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规划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5:30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5-0155-0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网上聊天、网上教学、远程医疗、远程控制等等这些基于网络的应用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纽带,将思维的世界、虚拟的世界、现实的世界等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网站是网络的节点。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和盲目性,使网站的影响颇具“蝴蝶效应”:网站建设的好坏尤其是知名网站和重要网站的建设,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网络体系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到一项工作、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因此,在外来网站林立的竞争环境中,除了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如何建立好一个功能齐全、界面清新、实用便捷、更能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需求的网站,对一个公司、企业、学校或者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1、网站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1)准确定位。虽然当前综合性网站比比皆是,但大家可以从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知名或者成功的网站一定有它的特色,也就是具有别人在这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腾讯是从发展QQ起家的,即使腾讯也建立了新闻、博客、购物、游戏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但真正能吸引客户,制造经济效应,成为网站主打业务的还是和QQ相关。腾讯凭借着QQ的成功,带动其周边的网络产品,使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网络公司。因此,建立一个网站,无论是单一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它的策划定位很重要。合理的策划定位可以让网站的建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不同的行业类型,在网站建设的架构、流程和功能实现上会有不同的需求,准确的定位可以为网站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功能完善。完成一个网站的准确定位之后,如何完善功能以实现这些定位,就是网站规划设计的下一个目标,如果说定位是为网站建设提供了一个目标和主旨,那么完善功能相当于为这个目标建立了一个框架,网站任何的进一步规划设计和细节完善都围绕着如何完美的实现这个框架进行。

当然,在完成网站自有功能设计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重所有网站都需要的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可扩展。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站的建设,无论是考虑软硬件或者是业务发展,网站都不可能停滞在当前的状态上,因此,网站在功能设计上必须考虑到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使网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各项业务和技术需求,不至于落后或者被淘汰。

(3)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是网站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政府部门、商业机构或者是院校军队等等,安全可靠是网站能够正常运作,完成其各项功能的基础。试想一个链接不正常,功能不能正常实现,内部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网站,是不可能有发展前景的。应当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着眼,从系统的安全体系、网络拓扑结构、通信线路等等方面入手,考虑如何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经济实用。网站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网站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金,以较高的性价比来建设网站,即在满足用户需求和网站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投入的资金以及进行日常维护的费用。

网站的实用性在于:一是建立扁平化结构,减少访问层次,使访问者可以便捷快速的完成操作,实现自己的想法;二是操作手法的大众化,采用的是网络通用的手段和方法,避免因生僻的因素使访问者失去耐心,丧失潜在的回头客;三是掌握大众心理,网站实现的主要功能都是与网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贴近生活需求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点击率。

2、网站规划设计的主要流程

如果说把一般的建站原则看作是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那么规划设计的流程就是如何实施的蓝图。在网站建设前对市场进行分析、确定网站的目的和功能,需要对网站建设中的技术、内容、费用、测试、维护做出规划。规划网站是企业迈向电子商务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一个网站规划设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来进行。

(1)确定网站建设目的。建设电子网站,必须首先确定网站建设的目的。电子网站建设的目的一般要求开展推销业务,用于企业形象建设,拓展企业联系渠道,作为交易中间商,建立市场交易场所,开展中介服务,作为服务性网站,其他应用目的等。

(2)定位网站客户。对于电子网站必须清楚目标市场,客户为什么会光顾这个站点,是否还会再次访问。要摸清真正需要或即将需要产品/服务的是哪些人。这将成为整个网站所有设计思想的基础,无论企业网站采用何种形式,提供什么内容,都要以此为出发点来考虑。

(3)理顺结构和层次。确定建站目的和客户群体后,需要构架网站的框架,这是网站的核心内容。确定内容框架后,就可以勾画网站的结构图。多数网站会综合运用不同的结构图。例如,给水泥厂设计网站结构,在说明制造过程时,用生产流程图可以体现质量的保证;销售渠道可以用全国地图的网络分布图就可以体现水泥产品销售市场的分布状况和辐射力。

(4)设定网站盈利模式。任何企业网站必须有利润的保真,盈利模式对网站是十分重要的。网站的经营收入与知名度、网站的浏览量、网站的宣传力度和广告吸引力、上网者的购买行为等因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我国的特价酒店网,它为了吸引游客利用网上资源作旅游节目,它以解决游客的需求,如交通工具、住宿和景点区的特色来获取收入;同时也利用对全国各地旅行社和宾馆的网上推荐,得到不菲的广告费。

(5)设定主要业务流程。网上交易流程应当尽量做到对客户透明,使客户购物操作方便,让客户感到在网上购物与在现实世界中的购物流程没有本质的差别和困难。在很多电子网站中上网者都可以找到“购物车”、“收银台”、“会员俱乐部”这样熟悉的词汇,不论购物流程在网站的内部操作多么复杂,其面对用户的界面必须是简单和操作方便的。

3、结语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已经使社会成为地球村,建设符合企业需要的电子网站,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跟上时代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中国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67-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eb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course in colleges

Su Yan, Liang Wu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Beihai, Guangxi 536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st suffici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to obtain and exchange information in daily lives. Therefore, the requirement for website development artisans has increas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artisans, the measures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s "web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all the related major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ite planning; exchange information; research practice; database

0 引言

如今网络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息息相关。早些年,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但当时,人们把焦点都放在了网站的内容上,随着现实需求的改变,人们对网站的整体布局和全方位设计的需求就越来越迫切。网站规划与设计课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

1 网站的概述

网站不等同于网页,网站是指在互联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网页的集合。简要的说,网站是一种通信工具,就像公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自己想要公开的信息,然后网民可以通过浏览器上网了解自己所需的信息。而网页就是网民在浏览器中浏览信息时看到的一个一个页面,每个网页实际就是一个文件。它通常由文字、表格、图片、视频等组成。网站由域名(Domain Name)、网站空间(Web Host)和网站源程序三部分构成。

2 网站的需求分析

2.1 明确目标

在网站策划过程中,网站的需求分析不容忽视。网站项目的确立是建立在广泛需求之上的,这种需求往往来自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者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中客户实际需求占了绝大部分。面对网站开发拥有不同知识层面的客户,项目的负责人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类网站开发项目的成败。因此,如何更好地了解、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并且能够准确、清晰地以文档形式表达给参与项目开发的每个成员,保证开发过程始终围绕满足用户需求的正确方向进行,是每个网站开发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的。

2.2 做好市场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活动,清晰地分析相似网站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可以帮助项目负责人更加清晰地构想出网站的大体架构和模样,在总结同类网站优势和缺点的同时项目开发人员可以开发出优秀的网站。市场调研的重点应该放在主要竞争对手的作品或类似网站作品的有关信息上。

2.3 做好沟通工作

通常用户提出的需求是凌乱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很多时候用户似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就是表达不出来,所以更多的时候需要系统分析人员深入用户内部,多一点了解,多一点沟通。网站开发者要把网站变为可以在单位中实际应用的业务系统,就必须掌握单位的业务特征,也就是行业的特性。实际上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就是向用户学习的过程。一个项目的开发至少花40%的时间与用户不断地沟通,由此可见,相关行业的经验积累,是后续开发项目成功的基石。

2.4 需求分析文档化

在整个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文档不但可以帮助项目组成员明确项目的需求,也为以后开发过程做到现实文本形式的备忘,并且为公司日后开发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公司在项目开发中积累的经验财富。需求分析中需要编写的文档是整个需求分析活动的结果性文档,也是开发工程中项目成员主要可供参考的文档。

