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核心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3-05 16:52:18

艺术核心论文

艺术核心论文篇1

(二)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文化艺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在你是一个杂家的同时你要先是一个专家。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要先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一门专业的技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艺术史、艺术欣赏等的熏陶也只是表面上的接触,怎么样去培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某一技能,也是以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缺乏理论建构一个学科的理论建构有多深厚就意味着这个学科能走多远,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同时理论建构也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础和硬件。说到底还是发展时间短,着力于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研究人才缺乏。不过随着社会的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也越来越高,继而对于文化艺术管理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文化艺术管理的前景看好。努力学好知识,为文化艺术管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没有针对性的招生学习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是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热爱艺术事业的人,如果一个学习文化艺术管理的学生对艺术都不感兴趣怎么能够做好文化艺术的管理。所以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招生,最好是招收艺术生并且热爱管理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而且热爱艺术,培养的时候也更容易实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塑造,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者。他们会针对自己原有的艺术基础来定位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招生都是泛泛的招生,继而再进行艺术的学习和熏陶,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的迷茫。

二、塑造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找准自己的定位现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为文化产业、文化法、文化经纪人、艺术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管理、体育文化等方向,更加拓宽了学科领域。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做公务员、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还有的去做文化产业,从事各种文化的经营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在自己进行学习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而向自己的领域倾斜,着重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方位的拓展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懂得各类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了解各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发展历史,能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鉴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素质和修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艺术制作、传播与营销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懂得项目策划所应具有的规则与流程;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什么需求;还有就是要懂得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专业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收录,都将为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术核心论文篇2

青年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伴随信息化一同成长,视野宽阔,接受了来自众多领域的信息,知识庞杂,情感丰富,艺术气息浓厚,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身处价值多元的时代,面临社会的急剧转型,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明显表现出困惑和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个人的道德行为失范,甚至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质疑。但是08年的奥运会被外国人亲切地称为“鸟巢一代”的青年志愿者和汶川地震中青年大学生的表现也展示了大多数大学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能够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也有高度的认同。故而,要切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确保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保证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坚定,道德素质的高尚,进一步使其明辨是非,明确荣耻,如此,不仅能有效达到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更易于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发展规律。

艺术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熏陶和感染人,达到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启迪智慧的目的,从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在春秋末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极力倡导以艺术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到了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更是倡导将民族艺术融入课堂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优化国民教育,切实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旨在通过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熏陶、濡染、浸润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也包含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方面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高度的吻合,这就更进一步确保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之必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形形的社会观念不断涌入国门,古今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致使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失去了自我。“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上所述,多数大学生只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道德素质下降,而艺术教育则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方式,有强烈的感召力,“可以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德,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的国民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是培养国民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和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度有些差强人意。这固然受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环境趋利化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同时应看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种种不足。艺术教育与社会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可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进行。

(三)是有效满足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逐步提高了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和认识,明确了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娱乐时代的到来,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明星梦”的追求已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有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的理想过于功利,将学艺术、走艺术路作为发财、成名的唯一选择,那这样的人生观无疑是一种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头脑,使其自觉抵制错误的、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艺术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强化自身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使之贯穿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确保他们能够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实现艺术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艺术教育任务,强化艺术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要切实发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突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此逐步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旋律教育,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洗礼。

(二)优化外部环境,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的目的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之能够正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自我建构的意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教育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热情,建立社会实践平台,才能促使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悟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或否定,形成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意识,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艺术核心论文篇3

1引言

近年来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参考文献(教体艺〔2014〕1号)、(教体艺〔2015〕5号)、国办发〔2015〕71号,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同步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将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校美育教学的核心。

2培养目标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的学前艺术教育师资以及从事学前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学前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幼儿园、儿童艺术教育机构和艺术教育管理部门从事艺术教学及艺术教育管理工作。

3提升途径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分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核心技能提升三个部分,使艺术教育专业具备学前教育理论修养与实践的艺术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特色。

(一)艺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

所有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掌握高职教育教学理论、艺术教育理念、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政策等理论知识,并参加教育教学理论考核,考核不合格需参加补测。

(二)艺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1.参加考核教师提交《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2.课程范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

3.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教师提交的《课程整体设计》,现场抽取考核内容(模块);

4.被考核教师根据被抽取内容(模块),完成现场模拟授课或说课一次。

5.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审组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三)艺术教育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升

1.专业核心技能清单及考核要点,专业核心技能不得超过5项。

2.被考核教师自行选择所授课程所属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进行现场操作。

3.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审组对教师专业核心技能进行评价并提问。

4.艺术教育专业核心技能考核点如下:(1)儿童教学活动设计与试讲考核要点

A.教学理论新颖;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科学性、操作性强,20分B.教学内容准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体现学前教育新理念,联系幼儿

