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书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11:39

初中读书计划

初中读书计划篇1

放假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整理出可利用的时间,做出时间安排表,以每一天为单位;接下来,梳理自身学习情况,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想做的事,合理分配复习和预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假期学习计划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好保持在5-6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一下,例如:{早上2个半小时,中午2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习惯比聪明更重要!只要你按照计划来,每天坚持,你的成绩不会没有进步的!

呵呵,不要忘了,一定要预留出锻炼身体和休闲活动的时间。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信你的假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中读书计划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6-01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1."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2."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

3."创设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

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如师生共同在班级建立"小书屋";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设立集体的阅读记录单,及时将学生的集体阅读内容、阅读成果反映出来。如:学古诗时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使学生明白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学生明白多读书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大千世界。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明白书在人类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明白由于自己的见解不同,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了解。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怕艰苦、认真努力的人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将这些名人名家名言有关读书的话作为标语,贴在教室里。

4.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

课外阅读是学生们求知、启智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确立合理的课外阅读取向,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可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那么多好书,也不明确哪些书适合自己。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老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的倡导者、支持者、引导者。老师应当好参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的苦乐。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肯定意识,从而使阅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例如,学了《杨修之死》,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推荐图书,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足之处,专门推荐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如学生的持久性不强,没有毅力,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文献:

[1] 黄厚江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

初中读书计划篇3

制定英语阅读计划是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阅读计划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笔者认为采用表格式,更为清晰明了。下面以我所任教的初三(7)班第一学期(上)阶梯阅读计划为例:

浏览此计划,您是否觉得我们的阅读任务更加清晰可见,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此计划严格监督学生的读书,能够做到每周有书读,每本有分享。

2. 引人入胜的阅读材料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等的普及,目前市场上有关初中英语的课外阅读材料甚多,比如:牛津书虫系列、快乐英语、疯狂英语等名目繁多;笔者比较欣赏津津有味英语系列丛书,理由如下:

其一,2011版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英语课外阅读提升英语成绩。

其二,分级阶梯式阅读适合不同英语基础水平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的阅读等级,有效避免阅读材料偏难或者过分简单的尴尬。

其三,章节语段均是用流畅的现代英语改编而成,通俗易懂:每个章节均配preview questions 和review questions,以及辅助阅读的语言难点点拨,简洁明了、纯纯正正的现代英语极大地帮助学生轻松读懂英语名著,使枯燥乏味的英语阅读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3. 抛砖引玉的阅读指导

当然,有效的英语阅读也离不开教师的贴心指导,要使学生读得轻松、快乐,教师自己必须先读,才能给学生一个抛砖引玉的阅读指导。在学生读The Merchant of Venice前,笔者对材料的指导如下:用简单的PPT呈现,由于该部作品已有电影版,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其声响和图片资源。

(1)Introduction:Introduce the author and his works; William Shakespeare: his great tragedies and his great comedies.

(2)Main characters: Introduce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Bassanio, Antonio, Shylock, and Portia.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in characters.

本书的四位关键性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给学生理清楚: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是朋友,但是安东尼奥却是夏洛克的敌人;鲍西娅即将嫁给巴萨尼奥。他们四个人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让学生充满期待。

(3)Clues for understanding: 该环节我们主要以问题的形式针对文章的关键性情节展开讨论,比如:为什么巴萨尼奥娶鲍西娅得向安东尼奥借钱?夏洛克到底和安东尼奥达成了什么协议?夏洛克放弃了计划了吗?是怎么样放弃的?最终法官的判决是什么呢?

通过以上的阅读指导和关键性人物的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针对文本曲折性情节的设问,也有效地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4. 适时规范的阅读评价

很多人认为帮助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选择好阅读材料、做好阅读指导就算完成了。笔者认为,还必须有适时规范的阅读评价体系。如何让初中英语阅读评价更有效、更易操作呢?我的方法如下:

其一,每周尽可能地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通过多媒体教材丰富学生的英语阅读内容促进英语阅读的提高。

其二,准备一本专用的阅读记录本,学生可以自主记录一些单词、词组以及优美的句子以便于查阅,防止遗忘。

初中读书计划篇4

初中正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间,精力充沛、记忆超群。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必将对他们的一生起到积极的推动甚至决定作用,那么如何帮助初中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呢?