3 网站规划项目开发实例

3.1 系统的功能需求

一个基本的BBS论坛,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流程:会员登录进入论坛(一般为游客,有时还要注册为会员),就某个话题(帖字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发帖功能新的话题;通过回帖功能回复已有的话题;通过搜索功能查找已有的话题。管理员通过管理功能创建、编辑、删除论坛的版块,管理注册的会员,管理帖子。根据以上情况设置几个功能模块:①会员注册;②发表帖子;③帖子查询;④会员管理;⑤论坛分类管理;⑥帖子管理。

3.2 页面设计

通过分析页面设计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组页面,BBS论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页面:会员登录页面、会员注册页面、发新帖页面、帖子浏览页面、回复帖子页面、会员管理页面、搜索页面、用户信息修改页面。

⑴ 登录页面设计:登录页面提供会员名与口令输入的功能,当提交输入的会员名与口令后则进行会员验证,也可取消所输入的会员信息。

⑵ 注册页面设计:没有会员账号的会员,可以通过此模块添加会员信息,添加成功后便可登录论坛,使用会员功能。

⑶ 发帖页面设计:发帖页面可以发新帖,已注册的会员在登录后,可以在相应的论坛中发表或转载文章,发表成功后,其他会员便可以在相应的论坛中看到这篇帖子,并可以对其进行回复等操作。

⑷ 浏览帖子页面设计:会员登录后,便可进入个人所喜欢的板块浏览帖子。

⑸ 回复帖子页面设计:会员在发表帖子后,便可查看相关文章,并可以在文章中对已发表的帖子进行回复。

⑹ 会员管理页面设计:管理员可以通过此模块,对会员进行管理,对一些不合法的会员可以修改或者删除其资料。

⑺ 会员信息修改页面设计:已注册的会员在登录后,可以通过此模块对会员的基本资料、联系方式、密码等资料进行修改。

4 数据库的设计

在BBS论坛中,涉及会员登录、会员注册、发新帖、浏览帖子、回复帖子、会员信息修改、会员管理等信息,在该系统中首先在SQL Server2000中创建一个名为form数据库,在form数据库中创建两个表来保存相应的信息。

⑴ 文章信息表:存放会员所发表的文章信息,包括回复信息。而在数据库的设计中主要问题是鉴别帖子信息和回复信息。

⑵ 会员信息表:存放的是会员登录时所需要或者记录会员的基本信息,包含如会员名、密码、会员权限等。会员基本信息表主要是记录会员最常用的一些信息。

5 程序实现

5.1 会员注册页面效果

会员注册页面效果如图1所示。

页面代码:

图2 管理页面显示效果

6 结束语

“网站规划与设计”作为对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重点课程,我们探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课程设计,教学中注重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在我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小组的努力下,学生迅速完成了蜕变,从以前只会书本的照葫芦画瓢,变成了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精英,适应了社会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凤玲,秦毅.网站规划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兵义.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尹强飞.网站规划建设与安全管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3

《网站规划与建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文字版面处理、脚本程序编写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方法上要以实践为主导, 侧重提升学生的设计与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学院教改的要求,总结了一下我在教学中的改革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强调“理论”+“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任课教师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 再根据章节或知识点安排学生实践。这样一段段推进,使学生缺乏综合应用,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培养,最后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整个网站布局规划、图片制作、内容编排上存在问题,缺少网站网页设计的全局把握。

2.由于按章节展开教学,在实验内容选取上必然依附于教材,虽然强调技术细节,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用,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有实用性的很少,造成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大。

3.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能紧密结合实际,对于整体设计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案例来衬托,使部分网页设计的理念不能很好被诠释,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从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出发, 课程改革应本着“理论够用, 实践为重”的原则,把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本门课程的首要任务, 同时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 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知识、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已有的能力水平, 避免部分知识与技能的重复学习, 并合理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的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电子商务网站概述。介绍电子商务网站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简介电子商务网站的常用开发方法、主要技术与运行环境。让学生从宏观上来了解电子商务网站是什么及如何实现的问题。第二部分, 电子商务网站的分析、规划与设计。介绍网站需求分析的目的及四个阶段——用户调查、市场调查、编制《网站功能描述书》和评审, 网站总体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网站详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栏目规划、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导航设计、风格与创意设计、目录与链接结构设计等以及网站策划书的编写。这是整个课程的重点部分, 让学生了解网站建设前期策划阶段的一般流程。第三部分, 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实现。主要介绍HTML、Vbscript(或Javascript)及ASP 动态网页技术, 其中HTML 和Vbscript 脚本语言已为学生所熟悉, 不作为教学重点, 而ASP技术学习中有一部分涉及数据库访问的内容,需要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数据库相关知识, 并合理整合到当前学习中。最后介绍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知识, 主要有域名的选择, 网站的上传等。这部分也是整个课程的重点, 让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网站是如何从“概念设计”向“客观实体”转变的。第四部分, 电子商务网站的测试、维护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遵循高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教学应突出“实训”、“实用”的特点, 因此要突破单一的讲授法, 根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分别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设计。在理论教学中, 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拓宽学生学习反馈的渠道。同时理论教学必须克服为理论而理论的僵化思维, 注重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把理论知识置于特定情境中来分析说明或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要合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 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 而且增强了教学互动渠道, 为学生寻求学习帮助提供了空间。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丰富的特点, 适合辅助教学抽象难懂的知识, 例如“网页的风格与创意设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表现不同风格、创意的网页展示给学生, 不仅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而且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 既要考虑给学生尽量多的锻炼机会, 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突出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法改革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本课程实践性强, 重在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网站分析、规划、设计、制作、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因此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对学生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 关注学生实践技能、问题解决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首要任务就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方式多样化。例如期末成绩的评定, 可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大作业累计计分形式, 平时作业有网站策划书撰写, 网站各功能模块的技术实现, 期末大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但具有基本功能模块( 如用户管理、商品展示、查询、购物车和订单生成等功能模块) 的电子商务网站。所有作业都以3~4 人组成团队来完成, 为避免部分学生“搭顺风船”,要求各成员必须分工清晰, 并且以作品答辩形式进行考核, 即各团队把作品呈现出来并对实现的思路或采用的技术作简单介绍, 此外, 各成员还得简介自己所做的工作, 这是第一个环节, 然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做出点评并提问, 答辩成员做出回答。教师最后根据作品和答辩情况来给出该团队每位成员的考核成绩。

从实践来看,《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知识内容的实践性更强, 课程中实践应用少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节,实践应用多的技术进行必要增加,使整个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而且每个知识点落实到具体的模块,理论知识有了实践的“土壤”,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大幅提高,整个教学实现了“学、练、做”的统一。