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实践动力能力,20分

C.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能激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20分D.教态、仪表及语言得体,恰当,20分

E.粉笔字板书书写格式标准、规范,字迹清楚、优美,10分F.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10分

G.时间20分钟

(2)儿童美术考核要点

(3)儿童舞蹈考核要点

(4)指定儿歌伴奏编配考核要点

利用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和全分解和弦,完成10首指定儿歌伴奏编配,和声编配与音型织体符合歌曲风格,前奏与尾声编配合理。每完成一首得10分。合计100分,用时45分钟。

(5)指定兒歌弹唱考核要点

完成10首指定儿歌自弹自唱,弹奏方法正确,歌唱音色音准好、吐字清晰,节奏稳定。每完成一首得10分。合计100分,用时40分钟。

4提升要求

(一)理论考核

所有教师参加理论考核,因故未能参加考核或考核不合格需参加补测,有两次补测机会。

(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教学理论考核通过后,申请“课堂教学能力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给予一次补测机会。

(一)专业核心技能考核

教学理论考核通过后,申请“专业核心技能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给予一次补测机会。

(二)公平公正公开

测评活动严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对全体教师公开,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与检查。

艺术核心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60-02

在中国,截至2010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CN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和ISSN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正式刊物即有9851种,根据期刊的学术地位分类,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了1980余种中文核心期刊,其中,“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中收录了10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本文将从中选出9种(文学创作类期刊《剧本》除外)作为标本,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2003年至2013年间的检索数据对该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和所发表的论出详尽分析。

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遴选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的九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参考源(序号同要目总览):(1)《戏剧艺术》;(2)《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3)《戏曲艺术》;(4)《戏剧文学》;(5)《中国戏剧》;(6)《四川戏剧》;(7)《大舞台》;(8)《上海戏剧》;(9)《中国京剧》。[1]

(二)研究方法

根据邱均平专著《文献计量学》中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检索系统,对这9种期刊分别按照2003年至2013年的时间跨度进行检索,统计出每种期刊的发文量、年度平均发文量、基金发文量、被引频次、被引率以及高被引论文的中图法分类号和研究主题,并根据检索出的各类统计数据做出相应的EXCEL数据表,进而对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做出文献综述。[2]

二、结果与分析

(一)9种期刊的概况分析

表1 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简介

注:复合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由表1可知,这9种期刊都是由国内权威的科研单位创办的,其中包括省级艺术研究院、艺术类高等院校、艺术类协会单位和文化部下属单位;再从创刊时间看,其中4种期刊创刊于1960年以前,3种期刊创刊于1980年以前,另外2种期刊也创刊于1992年以前。因此,无论是从期刊的主办单位还是从创刊时间上,都可以掂量出这9种期刊在国内戏剧研究领域中的份量。

(二)9种期刊的发文统计

由表2可知,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来的“发文合计”和“每年平均发文”的数量都很可观,反映出我国相关学者的戏剧理论研究热情十分高涨。另外,期刊收录的基金发文,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从间接上体现出我国对于戏剧理论研究领域的课题申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在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发表了数量相当的科研成果论文。

(三)9种期刊的论文被引频次统计

期刊某一年的“被引频次”,是指特定期刊该年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其他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论文能够被引用,尤其是高被引论文,意味着该论文以及该期刊获得了很高的学术认同,是衡量该论文以及该期刊学术水平很重要的评价指标;表3中最新统计的“被引频次”各年数据和累计数据体现出了该期刊刊登的论文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认同。此外,期刊的“被引率”,是指期刊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期刊发文的质量高低;表3中最新统计的“被引率”数据,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这9种期刊的发文质量,下面将从每种期刊中筛选出高被引论文(被引用10次以上)做进一步研究。

(四)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

表4 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被引用10次以上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笔者在表3的基础上,筛选出了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来 112篇高被引论文(被引用10次以上)做了进一步分析,表4中详细列出了每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篇数和被引总频次,由此项数据可以得出,排名靠前的《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剧》《中国戏剧》《戏剧文学》和《四川戏剧》收录到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居多。

(五)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中图法分类研究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9种期刊112篇高被引论文中的绝大部分都包含在“J 艺术”和“I 文学”类目内,其中,“J 艺术”类高被引论文在下列期刊的所有高被引论文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中国戏剧(87.8%)、大舞台(81.5%)、戏曲艺术(79.6%)、四川戏剧(75.8%)、戏剧艺术(75.2%)、戏剧(70.8%)、戏剧文学(68.5%);“I 文学”类高被引论文在下列期刊的所有高被引论文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戏剧(29.2%)、戏剧文学(27.9%)、戏曲艺术(19.4)、戏剧艺术(17.1)、四川戏剧(11.6%)、中国戏剧(6.1%)。

