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2-05-14 04:39:47
文本分析篇1

科尔曼的构想建基于对学科间壁垒的跨越,而音乐分析作为西方音乐研究的基石及最有效的方法论,本身就具备这种扩容性。当我们对音乐分析的方法及目的进行拓展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对音乐分析意义上的拓展。而这种拓展将改变那种以了解作品文本结构及作品构建方式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观察角度,将分析的目的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观察”延伸至对“作品意义的诠释解读”。这种以文本为中心向不断扩大的方式恰恰应和了科尔曼的学术构想――从一种方法论向外延伸,逐渐地吸纳各种其他学科的方法论,从而有效地消解各学科间的壁垒,对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更广阔层面上的融合,最终形成一种最具综合性的观察模式。同时这种观察模式因为其扩容过程中借鉴方法论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也使得音乐分析本身可以成为一门极具创造力的学科。

针对研究视角的发散与方法论拓展的尝试,在我国的学者中已经有不少先行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②。国外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音乐学”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体现,即 “以反思的精神重构西方音乐的历史;以批评的意识再思西方音乐史学的观念及传统;以文化的诉求重新审视音乐世界的价值与意义。”③在“新音乐学”的研究范畴中,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理论分析甚至超出音乐学学科的其他文化批评理论④都被借用到对音乐现象与音乐作品的观察之中,从而真正地融合为一体,构成了科尔曼所谓的“音乐文化批评”。

在这种趋势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构建跨学科音乐分析的重要性⑤。本文同样沿着这种研究视域之路前进,将选择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作为分析文本。在分析过程中尝试回应关于“柴科夫斯基的‘性取向’与其交响曲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质询,并进一步考察柴科夫斯基及其创作在广阔的文化背景映射出的“他者”形象。通过借用“酷儿批评”(酷读)的批评方式,完成对作品的重新定位,探讨作品中隐藏的“恐同情结”,由此完成对作品的意义重构。最后将以此为出发点,讨论科尔曼所谓融合“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及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化批评模式实现的可能性。

二、柴科夫斯基与“他者”意识

在研究的起点,我们首先借用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来明确作曲家创作特色的与众不同。“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宽泛地说,他者是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通过选择与确立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确定与认识自我,主体若无他者的对照,将完全不能认识和确定自我,“自我”与“他者”并非固定,而是一种相对性的存在:在他人的注视下,主体体验到了“我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是“为他”的存在。没有意识中的“他者”,“我”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确立。只有把自己投射出去,意识到那个想象中的“他者”的存在,才能确认“我的”存在。因此“他者”与“自我”可以自由地进行转化。

〖=DM2(〗(一)柴科夫斯基作为“他者”的四重身份

柴科夫斯基所处的正是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民族概念的崛起正是在“他者”意识的影响下催生的。在他人的注视下,主体意识开始确立,并由此形成了民族认同。当我们从“他者”意识的角度出发,会发现在柴科夫斯基身上存在着四重既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他者”体验。

1.俄罗斯民族的“他者”身份

俄罗斯民族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伊凡雷帝),并逐渐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17世纪,为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开始向欧洲靠拢。然而相对西欧来说,远处东方的俄罗斯始终都是一种类似“异国”的存在。而俄罗斯人同样也非常坚持自己不同于西欧的民族特性。自格林卡开始,俄罗斯作曲家就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化曲调进行创作,之后的强力集团更是将民族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同时代的柴科夫斯基自其创作的伊始,就紧紧跟随在格林卡之后,进行着将西方的音乐语言与俄罗斯精神相融合的工作。这种做法甚至曾被遵循德奥创作传统的安东・鲁宾斯坦与扎列姆巴所否定,不过却受到持有同样理念的强力集团的欢迎⑥。

2.“国际性”的作曲家

另一方面,虽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格,但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性又与强力集团不同。从强力集团同行们的角度来看,柴科夫斯基是具有很明显“西化”倾向的作曲家,似乎只有在他使用民歌的时候才展现出其俄罗斯性格。而柴科夫斯基认为民族性并不是音乐素材上的堆积,而是一种气质类型。他坚信“俄罗斯成分在我的音乐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民族要素在柴氏音乐里不是佐料,也不是可以塞进去的成分,而是其内在的性格。”⑦这种做法显然与强力集团不同,因此当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应用民族素材时,即得到强力集团作曲家的热情拥护(《第一交响》 《第三交响》),而当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缺乏明显的民族风格展现时,强力集团的同行们则显得十分冷淡。于是在坚持民族化创作的同行眼中,带有“西方”倾向的柴科夫斯基同样处在一种“他者”的位置上。

3.作曲家的身份与生活圈子

柴科夫斯基的家庭属于中高级公务员家庭,其父是矿山冶金工厂的中校级总督察。因此柴科夫斯基的成长之路早已被规划好:通过念法学院,在司法部谋到一个官职,并沉溺于社交生活等待升迁。对于这一阶层的人来说,音乐作为爱好被允许,作为职业却被耻笑。因此,当他辞去公职转向音乐时,他叔叔曾这么评价他的决定:“这个彼得!这个没出息的彼得!现在他又用他的法律官职换了一支风笛!”⑧身份转换使柴科夫斯基在同学亲友的圈子中变成了异类的“他者”。这种对职业的不认同虽然随着作曲家的声誉日隆而逐渐消失,却在作曲家的暮年形成了对其最严厉的“名誉审判”。⑨

4.不同寻常的性取向

与前面三个身份不同的是,这一重身份恰巧是作曲家不愿承认的。作曲家甚至在1877年为了拒绝这种身份而选择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在这段婚姻中,柴科夫斯基的反应表现出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异于常人。在柴科夫斯基婚后给其弟弟的信中提到:“……(我的妻子)她完全可以得到我那种哥哥般的爱,至于妻子的身体,对我来说已经变得极度厌恶了。”⑩而晚年的柴科夫斯基对于其外甥却十分亲昵,“他写给外甥的某些信件中,使用了只有年轻恋人之间才会使用的语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慕超越了柏拉图式的关系。”这种秘密对于身为公众人物的作曲家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极力隐瞒,这种压抑造就的孤独感是作曲家一生的病痛:“我一生都在苦于同社交义务抗争,……我很难解释,这种痛苦从何处而来。或许是已经发展成躁狂症的显现,或许是缺少同人交往的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恐惧感,不想向人展示我的本来面目”这造成疏离与孤独的恐惧感正体现出一种“恐同症”的病态。这种与他人情感层面相异的“他者”身份深深地困扰着柴科夫斯基,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压抑必然会在语言无法触及的音乐世界得以展现,由此形成其作品中悲剧感的来源。

柴科夫斯基具有以上四重“他者”身份,其一生正是一个不断确定与认识自我的过程。在他人的注视下,柴科夫斯基体验到了“自我”与“为他”的相异存在。在感知到被人注视的同时,明确“自我”的异类身份。而这种感知映射在其音乐创作中,以音乐为镜将其所感所思巧妙地展现或隐藏。在创作中,柴科夫斯基将“自我”投射出去,在音乐中意识那个想象中作为自我的“他者”,从而确立了比现实中更安全的“自我”存在。因此,对于柴科夫斯基“他者”身份的解读必然可以引导对其作品的观察,并完成对其音乐意义内涵的重构。

(二)柴氏音乐创作中的“他者”展现

作为拥有四重“他者”身份的柴科夫斯基,其音乐中体现出明确的异类特质。这种特质或与时代有关,或与个人有关,最终形成其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其交响曲创作中,“他者”意识在曲调写作、体裁甄别以及结构层面这三个不同风格侧面均有明确的展示。

1.与民族乐派相异的“民族曲调”借用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柴科夫斯基一直尝试在其创作中移入民族的成分:“至于我作品中的俄罗斯部分,……我常常在开始作曲时就有意找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民歌进行加工……同俄罗斯民歌相近的曲调与和声的主要渊源”在其交响曲创作前四首中加入诸多民族元素。然而在柴科夫斯基引用民歌曲调中,原汁原味的并不多见,更多是以城市变体的形式存在。这表现出柴科夫斯基独特的创作倾向:一种并非区别,而是以相互融合为主的倾向。这种创作倾向可以理解成是由于柴科夫斯基的“他者”意识而造成的潜意识中的选择,他在不自觉中尝试回避对立,选择融合。

2.对特殊体裁陈述类型的偏爱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最大特色是将生活性的圆舞曲植入了交响曲:“柴科夫斯基从《第一交响曲》开始就对圆舞曲情有独钟,到《第六交响曲》还对它痴情不改,在此方面登峰造极的《第五交响曲》,四个乐章中竟有三个使用了圆舞曲!……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之所以不同于他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把圆舞曲的语言交响化,再使它和交响曲融合起来。……把生活化的圆舞曲植入至高无上的交响曲,多少可以缩小它们和柴科夫斯基所关心的听众之间的距离。”在柴氏的交响曲创作中,大量应用圆舞曲体裁,而作曲家的目的或可做更深层探讨。圆舞曲本是社交舞曲,在浪漫作曲家的努力下,将之移植到大型音乐作品中。自韦伯开始到肖邦,完成了圆舞曲浪漫主义音诗化的转化。在轻歌剧与管弦乐作品中,圆舞曲则往往作为极富特征的场景性体裁存在。在柴科夫斯基之前,圆舞曲在大型管弦乐套曲的出现一般对应舞会、抒情、诗意化的形象,而柴氏对于圆舞曲的应用则远远超出了这种范围。可以设想,交响曲作为一种大型复杂体裁,带有男权或父权的象征;而圆舞曲则以柔情著称,充满女性化的特质。柴氏的做法,恰恰借用圆舞曲对交响曲进行软化,从而使一种完全男性化的体裁特质变得趋向中性。

3.对传统结构形式的谨慎拓展

柴科夫斯基对于传统父权象征的交响曲的改造不仅仅在于插入圆舞曲,同时还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更改置换。但柴科夫斯基向来认为自己缺乏对于形式的把握:“我并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却常常苦于缺乏驾驭形式的技巧,……你可以发现,各个部分的结构很松弛,总可以看出其中的间隙”。因此他对形式的拓展呈现出局部与整体的不协调:一方面是内部的频繁修饰,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符合常规。在局部主题构建方面,柴科夫斯基因无法适应德奥古典交响曲的主题结构形式,而在其创作中发展出一种新手法:放弃德奥古典式的主题陈述模式,而采用在主题内部进行展开再现的拓展模式,由此形成类似三部性结构的特征。这种创作更好地适应了作曲家对于旋律性以及感情表达的需求。但在整体乐章分布方面,柴科夫斯基只在《第三交响曲》中审慎地使用过五个乐章,而随后接下来的三部交响曲写作又退回传统四乐章框架之中。因此就结构层面的拓展来说,柴科夫斯基相当谨慎。他并没有意愿去破除传统的形式,或者说他宁可隐藏于传统之中,在细节中展现自己的特性与不同;又或者这正是其拒绝“他者”身份,遵从社会权威的一种展示。

三、《第四交响曲》:音乐文本分析

在明确柴科夫斯基的“他者意识”后,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一部特殊的作品――《第四交响曲》。我们将从“他者”角度完成一次跨学科视域的分析观察。在分析中,我们将借用一种在文学、戏剧批评领域已广泛应用的“酷读”视角进行观察。