参考文献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4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基础能源产业是保证各行各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电力行业的近年来迅猛发展,电网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基础,其建设和规划关系到电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长远发展,对整个地区的电网经济和稳定运行有着直接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对电网线路的规划增加了更多的限制,从而大大增加了对电网规划的难度,而在对电网的规划、建设中,变电站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变电站位置的确定又是整个变电站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变电站的位置对整个电网的网络结构、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性都有决定性影响,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当建立在科学、符合客观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确定变电站的站址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同时有助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变电站站址的选址和确定应在对变电站工程整体规划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之上,在符合变电站的需求以及变电站选址相关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交通运输、负荷分布、电网结构、城市规划等主要因素,变电站的选址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还要符合某些政策的要求。通过对具体的技术指标以及经济、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从初步拟定的站址方案中优选出最佳的站址方案。由于变电站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但可以降低整体工程造价,而且还将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电网损耗,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使得管理水平以及调度的灵活性有明显提高,进而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电网的结构。因此通过对影响变电站站址选址的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分析和归纳,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变电站站址优选模型对变电站进行科学的选址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电网地理位置是在华北电网的北部,该电网作为华北电网重要部分是整个电网的主要送电端,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影响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因素,在满足其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针对具体实际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变电站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对变电站项目进行站址选择,为变电站选址提供了决策依据,对变电站工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对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是整个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变电站的规划问题具有变量多、目标多、规模大的特点,是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是为了满足规划目标年分布负荷需求,涉及了大量不确定因素。在了解电源情况及用电量需求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电网结构,一方面大大减轻了电力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使得电网规划、设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电网输送电的安全可靠性也降低了工程总体投资,若要确定合理的电网结构,确定变电站的站址是首要环节,是确保变电站规模和供电范围最佳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变电站规划中,通常是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以确定出水平年的负荷量,再对原有变电站的结构布局进行考察,通过对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出所建变电站的具置。传统的方法基本都是规划设计人员依靠经验进行判断来确定变电站位置,没有对量的概念,此方法不仅工作量大、工期长,还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较大影响,以致很难全面的考虑影响变电站选址的因素,这就使得变电站的选址工作难度很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优化理论的快速发展,众多国内外电力专家对变电站选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很多变电站选址模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变电站选址中。E. Masud在1974 年通过利用数学的优化算法提出了新的优化模型―两阶段模型,主要用于对电力配网的规划,该方法通过利用线性整数规划的方法对变电站的站址和变电站的容量进行了优化规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变电站增容的规模和时间以及待建变电站的投建时间等技术问题。此外,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交替定位分配法、禁忌搜索法等许多新的优化方法也得以运用[1-4]。

粒子群算法利用记忆和反馈原理,高效的完成寻优,对于处理庞大的数学优化问题具有计算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的特点,对于解决电网规划这类大规模、受较多条件限制的以及涉及离散变量的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效果较为明显。Thompson and Wall在文献[6]中提出采用分支定界优化技术进行变电站选址,即通过固定费用运输模型来寻找最优变电站站址,该方法涉及到主干线网络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均匀。D.L.Sun等学者在文献[7]中阐述了使用固定分支定界算法对变电站的位置以及辐射状馈线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却忽视了变电站和网络选择均都会受到网损的影响。

近年来电网设计规划专家们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对电网的设计和规划中,用于实现对寻找最佳的变电站的站址。GIS技术是计算机、地理学、测量学已及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相结合的技术,GIS技术以计算机科学为重要核心部分,数据库、地理位置图像可视化已经对具体空间的分析是该技术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数据的输入、输出,还有对数据的管理和查询,以及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并实现辅助决策功能,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选址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变电站选址的综合决策量化水平[5-8]。

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变电站站址优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科学的分析方法并构建了与之相对应的数学优化模型,对优化决策的科学性、实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变电站选址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具有很好的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申巍.基于模拟退火的混合遗传算法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7.

[2]徐青,吴捷.模糊综合评判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04,25(7):1-3.

[3]余贻鑫,张永伍,严雪飞.高压配电变电站的优化规划[J].天津大学学报,2006(8):889-894.

[4]齐文斌,南志远.综合评判模型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J].现代电力,1999,16(1):1-7.

[5]黎夏,刘小平,李少英.智能式GIS与空间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5

目前,电网建设为避免重复降压,结合负荷密度和变电站供电半径等指标,将电网建设地区分为可适当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发展35千伏 电网三类。负荷密度低或偏远山区,10千伏供电半径超过10公里并且5年内没有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的情况下,可适当发展35千伏电网;目前负荷密度较低,但远景经济发展预期较快的地区限制发展 35千伏电网;其它地区不发展35千伏新增供电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35千伏电网规划及工程设计要点,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 35千伏变电站设计要求

1.1 对于新、扩建35千伏变电站总体要求

从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角度考虑,对县域交界地区、经济欠发达且发展潜力较小的农业地区,若5年内没有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且10千伏供电半径在10公里以上,可适当增加35千伏变电站布点。对于突增点负荷,供电要求紧迫,通过校核周边110千伏变电站供电能力和供电半径,确定采用10千伏供电能力不足,而新建110千伏变电站进度难以保证的情况,允许建设35千伏变电站。对于采用10千伏线路供电距离较长,影响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情况,若5年内该区域内没有规划110千伏变电站而远期又需要110千伏布点的,可以按照110千伏变电站规模,先行建设35千伏变电站满足用电负荷需要,待将来负荷达到一定水平,将35千伏变电站升压为110千伏变电站。

1.2 35千伏配电网系统设计

对于新增工业项目或电源项目的建设进度、供电/并网方案应进行详细论述,尤其涉及目前较为普遍的新能源电厂、余热电厂以及光伏电厂并网项目,应按最大运行方式下对其潮流及并网所涉及的变电站进行设备短路容量校验;对于单纯的变电站新、扩建项目,首先应考虑采用10千伏供电,对于10千伏供电确实无法满足要求的,应相近论述周围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变电工程主要设计原则

2.1 电气主接线设置

结合变电站终期建设规模及区域电网结构规划,35千伏主接线推荐采用内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正常方式下线路没有穿越功率的变电站);当线路有穿越功率时经论证也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千伏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2 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的选取应根据电网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确定,二次设备室、35千伏、10千伏配电室、机动房间宜采用联合建筑单层布置,为节约投资,避免设置水消防设施,主变、电容器装置应采用室外布置。

2.3 短路电流及设备选择

35千伏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照不低于选择25kA考虑;10千伏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照不低于选择25kA考虑,对于存在小电厂并网的变电站应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进行设备选择。设备外绝缘考虑一定裕度,户外设备外绝缘爬电距离泄漏比距取3.1cm/千伏(最高电压),户内开关柜外绝缘爬电距离按照III级选择,泄漏比距不小于2.5mm/千伏。 35千伏设备宜选用手车开关柜,10千伏开关柜宜采用中置式手车式开关柜,配真空一体化断路器,柜内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该注意结合电网发展留有一定裕度,结合保护准确限值系数的制造能力确保短路故障信号准确输出。

2.4 站址

新建变电站站址应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原则上应有两个可行的站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意见。站址应布置在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和最高内涝水位之上,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应说明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对站址方案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应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建议及工程量预估。应取得规划、国土等必要协议。

2.5 建筑、结构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站内各建(构)筑物应符合防火、运输及消防等要求并按现行的《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规定应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列表标明,主要建筑物一般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采用其他结构型式,应有充分的支持性资料,架构、设备支架采用砼环形杆或钢管杆。取水优先采用社会管网,不具备条件采用站内打井,雨水采用散排方式,污水定期掏挖。配电室设风机,通风方式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二次设备室设冷暖空调。主变压器和各设备房间配置化学灭火器,并配置消防沙箱和消防工具等配套设施。

3 线路工程设计原则

新、扩建线路工程具体要求:(1)路径。路径推荐方案应满足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雷达等各类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或相关协议要求,新建线路应取得沿线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同意的书面协议。(2)导、地线及电缆选型。新建线路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确定导线截面,根据系统通信、导地线配合和地线热稳定等要求确定地线型号,如采用OPGW光缆,应论证其选型及分流地线。(3)绝缘配合及金具。污区划分根据邻近沿线运行经验,结合污秽发展情况,并结合最新污区分布图的定级来确定污秽等级。(4)杆塔和基础。根据工程实际,依据导地线型号、回路数、气象条件、杆塔类型选用相应的通用设计模块杆塔并进行说明,综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基础作用力,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

4 通信工程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6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7.08.013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7)08-0064-05

引用格式:王世魁,张红霞,宋文韬,等. 基于几何算法的无线站址自动规划方法研究及实现[J]. 移动通信, 2017,41(8): 64-68.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Base Station Location Automatic Planning Based on Geometric Algorithm

WANG Shikui ZHANG Hongxia SONG Wentao FAN Yunqiang WANG Xinyue

[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mistake and the error in manual wireless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multiple automatic planning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triangular geometry. The operation proces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lanning algorithms were introduced. The automatic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circumcircle was selected and implemented on software. The algorithm was validated by the data in a certain province that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work.