一、明确阅读目的,端正阅读态度

首先,让学生做到放心读。

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有的学生视课外阅读为学习的“负担”、深怕由此而影响其它功课的学习,怕影响考试成绩;有些家长也对我们主张搞语文课外阅读持半信半疑态度,以为有点 “不务正业”,“那自己书还没看好呢”,担心孩子耽误前程;更有一些深受应试教育毒害的老师也宁愿把学生捆扎于课本、课堂,大搞题海战术,不愿让学生走出校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以上各不利因素都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面对这些消极态势与抵触情绪,教师务必尽快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忧虑,帮助学生们解脱心头的困扰,拨开学生学习途中的云雾烟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它对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教师作为可以列举那些名人在学生时代博学强记的动人故事,要使学生确信广泛阅读,将有益终生。而目前的家长和老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死啃课本,不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视野的开阔,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让学生做到尽情地读。

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殊性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生理发育成熟较快,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由于他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缺乏全面与透彻,对是非辨别能力又不强,再加上他们还缺乏应有的文学修养,自然便出现了课外阅读中的随意性、消遣性、好奇性、冲动性等行为。有些初中生一进书店,都是先找连环画,再找故事会,搜寻印有影星、球星、歌星作为封面的刊物,却并不欣赏其内在的美,而喜欢在画像上乱涂乱划,似在渲泄某种情感。他们读小说,首选武侠,再找言情;看杂志选择插图多,内容有刺激的,也不辨内容的优劣,不分作品的善恶,不思作品是否有意义。在课外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的状态下,更是随心所欲,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读物胡乱充饥。显然,这样的阅读心态不健康,偏离阅读目标。即使耗时再多,也于事无补,语文的课外阅读自然成了一纸空文。

根据初中生“生理渐趋成熟”、“心理尚不成熟”的特点,我们教师一方面应正视其正常的好奇、冲动行为,但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他们心理的变化动向。学生健康高尚积极向上的阅读兴趣在教师的亲切疏导中培植,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协调,要组织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并在活动中指导他们自觉形成高雅的阅读兴趣和健康的阅读情操,帮助那些消极阅读者进一步认识阅读目的与意义,培养他们健康的阅读情趣。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经常开设专题阅读讲座、作品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制作名言警示录、写读书札记、编辑读书集锦小报、开展作品中的审美演讲等有益的活动,调节学生因单调、沉闷的课堂学习而导致的无聊空虚心态、厌倦心理,引导学生走上充实、有益、健康的阅读轨道。

二、指导学生方法,做到读有所获

(一)阅读计划的制定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计划要细致,种类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我们制定阅读计划应该还要结合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读书活动计划。比如每年都有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活动计划,我们就可以借此东风,促进课外阅读活动开展。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具有随意性、消遣性的特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也有利于提升阅读的研究性、积累性,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阅读作品前让学生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要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和作品的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奠定一下深入阅读的基础。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字典勤查,积累词语、排除障碍;参考文献勤翻阅,不仅能扩展学生视野,还能加深理解作品的内容。

初中读书计划篇5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总是以课内阅读为主甚至忽略了课外阅读,即使有课外阅读,阅读方法和习惯也缺乏专业指导,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新课标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提出应学会自己制订阅读计划,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要求,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外阅读的诸多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合作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自我发展。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加强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认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时俱进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全面考虑学生的未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应调整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并且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带到课外。家庭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也有很大影响。家长对阅读的态度、家长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对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是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缺少家庭教育是不可行的。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课外阅读问题上应和学校教师保持一致。教师可利用家长会,对家长普及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书籍有所了解后,能够帮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还能增进亲情。

二、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健全,其思维能力、价值观、道德品质等都处于完善的阶段。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缺少自我控制和判别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合理指导,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的大多数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不能感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对中学生感兴趣的书籍类型调查中显示,多数学生喜欢时尚流行杂志,其次是卡通动漫故事,知识性综合书刊和中外文学名著排到了第六、七位。也就是说中学生阅读情趣偏向时尚流行或者轻松刺激的内容,对文学名著和科技书籍产生排斥。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经有很大的压力,缺少青少年应有的激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先向学生推荐《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结合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应影像资料,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对课本阅读的延伸。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教师巧妙运用悬念来激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就是运用学生的好奇心,能够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伟人的细胞》一课后,学生们都对贾里这个阳光男孩产生兴趣。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对秦文君其他作品的阅读,可以给学生们设置悬念。“贾里还有个妹妹叫贾梅你们知道吗?”这个问题一说出口,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有几个学生喊道: “我知道,我看过《女生贾梅》。”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头雾水,开始交头接耳,我又说: “不知道贾梅的同学课下要阅读《女生贾梅》,你们肯定也会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姑娘,看过的同学还可以看一下贾里其他朋友的故事。”学生们带着满心的好奇阅读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课非常有成效。