此外,笔者又对这112篇高被引论了“中图法详细类目”分析,可以得出这112篇高被引论文中占比较高的详细类目有“I207.3 戏剧文学评论”“J6 音乐”“J80 戏剧艺术理论”和“J82 中国戏剧艺术”。其中:期刊《戏剧》在“I207.3 戏剧文学评论”和“J80 戏剧艺术理论”两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期刊《大舞台》和《四川戏剧》在“J6 音乐”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期刊《中国戏剧》《戏曲艺术》和《戏剧文学》在“J82 中国戏剧艺术”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戏曲艺术》和《中国戏剧》在“J821 京剧艺术”和“J825 地方剧艺术”两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

(六)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主题研究

表5 9种戏剧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主题研究

观察表5,这9种期刊近11年来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戏曲传承与保护”“中国戏剧事业”“中国传统音乐”“戏剧影视文学”“戏剧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等10个方面。再进一步对2010年以后发表的高被引论主题分析后,笔者得出:虽然在篇数上还是“戏曲传承与保护”占据了第一位,但是一些新兴的研究课题也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三年的研究热点,诸如“创意产业”“动画”“网络电影”和“微电影”等。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详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已经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戏剧理论研究阵地,尤其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戏曲,学术界一直在持续关注这个问题,只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没有探索出一条非常明确的改革路径。幸运的是,近些年的戏剧理论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的跨文化交流,以及新兴媒体形式的出现,戏曲已经迈出了与其他文化形式互相融合的脚步,只是,前进的路途应该还很遥远。

艺术核心论文篇5

根据党的十八精神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高度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战略要求时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艺术类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尤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多变,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同时云南地处边疆,边境线较长,地方高校中少数民族众多,比较易受民族虚无主义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对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努力提高艺术院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准确把握云南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又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学生,这对于我们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确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以云南艺术学院(以下简称云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为例,对抓住新时期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征,在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些初步探讨。

一、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近年来,云艺针对全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分层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相结合,调查内容涉及学习、思想、心理、就业、培养目标、民族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并着重整理了学生思想状况方面的调查数据,总的来说,与普通大学生一样,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由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成长过程以及专业学习的特殊性、社会交往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也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类学生从小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专业学习上,专业学习兴趣浓厚,重视专业轻视文化公共课。再加上高考本身对艺术类学生文化成绩要求较低,让学生形成“只要高考文化过线就行”的认识误区,各类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被专业课取代,造成艺术类学生基础文化课学习的缺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薄弱,人文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较差。

(二)自我意识较强

艺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强调支持学生发展和张扬个性,容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式,自我意识强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艺术类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烈,缺乏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崇尚自由散漫,时间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

(三)政治素质薄弱

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但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解放,活跃前卫,善于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但缺乏政治崆椋很少关心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和国家时事。在学习上,对以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敷衍应付。政治观念淡漠,再加上因本身擅长于形象直观感性思维,部分学生看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甚至极端性。

(四)价值观念迷茫

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西方思潮迅速涌入,网络日益发达,网络生活已经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虚拟和不可控性,良莠不齐的信息直接进入学生的头脑中,不良信息极易对艺术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产成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中,过于强调自我;与人交往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在生活中对社会关注不够,促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迷茫,弱化道德意识。

(五)竞争意识强烈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更倾向于追求张扬的个性,从小参与各类比赛,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从吃穿住行到专业学习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同时,在相对狭窄而又竞争激烈的艺术圈里,艺术院校学生更能体会到竞争的残酷,因此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学习较自觉,但也扩展到生活的各方面,导致集体观念更加淡化。

二、新时期云南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事物能够之所以区别于与其他事物,是由于其自身它的特点存在,“特点”指事物内在、外在的独特的地方。事物不只一个特点,一般都有多个特点。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由多个特点构成的,有些是我们自身独有的,有些是普遍存在,但在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性

艺术院校是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而建立的,而云南高校大学生中少数民族众多,又地处边疆,境外敌对势力鼓吹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边疆蔓延。这就要求云南高校在对艺术大学生培养中要把讲政治放在重要地位,客观而言,这就决定了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政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要服从、服务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这一特点,落实中央政策,增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对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性但是不能“泛政治化”。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政治性培养也是为了学生成才的需要,是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但也不能事事都政治化,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2.导向性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一个多民族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云南又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相较东部沿海普遍落后。云南高校培养艺术人才,是出于推动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艺术发展的需要,所培养的艺术人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以云南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时代性

艺术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社会发展,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育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促进各类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对大胆的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沟通式转变,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

4.针对性

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是各民族学生热爱艺术的知识青年群体,由于民族不同、发展需求不同、心理诉求不同等诸多不同,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心理特征学生开展工作。