[Key words]triangular geometry base station location automatic planning

1 引言

目前τ谖尴哒局饭婊及设计工作,仍以区域预测及手动布点为主,而手动布点势必引入操作错误或误差,为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交底的无线站表一经确定将难以再做调整或增减,在紧张且有限的时间窗口里,对站点位置的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手动规划的易错、不够精准等特点造成的站址不合理,只能通过后续的参数设置、网络优化等去消化,同时会进一步加剧网络结构的不合理。

本文通过基于三角几何的方式引入多种自动规划方法,并结合站址分布的实际应用,提出自动规划算法并通过C#编程语言进行了实现,为后续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站表调整及修改提供第一版站址原型。

2 无线站址的自动规划

讨论自动规划问题,首先应将具体的实际问题抽象、映射成某种数学问题,单纯地考虑基站位置,可将基站抽象为点,站址结构问题转化为数学几何问题,几何问题的思考势必从三角结构开始。物理站址等效为抽象的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构建站址三角网

将现有站点数学抽象为初始点集,通过各离散的点构建三角形网络,三角网的构造有多种方式,这里采用最常用的Delaunay三角网。Delaunay三角网由三个相邻点连接而成,是相互邻接且互不重叠的三角形集合,具有明显的特点。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内不包含其他的离散点,称为空圆特性。

最大化最小角特性,即指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构成凸四边形的对角线,在相互交换后,六个内角的最小角不再增大,保证构造的三角网最小角最大,此特性使得Delaunay三角网更接近于规则化,如图3所示,右侧三角形构造更优。

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三角网构造,最终的网络结构结果是唯一的。

新增、删除、移动某一个顶点时只会影响相邻的三角形,即区域性。此特性将为自动规划后的站表手动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如图4所示,删除节点8引起红色线段的变化,由2、3、4、5、7节点构成的区域外未引起波动。

2.2 站址自动规划方案比选

在对现有站址完成三角网构造的基础上,将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新站址的自动生成,自动规划存在多种方式,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下面进行各方案的探讨。

(1)邻边判断法

此方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1)选取任一点作为计算的起始点,并以此点为中心依次判断其与相邻点的距离。

2)若两点距离满足新站址条件,则记录此点或多个点并生成新点,新生成点尽可能选取在两点中间。生成单点时,则位于线段中点,生成n多点时,位置选在线段n-1点上。若两点距离不满足新站址条件,则不作操作并计算下一个相邻点。

3)按照新站址重新构造三角网。

4)重复2)、3)两步,直到所有点均满足距离要求则停止计算。

(2)内切圆法

此方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1)选取任一三角形作为起始计算点,寻找并勾画此三角形内切圆。

2)计算内切圆半径,若半径满足一个站的新站址条件,则新增点的位置就是此内切圆的圆心。若半径不满足新站址条件,则不作操作并计算下一个三角形。

3)按照新站址重新构造三角网。

4)重复2)、3)两步,直到所有点均满足距离要求则停止计算。

(3)外接圆法

此方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1)选取任一三角形作为起始计算点,寻找并勾画此三角形外接圆。

2)计算外接圆半径,若半径满足一个站的新站址条件,则新增点的位置就是此外接圆的圆心。若半径不满足新站址条件,则不作操作并计算下一个三角形。

3)按照新站址重新构造三角网。

4)重复2)、3)两步,直到所有点均满足距离要求则停止计算。

以上几种方法分别具有其数学意义及实际意义。从数学角度看,不同的几何特征进行差值运算,不同的方法复杂程度不同,同时其迭代次数也有差异。从站址规划的实际应用角度看,站址分布的均匀程度越高,则实际价值越大。表1列举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选取外接圆法作为自动规划的算法方案。

无论通过哪种自动规划的算法生成的新站址都需要进行校准,即进行新增点的合理性判断。通过若干次的迭代算法会逐层生成新站址,最后需要对全部的站点进行合并、删除等处理,对于多点的合并采用外接圆逐渐逼近的方式,最后给出唯一点。

对于规划区域的外边界,无论选定的边界如何,均采用最基站所构成的凸多边形加设定距离作为实际的边界,目的在于尽可能降低由于边界不合理引起的边界布点错乱。

2.3 站址自动规划的实现及验证

确定了核心的外接圆规划算法,在Microsoft Visual Framework环境下主体采用C#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及算法实现,形成最终软件,即BePoint。软件采用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基础数据层三层架构,单机版开发,考虑实际工作需要,软件支持脱网工作,软件的系统结构如图8所示。

无线站址自动规划功能作为BePoint软件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功能、规划区操作功能、自动规划功能、GIS交互四大部分。基础数据处理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入库、格式化、清洗等;规划^操作功能实现规划区的绘制、导入、属性编辑、参数设置等;自动规划功能采用内置外接圆算法实现迭代规划;GIS交互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地图、站址、规划区的放大、缩小、拖拽、新增基站、删除基站、编辑基站、查询、测距等常见GIS功能。

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广州市某区域规划为例,着重考虑规划过程中与算法相关的小区位置因素。收集现网站表数据,现网LTE网络共计1518个小区,均为F频段,对于不同的频段建设集团公司已有相应的建设指导原则和成熟的经验值。软件中此部分可手动进行配置,此次验证中设置为F频段站间距为500 m,软件中通过对规划区的属性――规划区的场景类型来关联此值。规划区的手动绘制采取尽可能贴近站址轮廓的外层边缘,减少算法对空白区域的无效运算,规划区除了5个不集中站点外包括了其他的全部数据。自动规划过程采用无限迭代方式,直到满足站间距设置的停止条件,整个验证过程如图9所示。

对输出新旧站表进行GIS呈现,可见新建站点均匀分布在原站点间,使用标尺测量可保证任意两点间距离大于初始设定的500 m,计算后生成新小区7896个,进一步分析发现原站址分布疏密不均,统一的间距导致原稀疏区域插值较多。而稀疏是由于该区域不适合基站建设,关于此部分,将有三维地图数据进行二次验证并剔除,形成瘦身后站表,此部分功能由地形地貌识别模块完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综合来说,采用外接圆算法能够实现站址的自动规划。

3 结束语

在三角几何的基本思路基础上,通过引入外接圆自动规划算法进行站址的自动规划能够很好地满足自动规划需求,降低手动布点的人为出错率,同时填补了目前市场尚未有自动规划至站址级别算法及软件的空白。后续将持续进行算法的优化并将更多因素纳入到站址规划的考虑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映民. TD-LTE技术原理及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 谭云婷,熊珊. 基于空间相邻分析的基站数据模型与算法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1): 34-38.

[3] 应倩岚. 基于蜂窝网实测数据的基站位置与业务空间分布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5.