三、阅读计划和技巧

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是课外阅读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可在每学期开始后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内容包括阅读书目、阅读方法和阅读时间等。制订的计划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并且不利于计划的具体操作实施。阅读计划中的书目由教师推荐的必读书籍和学生自己选读的书籍组成。一般每月控制在两到三本,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阅读情况及时增加或减少。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少一些,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八、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适当减少阅读时间。

语文教师还应交给初中学生科学使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很多中学生阅读时,直接翻到书籍的正文部分,忽视序言的阅读。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序文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很多初中生都会选择略读,这样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增加阅读量。但在阅读经典读物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文字、词句和中心内容等。比如在读《红楼梦》时,对里面精美的词句加深记忆能够积累写作素材。

四、结束语

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重视,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让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教师首先要起到带头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要使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掌握现代学生的心理情况,根据学生兴趣所在,选择符合各类学生特点的书籍,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卫华.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3.

初中读书计划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一些有品味,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等,交流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乐趣,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可见,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学习语文离不开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目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呢?我就此对我校初巾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初一、初二、初三各三个班级,他们都属于同年级中课外阅读状况不同的班级,所以这次的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我对这次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一)课外阅读不受重视

调查表明:少数学生表示不愿意课外阅读。为什么有学生不愿意课外阅读呢?一是这些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殃及课外阅读。二是他们认为读书就是读课本,而没有认识到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汲取广博的知识精华。三是学生看电视、玩电脑比阅读课外书更有兴趣。四是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有力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二)课外阅读有盲目性

学生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很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读物、报刊等。但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些暴力、色情内容的非法出版物。造成这种危险状况的原因是,初中学生分辨能力不强,社会阅历不深,自控能力差,易受不健康读物的影响;缺乏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尤其是教师的指导。

(三)课外阅读时间不充裕

除了26.8%的学生每天用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课外阅读。而60.3%的学生几近没有课外阅读。原因是有68.4%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另有24.8%的学生告之“老师家长不支持”。因此可以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与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升学的压力有很大关系。课业负担重则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少。这说明,理顺课外阅读与学业学习的关系至关重要。另外,还有18.9%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因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课外阅读习惯欠佳

调查发现,按计划课外阅读的学生人数仅占37.6%。有62.4%的学生阅渎无计划,不懂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对阅读内容也缺少计划。调查也发现课外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学生电也很少。这说明不少学生在课外阅读计划、做读书笔记等方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强化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学校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还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课外读物。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包括课内阅读学习,还有课外阅读学习,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着帮助,要学好语文,课外阅读是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学生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慎重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既要考虑阅读材料本身的价值,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特点。最为理想的阅读材料应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心理、阅读能力的文质兼美、语言规范的阅读材料。一般来说,初中学生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各类图书。这些阅读材料包括: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三)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

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要求学生在不同时间阅读不同书籍,提高阅读效率。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

初中读书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42-02

作者简介:仲崇荣(1979―),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赣榆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一、现状――名著阅读落不到实处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在附录部分还附有阅读推荐书目。[1] (P.16)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初中语文课本每一册中都有“名著阅读与推荐”板块,推荐一本名著让学生阅读。为了进一步落实名著阅读,中考都有考查名著阅读的题目。

现实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基础并不扎实。有的有书,但阅读不得法;有的无书,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据笔者在两所学校对近三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80%左右的学生对阅读名著有一定的兴趣,但真正能完整认真地读完五本名著的学生不足5%,多数学生对重要名著只有一些浮光掠影的认识,阅读效果较差。

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面显得手足无措:只在学生面前强调要阅读名著,在行动上却缺乏指导,放任学生,没有对名著阅读方法的细致指点,没有对名著阅读过程的全程导控,没有对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坚持不懈进行培养。有的语文老师自己也不重视,以至于对名著阅读视而不见。这样,《课标》中的名著阅读目标就形同虚设,根本落不到实处。

二、反思――为何落不到实处

(一)来自社会层面的原因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电视、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形形的文化快餐,世人浮躁、急功近利,更注重物质层面的满足。

(二)来自教育层面的原因

教育,即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应该如平行的两根铁轨,共同承载起我们民族美好未来的希望列车。然而,现代教育犹如“独脚的跛子”一样,只有教书,教书,再教书!只重视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育已经异化!