所谓酷读,即酷儿阅读,是基于酷儿理论的一种批评方式。而“酷儿”其实是Queer一词的音译,原意为“异常的,行为古怪的”,它被长期作为描述同性恋者的贬义词汇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酷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酷儿”开始具备了新的意义。在一种自我赋名的过程中,“酷儿”成为一种开放、反归类的“类别”。首先应用在性别特征领域,着力定义一种流动性:女/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易装者、虐恋者以及认同并践行酷儿理论的异性恋者。随后这种定义扩大至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而在文学批评中形成独特的批评视角――“一种拒绝被定义,提倡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及弹性化的理论视角”,也即“酷儿是所有与常规、法理和主导观念不符的东西。它不必然特指任何东西,是一种没有实质认同……(酷儿)描绘了一个可能的视界。这一视界的确切限度和具体范围原则上不能够预先划定。

既然酷儿本身拒绝一种规范教条的定义化描述,因此当它被应用至批评领域时,也缺乏一种明确的应用方法论。而“酷读”式的批评的本意正在于此:并不是为了定义“什么”,相反正是为了定义“不一定是什么”。因此当对文本进行一种酷读式批评时,更主要的是强调对异性恋思维所看不到的主流经典作品中的酷儿印迹与另类潜能的披露和挖掘。其中最主要的是:1.探寻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特殊范式。发现被历史、传记隐藏或“清洗”掉的同性恋作家的作品,并发现其中的特殊文学主题及创作技巧以及作为一名异性恋世界中的同性恋者的独特视角。2.探讨此类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意义。观察作品中有可能存在的隐秘的对传统思维的反叛与抗拒,继而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作品进行意义上的重新定义与解读。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以《第四交响曲》为界。《第四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部获得国际承认的交响曲。作品创作的1877年适逢作曲家经历失败婚姻,同时也开始了与梅克夫人通信。作曲家对这部作品十分偏爱,在与梅克夫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作曲家为这首作品写作的详细文字说明。而关于作品的最终走向,作曲家做出了如下解释:“活下去毕竟还是可能的”。这些文字指示给分析者以指引,在大多数的评论文章中,都肯定了这一交响曲所呈现出的勇气与乐观, 也即“到人民中间去”,利用群体力量来压制个人痛苦。

然而苏珊・麦克拉蕊在《阴性终止》中给出了完全反常规的解读。她认为第一乐章中,作为主部主题的男性被象征父权的引子与象征女性的副部所挟持甚至是统摄。麦克拉蕊对“疏离感”的叙述否定了这部作品官方意义中的喜剧性。但在其论述中并没有针对她的诠释给出更多的分析例证。而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在乐章结构、主题构建、调性设计方面都具有十分特殊的写作模式。这些都可以作为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的有力佐证。而这种佐证将指向两个问题,即作曲家本人的说明是否不容置疑?对这部作品的意义解读是否可以存在多种可能?

(一)乐章结构的模糊性

这部交响曲采用古典交响曲标准的四乐章结构模式。从整体结构来看缺乏新意,然而在每一乐章内部结构构思却十分精巧。四乐章构成一种结构联缀体:体现一种结构形态从模糊到清晰再回归模糊的状况。

这种模糊性首先出现在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整体结构为带引子、尾声的奏鸣曲式(图1)。其中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的动机都十分明显。但因为主部、副部、引子三主题的不断穿插致使全曲结构趋向混乱。

由于主部材料反复出现, 134小节处模糊了副部,使这部分出现“副部/展开部I”两种可能性。而217小节主部调性变化则让人迷惑,从而使作品类似在294小节倒装再现。由此,以段落划分,整个乐章更类似一个ABCABC的有序自由曲式。同时奏鸣曲最典型的调性服从在这一乐章中并不明显,这也削弱了第一乐章奏鸣曲结构的特质。

第二乐章至第三乐章体现了结构上的清晰性(图2)。两乐章均采用复三部曲式。其中第二乐章在结构上稍有变化,整个乐章结构为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但是与A部分的双重二部式不同,再现时,这一部分变为三部性,且最后的a主题基本趋向消散,从而形成一种两头结构上的不均衡。第三乐章则是非常平衡的结构形态。

第四乐章在清晰的基础上,重新展现出一种结构上的模糊(图3)。乐章采用变奏曲作为结构主体,又通过a、b主题插入造成回旋原则的混合,由此第四乐章具备混合曲式的结构特色。

整体四乐章结构上模糊―清晰―模糊的顺序组成了全曲情节的连贯。第一乐章通过引子、副部不断对主部施加影响,造成主部主题不断游移出现,从而使奏鸣曲结构模糊。这种模糊在第二乐章得以继承,同时开始趋向清晰。第三乐章的清晰构成了一道明显的分界,展现由混乱至清晰的转向。第四乐章借由单主题变奏形式展现清晰,同时附加主题的插入,使结构重新模糊化,最后第一乐章引子材料引入,使四乐章构成一种“循环”模式,全曲成为统一连缀的结构连续体。这种连贯性在主题构建与调性安排的合力下形成隐喻意义。

(二)主题构建的同质性

麦克拉蕊将第一乐章中的三种主题形态分别赋予“强硬父权” “犹豫男性” “诱惑女性”的形象定义。依据作曲家宣称的第一乐章引子动机是全曲的胚芽这一说法,可以发现,三种主体形态的确存在一种同质性的特质。

引子动机(或称命运动机)由三种不同形态的音乐进行方式构成。x素材为同音反复三连音节奏形态,y素材为上行三音进行,z素材为下行三音进行。y、z素材中均包含小附点节奏型。这三者正是全曲主题的基本发展动力核心。

主部主题十分另类,作曲家特意标注“圆舞曲”性格用以区分传统奏鸣曲中的主部主题形态。此主题陈述后衍生成具有三部性特征的庞大段落。其中同样具备引子动机的三要素(谱例2、3)。

同时主部主题的陈述虽以bA大调为核心,但因为添加了12个半音,从而使调性不稳固。在主题陈述之后,x素材不断出现尝试帮助其矫正这种调性的模糊。因此,整个主部主题其实包含了引子的全部素材,其实是引子动机的转化。谱例4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同样由两种要素混合构成:一种以频繁的小附点为主要形态,同时还有连绵的下行旋律线条隐伏其中。副部主题中同样包含引子动机三种素材,因此副部主题同样来自引子动机。它与主部主题本为一体两面,或者说是一种行为的两种不同选择。

谱例5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同样帮助主部主题确立调性。在副部主题引导下,主部主题的调性逐渐明确在B大调,并转化成一段相对稳定的进行曲旋律。随后是引子动机对其进行干预。引子动机的进入及与主部动机的展开构成展开部的中心。第230小节,主部主题被打回原形。随后是主部主题与引子的追逐段落,在针对调性的矫正过程中,283小节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明确。

副部主题再现,调性服从F大调,并引导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确立。尾声中以弦乐震奏出现主部主题,回到最初调性不稳定状态。这是主部的真正再现,同时也宣告整乐章其他两主题尝试帮助其稳固调性的失败。

第二乐章的主题同样包含了引子的三种元素:Aa主题中y素材,Ab主题则包含x、z素材。B段主题则显然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存在血缘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第二乐章其实是对第一乐章的延续。中部B主题在混合舞蹈性因素后调性趋向稳定,正是第一乐章调性稳固失败的延续,同时也是对第三、四乐章的预示。

第四乐章同样可以看到引子主题的变形。欢庆主题与民众主题都包含引子动机的要素。而作为主要变奏主题存在的民歌《田野里有棵小白桦》,如果仔细分析,也能在其中找到引子动机的影子。

谱例9第四乐章 《田野里有棵小白桦》主题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在主题构建方式方面存在同质性特征。全曲主题基于同一引子动机构成。第一乐章引子、主部、副部虽性格各异又彼此同质。这种构建方式的同质性正是作曲家个人不同心理侧面的展示。主题的同质性昭示一种自相矛盾的痛苦。第二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间的关联是全曲整体情节连贯性的有力佐证,对民歌曲调的借用与融合则暗示随后三、四乐章的发展方向。第四乐章中民歌主题与引子同样构成同质性存在,一方面民歌与“命运”迫力同质,是一种社会权力描述。同时这种迫力来自于自身矛盾的持续与不可和解。

(三)调性设计的隐喻性

第一乐章调性发展脉络,是引子与副部双方面对主部进行的调性矫正过程以及矫正的失败。引子是明确的bA大调,它不断地强制矫正主部主题,希望能帮助其确立调性。主部主题因为添加12个半音而调性模糊。副部旋律一直稳固在bB音上,类似bb小调,随后转为同主音bB大调与bC大调/ba小调(等音代换为:B大调/# g小调)。因此,副部调性具有明确稳定的B/bB音核心。主部在二者争执下选择二者之间的折中F大调,但尾声中受到引子干预,最终退回开始时调性模糊的状态。

第二乐章是进一步矫正以及融合的过程。Aa主题延续B/bB音核心,以bb旋律小调构建。依靠旋律调式的模糊性延续之前的不确定感。Ab主题以f小调/bA大调进行干预。中段B主题,再次选择折中d小调陈述,市井旋律歌调保持了调性与旋律的稳定。再现中Aa主题与B/bB音核心也最终消散。

第三乐章在F大调与A大调中转换,通过F大调完成了与之前d小调的关联, A大调则形成了自第一乐章至第三乐章的调性连接。从严厉的bA大调转换至明亮的A大调。正是幻想中希望的表达――命运的迫近会在民众之中软化或改变。

第四乐章是最后的矫正过程。整个过程并不顺利,通过三次确立才将主题从b小调确立至F大调。第一次转化中,欢庆主题为F大调,而小白桦主题则再次出现在B/bB音核心上。第二次转化,小白桦主题与欢庆主题调性趋向一致,但仍在F/f调游移。直到第三次转化通过bA大调的逼迫,民歌主题最终在F大调上确立。

全曲的调性设计就此构成了一种隐喻的叙事过程。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调性模糊一直存在。引子与副部尝试帮助其稳固调性,但都不成功。这种主部主题调性模糊可以为理解主人公某种特殊心理取向的无法纠正。因此这种“缠绕及矫正”并非来自外界的压迫,更多在于自身识别的困难,针对“自我”的无法明确定位。第二乐章中依旧延续了第一乐章“尝试―干预―放弃”模式。最后调性的明确可以看作是心理层面的调整与放弃。当民歌旋律确定调性时,音乐内容从内心转向外部世界,并连接了第三乐章蒙太奇式的音乐形象。A大调显然是一种幻想中的和解。而第四乐章的三次矫正,则在现实层面陈述矫正过程的困难,最终虽然看似完成了F大调的确立,但这种“确立”最终仍在一种强力干预下完成,其实回到了第一乐章展开部最后的状况之中。这也隐喻了实际上这种矫正或是定位无法成功。

文本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16-02

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 “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2]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往往会因过分注重翻译目的而背离原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概念。