[4] 唐宇亮. 基于GIS无线基站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 孙瑞雪. 蜂窝基站空间分布特性研究[D]. 天津: 南开大学, 2015.

[6] 高峰. TD-LTE技术标准与实践[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7] 刘宝昌,胡恒杰,朱强. TD-LTE无线网络规划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23(1): 16-20.

[8] 胡恒杰,赵旭凇,徐德平,等.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23(11): 47-52.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电网规划

经济的发展需要电力的保证,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电网的规划不仅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城市电网规划基本要求、步骤等做简单论述。

1.1 城市电网规划基本要求:

应满足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和优质的电能,而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城市电网规划是通过收集规划区域内的原始资料,包括规划基础年的电量、最大负荷、分区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指标、产业发展指标以及目前电网运行情况。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当前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当前电网问题方案。

1.2 城市电网规划基本步骤:

1)、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对区域进行负荷预测,确定负荷水平;2)、对当前负荷进行分析,确定需要变电站容量和电源情况;3)、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确定变电站投运时间和需要新增的容量;4)、论证系统的合理供电范围和相应的电源建设方案,明确送电线路的送电容量及送电方向;5)、优化网络建设方案,包括电压等级、网络结构及过渡方案;6)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计算等;7)、对电网规划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分析,使得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

1.3 城市电网规划目的和意义:

城市电网规划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何时新建或改建何种电力设施,使得未来电网能够满足:1)、用户负荷发展和电网技术要求,安全可靠地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电能;2)、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使得电网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统一;3)、在满足上述目标的同时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4)、科学合理的确定变电站容量、位置和供电范围,规划线路走廊,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的灵活性。5)、为合理安排发输变电工程及项目的投产时间,提高当地资源利用率。

二、变电站布点

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变电站布局是否合理,容量匹配是否得当,将对整个城市电网能否安全、经济、合理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在准确预测地区负荷分布的基础上,以满足负荷发展要求为基本准则;结合地区网络及城市建设的特点来综合考虑。

1 变电站站址的确定

1.1 接近负荷中心:选择变电站站址时,首先需弄清楚本变电站的负荷性质、负荷分布、供电要求,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作为变电站的站址,以减少电网的投资和网损。

1.2 使地区电源分布合理:应考虑地区原有电源、新建电源以及计划建设电源情况,使地区电源和变电站不集中在一侧,以使电源布局分散,既减少二次网的投资和网损,又达到安全供电的目的。

1.3 高低压各侧进出线方便:应考虑各级电压出线的走廊,不仅要使送电线路能进得来走得出,而且要使送电线路交叉跨越少,转角少。

1.4 站区地形、地貌及土地面积满足近期建设和发展要求:在站址选择时,应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建设方针,不仅要贯彻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的精神,而且要结合具体工程条件,采取多种布置方案(如GIS、AIS等),因地制宜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坡地、丘陵地。对建设发展用地,要将变电站用地纳入土地统一规划。

1.5 站址不能被洪水淹没或受山洪冲刷,地质条件适宜。

2 变电站性质的确定

在电网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弄清楚所规划范围内变电站的分类,才能为网架规划奠定基础。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手册中》,变电站可分为系统枢纽变电站、地区重要变电站和一般变电站3大类;

1、系统枢纽变电站。系统枢纽变电站汇集多个大电源和大容量联络线,在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其高压侧系统间功率交换容量比较大,并向中压侧输送大量电能。全站停电后,将使系统稳定破坏,电网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其站址的地理位置在电网中要适中。

2、地区重要变电站。地区重要变电站位于地区网络的枢纽点上,高压侧以交换或接受功率为主,向地区的中压侧和附近的低压侧供电。全站停电后,将引起地区电网瓦解,影响整个地区供电。

3、一般变电站。一般变电站分为中间变电站、终端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开关站以及二次变电站。

3、变电站容量的确定

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变电站内装设2台(组)及以上变压器时,若一组故障或切除,剩下的变压器容量应保证该站全部负荷的70%,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相关规定,容载比一般取1.8~2.1之间。目前,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重庆电网实施变电站标准化设计。因此220kV变电站规模一般按2~3台,主变容量按180MVA或240MVA选择。110kV变电站规模一般按2~4台,主变容量按50MVA选择;35kV变电站规模一般为2台,主变容量为3.15MVA和10MVA。

4、变电站主接线的确定

变电站采用何种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负荷性质等条件,以及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等要求来决定。

220kV~500kV变电站的常用电气主接线有: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1个半断路器接线。

重庆电网规划的绝大部分变电站220~500kV主接线设计遵循《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标准。500kV变电站常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220kV和110kV变电站常采用双母线接线。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8

引言

城市电网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电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城市电力负荷具有电量需求量大、电力负荷需求点密集、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作为大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负荷中心,城市电网的设计对整个电网的设计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合理科学的进行电网的设计规划,是决定未来电网能否安全高效运行,能否给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动力,能否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现代城市电网规划中要着重解决目前存在的峰谷差过大、发电设施和输电设施利用率不高、局部事故扩展导致大面积事故最后导致大面积停电等问题。

1.某市新城区及电力负荷预测

某市新城区是未来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区。规划区内的工业用地主要为早年建设的大型工业如某市轴承厂等,有一定的工业功能区布局和景观。居住用地多为上胡村、何屋的农民私人住宅,基本上仍然是按照农村建设模式一家一户的自建住宅,这些住宅形象单调,新旧不一,且规模较小,分布零散,配套设施不足。由于规划区现状多为农用地与林地,建设用地所占的比例很少,所以区内道路系统不完善,道路用地比例非常少。除了西联大道这条主干道外,其他道路基本为乡间道路,不能符合日后规划要求。规划区内绿化景观单调,主要是原有的耕地和部分林地,沿北江河地段未能充分利用,景观缺乏良好组织。

新城区是该市近期发展的重点地区。在过去10多年历经了多次规划,新城区地区的用地性质从最初的工业开发区调整为未来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区。规划新城区远期人口规模为18.4~25.4万人。由于新城区定位为城市未来的行政、文化中心区,所辖区域多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等性质用地,并且为该市近期开发的重点区域,故其远期总电量及人均综合电量水平较高。远期总电量为16.34亿kWh,人口为25.4万,则人均综合电量为6432kWh/人。

2.某市新城区电网规划

2.1 变电站选址定容

变电站是电网中的中枢部分,它承载着变换电压、集中分配在网电能的任务。根据当地电网结构和电力用户的分布,合理的确定变电站的位置、参数对电网的规划合理性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以电网的建设为主,电网建成后经济收益的高低对电网的经济性有重大影响。变电站因其特殊的总用在整个电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上游系统来说,变电站属于负荷点,它消耗了由电厂发出的电能,而对于下级用户,变电站又是直接电源,为电力用户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电能,所以变电站的布局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运行效率以及上游电站的输电效率。本次规划依据某市新城区区域发展的定位和区域总体规划的实际情况,对新城远期的变电站布点和主变压器容量进行规划。变电站选址的总体规划思路如下:

2.1.1 变电站选址及定容的相关原则

1)变电站选址

变电站的选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比如所选取位置的地价因素,如果选取的变电站厂址地价过高,这对变电站造价有一定影响,再次要考虑到变电站位置的可行性,有些地区是不适宜建造变电站的,比如河流湖泊旁边。根据以上因素就能够大概判断出变电站选址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变电站选址的具体方案进行决策。

2)变电容载比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并考虑到新城区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10kV电网变电容载比应在1.9~2.2范围内。