(三)来自教师层面的原因

据笔者了解,多数教师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为数众多的一线教师中,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不多。教师不仅是先生,还应该是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而教师一旦不读书了,就没有了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就难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缺乏上进心,就失去了谦虚好学的姿态,言传身教的魅力将大打折扣。教师自己不潜心读书了,就很难教出爱读书、好学习的学生来。再者,那些被人类世世代代“淘”出来的“真金”――经典名著,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如果不用心阅读的话,是很难领悟其精髓的。教师自己不读书,是不可能真正引领学生去阅读的。

三、实践――怎样落到实处

(一)社会:营造读书氛围

江苏省积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专题系列读书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践行‘三创三先’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参加对象是全省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活动内容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群众中开展“三创三先”主题读书征文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大型主题读书活动。

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被笼罩在了浓浓的读书氛围之中。我们得感谢社会为我们营造了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得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我们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让社会因读书而更美好,让学校因读书而成为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诗意家园,让心灵因阅读名著而回归宁静!

(二)教育:回归育人本能

教育的价值旨归应当是 “人”,是“人的优化”。教育的视野中首先要有“人”,要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其最高追求,要以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为其终极目的。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应该强化教育的育人本能。既育人,就该以人为本。教育者眼中应该有“全人”,放眼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育人,就不该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育人,就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育人,就应该重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也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牢基础。而我们积极倡导的名著阅读,正是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三)语文教师:增强责任感

1.有职业追求,淡化功利性

教师应不仅仅把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和途径,还应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来干。在工作中寻求人生的幸福,这也是新时代教师的良好心态。语文教师更应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一旦有了对职业的执著追求,就拥有了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2.做一个书生,发挥示范性

教师是先生,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书生。

读书应是教师的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终身学习。读书和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最起码,要求学生读的书,教师应该先读完。只有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才能切身体会到名著的魅力,知道到底“名”在何处;只有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真正读进去了,才能有提高指导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育人的重任。

读前,选书、订计划

读前,首先要达成共识――名著阅读非读不可,而且得真读,得扎扎实实地读。达成共识之后,得选择合适的读本。

选好了书,就得做到人手一本。最好全班都是同一版本,便于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做到人手一本之后,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读中,指导、促进度

制定好阅读计划之后,就要认真执行。

执行计划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也是最能培养恒心和毅力的。学生要按计划读书:不仅要完成计划的读书数量,还要保证阅读的质量。教师不仅自己要真正阅读名著,还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读书: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旦发现有偷懒的,要及时提醒、督促。查书,查读书笔记,查数量和质量。对于长篇巨著,如《水浒传》,可以定期在班级举行读中交流会。

读后,总结、搞活动

走进名著之后,还要走出来。

按计划读完全书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可以围绕所读名著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手抄报等竞赛,当然,一场大型的名著阅读交流会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这些充实而又有趣的活动中,对名著进行消化、吸收。

总之,只要找准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就一定会落到实处。

初中读书计划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万变的社会中,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一、让学生热爱阅读,提高阅读好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关注名人效应。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可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为他们讲解名人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读书的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2. 以身作则。在课外的时间,教师可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的情感,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

3.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以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为了配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书中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在阅读中感受名著的魅力与灿烂的文化。

4. 利用教师的读书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以便达到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阅读的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指导阅读

1. 谈读书计划。读书计划是未来读书的行动方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说:“我希望你们每个学期至少读10本书。这样,一年读20本,到小学毕业,读书在100本以上。如果每本书平均10万字。共1000万字,阅读量是语文教科书的三四十倍。”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但每个学期至少可以读4本书。这样,一年两个学期8本书,加上两个假期读两本书,一年也就是10本书。以每本书平均20万字计,那么,学生的阅读量就是200万字。