5.综合性

综合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要综合协调各方面力量,需要党政工团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如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机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等。不仅仅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学校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云南高校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构筑青年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时代的要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关键在加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担负着对艺术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要在高校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是最重要的途径与渠道。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使教育入耳入脑。我们在进行教育时不仅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贯穿品德修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建设融入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特别是利用艺术院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的特殊性,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举行主题鲜明的书法绘画作品展、话剧、歌舞表演等,借助此类课外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参与其中的热情,寓教于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融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亲和力以及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时,艺术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阵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升自已的价值追求,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行为世范,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交流氛围,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自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代表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陶情养性、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同时承担着育人与承担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对艺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是滋生艺术的土壤,文化的倾向性可以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艺术院校要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德艺双馨”的专门艺术人才需要,就必须推进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打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艺术院校的学生形象思维力强,只有牢牢抓住艺术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结合其专业特点,通过通俗易懂的 、寓教于乐的、丰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社团活动、歌舞表演、戏剧小品、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等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影响人、鼓舞人、感染人。同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的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培养其优秀的道德品质。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系列活动形式,潜移默化的融入到青年学生的血液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含什么热荨⑹裁词锹砜怂贾饕謇砺鄣牧⒊ ⒐鄣悖继而达到相信、信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内化于广大师生之心,外化于师生之行。

(三)在社会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实践,着重在突出实践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艺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借助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良好机会,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到孤儿院、敬老院开展教育等系列活动来深化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这些教育实践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爱国爱党,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理想和信念,让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引导艺术院校学生从自身、从小事做起,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广泛参与“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清楚的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力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志愿者服务计划,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和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它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发展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除了采用传统载体外,还要分利用现代各种载体,不断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网络的广泛运用,为宣传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发运用网络载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阵地建设,大力支持各类“红色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完善“我爱中国”、“民族魂”、“共筑中国梦”等类似的主题教育网站。同时,建立网上论坛,为师生就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便利的平台,使“红色网站”成为广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此外,充分利用飞信、微信等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普及的主要交流与沟通载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机互动平台,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云南又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云南的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思考和研究,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构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更加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新华出版社,2013.

[2]徐精鹏.三个倡导”语境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8).

[3]吴倩华,涂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01).

[4]王慧敏,史兆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01).

[5]韦科扬.谈高校校园文化的创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6]韩春凌.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艺术核心论文篇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9583

国内刊号:11-1581/J

邮发代号:82-20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艺术核心论文篇7

熊秉明用西方视知觉理论和心理学的理论写成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被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应该获得诺贝尔奖项。“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他的著名论断。本文欲以熊秉明的《书法与中国文化》一文为出发点,以其“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论断为中心来探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中国书法是一门区别于其他艺术而依附于中国汉字的独特造型艺术。世界上的文字有数千种之多,唯有中国的汉字上升为一门高等艺术,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书法不仅源于‘象’――形而下感性存在的物象,而且是归于‘象’――形而上精神境界的意象。” ①当然这与中国的语言、方块的汉字以及中国深厚的文化哲学修养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只有中国才有生成书法艺术的契机,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产物。

熊秉明在其著作《书法与中国文化》中说:

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家的终极目的不是在建造一个庞大精严的思想系统,而是在思维的省悟贯通之后,返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我认为从抽象思维落实到具体生活的第一境乃是书法。

熊秉明通过哲学、美学的立场,说明了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他的这一观点被多数学者所认同。著名书论家韩玉涛在《中国书学》中曾对熊秉明的这一观点做过论证。他说:“本来,中国书道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表现在一个古老的传说,即‘伏羲画卦’的传说上。相传的伏羲氏所画的卦,既是形象,又是抽象;既是哲学,又是书道。”二者解释的出发点可能并不相同,但对于“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观点却是十分相似的。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熊秉明在几十年的亲身实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本文一方面从语言文字发展的历时向度说明书法的演变,另一方面又从书法与其他艺术关系的空间向度说明书法与其他艺术存在着的广泛联系,以此来论证熊秉明关于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位置。

一、 书法与语言文字

中国书法的演变与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十分重视语言背后的意蕴,这要远远超过语言对象本身。这里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找寻帮助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人们发现汉字书写的外形是个不错的媒介。即是说文字书写的外形能够表现很多语言本身不能传达的东西。于是,在运用语义的同时,对汉字的书写外形加以更多的注意,长此以往,书法便在此关注中诞生。

对“言外之意”的追求是在汉字的外形上得以显现,因此书法和汉字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谈论书法,最多的时候是指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是以汉字为符号载体,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书法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已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刻字的时候对整齐美观的追求。汉字的孕育成就了书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的发展、演变所经历的每一步都与书法息息相关。汉字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产生过五N字体,书法艺术也相应有五种书体(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东汉许慎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垂后,后人所以视古。”(《序》)