3)电力平衡

如果变电站总容积不能够满足负荷所需电容量,就会发生电力事故,根据历年负荷变化规律预测,预计远期新城区范围内10kV负荷总计430.01MW,按照110kV等级容载比1.9~2.2计算,需110kV(含220kV)变电容量817.0~946.0MVA。

2.1.2 规划结果

规划后的新城区远期将由2座220kV变电站及2座110kV变电站共同为10kV负荷供电。远期变电站选址定容结果及各变电站供电范围见附图四。变电站规划结果见下表1。“十二五”期间,规划区内电力负荷增长主要来自施工设备。根据2014年负荷预测结果,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规划“十二五”后期在规划区东南侧新增110kV曲西站布点,一期容量为1×63 MVA,则2014年规划区供10kV侧容量为213MVA,容载比达到2.18。

2.2 中压配电网远期规划

2.2.1 规划思路

1)10kV配网主干选用YJV22-3×300导线,载流量为450A,可供负荷约为7MW。

2)根据每个负荷中区远期负荷安排主供回路数量。

3)为了满足“N-1”安全供电准则,每个分区再引入1~2回10kV馈线作为备用线,共同组成1~2组“N供一备”(N≤3)馈线组。

4)每条线路有明确的供电范围。

5)主供回路选择环网柜组网。

6)当分区负荷发展因市政规划调整等原因超出本次预测范围时,可选择环网柜组网单环网接线作为补充。

2.2.2 规划方案及工程量简况

依据规划思路,结合远期变电站选址方案,对某市新城区远期目标网架进行了规划,对网络规模进行估算。根据负荷中区负荷计算得到各区所需主供及备用回路数统计,至2020年某市新城区共需新建环网柜287座,开关站8座,新建电缆142回,电缆主干总长250.45km。

2.2.3 规划网架电气分析

(1)变电站负载率

对规划网架各分区供电线路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2)线路平均负载率

规划网10kV出线总数为142回,区域总负荷为430.01MW,计算可得线路平均负载率为49.77%。

(3)“N-1”安全校验

1)线路“N-1”安全校验

规划网架个供电分区均形成独立的“N供一备”馈线组,并且各主供、备用回路均来自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座变电站的不同母线。因此规划网架可以通过线路“N-1”校验。

2)变电站主变“N-1”安全校验

由于各110kV变电站均为3台配置,且负载率均≤67%,因此在变电站一台主变故障或停运状态下,均不需借助下一级网络即可转供负荷。规划网架可以通过主变“N-1”校验。

(4)理论线损计算

利用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城市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CNP2.6计算得到,规划网10kV主干线路线损率为0.86%。

2.3 “十二五”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2.3.1 “十二五”中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1)使电网结构趋向科学完善,各个分区电网之间具有一定的互供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提高新城区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规划区城市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施工电源,同时为早期投入使用的电力用户提供电力支持,使网络接线逐步向目标网架过渡,尽可能的避免重复建设。

2)各项运行指标满足《导则》要求。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可靠,对各个变电站的供电负荷合理划分,是电网稳定、安全、高效。

2.3.2 “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1)规划在“十二五”阶段的电网建设中,提高电网规划的前瞻性,要使建设规模能够满足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保证近期电网负荷、着眼远景电网需求,尽量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

2)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计算机的高速精确计算对于解决复杂的城网规划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降低了规划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缩短了规划工作的周期,提高电网建设进度。

2.3.3 “十二五”中压配网规划方案

根据上面所述的配电网络规划思路,对某市新城区“十二五”期间中压配电网络进行规划,到2014年某市新城区共有变电站2座,出公网线路28回,环网柜88座,全部为新建环网柜。各变电站出线情况见表3。

芙蓉变电站:

芙蓉站为220kV已有站,位于某市新城区北部。参考2014年负荷分布预测结果,至2014年该变电站主变容量保持不变,为2×150MVA,主供西联大道北部地区负荷。芙蓉站作为规划区内现状仅有的变电站,至2014年共出线16回,全部为公网线路。根据规划区变电站布局情况,规划该站部分出线与南边的曲西站形成联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2011~2014年期间该变电站新建线路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芙3线、芙8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A5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2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2.12km和1.85km。

(2)芙4线、芙7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A2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2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2.07km和0.53km。

(3)芙9线、芙16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A4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2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76km和0.57km。

(4)芙1线、芙2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A1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3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32km和1.36km。

(5)芙10线、芙11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B1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3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2.24km和2.06km。

(6)芙5线、芙6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A3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4年由芙蓉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0.6km和0.57km。2011~2014年期间该变电站新建线路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曲2线、曲3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D2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3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27km和1.49km。

2)曲6线、曲10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D1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3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2.27km和3.81km。

3)曲11线、曲12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C4、C6、C7、E2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3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5.7km和5.44km。

4)曲1线、曲5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D3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4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22km和1.28km。

5)曲7线、曲8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D4、D5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4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形成一个单环网,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21km和1.87km。

6)曲4线、曲9线

为解决西联新城C2、C3、F1中区电源问题,规划2014年由曲西站馈出两回电缆线路,分别与芙蓉站芙14线、芙15线联络,线型采用YJV22-3×300,线路长度为分别为1.8km和6.26km。

2.3.4 配电网络建设项目规模汇总

根据新城区电网的发展规划方案,规划区共规划新建10kV线路28回,新建主干线总长度62.41km,全部为电缆线路。新建环网柜88座。

3.经济效益分析

某市新城区共需投入资金31037.43万元,其中高压变电站及其配套设施投资4500万元,中压投资23277.7万元,低压投资3259.73万元,才能保证规划项目顺利实施,达到既定规划目标。电网供电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电网输送安全稳定,保证用电用户安全用电。从以上电网规划不难看出,规划电网建成后能够在变电站供电半径内合理分配电能。

3.1 完善电力网络

经过电力网络的建设,合理完善新城区电网建设布局,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而且相对于以前的电网模式更加注重电网的经济性。作为企业的电网公司要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合理规划电网,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输电能力,但同时还要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出现输电能力太弱电网阻塞现象的发生。

3.2 提高供电企业效益

电网供应电力逐步开始市场化进程,现如今电力用户在购买电力供应服务的时候还在购买电力供应保障,电网供应的安全可靠也是电网供电的重要品质,如果电网因事故停止供电,电力用户是有权提出赔偿的。因此,在供电企业成本计算时电网企业的成本除了已有的电网建设成本,电网运行维护成本以外,还应包括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的电网供电中断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就会带来电网规划建设的成本的增加,电网优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可靠性与电网成本的矛盾。

4.结论

应用综合负荷预测法,结合某市新城区已有资料,进行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分析,寻找最佳方案,尽量达到供电安全性与电网建设成本的平衡,使电企收获最大效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新城区电网规划中,通过市政对各个地区的用地规划,进行用电负荷预测,对每个地块的的负荷分成不同的类型,在对每一地区进行具体分析。将每个地区的负荷根据行业比重进行负荷曲线的拟合,最后得出该地区的负荷曲线。这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总之,在某市新城区配电网规划中应用,通过应用计算机计算的方法,避免了以往变电站选址工作量巨大,计算精度低的缺点。本文通过计算机计算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专家的丰富经验,大大减少了电网建设的盲目性和不准确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电网结构合理化调整,提高电能的输送效率,合理的调和发电企业的发电能力与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杰超.电网规划方法探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9,25(3):56-57.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9

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扬州旅游城市的特点,结合学校旅游品牌专业的特色,将旅游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重点,探索旅游电子商务项目化教学模式。