2. 谈读书内容。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是这一时期的关键。尤其是进入八年级和九年级,是进行理想教育最好的时机。而且,小说、人物传记、科普读物是这一时期的最好读本,教师也可适当加入哲学类的读本,加强学生对人生、生命、自然、宇宙的思考与探索。例如,在选择小说类读物时,教师除了可以选择官方规定的《初中生课外40部读物》以外,还可以从《亚洲周刊》编辑部联合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名单中进行选择,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寒夜》、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古华的《芙蓉镇》等。人物传记也是如此,《鲁迅传》、《传》、《朱自清传》、《爱因斯坦传》、《华盛顿传》均对学生有所益处。另外,如果学生热爱科普读物,教师可以推荐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珍妮・古尔多的《黑猩猩在召唤》等。

三、建立阅读“书库”

营造小小的班级图书馆或阅读天地,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载体。例如,教师可以创办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并选举一名图书管理员。这样,便可扩大书目的范围,使学生共同享受资源,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教学生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第一,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保证阅读时间,使学生做到自觉阅读。第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自由阅读的空间,逐渐习惯课外阅读。第三,不能忽视积累。积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当学生读到好的词句或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写下心得体会并进行摘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积累的方式。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便可以发挥他们的想法,从而在课外阅读时保持兴趣,最后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五、培养学生阅读后写作的习惯

初中读书计划篇9

发现三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极其有限的一点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合理的规划。

发现四父母、学校、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支持不足。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2010年11月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教育局为了扩大初中学生的阅读面,曾下发过《关于在初中学校开展“课外阅读与硬笔书写”活动的通知》。文件中对学校、语文教师、学生提出“每周按要求上好课外阅读课,不能挪作他用;要指导学生利用多种阅读方式进行阅读,经常了解、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并及时表扬、鼓励;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等要求。文件中还提出“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一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初一学生配齐中考考纲规定的12本名著,每学期阅读3本,两年读完”;“要摘抄优美词句、精彩文段,并进行仿写活用,语言品析,在书中做出圈点、批注,写简单的读后感。每周最少有两次阅读摘抄,每学年摘抄70页左右,并在笔记本的每个页面上注明页码”等具体要求。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这些要求落实得如何呢?

本调查试图通过解剖一个麻雀----对本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真正达到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学生优良品质的初衷。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为了较全面反映在校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整体抽样的调查方式,抽取了惠东县稔山第二中学八年级的其中两个班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内容涉及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式、习惯、喜欢课外书的内容、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家长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等方面共计15个问题。问卷共计发放130份,有效回收126份,有效率为96.9%。之后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课外阅读。学生在回答“是否喜欢课外阅读”这一问题时普遍表示喜欢并认为课外阅读有益,不会影响学习。有近半数学生认可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拓宽阅读面,丰富知识。(见表1)

可见,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认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学生阅读内容及方式呈现多样化

统计结果显示,中外经典名著、当代名家文学作品、科普类书籍受冷落,消遣类的报刊杂志、娱乐性的流行读物成为课外阅读的新宠儿。(见图1)

在流行读物中,不少同学倾向于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校园小说,不用费劲去想的漫画。游戏攻略这一类型的读物在学生中流行。不难推断,一部分初中学生已经开始迷恋网游。(见表2)

学生在填写“您最喜欢的课外书的名称”时,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在前面的统计分析中得知学生对中外经典名著表现出了漠然的态度,但在这里,却有不少的同学写下了名著的名称。说明经典名著更能在学生心里留下阅读痕迹。(见表3)

在喜欢的报刊杂志的选择上,学生的意见是较统一的,主要都集中在《青年文摘》、《意林》、《读者》上,主要是因为这三本杂志的内容短小精悍,易消化,实用性强,可从中摘抄,也可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素材。(见表4)

可见,学生的阅读内容多样,中外经典名著、当代名家作品、科普类受冷落,文化快餐、流行读物受青睐,“游戏攻略”受追捧。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以传统的纸质书本阅读为主,但也有学生喜欢利用电脑上网阅读,少数学生更乐意手机上网阅读。(见图2)

可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但也不难发现,利用手机、电脑上网看书比例比过去增长了不少。随着近几年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以其方便快捷、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等优势成为阅读的新主流。