但是书法究竟不是文字,尽管文字的独特形貌和构成原理,给书法的生成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文字,而“书”却是“写出来的字”,也就是字的形象。“字”是抽象的,存在于观念中的符号;而“书”是具体的,是把观念中的“字”彰显出来。“书法”指那种不同于“文字”所传达的特殊意义,书法艺术的内容在字里行间。“字”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说的,重在它的功能和实用性;而“书”则是从美学的角度说的,重在它的形象和美感性。邓以蛰说书法是形式与意境的结合,认为:“书无形自不能成字,无意则不能成书法。字如纯为言语之符号,其目的止于实用,固粗具形式即可;若云书法,则必于形式之外尚具有美之成分然后可。” ②

二、书法与其他艺术

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不免要遭受其他文艺爱好者的非议与不满。苏轼曾云:“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题跋》)从苏轼这里看来,书法的精神内涵和诗、文、画是相等的。其实不然,书法不仅具有其他艺术具有的特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它是无韵的诗、是无色的画、是无声的音乐……

如果以书法与绘画相较,绘画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躁《历代名画记》)即是说绘画是对自然事物的模仿,通过图像再现自然,在绘画的过程中追求再现的真实性,在逼真的基础上才能有情感的表达。而书法则“不师造化”只有“心源”。书法中文字的形象意义不再是再现文字意义所代表的事物,书法的魅力源于文字的形象带来的美感,不是如绘画那般模仿自然。因此,较之绘画,书法能更直接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具有更深层的蕴味。

如果以书法与诗文相较,则诗文取自于文字的意义,而书法则是文字的形象。文学创作是一种思想的推进过程,属于一种心理活动。书法则通过笔墨、点线的组合变幻出千姿百态的文字形象来表现创作者的心志,是一种技巧活动。即唐张怀所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唐张怀《文字论》)

书法理论家王镇远说:“如果我们以客观物象作为一极,以人的思想作为另一极,则与之相契合的艺术是绘画和文学,而在此两极之中便是书法。” ③书法是图像和意义的结合,它不像绘画那样直接模仿自然物象,也不像文学创作那样匠心独造。因而书法成为中国艺术中一种特殊的形式,“没有语义的牵挂,没有模仿造化的要求,则书法是表现‘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艺术。” ④在书中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奇逸豪放、欧阳询的险劲平稳。欣赏者可以体会书者创作书法时的状态、情绪,可以感受创作者的气质、品格、情操。即刘熙载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概》)书法成为“我们向往的表现工具、最后的寄托,亦是认识我们自己的最好的镜子”。⑤

书法以其笔画组合及其书写方式直观却又抽象地表现出种种形式美的要素――匀称、连贯、参差、和谐等等,因而可以说书法在各种姊妹艺术中处于枢纽的位置。这种地位好似数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样。各种姊妹艺术都借鉴书法,从书法中获取灵感和启迪,这其实也是一种相互的作用。

三、书法与中国哲学

中国文人的哲学观往往反映在书法作品中,通过书写的内容和形式,人们可以载道,弘道。此时,书法是表,哲学是里。尽管书法只有黑白两种色彩,只有点线两种元素,但就是这些经典的元素,通过点画的组合而成为千变万化的图形,成为书法艺术,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哲学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点。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自然积淀,它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并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把古来的书法体系分为六大类,其中有“伦理派”,“自然派”和“佛教与书法”,即分别从“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崇尚自然”,佛教对书法家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哲学在书法中的应用及其对创作者心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滋养了中国的书法,书法又以艺术的形式体现了哲学的内涵。

书法是“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⑥中国现当代书法向西传播的开创者蒋彝先生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国画和其它艺术种类已经十分了解,但对书法的形质诗中莫测高深。再者,书法除了他本身就是中国各种艺术中一种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构成了其它中国艺术的最基本的因素,” ⑦他的这种观点和熊秉明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熊秉明称其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言符其实的,首先书法是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而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其次书法与中国其他文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同于绘画。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法源于“心”而不“师造化”,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最后书法的意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现在书法的内涵几乎可以涵盖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对其阐释的结果,缺少了这些深层的意蕴,我们最多只能从书中感受到线条的力度和空间的变化。书法N藏着哲学美学、体现着文艺美学。人们在书法中找到了表现审美理想与体现自我意志的途经。它是中国传统诸多艺术中最为普遍而又最典雅的艺术,是中国艺术精神之体现,是文化核心的核心。

注释

① 蒋国忠,主编.审美艺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8.

② 邓以蛰.邓以蛰先生全集[C].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67.