“功能加忠诚”理论是诺德针对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提出来的。曼塔里认为文本只是实现交际功能的工具,它必须完全从属于其目的,由此,她认为在翻译中目标文本可以完全脱离源语文本。然而,诺德对此并不认同,她认为“没有源语文本,就没有翻译”[2]。诺德注重对源语文本功能的分析,认为译者在了解源语文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将该功能与委托者所要求的目的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预定的功能相比较,去除掉源语文本中那些没有用的成分”[2]。尽管“功能”对翻译过程起决定性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去原文,译者还应该对目标文本的环境负责,对翻译的发起人和受众负责,译者的这种责任就称为“忠诚”。

二、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不同的翻译目的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能够帮助译者理解源语文本的功能及特点,该模式能够同时为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语篇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该模式注重源语文本的分析,而原文分析包括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

(一)理论基础――语篇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

语篇语言学又称 “‘语篇分析’或‘篇章分析’”[3],其核心思想“语篇是一种交际活动,可以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因素来实现”[2]也是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通常发生在交际情景中和语言单位基础上,诺德将此处的语言单位称为“文本”: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

罗伯特・博格朗和沃尔夫冈・德雷斯勒将语篇称作“交际事件”[4]。作为交际事件,其必要条件是情景,情景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至少两个交际参与者组成,他们能够并且自愿为某一目的借助语篇彼此交流。语篇是一种交际行为,因此,交际功能不仅是语篇的基本组成成分,它还能决定语篇的生成。

赖斯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她的翻译导向的文本类型理论,在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的基础上,她区分了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诉求文本。赖斯和弗米尔注重以功能为基础的文本类型,他们认为通过将源语文本归入某种类型的文本,译者可以决定在目标文本中要实现的功能对等层级。事实上,只有在译文目的要求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实现对等的前提下,文本类型才能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源语文本分析的要点

交际功能决定文本性,而文本的语义和句法特点都应该从属于交际功能。只要能实现交际功能,接受者甚至可以把语义不连贯的话语当作文本。原文中交际情景的因素决定交际功能,这些因素是文外因素。此外,与文本直接相关的因素是文内因素。

概括说来,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中源语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文本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

分析文本发送者信息在于获知发送者意图。发送者意图决定了目标文本的结构、内容及形式,此外,它与忠诚原则有很大关联。由于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接受者的情景往往不同,在翻译中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也格外重要。文本媒介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总的说来,文本媒介决定了接受者对文本功能的预期。交际场所包括文本创造和接受的场所。语言在用法和规则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历经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交际时间的分析也有必要。在原文分析中,译者需要对比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制作的动机,从而找出动机的差异对翻译决策的影响。文本功能因素分析文本试图实现的交际功能,由此,译者能够理解源语文本特有的功能,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除了文外因素,原文分析还包括文内因素: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

“赖斯用一个问句囊括了主题和内容两个因素:文本发送者讲了什么?”[2]前提在此处指语用的或情景的前提,说话者往往假定一个前提条件,并且认为听话者清楚它。文本构成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有章节或段落等,而微观结构通过句法结构、词汇衔接和超音段特征来标识。非语言因素包括面对面交流中的副语言成分(如手势)和书面文本中的非语言成分(如图表和商标),有时,非语言因素在传递信息时甚至比语言文本更有效。主题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汇的选择,而词汇又反映了文本的意向性、读者取向和文本功能,此外,词汇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句型结构的分析包含“句子的建构和复杂性、主句与从句在文本中的分布、句子长度和为保持文本连贯性的连接手段”[2]。在书面文本中,超音段特征由斜体、加粗体和括号等视觉方式表现出来;在口头文本中,超音段特征由调位强度、转调、音高和响度的变化等听觉方式表达。

三、实用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诺德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是着眼于译员培训的,该模式以功能理论为基础,对于“译员培训最有应用价值的三个方面是:翻译纲要、源语文本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2]

“翻译纲要”来源于德语bersetzungsaufrag,亦可译成“翻译任务”或“翻译指导”,它多含有职业翻译的意思,指翻译发起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翻译纲要应该明示或暗示地包含以下内容:预期的文本功能、 译文接受者、文本接受时间及地点、文本媒介和文本制作或接受的动机”[1]。译者只有清楚地分析了翻译纲要,才能了解翻译目的,从而做出相应的翻译决策。

原文分析可以决定翻译的可行性、原文中的哪些信息与预定的译文功能相关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此外,对原文功能与翻译目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决定原文中哪些信息应该保留,哪些要根据译文的功能进行调整。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翻译问题,诺德认为在翻译教学中,首先应该区分翻译问题和翻译困难,翻译问题是客观的,与译者的翻译能力和工作环境无关,它包含“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2]。翻译困难是主观的,取决于译者个人的知识能力、翻译目的及翻译工作条件。在翻译教学中要对翻译问题做系统的研究,通过让学员在翻译过程的最初阶段认识到翻译问题,该模式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模式》非常重视源语文本的分析,因为作者认为原文分析能够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提供依据。然而,译者在职业翻译中要根据翻译纲要选择翻译策略。如果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功能相同或一致,对原文进行详尽的分析很有必要,但是倘若不同,既然译者往往是根据译文功能选择翻译策略,为什么还要求译者如此详尽地分析原文及其文本功能呢?此外,在处理原文和目标文本的关系问题上,诺德主张遵守“功能加忠诚”原则。可是“功能加忠诚”原则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若原作者的意图与翻译发起人的要求相同,这条原则便也可行。但是,“当译文目的与原文目的不同时,译者该忠诚于翻译发起人还是原作者或读者呢?”[5]

四、结语

作为功能翻译界的领军人物,诺德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翻译观念的影响。诺德支持目的论,但是又不完全赞同弗米尔的观点。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然而这似乎给予了译者太大的自由,因此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来限制译者的自由度。虽然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存在些微缺陷,但是正如《模式》中的绪言所说,该模式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它是非常笼统的,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文本分析,因而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文本分析;二是它又是非常具体的,可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翻译问题。”[2] 所以该书对职业译者及翻译学生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翻译教师及翻译研究者也有参照意义,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6-78.

[2]Nord, C.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2nd ed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10-167.

文本分析篇3

【例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关于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

郭新民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大众消费文化风起云涌,价值观念多元共存,“文化快餐”挤占主流,整个社会文化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诗歌更是备受冷落。不少诗人滑向了迎合世俗生活趣味的境地,使得诗歌的生存窘境日益凸现。一些诗歌创作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诗歌具有的那种诗意的光辉,那种圣洁与崇高感基本消失殆尽。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样创作出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诗歌作品,就成了当代诗人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历史上,诗歌从来不以封闭为主流,都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无论哪个历史时期,诗歌都具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诗歌的主题能否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浓郁的时代特色,是关系诗歌生命力的关键。纵观世界诗歌发展史,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圣经》、《神曲》、,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都是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文明精髓的结晶,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智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曾说过:“我身为诗人的义务,不只是在散布蔷薇花的清香,调和音律……也歌颂着人类与工作的联结感。”这种“联结感”就是诗人对时代的把握和对社会的责任。诗歌要关注时代,贴近现实,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要重点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对处在时代前沿、风口浪尖上重大事件等及时准确的反映和把握。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一个诗人,无论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关心,用真诚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和谐或者不和谐的音符,并行之于笔,发之以声,呼之以情,动之以性。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写作,风花雪月无病,只能是肤浅的、粗糙的,它无法代表一个时言。如果我们对自身所处的时代都不了解,我们还能代表谁来说话?我们的诉说又有谁来倾听?通常来说,诗人只有把自己拥有的文化背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够打牢自己真正厚实的艺术根基。同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就必须能够用超凡的思想觉悟和洞察社会的慧眼去观察了解现实世界,发掘内涵,发现本真,然后将自身的感受体悟艺术性地、卓越而超凡地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

诗歌的时代特点与时代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具有高昂格调的诗歌受到群众的欢迎,有利于人心的和谐与凝聚;那种萎靡不振、格调低俗的诗歌往往是灵魂和精神的腐朽剂,以及文化走向没落的催化剂。我们所鼓励的优秀诗歌应该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关注时代与社会进步,以优秀的作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并努力成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者。

(选自2009年第9期《诗选刊》,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作者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即“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诗歌更是备受冷落”,并对当前的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B.第二段作者以中外名著名篇为例,如剥丝抽茧般论证了分论点“文章何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要关注时代,贴近现实。

C.文章第三段,紧紧围绕“用真诚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和谐或者不和谐的音符,并行之于笔,发之以声,呼之以情,动之以性”展开论证,分析深刻。

D.最后一段,作者再一次从正面总结了文章,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收束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C

解析:论述文以议论为主,通过事实材料、引用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某个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赞成成什么或反对批驳什么。

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从本文的标题看,“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表明了论述的范文,并不是中心论点。

其次要抓住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部分,或归纳于文章末尾部分。强调的是,并不一定在开头一段或者最后一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本文的中心论点就不在第一段,而在文章的第二代,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A、B两项全都错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僵化地认为论点在文章的第一段。

第三是论证,也就是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效果等。论证的思路一般是先提出论题、概述议论范围,或点明中心论点、交作目的;然后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和分析;最后或归纳论点、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做法。如上文第三段,就是先提出分论点,然后进行分析。

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构模式。上文就是总-分-总结构。D项的作用是总结了全文,但表述不全面,不单是“从正面总结了文章”,还有反面总结。

【解题总结】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抓住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点:按逻辑思维划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按篇章结构划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文章开头提出“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文章中间部分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结尾从“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和“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两个方面总结了全文。

其次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1.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包括:

⑴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⑵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

⑶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

⑷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

⑸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2.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3.注意文中的标点,特别是分号。

4.注意文中表达方式的变换。

5.注意语句间的联系,看其是否围绕同一中心话题。

6.要密切关注各段的开头句和结尾句。它很可能是该段的分论点,即使不是分论点,也起着引领或者总结本段的作用。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的“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等,都是各自段落的中心句。

【强化训练】

阅读文字,完成1-3题。

纸寿千年 墨韵万变

刘仁庆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非常好地概括出了宣纸的特色。宣纸润墨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古人云:落笔宣纸,墨分五色。这里说的“墨分五色”是指墨色在纸上的丰富变化,《历代名画记》解释是“浓、淡、干、湿、焦”。画家则要求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要能适应画家的创作意图,即浓墨处新鲜发亮;淡墨处层次分明;湿墨处淋漓尽致;干墨处刚柔相济;焦墨处挺拔传神。

以科学的手法加以研究则会发现,宣纸的润墨性之所以好,首先在于其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这种纤维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不大一样,除纤维的规整度好、柔软适度之外,尤其是经自然干燥以后,青檀纤维细胞壁会发生收缩,出现了许多与纤维平行排列的“皱纹”;另外,“皱纹”中还积留着不少自然形成的碳酸钙微而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深藏在青檀纤维内的碱性的碳酸钙微粒,既能提高吸附墨、水的能力,又能起到中和作用,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宣纸的润墨性还与纸本身含有的青檀纤维量以及它的变形状况有关。当纸面吸附墨、水以后,扩散的纵横向之比、吸墨的深浅和浓淡分明的层次感,主要依宣纸的品种和纸的“陈化”时间来决定。故有经验的书画家常用的是特净皮或净皮宣,并且不用当年买来的新宣纸而用陈年宣纸,以利作画时发挥润墨性的功效。