(三)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作课外阅读计划;超过半数的学生只是偶尔作读书笔记,有学生几乎完全不作读书笔记。可见,学生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合理的计划与安排,阅读时懒得作读书笔记,看过的书如过眼云烟。由于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势必影响阅读效果。(见表5)

(四)初中生课外阅读时间匮乏

调查表明,33.7%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极其有限的一点时间,32.6%的同学主要是利用阅读课的时间阅读课外书,仅有11.8%的同学愿意拿出周一至周五的空余时间来阅读课外书,21.9%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在对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统计中,出现了非常不乐观的状况。38.9%的学生表示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8.1%的同学的一周课外阅读总时间为一至三小时,15.1%的同学的一周课外阅读总时间为三至五小时,仅有7.9%的同学的一周总课外阅读时间超过五小时。学生阅读时间匮乏,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升学压力成为阻碍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

(五)父母、学校、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支持不足

统计结果显示,51.5%的学生家长、57.1%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持支持、肯定态度,4.8%的学生家长、10.4%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持反对态度,而 43.7%的学生家长、32.5%的教师则未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这表明部分家长、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明确地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

四、对策建议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终身伴侣。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阅读对于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知识的积累,文化底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本次调查,我校学生的读书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尚存亟待关注的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教师示范,转变学生的阅读观念

目前,学生的阅读观念都较“功利”,基本上是为考而读,这就使得学生的主动阅读大打折扣。我们急需转变学生的阅读观念,端正学生的阅读思想,变“功利阅读”为“需要阅读”,真正把阅读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这其中,加强教师自身阅读积累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但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还以榜样的形式对学生性格、行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积累,提升自已的文化品位,将名家名作的精神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二)开展读书活动,指导阅读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需求的内在驱动力。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学校组织开展“美文欣赏”、“指定书目课外阅读竞赛”、“指定书目摘抄展览”、“读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名著人物评论会”等活动,均收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尝试利用学生对网络、电子游戏感兴趣的特点,通过影视、游戏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质量的保证。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点等的不同,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布置阅读任务。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如何做读书笔记等一些阅读方法,不仅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引进评价机制,推动和规范课外阅读

初中读书计划篇10

然而,不管是大城市学校的调查,还是城乡一级学校的调查,无论是外校的调查,还是本校的实际问卷、访谈等调查都显示:由于多种媒体的冲击,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等对学生的影响,课业的增多,初中生对课外阅读渐行渐远。调查中显示:学生阅读时间少,氛围差;阅读没有深度,目的呈功利性;阅读内容单一,阅读面狭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阅读作用无法体现,等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坚持长时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走出死角,才会让学生腹有诗书,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诱惑”学生读课外书,感受课外阅读的好处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篇课文是冰心的《忆读书》,文中冰心通过回忆自己年幼、年少、中年时的读书经历,给青少年朋友提出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希望。学习这篇文章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好时机。学生刚上初中,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教师讲的话、提的要求,他们都愿意接受,积极响应,都想着给教师留下好印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提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必读书目,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杂志等,要求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达到2000字以上,并能坚持做一些读书笔记。然后在每一节课前用3~5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些有关读书的故事,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犹太人家庭中引导孩子读书的故事:在每个犹太人家庭里,当孩子稍稍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其用意是犹太家长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要多读书。可见犹太人爱书如命。犹太人的聪明与他们多读书分不开。又如,中国孩子李路珂的读书故事:多年前,出生在一般家庭的15岁的李路珂考上清华大学,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用看待天才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的孩子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是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介绍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故事:魏老师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学生升学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就领着学生把课文学完了,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的学习活动。他这种做法却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成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

以上的读书好处帮助学生解决了成绩与阅读关系的问题,也让学生放下了“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包袱。“诱惑”学生阅读,还可以阅读的好文字“相诱”,以阅读的有趣情节“相诱”,以成功人士的阅读经历“相诱”,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营造阅读氛围的目的。

二、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阅读态度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精力也旺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关键是大部分学生常把课外阅读当做是一种消遣,为消磨时间而进行浅阅读;而有一部分教师、家长的阅读功利心太强,把课外阅读看做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如果一段时间不见效果,教师、家长往往不再坚持,这样的阅读就很难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不能体现阅读的力量。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投入的阅读态度。