③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

④ 熊秉明.书与人[A]//熊秉明美术随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84.

⑤ 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261.

⑥ 沈尹默.书法论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87.

⑦ 蒋彝.中国书法[M].白谦慎,等,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 蒋国忠,主编.审美艺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熊秉明.我与书法 [J].文汇报.1999-12-11.

[3] 邓以蛰.邓以蛰先生全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4] 熊秉明.熊秉明美术随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 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艺术核心论文篇8

   1.专家论坛:刊登艺术界专家、艺术院校学术权威理论文章

2.艺术人物:艺术家、艺术团体的成长、艺术成就

3.原创平台:优秀文艺作品展示

4.艺术理论:各艺术门类学术研究成果、探索等(音乐、美术、舞蹈、设计、戏曲、园林建筑设计等)

5.教育艺术:艺术教育的方法、成果、教育研究

6.文史哲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研究成果

7.文化与社会:文化产业、群文活动等

8.影视与传媒:影视制作、文化传媒的技术、技巧、理论、经营等

9.民俗民间文化:非遗、民俗、民间文化研究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

艺术核心论文篇9

音乐研究1958年2月创刊的全国性大型音乐理论学术期刊。始终致力研究祖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关注国内外音乐学术最新发展,成为各学术评价机构公认的全国中文一级核心期刊。

2、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于1950年9月创刊于北京。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创刊初期内容分评论文章和歌曲作品两部分,1953年底改为以音乐评论为主,包括理论研究、群众音乐工作、外国音乐介绍、音乐知识和音乐活动、报道等内容的综合性音乐刊物。

3、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型音乐理论季刊,每季初出版。1985年创刊,现已出版59期。1996年,在全国77种音乐期刊中,被鉴定和确认为8种“中文核心期刊”第一名。是业内颇具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的音乐学专业学术期刊。

4、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创刊于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理论学术期刊。中国音乐主要栏目有民族音乐研究、探索与思考、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器乐艺术、声乐艺术、中国音乐建设50年等。

艺术核心论文篇10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内容提要:良知说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良知体验是其美学的核心,他的美学可谓良知体验美学。其中良知体验艺术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艺术论中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王阳明认为艺术是心灵的映照,强调对主体的高扬,同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形式也应不断创新;审美教育是良知体验美学的落脚点;正是这种以圣人境界为主要内容,以良知体验为核心的良知体验美学,对明中以来的文艺思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艺术核心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0-01

中国现代文艺美学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时期,但在上世纪50、60年代,民国学者的文艺美学探索曾出现某种中断。20世纪80年代,为了恢复被中断的文艺美学的理论探索,胡经之借用王梦鸥《文艺美学》之书名,率先在全国首届美学学会中构想建立"文艺美学"学科,此举立即获得当时长期钻研文艺学和美学理论的周来祥、杜书瀛、童庆炳、朱立元、曾繁仁等学者的拥护与响应,他们纷纷创建各自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并撰写文艺美学专著,确立了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学科地位。

1.胡经之首倡建立文艺美学学科

开创了新时期文艺美学学科范式和理论研究。他将"文艺美学"定义为"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所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1],认为文艺和审美存在着一种交叉联系,应将文艺美学看作成美学与诗学的融合。他从生命本体论上打破了先存已久的美学与艺术视阈隔阂,以生命本体论视角来重新审视文艺活动的审美规律,打破了我国文艺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主客体反映论的理论范式。他摒除静态的审美观念,推崇动态的审美体验,并将之确定为艺术审美活动的核心和本质,同时又不断引申探讨审美活动、审美体验、审美超越、艺术意境等概念,最终建构出"体验论"文艺美学理论。

2.周来祥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理论范式的共创者

为文艺美学研究和兴起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和谐论"文艺美学思想开拓了新时期文艺研究的疆域。周来祥认为在经历近代西方科学分化后,文艺美学因自身规律性而独立自主,它是美学的分支,并不是文艺理论的附属支部,应当是从古典美学中分离成长出来的。他强调艺术掌握"既不是单纯的物质实践,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思维,而是两者的融合","它是感性与理性、心理与认识、情感与理智、具体和抽象、物质实践性和精神意识性的和谐统一"[2]。他提倡"美是和谐"的基本理念,运用系统的方法论,重视美的艺术要置于关系之中进行研究,"美在关系说"展示出主客体间充满和谐的联系。

3.杜书瀛在新时期创作的"价值论"文艺美学思想

基本确立了当代学者共同研究文艺美学的学科范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他在1992年创作了《文艺美学原理》,这部著作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新兴文艺美学的学科地位。该书指出"审美活动是人之作为人的本性表现之一,是人自身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是人自身的一种特殊生活形式"[3],而人的本质和审美活动紧密相连,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活动特有的一种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社会属性。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文艺美学的核心范畴就是审美,所以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价值的生产过程。杜书瀛"价值论"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魅力在于重视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需求,体现出文艺活动中审美的文本价值和创造价值意义。