历代的许多书画珍品借助于宣纸才能保存和流传下来,所以有着宣纸“纸寿千年”的说法。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呢?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花了4年时间,对宣纸等7种不同的纸张进行了老化对比试验。结果测出:新闻纸的寿命是150年左右;书写纸的寿命是400~500年;铜版纸的寿命约为700年;宣纸的寿命高达1050年,而且这个数值还是下限。

为什么宣纸的寿命如此之长?通过电子显微镜、酸碱性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其中的秘密。首先,青檀纤维与木材纤维、竹子纤维不大一样,它的均整度高,同时纤维圆浑、细胞壁上皱纹分布均匀,皱纹内积留的碳酸钙微粒也助于其延寿。再者,宣纸的加工工艺处理条件温和,使纸内纤维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制作时较少接触金属的器具,故纸中所含金属离子极少,不易引发其他化学变化。同时,纸内的碳酸钙含量有时高达7%~10%,使宣纸呈中性至弱碱性。这样即使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也不会诱发出变色基团或者受空气中酸性分子的破坏。

(选自2010年第2期《百科知识》,有删改)

1. 下列对于“墨韵万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墨韵万变指墨色在纸上有浓、淡、干、湿、焦五种颜色。

B. 墨韵万变指落笔宣纸,墨色会在宣纸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化。

C. 墨韵万变指水墨在宣纸上得变化能适应画家的创作意图。

D. 墨韵万变是指根据墨的变化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晕染技法。

2. 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作者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即中国宣纸的特点“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并分析了什么是“墨韵万变”。

B.第二段主要分析了宣纸的“墨润性”为什么这么好的原因,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C.文章第三段,作者论述了宣纸“纸寿千年”的原因,并和其它的纸张进行了对比,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从总体上看,文章是典型的论述文结构,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说法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宣纸寿命长的特点,而且突出了墨色在宣纸上丰富变化的特点。

B.宣纸墨润性好的主要原因是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的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大不一样。

C.宣纸的寿命最高可达1050年,所以我们不难解释历代的许多用宣纸创作的书画珍品能保存下来的原因。

D.青檀皮纤维细胞壁上分布均匀的皱纹内积留有碳酸钙微粒,加工工艺处理条件温和是宣纸寿命长的真正原因所在。

答案:

文本分析篇4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文本分析篇5

一、典型造价对比分析

为确保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河北省电力公司根据工程设计、典型造价推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实施方案,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

(一)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实施方案

1.挑选工程项目。在2007年已完成竣工决算报告的工程项目中,挑选采用与典型设计方案相同或近似的沧东站、西石输电线路等14个工程项目,确定为典型造价分析项目。

2.收集基础资料。在收集整理国家电网公司典型造价资料和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的同时,向工程项目单位收集工程批准概算书、施工图、结算单等工程基础资料。

3.分析流程。按变电和线路工程两部分分别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了解工程基本建设规模,根据建设规模从典型造价中相应选取基本方案;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规模差异确定典型方案中需要增减的子模块,将典型设计方案通过增减模块调整到与所选工程规模一致,典型造价随之作相应的调整;最后将工程的决算金额与典型造价对比计算差值,针对差值分析原因。

(二)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结果

虽然实际分析项目较多,但由于项目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并未加权平均,仅将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工程列示。由于改扩建项目未颁布典型造价,所以改扩建项目未分析;由于110kV工程典型设计方案与省公司目前设计方案差异较大,所以未与典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35kV、10kV工程由于国家电网公司还未颁布典型造价,所以也未与典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500kV-220kV变电、送电工程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500kV变电工程(表1)。该500KV变电工程,建筑工程费较典型造价减少219万元,降低8%,主要原因是:站区排水减少126万元,进站道路减少109万元,站外排水减少30万元,站外电源减少22万元,外购土方增加70万元。

设备购置费减少1477万元,降低8%,其原因为设备招标价格比典型造价中低。

安装工程费增加296万元,增长20%,主要原因是:工程铜接地增加224万元,电缆材料及安装费增加72万元。

其他费用减少917万元,降低26%,主要原因是:征地费比典型造价少600万元,大件运输减少200万元,预备费较典型造价少110万元。

2.500kV送电工程(表2)。该500kV送电工程材料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跨越塔和转角塔多,铁塔、基础混凝土材料消耗比典型造价中高。

安装工程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铁塔、基础混凝土和架线跨越安装工程量比典型造价中的设计量大。

其他费用增加的原因为取费基数增加引起的费用增加。

3.220kV变电工程(表3)。该220kV变电工程建筑工程费较典型造价增加72万元,增加7%,主要原因是:该工程为500米深井较典型造价按深井泵坑增加99万元,电缆沟比典型造价增加46万元,建筑物比典型造价减少73万元。

设备购置费减少284万元,降低6%,其原因为设备招标价格比典型造价中低。

安装工程费增加397万元,增长54%,主要原因是:该工程力缆10.2km、控缆54km,典型造价中力缆9km、控缆41.5km;材料及安装费增加。

其他费用减少592万元,降低35%,主要原因是:征地费比典型造价少180万元,预备费基本没有使用比典型造价少292万元,管理费结余80万元,技术服务费按招投标结余40万元。

4.220kV送电工程(表4)。该220kV送电工程材料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线路铁塔和基础混凝土用量比典型方案高,工程材料费用相应高于典型造价。

安装工程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线路铁塔和基础混凝土用量比典型方案高,费用相应高于典型造价。

其他费用减少的原因为:建设场地费比典型造价少,预备费基本没有使用比典型造价少,管理费结余。

(三)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差异及主要原因

工程竣工决算与典型造价、批准概算差异见表5。

汇总各工程项目分析结果,差异主要原因为:

1.随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提高及对环境、土地的重视,工程建设标准及设备水平逐步提高,增加了工程造价。主要表现在国网公司提高了电网运行与建设的安全标准,增加了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费;防污等级要求提高,绝缘配置水平提高,增加大量防污措施费;户内变电站、电缆的应用逐渐增加;变电站出线规模越来越大,GIS设备逐渐增多,均引起工程造价上升。2.设备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增大了工程建设投资。铝材、钢材、铜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变压器设备价格上涨,输电导线、塔材、电缆、接地网等价格也随之上涨,集中规模招标节省费用远远不能弥补设备、材料价格上涨份额,导致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工程投资。3.工程实际情况与典型设计理想状态差别较大,工程量和材料消耗增加,导致工程投资增大。由于典型造价是建立在理想施工状态下,具体工程项目由于实际地理条件,铁塔、基础混凝土和架线跨越安装工程量较典型造价中的设计量大,材料消耗高,造成安装工程费的增加。

4.征地成本提高,导致工程投资增大。征地成本不断提高,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架空送电工程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增加较快,工程旧有设施拆迁补偿量多,使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5.典型设计及“两型一化”变电站的推广,从设计源头阶段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6.虽然政策性取费呈上升趋势,但各项目单位大力控制基本预备费使用额度,抑制了其他费用的增长速度,控制了工程造价。

二、输变电工程标准成本

河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标准成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500kV-11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在国家电网公司典型造价基础上,结合河北南网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条件等情况,根据目前河北省电力公司常用建设规模,参考近期的输变电工程实际造价水平,采用2007年底设备材料招标价格,考虑对比分析和施工成本分析结果,考虑建设场地征用及青赔费用影响因素,确定了各电压等级标准成本,各电压等级分变电、线路明细如表6。

标准成本调整系数如表7。

单位标准成本与典型造价、批准概算、现有工程财务决算比例如表8。

三、进一步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推行工程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针对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围绕影响工程成本的电网规划、可研前期、设计管理、招标管理、工程实施及结算、竣工决算等主要环节及因素,进一步加强输变电工程成本全过程管理,实现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使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强初步设计深度,提高工程成本可控率

初步设计是实现工程成本可控率的重要基础。目前设计单位完成出初步设计文件工作,通常存在套图、对工程实地考察不到位的现象。这使得工程设计变更多、工程规模变化大等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要达到输变电工程成本闭环控制及管理的目的,就要从加强初步设计深度入手。

(三)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非物资类招标工作

要制定公司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工作流程和评标标准,规范工程建设非物资类招标工作。

(四)加强实际工程成本的控制

文本分析篇6

(1)缺乏市场观念,只求效率不求效益。按成本习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属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成本,在业务量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无关而保持不变。这样,企业通过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产量,从而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此,产量越高,企业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就越高。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形成了偏好“产量”不重“销量”的思维误区。

(2)对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认识片面,忽视成本效益原则。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形成了需求拉动型经济,企业需要以销定产,以需定产。市场的总需求规模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具体到品种,却出现了需求个体化的细分趋势。因此,企业生产必须不断注意到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新需求,投入可创利的成本,设计开发出适应、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功能越多质量越好,销路越好;但是,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其中会出现一些重复或多余的功能,而这些功能若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话,高成本带来的高价格反而会抑制消费需求,企业可能会得不偿失,成本管理失效。所以,企业不能为了片面迎合消费者对功能的差异化需求,而忽略了消费者对价格的差异化需求,不惜工本设计和开发高成本的多功能产品。而应该把设计的目标转变为消费者需要的合理功能,以及实际购买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成本效益比。

(3)单一的成本控制范围。成本管理发展至今,已成为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但是,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从班组成本到邯钢的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化到责任成本,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尽管有许多企业存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思维,但是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中,降低成本的着眼点往往仍停留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核算仅核算生产制造成本,忽视了设计阶段、销售阶段的管理成本、资金成本、服务成本等;成本控制与分析也仅仅以制造成本为资料来源,远未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4)成本的内部控制弱化。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往往偏重于依赖审计来揭示舞弊和违纪,而事前、事中控制环节比较薄弱,例如各责任中心没有规范和明确,管理层次、管理权资不是很清晰,导致成本的内部控制比较混乱、无序。

2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着种种问题,要深化企业改革,使我们的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化、全球化竞争,必须加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

(1)实行成本管理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我国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缺乏市场观念,重效率轻效益的状况较多。而对一个企业而言,效益才是根本。市场是效率(成本)与效益(价格)关系的连接点。

①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转变思维,树立成本管理的市场观念,正确看待效率与效益的关系。②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加强市场预测与分析,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同时要注意设计开发功能的多样化问题,以防片面追求多功能,而忽视了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建立起能对多变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的,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并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和待售数量,减少甚至消除存货的积压,从而使各种成本与费用得到真正的持续的降低。

(2)健全成本控制体系,降低系统成本。

建立了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确定了降低成本的途径,还不能说成本管理工作已经完成。因为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充分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成本控制体系,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搞好。

在成本细分过程中,根据单项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再运用投入产出等现代管理方法,从源头上抓住重点成本项目,进行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员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责任成本控制目标。由于成本量化到人,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自觉做到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挖掘潜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样,也使每位员工均受到上一级管理者的约束监督,从上到下形成企业内部责任成本控制网络。