二、旅游电子商务教学课例设计

(一)学习目标的确立

围绕“扬州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规划”这一项目,笔者关注点放在了“旅游网站规划及资料搜集整理”这一模块,基于对学情和工作岗位分析,将该模块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规划的几个阶段;了解对所熟悉的扬州旅游主题网站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了解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熟练掌握旅游信息搜索与归类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对比扬州多个旅游主题网站的内容、结构、风格、质量,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设计风格。

通过小组合作,围绕主题讨论即将设计的几个页面,规划每个页面,了解规划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扬州旅游主题的选择、讨论、规划,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利用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的优势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本模块的目标设置显得更加清晰,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确定学习任务

目标确立后,笔者将研讨重点聚焦到教学内容,围绕如何更好的将“旅游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讲清楚、讲透彻,笔者选取了一些扬州旅游案例,由于该模块的课堂时间只有80分钟,必须紧紧围绕扬州旅游的特色,笔者将该模块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扬州本土旅游上,并试图确立学习任务如下:教学重点:设计旅游商务网站页面,学会信息搜索与归类方法。教学难点:扬州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学习任务:1.分工合作:全班同学形成十个学习小组。2.小组调研:了解扬州旅游的特色。3.搜集资料:通过网络、书本查询其优秀的介绍文字。4.资料整理: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通过课题组的研讨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将该模块的准备与教学设计呈现如下:准备工作:分组准备:三人一组,共十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资料准备: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导入:教师展示扬州旅游相关照片并提问:如何设计一个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呢?新授设计:①通过课件了解网站规划的五个阶段。②以网站展示的方式归纳网站规划的四个要点。③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结合实例了解网站的整体设计、网站内容展示、网站风格、网站颜色等一致性问题。学生欣赏商务网站作品,分析其特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风格一致性问题。④学生模仿实例。结合实例,展示教师的规划,学生模仿并“规划自己的网站”,给出主题与相关页面内容等。模仿教师所提供的网站,规划自己即将要设计的网站需填写相关表格,以指导日后网站设计。⑤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完成“收集素材、归类存储”。⑥成果展示。利用教师提供的电子讲义,学生自学页面布局的方法,小组讨论并完成扬州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设计。各小组展示成果。作业布置:根据扬州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学习经历,分小组讨论、研究、总结对扬州旅游商品进行网络营销的方法。

三、教学课例剖析

(一)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注意力容易分散,相对而言对于实践活动更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因此笔者积极引入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扬州旅游项目,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旅游景地的认知而积极参与,促使其主动学习。

(二)课程分析

旅游电子商务课是一门电子商务与旅游学科交叉的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分组合作

笔者将全班30人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在学生能力有效了解的情况下,将全班10组,每组3人。

(四)任务设计

项目教学是以具体任务为引领的,小组分好后接着就是明确各小组的具体工作任务。本模块主要从小组调研、搜集资料、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任务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馈

本次课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五)多元评估是项目教学的特色

笔者设计了一个包括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表。评分项目包括资料收集、页面的制作、小组合作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完成项目任务进行自评,然后进行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估。评估时,师生共同讨论,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同时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10

一、TD-LTE通信系统

LTE是以OFDM技术为核心,取消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采用扁平网络架构,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LTE包括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模式。

TD-LTE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是TDD版本的LTE技术,采用了TDD(时分双工)、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以及高阶调制等多项关键技术。

二、TD-LTE无线网络组成及其规划

2.1 TD-LTE无线网络组成

TD-LTE在组成方面同前代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取消了RNC,eNB与EPC间通过S1接口直接相连,eNB与EPC节点多对多连接,形成网格网络,eNB之间通过X2接口直接相连。

EPC可分为控制面实体MME和用户面实体S-GW(SGW/ PGW)。

S1接口是eNB与EPC之间的接口,它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S1的控制面接口(S1-MME)提供eNB和MME之间的信令承载功能。S1的用户面接口(S1-U)提供eNB和S-GW/ P-GW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功能。

X2接口是eNB和eNB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负载管理、差错处理以及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用户面接口称为X2-U,控制面接口称为X2-CP。

2.2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步骤

TD-LTE规划流程同样包括数据采集、规模估算、站址规划、网络仿真、性能评估和调整五个阶段。

数据采集,先根据建网策略提出建网指标,收集准确的现网基站、地理信息、业务需求等数据,用以明确建设区域及场景。规模估算主要是通过覆盖和容量来确定网络建设的基本规模。容量估算则是分析一定时隙及站型配置条件下,TD-LTE网络可承载的容量,计算是否可以满足用户容量需求。站址规划主要是依据链路预算的建议值,结合目前网络站址资源情况,进行站址布局,并在确定初步布局后,结合现有资料或现场勘测来进行可用性分析,确定目前覆盖区域可用的共址和新建站点。网络仿真是指在完成初步站址规划后,进一步将站址规划方案输入到TD-LTE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覆盖及容量仿真分析。

通过分析仿真输出结果,可以进一步评估目前规划方案是否可以满足覆盖及容量目标,如存在部分区域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终满足规划目标。

2.4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

TD-LTE网络规划中,传播模型用于计算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路径损耗。

目前采用COST231-Hata模型作为初始模型:

其中:

d单位为km,f单位为MHz;

L为城市市区的基本传播损耗中值;

hb、hm为基站、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单位米;

a(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因子;

Cm为城市修正因子。

采用COST231-Hata模型计算(2.6GHz频段)典型城市链路预算结果如下:

现阶段TD-LTE容量规划主要考虑小区平均吞吐量,要求在每扇区1载波同频网络、20MHz、2:2子帧配置条件下:小区下行平均吞吐量达到20Mbps;小区边缘用户下行平均速率不低于500kbps;TD-LTE试验网容量仿真业务模型取定方式为单小区10个FTP用户。

TD-SCDMA网络CS64业务覆盖能力略强于LTE网,因此TD-LTE如果要达到邻区空载、10用户同时接入时、边缘单用户下行吞吐量大于1Mbps的覆盖目标,理论上需要在TD-SCDMA现网站距基础上增加少量站点。

三、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TD-LTE技术,引出了TD-LTE网络规划设计,并详细介绍了TD-LTE网络组成及规划要点。但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及优化是一个重复递归的过程,如何做好网络建设和优化,提高通信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

参 考 文 献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 A

1 供电模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电网建设模式为典型设计模式和通用设计模式。典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初步设计阶段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配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线路典型设计方案等。通用设计方案则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站、线路等组成模块的施工设计方案。

近年来提出并得到推广应用的供电模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模式。本文供电模式为界定了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深度介于电网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属于典型设计范畴供电模式以电网规划理论、规程规范为支撑,在电压等级匹配、供电半径优化、电网布局优化等基础上,对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图 1 为供电模式制定方法,图 2 为供电模式要素。

供电模式将典型设计拓展到了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施工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方案服务于供电单元的标准化建设,供电模式则从电网建设的源头入手,服务于全供电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2 区域供电

区域供电中的“区域”是指需要规划或建设的供电区,供电分区及一个或多个用户占用的区块、子区域。在应用供电模式编制某地区电网规划方案时,需要以该地区用电需求为出发点。区域供电充分考虑各区域供电需求的差异化,以供电区域需求为核心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在各子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区域供电思想可概括为:按照区块功能、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等条件将供电区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根据各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负荷、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分情况采用合理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设备型式、生产管理及用电服务技术手段;考虑供电区域特别是相邻、相嵌套区域的供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因素,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即先规划较低电压等级电网再规划较高电压等级电网)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最后通过优化组合制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

