呆板,并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再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3)社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社区文化对青少年起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穿着、言行、城镇的装饰、广告牌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生活节奏加快等使人际关系日趋疏远,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甚至人们对非道德行为熟视无睹……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完成。此外,大众传媒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不当,商业文化兴起及商品化大潮中不少人为谋私利不惜假冒伪劣,黄色书刊音像制品比比皆是,尤其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渗透,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

(4)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令人堪忧。同伴群体内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受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健康状况的影响日趋恶化。前几年兴起的超前消费、排场奢侈之风等等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掘起,侵蚀了同伴群体。

二、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1.宏观环境的优化

第一,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毒害儿童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倡导高雅文化,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大众传媒方面的消费和交流。坚决抵制那些伤风败俗的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第三,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少年儿童生产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微观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应对传媒影响的选择和接收环节进行调控,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鉴赏、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1)家庭环境的优化与再造。其一,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德育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既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又因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体现而增加其可信度,并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道德心理定势,为其道德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其二,提高父母的道德水平,加强家庭道德社会化的自觉性。其三,加强道德教育,改变传统重智力轻品格的教育方式,所谓“先成人再成材”。

(2)改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一,转变德育教育模式。比如设置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道德情感体验情境或者道德行为训练情境,以知识竞赛、辩论会、新闻、再现原型等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其二,德育重心从重道德规范转到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来。德育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使其掌握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澄清各种价值混乱,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交替过程中呈现的道德规范多元化。其三,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使其与社会主导道德相一致,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利于更好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实现其道德社会化。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角色交流和道德行为参与机会。通过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并在部分角色交流之下形成道德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融洽邻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对社区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改善社区对道德行为的外在约束力。

(4)加强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青少年的社会化更依赖同代人,称之为自动社会化。青少年性格中独立倾向增强与现实中依赖行为的矛盾存在造就其性格两重性;同时,其在家庭、学校中处于社会化的受教者地位,使之无法实现其独立自主。而这一些可以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弥补。

三、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的途径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网络,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宏观、微观二维网络环境,实现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应加强联系,相互适应,形成联动,达到过程的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体系,形成环境影响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海华.浅析中西方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差异.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2]任海华,范琳琳.略论构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人才与科技,2007,9.

[3]马国艳.王少君.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德育环境的优化.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7.

[4]匡促联.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学习与探索,2003,(3).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2

2015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61.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整体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青少年网民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小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使用率达到70.9%。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能把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青少年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也能诱使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丢失前进的方向,掉进痛苦的深渊。面对中国网民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群体,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利弊分析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网络资源开拓学生学习视野。网络是青少年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网络上信息资源丰富,这为青少年的学习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克服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信息贫乏、内容单薄的不足。借助网络,青少年能轻松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了解到更多的未知领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青少年思维敏捷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乐于探索新知。网络内容丰富,能极大满足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和渴求。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网络上精美的图片展示、很好的视听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和音乐享受。

3.建立师生之间便捷互动通道。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收发邮件,在聊天室可以轻松愉快地聊天,在BBS、论坛上可以比较自由地讨论问题、发表言论。通过网络,青少年学生能较平等地与教师、同学进行精神沟通,实现深度交流。借助网络,无论是在校时间,还是课外时间,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有害信息导致价值观扭曲。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健康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教育、娱乐等信息,也夹杂着一些色情、、庸俗低级、暴力等有害信息。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成熟和管理漏洞等原因,很难删除这些不良及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定型,对不良及有害信息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和抵御能力,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受到不良及有害信息的侵蚀,导致一些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和混乱。

2.不良信息弱化道德责任感。由于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出现,使得网络具有极大的隐匿性,活动空间较为宽松,网民可以以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在虚拟的空间里放纵自己,几乎不必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容易导致网民漠视社会道德规范。青少年辨别是非、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道德责任感渐渐弱化。一些长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在网上恶意谩骂别人、攻击他人,一旦养成了这些“恶习”就难以改掉,在现实社会中将这些“恶习”表现出来,造成严重后果。