成本动态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准确及时收集到成本的动态信息,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措施如下:①消耗指标做到“日清月结”,由成本核算员负责核算和归集本单位的产品成本,然后通过公司内部的微机网络信息中心传递;②定期召开成本攻关协调会,及时通报情况,分析成本控制中发现的问题,然后对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采取措施。

(3)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正确核算体系。

由于企业成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企业成本都是以不断变化着的数字或文字的形式在财务上加以体现。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必须是由财务部门在企业各单位的协调下,形成对整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成本形成的环节进行控制分析,从而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但是当前有许多企业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片面地强调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单靠财务部门是难以进行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必须靠企业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也必须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因为成本的管理过程牵涉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成本的核算,不仅包括车间成本的核算、班组成本的核算、也包括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费用的核算。这就不难看出,成本的管理也应该是企业的管理、全员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

(4)注重信息化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利用的信息很多很复杂,更新也比较快,光靠人脑已经难以应付。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尤其是成本预测与成本分析,有时必须依靠一定的电子信息系统才能有效完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企业资源管理(包括成本管理)方面的软件更新换代也日益频繁;随着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产生了电子商务,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和技术(如ERP)也开始暴露出欠缺,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应着眼于将ERP变为企业商务管理(EC或EB)的一个子系统,实现成本的全球化战略管理。

(5)加强现代化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现代科技发展和企业增长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大。要解决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也是要从“人”分析,从“人”入手。要加强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培养:

①创新精神。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开发与培养上,也必须注重创新精神,尤其在决定产品成本90%的设计开发阶段要加强科学管理,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奖励,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我们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管理越来越普及,成本管理与计算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电算化管理趋势。现代成本管理人才不仅要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在有关自己业务领域的应用技能;否则,在这个信息时代,即使专业知识再精通也迟早会失去其用武之地。

③其他相关知识。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到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以,要求企业成本管理人员还需要有市场策划、生产计划、技术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实施全方位成本管理。

文本分析篇7

二、施工实施期间的成本控制

强化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首先,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进行计量,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分项进行重点分析并查明原因,尽快加以纠正。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即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分析对比。

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对项目部垫付分包单位的各项费用(试验费、水电费等)要注意办理结算。定期组织检查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析原因,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项目顺利交付使用。有些工程一到竣工收尾阶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造成收尾工作拖拉,使施工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有些按实结算的经济业务,往往在工程结算时容易遗漏。

因此,在办理工程结算以前,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

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如下几种

1、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支出

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控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包括如下:

(1)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以下(普工可略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

(2)材料费的控制

按“量价分离”的方法计算工程造价,以投标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消耗数量通过“限额领料单”控制。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

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摊销数量×市场价格,而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使用数×企业内部的租赁单价或摊销率。由于两者的计量基础和计价方法各不相同,只能以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总量。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采用市场台班单价测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机械使用费,并以此进行成本控制。

2、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

材料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重要环节,不仅比重大,而且有潜力可挖。材料部门根据本月消耗数,联系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分析材料消耗水平和节超原因,会同项目经理制订相应的措施,分别落实给有关人员和生产班组;根据尚可使用数,联系项目施工的形象进度,从总量上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而且要保证有所节约。

3、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利用横道图来掌握进度与费用的变化过程,在横道图计划中,表示作业进度的横线有两条,一条为计划线,一条为实际线,可用颜色来区别,也可用单线和双线(或细线和粗线)来区别,计划线上的数据,表示与计划进度相对应的计划成本;实际线下的数据,表示与实际进度相对应的实际成本。

通过进度与成本同步跟踪的横道图实现以计划进度控制实际进度;以计划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根据每道工序进度的提前或拖期,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实行动态控制,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5、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

项目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进行内部挖潜,也要积极向外拓展,从增收的角度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

1、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业主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设计的,较少从施工单位的角度考虑。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业主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同时办理签证。

2、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及时办理“签证”

一般来说,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综合单价,必须受预算定额的制约。由于各个方面的种种原因,工程变更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从而也必须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支出。工程变更后必须对施工组织带来种种影响,应及时办理签证,并通过工程款结算从甲方取得补偿。

3、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加快放工进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本分析篇8

1.前言

目前大多电力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都停留在工程全部完工、结算工作结束后才由财务部门根据工程结算收入、工程实际成本来判定此工程盈亏状况,进行评价。却很少是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亏损或盈利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价此工程项目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的一些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因而寻找出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亏损的根本原因,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仅就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实施步骤、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方面引以阐述。

2.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控制内容

2.1合同成本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所签订的合同主要有施工承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以及物资采购合同等。企业往往只重视中标后的合同会签,但工程开始前及过程中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造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被动及效果不佳。应当充分重视合同的重要性,合同成本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工程量核定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及索赔规定因此企业及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开工前的合同分析,全面理解合同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在整个工程过程中使项目管理人员始终清楚地了解合同实施情况,对合同实施现状、趋向和结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设置专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自身违约情况发生,同时及时发现合同对方违约情况,收集资料为施工索赔及时提供相关证据,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2.2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进度控制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计划执行、进度统计、进度跟踪、计划调整几个环节,进度计划是龙头,必须先行和及时调整,它是其他计划编制的依据。应高度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由于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因此,编制时要考虑施工方案、施工队伍施工能力、机械能力、天气等因素,在充分理解合同、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会同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确保编制的进度计划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2.3技术管理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为减少浪费,节约开支创造条件;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尽可能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和深度。技术人员在整个项目成本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方案、材料消耗计划、机械使用计划等技术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本消耗。

2.4质量成本和安全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建设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必须加强质量成本核算、分析及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工程技术规范办事,加强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案、施工作业环境等方面的控制,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因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各种返工、返修及停工损失等减少到最低限度。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中存在高空立塔、基础人工挖孔桩以及带电调试等危险性很高的作业,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方案,使施工过程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失。

2.5机械管理

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规格型号,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购买或租借机械设备方案。机械管理内容包括机械和消耗材料2个方面,建立各自管理流程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合理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保养机械,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搞好市场调查摸底,着重考虑使用计量方式和费用结算方式对成本的影响。

2.6材料管理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很大的比例。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最大限度地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3.寻找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3.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3.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影响施工成本。在传统的成本理念中,往往忽略了技术的经济成本含量,只注重了施工工艺的结果,造成了成本的盲目加大。就拿施工现场的一个起重机吊装方案来说,同样的一种吊装结果,却会有相差悬殊的吊装成本。应该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3.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经济措施管制工程成本包括:

(1)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配备,项目经理必须心中有数,避免搞人海战术,统筹安排施工步骤和工序,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70%左右,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材料,控制材料费用,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对于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3)机械费的控制

首先,要在租赁与自购之间做出抉择。每个公司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其次,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我们必须在机械管理、日常维修上下达力气,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

4.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上讲到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使用时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工程特点、不同的电力建设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电力建设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所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共同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文本分析篇9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总结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研究中找到旅游地发展“打破宿命”的实用战略。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理论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其只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阐释和归纳。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

关于旅游地兴衰的内部机制,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讨。

一些学者从旅游地本身及其环境角度探索旅游地的演进机制。一种观点是旅游地发展悖论,即旅游地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其吸引力的减弱,旅游地走向衰落;也有学者从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其影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周边旅游地的兴起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如谢彦君把旅游地的演化归结为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效应因素三个方面的作用。

也有学者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角度探索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如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由旅游者的心理图式决定的:新开发的旅游地,主要吸引多中心型旅游者,当旅游地广为人知后,中间型旅游者成为其主要客源,当旅游发展带来破坏后,中间型旅游者不再光顾,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自我中心型游客,旅游地走向衰落。还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市场是由出游游客、重游游客和潜在游客组成,其衰退是对潜在游客的开发不够导致。

上述几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机理做了解释,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但又存在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认识不足。在“旅游”的概念体系和范畴中,旅游产品是核心概念,正如商品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一样。有关旅游的任何事象都与旅游产品相关,与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得从旅游产品着手。目前,已有学者从旅游产品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显出了轮廓。

这里首先要认识清楚的是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旅游产品是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一切物品和劳务,是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总和。旅游地包括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大部分。旅游资源(或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制造原料”,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就如农场与农产品、工厂与工业品的关系一样。农产品与工业品决定着农场与工厂的兴衰,旅游产品同样决定着旅游地的发展,其它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旅游产品起作用。因此,旅游产品的兴衰发展的生命周期也就决定了旅游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演变。

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往往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即产品体系)。每一种旅游产品都有相应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正是其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叠加,也是其旅游产品体系生命周期的综合反映,如图1所示。

因此,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实质就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旅游地发展走向衰落的问题,实质是旅游产品不为市场接受,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向了衰落阶段。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的宿命,必须延续其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更新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由图1可以看出,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可以使通过延续P1、P2、P3等的等生命周期,或更新出如P4…Pn等新的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的应用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旅游地,要突破其发展走向衰落的宿命,必须从其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入手,使其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得以维持或打造出新的旅游产品赢得市场。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与笔者的实践,旅游地要长盛不衰,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深化内涵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对原有产品加工和提升,深化产品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如都江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环境容量超载、旅游产品老化,游客量急剧下滑,沦为成都市郊公园。在本世纪初,都江堰及时地申报世界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加强环境整治,深化并突出了其文化内涵,使其走向了复苏。又如夜景一般用来表现城市风光,但桂林另辟蹊径,用夜光照亮自然山水,创造出漓江夜景,形成仙境般的新景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下滑的桂林旅游走上了复苏之路。桂林自然山水的夜景的创意用于黄果树瀑布,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塑形象战略这种战略顺应地方文脉,扬长避短,避免盲目模仿,发挥隐藏的优势,延展并突出其原有形象,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使旅游地焕发生机。如丹霞山是广东三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及90年初,由于其特色形象弱化,吸引力减小,旅游市场停滞不前,旅游地走向衰落。保继刚先生提出开发阳元石景区,重塑丹霞山(丹霞地貌)形象,带动丹霞山走出困境。

改善环境战略这种战略着眼于旅游地的整体氛围,从核心吸引物(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入手,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的目的。这是一种眼界高远的战略,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落后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旅游地。如乐山大佛,在上世纪末,旅游出现滑坡,主要原因是核心资源遭到严重自然侵蚀,影响了其吸引力和长远发展。于是便开展了修饰保护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规划预防战略这一战略是指在规划旅游地时,打造每一项旅游产品时,预测其生命周期,及时地更新换代。这种战略主要用于人造景观的开发。如深圳华侨城,自1989年以来,相继推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欢乐谷”二期等主打产品,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产品一步一步地由陈列观光型、表演欣赏型向主体参与体验型升级,这使得其发展长盛不衰。而全国各地的各类主题公园却因其主导产品不再为市场接受又没有新的产品推出而走向衰落。昆明世博园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永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远期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构想以及“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在九九年世博会之后,产品周期性的升级换代,把老顾客变成新顾客,长期保持大量的客源和高收入水平,在旅游地衰落之前就克服了衰落。。