4.童庆炳开拓出全新的"阐释论"理论

对文艺美学学科范式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他主要以审美特征论来阐释文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可概括为"阐释论"文艺美学。他早在80年代就积极从事文艺美学理论研究,其文艺理论著作从未以"文艺美学"命名,但其《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等作品反映出其理论观点。他重新确定文学本质为审美特征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我国文艺长期坚持生活论的偏颇,更新了新时期人们对文艺审美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解。童庆炳阐释文学活动审美特征时,不仅强调我国古典文艺学说理论,还巧妙运用欧美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审美活动展开语言阐释,做到中西学术话语结合的境界。

5.朱立元认为艺术审美是通过欣赏意象才能获取审美体验

创建出体系化的"意象论"文艺美学。他在《美的感悟》和《美学》中概括了古今中外的"意象论"研究,把学科对象研究转向了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审美意象,从意象视阈中讨论艺术对审美的韵味和价值意义。朱立元指出:"我们在无限多样的艺术品中可以提取到所有艺术品共有共通的东西,那就是艺术意象。"[4]艺术从生产创作一直到成品的过程,再到欣赏者接受的整个环节都依赖意象,全部流程中意象都是核心部分,缺少它艺术活动便不得持续。艺术创造的环节是关注意象的生成,通过对审美主体主观意识的客观化,最终将这种捉摸不透的意念整合出一个理想化的实体,即体现出意义内容的形式符号化或者物化。朱立元"意象论"文艺美学既有西方意象论美学的理论分析,又注重中国美学意境论的境界,强调意象向意境的提升,使得文艺美学更具理论新意和学科价值。

6.曾繁仁将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

充分发挥了审美"经验"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现实性,可称之为"经验论"文艺美学。他借助当下现实生活,把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学科的逻辑起点有着独特的理论意义,为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进一步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艺术的审美范畴、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艺术文本的审美特性、艺术的接受、艺术与人的审美化生存等问题,构建出完整的"经验论"文艺美学体系。曾繁仁将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理论核心和研究范围,重新阐述了本质主义和认识论美学,开启了审美范畴、审美特性、艺术的接受以及发展形态等美学理论研究,为酝酿文艺美学理论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90年代文艺美学"六大家"汲取五四时期的理论养料,各自从体验论、和谐论、价值论、阐释论、意象论和经验论视角实践新时期学科问题钻研,从本体论与认识论上明确了审美作为文艺研究的理论范畴,颠覆了传统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隔离的状态,从而促成了当代学科理论范式的革命。此时期确立了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是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及其理论建构,取得了学科理论体系化、丰富化成就,并且成功吸引、培养了大批中青年学者,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来祥.论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J].文史哲,1983(3).

[3]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艺术核心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63-02

高职院校侧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特殊的传播活动,要深层次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增强传播效果,需要更加注重艺术性、讲究策略性,充分把握其心理需要、审美情趣和信息接收特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缺陷

1.传统的灌输渠道注重“听”忽视“视”。通过视听感知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注重理论灌输,重视“听”的单向度传播,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是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这种依靠学生听讲来感知、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读图”时代的高职大学生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95后,他们从小就习惯于通过“读图”来获取信息,他们的阅读更加“视像化”,理解更趋“轻浅化”,传统的依靠宣讲理论的传播路径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情绪、情感需要和对信息的接收。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情感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因其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自觉性相对不高,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情感引导促进心智走向成熟。然而,重理论说教,轻情感交互,理智型劝导模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易导致教师为了严谨表述缺少起承转合的变化,影响师生感情的投入;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上的“刻板成见”,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传统的理智型灌输在显性表达与隐性渗透没能有效贯通,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以情感人方面有较大不足。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人际沟通有效性不高。研究发现,人们交流中“花在倾听上的时间要比其他种类的交流形式多得多。”而实际上真正“有效倾听的比例只有25%”[1]。而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注重学生听。但是在移动多媒体时代,多数95后大学生属于“手机控”,通过手机上网、微信、QQ,这就很难保证学生课堂听的有效性。另外,囿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僵化的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对非语言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讲课缺少言语的跌宕变化和丰富的表情动作,师生间信息互动、信息反馈较少,感情沟通不足,影响了人际沟通。

二、增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效果的路径选择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增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效果,可以借鉴传播艺术,充分发挥有声语言传播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听的有效性;重视非语言传播的感染力,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全知觉,拓展其信息接收通道,发挥其解释语言,补充、强化信息和隐性感染的功能,将有声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进行。