3.网络成瘾危害身心健康。青少年自制力弱,一旦对网络有了依赖,就会长期沉溺于网络。网络成瘾将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致使青少年出现厌学、逃课,甚至辍学。从身心健康角度看,一方面,长时间上网,很容易出现眼睛疲劳、头昏脑涨、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另一方面,长期沉溺于网络,就会导致情感迷失,找不回现实自我,产生孤僻、淡漠等心理障碍,甚至造成其人格的扭曲。

二、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相当薄弱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活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学校对青少年的德育主要侧重私德和公德的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的行为习惯。当前,学校和教师对学生道德教育主要还是以道德指令或道德提倡形式进行教育,重在约束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执行中基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还没有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

(二)教师很少采用网络教育手段

从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师,需要精通网络技术,亲身体验网络生活。当前,很多从事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以前的思想品德教师,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教师,有的眼睛不好,有的对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了解甚少,平时很少上网,有的甚至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发微信,不会玩微博,使用电脑和手机还不如学生精通,很难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三)网络道德教育优秀资源匮乏

网络上各类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青少年道德教育网站、缺乏适合青少年年龄、心理特点的网上资源和鲜活的教育案例。很多学校虽然建设了校园网,但校园网上内容简单,形式单调,变成学校信息的平台。网上就是有一些道德教育资源,但亲和力和互动不够,激发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认为还是聊天、打游戏更有趣和好玩。

(四)学生上网难以实施有效监控

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完全可以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很难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在网络上究竟受到哪些不良及有害信息的影响,以及究竟在网络上实施了哪些不正当的行为。这样就导致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日常交往行为的把握就不够全面准确,无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三、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讨

(一)明确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原则

1.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原则。网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战场,要利用好网络开展好思想道德教育。网下的道德教育是基础,要充分发挥好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技术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原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网络技术拓展新的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主动占领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与此同时,要给网络添加更多的人文色彩,使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提高。

3.自律与他律教育相结合原则。青少年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网络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接受和相关信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其行为的是非善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道德自律”。这就要求青少年在网络空间要积极构筑网上自律防线,养成“慎独”的习惯。自律不可或缺,他律也不可忽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建立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有所突破和创新。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二是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前要着重培养青少年上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三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告知青少年应该做和可以做的网络行为、不应该做和不可以做的网络行为。四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远离因沉溺于网络而导致的人际关系障碍、人格障碍等各种网络心理疾病,教育青少年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网络文明人。五是网络法律教育,使之了解我国有关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青少年网上依法行事,牢记网络文明公约,发表言论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等。六是科学文化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网络学习的意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三)渗透学科教学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中小学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语文、历史、地理等都是具有道德教育优势的学科,教师可以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通过网络来查找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所需的一些的理论成果、典型案例、事实资料,结合课程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美轮美奂的教学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形象、生动、逼真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增强道德教育的直观性,加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课后通过网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学生关注、讨论的热点和难点,据此,有针对性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家庭方面。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一方面,家长要学习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上网的榜样。另一方面,要对孩子文明上网进行教育引导和监督工作。对一些自制力比较弱的孩子,要规定上网时间和地点。

2.学校方面。一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独特优势,开设网络道德教育专栏等,弘扬主旋律,培育文明、健康、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二是着力建设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力度,掌握道德教育理论,又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社会方面。一是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青少年特色,满足青少年各方面需求,符合青少年“口味”的青少年网站。二是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引导。以传播正面信息为主,大力宣传各种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一批符合青少年特点、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新风的网络作品,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环境。三是严惩网络违规违法犯罪行为。对非法网站、违规网吧要坚决予以关闭、取缔,对不良及有害信息要予以屏蔽过滤,净化网络环境。

(五)制定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保证青少年文明上网的有力武器。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但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法律法规,青少年网络立法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了有效防止网络不良及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害,预防青少年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保护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合法权益,很有必要制定一部比较完善的关于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门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总之,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应该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措施,保障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充分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CNNIC“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光明网,2015-06-01.

[2]孙海燕.“网络红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5).

[3]严鸿雁.美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