产品组合战略这种战略强调以新的产品样式丰富原有的产品,配套组合,克服原产品的弱点,全面提高品味和档次。如贵州舞阳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峡谷风光为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游出现持续下滑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一的乘船观光,产品单调,全程走回头路。金颖若教授提出开发漂流等参与性与娱乐性强的产品,并开发其支流白水河,引入一个新的入口,形成完整的环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指导。又如四川碧峰峡,在1999年打造推出野生动物园,取得了成功。但是,2001年重庆野生动物园开业,2002年成都野生世界开园,新的竞争出现。面对新竞争,碧峰峡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2002年5月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二个大熊猫研究基地;近年,又利用雅安“雨城”的文脉,结合“西蜀漏天”的传说,推出“女娲”文化旅游产品。

事件激活战略这种战略充分利用注意力经济的思想,制造和利用轰动的“外部事件”激活市场。如丹霞山的复苏即利用到了人们对阳元石的讨论与关注,这一事件在丹霞山的旅游复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如现在各地最为通用的方法就是举办相关的节事活动,如重庆茶山竹海,通过举办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突出了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营销推广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激活了中远程旅游市场,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苏。

参考文献:

文本分析篇10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本位/发展本位

在当前经济法学界,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其所谓社会本位主要是指经济法应当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己任。(注:社会本位论者除使用“社会利益”一词外,还经常使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益”、“公共利益”等词,其含义相同,本文统一使用“社会利益”。)但社会本位论者对此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甚至许多人就先验地认为本当如此。笔者在此对社会本位及当前流行的各种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发展本位”的新观点。

一、对“本位”及“社会”的理解

如果我们要证明经济法是社会本位,那么首先就应该弄清这里的“本位”以及社会本位中的“社会”是指什么,这是论证该命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本文对社会本位质疑的逻辑起点。

“本位”一词在汉语中有5个含义:(1)原来的官位;(2)原来的座位;(3)本人的府第;(4)主体,中心;(5)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果将“本位”放在本文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即指“法本位”。这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原创命题,(注:对此论证详见童之伟《20世纪上半叶法本位研究之得失》,载《法商研究》2000,(6)。)但对法本位的概念却没有深入研究和取得一致意见。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当研究权利义务之先,对法律立脚点之重心观念,不可不特别论及,即所谓法律之本位是也”。[1]当代有学者定义为:“法律本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必须首先确立法律的基本目的,基本任务或基本功能,它反映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取向。”[2]另有学者认为“所谓法律本位问题,其实是指法律的直接根据,即立法理由:法律根据何种理由而立,或者说由何种观念派生?”[3]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抽象出法本位的两个特征:一是立法标准,它是法律制定的直接标准;二是价值导向,它在法价值观体系中带有本质的、根本性的规定。这也契合了“本位”一词第④、⑤项的含义即“中心”和“标准”。

那么“社会”怎样理解?社会的概念极其复杂,也许“我们只有走到路的尽头时,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社会,也就是说,这也许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地知道的东西”。[4]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对社会的认识一直就有两大传统: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社会学派的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等认为社会是一个抽象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之于社会,正如细胞之于人,社会一经产生就成为与个人不同的更高的独立层次。而人文主义社会学派的腾尼斯、韦伯则认为社会只是一种假象,它不过是由于具体的人的相互联系而组成,不能“只见社会不见人”,因此更应该注重个人的研究。而当今对社会的认识正趋于上述两种传统的融合,哈贝马斯、吉登斯、布迪厄、福柯已提出反对主客二原论思维方式。我国社会学创始人费孝通在总结他的学术研究时就指出社会的确是一个实体,但个人是这个实体活的载体,是可以发生主观作用的实体,社会和个人是相互配合的永远不能分离的实体。[5]笔者认为这是对社会准确、客观的解释。

二、对经济法本位建立于社会本位的检讨

何为社会本位?经济法学者通常是将社会利益界定为社会本位。依据法社会学家庞德的理论,“法律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6]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P82)“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8](P70)“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8](P378)其“‘本位思想’通常是由法律所体现的利益所决定的。”,[6](P9)因此以利益为法本位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依据本文对法本位的分析,那么社会本位实质就是以社会利益为经济法立法标准,以社会利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导向。但事实上无论其作为立法标准还是价值导向都是行不通的。

(一)社会利益不能作为经济法的立法标准

首先社会利益无法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其无法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当人们“一谈到利益,总是意味着那是隶属于一定主体的利益”。[9]而社会作为一个主体,正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它虽与具体的人密不可分,但绝不是简单的个人的总和,它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实体。这样的实体是无法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大多数社会本位论者对社会的解释就含糊其词,甚至避而不谈,并且他们不自觉地将国家等同于社会。因为就人们所理解的社会的外延“大多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人们活动关系和形式的总和,一旦小于或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往往会加上前缀定语,如‘氏族社会’、‘人类社会’、‘国际社会’等等。”[10]可见社会本位论者视野中的未加界定的社会就是指国家。提倡社会本位岂不变成了国家本位?而社会本位论者自身也认为:“国家至上,国家中心,国家意志决定一切,国家统筹一切的国家本位观念阻碍了法律的进化。”[11]当然,有的社会本位论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他们提出了种种所谓社会利益的代表,例如社会团体。(注:郑少华在《经济法中的社会——从社会视角展开》一文中就持此观点,载《法学》2000年,(2)。)但“在严格意义上,社会团体代表的只是一种团体利益,团体利益具有相当的狭隘性,它不能与社会利益划上等号”。[12]并且社团的局部利益本身也可能相互排斥,甚至完全对立的。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将政府视为社会利益总代表。(注:邱本在《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释》中多处指出政府是社会总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另参见王源扩《重构学科基础——评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载《经济法学评论》第2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这种观点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是公认的国家的代表,那么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其代表的国家利益不易界分,在这里社会本位又变成国家本位;第二,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目标并非与社会利益之间必然一致。故依托具体的某一类组织或社团来代表社会利益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国家机关、企业个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均可能代表社会利益。所以,社会作为一个实体的高度抽象性以及其代表的复杂性、多元性决定了经济法无法寻求到社会利益的合适承载主体,也当然不能将社会利益作为立法标准。

其次,社会利益具有不确定性也决定其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庞德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13]但“这一区分具有很大模糊性,因为各种利益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转化的,同一主张可以以不同的名义提出,每一种主张不一定只属于一个范畴。”[12](P122)并且庞德将社会利益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安全中利益,一般道德方面的社会利益,一般进步的利益以及个人生活中的社会利益。(注:我国有学者认为庞德的所谓社会利益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它所维护的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全民利益,参见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522。)[13](P399)那么经济法维护的所谓社会利益具体体现在哪里?有学者就对此提出疑问:“公共利益可分为由公共道德维护和体现的与公法维护和体现的(即国家权力维护和体现的)两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共三个分析单元。……社会本位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是哪部分利益?(注:此处的“公共利益”即社会利益,而庞德所谓的“公共利益”按通说是与社会利益相并列的“国家利益”。另外,如果依据此学者的观点,社会利益成为经济法法本位的前提是经济法的性质是公法。但学界对此却存有较大争议,法国的乌安、R.萨维、我国的杨紫煊教授认为是公法;日本的金泽良雄、比利时的R.昂立翁认为是公私交错的混合法域,日本的丹宗昭信和荷兰法学家认为是社会法,等等。)[14]社会本位论者没有回答,我们也不得而知,可见其对社会利益的认识也仅仅是一种没有明确质的规定性的感觉而已,这种模糊的认识源于社会利益自身的不确定性。本身没有统一标准的社会利益自然也不能作为立法标准。

(二)社会利益不能作为经济法的价值导向

如果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其价值导向是社会利益优于其他主体的利益,社会本位论者就明确提出了社会利益至上或优先的原则,(注:见王肃元、周林彬、许志勇《经济法概念新探——一种经济分析思路》,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4);姚明《经济法的几个原则探讨》,载《当代法学》1991年,(3)。)即高于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因此有必要厘清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其不能作为价值导向。(注:社会本位论所指的社会利益优先原则还优于其它类型利益,如群体利益。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是经济法学界对利益主体划分的常用方式,例如认为民法是维护个人利益的个人本位,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利益的社会本位,行政法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国家本位。因此下文的论述就围绕这三类利益主体展开。)

1.个人、社会、国家均有独自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个人利益的客观存在自不待言。社会正如本文前述,是一个实体,虽然较为抽象,但仍具有独自的利益。而“国家除了是某些利益集团或其联盟,即阶级的代表外,它还可以作为一个自主性(autonomy)行动者存在,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利益的实体。”[15]

2.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

社会本位论者依据功利主义研究思路,认为社会利益即个人利益的总和,维护社会利益就能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它应该高于个人利益。但此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存在问题。理由如下:

第一,社会利益并非总是与个人利益一致,有时甚至根本对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既然个人与社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为了其各自的利益当然会产生冲突、碰撞。在旧中国人们为什么把当时的社会称为黑暗的旧社会,就因为其不但不代表人民的利益,反而到处是剥削人、压迫人的现象。可见,社会利益并不总是代表个人的利益。费孝通教授就指出“”即是一次显示“集体表象”的实验室,费本人在当时社会权力支配下不得不去扫街、清厕,并被游街、批斗,与之先前的教授行为规范是完全相悖的。许多类似的“个体”固然表面上按社会指定模式行动,但思想和感情并不接受甚至反抗,以致于坚决拒绝——自杀了事。因此“个人”完全可以是“社会的对立体”,二者利益有时是完全相对抗的。[5](P224)

第二,社会利益并非优于个人利益。社会本位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利益为重。但是“从本原上看,‘谁重谁轻’的问题应该是‘谁先谁后’问题的派生物,”[10](P38)社会虽然是一个实体,但个人是这个实体活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人及其活动才构成了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P24)且“‘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8](P82)因此“个人利益和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中,个人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基础。”[9](P76)在历史上,法学家也大多重视个人的利益,“孟德斯鸠在研究法的精神时‘首先研究了人’,康德把‘尊重人’、‘人是目的’置于其整个法学的核心。黑格尔把‘成为一个人并尊重敬他人为人’视为法的命令”。[16]“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全部的社会手段或社会工具,其中包括人的一切手段和一切工具,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协调的发展。”[8](P35)笔者无意强调人比社会重要,以上的论述只说明社会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既然社会与人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均可能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在特定的时期优于或重于另一方。因此如果把社会利益当成了目的,就容易在实践中以社会名义压制个人利益,并且“如果我们现在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而忽略个体本位精神的张扬,那么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就会借着‘社会本位’而横空于世。”[17]足见此价值导向不可取,即使功利主义大师边沁也强调社会所有的利益不能对抗于个人的利益。[12](P106)而罗尔斯更以正义的名义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18]