1.积极运用有声语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语言节律学角度看,汉语语言“显露于畅达的语流间、呈现在玄妙的韵律里,更是蕴藉在高超表达者勃勃的生气中”[2]。其独特的气韵美,非常有利于情感交互。这种声音节律感觉能够引起人们对有声语言的节律感知、节奏把握和理解,从而使人们体验到语言表达的流畅感及韵律美,能有效提高语言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信息传送效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三个倡导”内容,有意识地把握语言的节律,注意用语的运动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式的照本宣科。利用有声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如联系北京APEC盛会、亚信峰会、“亚投行”等事实,教师通过语言表达积极感染学生情绪,从而逐渐实现对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重塑。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高职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要通过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语言的艺术性、感染力、可欣赏性,满足他们快捷、轻松接收信息的心理需要、情感渴望和审美追求,借助寓逻辑性、思辨性、艺术性、审美性、可接受性于一体的语言表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的效果。

2.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传播。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提出: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3],指出非语言行为传播在有效沟通中占93%,在信息传播中有重要作用。教师特有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包括体态语的运用、外表修饰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过程中具有补充、强化、调整、替代有声语言信息的功能,对于提升传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重视身体语言的作用。心理学家斯蒂芬・挪威曾说,“不受人欢迎的孩子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不受欢迎是由于他们没注意到他们自己所发出的信息,或是误解了其他孩子的想法,是他们自己引发了同学们对他们的消极反应”[1]。所以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体态语言在传达信息中的重要性,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中的内容表述需要,选择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动作,准确传达自己对所要传播内容的情感偏好,引导学生情感共鸣。

二是准确把握师生空间关系。空间关系体现人际关系。当人与人之间存在理解、信任和合作关系时,会在此基础上缩小两人之间的距离,当人与人存在着怀疑或猜忌、互不信任时,往往会通过增大个人空间的方式来逃避这种不信任[4]。当代95后高职学生个性更加突出,注重私人空间和私人距离,他们善于通过借助不同类型的空间关系来表现不同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传播,采用扩大或缩小师生空间关系的手段来影响学生,适时走到学生中间,亲近学生,消除学生对传播内容的漠然情绪和态度,从而更好地接收并接受教师所传播的信息。

三是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对高职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大上”的理论体系,他们既追求课堂内容的精彩,也对传播者形象充满期待,更会通过对教师的穿衣风格、个性形象进行评价,从情感和心理上对教师做出“亲其师信其道”的判断。因此教师要从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审美情趣出发,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于细微处恰当地运用这种非语言传播艺术,合适地表现自己的角色,先“声”夺人,赢得学生的好感,更好地引导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提高传播效果。

3.积极使用多媒体超文本语言传播。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多媒体“土著居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其信息获取方式与审美接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多媒体技术更加频繁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图像化、影视化、数字化。多媒体的超文本语言传播功能,集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于一体,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交互起来,实现了全知觉传播,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始终,搭建起了可视、可感、可读、可交互的传播平台,能使核心价值观更富有立体感和时代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深受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借鉴传播艺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传播艺术与传播内容的关系。艺术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是艺术形式的基础;一定的内容要通过相应的形式来表达。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要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不能脱离特定的传播内容而胡乱套用。为艺术而艺术的做法只会引起他们更大的反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核心价值观信息传递和媒介的选取也是多样的,要合理、有机融合多种传播艺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内外形势结合起来、与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与他们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提高释疑解惑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道德情感引导和政治素养培育。

2.各种传播艺术的选取要面向学生,为学生所接受。采用何种传播艺术形式要有针对性。总体来说,应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结合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取舍地选择传播艺术,做到现代传播艺术中的精细化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针对性传播。

3.积极融合现代传播媒介技术。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变化快、善于求新求变。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慢媒体向快媒体、由贫媒体向富媒体、由单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使得95后高职学生追求新奇和时尚的欲望更加强烈;另外,互联网的发展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要与时俱进,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传播艺术载体,积极表现反映时代需求的信息内容,“使其成为质形相揉、血肉相依、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艺术整体。”[5]

总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传播中要充分利用有声语言、非语言行为传播和多媒体超文本语言传播艺术,将理智教导与情感引导结合起来,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力;要善于运用各种非语言传播艺术,积极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成见;要总结经验,提高有声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技巧,熟练普通话教学,熟悉身体语言的使用,掌握必要的服饰、颜色搭配技巧等,更好地提高传播艺术对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甘布尔,等,著.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玉东.传媒有声语言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倩.浅谈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4]李桢.课堂教学与交流[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5]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双红,等.媒介间性:传播力增强之道[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李梁.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8]傅洪健,曹兴平.90后大学生媒介消费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新闻界,200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