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首因效应”。如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图书室),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要求他们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这节课让学生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好自己喜爱的书后,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做一份简单的手抄报展览出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互相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在点评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学有所获,而且原来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意识。这对学生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当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去阅读时,阅读的良好态度已初步形成,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读物,有计划地阅读就可以水到渠成。

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做好阅读计划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民间故事、寓言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童年》《昆虫记》《鲁滨孙漂流记》《哈利・波特》等具体书目进行阅读。在初二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特别是初二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主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还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学《山中避雨》时,就让学生看丰子恺的《缘缘堂》;教学《风筝》时,推荐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

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便于近距离赏析模仿,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科学》《国家地理》《军事武器》《意林》《小小说选刊》等。

向学生推荐了书目后,很有必要让学生做一份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不做计划,阅读就会随意,随意的态度就会造成阅读可能流于形式。让他们自己或是阅读小组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小组定期向教师汇报阅读情况。教师也要勤于过问,了解在阅读中学生碰到的问题,指导他们作深层的阅读。

四、引导学生组成高效的阅读小组

初中生喜欢在活动中竞比,喜欢交流。阅读小组是一个学生竞比、交流的平台。竞比可以是组员之间,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所以,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小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人数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组员之间往往是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的情况,个性的互补可以发挥小集体的相互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提高。小组定时交流阅读过的书目、内容、感受等,达到互相介绍好书、阅读争论、共同认识提高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做过一个估算:初中生1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1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1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3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3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如果学生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可以保证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做1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摘录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评赏。把这项工作当做阅读的“基本功”,进行长期的养成教育,日积月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读书计划篇11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利用好每一次的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使老师们形成锐意进取的高尚品质。利用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鼓励老师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班级的管理,以创建优秀班级为载体,要求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使班级形成一股积极向上、和谐的力量。

2、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及卫生习惯等的养成教育,继续发挥值周评比的检查的促进作用,使各班级内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向上氛围。

3、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鼓励班级设计凸显班级特色的文化,使各班级自己的特有文化,成为凝聚班级精神的标志。

4、利用多样的德育活动,拓宽育人渠道,建构行为习惯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1、重常规检查,完善教学管理。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在备课方面,每位老师在学期初都须对教材进行全程备课,吃透教材,对每一节课都要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性,并注重教后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在课堂教学方面,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要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面貌对待孩子们,把每一节课当做公开课去上,把每一个孩子当做人才去培养。在作业批改方面提倡面批面改,并注重作业批改中对学生激励语言的运用。在对学生辅导方面,注重对学困生的关注。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来提高全班的教学水平。

教导处人员抓好常规检查工作,采用随堂听课,检查备课,作业辅导等形式,促进教学的管理。

2、把科研工作抓稳抓实。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工作。每个年组以教研组为单位确立一个教学特色并进行研究。每组每位教师上好课题课,建立组内教师互听课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有效扎实的开展课题研究。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在同伴互助中共同学习和提高。

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建设

1、定目标找方向

新学期初,请老师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我发展规划,并按各自的计划努力实施,学年终做出总结及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改变各自的教育生活。

2、大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强带弱,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与其它教师组织成互助的教师群体,级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把外出学回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在教师中引起轰动效应。

3、发挥青年教师的先锋作用。我校青年教师有19位占教师总数的30%。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凡事鼓励青年教师走在前,组织青年教师开设专题论坛活动,开展青年教师学习的热潮,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本学期结合青年教师沙龙时所确定的课题研究进行课题课的教学,以课题课为载体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增强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确定的数学课题是《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语文教师的课题是《诵读古诗词,培养孩子的双文素养》、艺术教师的研究的课题是《音体美课堂教学的整合》。上学期我们年轻教师的各项课题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新学期开学初就将按计划实施于课堂,让科研促进教育的发展。并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以此为契机带动全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学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4、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近年来,由于分局领导的重视,校领导的支持,学校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校往年有所增加,但我们须把部分教师的学习经验普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的学习资源。心外出学习教师须做到“三个一”:带回一份学习资料、进行一次讲座、上一堂公开课。为大家做出示范作用。学名师是我们近年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名师们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为老师购时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图书及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学习的实效性。充分的发挥学习资料中名师的引领作用。教导处做好指导与调控。请老师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教导处做好检查与督促工作。