3.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利益优于国家利益。原因是社会利益是真正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实质上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全民利益。(注:赖达清、唐敏《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见李昌麒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能据此就认为社会利益一定优于国家利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应该具体地、历史地看待问题,假如在合法战争时期,国家利益显然就优于社会利益。此外,由于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不易界分,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是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混为一谈,(注:在理论上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参见沈宗灵《法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1;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P133。)[19],所以国家主义者就可能打着维护社会利益的幌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如果以社会利益为经济法的价值导向,一是易滋长国家主义思潮,(注:关于国家主义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吕世伦教授2001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分两次作《论中国法治现代化中的国家主义障碍》的专题学术报告,认为其是阻碍中国走向法治国的一个根本性的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主义与国家干预有实质区别,吕教授本人就认为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就十分必要。)二是不能以动态的眼光来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据以上所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社会利益就一定优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哈特非常深刻地指出:“当人们在竞争的待选价值之间作出选择时,该选择也许以它是为了‘公共利益’或‘普遍利益’的理由而被论证成适当的选择。这些术语意指什么并不清楚,因为看来根本没有什么标尺,据以对将各种待选价值奉献给普遍利益的措施作出检测,并据以认为普遍利益高于待选价值。”[20]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社会利益既不能作为经济法立法标准,也不能作为价值导向。直言之,经济法的法本位自然不是社会本位。

三、一种新的本位观——发展本位

经济法法本位问题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在我们对社会本位加以否定的同时,也有必要去思考它真正的法本位。先前的经济法本位观都局限在从某个主体利益的角度加以考量,以致社会利益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可是“任何法律部门都不应只强调国家、社会、或个人某一方的利益,现代法在功能上是一种混合型或平衡性的法,经济法也是利益平衡协调法”。[12](P122)因此对其法本位换角度思维就成为必要,毕竟法本位只是一种立法的直接标准和价值导向,它并没有限定我们只能从一个角度对其进行界定。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权利、义务、安全、效率、自由、管理等多角度予以思考。例如有学者就认为民法的法本位是权利本位。(注:例如李锡鹤就认为近现代民法为完全权利本位,参见李锡鹤《论民法本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2)。)那么经济法的法本位究竟是什么?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其功能就在于保证国家、社会、个人三方的良性合作,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公平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法本位应当是“发展本位”,因为以“发展”为立法直接标准,就能很好的整合国家、社会、个人的利益,而不致偏重某一方;以“发展”作为价值导向,就能体现出经济法的本质和追求的目标。并且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法也都是以“发展”作为立法标准和价值导向的,例如当“限制竞争”行为阻碍了经济发展,人们就制定了反垄断法;而当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以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时,人们又制定了宏观调控法。一言以蔽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经济法均是以“发展”为本位的。囿于本文主题在于质疑经济法社会本位,重在破而非立,提出一种新视角也无非是想拓展对经济法法本位思考的维度,而不地此详细论证。

【参考文献】

[1]欧阳xī@①.法学通论[M].上海:上海会文堂编译社,1933.241.

[2]李东方.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前提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性[A].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李锡鹤.论民法本位[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2).

[4][法]艾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0.

[5]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M].学术之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6.224.

[6]董保华.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王光伟.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5.

[10]彭yūn@②.能力本位·社会本位·发展本位——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核心理念”的思考与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

[11]顾功耘.经济法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48.

[12]单飞跃,阳永恒.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

[13][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47.

[14]童之伟.20世纪上半叶法本位研究之得失[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6).

[15]董国礼,胡文娟.国家·仪式与社会——解读余华小说《活着》[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1,(秋季号),20.

[16]邱本.现代法学应是权利本位的人学[J]长白论丛,1995,(6).

[17]郝铁川.温饱与减肥.中国法治网郝铁川专栏.

[18][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

[19]鲁篱.论经济法之独立性——经济行政法之批判[A].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0][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64.

文本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1-0030-03

【作者简介】华希颖(1972-),女,上海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

在幼儿园早期阅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绘本进行教学。当前,有关绘本教学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在一些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中,执教者往往对绘本作品内容的阅读一带而过,而更热衷于表现作品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于是,让很多教师困惑不解的是,绘本的教学有点像“美术活动”,有点像“社会活动”,甚至还有点像“科学活动”,但好像已经不是“阅读活动”了。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样式,绘本能表现广泛的人类文化活动,它对儿童(包括成人)的确有着多元发展价值。就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而言,公元前六世纪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认为文学可以使人的精神感动奋发、了解社会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怨刺上政。西方文论也认为文学可以净化、愉悦人的心灵,介入社会生活、实现精神的替代性满足等。在当代文论中,通常把文学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概括为审美、认识、教育及娱乐功能。[1]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同样具备文学的这四种功能,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幼小的孩子通过阅读感到心情愉悦、身体舒适快乐、精神自由,这体现了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而当他们带着这些身心的感受去认识天地万物、生活世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和成长时,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也随之实现。

因此,儿童文学的各项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以整体的方式综合发挥作用。其中,认识和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儿童的审美感受和阅读体验。换言之,文学乃至儿童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的达成有其特殊性,必须建立在审美或娱乐功能的基础之上。

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教育者的身份使得我们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绘本教育功能的实现,但是对教育功能如何实现却仍需尊重文学活动自身的规律。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艺术论》中谈到,文学艺术活动通过作品唤醒读者体验过的情感,而读者可以在文学活动中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语言传递并表达出来。[2]在幼儿园文学活动及绘本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激活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声音、涂画等方式欣赏或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一线教师存在着教育目标(功能)优先、认知目标(功能)优先的思维定势,不尊重文学活动开展的特殊规律。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忽略对绘本作品基本内容的阅读,淡化或无视幼儿的审美体验,急于实现绘本作品中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 诚然,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可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引发生成主题活动,它的确具有多元价值。但是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作品、尊重文学艺术活动自身的规律,以真正实现绘本对儿童的多元发展价值。

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带着孩子初次接触绘本时,要让幼儿充分与文本内容沟通、对话,唤醒、激发幼儿已有的审美体验,从而自然实现绘本的认识及教育功能。

对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而言,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在设计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对文本的各个要素,如作品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特征、情节结构等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文本要素的分析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均密切相关。在下文中,我们就来详细论述文本分析与教学的关系。

一、作品主题的分析

对绘本主题的把握决定了一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通过多次绘本教研我们发现,一些教学活动的严重失误往往是由于对作品主题的误读引起的,而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欠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意义的呈现,需要读者通过文学接受过程加以具体填充和再建,而这也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能力和经验对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选择、填充、提炼和重组。[3]如果读者的文学能力有限,那么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阻隔,作品主题的解读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在绘本《第五个》中,作品通过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看病的经历,表现了一种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最终战胜自己的勇气。但是如果有些教师把作品的主题误读为教育孩子看病的时候要排队,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就会往道德教化的方向上走。

我们在教学研讨中还发现,不仅文学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一些教师还会故意无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随意放大或利用作品的某一段细节,而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同样在绘本《第五个》中,有的教师发现作品中有“进去一个,还剩四个……进去一个,还剩三个……”的语句,就认为可以利用其进行数学活动,根本不理会作品自身想要表达的含义。

二、画面特征的分析

绘本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艺术样式,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完成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的。绘本中画面前后页之间的关联及其叙事性特征,使得幼儿可以通过对画面的直接观察来理解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活动及审美情感的表现等。仍然以绘本《第五个》为例,其画面的基本特征是: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作品画面的色调从昏暗转向明朗,并用环境中吊灯灯光的移动衬托作品人物的心态。画面中玩具的表情刻画细腻传神,逼真地表现了玩具们就医时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注意引导幼儿从画面色调转换及细节刻画中去观察、预测人物的情绪变化。

而在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通过朗读的音韵节奏感与画面相结合,构成音画相映成趣的节拍,使得画面呈现出奇妙的音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朗读作品和翻书的动作配合起来,尤其那些无需发出声音的画面,静静地和幼儿一起体验音乐中休止符的美妙。

三、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由于目前很多幼儿园使用的绘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爸爸妈妈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父母形象有不少差异。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勤劳、善良、甘于奉献的母亲形象,与国外众多绘本中会大叫、发脾气、赌气,有自己的乐趣和爱好的妈妈形象相差甚远。如何理解这样颇具挑战的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这些丰富、饱满、立体的圆形人物向儿童还原生活和人性的立体与真实,是值得我们每位绘本执教者深思的。

当然,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自己准确把握作品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感受、体会人物形象的所思所做所想。例如绘本《第五个》中受伤的小玩具们一开始沉浸在害怕与恐惧之中,但最终都凭勇气战胜了自己。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角色转换,适时地从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作品中的玩具形象,和幼儿一起体验小玩具们紧张、害怕的情绪,并分享最终战胜自己的快乐。

四、语言风格的分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十分重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也试图通过绘本教学让幼儿想说、敢说,激发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然而,对于不同语言风格的绘本而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以及教师自身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语文教育中,大致把语言表达的风格划分为叙事、说明、抒情、议论四种。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大都具有鲜明的叙事性特征,所以教师常常注意培养幼儿描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帮助他们慢慢形成一种叙事的结构。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也高度关注幼儿描述事情发生状况及过程的语言表达,并尽量鼓励幼儿用丰富而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描述。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绘本的语言风格以说明性的表达方式为主,常表现一些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或社会生活现象,如《昆虫躲猫猫》《小痂》等。那么,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特点就应进行转换,以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为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宜过多鼓励表达的丰富性和想象力。而在一些长于抒情的儿童散文、诗歌类绘本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以契合作品特有的语言艺术风格。

此外,当绘本作品的内容可以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放下心中固有标准答案的束缚,鼓励幼儿用议论性的表达方式去质疑、反思作品的内容,让孩子们想说、敢说。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作为读者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激发儿童更深入的议论和讨论。

五、情节结构的分析

对故事性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深深影响着绘本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还是以《第五个》为例,这个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进式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作品中小玩具们波动起伏的情绪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现场就可以通过营造人物形象情绪起伏变化的心理氛围,来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有些绘本的情节结构复杂,有多条叙事线索,那么教师有时就要舍得放弃一些叙事情节,在一次活动中以一条叙事线索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典型的案例是《我砍倒了一棵山樱花》的教学活动。由于作者同时在作品中叙述了和童年伙伴在乡村山野的游戏、砍倒山樱花树的来由、童年禁忌、山民捕猎等多条线索,教师就不必急于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把作品所有的内容都传递给孩子,以免使幼儿产生杂乱纷呈的阅读体验。而且,作品中消极灰暗的叙事情节(如山民猎杀野生动物)也不宜向孩子充分展示。

总之,当教师拿到一个绘本时,先不要急于进行活动设计,首先应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对作品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情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这是尊重作品,组织和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一名幼儿园语言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文本分析篇12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天然气供应成本主要由天然气开采费用、净化液化费用、运输费用以及接收再汽化等费用构成。根据资源状况、运距等的不同,各项费用所占比例变化范围很大(见表1)。

(1)LNG开采和净化、液化环节费用及其与国际市场FOB价格的关系

国际市场上的LNG价格,不论是长期合同价还是现货或期货价,都是指LNG的离岸价(FOB价)。FOB价由天然气的开采费用、净化液化费用、资源国征收的税赋和公司的利润构成。在1993-2003的10年间天然气的开采费用随气田情况的不同差异很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然气的净化和液化费用已经降低了35%~50%。但是LNG的FOB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一样,随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关系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LNG的净化和液化费用相对稳定,不稳定的是开发商的利润和产气国的税收。