电网规划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电网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2)各供电区域/用户的供电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3)各级变电所/配电站的分布由用户/供电区域或下级电网决定。

4)电网接线/结构由上级电网及本级变电所的分布情况决定。以上特点表明在规划某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时可相对独立地规划另一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同时也表明完全可以由下往上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而电网接线特别是高压电网接线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布局,即在规划中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的相互影响。

电网规划设计特点表明从用户/区域出发采取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规划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电网规划设计实践也证明了基于区域供电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符合电网发展规律,切实可行并且易于实施。

按照区域供电思想,全供电区电网规划方案的制定包含纵向组合和横向优化 2 个过程。纵向规划是从用户到供电区域,然后再到全供电区的过程,或者说从低压到中压,再到高压的过程,为组合过程;横向规划是对供电区域某电压等级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如制定变电站分布、变电站规模及高压电网结构方案等,为优化过程。

图3 为基于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区域供电思想可为模式化电网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3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

3.1 可行性分析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区域供电思想,从区域供电需求出发,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该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而优化组合确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按照经济水平、负荷性质、区域功能等对供电区域(含供电分区、子区域)进行划分,并可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供电区域,实际供电区域可以分解为 1 个或多个典型供电区域。同类型供电区由于负荷特性、供电需求等各方面与某典型供电区域相同或相近,可直接采用该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因而,采用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时,各区域可采用相应的供电模式同时进行规划。

3.2 供电区域划分与分类

不同供电区域有不同的供电需求,不同的供电需求对供电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应用模式化规划方法编制规划方案时,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区域划分时应考虑与可采用的供电模式适用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供电模式选择。具体划分及分类方法如下。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可以按行政区划、区域功能或地理方位等标准进行划分:

①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从全国范围看,供电区域可以省、市、县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县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乡(镇)、村 3 个层次的供电区域。

②以区域功能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区域功能主要有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体育、医疗、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设施)、农业生产、农副业加工、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以区块功能为划分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商住混合区、医疗用地、教育科研区、文化娱乐区、农业生产区、农副业加工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

③以地理方位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的独立性、特殊性等条件,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城、城郊、开发区、乡镇中心区、乡村、自然村等。

3.3 供电模式制定

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供电区域,制定出该类供电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作为同类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

供电模式的制定主要考虑 3 个方面:

1)适用条件和范围。该方面主要考虑供电模式适用的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地理环境等。

2)典型供电区域的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负荷水平,按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对区域进行分类,并制定该区域最高电压等级电网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即为此类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

3)供电模式的深度。电网规划方案可包括电网布局/结构、接线方式、供电单元以及装备等各方面,也可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较简单的供电模式可以只包括电网接线方式。为提高供电模式对具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性,供电模式的深度宜适当向初步设计深度靠拢。

3.4 典型供电模式的选择

根据划分后的各供电区域的相关指标(如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需要的电压等级等)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压等级。根据区域负荷水平确定该区域需要的电压等级,并在相应电压等级的供电模式中选取该区域供电模式。如某工业园区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为 110kV,如果只需制定 110kV 电压等级电网规划方案,则直接在 110kV 供电模式中选取;如果需要制定 110、10 kV 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方案,则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并选择合适的 110、10kV 电压等级供电模式。

2)对供电可靠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原则上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参考同类型区域的供电模式,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供电可靠性、环境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电模式。

3)深度和适用性。

3.5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按照常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将规划区按行政区划、区块功能、地理环境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具有独立性的供电区域,并进行负荷预测。

2)选择与各供电区域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3)将选定的供电模式与各供电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具体规划方案。

4)将各供电区域规划方案进行组合优化,制定规划区的电网规划方案,并对各供电区域的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①先将某中压供电区域包括的各低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若只需制定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②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对该中压供电区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各低压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③重复①、②,制定所有中压供电区域的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若只需制定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④将某高压供电区域的各中压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对上级变电站布点、供电范围及主变容量等进行优化。

⑤重复④,制定所有高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规划方案,并对各中压供电区域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⑥依据高压变电站规划方案,提出高压电网的上级电网规划建议,并制定高压电网接线方案。

⑦形成包括不同电压等级涉及电网布局、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各要素的电网规划方案。

图 4 为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流程。

3.6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与传统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点:

1)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根据区域、用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模式形成电网规划方案,是一种由下至上或电压等级由低到高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

2)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纵向组合、横向优化的方法实现全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编制,符合电网建设的规律。

3)对相同、相近的供电区域采用相同的供电模式,符合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可以促进电网标准化建设。

4)可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效率和规划质量,并可拓展现有电网规划边界。

4 结论

1)基于区域供电思想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顺序,从供电区域出发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依据供电区域的供电需求、特性选择同类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在各供电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2)区域供电思想及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符合电网规划规律,且易于实现。

3)作为典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的供电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移植性,可以应用到相同类型、相似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设计中。

4)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有助于电网标准化建设,能够满足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管理和“大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集规划、设计于一体并拓展了现有电网规划边界的优化规划方法。

5)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网站规划设计论文篇12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194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日益普及,“网页设计”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大学的许多非计算机专业都开始将“网页设计”这门课纳入了专业必修课的范畴。我们考虑到这一点,对我校文化艺术管理类(以下简称“文管”类)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了这门专业选修课。该门课在开设之初,我们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学过之后,不是不能独立地进行网站规划和页面设计,就是设计达不到应有的功能效果和视觉效果。为此,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原则、考核方式等方面行了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简单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们充分考虑了职业角色的定位。“网页设计”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利用Dreamweaver开发工具进行网页设计,包括新建、编辑和设置一个Web站点,以及网站的与维护等基本知识与应用。如果考虑到就业岗位定位,文管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从事网站项目的策划设计、系统开发和维护推广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以市场和就业为目标的情况下,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成: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形成技能合力可以胜任各岗位的工作。我们设定了与课程相关的职业角色,如表1所示。因此,我们设定了从网站的规划到推广、维护均由学生团队完成的实训作业要求。结果我们发现:将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就业岗位进行重新分解和组合的授课方式比起单从传统的教材和大纲来组织课程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在课程的项目实训中,课程的教学中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突出了每位学生的专长。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设定

针对我院历届文管专业学生选择的工作岗位看,大多选择的是“网站的项目策划”“网站系统分析”“网站推广”。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角色,对课程内容体系制定了该门课程的知识模块。在课程的形式上,我们分为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理论课时占总课时的32%,上机实践课课时占总课时的68%,实践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保证了学生在听完理论知识的讲解后马上能够上机实践,从而保证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老师所授的内容。

三、教学实施原则

在开设该课程时强调以“实用”为目的,并结合文管类学生长于策划和管理,且有一定的艺术天赋的优势,我们建立了计算机和艺术类跨学科相结合的教学实施原则。文管类专业方向的学生都是按照艺术类的考生招进来的,其中一半是较好的音乐基础、一半是有较好的美术基础。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有很多涉及美术基础的课程。对于音乐学专业文管方向的学生。我们采取鼓励选修美术基础类课程,借鉴美术基础类课程的教材内容,课堂上补充诸如:“艺术设计基础”“色彩艺术”“PS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辅以色彩搭配较好的网站作为例子进行案例分析。因此我院的学生在计算机技术与视觉艺术设计方面能够结合得较好。此外,我院开办的所有专业均开设有“文化项目创意与策划”“媒体策划”“文化项目管理”“文化政策与法规”。这些课程的开设也为学生掌握网站项目的策划设计、系统开发和维护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友情链接