五、书香校园的建设

1、进行书香校园的环境布置

(1)书香校园宣传标语、宣传画的设置。

(2)教室内设读书活动园地,让学生背诵读书名言。

2、抓好教师读书

(1)充分利用教导处图书资源,每学期每名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名着,并写出读书体会。如果图书室资源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的情况下,提倡教师进行网上阅读。引导教师建购完整的知识体系:读经典类名着以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读理论专着以加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以悟童心童趣。

(2)组织青年教师读书并做好读书交流活动。

(3)结合读书情况做好读书笔记评比。

3、抓好学生的阅读

(1)为新生做好读书宣传活动,让新生家长做好亲子共读计划,尽快的把一年新生带入读书的氛围。

(2)抓好学生的晨读及午读活动。让晨读及午读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抓好阅读课的管理、阅读课尽量统一时间,全校师生共同静心读书,营造爱书、读书的氛围。教导处做好检查工作。

(3)建立班级书架,做到月上报书架书目,根据读书情况评选书香班级。

(4)根据读书情况开展读书及征文比赛活动。让阅读与体会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与竞赛相结合。

六、常规管理:

1、抓好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的开展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学校资源、设置等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好展的课程,新学期,在学校资源方面,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新学期我们准备开设的校本课有:

全校学科类校本课:简妙作文课、写字课、在日记中成长

年级类校本课:一年级开设:古诗词诵读课剪帖画。

二年级开设:创编童话

三年级开设:创编儿童故事、趣味数学

四年级开设:创编儿童小说、剪报制作、趣味数学

五年级开设:美文赏析、趣味数学

艺术类校本课:舞蹈、乐器、合唱、乒乓球、武术、轮滑、田径、版画、涂画、剪纸、书法、微机、英语课本剧、演讲、编织、十字绣、诗词诵读、英文歌曲、电器拆装。

校本课的要求:

(1)为每个校本课程定时间、定人数、定任务、教导处根据学生的意向和学校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剂。

(2)校本课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导处负责,对学生及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3)学期初制定活动计划,选定学员、并上报教导处,加强对教案的检查。

(4)加强对校本课实施的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2、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

3、抓好早晚自己的管理。

4、抓好学生行为及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读书计划篇12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进行指导课外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妙设疑等等。经典名著或前沿性作品,由于内容太多而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阅读这些作品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要素之一。因而,教师务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为了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收集有关的文学书籍和拓展读物,为读书活动的全面启动做好准备。在阅读前我做过调查,仅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看过《水浒传》片断,全部看完的学生为零。我布置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水浒传》,这本书是初二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课标规定的要求成了学生读书的动力。我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且约定在新学期开学后我们要组织一次阅读成果展示。

刚开学给他们放了影片《武松打虎》,然后安排学生回去看有关武松的章节,在一个星期内,大部分学生看完了这些内容。在第一课时的“讲故事”中几个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其他人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一来,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了解了“武松”的内容了。这种导看引读的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是“抛砖引玉”。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超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二、开展特色计划,激发读书动力源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目标之一是确保学生能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有些名著篇幅较长,所以更要激发阅读兴趣。针对这次阅读活动,我让学生制定计划,除总计划外,还根据活动内容分学段指导学生制订分月阅读计划。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阅读小组。推荐组长,制定好本组每一星期的阅读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

首先,每组要合理安排好每天的读书时间,保证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还要明确读书内容。其次,开展“每天一段”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为看书时摘录好词佳句做准备,每天坚持摘录几个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并多写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同时要组织学生们自己建立并管理课外阅读“基地”——教室图书角。另外,读书收获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部分,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后,教师对照学生小组阅读计划,检查他们完成的情况。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老师经常督促下逐渐形成,为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才艺活动,激发深层次交流

学生的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阅读比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获得学习成就感。这些活动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我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和成果展示形式,如手抄报、读后感、讲故事、朗诵、书法、绘画、课本剧、识记人物绰号、人物分析、艺术特色分析、辩论赛等活动。根据每个小组选择的目标和计划,进行特色阅读,他们可以选择一项特色阅读进行专攻。每星期每小组交一份活动成果。

1.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班级橱窗中展示;

2.开展手抄报比赛:收集有用的素材,确定醒目的刊名,撰精文画美图,合理设计版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