(2)LNG的运输费用

LNG的运输费用主要包括LNG运输船的折旧费用、燃料费用以及管理和人员费用。随着LNG贸易的发展,LNG的运输费用降低了40%。13.8万吨级的专用船,1995年的造价为2.8亿美元,到2003年已降到l.5亿~1.6亿美元。LNG运输船的设计航行年限一般为20年,如果船舶在运营期间无重大故障发生,即使航行40年也属正常,所以LNG运输船的折旧费用在不断下降。2003年以包租船运合同方式进口LNG的运输费大约是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0.16元/立方米左右。其中折旧费、燃料费和管理费所占比重分别大致为(3~4)∶(2~3)∶(3~4)。这个比例显然随造船费用的高低、运输距离的远近、燃料价格的涨落而不同。但是可以肯定,随LNG的FOB价格升高而升高的燃料费用不会对运输费用产生太大的影响。

(3)接收站和汽化、管输费用

LNG接收站和汽化、管输费用的成本主要包括接收站和管道设施的折旧成本、再汽化成本及人工管理费。一个年接收量为几百万吨的LNG项目工程站线总投资需要几十亿元人民币。折旧期按20年算,其折旧成本分摊到天然气费用上,相当于0.04~0.08元/立方米。而汽化和输送的能耗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汽化方案、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采用传统的海水/加热炉补充燃料加热汽化方案,这两笔费用总计约在0.3元/立方米或稍多一点。

2.利用冷能降低汽化成本

LNG在汽化的过程中可以释放约860~830kJ/kg的冷能。如果对这些冷能加以充分利用,可以节省大笔电费。LNG冷能的利用范围很广,但会受到接收站附近用户市场的制约。具体的利用方案和利用效率不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同。从低于-150℃的低温到常温的LNG,其冷能的价值按当量电价计算约为420元/吨。如果对冷能加以充分利用,将获得0.3元/立方米的经济效益,可以抵消LNG的汽化费用。即使冷能利用效率只有50%,其降低汽化费用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可观的。

3.用湿气源LNG冷量分离轻烃降低下游供气成本

根据LNG中乙烷、丙烷、丁烷等重烃类(C2+轻烃)含量的大小,LNG可分为湿气和干气,C2+轻烃含量在10%以上的,可以看作湿气。

LNG湿气的热值高于干气。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热值标准,将湿气中的C2+轻烃分离出来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热值调整方法。同时,轻烃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化工原料,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因此,利用LNG的冷量分离出其中的C2+轻烃,不仅可以调节LNG的热值,使之与管道天然气的热值相匹配,还可以代替石脑油等重组分原料生产乙烯,降低乙烯工业的成本,从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按照近年来沙特C3、C4合同价与LNG的差价,当C2+轻烃含量在15%时,每分离出1吨C2+轻烃用作乙烯原料,扣除分离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净收益约在150元左右;可降低下游供气成本0.09~0.10元/立方米。C2+含量越高,效益就越大。可见从湿气中分离轻烃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LNG项目的下游供气成本。

4.利用挥发的LNG做槽车燃料降低运输成本

低温液化后的天然气较常压下的体积缩小625倍,槽罐内液体的温度一般为-162℃。通过低温绝热技术,LNG运输期间液体的挥发量很小,如果槽车采用LNG发动机,则挥发的LNG正好可以用做槽车的燃料。目前LNG运输每100千米的燃料费约为0.03元/立方米。

以LNG的FOB价为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为例,按美元汇率8.0折算后的价格为1597元人民币/吨、1.16元人民币/立方米,加上船运成本0.16元/立方米,汽化、接收站和管道的投资折旧和管理费0.35元/立方米,LNG项目公司的利润0.11元/立方米,则下游门站供气价为1.78元/立方米。即离岸后的下游环节成本增加了0.62元/立方米。必须说明的是,目前国家对LNG项目予以扶持,进口材料和设备免关税、增值税,LNG免进口关税,而且由获利年度起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政策(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该成本未列入税收成本。这样,下游环节成本所占门站价中的比例为35%。

如果LNG的FOB价格随油价上涨到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美元汇率仍按8.0折算,则合1.747元人民币/立方米。如果下游环节成本保持不变,仍为0.62元/立方米,那么门站价将变为2.37元/立方米,即涨幅约为33%,远小于FOB价格的涨幅,但下游环节成本所占门站价的比例已经减小为26%。

按照上述的LNG下游各环节成本分析,可以看出:1)船运成本因LNG的FOB价格上涨而增加,即增加了0.016元/立方米,其余部分保持不变;2)汽化成本由于可以对LNG冷能加以回收利用而由正值变为负值,冷能利用效益达到0.10元/立方米是不难做到的。这样,LNG下游各环节成本可以降低0.084元/立方米,变为0.536元/立方米,门站价为2.286元/立方米。下游各环节的成本在门站价中所占的比例变为23%。如果能够进一步采用LNG冷能措施,分离其中的C2+轻烃,则下游供气成本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LNG下游各环节的成本相对稳定,并不随着FOB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所以门站价上涨的幅度恒小于FOB价上涨的幅度。2)对LNG中的冷能加以利用,分离湿气源LNG中所含的轻烃,有助于进一步降低LNG下游各环节的成本。

二、LNG下游用户的定价策略

LNG项目要与下游用户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其市场定价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有四个基本定价原则:成本核算原则、资源利用效率原则、替代对象价格决定承受能力的原则以及市场开拓导向原则。

根据中国今后一段时期LNG下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曲线,可以把LNG的消费者划分为以下群体:联合循环电站用户,城市民用燃气用户,规模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炼油、石化等工业燃料用户,制氢和化工原料用户,车用燃料(LNG/CNG加气站)用户,车载罐箱运输的LNG所拓展的各种网外天然气用户。下面按照上述LNG的四个基本定价原则,分析对不同的LNG消费用户应采取的定价策略。

1.联合循环电站用户

此类用户直接由LNG接收站供气,其价格组成包括门站价,管线、调压设施的折旧费用,以及管理费和毛利。在LNG项目投产初期,联合循环电站用户承担着保证到岸的LNG能按照“照付不议”合同稳定消费的重要作用,用气规模大而稳定,管道输送成本低,主要替代低价的煤炭发电和水电。但是,这类用户竞争力不强,价格承受能力较低,应当使其享受尽可能的低价,以LNG接收站保本为底线。

由于目前中国天然气与煤的等热值比价已经达到2.5~3.0的高位,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地发展天然气发电,所以天然气发电只能在LNG项目启动初期占下游用户的较大比例,发挥市场先驱作用。如果仅仅依靠低价售气给发电用户,LNG项目是难以回收投资成本的。此外,天然气电厂一般只能作为调峰电站,受电网负荷和需求变化的限制较大。随着LNG项目下游市场的逐步开拓,发电用气所占的比例将逐步缩小。

2.城市民(商)用燃气用户

此类用户主要是城市居民、旅店、餐馆等商业用户,天然气主要用于炊事、洗浴供热。其主要特点:一是城市燃气公司大多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LNG的消费量相对较小,不可能成为市场开拓的主力;二是用户十分分散,要求天然气输送管道逐级降压、调配,因此燃气公司的投资折旧和管理财务成本较高;三是天然气用于低温加热,属于高能低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四是在没有管网的城市,天然气主要替代昂贵的LPG,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城市民(商)用燃气用户价格宜较高,这部分用户是项目早期的主要市场之一,也是投资回收的主要来源。

但是,天然气又是居民基本的生活所需,城市民用天然气的定价必须考虑居民中贫困人口的负担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按量累计计价的方法,即保证最低生活需要的燃气价格较低,超过这一基量的部分,累计加价;或者对低保户给予一定的补贴。

3.规模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

分布式能源系统(DES)是在有限区域内采用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ColdHeatandPower,CCHP)技术,通过管网和电缆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用冷冻水服务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所以总称“冷热电联供,DES/CCHP”。分布式能源有两大优势:一是天然气发电后余热梯级利用,将蒸汽和热水直接供给用户,可以使能源利用效率高达70%~90%,并降低发电成本,使LNG的经济性大大提高。二是发电在10kV电压下就地直供,可避免升降压和远程传输的设备投资,降低电力损失以及运营费用,降低终端供电成本,因而是效率最高的天然气能源利用途径。

适合于在中国推广应用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分为满足城市商住建筑群用能需求,满足工业和工业园区对电、蒸汽、热水和冷负荷需求两大类。这两类用户将是天然气下游市场的最大用户。因为相对于现有的城市以电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相对于现有的电、热(蒸汽)和冷分别转换和供应的工业能源系统,DES/CCHP替代的是电或低效率利用的天然气或重油,因其高效和直供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DES/CCHP用户,直接从高压干线管道引进天然气,因而供气成本较低,这也为低价销售天然气创造了条件。

DES/CCHP用户是天然气下游市场迅速扩大的关键,也是LNG项目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的投资能够在合理的期限内回收的关键。为了使这类用户市场尽快地发展,燃气公司应当采用“薄利多销”、“放水养鱼”的策略,给予其尽可能优惠的燃气价格,让DES/CCHP项目在使所有用户获得廉价能源实惠的同时,也使投资者能够在8~10年回收投资。

4.炼油石化等企业用户

炼油石化企业等工业用户,将天然气作为制氢原料和燃料,所替代的是目前市场上价格较高的轻烃或重油,这有利于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对国际原油的过度依赖。所以,对这类用户应实行较低价格,鼓励其大量采用天然气。

5.车用燃料(LNG/CNG加气站)用户

此类用户以LNG或CNG替代大量柴油和部分汽油,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由于汽柴油的价格远高于LNG的价格,所以这类用户对LNG价格的承受能力很强。不过,按照广义的成本计价原则,还必须考虑到LNG车辆(LNGV)的开发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做支撑,包括购置LNG发动机(或改装CNG发动机),加装LNG/CNG燃料箱,建设加气站,投资车载罐箱运输公司车队等等。因此,LNG项目公司或燃气公司制定LNG燃料售价,必须给罐箱运输公司、加气站、汽车改装业主等留下合理的投资回收和利润空间,不可以随意抬高价格。

6.槽车运输所拓展的卫星站用户

此类用户包括除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站之外的所有用户。它们的定价机制同前面是一样的。只是LNG通过槽车运输到卫星站的投资折旧和运营费用,与LNG在接收站经汽化后通过干线管网输送到各个门站的投资折旧和运营费用有所不同。只要按照实际情况做出技术经济分析测算,就可以确定具体价格。

LNG通过槽车运输所拓展的卫星站用户,是LNG接收站重要的下游市场用户。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液化天然气工厂,多家LNG槽车运输公司,上百个正在运行的LNG卫星站,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陆上LNG槽车运输市场。在离沿海地区几百千米的范围内,LNG槽车是LNG项目不断开拓市场、延伸管网的先锋队,LNG槽车运输将可能与管输方式长期互补并存。因此,LNG接收站向槽车运输公司出售的LNG价格,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开拓因素,适当让利给下游公司,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祁,吕连浮.世界液化天然气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4(7).

[2]李珩,肖进.液化天然气贸易与船舶运输需求[J].水运管理,2006(2).

[3]华贲,熊永强,李亚军,杨晓梅.液化天然气轻烃分离流程模拟与优化[J].天然气工业,200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